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第 1a 页 WYG0848-032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吕氏春秋卷七
汉 高诱 注
孟秋纪第七
七月纪
一曰孟秋之月长日至四旬六日
日在翼昏斗中
旦毕中则立秋其日
卷七 第 1b 页 WYG0848-0322d.png

庚辛其帝少皞
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
商律中
夷则其数九
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
凉风至白露降
寒蝉鸣鹰乃祭鸟始用行戮
天子居
卷七 第 2a 页 WYG0848-0323a.png

总章左个乘戎路驾
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食麻
与犬其器廉以深是月也以立秋
先立秋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
日立秋盛德
在金天子乃斋立秋之
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
还乃赏军率武人于朝
天子乃命将帅还厉兵简练桀隽
卷七 第 2b 页 WYG0848-0323b.png

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巡彼远
方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
禁止奸慎罪邪务搏执
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
决狱讼必正平戮有罪严断刑
天地始肃不可以赢
是月也农乃升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壅
卷七 第 3a 页 WYG0848-0323c.png

塞以备水潦修宫室附墙垣补
城郭是月也无以封侯立大官
无割土地行重币出大使
行之是令而凉风至三旬孟秋
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
行春令则其国
乃旱阳气后还五谷不实
行夏令则多火灾寒热不节民多疟
卷七 第 3b 页 WYG0848-0323d.png

疾
荡兵
二曰古圣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兵之所自来者上
矣与始有民俱凡兵也者威也威也者力
也民之有威力性也性者所受于天也非人之所能为
也武者不能革而工者不能移兵所自来者久矣
黄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固次
作难矣五帝固相与争矣
卷七 第 4a 页 WYG0848-0324a.png

递兴废胜者用事又曰蚩尤作
兵蚩尤非作兵也
利其械矣
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林木以战矣胜者为长
长则犹不足治之故立君君又不足以治之故
立天子天子之立也出于君君之立也出于长长之立
也出于争争斗之所自来者久矣不可禁
不可止
故古之贤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家无怒
卷七 第 4b 页 WYG0848-0324b.png

笞则竖子婴儿之有过也立见
国无刑罚则百姓之悟相侵也立见
天下无诛伐则诸侯之相暴也立见
故怒笞不可偃于家刑罚不可偃于国诛伐不
可偃于天下有巧有拙而已矣故古之圣王
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丧其国
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
卷七 第 5a 页 WYG0848-0324c.png

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
为祸若用药者然得良药则
活人得恶药则杀人义兵之为天下良药也亦大矣
且兵之所
自来者远矣未
尝少选不用贵贱长少贤者不肖相与同有巨有微而
已矣察兵之
微在心而未发兵也疾视兵也作色兵也傲言兵也援
推兵也连反兵也侈斗兵也三军攻战兵也
卷七 第 5b 页 WYG0848-0324d.png

此八者皆兵也微巨之争也今世之以偃兵疾说者终
身用兵而不自知悖故说虽彊谈虽辨文学虽博犹不
见听故古之圣王有义兵而
无有偃兵兵诚义以诛暴君而振苦民民之说也
若孝子之见慈亲也若饥者之见美食也民之号呼而
走之若彊
弩之射于深溪也若积大水而失其壅堤
也中主犹若不能有其民而况于暴君乎
振乱
卷七 第 6a 页 WYG0848-0325a.png

三曰当今之世浊甚矣黔首之苦不
可以加矣天子既绝贤者废伏
世主恣行与民相离黔首无所告愬
世有贤主秀士宜察此论也则
其兵为义矣
天下之民且死者也而生
且辱者也而荣且苦者
也而逸世
主恣行则中人将逃其君去其亲又况于不肖者乎
卷七 第 6b 页 WYG0848-0325b.png

故
义兵至则世主不能有其民矣人亲不能禁其子矣
凡为天下之民
长也虑莫如长有道而息无道赏有义而罚不义今之
世学者多非乎攻伐非攻伐而取救守取救守则乡之
所谓长有道而息无道赏有义而罚不义之术不行矣
天下之长民其利害在察此论也攻伐之与救
守一实也而取舍人异
卷七 第 7a 页 WYG0848-0325c.png

以
辨说去之终无所定论固不知悖也知而欺
心诬也诬悖之士虽辨无
用矣是非其所取而取其所非也是利之
而反害之也安之而反危之也
为天下之长患致黔首之大害者若说为深
夫以利天下之民为心者不可以
不熟察此论也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无道而伐
不义也攻无道而伐不义则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
卷七 第 7b 页 WYG0848-0325d.png

禁之者是息有道而伐有义也是穷汤武之
事而遂桀纣之过也凡人之所
以恶为无道不义
者为其罚也所以蕲有道行有义者为其赏也
今无道不义存存者赏之也而有道
行义穷穷者罚之也赏不善而罚善欲民
之治也不亦难乎故乱天下害黔首者若论为大
禁塞
卷七 第 8a 页 WYG0848-0326a.png

四曰夫救守之心未有不守无道而救不义也守无道
而救不义则祸莫大焉为天下之民害莫深
焉凡救守者太上以说其次以兵
以说则承从多群日夜思之事心任精起则诵之
卧则梦之自今单唇乾肺费神伤魂
上称三皇五帝之业以愉其意下称
五伯名士之谋以信其事早朝晏罢以告
制兵者行说语众以明其道道毕说单而
卷七 第 8b 页 WYG0848-0326b.png

不行则必反之兵矣反之
于兵则必斗争之情必且杀人是杀无罪之民以兴无
道与不义者也无道与不义者存是长天下之害
而止天下之利虽欲幸而
胜祸且始长先王之法曰为
善者赏为不善者罚古之道也不可易今不别其
义与不义而疾取救守不义莫大焉害天下之民者莫
甚焉故取攻伐者不可非攻伐不可取
卷七 第 9a 页 WYG0848-0326c.png

救守不可非救守不
可取惟义兵为可兵苟义攻伐亦可
救守亦可
兵不义攻伐不可
救守不可使夏桀殷纣无道至于此
者幸也使吴夫差智伯瑶侵夺至于此者幸也
使晋厉陈灵宋康不善至于此者幸也
若令桀
卷七 第 9b 页 WYG0848-0326d.png

纣知必国亡身死殄无后类吾未知其厉为无道之至
于此也吴王夫差智伯瑶知必国为丘墟身为刑戮吾
未知其为不善无道侵夺之至于此也
晋厉知必死于匠丽氏
陈灵知必死于夏徵舒
宋康知必死于温吾
未知其为不善之至于
此也
卷七 第 10a 页 WYG0848-0327a.png

此七君者大而无道不义所残杀无罪之民者
不可为万数壮佼老幼胎𦢌之死者大
实平原广堙深溪大谷赴巨水积灰填沟洫险阻犯流
矢蹈白刃加之以冻饿饥寒之患以至于今之世为之
愈甚故暴骸骨无量数为京丘若山陵
世有兴主仁士深意念此亦可以痛
卷七 第 10b 页 WYG0848-0327b.png

心矣亦可以悲哀矣察此其所自生生于有道
者
之废而无道者之恣行夫无道者之恣行幸矣
故世之患不在救守而在于不
肖者之幸也救守之说出则不肖者益幸也贤者益疑
矣故大乱天下者在于不论其义而疾取救
守
怀宠
五曰凡君子之说也非苟辨也士之议也非苟语也必
卷七 第 11a 页 WYG0848-0327c.png

中理然后说必当义然后议故说义而王公大人
益好理矣士民黔首益行义矣义理
之道彰则暴虐奸诈侵夺之术息也暴
虐奸诈之
与义理反也其埶不俱胜不两立故兵入于敌之境
则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于
国邑之郊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
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虏奉而题归之以彰好恶
信与民期以夺敌资
卷七 第 11b 页 WYG0848-0327d.png

若此而犹有忧恨冒
疾遂过不听者虽行武焉亦可矣先发声出号曰兵
之来也以救民之死子之在上无道倨傲
荒怠贪戾虐众恣睢自用也辟远圣制謷丑先王排訾
旧典上不顺天
下不惠民徵敛无期来索无厌
罪杀不辜庆赏不当若此者天之所诛也人之所雠
也不当为君今兵之来也将以诛不当为君者也以除
民之雠而顺天之道也民有逆天之道卫人之雠
卷七 第 12a 页 WYG0848-0328a.png

者身死家戮不救有能以家
听者禄之以家以里听者禄之以里
以乡听者禄之以乡
以邑听者禄之以邑
以国听者禄之以国
故克其国不及其民独诛所诛而已矣举其
秀士而封侯之选其贤良而尊显之
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见其长老而敬礼
卷七 第 12b 页 WYG0848-0328b.png

之皆益其禄加其级论其罪人而救出之
分府库之金散仓廪之粟以镇
抚其众不私其财问其丛社大祠民之所不欲废者而
复兴之曲加其祀礼是以贤者荣其名而长老
说其礼民怀其德今有人于此能生死一人
则天下必争事之矣义兵之生一人亦多矣人孰
不说故义兵至则邻国之民归之若流水
诛国之民望之若
父母行地滋远得民滋众
卷七 第 13a 页 WYG0848-0328c.png

兵不接
刃而民服其化
卷七 第 13b 页 WYG0848-0328d.png
吕氏春秋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