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下放言 卷中 第 1a 页 WYG0863-073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岩下放言卷中
宋 叶梦得 撰
严阳尊者尝门赵州不将一物来时如何州云放下着
曰既不将一物来放下个什么州云放不下时却取
将去余尝读庄子见南荣趎见老子嬴粮七日七夜
所老子曰自楚之所来乎曰唯老子曰子何与人偕
来之众也南荣趎跃然顾后老子曰子不知吾所谓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1b 页 WYG0863-0731b.png

乎南荣趎俯而惭仰而叹曰今者吾忘吾荅因失吾
问吾谓此言与赵州正冥合夫谓不将一物来已将
一物来矣南荣趎不知有何事至赢粮七日七夜无
乃大气急生宜老子之厌其人多也庄周寓言无实
然亦善为戏笑之人也命之曰南荣趎夫南矣又荣
焉走而趋者失之于颠而方自楚来其挟何至三人
乎老氏所告曼衍不可捕诘然彼所谓忘吾荅而失
吾问者疑亦有僩然而得于中者也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2a 页 WYG0863-0731c.png

庄周言万物出于机入于机自得水为㡭而不一二数
无不皆然此言兼载列子庄周书有阙文人谓之多
不能解得水为㡭上自能绳为鹑一句其义始可通
不若列子之全也余居山间默观物变固多矣取其
灼然者如蚯蚓为百合麦之坏为蛾则每见之物理
固不可尽解业识流转要须有知然后有所向若蚯
蚓为百合乃自有知为无知麦之为蛾乃自无知为
有知蚯蚓在土中欲化先蟠结如毬已有百合之状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2b 页 WYG0863-0731d.png

一夕而变纷然如飞尘以佛氏论之当时自其一意
念精之极因缘而有即其近者鸡之伏卵固自此出
今鸡伏鸭乃如庄周所谓越鸡伏鹄者此何道哉麦
之为蛾盖自蛾种而起因以化麦非麦之能化蛾也
由是而言之一念所生无论善恶要自有必至者后
稷因履人迹而生启自石出此真实论金光明经记
流水长者尽化池鱼皆得生天更复何疑但恐人信
不及尔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3a 页 WYG0863-0732a.png

常上人言吾问如来会中阿那律多无目而见难陀龙
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无舌知味
舜若多神无身觉触此自根尘中来惟复在根尘外
若言根尘中来彼自无有谁为受者若言在外我既
无内云谁在外常子大笑若能解此则老氏言视之
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犹
是第二义人生十二时要须常体会此一段事无令
冷地有人看见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3b 页 WYG0863-0732b.png

晁文元公年四十始娶前此未尝知有女色早从刘海
蟾学道自言得长生之术故年康强精明视听不少
衰六十后即兼穷佛理然多从经论讲师以分别名
相为主意将以儒释道通为一其自著书号法藏碎
金累数万言反复不出此义书成继作道院集三卷
过八十又为耄知馀书余不及见而道院集亦但伸
前意而归要尔妙湛师尝为吾云江民表尝惜此公
不一见正明眼每有遗恨然论忠实和平无一豪世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4a 页 WYG0863-0732c.png

间情伪处则第一等人也其子数世世愈盛天固有
以报之法藏碎金自记其所得处云耳中尝闻天乐
和雅之音有可胜言者自见其形每在前既久而加
小类数寸不违眉睫之间此恐是刘海蟾所得佛氏
则无是事诸人之所疑也乃知脱粘除纲大是难事
如此公果有未至则他人可不勉耶
韩魏公不甚言佛理盖平生所厚善而信者欧阳永叔
势不得不然每为人言自少至老终始所践履惟在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4b 页 WYG0863-0732d.png

一部论语中未尝须臾散离文若云公晚镇北门已
六十馀矣玉汝为都转运使公时多病不甚视事数
谒告家居玉汝母尝遣文问候至则直造卧内几案
间不见他物惟一唾壶与论语尔乃信传者不谬人
果欲修身于论语未论尽得但能行其数十言随人
高下大小无有不为善人君子者况略见其所不可
得闻者乎吾尝为论语释言未尝沿袭徒为世俗传
注直欲有不愧所闻者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5a 页 WYG0863-0733a.png

立则见其参于前在舆则见倚于衡何须更要讲解
举足动步无所不当用意常须痛自鞭策尔
玉素处士张举字子厚毗陵人治平初试春官司马温
公主文赋公生明以第四人登第既得官归即不仕
终身元祐初尝起为颖州教授力辞不就余家与之
有旧故余未冠得拜之稍长益相亲清通远略不为
崖异与前此号隐居晔然自夸于俗者不类士大夫
既以相与推敲日款其门随高下接之无不满其意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5b 页 WYG0863-0733b.png

贺铸有口才最好雌黄人于后亦无问言每折节事
之常称之曰通隐先生余尝扣其弃官之说子厚笑
曰吾岂不欲仕者初但以二亲年俱高吾一子不忍
去左右既亲殁吾将老矣欲仕复何为因循至是尔
其言大抵若此家藏书数万卷善琴棋曰惟玩此三
物不甚饮酒余得以周旋涉世以来粗免大过闻子
厚为多大观初厚已死州里上其行余适在翰林蔡
鲁公亦素知其为人遂得赐号官其一子今其子亦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6a 页 WYG0863-0733c.png

死诸孙未有闻者西北士不甚知其人今能言之者
绝少魏野以有闲而名益彰惜乎子厚之无闲也
富郑公少好道自言吐纳长生之术信之甚笃亦时为
炼烧丹灶事而不以示人余镇福唐尝得其手书还
元火候诀一篇于蔡君谟家盖至和间持其母服时
书以遗君谟者方知其持养大槩熙宁间初罢相守
亳州公已无意于世矣圆照大本者住苏州瑞光方
以其道震东南𨽻州僧正颙世号颙华严者从得法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6b 页 WYG0863-0733d.png

以归郑公闻而致之于亳馆于书室亲执弟子礼一
日旦起公方听事公堂颙视室中有书匮数十其一
匮鐍甚严问之左右曰公常手自启闭人不得与意
必道家方术之言亟使取火焚之执事者争不得公
适至问状颙即告之曰吾先为公去大病矣公初亦
色微变若不乐者已而意定徐曰无乃太虐戏乎即
不问自是豁然遂有得颙曰此非我能为公当归之
照师乃以书偈通圆照故世言公得法大本然公晚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7a 页 WYG0863-0734a.png

于道亦不尽废薨之夕有星陨于寝洛人皆共见此
岂偶然哉妙湛师为余言亲得于其师小夲小夲得
其师大夲者云耳
余中岁少睡盖老人之常态无足怪者每夜过分辄不
能再睡展转一榻间胸中既无纤物颇觉心志和税
神宇凝静有不能名者时闻鼠啮唧唧有声亦是一
乐事当门老仆鼻息如雷间亦有呓语或悲或喜或
怒或歌听之每启齿意其亦必自以为得而余不得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7b 页 WYG0863-0734b.png

与也尝在颖川时初自翰林免官先君为倅归养居
后圃三间小室旁无与邻左右惟一点仆意况已如
此尝有诗云城头晚漏鸣丁丁

间月落却未明衡
阳归雁过欲尽汝阳荒鸡初一鸣悠悠断梦子不记
草草微吟还独生成人得意须几许一睡稍足无与
情逮今四十年了无异者余每自料非世间享福人
平生大得志处不过如是但能保此一生如佛与波
斯匿王论见恒河性有味言也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8a 页 WYG0863-0734c.png

世传神仙吕洞宾名嵓洞宾其字也唐吕渭之后五代
从钟离权得道权汉人仙者自宋以来与权更出没
人间权不甚多而洞宾踪迹数见好道者每以为口
实余记童子时见大父魏公自湖外罢官还道岳州
客有言洞宾事者近岁尝过城南一居寺题诗二首
壁间而去一云朝游岳鄂暮苍梧袖有青蛇但气粗
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其二云独自行
时独自坐每恨时人不识我惟有城南老树精分明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8b 页 WYG0863-0734d.png

知道神仙过说者云寺有大古松吕始至无能知者
有老人自颠徐下致恭故诗云然先大父使予诵之
后得季观所记洞滨事碑与少所闻正同青蛇世多
言吕由剑侠入非是此正道家以气炼剑者自有成
法神仙事渺茫不可知疑信者盖相半然是身本何
物故自有主之者区区百

亦何足言弃之为佛存
之则为仙在去留问尔洞滨虽非予所见然世要必
有此人也哉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9a 页 WYG0863-0735a.png

惠远法师白莲社在庐山东林会者佛驮耶舍佛陀跋
陀罢竺道生慧持慧献昙恒道禺道敬昙诜皆浮屠
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宗炳张野张诠皆士合十八
人初晋太元中为佛者道安居太山远从之学安以
为高弟遗行其教东南至庐山乐之因留不去寺旧
不甚广元封丰老南之徒常总主寺事物雄迈为徒
之杰始斥大鼎新之雄丽庄严遂为江湖间第一而
白莲社者其遗迹尚在余少屡欲往游讫无因今老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9b 页 WYG0863-0735b.png

矣势必不能至得李伯时为爱之常揭之壁间意或
得僧俗间胜士十许辈不必如远之数追其故事于
山间山有二泉东泉为尤胜潴其下流倚山傍流为
涧为池亦多种莲然三十馀年讫无甚如余意者每
徘徊涧壑想见远时辄慨然如见其人远社为浮屠
者吾不能知而刘遗民周续之雷次宗皆见宋书隐
逸传风调清远方知晋宋间风俗之衰方外超出绝
俗之士尚不乏如此岂今而无之乎第无余以致之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10a 页 WYG0863-0735c.png

尔顷蒙恩赐寺积善教忠守其丘墓自闽还规模作
屋八十楹去余居无一里四山环集两涧绕其傍今
渐成其三之一尚意有道生辈肯从之终以成予志
也
余少好藏三代秦汉间遗器遭钱塘兵乱尽亡之后有
遗余铜鸠柱头色如碧玉因以天台藤杖为干植之
每置左右今年所亲章微州在平江有鬻铜酒器其
首为牛制作简质其间涂金隐隐犹可见意古之兕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10b 页 WYG0863-0735d.png

觥会于生朝章亟取为余寿余欣然戏之曰正患吾
鸠杖无侣造物岂以是假之耶二物常以自随往岁
自行山间使童子操杖以从殆以为观尔未必直须
此物也迩来足力渐觉微每升降殆不可无时坐石
间儿子甥侄辈环子侧辄以杖使以觥酌酒而进即
为引满常亦自笑其癖顷有嘲好古者谬云以市古
物不计直破家无以食遂为丐犹持所有颜子陋巷
瓢号于人曰孰有太公九府钱乞一文吾得毋似之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11a 页 WYG0863-0736a.png

陶渊明所记桃花源今鼎州桃花观即是其处余虽不
及至数以问湖湘间人颇得言其胜事云自晋宋来
由此上升者六人山十里间无杂禽惟二禽往来观
中未尝有鸟增损新旧更昜不可知耆老相传自晋
迄今如此每有贵客来鸟辄先号鸣庭间人率以为
占渊明言刘子骥闻之欲往不果子骥见晋书隐逸
传即刘驎之子骥其字也传记子骥采药衡山深入
忘反见一涧水南有土名囷其一闭一开开者水深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11b 页 WYG0863-0736b.png

广不可过或说其间皆仙灵方药诸杂物既还失道
遇伐弓人问径始归后欲更往终不复得大类桃源
事但不见其人尔晋宋间如此异亦颇多王烈石髓
亦其一也镇江茅山世以比桃源余顷罢镇建康时
往游三日按图记问其故事山中人一一指数皆可
名然不至大亦无甚奇胜处而自汉以来传之宜不
谬华阳洞最知名才为裂石阔不满三四尺其高三
尺不可入金坛福地正在其下道流云近岁刘浑康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12a 页 WYG0863-0736c.png

尝得入百馀步其言甚夸无可考不知何缘能至韩
退之未尝过江而诗有烦君直入华阳洞割取乖龙
左耳来意当有所谓不止为洞言也
孔子言仁者静智者动吾观自古功名之士类皆好动
不但兴作事业虽起居语默之问亦不能自已王荆
公平生不喜坐非睡即行居钟山每早饭已必跨一
驴至山中或之西庵或之定林或中道舍驴遍过野
人家亦或未至山后还然要必须出复还已作字说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12b 页 WYG0863-0736d.png

时用意良苦尝置石莲百许枚几案上咀嚼以运其
思遇尽未及益即齧其指至流血不觉世传公初生
家人见有獾入其室有顷生公故小字獾即尝以问
蔡元度曰有之物理始不可晓苏子瞻性亦然初商
黄州布衣芒履出入阡陌多挟弹击江水与客为娱
乐每数日必一泛舟江上听其所止乘兴或入旁郡
界经宿不返为守者极病之晚贬岭外无一日不游
山晁以道尝为余言顷为宿州教授会公出守钱塘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13a 页 WYG0863-0737a.png

夜过之入其书室见壁间多张古名画爱其钟隐雪
雁欲为题字而挂边高不能及因重二卓以上忽失
足坠地大笑二人皆天下伟人盖出于智者当尔吾
素累坠固非二公之比自得此山乐其泉石欲为藏
书之所旦携其仆夫荷插持图平夷涧谷搜剔岩窦
虽风雨不避旁观皆以为甚劳而余实未尝倦殆其
役于物耶新居将成颇亦自惊夫仁智性之成德由
是以入圣虽动其何伤其必有以养之而后不至于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13b 页 WYG0863-0737b.png

敝因榜其厅事东西两斋曰近仁曰近知而厅曰乐
寿非曰能之盖虽老犹将学焉又以戒为子孙者也
李文饶平泉草木记云以吾平泉一草一木与人者非
吾子孙也欧阳永叔尝笑之余谓文饶之感何至平
泉草木而已哉后读五代史至张全义监军与军将
孙延古争醒酒石事全义杀之延古可为克家之子
矣然以与监军则违其戒守其戒则或因之以至于
杀人一名亦何足言使文饶而先悟此岂直无以累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14a 页 WYG0863-0737c.png

人亦当自克其身矣好石良是一癖古今文士每见
于诗咏者必有直好也其好者正自不能解余绍圣
问春官不第道归灵壁县世以为出奇石余时卧病
舟中行橐萧然闻茶肆多有求售公私未之贵人亦
不甚重亟得其一长尺许价当八百取之以归探其
所有仅七百金假之同舍而足不觉病顿愈夜抱之
以眠知人之好石不特其言也自行此壑刳剔岩洞
与藏于土中者愈得奇今岩洞殆千馀处而奇石林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14b 页 WYG0863-0737d.png

立左右不可以数计心犹爱之不已岂非余之癖哉
赖晚年粗知道文饶之病则无复有客欲得者听其
自取以去未尝较尝戏谓儿童辈云此不但吾无所
累汝亦可以免矣夫人事何尝不类尔每以文饶之
言观之世间得更有一物耶
孔子以治诗书礼乐春秋六经而一君无所钩用老子
谓六经先王之陈迹非其所以迹而教之以白鹢相
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䳄应于下而风化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15a 页 WYG0863-0738a.png

孔子居三月不出得其为鸟鹊孺鱼传沬细要者化
有弟而兄啼盖以类觉之也自以为不与化为人安
能化人而老子可以此正今之所谓禅者但言之不
同耳世语吾儒之言则近以语佛氏之言则晤殆其
不自了而惑于名故为佛氏者亦不以其情告之而
待其自悟使人人知孔子之得于老子而老子肯之
世岂复有禅哉吾尝谓古之至理有不谋而冥契者
吾儒之言易佛氏之言禅是也夫世故有不可言而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15b 页 WYG0863-0738b.png

终不可免于言吾儒不得已则命之曰易以其运转
无穷而不可执佛氏不得已而命之曰禅以其不传
而可以更相与也达其不可执而受其更相与者禅
与易岂二道哉但不知二氏初何以不相为谋而表
里如此惟其道之一尔此段老子先之以性命不可
意不变此性命之直不可以言传而语之者也维之
以时不可止道不可壅也此其为不可执而可以更
相与者也孔子许颜渊曰其心三月不违仁庄子亦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16a 页 WYG0863-0738c.png

曰孔子不出三月而复见老子盖古之论者必以三
月为莭天道一变也言之同有至是哉
岩下放言 卷中 第 16b 页 WYG0863-0738d.png
岩下放言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