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 1a 页 WYG0688-011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史纂通要卷一
元 胡一桂 撰
三皇总论
三皇之号昉于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而不指其名其次则见于秦博士有天皇地
皇人皇之议
秦去古未远意三皇之称此
卷一 第 1b 页 WYG0688-0112d.png

或庶几焉汉孔安国书序乃始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
皇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为五帝不知果何所本盖孔子
于家语自伏羲以下皆称曰帝
易大傅春秋内外傅有黄帝炎帝之称
吕氏月令虽不可为据然有
曰帝太昊帝炎帝帝黄帝亦足以表先秦未尝以伏羲
卷一 第 2a 页 WYG0688-0113a.png

神农黄帝为三皇也至宋五峰胡氏直断以孔子易大
傅以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为五帝不信傅而信经其论
始定然三皇之号不可泯也则亦以天皇地皇人皇言
之但此三者夲无所稽意混茫初开先有天而后有地
既有天地则气化而人生焉皇极经世书以元经会所
谓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至寅始为开物之初
意三皇之号由此而称而所谓三坟者亦必因文籍既
生之后述上古之事而有是书大抵鸿荒阔远不可得
卷一 第 2b 页 WYG0688-0113b.png

而详矣
况夫子于书首唐虞于易首伏羲伏羲以前皆未尝
道阙之可也胡氏曰鸿荒之时亦犹日之夜月之晦时
之冬焉生消升降终而复始于穆天命不已而成四时
之造化于皇群圣体是以为三纲之礼乐事本乎道道
卷一 第 3a 页 WYG0688-0113c.png

藏于事天生人人成天三皇尸其体五帝妙其用禹汤
文武成其功孔子孟轲傅其学轲之死虽未有得其傅
者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何莫由斯道也
五帝总论
天地肇判邃古遐邈厥详曷闻孔子定书断自唐虞他
经则自周礼外惟易系辞傅称古者包羲氏王天下包
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如斯而已
卷一 第 3b 页 WYG0688-0113d.png

家语记孔子答宰我问五帝德
答季康子问五帝
及春秋内外傅于黄帝尧舜间又有少昊颛顼帝
喾焉大戴礼亦有五帝德篇又帝世皆叙自黄帝次颛
顼高辛尧舜与宰我所问合司马氏史记纪五
帝又与大戴礼宰我所问合意其本此二书也然皆缺
而未备善乎胡氏之论曰皇者
初冒天下者也帝者主宰天下者也自燧人而上即三
卷一 第 4a 页 WYG0688-0114a.png

皇之世也包羲神农黄帝尧舜是五君者有先天地开
辟之仁后天地制作之义民到于今受其赐故孔子称
之黄帝之后少吴颛顼高辛虽尝帝天下孔子所以越
而遗之必称尧舜者以三君居位仅可持其世而己未
尝有制作贻万世故也则五帝之名实定矣今愚本之
易参之胡氏以定五帝之世亦庶几仲尼之意云耳
伏羲
帝太昊伏羲氏成纪人也以木德继天而
卷一 第 4b 页 WYG0688-0114b.png

王
都宛丘生而神明德合天
地其王天下也河出图洛出书则而画之始作八卦以
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因而重之为六十有四又
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
立卦教民决嫌疑定犹豫使不迷于吉凶悔吝
之涂盖非特为万世文字之祖实开物成务之学
也造化之秘泄于此圣道之统亦始于此矣
卷一 第 5a 页 WYG0688-0114c.png

又因龙图之瑞以龙纪官故为龙师而龙名
教民佃渔以罔罟为器教民婚姻以
俪皮为礼又教民豢养六畜以充庖厨
且以为牺牲享神祗故号伏羲氏亦号包羲氏焉
神农
卷一 第 5b 页 WYG0688-0114d.png

炎帝神农氏
火德王都曲阜有火瑞以火纪故为火
师而火名斲木为耜揉木为耒以教天下之耕日中为
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此后世农商所由起而斯民生养之具略备矣又
尝百草以有医药而济其疾疢作五弦之琴以咏丰年
之歌帝崩号曰神农氏焉
卷一 第 6a 页 WYG0688-0115a.png

黄帝
黄帝有熊氏姓公孙有熊国君少典之子
都轩辕之丘以土
德王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
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于时神农氏世衰
炎帝侵陵诸侯蚩尤肆为
强暴轩辕修德治兵三战而后胜炎帝于阪泉杀蚩尤
卷一 第 6b 页 WYG0688-0115b.png

于涿鹿诸侯归之推轩辕代神农为天子是为
黄帝帝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西至于
崆峒南至于江北逐薰鬻合符
釜山邑于涿鹿之阿迁徙无常以兵师为营卫有
云瑞故其纪官也为云师而云名举风后力牧常先大
鸿以当辅佐命大挠作甲子
容成造历𨽻首理算数伶伦造
律吕臾区占星气容成兼而总之六术之中律历为
卷一 第 7a 页 WYG0688-0115c.png

要历以斗柄建寅春正月为岁首律以黄钟之宫声发
于自然为十二律之夲度量衡之所由出三者合律然
后措之天下田可分禄可均礼可制乐可作故律也者
万事根夲也又建左右史官以纪言动苍颉沮诵实当
其任始作鸟迹篆谓之曰字
帝又上观天文大明时令乃周行天下以观
地理画野分州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
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以均生产塞欺陵弭斗讼
卷一 第 7b 页 WYG0688-0115d.png

又济以舟楫导以服牛乘马门柝杵臼弧矢宫室棺椁
书契罔不毕备夫然后制轩冕别章服使知贵贱有
等上下有序各安其分焉其通变而使不倦神化而使
民宜垂衣裳而天下治者如此至和氤氲群生安乐凤
凰巢阿阁麒麟游于郊盛矣哉五帝之世也帝四妃
二十五子得姓者十有四人为十二姓
生人以来得姓之始实由于此自今观之伏羲神农二
圣人去洪荒之世未远也其风犹为朴略至黄帝之世
卷一 第 8a 页 WYG0688-0116a.png

实为文明之渐故昔之穴居野处者今始有宫室昔之
污樽抔饮者今始有什器昔之结绳而治者今始有书
契文字昔之皮革蔽体者今始有冠冕章服其诸制器
利用难以枚举骎骎乎非复前日朴野之俗矣胡氏曰
是谓德配天地道之至也制度之经也德泽流天下至
于今人蒙其惠虽死犹生也后世乃傅帝得仙术骑龙
升天者真妖妄矣旨哉言乎
少皞
卷一 第 8b 页 WYG0688-0116b.png

少皞金天氏姬姓黄帝次子
以金德王故号金天氏能修太皞之法象日月之
明故又号曰少皞氏都曲阜少皞之立也凤鸟适至
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又以凤知天时立凤鸟氏
为历正少皞氏衰九黎乱德天下之人相惧以神相
惑以怪家为巫史民渎于祀灾祸荐至胡氏曰邪说之
为人害也久矣以五帝之时九黎犹乱风教矧汉以来
圣学绝灭世衰一世在上之人苟且侥倖功成而气盈
卷一 第 9a 页 WYG0688-0116c.png

利得而志怠崇尚势力而不知仁义者乎故释氏巫祝
得以其说诳惑斯民为之荐死求生祈福免祸天下靡
然从之在上者恬然不复知礼制刑赏之本在下者安
然不复知正身修行之实鬼教浮虚之言遍天下风俗
既移孰能不外饰事君之礼内怀背上之心志在伏节
死义以三纲为己任临事不苟免乎
颛顼
颛顼高阳氏姬姓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以水
卷一 第 9b 页 WYG0688-0116d.png

德王都帝丘颛顼以来官师不能远
纪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帝渊静而有谋疏
通而知远养材以任地履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
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北至幽陵南至交趾西至流沙
东至蟠木动
静之物小大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盖自少皞之
衰神民杂揉帝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
地以属民绝地天通使
卷一 第 10a 页 WYG0688-0117a.png

无相侵渎革九黎之乱神人不杂万物有序民安其生
焉
帝喾
帝喾高辛氏姬姓黄帝曾孙玄嚣之孙蟜极之子
以木德王都亳
生而神异自言其名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
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
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
卷一 第 10b 页 WYG0688-0117b.png

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
动也时其服也士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
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帝四妃元妃有邰氏女曰姜
嫄与帝禋祀上帝而生稷陈锋氏女曰庆都有赤龙之
祥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有娀氏女曰简狄祈于高
禖有飞燕之祥而生契娵訾氏女曰常仪生子贽帝崩
贽袭位未久而殂尧有圣德初封于陶后封于唐即位
是为帝尧胡氏曰天地之间有气化有
卷一 第 11a 页 WYG0688-0117c.png

形化人之生虽以形相禅固天地之精也姜嫄克禋克
祀以弗无子志之所至气亦至焉气之所至精亦至焉
故若履天帝之武而敏歆其祀于是有子不可谓怪而
诸儒不悟惑可知也至于谶纬之书谓庆都惑赤龙之
精而生尧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则诬矣何者人也
乃与繁气交而生子则无是理矣是以载其事而削其
词焉西汉薄太后有苍龙据腹之祥而生文帝若非史
氏记之详明则后世必谓薄与龙交而生子矣
卷一 第 11b 页 WYG0688-0117d.png

是故儒者
莫要于穷理理明然后物格而知至知至然后意诚而
心不乱
帝尧
夫子定书断自唐虞以下迄于周于是论二帝三王之
治者始有所根据帝尧陶唐氏帝喾子姓伊祈
以火德都平阳
书称其德曰钦明文
卷一 第 12a 页 WYG0688-0118a.png

思安安者帝之心法也曰允恭克让者帝之身法也钦
存于中恭见于外敬为圣学始终之要也不但是也克
明俊德以亲九族则身修而家齐矣九族既睦平章百
姓则家齐而国治矣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则国治而天
下平矣圣经明德二字实自尧发之大学八条亦始于
此又不但是也中者天下之大夲事事物物莫不有一
中道举天下以与人大事也而授受之际不过曰允执
厥中而已圣经中之为义亦自尧发之中庸九经亦始
卷一 第 12b 页 WYG0688-0118b.png

于此然则开千万世圣学之源者尧之功顾不钜乎仲
尼祖述尧舜韩子所谓尧以是道傅之舜禹汤文武周
公孔子者即此是也道散于三极之间所望于圣人者
裁成天地之道以立人极云耳洪荒之世气浮而为天者
不过茫茫一太虚耳固未有度数之分黄帝颛顼虽
云造历盖未详也至帝始命羲和分掌天地四时于是
推步之法愈密日月星辰之丽于天者始则而象之岁
分为四时又分为十二月又分为三百六十日因其气
卷一 第 13a 页 WYG0688-0118c.png

盈朔虚又为置闰以应周天之度于是天道可得而成
矣质凝为地者亦不过茫茫一块土耳固未有疆理之
别也黄帝虽曰分州画野亦未详也至帝始咨四岳举
其能治水者以拯斯民垫溺一朝之命鲧不能治而禹
继之其施功之最难者莫如冀壶口龙门等处此盖混
沌初分水未有泄积之岁久冲决奔放愈甚则怀襄之
害愈烈禹因其势疏凿而顺导之若其次第则先青兖
徐扬之下流而荆豫梁雍以次底绩弼成五服自甸侯
卷一 第 13b 页 WYG0688-0118d.png

至绥而封建之制以立咸则三壤自畎浍至川而井田
之法以成于是地道可得而平矣自羲农黄帝开物成
务之后又适当一元文明之会风气骎开创制立法维
其时也典中所载若时若采二节尤有可得而论者若
时登庸此盖欲举而受之以登庸之大任也
畴咨之举不以属之他人而以属嗣子丹朱
盖可见矣若采虽非若时之比书曰亮采曰载采采盖
亦著于其事而有光华者也孔子曰巍巍乎其有成功
卷一 第 14a 页 WYG0688-0119a.png

焕乎其有文章其此之谓矣畴咨之举独以属之共工
必其人之有创法立制之能也此二职者一居道揆以
论建于上一居法守以奉行于下二职举而天下之能
事毕矣然天下之治得人固难知人尤难一曰嚚讼一
曰象恭帝之见则明矣而卒无以当其选者直至七十
载逊位之时始得其人曰虞舜舜又荐禹得益稷皋陶
诸人以佐之考其事大抵皆在舜历试之后摄政之时
八元八凯之举四凶四罪之去与夫治水征苗又其事
卷一 第 14b 页 WYG0688-0119b.png

之最著者也五典敦五礼庸五服章五刑用法度礼乐
彰彰然著明如日月行天亘古常见此又立人之道以
参赞天地化育之所不及者盖万世之功也
舜既即位封尧后于唐而为虞宾
帝舜
帝舜有虞氏姓姚黄帝之后自昌意至舜七世
卷一 第 15a 页 WYG0688-0119c.png

受尧禅以火德王都莆阪
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常欲杀舜舜克谐
以孝烝烝乂不格奸耕于历山历山皆让畔渔于雷
泽雷泽皆让居陶于河滨河滨器不苦窳
二十以孝闻三十尧欲巽位于四岳四岳辞众
卷一 第 15b 页 WYG0688-0119d.png

咸荐舜荛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舜内行
弥谨釐降二女于妫汭瞽亦允若尧将使嗣位历试诸
艰命之司徒而五典以从命之百揆而百事以序命之四
岳而四门穆穆纳之大麓而烈风雷雨弗迷孟子所谓
使之主事而事治主祭而神享者是也既历三载尧以
舜之言皆可底绩遂命舜陟帝位舜让不获乃摄行天
子事首察玑衡以齐七政历象授时所当先也类上帝禋
六宗望山川遍群神摄位致告所当谨也五载一巡守
卷一 第 16a 页 WYG0688-0120a.png

群后四朝上下之情所当交通无间也仁以恤五刑之
用义以断四罪之诛而天下咸服矣荐禹司空往平水
土又举益稷以为之辅水土既平禽兽之害人者息人
得平土而居之矣其疆理天下又有可言者禹之治水
既已别为九州舜复析之为十二者盖以冀之东北为
幽西北为并青之正北为营盖自古北狄为中国患此
三州正系捍御要害之地于此可见古人经制天下之
大略矣
卷一 第 16b 页 WYG0688-0120b.png

二十八载之
间真所谓巍巍乎其有成功也尧崩三年丧毕而后践
天子之位南面而治端拱无为责成于九官四岳十二
牧二十二人命禹宅百揆以统之帝不过执其黜陟之
权考其成功而已天下之广万事之众初不以身亲之
也五十年间有天下而已若不与岂非其得为君之道
若是乎居摄以前犹任臣道之劳即位以后可见君道
之逸迨夫耄期之后禹摄位之时虽有征苗之事而班
卷一 第 17a 页 WYG0688-0120c.png

师舞羽己为之来格盖至于此德洽民心而有司不犯
恩被动植至海隅苍生盛矣哉太和之极也禹摄位十
有七年舜崩
三年丧毕而后践天子位封舜后于虞而作
宾焉盖尝观尧舜禹三圣授受尧之命舜曰允执厥中
舜之命禹复益以三言者盖以中之为道汨于人心之
危者易陷隐于道心之微者难明故必察之以精而不杂
守之以一而不离则危者安微者著自无过不及之差信
卷一 第 17b 页 WYG0688-0120d.png

能执乎此中则天下之大以之傅贤者此中也以之傅
子者亦此中也推之而为汤武之放伐亦不外乎此中
也此舜所以别白人心道心之危微而且诲之以精一
用工之要者其虑至深远矣吁精者明也即尧之所谓
明德一者诚也即尧之所谓钦敬此十六字之傅为万
世心学之要曾谓圣圣相授徒恃势位之尊土宇之广
云乎哉胡氏曰愚读五帝书而后知圣人泽及斯民之
远也后世有立功于一时兴利于一邦者人犹追思而
卷一 第 18a 页 WYG0688-0121a.png

祀之是数圣人者有功于天下万世曾不得推苗裔立
宗子建庙庭春秋四时飨天下之报也有天下者端拱
九重之内治其国家上之天文下之地理中之人伦衣
食之原器用之利法度之章礼乐之则谁推明制作之
也而忘之乎佛教之兴驾一偏空说失事理之正而其
神像乃得蟠据中华名山巍嶪相望又听其雕梁画栋
群沦灭三纲之人而豢养之此何道也其不耕不植侵
渔民利耗蠹民财乃细事耳为政者恬不以为虑可悲
卷一 第 18b 页 WYG0688-0121b.png

之甚矣
史纂通要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