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馀论 第 1a 页 WYG0210-002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中庸馀论
大学士李光地撰
性也情也心也皆主于人而为言者也在天则但曰命
尊天之辞也虽然易传有之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则天
有心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则天有情又曰天德曰天
地之德德即性也则天有性是数者皆假人之所有以
名天地天人之理一也性则太极也太极动静而情与
心见矣然则何不曰性而曰太极亦尊天之辞也朱子
中庸馀论 第 1b 页 WYG0210-0027d.png
之释太极也曰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又曰极者至
极之义标准之名惟为造化之枢纽也斯所以为至极
之义也惟为品汇之根柢也斯所以为标准之名也今
夫物之有枢有纽皆其旋动之宗挈系之本也天地之
显设者曰象默运者曰气其灵运者曰神性不可以象
定也不可以气定也并不可以神定也而实神之所以
妙气之所以运象之所以设乃其所以主张纲维居无
中庸馀论 第 2a 页 WYG0210-0028a.png
事而推行是者言天至此则无以复上之故曰至极之
义也物之有根柢也种也其所生之实虽千万之繁莫
不肖而似焉天地之性万物之所肖而似也故人则具
体而微物则或但有其一体要皆以天地之性为性而
终古不易如有所望以为正所则以为平者故曰标准
之名也惟其有所以为性者德者是以流行而赋于物
则谓之命矣物各受其所赋则为人之性物之性矣论
道者断自天命如作易者断自两仪太极之缊不可得
而闻也默而识之可也
中庸馀论 第 2b 页 WYG0210-0028b.png
元亨利贞天德也元之气为春其职生亨之气为夏其
职长利之气为秋其职收贞之气为冬其职藏人之生
也得乎元之德以为仁得乎亨之德以为礼得乎利之
德以为义得乎贞之德以为智及乎感于物而动也由
仁而发则为恻隐由礼而发则为辞让由义而发则为
羞恶由智而发则为是非故曰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
交五行之秀气也仁义礼智者性也恻隐羞恶辞让是
中庸馀论 第 3a 页 WYG0210-0028c.png
非者情也性情皆道心也达乎天德者也虽然理乘于
气而行故道心丽于人心而发人心者爱也恶也欲也
惧也爱之发为喜恶之发为怒欲之发为乐惧之发为
忧人心动而吉凶判焉是故喜者吉之根也怒者凶之
根也乐者吝之根也忧者悔之根也必也爱而仁斯其
喜也道矣恶而义斯其怒也道矣欲而礼斯其乐也道
矣惧而智斯其忧也道矣必也动乎恻隐是谓爱而仁
矣动乎羞恶是谓恶而义矣动乎辞让是谓欲而礼矣
动乎是非是谓惧而智矣必也由仁而喜也道斯有所
中庸馀论 第 3b 页 WYG0210-0028d.png
吉矣由义而怒也道斯无所凶矣由礼而乐也道斯无
所吝矣由智而忧也道斯无所悔矣吉凶悔吝之介兴
衰治乱之几也是故喜者治之象也怒者乱之象也乐
者盛之象也哀者衰之象也必也喜而仁斯治可致矣
怒而义斯乱可止矣乐而礼斯盛可保矣哀而智斯衰
可兴矣礼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乐者先王之所以饰
乐也兵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刑者先王之所以饰哀
中庸馀论 第 4a 页 WYG0210-0029a.png
也必也礼而行于仁斯喜可以致治矣乐而节以礼斯
乐可以保盛矣师而出以义斯怒可以沮乱矣刑而析
以智斯哀可以扶衰矣是故喜怒哀乐心之机学之要
也自此而上则通于天君子以之顺性命之理焉自此
而下则达于世君子以之持气数之权焉
喜乐阳也怒哀阴也喜极则生乐怒过则生哀以类相
生者也哀生喜乐生怒反类相生者也虽然哀生喜也
易致乐生怒也难持心满则愈不足也气满则愈不制
也智昏则愈不思也是故怒生哀哀生喜乱而向治者
中庸馀论 第 4b 页 WYG0210-0029b.png
也喜生乐乐生怒治而入乱者也善检身者不于乐生
怒之时而于喜生乐之际
木金水火统之者土也仁义礼智统之者信也爱恶欲
惧统之者思也喜怒哀乐统之者和也是故诚则仁义
礼智存矣思则爱恶欲惧正矣和则喜怒哀乐平矣土
周流终始而旺于四时之季四时之季者相生之界也
故爱欲恶惧相生之界则当节之以思也喜乐怒哀相
中庸馀论 第 5a 页 WYG0210-0029c.png
生之界则当节之以和也节之者谓迟焉而勿容遽也
节之以思则理明而气定节之以和则气定而理明
木火金水运而木德常伸仁义礼智行而仁道常贯故
爱恶欲惧之丛生欲其爱心之常在也喜怒哀乐之杂
发欲其喜气之常流也
四德主于贞五常妙于智是故惧者平恶而节爱欲者
也哀者杀怒而生喜乐者也忧惧亦情也而君子以制
其情焉
是非与惧同位知是非则知惧矣怵惕而后恻隐是仁
中庸馀论 第 5b 页 WYG0210-0029d.png
之情生于惧也恭而后敬是礼之情生于惧也羞而后
恶是义之情生于惧也惧者众情之摄也生人之命也
小人为畏威学者为畏义君子为畏天
喜而惧则不至于乐矣乐而惧则不至于怒矣怒而惧
则不至于哀矣哀者必惧故能生喜也
人心者爱恶欲惧也外物引之故危道心者仁义礼智
也形气隔之故微精以别之则不杂于物而人心可安
中庸馀论 第 6a 页 WYG0210-0030a.png
矣一以守之则不已于命而道心可著矣精者所以审
于几也一者所以存其诚也中庸诚在几先虞廷则自
精而一何也中庸首言性故以性为主而必存诚以立
其本也虞廷首言人心故以人心为要而必审几以谨
其动也二者之功交养互发故中庸卒章内省则精也
敬信则一也犹虞廷之指也典谟卒章惟时则戒惧也
惟几则谨独也犹中庸之指也
形色天性也本无精粗者也然性纯乎理由理而动则
天下之公也形梏于物交于物物与物对而私生矣心
中庸馀论 第 6b 页 WYG0210-0030b.png
者神明知觉妙乎形性者也指其根于性而发则道心
也指其杂于形而发则人心也人心者口鼻耳目四肢
之用是盖道心之所以兼体而不离同流而不息者非
恶也危焉而已危之云者谓其一蹴而至于恶也好恶
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而天理灭焉则大恶至
矣是故人心非恶而恶由是生荀卿因是而累性非也
佛氏因是而黜形亦非也
中庸馀论 第 7a 页 WYG0210-0030c.png
允执厥中其言中之原乎在心则浑乎性命之真夫焉
有所倚在事则卓乎义理之正旁行而不流皆执中之
谓也兼中和之义者也君子时中亦然言其贯动静通
行止合内外而无时不中也说者以达变行权为时中
失其指矣
言中肇于唐虞庸之义于何起也曰舜言允执其中矣
而继之曰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夫言必有稽
谋必有询皆求道于庸之谓也故夫子称舜之智自好
问好察迩言以至于用中不言庸而庸之义具矣
中庸馀论 第 7b 页 WYG0210-0030d.png
聪明而优于知者启以道之中未必契愚者则又不可
晓解也故必使之从事于行则智者以躬践而渐就实
愚者以率教而渐知方因行而自有得于知矣淳实而
笃于行者抑以道之中未必返不肖者则又不可检束
也故必使之从事于知则贤者以讲明而渐就正不肖
者以闻义而渐格非因知而自有得于行矣盖智者高
明非不能行贤者笃志非不能知故但因其所短而补
中庸馀论 第 8a 页 WYG0210-0031a.png
之也愚者多纯厚未必不能行不肖者多聪慧未必不
能知故又因其所长而用之也教化盛时随材造就所
以使民不失其性而咸协于中者如此及王道之衰教
化既微则任其气质之偏而有四者之弊智者不行故
过于智愚者不行则益其愚贤者不知故过于贤不肖
者不知故重其不肖是以观于民性之失有以知夫道
之不行不明也道之不行不明故人有过不及之偏自
人有过不及之偏而道益以不行不明矣始于王泽之
竭学校之衰而成于学术之分俗化之敝人能弘道故
中庸馀论 第 8b 页 WYG0210-0031b.png
在上与在下者皆交有责焉
知仁为性之德固已勇者气也何以谓之德也曰三德
皆根于诚者也仁者诚之厚智者诚之通勇者诚之强
博厚高明悠久之义也皆根于诚则同为性之德也明
矣仁义礼智信无勇何也言信则勇在其中也信即诚
也诚者实也勇者果也草木之成者曰实又曰果皆确
然成就而不虚之称也志之决矣气亦副焉非诚之至
中庸馀论 第 9a 页 WYG0210-0031c.png
而能与于此哉
夫妇之所知能圣人之所不知不能非两端也一事而
已就一事言之夫妇所知能者此也圣人所不知能者亦
此也非其充周著见之至则夫妇何以易非其精深微
妙之极则圣人何以难此君子之道所以为费而隐也
虽然精深微妙者不离乎充周著见之中此君子之道
所以即费即隐而别无隐之可索也夫圣人之圣也天
地之大也其知其能岂得与夫妇同然而道即夫妇之
道也天地之道著察于夫妇故夫妇之道著察于天地
中庸馀论 第 9b 页 WYG0210-0031d.png
也既曰著察则但有大小之殊分而无隐显之二观彼
舍日用而求之窈冥玄默之中安能和同天人之际哉
四方北为幽四时冬为幽一日夜为幽四德智为幽五
伦夫妇为幽幽者显之基是以君子之学谨于独知君
子之行防于暗室也
父子兄弟缘夫妇而有故为家道之先父子兄弟以有
夫妇而疏故为齐家之始
中庸馀论 第 10a 页 WYG0210-0032a.png
人伦卑迩者也天地鬼神高远者也然就人伦言之又
自有远迩高卑之异君臣朋友远者也一家之亲近者
也必顺亲而后可以信友获上是行远自迩之意也就
远者言之则堂廉之分比朋游之好又为远且高矣就
近者言之寝门之节比同怀之驩床箦之昵又为远且
高矣就兄弟妻子言之则妻子又为近卑然必信友而
后获上妻子合而后兄弟翕兄弟和而后父母顺是登
高自卑之意也盖父母于子无不爱故其心常欲兄弟
之和而人之于兄弟亦无不少而相乐者自有妻子之
中庸馀论 第 10b 页 WYG0210-0032b.png
后而不能必其同心于是兄弟之欢日薄而且相怨尤
者有矣故必曰妻子之好合如琴瑟之同调而无异声
然后兄弟和乐且耽嗜以终身而无倦厌也又重申之
曰宜尔室家者在乎乐尔妻孥而已夫妇之为齐家之
本者以此
鬼神者人伦之推也祖宗自父母而推者也天地自祖
宗而推者也群望百灵自尊长而推者也圣贤明祀自
中庸馀论 第 11a 页 WYG0210-0032c.png
师友而推者也百族庶类之祭自胞与而推者也
鬼神者虽有屈伸之异名然其为神则一也天地日月
山川常伸者也祖宗先圣先贤既屈者也常伸者与生
人之道而长流既屈者亦与生人之本而不二况乎其
功之不可忘道之不可息者气虽屈其神则亦与天地
日月山川常伸而不穷也故分而言之曰鬼神合而言
之则神也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者何也言以
一身之鬼神知凡天地间之鬼神也一身之中阴精之灵
中庸馀论 第 11b 页 WYG0210-0032d.png
曰魄阳气之灵曰魂犹之天神而地灵也常伸不穷者
也思虑动作之杂揉者曰游魂游魂作为万事而有动
静之变犹之游气纷扰生为万物而有聚散之殊也或
伸或屈者也魂之动也乘于生气如神之从天其静也
藏于精魄如鬼之从地精气魂魄合而为一故天地人
鬼之道上下同流焉
人交于鬼神者正也鬼神交于人者变也人以正而交
中庸馀论 第 12a 页 WYG0210-0033a.png
于鬼神如祭祀占祷之类正中之正也以邪而交于鬼
神如淫祠黩祀之类正中之变也鬼神以正而交于人
如示象告警之类变中之正也以邪而交于人如见怪
兴妖之类变中之变也古者以正感正故幽明之接无
非教也后世以邪感邪故欺诈诬异之事生焉中庸之
言鬼神也以体物而其交之之道则惟在乎斋明承祀
致敬无斁此三代圣人所以通幽明之际使之无间者
也
人交于鬼如魂交于魄也昼之有思是也鬼交于人如
中庸馀论 第 12b 页 WYG0210-0033b.png
魄交于魂也夜之有梦是也人交于鬼则鬼之灵即人
之灵也故曰其鬼不灵若鬼交于人则其所凭依者如
其所自为矣而鬼亦灵怪矣哉夫至治之世非鬼不灵
也灵不二于人也如曰至人无梦非无梦也梦不异于
思也
主德言之孝者德之大也主孝言之德者孝之大也德
莫先于仁仁莫先于孝非孝而德何以修然全德之为
中庸馀论 第 13a 页 WYG0210-0033c.png
仁全仁之为孝非德而孝何以尽墨子佛氏之德而无
孝故不足为至德也匹夫之孝而无德故不足为大孝
也知德而不知孝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不敬其亲而
敬他人者也内失其本心外悖于礼教而何有于德知
孝而不知德者爱亲而恶于人敬亲而慢于人者也其
心不能推而通其辱又将踵而至而何有于孝故君子
之德也推亲亲之厚以大无我之公此之谓至德要道
也君子之孝也合四海之欢以尽事亲之道此之谓大
孝也德之始自孝而推焉德之成以孝为极焉然则圣
中庸馀论 第 13b 页 WYG0210-0033d.png
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命者赋于生初之目也而亦申于有生之后之称也盖
凡诗书之中圣贤所训言命云者此两端而已赋于生
初者以彝秉言者也继之者善成之者性是也申于生
后者以明威言者也修吉悖凶福善祸淫是也夫惟降
于初者无不善故所禀之气质有所不足言夫惟应于
后者无不公故所遇之气数有所不足道后世专以所
中庸馀论 第 14a 页 WYG0210-0034a.png
禀所遇言命者君子不谓命也
所禀所遇可以言气不可以言命然而亦命也何则性
命之理行乎其中也学问之精微自变化气质而起也
事业之光大由转移气数而生也故曰蒙以养正圣功
也非蒙则无功又曰吉凶生大业非吉凶则无业微独
中人凡士为然也自古圣贤未有不发愤于自励而遗
投以多艰者也天之道如奕非胜败之局尽则不知其
技之精也如驭马如操舟非夷险之路穷则不知其工
之善也世之治乱生于人之善恶善恶之生不齐故治
中庸馀论 第 14b 页 WYG0210-0034b.png
乱之变不止不能有善而无恶有治而无乱者非天之
意也势也而天之意即存乎其间故其初也畀之以正
性其终也鉴之以明命其中善恶之杂揉治乱之纠纷
虽若有所不得已焉尔然圣贤于是而尽其理成其能
天地于是而通其变神其化不曰命实为之谓之何哉
天命犹君命也其始无不正如君之授我以职业也其
终无不正如君之课我以功罪也中间有所禀焉所遇
中庸馀论 第 15a 页 WYG0210-0034c.png
焉正不正参错而不齐如臣之当职者有能否而所当
之职有剧易也虽然知职业之不可虚旷则在我之能
否所必竭焉知赏罚之必无僭滥则目前之剧易所必
安焉是故不以能否剧易二其心而惟尽其所受之职
者可以告无罪于君矣不以所禀所遇二其心而惟顺
其所受之正者可以告无罪于天矣
古者庙制则自上而下非薄于下也为其典之隆而物
之备故分有所限也丧期则自下而上非薄于上也为
其职之重而事之繁故恩有所杀也然限之者典与物
中庸馀论 第 15b 页 WYG0210-0034d.png
而已而其敬不限杀之者仪与节而已而其哀不杀故
丧祭之文不同而哀敬之情相准也中庸以三年之丧
之达乎天子明上祀之礼之达乎庶人近世大贤以服
制之逮高曾明祭祀之不止于祖祢皆深得礼意者乎
末者本之推也一家之中兄弟末也父母本也兄弟同
出于父母者也族姓末也祖宗本也族姓同出于祖宗
者也天下之大民物末也天地本也民物同出于天地
中庸馀论 第 16a 页 WYG0210-0035a.png
者也如树之有根也滋其根则枝叶蕃如水之有源也
浚其源则派流盛故孝于父母者未有不以父母之心
为心而友于兄弟者也孝于祖宗者未有不以祖宗之
心为心而厚于族姓者也孝于天地者未有不以天地
之心为心而爱及民物者也古之制礼者崇本以报其
亲矣犹谓族类之必有初也而推至于祖追远以逮其
祖矣犹谓气化之必有始也而推至于帝影响之昧昧
而区宇之寥寥积气之息息而神理之昭昭察乎此者
之谓圣明体乎此者之谓仁孝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也
中庸馀论 第 16b 页 WYG0210-0035b.png
何难之有哉
父子兄弟君臣朋友夫妇伦也仁义礼智信性也语其
本之合则仁贯五伦焉义礼智信亦贯五伦焉语其用
之分则父子之亲主仁者也君臣之义主义者也长幼
之序主礼者也夫妇之别主智者也朋友之信主信者
也
父子兄弟以亲相亲也天之合也君臣朋友以尊贤相
中庸馀论 第 17a 页 WYG0210-0035c.png
尊也人之合也夫妇人合之终天合之始也何言乎人
合之终朋友君臣同类而男与女不同类也何言乎天
合之始有夫妇而后有父子兄弟也自春而秋天地之
气自合渐判故父子兄弟朋友君臣象之冬者判之极
合之始也故夫妇象之天地之气不判则不合故夫妇
之道不别则不亲
性之纲仁义而已矣伦之纲亲贤而已矣父子兄弟亲
之属也主于仁者也君臣朋友贤之属也主于义者也
节文斯二者之谓礼知斯二者之谓智实斯二者之谓
中庸馀论 第 17b 页 WYG0210-0035d.png
信然而仁之最重者父子也兄弟则自父子而杀之自
仁而即义义之最重者君臣也朋友则自君臣而等之
自义而即仁兄弟曰长幼朋友亦曰长幼而礼者仁义
之杂也长幼之序所以又主于礼者此也察于人伦者
必察其所自始夫妇之合人类之始推而上之乾父坤
母则天理之原也知此然后知自异于禽兽而人伦有
所基而智者仁义之基也夫妇之别所以又主于智者
中庸馀论 第 18a 页 WYG0210-0036a.png
此也朋友在礼之中而又别之曰信犹土在夏之中而
又别之曰中央也物盛则虑其根本之薄故有土以养
之也礼盛则虑其实意之衰故有信以厚之也朋友者
情非若亲之不可离分非若君之不可逃其合也纯乎
以心合焉其交也纯乎以德交焉则莫实于是矣其伦
无当于五服然五服弗得弗亲而信者五常之总也朋
友之交所以又主于信者此也
忠信之义一也而君主忠友主信何也忠者尽心其事
之谓也信者不欺其言之称也事君者尽心于所职则
中庸馀论 第 18b 页 WYG0210-0036b.png
不欺其君者在其中矣交友者以实而相告则尽心于
友者不外是矣何则事君以行吾道也取友以闻吾过
也人伦之设本指如是也及道之衰反以分君事者之
众而不引为己责反以偶失言于朋友为无伤而不要
之以诚是故忠信者心之主也无所不贯者也忠主事
信主言致之于君友焉各自其切者为教也
五常之发智在仁前故学问之道知先而行继也五常
中庸馀论 第 19a 页 WYG0210-0036c.png
之具信为之总故学问之本诚存而德修也
信统五常仁亦统五常盖以其发言之则智属知仁礼
义属行智在仁先仁包礼义而不包智也以其存言之
则仁即诚之所以为诚者智在仁内故包礼义而亦包
智也言存诚则仁为统体故曰修道以仁而又曰诚者
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言立诚则仁为要归故曰知仁
勇而又曰不明乎善不诚乎身
知仁之成存乎勇知行之决存乎志耻不若人则志之
矣故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馀论 第 19b 页 WYG0210-0036d.png
仁义礼智信者五行之德也诚明者阴阳之道也而诚
者又即太极之真也今夫乾专言之则太极也偏言之
则对阴而为阳又析言之则对亨利贞而为乾元要之
阳统阴也元统天也此诚之义所以为大也阳以成岁
为名而以阴为用诚者贯乎终始而以明为用仁智者
德之纲而以礼义为用其致一也此易震坎艮所以居
东北括岁之始终巽离兑所以居西南而佐阳乎其中
中庸馀论 第 20a 页 WYG0210-0037a.png
也智对仁言之则仁诚而智明言至圣者所以首于聪
明睿知言至诚者所以首于肫肫之仁也对礼义言之
则仁智存于心皆属诚礼义见于事皆属明言至诚者
所以以仁智为性之德言圣人之道者所以必极于礼
仪三百威仪三千也盖智者终始枢轴故其德兼阴兼
阳而可以互用
学问之道曰诚曰志曰学曰行又曰敬者何也曰敬者
所以存其诚持其志致精于学而强于行也先儒之言
曰立志以端其本居敬以持其志穷理以致其知躬行
中庸馀论 第 20b 页 WYG0210-0037b.png
以践其实而不及乎诚者何也曰志即诚之发非二物
也故言其发则存者可知言志之笃则诚之笃可知矣
于是而敬以持之上以防志之懈而下以检知行之疏
故圣贤相传敬为大焉
天命之性浑然至实而万理具于其中故自诚而明者
性之体也圣人之教粲然皆备而莫非以复其性故自
明而诚者教之用也君子之学有事于性则所谓尊德
中庸馀论 第 21a 页 WYG0210-0037c.png
性者是也存久则自明以是而极深研几无不达也诚
则明矣之说也有事于教则所谓道问学者是也积久
则自得以是而返躬实体无不裕也明则诚矣之说也
然易称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子夏谓博学笃志切问近
思则仁在其中矣
中也者大本也本不虚立实理涵焉故曰诚和也者达
道也道不虚行精义著焉故曰明诚者贯终始者也明
者行乎其间者也故曰诚则明矣则明自诚始又曰明
则诚矣则明以诚终忠信诚也修辞明也然修辞者以
中庸馀论 第 21b 页 WYG0210-0037d.png
立其诚而已故诚一也而有存诚立诚之异忠信者
存之于心则所谓闲邪存其诚也修辞者立之于事
则所谓言信而行谨也其在于天则乾元者其心也万物
资始诚之源也变化者其事也各正性命诚斯立焉是
故元者诚之始利贞者诚之终其间蔚然嘉会而属乎
明明之分者亨而已矣草木之种曰实其枝叶之英曰
华其果蓏又曰实实诚也华明也始于实发于华而终
中庸馀论 第 22a 页 WYG0210-0038a.png
于实此天德之形寄于万物者也虽然明非外诚而有
即诚而明具焉诚不离明而得由明而诚至焉果实之
心往往有枝叶之形则其本之所含也然必条达之以
复生实焉则其用之所就也至于实成而复生则其性
不息而其命不穷故君子之学也立一心以穷万理制
万事而终也自得其心与天地不二之神不已之化同
运而并行焉
尽已之性推以尽人之性固也何以遂能尽物之性也
曰物之性大略与人同也朱子所谓虎狼蜂蚁鸿雁雎
中庸馀论 第 22b 页 WYG0210-0038b.png
鸠之属其特专笃者尔若乃禽畜之类其生也莫不有
母子之爱无不有兄弟之亲至于燕雀则有雌雄而知
夫妇知夫妇则有父子凡禽兽之雄桀者则能统率威
伏其群犬马识豢养之恩是有君臣下及鱼鳖上及飞
鸟各以其类游翔是有朋友凡此皆天理之自然故物
之性与人不得而异特其禀气之偏也是以明于此而
暗于彼也禀气之塞也是以生而有之长而忘之也故
中庸馀论 第 23a 页 WYG0210-0038c.png
禽兽之异于人者不能推不能久尔性则犹人之性也
先王推恩以及禽兽故不夭夭不杀胎所以幼其幼息
老物所以老其老盖不特孳物之生而欲收其用实以
顺物之理而不伤其心也推之而山林以时入草木以
时伐凡其能顺太和以育万物者莫非己性之流行焉
异学混而一之则不知亲亲仁民爱物之等百姓日用
而不知则又昧于本性之同以圣贤之言观之则天地
万物之为一体者可见矣
草木之性与禽兽又异矣然莫不有种以相生焉是其
中庸馀论 第 23b 页 WYG0210-0038d.png
父子也同植则丛生焉是其兄弟朋友也有牝牡之类
焉是其夫妇也有乔夭之分焉是其君臣也春而条则
应乎仁之生夏而华则应乎礼之盛秋而实则应乎义
之敛冬而枯则应乎智之藏是故性命之理塞乎天地
之间诚非有我所得私矣
草木群生而不相害禽兽则有攫搏踶齧矣禽兽怒则
争饥则噬尔人则其机无已而其欲无厌如此则是禽
中庸馀论 第 24a 页 WYG0210-0039a.png
兽于草木人于禽兽不但无以相愈而且不相如也曰
草木不相害矣而能相利乎禽兽则有厚于情笃于义
而相爱敬者矣禽兽之能爱敬其及几何乎人则自亲
而疏自族党而乡国可以无不周也由此观之贵贱可
识也况乎人之至者德加于四海泽流于万世殆将与
天地参焉而岂万物所可同哉然则人之害大于物者
何也曰惟其利之大故其反是也其害亦甚大也虽然
不可以幽厉之不由而泯成能之烈是故三才之并立
尚矣
中庸馀论 第 24b 页 WYG0210-0039b.png
人之性得五常之全故人之伦具五品之道其有近于
偏者而未尝缺也有近于塞者而未尝泯也矫之则正
撤之则明如草木之有种也虽旱暵枯槁而遇雨则复
生如火之有烬也虽重宿密覆而遇嘘则复炎非如物
之偏而至于缺塞而至于泯也是故人与人之分但言
昏明不言通塞但言粹駮不言偏正孔子所谓相近者
此也孟子所谓性善者此也
中庸馀论 第 25a 页 WYG0210-0039c.png
圣人不贵前知之术而有前知之道何也曰圣人之前
知也以理不以数理也者天意之大者也数也者天事
之细者也人与人之相交也而尽得其大指焉则人之
所赖也况天心之至公乎人与人之相交也而尽察其
细微焉则人之所害也况天机之至幽乎且夫意其不
变者也故其求之也虚宽而不忒事其屡变者也故其
察之也密细而多差知其意则事有相反者而不之疑
也而决事也明矣察其事则意有相反者而不之知也
而失意也远矣人犹如此况天道乎易言极数知来何
中庸馀论 第 25b 页 WYG0210-0039d.png
也曰此以理而极数者也非后世之所谓数也如寒暑
之有候而昏明之有期如风雨之有象而星辰之有禨
揆之天道而通其变化合之人事而烛其几微然后占
之以象类衍之以龟蓍是则所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者也
诗言文王性与天合者不一而尽先圣上达之秘不可
测窥也虽然吾于易而见文王之心焉乾也者天也无
中庸馀论 第 26a 页 WYG0210-0040a.png
不统者也今居西北阴成之后而直微阳未动之初天
命绝续间不容发此不息之机天之大用所以行而无
声无臭之本天之全体所以具也用也者帝也体也者
神也一阴一阳之交阳每胜阴不胜则流行之机息矣
帝之所以健而能战也一动一静之交而静常涵动不
静则冲漠之本二矣神之所以妙而无方也体则于穆
用则不已天德其不可为首也乎而其端倪于此图见
之呜呼非文王之德之纯孰能知之哉
立志存心尊德性之事也穷理践行道问学之事也蕞
中庸馀论 第 26b 页 WYG0210-0040b.png
然梏于有我之私混然与世相浊志不立之病也义理
无沈浸之功气质无深厚之养心不存之病也中庸所
谓致广大者前之博厚是也所谓极高明者前之高明
是也所谓温故敦厚者前之悠久是也是皆性之德也
在圣人则无息在君子则不息焉尔矣虽然博厚者兼
载也高明者下济也悠久者常新而日积也体用之不
相离是以君子精义之学日进无疆切实之修细行必
中庸馀论 第 27a 页 WYG0210-0040c.png
谨至于取之左右逢其源动容周旋中礼然后尊德性
之事备
诚则明矣故论至诚尽性而推之圣人之道洋洋优优
而流行于天下然其终必曰大德敦化乃所以为大也
明则诚矣故论至圣时出而本之至诚之心肫肫渊渊
浩浩而上达乎天德然其终必曰非聪明圣智则不足
以知之
溥博渊泉者大本也非渊泉不足为本非溥博不足为
大本也时出者发而中节也不言出则非发不言时出
中庸馀论 第 27b 页 WYG0210-0040d.png
则非发而皆中节也喜而中节无所为喜也宽裕温柔
而已矣怒而中节无所为怒也发强刚毅而已矣乐而
中节无所为乐也斋庄中正而已矣忧而中节无所为
忧也文理密察而已矣四者小德之川流也肫肫之仁
大德之敦化也喜怒哀乐其变不同而分之各一其仁
焉合之浑然一仁焉如孝子之为孝也爱之则喜而不
忘怒之则惧而无怨安居则乐病则忧丧则哀见不礼
中庸馀论 第 28a 页 WYG0210-0041a.png
于其亲者则怒而其为孝不二也如仁人之为仁也喜
则天下利之怒则暴乱者畏之嘉与为善而乐天下之
乐哀悯无辜而忧天下之忧而其为仁不分也此五行
之生所以气殊质异各一其性而浑然一太极也子曰
吾道一以贯之而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者以此
和之至则不见其喜怒哀乐也故曰不赏不怒中之至
则不见其戒谨恐惧也故曰笃恭上天之载载者始也
犹言本也天之本始无声无臭在人则未发之体性命
之原也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文王之不赏不怒也
中庸馀论 第 28b 页 WYG0210-0041b.png
小心翼翼昭事上帝文王之笃恭也故能不识不知顺
帝之则穆穆不显与无声无臭者泯然而同归焉
中庸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