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688-032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史纂通要卷十七
元 胡一桂 撰
李唐既亡司马氏通鉴直接朱梁系年纪事以
唐晋汉周为次欧阳公五代史亦然而文公
纲目自唐天祐四年丁卯迄于己未五十馀年
间惟两行分注以见其皆不预正统之列而分
注之中先后予夺有微旨存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688-0321d.png

今愚虽本通鉴纂集实折以纲目且寓区区
愚论焉
后梁
五代始于朱温纂唐是为后梁 姓朱氏更名晃初
镇汴州纂位都汴后迁洛阳
宋州人唐僖宗时附黄巢为盗巢僭号伪署温同州
防御使温见巢势日蹙举州降都统王铎承制以温为
同华节度使天子赐名全忠拜宣武军重镇昭宗时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688-0322a.png

进封梁王宰相崔胤两召全忠引兵诛宦官比至反围
迫天子胁制迁都遂行弑逆剿诸王弑
太后戮朝臣以成其纂夺废哀帝为济阴王寻
弑之僣位之初与宗戚饮博宫中其兄全昱酒酣忽
以投琼掷盆中迸散睨全忠曰朱三尔砀山一民从黄
巢为盗天子用汝为四镇节度富贵极矣奈何一旦灭
唐三百年社稷行当族灭何以博为人心天理不可泯
灭如此迹其五六年间大为晋兵所窘郁郁躁忿贼杀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688-0322b.png

无辜良由夹寨柏乡战辄丧败
次魏攻蓨闻晋惊
走
武可知也西都寝殿栋折几压
九曲泛池舟倾溺水
祗以傅笑而已且其不念聚麀之耻酿成友圭之祸白
首屠戮于仆夫冯廷谔之手殆与禄山之死无异回视
前日弑迫之惨天之报之足称其施可畏也夫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688-0322c.png

均王瑱
诛友圭嗣位都大梁
以义讨贼成功固宜
然梁与晋仇已非一日克用虽
死而存勖英勇温犹惮之况友贞乎使其处此亲信旧
臣委用宿将治内攘外犹惧不保顾乃因友敬之乱
疏忌宗室专任赵岩张汉鼎辈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688-0322d.png

屏弃敬翔李振王彦章等遂使群小弄权卖
官鬻狱政事日繁宿将愤怨士卒莫为之用虽温恭俭
约无荒淫之失何足道哉未几唐兵一麾宗祀殄灭首
已漆而藏之唐太社矣
哀哉愚
观朱温弑二帝一后杀九王害皇族千馀
灭唐三百年天下而有之仅十七年父子兄
弟宗族皆血刃无遗类岂冯廷谔皇甫麟唐庄宗诛之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688-0323a.png

哉天诛之也范太史谓其以一族易一身之富贵愚则
谓其以一身一家一族易一时之富贵万世之恶名也
荣辱得丧果何如哉斯无庸论矣独惟统绪之傅有足
言者欧公之作五代史也进梁续唐而不伪
梁而纲目于唐之亡也虽书唐遣使奉册宝于梁而不
以禅位书也虽书梁王晃称皇帝奉唐帝为济阴王而
亦不大书开平年号继天祐之后也至次年即书晋
岐淮南称天祐五年而后书梁开平二年亦不以唐室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688-0323b.png

已亡而置其年于梁之下也则知唐之正统不当属之
梁而欧公之论非矣然则唐室既亡正统果可属之后
唐乎吁此正文公微意也夫黄巢僣号唐几亡矣克用
复之三镇犯阙唐几亡矣克用复之朱温劫迁天子倾
覆帝室唐固亡矣而讨贼之义未尝一日不讲焉况夫
誓于此生靡敢失节克用尝言之吾王世世忠于唐室
张承业又言之则诸镇忠义诚未有若河东者一傅而
庄宗卒伸讨贼之义以成复雠之效则正统之傅固当黜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688-0323c.png

梁而进后唐也是书之作自唐亡后首书晋岐诸国称
唐天祐年号至二十年而遂以后唐同光继之而梁年
号皆书其下焉亦可知文公微意所在矣惜其部则沙
陁族则朱邪而所谓李氏者特出赐姓焉此其所以不
得上续唐统而卒以列国纪之也使其真高祖太宗之
子孙吾知天祐之号必大书二十年而继以同光亦与
蜀之章武晋之建武同矣文公微旨或者若是乎南宫
氏曰朱温罪戾王莽以来一人而已凶残淫秽抑又甚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688-0323d.png

焉作史者宜于唐亡之后直书朱温去其国号一如王
莽于以正其纂弑之恶亦庶几稍快于人心者或曰梁可
绝唐果可进乎曰其年则天祐其姓则赐附属籍其心
则惟欲灭贼以复唐祚大义炳然人心天理之所同与
虽未可如昭烈直接献帝天祐五年正月以前唐帝犹
在曹州可书继此则庄宗未即位以前天祐十七年间
真所谓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之时
也予而进之使得在大书之列以表其为唐之臣子迨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688-0324a.png

庄宗自即位则初心已变然后置同光于分书不亦可
乎梁篡国二主十七年亡
后唐
后唐庄宗存勖唐赐姓李氏附属籍为唐复雠灭梁继
昭宗后故国号唐都洛庄宗
之兴本于其父晋王克用王虽出自沙陁节度河东巢
寇之平功在第一上源之变诉于朝而不获伸遂与贼
梁治兵相攻积年不解然安于爵列为唐纯臣每有除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688-0324b.png

吏耻行墨敕必表奏闻温既篡唐
王犹用天祐年号
观其答蜀主书曰誓于此生靡失臣
节而其戒存勖之辞曰吾讨巢贼威振
天下若挟天子自作九锡禅文谁能禁我顾吾家忠孝
誓死不为汝他日当以复唐社稷为心慎勿效此此其
忠义上通于天贤于一时方伯远矣故先儒称其得人
臣体述其忠义功烈为唐末第一流盖以此也作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688-0324c.png

史君子傥于贼梁篡唐之后每晋王举事
必特书唐晋王李克用亦庶几可以明王素志矣
今乃不然于贼梁则进之以帝号而不疑于唐纯臣反
斥之以入寇而不恤冠屦倒置邪正悖戾何以为训乎
庄宗以弱龄嗣伯首破梁夹寨解
潞州重围朱
温惊叹曰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如吾
儿豚犬耳自是服镇定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688-0324d.png

捷柏乡走朱温蓨县
破其胆而夺之气至使有诸儿非彼敌吾
无葬地之言遂奄有河中
灭燕擒刘仁恭父子系颈以组献于太庙
至兼魏博
复与梁百战历两载而河北尽平
厥后平契丹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688-0325a.png

拔梁杨刘城
拔濮阳略
地下邽哭唐帝而还既即帝位
从郭崇
韬之谋策马渡河友贞授首梁寇殄灭
告厥成功还三矢于先王意气之盛何
其壮也当是时诸侯陆梁踞肆者皆骇愕相顾莫敢保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688-0325b.png

其土地王衍恃险踞慢偏师西向剑阁底平
帝固聪明英武敢于有为而亦
当时诸臣李存璋存审李嗣源嗣昭周德威郭崇韬张
承业之力也惜其知用兵之术而不知为天下之道志
小气骄矜功自喜御下无法性好伶优自傅粉黛共戏
于庭以悦刘夫人李天下之呼至遭批颊而
不耻此乃小人下流之态已不足以辱南面之位
至于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688-0325c.png

宠伶人以侮缙绅为刺史
而群臣怨军士愤任宦官为诸司使为
监军而政事紊藩镇怒
私货财以积内府而南郊劳
军不肯给赐恣游畋以伤禾稼或夜
合围至士卒坠死
其他严商税搉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688-0325d.png

盐池徵已蠲借
二税采民女
其失人心之事史不绝书加以拒諌诤
崇裒克
杀功臣
戮二弟无复君人
之道邺中之变生于弃恩任威李嗣源盖遏之而不能
止者也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688-0326a.png

未几伶人郭从谦作
乱帝死于流矢臣下敛乐器覆帝尸焚之
嗣源归洛拾骨灰烬以殡身死国灭善乎欧
阳子论之曰忧勤可以兴邦逸豫可以亡身两言真足
以尽其兴亡之故者矣南宫氏曰庄宗果能继父之志
有忠唐之心则剿除梁寇复唐社稷立其后嗣此上策
也纵不能然则俟贼梁既灭正其罪戾然后播告天下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688-0326b.png

称尊享御以绍唐统虽曰不正亦庶几有以自别于一
时纷纷盗贼之徒矣今乃弃张承业之忠言从吴蜀之
佞说不待灭梁已即帝位而居之
为善不终至无以
异于一时僣取者焉此其欲速不达见小利而大事不
成居位三年身死国灭其有故夫明宗亶世本夷人无
姓氏名邈佶烈以骑射事太祖质厚恭谨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688-0326c.png

太祖养为子赐名嗣源从庄宗定天下功居多后
授诏讨邺乱军变归汴将谢罪京师会庄宗已有内难
遂入洛百官三上笺请监国寻于柩前即位
涖政之初首放宫女仅存老旧之人
继斩孔谦悉去
苛敛之法罢诸道监军使尽杀之诏北都悉
诛宦官之逃匿者中官
教坊鹰房御厨人等悉从减省敕中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688-0326d.png

外毋得献鹰犬奇玩刺史以下毋得贡奉废内藏库四
方所上物悉归有司遣诸军就食近畿免得转运以任
圜为相忧公如家朝纲粗立令百官行转对法置端明
学士以备应对此皆初政之善不一而足自
是以往崇经术则诏国学五经博士各讲本经以伸横
经之义命国子监校定九经刋印行之又戒从荣
勿为诗曰吾虽不知书然喜儒生讲经义开发人意思
恤刑狱则因浑公儿之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688-0327a.png

失刑减膳十日以谢幽冤 州大理官坐失入而遭
贬释裴昭隐等不忍以一马杀三人之命
劝孝弟则随邓诸州亲疾不躬
养有禁滑州
书记匿母服遭诛敬天戒则脩广寿殿戒用金
碧岁尝旱暵已而暴雪诏
无得埽答天眷则因雁门斗粟十钱喜
谓左右曰须行善事以副天道论年谷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688-0327b.png

丰登四方无事又喜谓冯道曰当与公等作好事以答
上天闵农则诵聂夷中之讨
便民则罢亩
税曲钱罢铁禁
命诸道均民田税止游畋则纵鹰犬以为无
益而有损好听纳
则褒李祥而赐章服
却贡献则谓李金全曰卿为治如何勿但以献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688-0327c.png

马为事又诏京官不得进奉贺长至马及诸物
凡此皆圣王事也汉武帝唐太宗犹难之帝以夷人
目不知书而所为暗合古训有如此者其贤益可尚矣
至于每夕宫中焚香祝天愿早生圣人为生民主
八年之间年谷屡登兵革罕用粗为小康者惜夫以戏杀
从璨而亏父子之恩以诬杀任安
而亏君臣之义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688-0327d.png

年几七十讳言储嗣眷恋把
握不肯去手卒致从荣称兵惊乱宫阙父子祖孙数日
而绝
身肉未寒家国俱
破亦不学之所致夫闵帝从厚
嗣位仅五阅月用朱弘昭冯赟之谋命洋
王从璋代潞王权知凤翔
且先是杀其子女二人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0688-0328a.png

王惧举兵反以讨朱冯
为名兵至陜朱冯皆死
帝奔卫州王至蒋桥冯道上笺劝进
王入谒
太后太后下令废帝为鄂王令潞王继统王遣人就弑
之遂篡位帝性仁厚敦睦兄弟于潞王本无嫌弘昭之
徒横生猜间以致祸败观菩萨生铁之谣盖可知矣
潞王本姓王氏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0688-0328b.png

镇州人母魏少寡明宗为将掠得之已十馀岁养
为子名从珂长从征伐有功封潞王因徙镇惧祸遂反
篡夺盖至是而国姓三变焉
方其入洛许军士人赏百缗及入洛府库金帛不嬴三
万乃比屋预借五月僦直竭左藏倾
太后太妃簪珥给之继以边储不足徵敛无厌
河东镇冀魏博民咨胥怨
邦本已为之摇动况启敬塘之疑心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0688-0328c.png

夺敬瑭之节度
杀敬瑭之子弟以
促其叛哉敬瑭于是请兵契丹策马渡河潞
王曹太后刘皇后等携傅国宝登玄武楼而自焚矣
后唐有国四主三姓一十二年而晋取之焉
后晋
后晋高祖姓石名敬瑭本夷人不知得姓之始勇力善
战事唐明宗爱之妻以晋国公主镇太原素与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0688-0328d.png

潞王不协王嗣位徙镇天平拒命求援契丹上表称臣
且请事以父礼于是契丹自将赴援败唐兵
晋阳作册书立敬瑭为大晋皇帝灭唐都汴
即位之初随割幽蓟等十六州
与契丹仍许岁帛三十万疋其后契
丹改国号曰大辽上契丹尊号奉表称臣尊为父皇
帝司空冯道为册礼使岁输帛外吉凶庆吊岁时赠遗
玩好珍异相继于道契丹骄倨不逊责让无厌国人耻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0688-0329a.png

之敬瑭不耻也以此得国如君道何末年吐谷浑来奔
契丹谓招纳来让忧悒疾殂其亦可哀也矣南宫氏
曰朱文公纲目书晋于契丹之事则曰晋主上尊号契
丹契丹于晋之事则曰契丹加晋王尊号所以著假兵
助逆割地弃民之罪其恶契丹而贱敬瑭也甚矣呜呼
严矣哉齐王重贵高祖兄敬儒之子高武五子皆早卒
重睿尚幼故养齐王为子嗣位
违大臣众议信景延广狂策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0688-0329b.png

告哀契丹但致书称孙而不臣契丹大
怒责让决意入寇桑维翰屡请逊辞以谢又为延
广所沮且对使者乔荣大言以激怒之曰先帝北
朝所立今上中国所立为邻称孙足矣翁怒则来战孙
有十万横磨剑足以相待当时天下大蝗大旱民不堪
命方且今年遣使括民粟明年分道借民
财乃不量国势肆口兴戎继而
马家口戚城阳城之捷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0688-0329c.png

遽谓无虞骄奢益甚四
方贡献皆归内府广脩宫室厚赐伶优委任冯玉
疏黜维翰玉弄
权受赂朝政日坏又不悟契丹之狡谋信赵延寿
刘延祚之诈请
命杜威李守贞张彦泽大举北伐以迎之
至中渡桥与虏遇威拥兵不救官军之败
境内皇皇犹且调鹰苑内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0688-0329d.png

排沮人言未几三将叛降
彦泽且倒戈自封丘门斩关而入矣
主既表降维翰死国延
广就禽敌诘横磨剑安在计筹伏辜扼吭而死
负义夫妻子母北
迁黄龙晋
祚以灭敌主至京以冯道为太傅令百官朝贺
亡何大掠括钱帛载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0688-0330a.png

府库之实以行至栾城而死割腹实盐数斗盖藉以
免小白之泚云愚尝论之曰
呜呼欲图其终先虑其始敬瑭于契丹感援立之恩举
中国而附庸之以臣事君以子事父伈伈小心仅保危
喘而齐王乃欲抗衡之是诚以孙叛祖以臣叛君不亡
得乎此愚于石晋直斥之为契丹附庸之国而不以中
国之君常理论也吁其然乎其不然乎晋有国二主十
一年契丹灭之而汉兴焉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0688-0330b.png

后汉
后汉高祖姓刘氏名知远更名皓其先沙陁部人居
太原与石敬瑭俱事唐明宗敬瑭即位迁河东节度使
齐王时封北平王契丹灭晋初亦奉表已而知其不能
居中国齐王北迁乃即位晋阳及耶律德光遁死乃入
都汴改国号曰汉
初高祖拥步骑五万居太原重镇晋主与契丹结怨知
其必危而未尝论諌契丹屡深入初无邀遮救援之志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0688-0330c.png

及闻契丹入汴但分兵守四境以防侵轶而已晋主既
北中原无主于是从郭威杨邠之说始正
南面虽不忍更天福之号无补于事矣
即位之初因夫人李氏之言不忍戕民生
生之资倾内府以赏将士固己贤于潞王远甚
而陜晋诸郡一闻晋阳称帝争杀契丹
使者遣使奉表称款之不暇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0688-0330d.png

亦可以少
舒中国之正气矣惜其素非埽除乱略之才又无积行
累功之实乘时而兴偶然得之已无所凭藉从益子母
表迎而复诛
繁台之卒何辜而遭戮
杀张琏而灭弃信誓
赦重威而不正典刑
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0688-0331a.png

政事如此何以长世乎隐帝承祐
即位以来委任大臣有杨邠以总
机政有郭威以主争伐有史弘肇以典宿卫有
王章以掌财赋各任其职河东永兴凤翔三镇判
命
郭威进讨逾年底平
于是浸以骄纵嬖倖用事外戚预政
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0688-0331b.png

邠等裁抑既已敛怨帝年渐壮亦厌为大臣所制
加以群小谮诽以为信然遂与所昵李业聂
文进后匡赞郭明允等密谋一旦以无
罪杀邠及肇章于东庑下又遣密诏诛
王殷于澶州诛郭威王峻于邺都天诱其衷
机事败露
威入朝自诉至封丘王师御之帝
不从太后之戒轻出劳军败绩将还复回奔赵村民家
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0688-0331c.png

身死于郭明允之手
父子相承四载而灭自古享国未有如此之促者也
司马氏曰根疏者不固基薄者易危信然矣愚谓使隐
帝能亲贤远佞以德行仁培其根而厚其基犹惧不固
况无故而屠其大臣以促之哉则其以黄屋之尊逃民
家而死非不幸也亦宜也后汉有国二主四年
而周取之焉
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0688-0331d.png

后周
后周太祖姓郭氏名威字仲文邢州尧山人父简晋刺
史威少孤年十八以勇力为军佐汉高祖兴运拜平章
事隐帝世留守邺都帝密诏杀威事泄威入朝自诉帝
奔死乱兵威奏太后请立湘阴公赟赟父崇高祖母弟
节度河东使人问诚款如何威微时刺项为雀儿人皆
称郭雀儿威指谓之曰自古岂有花项天子耶崇信之
赟至宋州威已先为军士推戴请奉太后为母太后
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0688-0332a.png

废赟为湘阴公威
乃入即位国号周
都汴涖政之初立相得人王峻夙夜尽心知
无不为范质明敏彊记谨守法度李榖沈毅有器略议
论慷慨善开主意帝首诏罢进羡馀
服御器用务从俭朴太官常膳一切减损珍巧
祥瑞不得进奉汉宫宝器命碎于庭又诏百官有
益国利民之术封事直书勿事浮华其崇先圣也奠谒
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0688-0332b.png

孔祠躬拜墓下且官孔颜之子孙
其立法除弊也定诉讼法
定税牛皮
法
罢营田务
除租牛课
率多便民之事其救荒也契丹
流民入塞而加恤南唐就籴
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0688-0332c.png

过淮而不禁诸州发廪减价济民必分命朝臣以董
其事其诛罪显忠一无私意也叶仁鲁坐赃虽帝故
吏而不贷
马全义忠于所事虽屡挫帝而加擢
其待方镇也入朝买宴钱则罢之
至于征彦超贬
王峻诛王殷皆其
所自取史册所书有足称者亦可谓贤君矣临崩慨然
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0688-0332d.png

有感于唐十八陵之发遗命瓦棺纸衣刻石志墓又可
谓达人大观者独惜其以黔人而为天子虽出于势迫
变生然愚观其尝讽李谷以微言
李骧亦谓其心终欲自取
设心久矣特待衅而
后发耳岂真推之而不能去逃之而不能免者哉作史
者乃归之将士裂黄旗以被体扶抱拥迫吾谁欺欺天
乎世宗荣太祖柴皇后兄守礼子也太祖无子养以为
卷十七 第 24a 页 WYG0688-0333a.png

嗣封晋王太祖崩即位帝器貌英
奇聪明刚果嗣位之初首违众议大败北汉于高平
斩樊爱能何徽以正军令
自是骄将惰卒始知所惧顿革五十馀年之弊
政且因以知宿卫诸军之弊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乃大
简禁旅去其老羸升其精锐由此兵精近代无比
高平既捷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命近臣著开边策惟
卷十七 第 24b 页 WYG0688-0333b.png

王朴所献以为攻取之道当先其易今唐为易图取江
北以及江南岭南巴蜀可傅檄而定燕北亦必望风内附
然后伺河东之间一举可擒也帝欣然纳之
亡何西克秦凤
南平江淮
北收三关
议取幽州以及
河东势如破竹迹其武事亦可谓雄伟不常
卷十七 第 25a 页 WYG0688-0333c.png

者矣若夫按视澶郓以塞河决免田庐之漂没
浚胡卢河以限契丹河南始遂耕桑
大寒珍食自愧无功于民思为除害
虑征税早为民害定夏秋
限期并乡村置团耆绝公皂
侵扰刻木为农夫蚕妇置诸
殿庭以示重本之意颁均田图期一岁举行
卷十七 第 25b 页 WYG0688-0333d.png

减田羡
税至三万八千顷
米贷淮南或虑不能偿而曰民吾子也安在责其必偿
哉其嘉惠元元之意为如何先儒谓五代十二君爱
民者三帝为之最信斯言也至于谨选举
则设四科以取士
严覆试以黜缪滥审
百官则诏群臣极言得失以觇器略察能否
卷十七 第 26a 页 WYG0688-0334a.png

王环以不降受赏
刘仁赡以坚守蒙褒
李延邹以不写降表官其子
严续以尽忠获存
冯道以失
节被弃张美
以私恩见疏
择宰辅则李涛诙谐
卷十七 第 26b 页 WYG0688-0334b.png

王著嗜酒皆不得入相魏
仁溥虽不由科第处权要而谦退引罪归已以全活近
职果为不忝其诸善政漕运给耗
御苑录囚置监采
铜铸钱废天下佛寺三万三百三十六销佛像钟罄钹
铎以付监禁私度僧尼又可谓仁明有
为且不以无益害有益者矣载观作新历
访遗书定刑统
卷十七 第 27a 页 WYG0688-0334c.png

兴礼乐皆为政之要者
迹其五六年间以枹鼓之隙设施举措有如此者此犹
未也司马氏称其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江南
未服亲犯矢石期于必克既服则爱之如子推诚尽言为
之远虑宏规大度近于王道深为得之
独惜其用法太严
小有不举往往寘之极刑竹奉璘以捕盗不获诛
卷十七 第 27b 页 WYG0688-0334d.png

孟汉卿以纳藁取耗诛
陈渥检田失实康俨桥
道不谨孙延希役夫瓦中啖饭
侯希进不奉使者牒检
视夏苗符令先袍
𥜗不辨其罪皆不至死而
加之极典马道玄子死于贼而族死者二十四人
刑伤于滥抑何太甚
卷十七 第 28a 页 WYG0688-0335a.png

又其大者左右无讲学之臣欠格心事业人道之间亦
未免有亏柴守礼为本生父不能迎致奉养使犯法杀
人莫可诘问
符氏为李崇训妻夫死家破纳以为后岂足
以为天下母
深为盛德之累耳若夫大功未成中道
而殁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恭帝宗训七岁即
卷十七 第 28b 页 WYG0688-0335b.png

位于时宋太祖为殿前都检
点圣德隆兴中外物情素所属望契丹寇河东
诏太祖帅兵北征师次陈桥驿诸军大噪曰我辈
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俄以黄袍加帝身扶策升马拥
迫南归寻降诏禅位于宋矣时显德七年庚申正月初
五日也周有国三君两姓历九年而宋兴焉
五代割据诸国
按纲目诸国与梁唐晋汉周同在分书之列
卷十七 第 29a 页 WYG0688-0335c.png

日毂冥濛众星争耀五代之乱四方割据者蜂起前蜀
王建许州舞阳人自唐昭宗大顺二年入成都为四
川节度使至天复三年封蜀王明年用墨敕除官戊
辰僣称帝至后唐庄宗同光三年灭之凡二世统
州四十八合三十五年吴杨行密庐州合肥人
据淮南自唐昭宗景福元年破孙儒复入扬州至天
复二年封吴王晋高祖天福二年南唐李升取之
凡四主统州二十八合四十六年闽王
卷十七 第 29b 页 WYG0688-0335d.png

审知光州固始人据福建自唐昭宗景福元年审知
兄潮攻范晔奄有闽国至光化元年加审知威武节
度使后封琅邪王朱温开平封闽王至晋出帝开运
三年南唐李璟灭之凡六主统州五合五
十五年吴越钱镠杭州临安人据两浙自唐昭
宗乾宁二年讨董昌以功授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后
天祐三年封吴王至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俶纳
土国灭凡五主统州十三合八十四年
卷十七 第 30a 页 WYG0688-0336a.png

楚马殷许州鄢陵人据湖南自唐昭宗乾宁三年
刺潭州劝进朱温以殷为楚王至周太祖广顺元年
南唐李璟灭之凡六主统州二十三合
五十六年南汉刘隐蔡州上蔡人据广南自唐
哀帝天祐二年为广州节度使劝进朱温封王至宋
太祖开宝四年灭凡五主统州四十七合六
十七年南平高季兴陜州硖石人据荆南朱梁
开平节度荆州后封王至宋太祖乾德元年灭凡
卷十七 第 30b 页 WYG0688-0336b.png

五主统州三合五十七年后蜀孟
知祥邢州龙冈人据西川唐庄宗同光三年灭蜀知
祥以侍中治成都明年为东西川节度使后僣称帝宋
太祖乾德二年灭凡二主统州四十六合四十
年南唐李昪徐州人本姓李氏徐温养以为子
晋高祖天福二年取吴迁据金陵僣称帝
至宋太祖开宝八年灭凡三主统州三十五合
三十九年北汉刘旻汉高祖母弟据太原初名
卷十七 第 31a 页 WYG0688-0336c.png

崇湘阴公父以周太祖广顺元年僣位晋阳
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灭凡四主统州十
一合二十九年
卷十七 第 31b 页 WYG0688-0336d.png
史纂通要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