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热河志-清-和珅卷五十八

卷五十八 第 1a 页 WYG0496-001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热河志卷五十八
 建置沿革四
  北魏
  北齐 周
卷五十八 第 2a 页 WYG0496-0012c.png

卷五十八 第 3a 页 WYG0496-0013a.png

卷五十八 第 4a 页 WYG0496-0013c.png
 北魏
 北齐 周
  北魏为安州营州及库莫奚契丹地
  今承德府本境为安州广阳郡之燕乐县地其北
  境为库莫奚地滦平县为广阳郡之广兴县地其
  西境为禦夷镇地丰宁县为燕乐县方城北地其
  西南境为禦夷镇地北境为库莫奚地后俱并入
  库莫奚平泉州为营州建德郡之阳武县冀阳郡
卷五十八 第 4b 页 WYG0496-0013d.png
  之平刚县地赤峰县为库莫奚地建昌县为营州
  建德郡之石城县广都县地冀阳郡之柳城县地
  其北境为契丹地朝阳县为营州昌黎郡之龙城
  县广兴县定荒县地其北境为契丹地
  魏书地形志安州(皇兴二年置治方城天平中/陷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
  郡三(按在今境/之郡一)
  广阳郡(延和元年置益州/真君二年改为郡)领县三
  广兴(延兴二年置真君/九年并恒山属)
卷五十八 第 5a 页 WYG0496-0014a.png
  燕乐(州郡治延和九年置/真君九年并永乐)
  方城(普泰元/年置)
   按北魏燕乐县即安州广阳郡治其地在边外
   与东魏元象时侨置边内之燕乐县异(东魏侨/置之燕)
   (乐县在古北口内/今密云县东北境)曾公亮武经总要谓后魏之
   安州辽为北安州西南至古北口二百八十里
   以方位道里计之当在今丰宁县之东境水经
   注索头水南径广阳侨郡西今安州治(安州为/魏置郦)
卷五十八 第 5b 页 WYG0496-0014b.png
   (道元魏人故/曰今安州)南流注于濡水(即滦/河)索头水即今
   伊逊河(详见/水门)流经承德府北境过丰宁县至滦
   平县之东北境会入滦河今丰宁县博洛河屯
   (即波罗/河屯)之废城址古索头水正经其西当为安
   州故治盖北魏之安州领郡凡三密云郡安乐
   郡皆置于边内惟广阳郡置于边外今承德府
   之南境(北魏为/奚地)滦平县之东境(西境为禦/夷镇地)丰宁
   县之东南境(北境为奚地西南/境为禦夷镇地)皆广阳郡地也
卷五十八 第 6a 页 WYG0496-0014c.png
   魏志燕乐县下注州郡治是州郡同治燕乐燕
   乐县治即当在丰宁县东南境附近安州故治
   也承德府南境近相毗接亦当为燕乐县地广
   兴方城二县方位不详魏志既称燕乐县为州
   郡治又于安州下注治方城者方城本地名安
   州与燕乐同治其地故注文互见后普泰元年
   析置方城县县以地名亦当在今丰宁县境燕
   乐方城居北在丰宁县境则广兴县宜居南为
卷五十八 第 6b 页 WYG0496-0014d.png
   今滦平县境矣
   又按水经注五渡水(今承德府东境之/老牛河详见水门)出安乐
   县丁原山南流径其县故城西本三会城也又
   高石水(今平泉州南境之/瀑河详见水门)出安乐县东山西流
   历三会城南道元所注系在安州境而北魏之
   安州本无安乐县若指渔阳郡之安乐县北魏
   于真君七年并入潞县者其故地在今顺义县
   界于边外无涉惟魏志安州燕乐县下注云真
卷五十八 第 7a 页 WYG0496-0015a.png
   君九年并永乐知北魏真君以前尚有永乐县
   与燕乐县毗接同在安州境内所谓安乐县者
   疑即永乐县之讹因其已并入燕乐故道元称
   为故城也
  营州(治和龙城太延二年为镇真君/五年改置永安未陷天平初复)领郡六(按在/今境)
  (之郡/三)
  昌黎郡(晋分辽东置真君/八年并冀阳属焉)领县三
   按昌黎本燕之旧郡其治在龙城亦因后燕北
卷五十八 第 7b 页 WYG0496-0015b.png
   燕之旧
  龙城(真君八年并柳城昌黎棘城/属焉有尧祠检顿城狼水)
   按龙城即燕旧都在今朝阳县南境之三座塔
   狼水即大凌河流经三座塔境惟所并之棘城
   在今义州西北当朝阳县境之外知龙城县之
   东兼得今锦州府地
  广兴(真君八年并徒河永乐燕昌/属焉有鸡鸣山石城大柳城)
   按方舆纪要广兴故城在营州东百里当在今
卷五十八 第 8a 页 WYG0496-0015c.png
   朝阳县南三座塔之东境其所并之徒河为今
   锦县地在朝阳县境外知广兴县之东南亦兼
   得今锦州府地
  定荒(正光末置有/鹿头山松山)
   按方舆纪要定荒县正光末析龙城广兴二县
   地置正光之末距太延二年初得昌黎郡之时
   几及九十年知正光以前即龙城广兴二县地
   亦当在今朝阳县境今奈曼旗西南八十里有
卷五十八 第 8b 页 WYG0496-0015d.png
   鹿儿山其地正当魏昌黎郡之北境或即为古
   鹿头山未可知也
  建德郡(真君八年置/治白狼城)领县三
   按建德本燕旧郡之名考魏之取燕于延和元
   年八月先拔建德郡于太延二月四月始充白
   狼城知建德郡与白狼城本为两地魏之建德
   郡即治白狼城盖系改置之郡北燕之故治
  石城(真君八年并辽阳路大/乐属焉冇白鹿山祠)
卷五十八 第 9a 页 WYG0496-0016a.png
   按方舆纪要石城故城在营州西南百馀里盖
   据后燕录慕容宝自广都黄榆谷行十馀里清
   河王会勒兵攻宝宝驰二百里至龙城会遣骑
   追至石城不及广都距龙城二百馀里而石城
   在其中约略以为百馀里耳魏之建德郡既领
   石城县而昌黎郡之广兴县下复有石城知为
   两地疑后燕录所谓追至石城者乃广兴县境
   之石城故与龙城相近未必为石城县也又考
卷五十八 第 9b 页 WYG0496-0016b.png
   魏志于石城下注前汉属石北平即以石城为
   汉县考慕容燕所置诸郡县用汉旧名者颇多
   而分并参错每非其故址后燕时有石城令知
   其志石城县北燕时又有石城太守知其又升
   为石城郡魏时省郡而存县盖亦仍燕之旧县
   而非即汉县故治也计其方位当在今建昌县
   西南接平泉州东南近长城之地
  广都(真君八年并白狼建德/望平属焉有金紫城)
卷五十八 第 10a 页 WYG0496-0016c.png
   按广都亦燕之旧县水经注广成俗谓之广都
   此盖自慕容氏后相沿以俗名置县魏志不系
   以沿革知非汉之广成故县至魏建德郡既治
   白狼城而志又称白狼并属广都者盖郡治在
   白狼城而白狼所属之地复割入广都耳据后
   燕录自广都黄榆谷至龙城二百馀里则广都
   当在龙城之南为今建昌县东南境地
  阳武(正光未置/有三合城)
卷五十八 第 10b 页 WYG0496-0016d.png
   按阳武县置于正光之末距真君八年置郡之
   时已越七十馀年当以近建德郡之地祈置其
   方位未详方舆纪要谓阳武废县在石城东亦
   约略之词别无證据水经注安乐(当作永乐见/前安州条下)
   县有三会城此称三合城疑即三会之讹考安
   乐县之三会城在五渡水之东高石水之西与
   濡水入边处相近当在今老牛河(即五/渡水)瀑河(即/高)
   (石/水)之间为平泉州西南境地三合城先已并入
卷五十八 第 11a 页 WYG0496-0017a.png
   燕乐县而此又在阳武县者盖建德郡与广阳
   郡本自相接故析其附近之地置县正光末增
   置阳武之时距道元之死仅二年馀(道元死于/孝昌三年)
   (萧宝夤/之乱)当在其书成之后故水经注未之详也
  冀阳郡(真君八年并昌/黎武定五年复)领县二
   按冀阳亦燕之旧郡魏自延和元年拔冀阳郡
   于北燕真君八年并入昌黎郡逮武定时复置
   冀阳郡而东魏旋亡是魏之置有冀阳郡统前
卷五十八 第 11b 页 WYG0496-0017b.png
   后不过十有馀年其实即昌黎郡地也
  平刚
   按平刚在燕时亦当置县魏初随冀阳郡并省
   至魏末复置耳魏志不详沿革当与前汉右北
   平治之平刚异(平刚汉书/本作平冈)水经注自卢龙至凡
   城二百许里自凡地东北出趣平罡(即平/刚)百八
   十里盖即指魏之平刚当为今平泉州东境地
  柳城
卷五十八 第 12a 页 WYG0496-0017c.png
   按柳城为燕改置之县已非汉之故治至魏初
   并省之时既以其地省入龙城而又割柳城之
   故城分𨽻广兴至魏末仍分置柳城县故有龙
   城所并之柳城有广兴所𨽻之大柳城又有冀
   阳郡所领之柳城县屡经分割并非燕柳城之
   故治盖其一时之废置如是计其方位当不离
   龙城以南为今建昌县南境地
   又按魏志又有南营州注云孝昌中营州隘永
卷五十八 第 12b 页 WYG0496-0017d.png
   熙二年置寄治英雄城其所领亦有昌黎郡及
   龙城广兴定荒三县建德郡及石城广都二县
   当永熙二年正东西魏分国之时此乃侨置之
   营州与故地无涉
  北史奚传(互见/魏书)库莫奚其先东部宇文之别种也
  初为慕容晃(十六国春/秋作皝)所破窜匿松漠之间好为
  寇抄登国三年道武亲自出讨至弱洛水南大破
  之十数年间库莫奚滋盛大和四年辄入塞内辞
卷五十八 第 13a 页 WYG0496-0018a.png
  以畏地豆干抄掠诏书切责之二十二年寇安州
  击走之后复款附每求入塞交易宣武诏曰库莫
  奚去太和二十一年以前与安营二州边人参居
  并无欺贰至二十二年叛逆以来遂尔远窜今虽
  款附犹在塞表
   按库莫奚初窜匿松漠当在承德府属北境之
   外魏道武破之于弱洛水(即饶/乐水)南即今英金河
   在赤峰县属翁牛特旗界魏之登国三年即慕
卷五十八 第 13b 页 WYG0496-0018b.png
   容垂之建兴三年是时苻秦丧乱后燕又甫经
   立国故库莫奚渐强得至弱洛水南其后慕容
   宝之袭库莫奚渡浇洛水(即饶/乐水)是终后燕北燕
   之世库莫奚皆处英金河左右在今承德府丰
   宁县北境及赤峰县境逮魏太和四年之后始
   与安营二州民杂居益复渐徙而南散处今承
   德府本境滦平县丰宁县平泉州境内太和以
   后奚之部落日大魏志所称安州于天平中陷
卷五十八 第 14a 页 WYG0496-0018c.png
   者史不详其事考其时正江果弃安州奔高丽
   时必库莫奚乘乱据之耳至东魏孝静帝武定
   三年高欢上言幽安定三州北接奚蠕蠕请于
   险要修立城戍以防之此所谓安州者乃东魏
   寄治边内之安州已非北魏安州之故境矣
  北史契丹传(互见/魏书)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异种同𩔖
  并为慕容晃所破窜于松漠之间登国中魏大破
  之遂逃迸经数十年有部落于和龙之北数百里
卷五十八 第 14b 页 WYG0496-0018d.png
  真君以来得交市于和龙密云之间贡献不绝太
  和三年莫贺弗勿于率其部落求内附止于白狼
  水东
  辽史营卫志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后
  族属渐盛分为八部居松漠之间今永州木叶山
  有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可敦并八子像在焉潢
  河之西土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也元魏末莫贺
  弗勿于畏高丽蠕蠕侵逼率车三千乘众万口内
卷五十八 第 15a 页 WYG0496-0019a.png
  附乃去奇首可汗故壤居白狼水东北
   按北史称契丹居和龙之北数百里据辽史谓
   在永州考辽之永州本以潢河土河二水合流
   而名为今喀尔喀左翼旗地当建昌朝阳县属
   敖汉奈曼旗北境之外辽史所谓潢河之西土
   河(今名/老河)之北与唐书所谓潢水之南黄龙之北
   其方位相合盖潢河自赤峰县北境之翁牛特
   东流至喀尔喀左翼旗境会土河复折而南流
卷五十八 第 15b 页 WYG0496-0019b.png
   故契丹所居可曰在潢水之南亦可曰在潢水
   之西土河经建昌朝阳县北敖汉奈曼旗境始
   合潢河亦在黄龙之北也太和以后之内附者
   盖契丹中之别部白狼水即今大凌河契丹附
   居白狼水东盖已杂处龙城近地魏志于营州
   之陷不详其事考孝庄之末国乱纷然营州当
   为契丹所据
  北齐为库莫奚地其东北境为契丹地东南境属
卷五十八 第 16a 页 WYG0496-0019c.png
  营州
  今承德府本境滦平县丰宁县赤峰县为库莫奚
  地平泉州为营州冀阳建德郡地其北境接库莫
  奚地建昌县为营州建德郡地其北境为契丹地
  朝阳县为营州龙城广兴县地其北境为契丹地
  北齐书昭帝纪皇建元年帝亲讨库莫奚出长城
  虏奔遁
  北史奚传齐受魏禅岁时来朝其后种𩔖渐多分
卷五十八 第 16b 页 WYG0496-0019d.png
  为五部有阿魏氏遂盛
  杜佑通典库莫奚于后魏之初频为寇盗及突厥
  兴而臣属之后稍渐强盛分为五部理饶乐水北
  即鲜卑故地
   按魏安州于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之后诸史
   无复置之文是东魏至北齐之安州祇侨置在
   长城以内而旧地全陷入库莫奚矣通典称库
   莫奚属于突厥考魏书尚无突厥传其兴当在
卷五十八 第 17a 页 WYG0496-0020a.png
   后魏之末至库莫奚之分为五部在齐受魏禅
   之后通典所谓居饶乐水北者亦祇约略之词
   大约奚之故地本在今赤峰县北境迨据有安
   州则今承德府滦平县丰宁县境赤峰县南境
   皆库莫奚地观齐昭帝纪讨库莫奚出长城而
   虏遁知长城以外即为奚境矣
   又按隋志称齐废广阳郡以大兴(大兴即广兴/避隋炀帝讳)
   (追/改)方城入燕乐此亦寄治边内之广阳郡在今
卷五十八 第 17b 页 WYG0496-0020b.png
   密云县界者非北魏旧广阳郡地
  北史契丹传天保四年契丹犯塞文帝北讨至平
  州遂西趣长堑亲踰山岭大破之
   按魏志于营州称永安末陷天平初复又称孝
   昌中陷大约自孝明帝以后营州郡县之陷入
   契丹者魏末亦未必能尽复其为北齐所有当
   在天保中大破契丹之时齐文宣纪称北讨契
   丹至平州从西道趣长堑辛丑至白狼城壬寅
卷五十八 第 18a 页 WYG0496-0020c.png
   经昌黎城癸卯至阳师水甲辰踰山岭奋击大
   破之丁未至营州可知东魏之末营州近境已
   为契丹所有至是始复定之也
  隋书地理志后魏置营州于和龙城后齐惟留建
  德冀阳二郡龙城大兴(此大兴即魏昌黎郡之广/兴亦避隋炀帝讳追改)
  等县其馀并废
  北齐书高保宁傅武平末为营州刺史镇和龙
   按北齐时安州久陷惟存营州其建德冀阳二
卷五十八 第 18b 页 WYG0496-0020d.png
   郡之属县亦多并省自不能如北魏之原境是
   北齐所有者当为今建昌县及朝阳县南境三
   座塔以南及平泉州东南境地其西则与奚分
   地其东北则与契丹分地
   又按文宣帝纪天保三年冬十月仍起长城北
   至社干戌四百馀里立三十六戌五年十一月
   帝北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六年
   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至
卷五十八 第 19a 页 WYG0496-0021a.png
   恒州九百馀里七年并省州郡先是自西河总
   秦戌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
   馀里筑十里一戌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
   八年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而东至于坞
   纥戌凡四百馀里又斛律羡传羡自库堆戍东
   距于海随山屈曲二千馀里其间二百里中凡
   有险要或堑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置立戍逻
   五十馀所是北齐所筑之长城东至于海与秦
卷五十八 第 19b 页 WYG0496-0021b.png
   时所筑之东至大辽水者不同今潘家口以东
   边墙迤南至海当属北齐改筑之旧址至长城
   内之重城则不可考矣
  周为库莫奚地其东北境为契丹地东南境为齐
  营州刺史高保宁地
  今承德府滦平县丰宁县赤峰县为库莫奚地建
  昌县北境朝阳县北境为契丹地平泉州及建昌
  县南境朝阳县南境为北齐高保宁地
卷五十八 第 20a 页 WYG0496-0021c.png
  北齐书高保宁傅周师将至邺保宁率骁锐并契
  丹靺鞨万馀骑将赴救闻邺都不守便归营据黄
  龙竟不臣周
   按周书异域传但有库莫奚而无契丹即奚传
   中亦未详后周之事迹考周自建德六年始并
   齐地至大象三年即入于隋相距止四年其时
   库莫奚与契丹当仍在故境而齐营州刺史高
   保宁至隋开皇三年始灭是终周之世未尝得
卷五十八 第 20b 页 WYG0496-0021d.png
   有安营二州之故地也若隋志称周改安州为
   元州亦即寄治密云之安州不在今承德府属
   境内
   又按周宣帝大象元年六月发山东诸州民修
   长城立亭障西自雁门东至碣石是周时长城
   因北齐东至海之旧址与今边墙无异
 
钦定热河志卷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