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皇朝通典-清-高宗弘历卷六十六

卷六十六 第 1a 页 WYG0643-040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典卷六十六
  乐(四/)
   (臣/)等谨按审度乃以正音和声必先制器故杜典
   于制造之后即继以权量八音二门顾律尺既亡
   前代所沿未必尽有当于古也我
  朝得黄钟真度以之审定衡量足以整齐物用以之
   制造乐器足以宣鬯元音故宫悬所列美备精详
卷六十六 第 1b 页 WYG0643-0405d.png
   制作之隆洵有立极千古者矣
   权量
   (臣/)等谨按班固汉志于备数和声之后即继以审
   度嘉量权衡之篇隋书因之宋蔡元定律吕新书
   亦附之篇后顾古律既亡度量权衡之制无所折
   衷
圣祖仁皇帝精研象数得黄钟真数而度量衡之制皆有
   以稽其同异而观其会通编之会典
卷六十六 第 2a 页 WYG0643-0406a.png
 皇上复设嘉量于
  殿廷盖所以立经国之大端而审音之要道即于是
   乎在矣
   顺治五年颁发斛式十一年饬遵部定法马私自
   增加者罪之十二年重定铁斛颁发各省十五年
   定各关秤尺务使准足不得任意轻重长短
   康熙元年颁定新法马四十三年议定斛式并停
   用金斗关东斗五十二年
卷六十六 第 2b 页 WYG0643-0406b.png
御制律吕正义定度量衡律尺十寸为今营造尺八寸一
   分律尺权法重五钱今权法重二钱五分强律尺
   量法一斛二千龠为十斗今量法一斛二千龠为
   五斗
圣祖仁皇帝庭训曰书云同律度量衡论语曰谨权量盖
 为禁贪风除欺诈所以平物价而一人情也今市廛之
 上闾阎之中日用最切者无过于丈尺升斗平法其间
 长短大小亦或有不同而要皆以部颁度量衡法为准
卷六十六 第 3a 页 WYG0643-0406c.png
通融合算均归画一则不同而实同也盖以大同者定
制度而以随俗者便民情斯为善政自上古以迄于今
几千百年度量权衡改易非一苟一旦必欲强而同之
非惟无益于民生抑且有妨于治道此又不可不留心
讲究者也乃以金银制为寸方著其轻重以为权量之
  准权制形圆以寸法定轻重之率量制形方以寸
  法定容积之率列之为表载入会典颁行
  乾隆九年
卷六十六 第 3b 页 WYG0643-0406d.png
御制嘉量方圆各一圆制仿东汉嘉量之式方制仿唐
  张文收之式用今律度范铜涂金列之
 殿廷其上为斛其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合龠其
  重二均声中黄钟之宫
亲为之铭并刻方圆度数于其上于是律度量衡之制
  瞭如指掌极制作之明备焉
  金一(镈钟/铜角) (编钟钲方响口云锣铜大铜角点小/金 金 角 鼓 铜)
    (钹苏蒙古角/ 尔鼐) (口琴/) (哈尔札克/) (哈尔鼐/)
卷六十六 第 4a 页 WYG0643-0407a.png
   镈钟周礼春官镈师注镈如钟而大乐器图镈钟
   十二各应律吕之音凡合乐以某律为宫则击本
   律之钟以宣之孟子所谓金声是也乾隆二十四
   年冬于西江得镈钟十一
 皇上命遵
圣祖仁皇帝所定七寸二分九釐为黄钟之数参考本律
   倍半之法补铸其一足成十二又另铸镈钟十二
   以备特悬
卷六十六 第 4b 页 WYG0643-0407b.png
 御制铭词镌识其上 编钟十六枚为一虡阴阳各八
   以厚薄为次第薄者声浊厚者声清故外形皆同
   一制而中空容积之多寡实体之厚薄依次递减
   之 方响十六枚以铜为之长阔皆一制亦以厚
   薄分清浊应十二正律四倍律以小钢槌击之
   云锣十面共一木架厚薄有损益与编钟同即云
   璈也元史始见于宴乐 大铜角一名大号上下
   二截形如竹筒本细末大 小铜角一名二号上
卷六十六 第 5a 页 WYG0643-0407c.png
  截如筒下截如角 金边穿二孔以黄绒绦系于木
   柄左手提而右手击之 钲形如盆外用木匡钲
   边匡周俱平分三分各穿二孔以黄绒绦系之挂
   于项隋后卤簿皆有钲而形制不详通典则曰钲
   如大铜叠悬而击之通考则曰钲形圆如铜锣明
   制有金又有钲我
 朝因之金即锣钲则如锣而有边是则今之钲制自唐
   已然而今之金即宋之钲也 金口角旧名琐㖠
卷六十六 第 5b 页 WYG0643-0407d.png
   木管本小末大上下金口加芦哨吹之其名不知
   所自起或始于方言云 铜鼓边有二孔以黄绒
   绦悬而击之陈旸乐书谓昔马援征交趾得骆越
   铜鼓铸为马式此其迹也范成大桂海器志谓如
   坐墩而空其中两人舁行以手拊之声似鞞鼓则
   实始于岭南云 铜点制如铜鼓而小后世用以
   为点故以为名今之节奏先击点乃击鼓鼓再击
   乃击铜鼓则是点与铜鼓为应和亦犹将击鼓先
卷六十六 第 6a 页 WYG0643-0408a.png
   击𣌾也 钹中有孔以黄绒绦贯之两面相击以
   和乐始于隋九部乐唐乃用之燕乐唐末乐器散
   亡辽得之具于大乐元明史志不载此器今
行幸用之 蒙古角亦名蒙古号木质空心上下二节
   末加镀金铜口雄雌各一雄者内径微大而声浊
   雌者内径微小而声清其长短皆相等唐书礼乐
   志金吾所掌有大角为魏之簸逻回即此 口琴
   以铁为之一柄两股中设一簧簧端点以蜡珠衔
卷六十六 第 6b 页 WYG0643-0408b.png
   股鼓簧以成音 哈尔札克回乐状类胡琴以椰
   为槽其末圆顶以马尾二缕为弦马尾弦下有钢
   丝弦另以圆木杆为弓以马尾为弦以弓弦轧马
   尾弦应钢丝弦以取声 喀尔鼐回乐状类洋琴
   木胎中空左端直右端曲左端上面施木梁以系
   钢弦之本钢弦之末施木轴入于右端立面孔内
   转其轴以定弦之缓急以手冒拨指弹之取声
   苏尔鼐回乐一名琐㖠状类金口角木管本大末
卷六十六 第 7a 页 WYG0643-0408c.png
  小上下饰以金木管口上安铜管铜管上口安芦
  哨应笛声
  (臣/)等谨按蒙古角口琴等器皆蒙古乐
 国初时即已取用哈尔札克喀尔鼐苏尔鼐诸器与
  革之达卜那噶喇丝之塞塔尔喇巴卜竹之巴拉
  满并回部乐我
皇上德威远播西陲二万馀里尽入版图其国俗乐器
  与高丽国俳喀尔喀乐并陈宴享方诸周礼鞮鞻
卷六十六 第 7b 页 WYG0643-0408d.png
  之掌益昭无远弗届之休已
  石二(特磬/) (编磬/)
  特磬尔雅大磬谓之毊周礼注特磬十二依辰次
  陈之以应其方之律朱子云钟磬有特悬者器大
  而声宏故于起调毕曲之时击之以为作止之节
  此皆言特磬即孟子所谓玉振是也乾隆二十五
  年西域耆定和阗贡玉可叶鸣球因
命依律琢为特磬
卷六十六 第 8a 页 WYG0643-0409a.png
 御制铭词镌识其上磬凡十二以俪镈钟 编磬十六
   枚同在一虡长阔皆同一制其厚薄则有损益应
   律与钟同明代
圜丘磬用玉今
祈谷坛亦用玉馀俱灵璧石周礼簨饰以鳞今则钟簨以
   龙而磬簨以凤业亦如之其数必十六枚与编钟
   之阴阳各八同陈旸乐书谓古制不过十二其说
   非是
卷六十六 第 8b 页 WYG0643-0409b.png
   土三(埙/)
   埙烧土为之朱漆绘金云龙垂五彩流苏为饰有
   黄钟埙大吕埙黄钟埙以八倍黄钟积为体大吕
   埙以七倍黄钟积为体皆顶上一孔前四孔后二
   孔律吕正义后编曰风俗通曰有四孔其二通凡
   六孔是必四孔之外又有二孔与四孔之二相通
   盖前四后二之谓故曰凡六孔朱载堉谓埙腰四
   隅各开一孔相对透明虽显四孔只是两孔之通
卷六十六 第 9a 页 WYG0643-0409c.png
  则下文凡六孔句意不相承又云六孔即前三后
  二并吹孔之谓尤与所云四隅各开一孔者自相
  矛盾故知风俗通所云六孔者必四孔并通而为
  六非并吹孔为六也
  革四(建鼓龙搏拊行大鼓导杖鼓/鼓 鼓 鼓 迎鼓) (小杖鼓达手/俳鼓 卜)
    (那喇/噶)
  建鼓以木为匡冒以革穿径为方孔以柱贯其中
  而树之趺趺上为座以受柱圆柱之上为托云以
卷六十六 第 9b 页 WYG0643-0409d.png
  承鼓柱贯鼓上出以擎盖盖上压梁上植金鸾律
  吕正义后编曰考明堂位曰殷楹鼓周大射礼用
  建鼓隋志曰植而贯之谓之建鼓元史树鼓四每
  树三鼓中植以柱曰建鼓惟明会典则曰应鼓或
  以其度小于晋鼓而名之然孔颖达谓应鞞为应
  和建鼓则建者不当名为应也 抟拊如鼓而小
  匡上衔小金环以黄绒绦系之横置之趺凡合乐
  工人挂于颈以手击之律吕正义后编曰书抟拊
卷六十六 第 10a 页 WYG0643-0410a.png
  琴瑟孔安国以抟拊为乐器蔡以为作用之名然
  周礼有令奏击拊下管之文则在古必有其器其
  用则鼓每一击抟拊再击以为应和之节 大鼓
  腹内安铜胆平悬架上律吕正义后编曰孔颖达
  谓悬鼓即大鼓陈旸谓后世大鼓即鼖鼓然古鼓
  横悬于簨今则平悬于架似不同隋唐鼓吹有大
  鼓然用之大驾则非悬于簨虡可知宋有散鼓教
  坊鼓乐图皆平置与今相似 杖鼓上下二面木
卷六十六 第 10b 页 WYG0643-0410b.png
  匡细腰以红漆竹片击之其制始于汉魏今有大
  小二种 小杖鼓元史谓之扎鼓左手持而右手
  击之盖后周杖鼓有三等之遗制 手鼓不知其
  所自起左手持而右手以槌击之周礼小师小乐
  事鼓𣌾此或其遗 龙鼓匡绘五彩云龙四旁金
  铜环系以黄绒绦陈则置鼓于架行则挂鼓于项
  历代卤簿鼓名不一古横悬有盖今平置有衣微
  不同 行鼓一名陁罗鼓上大下小匡贴金铜钉
卷六十六 第 11a 页 WYG0643-0410c.png
   钹环系以黄绒绦跨于马上下马陈乐则悬之于
   架按唐有三面鼓形如缸首广下锐冒以虺皮类
   此 导迎鼓制如大鼓而小匡绘五彩云龙腹内
   安铜胆四旁镀金环以黄绒绠举之 俳鼓朝鲜
   国乐制与卤簿龙鼓相似而微小两旁施铜环以
   黄扁绦系于项 达卜回乐木腔冒以革以手指
   击之 那噶喇回乐状类行鼓铁匡上大下小冒
   以革以二木杖击之
卷六十六 第 11b 页 WYG0643-0410d.png
  丝五(琴胡瑟/ 琴) (筝琴琵琶弦三弦琴奚琴必六弦筝/月 二 提 和 斯)
    (轧筝喇塞塔/尔 巴卜)
   琴前广后狭上圆下方通长三尺一寸五分九釐
   为黄钟四倍又三分之一弦长二尺九寸一分六
   釐为四倍黄钟之度凡七弦面用桐木底用梓木
   黑漆虚中岳山焦尾用紫檀徽用螺蚌为饰以漆
   金几承之 瑟前广后狭面圆底平中高首尾俱
   下通长六尺五寸六分一釐为九倍黄钟之度弦
卷六十六 第 12a 页 WYG0643-0411a.png
  长四尺三寸七分四釐为六倍黄钟之度弦凡二
  十有五通体桐木黑漆身绘云龙首尾绘锦边绘
  云梁用紫檀弦孔用螺蚌为饰以漆金架二承之
   筝似瑟而小十四弦各随宫调设柱和弦以谐
  律吕通体用桐木金漆梁及尾边用紫檀弦孔用
  象牙为饰唐书言十三弦或十二弦制不可考今
  十四弦则五声二变为七倍之故为十四也 琵
  琶曲首长颈广腹圆背四弦其制大小不等四象
卷六十六 第 12b 页 WYG0643-0411b.png
  十三品多以意为迁就弹者难之 三弦方槽圆
  角冒以蛇皮木柄下曲贯槽中上直与槽面平通
  体用紫檀山口及轴用象牙柱用竹定弦取声各
  随宫调其制不知所自起唐书有龙首琵琶云头
  琵琶皆三弦饰以虺皮则似亦唐制 奚琴刳木
  为体二弦以木杆系马尾轧之 六弦筝陈旸谓
  天宝中史盛作六弦琵琶今蒙古筝六弦意亦唐
  制 胡琴似琵琶而下锐龙首皮腹背有脊棱二
卷六十六 第 13a 页 WYG0643-0411c.png
  弦以木杆系马尾轧之元史胡琴如和必斯卷颈
  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则胡琴亦奚
  琴类是也但槽端彼方此尖槽面彼覆以木此冒
  以皮微不同 番胡琴椰槽竹柄二弦以竹弓系
  马尾施弦间轧之较奚琴制微短彼槽以木此以
  椰彼柄以木此以竹彼轧以木杆此以竹弓 月
  琴八角木槽而微凹其面柄贯槽中四弦覆手曲
  首似琵琶通体用紫檀槽面用桐木本名阮咸王
卷六十六 第 13b 页 WYG0643-0411d.png
  圻三才图绘曰元行冲以其形似月声似琴名月
  琴令人但呼曰阮 二弦方槽底面有孔木柄曲
  首覆手如琵琶又似三弦但鼓方耳 提琴圆木
  为槽上冒蟒皮而空其下竹柄贯槽中柄端刻木
  为龙首柄有小环贯四弦于其中槽面正平设柱
  以承弦竹片为弓马尾双弦夹四弦间而轧之
  和必斯似琵琶而狭小直柄曲首四弦柄下腹背
  如芦节通体用桐木 轧筝似筝而小十弦以木
卷六十六 第 14a 页 WYG0643-0412a.png
  杆轧之元史礼乐志𥱧如筝七弦有柱用竹轧之
  则𥱧亦轧筝之类 塞塔尔回乐木槽通柄槽如
  茄形面平下圆冒以革柄面平背圆两侧有八轴
  丝弦二双钢弦一单钢弦六应丝弦以取声 喇
  巴卜回乐状类胡拨木槽通柄丝弦五钢弦二上
  端曲向后以施弦轴柄槽形似半瓶曲柄两旁施
  五轴通五丝弦而系于轴以手冒拨指弹之应钢
  弦以取声
卷六十六 第 14b 页 WYG0643-0412b.png
  木六(柷/拍) (敔部拍板/番 拍)
  柷所以起乐上阔下小状如方斗三面正中各设
  圆鼓以受击一面开圆孔以出音椎用绿漆八楞
  律吕正义后编曰考击之法郑樵谓有椎柄连底
  旁开孔内手于中击之本于郭璞及通典唐志之
  说但连底挏之令左右击则是铃铎之属其器应
  俯而不应仰至内手孔中撞之则其器又应高而
  不应卑今用郑康成说投椎其中撞之其一面有
卷六十六 第 15a 页 WYG0643-0412c.png
  孔者殆如琴瑟底之有孔以取声非便于内手其
  中也 敔所以止乐状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龃
  龉通体红黑斑文趺以金漆旁施两耳以置籈
  籈以竹为之律吕正义后编曰击敔之法先三击
  首而后戛其背唐宋已然朱载堉谓不必添击首
  三声第以传注无击首之说耳然古制多不可考
  据今稽古故从其旧 拍板用坚木为之六片以黄
   绒紃联之左右各三片合击以为乐节周礼舂牍
卷六十六 第 15b 页 WYG0643-0412d.png
  应雅皆节乐之器后世代之以板魏晋以来已有
  之元惟用于燕乐明始用于丹陛乐 拍紫檀板
  四片以弦合三片为一束执一片拍之 番部拍
  紫檀板三片以二片为一束执一片拍之拍小于
  拍板番部拍又小于庆隆舞拍其用则同
  匏七(笙/)
  大笙十七簧下接紫檀木以代匏为管本攒众管
  于一匏而共一吹口每管设簧以取音小笙之制
卷六十六 第 16a 页 WYG0643-0413a.png
  如大笙而四管无簧故簧止十三管律吕正义后
  编曰笙为匏音其以木代匏者笙之音以簧不以
  匏列管匏中取其能纳气以鼓簧耳以匏为笙音
  固清越但质不坚不能经久故以木代之而与匏音
  亦无差别至簧数之多寡汉魏诸儒皆谓十二簧郭璞
  为大笙十九簧小笙十三簧宋书谓南蛮笙有十六簧
  陈旸乐书始言宋大乐笙并十七簧又言唐乐图所
  传有十七管笙有十二管笙后周郑译献十六管笙李
卷六十六 第 16b 页 WYG0643-0413b.png
  照作二十四管笙孟蜀进三十六管笙而宋史乃曰巢笙
  十九簧和笙十三簧皆用十九数而以管之长短声之大
  小为别十三簧者曰闰馀匏九簧者曰九星匏七簧者曰
  七星匏律吕正义疑十九簧者名竽又名巢十三簧者
  名笙又名和诸说固自不同而小笙十三簧则未之
  有异其为古制无疑然今小笙十三簧有无簧之
  四管实亦十七管大笙十七簧而四管不用实亦
  十三簧耳盖管之必以十七者所谓以象凤翼而
卷六十六 第 17a 页 WYG0643-0413c.png
  止用十三簧者以声止十三而无十七也
   竹八(排箫角箫胡笳笛篥/ 画 觱) (篪拉满管/巴)
   排箫十六管为一具即十二正律加四倍律也律
   吕正义后编曰管皆用竹两旁管长参差渐短如
   两翼然蔡邕及三礼图皆主二十四管十六管隋
   宋元志明会典皆止十六管然则今之排箫盖古
   箫之小者十六管备阴阳二均足旋宫之用与编
   钟编磬相应有架古以竹为之今用木亦自宋以
卷六十六 第 17b 页 WYG0643-0413d.png
   来相传之旧 箫即古之笛体用紫竹箫笛之制
   古法皆用角律黄钟者阳律一均之正宫而姑洗
   其正角大吕者阴吕一均之清宫而仲吕其正角
   故用姑洗箫应阳均用仲吕箫应阴均以配排箫
   之音最为和协 笛即古之横吹体用芦竹用与
   箫同以姑洗笛协排箫阳律一均之用以仲吕笛
   协排箫阴吕一均之用 篪体用竹间缠以弦吹
   口之上塞之令气不泄周礼笙师注郑司农云篪
卷六十六 第 18a 页 WYG0643-0414a.png
  七孔礼图曰九孔广雅隋书孔疏贾疏皆曰八孔
  宋史明会典曰六孔今定一孔上出五孔向外一
  孔向内一孔在底近底下出并开二孔统计为十
  孔除吹孔底孔与二小孔不数则为六孔 管用
  坚木或骨角为之两端象牙为饰大管以姑洗律
  为体小管以黄钟半积同形管为体各设哨于管
  端大管九孔小管八孔盖六孔已具七音八孔则
  七音兼二清声九孔则七音兼四清声也 画角
卷六十六 第 18b 页 WYG0643-0414b.png
  木质空心腹广端锐设木哨入角口吹之 胡笳
  本角音今上下用角即古角遗制 觱篥喀尔喀
  乐即唐芦管但多金口 巴拉满回乐状类头管
  以木为之本小末大饰以金木管上口安芦哨应
  笛声
  八音之外又有二
  麾黄帛为之其制见于唐志历代因之举之而乐
  作偃之而乐止故麾虽非乐器实乐器之纲 戏
卷六十六 第 19a 页 WYG0643-0414c.png
   竹一对二人执之立丹陛上举以作乐偃以止乐
   其制始见于元史礼乐志言长二尺馀明制则长
   一丈一尺二寸朝会导迎皆用之我
  朝因明之制盖丹陛乐无柷敔乐设
  太和门上惟有戏竹在丹陛上视其开合以为作止
   之节举而合向则乐作偃而开植则乐止也戏音
   麾与麾同
   乐县
卷六十六 第 19b 页 WYG0643-0414d.png
   凡

庙暨
 社稷等各坛庙祭祀皆乐部率太常寺协律郎设中和
   韶乐用鏄钟一编钟十有六特磬一编磬十有六
   建鼓一柷一麾一敔一琴十瑟四箫十笛六排箫
   二篪六埙二笙十抟拊二旌二节二干戚羽籥各
   六十有四司乐协律郎乐工序立乐县之次歌工
卷六十六 第 20a 页 WYG0643-0415a.png
   立乐工之次乐舞生文武八佾分行序立东在歌
   工之左西在歌工之右凡乐作止舞进退均协律
   郎执麾引之诸祀乐器并同惟镈钟特磬各随其
   应用宫调其位次诸祀皆东西分列惟
 朝日坛
 夕月坛则南北分列又案
 太岁坛则用琴四瑟二箫四笛四笙四篪二不设旌节
 先师孔子庙则用琴六瑟四箫六笙二篪四不设节舞
卷六十六 第 20b 页 WYG0643-0415b.png
   用羽籥三十有六馀并同
 皇帝躬祀
南郊卤簿鼓吹导迎乐器前部大乐大号四小号四金口
   角四和声署史十有二人鼓吹大乐金二金钲四
   钹二鼓二点二笛四云锣二管二笙二金口角八
   大号十有六小号十有六金钲四画角二十有四
   扛鼓二十有四横笛十有二拍板四杖鼓四金二
   扛鼓二十有四署史六十有八人民尉百七十有
卷六十六 第 21a 页 WYG0643-0415c.png
   六人画角前扛鼓后导迎乐戏竹二管六笛四笙
   二云锣二鼓一板一
 皇帝躬祀
北郊卤簿鼓吹导迎乐器前部大乐大号四小号四金口
   角四和声署史十有二人鼓吹大乐大号八小号
   八金钲四画角二十有四扛鼓二十有四横笛十
   有二拍板四杖鼓四金二扛鼓二十有四署史六
   十有八人民尉百六十有四人馀同
卷六十六 第 21b 页 WYG0643-0415d.png
南郊凡
 亲祭
太庙暨
 社稷等各坛庙并同
 皇帝耕耤司金司鼓司板司笛司笙司箫各六人工歌
   禾词者十有四人
 先蚕坛建鼓一琴四瑟二箫六笛六笙六杖鼓二方响
   十有六云锣二拍板二
卷六十六 第 22a 页 WYG0643-0416a.png
皇后躬桑童监歌采桑词者十人司金司鼓司板司笛
  司笙司箫各四人
皇帝时巡致祭
方岳编钟编磬建鼓一柷一麾一敔一琴四瑟二箫四
  笛四排箫二笙四埙二篪二抟拊二不设舞佾其
  馀群祭则和声署设乐鼓一笙一管二云锣二笛
  二板一朝会之乐
皇帝御殿乐部和声署设中和韶乐鏄钟一(正月至十/二月各按)
卷六十六 第 22b 页 WYG0643-0416b.png
  (十二律吕/特磬同)编钟十有六特磬一编钟十有六建鼓
  一琴四瑟二箫四笛四埙二篪二排箫二器各一
  人笙八抟拊二麾一柷一敔一器各一人歌生四
  人丹陛大乐大鼓二架方响二虡云锣二箫二笙
  管各四杖鼓拍板各一器各一人司戏竹二人銮
  仪卫率官校设卤簿鼓吹大乐扛鼓二十有四金
  二杖鼓四拍板四横笛十有二扛鼓二十有四画
  角二十有四金钲四小号大号各八署史六十有
卷六十六 第 23a 页 WYG0643-0416c.png
   八人民尉百六十有四人画角前扛鼓后
皇太后宫
 皇后宫并内监设乐鏄钟特磬俱用南吕馀器同
 皇帝筵宴中和韶乐丹陛大乐陈设如朝会仪设清乐
   二部每部笙二笛二云锣二杖鼓一手鼓一拍板
   一庆隆舞乐琵琶八三弦八奚琴一筝一节拍各
   十六司抃十六人(世德舞德胜/舞等并同)笳吹乐笳一胡琴
   一筝一口琴一番部合乐筝琵琵三弦和必斯番
卷六十六 第 23b 页 WYG0643-0416d.png
   部胡琴笙管笛箫云锣二弦月琴提琴轧筝拍各
   一高丽国俳笛一管一鼓一喀尔喀部乐觱篥四
   阮四回部乐达卜一那噶喇二哈尔扎克一喀尔
   鼐一塞塔尔一喇巴卜一巴拉满一苏尔鼐一
皇太后筵宴同
 皇帝巡幸铙吹乐器大铜角八小铜角八金口角八云
   锣二龙笛二平笛二管二笙二金二扛鼓四铜点
   四钹二行鼓二蒙古角二
卷六十六 第 24a 页 WYG0643-0417a.png
皇帝亲征鼓吹大乐器金二金钲四钹二点二鼓二笛
  四云锣二管二笙二金口角八小号八大号八
亲征祭纛乐器蒙古角十有六海螺二百凯旋郊劳铙
  歌乐器金四大铜角四小铜角四锣二铜鼓二铙
  四钹四小钹二金口角八花腔鼓四得胜鼓四海
  笛四管六箫六笛六笙六篪六云锣四人各一器
  司铙歌二十人凯歌乐器方响一钹二杖鼓二管
  十二点二笛四笙四箫四大钹二云锣四司乐器
卷六十六 第 24b 页 WYG0643-0417b.png
  共四十八人司凯歌十二人
大阅乐部陈设铙歌鼓吹大乐于
行宫门外
御营左右设蒙古画角十鸣角军二十有一人其前设
  五旗诸王蒙古画角十鸣角军二十人承传鸣螺
  亲军十有二人汉军骁骑火器营汉军鸟鎗营皆
  金五鸣金兵十人鼓一舁鼓兵四人击鼓兵二人
  骁骑火器号螺五鸣螺兵五人鸟鎗营号螺十有
卷六十六 第 25a 页 WYG0643-0417c.png
  三鸣螺兵十有三人护军鸟鎗营骁骑鸟鎗营并
  号螺十鸣螺兵十人前锋营号螺五鸣螺兵五人
  骁骑营号螺十鸣螺兵十人护军营号螺六鸣螺
  兵六人
 
 
 
 
卷六十六 第 25b 页 WYG0643-0417d.png
 
 
 
 
 
 
 
皇朝通典卷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