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皇朝通志-清-高宗弘历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644-018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志卷十八
  天文略(一/)
   (臣/)等谨按易曰仰以观乎天文日月星辰之丽乎
   上天之文也圣人观之察之钦若敬授以前民用
   三代以前尚已汉晋而还观象者言徵应推步者
   失实测史家分天文律书为二门司马迁天官书
   仅载垣宫列宿吴太史令陈卓引巫咸甘石之书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644-0189b.png
   增益其数后之言天者咸奉以为标准焉郑樵著
   天文略屏去诞妄之言祗录隋丹元子步天歌取
   其句中有图言下见象使人仰观焉而即得其论
   卓矣然不言推步而仍涉禨祥休咎则未免自相
   矛盾夫观象体也推步用也体用不偏废斯圣人
   钦若敬授之本旨洪惟
圣祖仁皇帝亶聪作后学贯天人考验西法最善俾专司
   时宪时监官南怀仁等毕智竭能创制仪器最称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644-0189c.png
   精密我
 皇上敬
天勤民事惟法
祖申命监臣釐正玑衡以期吻合于是恒星增减较旧测
   而加详参宿后先改距星而顺序凡兹垂象订自
 宸谟休乎哉
 圣代之新规直协虞廷之遗意也间考西法之善理
   奇而正者数事一曰天圆而地亦圆如卵裹黄与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644-0189d.png
   浑天之说合一曰天有九重最远则恒星天次土
   次木次火次金水次日最近者为月天其外则宗
   动天与楚词之说合一曰惟宗动天行有常度恒
   星天亦右行此即历代岁差之说一曰日月五星
   各有天行皆有轮如珠逐盘所以有盈缩迟疾一
   曰月与五星有本轮以从天有次轮以法日盖日
   尊天月五星尊天又尊日也一曰金水与日同天
   其两轮包日故不与日相距一曰月有倍离五星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644-0190a.png
   一合日而迟疾一周月一合日而迟疾再周五星
   之小轮跨本轮之内外月之小轮切本轮之边其
   法皆以实测而得至于南极之纪星座天汉之周
   尾宫为中国所未见者西人皆于浮海测之此其
   事初若创见然或符于古经或轨于自然之理洵
   乎确实而不可易有非唐一行郭守敬之所能企
   及耳今据
 钦定考成协纪诸书纂述天文约分十目曰两仪曰恒星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644-0190b.png
   曰天汉其经也曰日月曰五星曰月五星凌犯曰
   中星曰北极高度其纬也曰仪象曰弧线其器与
   法也为书凡六卷于郑志之外补所阙遗广所未
   及溯观象之端倪赅推步之体要世之学者有以
   知
 圣朝宪
天立政察纪明时昭昭乎有目之能窥无微而不显又岂
   步天歌之句图言象所可同日语耶若夫测算细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644-0190c.png
  微至详且密具有成书兹撮其大略俾言天者毋
  涉空诠云尔
  两仪
  (臣/)等谨按西法谓地居天中其体浑圆与天度相
  应即浑天家卵黄之说人居其中各随所在皆戴
  天而履地居赤道北者北极见南极隐居赤道南
  者南极见北极隐近极则见极高远极则见极低
  东方日中西方夜半南方日中北方夜半周天三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644-0190d.png
  百六十度日月星辰旋绕其间而人目力所极适
  与地平止一百八十度昔人局于地平测算而不
  知地如卵圆故多疏舛今首列两仪以为恒星七
  曜运行之准而西法之与前代迥殊于斯具见
  天象
虞书尧典曰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楚词天问曰圜
则九重孰营度之后世专家谓天有十二重非天实有
如许重数盖言日月星辰运转于天各有所行之道即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644-0191a.png
楚词所谓圜也欲明诸圜之理必详诸圜之动欲考诸
圜之动必以至静不动者准之然后得其盈缩盖天道
静专者也天行动直者也至静者自有一天与地相为
表里故群动者运于其间而不息若无至静者以验至
动则圣人亦无所成其能矣人恒在地面测天而七政
之行无不可得者正为以静验动故也十二重天最外
者为至静不动次为宗动南北极赤道所由分也次为
南北岁差次为东西岁差此二重天其动甚微专家姑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644-0191b.png
置之而不论焉次为三垣二十八宿经星行焉次为填
星所行次为岁星所行次为荧惑所行次则太阳所行
黄道是也次为太白所行次为辰星所行最内者则太
阴所行白道是也要以去地之远近而为诸天之内外
然所以知去地之远近者则又从诸曜之掩食及行度
之迟疾而得之盖凡为所掩食者必在上而掩之食之
者必在下月体能蔽日光而日为之食是日远月近之
徵也月能掩食五星而月与五星又能掩食恒星是五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644-0191c.png
星高于月而卑于恒星也五星又能互相掩食是五星
各有远近也又宗动天以浑灏之气挈诸天左旋其行
甚速故近宗动天者左旋速而右移之度迟渐远宗动
天则左旋较迟而右移之度转速今右移之度惟恒星
最迟土木次之火又次之日金水较速而月最速是又
以次而近之徵也是故恒星与宗动相较而岁差生焉
太阳与恒星相会而岁实生焉黄道与赤道出入而节
气生焉太阳与太阴循环而朔望盈虚生焉黄道与白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644-0191d.png
道交错而薄蚀生焉五星与太阳离合而迟疾顺逆生
焉地心与诸圜心之不同而盈缩生焉历代专家多方
测量立法布算积久愈详已得其大体其间或有毫芒
之差诸说不无同异者盖因仪器仰侧穹苍失之纤微
年久则著虽有圣人莫能预定惟立穷源竟委之法随
时实测取其精密附近之数折中用之每数十年而一
修正斯为治历之通术而古圣钦若之道庶可复于今
日矣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644-0192a.png
  地体
欲明天道之流行先达地球之圆体日月星辰每日出
入地平一次而天下大地必非同时出入居东方者先
见居西方者后见东西相距万八千里则东方人见日
为午正者西方人见日为卯正也周天三百六十度每
度当地上二百里是故推验大地经纬度分皆与天应
测纬度者用午正日晷或测南北二极测经度则必于
月蚀取之盖月蚀与日蚀异日之食限分数随地不同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644-0192b.png
月之食限分数天下皆同但入限有昼夜人有见不见
耳此处食甚于子者处其东三十度必食甚于丑处其
西三十度必食甚于亥是故相去九十度则此见食于
子而彼见食于酉相去百八十度则此见食于子而彼
当食于午虽食而不可见矣
  黄道赤道
天包地外圜转不息南北两极为运行之枢纽地居天
中体圆而静人环地面以居随其所至适见天体之半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644-0192c.png
中华之地面近北故北极常现南极常隐平分两极之
中横带天腰者为赤道赤道距天顶之度即北极出地
之度也赤道以北为内为阴以南为外为阳斜交赤道
而半出其南半出其北者为黄道乃太阳一岁所躔之
轨迹也黄赤道相交之两界为春秋分距赤道南二十
三度半为冬至距赤道北二十三度半为夏至七政所
行之道纷然不齐惟将黄赤二道以为推测之本盖太
阳循黄道东行而出入于赤道之南北太阴与五星各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644-0192d.png
循本道东行而又出入于黄道之南北故黄赤二道之
位定则昼夜永短寒暑进退以及晦朔弦望薄蚀朏朒
皆从此可稽矣
  经纬度
恒星七政各有经纬度盖天周弧线纵横交加即如布
帛之经纬然以东西为经南北为纬然有在天之经纬
有随地之经纬在天则为赤道为黄道随地则为地平
赤道均分三百六十度平分之为半周各一百八十度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644-0193a.png
四分之为象限各九十度六分之为纪限各六十度十
二分之为宫为时各三十度是为赤经从经度出弧线
与赤道十字相交各引长之会于南北极皆成全圜亦
分为三百六十度两极相距各一百八十度两极距赤
道俱九十度是为赤纬依纬度作圜与赤道平行名距
等圜此圜大小不一距赤道近则大距赤道远则小其
度亦三百六十俱与赤道之度相应也赤道之用有动
有静动者随天左旋与黄道相交日躔之南北于是乎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644-0193b.png
限静者太虚之位亘古不移昼夜之时刻于是乎纪焉
黄道之宫度并如赤道其与赤道相交之两点为春秋
分相距皆半周平分两交之中为冬夏至距两交各一
象限六分象限为节气各十五度是为黄经从经度出
弧线与黄道十字相交各引长之周于天体即成全圜
其各圜相凑之处不在赤道之南北两极而别有其枢
心是为黄极黄极之距赤极即两道相距之度其距黄
道亦皆九十度是为黄纬而月与五星出入黄道之南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644-0193c.png
北者悉于是而辨焉故凡南北圜过赤道极者必与赤
道成直角而不能与黄道成直角其过黄道极者必与
黄道成直角而不能与赤道成直角惟过黄赤两极之
圜其过黄赤道也必当冬夏二至之度所以并成直角
名为极至交圜又若赤道度为主而以黄道度准之则
互形大小何也浑圆之体当腰之度最宽渐近两端则
渐狭(距等圜/之度也)二至时黄道以腰度当赤道距等圜之度
故黄道一度当赤道一度有馀二分时两道虽皆腰度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644-0193d.png
然赤道平而黄道斜故黄道一度当赤道一度不足也
此所谓同升之差而七政升降之斜正伏见之先后皆
由是而推焉至于地平经纬则以各人所居之天顶为
极盖人所居之地不同故天顶各异而经纬从而变焉
地在天中体圆而小随人所立凡目力所极适得大圆
之一半则地虽圆而与平体无异故谓之地平乃诸曜
出没之界昼夜晦明之交也地平亦分三百六十度四
分之为四方(子午/卯酉)各相距九十度二十四分之为二十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644-0194a.png
四向各十五度是为地平经从经度出弧线上会于天
顶并皆九十度(从地平下至天顶/之冲亦九十度)是为地平纬又名高
弧高弧从地平正午上会天顶者其全圜必过赤道南
北两极名为子午圜乃诸曜出入地平适中之界而北
极之高下晷影之长短中星之推移皆由是而测焉是
故经纬相求黄赤互变因黄赤而求地平或因地平而
求黄赤乃专家之要务推测之所准也
  (臣/)等谨按天文之有黄赤经纬由宗动天而分为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644-0194b.png
  恒星七曜之所转旋因列于天象地体之后又古
  法以日行命天周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然为畸零之度而不能合于日行西法与回回同
  以周天为整度就三百六十为起数之宗经纬通
  为一法赅括万殊斜侧纵横周通环应得以整御
  零为法倍易可谓最善者矣
  恒星
  恒星总纪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644-0194c.png
恒星即经星也以其有常不易故名经星(史记天官书/紫宫房心权)
(衡咸池虚危列宿部星此天之五宫坐/位也为经不移徙大小有差阔狭有常)经星又各有经
纬度故别之曰恒星其星官名数古今不同汉书天文
志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
星晋志载吴太史令陈卓始列甘石巫咸三家星官著
于图录凡二百八十三官一千四百六十四星今皆不
见原本隋丹元子步天歌与陈卓数合后此言天官者
皆以步天歌为准康熙十三年监臣南怀仁修仪象志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644-0194d.png
星名与古同者总二百五十九座一千一百二十九星
比步天歌少二十四座三百三十五星又于有名常数
之外增五百九十七星又多近南极星二十三座一百
五十星近年以来累加测验星官度数仪象志尚多未
合又星之次第多不顺序亦宜釐正于是逐星测量推
其度数观其形象序其次第著之于图计三垣二十八
宿星名与古同者总二百七十七座一千三百一十九
星比仪象志多十八座一百九十星与步天歌为近其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0644-0195a.png
尤与古合者二十八宿次舍自古皆觜宿在前参宿在
后其以何星作距古无明文唐书云古以参右肩为距
失之太远文献通考载宋两朝天文志云觜三星距西
南星参十星距中星西第一星西法觜宿距中上星参
宿亦距中西一星今按觜宿中上星在西南星前仅六
分馀而西南星小中上星大则以中上星作距可也若
参宿以中西一星作距星则觜宿之黄道度巳在参宿
后一度馀即赤道度亦在参宿后三十一分馀今依次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0644-0195b.png
顺序以参宿中三星之东一星作距星则觜宿黄道度
恒在参前一度弱与觜前参后之序合其馀诸座之星
皆以次顺序无凌躐颠倒之弊又于有名常数之外增
一千六百一十四星近某座者即名某座增星依次分
注方位以备稽考其近南极星二十三座一百五十星
中国所不见仍依西测之旧共计恒星三百座三千八
十三星编为总纪一卷庶星官名数古今不同及黄道
赤道所属宫次皆展卷瞭然矣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0644-0195c.png
  (臣/)等谨按丹元子步天歌先二十八宿后三垣盖
  箕风毕雨织女牵牛见于诗书者皆列宿星座而
  宋两朝天文志所载垣星俱入列宿度分是列宿
  星名最古也三垣多取周秦之国与官名知始于
  甘石之徒然史记天官书首列紫宫殆以北极为
  尊犹振衣之挈领今西测次序仍之
  紫微垣
  北极五星一曰太子二曰帝三曰庶子增星三四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0644-0195d.png
  曰后宫增星一五曰天枢黄道在午未宫赤道在
  卯辰宫 四辅四星增星一黄道在未宫赤道在
  巳午宫 勾陈六星增星十黄道在未申宫赤道
  在丑寅卯戌亥宫 天皇大帝一星黄道在申宫
  赤道在亥宫 天柱五星增星六黄道在申酉宫
  赤道在子丑宫 御女四星增星一黄道在未申
  酉宫赤道在丑寅宫 女史一星增星一黄道在
  未宫赤道在寅宫 柱史一星增星二黄道在申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0644-0196a.png
  宫赤道在丑宫 尚书五星增星二黄道在辰巳
  午宫赤道在寅宫 天床六星增星一黄道在巳
  午宫赤道在寅卯宫 大理二星增星一黄道在
  未宫赤道在辰巳宫 阴德二星增星一黄道在
  未宫赤道在巳宫 六甲六星增星一黄赤道俱
  在未申宫 五帝内座五星增星二黄道在申宫
  赤道在酉戌宫 华盖七星黄道在酉宫赤道在
  戌宫 杠九星(附华盖/为一座)增星一黄道在申酉宫赤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0644-0196b.png
  道在酉戌宫 右垣墙七星一曰右枢二曰少尉
  增星二三曰上辅增星二四曰少辅增星一五曰
  上卫增星三六曰少卫增星一七曰上丞增星三
  黄道在巳午未申宫赤道在辰巳午未申酉宫
  左垣墙八星一曰左枢二曰上宰三曰少宰四曰
  上弼五曰少弼六曰上卫增星三七曰少卫增星
  八八曰少丞增星一黄道在辰巳酉宫赤道在戌
  亥子丑寅卯宫 天乙一星黄道在巳宫赤道在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0644-0196c.png
  辰宫 太乙一星黄道在午宫赤道在辰宫 内
  厨二星增星二黄道在午宫赤道在辰宫 北斗
  七星一曰天枢增星三二曰天璇增星八三曰天
  机四曰天权增星三五曰玉衡六曰开阳增星二
  七曰摇光黄道在巳午宫赤道在辰巳宫 辅一
  星(附北斗/为一座)增星三黄道在巳宫赤道在辰宫 天
  枪三星增星四黄道在巳宫赤道在卯宫 元戈
  一星增星二黄道在辰宫赤道在卯宫 三公三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0644-0196d.png
  星黄道在巳宫赤道在辰宫 相一星增星三黄
  道在巳宫赤道在辰宫 天理四星增星一黄道
  在午宫赤道在巳宫 太阳守一星增星一黄赤
  道俱在巳宫 太尊一星黄道在午宫赤道在巳
  宫 天牢六星增星二黄道在巳午宫赤道在巳
  宫 势四星增星十六黄道在午宫赤道在巳宫
   文星六星增星八黄道在午未宫赤道在午宫
   内阶六星增星十黄道在未宫赤道在午宫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0644-0197a.png
  三师三星增星一黄道在未宫赤道在午宫 八
  谷八星增星三十四黄赤道俱在申宫 传舍九
  星增星四黄道在申酉宫赤道在酉戌亥宫 天
  厨六星增星二黄道在戌宫赤道在子丑宫 天
  棓五星增星十黄赤道俱在寅宫
   右共三十七座一百六十三星外增一百七十
   七星
  太微垣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0644-0197b.png
  五帝座五星增星三黄赤道俱在巳宫 太子一
  星黄赤道俱在巳宫 从官一星黄赤道俱在巳
  宫 幸臣一星黄赤道俱在巳宫 五诸侯五星
  增星七黄道在辰巳宫赤道在辰宫 九卿三星
  增星九黄赤道俱在辰宫 三宫三星黄赤道俱
  在辰宫 内屏四星增星六黄赤道俱在巳宫
  右垣墙五星一曰右执法二曰上将三曰次将四
  曰次相增星三五曰上相增星二黄赤道俱在巳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0644-0197c.png
  宫 左垣墙五星一曰左执法增星一二曰上相
  三曰次相增星一四曰次将增星三五曰上将增
  星二黄赤道俱在辰宫 郎将一星增星二黄道
  在巳宫赤道在辰宫 郎位十五星增星三黄道
  在巳宫赤道在辰巳宫 常陈七星增星六黄道
  在巳宫赤道在辰巳宫 三台六星一曰上台二
  星增星七二曰中台二星增星三三曰下台二星
  增星二黄道在巳午未宫赤道在巳午宫 虎贲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0644-0197d.png
  一星黄赤道俱在巳宫 少微四星增星八黄道
  在巳午宫赤道在巳宫 长垣四星增星九黄道
  在巳午宫赤道在巳宫 灵台三星增星八黄赤
  道俱在巳宫 明堂三星增星六黄赤道俱在巳
  宫 谒者一星增星二黄道在巳宫赤道在辰宫
   右共二十座七十八星外增九十三星
  天市垣
  帝座一星黄赤道俱在寅宫 侯一星增星五黄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0644-0198a.png
  赤道俱在寅宫 宦者四星增星五黄赤道俱在
  寅宫 斗五星增星十四黄道在寅卯宫赤道在
  寅宫 斛四星增星三黄赤道俱在寅宫 列肆
  二星增星四黄道在寅卯宫赤道在寅宫 车肆
  二星增星二黄赤道俱在寅宫 市楼六星增星
  一黄赤道俱在寅宫 宗正二星增星三黄赤道
  俱在寅宫 宗人四星增星四黄赤道俱在寅宫
   宗二星黄赤道俱在丑宫 帛度二星增星三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0644-0198b.png
  黄赤道俱在寅宫 屠肆二星增星三黄赤道俱
  在丑寅宫 右垣墙十一星一曰河中二曰河间
  增星一三曰晋增星三四曰郑五曰周增星十四
  六曰秦增星一七曰蜀增星二八曰巴增星四九
  曰梁十曰楚十一曰韩黄赤道俱在寅卯宫 左
  垣墙十一星一曰魏增星八二曰赵增星三三曰
  九河增星一四曰中山增星七五曰齐增星八六
  曰吴越增星七七曰徐增星四八曰东海增星四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0644-0198c.png
  九曰燕十曰南海十一曰宋增星二黄赤道俱在
  丑寅宫 天纪九星增星十四黄道在寅卯宫赤
  道在寅宫 女床三星黄赤道俱在寅宫 贯索
  九星增星十三黄赤道俱在卯宫 七公七星增
  星十六黄道在卯辰宫赤道在寅卯宫
   右共十九座八十七星外增一百五十九星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0644-0198d.png
 
 
 
 
 
 
 
皇朝通志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