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孝经孔氏传-汉-孔安国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1a 页 WYG0182-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六
 古文孝经孔氏传    孝经类
  提要
    (臣/)等谨案古文孝经孔氏传一卷旧本题汉
    孔安国传日本信阳太宰纯音据卷末乾隆
    丙申歙县鲍廷博新刋跋称其友汪翼沧附
    市舶至日本得于彼国之长崎澳核其纪岁
    干支乃康熙十一年所刋前有太宰纯序称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1b 页 WYG0182-0001b.png
    古书亡于中夏存于日本者颇多昔僧奝然
    适宋献郑注孝经一本今去其世七百馀年
    古书之散逸者亦不少而孔传古文孝经全
    然尚存惟是经国人相传之久不知历几人
    书写是以文字讹谬鱼鲁不辨纯既以数本
    校雠且旁及他书所引苟有足徵者莫不参
    考十更裘葛乃成定本其经文与宋人所谓
    古文者亦不全同今不敢从彼改此传中间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2a 页 WYG0182-0002a.png
    有不成语虽疑其有误然诸本皆同无所取
    正故姑传疑以俟君子今文唐陆元朗尝音
    之古文则否今因依陆氏音例并音经传庶
    乎令读者不误其音云云考世传海外之本
    别有所谓七经孟子考文者亦日本人所刋
    称西条掌书记山井鼎辑东都讲官物观补
    遗中有古文孝经一卷亦云古文孔传中华
    所不传而其邦独存又云其真伪不可辨末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2b 页 WYG0182-0002b.png
    学微贱不敢辄议云云则日本相传原有是
    书非鲍氏新刋赝造此本核其文句与山井
    鼎等所考大抵相应惟山井鼎等称每章题
    下有刘炫直解其字极细写之与注文粗细
    弗类又有引及邢炳正义者为后人附录此
    本无之为少异耳其传文虽證以论衡经典
    释文唐会要所引亦颇相合然浅陋冗漫不
    类汉儒释经之体并不类唐宋元以前人语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3a 页 WYG0182-0002c.png
    殆市舶流通颇得中国书籍有桀黠知文义
    者摭诸书所引孔传影附为之以自誇图籍
    之富欤考元王恽中堂事纪有曰中统二年
    高丽世子植来朝宴于中书省问曰传闻汝
    邦有古文尚书及海外异书答曰与中国书
    不殊高丽日本比邻相接海东经典大概可
    知使果有之何以奝然不与郑注并献至今
    日而乃出足徵彼国之本出自宋元以后观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3b 页 WYG0182-0002d.png
    山井鼎亦疑之则其事固可知矣特以海外
    秘文人所乐睹使不实见其书终不知所谓
    古文孝经孔传不过如此转为好古者之所
    惜故特录存之具列其始末如右乾隆四十
    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4a 页 WYG0182-0003a.png
古文孝经孔氏传原序
先王之道莫大于孝仲尼之教莫先于孝自六经而下
无非孔氏遗书其有出孝经之右者乎何以言之天下
无有无父母之人故也孝经有二本其一河间王所得
十八章者谓之今文其一鲁共王坏孔壁所得竹牒科
斗文二十二章者孔安国所为作传谓之古文安国曰
今文十八章文字多误又曰河间王所上虽多误然以
先出之故诸国往往有之汉先帝发诏称其辞者皆言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4b 页 WYG0182-0003b.png
传曰其实今文孝经也由是观之今文孝经之行也已
久矣古文者虽安国为之训传盖当时未之行也迨乎
汉季马季长拟作忠经十八章效今文孝经也郑康成
注孝经亦其今文者也自是厥后今文孝经之行弥盛
而古文亦与之俱行至唐明皇亲注孝经虽兼取孔郑
二家之说然其经则用今文取其阙闺门章也于是古
文孝经遂废不行至宋邢炳依明皇御注作正义然后
孝经唯御注本行于世郑注遂亡古文孝经亦亡其传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5a 页 WYG0182-0003c.png
文而仅存其经文宋人尊信孝经者莫若司马温公然
特得古文本经而读之耳不睹孔传也自二程至朱熹
氏皆疑孝经以为后人所拟作朱子又妄改易本经篇
章著为经一章传十四章且删去其本文二百馀字孔
子曰信而好古若朱子者可谓拂矣自是以来学朱氏
者举不信孝经塾师不以为教至令童子辈目弗见孝
经悲夫先王之道莫大于孝仲尼之教莫先于孝夫子
不曰乎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以后世人主不读书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5b 页 WYG0182-0003d.png
则已苟读书者必自孝经始况下焉者乎今朱氏之徒
不读孝经而学心法其不为浮屠之归者几希夫古书
之亡于中夏而存于我日本者颇多宋欧阳子尝作诗
称逸书百篇今尚存昔僧奝然适宋献郑注孝经一本
于太宗司马君实等得之大喜云今去其世七百有馀
年古书之散逸者亦不少而孔传古文孝经全然尚存
于我日本岂不异哉予尝试检其书古人所引孔安国
孝经传者及明皇御注之文邢炳以为依孔传者毕有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6a 页 WYG0182-0004a.png
特有一二字不同耳得非传写之互讹乎先儒多疑孔
传以为后人伪造者予独以为非经曰身体发肤受之
父母弗敢毁伤孝之始也诸家解皆以为孝子不得以
凡人事及过失毁伤其身体孔传乃以为刑伤盖三代
之刑有劓刵及宫非伤身乎剕非伤体乎髡非伤发乎
墨非伤肤乎以此观之孔传尤有所当也王仲任亦尝
诵是经文而曰孝者怕入刑辟刻画身体毁伤发肤少
德泊行不戒慎之所致也合而观之可以见古训焉如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6b 页 WYG0182-0004b.png
从诸家说则忠臣赴君难者不避水火兵刃节妇有断
发截鼻者彼皆为不孝矣是说不通也余故曰孔传者
安国所作无疑也或曰尚书之文奇古难读安国传之
其言甚简孝经之文平易安国传之乃不厌繁文何也
曰传尚书者为学士大夫也故不尽其说使读者思而
得之传孝经者为凡人也故丁宁其言以告谕之此其
所以不同也呜呼夫孝者百行之本万善之先自天子
至庶人所不可以一日废也夫孝不可以一日废则孝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7a 页 WYG0182-0004c.png
经亦不可以一日废也夫自朱氏之学行而孝经久废
于世(纯/)常慨焉幸孔壁古文孝经并与安国之传存于
我日本者宁不知珍而宝之哉惟是经国人相传之久
不知历几人书写是以文字讹谬鱼鲁不辨(纯/)既以数
本校雠且旁及他书所引若释氏所称述苟有足徵者
莫不参考十更裘葛乃成定本其经文与宋人所谓古
文者亦不全同今不敢从彼改此盖相承之异未必宋
本之是而我本之非也传中间有不成语虽疑其有误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7b 页 WYG0182-0004d.png
然诸本皆同无所取正故姑传疑以俟君子今文唐陆
元朗尝音之古文则否今因依陆氏音例并音经传庶
乎令读者不误其音矣书成而欲刻之家塾则浅田思
孝出其橐装以助费遂趣命工从事予未能为吾家孝
子且为孔氏忠臣云尔太宰纯谨序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8a 页 WYG0182-0005a.png
古文孝经孔氏传
               孔安国
孝经者何也孝者人之高行经常也自有天地人民以
来而孝道著矣上有明王则大化滂流充塞六合若其
无也则斯道灭息(行下孟反滂普/光反塞先北反)当吾先君孔子之世
周失其柄诸侯力争道德既隐礼谊又废至乃臣弑其
君子弑其父乱逆无纪莫之能正是以夫子每于閒居
而叹述古之孝道也(弑施志反下/同閒音闲)夫子敷先王之教于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8b 页 WYG0182-0005b.png
鲁之洙泗门徒三千而达者七十有二也贯首弟子颜
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性也至孝之自然皆不待谕而
寤者也其馀则悱悱愤愤若存若亡(敷芳无反洙音殊/泗音四有音又下)
(有二同骞起虔反悱/芳匪反愤房粉反)唯曾参躬行匹夫之孝而未达天
子诸侯以下扬名显亲之事因侍坐而咨问焉故夫子
告其谊于是曾子喟然知孝之为大也遂集而录之名
曰孝经与五经并行于世(参所金反坐才/卧反喟苦位反)逮乎六国学
校衰废及秦始皇焚书坑儒孝经由是绝而不传也(逮/大)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9a 页 WYG0182-0005c.png
(计反又音代下同校户孝/反焚扶云反坑苦庚反)至汉兴建元之初河间王得
而献之凡十八章文字多误博士颇以教授后鲁共王
使人坏夫子讲堂于壁中石函得古文孝经二十二章
载在竹牒其长尺有二寸字科斗形(共音恭坏音怪牒/徒协反长直亮反)
鲁三老孔子惠抱诣京师献之天子天子使金马门待
诏学士与博士群儒从隶字写之还子惠一通以一通
赐所幸侍中霍光光甚好之言为口实(好呼报/反下同)时王公
贵人咸神秘焉比于禁方天下竞欲求学莫能得者每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9b 页 WYG0182-0005d.png
使者至鲁辄以人事请索或好事者募以钱帛用相问
遗鲁吏有至帝都者无不赍持以为行路之资故古文
孝经初出于孔氏(使色吏反索所/白反遗唯季反)而今文十八章诸儒
各任意巧说分为数家之谊浅学者以当六经其大车
载不胜反云孔氏无古文孝经欲矇时人度其为说诬
亦甚矣(数色主及胜音升/矇音蒙度待洛反)吾悯其如此发愤精思为之
训传悉载本文万有馀言朱以发经墨以起传庶后学
者睹正谊之有在也(思息嗣反传直/恋反下皆同)今中秘书皆以鲁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10a 页 WYG0182-0006a.png
三老所献古文为正河间王所上虽多误然以先出之
故诸国往往有之汉先帝发诏称其辞者皆言传曰其
实今文孝经也(上时/掌反)昔吾逮从伏生论古文尚书谊时
学士会云出叔孙氏之门自道知孝经有师法其说移
风易俗莫善于乐谓为天子用乐省万邦之风以知其
盛衰衰则移之以贞盛之教淫则移之以贞固之风皆
以乐声知之知则移之故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也(省/息)
(井/反)又师旷云吾骤歌南风多死声楚必无功即其类也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10b 页 WYG0182-0006b.png
且曰庶民之愚安能识音而可以乐移之乎(骤仕/救反)当时
众人佥以为善吾嫌其说迂然无以难之后推寻其意
殊不得尔也(难乃/旦反)子游为武城宰作弦歌以化民武城
之下邑而犹化之以乐故传曰夫乐以关山川之风以
曜德于广远风德以广之风物以听之修诗以咏之修
礼以节之又曰用之邦国焉用之乡人焉此非唯天子
用乐明矣(夫音扶下同风德/福凤反下风物同)夫云集而龙兴虎啸而风
起物之相感有自然者不可谓母也胡笳吟动马蹀而
古文孝经孔氏传 提要 第 11a 页 WYG0182-0006c.png
悲黄老之弹婴儿起舞庶民之愚愈于胡马与婴儿也
何为不可以乐化之(母音无牒/徒协反)经又云敬其父则子说
敬其君则臣说而说者以为各自敬其为君父之道臣
子乃说也余谓不然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虽不
父子不可以不子若君父不敬其为君父之道则臣子
便可以忿之邪此说不通矣吾为传皆弗之从焉也(子/说)
(臣说乃说并音悦/忿芳吻反邪音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