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士文集-明-卷四十五

卷四十五 第 1a 页

卷四十五 第 1b 页
卷四十五 第 1b 页
宋学士文集卷第四十五 芝园集卷第五
  新刻楞伽经序
洪武十年秋九月丙子朔濂朝 京师冬十有 月丙申入
辞将还山时 皇上御武楼下顾濂言曰卿言楞伽为达
摩氏印心之经朕取而阅之信然人至难持者心也触物而
动渊沦天飞随念而迁凝冰焦火经言操存制伏之道实与
儒家言不异使诸侯卿大夫人咸知此纵未能上齐佛智其
禁邪思绝贪欲岂不胥为贤人君子之归濂谨对曰诚如
圣谕第其文学简古义趣渊微宋臣苏轼颇尝患其难读耳
上曰此书生缠蔽文义之过也朕于宫中略览数过已悉领
其大旨即 敕奉御取经示濂且默诵曰如佛语心品第一
卷所言诸识有二种生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往谓流注
及相住有二种灭谓流注灭及相灭此三相者最为微隐唯
佛能䆒言之第四卷所言自心妄想非性智慧观察不堕二
卷四十五 第 2a 页
边先身转胜而不可坏得自觉圣趣是般若波罗蜜此言六
度万行互相融摄成菩提分皆由般若成立尤为深切若般
若心经若金刚般若经皆心学所系不可不讲习也言己
上复口解心经数章 睿识神见皆超出乎常伦于是赐
食禁中而退又明日戊戌考功监臣某奉 旨于大天界
寺俾天下诸浮屠咸读三经 命既下育王禅师崇𥙿灵
承 德意孳孳如弗及且以二经世已盛行独楞伽见者
殊寡乃购求雷庵受公集注镂版而行之徵濂为其题辞惟
我释迦如来五时说法而此楞伽宝与维摩思益楞严三昧
金光明胜鬘等经皆在第三方等时所说疏经之家谓以楞
伽为名实相为体佛语心为宗自觉圣智为用经凡一百五
十一品兹所存者特其一尔其言幽眇精深诚为摄心枢要
之书也钦惟 皇上以生知之圣一观辄悟 诏天下诸
浮屠是习是讲将使真乘之教与 王化并行治心缮性远
卷四十五 第 2b 页
恶而趋善斯心也即如来拯度群生之心也何其盛哉禅师
敬恭明诏罔敢迨遑日以流通为务亦可谓之贤矣为沙门
之学者宜受而持之庶几上报 宠恩而不负灵山之付
嘱濂故备著 天语之祥于篇首使读者各有所警发焉
十一年春三月
  约之禅师画像赞
庞蔚之姿宏辨之才一衲三十年胁不沾席谈玄八万偈舌
若惊雷崖树重荣兆法门之复振塔光呈瑞疑古佛之再来
炯炯乎眼光闪铄沉沉乎气宇弘恢沨沨乎九江风动澄澄
乎玉几天开盖真超于实际斯不染于纤埃彼自安于部娄
曾莫陟其崔嵬倘于斯而观感庶立懦而兴颓
  故新昌杨府君墓铭
越之新昌有大山曰彩烟与沃洲天姥邻而彩烟尤为峻绝
远望之如云霞缤纷天际故名山之绝顶其平如掌沃野数
卷四十五 第 3a 页
千里桑麻蔚若犬鸡之声相闻或者媲之武陵源云大姓杨
氏自隋末来居之阅数百年而书诗之泽有引弗替在宋之
时父子兄弟至连举于有司而嘉泰壬戌进士轰其仕为尤
显官终朝奉大夫知广德军州事赠奉直大夫广德之从子
佑祖亦由太学举进士为婺之浦江丞浦江生旵旵生禔禔
生府君讳居字温如生三月而其母梁氏亡父命乳母鞠之
性颖悟八岁能赋诗及长闻天台于先生子惠传伊洛性理
之学执经而受其说久之融通诸家言而贯以一致神畅心
怡实欲起古人千载之上与之晤语既又以为言之不文不
能以行远复从同郡韩庄莭公游取文章大家曰研摩之其
于分章遣辞之法辨其类不类尤严其界域时先师黄文献
公以文名当代府君撰长书贽见之公读已喷喷赏爱更揭
诸座右宾至则指以示之曰是岂非文耶公为人极慎许可
其器重之若此府君尝以春秋学应书乡闱不利遂掩关不
卷四十五 第 3b 页
出下惟而讲授四方学子趋之者如云府君曰据高座随其
性资而开导之如蒙大雾而行不自知其沾濡之至学成而
去多著名于时人问之则曰我杨先生弟子也恩义隆洽不
敢更名他师府君性至孝父有疾昼侍左右夜不敢解衣寝
临穴之日号绝于地良久而苏岁时祭祀必预斋戒眠涤灌
盛服拜跽俨如祖考之在乎上瞻茔有田为豪民所据府君
帅宗人白于官复之仍创庵庐以居守者府君介而通庄而
能温未尝妄言笑一动一静皆可为式程善古文辞尤长于
诗骚亦有爱斋稿若干卷藏于家府君出处之际唯道之从
视不义富贵真若浮云临财尤廉路拾遗金俟其主还之里
有丧及饥饿者恒周之学者方自以为得师年六十六不幸
以洪武九年丙辰冬十一月二十九日卒家明年丁已春三
月十九日窆于金山之原在家西四里而近娶同邑赵氏生
男子四长宗学先卒次须学去为浮屠更为梵噩有声丛林
卷四十五 第 4a 页
间次愿学继父之业次 学女子一归士族盛必胜孙男一
自牧女一尚幼予闻之文者将以载道道与文非二致也自
夫世教衰民失其正高谈性命者每鄙辞章为陋习拘泥辞
章者辄斥性命为空言互相讥诎莫克有定殊不知道与文
犹形影然有形斯有影其可岐而二之乎是可叹也已府君
以超卓之姿穷理攻文孜孜弗之倦务欲合而一之亦可谓
知道者矣铭曰
大道流行日用昭宣非文载之道孰与传安可岐之徇于一
遍迂夫曲士牢执弗迁擿埴索涂何住不颠有倬夫子式窥
其全以彼校此孰为愚贤镌石幽墟过者察焉
  望云图诗序
思亲望云图者为福建承宣布政司右参政唐公作也公名
俊字士明念亲之不见日遑遑焉而求昧昧焉而思终无以
宣其情图之所以志之也间以书致辞于濂曰俊之先为睢
卷四十五 第 4b 页
阳人金季兵乱大父避地南阳遂家焉大父生三男子而先
君居其二先君讳德谦蔚为才行之士元至止中汝颖大盗
起先君弃损诸孤窀穸之事甫毕而南阳陷矣俊时在童孺
函随母夫人陈氏出避昼伏霄行至鲁山匿焉未几鲁山又
𤇺火连天竟失母夫人所在家属亦东西作风雨散去俊煢
煢无依朝夕呜呜泣曰哀哉吾母其存乎亡乎苟亡矣遗骸
将何人瘗之乎然河南达乡里为近吾当忍死往而访之乎
于是间关是走河南窜身兵籍中逄故时父老问之自南阳
来者又问之有出入军中者又问之如是者六年心剿形瘵
竟莫可踪迹复鸣鸣泣曰哀哉吾毋岂果遂亡矣乎毋既不
可见何如勿生之为愈乎巳而私自念宗系之不绝者一线
尔苟先朝露而自弃祀事将坠几不为若敖氏之馁鬼乎宜
择真主而事之一且获见天日虽不得奉母岁时持一杯酒
走酹坟上土比之徒死不翅霄渊之殊此志或可自遂乎当
卷四十五 第 5a 页
是时 大明皇帝定鼎金陵德绥威詟万方向化俊乃閒
道内附期厕名行伍中以苟全性命而己宸衷见怜视之如
旧臣赐以厚禄宠以名爵使再造其家室自兵马副指挥入
转而至今官阶跻二品此平昔梦寐之所不到俊每念 圣
德如天无际而父母不得同与 恩荣益至感泣不能自已
颇忆先君言堪舆家谓大父墓最佳中支当有跻膴仕者母
抚俊顶言曰他日将在吾儿邪今其言固验非惟父母不之
见而族属无一人存者不亦悲夫愿吾子为文之将示诸子
孙以志吾无穷之思也濂读之不觉潸然出涕呜呼有是哉
人之壮年有大父母父母俱存而号重庆者矣下此则父与
母无故而号具庆者矣又下此则二亲或有一存而称偏侍
者矣公自幼龄辄丧先府君当干戈抢攘之际而毋夫人隔
绝又死生不可知宜公双泪既尽而继之以血也虽然公无
用尔也古之人所谓孝也非止得养亲而巳身者亲之枝亲虽
卷四十五 第 5b 页
忘而身存犹亲之存也能敬其身是谓不死其亲言也弗爽
于贞行也允契于轨内外一致而无所违越非孝乎抚世酬
物而一本于诚匑匑然谨畏唯恐失之行之于家推之于国
达之于天下皆弗悖于道也庸非孝乎出镇名藩承宣敷化
使万姓咸蒙正治之泽家给而人足皞皞熙熙如唐虞时庸
非孝乎三者虽皆敬身之事此又移孝为忠之大者公能行
之他日良史氏必大书曰唐某之子俊其治行如古名臣可
为法于后世则公之亲亘万世而不死矣公之为孝也不亦
大哉濂知公为人诚悫而廉介其拜御史持部使者节三预
北平省事皆以美政著称故濡毫而缕言之一以释公之忧
一以进公于道云
  义乌方府君墓志铭
府君讳天瑞字景云姓方氏宋元礼间有讳沉者自严陵白
云原徙居义乌之稠严今九世矣当五世时又有讳应龙者
卷四十五 第 6a 页
登嘉定癸未进士第官终大冶丞其族望尝显矣府君曾祖
讳渊祖讳菘之父讳汝霖母喻氏绍兴丁丑进士工部郎中
喻公良能五世孙也府君六岁时与群儿戏于池滨一儿俯
身攀藕花忽堕水中群儿皆惊奔府君急执其足扬声大呼
人闻而耒抱儿还其父逮长读书穷旨趣孳孳弗少懈其父
以食指之繁故庐迫隘不足以容别买宅一区于三里外命
府君居之府君昏定辰省虽大暑寒不废父母怜其勤力止
之府君跪对曰子职当如是不为劳也府君之配曰朱氏承
直郎广德路总𬋩府经历讳约之女也府君相敬如宾终其
身无片言乖戾或者媲之梁伯鸾朱殁府君一念之辄垂涕
与人交重然诺一旦暴风疾雨府君担簦蹑屩仓皇欲就涂
家人谓曰非有至急之故何遽往也府君笑曰吾与人期不
欲爽信耳其遇宗族内外姻多煦煦有恩意有称贷者或不
能偿寘不问府君长身鹤立美须髯乐宾友过从当酒酣耳
卷四十五 第 6b 页
热高谈雄辨惊动四筵徐而察之皆根据经史出人思虑之
所不到时论多之府君有兄二人孟曰天与字景贤仲曰天
锡字景范景贤博通书传善滑稽士无贤不肖皆乐与游尤
精黄帝内经之学有疾者恒依之景范渊深而简默遇胜友
论诗辄抵掌剧辨衮衮如泉源发不见其穷府君固难为弟
矣亦复翘然与之抗衡非聪明绝伦不能也府君年七十九
疾病颇侵凌知其不可治乃绝医赋诗一章示子孙大意以
为吾读孔氏书死生终始之说粗若知之万事悠悠当同一
梦彼浮屠氏所谓天堂地狱不过托是化为善而已吾家素
绝之不必用也今死矣与明月清风浮游于天地间耳尚何
道哉书毕而终实洪武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也府君生平
嗜呤有诗集二卷藏于家妻即朱氏无子而先卒鞠景贤次
子樵为嗣既而少房马氏生子男子二人曰士龙曰士信子
女子一人曰丑姬徵事郎中书舍人宋璲其婿也孙男二人
卷四十五 第 7a 页
某某以某年月日葬某山之原初予与府君二兄交甚洽继
识府君于白麟溪上府君方为女择配予儿璲始九岁操觚
作蝇头细字誊于所造文辞府君心悦遂成婚姻家府君当
有疾时璲将来南京省余往谒府君道别府君执璲辟言曰
汝尊公当代文士第一流吾旦暮死不复与子相见愿为求
墓上之铭足矣璲泣而别未几果以讣闻予亦为泣下沾襟
今予致政还家府君从孙衡备书其事行士龙持以来请予
恶得不为之铭铭曰
稠岩阳三凤翔一凤后逝云为乡梧桐菶菶空高冈缅怀德
辉人可忘
  朱氏家庆图记
浦阳江上有朱仲贤氏年垂七十而其寿母尤夫人则历九
十二春秋矣犹康宁饮啖如恒人当候序和适寿母出坐鞠
隐堂中仲贤率家属分立左右称觞为驩州里观者奠不徘
卷四十五 第 7b 页
徊叹慕县校官张君正卿独曰是亦希有事也不可以不识
命画史作家庆图装褫成卷持示金华宋濂指曰鹤发垂领
神色恬康危坐榻上者寿母也其右方带襞积冠张拱前趋
而角巾三人从子男子也五冠者与一童子列其后者孙也
二儿挟册徐行自语顾语者曾孙也其左方盛服而参差立
者四子妇也三儿二大一小大者携小者行手中执鞠花者
曾孙女也重立于右上二抱婴孩一献桃一捧茗瓯者四孙
之配也一俯倚榻上一牵寿母衣一熙然侍立其侧者三孙
女也指毕合而计之凡二十又八人且曰先生史官也其言
信于海内愿为序而传之嗟夫寿之为言久也最人之所不
可得也然亦有得焉而煢然索居者非寿也又有得焉而谋
不及朝夕者非寿也又有得焉而左右不能孝且养者非寿
也又有得焉而体尪气羸十日九疾者非寿也又有得焉而
祸患迭婴中心靡宁者非寿也今寿母享此高年尊安无疾
卷四十五 第 8a 页
孙子秩秩皆能尽养家道礼𥙿心志怡愉是无五者之失而
有其足之乐矣得不为希有之事乎正卿之为是举宜也非
过也且昔人之所至愿一则曰寿二则曰寿非惟欲乎已又
且祝于人岂不以寿出乎天而非人之所能乎设或有之诚
可歌也已吾婺素号文献之邦振黄钟之铿鍧剪毛羽之纷
蕤者比比有之其能为仲贤撰为赋颂矣乎
  金华永宁禅庵记
金华县东五十五里有一土阜延袤数里馀曰罗汉山先是
宋元礼间里之善士郑君克允与其弟克明于其地冶铁铸
阿罗汉像五百一十有八山因是而得名像今犹在西岩石
佛寺克允则资政殿学士郑忠悯公刚中之大曾父也二百
馀年之后有杨民子名允真者居于山侧与其室人王氏本
净尊礼大雄氏之道同往乌伤伏龙山谒千岩禅师入室弟
子兰室馨公受大乘三聚 戒疑神入空以缚禅为事一夕
卷四十五 第 8b 页
梦异僧若来自西域者告曰汝宜于罗汉山建永宁庵以修
学禅定觉而异之即其地经行见其坡陁演迤气象夷旷遂
欣然入念虑铢积寸累搆佛庐三楹间中塑观音大士华冠
璎珞宝相殊胜时则至正戊戌之春也乐善之徒捐山若园
五十亩奉之允真手植青松蔚乎成林而库楼西庑俱先后
就绪什器百需之物亦莫不备给持瓶锡而来过者日暮涂
远一时一憩神灵之区应真之所示现夫岂偶然必有龙鬼
昼夜护持使般若之种孽芽其间亦其势之焉允真欲为久
图请予文勒石俾世世择异姓有善行者主之而杨氏之族
人不与也予闻神所必至也罗汉之山昔尝产铁郑君兄弟
命金工 铸诸像像成而铁已竭恊气充牣祥光未散禅庵
之建实符嘉应宜乎允真之城此不难也然而造者不难而
继者为难嗣主其席者尚思允真之劳勚一椽片瓦视之不
翅宝璐庶几绳绳相传至永久而弗坠苟或不然则夫冥报
卷四十五 第 9a 页
之操具诸载籍予何忍言之读斯文者尚知所自警哉允真字
无识敦实而无为最为近道父曰天祐毋姓金氏云
  题定武兰亭帖后
世之论定武兰亭其说颇不同有谓唐太宗诏欧阳询拓本
刻石禁中至晋时契丹辇至杀胡林弃而北归宋庆历中韩
忠献公婿李氏者获之至宋景文公帅定武始从李氏之子
购藏库中相传得于孟水清者盖非也熙宁中薛师正出守
甚珍惜之别刻以惠求者师正之子绍彭又勒于他石潜易
元刻以归长安是定武有三刻矣有谓太宗既葬茧𥿄兰亭
而刻石亦见殉昭陵既发耕氓负石为捣帛用定武一士人
见四周龙凤文隐起知为禁中本以百金市之以归谓之古
定本王君贶知长安移文索入公库又谓之古长安本既而
公库火石焚冯当世再入石是定武则有二刻矣传闻异辞
是二说者巳不能归于一致况欲索于肥瘦完损之间邪自
卷四十五 第 9b 页
后转相摹刻者凡九十馀本而吾婺梅花本而下亦且十家
则其去真益远矣此帖出于苏才翁东斋所藏元祐戊辰米
南宫又获之才翁之子洎洎字及之亦佳士也上有范文正
公题识韩魏公家记及钱氏忠孝家赵彝斋字印精神气韵
实与他本悬绝当为定武初本无疑同郡周君致肃冒热来
求题谩一疏之不觉其辞之繁也
  题悦生堂稧贴
右兰亭悦生堂本系宋相贾师宪命其客廖茔中参较定武
诸本采字之精善者辑成一帖始命金华良工王用和勒石
经一年乃成贾诸悦生堂中寻补用和武阶以报之濂按师
宪遭窜逐时朝廷命王孟孙簿录其家石刻兰亭多至八千
匣当时方回奏劄亦颇及之度其所藏者善本必多故廖所
采辑荐绅家号为至精先师内翰公尝摹拓为卷而以赵文
敏公所临者继其后诚可谓双绝矣公之孙柳穆能宝此卷
卷四十五 第 10a 页
于戎马劫灰之馀穆亦贤乎哉
  跋柳先生上京纪行诗后
濂以元统甲戌伏谒先生于浦江私第出示上京纪行诗卷
乃永嘉薛君宗海所书时先生自江西儒台解印家居上距
分教滦阳赋诗之年实延祐之庚申己历十五春秋洪武丁
已之正月濂方谢事归田幸获重观于萝山书舍相去元统
甲戌复四十有四年于是先生墓上之草亦三十六新矣呜
呼六十年间人事变迁乃弗齐若是不亦悲夫先生之孙叔
雍以濂尝受业先生之门请题识其末三复之馀慨然为之
兴怀先生之诗与薛君之字人咸知贵之有不待区区之赞

  跋王献之保毋帖
右王献之保母帖说者谓胜于定武兰亭初刻盖此帖乃献
之亲书于砖而又晋工刻之若兰亭则冯承素等钩摹而又
卷四十五 第 10b 页
唐工镌之所以精神气韵夐然不侔也或者不知犹妄有所
疑姜尧章乃作辨评一篇设为问荅援据甚详博雅君子宜
取而览之正不必求题识之多也
  题钱舜举应真图
钱舜举所貌应真渡水图备极情态此画史恒事尔或者妄
谓应真实然则过矣观者当具金刚眼而弗为𥿄墨所惑可

  跋段氏墓志铭后
右大司徒欧阳文公所造庐陵段君云亨墓碑君之子德辅
德文既镌石龙坑冢上元季之乱碑与亭俱燬公之遗墨幸
得仅存因重装为卷请予识之呜呼公之文在天地间流传
当无穷固不系碑之有无然而事变不可料公自擢第以来
文稿百有馀册藏于浏阳里弟者亦燬于兵其孙估唯收在
燕所录二十四卷奔走四方凡见公文必躬写而附入之予
卷四十五 第 11a 页
尝为其作序以传惜乎德辅不及录此文以遗之也至于段
君之贤行公巳备书予不敢剿说而渎告焉德辅兄弟能惓
惓宝此而不忘亦可谓不死其亲者矣
  孙伯融诗集序
诗道之倡其有师友渊源乎非师不足尽传授之秘非友不
足成相观之善无是二者不可以言诗也当元之季有丁仲
容先生者自天台来客建业以能诗鸣方其岸帻谈笑有持
卷来求者辄索酒饮数觥操觚如飞风雨疾而龙蛇蟠语意
浑涵绝无斲削之迹读之者皆惊以为仙才当是时夏煜允
中为先生入室弟子其气韵酷类而横逸滂沛过之伯融进
受指尽于先生退交允中日取唐诸家诗而䌷绎之稽其声
律求其指趣察其端倪已而学大进士大夫称曰之是肖乎
允中者也或曰非也脱凡近而游高明鼓侠气而超氛壒其
髣髴乎先生者邪予来南京而先生墓木巳拱独允中共吟
卷四十五 第 11b 页
啸于风月寂寥之乡舂容乎大篇铿锵乎短韵无日无之允
中间持伯融之诗相与讽咏予谓允中曰自科举之习胜学
者绝不知诗纵能成章往往如嚼枯蜡较之金头大鹅芳瘦
满口者有间矣如伯融者何处可得邪允中深以予言为然
时伯融总戎于括予不及见未几伯融死于难后三年允中
亦殁予今耄矣私窃以谓先生之诗已镂板传世每念允中
之名泯泯访其遗藁三十馀首录藏青萝山房颇恨伯融之
什未有所托金陵蒋行简伯融之弟子也乃蒐辑遗失釐为
若干卷介翰林典籍蔡宗默求予序其首乌乎道隐民散久
矣朝执经于讲惟暮反眼相视若涂人者有之有如行简之
不忘其师非纷纭百鸟中见此孤凤凰欤因不辞为稽其师
友渊源次第而为之序闻之者可以劝矣伯融讳炎姓孙氏
句容人元季落魄不仕及 皇上定鼎建业出为江南行
省掾同知池阳府已而升知府事迁本省都事总制处州军
卷四十五 第 12a 页
马苗寇贺甲李乙叛遂遇害朝廷以其不屈志辱国赠徵事
郎封丹阳县男为人磊落有俊气藐然白面书生而其胸中
藏百万兵使其赋命之厚勋业可立致今但以诗名于世惜
哉虽然伯融藉此亦足为不圬矣
  跋高宗所书神女赋
右宋思陵所书神女赋法度全类孙过庭旦善用笔沉毅之
中兼有飘逸之态然思陵极留心书学九经皆尝亲写故其
用功为最深此卷乃禅位后所书时春秋已高而犹弗之废
诚可谓勤也已使其注意于虞夏啇周之治父雠不至不报
王业未必偏安抑又可叹哉卷首有奎章阁鉴书博士印盖
天台柯敬仲为是官时所鉴定云
  题伊尹古像卷后
余尝观孙季昭示儿编其言书所载伊尹放太甲于桐放当
作教以其篆文相近故讹尔其论甚伟句曲外史张天雨能
卷四十五 第 12b 页
取其说书于伊尹古像之后诚知言者哉虽然汲冢竹书所
载又何其与此异也
  题子昂书高上大洞玉经后
右玉晨上文三十九章赵魏公六十四岁时所书多取法于
黄庭内景经故韵度极可观或者谓公晚年专仿李北海其
言过矣予见公书此经凡四数而此卷尤为精绝诚可宝也
  题鲜于伯机所书兰亭记后
鲜于奉常公尝见叶秋台书反覆谛视至欲下拜秋台之书
人颇讥其陋公独知其用笔之妙字学虽浅艺非功力精到
亦不足以相知况其他者乎予藏公所书济石砚赋自谓可
入妙品今观此卷实可与之抗衡非真知书中意者未必以
予言为至当也
  题剡源清茂轩记后
剡源先生戴公以文辞名天下曾未百年学者鲜有见其全
卷四十五 第 13a 页
集者予总脩元史欲为先生立传于是白丞相下有司即先
生之家誊其文藁二十卷以上至今藏之秘府中书舍人毛
君集出示先生所造清茂轩记正在槁中其为真笔无疑盖
毛君从祖震卿与先生为忘年交故先生不靳而为之记发
明山水之胜分明如昼今之能文者虽多如猬毛求如先生
绝不可得毛君乃能重书以传亦可谓贤子孙矣哉
  跋米南宫夷矌帖
予尝评海岳翁书如李白醉中赋诗虽其姿态倾侧不拘礼
法而口中所吐皆成五色文今观与李原手帖因书其语而
归之原字夷矌公择子也大观间尝为显宦云
  跋乐贞妇传后
乐贞妇陈氏蚤丧夫而养姑终身抚二子至于成立予揆陈
氏之意则曰是妇道当然尔何有他觊哉使陈氏所见于此
毫发有未尽瓦镫败帷之苦未必能甘也议者不察以不得
卷四十五 第 13b 页
旌表门闾为陈氏恨旌表朝廷事也于陈氏何与焉
  达摩大师赞
括苍吴福平川以善画名丛林间龙门海公请写初祖圆觉
大师真像威德如生观者耸然起敬翰林学士承旨宋濂为
之造赞而国子博士郑君仲舒书之赞曰
系传香至法證圆真辟六宗之异户归甘露之一门操智慧
刀斩缠蔽之枝叶裂烦恼纲见清净之本根重冥稳泛己历
三年之久少林璧观竟忘九载之勤流支屡毒而甘之如蜜
葱岭游行而殁兮若存精明焜煌乎日月气宇函盖乎乾坤
此所以一花五叶之记遍周沙界而大法弥尊也邪
  活水轩铭
吴府纪善张德麟氏会稽山阴人筑居鉴湖之侧读书鼓琴
乐周公孔子之道见原泉之流不息因取子朱子诗以活水
名其轩请予造记予谢曰轩名包义甚博索文者又接踵而
卷四十五 第 14a 页
至俟还山中却为之德麟曰麟 从 藩王出入行无定踪
愿遗之一言不敢以多求为也予因曲徇其意为制铭曰
泉出地上昭厥源东流弗息日奫沄譬犹嘉木下有根脩干
上撑枝叶藩君子玩之道则存锱铢有间体遂昏潢污行潦
势吐吞朝虽盈盕不及曛我铭我轩辞则勤行之不己德乃

  题马氏谱图后
同郡马生铨其先出于唐太师北平庄武王燧北平五世孙
大同来为婺之东阳县令咸通五年遂卜居松山之下县令
十世孙承节郎乔岳宋崇宁五年又自松山迁仁寿之兜鍪
山承节七世孙克复尝以武显节制婺州屯戍军马兼中书
省计议官兼浙东降断斩斫使讨寇事计议四世孙则铨也
铨以县学弟子员贡入成均惓惓于谱事唯恐废坠间请予
题其后予览隋唐艺文志载郡国所上氏于书凡数千卷藏
卷四十五 第 14b 页
于官所以然者辨贵贱别昏姻谨本支也自氏族之学弗讲
士大夫家亦鲜有习之者往往未历数世巳藐然不识为何
人可叹也今生能有志于此昼夜弗忘不亦忠厚之士哉予
特表而出之以励世之人使不忘其所自
  元故徵士周君墓志铭
君姓周氏讳自立字本中裔出汝南初迁黄之永安唐季有
为袁州刺史者因家宜春继徙庐陵子孙众多又自庐陵分
居新喻天柱山之阳曾大父䁀臣宋太学某斋生大父宗缶
以文学名江文忠公极礼下之后用荐者授迪功郎监广西
经略安抚司库辞不赴门人私谥文范先生父云龙元瑞州
路儒学录有文集若干卷博学者君自以奕叶为儒继承不
易孳孳问学虽寒之折胶暑之铄金亦不敢辄废下笔为文
翩翩然成五采矣父既蚤殁独奉母某氏居家苦贫佣书以
奉甘旨从兄自强为广西宣慰司都事以书来徵会欲白上
卷四十五 第 15a 页
卷四十五 第 16a 页
状拜而请铭且继之以泣于家食时自来为义乌尹颇与自
强交视孟东契家子姓也义不得辞铭曰
孝友行于家既质且葩又何必金章盭绶而始为华我铭斯
坟言则非夸
  故蒋府君墓铭
余官词垣时编脩蔡玄与蒋敬偕来玄代敬致辞曰敬旧从
游于句曲伯融孙先生伯融总兵于栝而殁于王事敬痛其
师之亡而其诗不传今来辑成编将刻诸梓愿为序以冠萹
端于私自念近时为师弟子者一转盻间如不相识然若敬
者亦可谓之知义者矣意其必有所自颇窃识之及余致政
还山敬持元进士东原牛继志之状请铭其先府君墓状中
𫐠其冢三世以孝闻则其所涵濡者深矣宜乎敬之制行不
忘其师也府君讳成字翁辅蒋其姓也其先为汴人宋建炎
初扈跸南渡遂家建业之锦绣里曾大父某大父某父某字
卷四十五 第 16b 页
秀之母郭氏闺阃肃穆可为女中师府君生而夐异不与恒
儿同少长事亲曲尽其孝敬一跬步之间常恐亲之饥且寒
盻盻焉悬悬焉若无所寘身见亲破颜一笑辄喜剧不知手
足之舞蹈士君子咸曰公辅之祖若父䔍于伦品人竞称之
为纯孝而公辅又能继之吾闻孝子之家其后必昌庶有望
于斯人欤府君非惟能孝也其友二弟甚至庭无间言仲弟
彬为泰州吏目先三年卒季弟顺先一年卒府君竭力经营
其后事甚悉府君非惟能友也与人交务崇信让雍雍雅雅
绝不与物竞唯恐伤之不幸以洪武七年五月十日卒享年
五十又九其年六月八日葬于城南拨云山之原礼也娶刘
氏子男子一人敬其字为行简为人谦慎重然诺一时名士
多与之游子女子二人长蚤世次适徐信孙男一人真童孙
女一人在室予闻孝者群行之冠冕人有行之者则百善至
而百邪去府君能继先人遗躅而益有光焉以增夫名教之
卷四十五 第 17a 页
重此而不铭恶乎铭铭曰
才艳而荂裁云剪霞未能振德之华恪遵天经笃行于庭斯
可通于神明昧昧思之孰为重轻读铭者■当蹶然而兴
  全有堂箴
全有堂者何监察御史黄君邻读书之室也缺者全之反其
谓之全者何无毫毛之不备也无者有之对其谓之有者何
心中本具不假外求也其谓全有者何天德也天德之著也
如鉴之明也万里森然随物而应之也既曰全有或乃斲之
丧之以至弗完者何人伪之滋也人伪之滋非学不足克之
也克之者何整尔甲砺尔戈力战而胜之也是故生而能全
之谓圣人脩而复全之谓贤人弃而不知求全之谓愚人三
者之不同奈何敬与怠之谓也黄君欲全其所有非敬将何
以全之黄君以政学闻于时复遑遑自治不知其殆之求全
者欤为之曰
卷四十五 第 17b 页
繄天扃显性灵万象森森烱以贞愚不缩智不赢毫末咸具
天人并君子乾乾守以诚其有乃全百体宁
宋学士文集卷第四十五 芝园集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