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郡国利病书-清-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武进县志
额赋 宣德七年 钦赐礼部尚书胡濙原抄没孙昂入官田壹千叁百
伍拾亩房屋壹所门面内房共贰百零捌间基地拾陆亩奏奉 圣旨房
钱税粮都不要你纳户部随给常字叁百叁拾㭍号勘劄行文抚按将税
粮差役尽行蠲除 宣德八年巡抚侍郎周忱请立均徵加耗法大略谓
苏常诸府税粮自洪永以来逋多待免大户及巾靴游谈之士例不纳粮
纳无赠耗椎髻秉耒小民被迫累年拖优不完㨿苏州一府自宣德元年
以来积欠米麦至㭍百玖拾叁万陆千玖百玖拾石松常等府莫不皆然
今议诸府税粮各连加耗并船脚使用等米壹总徵收拨运又将衬仓芦
席并作囤稻草取勘见数仍以加耗馀米留存赈济或与人户包纳夏税
马草农桑丝绢等项于是诸府钱粮始得清完 建济农仓看得苏松常
卷九 第 1b 页
三府土壤虽饶民生甚困耕耘灌救修筑疏浚无有已时类皆乏食又其
转输粮税或罹风盗之患未免借贷贵豪倍厚酬息攘夺益急兼并日盛
以致农民弃其本业膏腴之壤渐至荒芜地利削而国赋亏矣臣于宣德
八年区画设立水次仓廒连加耗船脚壹总徵收并先奏 准节省耗米
陆拾万石见在各处囤贮今欲于三府属县各设济农仓壹所收贮前米
遇后农民乏食或运粮遭风失盗俱于此给借赈济赔纳秋成各令抵斗
还官免其倍息举债以资兼并 立京棒就支法先是苏松常三府岁运
南京仓米壹百万石以为北京武职之俸每石外加盘用耗米陆斗然前
俸既可以南京支取独不可于三府就取乎是岁减耗米陆拾万石 正
统二年复请立马役看得洪武间北地被兵民艰买马当站兵部议于江
南人户凑合民粮伍百石以上买上马壹疋肆百石以上中马贰疋叁百
卷九 第 2a 页
石以上下马贰疋分拨北京等处当站走递俟后土民复业佥发替回永
乐初如令以三年更替为限时因民粮不敷又将大小人户官粮编凑每
疋马有编贴肆伍拾家多至贰参百家者路远费繁有马死或马头事故
移文勾补者有铺陈什物损坏借债置买回家追赔者有马头消乏告替
里胥卖富差贫每壹马事故壹夫被勾贴户数家俱无宁息虽连年买补
起解随即弃马逃还看得各处马驿所在有司俱有孳生马疋可以选补
驿马各驿附近卫所旗军可以选拨当站约计洪武间借编江南驿马不
过贰千馀疋若令照数拨替则占用在官军马不多可免江南数万家徵
敛勾优之苦铺陈什物损坏者坐派江南府县置办送驿应用如此则在
官有走递之实小民无追优之患 正统六年复立买纳马草苏常诸府
岁供南京马草溯江西上风涛阻恶最为患苦今令赍价就彼地方易草
卷九 第 2b 页
而纳俱奉 旨行至今赖之 嘉靖七年宜兴知县丁谨疏请内开府属
武无江宜四县前代税额每亩征伍升叁合伍勺至正丁酉武进宜兴先
附 天朝无锡江阴附近苏州尚为叛贼窃㨿天命征剿苦战十年我军
乏食至丁未年权于武进宜兴预借次年秋粮民田每亩伍升叁合伍勺
并作壹年起科遂徵至壹斗㭍合至戊申为洪武元年常州知府赵良贵
以无锡江阴税粮俱照旧额独武进宜兴抚臣失于申请并旧额及预借
之数槩作实徵未曾分豁宣德间巡抚周忱独怜二县粮重奏乞金花银
陆万肆千两每两折米肆石官布捌万疋每疋折米壹石尽派二县岁远
政更金花银每两折米贰石捌斗省出之数反包别用官布捌万疋亦为
松江嘉定二处分去叁万疋二县虽有银布之名殊无银布之利赋役之
苦其来如此乞转行巡抚衙门金花每两照旧折徵官布为松江嘉定分
卷九 第 3a 页
去者照旧复还分派仍将例岁派耗米比照江阴无锡减半科徵以补二
县重额之数行勘间本府知府张大纶勘得无锡之粮得与江阴同宜兴
武进反不得与无锡比委系不平然旧额卒难擅改但取彼之馀包此之
耗又善体文襄之意而权不戾经也每亩得减耗米叁升伍合本县共免
米壹万捌百石有奇永为例 嘉靖十六年知府应槚谨议常年会计奉
户部开坐税粮马草起存各衙门本折色数目到府派属徵运原未立有
法程故轻可那重重可那轻奸弊百出莫能查考本府钱粮有白细粳糯
米次等白粳米有糙粳米有金花有白银有官布田地有斗则有㭍斗陆
斗以下有伍斗肆斗以下有叁斗贰斗壹斗以下前周文襄公立法㭍斗
至肆斗则纳金花官布轻赍折色贰斗壹斗则纳白粮糙米重等本色因
田则轻重而为损益法非不善也但法久弊生官司以情奉金花奸富以
卷九 第 3b 页
利买金花书算以官田作民田轻则改重则巧于飞诡非一人一日所能
查理贫寒小民吞声认重则纳本色虽欲告理而难于悉达者势则使然
也其夏税麦丝每年分各会计于秋粮田上徵办近从民便比照湖州府
均耗事例申蒙本院验粮均摊通算所属各县秋粮夏麦实在之数随粮
合用耗脚并作一次会计共该本色米若干折色银若干其白细糯粳次
等白粳糙粮头绪虽多然准米科数皆谓之本色其金花白银官布名色
虽异然计银扣派均谓之折色撮烦就简分为二项每粮壹石验派本色
米若干折色银若干救弊之法可谓要矣又各属田有多寡则有轻重欲
将合用耗脚将本府所属官民田地山滩塘荡等项除魏国公徐义庄并
冲成涧壑田地止徵原额米麦俱免加耗外其各属官民田地若干原额
米麦各若干合用不等脚耗若干各随多寡加减分为官民二则官民山
卷九 第 4a 页
滩塘荡淹圩埂正耗另为一则若正米数多而耗米递减若正米数少而
耗米递加如某县官田地若干正米若干小麦若干耗米若干不论则数
每亩均科平米若干民田地若干正米若干小麦若干耗米若干不论则
数每亩均科平米若干官民山滩塘荡等项若干正米若干耗米若干不
论则数每亩均科平米若干通融损益庶几官府易徵小民易晓非惟可
革里书增减那诡之弊重则之田亦乐买贫无不售之产积荒之田亦乐
种野无不耕之土计亩均输税各归田尤为均平里甲无包赔之苦官民
两便然起存税粮各县不等查照先今酌量处分均摊其兑军北运白糙
粮米派与武无江宜四县如南运白糙米若各卫仓粮尽派靖江一县其
馀各衙门本折(米/麦)绢草盐钞义役马役均派阖属五县官布折价较诸金
花彼此相若仍依旧规分派武进宜兴二县如此庶原额不失均摊有定
卷九 第 4b 页
均则无独累之苦简则小民无欺蔽之私矣 隆庆二年乡民比例均科
将官民田壹万肆千贰百玖拾壹顷壹亩壹分叁厘每亩均科平米贰斗
壹升伍合壹勺伍抄捌撮壹圭㭍粟陆颗叁粒民山荡如故自是官田之
则遂废而民田每亩为赔米贰升壹合叁勺矣 先是嘉靖三十二年无
锡知县王其勤丈田竟并官民田地均为三则吾邑亦遂做而行之不知
官田者抄没入官 朝廷之田也民间止是佃种未尝纳价其每年上纳
止系官租原非税粮凡为民间平田佃种者率完租米壹石官田重至七
斗其高低民田佃种者率完租七八斗官田轻至四斗其视佃民田者已
属轻额矣故当时奸顽之民敢于拖赖钱粮者多佃官田良民不愿也说
者不察目租为粮遂病其重一槩均于民田令其赔貱将 朝廷入官之
田无价而白与顽民将原额所纳之租无辜而重害平民非理非法殊为
卷九 第 5a 页
可怪即当时籍口不过为则多则人易为奸然当是犹止官民二则近为
平沙高低或三则或六则矣三则六则不苦其为奸二则反苦之乎即欲
均粮当存其额何也藉有如胡忠安者起 朝廷欲赐之田上将何所取
大都精于钱榖先无如周文襄后无如应郡侯苟于民便于法宜二公当
先为之岂止令官田自为则民田自为一则也 万历十年奉 旨通县
丈量 旧制丈量之法有鱼鳞图每县以四境为界乡都如之田地以丘
相挨如鱼鳞之相比或官或民或高或圩或肥或瘠或山或荡逐啚细注
而业主之姓名随之年月卖买则年有开注人虽变迁不一田则一定不
务是之谓以田为母以人为子子依乎母而的的可㨿纵欲诡寄埋没而
不可得也此鱼鳞啚之制然也自此制一废以田随户以户领田户既可
以那移而田即因之变乱母依乎子变动不拘官民肥瘠高圩山荡存于
卷九 第 5b 页
籍者特其槩尔名是而实非于是啚亏角折之虚粮不可胜计而县总操
欺隐洒派之权是年丈量尝造鱼鳞啚闻之每啚实费数金推求缮写不
啻再三总而藏之在官未数年来胥史恶之毁弃殆尽有抱而鬻之市人
之用楮者自后飞诡复出莫可端倪即如万历三十一年乡民金某身为
总书一旦欺隐田六百馀亩洒派众户已则阴食其胥而令一县穷民代
之税后同事者讼其奸竟为一二缙绅所护脱即一以推其馀弊亦何可
穷诘也且其时畏法者尺土不遗奸顽者连阡多漏欲求其策必如县令
马君汝璋开浚法乎其法以一百八十丈为一里每里总该田五百四十
亩内再逐一分丈塘沟若干圩埂若干基坟若干河街若干以其细数合
其总数然后总槩县若干里而合算之是或一道也闻近日江阴丈田邑
侯郝君敬用此法而加密诸奸丧气惜役未毕而郝以左迁罢今日足国
卷九 第 6a 页
𥙿民之大计无如清税法清税法无如穷总书总书之窟穴非一日智计
非一人影射片时推掩岁月然而不难察也第得一严明之令如隆庆间
上虞谢公而奸穷矣而又严立鱼鳞啚之制专责典守于户房著为令甲
有如损一啚者坐不赦爬搜剔抉其庶几乎窃尝谓令武进者能穷户籍
胥史之奸而为民造福不浅 矣 唐荆川先生荅施武陵书曰方田一
法不难于量田而最难于覈田盖田有肥瘠难以一槩论亩须于未丈量
之前先覈一县之田定为三等必得其实然后丈量乃可用折算法定亩
如周礼一易之田家百亩再易家二百亩三易家三百亩此为定亩起赋
之准亦尝观 国初折亩定税之法腴乡田必窄瘠乡田必宽亦甚得古
意今兹不先核田便行丈量则腴乡之重则必减瘠乡之轻则必加非均
平之道也量田之难全在乎此至于丈量法其简易者具之九章算法中
卷九 第 6b 页
须兄自明此意乃可若付之下人为之不无弊也 万历十一年改科田
 据经赋册开靖江县县治滨江其田土多系涨沙积成故称曰沙然而
坍涨不一坍则宜豁其粮涨则宜加之赋以故旧例每五年清丈一次除
以涨抵坍外不足则以槩县粮额摊补有馀则亦槩县摊减惟求不失原
额而已倘告坍非其时者有司不得与理告升科者暂以其米贮本县济
农仓备赈务报循环以便稽查仍伺应丈之年方许收册算派若频数则
乱赋法徒滋奸人欺弊非其宜也今后傍邑有告坍者宜照靖江县例行
仍必责令告坍之人查有新涨田土方许代豁 是年去丈量仅一岁耳
而纷纷告改科何耶闻当时科之高低以田主之强弱为低昂故往往沙
得平而平反入于高下之则其后历年告改抑或由此大率告升告改多
出于西北沿江诸民滩沙积散不常岁月转升靡定而人情巧诈亦叵测
卷九 第 7a 页
万历三十年奸民中言利之旨中官下勘势张甚地方汹汹赖当事者委
曲调停得以无患今黄山脚诸处日渐涨成田民争利之镇江志云王端
毅公抚江南议以各处临湖滨江东坍西涨田地名曰新增实非旧额将
此等钱粮不入黄册另为白册以补小民之包赔意可师也 唐鹤徵曰
予尝总计吾邑之赋当洪武初亩田课米伍升后以渐增至乎十年垦田
玖千叁百馀顷冬夏赋以拾肆万有奇宣成间垦田壹万伍千馀顷冬夏
赋以贰拾叁万石有奇几一百二十年增三之一然垦田几倍之赋似增
而实减也万历年来合田地山塘荡等顷止壹万㭍千馀顷冬夏赋额遂
至叁拾壹万伍百石有奇亦百二十年又增三之一矣然田增至贰千顷
以增校旧赋几倍也何前增之寡而后增之多乎语云沧海不能实漏卮
矧非沧海乎截长补短方肆百捌拾馀里山陵湖荡几半之乌足以供且
卷九 第 7b 页
利之所在蠹之所丛苟非强察之吏爬搜剔抉则上取其一而下费其十
柰何望其不涸不竭也其最繁于输者惟本色以军运者曰军储几二石
而致一石以民运者曰白粮内官供用光禄及 泾景福三府之入是也
几五石而致一石运至南京卫仓者则以一石五斗而致一石乃其最省
者也折色则以办金花官布漕折轻赍马草农桑盐钞朱漆茶蜡箓笋牲
口料价段疋胖袄马役及光禄粳糯之折府部南北公侯禄俸之折凤阳
寿亳淮扬镇江诸仓之折至南京之山川坛祠祭署供用库酒醋局光禄
寺之蜂蜜砂糖皆有折焉盖不胜其琐细也嘉靖初赋额既悬会计无定
盖自亩七斗六升以至二斗一升不下十有馀则周文襄公忱乃权以本
折之难易以求其平至欧阳抚公铎始以本府应公槚议裒多益寡通融
为一惟官田民田不容紊易各为一则而已正耗本折以时会计虽在轻
卷九 第 8a 页
额者不无苦于顿增然赋有定额会有定时吏胥不得低昂贪暴不得横
徵矣故吾常之民无问知愚至今颂烈焉然清赋额犹易清田额更难盖
有有田而无赋者有有赋而无田者其原起于富家之宕子急于售产不
暇推收久之而推者无所归里胥之奸轨巧于飞洒久之而纳者不知其
自下困贫民上亏国赋延至万历初年势穷当变江陵奉 旨遍宇内而
丈焉初意止期均赋不期增额也奉行太过悉求增以为功然围筑开垦
为日已久从实步之未有不增者始虞其无增则严刑峻法山场沟荡悉
丈为田增额过当及至归户则上行其私下恣其弊所增之额全不在官
矣故畏法者取碗虚丈仍有赋而无田巧法者阴缩增额终有田而无赋
于今二十年来积弊日增大抵西北之田视之虽平沙𥕂难肥矧其高者
东南之田视之虽下土饶易粪矧其平者山陵时垦咫尺荒辟未足深㨿
卷九 第 8b 页
边滩围筑一成菑畬终有可期尤当少为剂量焉耳具录起存款项备查
 秋粮本色起运兑军攒运糙正米内官监白熟细正米白熟粳正米供
用库白熟粳正米光禄寺白熟粳正米白熟糯正米景府泾府养赡禄白
粳正米府部等衙门糙正米牺牲所糯稻榖准糙正米南京各卫仓糙正
米 秋粮本色存留存恤孤老口粮米 秋粮折色起运京库米折金花
银阔白棉布折色布银府部等衙门米折银宗人府米折银公侯禄米折
银甲丁二库朱漆料银供用库本色蜡茶银折色黄蜡银光禄寺箓笋料
银工部四司织造料银箭枝料银砖料银岁造段疋银南公侯驸马伯府
部等衙门俸米折银禄米折银南光禄寺蜜糖料银柴薪脚价银南户部
茶课银马役银扬州府仓米折银镇江卫浅船料银江北河工米折银轻
赍银过江水脚银芦席银 夏税折色起运京库麦折金花银农桑丝折
卷九 第 9a 页
绢银户口食盐钞价银公侯麦折银南山川坛籍田祠祭署正麦折银扬
州府仓淮安府仓凤阳府仓寿州仓亳州仓镇江府仓各麦折银 马草
折色起运京库草折银南供用库酒醋面局草折银南户部定场草折银
镇江府草折银 衙门岁用起运修河米折银甲丁二库朱漆铺垫银官
布铺垫银山川坛耗麦折银白粮车脚银贴役解扛银 衙门岁用存留
府县官吏两学师生吏折俸银练兵并新增兵饷银芦滩课粒银 另解
进籼银米以上惟兑军轻赍水脚芦席属军运馀俱民运
里徭 国朝役法以编民壹拾壹户为一甲每甲推择丁田多者一人为
长是为田甲甲领中产拾户为甲首其丁产不任役者带𬋩甲后是为畸
零十甲为一里每年轮一田甲应役谓之里长𬋩摄十甲催办钱粮勾摄
公务以里而派者谓之里甲以田而派者谓之均徭其初差有银力重轻
卷九 第 9b 页
烦简不等民甚苦之弘正以前不可考 正德间本府同知马 议将通
县田地均分十段别造十段文册每年编审一段初甚便之而后造册之
时富民巧为规避人户消长参错多有产去差存者讼牒纷纭官民病焉
 嘉靖元年巡抚罗 议将里甲均徭俱行三则编审以家资富盛及丁
田居上者为上〇户丁田数少家道颇可者为中户丁田消乏者为下户
某项徭役重大合派上三则人户某项徭轻省合派中下人户一户或编
一差及数差或数户朋一差务期酌量贫富定拟差役轻重适均 嘉靖
十四年知县马汝彰㨿里书开报轮审人户丁田数目到县对覈徵黄二
册多有奸民贿通里书以田地那前移后花分诡寄潜避差徭今议将槩
县官田壹千叁百玖拾陆顷陆拾贰亩㭍分每伍亩折民田壹亩共折民
田贰百伍拾玖顷叁拾叁亩伍分实在民田壹万贰千玖百伍拾捌顷捌
卷九 第 10a 页
拾壹亩肆分山荡㭍百伍拾肆顷㭍拾捌亩每拾亩折民田壹亩共折民
田㭍拾伍顷肆拾㭍亩捌分人丁拾贰万肆千叁百玖拾捌下每丁折民
田壹亩共折民田壹千贰百肆拾叁顷九拾捌亩四项共折民田壹万肆
千伍百伍拾㭍顷伍拾玖亩㭍分有奇内除第壹年贰年审过外民田壹
万壹千陆百肆拾陆顷㭍亩㭍分玖厘贰毫画为捌年每年轮民田壹千
叁百叁拾顷㭍拾伍亩玖分㭍厘肆毫伍丝攒造文册刻立石碑每年以
一段编佥此所谓十段册也 嘉靖十六年如府应槚议立里甲均徭
议曰力并则易疲事分则易办里甲均徭分为二事凡以便民也奈何本
府田粮每岁推收奸徒得以计避申蒙 本院议准通县算编则其事分
其力愈省矣但里徭有异而丁粮无二若仍二次编审亦不免于烦优今
将各项合用数目总会而并徵之仍查照旧额各以类分法虽简而实不
卷九 第 10b 页
废也其见年里甲每里出夫一名专一投递及不时做工而已官吏人等
俱不得免 嘉靖二十一年巡抚都御史夏邦谟劄付均徭旧规十年一
编本有一劳九逸之宜缘何建议更改即今一年一编似有众轻易举之
便缘何民不乐从二者之间要见何者便民何为病民何者经久可通何
为窒碍难行不许泛为两可及避嫌迁就以贻民患其以前役过自第六
甲至十甲人户若与以后未役第一甲至第五甲人户一槩以十年轮编
则役过者似有偏累之亏而未役者不无轻省之倖务须裒益得宜酌处
停当俾人心允服而经久可行巡按舒汀条开均徭之害旧规十年一编
得九年安息近用槩县通编之法闻其轮年均徭之役亦所不免遂有大
均徭小均徭之说弊端甚多催徵不息是否前弊应否复旧合行勘拟知
县徐良传议得均徭一款十年一编出银虽多而百姓有九年之空一年
卷九 第 11a 页
一编出银虽少而百姓无息肩之期况田野细民投匮银两或假手于见
年之里长或包纳于积年之歇家多收少报美入恶出其弊滋甚不若先
年十段册将槩县丁田分作十段多寡之数大略相等一年一段较若画
一可以革旧时那移之弊可以免近年骚屑之患官民两便经久可行也
旧时均徭之弊那移出甲十甲之内不着一差十段册之法正为革此弊
而设何也人户之消长不齐田地则一定不易故十段册专以田地为主
不以人户推收为主如一县有田十万顷分作十段则每年该得一段为
田一万顷官司惟㨿此一万顷之田点差中间人户推收纵有不齐而田
地固自若官司亦不必复问之矣出甲之计将安所施故曰可以革旧时
那移之弊丨又此法一定百姓皆得豫为之所商贾之贸迁工匠之执技
间民之转移执事者亦将归而计九年之赢为一年之役既役之后又将
卷九 第 11b 页
熙熙而乐东西南北无不可者鼛鼓之召不复惊里胥之席不复设故曰
可以免近年骚屑之患有此二便至于秋粮带徵则又有可讲者夫有田
则有租税粮是也有身则有庸徭役是也徭役而尽为银差也虽并入税
粮可也一年徭役银力若干而力差又有重有轻如斗级库子之类仓库
出纳动经数年非有司临时遴取殷实良善之家而一槩付之无心之会
计万一亡赖之徒肆为侵盗此其当讲者一也常年会计在秋冬之交而
徭役百需则自入春正月朔日以来即无一事一人可阙势必预为一年
之计而后可此其当讲者二也税粮自功臣田土之外无弗上纳而徭役
则有全免者有免其半者有免其十之二三者分更分漏会计将益难矣
此其当讲者三也终不若十段册之为简便周尽也本县上自大夫下至
闾阎小民群然以复十段册为善及㨿无锡江阴宜兴靖江县申各相同
卷九 第 12a 页
呈府转详巡按周 批㨿议委曲详尽着实举行 邑八编修唐顺之与
苏州守王仪书曰执事所病于均徭旧法之不可行者其说大槩有五大
户之诡寄也奸猾之那移也花分也贿买也官户之滥免也大户之诡寄
起于官户之滥免则此二弊者其实一弊也夫滥免诡寄之弊谓某官例
得免田千亩而自有田万亩或自无田而受诡寄田万亩则散万亩于十
甲而岁免千亩实则万亩皆不当差也其说是矣然虽其以万亩而散之
各甲以岁岁倖免千亩者必非各甲皆是本官真名与皆注本官者也必
将田甲诡为之名也使其田甲皆是本官真名而不诡为之名则一人而
十甲其为奸固易破矣若必是一甲为真名而诸甲诡为之名遇其真名
与注官之甲则免其非真名与注官之甲不得免即十年亦止免一年耳
安得岁岁倖免也不然均徭册外别置一册注每岁所尝蠲免之数如某
卷九 第 12b 页
官例免田千亩而一甲内已免过田七八百亩纵或二甲三甲有田许撞
足例免之数数外则役如此则虽甲甲免岁岁免亦止得一甲一岁该免
之数又安得以千亩影免万亩也此法在一彊察吏执之虽真是官户之
田亦不得觊额外滥免况诡寄乎至于移甲之弊则执事所谓只㨿黄册
或十段册足以革矣而又病于黄册与十段册之不可据者则固以为与
每岁推收之法相碍也夫每岁推收宜于赋不宜于役十年定册宜于役
不宜于赋役主户赋主田赋则随田流转役则依户拟注是以赋法则既
准之每岁旋造之徵册所以便民之灌输役法则宜准之十年并造之黄
册所以便民之点差即此两法本不相绾而执事又疑于㨿定册编差或
有田既卖而差仍累者则编差之际其人必自言于官曰吾田已卖之某
人而某人宜顶吾差于是官为之按其实而以某人顶某人差如此则是
卷九 第 13a 页
以虚名编差者故卖主以实力顶差者新买主也故卖主以虚名编差可
以无乱乎定差之籍新买主以实力顶差可以无累乎鬻田之人且夫役
法上下其户以差其甲之钱聚则稍重而散则稍轻花分则可花分子户
以移稍重而就稍轻其实不得花分鬼名以移绝有而就绝无也且十年
轮编不能禁人之花分而一年一编又安能使人必不花分则在严之于
攒籍之始而非所以较于编差之际也贿买一说曩时轮岁编差则豪民
以贿避力差而请银差今时岁岁编差则豪民以贿避差头而请贴户曩
时轮岁编差则户胥之家一年而集一甲豪民之金今时岁岁编差则户
胥之家一年而集一县豪民之金大抵论诡寄贿买两弊则系乎令长之
彊察与否不系乎轮年与不轮年也论花分移甲两弊则系乎册籍之精
核与否不系乎轮年与不轮年也法无全利亦无全害以轮年一编为全
卷九 第 13b 页
害乎而可使小民一岁忍苦出钱九岁宴然坐食以一年一编为全利乎
纵可以尽革诡寄贿买花分移甲之弊而不能不使穷僻小民岁岁裹粮
集钱奔走城郭此其利病亦自相准古有之利不百不变法先时有司激
于官户豪家之时损小民然却不就旧法中调停裒益而骤变之以收一
切之效以为此足以裁损官户豪民而已不知小民亦竟受其病今之万
口訾訾喧然称不便者未必尽出于官户豪民而往往多出于穷僻困阨
之小民矣请试言小民之所最不便者大槩亦有数说且如一邑丁田以
十分为率往时一岁编审一分其为数则狭令长耳目差易遍持筹而算
之差易办纵有弊焉而差易以察今一岁尽审十分则其为数顿阔于往
时十倍令长一人耳目筹算所缺漏处必益多耳目筹算缺漏益多则户
书里胥之权益以重奸民益得以输金于权之所重以为规避小民无金
卷九 第 14a 页
可输则岁受苦役益无所诉而长令则益不能觉察若此者非曩之长令
多精彊而后之长令多鹘突也其繁简阔狭之势寔然而执事乃谓轮年
则胥猾多得售奸不轮年则胥猾多不得售奸岂别有说耶不然何其与
吾所闻异耶又如一力差约银拾两为率往时十年一编正户约银伍两
贴户约银伍两则贴户伍而足矣人数既寡故其裒而敛之也不难今一
年一编则曩率出银壹两者今减而出十分两之一曩用贴户五者今必
增而用贴户之为五者十人数既广其势必散有差头终岁物色尚不能
遍识贴户之门者何况能尽敛其钱是以往时所病正户饕餮贴户今时
所病贴户耗损正户小民不幸被点正户则破家矣若此者非曩时之正
户皆彊梁而今之正户皆愞弱也其聚散零总之势亦必至此而不足怪
又如银差曩之法岁总纳银壹两则今之法岁零纳银壹钱纳多者其倍
卷九 第 14b 页
称之数必重纳壹两纵倍之叁两而奇足以纳矣纳壹钱非倍之肆钱伍
钱或至捌玖钱不足以纳也此其总纳则费固轻而零纳则费固重也不
独如是而巳以壹两总纳之一年则是为壹两之银一遍赴官守候交纳
一遍往来盘费设或交纳不时公人一遍下乡需索而己今以壹两而散
纳之十年则是为一钱丨之银亦一遍赴官守候交纳一遍往来盘费设
或交纳不时公人亦一遍下乡需索是令日壹钱之累并不减于壹两而
曩日一年之累乃浸淫于十年其为便耶其为不便耶其最不便者其为
坊郭之豪民耶其为穷僻之细民耶此其为病不可枚举恐不特如执事
所谓似涉骚优而已也则今法之当变理在不疑秋粮带徵之说既格于
复除之无定数而不可行矣惟用十段册法则可以革诡寄移甲诸弊而
无一岁一役之优然执事因黄册之不可行而疑于十段册之不可行者
卷九 第 15a 页
则亦有说夫黄册之不可行者黄册之法敝也黄册之法敝而邑之丁与
田大半不登焉故十段册者为之括其欺隐以补黄册之不及以均平力
征而已使黄册果无弊乎则径用黄册编差可也使黄册不能无弊乎则
为之十段册以补黄册之不及而编差焉可也因黄册之不可行而并疑
于十段册之不可行则过也执事又谓常州赋稍轻苏州赋稍重则其法
不可画一故常州自宜从旧法苏州自宜从新法夫赋自重轻而人情之
好逸厌烦好省厌费则胡人度之越人固有不甚相远执事其试察之窃
恐苏之民之情不甚远乎常之民之情而法之可行于常者未必不可行
于苏也(注六)嘉靖四十三年巡抚陈瑞查得库役专司看守非供应役也乃
近来有司以库子为铺户有花段卓席之烦有收支赔貱之苦他如公堂
拜见𥿄笔下程各衙油炭椅卓日用果菜之类无不取给焉是以千金之
卷九 第 15b 页
家费八九百不能当一年之役累六七载不能了一年之差至于河下斗
级供应亦令库役预借支给是以一县重差取足于三四人之身为民父
母何忍虐使其子至此也今后各府州县掌印官库子止令看守库藏不
许仍前滥派及接受拜见公堂之费果事有不得已者动支官钱礼有不
可废者申明上司与其虐取于民孰若公出于官与其敛怨于下孰若分
谤于上违者重论䆒不贷嗣后并禁祗应 隆庆二年巡抚林润劄开徭
里虽系两途丁田实出一事故民间疾苦所系惟均㨿嘉靖十七年书册
出入有稽未尝不善奈何法久弊生或用坐派之频仍编立空役或因原
议之太侠私自加增或经一事之申允辄为旧规或以冲途之浩繁另立
名色查盘之所不及书册至不相蒙又如朝觐宾兴等银三年带徵以供
一年之用导河夫备等银节年常徵以应不时之需与凡一切不急之费
卷九 第 16a 页
经收利其可缓而任意侵那官吏交代不常而漫无稽考及临期不敷非
提编下甲则另派百姓矣仰将里甲一应公费参酌地方繁简斟酌的确
议报等因随该本府知府许岳议得各属里甲如庆贺表笺祭祀乡饮之
类详备无议外惟科贡考校公费供应修理城垣衙门新官到任器物使
客礼仪备用等项不敷幸有另派总甲里长夫役等银数千互相济用近
蒙裁革益苦不足今议应因者因应革者革应增减者量行增减四县俱
以均徭轮段丁田算派人每丁折田二亩山塘以十折田之一总计一年
合用之银原共银八千四百三十七两二钱零每年共增银二千八百八
十九两三钱然实减总甲夫役等银共六千二百六十馀两矣编定银数
遇用申支三年带徵科贡等银按季解府候给永为遵守 是年巡抚林
润又劄开均徭者必丁田齐一轻重得宜乃均也今查十段册如丁田多
卷九 第 16b 页
而优免又少者则人户编银即少丁田少而优免又多者则人户编银即
多以致规避成风多寡悬隔此银差之不均也力差中如州县总解户斗
库船头等役所费十倍极重民壮巡拦等役费一二倍稍轻今以田力富
饶之家反得轻役而瘠薄中人之产反得重差此力差之不均也甚者奸
猾之辈轮甲将到而预跳别甲以规避投靠托势力差既避并银差得以
槩免富者日强贫者日累何以均徭为哉合无行府吊取各县十段丁田
逐一查理裒多益寡务得其平除已应役外其未轮年分各候该年即有
过割不得听从规避一年止编一段即有别故不得擅提下甲应优免者
照旧例填发不得徇势豪增减应银力者照田力编审不得任里役轻重
寄庄人户不许市恩冒免本处官户毋得分门重叠上户不得讨占银差
下户不得混编重役等因随该本府知府许岳议得本府所属武无江宜
卷九 第 17a 页
四县丁田旧规一例十段轮流编审近该本府知府李幼滋查得力差赔
费颇重议从田起银差纳官颇便议从丁起其田不及二十五亩者亦编
银差每年轮审一段轮段人户关领官银照役出力当差又查得向来优
免太滥小民苦累宜照近议题 奏事例优免十年止免一年一年止免
本户不得分外加增及各段各户混免仍将免过丁田分注轮段之下以
便稽查 隆庆四年巡抚朱大器行条编法先是江西诸郡行条编法人
皆称便至是兵宪蔡国熙广询而力行之其法先总槩州县每年银差若
干其力差应出顾役银若干其繁苦而应加增者明为加增共该银若干
次总一州县实在丁田若干除优免外将一岁合用之数均派丁田并入
秋粮徵办应解者官自发解应顾者官自给值并里甲每田一亩大约共
输银一分五厘有奇百姓不知有徭里之差矣至今永为例云 隆庆六
卷九 第 17b 页
年巡抚张佳胤巡按李学诗议前项徭银派入秋粮会计带徵 唐鹤徵
曰万历初兵道广平蔡公仿江右条编法将行之询于鹤徵鹤徵笑曰差
不便于士绅尔齐民则诚便已然以私计之母乃身为士绅之日寡子孙
为齐民之日久邪毋乃士绅之不便轻而子孙之长便重邪蔡公笑曰请
从其久者重者盖先是优免虽有制京朝官常得全免即以入粟拜光禄
鸿胪者田至一二百顷率得免焉齐民一佥重役旦夕破家诡寄冒免之
弊时方盛行余故云然条编者犬略与岁编同槩一县之役计银若干科
一县之田亩银若干第不分银力率附正赋而徵之既徵银入官官为之
顾募应役者也一时民情翕然称便既而有行之山东者齐鲁之民群起
哗焉盖条编主田为算而每丁折田二亩江南也土渥饶以田为富故赋
役一出于田赋重而役轻以轻丽重且捐妄费安得不利齐鲁土瘠而寡
卷九 第 18a 页
产其富在末故赋主田而役主户赋轻而役重以轻带重田不足供安得
不困户科都给事中光懋山东人也概请罢条编法会江南诸郡金花愆
期时有御史方巡按江南还司徒哲其故御史实不知故谬言曰以行条
编故辄混金花于他项支销户部以为实然因覆奉 旨金花银两原不
在蠲免之数依拟着另项查徵以后再不许拖欠致亏国用前累有 旨
内外诸司凡事一遵祖宗成宪不许妄行更改近来通不遵守好为生
事优民依拟再行申饰着各抚按督率各有司各将田粮差役里甲驿递
本等职业实心干理如旧法有弊只宜补偏振废通变宜民不许妄生意
见条陈更革反生弊端违者定以变乱成法论而既余鹤徵亦以使还谒
司徒因请曰条编法甚善何部覆若斯之严也司徒曰金花且为淆夺何
言善也余骇问故司徒曰御史言然余曰非也司徒曰有司事御史实知
卷九 第 18b 页
之子未之知也余曰乡曲事鹤徵实知之御史未之知也司徒曰何以徵
之余曰条编法行以癸酉金花之负在癸酉后御史言是负在癸酉前鹤
徵言是司徒入覈之果在癸酉前因曰子言良是然何以知之余曰额赋
总徵亦曰条编所称善者以缓急之权操之有司云尔额赋孰急金花者
姑以武进论折徵八万馀金金花居二即善逋有不输其二者乎有二即
金花解矣乌得他支且先是额赋款目实繁未有紊乱胡增一均徭遽至
淆夺也司徒曰子姑悉言之以贻我我将更覆之以谢其便法者余退为
书大略曰语云法无全利斯言非也条编之法其全利者乎议者何其纷
纷也余不知他省姑就江南言之不尝岁槩一县之田而均之役乎银力
正贴之低昂有司耳目势必不周奸胥黠吏上下其手是岁集一县之贿
赂于奸猾也甫徵正赋复课均徭是岁两丛一县之追比于有司两勤一
卷九 第 19a 页
县之勾稽于百姓也奚其可不尝十分槩县之田而役其一乎然令中下
之家积十载待一朝之需不能也以一年而并十年之额不任也即富有
力者既尽其田而编之至数十差又举其重而责之至数十倍其倖而瓦
全者吾见亦罕矣至乎顾役则顾者与受顾者交相病也贴役则贴者与
受贴者交相病也于是乎巧诈百出以逃役挟贵交者则诡寄以幸免不
亦银差尔通奸胥者则为移甲为花分移甲则移未审编之户入既审编
之甲十年俱不役矣花分则以千亩之家下同于百亩百亩之家下同于
数亩避重而就轻矣虽有神明之宰安能为然犀之照哉惟条编则以一
县之役课一县之田责之轻者减编役之重者加算昔之什百于一家通
融于一县矣有田者遵额输银执役者于官领僦昔之力差悉为银差矣
额则徭赋分科徵则徭赋并比昔之终岁比而不竟者悉以十限毕事矣
卷九 第 19b 页
岁槩一县而徵之安能移甲岁槩一县而银差安事花分奸猾何所操其
权执要无庸受其寄无十年并役之艰无终岁再徵之苦百亩之家岁输
一金有奇千亩之家岁输十金有奇鼓腹而游高枕而卧矣盖并之赋额
似乎稍加问其徭役则不免而免已曩者百姓所祠庙而求而不得者今
坐而得之有司所盗贼而禁而莫止者悉过而不问谓之全利谁曰不然
安得以一孺之伤饱而废婴儿之乳食一夫之偶覆而弃没人之操舟也
书具一以奏司徒一以移江南巡抚胡公丨司徒遂更为覆曰如有地方
便于条编者请从民便报可次年余以使事过句曲胡公出谒谒起曰江
南条编可无变矣
优免 按正统元年 诏定在京文武诸官除里甲正役外一应均徭杂
役全免外官半之正德十六年巡抚都御史罗 案验内开今后随朝文
卷九 第 20a 页
职内官内使俱如旧例全户优免其馀见在方面之家各免丁十丁知府
免八丁同知以下至知县等官各三丁八品至杂职省祭举监生员吏典
例各二丁著为例嘉靖八年二月诏在京文武官员之家除里甲正役外
其馀一应均徭杂派差役照依正统元年例行如有诡寄田粮靠损小民
者听抚按参奏治罪嘉靖十年礼部尚书汪 题准其有丁多而粮少者
则以丁佳粮丁少而粮多者则以粮准丁户内丁粮不及额者止免实在
之数俱以本户自有丁粮照免凡有分门远族毋一槩混冒例载于后二
十二年巡抚喻茂坚查照部劄各该大小衙门凡遇审编徭役悉遵先今
原议优免之例锦衣卫指挥免丁七千户免丁五镇抚百户免丁三内外
文臣大小一如嘉靖十年例二十四年间题准例载于后万历十年部议
清查冒滥复如嘉靖二十四年例其见任居忧听用听调听降听勘者照
卷九 第 20b 页
数免以礼致仕者免十之七闲住者半墨败削职编户除名者不许官故
即行停免任子者即照任子品级叙行其退学生员及纳银儒官义官遥
授教官王府典膳至吏承加纳官带不愿出仕者止复其身十四年河南
道御史傅光宅题准照品免粮照粮免田每田壹亩准免叁升为率人每
丁准田贰亩有丁免丁不者以田准有田免田不者以丁准例如左 京
官一品嘉靖十年免粮二十石人二十丁二十四年免粮三十石人三十
丁今粮准田一千亩丁如旧二品嘉靖十年免粮拾八石人十八丁二
十四年粮二十四石人二十四丁今准田八百亩丁如旧三品嘉靖十
年免粮十六石人十六丁二十四年免粮二十石人二十丁今准田六百
七十亩丁如旧四品嘉靖十年免粮十四石人十四丁二十四年免粮
十六石人十六丁今准田五百三十五亩丁如旧五品嘉靖十年免粮
卷九 第 21a 页
十二石人十二丁二十四年免粮十四石人十四丁今准田四百七十亩
丁如旧六品嘉靖十年免粮十石人十丁二十四年免粮十二石人十
二丁今准田四百亩丁如旧 七品嘉靖十年免粮八石人八丁二十四
年免粮十石人十丁今准田三百三十五亩丁如旧 八品嘉靖十年免
粮六石人六丁二十四年免粮八石人八丁今准田二百七十亩丁如旧
 九品嘉靖十年免粮四石人四丁二十四年免粮六石人六丁今准田
二百亩丁如旧 外官半减 教官举监生员嘉靖十年各免粮二石人
二丁二十四年如十年例今准田四十亩丁如旧 杂职省祭承差知印
吏典嘉靖十年各免粮一石人一丁二十四年如十年例今准田二十亩
丁如旧致仕者免十之七丁田准前数 闲住者半丁田准前数
徵输 嘉靖四十五年知县谢师严立徵粮一条编法先是夏税秋粮派
卷九 第 21b 页
徵项款繁杂设有县总分派其间不无缓急县总阴操其权与各粮长为
市以致侵欺赔貱不均之甚不惟粮长率至破家而积逋亦无由追偿徵
输之弊于斯极矣至是悉烛其弊尽革县总之分派不问缓急总征在官
悉令贮库时又立总由以严比较设直总以督里甲分收解以平苦乐均
官民以杜那移制实徵册以防隐漏皆前所未有吏胥无欺尅之权里甲
无逋负之窦粮长得以有其家身者皆自此始也其总由给当年总催里
长制仿青由而所载则一啚十甲丁田银米之数如某甲丁田若干算共
该粮徭银米若干分定限次每限应完若干注其定数已完若干未完若
干空其款数时一开徵即将总催随比随注查对严追今法虽与谢同而
下之奉行则不及远甚矣 唐鹤徵曰税粮之中款项甚繁除本色外有
金花义役榖草公侯俸禄本折布疋扬州淮安寿亳等州盐钞马役等银
卷九 第 22a 页
以时加增则又有练兵有大工有贴役总之皆征于秋粮者也自隆庆以
前各以分数派之粮长总十分为率如金花居十分之几各项各居十分
之几则亦无论粮长收之多寡而各十分之几为金花几为各项法非不
善也然朝廷所需有缓急故有司起解有迟速其数浩繁有司不能一一
亲为均派不免设县总以司之于是县总得以操其碗缩而迟速之矣粮
长之奸猾与之通者则可缓者常多而当急者常少甚而全不派其急者
有之其纯实而不与之通者则当急者常多而可缓者常少甚而全不派
其缓者有之急者常多以至全不派其缓者则所收常不足充其所解于
是乎出己赀以补当解之数当解之数完则有司之事毕矣孰能更为追
征以偿之乎补之少者费产补之多者倾家是不与县总相通之累也缓
者常多以至于全不派其急者则所收常不必办其所解于是乎以官钱
卷九 第 22b 页
为妄用之需妄用日久则侵欺之物尽矣何以抵补原数而完官乎侵之
少者馀产犹或可偿侵之多者倾家则已无及是与县总相通之累也然
欲侵欺钱粮之辈率非经营积贮之人其所妄用者非特衣饰饮食淫荡
赌博靡所不为而已始而欲县总之为奸也则为县总所勒视其人之奸
愚为所勒之多寡二八分者有之三七分者有之中分者有之而输纳者
又因其所需之急不复望数之完也常以半银抱利而易全串则是有侵
欺百金之名常不过五六十金之实既而有司之追摄也力不能尽完所
负则身不敢自对公庭今日勾稽者至附一二十金以完官明日勾稽者
至附二三十金以完官而别赂吏胥以缓其馀者又称是焉而勾稽者且
计其所负尚多不敢以证之官也又多以所附为已利则是陆续所出者
或浮于百金之外而侵欺未完者常碗其百金之数此辈之丧身亡家诚
卷九 第 23a 页
不足惜国课亦何自而完也自上虞谢便至始革县总一例征之不问其
孰为急孰为缓收之小民即贮之官库虽奸猾者不得擅之以浪费有急
则解不问某粮长之该出若干也缓则贮官库以俟虽纯实者不必倾赀
以豫补始而粮长之收也有廒经一毫不得以小民既纳之数为小民拖
欠之数既而县库之贮也有库收一毫不得以粮长既完之数为粮长未
完之数江南十馀年来粮长之所以不至破家 国课之所以不至亏损
者职此故也说者谓其病有三曰已征在官偶遇蠲免赃吏得以窃而有
也一槩混征虽有蠲免小民不得以知其数也一时总征民力且有不堪
也嗟夫是俱槩其名而未睹其实也夫征收有廒经以防粮长所收之不
尽报官也防县官收之而不尽报于上司则令府县各印一廒经俱给之
粮长粮长一有所入即两注之随收随注收完之日一以缴府一以缴县
卷九 第 23b 页
则银虽在县数常在府收银者不能昧数㨿数者不能取银又何虑其入
于赃吏也况江南监司故多查盘如织侵匿在库之银或者非禦人于国
门之外者不为也欲小民之悉知其数以蒙蠲免之惠乎则于青由之中
细分其款某款该银若干今蠲若干某款该银若干今蠲若干人执一𥿄
则人得一数何疑其昧于蠲免也以一时槩征虞民力之不堪乎夫有馀
之家不待言矣不足之家其所需以办粮差者不过待其田之所入其田
既入则办之而已虽稍迟之亦未必别有所入也苟欲宽之则定以残岁
十一月完米新岁二三月完银则上不误有司解银之期下不失小民卖
米之候矣况江南未变法之先粮长亦何尝不勒小民以银米齐完乎惟
先年为有司者但恃弥缝不为实事徵粮之初宜徵小民也惟比较粮长
以索完呈则小民奚畏而输之粮长起解之时宜追粮长也惟比较总部
卷九 第 24a 页
以速批回则粮长奚为而输之总部盖惟知追粮长追总部之省力而不
知为粮长为总部之烦难所以有报完之名多累赔之实况加以迎送使
客花段下程之妄费与供应有司饮食衣服之横需故一编粮长无家不
破谢侯又能立法严比使纳户不敢更负升合洁已奉公而差用不及丝
毫及今延之虽时有补救皆其良法耳 万历五年巡抚宋仪望令行图
运于时武进知县茹宗舜无锡知县周邦杰皆久于其事悉知其不可力
止不行惟宜兴知县丁懋建新任求知于上始立图运法本县三百六十
里里为图图审其人户田多殷实者为十甲甲轮为十年粮长以三百六
十人代三十二人之役以十年纾五年之劳钱粮递相交纳官户运自县
头而又每亩加编贴役银一釐有奇以帖通县烦役有差则运轻于众力
均于分交纳不得愆期势家不得逋负小民无攀累之虞粮长无倾家之
卷九 第 24b 页
累法莫善于此矣独寄庄无籍囤户无人点解者止论区额不论丁田多
寡稍有偏重而上革贴役运稍称烦 唐鹤徵曰每年审编奸民辄以啚
运法纷纷告优余止之者屡矣或问曰以图易区人之多寡不等以十年
易五年力之劳逸不等曷为图运之不可行也余曰五年一编审子其谓
上户尚有役之所不及者乎抑已尽上户而槩及中户间及下户矣乎或
又曰焉有上户而役不及者实已尽中户而且波及下户矣余曰㨿宜兴
之言谓岁以三百六十人代三十二人之役审然则以图易区其所役之
人已十倍于昔以五年易十年其所役之人不二十倍于昔乎夫以一番
编审已尽上户而及中下户矣今且欲二十倍其人不尽藉下户以充之
一时上中户将从天降将从地出邪或又曰运轻于众力均于分虽以中
下户充之可也余曰是诚昧之昧矣谓之运轻于众则明知运者之众矣
卷九 第 25a 页
运者之众安能悉得其力之胜任者以中户任解即分轻而亦重矣今有
百钧于此以乌获一人举之而有馀令众懦舆之而不足乃均乌获于九
懦之中而人令举十钧焉谓之均可乎虽三尺孺子知其不可者是人非
不众也本懦则人虽众派分虽轻亦不能举矣或又曰富区富甲或一甲
而几解业当粮长之实贫区贫甲止于催粮不失下户之常何至令乌获
与懦夫均力也夫曰富区富甲一甲而几解业当粮长之实信矣然编审
时之上户可当粮长之实者供伍年而不足乃图运时可当粮长之实者
供十年而不乏虽以仪樗驾说鬼魅涨空欲掩借中户以代上户五年之
劳不可得矣若贫区贫甲止于催粮则何县何州不责经催而独于图运
乎或又曰粮长之害不过势家逋负民运重繁今官户自运贴役过饶即
害亦轻独小民畏粮长如猛虎甘为鱼肉无有已时至无安食之家余曰
卷九 第 25b 页
夫言粮长之害即害亦轻既已明知粮长之利矣言小民之畏粮长如猛
虎甘为鱼肉不知自攀报之时言乎抑自徵收之时言乎自攀报之时言
则必其索诈所费不及充役之费而后任受索诈求免充役耳此择祸莫
若轻之说也苟索诈之费甚于充役人胡不任役而甘于索诈也且索诈
所及亦必在可充可释之间万无及于褴缕袯襫之理编审之用人少则
此辈犹可以贿求免若图运之用人二十倍于编审此辈之必不倖免可
知矣以前择祸之道揆之其得失何如也且既行图运则十年审图其求
免亦何异五年之编审谓其独无索诈可乎自徵收之时言则粮长之抑
勒加耗诚苦小民曾闻里甲独能视纳户如子乎其以钱粮之名挟里长
之重抑勒需求数倍于粮长恐未已也或又曰图运行则交纳不得愆期
势家不得逋负余曰此尤不情之甚矣夫图长何力能压势家使不通负
卷九 第 26a 页
且谓之势家必官户也子不言乎官户既已自运矣则图长所压之而使
不敢逋负者何等势家也交纳不得愆期则在有司之追比严与不严耳
其在图长粮长乎㨿余所见除前诸害其不可者尚有五焉中人之家猝
有水火疾病盗贼讼讦奄然替矣五年一编犹有始任而卒不任者矧以
十年则其消长奚啻天悬宁复任役其不可一也图运必十甲轮运十甲
之长焉得等富等贫间有富者其收九甲直其家所输之奇零馀羡耳贫
者轮收耗羡稍有不足其何以兑况一乡独富必多土豪其馀里甲曾不
敢望齿其仆隶强弱相凌何所不至其不可二也曩者屡禁里甲之团收
犹恐不能尽禁今时令之主收其有侵欺花费谁得而禁之官一追比贫
者有逃而已即令捕获岂能以其齑粉充我 国课势不免复责之九甲
矣其不可三也编审总部则其所解必多多则人辖一舟总部为政而舟
卷九 第 26b 页
人听命其避风波而急完纳理所必然图运则其所解必少少则众共一
舟舟人为政而图长听命其任风波而不恤利俄延以侵盗事且叠见矣
故十年以来独宜兴守冻者三他县总部一未之有也每一守冻则举县
加银三四千两孰非民膏而若此横费哉其不可四也上户素习于运犹
易集事中户乍任其役则途路之风波歇家之播弄内监之胁诈吁天无
地欲不破家不可得已其不可五也或又曰然则何宜兴之曹言其利也
余曰是何难见哉言而能达达而能诤必富有力者也富者利于以五年
之中户代其十年再役之劳安得不称便宜兴船户皆有定额率有力者
之舟不亦有力者之所挂名者也一年之运获数百金其尤贪横者运户
不敢附其舟则以有司之势迫之甚而已附他舟中途犹飞檄迫归其舟
非以获利之重奚为而然也又甚而贫甲运户不能自行船户因而包揽
卷九 第 27a 页
倾家贴之途有疏失仍累运户幸而完解则执批需索至有鬻子女偿之
而不足者船户之横如此有力者安得不称便也大都富有力者之言易
闻贫甲受苦之言难达余具为难达者达其情不敢复顾富有力者之纷
纷已 宜兴秦侯清赋碑曰始者粮长之难难在上等之民邑侯某审察
其弊变而为甲运甲运者以三百六十人代三十二人之役率十人而一
役十年循环中有八年之间徭轻于众力均于分时则有输将而无废箸
以故人人称甲运便法久弊滋富者能掩富以为贫贫者以不能掩贫而
埒富宽富急贫不堪命矣此其难难在中下等之民上人以为难下民不
若难上民于是又称粮长便秦侯至而维本末虑久远择便宜搜蛊弊乃
作而叹曰粮长岂能善甲运哉顾弊有所从来矣总宜兴田万有千顷而
异郡囤庄去十之三系箸县头率有户而无籍世家巨室去十之二蒙其
卷九 第 27b 页
祖户率有田而无人齐民以十五而胜全邑之徭奈何能均十五之中上
户诡为中户中户诡为下户甚者上户竟等下户而下户更过之以贫民
而代富民之役奈何能均总县之凡贫乡鼎富不若富乡之贫者第论区
派运是以贫乡而等富乡之徭奈何能均故避运莫巧于囤庄巨室掩富
莫甚于诡计花分均徭莫善于限田于是令民自归田不罪罪其不归田
而民告讦者不旬月而民如令寄庄者令著籍世家者令著户其饶者以
填运缙绅学士大夫免各有差有羡者以填运以赀出身从富民之例富
乡应役即人户而与点解同科贫乡不应役即甲首但以催粮充役有成
法矣乃总一县之籍与其赋年而汇之轻重而等之先后而次之命曰虎
头鼠尾著为令甲而豪有力者群起而挠寄庄者曰愿贴役侯曰籍不著
将惟正之无供何役之贴为巨室者曰愿自运侯曰若自运谁当运者又
卷九 第 28a 页
岁申花诡令民得讦举代役于是贫富信规避绝徭役均侥倖杜寓粮长
于甲运之中行限田于编年之内行之三年而民不知徭所称百世永赖
者非欤十六年知府谭桂议得该府秋粮在元延祐中止四十九万六
千馀石麦绢等额尤廉入 国朝洪武二十六年除丝绵盐钞马草外岁
徵夏税正麦一十一万九千三百二十石秋粮正米五十三万三千五百
一十五石弘治十五年除丝绵等项外岁派正麦一十五万四千三百八
十七石有零正米六十万六千九百五十四石有零(俱见会典又按府志/宣德十年米已六十)
(万/零)续加之数莫识其因今户部坐派悉照此数而该府会计每年实徵秋
粮平米一百五万三千五百馀石较之部额多四十四万六千五百馀石
此何以故部之坐派者正额也而军运之席耗轻赍民运之加耗舂办夫
船车脚等费皆户部及抚院题 准载之漕运议单及赋役等书者及礼
卷九 第 28b 页
兵工各部钱粮不入户部会计而夏税马草盐钞虽亦户部所派原系另
项非粮数也今俱于粮内派徵以故不得不取碗于耗米也夫是不特常
州已尔苏松皆然但苏松科则极重耗米之数从来差少故平米一石以
伍钱算派常州科则亦重然视苏松微异而耗米之数从来原多故平米
一石本折不过四钱也纵有增增亦在厘毫之间然苏松耗米视正额得
四之一常州之耗视正额几及其半矣夫耗以彼其重而正额不但异于
延祐且视国初有加焉故延颈宽减之恩者不下苏松云此常郡赋法大
较也部文秋粮止称曰米此中言平米者何国初官田每亩科米三五斗
递而上至一石者有之民田每亩科米五七升递而上至一斗或一斗馀
者有之(应知府槚书册云田地斗则有六斗七斗以/下有五斗四斗以下有三十二斗一十以下)此科则之不得其平
也洪永时国法森严即豪右乌能于徵输行其私迨后则豪有力者止供
卷九 第 29a 页
正额而一切转输诸费其耗几与正额等乃独责之贫民此耗之不得其
平也文襄周公抚江南乃令官民田并出耗凡科则极重极轻者于耗米
稍稍示裒益且强弱智愚皆有耗母能独苦贫民此平米之说也故凡隶
赋额者曰正米正米之外飞挽所必需岁用所难已者曰耗米正耗并举
而嘿祛偏累之弊者曰平米当文襄时平米不太逼窄盖以备凶荒意外
之虞则又有馀米馀米之敝也不以急公家而以滋私费矣故今两院尽
革之此称名之异而有土者亦欲循名得其意也文襄于官民田之耗既
调剂祛偏累矣然耗不能以胜额则所为累者犹在也于是又请轻折如
金花折银二钱五分官布准银三钱之类计该府共得三十万馀石以苏
息小民复以所谓轻折者派于极重之则其他如白粮糙粮重等本色派
卷九 第 29b 页
于极轻之则此皆以求其平也顾此法自公行之可谓曰平嗣公而后者
高丁轻重之间其故难言矣(应知府槚书册云周文襄公立法田则七斗/至四斗则纳金花官布轻赍折色二斗一斗)
(则纳白粮糙米重等本色因田则轻重而为损益法固善也但法久弊生/官司以情奉金花奸富以利买金花后人势得金花遂皆贿买金花贫民)
(于是输/重赋矣)嘉靖中欧阳公定赋法于是汰去则数之繁冗者统之为官民二
则所谓极重极轻之田视文襄时益多调停而本折二项又俱照粮并派
亩亩有之人有之不得复以意指某田派某粮矣此法之变而加密者
也然而官田民田犹自角立嘉靖末则以官民田并言之无复差别而止
以平坦极低极高分则派徵盖又法之变而加密者也(唐鹤徵曰官民一/则之说殊为可恨)
(何也官田者<折 t="33"/>朝廷之有而非细民之产耕之者乃佃种之人而非得业/之主所费者乃兑佃之需而非转鬻之价所输者乃完官之租而非民田)
(之赋惟奸宄之徒则㨿以为业良民不敢有也不揣其本而齐其末以租/为赋而病其过重俾民田均而任之是上夺朝廷之田以惠奸宄下又苦)
卷九 第 30a 页
(纯良之民代任其租也是遵何说哉藉令可行何应公之智不及此也又/藉令有宣力竖勋者起朝廷将锡之土田于何取给乎即不能遽复其赋)
(额而其田额终不/可使之澌灭也)然官府之议法日详而民间视会计称弊薮焉何以也
议法之牍与派编之牍殊而有司不能察也今两院乃令尽括一郡起存
钱粮备载部派额数及正额之外有岁用见之令甲者俱注其由验派各
县于是纤悉毕见而此籍之外别无派法官既不劳而事集民亦不惑而
志定矣此又法之变而加密者也起存钱粮俱括一府原额照粮验派惟
靖江县地濒江海物力既薄转输更难故先年尽其派解南运粮米不足
方派之各县若北运者悉派之武无江宜此公平之道异而不害其为同
者也又棉布止于武进宜兴而不及他邑金花止于武无江宜而不及靖
江盖皆计银派徵原无差别若棉布坐派二县文襄公必有深意(以<折 t="33"/>国/初借徵)
(一年后遂为例独/武宜受害之故)今解布之役亦颇繁难仍其旧则相安故今无变更焉
卷九 第 30b 页
该府钱粮向无浮冗在于民间但粮额繁多苟稍缓如存留盐钞可以免
编及己经 题免如由闸及关税之类应行减编者俱逐一清出共减本
色米五千二百二十一石有奇折色银二千五百七十七两有奇此其数
亦微眇然大较以清赋为主而不能取必于减赋也又按苏松二府俱明
言平米一石以五钱扣算或减米若干升而本折在中其减编总数则云
共减米若干万石也常州则止以本折分言而不必计总扣算矣 十七
年湖广道监察御史林 具题大略谓供用库酒醋局内官监乃苏松常
嘉湖五府岁供白粮额派二十馀万石关系最重顷上纳艰难耗外加耗
垫外加垫夫较米一斛五斗此定数也今踢斛淋尖已多米五六升矣而
盛以簸箕务多斗馀不满不算五斗之数不亦甚乎如法筛簸无可言也
今稀筛狂筛已非法矣而筛出二斗止作一斗每石折罚三斗不太酷乎
卷九 第 31a 页
赁房堆放抗脚打包费犹不可己也而 御道有钱遮阑门官有钱事出
何名堆头包脚报数筹架费本有定额也而大小呈样之使用巡路探筒
之使用取何无厌此犹其大者也至于筛拣之糜费抛撒之狼籍校尉书
办之勤取家人兵番之吓诈种种难以枚举视万历九年题 准规则费
多数倍矣如前年米一石不过加耗五升耳今无分正耗米每石加至四
斗五斗前年米百石不过派铺垫脚价等银七两八九钱八两六钱耳今
百石而铺垫及无名等费加至十四五两二十馀两夫此白粮也自彼处
运至 京师率数石而致一石民已不堪及至京上纳而复遭此无端之
需索愁苦悲酸诚所谓一米一珠一粒一泪也乞复前规以苏民困奉
旨白粮解役苦累可悯各库局如有分外勒索等弊只看司礼监查革戒
饰该部知道因移文各监知会 一内官监先题准每正米一百石加耗
卷九 第 31b 页
米五石铺垫堆房进房出房节米打包车进红黑门抬扛上库脚钱堆钱
门筹坐门并歇家火食该银七两九钱其馀无名多费尽行禁革今据粮
歇私议每米一包足六斗之数已非正法姑听曲处此外不许勒索升合
  一供用库每正米一百石加耗米五石铺垫等银七两八钱其馀无名
多费尽行禁革今㨿粮歇私议每米一包足六斗之数此外不许勒索升
合 一酒醋局每正米一百石加耗米五石铺垫等银八两六钱其馀无
名多费尽行禁革今据粮歇私议每米一包足五斗七升之数此外不许
勒索升合 一铺垫及各项使费每石不许过一钱内官监加一分 一
正米足数外不许指称糠碎勒加折罚一量米务炤铁斛为式不许擅
用私置大斛 一北安门内原用车运见有书册可查其门上官军人等
不许指称碾坏御路抑勒拦阻及捏称撞伤木栅恐吓索诈其西安门及
卷九 第 32a 页
棂星门里外一体禁革 一该城兵番专以缉访奸盗为务与粮解毫无
干涉不许诈称名色索取财物 一厂卫旗校及巡路人等不得妄生事
端指称索诈 一该库写字长班斛长等不得从中拨置刁难勒索 一
各衙门书吏马皂人等不得需索常例 一行粮处所遇有棍徒或各衙
门负役索诈粮解歇家者着落该城兵马缉拿解䆒如有通同緃容情弊
一并治罪 一粮米及铺垫银两俱要当官明写议单照数交付歇家同
进完纳不得推调取䆒 一议单数目已从宽处此外歇家不得多勒升
合如违以诓骗论 一各粮解务将各本地方洁净好米交付歇家完纳
如与户部样米不对者重䆒 一粮解挂号之日每名各领宪票一𥿄敢
有故违 明旨抑勒索骗者许即填注项下候销号缴查以凭参䆒如无
原票或朦胧不实填报者查出重责是岁省民间栗六万馀石常亦沾惠
卷九 第 32b 页
焉 无锡都给事中侯先春书民运事宜考后曰东南财赋半天下而苏
松常嘉湖五郡又半东南乃民运白粮二十馀万石又天下所无而五郡
所独也五郡之民泰苦矣惟自 高皇帝鼎定金陵则此五郡者旁并辇
毂故当时属之丨民运以为地近而用力少也岂虞有今日之艰难哉今
 京师在西北上游道路迂徐三千里馀矣于是沿途有阻滞之患淤浅
有盘剥之费暑湿有浥烂之虞风波有丧失之险关津有船料之税带砖
带瓶之烦船户有抑勒之害水手有索诈之优夫裹粮褚粟操艅艎之舟
漫澜于江淮河济之间邅回困顿日与死为邻而复耗费无算舟抵丁字
沽己脱万死一生之幸而白河之剥船通州之过坝其狼戾于船夫之手
又无算自大通桥抵京以至投解内府各监局库其奸枝弊窦益又无算
民命几何而不燋烂于灌输之役耶夫白粮一石加耗夫船车脚已费米
卷九 第 33a 页
九斗六升银八钱通正米四石始当一石则此二十馀万石实为八十馀
万石矣又每石在途费民间米三石而少在京一石而馀共四石通计前
八石始当一石则此二十馀万石实为一百六十馀万石矣五郡之民独
何辜而偏蒙貱累之极至此也议者谓当破拘挛之格以白粮寄派运艘
则可以免解役之破亡而宽东南百一之费其说果行诚万世利然而未
易言也顾民运之费浮滥不经利不归于国而害独丛于民如前所云者
独不可一起而裁省之乎尝考 内府钱榖皆有台省监收垂二百年而
白粮隶巡视十库之臣投解完销必严关白之令隆庆间当事者以言得
罪遂罢去不用而权悉专于中人之手谩无稽制矣故事白粮投解有侩
家为之主办诸所铺垫等类非侩家弗效也侩故宿猾而与中人左右胥
吏又都市无赖少年豪内外胶结为奸翕张煽祸视飞挽为奇货视运民
卷九 第 33b 页
如鱼肉竭闾阎之膏脂啖虎狼之饿喙日甚一日岁甚一岁小民吞声受
痛莫可控诉于兹二十年所矣又何怪乎东南民力之不支而胥为逃亡
邪迩年田野污莱凋敝益甚窃恐财赋之无从而 国家之所倚给何以
纾大司农仰屋之筹也万历辛已侍御某公洗刷诸弊运民便之一岁而
法遂废余尝从丁亥岁上书请复监收不报已丑适叨十库之役侍御莆
田林公相与共事每当运民至日辄与持文而嗟扼腕而悼曾不得一苏
剥肤槁髓饮恨无控之民颎然伤之林公遂手疏先后事状忼慨抗论
上许可下所司督饰之而余与林公稍得奉扬德意除无名之费禁额外
之征定加增之数革折罚之苛于是夙昔胥吏豪猾及中贵人亦稍稍勉
就约束不敢肆是岁省民间粟五六万石一时运民欢呼鼓舞诵 圣天
子之宽仁余惟除弊贵尽变通贵渐御事在法而任事在人余狗马力不
卷九 第 34a 页
足以效驰驱姑于其所积蠹仅仅汰十一二耳若夫尽釐侩家之奸建复
监收之例岁湔荐雪渐销其朘啮之毒庶几五郡之民可望复苏而东南
财赋不终乏绝弗贻后日无穷之虑矣兹以行过事宜编列成册以俟将
来之同志者 二十九年知县晏文辉立收放稽查钱库法一款目粮徭
册每年奉本府会计坐派粮徭若干责令总书除优免外将槩县丁田地
山荡埄验派科则申详府院道仍刋简明告示遍谕又刋科则青由给散
田甲转给小民令其输纳第已前算派多总书等欺错今后俱亲吊查算
无差方准刋行庶杜增减之弊 一比较簿往年比簿不填丁亩各角无
有大总原编已未完数目田甲名下完欠槩用浮签此尤弊窦今刋式样
每角比簿设立大总一叶每图设立团总一叶每名一叶前写人丁米亩
后截分列五限图格仍分作三截上截写各限应完银数中截写逐日完
卷九 第 34b 页
若干下截写连前共完若干未完若干俱系实填浮签禁革仍令角总将
田甲名下原派已未完数填入总内务要以甲合图以图合角以角合县
庶角总无虚填完数之弊 一新立粮徭派簿往年田甲名下粮徭悉系
角总派算每有多科少派漫无凭考今另设派簿填写丁亩除优免外照
依科则派算银米每角一本印县存查本县仍不时掣吊稽核使不敢犯
庶角总亦无多科之弊 一银头收银流水簿往年流水簿因无刷刻式
样串票又不钤印悉据银头填注多有侵弊今设立刋刻号簿并三连串
票责令银头编号同三串票钤印如遇限下收银随即登簿发票一票给
人户存照一票给总催一票存县查考所收之银开数付角总登入比簿
遇晚将本日所收银数开单付粮房填入日收堂报簿内次日二 银拆
封或三五日吊比簿查对完数庶银头亦无侵欺之弊一日收堂报簿
卷九 第 35a 页
本日共收银若干㨿银头开递报单粮房照单登填遇晚判日仍吊比较
簿查各田甲完数类算曾否相同庶银头角总无侵收虚捏之弊一库
拆封收簿本日拆过各银头银两若干总封在库仍吊粮房日收堂报簿
查对曾否相同若有差错即提银头对审又总库有粮徭收簿各角有拆
封簿互相稽查庶库吏亦无侵隐之弊 一钱粮放簿凡解放钱粮悉系
本县酌量亲兑起解粮房佥押批回库房登数并不假吏书之手放解过
者令其填入款目册内以便查考 一立稽查批回粮徭号簿往年起解
钱粮因无稽查多有违限半年以上而不销批者有之以致那移作弊今
设立此簿凡起解各年粮银佥押批回同号簿送进钤印号簿上写限某
日销及销批日同号簿送查亲写销讫二字或三五日吊前簿查核若过
限不销者定行拿䆒庶钱粮不致迟误前弊可清 一设日稽各年粮徭
卷九 第 35b 页
 库簿本县置二截簿上截写某年月日放某年粮徭银若干下截写放解
 某款银作何支放缘由遇晚送堂亲自查过方准作放仍令填入各该年
 款目册内若不登簿上者不许作放庶逐日稽查库吏无弊 一放该年
 徭里库簿凡放解徭银先要该房帖文下库方许库吏解放其给各役工
 食必要对查无重领者方准给发登入此簿仍吊该房岁稽簿月稽簿查
 对务要相同责令填入款目册上不许透用庶稽核有则放解得清一
 各房岁稽月稽簿凡奉院道府及本县放解徭银先开单看过方许写帖
 下库支用随登入前项簿内且不许支用过则仍不时掣吊库放簿查对
 相同如有互异即行查䆒庶库吏无差诸奸惕息 一远年存内库钱粮
 不许擅自借支查得往来借支一槩作放故多不补还而补还者多被库
 吏等役通同侵匿弊久相沿今已发觉追赔数千两矣故设立严禁凡奉
卷九 第 36a 页
上司明文借支积米俱于实在后作一借支不许一槩作放如卖米一节
完日即令补还庶借放绝无影射 一在操民壮工食除结发外每年大
约扣存月小事故银一百一二十两各兵领过工食之内应完盐觔等银
六十馀两往时库吏从中作弊不于各兵名下扣除竟将月小事故银作
放今查出追完补库庶放给绝无侵渔 一毗陵驿雇夫银二千十六两
又无宜江三县旱夫银七百二十两遇闰加编除支放每年大约省存四
五百两万历二十六年起至二十九年止每年解府转解京一百两后仍
停止此项省存者止报府不遇查盘俱抵不敷之用此尤弊窟今除已革
忙夫牙用议抵撮忙马疋船银等项外存剩者照数封入内库申报查盘
 一放给各役工食官吏俸银孤贫米布等项分厘必亲验判领状准给
库吏方敢称银于本县坐堂时禀明面给毫忽不容私放短少至如木字
卷九 第 36b 页
五号金字十号座船水手工食遇差则计日给领无差则扣存贮库往时
俱各全领今查明禁绝不容仍前私冒 一查库藏要法大抵以粮徭会
计款目为主先令粮房设立堂报簿登记日收银数次立岁稽簿查理该
年会计款项又立月稽簿登填起解批回稽查销缴俱存座右库设拆封
收放各簿凡有收支必吊各银头流水号串互相稽核若夫查刷积弊必
吊季报循环与交盘库册互相参核庶钱粮毫无渗漏而吏书无隙为奸
矣 唐鹤徵曰国初有囤户以徵收有运夫以转输一乡之中遍役数十
人以为累也于是县以其乡合之为区若干区复分为上下二角五年一
编审则角佥殷实之户收其角之本折者一名名曰粮长名以十分为率
一人不任也或三人或五六人曹任之大都重不过五分少乃有以厘计
者每名之中又举其力之最优者职输白粲名曰总部诸粮长既已兑军
卷九 第 37a 页
 则举其应孰为白粲者悉输之总部转输之京师焉是其始以百人受一
 邑数万户之输粒米分文之逋其责未毕又以数十人踰江蹈河淩三千
 馀里不测之险运数万馀石上供之粮水涨则虞漂水涩则虞胶漕卒陵
 之闸卒稽之关卒朘之视榷者税其船料视厂者真州益之瓶清源益之
 砖领纳皆有费乃者税使尤所甘心既抵京畿幸矣白河之转搬通州之
 过坝不胜其狼戾凡所有事诸司吏卒视如几俎中涓歇家相与表里鹰
 攫虎视不满其欲不己天下诸役荼螫所萃琐尾所窘莫有若斯甚者然
 藉藉称破产则惟嘉靖末年为然何也开徵之始法当严稽纳户之完欠
 第责完于粮长纳户安得不逋起运之日法当稽粮长之完欠第责完于
 总部粮长安得不逋且有司无名之费自一二金以至数百金罔不取办
 焉若出诸不涸之仓而折色之用有缓急转输之费有重轻县总独操其
卷九 第 37b 页
权不与为奸则急者重者常多收不足解则鬻产预赔赔而不追其产破
矣习与为奸则缓者轻者常多收浮于解则恣意浪费缓者终急其产亦
破矣甚至自度其所负之重追呼虽迫不敢出对公庭时附其十之一二
于追呼者以缓责而追呼者又度其所负尚重不敢出对且并其附者而
侵渔以入己如是而向之负者几足偿责而逋额则犹全悬夫课额安得
无岁不亏而粮役安得无家不破也自上虞谢公师严至一切涤除不独
无名之费不责纤毫纳户之徵罔欺圭撮县总书既裁有徵即贮缓急轻
重之权悉归之官而无所旁落第本折兼收则粮长与纳户犹交为病粮
长强则抑勒以银米并完何知方冬米急而银可缓米易而银为难也则
纳户病纳户强则抗拒而经逋负起运而粮役已毕收银而久役不休则
粮长病己濮州桑公学夔折北运本折而为三各有专领不相侵越其领
卷九 第 38a 页
折色者名曰匮头即置匮于县门而受输焉折色之徵十与之期矣昔时
缓急之利在奸胥者今日缓急之利在万民矣有役田有役米有役银轻
则轻贴重则重贴昔有重轻而今无重轻矣清源附砖三百四十名曰一
票余鹤徵在水部请于司空悉照军船例舟附砖四十不愿者照输运价
银六钱舟可省三十金无锡侯给事先春巡视十库奉 旨严戢中外岁
省民间米数万石皆著为额于是在途在京之苦得少苏云第编审之初
贫富易欺奸伪百出应役者用贿用倖避若诛夷开报者挟诈挟雠甚于
椎剥及其催科也日比一角则日迫而难周吏胥得移前为后以避比
易一册则愚民无所执凭而里甲易于飞洒法为时易则匮头有所指称
而拆封易于侵染至于库吏之那移出入黠者以之成家蠢者以之败事
异时追并颇害善良当事者宜少加之意耳抑又有说焉奸民每遇编审
卷九 第 38b 页
则以图运之说进不过以编审则五年一役图运则十年一役而已曾不
思均是一县之殷实耳五年编审役者尚少犹然不足十年图运役者反
倍何以取盈势不免借中下不堪之户代充五年之役夫中人之家易于
兴替五年一编犹有始任而卒不任者矧十年则其消长不啻天渊安保
其必任也役一乡则甲之贫富悬役一甲则家之贫富又悬在富甲则稍
嬴之家或得倖免在贫甲则不必豪右势必佥充矣在富家责之今日之
全名曾不为过令收一图是乌获而折枝也中下之家不得齿富家仆隶
责之递运是蚊䖟而负山矣欲均平则移役必多贫富卒难得当人情必
苦骚优欲分富家而摄数甲则田甲为朝廷稽户口之册非可以诡多伪
增者往者屡禁里甲之团收虑侵慝之难讦也直令寇兵赍粮何欤往者
止许三人朋一役虑贫乏之波及也直令憔悴代匮何欤且总部则粮多
卷九 第 39a 页
人辖一舟舟人听命赴纳必不后期图运则粮少数人一舟莫适为政舟
人反得主之稽迟惟意窃卖惟意害何可言至于患花诡之弊议五年始
一推收夫花诡所以避差而非以避粮也所以避往时之力差而非避今
日之编差也无论里中士绅素称奉法近立官户专意追比免役多寡悉
视官品毫不假借寄者何利粮不以分而隐则里徭亦不以分而轻分者
何事苟有利焉一年推收可以花诡五年推收独不可花诡乎徒使徵粮
则新主坐视故主受比点差则贫者报役富者津贴与其临期许之首实
孰若先事而准其收户乎盖法至今日讲之颇详行之颇习即有纤隙饰
之已尔万不必以一隅之见轻议更张也独兑运之权握之漕台漕卒其
卒也吴民非其民也不免见齐牛之觳觫而昧越人之瘠肥故漕卒至水
次如枭如獍无法无官官赠私赠勒索无餍稍拂其意鼓噪而起县官往
卷九 第 39b 页
往见殴如近日吴江之刘君时俊溧阳之徐君缙芳悍然如蛮如髦几同
夷狄迩者蕲黄军至遽请瓜兑谓至水次土人尚得怙其窟有司擅或撄
其锋也既去其乡则惟其所欲耳漕台不察辄从其请赖士大夫力言而
后止彼舟顺流两日之程此中觅舟谁冒虎口嘉靖末年江南水涸曾兑
于瓜仅有还者至今父老犹扼腕痛恨之于时漕卒犹未若斯之横也既
而南来 㙈果甚收粮百斛通关半之每粮百石索银廿两监部檄至抚
台委至藐不为意人亦不敢向之吐一气监部疏闻竟未知所司稍裁之
不也
征榷 唐鹤徵曰自周礼有关市之赋山泽之赋征榷籍之嚆矢矣郡有
河泊所山泽之赋乎税课司关市之赋乎乃晏子告其君曰山林之木衡
菰守之泽之萑蒲舟蛟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介偪之关暴征其私若
卷九 第 40a 页
病其罔少密焉何哉盖圣王之设官虽甚详要之掌其关市山泽之政令
厉禁而非专以媒利也载师以廛里任国中之地廛人敛市絘布总市廛
布而入于泉府正所谓园廛二十而一也角人羽人所徵齿角羽翮即山
泽之农所以当邦赋者繇斯以谭既非额赋之外而别有徵又非估物之
值而论其税也至虖泉府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者以其贾买之物揭
而书之以待不时而买者泽虞使其地之人守其财物以时入之玉府颁
其馀于万民则有无相通多寡相益上下间蔼然家人父子矣岂若晏子
之云利独归于上哉然古者因其所有而赋之则称便今者变其所有而
输贾则称便去都邑之远近异也故河泊之税岁徵银六百两而不足税
课司局岁徵银一千三百三十两而羡茶引所徵银二十五两而羡以一
府之徵仅若此彰彰乎 圣王之宽政遗不尽之利以与民矣第细民兴
卷九 第 40b 页
替不时田产转儥甚亟谚云千年田八百主非虚语也契必税其百之三
不无苦重然亦多逋税者日偶课之哗然而起有司辄为罢征矣乃者税
使四出横征暴敛居者行者悉在汤火惟江南肇事中涓称贤而抚按有
司力为裁酌常州一府其始税银五千两设关奔牛季以首领官一员领
之尚多缺额往往取碗府库闾阎日给腾踊百倍不无怨苦以视他州郡
犹称乐土云当事者始议加派丁田复议取徵驵侩余鹤徵且陈不可止
今兹抚台曹公时聘且并奔牛关而裁之上归京口下归浒墅常无税矣
日者又尝遣中使出括税契徽州一府徵银至二十万将以例括于江南
曹公力言苏常赋役繁重民已孑立且十年造册始稽推收乃可税契今
过期矣异日常州请以千二百金为额吾由是二者知民之利病惟在一
时当事尔见事审任事力则民受其利见事不审审矣而朒缩不任事民
卷九 第 41a 页
安所逃害哉武进之西陲有米市焉适当孔道岁暮水涸而米舟凑集颇
梗行者米侩诸奸藉为口实买田二十亩凿以为河儗括米舟于中石税
银四厘岁计三千金永以为例米舟实非二十亩所可括诸侩亦不能皆
家于此不过私开一税局懹夺乡民尔前此牙用明抽暗骗乡民已不胜
病况益以此乎武进尹晏公文辉持之不行且为解其额赋然其意不无
俟晏公之擢云余故附书之以告来者
土贡 白熟细米五百三十石零 洪武初内官监白熟细米系 上方
自膳岁独派常州府每进一千石武无宜江四邑均输时定鼎金陵常在
毂下故属之民运以地近而用力少永乐间行在北征命随驾起纳四县
粮长僦民船装载运之累岁愆期宣德八年巡抚侍郎周忱请建红船二
十只装运所在官司应给人力民甚便之弘正间以官司给力不无需候
卷九 第 41b 页
各瞻以撑夫工食之赀嘉靖初夫船尽革加添船钱贴夫诸费听粮长自
行雇募初进正米三百馀石日渐有加嘉靖末年加至六百七十馀石后
减至四百馀石今岁进五百二十九石有奇
赈贷 唐顺之与武进令李画书曰国家之赋其水旱可得而咸免者兑
运以外之数也虽水旱必不可得而减免者兑运以内之数也水旱不可
以不恤而兑运又必不可减免于是有轻赍之法盖米自江南而输于京
师率二三石而致一石则是国有一石之入而民有二三石之输若是以
银折米则是民止须一石之输而国已不失一石之入其在国也以米而
易银一石犹一石也于故额一无所损其在民也以轻而易重今之输一
石者昔之输二三石者也于故额则大有所减矣国家立为此法盖于不
可减免之中而寓可以通融之意不必制其正赋之碗缩而但制其脚价
卷九 第 42a 页
之有无不必裁之以礼凶之敛散而但裁之以本折之低昂一无损于国
而万有利于民此其法之尽善而可久者也以武进一县言之岁该攒运
米五万四千五百八十一石三斗四合此其入于国之正额也本色正耗
水脚平米七万九千六百八十三石七斗三合八勺四抄折色银九千一
百五十一两四钱六分五厘五毫二丝此其费于民之羡数也若以银而
权米石以值五钱为率米七万九千六百八十三石有奇为银四万九千
八百四十两有奇与折色银共五万八千九百两有奇若得从轻赍之例
石折银五钱计银二万七千二百两有奇而足纵使加折至于六钱七钱
计三万七千八百两有奇而足则是民每岁出五万八千九百两有奇之
中而今出其三万七千馀两之数以不失国家之定额而实私其二万馀
之羡以自润也夫五钱者江南之平价也七钱者折色之极则也若使江
卷九 第 42b 页
南米贵自五钱以上而蒙恩折色或减至七钱以下则其所私之羡固当
倍之且蓰矣倍之为四万则是十万人凶年一月之食也则是国家不出
一粟不费一钱而为凶年十万续一月之命也为民父母者何惮而不以
告乎司国计者亦何靳而不为乎且夫国家漕运四百万石之中固常定
有轻赍四十万石以待四方之以水旱来告者矣盖其岁之凶与否与岁
凶所在之地不可知而所谓轻赍岁四十万之额以待四方之以水旱来
告者将安用之况自古经费其本折之权率视缓急而为之操纵今国家
所以远输于江南不惮二三石而致一石者正以江南米贱而京师米贵
耳近闻京师之米直自七钱而减至四钱而江南米直自七钱而增至九
钱其为贵贱特异常时则是江南以二三石致一石而又不当一石之用
也今若取银于江南而用银以给京军之当给米者江南无远输之费京
卷九 第 43a 页
军无贱粜之困此正今日之便宜耳然则非惟无损于国盖深有利于国
而得乎操纵缓急之权者也夫损国以益民犹且为之国家发内帑以赈
灾者往往有之矣况无损于国而有利于民而又况国与民并受其利者
乎此事在不疑而必可行者也为民父母者何惮而不以告乎司国计者
何所靳而不为乎嘉靖十数年江南屡告灾国家亦屡常以轻赍与之此
其近例试求之故籍可复案也查得嘉靖十四年苏松等处灾伤巡抚侯
都御史等准户部覆准除蠲免外兑运四百万石内准折银粮一百五十
万石兑运米每石折银七钱改兑米每石折银六钱其被灾尤重者量准
十万石于临德二仓支运每石止徵脚价银一钱五分自此而上嘉靖十
二年折兑一百万石十年折兑二百一十万石八年折兑一百七十万八
千石无岁不有灾伤则无岁不有折兑此其因灾伤而折兑者常例也又
卷九 第 43b 页
伏读嘉靖九年 诏书兑运米以十分为率量准五分是时常州一府该
得折兑八万一千石此其不因灾伤而折兑者例外之恩也由此言之盖
有因灾伤而行支运以大宽民力者矣未有灾伤而不行折兑以重困吾
民者也盖有不因灾伤而折兑以广例外之恩者矣未有灾伤而不行折
兑以啬于例外之恩者也
额兵 唐鹤徵曰江南诸郡皆有卫吾郡城 国初第设千户所僭乱既
平所亦遂革谓在腹里也然澡港边江华渡边湖南湖西滆尤称浩淼若
孟河则宛然接江之上流而当海波之冲矣不可谓为腹里也 国初额
设民壮一千二百有奇正德间裁其三之一嘉靖初又几裁其半而府县
役占半之于时民俗殷富桴鼓不闻以司关门之启闭以备武事之观饰
已尔嘉靖壬子海氛顿起焚掠郊保锦绣名邦几成墟烬始议召募县至
卷九 第 44a 页
三千人人费四五十金士既乌合将不知兵见敌辄奔不敢回顾稍后则
皆负创死矣流血成川哭声震野乃议徵兵远方则青齐之长戟燕赵之
材官楚之组练韩之溪子龙渊蜀之巴賨叟兵夜郎百粤驰冰踏箐弯弩
洞筈之酋罔不毕集又佐之以吴之艅艎未收全胜盖澄平日久即彼诸
兵未尝见敌也幸主者决筴以夷攻夷始克扫荡然首尾七八年江南之
兵迄无成效虽繇其俗素勇于私斗怯于公战夫亦练之不得其道也不
然破楚入越争长潢池吴人何以得志哉海寇既息兵亦日销县仅存若
干名陆有总练则以指挥充之日以训练夜以捍掫水有水兵十里一舟
舟有五人北至京口南至浒墅中自白家桥画为两总亦以指挥摄之以
备水盗其馀通湖通江诸港设有兵官皆自指挥以下军门所委用者乃
倭入朝鲜声言分道入犯浙直闽广骚然烦费吾常亦议增兵余为督抚
卷九 第 44b 页
备陈往鉴止之不得盖时方奉 旨饰毖傥不增兵虞人以慢事议之也
然余意非谓慢不增兵也谓不宜增兵宜多积饷也自兵兴及今所费兵
饷何止百万曷尝得一兵之用今虽渐销吾邑岁费尚万有二千馀金即
问诸总练万一有儆畴堪战乎吾知其必无以应也盖𤇺烟之息四十馀
年杀戮之惨人不复见额兵之设等诸役占十金买之岁可得工食银七
两二钱以其半募人应役擅其半入已世间子钱畴妥于是然为此者率
凭城社非特总练不敢谁何督抚监司知而弗问也彼受募者日银一分
自非流乞不赡之辈谁忍就之此可称兵乎水兵所泊则土人悉为侵揽
舟即供其私载舟不知操何况于战楫不能具何况于戈及以失事见督
辄借盘诘之名恣需掳掠贾舶村舟不胜其困摄兵之官不无私焉即令
增兵何以异是惟能积饷临事召募则依凭之徒必且不敢前而重赏之
卷九 第 45a 页
下其有勇敢乎以余论之兵本不可豫练也请言其凡夫练兵之法莫先
赏罚江南财赋虽曰浩繁畴有锱铢可以借用市租尽输幕府黄金不问
出入其能之乎平时阅练抶七贯三喧然传骇矣孙膑之戮队长穰苴之
斩倖臣必不可也赏罚不行其何以令武夫悍卒血气为用跳跃疆梁不
能自禁其道然也善训士者惟培此气有事则用之公战无暇为非无事
则用之私斗必至捍网有司之法寸寸尺尺诛之则挫锐不可于将领不
诛则长乱不可于有司大都槛豺狼柙虎豹必不可久之势也贪饕放浪
迥异流辈方其战胜首功有赏克敌有获足以给之平居工食多则三分
少则二分不足一饱苟请益之则民膏已竭可令坐靡苟仍旧贯则枵腹
谓何可令作气且练兵者非练其技也练其气也气怯则技精犹莫之展
气劲则制梃可以无前平居可校亦惟技耳欲练其气非挟纩投醪别有
卷九 第 45b 页
抚循投石超距别有鼓舞不能也今之将领尅剥成风即加重辟未能禁
止借有严帅励已扩清兵沾惠矣气可作矣未常见敌其勇其怯可自信
乎素负骁勇临敌而靡若冉猛之客气未可知也素称惧法临敌而奋若
卫鞅之获粟未可知也且昔人论气曰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夫
一再鼓之间须臾耳有作有竭矧延之岁时乎作之数年之前用之数年
之后衰病逃亡不知凡几今日之所养必非异日之所用异日之所用必
非今日之所养矣然则今日之养何为也哉余尝历考往牒悉稽成败矣
澄平之世仓猝有变必无万全久战之后柔脆之乡亦堪驱策何也骤见
与习见分途远矣黄巾始祸州郡失㨿长吏多逃旬月之间天下响应未
几而袁孙分割幽冀曹刘㨿有荆兖各逞雄兵地即其地也民即其民也
禄山肇乱河北二十四郡望风瓦解未几而淄青魏博泽潞邢洺无非劲
卷九 第 46a 页
卒地即其地也民即其民也夫岂易民而练哉骤见则怯习见则勇也然
则惟敌实为我兵之师相持之久敌之短长我得而知机之变幻我得而
悉战而北必思改图战而胜愈足益智此亦士卒之所谓知彼知已也知
则勇敢自生生则气不待练而练矣犹之奕然终日习谱不若对奕之应
机也若古人所称虑存先事安不忘危惟寓兵于农者能之而非所论于
兵农既分之后也不得己而为豫备之策惟厚积其饷为要耳乡兵之不
可练余尝别有议焉兹不具述 又曰巡司之设以捕盗贼也故凡盗贼
出没之区皆有巡司焉以补军卫之不及 国家之制密矣国初司设弓
兵至百人澄平日久谓为冗役以渐裁革仅至二三十人贼至不能拒贼
去不能缉矣不知天下之事得其用则多不为滥不得其用则少亦妄费
以今弓兵乃覆为妄费哉非弓兵之罪也裁之使不给于用之过也王剪
卷九 第 46b 页
之伐楚必于六十万史不有明鉴乎且巡简之官悉出吏员事权甚轻当
事者素已悬枉纵之疑及其获盗盗借之词则其官必败其盗必脱反一
捕快之不若也盖捕快获盗则功在所司巡司获盗则功在巡司故耳间
有能奋而格盗者则下洙之祸又且随之进有疑而退有死即忠义之士
解体已矧若辈乎甚非设官初意也苟不改弦则巡简可无设矣 又曰
夫寇贼奸宄虽至治之世不能尽弭然弭之之术不可不讲也吾常北滨
江南滨湖四通八达绾毂舟车之口无有阻塞故滨江则有江盗滨湖则
有湖盗由南而至者则浙之衢人为甚由北而至者则扬之渔舟为多凶
年饥馑救死扶伤而起者不与也滨江之人不知礼法骋其雄勇习于济
汨望两淮诸盐场盈盈一水凌风驾涛朝发夕返令食浙盐贵而且恶虽
有密网乌能禁之故千石之舟百尺之樯一时鳞次捩柁扬帆之夫走死
卷九 第 47a 页
如骛之士中坚洞骨之器不戒而集盖其始未尝不以自禦而乘便则以
禦人寻常以禦人于江而伺巧则亦窃发于内地其行劫多至一二百人
少亦不下五六十往年劫泰兴劫金坛且劫郡城无锡诸富室一夜劫宜
兴河桥镇九十馀家皆此辈也滨湖之寇悉在归乌长兴然亦二途归乌
多水非舟不行故贫家亦具一舟富室或至数百小者仅受三四人大者
可百石操之常用三十馀人四橹八跳益之以浆日可三百里秋冬间时
有三四舟或六七舟经行各郡县不问昼夜唱号鸣锣无所顾忌遇舟则
劫舟有导之陆亦登陆登陆则以夜往时白昼杀人于宜兴西氿杀巡简
于夏渚劫郡城东南缘湖诸富家则此辈也长兴多山径路丛杂即久居
者数迷焉贫者无论即巨室无他业惟习为盗以为生计间有不愿为盗
者有司急捕之则众执以应盖借是以除异已者俾后之人不敢有两业
卷九 第 47b 页
也适与宜兴接壤宜兴独受其毒往长兴臧氏与宜兴蒋氏争田诉之县
臧氏不胜时方栖稼于亩一日臧氏千人奄至数顷之禾瞬息席捲而去
其以夜劫者不可胜计时劫妇女以取赎其行劫率以竹为梯越屋而入
至其欲劫之所如取诸寄被盗者明知其人罔所控诉盖以隔属故即有
司间移文捕之适为彼中有司及应捕人役促贿耳吾役往亦颇有厚赠
卒不发一人也更急之则群盗出而以枉控彼抚按又其党出而保给之
更移文于吾有司捕人以相抵则其所恃以必不败之术也衢州之盗多
以行货为名熟伺诸藏而后发不用众而用寡多不过二十馀人常以雨
盖为炬以长柄斧为械视其扄不固则舁石撞之以张威扃固则踰垣而
入以掩其不及其斧所拟无坚室矣扬州渔船春秋两至舟亦可受五六
人然常联舸数十而至以西湖及宜兴诸氿捕鱼为由土人渔舟往往为
卷九 第 48a 页
之向导遇客舟则数舟攒之虽有勇者不胜其四面受敌矣迩年游方僧
道更多为盗然亦非有土人和之不能独骋也衢盗似久不至惟日劫宋
典者类之渔盗亦不能为大害即禁之俾不至无难也独濒江濒湖之盗
弭之不易耳嘉靖末年江盗猖獗诸当事颇以为忧设法剪除二三年间
诛戮流窜几无遗类既而长子养孙复守其业盖习以成俗势不能革乃
者永生洲拘官缚卒几至大乱其㷔之复炽可知已归乌水盗往尝一创
于哨官姚恕矣时恕以捕盗功新任哨官督兵华渡恕亦多募吴江水兵
自随湖寇适至谓往时水兵尔甚易之迎敌见恕兵便习器械犀利遂为
夺气不数合杀死一人生擒九人馀悉弃舟遁恕复用类推迹其所过抵
因而捕获者又十馀人馀党唱言大举入报恕亦备之惟谨然诸盗实有
势豪为渊薮会势豪父子相继死家败众散亦不复至郡境稍宁惟长兴
卷九 第 48b 页
之盗日炽议者谓江盗势不能除莫若有所用之湖盗势不能捕莫若有
所摄之缘江诸盗有不可与为善者亦有可与为善者令得录用被冠服
之荣以誇炫其闾里所至愿也今水不设耆民捕盗乎即以此辈充之廉
其可用俟其有劳则稍进之为哨官为千揔其有勇健家丁即录为兵狼
子野心卒不收拾则戮以儆众即有未及收录而窃发萑苻责成此辈朝
发而夕擒矣传曰御失其道狙诈作敌御得其道狙诈作使此之谓也毋
论收一人得一人之用且收一人减一人之贼矣先是抚台赵公尝以倭
儆问计余说云然赵公颇采而行之不久以擢去事竟寝然此非抚台不
能也 国家于省会之交无不设官兼统俾得联属大则如郧赣次则江
西九江道之辖湖广兴国等十四州县湖西道之辖福建崇安等六县再
次 则府卫相通如德州卫之属河间嘉兴守禦千户所之属苏州之
卷九 第 49a 页
类是也惟长宜两兴则绝不相蒙先是乌镇同知尝属江南抚按吴江一
县亦受其要束矣既而法纪渐弛文移遂绝宜兴史孟麟在省中目睹其
害疏请常州特设二守一员专于宜兴乌溪住札兼𬋩长兴铨部以二守
权轻恐不能行即仿江西九江诸道带𬋩闽楚州县事例专设一道为宜
下所司议之湖州守巡竟格不报为今之计惟江院兼摄势无窒碍何者
抚按司道浙直原有定辖不能相借惟江院原主捕盗彼中无与抗衡以
江兼湖何辞之有既不繁于添设又不苦于遥制令可必行捕无不得矣
独频年饥馑斩竿揭挺探囊胠箧之盗在在有之应捕人役例纳其贿为
之护持捕牒未下彼已先期灭迹矣万一捕获则令攀陷平民窝盗之害
有不忍言者第有司能如龚遂之治渤海上也不然即于诸应捕皆知其
能之所宜尽力与否俾其输写心腹无所隐慝如赵广汉可也求得其偷
卷九 第 49b 页
盗酋长数人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如张敞可也江陵当国捕盗条
格甚严时亦稍稍敛戢今且朦胧玩愒惧督责而不以闻听纵横而不加
诘采左右之言持可否之见抑强为窃抑窃为妄知而不捕捕而轻纵致
使被劫者不敢以首胜广之变恐必由之矣
卷九 第 50a 页
内运河有常镇巡河指挥一员自白家桥上
至京口皆其信地 西滆沙子湖哨船万历十
年设 华渡哨东南去城六十馀里其地河道
丛杂溧阳宜兴采麦货船欲渡苏湖往来必
由此河盗船多自湖州渡湖入港假充哨船每
至辄有五六只每船一二十人结䑸行使多入下
埠以进内地或由无锡径越宜兴溧阳白日公
行劫杀万历十五年添设兵船委哨官一员往
来巡守 南太湖哨万历十六年添设兵船
正统八年三月漕运总兵官都督佥事武兴巡抚侍郎
周忱等奏常州府武进县民言漕舟出夏港溯大江风
卷九 第 50b 页
涛险阻害不可胜言常州城西有德胜新河北入江江北
扬州府泰兴县有北新河中间有淤浅有俱宜浚之以避
大江险阻浙江都司署者指挥佥事萧华言永乐宣
德间漕舟自常州府孟渎河出江入白塔河江行不踰半日
今孟渎河游浅请浚之广东按察司知事黄武浙江处
州卫指挥使牛通皆以为言事下臣等计议华等所言
皆有据请先浚孟渎河其白塔河有四闸可于其中大桥
闸筑坝候运河水泛则开闸行舟水落则仍闭塞德胜
河亦宜脩浚惟北新河计当役一十五万五千人一月方完比
者连年灾伤不可兴大役请俟浚理孟渎河白塔河德
胜河完再议上从之
卷九 第 51a 页
宣德四年八月御史陈祚言扬州府邵伯闸埧旧设官二员民夫二百三十人
置盘车挽过舟船今高邮湖堤及仪真瓜洲埧岸高固河水积满舟经邵伯皆
是平流闸埧官夫书为虚设而白塔河上通邵伯下注大江凡直隶苏松常州
及浙江诸郡公私舟楫以孟河至瓜洲江涛险恶多从白塔河往来然河既浅
狭且有不平之处若遇少水未免艰阻如以邵伯闸埧官及夫移于白塔河稍
加疏浚又置闸积水以通浙江苏松之舟实为利便上命行在工部勘实果利
便则从之
六年九月直隶武进县民奏闽浙官民船只及今漕运必由本县孟渎河出逆
行三百馀里始达瓜洲坝往往为风浪漂溺县旧有新河四十馀里出江正对
扬州府泰兴县新河入至泰州坝一百二十馀里至扬子湾出运粮大河比今
白塔河尤为便利第岁久泥淤难通重载乞加修浚实为便利命平伯江陈瑄
侍郎周忱审针
天顺元年十二月尚宝司少卿凌信奏江南运粮者泛大江至瓜洲埧有风浪
卷九 第 51b 页
之险宜从镇江府里河而里河自新港至奔牛一百六十馀里河道浅狭又有
三埧大不利车盘七里港口又有金山横阻江水不得入以故粮舟多冒险损
坏宜通七里港口引江水灌入浚新港至奔牛一带为便奏下工部覆奏宜令
管理粮储河道官佥都御史李秉及郎中沈彬提调附近有司通浚从之
正德二年九月复开白塔河及江口天桥潘家通江四闸先是总督漕运都御
史洪钟言苏浙运舟由下港口并孟渎河溯大江以达于瓜洲者远涉二百八
十馀里往往覆于风浪惟孟渎河对江有夹洲可抵白塔河口旧设四闸径四
十里至宜陵镇折而北郎抵扬州之运河于舟行甚便请开浚如旧至是成
卷九 第 52a 页
  险要
无锡南㨿太湖北距大江东邻于海其要害有二焉百渎小渲双河高桥
东亭五丫浜内一险也四河口五牧斗山宛山荡口顾山望亭独山白茆
山闾江山外一险也战守有方水陆有备攻掠之患吾知免夫 独山在
无锡西南三十里梁溪之水至此入太湖盗艘必走处也谓宜添设巡简
严其守禦太湖内外之寇可以无患矣 双河口在县治西北五里南通
太湖北达高桥高桥为武进江阴要道贼自江阴来者必出高桥过双河
自太湖来者必由西溪过双河双河者四塞之冲也高桥虽设巡简而羸
脆卒仅足以供巡逻之用若多垒之日而不以重兵于双河控扼非万全
之策也 望亭在县南五十里与长洲分界巡简司在焉其地东通蠡湖
西通太湖号为贼薮嘉靖甲寅倭自浒墅来过此闻新安有土兵以为苗
卷九 第 52b 页
兵也转而南县城赖亡恙谓宜加增备禦以遏贼北行之冲 团保之法
丨每家三丁则出一丁十人为甲甲长统之五甲为保保长统之而皆听
于团长书为一牌悬于团长之家自备器械注于名下在乡则各村各镇
在城则一坊一街择有材勇为众所推者为团长于寺观场圃之间习为
战斗击刺之法分番较覈无事则农工商贾有事则鞭弭櫜鞬其临事畏
缩者治之以法丨大约一乡一团或大市雄镇居民稠密者结为大团偏
坊僻聚村墟旷远则自为一保倭夷往来要害之地或十里五里而一团
当关喉舌之路跨河襟带之区为一团星罗棋布脉络相连一团受敌邻
保相率以合围官兵出剿各乡因之而向道
田赋 桑丝绵绢后俱并入秋粮夏麦内徵收最后则惟存秋粮平米一
项而不复有夏麦名色矣 国初粮额抄没田最重官田次之站田又次
卷九 第 53a 页
之民田最轻无虑数十则前巡抚周文襄公忱立法原额四斗以上则纳
金花白银轻赍折色三斗以下则纳白粮糙米重等本色视田则轻重为
损益法非不善也但因田则太多书算巧于飞诡阴受富民之嘱则以官
作民暗行掊克之术则移轻作重愚民无知莫能究诘虚税日积贻害浸
深至嘉靖十六年本府知府应槚议查原额田粮正米数少者耗米递加
正米数多者耗米递减裒多益寡将合县田粮均为官民二则官田每亩
平米三斗三升二合民田每亩平米一斗五升九合六撮九圭仍逐年会
计每平米一石验派本色米三斗八升折色银二钱四分八厘其白细粳
糯米次等白粳糙米皆准米科数谓之本色其金花白银皆计银扣派谓
之折色撮烦就简较若画一使百姓易晓而书算无所施其术富民无所
售其奸申呈巡抚欧阳铎详允遵行于是民困少苏矣 国家承平日久
卷九 第 53b 页
土田多未覈实垦辟者不行开报而鬻田者每存虚额故或有田而无粮
则坐享其利以至于富或有粮而无田则日受其害以至于逃逃户之粮
累及粮长里役民间嚣然不宁是以尚书顾鼎臣于嘉靖间三次奏 请
清查苏松常镇杭嘉湖七郡钱粮然能行之者惟苏州知府王仪而他郡
之受害如故应公之法虽善然但可以革区书紊乱之弊而不能救小民
赔偿之苦也至嘉靖三十二年邑人侍读学士华察倡义捐赀俾耆老诸
人赴京引例陈 请 世宗皇帝准令户部议处覆行抚按转行督粮参
政翁大立专委本县知县王其勤丈量严立隐匿之禁痛惩稽缓之徒三
阅月而毕仍将新量田土分为三则共覈出无粮之田一千六百馀顷刬
去无田之粮八千馀石非惟赔貱者得以蠲除而通邑赋额亦得以轻
减矣
卷九 第 54a 页
练兵 嘉靖三十三年会计坐派海防银四千九百七两三钱九分九厘
徵收备用三十八年巡抚翁大立批开原派海防养兵等项名色一切革
去仰县即于实徵平米上每石徵银六分俱作练兵是年该银一万四千
七百二十一两有奇此后数目大略相同隆庆元年减派银七千二百十
三两五钱六年减派银二千四百八十七两九钱四分以后年分兵银递
减会派徵解 按练兵之银始因禦倭而设本非得已而亦未见实有可
用之兵也况寇炽之时止徵四千有奇寇平之后反增一万诚为无据乃
今郡邑以抚字为职抚院重邦本之思递年减派岂亦有裁革之渐邪
工料 常州府书册通计五县每年于秋粮折银内扣义役银二万两专
备各部料价不时坐派之用原无定数至嘉靖三十六年为 三殿灾会
计坐派本县工部四司料价银五千三百七两二钱有奇即于秋粮平米
卷九 第 54b 页
内每石加增银二分一厘六毫二丝徵解本府转解工部 按工部 题
派料银盖因旧徵不到而新立额定之数今有司既遵新额另徵而义役
之徵如故况大工已完此银未革当事者独不为小民轸念耶
贡课 巡盐察院立法定令本县巡盐民壮弓兵四十二名每名一月限
获盐百觔以一岁计之通共该盐四千二百觔计纳银一百六十九两四
钱四分遇闰加银十四两一钱二分名曰欠获盐船银两俱扣巡简司弓
兵名下工食银贮库解府转解运司充课 论曰任土作贡王政之所不
废也今郡邑不以方物献而折银徵解已非禹贡之初意矣若盐课不足
乃于巡兵工食内扣充奈之何巡兵不为盐蠹也左亦甚矣(注十)
江阴县志 起科则例 旧额官田每亩科麦二升至二斗六合九勺止
科粮五升一合至四斗一升七合一勺止凡一百七十八则官地每亩科
卷九 第 55a 页
麦二升至一斗二升止科粮二升五合至二斗八合止凡九则民田地俱
每亩科麦二升各一则民田科粮五升一合至一斗八升九合九勺一抄
六撮止凡四则民地每亩科粮五升一合凡一则官山每亩科粮五升至
一斗六升止凡三则另一则每亩科租钱二文民山每亩科租钱二文一
则官滩每亩科粮四升五合一则民滩每亩科粮一升一则嘉靖十六年
巡抚都御史欧阳公铎 奏定官田地民田地各为一则夏税入秋粮抵
斗同徵正耗加耗通算均派官田地每亩科平米三斗民田地每亩科平
米一斗六升二勺七抄八撮官民山滩每亩科平米四升一合三勺另官
民 则每亩科钱二文 徵收则例 官田地止徵正麦民田地每石加
耗麦一斗二升官田地每亩加耗米二升民田地每亩加耗米九升山滩
塘荡及滩转新田俱止徵正粮 欧阳公例见上
卷九 第 55b 页
卷九 第 55b 页
矣 国初定垦田几 万顷赋额可稽自成化以来田数稍加而赋日增
广岂未垦之土民尽垦之若是其广乎说者谓未科之田弊端滋多其槩
有二书手之家暗尅徵收人户积分成亩积亩成顷遗诸子孙私食其利
一旦异心旁有私怨首入于官尽为公赋矣又有亡业之人当其乏绝本
无田宅典质将祖父遗有未科或本无未科诡言实有出售富家收其虚
粮在户如贷本出息然不久告归本户官发其奸则又升科矣境内之田
惟有此数虚数在官则实病在民有图欠有陪粮有亏亩民耕一亩之田
仅得九分其嬴者不过奇数而已惟新堪田亩系是边江浮土有涨有𡊢
势不可常宜另为一则定其段落丨筑以田围沟以限之石以识之明籍
在官引丈可验不使告升者以多作寡告𡊢者以寡作多则虚实相当利
害不偏升除各得其故矣其奸猾隐税之家善匿而未露亦可因是而根
卷九 第 56a 页
䆒也昔人论前代最户口定垦田大数见减益之差以明政化其意盖并
行而不悖也
姚文灏导河夫奏议 臣惟苏松常镇沿江近海泄水港浦潮沙之积有
常而疏导之功不继所以患多而利少也前代或设撩浅之夫或置开江
之卒专一浚治不限时月近岁役夫皆临期取于里甲而无经制小民劳
优而吏缘为奸富者有累年而不役贫者无一年而不差查得今江北运
河捞浅等夫及嘉兴府海塘沓石等夫俱是均徭派拨事体有常而公私
不优缓急有备而功绪以成臣欲乞 朝廷下各府将导河夫役悉炤运
河及海塘夫每年于均徭内定拨专一疏导循环不已庶几无患 报可
于是又以为民有耄稚富贫壮病不齐不可并驱于力役乃令每里佥夫
一名每夫办纳工食银三两内地州县俱输滨江官司收贮遇有兴作给
卷九 第 56b 页
散役民计日论功而偿其直不惟使民见利忘劳而贫者因得以售食其
力于是公私称便而历古之积患一朝都除矣
河防记 江阴南挹太湖北绕扬子江太湖之水由无锡入于运河运河
之水自五泻堰入者达于经河出夏港而入江其东自高六堰自转水河
入者达于东境之河港而入江其西自洛社河自横林河自七市堰自丁
堰自黄汀堰入者达于西境之河港而入江 江阴之水有二北自黄田
港流注诸河达于境谓之江潮南则太湖梁溪之水溢于无锡之运河自
五泻诸堰而来西则丹阳练湖白鹤诸溪之水溢于武进之运河自黄汀
诸堰而来达于境谓之河水夫水之来也有所受而后水能为利其溢也
有所泄而后水不为害是故四境之内其在东也凡为沟港泾者十三(鲥/鱼)
(港赵婆港白沙港石牌港石头港西雷沟东/雷沟蔡港私港范港谷渎港令节港界泾)惟谷渎港蔡港石头港为大
卷九 第 57a 页
其港身袤四十馀里有差口北通大江腹里南通应天等河跨崇仁宝池
清化化成白鹿五乡资溉民田最慱横河贯其中今既窴淤水绝壤断诸
港不通虽有江流之入中遏而不逝岁受旱患者也其在西也凡为河港
者九(夏港流皮港新沟河申港芦埠/港利港立埭港五斗港桃花港)惟申港芦埠港利港为大其港身袤
三十馀里有差南通武进纲头河北口通大江跨永陵良信来春三乡民
田多赖为利中有顺塘河横亘其间梗塞不通岁旱益甚其崇沟河长十
六里隶来春沿秦望山下通南山塘河河阔水滥山水迸发田没无救旱
时又以田低于河罢人力榖不易熟此则水旱并患者也桃花港近利大
河与武进半之通则分受其利塞则均害焉其在西南则青旸一乡有前
渟塘九顷圩后渟塘三尖圩谢庄村等处最为洼下多被水灾其次塌水
港河口浅隘中流微细遇旱稍患之馀壤沃肥种粳稻岁入亩可一钟旱
卷九 第 57b 页
患不及其在东南是为东顺西顺长寿凤戈金凤五乡田多高卬汤村东
新南新李岸官禄倪塘清溪太清长寿直塘诸河联络其中疏之则治其
冯泾河约袤十里界萧岐花塘高岸上庙堂四处河身狭小西通经河东
通长寿河流波俱不能纳此则水旱俱患者也傍有黄天宕地形下土性
疏恶水至㳽漫其害尤剧凡高卬者利江潮之灌注凡低洼者苦湖水之
泛溢江潮由诸港以入而众河为之接引湖水由诸港以出而众河为之
受泻此其大较也支分而委治之则存乎其人前辈凿河穿渠纵横曲直
灌注辐辏各有条理废一不治则害生尽废而不治则害成不可图也汉
人有言通沟渎畜陂泽所以备旱也观地形令水工准高下开大河泄暴
水筑田围所以防涝也江阴河港潮沙易壅势不能久近者一二年远者
四五年通治之劳民不可殚纪凡沿江去处宜设闸座以时启闭每春捞
卷九 第 58a 页
浅理其闸外工减数倍矣其横河往尝设闸力不能守终至于废又惧劳
民数年而不一浚弃地为河弃河为草莽其利害大小何如也潮沙之淤
以渐而积疏浚之功当有次第如某河某港淤浅宜五年而一开某河某
港淤稍深宜三年而一开计用夫力若干工食若干每岁徵收导河夫银
两不得别项支用画以一定之数立为循环之法而官所不足者临时复
责之近便得利人户则开浚之役岁有而不为劳民饶而少害岂非兴利
除害皆可豫见定计者乎
修筑圩坦事宜 一圩田内外所作横塘直浦大岸小塍亦是古人井田
之遗法古之井田赖沟浍封畛以备旱涝今之圩田赖塘浦岸塍以备旱
涝但井田之沟浍封畛多且阔圩田之塘浦塍岸少且狭所以古之水旱
易备今之水旱难防然尝考其故迹又知塘浦岸塍初作之时亦多且阔
卷九 第 58b 页
所以狭少者乃后人惰于修浚而坏之当思百姓欲饱食必须尽力于塘
浦岸塍之役官府欲足民必须尽力于塘浦岸塍之事大抵不论低田高
田俱以十分为率低田以一分为堤岸高田以一分为沟池则馀九分可
以永无旱涝 一五等圩岸式田抵于水者底阔一丈五尺田与水平者
底阔一丈四尺田高于水一尺者底阔二丈二尺田高于水二尺者底阔
一丈田高于水三尺者底阔九尺面阔比底各减半高亦以水为准外面
各离水八尺若溪湖冲激去处愿增者听一各图圩岸俱著排年分𬋩
若本图元有十圩则每甲一圩若不及十圩则将大圩分辏之若十圩以
上则并小圩兼𬋩之分𬋩既定然后立封牌为志 一封牌以石为之长
五尺阔四方各一尺五寸皆竖于圩南上二尺五寸四面刻字前云某字
圩后云某县几都图几甲排年某人左云官民田若干右云粮若干下二
卷九 第 59a 页
尺五寸培而筑之 一应修圩岸该𬋩排年量田高下照依五等岸式督
率圩户各就田头修筑不论有田多寡但以田头阔狭为则假如田头阔
五丈者即修岸五丈阔十丈者即修岸十丈或有逃户田头及沟头岸则
众共修筑其圩心田户若有径塍者自修径塍无径塍者与众伺修逃户
及沟头岸排年则管修一图圩岸粮耆则管修一区圩岸各县治农官则
提督一县各府治农官则提督一府若一图圩岸不修罪坐排年一区圩
岸不修罪坐粮耆等而上之一县一府责各有归一法不论田头阔狭但
论有田多寡照田出人照人分岸一总修筑亦可 一有等极低圩岸又
系贫难及逃绝户田产者治农官务要督令该𬋩粮耆将槩都或槩图有
圩人户照田起倩借力并工修筑 一高乡沟渠亦须并工开浚其法亦
令粮耆将槩区人户照田起倩通作一处会同里老相勘本区该开河渠
卷九 第 59b 页
几处某渠为急某渠次之某渠又次之议定依次并工开浚周而复始工
程小者或今年开几渠明年开几渠工程大者或今年开半段明年开半
段 一低乡有等大圩一遇雨水茫然无救该𬋩人员务要督率圩户于
其中多作径塍分为小圩大约频渰去处一圩不过三百亩间渰去处一
圩不过五百亩 一圩田外有等坦田往往被灾而不敢作灾深可悯惜
今后俱要筑为圩岸 一低圩岸内再帮子岸一条高及一半如阶级之
状老农谓之抵水岸 一圩岸上俱要砌内外车场高低水洞不得因车
水放水辄便掘岸 一凡边临湖荡圩岸外须种茭芦以禦风浪其狭河
宣泄去处却不许一槩侵种以遏水势 一高乡田亩去水窎远无从车
灌者令田户于田内开塘蓄水备旱或所开之塘渗漏不蓄水者于他处
挑取黏土和灰筑底自然蓄水 一近山高田无水车灌者令得利户于
卷九 第 60a 页
山拗田尾共买地开塘以收蓄泉源及雨水亦可备旱 一高乡河埄临
水二三丈间不许人番耕种莳以致浮土下河止许栽 茅桑枣等项
一近时水道大半筑塞官府惮于修桥则筑塞沿塘河口百姓懒于修圩
则筑塞通水沟头小利大害上下不知必须渐次开通若是泄水隘口虽
盗桩鱼断亦不宜槩钉 一凡紧要泄水河内但依古人建造水桥宣泄
快便不得辄造石桥遏束水势
赵锦书江阴县志后 郡县分土而治其政若易也而川谷异制民生异
习则其所以为休戚者亦因以异而施之于政缓急亦不能以皆同以不
能皆同之政而杂然施之此郡县之治所以未易言也江阴素称殷富为
 国家财赋之区而地多高卬民常苦旱昔人并开诸渠皆自江以达于
运河议者因谓以泄震泽之水使入于江而不知其正欲引江之流以便
卷九 第 60b 页
乎农也惟其潮汐往来沙潬易积疏浚未几而湮阏如故故言水利者莫
急于江阴而言治水之难者亦惟江阴为甚其东私港谷渎之间接平常
熟之庆安去县九十里而遥其地枕江以为险其民负盐以为利法制既
疏习染遂恶小者揭竿党聚肆行村井而大者治舟航挺矛刅公肆钞掠
于洪涛巨浪之中至抗衡官兵而莫之惧吏补者少则不能得多则遂遁
而入于海故江阴素称多盗贼之优而言弭盗者亦卒无良策夫其急与
优也则政莫有先焉者而其难与无良策则亦以因循旷废之馀而欲得
夫久安永逸之道尔盖为政之道犹之治心治心者日省察之而后私伪
无所容而本体常明为政者日饬治之而后衅孽无所萌而民生常安今
或积数年不浚而一旦欲诸渠之并通居常无以稽察其出入先事不能
逆折其萌芽而欲寇窃之不作此虽下湿素安之地尚亦不可而况欲以
卷九 第 61a 页
是得之于江阴乎故为政者诚加之意时而考之母忽其安岁而计之母
畏其艰则施之有序事固无不可为者故治水难矣而计亩以授功分年
以治事所谓导河夫银者又为之岁畜以待需则官府为岁举之常而无
并集之优百姓以弥月之劳而获十年之利即诸渠亦未尝不可通也至
于盗贼之变虽无常形而先事立防则若保甲之法编集提督之有方会
哨之舟彼我往来之无间则亦可以消其未形之恶禠其不肖之心而即
不幸有变亦不至于滋蔓而难图矣盖崇本以清源因时以制变贤哲之
士自有良图而天下之事则未有无序而可行懈弛而可幸于无祸者也
此其大端也予之始从政于此也暏民物而恻然视案牍而茫然徒切焦
劳罔裨治理今而后知江阴之政其先且大者寔在于是则又以积废之
馀未能兼举而且自惟鳏旷罪深莫克是终之为惧于是丁未十有二月
卷九 第 61b 页
江阴县志成邑之事巨细既有载矣而于斯二者则予不能不深致意焉
以俟后之君子也邑故有志今志作于大司成水南张公其遗文故实多
采诸旧志而提纲以示之准紏缪以恊于贞芟芜以归于核蒐逸以入于
详使灿然足以信今而传后从政者有所于稽则公所自得者居多其共
缮之费取诸岁会之馀而公自授馆汔于告成尽谢廪庖之馈省金凡若
干两同修邑志者五人亦多所谢却而刘生圭林生文焕中以病亡蒋生
龙复与计偕孜孜夙夜克相厥成者则多徐生鸣玉吴生胤之功焉皆读
志者之所不可不知也
靖江县志 靖江之田赋与他县亦略异他县赋有恒数则田有恒额酌
其肥瘠而亩科几何虽百世不刋也靖邑之赋定于五万三千六百而田
有涨坍时多时寡不逾年而辄易则科赋之轻重因焉其言曰坍则通县
卷九 第 62a 页
包赔涨则阖户沾惠盖则壤之成不得缘坍而减自不得缘涨而增也故
他县册称铁板靖册独称鱼鳞鱼鳞者参时势而先后次之非一成不易
之则也司牧者诚有意民嵓是不可母详审焉
郡判吴绅军籍听原籍充伍议略云解查楠伍费神费牍劳民伤财而逃
隐买补之弊终莫能革每见审并一军动优排里本管误脱刑累伤生攒
造册籍岁无虚日及其己解在卫徒靡口粮一遇征发恐有失利不敢调
用仍募民兵夫当无事民既出力以养军及其有事民又出身以代死均
之赤子一捐一怜不同若此者何哉法使然也若止本籍当军无绝无逃
无查无勾私家军庄足供常膳有事赴戍公家重资其行民壮不必别审
而卒伍自有定分军卫不必纷错县令足以统制或就其军数多寡调委
武员一二恊同所在丞簿帅领操练揔辖于附近卫所虽或临阵有伤馀
卷九 第 62b 页
丁自甘充补彼利常饷行资之厚谁肯认缺此则一举而百省者也窃闻
正德初年奏行事例凡军逃者许就逃至处所自首即于其地收伍原卫
开除愿留原卫者听不复原籍勾查新犯者自当照例问遣此亦顺民情
以求实用之一端今查靖江见在并户存军六百二十四名差合近年募
兵之数若以排年编户轮年操备又不若即军籍者尤为便利也深惟民
兵卫兵天下行之久矣孰不知卫兵虚名民兵实用之辨第卫兵生长行
伍习戈矢如耒耜民兵取于畦亩市井间训练有难易耳若取吾说行之
则可无二者之虑矣
卷九 第 63a 页
卷九 第 64a 页
江阴李诩成庵漫笔 余邑有匠班银匠户每名出银四钱五
分此定于 国初而户籍一成不变夫银以匠名为其有匠利而
课之也今其子孙不为匠者多矣犹可责其办者承祖户而力亦
胜也中间有绝户有逃户则里甲赔貱出于无辜有零丁有乞
丐遇每追并必至于尽命何无一人以通变之法闻于司牧者于
排年十年一编审可炤例行也核见在匠作均派之当无难者
留心民瘼之君子雷亟行之矣
卷九 第 64b 页
卷九 第 64b 页
靖江县志
靖之田赋与他县略异他县田有恒额则赋有恒数虽百世可不
刋靖赋定于五万三千六百而田有涨珊时多时寡科赋之轻重
因焉𡊢则通县共加涨则阖户共减故他县册称铁板靖册独称
鱼鳞
邑之田有官田田所入以供官府盈诎之需但不缺国赋而不服
杂徭者也有田听民自为种佃而供上之课服上之徭役者也有
沙田如积荒沙田飞沙田滩初成而转科之沙田或官或民其赋
徭俱如上而税额则稍轻矣有滩田滨江涨处已出水未出水俱
谓之滩亦有官民之别其赋与徭俱极轻有山田惟孤山之十五
卷九 第 65a 页
亩岁课钞钱三十文有土官庄田嘉靖四十一年鸿胪序班邓钦
承奏其祖尚书邓明系安南国输忠纳款人员久有 赐土清出
孤山䓁处田十顷十三亩抵补𡊢没田十顷赋徭原三升三合至
万历初年奉例起科附籍甲外仍不许子孙擅卖𡊢者令告明抵
补有碑刻幕厅
沿江要害西有圌山门永生洲(属镇/江)在江北则黄家港(属泰/兴)江南
则俞塘䓁港(属武/进)而邑之小沙团太平夹黄䓁港逼之 东有巫
子门(系海/口)江北则狼山(属通/州)江南则福山(属尝/熟)杨舍(属江/阴)而邑之
永庆团青龙䓁港逼之防上流须守小沙团太平䓁港防下流须
守永庆团青龙䓁港其西北接壤维扬处则有镇海市生祠堂永
卷九 第 65b 页
定营阴沙䓁处为江南北丛杂之地最易生奸
本县信地南自皇都港至天生港(计里/三十)东南自天生港至青龙港
(计里/四十)东北自青龙港至孤山港(计里/四十)北江自孤山港至侯家港(计/里)
(三十/有奇)各以兵舡布列
(按小沙永庆两团去邑最远奸宄易生而黄家港俞塘港与夫刘/家沙唐沙䓁处尤为盗薮亡命逋儿日飞帆出没于烟飙波浪中)
(声势不相犄角谓宜于小沙团设一重兵兵舡分置太平夹黄䓁/港与隔江孟河相联则上流截矣复千永庆团设一重兵兵舡分)
(置青龙䓁港与隔江杨舍相联则下流截矣今计不出此总司两/哨俱安坐邑治而兵舡数只俱集澜港徒取便宜不顾要害亡论)
(东西有警鞭长莫及亦岂固一隅以卫金陵之意㦲况斗大一城/仓库巡警自有巡捕员役卒有不虞居中策应复有总司是宜断)
(断改图者至西北永定一营向为争界设今连年寇氛江淮为梗/关系更重第土兵百名不当一旅且不谙步伐不习止齐耰锄数)
(事信可刮干戈鋋乎是/可不为绸缪阴雨计也)
卷九 第 66a 页
总练司万历十九年以倭警设统练水陆官兵 实存水营官目
兵二百二十五员名陆营官目兵一百八十五员名
永定营天启七年设在靖泰分界处统辖哨官一员识字一名百
长一名哨长五名土兵一百名官廪兵粮地方有田人户出
(朱得之曰国初惩倭之诈缘海备禦几于万里其大为卫又次为/巡检司大小相维经纬相错星罗棋布狼顾犬防故所在制有数)
(百料大舡八橹小舡风尖快舡高把稍舡十浆飞舡凡五寺至如/定海昌国贡道所经切近彼岛则舡数倍蓰他处而以时出哨各)
(有限准至各港次岙所又设水寨营栅以止舍之所以制禦之者/綦密矣岁久人玩法去盗生二十年来山颓澜倒当事者见不可)
(用遂别募以充远徵以禦改造巨舰一切从宜而旧法因废不讲/则亦惩咽之过矣愚窃谓卫所军壮巡司弓兵之类宜因旧法务)
(足故伍或抽羡丁或佥壮士而以其半哨守其半团练更迭肄之/俾皆可战或虑一时未习不足应猝则量留旧募与新调之选以)
(备缓急久之或可尽罢一守石浦而循焉虽然此特治标云耳若/夫约已裕人宜民酌损修明法纪变易风俗力挽衰颓黩冒之习)
卷九 第 66b 页
(务敦忠实节爱之政是谓自治是谓先为不可胜则存乎其人焉/耳矣)
(陈侯函煇议<折 t="33"/>靖江三面临江东北通圌狼东南接江阴战舰艅/艎久宜日习若陆行出西门延袤而北通泰兴不过六十里耳其)
(间别无险阻可凭关河足恃惟是泰靖交界之地有河一线划分/南北原有永定一营民兵百人屯集其地使此河不塞固垒深沟)
(尽可界限戎马奈连年淤塞仅存河形不独旱涝无资封豕长蛇/不犹枕席过乎更二十里则有镇日生祠堂系北来便道为盐盗)
(出没之地关切尤近于此设立营堡因林就薮可以设伏稍折而/东则孤山一垒亦可乘上临下处处伏兵所谓守在藩篱者也)
卷九 第 67a 页
卷九 第 68a 页
卷九 第 69a 页
卷九 第 70a 页
卷九 第 71a 页
卷九 第 72a 页
卷九 第 73a 页
卷九 第 74a 页
卷九 第 75a 页
卷九 第 76a 页
首荆溪为咽百渎为心震泽为腹盖为脉络相贯也旧志载渎名七十有二率
在本邑然晋陵新塘乡雅埠村实号百渎口亦有隶其间者独阙不书今亦详
疏于后 陈庄渎 北津渎 中津渎 南津渎 吴渎 五干渎 伍贤渎
  牛路渎 马巷渎 欧渎 褚店渎 龚师渎 李庄渎 新曹渎 彭渎
  许墓渎 俞家渎 寺庄渎 高庄渎 毛渎 吴溪渎 台庄渎 赵庄
渎北朱渎 赵渎 后师渎 梁新渎 南朱渎 王塔渎 师渎 汤师
渎许家渎 高径渎 李家渎 徐渎 符渎 葛渎 墓渎 黄渎 前
黄干渎 鸭含渎 官渎 朱渎 臼渎 砻渎 新渎 大浦渎 历渎
茭渎社渎 庙渎 蛇渎 马家渎 郑渎 握渎 盛渎 汤渎 土渎
 西市渎 魏渎 凌渎 吕渎 坞渎 虞渎 何谈渎 岸渎 蔡渎
须渎 蒋渎 后黄干渎 定跨渎 河渎 竹门渎 已上七十三渎属本
县 永昌渎 苦丈渎 前塘渎 新塘渎 陈埭渎 堵墟渎 杨巷渎
卷九 第 76b 页
甑箄渎 大墟渎 长令渎 沙塘渎 古龙渎 丫臼渎 庄墅渎 阴阳
渎 无口渎 市桥渎 梅塘渎 乌渎 山渎 蠡渎 胡渎 芦渎 草
渎 杭渎 双渎 已上二十六渎属武进县 周渎在县荆溪南一里与荆
溪接 东湛渎在县东北十五里西通运河东入横塘 西湛渎在县北十五
里通湛渎入运河 草塘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黄渎在县北四十五里
楼公渎在县北五十里宋熙宁间令楼闶所开故名 湫渎在县西北二十七
里北入洮湖 已上七渎俱见郡志 今考乡都所隶有在百渎数外亦名渎
者并附于后 蒙渎 孤渎 公渎 缪渎鱼渎 良心渎 旱渎 祖渎
  李渎稍渎 礼渎 上角渎 马渎 省渎 卞渎 钟渎 涣渎 妙
干渎 韩渎 上百渎
卷九 第 77a 页
宜兴县志
国初民田每𤱔起科五升止带七耗(以备/鼠雀)此其经制也其官田则
抄没入官科则各异此其变制也若宜兴武进则又以伐吴兵饷
不给预借一年并徵一斗七合此其权制也(是时无锡尚为张士/诚所㩀江阴虽已归)
(附以当兵/冲免借)及吴平定赋无锡江阴俱照旧额惟武进宜兴守臣不
敢申明预借情由只㨿并徵为额𤱔科一斗七合此则因权而遂
失其经也及宣德间巡抚周忱以 皇都北徙粮运艰苦建议官
民田并令加耗其田则重者耗少田则轻者耗多官田额重坐派
每金花银一两折米四石并徵粮多坐派每官布一疋折米一石
诸凡 上供下用一切取给馀米赋外更无科敛此又善处权变
卷九 第 77b 页
而默寓反经之意也至嘉靖戊子知县丁谨具减赋奏(直隶常州/府宜兴县)
(知县臣丁谨䓁谨<折 t="33"/>奏为开辟荒田以给贫民事臣谨仰丨蒙/圣恩叨授兹职自嘉靖六年十一月初一日到任㕥来夙兴战竞)
(图惟捕报切见本府属县武进无锡江阴宜兴前代税粮额设每/𤱔实徵五升三合五勺至正丁酉武进宜兴先归/天朝无锡江)
(阴附近苏州尚为叛贼窃㩀<折 t="33"/>天命征剿苦战十年大军乏<折 t="33"/>食至/丁未年权于武进宜兴预借次年秋粮民田每𤱔五升三合五勺并)
(作一年起科遂徵一斗七合至戊申为洪武元年常州府知府赵/良贵㕥为无锡江阴税粮俱照旧额独武进宜兴则并旧额及预)
(借之数槩作实徵未曾分豁宣德年间巡抚尚书周忱独怜二县/粮重/奏乞金花银六万四千两每两折米四石官布八万疋每)
(疋折米一石尽派二县岁远政更金花银每两折米二石八斗省/出之数反包别用官布八万疋亦为松江嘉定二处分去三万疋)
(是二县虽有银布之名殊无银布之利赋重之苦其来如此又况/本县地方西南连长兴广德山陇山水时发冲成涧壑东北接沙)
(子湖太湖水乡湖水时涨没为沙渚加以灾伤叠遇田渐抛荒三/分有一地利寻缩正税仍旧民不能堪逃亡日甚见此民困罔不)
(痛心臣伏睹嘉靖六年二月十三日<折 t="33"/>诏书内一款各处荒白田/地小民岂无愿开垦耕种者亦由官吏里甲逼其认粮当差不敢)
卷九 第 78a 页
(承种有司即便出给告示晓谕但系久荒田地许诸人告官承种/免其差役三年三年之后如果成熟方才量纳轻粮及奉/诏书)
(内一款板荒积荒抛荒田地遗下税粮派民陪纳所在官司须出/榜召募不拘本府别府军民灶匠尽力垦种照数出与由帖永远)
(𬋩业量免税粮三年钦此钦遵臣随出榜谕凡荒田啚分责令里/老排年详开某户下田若干及田主之存否荒芜之情由㨿实呈)
(报臣即随地踏勘每啚委公直一人往来劝课凡愿开垦除力能/自为之家其馀无力俱于导河夫银项下计费量支其不自具农)
(器者给以农器其乏米粮者许里排保结于济农仓内多寡给与/仍限秋成照数输仓成功之后遵承/诏书仍免粮役三年每户)
(给帖以照且刻石县门逐一开名俾世业其田备由于嘉靖七年/二月二十一日申蒙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刘景宇批参申尽心民)
(事新政可嘉除另行外俱依拟行工完具数造册回报臣益加招/谕随㨿成任䓁乡二十四䓁都民史纶李旦䓁陆续愿告开垦臣)
(随踏勘明自估计工力督责以底成功通计给过银二千三百二/十六两四分锹锄六百六十九把米六百六十九石九斗开过荒)
(田二万二千一百八十七𤱔算过埂塍三万四千六百一十八丈/六尺高阜去处开过半荒田五千四百六十七𤱔除洪水冲成涧)
(壑不堪耕种外犹可开垦而无人承佃者甚多仍出榜晓谕若有/所在军民人䓁愿复业开垦者一体照例施行切惟/圣朝财赋)
卷九 第 78b 页
(尽出东南而宜兴实东南之钜邑人民寥落如此不亦甚为可忧/也耶幸蒙/皇上恩诏下颁恤民以及于力夲仁哉/皇心民皆)
(感激恊力开垦故本县久荒之地多成可耕之业信乎<折 t="33"/>皇上感/民之诚万民应上之速也臣顾目前之利虽已兴日后之弊尤当)
(䆒诚恐开垦之田粮积年之久不能常如初赋之轻豪强之人户/见利之兴不免妄起纷争之讼又况各户旧积抛荒之逋既遗里)
(甲代输之患今援三年免税之例应减里甲代输之难于夲年四/月二十九日备将前项缘由并工完数目造册申蒙巡按直隶监)
(察御史刘景宇批开参申阅册处免有方防弊远啚恤民至计其/见初政之善但事干税额必须请夺仰县径自具/奏施行缴臣)
(遵行<折 t="33"/>奏请伏乞<折 t="33"/>皇上敕令户部详加议处将前项所招之民/各开之田转行抚按着落有司刻石注名俾永执业业既有主不)
(听豪强之争如或有子治㕥强占之罪所免三年之赋暨冲成涧/壑之田悉作轻费或将夲县馀米或将差徭剩编䓁项官钱查支)
(包补及思金花银两阔白绵布轻赍原系<折 t="33"/>奏请以给宜兴武进/者亦乞转行巡抚衙门金花银两每两照旧折米四石官布为松)
(江嘉定分去者照旧复还尽派宜兴武进仍将年例岁派耗米比/照江阴无锡减半科徵以补二县重额之数如此则本县失业之)
(田变为成业之田重输之赋均为薄输之赋民/食日充国赋易足臣与万民不胜感戴之至)行勘间本府知府
卷九 第 79a 页
张大纶勘得无锡之粮得与江阴同宜兴武进反不得与无锡比
委系不平然旧额卒难擅改但议取彼之馀包此之耗此又善体
文襄之意而权不戾经也宜民其少苏矣嘉靖丁酉知府应槚议
查前项田则弊多奏允将合县田粮均为官民二则本折二色此
其立法简便使百姓易晓弊端潜销而奸民不得售其术矣至甲
子知县郁言于丈量之后又总官民为一则而本折色仍之法益
简便但民田原税一斗八升奇今加二斗奇裒官以益民似也若
荡塘滩渰原税三升奇今加三升九合奇山脚地五升奇今加五
升九合奇又田地每𤱔虚增二釐夫荡滩䓁通县加税宜均粮之
轻也而反益重田地通县无粮者查出宜补粮之实也而反加虚
岂丈量之际委托匪人不能仰体长民者之德意而或诬上行私
卷九 第 79b 页
卷九 第 79b 页
镇江府奉 旨增造座闸记 姜宝
我镇江府丹徒丹阳两县所通舟之河为漕河河绾东南运道口地形
高于常苏不啻三四五尺每冬月水辄东西泻西以江潮冬枯则泻而
西入于江常苏霜降水落也则又泻而东下如建瓶然西下京口闸之
板谓可防水西走矣东注则无可柰何以漕舟之艰于行也往往议挑
河两县河身亘长百五六十里不问河流浅深率多为坝以戽水河浅
深不一又亘长难于水之去比挑未及半而漕舟首尾相衔至辄又停
工以放运水既戽去时则又难于来每年循习如此 国计民生两有
妨所司每相袭为故常徇工吏及营求督工员役之言遍开挑图抵塞
而不知往迹之有可寻由来玩弛又如此万历十年前抚台龙渠郭公
思极谬采及刍荛下所司令覆议宪副及泉李公颐檄行府府太守文
卷九 第 80a 页
台吴公撝谦悉心力蒐访而劈画议以上郭公是之具疏得请于是量
地远近添造丹徒之大犊山丹阳之黄泥坝与陵口先所造凡三闸各
委官设夫以司启闭议如志书所载每年蓄练湖之水以济运浅当撩
浚者如丹徒之夹冈猪婆滩丹阳之黄泥坝陵口青阳等处两三年间
或一修举部议著为令甲永不许大开河为民病民感三公恩举手加
额焚香诵功德遍两县两县新令长马公邦良周公应鳌恐久而或致
寝格也请于新太守见复范公世美书来请记予尝统论我镇江诸闸
由运河直达者七丹徒自京口闸南闸东至于大犊山所增造闸凡三
丹阳自吕城闸陵口闸尹公桥闸西达于黄泥坝所增造闸凡四丹徒
傍出而临江为新建闸为丹徒镇闸闸凡二丹阳麦舟桥南去金坛者
闸凡一与夫吕城镇青龙桥外一坝皆防其水之去丹阳之支河则陈
卷九 第 80b 页
家桥太平河口闸凡二皆藉其水之来是于岁漕计所并宜䆒心者也
又尝筹之黄泥坝所新造其初南实而北虚虚则裂颓且崩矣后即改
而为今他闸得无有似之者乎法当审核而实其虚前此陵口闸出在
水面者徒取闸形具而中两傍不如式板不得入于函其下盖有漏卮
焉后即亦改而为以督理匪人也难保一无瑕而全然兼并他闸得无
亦似之乎法当审核而坚其瑕吕城镇闸与武进县奔牛镇之上下闸
底初均平后来武进之新闸废而拆为书院石料也冬月水消减奔牛
两闸底遂复盖君之学素精脉理其浮沉盈缩之数贯彻幽微故用药
出群医意见之表而疾病疕殇求以全活者户外之屦籍籍也今观其
济急拯危身任其责则有体物之仁矣精诊切而权变其药则有达理
之智矣不以贫富为报施则有轻财云义矣由其道虽未与越人郭玉
卷九 第 81a 页
宋清者等其去今之医也不亦远乎吾又见君谦虚退让循默恬雅有
懦者者风今之儒者自负其道每见医者轻之一旦居士大夫之任视
民疾苦漠然无动于中而惟知黩货为身家计是反医之所不如矣夫
若然则何君之贤非但优于医也已
卷九 第 81b 页
唐顺之镇江丹徒县洲田碑记
古者与天下为公而泉布其利然山川林麓天地之产金石铅锡萑
蒲盐蜃鸟兽翎革之琐细莫不为之厉禁而名山大泽虽封诸侯不
以及者非自封植也惧夫利孔不窒而争讼滋繁则是以其利人者
为人害也其虑可谓深矣丹徒环江为邑沿江上下多有芦洲具为
利甚钜而新故之洲时没时长故不入版籍而人据以为私每一洲
出则大豪宿猾人人睥睨其间毕智殚贿百计求请或连势人以摇
官府必得乃已及不可得则雠其得者而相与为私斗甚者搆亡命
挺矛槊阴贼公閧于丛苇高浪之间相杀或数十八官司逮捕辄反
覆解脱狱案满筐箧积十数年不可诘绝故洲之争未已而新洲之
争又起于是丹徒之视芦洲如悬疣枝指之著体非特其悬与枝而
卷九 第 82a 页
已且痛连于骨体而怵于心畜为尰蛊不治日深而丹徒绾水陆之
口厨传日费数十金谓之班支郡邑公私筵燕诸所狼籍岁费且数
千金谓之坊支闾里骚然苦焉不可以已也莆田林侯既莅郡日夜
问民所利病除所不便深知班坊苦民而未有以处也适会有洲田
之讼于是慨然谂于众曰吾欲桂两害以兴两利可乎且夫古者山
泽之利其权一归于上而今擅于下古有遗人掌客道路委积宾旅
廪饩之奉其费一出于官而今役乎民权宜归于上者而擅于下则
孔漏孔漏者启奸而人以殃费宜出乎官者而役乎民则敛重敛重
者积蠹而人以贫今若一切反此二敝使擅乎下者归之于上役乎
民者出之于官塞其漏孔而蠲其重敛因天地之 以济人事之乏
收豪民之腴以代贫人之瘠是芦洲之果为兹邑利也而又何病乎
卷九 第 82b 页
众欢然曰侯议是侯又以丹阳水陆之冲与丹徒同而并练湖田为
豪民所擅与芦洲同思推所以处丹徒者处丹阳也乃并二议以请
于巡抚公巡抚公是之请于巡按公巡按公是之既得请于是痛绳
其豪之争洲者与其侵湖者而归之官而两邑废寺之田附焉总洲
与湖田寺田之所入而勾其嬴缩以代故时班坊之所出裁其滥而
存其不可已者于是出入之数大略相均以嘉靖癸卯九月而计籍
成如其籍而行之遂以为故事邑人既深德侯而恐后之人不能守
侯之法也而又恐豪者恶是之病已而欲坏之也相率请于邑令茅
君而凿石以记凡洲田与寺田之在丹徒者为亩共五千三百九十
五岁入租二千九百石有奇易金可若干两芦薪岁易金可百两山
薪岁易金二十六两以代故时班坊之所出定其额凡为金四百两
卷九 第 83a 页
而羡凡湖田与寺田之在丹阳者为亩共三千四百五十有奇岁入
租千七百石有奇易金可若干两湖鱼岁易金可二十两以代故时
班坊之所出定其额凡为金四百两而羡藏其羡以待收岁之所不
及而间出其羡以赈凶饥自癸卯九月至乙己五月总羡金九百八
十二两米千五百 九十石有奇其纤悉列之碑阴其区画出入则
计籍具存林侯名华字廷份笃志古道为政一本绖术余尝为序其
口义者其惠爱在民多可书兹以记洲田也故不及
卷九 第 83b 页
镇江府志均田法人民之丁产事业官府必有册土田
之鳞次栉比乡里必有图按图以稽其荒熟为某人见
业则田不可隐按册以稽某家某户占田若干坐落某
处则税不可逋嘉靖九年大学士桂公萼尝建议清图
清籍该户部看得图者地图也所以图其地亩坐落之
形洪武二十年覈实天下地土遣监生丈量画图编
号名鱼鳞图籍者册籍也所以籍其丁产多寡之数
我朝十年攒造一次名为黄册前列里甲格眼后开人
户丁产税粮分别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已为定规二
项合行各该巡抚官查照施行 按凡丈量田地必如
国初之制造为鱼鳞图始可以杜绝奸弊盖古者田为
卷九 第 84a 页
母人为子故易考后世田不为母反以田系户户有升降
田有转易过割之际欺隐之弊由之而生田土者不动之
物也而可以飞洒可以隐没税粮者随田者也而或有
田无税或有税无田则以惟在里书之笔端官府无可
按据以知其实也鱼鳞图者田仍为母也田有区段各
有四至内开禁人见业乡有封界又有大四至内计为田
若干自一亩以至万亩自一里以至百里各以邻界族次
而往造成一图则一县之田土山乡水乡陆乡洲田与沿河
有水利常稔之田其间道路之所占几何皆按图可见
故周礼地讼以图正之可见图之与册相须而不可无者也
图者以土统人也所以立砧基册者以田归户也所以稽常
卷九 第 84b 页
税而定科差桂公清图清籍之请 朝虽不果行而其
在武康威安二县皆尝正图籍均里甲民皆称便有司者
师其意可也 国初承兵乱之后所在萧条人聚者地
始辟人稀者地亦荒地无主则丘墟邑无人则空城故州
县不得不计户以定里如江南华亭大县也计八百里四川
遂宁亦大县也才十四里皆非其疆界之实数也邑既
计户以定里故册亦以田而系户自是相因之道在有司
得其人则欺隐之弊自无纵有丈量必得其实而浮粮
自豁惟丈量一事须聪明强力耐劳而肯尽心又习知方
田之法者始能究竟其事事完鱼鳞图归户册县总者
收贮在库官府掌之乡总者收贮在乡里老掌之皆
卷九 第 85a 页
丈量官用有印信专官以掌之县乡相对总撒相符前
后相付不使奸人得以磨灭改易则在在之田赋常清矣
 田赋有定额不可加损 朝廷岂不知后来有新垦获
利者例当升科起税而宁以与民使得以嬴补乏不缺
 朝廷之常额足矣昔王端毅公巡抚江南时以各处临
湖边江滨海田地东坍西涨名曰新增实非旧额将此
等钱粮不入黄册另造白册以补小民之包赔此意可师
也 量田者欲以覈实也覈实者欲使小民不当虚粮
国家不失旧额也讵以增额为功当事者或误听人
言虑其亏折乃短小其弓步侵至于道路不空留其田
外之沟塍是岂 朝廷覈实之初意哉虽然膏腴硗瘠
卷九 第 85b 页
苦乐相悬覈实调停尤须加意绖赋册一款云比见丹
徒西南一望荒山旧亦起粮计一千九百三十顷彼其原无
种植徒以荒草供额赋亦足悲矣丹阳金坛亦然但其山
不加于丹徒故如是者少耳夫二邑荒山虽少而望水赔粮
之荒田亦不为鲜姑举金坛西北建昌圩积板荒田言之数
及五千八百七十三亩六分三厘五毫地势低洼而水时盈尺
土脉沙瘦而草不及寸莽无畛域照甲摊粮谓荒山以荒
草供额赋而荒田以清流供额赋其害等耳但丹徒荒
山逼近大河故上人目击而悲建昌圩荒田僻处遐陬故小
民向隅而泣荒内间有百 二附田可垦成熟升科者不
与除荒额外增熟熟田尚难一田两税荒田讵可重复科
卷九 第 86a 页
徵似此情由不容不动上人轸念者也
马政 按种马凡马壹儿四骒为小群五十疋为大群每
疋佥殷实者一人为马头每骒马一疋养之者十五丁儿
马一疋养之者十丁均出草料银七两二钱贴与马头作为
养马之费但马头百般搜索祗克私囊马虽枵腹不
顾及马倒死又敛马丁银买补指一科十民不胜苦其备
用亦系马头类收输官于群之内择有力者一人为群
长以典一岁备用上马等项银两又每群设兽医一名
其工食群长给之又按旧种马系养于民计岁 驹
择其尤者解京给散军士后因道远马毙民苦赔偿
某年间奏准免其本色岁纳折色名曰备用每儿马
卷九 第 86b 页
一匹徵银二两五钱七分二厘骒马一疋徵银三两八钱七
厘二毫凡儿 骒之四共银二十四两作马一疋解太仆
寺其备田银俱出于马丁每丁二钱五分有奇然亦贫富
众寡或数人为一丁或数户为一丁非人各为丁也 国初
惟人丁多者养马故有粮逐水田丁逐马之谣 嘉靖十
六年巡抚欧阳公赋役册开马政二事一曰种马二曰马
价三曰场租
十卷清屯种引兵部尚书胡世宁一条 慎募调引
兵部尚书杨博一条 十二卷徵解库藏事宜
卷九 第 87a 页
卷九 第 88a 页
 沙田(巡按路御史疏)
 户部题覆巡历已周等事奉
圣旨常熟江阴新涨田粮派给学公用夫马土食外
 充饷无几明系借题消靡并江阴包补老区嘉
 定详抵坍粮供未明悉著该抚按确查具奏
 其泰兴沙田画界已明即起科充饷苏松常三
 府属先经勘定银米自七年起登入会计作速
 解部交纳
 江阴县详 沙田一项不知起自何年查嘉靖二十九
 年县志内载有新堪田亩系江边浮土涨坍不常
 宜另为一则定其段落数语至海都院建议此项田
卷九 第 88b 页
 亩皆属江心浮土倏忽沧桑不可定为正供必须另
 立沙田一项五年一丈所繇来也至万历二十九年郝
 知县以各院道衙门经临居民等役编派坊里承值
 答应烦苦始列款请编于沙田内支用以省编累中称
 本县每年坊里供应之费该银八百七十两八钱有奇
 今自徭编法行不容复派之民而此项苦无所出查
 有沿江新涨沙田一带旧为豪民恳占获利甚厚节
 称消长不常其赋税半不入会计奸猾乘此影射
 规避有司难于查比今查实在升科沙田除已编入
 会计外其馀未入会计申报院道支用与未申报本
 县支用者二项本折色合之每岁可得银六百二十四两
卷九 第 89a 页
  三钱有奇合无即将此项徵抵前费尚少银二百四十
  六两五钱有奇仍于二十七等年已徵在库沙田银内
  支凑蒙院道准如议行勒石垂示后因学院兵道
  海防𠫇移驻江阴一切铺设新增各役额无正派查有
  续涨沙田加至二千五十一两七钱七分九厘今奉 明旨
  尽裁充饷但各役原食沙粮难令枵腹供事若欲加入
  徭编势必难行合无止炤崇祯四年奉文查汰各役
  工食并馀米银共四百一十四两五钱零登入会计其
  馀仍抵各役工食则惠此江民曷其有极矣
  常熟县详富龙沙原报升科米二有一十八石有零
  折银一百九两三钱三分四厘崇祯元年奉各院批
卷九 第 89b 页
 发苏州府学为养士之需至崇祯六年六月二十五日
 烈风骤雨前田随潮坍没查天启七年原田一十七
 顷三十五亩有零今仅存六顷七十二亩原草滩四十二
 顷今仅存一十二顷原水滩二十顷今仅存七顷
 该沙佃户自陈赴告蒙学院 御史批仰理刑周
 推官转行本学教授朱万寿亲诣富龙沙踏勘减
 徵银七十二两九钱𠫇卷可据委无别项欺隐
 嘉定县详本县沙田蒙前院饶御史具题奉
 旨清查已经前任来知县躬亲丈勘勉将沿海一
 带五七等都地方原额田荡共该三千七百一十七亩零
 上如二斗原则酌加五升不等共升米一百五十石二
卷九 第 90a 页
 斗又吴淞江涨盈沙田荡三十八亩七分七厘不等科
 粮九石一斗七升零具详两院会疏自七年为始
 编入会计解部充饷无容别议止因部覆有详抵坍
 粮外一语疑似致烦 明旨覆查不知所加之数原在
 于斗则沙田上酌量加科非以无粮之田详抵坍粮而
 以其馀者报部也
 崇祯十年七月初六日奉
圣旨该部知道
卷九 第 90b 页
卷九 第 90b 页
 四府荒田洲田勋田僧田
 吏科陈启新独违时尚直布痴忠泣陈天下大
 病根仰恳圣明大振作刀复祖制以破群迷急解民
 危以平诸乱疏奉
圣旨奏内各款尔部覆酌可行的着各该抚按及屯
 盐御史逐一查核造册奏报不许朦混玩延亦不得
 纵役滋扰仍将屯书全本颁发酌量长便有部疏未
 尽的另议奏夺该部还立限去其分路差官及借母钱
 等事宜侯清查有绪再议
 巡按御史路振飞四奏苏属寸壤皆赋并无官田名
 色即长吴两县间有之然亦肇自国初相沿管业已久
卷九 第 91a 页
  诚不宜取赎以滋纷扰至荒田一顷吴中田土皆海
  滨湖浒其间坍涨靡尝宁无微溢然其赋税之出
  则因肥瘠为高下不能比而同之即如辽饷初兴该银
  三万二千五百三十五两八钱零部中原照万历六年会
  计录计亩而派乃在该府则惟遵奉部坐银额将阖
  属田地止荡高低派徵共足应解之数而止嗣后一加再
  加三加悉依此法通融酌派是以上不亏于饷额下不
  苦于荒区原非胶于一辙槩派一分二厘亦非敢于徵
  多解少纤毫侵没那移于其间也至于地亩较溢而
  粮数如常又因坍者皆久沿重则之田土涨者秪新升升
  今之荡滩此之曰顷曰什仅抵彼之曰什曰亩故每岁所升
卷九 第 91b 页
 总亦无几得以补苴槩县积坍荒粮苟不失部派原
 额为幸耳内惟吴县稍馀一斗七升七勺又已详抵
 钦葬坟粮别无可供搜括其洲田一项襟湖带海地薄
 土疏洲渚湖滨易坍难涨间有升粮随即详抵坍课
 顷内崇祯二年奉文清查原无馀税可微今惟常嘉
 二县新涨洲田亦经丈勘起科造入迩年会计别无
 隐漏牧马草场原无建设僧田惟龙兴寺有钦赐坐
 落长洲嘉定二县国初以来岁输租粮解寺顷自
 崇祯二年奉文照依民田起科已得加科银两造入会
 议款下解部充饷无可复议勋田唯长洲县有西宁
 侯禄粮田一项计岁米一千一百石先年钦赐已久非干私
卷九 第 92a 页
 种〇松江土狭民稠寸壤皆登赋籍荒田一款自洪武
 年间旧有定额历弘治十五年而一减万历六年而又一
 减迄今实在四万二千四百七十七顷三亩三分八厘五毫
 会典志书具载及节年会计册可考并无积荒可以
 开垦至于洲田实无新涨间有河滩成熟荡田俱已升
 入会计岁输粮税别无隐漏其牧马草场僧田勋田
 俱无〇常州府并无官田荒田洲田〇镇江原无官田
 荒田其洲田唯徒阳二县所有新涨沙洲预先告佃
 五年一次例蒙芦政亲临丈勘以抵坍没每有亏额不
 敷委无隐匿至牧马草场每年输纳草场租银载
 入考成俱系全完解部僧田徒阳坛三县有钦赐金
卷九 第 92b 页
 焦甘露鹤林万寿崇禧等寺纳粮不当差田土系历来
 刋入全书册内每年会计可稽勋田府属三邑有徐李
 赵等府庄田遵奉钦赐例应纳粮不当差并无投
 献望庄田地唯徒阳阳县籽粒洲田每五年一次芦政分
 司亲临丈勘遇涨升科输纳籽粒遇坍除豁并无隐混
 崇祯十年七月初六日奉
圣旨该部知道
卷九 第 93a 页
卷九 第 9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