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氏续后汉书-元-郝经卷八十六上

卷八十六上 第 1a 页 WYG0386-044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后汉书卷八十六上   元 郝经 撰

  录第四上

  职官

  爵级 奉禄 车服 印绶 选举 宰相(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 三公(太师 太傅 太保司徒 司空)

  将军(大将军 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 卫将军左右诸将军 使持节都督 杂号将军)

  王者代天理物以人代天工赐之秩禄列于庶位官制
卷八十六上 第 1b 页 WYG0386-0440d.png
之所由兴也太皞以龙名共工以水名炎帝以火名黄
帝以云名少皞以鸟名名虽异而职守一也(原注左氏传郯子
来朝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
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
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至颛顼始以民事命官(原注左氏传颛
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教民曰司徒治民曰司马居
民曰司空禁民曰司寇馀各放事置官皆为民也唐虞
仍古封建稽古建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夏
卷八十六上 第 2a 页 WYG0386-0441a.png
殷因唐虞周因夏殷封建益备职官益增唐虞百夏商
倍而周人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而不复增矣(原注百与倍之
名数不可考周有天下周公定官制修礼经采历代职官繁省之制而折中之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其属凡
三百有六十今周礼是也)周衰封建之法渐坏秦楚吴越始不遵周
(原注秦始有不更庶长等爵楚有令尹连尹等官灭国为县而有县公吴越僣王各用蛮夷之号)
诸侯皆用王官(原注如鲁卫晋郑皆置六卿之𩔖)又各置相尉守令将
军大夫之属而遂变周制(原注若苏秦为国相许历为国尉吴起守西河西门豹为
邺令孙庞为魏将军须贾为魏中大夫之𩔖)秦并天下废井田开阡陌罢侯
卷八十六上 第 2b 页 WYG0386-0441b.png
置守不复封建一用私意以趋功利尽去唐虞三代职
官然而其制简质方之战国之时省千万计汉因秦制
历高惠文景无大变革至孝武嘉唐虞乐殷周增益美
名足厌其侈多故之际名号不一又变秦制有不逮夫
始皇之初矣元成而后又杂用周人之名如司徒司空
司马等其实非周制职任皆秦故也(原注武帝更太尉为大司马更御史
大夫为大司空哀帝更丞相为大司徒)伪莽篡代自以为周公复出乃依
放周制更置公卿大夫元士(原注汉书莽策命群司置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
卷八十六上 第 3a 页 WYG0386-0441c.png
大司空司若位皆孤卿更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大理曰作士太常曰秩宗大鸿胪曰典乐少府曰共工
水衡都尉曰予虞与三公司卿凡九卿分属三公每一卿置大夫三人一大夫置元士三人凡二十七大夫八
十一元士更名秩百石曰庶士三百石曰下士四百石曰中士五百石曰命士六百石曰元士千石曰下大夫
比二千石曰中大夫二千石曰上大夫中二千石曰卿)依放井田令天下公田口
(原注汉书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皆不得买卖田过一井者分馀田与九族邻里)依放封建授
诸侯茅土(原注汉书诸公一同有众万户土方百里侯伯一国众户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一则众
户二千五百土方五十里附城大者食邑九成众户九百土方三十里自九以下降杀以两至于一成)又
依放采地制禄视岁之丰凶增损(原注汉书诸侯各食其同国则辟任附城
卷八十六上 第 3b 页 WYG0386-0441d.png
食其邑公卿大夫元士食其采岁丰穰则充其礼有灾害则有所损)而制度烦碎纷更不
已吏卒不得禄浚民为奸群盗并起为汉大僇无封建
之实慕古官之名故也汉杂用古官而乱莽一用古官
而亡岂秦制之得古官卒不可复乎盖封建未坏必用
古官郡县既置必用秦官秦官不能治古封建古官不
能治秦郡县理势然也封建既不可复用秦官而名当其实
不旷不滥不冗不侈清心省事大总其纲小持其要如汉初
惠文之世亦可矣故光武中兴并官省职费减亿计彗
卷八十六上 第 4a 页 WYG0386-0442a.png
除新莽之伪裁樽武皇之侈复惠文之清净本秦人之
简质于是汉官自为代典与三代比隆矣二汉官制有
汉官仪百官公卿表百官志志其因革及汉与魏吴割
裂封守其制复不同故据东汉制推本三代秦汉之初
稽考魏吴沿革以讫于晋为之论次云

  爵级

  爵级之制自唐虞尚矣至周而后著之礼经自王而下
诸侯之爵五等公侯伯子男其附于诸侯者曰附庸王
卷八十六上 第 4b 页 WYG0386-0442b.png
朝之臣爵公卿大夫士其执政者曰卿士诸侯之臣爵
孤卿卿大夫士小国则卿大夫士附庸之君有爵则有
大夫无爵则无大夫又有九命以等诸爵而加损焉(原注
周礼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一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
受器五命赐则(原注谓八则也)六命赐官七命赐国八命作牧
(原注州牧也)九命作伯(原注方伯凡受受之于王赐王赐之也作王命作之也)故上公
九命侯伯七命子男五命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
大夫四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等诸侯之适子誓于天子
卷八十六上 第 5a 页 WYG0386-0442c.png
摄其君则下其君之礼一等未誓则以皮帛继子男公
之孤卿四命以皮帛视小国之君其卿三命其大夫再
命其士一命侯伯之卿大夫士亦如之子男之卿再命
其大夫一命其士不命(原注此皆大宗伯典命之制也)此周封建爵级
之制也秦人罢侯置守凡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
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
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
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
卷八十六上 第 5b 页 WYG0386-0442d.png
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汉初因之以赏军功一阶
一级比次而进(原注汉书曹参传丰反为魏攻之赐爵七大夫击秦将先登迁五大夫将砀郡
兵封执帛号建成君迁戚公虏秦司马及御史迁执圭沛公为汉王封参为建成侯至汉中迁将军击三秦破
之赐食邑于宁秦为将军中尉还至荥阳拜假左丞相定魏地赐食邑平阳高祖以长子肥为齐王以参为相
国与诸侯剖符赐爵列侯食邑平阳凡周樊灌滕等皆如此书盖亦参用战国诸爵秩)天下既定
自诸侯王国外列侯百官皆以秦爵为差后复置乡亭
等侯次列侯建安二十年曹操置名号至五大夫与旧
列侯关内侯凡六等以赏军功后世虚封食邑始此(原注
卷八十六上 第 6a 页 WYG0386-0443a.png
原注魏书置名号侯爵十八级关内侯爵十八级皆金印紫绶又置关内外侯十六级铜印龟纽墨绶五大夫
十五级铜印环纽墨绶皆不食租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曹奂咸熙初封建五等
复周公侯伯子男之制而无分土秪限户食租如汉世


  奉禄

  周室之班爵禄天子畿内方千里公侯之国方百里伯
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曰附庸皆有其地而
食其征公卿大夫士之采地皆在其中故天子之卿受
卷八十六上 第 6b 页 WYG0386-0443b.png
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皆食其征而
不得有其地凡诸侯之卿大夫士以国次受地有差庶
人在官禄足以代其耕而已取租以彻与民共丰歉此
其大经也秦人罢侯置守凡在官者皆官给禄以禄名
多寡等级之高下自诸王子大臣一不得有其地汉兴
虽因秦制而大封诸侯王大者数十城小者不下万户
县皆专地食征于是百官自用秦制制禄诸侯王如周
列国矣百官禄制三公大将军号称万石其奉月三百
卷八十六上 第 7a 页 WYG0386-0443c.png
五十斛中二千石奉月百八十斛二千石奉月百二十
斛比二千石奉月百斛千石奉月八十斛六百石奉月
七十斛比六百石奉月五十斛四百石奉月四十五斛
比四百石奉月四十斛三百石奉月四十斛比三百石
奉月三十七斛二百石奉月三十斛比二百石奉月二
十七斛一百石奉月十六斛斗食奉月十一斛佐史奉
月八斛凡诸受奉皆半钱半谷(原注荀绰晋百官表注汉延平中中二千石奉
月钱九千米七十二斛真二千石月钱六千五百米三十六斛比二千石月钱五千米三十四斛千石月钱四
卷八十六上 第 7b 页 WYG0386-0443d.png
千米三十斛六百石月钱三千五百米二十一斛四百石月钱二千五百米十五斛三百石月钱二千米十二
斛二百石月钱一千米九斛百石月钱八百米四斛八斗)凡中二千石丞比千石
真二千石丞长史六百石比二千石丞比六百石令相
千石丞尉四百石其六百石丞尉三百石长相四百石
及三百石丞尉皆二百石诸侯公主家丞秩皆比百石
诸边障塞诸陵校尉长皆二百石有常例者不署秩
车服

  黄帝初制冠冕衣裳至唐虞而后大备故虞书首载服
卷八十六上 第 8a 页 WYG0386-0444a.png
章之制曰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
黼黻絺绣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原注自华虫以上六章以五色
会之于衣自黻以上六章以五色絺绣之于裳)又曰车服以庸于是君臣上
下各有秩序尊卑明而不敢踰僣而礼制行矣至周而
设官分职典命掌仪则(原注凡宫室车服礼仪皆以其命数为节)司服辨冕
服(原注王备六冕祀昊天上帝则大裘而冕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则鷩冕祀山川则毳冕祭社稷则希冕
祭群祀则玄冕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
伯之服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巾车等公车(原注
卷八十六上 第 8b 页 WYG0386-0444b.png
公犹官也王之五路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王后五路重翟厌翟安车翟车辇车服车五乘孤乘夏篆卿乘
夏缦大夫乘墨车士乘栈车庶人乘役车)司常别旗物(原注掌九旂日月为常交龙为旂通帛为
旃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全羽为旞析羽为旌)声明有数物采有则
监于二代郁郁乎文故孔子举四代之制谓乘殷之
辂服周之冕言其制之盛也周衰诸侯僣天子大夫
僣诸侯陪臣僣大夫下凌上替国自为车人自为服
楚得臣自为琼弁玉缨(原注左氏传初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未之服也杜预注弁以
鹿子皮为之琼玉之别名次之以饰弁及缨)
郑子臧好聚鹬冠(原注鹬尹橘反翠鸟也聚
卷八十六上 第 9a 页 WYG0386-0444c.png
鹬羽为冠非法服)晋太子申生衣公之偏(原注衣左右异色其半似公)管仲
绣黼而丹衣镂簋而朱纮(原注郑玄曰此诸侯之礼也绣读为绡绘名丹朱以为中
衣镂簋刻而饰之也大夫刻之为龟尔诸侯饰以象天子饰以玉朱纮天子冕之纮也诸侯青组大夫士当缁
组纮纁边)季孙意如佩玙璠(原注左氏传季平子卒阳货将以玙璠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
改玉杜预注玙璠美玉君所佩昭公之出季孙行君事佩玙璠祭宗庙今定公立复臣位改君步则亦当去玙
璠)而仲叔于奚繁缨以朝(原注于奚卫大夫繁缨马饰诸侯所服繁步干反)凌
夷至于战国赵主父乃褫衣冠服胡服(原注史记赵武灵王下胡服令
国中皆胡服招骑射使周袑胡服傅王子何立以为王是为惠文王武灵王自号主父)二帝三王
卷八十六上 第 9b 页 WYG0386-0444d.png
之礼制遂大坏矣汉兴因周秦列国厖杂之制列为等
衰代加增贲习以为常遂为汉制终不能改制度易服
色且史臣不录于是无徵至范晔始志舆服刘昭为之
补注掇拾梗槩略见仪矩其详不可得闻矣

  印绶

  按虞书辑五瑞班瑞于群后(原注辑集也五瑞五等诸侯所执之圭)周礼
典瑞掌六瑞皆有缫藉不佩而无绶(原注王镇圭公桓圭侯信圭伯躬圭
子谷璧男蒲璧缫读为藻率之藻)礼记玉藻一命缊韨幽衡再命赤绂
卷八十六上 第 10a 页 WYG0386-0445a.png
幽衡三命赤韨葱衡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
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
而綦组绶士佩瓀玫而缊组绶有绶与佩玉而无玺(原注
韨一曰𩏂又曰靺鞈又曰芾皆一巾前蔽膝也以韦为之缊音温赤黄色幽与黝同黑色也衡佩上瑀也瑀覆
而寓衡横而平佩之玉也葱青色组之言阻也阻以约之绶之言受也受以将之纯读为缁瑜美玉也綦文杂
色瓀而兖反石之濡润者玫武巾反石之文而美者)故印绶之制不经见惟左氏
传谓玺书追而与之月令谓固封玺祗言玺而不言绶
则为印章而不佩至秦而始见王御玺及太后玺李斯
卷八十六上 第 10b 页 WYG0386-0445b.png
琢和氏玉为天子玺秦亡入汉为传国玺(原注事已见徐璆传)
有佩御玺绶之制汉旧仪云秦以前民皆佩绶金玉银
铜犀象为方寸玺其文曰某官之章故汉制乘舆赤黄
绶白玉玺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皆如乘舆太子则金
玺朱绶诸侯王金玺盭绶长公主贵人与诸侯王同凡
玺皆长一寸二分方六分印亦如之(原注天子玺玉螭虎纽太子龟纽诸
侯王驼纽盭音戻草名其色绿)丞相太尉三公大司马大将军诸公列
侯皆金印紫绶(原注徐广曰相国金印盭绶)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
卷八十六上 第 11a 页 WYG0386-0445c.png
皆银印青绶光禄大夫无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
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无其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
者有印绶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成帝阳朔二年
除八百石五百石秩绥和元年长相皆黑绶哀帝建平
二年复黄绶东汉魏吴至于晋初虽有损益然此其大
经也

  选举

  井田坏封国除乡举里选之法废不复有俊造士(原注周礼
卷八十六上 第 11b 页 WYG0386-0445d.png
乡大夫之职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
德行察其道艺三年则大比而兴贤者能者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之登于天府内史贰之 礼记王制命
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
司徒曰造士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
而定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官非其材大抵皆法律刑
名刀笔筐箧之徒汉兴又多军功刀笔庶事草创学士
大夫𩔖皆不仕高帝十一年诏曰盖闻王者莫高于周
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
卷八十六上 第 12a 页 WYG0386-0446a.png
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
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
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
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
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原注周昌也)相国
酂侯下诸侯王(原注萧何也不名尊之也)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原注中执
法中丞也)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原注文颖曰有贤者郡守身自
往劝勉令至京师驾车遣之)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
卷八十六上 第 12b 页 WYG0386-0446b.png
年老癃病勿遣选举之法昉此孝文二年诏举贤良方
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举贤良始此十五年
诏诸侯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
纳以言(原注颜师古曰傅读曰敷敷陈其言而纳用之)制诏策士贤良对策始
此孝武建元元年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诸侯相
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贤良或治申商
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请皆罢奏可士始不治异端
一明先王之道有三代之风矣是岁议立明堂遣使以
卷八十六上 第 13a 页 WYG0386-0446c.png
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徵鲁申公公车徵士始此元光元
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郡举孝廉始此五年徵吏
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续食令与计偕
郡县进士始此(原注颜师古曰计者上计簿使也令所徵之人与上计者俱来而县次给之食)
元朔元年诏曰公卿大夫所使总方略壹统𩔖广教化
美风俗也夫本仁祖义褒德禄贤劝善刑暴五帝三王
所繇(原注与由同)昌也朕夙兴夜寐嘉与宇内之士臻于斯
路故旅耆老复孝敬选豪俊讲文学稽参政事祗进民
卷八十六上 第 13b 页 WYG0386-0446d.png
心深诏执事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夫十室之
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今或至阖郡而不荐
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积行之君子雍于上闻也(原注雍读曰壅)
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将何以佐朕烛幽隐劝元元厉
蒸庶崇乡党之训哉且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
道也其与中二千石礼官博士议不举者罪有司奏议
曰古者诸侯贡士壹适谓之好德(原注服虔曰适得其人)再适谓
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乃加九锡(原注事已见潘勖册)不贡士一
卷八十六上 第 14a 页 WYG0386-0447a.png
则黜爵再则黜地三而黜爵地毕矣夫附下罔上者死
附上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
不能进贤者退此所以劝善黜恶也今诏书昭先帝圣
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
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奏可责郡
不举孝廉始此五年诏曰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
礼坏乐崩朕甚闵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
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
卷八十六上 第 14b 页 WYG0386-0447b.png
其议予博士弟子以厉贤材乃为博士置弟子员五十
人复其身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
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
闻太常博士弟子补吏始此(原注儒林传序昭帝增弟子员满百人宣帝增倍之
成帝增员三千人平帝时增元士之子得受业如弟子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
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元狩六年诏举独行之君子徵诣行在所
举独行始此(原注颜师古曰天子不在京师或出巡狩不可豫定故言行在所)元封五
年以名臣文武欲尽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
卷八十六上 第 15a 页 WYG0386-0447c.png
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原注踶蹋也音徒计反)士或有负俗之
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原注泛覆也音方勇反字本作□后
通用耳覆驾者言马有逸气而不循轨辙也如淳曰跅音拓弛废也士行有卓异不入俗检而见斥逐者也颜
师古曰跅者跅落无检局也弛者放废不遵礼度也)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
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举茂才始此
光武中兴诏以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
曰学通行脩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
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
卷八十六上 第 15b 页 WYG0386-0447d.png
材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公廉之行自今审四科辟召及
刺史二千石察茂材尤异孝廉之吏务尽实覈选择英
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
过署不便习官事书疏不端正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
并正举者又诏令三公举茂才各一人廉吏各二人廷
尉大司农各二人光禄岁举茂才四行各一人察廉吏
三人中二千石岁察廉吏各一人廷尉大司农各二人
将兵将军岁察廉吏各二人监察御史司𨽻州牧岁举
卷八十六上 第 16a 页 WYG0386-0448a.png
茂才各一人顺帝阳嘉元年左雄上言请自今孝廉年
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请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原注所治
经书用一家之学故称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
异能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
拘年齿帝从之于是济阴太守胡广等十馀人皆坐谬
举免黜惟汝南陈蕃颍川李膺下邳陈球等三十馀人
得拜郎中自是牧守畏慄莫敢轻举迄于永熹察选清
平多得其人于是复有举四行限年之制汉之取士祗
卷八十六上 第 16b 页 WYG0386-0448b.png
此数路然皆诏书徵公府辟卿将辟州郡辟其辨材任
官一出君相至其际遇又不拘常制如高帝之贤赵臣
田叔孟舒等十人尽拜为郡守诸侯相陈豨反则封赵
子弟英布反则封薛公武帝时主父偃徐乐严安俱上
书言世务书奏上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
之晚也皆拜为郎中宣帝时萧望之上疏帝自在民间
时闻望之名曰此东海萧生邪拜为谒者光武即位以
前高密令卓茂为太傅皆天子所自为识拔于闻见之
卷八十六上 第 17a 页 WYG0386-0448c.png
际亦曩时耕筑渔猎之举也于是野无遗贤皆得实才
往往为贤宰相名卿材大夫桓灵之季始有选部尚书
主铨选官吏迁补授受魏更为吏部至晋而选举之权
一归有司而君相不与格之以法以为常式人材沉滞
浸归阀阅无复二汉之世矣故表著汉制以为官人之
法云

  宰相(丞相 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相国(原注应劭曰丞相也相助也)秦官金印紫绶掌相天子理
卷八十六上 第 17b 页 WYG0386-0448d.png
万几宰天下谓之宰相周天官大冢宰也初尧纳舜百
揆舜以禹有平水土之功命以司空宅百揆乃其职也
至伊尹相汤伐桀始为国相汤有天下以太保平天下
谓之保衡又曰阿衡仲虺居薛为汤左相以佐伊尹天
子始有左右相而右相当国汤崩太甲立伊尹位冢宰
百官总已以听于是冢宰为宰相周有天下太公以太
师号尚父相武王周公为太傅召公为太保而为之佐
武王崩周公为太师召公为太保相成王为左右而周
卷八十六上 第 18a 页 WYG0386-0449a.png
公位冢宰正百工居召公右为宰相故自伊周以来皆
以三公为宰相及周公作周官谓三公官不必备惟其人
乃设虚位不以为职以天官大冢宰长六卿统百官以
冢卿为宰相秦次国二卿武王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
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昉此始皇立以吕不韦为相国
相国之名昉此然皆国相非天子宰相及始皇并天下
仍置丞相始为天子宰相汉兴沛公为汉王以萧何为
丞相曹参为左丞相又为假丞相以韩信为左丞相又
卷八十六上 第 18b 页 WYG0386-0449b.png
更拜相国亦皆国相非天子宰相及即皇帝位以萧何
为丞相始为天子宰相十一年更名相国绿绶惠帝立
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后徙平为右丞相审
食其为左丞相及诛诸吕文帝以周勃为右丞相徙平
为左丞相二年勃免平颛为丞相置两长史秩千石(原注
卢植礼注曰如周小宰)自是不复置左右相武帝元狩五年置司
直一人秩比二千石佐丞相举不法哀帝元寿二年更
名大司徒建武因之以三公为宰相终东汉世不置丞
卷八十六上 第 19a 页 WYG0386-0449c.png
相建安中曹操始自为丞相总统三公掾属其后以钟
繇为相国罢丞相曹丕篡代复以三公为宰相终魏世
昭烈纂承大统以诸葛亮为丞相置长史司直一如旧
章孙权称尊号亦置丞相咸用汉制焉 太尉秦官金
印紫绶(原注应劭曰自上安下曰尉郑玄注月令曰秦官尚书中候云舜为太尉晋东晰据以为非秦
官非也唐虞时无太尉秦官是也)掌武事秦制凡掌兵者皆曰尉而统
于太尉周夏官大司马职也汉因秦置位次丞相武帝
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置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宣帝
卷八十六上 第 19b 页 WYG0386-0449d.png
地节二年置大司马不冠将军无印绶官属成帝绥和
元年初赐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去将军哀帝建
平二年复去印绶官属冠将军如故元寿二年复置印
绶置官属去将军位在司徒上有长史秩千石建武二
十七年复为太尉与司徒司空为三公终东汉及魏世
凡四方兵事功课岁终则课最而赏罚之凡郊祀掌献
大丧则告谥南郊凡国有大造大疑则与司徒司空论
定之国有过事则共谏争之长史一人秩千石主署诸
卷八十六上 第 20a 页 WYG0386-0450a.png
曹事以佐太尉掾史属二十四人东西曹掾比四百石
馀掾比三百石属比二百石(原注汉书音义正曰掾副曰属)西曹主府
史署用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及军吏户曹主民户
祠祀农桑奏曹主奏议事辞曹主辞讼事法曹主邮驿
科程事尉曹主卒徒转运事贼曹主盗贼事决曹主罪
法事兵曹主兵事金曹主货币盐铁事仓曹主仓谷事
黄閤主簿录省众事令史及御属二十三人皆百石御
属主为公御閤下令史主閤下威仪事记室令史主上
卷八十六上 第 20b 页 WYG0386-0450b.png
章表报书记门令史主府门其馀令史各典曹文书有
官骑三十人建安中曹操罢为丞相曹丕篡代复置如
汉故别置大司马省置不常昭烈罢为丞相末帝复为
大司马吴既置丞相又置太尉又置大司马又置司徒
司空云 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秩中二千石掌副
丞相秦因周御史之名而加大夫位上卿汉因之有两
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
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成
卷八十六上 第 21a 页 WYG0386-0450c.png
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绶比丞相置长史如
中丞职如故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
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长史武帝时侍御史
有绣衣直指出讨奸猾治大狱不常置(原注服虔曰指事而行无阿私
也颜师古曰衣以绣者尊宠之也)东汉更为司空去大与太尉司徒为
三公建安中曹操罢为丞相复置御史大夫曹丕篡代
复为司空昭烈置一相终末帝世不置御史大夫吴置
丞相三公又置御史大夫云

卷八十六上 第 21b 页 WYG0386-0450d.png
  三公(太师 太傅 太保司徒 司空)

  太师大傅太保皆古官金印紫绶商书称师保保衡则
唐虞以还尚矣周公作周官曰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
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贰公
弘化寅亮天地始见位任及贰然于六官无职盖非大
贤盛德不得处其位为天子师臣故曰官不必备惟其
人有大贤盛德而处其位必下行冢宰卿事有大贤盛
德而为宰相必上兼师保之位故伯禹以司空宅百揆
卷八十六上 第 22a 页 WYG0386-0451a.png
伊尹以保衡为冢宰周公以太师正百工权专道重皆
实职而非虚名汉兴置丞相无三公官以师傅为太子
(原注高帝以叔孙通为太傅留侯行少傅事傅太子)其后以司徒司马司空为
宰相号称三公不置师傅平帝元始元年王莽以丞相
孔光为帝太傅位四辅寻徙为太师而莽为太傅始见
师傅然祗虚名而无实职姑以为篡窃之具光死遂不
复置建武初世祖以卓茂为太傅薨则省其后凡帝即
位辄置太傅录尚书事号称上公薨则省(原注明帝即位邓禹为太
卷八十六上 第 22b 页 WYG0386-0451b.png
傅章帝即位赵熹为太傅和帝即位邓彪为太傅殇帝即位张禹为太傅北乡侯即位冯石为太傅顺帝即位
桓焉为太傅冲帝质帝即位赵峻为太傅灵帝即位陈蕃为太傅蕃诛胡广为太傅献帝即位袁隗为太傅)
其属长史一人秩千石掾属二十四人令史御属二十
一人(原注御属如录事)祗为代典亦无实职初平中董卓迁献
帝于长安自为太师位太傅上昭烈末帝世不置魏初
以钟繇为太傅曹芳立以司马懿为太傅其后又以王
祥郑冲为太保既置三公官复置保傅至晋初于是有
八公(原注见篡臣傅)位号之紊又非汉世吴以诸葛恪为太傅
卷八十六上 第 23a 页 WYG0386-0451c.png
又置三公官亦依放汉魏乱制也 司徒公金印紫绶
周地官大司徒也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更名大司徒
与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与
太尉司空为三公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罢为丞相曹
丕篡代复置与太尉司空为三公昭烈置丞相以许靖
为司徒靖薨终末帝世不复置吴与丞相并置以及于
亡其职依放周官掌人民事凡教化礼义风俗之事则
议其制建其度申其令凡民事勤惰岁终则课其殿最
卷八十六上 第 23b 页 WYG0386-0451d.png
而赏罚之凡郊祀掌省牲视濯大丧则奉安梓宫国有
大疑大事则与太尉司空论定之长史一人秩千石掾
属三十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建武初置司直督录诸
州十八年省献帝建安八年复置不属司徒掌督中都
官不领诸州比司𨽻校尉位其上置从事三人书佐四
人 司空公金印紫绶周冬官大司空也汉元寿二年
罢御史大夫更名大司空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献
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罢为御史大夫曹丕篡代复置掌
卷八十六上 第 24a 页 WYG0386-0452a.png
水土事凡营城邑浚沟洫修堤防则议其利害凡水土
功岁终则课其殿最而赏罚之凡郊祀掌扫除乐器大
丧则掌将校复土国有大造大疑与司徒太尉论定之长史
一人千石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四十二人

  将军(大将军 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 卫将军左右诸将军 使持节都督 杂号将军)
周衰列国各专征伐不𨽻大司马不修方伯连率
卒正之制各以卿大夫为将帅别三军为上中下将中
军者为元帅位上卿至战国乃有将军之号各以本官
卷八十六上 第 24b 页 WYG0386-0452b.png
冠之不常置汉以来始有位号比公者四大将军骠骑
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原注蔡质汉官仪大将军骠骑位次丞相车骑卫将军左右前
后皆金紫位次上卿)皆金印紫绶掌征伐四方又有前后左右及
杂号将军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以大司马冠之其后
霍光王凤等皆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非常之任在丞
相右东汉以来吴汉以大将军为大司马景丹为骠骑
大将军于是车骑等皆冠大将军矣末帝以诸葛亮为
丞相其后蒋琬费祎不居其位祗以大司马大将军行
卷八十六上 第 25a 页 WYG0386-0452c.png
丞相事魏以大司马大将军各自为官位三司上吴既
置大司马又别置大将军与魏同魏复别置抚军都护
镇军中军四征四镇四安四平伏波典军上军辅国等
皆冠大将军殇帝延平元年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
司仪同之名始此黄权降魏魏以权为车骑将军开府
仪同三司开府之名始此其属长史司马各一人千石
长史贰将军司马主兵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参谋议
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此皆府职也又赐
卷八十六上 第 25b 页 WYG0386-0452d.png
官骑三十人及鼓吹二十人舍人十人其领军皆有部
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
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
屯长一人比二百石又有军假司马假候为副贰其别
营领属为别部司马门有门候其职吏部集各一人总
知营事兵曹掾史主兵事器械禀假掾史主禀假禁司
又置外刺刺奸主罪法 使持节都督初汉遣使始有持
节东汉建武初征伐四方权置督军御史事竟罢建安中曹
卷八十六上 第 26a 页 WYG0386-0453a.png
操遣大将军夏侯惇督二十六军征孙权大将军督军
始此曹丕黄初三年始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以
上军大将军曹真都督中外诸事假黄钺始总统内外
诸军曹睿太和四年加司马懿大都督曹髦正元二年
司马昭都督中外诸军寻加大都督始有大都督之号
汉昭烈及末帝吴孙氏及晋皆置督有左右诸名号皆
非汉故制也其属随事增制无常员 杂号将军武帝征
伐四夷因事置号如楼船下濑伏波贰师等皆以冠将
卷八十六上 第 26b 页 WYG0386-0453b.png
军昭宣以来增置不一建武中兴称号益众至昭烈时
有军师中军师等魏吴之号不可胜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