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集-唐-孟浩然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WYG1071-043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
 孟浩然集      别集类一(唐/)
  提要
    (臣/)等谨案孟浩然集四卷唐孟浩然撰前有
    天宝四载宜城王士源序又有天宝九载韦
    滔序士源序称浩然卒于开元二十八年年
    五十有二凡所属缀就辄毁弃无复编录乡
    里购采不有其半敷求四方往往而获今集
卷首 第 1b 页 WYG1071-0437b.png
    其诗二百一十八首分为四卷此本四卷之
    数虽与序合而诗乃二百六十三首较原本
    多四十五首洪迈容斋随笔尝疑其示孟郊
    诗时代不能相及今考长安早春一首文苑
    英华作张子容而同张将军蓟门看灯一首
    亦非浩然游迹之所及则后人窜入者多矣
    士源序又称诗或缺逸未成而制思清美及
    他人酬赠咸录次而不弃而此本无不完之
卷首 第 2a 页 WYG1071-0438a.png
    篇亦无唱和之作其非原本尤有明徵排律
    之名始于高柄唐诗品汇古无此称此本乃
    标排律为一体其中田家元日一首晚泊浔
    阳望香炉峰一首万山潭一首渭南园即事
    贻皎上人一首皆五言近体而编入古诗之
    中临洞庭诗旧本题下有献张相公四字见
    方回瀛奎律髓此本亦无之显然为明代重
    刻者所移改至序中有丞相范阳张九龄等
卷首 第 2b 页 WYG1071-0438b.png
    与浩然为忘形之交语考唐书张说尝谪岳
    州司马集中称张相公张丞相者凡五首皆
    为说作若九龄则籍𨽻岭南以曲江著号安
    得署曰范阳亦明人以意妄改也以今世所
    行别无他本姑仍其旧录之而附订其舛互
    如右乾隆四十三年七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卷首 第 3a 页 WYG1071-0438c.png
孟浩然集序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
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交游之中通脱倾盖
机警无匿学不为儒务掇菁藻文不按古匠心独妙五
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间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
诗作会浩然句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坐嗟其
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丞相范阳张九龄侍御史京兆
王维尚书侍郎河东裴朏范阳卢僎大理评事河东裴
卷首 第 3b 页 WYG1071-0438d.png
揔华阴太守郑倩之守河南独孤策率与浩然为忘形
之交山南采访使本郡守昌黎韩朝宗谓浩然间代清
律寘诸周行必咏穆如之颂因入秦与偕行先扬于朝
与期约日引谒及期浩然会寮友文酒讲好甚适或曰
子与韩公预诺而怠之无乃不可乎浩然叱曰仆巳饮
矣身行乐耳遑恤其佗遂毕席不赴由是閒罢既而浩
然亦不之悔也其好乐忘名如此士源佗时尝笔赞之
曰导漾挺灵寔生楚英浩然清发亦其自名开元二十
卷首 第 4a 页 WYG1071-0439a.png
八年王昌龄游襄阳时浩然疾疹发背且愈相得欢甚
浪情宴谑食鲜疾动终于治城南园年五十有二子曰
仪甫浩然文不为仕伫兴而作故或迟行不为饰动以
求真故似诞游不为利期以放性故常贫名不继于选
部聚不盈于担石虽屡空不给而自若也士源幼好名
山行年十八首事陵山践止恒岳咨求通玄丈人又过
苏门问道隐者元知运太行采药经王屋小有洞太白
习隐诀终南修亢仓子九篇天宝四载徂夏诏书徵谒
卷首 第 4b 页 WYG1071-0439b.png
京邑与冢臣八座讨论山林之士麇至始知浩然物故嗟哉未禄于代史不必书安可哲踪妙韵从此而绝故
详问文者随述所论美行嘉闻十不纪一浩然凡所属
缀就辄毁弃无复编录常自叹为文不逮意也流落既
多篇章散逸乡里购采不有其半敷求四方往往而获
既无他事为之传次遂使海内衣冠缙绅经襄阳思睹
其文盖有不备见而去惜哉今集其诗二百一十八首
分为四卷诗或缺逸未成而制思清美及他人酬赠咸
卷首 第 5a 页 WYG1071-0439c.png
录次而不弃耳王士源序
宜城王士源者藻思清远深鉴文理常游山水不在人
间著亢仓子数篇传之于代余久在集贤常与诸学士
命此子不可得见天宝中忽获浩然文集乃士源为之
序传词理卓绝吟讽忘疲书写不一纸墨薄弱昔虞坂
之上逸驾与驽骀俱疲吴灶之中孤桐与樵苏共爨遇
伯乐与伯喈遂腾声于千古此诗若不遇王君乃十数
张故纸耳然则王君之清鉴岂减孙蔡而巳哉余今缮
卷首 第 5b 页 WYG1071-0439d.png
写增其条目复贵士源之清才敢重述于卷首谨将此
本送上秘府庶久而不泯传芳无穷天宝九载正月初
三日特进行太常卿礼仪使集贤院修撰上柱国沛国
郡开国公韦滔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