周礼注疏删翼-明-王志长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097-044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注疏删翼卷十四
            明 王志长 撰
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
焉注郑司农云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大司乐主受此
成事已调之乐董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学成均之法其
遗礼可法者国之子弟公卿大夫之子弟当学者谓之
国子文王世子曰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则周人立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097-0441b.png
此学之宫
 疏建立也周人以成均之旧式立国之学政而合聚
 国之子弟将以此教之○又云按王制王太子王子
 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此不言王
 太子王子与元士之子及俊选者引文不具云弟者
 则王子是也自公以下皆适子乃得入引文王世子
 者彼郑注云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则虞庠
 近是也天子饮酒于虞庠则郊人亦得酌于上尊以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097-0442a.png
 相旅○又云尧以上当代学亦各有名无文可知但
 五帝总名成均当代则各有别称谓若三代天子学
 总曰辟雍当代各有异名也○易氏曰成者成其行
 之亏均者均其习之偏○三礼义宗云自虞至周凡
 四代之学虞夏及殷各立其学周则兼而立之有虞
 大学为上庠小学为下庠夏后氏大学为东序小学
 为西序殷大学为右学小学为左学周大学为东胶
 小学为虞庠○文王世子注周立三代之学学书于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097-0442b.png
 有虞氏之学典谟之教所由兴也学舞于夏后氏之
 学文武中也学礼乐于殷之学功成治定与已同也
 ○王制疏云学名异者四代相变或上西或上东或
 贵在国或贵在郊○杂说周礼全不言太子惟诸子
 职及一语其他但言国子庶子子弟盖古者太子入
 学则以齿论大司乐便是教太子官○杂说先王思
 虑最远国子弟与国家相终始既与其父兄共维持
 当时天下到子孙时其弟子亦与共效维持之力子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097-0442c.png
 弟善见得后日子孙天下必治反是则可虑者在国
 家矣血脉关节常相联络不可不深长思也○文王
 世子曰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齿于
 学之谓也故世子齿于学国人观之曰将君我而与
 我齿让何也曰有父在则礼然然而众知父子之道
 矣其二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有君在则礼
 然然而众著于君臣之义矣其三曰将君我而与我
 齿让何也曰长长也然而众知长幼之节矣故父在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097-0442d.png
 斯为子君在斯为臣居子与臣之节所以尊君亲亲
 也故学之为父子焉学之为君臣焉学之为长幼焉
 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得而国治语曰乐正司业父师
 司成一有元良万国以贞世子之谓也
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注
道多才艺者德能躬行者若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是也死
则以为乐之祖神而祭之郑司农云瞽乐人乐人所共
宗也或曰祭于瞽宗祭于庙中明堂位曰瞽宗殷学也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097-0443a.png
泮宫周学也以此观之祭于学宫中
 疏文王世子云礼在瞽宗书在上庠郑注云学礼乐
 于殷之学功成治定与已同则学礼乐在瞽宗祭礼
 先师亦在瞽宗矣若然则书在上庠书之先师亦祭
 于上庠其诗则春诵夏弦在东序则祭亦在东序也
 故郑注文王世子云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
 公书有伏生是皆有先师当祭可知○王氏曰周官
 三百六十无云死以祭者重道之极也○东莱吕氏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097-0443b.png
 曰大司乐既掌学政教国之子弟有馀矣犹退然不
 敢自足延请有道德者敬事之使之教国之子弟以
 此见古人心至公义理之无穷规模之无疆界大抵
 设教受教当知无穷意思死则配食乐祖祭于学校
 不特尊师敬长之义由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亦是
 当时有道德者教之大抵周官叙事之法简而有馀
 死为乐祖祭于瞽宗其选择之精可知○陈氏礼书
 曰四代之学虞则上庠下庠夏则东序西序商则右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097-0443c.png
 学左学周则东胶虞庠而周又有辟雍成均瞽宗之
 名则上庠东庠右学虞庠大学也故国老于之养焉
 下庠西序左学虞庠小学也故庶老于之养焉记曰
 天子设四学盖周制也周之辟雍则成均也东胶则
 东序也瞽宗则右学也盖辟明也雍和也所以明和
 天下以其明之以法和之以道则曰辟雍以其成其
 亏均其过不及则曰成均以习射事则曰序以纠德
 行则曰胶以乐祖在焉则曰瞽宗以居右焉则曰右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097-0443d.png
 学夫诸侯之学小学在内大学在外故王制言小学
 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以其选士由内以升于外
 然后达于京故也天子之学小学居外大学居内故
 文王世子言凡语于郊然后于成均取爵于上尊以
 其选士由外以升于内然后达于朝故也○长乐刘
 氏曰周有天下立四代之学虞庠则以舜为先圣夏
 学则以禹为先圣殷学则以汤为先圣东胶则以文
 王为先圣各取当时左右四圣成其德业者为之先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097-0444a.png
 师以配享焉此天子立学之法也○陈氏礼书曰王
 制命乡简不率教者至于四不变然后屏之小乐正
 简国子之不率教止于二不变则屏之者先王以匹
 庶之家为易治膏梁之性为难化以其易治故乡遂
 之所考常在三年大比之时以其难化故国子之出
 学常在九年大成之后三年而考故必四不变然后
 屏之九年而简则虽二不变屏之可也古之学政其
 轻者有鞭挞其重者不过屏斥而已若夫万民之不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097-0444b.png
 服教其附于刑者归于士○愚按古者设师保等官
 教国子而世子亦齿焉是时王子与公卿大夫士之
 子幼则同学长则同事其同学也有朋友丽泽之益
 其同事也有明良翼赞之功故周礼一书不载储宫
 之官盖人未有生而贵者王子之入学也一国子而
 已矣秦汉已来始加置詹事中庶子等官而王子之
 学与国子迥然不侔朱子语录称唐六典载东宫官
 制甚详如一小朝廷宋东宫官属极苟简左右春坊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097-0444c.png
 不进贤德每用武弁之小有才者赞善大夫诸官又
 但为阶官非实有职业储教之不古若有由然
 矣
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注祗敬庸有常也
 公羊注八音者德之华也歌者德之言也舞者德之容也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注兴者以善物喻善事
道读曰导导者言古以剀今也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
诵发端曰言答述曰语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097-0444d.png
 疏言古剀今谓若诗陈古以刺幽厉王之类倍文曰
 讽谓不开读之以声节之为诵者亦是倍文但讽是
 宣言之无吟咏诵则为吟咏以声节之为异○潜溪
 邓氏曰兴者托物兴事道者依古剀今皆博喻无指
 斥讽者微言寓意诵者咏叹达情皆委婉无直致以
 兴道讽诵为言语中和之德言也○愚按人身唯词
 气不可强为苟非中正和乐之德积中发外则刚柔
 疾徐必有乖戾不中节者此古人所以有乐语之教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097-0445a.png
 也总之乐德尽之矣语其德之声舞其德之象欤
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㲈大夏大濩大武
注此周所存六代之乐黄帝曰云门大卷言其德如云
之所出民得以有族类大咸咸池尧乐也尧能殚均刑
法以仪民言其德无所不施大㲈舜乐言其德能绍尧
之道也大夏禹乐禹治水傅土言其德能大中国也大
濩汤乐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言其德能使天下得其
所也大武武王乐言其德能成武功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097-0445b.png
 疏卷者卷聚之义即族类也咸皆也池施也德无不
 施解咸池之义○陈氏乐书曰庄周尝谓黄帝之咸
 池又谓黄帝张咸池乐于洞庭之野吕氏春秋汉志
 白虎通亦谓黄帝作咸池则咸池为黄帝乐信矣郑
 氏溺于世次先后之说耳咸池虽作于黄帝而尧亦
 修而用之云门大卷大章所以表尧之体天道也咸
 池所以大尧之体地道也○玉海乐记大章章之也
 注尧乐名言尧德之章明也周礼缺文或作大卷言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097-0445c.png
 濩者即救护也按元命包云文王时民乐其兴师征
 伐故曰武又诗云文王受命有此武功则武者文王
 乐名武王卒其功伐故周公作乐以为武王乐也○
 又云此大司乐所教是大舞乐师所教者是小舞按
 内则云十三舞勺成童舞象舞象谓戈皆小舞又云
 二十舞大夏即此六舞也特云大夏者郑云乐之文
 武中其实六舞皆学也保氏云教之六乐二官共教
 者彼教以书此教以舞故共其职也○陈氏曰大夏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097-0445d.png
 以上其执以羽籥文舞也大濩以下其执以干戚武
 舞也○夹漈郑氏曰古有六舞后世所用者韶武二
 舞而已后世之舞亦随代皆有制作每室各有形容
 然究其所常用及其制作之宜不离是文武二舞也
 臣疑三代之前虽有六舞之名往往其所用者亦无
 非文武二舞故孔子谓韶尽美又尽善武尽美矣未
 尽善不及其他诚以舞者声音之形容也形容之所
 感发惟二端而已自古制治不同而治具亦不离文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097-0446a.png
 武之事也然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凡六舞
 之名南陔白华华黍崇丘由庚由仪凡六笙之名当
 时皆无辞故简籍不传惟师工以谱奏相授耳古之
 乐惟歌诗则有辞笙舞皆无辞故大武之舞秦始皇
 改曰五行之舞汉高帝改曰文始之舞魏文帝复文
 始曰大韶舞五行舞曰大武舞并有谱无辞虽东平
 王苍有武德舞之歌未必用之大抵汉魏之世舞诗
 无闻至晋武帝泰始九年荀勖曾典乐更文舞曰正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097-0446b.png
 德武舞曰大象使郭夏宋识为其舞节而张华为之
 乐章自此以来舞始有辞而有辞失古道矣○薛氏
 图云周所以用六代之乐者存三恪与二代也三恪
 谓黄帝尧舜之后二代夏商之后乐记曰封黄帝之
 后于蓟以下是也周人既法其法故兼用其乐也○
 伊川程氏曰乐舞所以舒其性情也古人为学自入
 小学以至大学舞勺舞象有弦歌以养其耳有干羽
 以养其血气有礼义以养其心如此则非僻之心无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097-0446c.png
 自而入○浚仪王氏曰书言舞干羽则先干而后羽
 乐记言干戚羽旄谓之乐则先干戚而后羽旄郊特
 牲明堂位祭统皆先大武而后大夏诗简兮先万舞
 而后籥翟汉乐先武德而后文始唐乐亦先七德而
 后九功然则古人之舞皆先武而后文盖曰平难常
 在于先守成常在于后○陈氏曰周之时干戈羽籥
 在东序弦诵与礼在瞽宗书在上庠以言学者之事
 始于书立于礼成于乐而舞又乐之成焉故大司乐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097-0446d.png
 言乐德乐语而终于乐舞乐师言乐成告备而终于
 皋舞孟子仁义智礼乐之实而终于不知手之舞之
 记曰诗言志歌咏声而终于舞动容春秋时季札历
 观乐歌然后及于象武韶夏之舞舞之始也发于所
 乐之极其用也常在诸乐之后此舞所以为乐之成
 也由小学之书以进于瞽宗之礼乐由瞽宗之礼乐
 而成之以东序之舞则周之教法可知矣○文献通
 考先公曰西汉博士隶太常有周成均隶宗伯之意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097-0447a.png
 州有博士郡有文学椽五经之师儒宫之官长吏辟
 置布列郡国亦有党庠遂序之意然有二失乡里学
 校人不升于太学而补弟子员者自一项人公卿弟
 子不养于太学而任子尽隶光禄勋自有四科考试
 殊涂异方下之心术分裂不一上之考察驰骛不
 精○东莱吕氏曰唐虞三代设教与后世学校不同
 即学官一事可见在舜时命夔典学教胄子在周时大
 司乐掌成均之法教国之子弟何故皆是掌乐之官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097-0447b.png
 掌教盖其优游涵养鼓舞动荡有以深入人心处却
 不是设一个官司秦汉以后误作官司故与唐虞三
 代题目自别虽足以善人之形而不足以善人之心
 周礼一书若师氏保氏大司乐大胥小胥之类所教
 者不过国子当时乡遂所以兴贤能未尝见其设教
 之官盖学校事大体重非有司簿书期会之可领此
 学者所当深思也然舜之时虽国子外不见有掌教
 之官而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097-0447c.png
 用识哉欲并生哉工以纳言时而飏之如此之备周
 人学官虽不领于一属然而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
 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
 不反谓之大成终始备具至于不率教者屏之远方
 终身不齿又见先王未尝有理无事有体无用本末
 亦是备见○愚按蒙之二爻大司乐之职也周公系
 辞特废国而言家废臣而言子盖养中养才直父兄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097-0447d.png
 养子弟之事非官司临百姓之事吕氏之言洵可以
 相发明矣
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
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注六律
合阳声者也六同合阴声者也○按黄钟大簇姑洗蕤
宾夷则无射为六阳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为
六阴此十二者以铜为管转而相生黄钟为首其长九寸
各因而三分之上生者益一分下生者去一焉国语曰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097-0448a.png
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度
律均钟言以中应定律以律立钟之均大合乐者谓遍
作六代之乐以冬日至作之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作
之致地祗物魅动物羽裸之属虞书云夔曰戛击鸣球
抟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
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夔又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此其于宗
庙九奏效应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097-0448b.png
 疏转而相生已下据律历志而言子午已东为上生
 子午已西为下生上生为阳阳主息故三分益一下
 生为阴阴主减故三分去一按律历志黄钟为天统
 律长九寸林钟为地统律长六寸太簇为人统律长
 八寸又云十二管相生皆八八上生下生尽于仲吕
 阴阳生于黄钟始于左旋八八为位者假令黄钟生
 林钟是历八辰自此以下皆然是八八为位盖象八
 风也中声谓上生下生定律之长短均即是应律长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097-0448c.png
 短者○按国语注均者均钟木长七尺有弦系之以
 均钟者度钟大小清浊也○张衡赋考理乱于律均
 注乐叶图徵曰圣人承天以立均宋均注均长八尺
 施弦以调五声六律○贵与马氏曰按古人言律为
 万事本度量衡皆由焉律以和声度以审度量以嘉
 量衡以权衡度有长短量有大小衡有轻重虽庸愚
 之人皆能知之至律之于声其或雅或淫或和或乖
 则虽贤哲之士不能遽晓盖四者之中议律为难度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097-0448d.png
 或长或短量或小或大衡或轻或重三物皆生民日
 用不可阙者然以四海九州观之未有千里而同一
 度量衡者也以古往今来观之未有千里而同一度
 量衡者也盖随世立法随地从宜取其适于用而初
 无害于事固不必尽同也至律则差之丝忽不能以
 谐声声不谐不足以为乐乐不和不足以致治盖四
 者之中制律为尤难是以古人之于律或求之于丝
 竹伶伦之管京房之准是也或求之于金石编钟编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097-0449a.png
 磬鏄钟簴磬之属是也虽曰假器物以求之然心之
 精微口不能授性所解悟笔不能书假如有人与后
 夔伶伦并世而生亦岂能尽得其依律和声之法乎
 后之儒者病乐之不和议欲更律而更律之法或取
 之累黍或求之古之度量然累黍之法汉制特以较
 度量衡所谓黄钟之长黄钟之龠黄钟之重云者特
 以明三物之与律相表里耳未尝专言累黍以为律
 也至于古之度与量则周釜汉斛与魏晋以来尺十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097-0449b.png
 有五种相去且千年其流传至于今者是乎非乎不
 可得而详也倘其果为古器则不知造此器之时其
 与虞朝之同律度量衡周王之考制度果无纤毫之
 差乎亦不可得而详也而方伥伥然于千百载之后
 搜求古雅之器于荒丘古墓之中而自以为得之盖
 亦疏矣盖律度量衡虽曰相为表里然至易晓者度
 量衡也至难知者律也随时而变易屡易而无害于
 事者度量衡也一定而不易易则害于乐者律也今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097-0449c.png
 失其难者而反取则于其易者失其不可易者而反
 取则于其屡易者何哉窃以为必欲制律必如杜夔
 荀勖阮咸张文收之徒自有宿悟神解而后可以语
 此如其不然或专求之于累黍或专求之于周釜汉
 斛魏尺之属毋异刻舟而寻剑也李照胡瑗房庶之
 说皆以黍求律者也范蜀公力主房庶之说以为照
 以纵黍累尺管空径三分容黍十七百三十则太长
 瑗以横黍累尺管容黍一千二百而空径三分四釐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097-0449d.png
 六毫则太短皆以尺生律不合古法今庶所言实千二
 二百黍于管以为黄钟之长就三分则为空径则无
 容受不合之差校前二说为是累千百言大要不过
 如此愚请得而诘之夫古人之制律管皆有分寸如
 十二律管皆径三分围九分黄钟之管长九寸自大
 吕以下以次降杀是也然则欲制律必先定分寸而
 古今之分寸不可考矣是以隋书因汉制之说以一
 黍为一分则是十黍为一寸分寸既定然后管之径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097-0450a.png
 围可定管之径围既定然后律之长短可定瑗与照
 虽有纵横之异然以黍定分以黍之分定管之径围
 则一也今庶既尽辟纵横之说而欲以是千二百黍
 乱实之管中随其短长断之以为黄钟九寸之管取
 三分以度空径则不知庶之所谓空径三分之管既
 非纵黍之分复非横黍之分则何以为分乎未有分
 寸不先定而可以制律者如庶之所谓分既非纵黍
 复非横黍则必别有一物为度以起分倘别有一物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097-0450b.png
 为度以起分则只须以其三分为径以九十分其长
 为黄钟之管为律本不因于黍矣何烦实黍于管又
 何烦于汉书中增益八字以求合千二百黍之数乎
 此愚所以未敢以为通论也古律以竹为管然竹有
 大小其大者容千二百不能以寸其小者不及千二
 百黍而盈尺矣故必先以黍为分度之三分为径然
 后实以千二百黍则九十分其长为黄钟之管矣愚
 虽不能晓钟律切意古人以黍定律其法如此○陈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097-0450c.png
 氏集说疏曰阳生阴曰下阴生阳曰上黄钟三分损
 一下生林钟三分林钟益一上生太簇三分太簇损
 一下生南吕三分南吕益一上生姑洗三分姑洗损
 一下生应钟三分应钟益一上生蕤宾三分蕤宾损
 一下生大吕三分大吕益一上生夷则三分夷则损
 一下生夹钟三分夹钟益一上生无射三分无射损
 一下生中吕阴阳相生自黄钟始也○续志五行生
 于阴阳分为十二律转生六十所以纪斗气效物类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097-0450d.png
 也天效以景地效以响即律也阴阳和则景至律气
 应则灰除是故天子常以日冬夏至御前殿合八能
 之士陈八音听乐均度晷景候钟律权土灰放阴阳
 冬至阳气应则乐均清景长极黄钟通土灰轻而衡
 仰夏至阴气应则乐均浊景短极蕤宾通土灰重而
 衡低进退于先后五日之中八能各以候状闻太史
 封上效则和否则占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
 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097-0451a.png
 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
 之一气至者灰去王伯厚曰月令章句曰古之为钟
 律者以耳齐其声后不能则假数以正其度度数正
 则音亦正矣钟以斤两尺寸中所容受升斗之数为
 法律以分寸长短为度○晋志杨泉记云取弘农宜
 阳县金门山竹为管河内葭莩为灰或云以律置室
 中随十二辰埋之上与地平以竹莩灰入律中以罗
 縠覆律吕气至吹灰动縠小动为和大动君弱臣强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097-0451b.png
 不动君严㬥之应○俊卿章氏曰律候气之管以铜
 为之律中者中犹应也孟春气到则太簇之律应应
 谓吹灰也正义云角是春时之音律审正月之气音
 由气成以其音气相须故角律同节其太簇夹钟六
 律六吕等皆是候气管名又计太簇管数倍而更半
 铸之为钟名曰太簇之钟元生于太簇之律是律在
 于前钟生于后故律历志云黄帝制十二筒以听凤
 凰之鸣其雄鸣为六律雌鸣为六吕是律生在前蔡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097-0451c.png
 氏以为太簇钟名先有其钟后有其律非也阳管为
 律阴管为吕又阴律为同言与阳同也总而言之阴
 阳皆称律故十有二月皆称律中也○刘氏曰日者
 太阳之精凡天之气以日为主月者太阴之精凡地
 之气以月为主日行迟三百六十有六日乃一周天
 月行疾二十有九日强半乃一周天月一周天常与
 日会所会之次在天则为十二舍在地则为十二辰
 故日月会于上则阴阳合于下上下交合者十有二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097-0451d.png
 而岁功成焉四时备焉万物生焉此阴阳会行日月
 交会以定寒暑而成变化者也小雪之节日会于娵
 訾在地为亥其气之合曰应钟也冬至之节日月会
 于玄枵在地为子其气之合曰黄钟也大寒之节日
 月会于星纪在地为丑其气之合曰太吕也雨水之
 节日月会于析木之津在地曰寅其气之合曰太簇
 也春分之节日月会于大火在地为卯其气之合曰
 圜钟也榖雨之节日月会于寿星在地曰辰其气之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097-0452a.png
 合曰姑洗也小满之节日月会于鹑尾在地为巳其
 气之合曰仲吕也夏至之节日月会于鹑火在地为
 午其气之合曰蕤宾也大暑之节日月会于鹑首在
 地为未其气之合曰函钟也处暑之节日月会于实
 沈在地为申其气之合曰夷则也秋分之节日月会
 于大梁在地为酉其气之合曰南吕也霜降之节日
 月会于降娄在地为戌其气之合曰无射也所谓气
 之合者冬至之节阳气在地中始生而上长也阴气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097-0452b.png
 在上而始入于地其深九寸乃与阳合而阳长上通
 焉故葭灰未动黄钟之管九寸中空皆阴气也冬至
 而阳生上实于九寸之空而葭灰动焉夏至之节阴
 气自地中始生而上长也阳气自上而始入于地其
 深六寸三分二釐强半乃与阴合而阴长上通焉故
 葭灰未动蕤宾之管六寸三分二釐中空皆阳气也
 夏至而阴生上实于六寸三分二釐之空而葭灰动
 焉自阴生至于冬至凡六管之长短者皆阳气入地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097-0452c.png
 之深浅而始与阴合也阴合于阳上进而葭灰飞动
 者皆其月之中气也阳生至于夏至凡六管之长短
 者皆阴气入地之深浅而始与阳合也阳合于阴上
 进而葭灰飞动者皆其月之中气也故日月交会于
 上以成次则阴阳交合于下以成时取其管以为声
 天地之中声也取其律以候气阴阳之和气也非圣
 人其孰能与于此乎○朱子语录文蔚问国语云律
 者立均出度韦昭注云均谓均钟水长七尺系之以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097-0452d.png
 弦不知其制如何曰均只是七均如以黄钟为宫便
 以林钟为徵太簇为啇南吕为羽姑洗为角应钟为
 变宫蕤宾为变徵这七律只是一均其声自相谐应
 古人要合声先须吹律便众声皆合律方可用后来
 人想不解去逐律吹得京房始有律准乃是先做了
 一个母子调得正了后来只依此为准国语谓之均
 梁武帝谓之通其制十二弦一弦是全律黄钟只是
 散声又自黄钟起至应钟有十二弦要取甚声用柱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097-0453a.png
 子来逐弦分寸上柱定取声立均之意本是如是○
 又曰十二律自黄钟而生黄钟是最浊之声其馀渐
 清若定得黄钟是入得乐○邓氏曰律言述也述天
 地元阳之气宣之乐也同为律偶同于阳旅助之也
 ○愚按太史公志律以黄钟为九寸后因其说而不
 变朱子遂以黄钟为声之最浊吕氏春秋载黄帝命
 伶伦取嶰谷之竹断两节间三寸九分而吹之为黄
 钟之宫后又有祖是说者以为黄钟当子之中一阳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097-0453b.png
 初动于卦为复则三寸九分者阳之始也故宫声最
 清吕氏春秋之书未必可据然二气初分清者居上
 阳为清阴为浊此不待智者而后辨也阳之初生纯
 粹以精其为清中之清又不待智者而后辨也汉志亦
 曰黄钟不复与他律为役者至尊无与并也故曰宫
 声为君岂有至尊至贵者而为天下之至浊者乎○
 经总言三祀大祭但天地大祭效应无文所引尚书唯
 有宗庙故指宗庙而言也○俊仪王氏曰三礼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097-0453c.png
 义宗周公制礼用六代之乐四时祭祀分而用之祭
 之尊卑凡有六等故用六代之乐以六代之乐配十
 二调而作之一代之乐则用二调远取黄帝者以舞
 乐之始兴于黄帝奏者谓堂下四垂钟声之调歌者
 谓堂上琴瑟之音但一祭之中皆自为二调庭奏者
 常以阳声为调升歌者常以阴吕为声周人用六代
 之乐祭天云门地以咸池宗庙以大㲈不用时王之
 乐以三乐其道最美故三祭用之宗庙加九德之歌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097-0453d.png
 彰明先祖之德也大蜡尽天时四方之神而祭之其
 乐亦尽用四时之调凡四方十二辰则有十二律阴
 阳相配二调共作一代之乐故为六乐大蜡之祭则
 尽用之合天地四方之神合六代之乐故终不过六
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注分谓各用一代之乐
 疏分此六代之舞尊者用前代卑者用后代使尊卑
 有序故云序○介甫王氏曰谓分律而序之自黄钟
 至无射分同而序之自大吕至夹钟分舞而序之自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097-0454a.png
 云门至大舞以祭地示以享人鬼以祀天神焉○易
 氏曰大合乐谓求神之后合六代之乐以致之分乐
 而序之谓荐神之际各有其序而六代之乐各以类
 举○又云六律以左旋为序六同以右转为序六舞
 以历代先后为序○夹漈郑氏曰有宗庙之乐有天
 地之乐有君臣之乐尊亲异制不可以不分幽明异
 位不可以无别按汉叔孙通始定庙乐有降神纳俎
 登歌荐祼等曲武帝始定郊祀之乐有十九章之歌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097-0454b.png
 明帝始定黄门歌吹之乐天子所以宴群臣也呜呼
 风雅颂三者不同声天地宗庙君臣三者不同礼自
 汉之失合雅而风合颂而雅其乐已失而其礼犹存
 至梁武十二曲成则郊庙明堂三朝之礼展转用之
 天地君臣宗庙之事同其事矣此礼之所以亡也虽
 曰本周九夏而为十二雅然九夏自是乐奏亦如九
 渊九茎可以播之丝竹有谱无辞而非雅颂之流也
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注以黄钟之钟大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097-0454c.png
吕之声为均者黄钟阳声之首大吕为之合奏之以祀
天神尊之也天神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王者又各以
夏正月祀其所受命之帝于南郊尊之也孝经说曰祭
天南郊就阳位是也
 疏合者据十二辰之斗建与日辰相配合皆以阳律
 为主阴吕合之黄钟子之气也十一月建焉而辰在
 星纪大吕丑之气也十二月建焉而辰在玄枵是其
 斗与辰合也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097-0454d.png
乃奏大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注大簇阳声第二
应钟为之合咸池大咸也地示所祭于北郊谓神州之
神及社稷
 疏黄钟之初九下生林钟之初六林钟之初六上生
 太簇之九二是阳声之第二也太簇寅之气也正月
 建焉而辰在娵訾应钟亥之气也十月建焉而辰在
 析木是应钟为之合也○信斋杨氏曰愚按大司乐
 奏大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郑注云地示所祭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097-0455a.png
 于北郊及社稷夫祭地惟有夏至北郊方泽之礼此
 外则有社祭亦祭地也郑氏亦既知之矣及注曰礼
 天子祭天地大宗伯黄琮礼地典瑞两圭祀地又曰
 地神有二岁有二祭夏至祭昆崙之神于方泽夏正
 祭神州之神于北郊何也盖祭地唯北郊及社稷此
 三代之正礼而释经之正说郑氏所不能违也有昆
 崙又有神州有方泽又有北郊析一事以为二事此
 则惑于纬书而牵合圣经以文之也知有正礼而又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097-0455b.png
 汨之以纬书甚矣其惑也○贵与马氏曰按郑氏解
 经于天地之祀皆分而为二是有二天二地矣然古
 人祀天郊与明堂本二处所配之祖又不同则因宗
 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一语而指其帝为五精之
 帝感生之帝犹云可也至于祭地则经文所载惟方
 泽而已乃以为此所祀者昆崙而又有神州则祭之
 于北郊盖北郊之名亦出纬书礼经所不载于是又
 因祭法有泰圻之语而以为泰圻即北郊又非方泽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097-0455c.png
 也其支离不通弥甚矣○浚仪王氏曰曲礼疏地祗
 有二岁有二祭夏至之日祭昆崙之神于方泽一也
 夏正之月祭神州地祗于北郊二也或曰建申之月
 祭之与郊天相对○又曰通典王者父天母地故庖
 牺氏俯而观法焉颛帝乃命火正黎司地以属人夏
 以五月祭地祗殷以六月祭周制夏日至礼地祗于
 泽中之方丘其丘在国之北礼神之玉以黄琮牲用
 黄犊币用黄缯王及尸同服大裘配以后稷其神州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097-0455d.png
 地祗谓王者所卜居吉土五千里之内地名也玉用
 两圭有邸牲用黝犊币用黑缯其坛于北郊筑土为
 坛名曰太圻配亦以后稷其乐奏太簇歌应钟舞咸
 池备五齐七献席槁秸蒲越及鸡人呼晨司乐宿垂
 掌次设次大宗伯摄亚献并如圜丘王每献酒皆作
 乐一终○又曰元符中太常少卿宇文昌龄议曰天
 地之势以高卑则异位以礼制则异宜以乐则异数
 至于衣服之章器用之具日至之时皆有辨而不乱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0097-0456a.png
 夫祀者自有以感于无自实以通于虚必以类应类
 以气合气然后可以得而亲可以冀其格今祭地圜
 丘以气非所合以类非所应而求高厚来享不亦难
 乎
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磬以祀四望注姑洗阳声第三
南吕为之合四望五岳四镇四渎此言祀者司中司命
风师雨师或亦用此乐与
 疏南吕上生姑洗之九三是阳声第三也姑洗辰之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0097-0456b.png
 气也三月建焉而辰在大梁南吕酉之气也八月建
 焉而辰在寿星是南吕为之合也○陈氏礼书曰天
 子四望达于四方鲁三望泰山河海而已书曰海岱
 及淮维徐州诸侯之望皆其境内之名山大川也望
 虽以名山大川为主而其实兼上下之神故诗于柴
 望言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周礼于望皆言祀而不言
 祭又典瑞四望与山川异玉大司乐四望与山川异
 乐左氏曰望郊之细也又曰望郊之属也公羊曰方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0097-0456c.png
 望之事无所不通则望兼上下之神可知矣郑司农
 释大宗伯曰四望日月星海杜预释左传曰望祀分
 野之星及封内山川许慎曰四望日月星辰河海大
 山其说盖有所受之也郑康成释大宗伯曰四望五岳四
 渎释大司乐又兼之以司中司命风伯雨师释舞师
 又以四望为四方其言异同不可考也望之礼有二
 而其用不一男巫掌望祀望衍郑氏读衍为
 延为望祀有牲与粢盛望衍用币致神而已然郑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0097-0456d.png
 氏于大祝衍祭亦以为延祭礼文残缺不可考也望
 祀或设于郊天之后或设于巡狩之方或旅于大
 故之时则望有常有不常之祀也崔灵恩谓四望之祭
 岁各有四不知何据然也望祀其兆四郊其牲各放其方
 之色其乐姑洗南吕大㲈其玉两圭有邸其服毳冕
 其位苑以辨之而植表于其中周礼所谓旁招以茅
 晋语所谓苑蕝设表望是也白虎通谓周公祭泰山
 以召公为尸其言无所经见○杨氏曰愚按四望之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0097-0457a.png
 说惟郑氏注小宗伯云四望五岳四镇四渎其说为
 是盖言望祭天下之名山大川也所谓怀柔百神者
 言合祭四方名山大川之神故云百神非必兼上下
 之神也舜即位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
 群神类也禋也望也各是一事非望兼上下之神可
 知也
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注蕤宾阳声第四
函钟为之合函钟一名林钟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0097-0457b.png
 疏应钟之六三上生蕤宾之九四是阳声第四也函
 钟为之合者蕤宾午之气也五月建焉而辰在鹑首
 函钟未之气也六月建焉而辰在鹑火是函钟为之
 合也
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注夷则阳声第五
小吕为之合小吕一名中吕先妣姜嫄也姜嫄履大人
迹感神灵而生后稷是周之先母也周立庙自后稷
为始祖姜嫄无所妃是以特立庙而祭之谓之閟宫閟神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0097-0457c.png

 疏大吕之六四下生夷则之九五是阳声第五也小
 吕巳之气也四月建焉而辰在实沈夷则申之气也
 七月建焉而辰在鹑尾是其合也
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注无射阳声之下
也夹钟为之合夹钟一名圜钟先祖谓先王先公
 疏夹钟之六五下生无射之上九是阳声之下也夹
 钟卯之气也二月建焉而辰在降娄无射戌之气也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0097-0457d.png
 九月建焉而辰在大火是其合也○白虎通歌在堂
 上舞在堂下歌者象德舞者象功君子上德而
 下功
凡六乐者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注六者言其均皆
待五声八音乃成也播之言被也
 疏刘氏曰六代之乐虽不同而皆用五声旋相为宫
 以成其文也假此八物之音以播旋相之文则乐成
 矣○陈氏曰子合于丑寅合于亥辰合于酉午合于未
卷十四 第 34a 页 WYG0097-0458a.png
 申合于巳戌合于卯此皆即其所合者用之也○王
 先生曰乃分乐而序之以下天地人之次祭也
凡六乐者一变而致羽物及川泽之示再变而致裸物
及山林之示三变而致鳞物及丘陵之示四变而致毛
物及坟衍之示五变而致介物及上示六变而致象物
及天神注变犹更也乐成则更奏也此谓大蜡索鬼神
而致百物六乐奏而礼毕东方之祭则用太簇姑洗南
方之祭则用蕤宾西方之祭则用夷则无射北方之祭
卷十四 第 34b 页 WYG0097-0458b.png
则用黄钟为均焉每奏有所感致和以来之象物有象
在天所谓四灵者天地之神四灵之知非德至和则不
至礼运曰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龙以为畜故
鱼鲔不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矞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
以为畜故人情不失
 疏郊特牲曰八蜡以记四方又云四方年不顺成八
 蜡不通顺成之方其蜡乃通是四方合有八蜡故
 知四方用乐各别也礼运注云淰之言闪也闪畏人
卷十四 第 35a 页 WYG0097-0458c.png
 也矞一作獝獝狘飞走之貌一变至六变不同者据
 难致易致前后而言○王先生曰此一节谓四方百
 物之祭也○临川王氏曰羽物轻疾故致之易介物
 迟重故致之难象物恍惚无形则其致之尤难川泽
 虚故致之易坟衍实故致之难天神远人而尊则其
 致之尤难其馀所致先后大略如此○何氏曰致者
 声乐奏于此神物应于彼本无一变二变之拘槩言
 感通之妙耳读者不以词害意可也○郝氏曰象物
卷十四 第 35b 页 WYG0097-0458d.png
 魍魉之属一变至六变极言作乐之盛羽物川泽等
 极言感通之远郑氏以蜡祭非也○愚按象物成象
 于天者日月星辰之类是也天神即昊天上帝及五帝并
 无象之可言矣麟凤龟龙虽为四灵然不离羽鳞毛
 介何以独为象物乎
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太簇为徵姑洗为羽雷鼓雷
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之
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凡乐函
卷十四 第 36a 页 WYG0097-0459a.png
钟为宫太簇为角姑洗为徵南吕为羽灵鼓灵鼗孙竹
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舞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
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凡乐黄钟为宫
大吕为角太簇为徵应钟为羽路鼓路鼗阴竹之管龙
门之琴瑟九德之歌九㲈之舞于宗庙之中奏之若乐
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注此三者皆禘大祭也先奏
是乐以致其神礼之以玉而祼焉乃后合乐而祭之大
传曰王者必禘其祖之所自出祭法曰周人禘喾而郊
卷十四 第 36b 页 WYG0097-0459b.png
稷谓此祭天圜丘以喾配之圜钟夹钟也夹钟生于房
心之气房心为大辰天帝之明堂函钟林钟也林钟生
于未之气未坤之位或曰天社在东井舆鬼之外天社
地神也黄钟生于虚危之气虚危为宗庙以此三者为
宫用声类求之天宫夹钟阴声其相生从阳数其阳无
射无射上生中吕中吕与地宫同位不用也中吕上生
黄钟黄钟下生林钟林钟地宫又不用林钟上生大簇
大簇下生南吕南吕与无射同位又不用南吕上生姑
卷十四 第 37a 页 WYG0097-0459c.png
洗地宫林钟林钟上生太簇大簇下生南吕南吕上生姑
洗人宫黄钟黄钟下生林钟林钟地宫又辟之林钟上
生大簇大簇下生南吕南吕与天宫之阳同位又辟之
南吕上生姑洗姑洗南吕之合又辟之姑洗下生应钟
应钟上生蕤宾蕤宾地宫林钟之阳也又辟之蕤宾上
生大吕凡五声宫之所生浊者为角清者为徵羽此
乐无商者祭尚柔商坚刚也郑司农云九德之歌春秋
传所谓水火金木土榖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
卷十四 第 37b 页 WYG0097-0459d.png
三事六府三事谓之九功九功之德皆可歌也玄谓雷
鼓雷鼗八面灵鼓灵鼗六面路鼓路鼗四面孤竹竹特
生者孙竹竹枝根之末生者阴竹生于山北者云和空
桑龙门皆山名九㲈当为大韶字之误也
 疏礼之以玉据天地而祼焉据宗庙天地不祼宗庙
 无礼神之玉也王者皆以建寅之月郊所感生帝还
 以感生祖配之若周郊以后稷配之也引大傅者證
 郊与圜丘俱是祭天之禘郊之禘以后稷配圜丘禘
卷十四 第 38a 页 WYG0097-0460a.png
 以喾配○杨氏曰愚按大司乐冬至圜丘一章与禘
 祭绝不相关而注妄称圜丘为禘祭法禘祖宗三条
 分明说宗庙之祭惟郊一条谓郊祀以祖配天尔而
 注皆指为祀天太传礼不王不禘一章言王者禘其
 祖之所自出诸侯只及其太祖大夫惟有功始祫其
 高祖所论宗庙之祭降杀远近尔于祀天乎何与而
 注妄指为祀感生帝窃尝疑郑康成博洽大儒解释
 他经最为有功及注此三章则同归于误其病果安
卷十四 第 38b 页 WYG0097-0460b.png
 在乎盖读祭法不熟而失之也夫祭法历叙四代禘
 郊祖宗之礼禘文皆在郊上盖谓郊止于稷而禘上
 及乎喾禘之所及者最远故先言之耳郑氏不察谓
 禘又郊之大者于是以祭法之禘为祀天圜丘以喾
 配之以大传之禘为正月祀感生帝于南郊以稷配
 之且祭法之禘与大传之禘其义则一皆禘其祖之
 所自出也郑氏强析之而为祀天两义遂分圜丘与
 郊为两处昊天上帝与感生帝为两祀喾配天与稷
卷十四 第 39a 页 WYG0097-0460c.png
 配天为两事随意穿凿展转枝蔓何其谬耶又以祀
 五帝五神于明堂而以文王武王配之谓之祖宗夫
 孝经所云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此严父之义
 也抗五神于五帝之列而以文王并配于理自不通
 矣况祖宗乃二庙不毁之名于配食明堂何关焉夫
 因读祭法一章之误而三章皆误不惟三章之误而
 已又推此说以释他经者不一而止疏家从而和之
 凡燔柴升烟乐舞酒齐之类皆分昊天与感生帝为
卷十四 第 39b 页 WYG0097-0460d.png
 两等驯至隋唐之际昊天上帝与感生帝二祀常并
 行而不废唐世大儒杜佑作通典惑于郑注大传之
 说亦以感生帝与昊天上帝并列而为二是又读大
 传本文不熟而失之也明堂袭郑氏祖宗之义而以
 二帝配侑或三帝并配者盖有之矣幸而王肃诸儒
 力争之于前赵伯循与近世大儒辨正之于后大义明
 白炳如日星而周公制作精微之意可以复见不然
 则终于晦蚀而不明矣可胜叹哉○贵与马氏曰按
卷十四 第 40a 页 WYG0097-0461a.png
 并配之制始于唐自郑康成有六天之说魏晋以
 来多遵用之以为曜魄宝亦天也感生帝亦天也均
 之为天则配天之祖其尊一也至唐人始以为曜魄
 宝五帝皆星象之属当从祀南郊而不当以事天之
 礼事之善矣然感帝之祠既罢旋复虽复其祠而以
 为有天帝之分尊卑之别遂于郊与明堂所配之祖
 不无厚薄之疑乃至每祭并配而后得为严父之理
 然则周公亦岂厚于后稷而薄于文王乎则曷若一
卷十四 第 40b 页 WYG0097-0461b.png
 遵初议若郊若明堂皆专祀昊天各以一祖配之而
 感帝之属则从祀于天于礼意人情为两得乎○浚
 仪王氏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冬至祭天而祖
 配之气至之始也万物成形于帝而人成形于父故
 季秋享帝而父配之物成之时也○朱子曰古者祭天
 于圜丘埽地而行事器用陶匏牲用犊其礼极简圣
 人之意以为未足以尽其意之委曲故于季秋之
 月有大享之礼焉天即帝也郊而曰天所以尊之也
卷十四 第 41a 页 WYG0097-0461c.png
 故以后稷配后稷远矣配稷于郊亦所以尊稷也明
 堂而曰帝所以亲之也故以文王配焉文王亲也祀
 文王于明堂亦以亲文王也尊尊亲亲周道备矣然
 则郊者古礼而明堂者周制也周公以义起之也○
 林氏曰郊祀从简为报本反始以稷配明堂从备为
 大飨报成以文王配稷王业所始文王王业所成从
 其类也祭于郊曰天于明堂曰上帝天言兆朕帝言
 主宰也故岁祭天者四郊于冬至明堂于秋季祈榖
卷十四 第 41b 页 WYG0097-0461d.png
 于孟春大雩于龙见是也岁祭五帝者五周礼所谓
 祀五帝亦如之是也先言祀上帝次言祀五帝亦如
 之盖言祀青帝赤帝皆如之不可详数故但曰祀五
 帝亦如之亦如之者谓大臣之赞相有司之备具至
 其圭币则各有方色未尝与上帝混而同也周礼曰
 礼东方礼南方月令云四立迎气故曰岁之祀上帝
 者四而祀五帝者五若有故而旅则不在此矣○王
 氏曰孝经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郑疏以祭法有周
卷十四 第 42a 页 WYG0097-0462a.png
 人禘喾之文遂变郊为祀感生帝王肃著论駮之马
 昭抗章固执敕博士张融质之融称周人祀昊天于
 郊以后稷配周礼圜丘则孝经之郊圣人因尊事天
 因下事地安能复得祀帝喾于圜丘配祀稷于苍帝
 之礼乎且周颂思文后稷配天昊天有成命郊祀天
 地则郊非苍帝肃说为长○又曰按圣證论王肃与
 马昭之徒或云祭天用冬至之日或云用冬至之月
 据周礼似用冬至之日礼记郊日用辛似用冬至之
卷十四 第 42b 页 WYG0097-0462b.png
 月○又曰隋志儒者各守所见一云祀天之数终岁
 有九祭地之数一岁有二圜丘方泽一年二行若丘
 泽之年祭天有九祭地有二若天不通圜丘之祭终
 岁有八地不通方泽之祭终岁有一此则郑学所宗
 也一云唯有昊天无五精之帝而一天岁二祭坛位
 唯一圜丘之祭即是南郊日南至祭天春又一祭祈
 农事谓之二祭无别天也五时迎气皆祭五行之人
 帝太皞之属非祭天也文武配祭明堂皆祭人帝此
卷十四 第 43a 页 WYG0097-0462c.png
 则王学所宗也梁陈迄隋议者各宗所师故郊丘互
 有变易○元丰元年置局详定郊庙礼文陈襄言谨
 按周礼大司乐以圜钟为宫冬日至于圜丘奏之六
 变以祀天神以函钟为宫夏日至于方丘奏之八变
 以祀地示夫祀必以冬日至者以阳气来复于上天
 之始也故宫用夹钟于震之宫以帝出乎震也而谓
 圜钟者取其形以象天也祭必以夏日至者以阴气
 潜萌乎下地之始也故宫用林钟于坤之宫以万物
卷十四 第 43b 页 WYG0097-0462d.png
 致养乎坤也而谓函钟者取其容以象地也汉元始
 中奸臣妄议附会周官大合乐之说谓当合祭平帝
 从之天地共犊礼之失自此始由汉迄唐以五月亲
 祠北郊者唯四帝而已如魏文帝太和周武帝建德
 隋高祖开皇唐睿宗先天皆希阔一时之举也○三
 者各于本宫上相生为角徵羽或先生后用或后生先
 用故云声类求之也凡言不用者卑之凡言辟之者
 尊之○信斋杨氏曰愚按礼家或谓郊祀上帝则百
卷十四 第 44a 页 WYG0097-0463a.png
 神从祀然乎曰郊之祭也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传
 记屡言之窃意垂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月之明即
 天之明也故祭天而主日配以月非必百神悉从祀
 也月令仲春大雩帝大雩之后乃命百县雩祀百辟
 卿士季秋大飨帝大飨之后乃使有司尝群神告备
 于天子先后轻重固有节文矣以此类推之祀天之
 后乃祭百神盖可知也莫尊于天莫重于郊祀精一
 以享犹恐诚意之不至岂容混以百神之祀乎舜之
卷十四 第 44b 页 WYG0097-0463b.png
 嗣位也肆类于上帝而后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
 群神非类于上帝之时合祀六宗百神也告祭之礼
 简矣犹有先后之序况郊祀大礼乎大司乐言乐六
 变则天神皆降者至和感召融液贯通上帝降鉴而
 百神皆降犹鸾舆顺动而千官景从者理也禋祀则
 专主乎昊天上帝不容混也按三正记曰郊后必有
 望又凡以神仕者以冬至日祭天神人鬼注云致神
 鬼于祖庙盖用祭天之明日恐百神亦然也后之言
卷十四 第 45a 页 WYG0097-0463c.png
 礼者失于讲明后汉建武元年采用前汉元始中合
 祭天地六宗群神从祀二年正月制郊兆于雒阳城
 南七里泰坛之上至一千五百一十四神不亦亵乎
 晋贺循巳疑其非古人埽地而祭之意此固君子之
 所不取也○又曰古者祭天地有正祭有告祭礼虽
 不同义各有当冬至一阳生祀天于圜丘夏至一阴
 生祭地于方泽所谓正祭也舜之嗣位类于上帝望
 于山川岁二月东巡狩则柴于岱宗望秩于山川武
卷十四 第 45b 页 WYG0097-0463d.png
 王之伐商也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又柴望并举
 大告武成成王之营洛也丁巳用牲于郊翌日戊午
 乃社于新邑凡因事并告天地有同日而举有继日
 而举者此告祭也所谓礼虽不同义各有当者此也
 自汉以来分冬至夏至二祀为南北郊然后之人主
 未闻以南郊为难而常以北郊为难则诸儒谬误之
  说惑之也按司服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
  五帝亦如之唯祀地之服经无明文郑注亦未尝及
卷十四 第 46a 页 WYG0097-0464a.png
 之贾公彦始为之疏曰昆崙神州亦服大裘可知夫
 公彦一时率尔之言未尝深考其故岂有夏至阳极
 之月而可服大裘哉而崔灵恩孔颖达与杜佑通典
 亦为是说于是祀天地之服不问寒暑必服大裘而
 北郊遂为不可行之礼至本朝元祐中议北郊礼论
 者犹以大裘不可服为言于是始有请于冬至南郊
 而合祭天地者矣若顾临等所言是也有援虞周告
 祭之礼以證祀地之正祭者矣如苏轼之言是也因
卷十四 第 46b 页 WYG0097-0464b.png
 诸儒一时谬误之言而欲废祀地之大典可不惜哉
 或曰正祭告祭之礼不同而人主父事天母事地之
 心则一也告祭不拘其时不择其位而可以对越天
 地则正祭不拘其时不择其位奚为不可以对越天
 地乎曰因天道之始而祀天因地道之始而祀地以
 类求类此报本之祭也当天道之始而祀地于义何
 居周公制礼冬至祀天夏至祀地其义不可易矣周
 公岂欺我哉○贵与马氏曰按北郊之议始于元丰
卷十四 第 47a 页 WYG0097-0464c.png
 初至元丰六年始罢合祭元祐七年复合祭绍圣以
 后复罢之政和四年始亲祀地祗于方泽盖自元丰
 六年至宣和之末共四十二年凡十一郊唯元祐七
 年一次合祭及政和四年以后四次亲祀方泽而已
 其馀六郊则遂废地祗之祀矣夫本以合祭为非礼
 分祭为礼至分合之议不决则废亲祠而权以上公
 摄事者且二十年盖病其非礼而反至于废礼以为
 不当祀于圜丘而终不能亲祀于方泽则固不若一
卷十四 第 47b 页 WYG0097-0464d.png
 遵祖宗之法三岁并祀南郊之为愈也要之周礼冬
 至圜丘夏至方泽其礼甚正亦无难行者诸儒议论
 所以不能以时决者其拘牵有二礼文烦缛则惮劳
 赏赍优渥则惮费如陈古灵之说每遇亲郊之岁一
 日宿大庙以告一日宿兆郊以祭地一日宿南郊以
 祀天是欲以二祀并在一时则不至倍费矣而执礼
 之劳加甚如曾曲阜之说亲郊之岁依古礼以夏至
 亲祠方泽一如郊礼至冬至则举圜丘之祀是以二
卷十四 第 48a 页 WYG0097-0465a.png
 祀分在二时则不至甚劳而赏赍倍费然礼文乃百
 王相承之大典不可损略而赏赍乃五季姑息之敝
 政何难更损则如政和三年之诏以郊天后一岁祭
 地方泽应奉支赐务从简省母使有偏而不举之失
 乃为至论但恐当时方倡丰豫之说烦费未必能省
 所以中兴之后国势倥偬则不复能遵而行之也○
 潜溪邓氏曰圜钟夹钟也夹钟生于房心之气房心
 天帝明堂又帝所出之方致大神以为宫不曰夹曰
卷十四 第 48b 页 WYG0097-0465b.png
 圜以天体言之也天体始于黄钟终于姑洗以木火
 土金水为序则宫声当在太簇徵之后姑洗羽之前
 当以圜钟为宫角物生之始黄钟子天气始于子徵
 者物之成太簇寅天之功成于寅羽者物之终姑洗
 辰天之功毕于辰三者皆阳律相继天之道也林钟
 生于未天社在东井舆鬼之外西南坤方致地示以
 为宫不曰林曰函以地德言也地气始于大簇终于
 南吕以木土火金水为序宫声自当在姑洗徵之后
卷十四 第 49a 页 WYG0097-0465c.png
 南吕羽之前故函钟为宫地之功见于正月成
 于三月终于八月林钟上生太簇太簇下生南
 吕南吕上生姑洗相生者地之功也黄钟生于
 虚危之气虚危为宗庙致人鬼以为宫大吕丑
 幽阴之所成太簇幽阴之魄出东方与人接应
 钟亥复归于幽阴羽声独远于他均者他乐天
 地岁事之一终鬼道无穷非若岁事有卒故
 尽十二律也子丑寅亥天地始合人受中以生
卷十四 第 49b 页 WYG0097-0465d.png
 归其宅也三者律之相合相合者人之情故以祀人黄钟
 属子自子至申其数九故九变也人鬼不曰至孝子之心
 神之无不至也此各以其声类求之然乐亡久矣说
 者各以其意言之非深于乐亲其用不能及也○
 朱子语类曰黄问周礼祀天地人何以无商音曰五
 音无一则不成乐非无商音但无商调先儒谓商调
 是杀声鬼神畏商调○六变八变九变者谓在天地
 及庙庭立四表舞人从南表向第二表为一
卷十四 第 50a 页 WYG0097-0466a.png
 成一成则一变从第二至第三第四为三成从北向
 南表次第亦然○王氏曰书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注
 韶舜乐名言箫见细器之备备乐九奏疏经言九成
 传言九奏周礼九变其实一也○三礼义宗乐九变
 者舞九终八变者舞八终六变者舞六终终成也○
 陈氏乐书曰先王之制管所以通达阴阳之声然阳
 奇而孤阴偶而群阳大而寡阴小而众阳显而明阴
 幽而晦孤竹之管与圜钟之宫合以之降天神取其
卷十四 第 50b 页 WYG0097-0466b.png
 奇而孤也孙竹之管与函钟之宫合以之出地示取
 其小而众也阴竹之管与黄钟之宫合以之礼人鬼
 取其幽而晦也易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于斯见矣
 ○王先生曰此一节天地人之大祭祀下神之乐也
 下神之乐用一代荐神之乐用六代所谓大合乐○
 薛氏图云周人制礼吉法之中大祭有三一曰祭天
 圜丘二曰祭地方泽三曰禘祫宗庙三祭既殊则其
 乐亦异然此三祭皆谓大禘之祀也此乐是致神之
卷十四 第 51a 页 WYG0097-0466c.png
 乐故云作之六变八变九变然后神示鬼皆出降可
 得而礼也故郑注先奏是乐以致其神礼之以玉而
 祼焉然后合乐而祭之明祭时始用六代之乐也○
 陈氏曰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太簇为徵姑洗为羽此
 律之相次者也函钟为宫太簇为角姑洗为徵南吕
 为羽此律之相生者也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太簇为
 徵应钟为羽此律之相合者也王先生曰圜钟为阳
 律之大太簇为阳律之二姑洗为阳律之三相继者
卷十四 第 51b 页 WYG0097-0466d.png
 天之道故于天言之太簇下生南吕南吕上生姑洗
 然先姑洗而后南吕者以相生为言也相生者地之
 功故于地言之大吕与黄钟合子丑也应钟与太簇
 合寅亥也相合者人之情故于人言之○薛氏图云
 凡乐之变数皆用其宫之本数为终黄钟为宫者黄
 钟在子子数九故九变而终夹钟为宫者夹钟在卯
 卯数六故六变而毕林钟为宫者林钟在未未数八
 故八变而止皆用其数为终也然则凡十二调而作
卷十四 第 52a 页 WYG0097-0467a.png
 者各用本数为乐终非独本数为三也○杂说夫乐
 天地之和也钟鼓筦弦羽籥干戚盖其器耳屈伸缀
 兆疾徐其文耳以天地之和寓诸器形诸文以是而
 祭天则天神可使降以是而祭地则地示可使出以
 是而祭宗庙则人鬼可礼吾岂闻其声见其形哉得
 于想象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然后礼行焉易慢之
 心不起鄙诈之心不作而鬼神享之矣所谓一变致
 羽物之类亦言其可以感动如百兽率舞鸟兽跄跄
卷十四 第 52b 页 WYG0097-0467b.png
 鹊巢可俯而窥之耳胡宏疑之过矣○何氏曰六变
 八变九变先儒之说不同刘原父曰云门之乐六变
 而终咸池之乐八变而终箾韶之乐九变而终其说
 最为有理
凡乐事大祭祀宿县遂以声展之注叩听其声具陈次
之以知完否
 疏宿县谓于前宿豫县之大祭祀举重者而言实中
 小祭祀飨燕宾客有乐事皆然
卷十四 第 53a 页 WYG0097-0467c.png
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出入则令
奏昭夏注三夏皆乐章名
 疏王出入谓出入庙门
帅国子而舞注当用舞者帅以往
 疏凡兴舞皆使国之子弟为之且国子人多当递代
 而去故选当用者帅以往也
大飨不入牲其他皆如祭祀注大飨飨宾客也不入牲牲不
入亦不奏昭夏也其他谓王出入宾客出入亦奏王夏肆夏
卷十四 第 53b 页 WYG0097-0467d.png
 疏大飨有三郊特牲云郊血大飨腥郑云大飨祫祭
 先王一也彼又云大飨尚腶脩谓飨诸侯来朝者二
 也曲礼下云大飨不问卜谓总飨五帝于明堂三也
 此经云大飨与大飨尚腶修为一物祭祀则君牵牲入
 飨诸侯虽在庙其牲则杀于庙门外因即享之升鼎
 乃入故云飨宾客不入牲也○又云乡饮酒宾醉而
 出奏陔夏大飨诸侯左传曰飨以训恭俭几设而不
 倚爵盈而不饮献依命数宾无醉理故宾出入奏肆
卷十四 第 54a 页 WYG0097-0468a.png
 夏与尸出入同也
大射王出入令奏王夏及射令奏驺虞注驺虞乐章名
在召南之卒章王射以驺虞为节
诏诸侯以弓矢舞注舞谓执弓挟矢揖让进退之仪
 疏诸侯来朝将助祭预天子大射则司乐诏以射之
 舞节按大射云命三耦取弓矢于次三耦皆次第各
 与其耦执弓搢三挟一个向西阶前当阶揖升揖当
 物揖射讫降揖如升射之仪是其舞节也○王氏曰
卷十四 第 54b 页 WYG0097-0468b.png
 天子之射其节比于乐而诸侯之耦王射者亦以舞
 所以应王也
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钟鼓注大食朔月月半以乐宥食
时也宥犹劝也
 疏按玉藻天子诸侯皆有朔月加牲体之事又知月
 半者此无正文约士丧礼月半不殷奠则大夫已上
 有月半殷奠法则知生人亦有月半大食法常食亦
 以乐宥但大司乐不令奏钟鼓尔
卷十四 第 55a 页 WYG0097-0468c.png
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注大献献捷于祖恺乐献功之
乐郑司农说以春秋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传曰振旅恺
以入于晋
 疏大司马云师有功则恺乐献于社宗伯主宗庙之
 礼故大司乐献捷于祖也○浚仪王氏曰后汉志短
 箫铙歌军乐也军乐黄帝使岐伯作以劝战士即周
 恺乐恺歌也○愚按古者出兵受成于学及其反也
 释奠于学而以讯馘告泮水云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卷十四 第 55b 页 WYG0097-0468d.png
 是也然则司乐之大献其即献于乐祖欤古人十三
 舞勺所以学文成童舞象所以学武二十舞大夏则
 六舞备而文武一之矣先王之教无文事武事之分
 如此后世二之世道所由以升降也
凡日月食四镇五岳崩大傀异灾诸侯薨令去乐注四
镇山之重大者谓扬州之会稽青州之沂山幽州之医
无闾冀州之霍山五岳岱在兖州衡在荆州华在豫州
嵩在雍州恒在并州傀犹怪也大怪异灾谓天地奇变
卷十四 第 56a 页 WYG0097-0469a.png
若星辰奔霣及震裂为害者去乐藏之也春秋传曰壬
午犹绎万入去籥万言入则去者不入藏之可知
 疏宣八年左氏云辛巳有事于太庙仲遂卒于垂壬
 午犹绎万入去籥但卿佐卒轻于正祭故辛巳日不
 废正祭重于绎祭当废之宣公不废绎故加犹以尤
 之籥有声者不入用是以公羊传曰去其有声废其
 无声郑答赵商曰于去者为废是去者不用废者入
 用即万入是也
卷十四 第 56b 页 WYG0097-0469b.png
大札大凶大灾大臣死凡国之大忧令弛县注弛释下

凡建国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注淫声若郑卫也过
声失哀乐之节凶声亡国之声若桑间濮上慢声惰慢
不恭
 疏亡国之声若桑间濮上者乐记文彼注云濮水之
 上地有桑间者亡国之音于此之水出也又引史记
 昔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沉于濮水卫灵公朝晋过
卷十四 第 57a 页 WYG0097-0469c.png
 焉夜闻使师涓写之至晋晋侯燕之谓晋平公曰寡
 人闻新声为公鼓之遂使师涓鼓之晋侯使师旷坐
 而听之抚而止之曰昔纣使师延作靡靡之乐武王
 伐纣师延东走自沉于濮水此淫声非新声是其义
 也○王氏曰凡建国禁淫过凶慢之声者所以尚中
 正也淫声则不正过声则不中凶声则不善慢声则
 不肃颜渊问为邦孔子告以放郑声者此也○仲舆
 郝氏曰暴戾曰凶流散曰慢
卷十四 第 57b 页 WYG0097-0469d.png
大丧涖廞乐器注涖临也廞兴也临笙师鏄师之属兴
谓作之也
及葬藏乐器亦如之
 疏其氏曰谓明器也藏之圹中者檀弓云琴瑟张而
 不平笙竽备而不和是也○愚按大司乐掌成均之
 法以乐德乐语乐舞教国之子弟其职重矣三大祭
 之外若大射大食大献去乐弛县之事何必俱辱国
 师耶君子曰三代以上无道艺之分也天官之属如
卷十四 第 58a 页 WYG0097-0470a.png
 亨人宫人所掌极微细猥亵皆以士人为之此设官
 深意盖学术之浮薄皆倡于高谈性命而鄙斥日用
 之徒性命之说玄穆虚远易于藏拙至于天下国家
 之务实系斯民休戚利病者辄曰器形而下我何知
 焉然则万民之命托于何人乎不得不转而寄于庸
 俗之士甚而寄于胥吏之手大人钜儒竟为天下不
 相关涉之人而性命之学自三代以下遂为无用噫
 然则天下何由而治乎大射以助祭大食以养王和
卷十四 第 58b 页 WYG0097-0470b.png
 大献以恺悦祖去乐弛县凡以敬天怒恤民灾司乐
 俨然以国师之尊周旋其间涖其进退之仪舞蹈之
 节绝不敢以几微不屑之心处之则于是尊性命斥
 日用之浮习无敢萌诸心即有虚伪之士厌薄下学
 倡为渺论众共指为奇邪而不足贵而一切天下国
 家之务莫不各以性命视之此三代学术所以体用
 本末兼备而当时民生皆得沐浴于君子道术之中
 也
卷十四 第 59a 页 WYG0097-0470c.png
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注内则曰十三舞勺
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
 疏勺周颂酌序云酌告成大武也言能酌先祖之道
 以养天下也象舞者周颂序云维清奏象舞象用兵
 时刺伐之舞武王制焉此二者皆小舞二十加冠成
 人而舞大夏其实云门已下皆学○刘氏曰掌国学
 之政以教国子小舞者谓小学也古者国子之在怀
 抱也能食则教以右手能言则教男唯女俞六年教
卷十四 第 59b 页 WYG0097-0470d.png
 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
 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九年教之数日之甲子十
 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裤礼帅初
 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
 童舞象学射御
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注
郑司农云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旄舞者氂牛之尾
干舞者兵舞人舞者手舞社稷以帗宗庙以羽四方以
卷十四 第 60a 页 WYG0097-0471a.png
皇辟廱以旄兵事以干星辰以人玄谓帗析五采绘皇
杂五采羽如凤皇色持以舞人舞无所执以手袖为威
仪四方以羽宗庙以人山川以干旱暵以皇
 疏按山海经云潘侯之山有兽如牛而节有毛其名
 曰旄牛○此六舞者即小舞也若天地宗庙正祭用
 云门以下六舞为大舞即上分乐序之是也○通考
 曰帗之为言祓也社稷及百物之神皆为民祓除故
 以帗舞也皇阴类而为其类之长阴中之阳也旱暵
卷十四 第 60b 页 WYG0097-0471b.png
 则欲达阴中之阳故以皇舞也干者自卫之兵山川
 有阻固捍蔽之功故以干也○陈氏乐书曰古之于
 大祭祀有备乐必有备舞春秋书有事于大庙万舍
 籥则宗庙用干与羽矣若夫散而用之则有所不备
 故山川以干社稷以帗四方以羽旱暵以皇二郑之
 论疏矣大司乐曰舞咸池以祭地示则社稷不特帗
 舞大夏以祭山川则山川不特兵舞也于咸池之类
 言其章不言其器于帗舞之类言其器不言其章互
卷十四 第 61a 页 WYG0097-0471c.png
 备也书言舞干羽于两阶乐记此音而乐之及干戚
 羽旄谓之乐郊特牲明堂位祭统皆言朱干玉戚以
 舞大武皮弁素积以舞大夏简兮之诗言硕人俣俣
 公庭万舞继之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要皆先武后文
 者盖尧舜揖逊其舞先干后羽以苗民逆命故也汤
 武征伐其舞先武后文者以有武功为大故也○贵
 与马氏曰按正义以云门大卷大咸大夏大濩大武
 为大舞以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为小舞然
卷十四 第 61b 页 WYG0097-0471d.png
 以愚观之云门以下舞之名也若帗若羽若皇若旄
 若干若人则舞之具也有此六者之具然后可以舞
 此六代之舞非于小舞之外别有所谓大舞也盖六
 代之舞其名虽异而所用之具则同然必谓之帗舞
 羽舞云者以其或施之社稷或施之山川旱暵之属
 其用各有不同耳舞师所教是各指其所习而言故
 谓之帗舞羽舞大司乐所教是通指其集大成而言
 故谓之云门大咸譬之为学帗羽皇旄干人则诵诗
卷十四 第 62a 页 WYG0097-0472a.png
 读书是也云门至大武则作文是也而诵诗读书固
 所以作文也乐书互相备之说得之
教乐仪行以肆夏趋以采荠车亦如之环拜以钟鼓为
节注教乐仪教王以乐出入于大寝朝廷之仪郑司农
云肆夏采荠皆乐名或曰皆逸诗谓人君行步以肆夏
为节趋疾于步则以采荠为节若今时行礼于大学罢
出以鼓陔为节玄谓行者谓于大寝之中趋谓于朝廷
尔雅曰堂上谓之行门外谓之趋然则王出既服至堂
卷十四 第 62b 页 WYG0097-0472b.png
而肆夏作出路门而采荠作其反入至应门路门亦如
之此谓步迎宾客王如有车出之事登车于大寝西阶
之前反降于阼阶之前尚书传曰天子将出撞黄钟之
钟右五钟皆应入则撞蕤宾之钟左五钟皆应大师于
是奏乐
 仲舆郝氏曰教国子容仪比于乐以奉王出入也
 疏若春夏受贽于朝无迎法受享于庙则迎之若秋
 冬一受之于庙并无迎法若飨食在庙燕在寝则皆
卷十四 第 63a 页 WYG0097-0472c.png
 迎此注据大寝言则是燕时若飨食在庙则与此大
 寝同也○黄钟阳声之首阳主动出则撞之右五钟
 谓林钟至应钟右上静恐王大动故动以告静也蕤
 宾在午阴生之月阴主静入则撞之左五钟谓大吕
 至仲吕左阳主动入静以告动也大师奏乐谓王出
 入之时则大师奏采荠肆夏也○王氏曰盛德之至
 非特动容周旋中于礼而其节又比于乐焉所谓礼
 乐不可斯须去身也则王之进退有可观之客可则
卷十四 第 63b 页 WYG0097-0472d.png
 之象矣然则乐师之所教者教作乐者也钟师以钟
 鼓奏九夏是已夫行则缓缓则有直而自遂之义故
 奏肆夏趋则疾疾则欲齐而整肃焉故奏采荠玉藻
 曰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先趋而后行者据以外而入
 内也○黄氏曰四肢之于安佚人之情也乐徇其情
 恶劳其形不能非礼勿动而使乘安佚以出之则无
 所不至矣而况于王乎天下视仪而动听唱而应者
 也先王制礼视有旒听有纩言有记动有佩堂上之
卷十四 第 64a 页 WYG0097-0473a.png
 行门外之趋为之乐仪以防其肆使听其声而其意
 以诚使顾其体而其气以正周旋中规折旋中矩进
 揖退扬而后锵鸣之佩左中角徵右中宫羽君民事
 物之意在其中焉非僻之心无自而入是故祭祀朝
 会师甸封建之时王在五路则其步趋之节责大驭
 焉五路之上王安佚矣然而顾车之行而闻肆夏之
 声则由吾于堂中顾车之趋而闻采荠之声则由吾
 于门外王之言动造次无非礼者乐师之所教大驭
卷十四 第 64b 页 WYG0097-0473b.png
 之所驭与有力焉○陈氏曰夫王食则以乐侑之言
 则以乐歌之行则以肆夏采荠节之登车则有鸾和
 以和之然则王之所以言语饮食行趋登车之际无
 非礼乐也乐以乐之礼以节之则纯和之志不内散
 而非僻之心无自入焉所谓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者
 此也○王氏曰环拜以钟鼓为节此宾拜之仪也环
 拜谓旋列而拜以拜者非一也鼓以作之钟以止之
 作止应于钟鼓则其仪不忒矣
卷十四 第 65a 页 WYG0097-0473c.png
凡射王以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大夫以采蘋为
节士以采蘩为节注驺虞采蘋采蘩皆乐章名在国风
召南狸首在乐记射义曰驺虞者乐官备也狸首者乐
会时也采蘋者乐循法也采蘩者乐不失职也是故天
子以备官为节诸侯以时会为节大夫以循法为节士
以不失职为节郑司农说以大射礼曰乐正命大师曰
奏狸首间若一大师不兴许诺乐正反位奏狸首以射
狸首曾孙
卷十四 第 65b 页 WYG0097-0473d.png
 疏无问尊卑人皆四矢射节则不同故射人云天子
 九节诸侯七节大夫士五节尊卑皆以四节为乘矢
 拾发其馀天子五节诸侯三节大夫士一节皆以为
 先以听优尊者故射前节多也○又云先郑引大射
 者證大师用乐节之事云间若一者谓七节五节之
 间缓急稀稠如一彼诸侯礼故乐正命大师此天子
 礼故乐师命大师也云狸首曾孙者狸首是篇名曾
 孙章头即射义所云是也○礼记射义曰狸首之诗
卷十四 第 66a 页 WYG0097-0474a.png
 曰曾孙侯氏四正具举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
 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言君臣相与尽志
 于射以习礼乐则安则誉也是以天子制之而诸侯
 务焉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
 之具也○芸阁吕氏曰王者之仁及鸟兽草木皆如
 驺虞则王道成也以此为节言天子继天当推天地
 好生之德也狸首之诗亡矣记有原壤所歌之辞曰
 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拳然狸首田之所获物之至
卷十四 第 66b 页 WYG0097-0474b.png
 尊者执女手者所以道旧结欢也言君臣相与习礼
 结欢奉天子以修朝事故诸侯之射以是为节所以
 乐其会时也○王氏曰驺虞之诗言蒐田以时仁如
 驺虞则王道成王以驺虞为节者乐仁而杀以时也
 ○按欧阳氏曰贾谊新书驺者文王囿名虞者囿之
 司兽或曰驺厩官虞山泽之官二职皆不失人则官
 备可知毛氏曰驺虞义兽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故小
 序云仁如驺虞则王道成也
卷十四 第 67a 页 WYG0097-0474c.png
凡乐掌其序事治其乐政注序事次序用乐之事
 疏谓陈列乐器及作之次第皆序之使不错谬治其
 乐政者谓治理乐声使得其正不淫放也
凡国之小事用乐者令奏钟鼓注小事小祭祀之事
 疏小祭有钟鼓但无舞舞师云小祭祀不兴舞是也
凡乐成则告备注成谓所奏一竟书曰箫韶九成燕礼
曰大师告于乐正曰正歌备
 疏彼据燕礼此据祭礼事节相当故引为證也
卷十四 第 67b 页 WYG0097-0474d.png
诏来瞽皋舞注诏来瞽诏视瞭扶瞽者来入也皋之言
号告国子当舞者舞
及彻帅学士而歌彻注学士国子也彻者歌雍
 疏王氏曰彻祭必歌雍者其诗曰有来雍雍至止肃
 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取其和而敬故也人之情乐
 于始者或倦于终笃于暂者或怠于久于祭之终犹
 不失其和与敬此诚之至也
令相注令视瞭扶工郑司农云告当相瞽师者言当罢
卷十四 第 68a 页 WYG0097-0475a.png

飨食诸侯序其乐事令奏钟鼓令相如祭之仪
 疏其中诏来瞽歌彻等皆如之
燕射帅射夫以弓矢舞注射夫众耦也
乐出入令奏钟鼓注乐出入谓笙歌舞者及其器
 疏刘氏曰奏钟鼓以声其出入警其当执事者以为
 礼之大节也○郝氏曰乐人及乐器出入亦奏钟鼓
 者重之也乐以和神亦如牲出入者奏昭夏也
卷十四 第 68b 页 WYG0097-0475b.png
凡军大献教恺歌遂倡之注郑司农云乐师主倡也
凡丧陈乐器则帅乐官注帅乐官往陈之
 疏丧言凡者王家有大小丧皆有明器之乐器若檀
 弓云木不成斲瓦不成味琴瑟张而不平笙竽备而
 不和是也往陈之者既夕礼陈器于祖庙之前庭及
 圹道东者也
及序哭亦如之注哭此乐器亦帅之
 疏小宗伯云及执事视葬献明器之材又献素献成
卷十四 第 69a 页 WYG0097-0475c.png
 皆于殡门外王不亲哭有官代之今文承陈乐器之
 下谓持器向圹及入圹时序哭之也
凡乐官掌其政令听其治讼
 疏凡乐官谓大胥至司干
大胥掌学士之版以待致诸子注郑司农云学士谓卿
大夫诸子学舞者版籍也大胥主此籍以待当召聚学
舞者则按此以召之汉大乐律曰卑者之子不得舞宗
庙之酎除吏二千石到六百石及关内侯到五大夫子
卷十四 第 69b 页 WYG0097-0475d.png
先取适子高七尺已上年二十到年三十颜色和顺身
体修治者以为舞人与古用卿大夫子同义
 疏按月令四月天子与群臣饮酎郑注云酎之言醇
 谓重酿之酒春酒至此始成祭宗庙用之○王氏曰
 公卿大夫士之子其父兄有爵列于国也故谓之国
 子以其众言之则谓之诸子以其教于学也则谓之
 学士其实一也○季氏曰观大司乐禁淫过凶慢之
 声而舞人又取卿大夫子有中和祗庸孝友之德者
卷十四 第 70a 页 WYG0097-0476a.png
 是声与人无不正也声与人无不正则见之闻之者
 焉得不正乎
春入学舍采合舞注春始以学士入学宫而学之合舞
等其进退使应节奏郑司农云舍采谓舞者皆持芬香
之采或曰古者士见于君以雉为挚见于师以菜为挚
采直谓疏食菜羹之菜或曰学者皆人君卿大夫之子
衣服采饰舍采者损释盛服以下其师也玄谓舍即释
也采读为菜始入学必释菜礼先师也菜蘋蘩之属
卷十四 第 70b 页 WYG0097-0476b.png
 疏学子始入学释菜礼轻故不及先圣也先师者郑
 注文王世子云若汉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
 公书有伏生○蓝田吕氏曰释采礼之至简者也不
 在多品贵其诚也其用有三每岁春合舞则行之月
 令云仲春命乐正合舞舍菜是也始入学则行之文
 王世子云既兴器用币然后舍菜是也始入大学则
 行之学记云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其敬道也○临
 邛魏氏曰古者民以君为师仁寿夭鄙君实司之而
卷十四 第 71a 页 WYG0097-0476c.png
 臣则辅相人君以师表万民者也自孔子已前曰圣
 曰贤有道有德则未有不生都显位没祭大烝者此
 非诸生所得祠也自君师之职不修学校废井牧坏
 民散而无所系于是始有师弟子群居以相讲授者
 所谓各祭其先师疑秦汉已来始有之而诗书礼乐
 各立师不能以相通则秦汉以来为士者断不若是
 之隘也此亦可见世变日降君师之职下移而先王
 之道分裂矣然而春秋战国之乱犹有圣贤为之师
卷十四 第 71b 页 WYG0097-0476d.png
 秦汉以来犹有专门为之师故所在郡国尚存先师
 之号奠祠于学故记人识于礼而传者又即其所闻
 见以明之也○陈氏礼书曰释菜之礼犹挚也妇见
 舅姑其挚也枣栗腶脩若没而庙见则释菜弟子见
 师其挚也束脩若礼于先师则释菜大胥释菜合舞
 而文王世子释菜不舞不授器者以释奠既舞故也
 士丧礼君视敛释菜入门丧大记大夫士既殡而君
 往焉释菜于门内占梦季冬乃舍萌于四方舍萌释
卷十四 第 72a 页 WYG0097-0477a.png
 菜也则释菜之礼岂特子弟之见先师妇之见庙而
 已哉婚礼有奠菜仪弟子之见先师其仪盖此类欤
 郑氏谓婚礼奠菜盖用菫入学释菜蘋藻之属始立
 学释菜芹藻之属盖以泮宫有芹藻子事父母有菫
 萱故有是说也菜之为挚则菜而已采蘋教成之祭
 毛氏谓牲用鱼芼之用蘋藻则诗所谓湘之者芼之
 也与释菜异矣
秋颁学合声注春使之学秋颁其才艺所为合声亦等
卷十四 第 72b 页 WYG0097-0477b.png
其曲折使应节奏
 疏颁分也分其才艺高下○介甫王氏曰以春始入
 学未知其分艺之所宜至秋而可知也于是分授以
 所学
以六乐之会正舞位注大同六乐之节奏正其位使相
应也言为大合乐习之
 疏谓六代之舞一一作之使节奏大同而无错谬
以序出入舞者注以长幼次之使出入不纰错
卷十四 第 73a 页 WYG0097-0477c.png
比乐官展乐器注比犹校也杜子春云次比乐官也郑
大夫读比为庀庀具也录具乐官展谓陈数之
凡祭祀之用乐者以鼓徵学士注击鼓以召之文王世
子曰大昕鼓徵所以警众
 疏小祭祀不兴舞则亦不徵学士也
序宫中之事
 王氏曰谓序王宫之中国子之宿卫而学道艺者
 春秋之所学各有其序如大胥之所掌是也宫正言
卷十四 第 73b 页 WYG0097-0477d.png
 比宫中之众寡会其什伍而教之道艺则大胥序宫
 中之事者如此也
小胥掌学士之徵令而比之觥其不敬者注比犹校也
不敬谓慢期不时至也觥罚爵也诗云兕觥其觓
 王氏曰大胥掌学士之版以待致诸子小胥校比
 其多寡之数凡以赞大胥之事而已
巡舞列而挞其怠慢者注挞犹抶也抶以荆扑
 陈氏乐书曰周官大胥以六乐之会正舞位小胥
卷十四 第 74a 页 WYG0097-0478a.png
 巡舞列经曰行其缀兆行列得正焉盖位则酂也所
 以为缀列则佾也所以为行正之以辨其序巡之以
 肃其慢则治民劳者酂远而佾寡其德杀故也治民
 逸者酂短而佾多其德盛故也非故不同凡各称德
 而已天子之于诸侯生则旌以舞没则表以谥观舞
 之行缀足以知临民之德闻谥之异同足以知为治
 之行然则为诸侯者孰不敏德崇行以法天下后世
 为哉今之舞者不列于庭而列于堂下其退文进武
卷十四 第 74b 页 WYG0097-0478b.png
 不复有出入之序非古人所谓八佾舞于庭序出入
 舞者之意也至于进退疾徐之际又不复尽筋骨之
 力以要钟鼓拊会之节非古人所谓文以揖逊武以
 击刺之意也讲而习之正今日急务也
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辨
其声注乐县谓钟磬之属县于笋虡者郑司农云宫县
四面县轩县去其一面判县又去其一面特县又去其
一面四面象宫室四面有墙故谓之宫县轩县三面其
卷十四 第 75a 页 WYG0097-0478c.png
形曲故春秋传曰请曲县繁缨以朝诸侯礼也玄请轩
县去南面辟王也判县左右之合又空北面特县县于
东方或于阶间而已
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注钟磬者编县之二八十六
枚而在一虡谓之堵钟一堵磬一堵谓之肆半之者谓
诸侯之卿大夫士也诸侯之卿大夫半天子之卿大夫
西县钟东县磬士亦半天子之士县磬而已郑司农云
春秋传曰歌钟二肆
卷十四 第 75b 页 WYG0097-0478d.png
 疏按左氏隐五年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众仲云夫
 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以八为数乐县之法取
 数于此又倍之为十六若漏刻四十八箭亦倍十二
 月二十四气故以十六为数也是以淮南子云乐生
 于风是亦取数于八风之义也○陈氏乐书曰乐县
 之制自夏商而上未有闻焉自夏商而下其略始见
 于尚书大传其详备于周礼春官以书大传推之自
 古天子将出撞黄钟右五钟皆应黄钟在阳阳主动
卷十四 第 76a 页 WYG0097-0479a.png
 君出则以动告静而静者皆和故马鸣中律步者有
 容驾者有文御者有数周旋中规折旋中矩立则磬
 折拱则抱鼓然后奏登车告出也入撞蕤宾右五钟
 皆应蕤宾在阴阴主静君入则以静告动而动皆和
 故狗吠彘鸣及裸介之虫莫不延颈以听在内者皆
 玉色在外者皆金声然后少师奏登堂就席告入也
 然则十二钟在县之制权舆于此欤以周礼春官推
 之大司乐凡乐事大祭祀宿县遂以声展之小胥之
卷十四 第 76b 页 WYG0097-0479b.png
 职正县乐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
 县辨其声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盖县钟十二为
 一堵如墙堵然二堵为一肆春秋襄十年郑人赂晋
 侯歌钟二肆是也宫县四面象宫室王以四方为家
 故也轩县缺其南避王南面故也判县东西之象卿
 大夫左右王也特县则一肆而已象士之特立独行
 也郊特牲讥诸侯宫县汉武帝高张四县晋元帝备
 四箱金玉岂王宫县欤春秋讥卫仲叔于奚请曲县
卷十四 第 77a 页 WYG0097-0479c.png
 后光武赐东海恭王钟簨之乐岂诸侯轩县欤礼大
 夫无故不彻县楚子享郤至为地室而县焉田鼢前
 庭罗钟鼓立曲旃岂大夫判县欤乡射笙入于县中
 西面东县磬而已乡饮磬阶缩霤笙入磬南则缩县
 而已岂士特县欤通礼义纂曰轩县三面歌钟三肆
 判县两面歌钟二肆特县一面惟磬而已其说是也
 然则乡射有卿大夫询众庶之事乡饮酒乃卿大夫
 之礼皆特县者也以询众庶宾贤能非为己也故皆
卷十四 第 77b 页 WYG0097-0479d.png
 从士制燕礼诸侯之礼而工止四人以从大夫之制
 意亦类此以仪礼考之大射乐人宿县于阼阶东笙
 磬西面其南笙钟其南镈皆南陈建鼓在阼阶西南
 鼓应鼙在其东南鼓西阶之西颂磬东面其南钟其
 南镈皆南陈一建鼓在其南东鼓朔鼙在其北一建
 鼓在西阶之东南面簜在建鼓之间鼗倚于颂磬西
 纮由是观之宫县四面轩县三面皆钟磬镈也判县
 有钟磬而无镈特县有磬而无钟以王制论之则然
卷十四 第 78a 页 WYG0097-0480a.png
 以侯制论之又半于王制矣王制卿大夫判县东西
 各一肆则诸侯之卿大夫东西各一堵王之士特县
 南一肆则诸侯之士一堵可知矣郑康成曰钟磬十
 六在一虡为一堵杜预曰县钟十六为一肆后世四
 清之声兴焉是亦傅会汉得石磬十六迁就而为之
 志也服虔一县十九钟之说不亦诡哉○又曰堂上
 之阶自阶而左为阼自阶而右为西笙磬在阼阶之
 东而面西颂磬在西阶之西而面东由笙磬而南钟
卷十四 第 78b 页 WYG0097-0480b.png
 镈所以应笙者也由颂磬而南钟镈所以应歌者也
 阶虽分乎东西其钟镈南陈一也自阼阶堂下言之
 一建鼓在其阶之南而面东朔鼙在其北而亦面东
 焉一建鼓在其阶之东面南荡在建鼓之间鼗倚于
 颂磬之西纮盖诸侯之乐备三面以为轩县大射之
 仪东西有钟磬之县推之则天子宫县堂上之阶笙
 磬颂磬各十二县堂下阼阶面南特钟特镈亦各十
 二县西阶面南编钟编镈亦各十二县天数也○仲
卷十四 第 79a 页 WYG0097-0480c.png
 舆郝氏曰凡钟磬编县以八为全每县各八为堵二
 八为肆堵者立如堵墙肆者列行成肆天子之卿大
 夫士以肆为轩判特诸侯之卿大夫士以堵为轩判
 特也○又曰按乐县不止钟磬而编县唯钟磬故有
 半堵全肆之殊诗云应田县鼓是大鼓小鼓皆县也
 又云簴业惟枞贲鼓惟镛是大钟大鼓皆县也诸侯
 以下县虽不得四面而众乐皆备则同郑解乡射谓
 士唯县磬是以士特县为不得有钟鼓矣何以成乐
卷十四 第 79b 页 WYG0097-0480d.png
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蔟姑洗
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皆
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
木匏竹注以合阴阳之声者声之阴阳各有合黄钟子
之气也十一月建焉而辰在星纪大吕丑之气也十二
月建焉而辰在玄枵大蔟寅之气也正月建焉而辰在
娵訾应钟亥之气也十月建焉而辰在析木姑洗辰之
气也三月建焉而辰在大梁南吕酉之气也八月建焉
卷十四 第 80a 页 WYG0097-0481a.png
而辰在寿星蕤宾午之气也五月建焉而辰在鹑首林
钟未之气也六月建焉而辰在鹑火夷则申之气也七
月建焉而辰在鹑尾中吕巳之气也四月建焉而辰在
实沈无射戌之气也九月建焉而辰在大火夹钟卯之
气也二月建焉而辰在降娄辰与建交错贸处如表里
然是其合也其相生则以阴阳六体为之黄钟初九也
下生林钟之初六林钟又上生大蔟之九二大蔟又下
生南吕之六二南吕又上生姑洗之九三姑洗又下生
卷十四 第 80b 页 WYG0097-0481b.png
应钟之六三应钟又上生蕤宾之九四蕤宾又上生大
吕之六四大吕又下生夷则之九五夷则又上生夹钟
之六五夹钟又下生无射之上九无射又上生中吕之
上六同位者象夫妻异位者象子母所谓律取妻而吕
生子也黄钟长九寸其实一籥下生者三分去一上生
者三分益一五下六上乃一终矣大吕长八寸二百四
十三分寸之一百四大蔟长八寸夹钟长七寸二千一
百八十七分寸之千七十五姑洗长七寸九分寸之一
卷十四 第 81a 页 WYG0097-0481c.png
中吕长六寸万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万二千九百
七十四蕤宾长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林钟长六
寸夷则长五寸七百二十七分寸之四百五十一南吕
长五寸三分寸之一无射长四寸六千五百六十一分
寸之六千五百二十四应钟长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
十文之者以调五声使之相次如锦绣之有文章播犹
扬也扬之以八音乃可得而观之矣金钟镈也石磬也
土埙也革鼓鼗也丝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箫
卷十四 第 81b 页 WYG0097-0481d.png

 疏六律为阳六同为阴两两相合十二律为六合阳
 声黄钟大蔟等据左旋而言阴声大吕应钟等据右
 旋而言同位象夫妻异位象子母者同位谓若黄钟
 之初九下生林钟之初六俱是初之第一夫妇一体
 是象夫妇也异位谓若林钟上生大蔟之九二二于
 第一为异位象母子但律所生者为夫妇吕所生者
 为母子十二律吕律所生者常同位吕所生者常异
卷十四 第 82a 页 WYG0097-0482a.png
 位故云律取妻而吕生子也○浚仪王氏曰后汉律
 志京房曰十二律之变至于六十犹八卦之变至于
 六十四也宓羲作易纪阳气之初以为律法建日冬
 至之声以黄钟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祉
 南宫为羽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祉此声气之元五
 音之正也故各终一日其馀以次运行当日者各自
 为宫而商祉以类从焉礼运篇曰五声六律十二管
 还相为宫此之谓也○又曰史记生黄钟术曰音始
卷十四 第 82b 页 WYG0097-0482b.png
 于宫数始于一神生于无形成于有形然后数形而
 成声○又曰刘歆三统历曰黄钟初九律之首阳之
 变林钟初六吕之首阴之变参天两地之法也○又
 曰五代会要王朴曰乐作于人心而声成于物物声
 既成复能感人之心昔黄帝吹九寸之管得黄钟之
 声为乐之端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
 以生十二律十二律旋相为宫以生七调为一均凡
 十二均八十四调而大备○又曰张昭等议月律有
卷十四 第 83a 页 WYG0097-0482c.png
 旋宫之法备于大师之职汉初制氏所调唯存鼓舞
 旋宫十二均更用之法世莫得闻汉元帝时京房善
 易别音探求古义以周官均法每月更用五音乃立
 准调旋相为宫成六十调又以日法析为三百六十
 传于乐府而编垂复旧律吕无差○又曰陆绩注太
 玄其说谓阳生于子阴生于午从子至巳阳生阴退
 故律生吕言下生吕生律言上生从午至亥阴升阳
 退故律生吕言上生吕生律言下生至午而变故蕤
卷十四 第 83b 页 WYG0097-0482d.png
 宾重上生○国语泠州鸠曰琴瑟尚宫钟尚羽石尚
 角匏竹利制大不踰宫细不过羽夫宫音之主也第
 以及羽声以和乐律以平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
 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革木以
 节之铸之金磨之石系之丝木越之匏竹鼓而行之
 以遂八风于是气无滞阴亦无散阳伶人告和○管
 子曰凡听徵如负猪豕觉而骇凡听羽如鸣鸟在树
 凡听宫如牛鸣窌中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雉
卷十四 第 84a 页 WYG0097-0483a.png
 登木以鸣音疾以清凡将起五音凡首先王一而三
 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
 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有三而去其乘适足
 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成羽有三分而
 去乘适足以是成角○尔雅释乐云宫谓之重商谓
 之敏角谓之经祉谓之迭羽谓之柳刘歆云宫者中
 也君也为四音之纲其声重厚如君之德而为重商
 者章也臣也其声敏疾如臣之节而为敏角者触也
卷十四 第 84b 页 WYG0097-0483b.png
 民也其声圆长经贯清浊如民之象而为经祉者祉
 也事也其声抑扬递续其音如事之绪而为迭羽者
 宇也物也其声低平掩映自下而高五音备成如物
 之聚而为柳也言旋宫之法以律经辰互生七音各
 为纲纪故五音以宫声为首律吕以黄钟为元言一
 律五音伦比无间加之二变义若循环故曰一宫二
 商三角四变祉五祉六羽七变宫其声从浊至清为
 一均○太史公曰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
卷十四 第 85a 页 WYG0097-0483c.png
 而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和正圣商动肺而和正义
 角动肝而和正仁徵动心而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
 智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
 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
 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春秋正义服虔云
 乾音石其风不周坎音革其风广莫艮音匏其风融
 震音竹其风明庶巽音木其风清明离音丝其风景
 坤音土其风凉兑音金其风阊阖舂杨杰曰金声
卷十四 第 85b 页 WYG0097-0483d.png
 容失之则重石声温润失之则轻土声函胡失之则
 下竹声清越失之则高丝声纤微失之则细革声隆
 大失之则洪匏声丛聚失之则长木声无馀失之则
 短人禀中和之气有中和之声足以权量八音○朱
 子钟律篇曰黄帝使泠伦自大夏之西昆崙之阴取
 竹于嶰溪之谷以生而空窍厚薄均者断两节间而
 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筒以听凤凰之鸣其雄
 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故
卷十四 第 86a 页 WYG0097-0484a.png
 曰黄钟律吕之本其雄鸣者为六律曰黄钟大蔟姑
 洗蕤宾夷则无射其雌鸣者为六吕曰犬吕夹钟中
 吕林钟南吕应钟于是文之以五声曰宫商角徵羽
 播之以八音曰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而大乐和矣以
 之候气则埋之密室尚与地平实以葭灰覆以缇素
 以候十有二月之中气冬至气至则黄钟之管飞灰
 冲素大寒以下各以其月随而应焉而时序正矣以
 之审度则以子谷秬黍中者九十度黄钟之长而以
卷十四 第 86b 页 WYG0097-0484b.png
 一黍之广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
 丈为引而五度审矣以之嘉量则以子谷秬黍中者
 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槩合龠为合十合为
 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以之谨权衡则
 以黄钟一龠千二百黍之重为十二铢两之得二十
 四铢而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而
 五权谨矣舜典曰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此之谓
 也○陈氏乐书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天有六甲地
卷十四 第 87a 页 WYG0097-0484c.png
 有五子故六律六吕而成天道所以宣扬六气九德
 究极中和顺天地之体合鬼神之德通五行之性遂
 万物之情者也是故上古圣人本阴阳别风声审清
 浊铸金作钟主十二月之声效升降之气立和适之
 音然钟难分别又截竹为管谓之律者声之清浊率
 法以长短为制故也黄帝以听为之远取诸物也夏
 禹以声为之近取诸身也今夫王者制事立法物度
 轨则一本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虽法存形器而
卷十四 第 87b 页 WYG0097-0484d.png
 道契精微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穷天下之妙者莫不
 准焉岂非八音之管辖五声之喉矜也京房欲益中
 吕一分且合黄钟九寸是使周元之度六甲无迁移
 归馀之法五岁无再闰之期失阴阳之大纪乖律吕
 之本原也○俊卿章氏曰夫五音相生而独宫祉有
 变声何也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祉为事羽为物君
 者法度号令之所自出也宫故生祉法度号令所以
 授臣臣所以奉承者也祉故生商君臣一德以康诸
卷十四 第 88a 页 WYG0097-0485a.png
 务则万物得所民遂其生矣故商生羽羽生角也然
 臣有常职民有常业物有常形不可以迁迁则失其
 常矣商羽角三声此其所以无变也君总万务不可
 执以一方事通万务不可滞于一隅故宫祉二声必
 有变也○陈氏曰国语曰景王将铸无射问律于伶
 州鸠对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声而
 量之以制度律均钟百官轨仪纪之以三平之以六
 成于十二天之道也夫六中之色也故名之黄钟所
卷十四 第 88b 页 WYG0097-0485b.png
 以宣养六气九德也由是第之二曰太蔟所以金奏
 赞阳出滞也三曰姑洗所以修洁百物考神纳宾也
 四曰蕤宾所以安靖神人献酬交酢也五曰夷则所
 以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六曰无射所以宣布哲人
 之令德示民轨仪也为之六间以杨沈伏而黜散越
 也元间大吕助宣物也二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三
 间中吕宣中气也四间林钟和展百事俾莫不任肃
 纯恪也五间南吕赞阳秀也六间应钟均利器用俾
卷十四 第 89a 页 WYG0097-0485c.png
 应复也律吕不易无奸物也细钧有钟无镈昭其大
 也大钧有镈无钟甚大无镈鸣其细也大昭小鸣和
 之道也和平则久久固则纯纯明则终终则复乐所
 以成政也观此则十二律之名义略可见矣○陈氏
 乐书曰金生于土而别于土其卦则兑其方则西其
 时则秋其风阊阖其声尚羽其音则铿立秋之气先
 王作乐用之以为金奏焉周官钟师掌金奏镈师掌
 金奏之鼓鼓人掌四金之声音孟子曰金声是也金
卷十四 第 89b 页 WYG0097-0485d.png
 奏之乐未尝不用鼓特谓之金者以金为主故也礼
 曰内金示和也又曰入门而金作示情也国语曰金
 奏肆夏庄子曰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则奏金而鸣之
 内以示情外以示和也音之实也○又曰石之为物
 坚实而不动其卦则乾其时则秋冬之交其方则西
 北之维其风不周其声尚角其音则辨立冬之气也
 先王作乐击之以为磬之属焉盖金石之乐其声未
 尝不相应庄子曰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国语曰金石
卷十四 第 90a 页 WYG0097-0486a.png
 以动之唐李真以木铎而得徵音之石则其相应可
 知三代之乐既坏于秦汉汉至成帝尚未有金石之
 乐及晋武破苻坚之后而四厢金石始备焉后世复
 以泗滨石其声下而不和而以华原所出者易之信
 乎审一以定和难哉○又曰土则埏埴以成器而冲
 气出焉其卦则坤其方则西南之维其时则秋夏之
 交其风则凉其声尚宫其音则浊立秋之气也先王
 作乐用之以为埙之属焉盖埙篪之乐未尝不相应
卷十四 第 90b 页 WYG0097-0486b.png
 诗曰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又曰如埙如篪乐记以埙
 篪为德音之音周官笙师并掌而教之则其声相应
 信矣○又曰革去故以为器而群音首焉其卦则坎
 其方则北其时则冬其风广莫其律黄钟其声一其
 音欢冬至之气也先王作乐用以为鼓之属焉盖鼗
 所以兆奏鼓者也二者以同声相应故祀天神以雷
 鼓雷鼗祭地祗以灵鼓灵鼗享人鬼以路鼓路鼗按
 乐记亦以鼗鼓合而为德音周官少师亦以鼗鼓并
卷十四 第 91a 页 WYG0097-0486c.png
 而鼓之也○又曰丝饰物而成声其卦则离其方则
 南其时则夏其声尚宫其律蕤宾其风景其音哀夏
 至之气也先王作乐弦之以为琴瑟之属焉盖琴瑟
 之乐君子所常御其大小虽不同而其声应一也故
 均列之堂上焉○又曰木者所以合止乐之器其卦
 则巽其方东南之维其时春夏之交其风清明其律
 夹钟其声一其音直立夏之气也先王作乐斲之以
 为敔柷之属焉乐记曰作为椌楬德音之音柷敔以
卷十四 第 91b 页 WYG0097-0486d.png
 椌楬为用椌楬以柷敔为体二者之声一合一止未
 尝不相待也○又曰匏之为物其性轻而浮其中虚
 而通笙则以匏为母象植物之生焉其卦则艮其方
 东北之维其时春冬之交其声尚议其律大吕太蔟
 其风融其音啾立春之气也先王作乐以之为笙竽
 之属焉记曰歌者在上匏竹在下国语曰匏竹利制
 盖匏竹相合而成声得清浊之适故也○又曰竹之
 为物其节直而有制其心虚而能通而利制之音所
卷十四 第 92a 页 WYG0097-0487a.png
 由出也其卦则震其方则东其时则春其声尚议其
 律姑洗其风明庶其音滥春分之气也先王作乐窍
 之以为箫管之属焉
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注教教瞽矇也
风言贤圣治道之遗化也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
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
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
为后世法颂之言诵也容也诵今之德广以美之郑司
卷十四 第 92b 页 WYG0097-0487b.png
农云古而自有风雅颂之名故延陵季子观乐于鲁时
孔子尚幼未定诗书而曰为之歌邶鄘卫曰是其卫风
乎又为之歌小雅大雅又为之歌颂论语曰吾自卫反
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时礼乐自诸侯出颇有谬
乱不正孔子正之曰比曰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
事于物
 王氏曰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
 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
卷十四 第 93a 页 WYG0097-0487c.png
 于神明谓之颂三者诗之体也直述其事而陈之谓
 之赋以其所类而况之谓之比以其所感发而比之
 谓之兴三者诗之用也故诗有六义焉○贵与马氏
 曰盖尝以为诗之体有三曰风曰雅曰颂风雅虽有
 一国天下之不同然大槩风者闾阎之间民庶之所
 吟讽所谓陈诗以观民风是也雅者朝廷之上君臣
 之所咏歌所谓王政所由废兴是也其诗则施之于
 宴享颂者美盛德告成功者也其诗则施之于祭祀
卷十四 第 93b 页 WYG0097-0487d.png
 然未有三百五篇之前如康衢如击壤则风之祖也
 如九歌如喜起如南风则雅之祖也如五子之歌则
 又变风变雅之祖若颂者独无所祖书曰八音克谐
 神人以和又曰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则祭祀亦
 必有诗歌而无可考者意者太古之时诗之体未备
 和气所感和声所播形为诗歌被之金石管弦施之
 燕享祭祀均此诗也未尝不可通用初不必歌功颂
 德极揄扬赞叹之盛而后谓之颂也至周之时风雅
卷十四 第 94a 页 WYG0097-0488a.png
 颂之别始截然周室既东而诗乐亦颇残缺失次必
 孔子之圣周流四方参互考订然后能知其说所谓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是也然肆夏
 繁遏渠本颂也而叔孙穆子以为天子享元侯之诗
 岂周人雅颂亦通用耶或叔孙穆子之时未经夫子
 釐正故简编失次遂误以颂为雅耶
以六德为之本注所教诗必有知仁圣义中和之道然
后可教以乐歌
卷十四 第 94b 页 WYG0097-0488b.png
 疏杂说以德为之本以此知乐乃出于圣人心术之
 妙○陈氏乐书曰六乐复于后周而后周无成王之
 治后庭作于大唐而大唐无炀帝之乱此无他乐在
 人和不在音声故也
以六律为之音注以律视其人为之音知其宜何歌子
贡见师乙而问曰赐也闻乐歌各有宜若赐者宜何歌
此问人性也本人之性莫善于律
 王氏曰六德中和祗庸孝友也君子之学诗岂徒
卷十四 第 95a 页 WYG0097-0488c.png
 诵其空言哉要本之于德而已盖六德本于性情所
 以正于中六律稽诸度数所以正于外以六德为之
 本故虽变犹止乎礼义以六律为之音则书所谓声
 依永律和声
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注击拊瞽乃歌也郑司农
云登歌歌者在堂也乐或当击或当拊登歌下管贵人
声也玄谓拊形如鼓以韦为之著之以糠
 疏按尚书云击石对石击拊皆作用之名拊非乐器
卷十四 第 95b 页 WYG0097-0488d.png
 此司农之义白虎通引尚书大传云拊革装之以糠
 此后郑之义后郑以击拊若下文鼓𣌾及击应鼙之
 类故知拊亦乐器也
下管播乐器令奏鼓𣌾注鼓𣌾管乃作也特言管者贵
人气也郑司农云下管吹管者在堂下𣌾小鼓也先击
小鼓乃击大鼓小鼓为大鼓先引故曰𣌾𣌾读为导引
之引玄谓鼓𣌾犹言击𣌾诗云应𣌾县鼓
 疏乐器笙箫之属播谓播扬其声以歌者在上对匏
卷十四 第 96a 页 WYG0097-0489a.png
 竹在下故先郑曰贵人声以匏竹在堂下对钟鼓在
 庭又有上下之别故后郑曰贵人气○陈氏乐书曰
 古者治定制礼功成作乐舜之为乐戛击鸣球搏拊
 琴瑟以咏堂上之乐也以象朝庙之治故继之祖考
 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
 以间堂下之乐也以象万物之治故继之鸟兽跄跄
 礼记文王世子曰登歌清庙下管象武郊特牲曰歌
 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仲尼燕居曰升歌清庙
卷十四 第 96b 页 WYG0097-0489b.png
 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祭义曰昔周公有勋劳于
 天下成王赐之重祭升歌清庙下而管象燕礼大射
 曰升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下管新宫由此观之周
 之声歌不过清庙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下管不过象
 武新宫则舜升歌下管之诗虽无经见要之歌以示
 德管以示事一也德成于上歌咏于堂上事成于下
 管吹于堂下岂非无所因为上有所待为下耶极而
 论之堂上之乐以咏为主堂下之乐以间为主则律
卷十四 第 97a 页 WYG0097-0489c.png
 和声也两者并用然后上合奏而不失中和之纪矣
 然则乐之张陈戛击必于堂上柷敔必于堂下何耶
 曰柷敔器也戛击所以作器也器则卑而在下作器
 者尊而在上贵贱之等也荀卿曰县一钟而尚拊大
 戴礼曰县一磬而尚拊为堂上之乐则一钟一磬尚
 拊亦堂上之乐也盖古者歌诗搏拊而县兴故一钟
 黄钟之特钟也一磬黄钟之特磬也方其工之升歌
 也搏拊而钟磬作焉黄钟之钟鸣于堂上而堂下之
卷十四 第 97b 页 WYG0097-0489d.png
 编钟应之黄钟之磬鸣于堂上而堂下之编磬应之
 所以节歌者之句也岂非以歌中声之诗必假中声
 之钟磬以发其音耶宋朝堂上之乐不设一钟一磬
 而尚拊臣恐未合先王之制神瞽考中声之意也
大飨亦如之大射帅瞽而歌射节注射节王歌驺虞
 疏驺虞九节狸首七节采蘋采蘩五节之类则大师
 为之歌
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注大师大起军师兵
卷十四 第 98a 页 WYG0097-0490a.png
书曰王者行师出军之日授将弓矢士卒振旅将张弓
大呼大师吹律合音商则战胜军士彊角则军扰多变
失士心宫则军和士卒同心徵则将急数怒军士劳羽
则兵弱少威明郑司农说以师旷曰吾骤歌北风又歌
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
 疏商属西方金主刚断故东方木木主曲直故
 中央土土主生长又载四行故南方火火主熛怒
 故北方水水主柔弱又主幽闇故○临川王氏曰
卷十四 第 98b 页 WYG0097-0490b.png
 诏吉凶使知所戒一体之盈虚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故占之以寝卜视之以祲象听之以同律皆得其祥
 焉
大丧帅瞽而廞作柩谥注廞兴也兴言王之行谓讽诵
其治功之诗故书廞作淫郑司农云淫陈也陈其生时
行迹为作谥
 临川王氏曰史序事王行见于事故太史读诔瞽
 掌乐王德成于乐故太师作谥谥成德之名也○仲
卷十四 第 99a 页 WYG0097-0490c.png
 舆郝氏曰德成于乐功歌于颂谥由瞽作也
凡国之瞽矇正焉注从大师之政教
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埙箫管弦歌注教教瞽矇也出音
曰鼓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埙烧土为
之大如雁卵箫编小竹管弦谓琴瑟也歌依咏诗也郑
司农云柷如漆筒中有椎敔木虎也埙六空管如篪六
空玄谓管如篴而小并两而吹之
 王氏曰鼗埙管箫堂下之乐也弦歌堂上之乐也
卷十四 第 99b 页 WYG0097-0490d.png
 柷以合乐敔以止乐上下各有之以乐不可无作止
 之节故也书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戛击柷敔
 也此用之于堂上也又曰下管鼗鼓合止柷敔此用
 之于堂下也
大祭祀登歌击拊下管击应鼓注应鼙也应与𣌾及朔
皆小鼓也
 陈氏曰诗云应田县鼓尔雅曰大鼓谓之鼖小鼓
 谓之应大射礼有朔鼙应鼙朔鼙乃所谓𣌾也
卷十四 第 100a 页 WYG0097-0491a.png
彻歌注于有司彻而歌雍
大飨亦如之
 疏大飨诸侯彻器亦歌雍若诸侯自相飨彻器则歌
 振鹭也○陈氏乐书曰作乐及其小者所以为备也
 大祭祀大师击拊鼓朄亦此意欤当堂上击拊之时
 则堂下击应鼓𣌾以应之然后播鼗而鼓施应于击
 拊又施于歌彻其乐之终始欤
大丧与廞注从大师
卷十四 第 100b 页 WYG0097-0491b.png
凡小祭祀小乐事鼓𣌾掌六乐声音之节与其和注和
錞于
 疏鼓人云金錞和鼓故知和是錞于也○马氏曰国
 语曰战以錞于儆其民也又黄池之会吴王亲鸣钟
 鼓錞于振铎则錞之和鼓以节声乐和军旅其来尚
 矣○王氏曰六乐之作先后曲直则有节而小大清
 浊相应而不相陵则和矣
瞽矇掌播鼗柷敔埙箫管弦歌注播谓发扬其音
卷十四 第 101a 页 WYG0097-0491c.png
 王氏曰小师教之瞽矇播之
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瑟注讽诵诗谓闇读之不依咏也
故书奠或为帝郑司农云讽诵诗主诵诗以刺君过故
国语曰瞍赋矇诵谓诗也杜子春云奠读为定世奠系
谓帝系诸侯卿大夫世本之属是也小史主次序先王
之世昭穆之系述其德行瞽矇主诵诗并诵世系以戒
劝人君也故国语曰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
焉以怵惧其动玄谓讽诵诗主为廞作柩谥时也讽诵
卷十四 第 101b 页 WYG0097-0491d.png
王治功之诗以为谥世之而定其系谓书于世本也虽
不歌犹鼓琴瑟以播其音美之
 国语晋司空季子曰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
 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䨓氏
 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四母之
 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
 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巳滕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
 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同德之难
卷十四 第 102a 页 WYG0097-0492a.png
 也如是○史记注郑康成驳异义曰天子赐姓命氏
 诸侯命族族者氏之别名也姓者所以统系百世使
 不别也氏者别子孙之所出故世本之篇言姓则在
 上言氏则在下也刘向曰世本古史官明于古事者
 所记录黄颛以来至春秋时王侯诸国世卿大夫名
 字号○介甫王氏曰世奠系当从故书世帝系古书
 有谓之帝系者○王氏曰诵诗则以知民风之厚薄
 诵世帝系则以知前世之兴衰小史奠世系则定之
卷十四 第 102b 页 WYG0097-0492b.png
 而已非诵之也鼓琴瑟者诵诗及世帝系也则鼓琴
 瑟以合而和之○王氏曰琴瑟是至正之音三者皆
 以警戒也○左传医和曰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
 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
 容惮矣于是乎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君子弗听也
 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
 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
 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
卷十四 第 103a 页 WYG0097-0492c.png
掌九德六诗之歌以役大师注役为之使
 按九德见大司乐六诗见大师○夹漈郑氏曰古
 之达礼三一曰燕二曰享三曰祀所谓吉凶军宾嘉
 皆主此三者以成礼古之达乐三一曰风二曰雅三
 曰颂所谓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皆主此三者以成乐
 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自后夔
 以来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八音六律为之羽翼
 耳仲尼编诗为燕享祀之时用以歌而非用以说义
卷十四 第 103b 页 WYG0097-0492d.png
 也古之诗今之词曲也若不能歌之但能诵其文而
 说其义可乎不幸腐儒之说起齐鲁韩毛四家各为
 序训而以说相高汉朝又立之学官以义理相受遂
 使声歌之音湮没无闻然当汉之初去三代未远虽
 经生学者不识诗而太乐氏以声歌肄业往往仲尼
 三百篇瞽史之徒例能歌也奈义礼之说日胜则声
 歌之学日微东汉之末礼乐萧然虽东观石渠议论
 纷纭无补于事曹孟德平刘表而得汉雅乐郎杜夔
卷十四 第 104a 页 WYG0097-0493a.png
 夔老久矣不肄习所得于三百篇者惟鹿鸣驺虞伐
 檀文王四篇而已馀声不传大和末又失其三左延
 年新得惟鹿鸣一篇每正旦大会太尉奉璧群臣行
 礼东厢雅乐常作者是也古者歌鹿鸣必歌四牡皇
 皇者华三诗同节故曰工歌鹿鸣之三而用南陔白
 华华黍三笙以赞之然后首尾相承节奏有属今得
 一诗而如此用可乎应知古诗之声为可贵也至晋
 室鹿鸣一篇又无传矣自鹿鸣一篇绝后世不复闻
卷十四 第 104b 页 WYG0097-0493b.png
 诗矣然诗者人心之乐也不以世之污隆而存亡岂
 三代之时人有是心心有是乐三代之后无是心心
 无是乐乎继三代之作者乐府也乐府之作宛同风
 雅但其声散佚无所纪系所以不得嗣续风雅而为
 流通也按三百篇在成周之时亦无所纪系有季札
 之贤而不别国风所在有仲尼之圣而不知雅颂之
 分仲尼为此患故自卫返也问于太师氏然后取而
 正焉列十五国风以明风土之音不同分大小二雅
卷十四 第 105a 页 WYG0097-0493c.png
 以明朝廷之音有间陈周鲁商三颂之音所以侑祭
 也定南陔白华华黍崇丘由庚由仪六笙之音所以
 叶歌也得诗而得声者三百篇则系于风雅颂得诗
 而不得声者则置之谓之逸诗如河水祈招之类无
 所系也今乐府之行于世者章句虽存声乐无用崔
 豹之徒以义说名吴兢之徒以事解目盖声失则义
 起其与齐鲁韩毛言诗无以异也乐府之道或几乎
 息矣○又曰三代既没汉魏嗣兴礼乐之来陵夷有
卷十四 第 105b 页 WYG0097-0493d.png
 渐始则风雅不分次则雅颂无别次则颂亡次则礼
 亡按上之回圣人出君子之作也雅也艾如张雉子
 班野人之作也风也合而为鼓吹曲燕歌行其音本
 幽蓟则列国之风也煌煌京洛行其音本京华则都
 人之雅也合而为相和歌风者乡人之用雅者朝廷
 之用合而用之是为风雅不分然享大礼也燕私礼
 也享则上兼用下乐燕则不得用上乐是则风雅之
 音虽异燕飨之用则通及明帝定四品一曰大予乐
卷十四 第 106a 页 WYG0097-0494a.png
 郊庙上陵用之二曰雅颂乐辟雍享射用之三曰黄
 门鼓吹乐天子宴群臣用之四曰短箫铙歌乐军中
 用之古者雅用于人颂用于神武帝之立乐府采诗
 虽不辨风雅至于郊祀房中之章未尝用于人事以
 明神人不可以同事也今辟雍享射雅颂无分应用
 颂者而改用大予应用雅者而改用黄门不知黄门
 大予于古为何乐乎风雅通歌犹可以通也雅颂通
 歌不可以通也曹魏准鹿鸣作于赫篇以祀武帝准
卷十四 第 106b 页 WYG0097-0494b.png
 驺虞作巍巍篇以祀文帝准文王作洋洋篇以祀明
 帝且清庙祀文王执竞祀武王莫非颂声今魏家三
 庙纯用风雅此颂之所以亡也颂亡则乐亡矣是时
 乐虽亡礼犹存宗庙之礼不用之天明有尊亲也鬼
 神之礼不用于人知有幽明也梁武帝作十二雅郊
 庙明堂三朝之礼展转用之天地之事宗庙之事君
 臣之事同其事矣乐之失也自汉武始其亡也自魏
 始礼之失也自汉明始其亡也自梁始礼乐沦亡之
卷十四 第 107a 页 WYG0097-0494c.png
 所由不可不知也○贵与马氏曰按太史公言诗三
 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今观
 季子请观周乐而鲁人为之歌诸诗二南以下十五
 国风二雅三颂皆系焉则此三百五篇者皆被之弦
 歌掌之司乐工师以时肄习之所谓雅乐也盖非始
 于夫子而晦庵辨桑中诗序其说曰雅者二雅是也
 郑者缁衣以下三十一篇是也卫者邶鄘三十九篇
 是也桑间卫之一篇桑中之诗是也二南雅颂祭祀
卷十四 第 107b 页 WYG0097-0494d.png
 朝享之所用也郑卫桑濮里巷狭邪之所歌也今不
 察此乃欲为之讳其郑卫桑濮之实而文之以雅乐
 之名又欲从而奏之宗庙之中朝廷之上则未知其
 将以荐之何等之鬼神用之何等之宾客乎盖郑卫
 国风如桑中溱洧诸篇所言皆淫奔谑浪之辞序者
 以为刺奔而晦庵尽斥序说以为淫奔之人所自赋
 之诗故疑其非雅乐也愚以为未然盖季子所观乐
 者周乐也使郑卫诸诗为里巷狭邪所用则周乐安
卷十四 第 108a 页 WYG0097-0495a.png
 得有之而鲁之乐工亦安能歌异国淫邪之诗乎然
 尝因是考之诗之被于弦歌也不过以为宴享宾客
 祭祀鬼神之用但求之三百五篇惟周颂三十一篇
 商颂五篇为祭祀之诗小雅鹿鸣以下彤弓以上诸
 篇为宴享之诗此皆其经文明白而复有序说可證
 者也至于周南以下十五国风小雅自六月而下大
 雅自文王而下以至鲁颂之四篇则序者以为美刺
 之词盖但能言其文义之所主而不能明其声乐之
卷十四 第 108b 页 WYG0097-0495b.png
 所用矣左传所载列国诸侯大夫聘享赋诗大率多
 断章取义以寓己意如秦穆公将纳晋文公宴之而
 赋六月季武子誉韩宣子嘉树宴之而赋甘棠盖借
 二诗以明赞诵之意又如荀林父送先蔑而为赋版
 之卒章叔孙豹食庆封而为赋相鼠盖借二诗以明
 箴规之意它若是者不一而足皆是因事寓意非曰
 此宴必合赋此诗也独仪礼所载乡饮酒礼燕礼射
 礼工歌间歌合乐之节及穆叔所言天子享元侯与
卷十四 第 109a 页 WYG0097-0495c.png
 两君相见之礼则专有其诗然考其歌诗合乐之意
 盖有不可晓者夫关雎鹊巢闺门之事后妃夫人之
 诗也何预于乡宴而乡饮酒燕礼歌之采蘋采蘩夫
 人大夫妻能主祭之诗也何预于射而射礼用之肆
 夏繁遏渠宗庙配天之诗也何预于宴饮而天子享
 元侯用之文王大明绵文王兴周之诗也何预于交
 邻而两君相见歌之以是观之其歌诗之用与诗人
 作诗之本意盖有判然而不相合者不知其何说晋
卷十四 第 109b 页 WYG0097-0495d.png
 荀偃曰歌诗必类而今如仪礼及穆叔所言则类者
 少不类者多若必就其文词之相类则乡饮酒所歌
 必伐木行苇之属射礼所歌驺虞而下必车攻吉日
 之属天子享元侯所歌必蓼萧湛露彤弓之属方为
 合宜
视瞭掌凡乐事播鼗击颂磬笙磬注视瞭播鼗又击磬
磬在东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颂颂或作庸庸功也
大射礼曰乐人宿县于阼阶东笙磬西面其南笙钟其
卷十四 第 110a 页 WYG0097-0496a.png
南镈皆南陈又曰西阶之西颂磬东面其南钟其南镈
皆南陈
 疏视瞭以扶工也亦兼使作乐云掌凡乐事则播鼗
 已下至职未皆是也东为生长之方故曰生西为
 成功之方故曰颂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
 于神明也○颂众家不音当依字或音容○浚仪王
 氏曰歌磬编十六枚郊祀设于坛上宗庙设于堂上
 皆次歌钟之西以节登歌之句谓之歌磬即周礼颂
卷十四 第 110b 页 WYG0097-0496b.png
 磬也
掌大师之县注大师当县则为之
凡乐事相瞽注相谓扶工
大丧廞乐器大旅亦如之注旅非常祭于时乃兴造其
乐器
 王氏曰大旅大故而祭亦如大丧陈乐器而不作
 也
宾射皆奏其钟鼓注击𣌾以奏之其登歌大师自奏之
卷十四 第 111a 页 WYG0097-0496c.png
 王氏曰宾射王与诸侯射奏钟鼓以为之节焉
鼜恺献亦如之注恺献献功恺乐也社子春读鼜为忧
戚之戚谓戒守鼓也击鼓声疾数故曰鼜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声以为
乐器注阳声属天阴声属地天地之声布于四方为作
也故书同作铜郑司农云阳律以竹为管阴律以铜为
管竹阳也铜阴也各顺其性凡十二律故大师职曰执
同律以听军声玄谓律述气者也同助阳宣气与之同
卷十四 第 111b 页 WYG0097-0496d.png
皆以铜为之
 疏阳声属天阴声属地天地之声布于四方者此典
 同既云掌六律六同即覆云以辨天地四方阴阳之
 声明天地四方阴阳之声还是六律六同也十二辰
 在阳辰为律属天在阴辰为同属地此即大师所云
 六律左旋六同右转阴阳相合者也○永嘉陈氏曰
 律吕之法起于黄帝氏律吕之说定于太史公知黄
 帝氏之法而不知太史公之说则难与制律知太史
卷十四 第 112a 页 WYG0097-0497a.png
 公之说而未知黄帝氏之法则虽未能制律而不害
 其为律矣何者黄帝使伶伦取嶰谷之竹制十二之
 管吹阳律以候凤吹阴律以拟凰而十二律之法由
 是而定信乎起于黄帝氏者也黄帝氏之法虽存而
 太史公之说未出则天下之人虽知律之不可阙于
 乐而不知所以制律之本虽知律之不可废于度量
 衡而不达所以制律之意本不知而意不达则虽断
 竹铸钟定形穴窍区区用上党之黍分其短长而较
卷十四 第 112b 页 WYG0097-0497b.png
 其合否穷日夜之力以为之未见其能定也然则太
 史公之说果安在哉盖太史公之为律书也其始不
 言律而言兵不言兵之用而言兵之偃及言兵之偃
 而于汉之文帝尤加详焉既曰陈武请伐朝鲜而文
 帝以谓愿且坚边设候结和通使由是而天下富庶
 鸡鸣狗吠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矣又曰文帝之时
 能不扰乱由是而百姓遂安耆老之人不至市廛游
 敖嬉戏如小儿状呜呼若太史公者可谓知律吕之
卷十四 第 113a 页 WYG0097-0497c.png
 时而达制律之意者也何则当文帝时偃兵息民结
 和通使而天下安乐则民气欢洽阴阳协和而天地
 之气亦随以正苟制度以候之其气之相应自然知
 吾律之为是其气之不合自然知吾律之为非因天
 地之正气以定一代之正律律有不可定者乎古人
 所谓天地之气合以生风天地之风气正而十二律
 定殆谓是欤然则律吕之说岂非定于太史公者○
 杂说太师主和声故合阴阳之声典同主于制器故
卷十四 第 113b 页 WYG0097-0497d.png
 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序惟太史既合其声然后付之
 典同制器故典同曰掌六律六同之和○介甫王氏
 曰天地四方各有阴阳之声是为十有二声辨十有
 二声杂比而和之取中声焉以为乐器○俊卿章氏
 曰按历律志量者籥合升本之黄钟之籥而五量加
 之其法皆用铜声中黄钟以此准之故知用铜也司
 农云阳律以竹阴律以铜非也○按上古用竹黄帝
 使伶伦取竹于昆崙之阴是也至后世用铜
卷十四 第 114a 页 WYG0097-0498a.png
凡声高声䃂正声缓下声肆陂声散险声敛达声赢微
声韽回声衍侈声笮弇声郁薄声甄厚声石注玄谓高
钟形大上上大也高则声上藏衮然旋如里正谓上下
直正则声缓无所动下谓钟形大下下大也下则声出
去放肆陂谓偏侈陂则声离散也险谓偏弇也险则声
敛不越也达谓其形微大也达则声有馀若大放也微
谓其形微小也韽读为飞钻涅韽之韽韽声小不成也
回谓其形微圜也回则其声淫衍无鸿杀也侈谓中央
卷十四 第 114b 页 WYG0097-0498b.png
约也侈则声迫笮出去疾也弇谓中央宽也弇则声郁
勃不出也甄犹掉也钟微薄则声掉大厚则如石叩之
无声
 王氏曰此凫氏所谓钟小而长小而长则形高○
 王氏曰此凫氏所谓钟大而短大而短则其形下○
 鬼谷子有飞钳揣摩之篇皆言纵横辨说之术飞钳
 者言察是非语飞而钳持之飞钳涅韽使之不语钟
 声小不成类之○王氏曰凡声生于形形异则声异
卷十四 第 115a 页 WYG0097-0498c.png
 ○郎氏曰钟宫声五声之首故举钟以槩其馀
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以十有二声为之齐
量注数度广长也齐量侈弇之所容
 疏律历志云古之神瞽度律均钟以律计倍半假令
 黄钟之管长九十倍半为二尺二寸半以为钟口之
 径及上下之数自外十一辰皆以管长短计之可知
 故云数度广长也广则口径长则上下也侈弇虽钟
 病所容多少则依法故举侈弇见文而言也○唐礼
卷十四 第 115b 页 WYG0097-0498d.png
 乐志声无形而乐有器古之作乐者惧器失而声亡
 多为之法以著之故始求声者以律而造律者以黍
 一黍之广积为分寸一黍之多积为龠合一黍之量
 积为铢两此造律之本也为长短多少轻重之法著
 于度量权衡三物亦有时而敝又总其法著于数使
 其分寸龠合铢两皆起于黄钟使得律者可以制度
 量衡因度量衡亦可以制律不幸皆亡则推法数而
 制之四者既同而声必至声至而后乐可作矣○范
卷十四 第 116a 页 WYG0097-0499a.png
 镇曰乐者天地之和气也发和气者声音也声音之
 生生于无形圣人以有形之物寓其法数与尺量权
 衡也然皆生于律而复用以定律○玉海古者因凤
 鸣而有律有律而后能备数备数而后能和声○又
 曰黄钟万事根本舜同律度量衡谓使尺量衡一禀
 于律也
凡和乐亦如之注和谓调其故器也
 
卷十四 第 116b 页 WYG0097-0499b.png
 
 
 
 
 
 
 
 周礼注疏删翼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