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第 1a 页
彊域天以河界豫是分之也举河北三郡合而属之河南襟带
相维犬牙相错画彊者固有深心欤周书曰申画郊圻慎固封守
以康四海豫处平原无险阨足恃古今治乱之原良可考镜矣噫
西跨崤函东连淮泗南络荆襄北抗燕赵睇彼形势岂特伊洛蟠
地脊河南比秦关而已哉
形势 河南布政使司 居天下中
卷十六 第 1b 页
咽喉九州阃域中夏锁天中区控地四鄙
居南北要冲绵亘万馀里
北拒并分东至淮海
开封府 天下要冲水陆都会
冈阜缭转龙盘虎伏分疆十同提封万井处四
达之会方所凑为天下枢
归德府 带以黍邱之野包以阏伯之疆孟潴出其右汴水经其
旁 备禦东南则九州之奥区焉广衍沃壤则天下之膏腴焉
卷十六 第 2a 页
南控江淮北临大河徐城距其东汴国环于右
彰德府 山林幽映川泽回缭其地平广阔大挟上党抚
襄国蹠澶掖卫常为天下要沃野千里民物蕃阜淇阳列其
前洹漳绕其后左挟卫河兼挹万金之奇右阻大行实表天峰之
险
卫辉府 左孟门右大行大河经其南常山在其北峰麓奇峻
泉甘水温北通燕赵南走京洛河山之间一都会也左右
山河古称重镇
怀庆府 带河为固北连上党南迫洛阳大行北峙沁水
卷十六 第 2b 页
东流近带黄河远挹伊洛舟车都会号称陆海山川延袤雄
跨卫孟涞水出乎其西淇水出乎其东
河南府 南望三涂北望岳鄙三河若鼎足
左㨿成皋右阻渑池前面嵩高后介大河沂洛背河
洛邑为天下之中崤函有帝王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南阳府 西通武关东受淮海沧浪为隍方城为墉
襄汉藩篱
用武之国
卷十六 第 3a 页
汝宁府 汝水屈曲形若垂瓠隐然臣屏端若长城四方最
中
汝州 面环汝水背负嵩山左控襄许之饶右联伊洛之秀乃中
州名郡也
卷十六 第 3b 页
卷十六 第 3b 页
豫谭
范守已
史记云秦孝公合诸侯于逢泽汉书曰逢泽在开封府东北尉氏
志乃谓逢泽在其县北门外非是按古开封县在尉氏西苑陵东
逢泽在其东北当在尉氏西北数十里也
春秋时中牟为晋地故佛肸据之以叛其圃泽属郑不属晋不应
在中牟郭外然则今之中牟非春秋之中牟矣以穆天子传考之
今中牟当是邴邑井公所居之地也广舆图谓中牟为制为广武
非是郑庄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杜元凯释为荥阳郑邑也中
牟非郑地何得为制广武在荥泽河阴间去牟未远
卷十六 第 4a 页
左传隐公五年四月卫人以燕师伐郑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
人六月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注曰北制郑邑今河南
成皋县宣公十年诸侯迁于制田注曰苑陵县东有制城是为
南制
洧水出密县马岭山东流受溱水又东过新郑受黄水南至于长
葛北至于洧川东至南鄢陵东至于扶沟与郑水合南至于西华
与颍水合东南至于颍上与淮水今自密至西华其水春夏可褰
裳涉也三月水增谓之桃花水夏秋淫潦暴集溃齧不常居人谓
之小黄河以其岸善崩故也或谓郑水为小黄河误谓为贾鲁河
亦误
卷十六 第 4b 页
汉书河南郡有京有密注云故国有大騩山潩水所出南至临颍
入颍颍川郡有阳城注云阳城山洧水所出东南至长平入颍过
郡三行五百里阳干山颍水所出东至下蔡入淮过郡三行千五
百里案阳城今登封县颍水所出是矣当 自有密县岂割洧源
之地属之登封耶
河南郡有荥阳注云汴水逢池皆在西南有狼汤渠首受泲东南
至陈入颍过郡行四七百八十里陈留郡有浚仪注云有睢水首
受狼汤水东至取虑入泗过郡四行千三百六十里陈留郡有陈
留注云鲁渠水首受狼汤渠东至阳夏入涡渠有封丘注云濮渠
水首受泲东北至都关入羊里水过郡三行六百三十里淮阳国
卷十六 第 5a 页
有扶沟注云涡水首受狼汤渠东至向入淮案泲即济水所谓济
水入河南泆为荣者也卞即汴水汴水即狼汤渠亦作莨荡唐宋
以前其水自荥泽并河而东经中年浚仪至彭城与泗水合至泗
州入淮当时河自大伾东北入海故汴得专流若是长也其后大
河南徙夺汴泗之道以入于淮则渠汴遂没于河不复专流南下
矣所可见者唯荥水北流不数十里入河耳故至今徐州志犹以
大河为汴河据北则曰泲曰荥曰狼汤曰汴皆相流贯也第所谓
狼汤渠至陈入颍睢水受狼汤至取虑入泗鲁渠受狼汤至阳夏
入涡濮渠受泲至都关入羊里水涡水受狼汤至向入淮者又何
支离若是也岂其正流合雎水入泗其支流又各不同耶今皆湮
卷十六 第 5b 页
塞莫可考据
汉书云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
泗会于楚是鸿沟在狼汤渠北濒河东南下与济泗合流南入于
淮者也其支派与宋郑陈蔡诸水皆相流通厥后河徙不常故流
遂绝正统间河自中年南行由开封西南经通许雎陈东流入淮
由是汴南诸水之故迹俱没于河已而河复北徙止遗河形㳽漫
而已古迹茫然莫可复辨今西华犹称古鸿沟
汉书陈留郡有傿应劭曰郑伯克段于鄢是也颍川郡有傿陵莽
曰左亭李奇曰六国为安陵则晋楚战于鄢陵是也东汉魏晋俱
因之不知何者为今鄢陵县至于苑陵莽亦曰左亭岂鄢陵与苑
卷十六 第 6a 页
陵接壤王莽俱废之以其地置在亭县邪大氐阳翟以东郑新以
南其地平圹无名山惟多冈陵横亘曲屈不下三二十许故左传
所谓阳陵大陵鱼陵鄢陵六国所谓安陵马陵皆在其地第今不
能悉其所在耳唯安陵为尉氏地汉为富平县者是
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鱼陵右师城上棘遂涉颍次旃
然蔿子冯公子格率锐师侵费滑胥靡献于雍梁右回梅山侵郑
东北至于虫牢而反子庚门于纯门信于城下而还涉于鱼齿之
下注云鱼陵鱼齿山也在南阳旃然水出荥阳成皋县东入汴胥
靡献于雍梁皆郑邑河南阳翟县东北有雍氏城梅山在荥阳密
县东北鱼齿山之下有滍水故言涉案上文言子庚帅师治兵于
卷十六 第 6b 页
汾注云襄城县东北有汾丘城兹乃谓鱼陵为鱼齿山在南阳岂
子庚治兵于襄城及欲伐郑乃南还走南阳耶然则鱼陵之不为
鱼齿山明甚况下文又言鱼齿山何故于此言鱼陵邪至于梅山
若在密县东北则是郑新西北矣左氏何以云右回梅山侵郑东
北也元凯之癖多此类
开封六国时魏邑名惠王都大梁在开封东秦属三川郡西汉置
开封县属河南郡汉书注云逢池在县东北又有浚仪县属陈留
郡注云惠王自安邑徙此所谓大梁也东汉因之开封属河南尹
浚仪属陈留郡晋开封属荥阳郡浚仪属陈留国东魏置开封郡
属梁州北齐废开封郡并入陈留郡后周改梁州为汴州隋废陈
卷十六 第 7a 页
留郡炀帝初废汴州唐复置汴州后改为陈留郡浚仪开封二县
属之五代梁以为东都升开封为府后唐为汴州罢东都后晋复
为开封府号东京宋因之郭内分开封祥符二县罢浚仪金以为
南京案此则古开封县在今城西中牟之南尉氏之西矣非今之
祥符地也
睢州春秋时承筐地宋襄公葬于此因曰襄凌秦并天下置襄邑
县属砀郡两汉晋宋北魏俱因之改属不常北齐并入雍丘县隋
复置之宋崇宁间置拱州以襄邑为附郭县金改为睢州洪武初
省襄邑县或谓郎襄牛非也首止大棘曲棘鄫邲小黄滑亭俱在
其地汉时置官服主织冕服故后人名其池曰濯锦池古语云游
卷十六 第 7b 页
雎涣者工藻缋之妍以此睢涣二水名睢水在城北六里首受莨
荡渠东至取虑入泗涣水不可考城北六十里有巴河疑即涣也
今皆湮塞
考城古戴国春秋时郑取之为榖城秦置甾县东汉始名考城以
周封伯邑考之后于亳北故名其地有葵丘齐桓会诸侯处乡有
蒙潭庄周故里有外黄有武安城也
柘城古朱襄氏之邑春秋为陈株野毛诗所谓株林是巳汉置柘
县以有柘沟故名
永城春秋时名犬丘亦为芒县地西汉置犬丘芒二县东汉改芒
为临睢改犬丘为太丘晋并入酂县酂音嵯非南阳之酂也南阳
卷十六 第 8a 页
地音赞隋置永城县金为永州砀山在城北八十里汉高祖所隐
处也山下有石洞曰夫子岩相传夫子避雨于此今肖像事之城
西北三十里有太丘城陈仲弓为令地也其乡有邵平陈平墓
疑假
禹州古夏地大禹初封于此徐广云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居阳
翟是也受禅后都安邑启即钧台以享诸候春秋时属郑曰栎邑
周襄王取栎阳翟为畿内地韩景侯徙都阳翟历烈文三侯垂三
十年为秦所灭遂置颍川郡项羽封韩王成于此汉高帝亦封韩
王信于此寻徙之复为颍川晋迁颍川郡于许昌罢故郡为阳翟
县属河南郡东晋置阳翟郡东魏因之隋开皇罢郡以阳翟县属
卷十六 第 8b 页
嵩州大业间改属襄城郡唐后改属不常刘豫置颍顺军金大定
问置顺州寻改为钧州万历三年改为禹州其地有禹山荆山具
茨山九山翟山空同山有颍水
韩退南阳人古今人物志略遂收退之于南阳府不知南阳属河
内今修武县左传僖公四年晋文公围南阳史记白起攻韩南阳
太行道绝岂今南阳府耶修武故名南阳秦始皇更今名今有文
公祠山东济宁之南亦有南阳则鲁欲使慎子伐齐以取者也
河南洛阳汉二县名东西相距四十里案文献通考河南古郏鄏
地是为王城洛阳古城周地是为下都盖武王克商定鼎于郏鄏
至成王卜涧水东瀍水西而宅洛邑王城是也又于瀍水东卜之
卷十六 第 9a 页
亦吉迁殷顽民居之则下都是也平王东迁居王城至敬王与子
朝争立出奔晋定公使魏舒率诸侯之大夫会于狄泉城成周居
王时子朝在王城故苌弘云西王天弃之东王必大克盖以成周
在王城东故也成周夲王城下都之总号至是以下都为成周别
于王城云成周有狄泉在城中有殷王家东北有芒山王城西有
榖城至孝王封其弟于河南以续周公之职是为桓公其孙惠公
封少子于巩号东周君至是又以成周为西周矣王赧立又徙都
王城是为东西二周秦灭二周置二川郡汉置河南郡乃以成周
为洛阳县附郡王城为河南县在郡西东汉置河南尹属司隶魏
晋改为司州后魏亦为河南尹北齐为洛州隋后改属不常二县
卷十六 第 9b 页
俱自若也宋为西京二县俱附郭金省河南县至今因之其地东
有成皋虎牢之险西有函谷关南阻伊阙嵩少诸山北带大河其
间沃壤三百馀里伊洛诸水萦带周回真帝王之都会也惜其规
模为少隘耳
嵩高山在偃师县东南登封境内绵延周二百里其山之最高者
曰太室少室东西对峙相距殆二十里太室二十四峰少室三十
六峰皆直立插云表而少室峰尤秀如玉笋排空然少室后有寺
曰少林魏孝文帝为跋陀师建也寺东北八里曰崿岭口在五乳
峰东其北即轘辕道一十二曲古称最险处唐高宗欲幸少林乃
发徒凿其岭可通辇骑云负五乳峰面少室若玉屏梵宫后有讲
卷十六 第 10a 页
堂堂后左有立雪亭惠可侍达磨处西北山上有达磨庵九年面
壁处庵后室中有达磨影石高二尺许其影宛然乃面壁时精神
所贯也后有达磨洞寺中有唐太宗为秦王时赐寺僧教镌之丰
碑其辞云王世充叨窃非据敢违天常法师等并能深悟几变早
识妙因擒彼凶孽廓兹净上闻以欣赏不可思议今东都危急旦
夕殄除并宜勉终茂功以垂令范盖是时寺僧立功者十有三人
昙宗拜大将军馀不受官赐地四十顷故云云至今寺僧以技击
闻其由来久矣俗传锦那罗变形禦寇事因此附会之尔嘉靖末
寺僧月空者受檄禦倭于松江其徒三十馀人自为部伍持铁棒
击杀倭奴甚众卒以智屈被歼亦可为永戒云太室黄盖峰下有
卷十六 第 10b 页
岳神祠祠后有卢岩二寺盖唐卢鸿隐处有废嵩阳观观内三古
柏大者围三丈许汉武帝封为大将军次为次将军轮囷怪甚其
东有崇福宫亦废稍东有启石涂山氏所化也说见淮南子
空同山在禹汝二州境上有大仙观盘旋以上悬崖有瀑布水飞
下石涧淙淙振林木崖巅有石洞中有白犬常游洞外因号其冢
为玉狗峰上有广成子庙及空同观下有广成墓及城郎黄帝问
道处平凉临洮各有空同山各云广成于隐地第庄子言黄帝问
道空同遂言见大隗迷于襄城之野其为此言无疑
阌乡古鼎湖地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荆山之阳鼎成有龙下迎
乘之而去因名其地曰鼎湖案禹贡道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
卷十六 第 11a 页
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则荆山鼎湖之地固自不相远也
卫水出共之百泉东北至直沽与潞水合其源距河不五十里沁
水自山西经怀孟至武陟入河其委距卫源不百里沁有故道由
修武新乡入于卫河可为 国家通漕之一助
卷十六 第 11b 页
开封府志河防
洪武七年河决开封堤 诏参政安然塞之
十四年河溢原武祥符中牟
十五年河决荥阳阳武
十六年秋八月戊辰河决开封东月堤
二十年河决开封城
二十四年河决原武之黑洋山
秋八月河溢开封
卷十六 第 12a 页
冬十一月蔡河南徙入陈州
永乐元年馈运自陈州颖岐口北输于京
四年 诏修阳武中牟及汴河北堤
八年河南守臣请修汴梁坏城
九年三月壬午 命侍郎张信浚黄河故道
卷十六 第 12b 页
秋八月庚戌新港成河复故道
正统十三年河决荥泽
天顺五年秋七月河决开封城
上命工部侍郎薛远塞之
卷十六 第 13a 页
六年春二月作石闸成
卷十六 第 13b 页
卷十六 第 14a 页
成化十四年春黄河决祥符县杏花营
秋七月河决延津县西奡村
弘治六年夏河决黄陵冈
上遣都御史刘大夏太监李兴平江伯陈锐治之功成
命大学士刘健作记勒石河上
卷十六 第 14b 页
卷十六 第 15a 页
七年都御史徐恪上修河疏
卷十六 第 15b 页
正德四年河决杨家口
八年侍郎赵璜疏分水须水二河
嘉靖五年都御史盛应期疏赵皮寨河弗就
卷十六 第 16a 页
七年学士霍韬上治河疏
三十二年夏四月
上遣刑部侍郎吴鹏来视赵皮寨孙家渡二支河
卷十六 第 16b 页
三十八年河决判官村
隆庆四年秋七月决陶家店断月堤明年复决坏民田庐
万历五年秋八月决刘兽酱口
九年夏六月溢
卷十六 第 17a 页
十五年夏秋淫雨瀍雒沁水泛涨决刘兽医口铜瓦厢荆隆口南浸城堤
东北虞张秋运道东至茶城河逆而上淮黄合流以河臣权分乃使工科
都给事中常居敬视事疏塞之
论曰古云治河无常策非谓水性流动变不可以预图哉要在治之以
不治而已治之以不治者顺水之性而利导之孟子所谓行其所无事
是己近见一遇冲决不审水势辄议开支河以杀之贾鲁河之变可不
为前车哉夫黄河之为中州患固矣然而有利存焉则人自弃之耳谚
有之曰北人水旱听命于天使近河之民效南方水车以掣之而又分
区筑港可通百里之远则未必不为利也或谓黄河急湍未易轻引而
不有慢流别出之渚乎且四境之内岂无别河曲涧可慨者乎无己则
卷十六 第 17b 页
仿古井田之制每田百亩四隅及中各穿一井每井可灌田二十亩四
围筑以长沟深阔各丈馀旱则掣井之水以灌田潦则放田之水以入
沟不庶几有备哉余当试为之计穿井筑沟之费不踰百金即百金所
谓一劳永逸者此也矧其利更有大焉者乎
卫辉府志 钦差管理河道副使曹 为查勘黄河上源支流以免并患
事蒙 钦差总理河道右佥都御史万 批㩀本道呈即便会同大名颖
川各兵备道及转行所属濒河州县各掌印官公同委官颖州同知邹元
明细加查勘要见汾沁丹漳伊洛瀍涧等水各于某处发源由某处经流
至某处并于黄河如汾沁丹漳等水相距卫河里数若干伊洛瀍涧等水
相距淮河里数若干南北地形孰高孰下开渠导水有无通利如前各河
卷十六 第 18a 页
可改要见河以北者由某处地方可以开渠至某处入卫河以南者由某
某处地方可以开渠至某处入淮河中间但可支开不论多寡即为黄河
便利逐一踏勘明白画图贴说具由通详以凭施行蒙此即便转行开封
府管河同知张 亲诣黄河沁水上源公同各州县掌印正官率同濒河
知因耆民南自大樊口起至新乡县直抵卫河正偏来历开渠一带细加
相看博采民情要见引沁入卫有无后患如或沁水汹涌卫河难容上自
新乡下至临清作何捍禦可免后艰但恐该县地方官民畏惧大工即便
明示占过土田悉与重价后用夫役悉给厚顾所谓以河道之全力治此
河道决不偏累一县一民逐一覆勘明白计虑周悉务求永利画图贴说
具由呈报蒙此八月十三日㩀本官呈于七月二十一日亲诣武陟县西
卷十六 第 18b 页
北沁河自大樊口堤坝起由脩武县西获嘉县北直抵新乡县西北至卫
河止相去一百二十里并沿河直至卫辉府迤东接直隶浚县界止约百
里会同多官看得沁河北岸大樊口先年原有决开堤坝故道一处询问
居民执称先年秋水涨大溢过堤岸以致此处决开随将脩武获嘉新乡
等处一带城郭田舍尽被渰冲官民受害彼时即令官夫并力筑堵增加
堤坝见今遗有可形及至脩武县西北有回马泉流来清水河一道经流
获嘉县北六里直至新乡县西北地方侯家桥入卫河随㩀本地居民齐
口称苦皆曰此处原有山河数处每年秋水泛涨平地出水渰没民田以
致小民逃窜生命难堪若再开沁河则滔天之势入于卫河相接高涌则
本县城郭乡村尽皆飘流及相度地形委的西南大高东北卑下以脩武
卷十六 第 19a 页
县较之大樊口地下约十五馀丈水平备照至卫辉府府志至元间议通
沁水以漕运总管董文用言卫地最下会遣使相地形上言卫城浮图最
万才与沁水平势不可开也为照卫河自挥县卫源发源经流过新乡历
卫辉府直抵直隶大名山东等处会流入海在新乡则河流城墙下两岸
居民千馀家在卫辉府西北一面离城虽有半里两岸系商货之数㞐民
稠密公署驿递俱建于此若欲开浚两岸各数十丈则新乡县卫辉府城
郭㞐民公署驿递俱当改移数里方可动工况沁水猛涨势比黄河稍有
一线之决溢入卫河则邻河居民城池受害不支若将沁水引入卫河则
大小之势不敌容受之量难料在平常之时犹或可也若遇涨发总有堤
防恐排山倒海之势信非卫河一脉所能纳者且卫河水清无沙又无扫
卷十六 第 19b 页
湾冲崩之势以故临清张秋里河等处藉之以为漕运之便及查沁水与
黄河一样俱系流沙性复扫湾倘水缓沙停致使下流垫高决临清则
淤张秋万一漕运窒碍则是疏徐邳之南流以杀黄河狂澜之势反塞上
源之咽喉以遗漕渠乾涸之患其利害即较然矣㨿此本月十八日又㨿
卫辉府呈准张同知关蒙本道案验蒙 本院案验㨿同知邹元明揭开
沁水出沁州沁源县经流至怀庆府武陟县南顿入黄河今欲令其北归
于卫合于武陟县西北地名大樊口决开堤埧引脩武县西直抵新乡县
西北灌入卫河相去一百二十里迢迢直达并无阻滞从下势若建瓴深
为便益但沁河水面约宽一里卫河水面不满五尺所出者大则汹涌之
势可知所纳者小则决溢之患不免若欲一举两全上自新乡下至临清
卷十六 第 20a 页
于卫河两岸各辟十馀丈将所辟之土沿河筑堤则河身之既广翕受之
量必弘堤护之既长澎湃之势可禦若然则一吞一吐上下各得其平在
卫在沁彼以稳流无患矣等以道里计之陆路则三百馀里水程则八站
有奇劳力孔多费财不少然事可必其就绪功可要其有成不为虚费无
益等情揭报 本部院相应覆勘转委张同知亲诣黄河沁河上源公同
各州县掌印正官率同滨河知因者民细加相勘行府卷查嘉靖十六年
间准怀庆府关蒙前道副使张 案验蒙巡按河南监察御史王 批㩀
郑州管河判官姚熙呈称黄河水涨欲将沁河不容入黄河要自大樊口
开泄北行流入卫河随㩀武陟脩武等县人民致仕乡宦人等告称若因
黄河泛涨南决辄挑大樊口三十丈使沁水北流不惟劳民伤财兼恐卫
卷十六 第 20b 页
河狭浅若此水入之则冲决渰没小民不免俱为鱼鳖㨿由停止讫隆庆
二年十二月内本府抄蒙 钦差总理河道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翁 钓
票为改丹沁疏上游以防河患事仰府即查沁河本栾店至新乡入卫河
地里若干有无故道伏秋之后水势若何春夏之交水势若何作速查明
申报蒙委新乡县知县张范亲诣勘得木栾店至新乡入卫河地里一百
二十里原无故道先年曾开大樊口渰没新乡获嘉卫辉平地水深二三
丈馀地方受害后修完无碍具由申报蒙批非常之举黎民惧焉今㩀该
府所申似亦未可轻举仰管河道不必再行查勘此缴案行本府遵依讫
至隆庆五年九月二十六日又抄蒙 守巡河北道会案蒙 巡
按河南监察御史杨 批㩀怀庆府蔡同知帖禀前事仰府即查本官所
卷十六 第 21a 页
请开丹沁两河决之北行以分黄河水势果否地方有益百家蒙利作速
查议呈报依蒙行㩀汲新获淇等县申称大槩查得嘉靖初年曾蒙议自
武陟县沁河经由之处下水平线至卫辉地下三十馀丈若开以分黄河
之水恐就下之势不可挽遏尽导黄河亦未可知各申到府转呈停止讫
则导沁入卫以杀河势盖有先之者而卒阻于势之难行此其准之今而
可见者也再考诸卫志至正年间董文用为卫辉路总𬋩郡当冲要会勘
得江南图籍金帛之运不绝于道时议通沁水东北合卫河以便漕运文
用曰卫地最下今每大雨沁辄溢出今若通之则与大名俱没矣会遣使
相度地形上言卫地浮图最高才与沁水平势不可开也事遂寝则导沁
入卫以济漕运盖亦有先之者而卒止于势之难行此其酌之古而可见者
卷十六 第 21b 页
也今蒙 本部院欲将沁河来入卫河以杀河势超今迈古诚盛心也但
本府城池建置低下四面平衍无有冈峦遮蔽且西拱太行之麓东通大
名之区一望斥卤时常卑湿伏秋水发卫河辄溢平地水高数丈城门之
外关市撑舟临河一带㞐民房屋田禾俱遭渰没若再将沁水决入卫河
则本府所属城池及镇店村落难免冲没数万生灵付命于天此其后患
不可不预为虑者而大名山东沧州以下则又非本府所与知也若谓利
在天下一郡不足惜则改城郭徙人民虚其地以避水冲此亦所当并议
者及考漕运通志徐州洪碑文言昔者水浅洪险万夫努舟不能进必赖
沁水南达黄河接济二洪然后无虞是沁水亦大造于漕者今以其助河
为患而遽决之北则一患也亦运之而已矣卫辉大名以下之民亦 本
卷十六 第 22a 页
部院之所兼爱而不忍置之于昏垫者也且河北人民自缙绅以下悉皆
恟恟然似若不适有居者且将来冲决渰没势所不免于此不言有厥咎
矣等因㨿此已经本道駮勘去后至本月二十日该本道亲诣卫辉府呈
蒙本道宪牌仰王知府督同该县及会同士夫乡民及怀庆府再加查议
母曰前有成论主于先入之见而遂己也依蒙会同怀庆府知府王 督
同知县于应昌䀶同士夫乡民郜孟阳等覆勘得卫之与沁小大悬绝一
以里计一以丈计于势委难吞纳纵使充拓亦不过止于丈数之间终无
益于翕受盈虚之数如欲广卫如沁则卫辉大名以东俱当改辟穷天下
之力竭天下之财而功有难成者且沁水性甚狂急夹带流沙果使通之
自临清以北亦属河运冲决淤塞势所必至欲杀南河之患而因以重北
卷十六 第 22b 页
河之忧所关不小等因复呈到道㩀此查议间蒙 本部院批㩀开封府
管河同知张 呈前事蒙批仰管河道亲一勘之俟九月河防报宁周流
审视毋信有司百姓之言此乃为减河南山东徐邳黄河大害而言耳大
约图大事者酌彼此利害多寡谋之可乎此不可意必也勘完可一面议
焉文移不能尽之此缴又蒙 本部院批卫辉府申前事蒙批所云以沁
入卫者原无意必盖云辟广卫河直入天津乃可耳若下流不辟则上流
诚有如该府所虑者下流一辟是为上流去水患者在此举也而又何患
焉卫之民将恐不速为之矣但云辟地事体重大则可耳若云沁河济二
洪此指黄河由河南行时言也今全河灌二洪曹单礼沛徐邳尽为鱼鳖
焉用济之又沁河发源处本部院知之此暴水耳消长不常凡治水必
卷十六 第 23a 页
先下流仰河南管河道会同河北守巡道详勘下流 国计及河南山东
徐邳卫地民瘼所关勿得草草 朝廷事体多方穷䆒如卫河下流不可
开则沁水上源未可决也缴又蒙 钦差巡抚河南等处地方都察院右
副都御史梁 批㨿卫辉府申前事批仰管河道查报又蒙 巡按河南
监察御史杨 批㩀卫辉府经历司呈前事仰批管河道会同守巡河北
道查议详报缴蒙此又抄蒙 钦差总理河道右佥都御史万 钓票
前事照得颖州同知邹元明先该本部院坐委前去查勘黄河上源续㩀
本官呈称勘得沁水堪以导入卫河以杀黄河之势缘由画图贴说呈报
前来似有条理但事体重大又经案行河南管河道覆勘去后及行同知
邹元明前赴该道听其委勘外为此票仰本道官吏照票事理如遇本官
卷十六 第 23b 页
到彼径自委用随同覆勘施行蒙此该本职于本年十一月十九日会同
分守河北道参议朱 分巡河北道佥事徐 督同卫辉府知府王 怀
庆府知府王 亲诣新乡等处查得嘉靖三十五六七等年莭蒙 总理
河道都察院 河南抚按两院批㩀怀庆卫辉二府申㩀汲新等县民李
铎等告称卫河水发渰没两府汀比受害等情又蒙 抚按两院咨牒㩀
管河工部汪郎中呈牒及准 工部咨准黄总兵手夲并临清张副使分
守河北道阴参议及兖州东昌二府管河同知等官黎天启等呈河南沁
河冲开木栾店相邻大樊口三百馀丈决水横流突入卫河水半泥沙㳽
漫异常至临清逆流上壅运河板闸至砖闸七十馀里舟行闸面不由启
闭两月有馀至九月二十五日水始退消泥沙沉积顿将南板新开二闸
卷十六 第 24a 页
河洪淤塞二千馀丈河底与闸面相平阻妨粮运不能前进应行河南管
河道作速修筑以保来年粮运等因莭该前道副使胡 议允修筑讫今
议照黄河扫湾壅沙徐邳河南山东首被其害论者谓其甚于防虏是矣
若沁河消长非常虽不及黄河汹涌之万一然㩀其方长以来流猛沙多
亦能助其势而搏激以致经年为患 本部院欲将沁河之大樊口决开
堤埧引脩武县西直抵新乡县西北灌入卫河一则由高就下委若建瓴
一则引险入易永杀河势且地去一百二十馀里又非隔壤而所占民产
且有偿矣所用夫役且倍值矣 国计生灵大有所利即古所称平成之
绩何以加此职等亲勘河形详阅图卷博访民情恐有两难不敢不先议
之其一议较河身卫河仅宽五丈而势缓沁河奚啻一里而势急以一里之
卷十六 第 24b 页
急流引入五丈之缓且狭者翕受不广其何以容纵如邹同知所见将卫
河两岸各辟十馀丈母论辉县等处即新乡一县欲辟河身以南则该县
北门去河仅有二丈其城墙城楼并内外官民庐舍则将置之水中乎抑
将移于高阜之所乎又卫辉府西北离城亦止半里其驿递公署并该岸
大小军民则将任其以水为家欤抑将以手援之欤且两岸各增十丈连
本身五丈仅足二十五丈而望其纳一里之水可得哉此河身之难于充
拓也其一议浚河盖临清一带运河虽藉汶水实与卫河通流是临清譬
之堂奥而卫河则门户也临清譬之形体而卫河则羽翼也其势俱并行
其源俱无沙若引沁入卫是以沙之浊流投之清河则三十五等年如汪
郎中等所呈沁河突入卫河水半泥沙㳽漫异常至临清逆流上壅运河
卷十六 第 25a 页
七十馀里者其患不专在卫辉而贻患于漕矣门户倾者必逮堂奥羽翼
折者不为形体一大病哉况十五年及三十五年祗因卫水泛涨渰怀庆
卫辉二府民田以致河北汹汹经年陈告及今隆庆六年七月内卫水又
泛不减先年之灾本道所目击其害者兹又加以沁流毋论他时恐防漫
溢而伏水之交不至于横流已乎此下流之难于疏浚也况自新乡至临
清于卫河两岸陆则三百馀里水则八站有奇母论民庐民田动以万计
即欲辟丈数非千丈数不周欲筑堤埧不备以工计之恐非数千万两不
完以年计之亦非数年日期不就虽大举不恤小费亦不可不先筹算而
漫为之也职等才非通方徒窃道听之言敢为涂说伏乞 本都院抚临
地万会同 抚按两院临河亲加查勘施行等因通呈照详蒙批引沁入
卷十六 第 25b 页
卫盖以河南山东南直隶沿河运道利害言耳㨿呈沁河之身难拓下流
之道难疏是利害相等也姑罢之以俟再议此缴蒙此拟合就行为此仰
抄案回府着落当官吏照依案验备蒙详允事理遵照施行
卫辉府新乡县为全河之患孔殷善后之计当预冒披愚虑以裨采择事
万历贰拾壹年陆月贰拾陆日承奉 怀庆府同知郑帖文准 本府
关蒙 分守道参议杜 劄付咨蒙 钦差总河舒 批㩀𬋩河道会呈
前事又蒙 钦差巡抚赵 并 巡按陈 案验俱同前事奉此遵依随
行本县知县卢 即于本月贰拾捌日亲诣怀庆府北地方考䆒丹河来
历查得丹河其源出于山西穿太行山由圪坦坡狄家岭南注而下中间
分散有十八道小沟渠民间引为灌田揔流南经张店至刘村入沁水首
卷十六 第 26a 页
尾三十馀里冬春水小果不为害及至夏秋波涛汹涌与沁无异此丹河
之全身也其名为与卫相通者系上小沟渠内东流第二道者由清化镇
西稍东流水涸不通惟至清化镇南有金鎗狗跑泉等水相聚迤逦而东
经脩武县治南北转紧扣城东门外又东经获嘉县治北相去百馀里许
又东俗名为蒋河至新乡县西北名合河店西入小清河而因以入于卫
相沿凡几百几十里名为丹之支流而实非丹水矣夫欲改丹并流入卫
若将丹之全身由张店改折而东过狗跑泉因以达卫奈丹至张店地势
倾下入沁甚易势不能挽若从上面东流第二道小沟渠挖决成河以达
卫第丹在彼处方自山岭而下奔溃倾跌横截不住何由东流且稍东南
有定王简王墓在焉乃议者谓卫不能容沁矣改丹并流以杀沁势是一
卷十六 第 26b 页
策也夫此亦息肩之说耳天下事惟亲见者为真丹水秋涨汹涌与沁无
异卫不能容沁矣独能容丹乎审地势卫地下怀庆三十馀丈由高而下
势若建瓴奔腾澎湃势难吞受必将开拓河身两岸筑堤遮护夫此一开
筑也中间无论小民田产 国课所出且逼近城隅势有难于开筑者新
乡北门外紧坐卫水亦置勿论以卫辉府言之城西北隅外即为卫河两
岸驿递公宇商贾居民凑集势极难于开筑将移河于府治南十馀里外
远绕而东其地为黄河故身淤沙堆积开即湮没将移河向北其地为黄
土冈沙石高阜益 难开倘朦胧苟且以卫水而加之全丹势必张大
潞府亲藩在焉脱城不保罪将谁归此尤事体重大不能不虑者也且卫
水清流丹河浊流以浊投清由高而下冲沙必多在新乡卫辉犹曰水去
卷十六 第 27a 页
疾沙未停自大名而下临清张秋等处地势平衍水去缓行淤沙必多运
道阻塞其为里河之患不孔亟采夫改丹改沁为救徐邳以南漕运计耳
而北地运道为山东河南等处全粮所系务非渺小疗肠内而塞咽喉此
所谓救一河患增一河患者也闻河以南亦议将伊洛瀍涧四水改入淮
矣曾闻淮至清河县为河水所漾反上壅即今洪泽湖洚洞无涯泗临城
郭半在水祖陵 皇陵不可不虑然此犹为无与于地方未敢深议惟
引丹入卫诚见其不可者假使开数百里之河筑数百里之堤于地方无
隐忧于徐邳以南之河患有成效即捐数城之生灵动万亿赀费为 国
家图大事奚不可者第河患未必除徐邳以南未必救而卫堤难筑 亲
藩宜虑犬名以下运道不可保以天下为任者可无万全之虑乎以上末
卷十六 第 27b 页
议非敢剿袭陈言漫为阻调考之舆图审之地势稽之耆论参之事情的
见其如此者谨冒昧以申至若开河筑堤岁月工程钱粮夫役惟准诸河
工岁费常额一推步可知者若果引丹入卫容另申报
卷十六 第 28a 页
卷十六 第 29a 页
汉河渠考 宋王应麟
美哉禹功万世永赖云何汉世河决为害盖自战国壅川壑邻决通堤防重以
暴秦水失其行故渎遂改碣石九河皆沦于海微禹其鱼遗黎之思披图案谍
用缀轶遗
孝文十二年河决酸枣东溃金堤
陈留郡酸枣县秦拔魏置县金堤河堤在东郡白马界括
地志一名千里堤在滑州白马县东五里郡县志在酸枣县南二十三里
王遵为东郡太守请以身填金堤程子曰汉火德多
水灾唐土德少河患
孝武元光三年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入勃海复决濮阳瓠子注钜野通淮泗
鄃居河北
卷十六 第 29b 页
东郡顿丘县汉勃海郡在勃海之滨水经注禹贡
曰夹右碣石入于河山海经碣石之山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河之入海旧
在碣石今川流所导非禹渎也周定王五年河徙故渎班固曰啇竭周移瓠
子今开德府濮阳县西有瓠子口瓠子河名也济州钜野县东北有大野泽
即钜野也禹贡大野既猪清河郡鄃县通典鄃故城在德州平原县西南
元封二年自泰山还至瓠子自临塞决河筑宣防宫水经瓠子河出东郡濮阳
县北河括地志故龙渊宫俗名瓠子宫亦名宣房宫
在濮阳县北十里决河在鄄城以南濮阳以北广百步深五丈
卷十六 第 30a 页
导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
河渠书禹乃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
逆河入于勃海
贝丘贝州清阳县漯水出东郡东武阳至千乘
入海降水故渎在冀州南宫县东南六里大事记周威烈王十三年
晋河岸倾壅龙门至于底柱春秋后河患见史传始于此
自塞宣房后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地理志魏郡馆陶县河水别出为
屯氏河东北至章武入海
元帝永光五年河决清河灵鸣犊口而屯氏河绝清河之灵县鸣犊河口地理
志清河郡灵县河水别出为鸣犊河东北至蓨入屯氏河
卷十六 第 30b 页
成帝建始四年河决东郡金堤河堤成以五年为河平元年三年河复决平原
流入济南千乘平原德棣州济南齐淄千乘故城在淄州高苑县北
鸿嘉四年勃海清河信都河水溢李寻等言议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迹而穿之
今因其自决可且勿塞以观水势
信都冀州禹贡九河既道尔雅一曰徒
骇二曰太史三曰马颊四曰覆釜五曰胡苏六曰简絜七曰钩盘八曰鬲津
其一河之经流徒骇马颊
覆釜胡苏简絜
钩盘鬲津
太史汉世近古止得其三唐人遂得其大欧阳忞舆地记又
卷十六 第 31a 页
得其一或新河载以旧名或一河立为两说皆似是而非无所依据郑氏以
为齐桓塞其八流以自广夫曲防齐之所禁塞河非桓公所为也程氏以为
九河之地已沦于海谓今沧州之地北与平州接境相去五百馀里禹之九
河当在其地郦道元亦谓九河碣石苞沦于海
平当便领河堤奏按经义治水有决河深川无堤防壅塞之文程子曰河北见
鲧堤无禹堤鲧堙洪水故无功禹则导之而己
贾让言禹凿龙门辟伊阙析底柱破碣石
水经河水南过河东北屈县西
河水又南过皮氏县西又南出龙门口
卷十六 第 31b 页
通典绛州龙门县有龙门山即大禹所凿三秦记云鱼鳖上之即
为龙否则点额而还黄河北去县二十五里乃龙门口舆地记同州韩城县
有龙门山颜氏曰龙门山其东在龙门县北其西在今韩城县北而河从其
中下流水经注砥柱山名禹治洪水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
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三穿既决水流疏分亦谓之三门山伊阙碣石见前
洪口以东
通典淇水出共山东至卫州卫县界入河谓之淇水口
新莽始建国三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魏郡相州大名府清河恩州
明帝永平十三年王景脩汴渠成
诏曰自汴渠决败六十馀岁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
旧迹郡县志汴渠在河南府河阴县南二百五十步亦名莨荡渠
卷十六 第 32a 页
禹塞荥泽开渠以通淮泗汉命王景脩渠
章帝建初三年罢虖沱石臼河
虖沱出代州繁峙县东南流经五台山北东南流过定州入海邓训治虖沱
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石臼河在定州唐昌县东北通典
岚州宜芳县即汉汾阳县积粟所在谓之羊肠仓石磴萦委若羊肠焉
张骞传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崙
汉武帝以于阗山出玉因名河所出曰昆崙博雅曰昆崙虚赤水出其东南
陬河水出其东北陬洋水出其西北陬弱水出其南陬河水入东海三水入
南海后汉书注云昆崙山在肃州酒泉县西南山有昆崙之体故名之
卷十六 第 32b 页
通典今吐蕃中河从西南数千里向北流
见与积石山下河相连聘使涉历无不言之吐蕃自云昆崙山在国中西南
则河之所出也尚书云织皮昆崙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后汉书云西羌在汉
金城郡之西南滨于赐支续汉书河关西可千馀里有羌谓之
赐支盖析支也然则析支在积石之西是河之上流明矣昆崙在吐蕃中当
亦非谬
灵帝光和六年金城河溢
金城郡今兰会西宁湟州积石军
卷十六 第 33a 页
南丰集汴水昔禹于荥泽下分大河为阴沟出之淮泗至浚仪西北复分二渠
具后或曰鸿沟始皇疏之以灌魏郡者是也或曰浪宕渠自荥阳五池口来注
鸿沟者是也或以浚仪渠汉明帝时循河流故渎作渠渠成流注浚仪者是也
或曰石门渠灵帝时于敖城西北累石为门以遏渠口者是也石门渠束合济
水与河渠东注至敖山之北而兼汴水又东至荥阳之北而旃然之水东流入
汴荥阳之西有广武二城汴水自二城间小涧中东流而山齐水至此乃绝桓温
将通之而不果者晋太和之中也刘𥙿浚之始有湍流奔注而岸善溃塞𥙿更疏
凿以漕运者义熙之间也皇甫谊发河南丁夫百万开之起荥泽入淮千有馀
里更名之曰通济渠者隋大业之初也裴耀卿言江南祖般自淮西北溯鸿沟
转相输纳于河阴含嘉太原等仓凡三年运米七百万石者唐开元之际也后也
因其利焉太宗尝命张洎论著其兴凿漕运之夲末如此宋至道之间也
卷十六 第 33b 页
卷十六 第 33b 页
大学衍义补按天地间为民害者在天有旱潦之灾在地有河海之患然
两旸之为旱潦也有时而人犹可先事以为之傋若夫河海之患则有非人力
所能为者矣虽非人力所能为而人君有志于为民者其忍坐视而付之无可
奈何哉中国之水非一而黄河为大其源远而高其流大而疾其质浑而浊其
为患于中国也视诸水为甚焉自禹疏九河之后迁史河渠书述之详矣请
探厥本原自张骞使西域之后说者咸谓河出昆崙至元世祖始命其臣笃实
者西穷河源得其源于吐蕃朵思甘之南曰星宿海四山之间有泉近百泓汇
而为泽登高望之若星宿然胡言所谓火敦脑儿也其地在中国西南直四川
马湖府之正西三千馀里云南丽江府之西北一千五百里较之昆崙殆为近
焉自西而东合诸河水其流寖大东北流分为九渡行二十日至大雪山名腾
乞里塔即昆崙也绕昆崙之南折而东而北而西复绕昆崙之北又转而东北
行约二十馀日始入中国自贵德西宁之境至积石经河州东北流至兰州北
卷十六 第 34a 页
绕朔方上郡又东出境外经三受降城东胜等州又折东南出龙门过河中抵
潼关东出三门析津为孟津过虎牢而后奔放平壤吞纳小水以百数势益雄
放无崇山巨矶以防闲之旁激奔溃不遵禹迹故虎牢迤东距海口二三千里
恒被其害方禹之导河其河盖自西而东又转而北之东以入海焉周定王五
年河徙已非禹之故道汉元光三年河徙东郡更注渤海继决于瓠子又决馆
陶遂分为屯氏河二河相并而行元帝永光中河水始分流于博州屯氏河始
塞后二年又决于平原则东入济入青以达于海下流与漯川为一宋熙宁十
年河又分为二派一合南清河入淮一合北清河入海是时淮仅受河之少半
耳金之亡也河始自开封北卫州决入涡河以合于淮旧河在开封城北四十
里东至虞城下达济宁州界 本朝洪武二十四年河决原武之黑阳山东经
开封城北五里又南行至项城经颖州颖上东至寿州正阳镇全入于淮而故
道遂淤永乐九年复疏入故道正绕十三年又决策阳东过开封城之西南自
卷十六 第 34b 页
是汴城在河之北矣又东南经陈留自亳入涡口又经蒙城至怀远东北而入
于淮焉抑通论之周以前河之势自西而东而北汉以后河之势自西而北而
东宋以后迄于今则自西而东而又之南矣河之所至害亦随之恤民患者乌
可不随其所在而除之哉礼曰四渎视诸侯谓之渎者独也以其独入于海故
江河淮济皆名以渎焉今以一淮而受夫黄河之全盖合二渎而为一也自宋
以前河自入海尚能为并河州郡之害况今河淮合一而清口又合沁泗沂三
水以同归于淮也哉曩时河水犹有所潴如钜野梁山等处犹有所分如屯氏
赤河之髅虽以元人排河入淮而东北入海之道犹微冇存焉者今则以一淮
而受众水之归而无涓滴之渗漏矣且我 朝建国幽燕漕东南之粟以实京
师必由济博之境则河决不可使之东行一决而东则漕渠乾涸岁运不继其
害非独在民生且移之国计矣今日河南之硗自荥阳原武由西迤东历睢阳
亳颖以迄于濠淮之境民之受害而不聊生也甚矣坐视而不顾欤则河患日
卷十六 第 35a 页
大民生日困失今不理则日甚一日或至于生他变设欲舆工动众疏塞并举
则又恐费用不赀功未必成而坐成困毙然则为今之计奈何孟子曰禹之治
水水之道也又曰禹之治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古今治水者要当以大禹为法
禹之导河既分一为九以分杀其汹涌之势复合九为一以迎合其奔放之冲
万世治水之法此其准则也后世言治河者莫备于贾让之三策然历代所用
者不出其下策而于上中二策盖罕用焉往往违水之性逆水之势而与水争
利其欲行也强而塞之其欲止也强而通之惜微眇之费而忘其所损之大护
己成之业而兴夫难就之功捐民力于无用糜民财于不赀苟顾目前遑恤其
后非徒无利而反有以致其害因之以召祸乱亦或有之顾又不如听其自然
而不治之之乌愈也臣愚以为今日河势与代不同前代只是治河今则兼治
淮矣前代只是欲除其害今则兼资其用矣况今河流所经之处根本之所在
财赋之所出声名文物之所会所谓中固之脊者也有非偏方僻邑所可比乌
卷十六 第 35b 页
可置之度外而不预有以讲究其利害哉愿明诏有司博求能浚川疏河者
徵赴公车使各陈所见详加考验预见计定必须十全然后用之夫计策虽出
于众而刚断则在于独择之审信之笃而用之专然后能成功耳不然作舍道
傍甲是乙非又岂能有所成就哉观宋儒朱熹有曰禹之治水只是从低处
下手下面之水尽杀则上之水渐浅因朱氏之言而求大禹之故深信贾让
上中二策以为可行盖今日河流所以泛溢以为河南淮右无穷之害者良以
两渎之水既合为一众山之水又并以归加以连年霖潦岁岁增益去冬之沮
洳未乾嗣岁之潢潦继至疏之则无所于归塞之则未易防遏遂使平原汇为
巨浸桑麻菽粟之场变为波浪鱼鳖之区可叹也已伊欲得上流之消泄必先
使下流之疏通 国家诚能不惜弃地不惜动民舍小以成其大弃少以就夫
多权度其得失之孰急乘除其利害之孰甚毅然必行不惑浮议择任心膂之
臣委以便宜之权俾其沿河流相地势于其下流迤东之地择其便利之所就
卷十六 第 36a 页
其污下之处条为数河以分水势又于所条支河之旁地堪种稻之处依江南
法创为圩田多作水门引水以资灌溉河既分疏之后水势自然消减然后从
下流而上于河身之中去其淤沙或推而荡涤之或桃而开通之使河身益深
足以容水如是则中有所受不至于溢出而河之波不及于陆下有所纳不至
于束隘而河之委易达于海如是而又委任得人规置有法积以岁月因时制
宜随见长智则害日除而利日兴河南淮右之民庶其有瘳乎或田若行此策
是无故捐数百里膏腴之地其间破民庐舍坏民田园发人坟墓不止一处其
如人怨何呜呼天子以天下为家一视同仁在此犹在彼也普天之下何者而
非王土顾其利害之乘除孰多孰寡尔为万世计不顾一时为天下计不徇一
不为万民计不恤一人贾让有言濒河十郡治堤岁费万万及其大决所残无
数如出数年治河之费足以业其所徙之民大汉方制万里岂与河争咫尺之
地哉臣以谓开封以南至于凤阳每岁河水渰没中原膏腴之田何止数十万
卷十六 第 36b 页
顷今纵于迤东之地开为数河所费近海斥卤之地多不过数万顷而己两相
比论果孰多孰少哉请于所开之河偶值民居则官给以地而偿其室庐偶损
民业则官倍其偿而免其租税或与之价值或助之工作或徙之宽閒之乡或
拨与新垦之田民知上之所以劳动乎我者非为私也亦何怨之有哉矧今凤
阳 帝乡园陵所在其所关系尤大伏惟 圣明留意万一臣言可采或见之
施行不胜幸甚
卷十六 第 37a 页
卷十六 第 38a 页
王家口河工说
黄河源出西蕃星宿海贯山中出至西戎名细黄河绕昆崙至积石经陜西山
西境界至河中潼关经流河南之阌乡灵宝沔池新安济源至武陟受沁水巩
县受伊瀍诸水经荥泽原武阳武中牟祥符兰阳仪封考城曹单礼沛砀萧至
徐州镇口接闸河济运经邳州宿迁缠祖陵之左至清口与淮河相合下云
梯关入海淮河之源出桐柏县由五河绕祖陵之右至清口与黄河相合故
祖陵二河环绕风气完固运道亦藉资焉万历二十一年河决黄堌口徙向
永城宿州白洋河小河口浸逼祖陵归仁堤下曩岁上躬静摄命下夺
杨大司空职且削籍以为不塞黄堌伤我 祖陵所致且连年徐邳运河不沾
黄流涓滴每桃李吉口赵家圈毛成铺藉升斗之馀润不可得二十九年塞黄
堌口强水东行河性不畅遂上壅决归德之蒙墙口一由夏邑永城宿州仍出
卷十六 第 38b 页
白洋河小河口一由沙岗固镇五河与淮河合流至三十年尽数入淮祖陵
二陈沟沙河等处一望㳽漫岌岌有侵陵之患矣上遣总台汲泉李公治
之甫谒陵四顾皆水惊忧不食病卒惟时河南抚台景默曾公以蒙墙河南
地也万一患 陵责焉辞因博访土人佥谓开王家口便遂商谋于山东持议
久之会推总河上允仍请遣御史台崔公会省直抚按司道公议于曹之明
伦堂无异议者先是凤阳抚按疏上黄河尽数入淮系干 陵园亟赐议处以
图永赖上命首护陵寝次理运道至是议定于是发丁夫二十万动囧金
五十馀万兴工于壬寅十月之九日放水于癸卯四月之八日塞河于七月之
二十二日筑骑河大堤十二里以阻中归之路筑东西堤二百里以防旁逸之
虞沿河周咨相度水乘舟陆乘车勘议屡更笔舌几敝者年馀今改河后保守
又二年矣斯役也陵园爽亢佳气茏葱十载沮洳之虞一旦尽去万年基运
卷十六 第 39a 页
之地于兹永培可谓称上之旨矣徐吕二洪久无黄水之至今奔流冲刷最
深万艘往来如织岁癸甲泇黄并运乙己春商舶漕粟通行年年回空率由于
此使不弃而不脩将所为 国家资运者百年犹故也归德泗宿之区凤阳颍
亳之地百姓无地可耕农人以渔为业今数千里膏腴桑麻遍野民居错绣人
始知有平土之乐矣啇丘永夏会亭石榴堌诸县驿尽在水中今轮蹄不绝冠
盖相望城廓依然人民安堵俨然再造景象矣开河之日驰报 朝绅人心胥
悦适前总台曾劳瘁没舟中后以为 省下流工竣方闻于 上予因而笔之
以俟后之睹河工而采择者 峕 万历三十三年岁次乙已重九日 赐进
士出身中大夫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管河兼管水利右参政兼按察司佥
事昆明朱思明书
永夏勘河呈稿 迩者河徙蒙墙淜湃南下千里汇为巨津无所容其分别者
卷十六 第 39b 页
也自徂冬消落之后始于文家集之上平台集之下分为三四股西南一股经
石榴堌马肠河龙焕集固镇驿入会河至五河县地归淮馀旁溢者仍入永城
所谓汍溢甚阔者也其东南一股即为白河狭可三四丈深可二三丈经桑堌
集何家营离夏邑城西南七八里至胡家桥永城出白洋河查嘉靖六年间黄
河冲决致伤沛县漕渠乃开浚赵皮寨白河一带分杀水势非正河也东北一
股为响水河至桑堌集兴白河合白河至何家营之下无河身从而散漫与前
水并归永城者也何家营之上约七八里为苗家桥其湍急若趋西南可引
入司家道口然一派沮洳距岸八九里中深旁溢阻塞未能挑浚未能且直
射县城欲委蛇避之未能者也夫苗家桥果可以收散漫之水则可开第水自
八十里上平台集已分流矣欲于此八十里下全而收之恐约束之难春日
看水浅涩尚多转盻洪涛大发杳无涯际东南一带长堤不筑则水仍南下
卷十六 第 40a 页
筑之则畚锸难施淤沙难累恐砥柱之难响水河自白河之东北来苗家桥虽
急溜向东不能达岸势亦随归东南今仍欲引向东北而去非其性也恐抟激
之难水自黄堌口决后水向南行至杨家口遂向东行至赵家圈复向东北行
南行者顺东行者强北行者逆是以赵圈方塞则决何家集何集方塞则决
申家营一马家溜多方塞之未能必待水徙蒙墙方能成功今欲引之仍由此
河则徙有南下而已虽议加筑长堤其如傍南冲刷防禦不及何恐蹈覆辙之
难李吉口正对司家道口则何家营之开较之王家口诚近第苗家桥生地开
三十里未为大费而七八里淤水中功力之费有十倍于此者且又自萧家口
北筑大堤至朱家集平台集侯家洼断其南溢会亭之水又过文家集桑堌
集至何家营转筑而北断其东出任礼析出夏邑城南等口又筑司家道口
一带长堤计费数百万金尚然不可成功况草桥之下又未可量乎恐计费之
卷十六 第 40b 页
难凡此非姑息夏邑一邑而曲为之解也舣舟苗家桥之上极目西南北之水
虽有人力诚无如之何也两道自蒙墙东下循萧口经灵台望马牧汎白河
登岸胶舟者数夜舶者二询问委曲略探其端未尝不叹服议河者之苦心而
稍虑其惜费反费言近犹远也乃若王家口又可以易言哉假道邻封似居已
于逸刬及庐舍似居已于忍司牧者各为其民今强其所不欲似居已于专夫
可易言哉虽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况此十二里一线之地乃堤外之地倘因
此可以护 陵园济漕粟亦必其所不吝也然果可因是而成功乎甲可乙否
吾不敢必第蒙墙徙其曲而此则取其直较昔日为顺矣难易趋避吾不敢必
第平陆易为开深弃土即为堤岸较水工为易矣至徐家口生开十二里至孙
家湾量疏三十六里孙家湾至张礼口李吉口清沥犹存赵运使许运同褚同
知见在疏浚引入坚城镇口以济运较黄堌之下流为便矣自王家口以下
卷十六 第 41a 页
开浚工程费不满参拾万金而李吉口之下不过扩充之而止且两岸堤坝
见存无庸创筑较之何营之筑塞为省矣王家口急溜有赴壑之势此流
则彼涸首可以护陵寝次可以济运道而亦可以拯啇永诸邑昏垫之灾
一举而三善可冀较之苗家桥之开恐不足以收全河之水则为便矣此非妄
觊山东之地而必为之辞也良以陵寝漕运非两事也漕不患镇口之易
淤而患黄水之不至陵不患永夏之汎滥而患横流之无归今王家口扼其
吭而导之挈其瓶而倾之一彻百彻舍此而旁求散漫之区则权非我握矣倘
筑舍之议未同迁延伏秋洪涛将至贻患 陵园谁执其咎则必以我有汴堤
为辞不知议汴堤非得已也况巧妇无无米之炊亦必以患出河南为辞不知
保 陵园非独中州事也况同舟有共济之义至于舍新弃之故河仿百十年
未成之旧道又非本道之所能知也
卷十六 第 41b 页
曹县会议呈稿 稽诸往牒有河决而塞之者有河徙而分之者未闻全河之
彼可以仍挽而之此者挽河之说起于王家口有套湾迎溜之势而言夫河深
参丈阔有百馀丈新开之地深不过壹丈伍尺阔不过伍陆拾丈其数不胜也
何以夺全河而东向此势也新河迎怀之势顺旧河湾环之势逆帷顺则新河
一开得水之分数常多多则日冲刷日深阔安知新河非洪流也惟逆则旧河
一泄得水之分数自减减则日缓漫日停蓄安知旧河非平陆也因其日深之
势高筑一带堤岸以防南逸因其日淤之势坚筑截河埽坝逼向东流而又于
旁溢者塞之疏漏者补之筑塞未尽者导而归之似亦可为要在口开之地深
阔而徐家口李吉口坚城集以下一一开挑无梗隘不平之处庶可成功近议
坚城以下开阔叁拾丈似未足多即如东省目击李吉口以下之水渐放渐浅
又如中州萧家口以下至今未有河漕皆左劵也至于河挑肆拾丈当置土于
卷十六 第 42a 页
离岸伍拾丈之外河挑叁拾丈当置土于离岸陆拾丈之外不然河身狭矣既
不容其纵横自如又不容其冲刷得去尚可冀全河乎所谓水平者取河底之
平而不取土面之平则莭缩之计即在于此惟临期逐段酌之而已若夫放水
之日必在清明前后水稍涨则借水之力以杀沙水入口则因河之浅以堵塞
人力可施桩埽易下及至伏秋水发而此根基已实矣倘云工程难完姑待
五六月间放水夫伏水暴涨五六日即退或十馀日而止不数日又涨如前涨
则河狭不胜其溢退则河浅不胜其淤如此至再则新河日垫乃欲于下流处
方堵方塞未几洪涛又至駴目惊心人将束手河滨敢与之相抗衡也何也新
旧河深浅阔狭原自悬绝不可与蒙墙南下之势同日语也故善治河者因天
时顺地利和人心一有未备宁需物力以固根本今㩀该厅任筑汴堤以保
陵两阅岁以竣事未为无见第恐欲速则南工未竟迟久则河势变迁倘令他
卷十六 第 42b 页
年费尽工完而无溜可夺咎固无所执耳
河工缴册稿 河之难治也自古记之而尤难于今啇以前有迁都避者远害
也元以前有资之转漕者资利也我 朝不𣣔侵 陵既以远害又𣣔转漕兼
以资利不南不北之间独有自西自东之路必使万里奔流就我约束较之往
代诚难弘治间河决荆隆口由黄陵岗经曹濮入张秋运道上遣都御史刘
大夏平江伯陈锐司礼监太监李兴及省直抚按董役治之开河七道分泄水
势筑堤三重荆隆口东西各堤二百里护之功成上命大学士刘健作记勒
石河上今见在碑文可考已是回河之役 圣朝重之往无论已万历十九年
以前河由河南之开归山东之曹单南直隶之砀萧徐邳至清口与淮河相合
下云梯关入海此正道也但 祖陵淮水绕其前黄水缠其后至清口淮弱黄
强阻淮不得出而祖陵受淮水之伤前总院杨 议有黄家坝之开遂分黄
卷十六 第 43a 页
之势导淮之流而祖陵以安万历二十一年河决单县之黄堌口渐由符篱
桥出白洋河小河口而徐邳宿迁三百里运道淤竭水浸祖陵归仁堤下一望
㳽漫人言辄至致廑 皇上切责大臣不塞黄堌冲我祖陵然则 陵之所
系诚重矣万历二十九年前总院刘 鉴乎黄堌当塞命官之其功将半但下
流未畅上流自溃于是有蒙墙寺之徙其始也尚由符篱桥与黄堌下流相合
其继也尽由沙岗涡泡浍河与淮河合而为一矣节奉 圣旨有云河工宜先
护陵寝次理运道有云黄河横决恐侵泗州 祖陵且妨运道有云这河患
在河南的着该巡抚上紧极力堵塞挑挖毋得迁延滋患有云清口淤浅及王
家口等工程俱着总河上紧从宜挑浚于是一时河臣惊措无地周咨相度日
夕不遑有议筑汴堤者有议开小股河者有议开杨先口郭刘口者然皆尝试
难行前总院曾 躬率司道府县询之土人采之众议会之各省抚按公议决
卷十六 第 43b 页
之 廷遣台臣无如开王家口为正遂兴工于三十年之十月初九日开河于
次年四月初八日塞旧河于三十一年之正月二日闭龙口于七月之二十二
日其加筑大坝创筑长堤塞柘永之决口而筑骑河大堤又二年而始成其河
之开也河南首辟王家口生地拾贰里挑徐家口以下旧河身拾贰里山东挑
下刘口以下至苏家庄陆拾馀里南直隶挑坚城集以下至镇口百馀里地有
分疆人有专责也大坝有漕河道中河分司共督之其塞河派料两省直恊助
而筑堤坝调夫役备所未备者河南专力也是役也往来省直会议踏看舆不
停肩口不绝讲乘橇乘车日与风涛相习夜望村火为归一年而后议有定画
身处数万人之中调停安插立营保谨火盗督畚锸戢变争作何开挑作何堆
土作何撤水作何运沙执丈尺较长短人无不平岁时不知寒暑不避六阅月
而后河工始竣睹洪水之滔天执经营之不二危疑不为之惧群言不为之阻
卷十六 第 44a 页
疫疠不为之避日行五十里夜渡三河钱粮综覈必明夫料催提必至筑塞料
理必周卧不安枕病不遑药手不停批问疾扶伤散钱掩骼身处河干栉风沐
雨又二年而后旧河始塞大坝长堤始成尝考先年水行黄堌运道乾涸年年
费万数金钱引一衣带水入徐济运而不可得今李吉口毛成铺赵家圈原挑
河身见在淤淀可查己孰如此全河东注故道尽复无论祖陵千万年无虞
运道已三年克济矣筹国者不当如是乎惟硕 祖宗在天有灵 庙堂之上
与本部院推见至隐共图国是千万年如一日焉则国家幸甚民生幸甚
卷十六 第 44b 页
卷十六 第 44b 页
祥符县志 河
肆厂每年约用梢草陆拾馀万原在捌府属县办纳
万历拾㭍年知县萧重望招揽大为民害至叁拾伍年知县王复兴极
力申豁仍分派旧属民稍得苏邑人王惟俭记 夫古今之河患孔棘
矣然未有穷四海之物立争胜于冯夷如吾世之烦费者也亦未有总
一省之征缮责办于百里如吾邑之困累者也无论往岁比者朱旺口
之役公家之所徵求私室之所饷输几当县官岁入之半而悠悠之论
尚有异同乎何容易也昔宣防之筑也下淇园之竹以为楗故孝武歌
之谓搴长茭兮沉美玉河伯许兮薪不属彼其薪茭即今所赋之梢草
也当是时河决瓠子瓠子今开州地也去淇二百里遥矣天子亲沉嘉
玉良马公卿从官躬负土薪可谓焦劳矣而材仅取其故有尚不能督
卷十六 第 45a 页
之于一郡一邑也无乃以事之难卒致而役之难独累乎柰之何今以
八郡六十馀万之梢草而独办之都会之一邑耶邑故额六万今十倍
之矣甚矣哉变法之误也始尝试于万一之有利旋隐忍于利害之不
偿而终以大害贻之后人也盖始之射利者贾徵遂之资操畚者赖缓
急之便若微见其利未几岁匪恒稔弊渐旁滋即变法之人未转毂而
已立睹其害矣而业自误之不欲更也卒之官赋有颇物直益涌支纳
丛奸监守重累中人之资役不毕岁而家徒四壁立焉数十年来苦累
萧索不知几千百人故每一役之更小民之避之也若渊堑虎狼之不
可向迩而官府之请谒里胥之追呼亦不胜其扰焉会我邦君有慨往
缪因力陈其不支之状而当事者亦重念之累议累驳累减文移之往
卷十六 第 45b 页
来上下之参订凡七有阅月而始竟其说以通融之于滨河之州县因
地之腴瘠酌数之多寡西达陜虢东尽梁宋赋凡四十馀邑而兹邑梢
草之存者止三万矣以故额论则以十年敌一年之役以今额论则以
二十年敌一年之役自是而兹邑之民其有瘳乎或曰邑都之区也力
饶而易举地迩而取捷故也夫正惟其都会也轮蹄之辐凑而凡仰给
焉悉索敝赋不克是惧而可复以诸郡之累累之乎且河自分陜折而
东北委蛇河洛之郊崩腾怀卫之墟齧蚀几邑荡析几郡岂其兹邑之
独虞也者独怪守土者据城府之见分域之私以致初议之艰也吁亦
不恕矣不佞因是而叹复故法之不易也由今而溯变法之日垂十馀
年耳而遗老之口不得要领故牒之稽复归磨灭岂其放轶以至于斯
卷十六 第 46a 页
无乃疆埸既殊肝肠自易而遂不欲出之以为证耶更数十年后何所
底止乎且今之法亦稍稍非旧也旧取给于诸郡今取给于滨河有如
异日者复更其说则一邑之孤乌能胜多口之嚣乎故邑中士庶佥议
欲永其事且以当事乃邦君之美也爰树贞珉于邑之侧不佞以是役
也始事之误流祸十载此其义在柔桑之三章所谓谁生厉阶至今为
梗者非耶今兹之减民若更生此其义在大东之章所谓哀我惮人亦
可息也者非耶然自当事之轸恤暨我邦君极议而卒成之也议岂筑
舍乎此其义在泂酌之三章所谓岂弟君子民之攸暨者非耶邦君为
王讳复兴兖之郸城人善政具在舆诵而兹特其一云
卷十六 第 46b 页
杞乘 尝考一统志谓杞乃古雍国黄帝之后非也按雍国在河内山阳县西
左传所谓郜雍曹滕文之昭也于杞无与今邑西有高阳乃黄帝之孙颛顼氏
所兴之地张晏辨之详矣夫宇内有三十高阳涿也东莞也杞也而颛顼所兴
则杞之高阳说在古圣传沈约又谓颛顼生于若水十年而佐少昊氏二十而
即帝位路史又云空桑氏以地纪高阳所居今邑亦有空桑去高阳甚近地纪
云空桑南杞而北陈晋各三十里有伊尹村罗泌则谓高阳氏所居空桑乃广
桑之野非伊尹所生之处在今兖国世纪又言颛顼自穷桑迁于商丘穷桑乃
在西海之滨又非兖矣干宝又言鲁有空桑徵在所生之处今名孔窦故孔庙
礼器碑云颜育空桑野史又言轩辕作于空桑之北然则有四空桑矣杞之空
桑则伊尹所生之地若吕氏春秋所谓空桑则伊洛间树名尔非地也至周武
王时追思先圣王乃褒封大禹之后于杞号东楼公杞之得名于斯始焉或曰
卷十六 第 47a 页
殷汤时己封于杞然不经见史记云殷时或绝封或绝理或然也武公初年即
迁淳于淳于在敝邑安丘境内至武公二十九年为鲁隐公元年方入春秋故
春秋所载杞事皆淳于杞也即如莒人伐杞取牟娄年娄亦在安 东南而旧
志以娄冈当之谬甚矣嗣后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盖既取之后又属莒
也莒去安 仅百馀里故能取能奔若雍丘则远矣莒小国也安能越千馀里
伐人而取其邑哉武公既迁之后地属郑宋故鲁惠公末年败宋师于黄今邑
北外黄是也成公十六年卫侯伐郑至于鸣雁今邑北焦刺是也昭公五年晋
韩宣如楚逆女韩起反郑伯劳诸圉今邑南圉镇是也哀公九年宋皇瑗帅师
取郑师于雍丘今邑治是也三系之郑一系之宋何尝有所谓杞哉乃旧志于
如楚逆女下加于杞二字岂以此逐可涂人之目乎堪以捧腹己至战国时雍
丘外黄分属宋魏战国策所谓太子自将过宋外黄是也及考燕策决白马之
卷十六 第 47b 页
口魏无黄济阳旧注以为外黄按 地志云在今冠氏县南因黄沟为名非宋
之外黄也以此知秦策所称以临小黄而魏氏服魏策所称太王之地东有沂
黄皆指黄沟而言非今之外黄也惟楚策所言朝张弓而射魏之大梁还射圉
之东则圉固属魏耳
河水源出星宿海自入中国径秦晋卫鲁赵地北入于海中间迁徙不常自宋
神宗熙宁十年南徙分为二派一入淮一入海故道遂失自元太宗六年河决
又分为三俱在杞境俗名三叉口中流循城之北而东且南即今县治后是也
北流决汴北堤而且东即今俗称沙河是也南流循城西而且南其迹半隐半
现不复可识矣至大德元年决于县之浦口明年复决是后水北徙复河故道
不径县境至我 朝洪武二十四年河决阳武三里山东经汴城北五里又南
行至项城径颖州至寿州入淮而故道遂淤永乐九年复疏入故道皆不径县
卷十六 第 48a 页
境至正统十三年又决荥阳东过汴城之西南由杏花营东南经陈留自常家
营入县境径陡墙王堌苏家所沙窝集小堌高阳富家屯鸦陵苏木邓家圈咸
冈邢家口郭家庄东入柘城县境合涡河至亳合淮入海此自西而东者也径
县内七十馀里又一自祥符白墓子冈决入流经通许自五又口入县境径左
家寨翟陵兔冈竹林入太康之马厂集又经柘城鹿邑东北合涡河至亳仍入
本合河合淮俱入海此自西而南者也径县内二十馀里俱在县南其别支由
朱仙镇者有二流止径尉氏通许至扶沟合流又经啇水项城至寿州正阳镇
合淮不经县境即洪武二十四年之故道也弘治二年又徙汴城东北分为二
流一自祥符于家庄经兰阳及县之白家口外黄秋树营下径归德至徐邳入
淮此去县北五十馀里去兰阳仪封甚近止径境内二十馀里而己一自荆隆
口黄陵冈经曹濮达张秋运河注海不径县至嘉靖二十六年又决开封之西
卷十六 第 48b 页
北全河始径兰阳仪封考城曹县至亳合淮入海而杞遂无河患矣其支者俗
名铁里河自陈留县南入县境五久口东南流径荆冈杨家寨胡备冈常家营
入太康县境东北合于大河绕县境七十馀里汳水出蒗荡渠亦名丹水即
汴水也经陈留之鉼乡亭东径鸣雁亭鸣雁即今焦刺一带是也水经言汳水
东径雍丘县故城北径阳乐城南城在汳北一里许雍丘县界南通睢水又径
外黄县南又东径考城县故城南由睢阳蒙县合淮水东入于泗即今俗所谓
沙河也自祥符陈留入县楚家寨焦家寨花园铺潘家寨径城北五里许东南
径小河裴村入睢州之榆厢平冈由柘城至亳下达于淮迤逦境内七十馀里
今涸流矣 睢水亦出蒗荡渠案水经称东北流径高阳故亭北又东径雍丘
县故城北又东径襄邑宁陵亳城睢阳萧县至睢陵会睢水由下邳入泗今俗
名堤河自陈留县东北四十里入县关屯寨仪阳堌七基兔伯至娄冈以东淤
卷十六 第 49a 页
平又东入睢州大东由取虑入泗州今涸流俗亦以小黄河呼之其支者自十
八郎庙由仪阳堌南铁冈算墓又东径西肥袁家潭伯牛冈至睢州入汴水俗
名桃河睢水径境内其长亘与汴水等支者不及三分之一 巴水源出覃怀
自仪封南八里径县北乌冈巴河崖北辰寨入睢州之黑阳过考城下通徐州
洪今涸流经境内仅二十馀里或曰此亦黄河之支流 高阳汉曰亭亦曰聚
曰乡并未有城之名旧志误在县西南二十王里颛顼氏所兴之地张晏云少
昊之前天下之号象其德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名高阳高辛皆所兴之地
名颛顼与喾皆以字为号上古质故也按高阳乃黄帝之孙黄帝披山通道未
常宁居五帝三代皆其后裔居轩辕则号为轩辕氏居青阳则号为青阳氏居
高阳则号为高阳氏居高辛则号为高辛氏至于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佶儇
依莫不皆然则以颛顼为高阳盖较然矣乃沈约所谓生于若水世纪所谓迁
卷十六 第 49b 页
自穷秉吾无取焉
或问余所考古迹确乎曰近之矣于何考之考之载籍载籍信乎曰误者不少
也如汉书郡国志云外黄有黄沟地里志云有黄城非也国策苏武云决白马
之口魏无黄济阳今考城是也又谓赵拔魏黄城此小黄也大事记以为外黄
误矣汉书又云外黄有葵立亭齐桓公会此城杜预亦云外黄东有葵丘亦非
也按葵丘在今考城汉之外黄当不如是之大也又言外黄有曲棘里繁阳城
此则然尔今非县境故所不志它如水经注所言科禀亭小齐城利望亭魏书
地形志所载沙城广陵城少姜城莘城亦犹是也夫古之有㩀者尚兀足信如
此况旧志所载肥阳城吴起城饮马池之刺谬亡㩀者乎故断然削之非过也
然则伊尹伯牛孟姜之墓亡㩀矣曷存之曰确然其非者去之可也其两疑者
不害其两存也此慎之之意也姑以孟姜女论之其误也有自来矣盖𣏌梁者
卷十六 第 50a 页
乃春秋鲁襄公二十三年齐侯袭莒杞梁殖载甲夜入战死于莒其妻哭之哀
列女传载其事既云赴淄水而死矣又别载杞氏袭莒战死其妻无所归乃就
夫尸于城下而哭之七日城崩也是以袭莒之事妄为二人而又以孟姜堕城
事妄为𣏌事也宜后世之纷纷莫辨也夫慱如刘向且不免传闻之误如此后
世之论安足凭乎杞固不得而削之矣其陈平娄敬刘演夏侯惇之墓之削之
也以两汉大臣法皆陪葬西汉之墓多在三辅东汉之墓多在伊洛故当其时
有乞骸之事盖骸不乞则不得归葬也今陈平娄敬墓皆在鄠县之北江淹之
墓亦在考城之西此而存之是为爽矣夫陈平江淹之误犹曰近东昏考城而
然娄敬齐人夏侯惇谯人此风马牛不相及者邑何亦有其墓邪甚关好事之
妄也况刘演乃光武之兄见害于更始墓不在此抑又明矣一统志乃于夏侯
惇附益之曰为文帝守将卒葬于此尤为亡㨿按惇督诸军还寿春徙屯召陵
卷十六 第 50b 页
文帝即位拜大将军数月薨平生足迹何常涉杞邪甚矣好事之妄而一统志
误人不浅也
杞之田赋凡几变矣愈搜之而愈以不明愈争之而愈不可得讼狱累年文案
山积总之一言可尽盖泥于境界之说而惑于二粮之奸也 国初蒙元之乱
地多旷野杞之畇田仅九千二百九十九顷五十五𤱔九分陆釐五毫洪武十
八年三十一年及永乐初年皆诏令河南山东等处荒田许民尽力开垦永不
起科于是杞民开垦日多除境内不计外其境外之可考者共二千八百九十
八顷三𤱔有奇而失其数者不与马外县之民开杞地者亦有一千四百八顷
六十𤱔有奇名为无粮白地宣德中诸王府多请此地为庄田杞民不听甚至
杀其校尉 朝廷乃收其地照民田起科定以黄粮初令所在州县徵解景泰
中考城知县刘鹏奏归之杞于是始附籍科粮矣
卷十六 第 51a 页
天顺六年又榜谕隐漏地土定为轻则粮地于是考城复开送粮三百四十馀
石名考城馀地此奉巡捕勘合之例也
后变文称一则粮地即滥占
田土勘合之粮也称一则轻则黄粮即榜例巡捕勘合之粮也总之垦地起粮
景泰三年为多天顺六年特其馀漏者尔后至弘治正德间境外之田日转多
易欺隐又兼民间鬻田称白地则售民多诈称白地既鬻不复割粮由此地去
粮存而赋日以重矣嘉靖八年知县段续始倡为均地以救其弊于是原额外
得无粮地一万一千七百四十顷四十六𤱔二分八釐七毫不为不多矣
而境外地止得一千二十
卷十六 第 51b 页
八顷一十八𤱔三分八釐而已其馀俱欺隐今考其可知者一千八百六十九
顷八十五𤱔有零而其不可知者尚多也段公以额外地多不之深䆒乃通融
税额𤱔为麦八合四勺六抄六撮米一升九合六勺三抄四撮合之为二升八
合一匀而桑枣之税悉在其中矣其后邻境不以开占为断止以境界为说将
杞人所垦之地仍复洒派波之二税奸民吴朋等知𣏌赋重而考赋轻利于去
杞归考乃诈为一地二粮之讼遂成大狱后
𣏌民刘持道等捡出天顺六年黄册乾以封狱奸始伏辜
此嘉靖二十一年事也至三十
卷十六 第 52a 页
九年有安阳灵宝淇县汜水洛阳等县刁民魏璋等偶因水旱之灾捏词妄告
遂将伊等各县额内重粮易去杞县轻则阔布二千四百八疋方伯赵公署其
牍云灾伤有特礼歉无常难作经久定规止以一年而言后不为例
此其说昭昭具在今乃久假不归何也隆庆六年奸民王得林等又将
原开垦仪封地五顷一十五𤱔六分告争办纳该县粮差当事者不察遂行文
杞县除去伊地其粮均于槩县则亦不睹其源矣嗣是而啇丘宁陵踵此为说
奸民郭天秩刘进思等赴上妄告挟我版民王让等情愿地归啇陵粮留𣏌县
此又吴朋之故智也
所赖王衡等具状赴诉其事遂寝然至今未结也呜呼杞之额
卷十六 第 52b 页
地日促而额粮日重也有由哉尝考之宋绍兴二十一年知临江军王伯淮奏
曰清江县有税钱四十馀贯苗米四百馀石人烟田产并在高安经界既定两
县随产认税于是清江有税无田高安有田无税清江不免以无田之税增均
于原额之田高安即以无税之田减均于原额之税是高安得偏轻之利清江
得偏重之害矣此与今日之事若合符节然则在上者岂可执境界之说以堕
奸民之计哉不然他县之民垦杞地者亦多矣未尝见具一词争一地者何也
以杞赋重而他赋轻也舍重就轻者有之未有舍轻而就重者也果若境界之
说则彼一千四百馀顷之地亦不应科粮他县之藉矣虽然杞之所争者非地
也粮也使地去而粮随之去𣏌亦何利于境外之地而必争哉在地则执境界
之说而争之在粮则昧随地之说而推之公乎不公乎尝考半步为武二武为
步二百四十步为亩此通之天下皆然者何独在杞仅仅守之而在它州
卷十六 第 53a 页
县不啻倍之又倍乎夫折亩者为其地瘠也尺步之数宜
同矣柰何大其亩又大其步乎轻 者为其亩大也徵税之数
宜同矣柰何大其亩又缩其税乎既云地瘠则亩折
矣杞之在彼开垦者独非即瘠土乎何不折亩乎既云折亩则粮轻矣杞之在
彼开垦者粮不当轻乎何亦徵至二升八合乎此其轻重悬殊公私利害不待
较而可知也夫地之附籍者既任其夺而不之争税之轻则者又任其易而不
之返是何杞民之醇朴守法而它州县之民雕巧乱轨一至此也虽然吾尝䆒
而论之境界之说情虽伪而事易明悬属之田事本实而理难信原其始皆因
滥占日多各县惮于收徵故推之本县其来久矣必欲为画一之规似当改为
寄庄之名其地亩之大小税粮之轻重一以所在州县为主其有地浮于粮者
不妨径割与之粮浮于地者不妨径蠲除之庶经界既定永无越境之扰税粮
卷十六 第 53b 页
可均亦免额外之徵矣然此非一州一县之力为能为也有 道之责者所当
亟为釐正云
卷十六 第 54a 页
卷十六 第 55a 页
尉氏 古亭城在县东南大齐保唐武德四年安抚使任瑰于古亭城置康
阴县至贞观元年废 蔡陂城在县西南百冈保隋开皇十六年分长葛许
昌鄢陵三县置蔡陂城大业三年废 向城在县西北高寺庄保按左传桓
取向以与郑者亦名向城在济源县西南即周向国苏文生所隶之邑又南
阳府有二向城一在本府东北临向渠春秋时许国向邑之人迁此今为村
聚一在城北六十里魏旧县 宛陵城在县南隗村保即古山氏城唐武德
四年安抚使任瑰移宛陵于尉氏县界古山氏城以置县贞观元年废 蔡
河故道始兼闵水自尉氏历祥符合于蔡为惠民河又兼洧川自许田注鄢
陵扶沟合于蔡水自郑之文隗山注临颖历鄢陵扶沟合于蔡凡许郑诸水
悉会植木横栈及设斗门以为节其自尉氏北流至汴城入戴楼广利门名
西蔡河唐于此置临蔡关俱久废其出陈州普济门流经通许接旧蔡河名
卷十六 第 55b 页
东蔡河又经扶沟陈州蔡河口入沙河以通陈蔡汝颖漕运屡经黄河南徙
淤为平地惟本府城南薰门内东西有河积水不通舟楫
卷十六 第 56a 页
兰阳志 凡凿井有 法未及泉可以预知水味其法先除
去浮土二三尺取平地用艾如卵大灼火炙之视烟迹起地上者其
色黄则甘里则苦白则淡屡试不诬如此可免无功之劳不至及
泉而悔也
卷十六 第 56b 页
卷十六 第 56b 页
洧乘 没水即役水山海经云役山役水出焉北流注于河水经
注云役水源出苑陵县西隙候亭东中平陂世名为泥泉东北
流径苑陵县故城北东流北径焦城东阳立亭西谓之焦沟水
东流径山氏城北为高榆渊又东北为酢沟又东北鲁沟水出
焉又东北泥沟水出焉又东北为八丈沟又东径曹公垒南与
沫水合又东北径中牟泽东流北屈注于渠水今故迹犹存但
其水南流入洧水矣曾坟西之泥河是也 鲁沟水水经注云
鲁沟上承役水于苑陵县役水别出为鲁沟也东南流径开封
县故城北南际富城东南入百尺陂即右逢泽其水东北流为
新沟又东北流径牛首乡北又东北注于梁梁即沙水也音蔡
又音沙予按鲁沟在酢沟东北右开封县西则鲁沟西南皆苑
陵县地也鲁沟过开封县东始入逢泽为尉氏地汉书所谓逢
卷十六 第 57a 页
泽在开封东北良是后人不知开封所在以今之开封府城当
之而疑逢泽之有二谬矣 汜水水经注云汜水上承役水于
苑陵县役水枝津东派为汜水也世谓之汜沟水左传僖公三
十年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注云东汜即此今不
可考 康沟水水经注云康沟水首受洧水于长社县东东北
径向冈西长明沟水注之又东径尉氏县故城南沟渎三分北
分为康沟东径平陆县故城北又东径扶沟县之白
亭北又东径少曲亭又东南径扶沟县故城东而东南注沙水
水经注又云洧水至长社县东南分为二水其枝水东北流注
沙即此一水东径许昌县入汶仓城东径隐陵县故城南东径
桐丘又东径新汲县故城北又径匡城南又东南径洧阳城西
南径茅城东北又东南径辰亭东又南径长平县故城西又南
卷十六 第 57b 页
分为二水枝水东出谓之五梁沟洧水南出谓之鸡笼水又东
径习阳城西西南折入颖此正洧水故道也其五梁沟水径习
阳城北又东径赭丘南又东径长平城南东注涝陂 龙渊泉
水经注云出苑陵县故城而北平地流径陵立亭西又西重泉
水注之又东南径凡阳亭西而南入白雁陂今不知所在疑即
清源河 重泉水水经注云出苑陵县西城北平地南流径陵
丘亭西西南流注龙渊水疑即橐驼河 长明沟水经注云长
明沟首承白雁陂水东转北屈又东径向城北又东右迤为染
二陂而东注于蔡泽陂长明沟又东至尉氏县故城南三分北
分为康沟至扶沟县故城南注沙水蔡泽陂水出隐陵城西北
陂东西五里南北十里东径匡城北又东南至扶洛城北又东
南入沙水予按长明沟即今小清河白雁陂即杨家湖当时导
卷十六 第 58a 页
引陂水南流至向城北东流而东南入蔡泽陂在今
鄢陵西北也隐陵即𨻳陵今鄢陵是已今洧城小南门内见有
沟渎遗形即长明沟故道也染二陂疑今空心陂是在城北一
里去故沟不远故云古迤也 七虎涧水水经注云七虎涧水
出毕城南冈一源两派津川趣别西入黄崖沟为上水东为七
虎溪亦谓之为华水也又东北流柴光沟水注之又东径棐城
北又东流期水注之谓之虎溪水也乱流不注径期城北东会
清口水司马彪郡国志曰中牟有清口水清水出中牟西清阳
亭即故清人城诗所谓清人在彭者也东北流注于渠水予按
黄崖沟即黄水河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适郑郑伯不在伯有
延劳于黄崖不敬杜预注云苑陵县西有黄水西南至新郑城
西入洧今黄水在新郑东而七虎涧水一源二派西出为上水
卷十六 第 58b 页
西入黄崖沟东出为七虎溪东径棐城北东北流入清口则流
径苑陵县南桑林之野矣第其故迹不可考耳 紫光沟水经
注云紫光沟水出华阳城东北东流注七虎涧 期水水经注
云期水出期城西南平地世号龙渊水东北流与七虎涧会
七里沟水水经注云七里沟水出隙候亭东南平地东注屈而
南流径升城东又南历烛城西又南流注于黄水 濩陂水水
经注云濩陂水上承洧水于新汲县南径新汲故城东又南积
而为陂陂之西北即长舍城陂水东翼洧堤西面茅邑自城北
门列筑昆道迄于北冈世尚谓之茅冈予按此陂在新汲城东
南在今东由保地方茅家冈东也 庾沟水水经注云庾沟上
承洧水于大穴口东北东经洧阳故城南又东南为鸭子陂广
一十五里又东北泻沙魏书隋书各云新汲县有鸭子陂予按
卷十六 第 59a 页
庾沟在鸭子陂西北其为洧地亡疑但不知其所在耳 蔡水
宋王应麟纪闻云蔡水贯京师兼闵水洧水潩水以通陈颖之
漕鄢陵志云蔡水自长葛东流至鄢陵分为二水一经城西柏
梁桥东南流入西华曰旧蔡河一经城西乾明寺入尉氏北流
六十里入都城复出由通许东南流接旧蔡河建隆三年所浚
也天圣二年田承说献议重修许州合流镇斗门开减水河通
漕熙宁四年诏杨琰增置上下坝闸蓄水以备浅涸又亡蔡水
即沙水沙字音蔡许慎正作沙音予按水经注沙水即梁水乃
渠水之枝流也渠水出荥阳北河东过中牟县北东至浚仪县
分为二水汴东注沙南流径梁王吹台东有阴沟鸿沟之称又
东南径牛首卿东南又径陈留县故城南又南径扶沟县故城
东又东与康沟水合又南与蔡泽陂水合又东南径大扶城西
卷十六 第 59b 页
涡水于是出焉又东南径东华城西又东有枝渎西南达洧谓
之甲庾沟又东径陈城东又东南注于颖沙果音蔡但其上源
不由鄢陵北流径尉氏入浚仪耳其自鄢陵北流者乃蔡泽陂
水也蔡泽陂上承长明沟水积而为陂在鄢陵西北其水东径
匡城北又东南径扶洛城北又东南入于沙水亦不北入浚仪
岂米时因蔡泽故渎而浚之以达都城乎然所谓兼闵水洧水
潩水者言此三水下流俱达于沙耳非凿渠横贯三水引入都
城也鄢志之不足凭明甚洧川故志又谓蔡河自郑之大隗经
洧川注鄢陵扶沟今湮塞不通犹有沟渠形迹在县治前尤为
谬妄不知在县治前小南门内者正长明沟故迹也长明沟工
承白雁陂即杨家湖白雁陂上承龙渊泉出苑陵故城西不出
大隗山况蔡水即沙水上承渠水出荥阳北河亦不出大隗也
卷十六 第 60a 页
洧水故道水经注云洧水至长社东分为二水一水北流注
沙即康沟水一水东径许昌县入汶仓城东径隐陵县故城南
东径桐立又东径新汲故城北又径匡城南又东南径洧阳城
西南北洧水故道也今自长葛县东斗门东下迤逦经洧南八
里大隧山南延秀冈之侧至故县西南屈而南行至瓦屋东又
南屈而东行经许田店后东北迤逦入鄢陵界与今洧河合乃
其故迹父老不知以为古汴河炀帝所开者按炀帝开河记所
纪汴道即古渠水故道也在荥阳中牟陈留诸县不在洧南其
为洧之故道亡疑矣但所谓汶仓等城不知的在何处耳今有
蓄粮城在瓦厓西北故河之西疑即汶仓城而隐陵桐立二城
则不可考矣今洧水至长葛东屈而北流者乃古康沟故迹至
向城东南又出康沟南去尔其自常家湾至石家桥唐家桥洧
卷十六 第 60b 页
村蔡家庄彭祖店东人扶沟者又米元时洧水故道也弘治九
年河决栗家口乃始南行径南席东去矣
卷十六 第 61a 页
卷十六 第 6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