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第 1a 页 WYG1312-075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兼济堂文集卷七
大学士魏裔介撰
序
卫紫岚先生奏疏序
呜呼壬午癸未之间天下之乱极矣非经济鸿才孰与
拯溺亨屯乎有其才而不尽其用使后人欷嘘于邑而
不能已则亦运数为之而莫可如何者也余于紫岚公
卷七 第 1b 页 WYG1312-0758b.png
祖夫子之奏稿不能不三致叹云崇祯十四年夫子以
推官考选召对谓平流寇为足国第一义真第一义也
迨巡按真定等处其视国如家视民如子每一起草声
泪俱下读至夜有鬼哭昼无人行之语聂夷中之诗郑
监门之图不足云矣而其大者在以无逸是图进君德
以用贤养民规辅臣若夫紏劾悍帅控制骄兵痛陈俵
马津米之害皆关彼时政务之大倘尽用其言可以转
危为安起亡为存而揆席无人但以不痛不痒之局了
卷七 第 2a 页 WYG1312-0758c.png
之庸人误国夫子且奈之何哉今其稿见在载之国史
则救时之硕画也留之邑志则仁人之利溥也载之家
乘则吁谟之法言也字字从忠孝血性中流出不袭古
人纸上陈言夫子之遗稿在即夫子之气塞宇宙而志
贯金石矣余为诸生时受知于夫子盖尝倒屣命坐论
文谈心期以远大之器壬午岁侥倖贤书夫子闻之喜
倍于常握手慇慇勉以进取救时其后鼎革沧桑音问
杳然迨禹涛老父母下车新乐乃得读夫子之遗稿虽
卷七 第 2b 页 WYG1312-0758d.png
惘然隔世事又赫赫若目前也禹涛父母清操慈惠雷
封有水镜之颂箕裘克绍治为畿辅最行且绣衣持斧
亢宗象贤奉此稿为指南不必复问贾长沙陆敬舆于
枯竹间也而此稿泽被赵魏又当人奉一编以为勿剪
勿伐之甘棠瓣香尸祝与恒岳同其高滹水同其永也
已
都諌朱蒿庵疏稿序
古者言无所讳三公九卿大夫以至中下士皆得进言
卷七 第 3a 页 WYG1312-0759a.png
则皆言官也然周礼保氏掌諌其责亦有专司而秦汉
以来为尤著
本朝混一海内监元之失准明之制尤重谏官凡选取
进退皆出于
上以故昌言盈庭而蒿庵朱都谏以笃棐之心抒謇谔
之言所条上皆关民生吏治纲纪风俗之大不止一时
补苴已也已亥之秋海寇狓猖都谏念桑梓凋残上疏
言利害及漕操督抚诸臣付考功议以诖误远谪于闽
卷七 第 3b 页 WYG1312-0759b.png
既数月而都谏南征以疏稿示余曰风雨露雷莫非至
教升沈远近皆天恩也且余既忝持橐簪笔依光日月
有年矣虽远去安敢自同于牛医夏畦之列乎余曰焚
草之事古人载之于书而或者以为不然今都諌仕于
魏阙则直言若矢谪于江湖则每饭不忘存斯草也一
以表朝廷之优容纳諌一以识臣子之笃棐不忘顾可
少哉夫汉上游女之篇惧皓露夺兰秀之色邯郸才人
之什叹玉阶辞朝云之没古之君子皆以风雅行其经
卷七 第 4a 页 WYG1312-0759c.png
济故可以为天子之近臣今之人何独不然都谏在谏
院为直臣在艺苑则大雅也方今
皇路荡平礼乐渐复非直节雅望吾谁与从然则
当宁特徵起田间而畀以大任王魏韩范之业必再见
于他日余于斯草觇之矣
都諌柯岸初疏草序
都谏柯岸初先生回翔禁掖历两朝著直节今年之夏
请假休沐乃锓其奏疏凡若干篇而属余为之序曰舜
卷七 第 4b 页 WYG1312-0759d.png
典所谓出纳皋陶谟所谓赞襄皆以其言而已不闻其
以文也自秦汉以下贾长沙刘中垒敷陈指切累千百
言为当代之冠贾以文胜而刘以质胜文者援引古昔
揣度时事其议论足以定命其藻采足以华国质者直
而不流正而不肆有款婉而非将顺有诚挚而无媕阿
二者不同彼其心皆足以自信而以信乎君国之际故
进言之道甚难余尝谓若长沙中垒者可取其心以为
法焉初都谏释褐为枣阳令以治行异等擢居谏垣先
卷七 第 5a 页 WYG1312-0760a.png
后尝八年所矣以今读所上奏议其大都长沙中垒之
心也欤盖都谏于民情吏事既谙熟服官之日一旦得
所发舒首论吏治之蠹弊若顿五指而张之尽切当时
之疾又壹意务遵职掌其在礼户两垣也凡正文体戒
嚣风覈漕兑清输役所以嘉惠士民者无算而其有所
抨击也不为循声逐影之谈当
世祖励精图治弘开言路所入辄俞即时有诘问终然
涣释都谏固有以自信于心者矣迄
卷七 第 5b 页 WYG1312-0760b.png
今上圣化维新尤得多所论列其首陈六部变通之宜
凿凿可见施行而既为兵都垣也请定武选之规请毖
绥远之计至言新令以春秋论取士宜四传并重不得
耑任一家致滋穿凿此诚足为笔削功臣非曲学阿世
之比其心固在于此而尤为不苟也余往者待罪掖垣
以疏戆故未甘隐默固不敢望都谏之后尘然窃自幸
有以知其心之所存即今都谏暂旋里门宝啬精神以
需大用其后设施岂仅仅止于此者顾遭逢
卷七 第 6a 页 WYG1312-0760c.png
圣世与长沙中垒文质相上下而能得其心足信夫天
下后世者已槩于是矣
都谏袁六完疏稿序
人臣食天家之禄得以明其志而伸其所学者莫如言
官然亦莫难于言官益上则损下便私则妨公议因则
贻议于骫骳议革则掣肘于更张主断则怨讟烦兴施
惠则沽钓横被且和平既等于沃石抗直又类于撄鳞
甚矣谏臣之难其职也余在垣省日目之所见郁勃于
卷七 第 6b 页 WYG1312-0760d.png
中时进一得之愚虽多荷
朝廷之采纳而返之于中无日不切饮冰之惧以是深
知此官之难也六完袁公历官都谏敢言人所不敢言
朝封章而夕报可由其所言者洞达时务指陈情事悉
协缓急之宜卒之政行而民便民便而国享其功以故
一时台谏莫不奉为典型凡有大事造膝恐后曰袁公
议论虽马周陆贽不过也余与公之弟同举于南宫同
官最久因得与公交交二十年矣饮醇自醉汪汪千顷
卷七 第 7a 页 WYG1312-0761a.png
而英敏廉干遇事辄䆒其蕴发为言论虽数千里外了
如指掌真有用之奇才哉今已晋陟京卿出其奏草付
之剞劂问序于余余谓公之弟以刑垣为大司空中丞
驻节滇南威惠翔洽屹然西南保障公亦以刑垣膺显
擢岂非二难杰出人间盛事乎他日同秉国钧尽摅其
致君泽民之伟抱则一编者可以备国史之修大政之
考岂独载之家乘藏之名山耶
吴玉騧疏稿序
卷七 第 7b 页 WYG1312-0761b.png
江淮之间神皋奥区往往笃生名世奇硕远不具论以
余耳目之所睹记盖有十馀人焉姓氏闻于海宇吁谟
著于汗青即燕许韩范之流未足多逊而余尤醉心者
同年吴子玉騧也玉騧以壬午乡荐文心之妙雕龙绣
虎价重鸡林凡属操觚之彦莫不熟诵以为功名梯阶
癸未既捷遭时多难隐伏山中及我
皇家张八纮以网罗欲使蚌无遗珠璞无匿玉乃用督
抚之荐徵召至京试之密勿之地满汉侍从之臣服其
卷七 第 8a 页 WYG1312-0761c.png
综博咸称之曰能既乃授以谏议之职敷奏剀切条对
详明皆有关于生民疾苦天下大务如钱粮宜归画一
一疏则杂𣲖省而夙弊清政治最重守令一疏则体统
肃而职掌覈督抚本章冗繁一疏则虚文去而实效彰
其他中肯綮而釐奸窦者又不可更仆数也呜呼山有
猛兽藜藿不采国有谏臣膏泽沛布古人所以重此官
者非谓其操得言之权为人所畏詟正以救时行道摅
其生平之所素蕴耳今玉騧生平之所蕴摅矣
卷七 第 8b 页 WYG1312-0761d.png
天子亦既改容而听之矣暂归林下益观古大臣之所
以用心与其所以匡时弼主之道而沈潜高明以自养
譬如千章之木廊庙资为栋梁万斛之舟风涛失其险
阻然则初为名进士继为名谏议终且进于古大臣之
列也余故读其奏疏而击节叹赏不置为弁言以志其
端
都谏许傅岩疏草序
古来文章之大者必以奏疏为重谓其有关于天下之
卷七 第 9a 页 WYG1312-0762a.png
安危民生之治乱而非词赋之杂于骈丽议论之托于
空言也然非有济世之才与救世之识则其所言者必
琐屑苟且而无关于当世之务有其才与识矣而意见
不化偏私未除则其所言者或至于愤争矫饰而开斯
世以党同伐异之端此易所以称同人于野之亨而昔
人谓谏官与宰相等诚重之也傅岩许子昔过槐水与
仆有下榻之欢时丁离乱酒酣谈天下事慷慨悲歌继
之以泣盖抱其才与识而不得试者有年矣既而位陟
卷七 第 9b 页 WYG1312-0762b.png
谏垣夙夜匪懈乃得尽抒其生平之所欲言大者在进
丹扆以执极之道而吏治民生河防兵政莫不敷陈剀
切足以振蛊起弊若夫正色纠劾无所回护其馀事耳
所谓关于天下安危民生治乱而为文章之大者也昔
晁贾擅美于汉宣公隆誉于唐眉山空同之流联镳并
驾傅岩方之讵不异世同揆者欤虽然臣子所以谏行
言听泽被苍生而名流奕叶者以圣明之君在上斯得
以殚其嘉谟嘉猷也倘遇忌讳之朝一鸣辄斥虽有凤
卷七 第 10a 页 WYG1312-0762c.png
咮豸角亦安所措哉故吾读是集而叹
天子之能用言图治且重许子之可以为
天子大臣也故不揣其鄙陋而为之序
都谏严颢亭疏稿序
国家利病生民疾苦在乎补偏救弊然能行之者唯宰
相能言之者唯谏官宰相职在密勿难于面折廷诤谏
官职专论思无权势之嫌得以孤行其意木从绳则正
后从谏则圣谏官之关系天下也久矣其任既重则取
卷七 第 10b 页 WYG1312-0762d.png
材必精其道既闳则著议更伟是以自古显当世垂竹
帛者往往出于谏官如刘子正魏郑公司马君实范希
文指固不胜屈也
皇朝稽古定制台省并设二十年来梧掖之中标鸿树
骏耿耿不磨者踵接肩并颢亭严都谏其尤著者也严
为浙西望族代有达人颢亭蚤岁成进士受
世祖皇帝特达之知自词林转掖垣非抑之也时方开
创必得熟谙古今之英杰然后可以黼黻
卷七 第 11a 页 WYG1312-0763a.png
皇猷颢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亦既见之施行著为大
政而其不负
当宁之宠眷盖不负生平之所学耳兹蒙超擢候升乃
汇辑疏稿问序于余余读其督抚请告甄别考语察典
澄源诸疏皆国家大计凿凿硕画诚
丹枫之柱石谏院之师表哉然颢亭多识典故论说侃
侃足以动
圣主转圜之听而鼓朝阳凤鸣之气此为海内所共閒
卷七 第 11b 页 WYG1312-0763b.png
见若其学达天人无所不窥器识渊邃好善不倦不可
以一端测不可以耑家名则今日谏议之嘉言即他日
宰辅之先资也讵不乐于娓娓述之
宫定庵奏疏序
昔在唐虞夏商君臣皆面相诰诫勤勤恳恳见于诗书
者可考而知也故不事奏疏之繁自周秦以来乃渐见
于传记如左国所载文义蔚然典则而事理亦灿然明
备其有裨于治道多矣乃世之言奏疏者莫不归美于
卷七 第 12a 页 WYG1312-0763c.png
两汉则亦非通论也两汉之后若唐之陆宣公李邺侯
宋之韩魏公司马温公其敷陈关合君德揆度洞中机
宜亦何逊于两汉哉彼其学诚有所本而识议有以大
过乎人也定庵宫子庚戌以第一人魁南宫癸丑选入
庶常其馆试诸作固足以冠冕海内文章之士矣既而
授为侍御冠惠文衣绣衣正色立朝言论风采无所屈
挠天下想望之未几以粮运关乎军需借才参藩于中
州而定庵恋主怀阙之思则未尝一刻忘也其奏疏具
卷七 第 12b 页 WYG1312-0763d.png
在如止开矿酌题补责成河工酌议开复疏理海口虽
未罄其底蕴然已见其明义利之辨抱生民之忧而具
古大臣之梗槩矣使尽出其所学崇论伟议又宁可测
耶方今海内未靖
圣主立贤无方需才甚慇试之内复试之外乌知大造
之陶铸不欲使之为承天之柱立极之鳌乎定庵其益
励所学蓄其识议之本他日宣室夜半前席都俞吁咈
赓扬
卷七 第 13a 页 WYG1312-0764a.png
帝德以此奏疏为权舆矣
蔡魁吾先生督漕奏议二集序
自汉以后岁漕关东之粟以给京师迄于唐宋元明莫
不以为大务盖民以食为天政以足食为首苟食足而
民富以战则取以守则固以閒暇无事则足以兴礼乐
而致太平何施而不可故司农者国之大本督漕者国
之大用也我
国家定鼎于燕挽漕因前代之制而加详焉命大臣开
卷七 第 13b 页 WYG1312-0764b.png
府驻节淮扬七省舳舻云集鳞次任至重也顾漕之弊
丛积蠹久纠缠纷纭而难治大约各省粮道与在京坐
粮厅及诸胥吏斗役市侩为雀鼠长子孙于其中清釐
之则以为多事因而饱其膏腴则曰是庸庸之福其弁
丁困苦捐瘠以至于破田产鬻妻子徵发期会遍于亲
党敲朴逃亡呼天抢地弗问也漕事之坏极矣三韩蔡
公始膺
特简来督兹任举从前牢不可破之习一旦釐然大变
卷七 第 14a 页 WYG1312-0764c.png
之凡舟楫之利概量之准本折之宜以及官役额料之
增减轻赍赠耗行月之徵解存给一一酌以精心靡不
允当东南之民力用是得苏而国储亦因之无缺无何
公以勤劳致疾告归休沐而海氛不靖漕政遂弛
世祖章皇帝眷焉有南顾忧乃诏复起公舆情欢呼甚
于借寇顾公之再莅任也所居之地同而所处之势异
所处之势既异而所行之事亦遂不同昔也以漕之弊
在于漕则专于漕治之而漕之弊已去继也以漕之弊
卷七 第 14b 页 WYG1312-0764d.png
在于生民耗斁则不专于漕治之而漕之利乃兴公于
是多方补救筹海防河请蠲议赈凡所以恤军裕民者
呕尽心血而劳来安集之馀始获飞刍挽粟之旧其一
切措置较初政为详爰辑奏议刋成二集今读其入告
诸疏指陈便宜申明职掌缕析条分洞如观火虽山公
启事房魏奏牍不是过也读其制阃文移商略形势委
曲周详洋洋洒洒和衷可挹虽韩魏公范文正之互论
西事不是过也读其碑记之附见者恻然深思悠然遐
卷七 第 15a 页 WYG1312-0765a.png
瞩其格神之诚寄怀之旷虽昌黎之南海庙碑欧阳之
偃虹亭记不是过也盖其经天纬地蓄霆泄雨无非出
于忠贞之志夙夜之怀而成之者于以兴利去弊虽百
世奉为成规可矣予于退食之暇从公游见公萧然于
清泉白石间左琴右书怡愉自得有安石东山之致未
尝不叹公寄怀之远读抚漕奏议又何其勤勤恳恳无
不详尽也岂非神明洞彻躬勤政务而具经纶之伟略
者乎苏老泉常称张益州曰天下有大事公可属若公
卷七 第 15b 页 WYG1312-0765b.png
者今之益州也
圣天子方厉精图治所需于佐理者诚殷一旦侧席求
旧皋夔旦奭之辈余于公有厚望焉兹集也特管窥豹
文之一斑也云尔
李绳武制府奏议序
天将佑国家昌大之运则必笃生魁硕桢干之臣以经
理其封疆而绥乂其人民粤稽历代莫不皆然而我
皇清国初之臣麟麟炳炳尤多济世安民克奏肤功足
卷七 第 16a 页 WYG1312-0765c.png
以铭旂常而永带砺者盖不可胜数也若太子太保大
司马绳武李老公祖其尤彰灼者矣公辽左之巨族也
生而英迈不群博习文武之业气槩沈雄心思缜密办
事郎署精敏练达
世祖皇帝知其非常器也拔之为佥都御史其风采已
著矣迨进职少司马而筹画军旅恊赞枢密动中机宜
于是人皆知其经济之才遂推总督三省奉
命而往三省帖然宁谧迨荆楚多事移任荆楚卒以劳
卷七 第 16b 页 WYG1312-0765d.png
瘁而殒贤郎以公所为奏议授余读之令为之序余不
禁呜咽而太息也公之事
世祖皇帝也与余同时余时为谏议为副宪总宪每廷
推廷议未尝不服公之议论侃爽识鉴明决节制三省
适当兵革之后民多失业榆园曹濮西山一带盗贼窟
穴河患水决下民昏垫苞苴积习洗濯难清公用剿用
抚无不荡平纠参贪婪剪除大憝如方大猷王昌印等
非公莫能除其害也伊时三省之民如安于衽席之上
卷七 第 17a 页 WYG1312-0766a.png
及其在楚正当挞伐滇黔征讨姚黄公控扼关隘攒运
粮储选将练兵遂致荡平海寇之变明安将军舳舻东
下救援金陵公安湖湘使风鹤不惊预备船只真不啻
神运鬼输而且捐借战马以为水陆兼制之势是以灭
此朝食克奏敉宁公之功洵大矣哉虽然此犹以功言
也至其乃心
王室凡有水旱灾伤必痛切陈奏不但为民请命也其
慇慇恳恳笃棐之衷愿
卷七 第 17b 页 WYG1312-0766b.png
朝廷之上时存创业艰难之心以为祈天永命之本惟
恐其好大倦勤也故忧
圣危明而言之即唐之宋广平宋之李文靖不能过也
此真大臣之用心而时或致无识者之诽议公固不暇
计矣年方壮盛身骑箕尾犹以父柩未葬母老弗侍为
痛其至性迫切溢于毫楮可谓忠孝克全者哉诗云人
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
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禦公之谓也使天假之年而久
卷七 第 18a 页 WYG1312-0766c.png
镇方州或内授衡宰其为
社稷倚毗霖雨苍生讵可涯量乎公之应传入名臣无
疑也余与公夙昔相交及公之弟塞公亦公辅材也故
备述之以为他日信史之徵
袁了凡先生农书序
自井田之法废后世治民者务为因循之政其一切耕
耨种植蓄泄灌溉之宜瞀焉不讲惟听民之自为而已
幸雨旸时若征敛无暴则民生获安不幸水旱荐至岁
卷七 第 18b 页 WYG1312-0766d.png
比不登为之上者又不思所以宽之之术盗贼患作杀
伐用兴民生凋弊而国家因之以蛊坏矣此农田水利
所以不可不亟讲也余尝考诸禹贡雍冀厥壤黄白号
为上中而其后产薄民困荆扬厥土涂泥号为中下而
其后产美民饶岂非三代以后东南之水利日兴西北
之水利不修之故与袁了凡先生高才博学有志先王
之道其农书一册作于令宝坻时凡所以教民耕耨种
植之法甚备而其水利蓄泄灌溉之制尤慇慇焉呜呼
卷七 第 19a 页 WYG1312-0767a.png
此井田遗意通其变而善用之可使家给人足非迂远
而阔于事情也兵马指挥张完修特表而出之付诸梨
枣吾谓是书区画详密可造天下后世生民之福而施
之西北为尤急欲复三代纯王之政者必奉之以为权
舆则张子汲汲复古之心附著于篇与了凡先生当日
康济之心并存于天壤矣
纪元圃蜀南治略序
保阳山水秀丽风气凝结自古多重名节之士近代如
卷七 第 19b 页 WYG1312-0767b.png
刘静修杨椒山尤为奇杰而江村之鹿太常容城之孙
钟元或出或处学有渊源余皆心慕之若余同谱纪元
圃先生则又今人而古处者盖自其初登乡荐相遇于
燕邸与之言时务洞中肯綮如汪汪千顷悬河倾泻而不
竭也论古人则黑白判然如明镜当空而妍媸毕照也
迨试之以吏事在浙而浙治在蜀而蜀治左之右之无
所不宜士民爱戴如父母兼师保元圃之言曰会稽繁
华之地也人习其膻吾以淡心处之蜀南荒残地也人
卷七 第 20a 页 WYG1312-0767c.png
厌其冷吾以热心处之吾非有治绩之可见也惟勉尽
其心耳爰汇其在蜀南申详移会条告议谳之类共为
一册示余余读之竟篇知元圃之为治以实心行实政
而荒残凋瘠之区顿有文明庞厚之象非其学之有本
师友切磋卓然自立焉能不以远近易虑而体国忧民
若是今元圃再补宪副矣海岱惟青州其民阔达多匿
智太史公言之其所以治之者又必有道也敦礼让厚
风俗勿使小加大贱凌贵此今日急务敷布以渐王元
卷七 第 20b 页 WYG1312-0767d.png
美讵耑美于前哉吾且执此卷以待海岱之治谱
张玉甲青齐政略序
贾子曰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向道类非俗吏之所
能为也吏者天工人代何可目之以俗正以其所急者
在簿书筐箧徵发期会而于先王教养之大端无所涉
焉故耳然又有习为文具铺张垒砌如所谓下车条约
者涂饰一时之耳目虽其文义若有可观而无勤勤恳
恳之诚意寓于其中君子不贵也大抵学者讽咏载籍
卷七 第 21a 页 WYG1312-0768a.png
每好谈王道卑权术及至授之以千里之寄委之以元
元之命则又委蛇迁就失其所守甚而武健严酷刻轹
钩距以为胜其任而愉快失之逾速矣惟玉甲张老年
翁学有本原志在利济受命于
天子观察青齐入境之后其所规画设施皆有成竹于
胸中而次第布之故观其惇本善俗六条则已知为治
之大端矣其馀禁火耗禁赌博禁差役禁僭侈息词讼
修城隍储仓廒建社塾凡一切惠民之政条分缕悉无
卷七 第 21b 页 WYG1312-0768b.png
不备举而于禁止巫师僧尼邪教尤不啻三致意焉盖
世人怵于祸福之说每遇葱岭之徒虽心知其非是多
方假借望浮屠而膜拜以助之燄而益之波若异教繁
兴白莲无为等邪说暴行往往酿成大患是以政略于
此直欲拔本塞源本先王仁义之道革其浸淫旧染之
污盖非深于洛闽之诣而具昌黎之识者不能确然不
惑如此也昔班固传循吏谓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
弘儿宽居官可纪以经术润饰吏事由今观之岂但润
卷七 第 22a 页 WYG1312-0768c.png
饰而已哉玉甲通籍既久所在声迹俱著督学江南而
士气兴建臬川南而顽梗化今又见之于青齐泱泱大
国之间去稂莠长嘉禾型仁讲让教养备矣余昔与玉
甲论学于京师玉甲谓立身行道惟在孝经一卷时则
心识其言今余检方林下无补于时而玉甲以其所学
实实见之政事丕振风俗乂安东夏不负
圣天子任使之意由是而跻位九卿蹑文石之陛坐云
台之下与海内耆宿名儒讲求三代以来所以统群类
卷七 第 22b 页 WYG1312-0768d.png
而一方略者亦必有其具矣孰谓王道不可行于后世
也
河防刍议序
自黄河趋于东南而漕运资之以为利故昔人有言岁
漕四百万石非藉黄不能浮舟于是言治河者即治漕
亦在其中乃修筑方完溃决立告费水衡数百万金钱
罔克奏绩不惟生民昏垫即漕艘亦有梗阻之患此
圣天子所以侧席殷忧特遣重臣巡视而简选才猷之
卷七 第 23a 页 WYG1312-0769a.png
鸿硕者往任其事也今江南按察使崔子愓庵曾任荣
阳令历淮安郡丞改理河务迁四明太守特举河道监
司于是有河防刍议一书自丙辰之春寄置案头问序
于余余方养疴林下兀坐高斋数年来不出户庭何知
河事顾闻高宝清桃诸邑时有怀山襄陵之厄田庐陷
没室家仳𠌯老幼妇子几尽化为鱼鳖则不禁心怦怦
然惄焉如捣乃披览河之全图暨黄淮交会图及其条
议五十则或问二十五条知其身亲目睹手口卒瘏日
卷七 第 23b 页 WYG1312-0769b.png
与河上之劳人瘁吏斟酌筹画而苦心以出之非揣摩
尝试之见可得而比也昔神禹治水疏瀹决排而已今
则疏浚之外必以塞为要法盖不塞则漫衍于上不疏
则壅滞于下也故篇内云在上流则塞之使归故道不
致中溃而来在下流则浚之使归故道得以顺流而去
又云黄河自西北而来至清口出云梯关入海淮水自
西南而来至清口出云梯关入海二水并行清以制浊
水行河底海口自深则黄河南北两岸自无溃决此故
卷七 第 24a 页 WYG1312-0769c.png
道也亦旧制也善哉言乎盖已无剩义已夫河之利害
大矣神禹之功不可复见武帝筑宫宣防犹有劳心之
遗意彼贾让放河使北入海固厉民之妄言而李仲昌
穿六塔渠竟无成功亦庸人之浅见惟故明之潘季驯
李化龙谙习河道疏塞兼施虽不敢比绩平成亦庶几
安澜无恙者矣今惕庵所著殆与季驯化龙相表里坐
而言之起而可见之行事居河道之职任者得是书而
宝之奉为指南车其于国计民生端有攸赖治法得治
卷七 第 24b 页 WYG1312-0769d.png
人而行河漕其永无患乎
理邢末议序
邢与余乡接壤汉为襄国春秋时齐桓公起而定之迁
于夷仪传曰邢迁如归然后知弱小僻阻之邦犹必待
其人而后治况今为冯翌近地在天子畿内车书绎络
之冲哉我
朝定鼎之十三年始命闽晋安长源萧君李是邦夫李
虽佐郡位在郡司马别驾下然独持风纪为台宪纪纲
卷七 第 25a 页 WYG1312-0770a.png
之寄下以师帅其僚属凡官评之臧否吏治之得失李
得上之督抚按督抚按㨿以入告黜陟之郡有大狱大
政诸司不能决者下于李而始平诸豪猾不轨胥吏之
虎而翼以暨闾里恶少年椎埋弄丸李得摘发峻治之
而谳其牍于宪任綦重也自萧君李邢后予乡之人士
有事辇毂者咸告予曰邢狱平矣邢政修矣邢之大奸
大蠹除大猾去而牟鼠息枹鼓卧矣予心韪之乃未几
以循绩报最召之内廷入都门出所为理邢末议四册
卷七 第 25b 页 WYG1312-0770b.png
授予则三年中文移案牍俱在予读未竟愈信夫君之
得此声固有所致而然也按邢故烦剧四方轮蹄趾相
错又密迩山左右自明季多伏莽我
朝以近畿地养丰沛禁旅废屯卫牧地以给诸失业诸
失业者争而土著虎踞之讼牒十馀年不休昔之李官
综理大纲而今则属邑之刑名庶狱之赎锾皆责成之
载在令甲是邢故难治而今之邢尤难治矣今观牍中
所载批却导窾条举目张发于言见于施行其他谳狱
卷七 第 26a 页 WYG1312-0770c.png
平允轻重出入各恊于情而丽于法何其左宜右有毫
无棘手也夫国家用人当用湛于经术宏深通博而又
智意开张无胶柱束湿之患庶克有济方君读书时闭
户研精掩卷有得一旦试之携取逢源是故学术者吏
治之本也吏治者风俗之本也读是编者其亦思萧君
之吏治出于学术即由是为
天子之大臣无难岂但比于古之循卓而已哉
王鹿萍服官十要序
卷七 第 26b 页 WYG1312-0770d.png
作吏自古难之尝读元次山道州诸作及高达夫封邱
县诗未尝不掩卷太息也况在今日疮痍未起鸿羽甫
集自非得学道爱人者抚而治之其能免于美锦学制
之讥乎博陵王鹿萍少为名家子尝从学于赵侪鹤先
生博洽多闻不屑屑于温饱盖其于立身行已之大端
讲之有素矣余于桑梓问每艳称以为善士兹且筮仕
望江以服官十要质之于余余曰服官者之不知其要
也久矣彼其所谓要者肥身家饱妻子誇耀闾里广置
卷七 第 27a 页 WYG1312-0771a.png
田宅以蠹役为腹心以钻营为捷径因之以希显荣膴
仕者有矣然踬足丧鼎而为世所姗笑者亦往往不乏
也曷若清慎自厉身名俱泰之为坦途哉王子之所谓
要者如是是即服官者之指南也
圣天子试理人之策执此以往可矣
劝民绪言序
一邑之令长即古诸侯也得其人而邑治矣然治之无
其道则怠废焉而不治即勤勚焉而亦不治纵弛焉而
卷七 第 27b 页 WYG1312-0771b.png
不治即督责焉而亦不治盖为政之道莫先于教诫而
教诫之道尤当根心以出之因俗以理之谆谆焉如父
母之训其子师长之诏其弟使民欣然皆有乐于为善
之心而无甘于不肖之意间有不率而后济之以刑则
人服而不怨此子羔之所以感刖人武侯之所以服李
平也近代以来赋役繁而刑狱滋饥寒迫而奸伪出为
长吏者日惴惴以获免于罪戾为幸奚暇复以教民为
事且念及于教之必以其道哉邑侯邵君子昆昔令临
卷七 第 28a 页 WYG1312-0771c.png
淄曾著劝民绪言一册移风易俗厥有成效矣今改授
鄗南下车未几即以孝弟急公息讼止奸防盗数大端
布告闾里此犹名医诊脉立方皆其尝试而已验者而
要之古循吏所以教诫斯民之道实亦不外于此矣书
曰学古入官邵侯之学盖有源本者也以学为治治故
不同倘由此而力本崇俭以裕之弦诵仁让以渐之将
挽近之风不崇朝而可底于淳朴之化又何冲瘠之难
治而报最之无期哉
卷七 第 28b 页 WYG1312-0771d.png
章邑侯吁灾录序
水旱灾伤虽曰五行之沴气乎然亦人事之未善有以
召致之也以人事召致者还以人事补救之是不能无
望于良有司易曰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号咷者疾痛求
援之情笑者疾痛既去而不胜欣喜之至也戊申之岁
春夏不雨既而地震大雨连旬不止水大至冀青兖荆
扬罔不被水者于是
圣天子恻然悯之乃乘鸾辂驾苍龙翠华雷动斿旂电
卷七 第 29a 页 WYG1312-0772a.png
转过阪泉之野历尧母之墟瞻恒岳幸镇州亲见北方
诸侯进连率大臣询民生疾苦知水灾异常蠲免额赋
以拯恤遗黎维我柏邑得与斯恩膏广沛之泽时令斯
邑者菜山章公也先是七月初七初八四五昼夜雨若
河汉倾注城以外平地水高丈馀黑风白浪蛟龙怒舞
人结巢于木杪系孩幼于欂栌谷麦在囷者皆付洪流
尸骸飘泊而下城以内沈灶产蛙士民登陴而望色若
死灰公以身捍禦手操畚锸曰吾虽不及苏子瞻之在
卷七 第 29b 页 WYG1312-0772b.png
彭城然水不退余义与城为存亡投以少牢于是水既
入而旋去民则大喜然禾尽化为波臣矣民则既喜而
复悲悲其不死于水而将死于无食也公曰若勿忧吾
为若请命于是以水灾十分请其言真切沈痛洒贾泪
而绘郑图矣大中丞甘公踏勘至槐亭慰公曰若言不
谬吾为若请命于是大司农以例应免十分之三奏闻
天子曰畿南吾股肱郡其尽免康熙㭍年田租部檄至
邑大张告示民则又大喜过望然邑当九省通衢赋既
卷七 第 30a 页 WYG1312-0772c.png
免廪给供科无可措兵漕候核算毕乃调补公计无出
至典衣负债支应邮符民则既喜而复悲且曰奈何令
我公苦如是魏子闻之曰邑之被灾天也他邑之民被
灾而至于流离死亡兹邑之民无之灾而能以人事补
救之公之力也近世有司好隐匿灾伤利于催科以求
赢羡公不忍为也即免租一岁矣驿站𦂳急追呼以济
然眉亦可以告无罪于地方公又不忍为也有大德于
邑之民无德色公因邑之民以致朝夕饘粥不能自给
卷七 第 30b 页 WYG1312-0772d.png
无怨色公则诚贤父母矣而我邑之人尸而祝之者宁
后于畏垒之民也邑诸士民进而告公曰公为民请命
其事不可以不传其文不可以不纪父将以语之子兄
将以语之弟且以语后世子若孙其勿忘兹日永戴我
圣天子之德与贤父母之惠也于是乎捐资以刻斯录而
余乐述其前后以为之序
高云峰先生殉难实录序
道可以符于独知而不必出于众见事可以快于一时
卷七 第 31a 页 WYG1312-0773a.png
而无不传于千秋此天理之极而人心之公也若云峰
高公甲申殉难一事盖炳炳乎可以照汗青而光简册
矣昔余于
世祖章皇帝时曾上褒录幽忠一疏若倪元璐等二十
馀人皆蒙华衮至今海内诵
朝廷美政其于廉顽厉懦不为无助然彼时未闻有云
峰高公也逮同邑谷子席之出显忠一集余乃知云峰
殉难之事盖其死之事甚奇而其从而死者又甚奇奋
卷七 第 31b 页 WYG1312-0773b.png
身入棺瞑目而逝李继善贾彝伦等十人同日自缢发
火焚毁何其烈也按高公时已七十馀岁矣以悬车高
卧之年官守言责俱无所系即遁迹韬晦可以自全而
率其家仆及所属官决绝不顾者诚以受恩深重国破
君死以身殉之不忍见流寇鸱张愧天下之人臣怀二
心以事其君者也然吾闻公自髫年读书耄而好学练
习国家事务知纲常大义又所著有一化元宗书深明
性命之理其死也见之真守之定无所顾恋宜已乃继
卷七 第 32a 页 WYG1312-0773c.png
善诸人何为者昔田横齐壮士耳义不臣汉自刎而死
其徒五百人在岛中闻之皆死论者谓其素得人心若
公者非忠义之气久浸于及门之心何以令十馀人同
日甘投烟烬耶故云峰之殒身者心国家之心李继善
等之殒身者心云峰之心也独知而已何必众见自快
而已奚问千秋然而天理人心顾可泯哉今公死且二
十馀年矣丹心成灰藏血化碧枯骨归于马鬣忠魂郁
于荒阡上谷张茂才既为之作传谷子席之复问序于
卷七 第 32b 页 WYG1312-0773d.png
余余泚笔述其殉难之意以见其可传而余昔年褒录
幽忠之疏有所未尽职司银管者采录不可以不急也
若其生平懿迹则自有本传在
畿辅人物志序
畿辅人物志者退谷孙先生所以志畿辅之才也先生
以谏议名臣直声闻于天下后复晋位少宰衡量群品
天下之士风走响应莫不称为一世龙门今既急流勇
退侣樵牧而癖烟霞矣犹然惓惓不忘著书何居呜呼
卷七 第 33a 页 WYG1312-0774a.png
于此见先生之志也尝闻古之君子得时则尊主庇民
功业蔽于天壤不得志亦必著书名山以嘉惠后学若
夫灰心槁形自命旷达有道者弗居焉先生生长京师
幼习宗庙百官之美富炙彼都人士之光仪而又仕宦
省闼与海内贤人君子有椒兰之契其出处显晦多所
阅历若其水火党锢之祸又尝痛心疾首于铅椠睹记
之间故以四朝人物志天下之人才而复以畿辅志燕
赵之人才扬其善而不及其恶举其大而不缀其细无
卷七 第 33b 页 WYG1312-0774b.png
善可称者虽宰执不录有节可纪者虽匹夫不遗兹何
心哉夫论天下古今之事者在乎识识正斯义正义正
则是非取舍无不正无爱憎之偏颇无贤愚之颠倒无
事迹之损益无远近之弃忽此皆于义乎取之也先生
既以严气正性自治其身其于人物之进退一以是折
衷之凡所表扬褒著皆忠孝大节经术文学非是义也
不列姱修人才若此可谓沨沨乎盛哉余尝读司马迁
史记至西山作歌燕市击筑乐毅报书虞卿弃印诸如
卷七 第 34a 页 WYG1312-0774c.png
此类未尝不掩卷而泣乃知古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
本为天性所近地居东北为阴阳风雨之会左沧海而
右太行山川激宕郁为人物者代有英灵不可销歇今
观志中所载硕彦奇士比肩接踵亦何逊于古人也后
之读是书者典型未远景行不怠即其义以测先生之
志其亦可以翼史而赞经矣若夫畿辅一代人物即系
明室一代之盛衰诸君子序之退谷先生自序之详矣
余何庸复赘
卷七 第 34b 页 WYG1312-0774d.png
重修广平府志序
书纪禹贡诗列国风山川土田风俗人物固已见其大
槩矣自编年变为纪传表志后世史家遵用之志即郡
县之史也然史之善者称马迁班固陈寿欧阳修诸家
而郡县之志未有为文人所脍炙者何其地狭隘其事
琐尾其品行骏伟者不过数人其文章卓荦者不踰数
篇即有龙门之高才扶风之家学捃摭网罗终无以与
于瑰玮奇丽之观已故不登五岳不知群山之卑也不
卷七 第 35a 页 WYG1312-0775a.png
观四渎不知众流之渺也不游蓬莱道山册府芸香不
知金匮石室之珍储鸾台凤阁之故实也然则为郡县
之志者不亦难乎乃今广平郡志告成盖三长俱备而
五难不足为诟病矣广平名郡也天文上应昴毕辰星
斗枢地势北通燕涿南接卫郑山则聪紫红娄水则漳
滏洺沙风气回环坟壤沃饶洵河朔间一都会哉乃旧
志相沿一百三十年未经再修缺有间矣维太守石友
沈公师帅敷化大雅在躬观察进也潘公蕴藉宏深风
卷七 第 35b 页 WYG1312-0775b.png
标朗峻下车以来即欲蒐采成一家言垂光琬琰适有
内阁卫公之条议抚军金公之宪檄遂造随叔申太史
之庐而请焉曰非先生椽笔无以谋不朽太史亦遂降
心以从曰余尝珥笔金华殿中矣纂述之劳又乌可以
辞于是掩关却扫笔削铺叙始于乙卯之冬迄于丙辰
之春未百日而毕厥役其间总较者则大司空公冶诸
公参订者则左辖襄璞诸公捐刋同阅者则郡丞瑞生
宾扬诸公书既成矣石友使君遣一介之仆问叙于余
卷七 第 36a 页 WYG1312-0775c.png
余焚香诵之继之以膏见其赡而有要详而有体自星
野沿革暨灾祥杂志共二十卷而古今典制兴革地方
人物胜迹天道地势人事之本末备矣告竣虽以百日
翻阅取之廿一史历有三载此龙门扶风之遗意可为
龚黄元鲁之指南也岂不盛哉抑余因之有所感矣国
家幅员广阔包容无外而根本在于畿辅畿辅近郊多
入公侯采地赋税所出根本又在于赵魏广平赵都也
距邯郸两舍耳咽喉所属似平而险当战国之时秦人
卷七 第 36b 页 WYG1312-0775d.png
鹰扬虎视日肆吞噬惟赵与之抗衡秦终不能有加于
赵唐之河朔藩镇蟠结桀骜不可控制昭义横亘其中
卒破朱滔救魏博而定其乱则以洺磁邢三州为之尽
力也贝当沧瀛之冲亦为重镇今军兴未已转输粮饷
且为汉之关中河内矣岁多水灾民寡蓄积煦喔而休
养之俾不至疮痏而奋其忠孝之气以作干城贤使君
明府之心亦此地父老子弟之望也敢因弁语而并及
之以附于诸叙之后尘云尔
卷七 第 37a 页 WYG1312-0776a.png
重修南和县志序
日东月西阴阳之禅代往来而不已也前圣后贤人物
之英灵生毓而不竭也匪文人纂组之则天地无色矣
故曰域中有三大而史官居一焉邑之志即邑之史也
黄帝分天下万区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今
之邑即古之国也国而可无史乎此志之不可不作也
南和在天文昴星分野自汉唐以来为邢州封域之内
夫其西眺太行北倚𡺟嵍大陆在其东洺水经其南洵
卷七 第 37b 页 WYG1312-0776b.png
胜地也自古名贤指不胜屈而铁骨冰心为有唐贤相
第一人者莫过宋文贞公其后则明之李载心白华池
朱和阳诸公后先飙起语曰人杰地灵地固以人灵哉
旧有志书残缺已甚邑人咸欲修之而未有首其事者
丙午之秋余以假请告至里故人周子茗柯以咏邑之
十二景示余余走笔和之移书茗柯谓可以补邑志之
所未备会郡丞干峰王公邑令德符章公言之文宗虎
臣蒋公文宗大为嘉叹曰今人一行作吏据三尺案日
卷七 第 38a 页 WYG1312-0776c.png
事敲朴午夜犹持筹计锱铢耗羡而乃以载籍为重以
儒术润饰吏治此儿宽黄霸之遗也吾闻周子茗柯虽
邑诸生哉其人熟于左国班马有史材盍以币先之茗
柯拜受惶切不敢辞乃挈同事诸子网罗遗失搜葺碑
版咿唔笔削晨夜不敢休息数月告竣不缛不繁有典
有则灿乎其如云锦之章也釐然其如纲目之纪也事
皆详尽而考核期必当人皆贤哲而去取无所阿岂不
卓尔大雅彬彬史笔哉书既成上文宗蒋公公奇之忘
卷七 第 38b 页 WYG1312-0776d.png
分与谈曰子诚才士勉旃自爱且嘉郡丞邑令之用心
慇慇徵良吏之一斑也茗柯至都索余文以序余昨厕
黄扉之侧读秦抚所进陜西通志窃叹其多识旧典寓
意劝惩有古大臣之风今兹志书之成一举而数善备
焉则他邑之志闻风而修举者尚未艾也是宁特一邑
之美哉
重修晋州志序
晋州古鼓子国汉魏为下曲阳元中统间乃改今名盖
卷七 第 39a 页 WYG1312-0777a.png
真定东隅之重地也旧志云鼓山耸翠滹水环清背倚
恒岳肘扼陆川亦可见形胜之大槩矣而或者曰晋地
极目平沙绝无苍岩白石参差掩映足供流览所谓左
接瀛海右拥太行俱非肘腋间物徒虚语耳是殆不然
闻之青乌家言山峦之秀脉落平阳达人旷观俯视寰
宇九点烟耳名山大川何必居篱落间乃为己物余为
诸生时曾入州境见其民物熙洽风俗淳厚桑麻遍野
弦诵有声心美之以为一变至道此地其庶几也欤迨
卷七 第 39b 页 WYG1312-0777b.png
鼎革以来闻地渐瘠民渐困探丸者劫人于雈苻衿佩
者发咏于苕华则又不胜慨叹安得良有司绥乂之以
复昔日之盛也乎会州大夫思蓼郭公来守是邦拮据
二载以子视民以礼育士政清人和百务犁举因奉抚
军诸司宪檄修辑志书乃聘诸生关永清等编次采访
学正程思恭乡绅纪沄等参订考较大夫则修饰润色
斟酌损益期于至当书成问序于余余读而善之盖志
即一方之史也史才甚难唐刘知几谓有三长五不可
卷七 第 40a 页 WYG1312-0777c.png
而又云学才识世罕兼之故史才少今观志中有纲有
目分为十卷体裁较然而每款有引有断备规劝焉安
饶武三邑例有联辖听其另修不相混淆见统属焉职
官师长功德可纪者褒其大槩恕其疵瑕善善长而恶
恶短存厚道焉科目仕宦孝义节烈有关风化核诸典
纪询诸父老确实无私示鼓励焉艺文惟择其有裨于
治理者经制则取其有切民瘼者而道释二途原属异
端非王化之所尚附诸简末以寓存而不论之意岂不
卷七 第 40b 页 WYG1312-0777d.png
三长之咸具也乎余因是而思古今治天下之大要吏
治与人才而已矣有吏治而人才愈盛有人才而吏治
愈淳此庙堂所宜慇慇加意也即如晋之人才指不胜
屈而唐之郑国明之恒山尤为表表者然郑国受业于
河汾恒山授徒于书院其学皆有所本矣学而后吏为
良吏儒为真儒可以为州郡之父母亦可以为天子之
大臣匪是则以寇莱公之功业尚有不学无术之讥然
则学可以不勉乎哉州大夫之亟亟于修志也仕而优
卷七 第 41a 页 WYG1312-0778a.png
则学之大指亦所以化此州之士与氓共沐浴于先哲
先民流风馀韵而徐求所为一变至道者岂仅操觚染
翰铺张纂组以应编摩之故事而已耶夫以其学为志
一州之书规模已远大如此若进而登天禄奎章之阁
睹金匮石室之藏又何难扬扢耿光大烈继龙门扶风
之轨迹也余故乐述而为之弁其端
新乡县志序
盖闻天道无常故星日有薄蚀之变地势至厚而陵谷
卷七 第 41b 页 WYG1312-0778b.png
有迁移之时然其间斡旋转运俾三辰不失其次河岳
咸循其纪则在乎人事之修举而已人事修举责诸君
相而史臣之职实为之龟鉴故曰域中有三大曰天曰
君曰史官此非虚言也史在于朝则为一代之书史在
于邑则为一代之志志顾不重哉新乡古弼鄘地殷先
王之膏泽沐浴最深其后虽染于妹土而保乂之化肇
自孟侯殆与伊洛丰镐同其熙洽其析汲获嘉二邑地
置新乡则创于隋累代因之山川形势左孟门而右太
卷七 第 42a 页 WYG1312-0778c.png
行人民风俗勤播种而尚孝弟洵河朔要区哉前志虽
有可观丧乱之后因革固已不同名公硕人之懿行骚
人文士之纂述更多未备适大中丞胶侯贾公持节豫
州檄州县各修厥志新乡之志则请于许傅岩先生曰
先生操觚司海内文衡久矣若然藜天禄之阁则当上
继龙门扶风助是非赏罚之权兹一邑之志聊摅所怀
其邓林之一枝而昆山之片玉也欤先生曰是役也余
不可以辞于是含毫吮墨纂要钩深询诸故老之传闻
卷七 第 42b 页 WYG1312-0778d.png
与夫贞珉之镌刻且旁采博蒐自经史以及诸子百家
里歌巷谣凡有关涉莫不捃摭网罗无所佚替至于恒
星分野七政东行之说则又与余投书辨论而先生独
得其精微然则虽一邑之志君子观之以为有良史之
才焉余故乐为述而序之俾后之览者知夫一邑之中
亦有天地古今之变恢弘瑰伟之观若夫斡旋转运安
民阜物必有待于邑之良有司与乡之耆德而好学者
此物此志也夫
卷七 第 43a 页 WYG1312-0779a.png
重修宁昌县学宫序
闻之古者奠先师于学而无庙其后庙事之而无学自有宋
以来乃令天下皆得立学奠孔子其中如古盖自都邑郡县
以至荒徼遐塞莫不喁喁向风而有严有翼也呜呼盛矣虽
然古之所以为教者其法甚详智仁圣义忠和其德也孝友
睦姻任恤其行也礼乐射御书数其艺也而又有言伪行僻
之禁侯明挞记之条是以磨砻濯淬渐渍日久有以聪明天
下之耳目而成其材今之所为学者吾知之矣俎豆笾篚樽
卷七 第 43b 页 WYG1312-0779b.png
爵簠簋之属岁时春秋稍稍陈设一二广文先生兀兀苜蓿
斋中叹无毡而歌饭不足即为之弟子且有不谋其面者矣
又况长吏者以钱榖刑名为要簿书期会为急以饰厨传工
伛偻为能凡进德修业执经问难之事何啻秦越人之各异
其志哉教化衰息未有甚于此时者已再郁赵老父母令瘿
陶之三年桴鼓不鸣鸿雁来归颂声交作虽鲁恭之于中牟
陈球之于繁阳未之过也顾兵燹之馀泮宫倾圯鞠为茂草
公过之而喟然曰是长吏之责乎乃倡义捐俸庀材鸠工而
卷七 第 44a 页 WYG1312-0779c.png
宁之绅士亦莫不拮据以趋不费民间一粒一钱数月告
竣自殿庑斋廊以及门壁庖湢莫不焕然藻然公进广文
先生诸弟子而告之曰余之为此举也岂徒美耳目之观
耶尔宁昌固甲第渊薮自有明迄
大清以来或状元宰相或九卿侍从其馀部寺方面魁名
杰出者指不胜屈在恒阳为文献之邦矣此皆学之所成
之材也夫以恒郡幅员之大而宁昌所成之材独优如此
则古之所以为教之法其必有不尽淹没者矣今日者煌
卷七 第 44b 页 WYG1312-0779d.png
煌骏奔余将与广文弟子勉其不逮以供从事于磨砻濯
淬之方也敢谓非长吏之急务而弗尽厥心诸士其勉之
矣盖公之言如此余邑去宁昌密迩沐公河润之化有素
新孝廉冯尔吉公所拔士也请为文以叙余故述其颠末
以见公修学之意将以成士子之材而复于古且以为后
之教瘿陶与瘿陶士人之学于此者劝也
任子家乘序
余昔驱车过济上即闻古春秋孔门任子祀于兹土未
卷七 第 45a 页 WYG1312-0780a.png
尝不旷世相感徘徊不能去云时值戎马匆遽弗获瞻
拜至今以为遗憾间读史记孔子弟子列传身通六艺
者七十七人皆异能之士也而任子之名在焉字选郑
氏曰楚人顾其言语行事不见于四子之书而家传所
载则从夫子讲学于洙泗之上读书峄山周流列国唐
封任城伯宋加当阳侯明称先贤任子从祀庙庭由春
秋以来至于今七十五代矣夫汉阙唐陵化为冷风烟
草者何限即自黄帝分别姓氏以来宗族支𣲖淹没不
卷七 第 45b 页 WYG1312-0780b.png
知源流者甚多而任子之世系分明若此岂非贤者之
盛德食报久而弥彰耶然由今七十五世以至于百世
千世吾知庙祀血食与天地并久终不可绝何者孔子
之泽万世不斩则任子之泽亦万世不斩也或曰任子
之言语文章既不槩见则学者称述之疑于过情余则
以为不然夫圣门曾子子思著书立说传道后世而颜
子以喟然数语发明至理称为亚圣七十子之徒当时
亦各有言语文章秦火之后漫灭散失不复纪载徒令
卷七 第 46a 页 WYG1312-0780c.png
人想慕其穆如清风之德则亦不幸而不传不得与子
游子夏诸贤使后人咏叹讽味其书也然即不传亦何
逊焉后裔南石学邃才敏与家弟辩若同登辛丑科进
士甚契持家乘示余徵言为序余自甲子以来矢志愿
学曾作圣学知统以发明大中至正之传而终以未得
亲炙先贤为歉读任子家乘如见任子见任子因此见
孔子矣司马迁不云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
心窃向往之愚悲世之人往来兹地者不能涓洁藻修
卷七 第 46b 页 WYG1312-0780d.png
登先贤之堂思先贤之德而徒留连于李青莲饮酒歌
笑之楼也其亦不知所重矣南石兄其敬守先祀以勿
忘先圣之教也余悬车后将登泰山趋阙里观先圣之
祭器车服并登任子之祠而瓣香下拜焉南石兄其待
我于济水之上乎
兼济堂文集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