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榱梠栋梁,奇形彫镂,户牖垣墙,图画众䌽。
黎庶之居,内侈外俭。隩室中堂,高广有异,
层台重阁,形制不拘。门辟东户,朝座东面。
至于坐止,咸用绳床。王族、大人、士、庶、豪右,
庄饰有殊,规矩无异。君王朝座,弥复高广,
珠玑间错,谓师子床,敷以细氎,蹈以宝
机。凡百庶僚,随其所好,刻彫异类,莹饰奇
珍。衣裳服玩,无所裁制,贵鲜白,轻杂䌽。
男则绕腰络腋,横巾右袒,女乃襜衣下垂,
通肩总覆。顶为小髻,馀发垂下。或有剪髭,
别为诡俗。首冠花鬘,身佩璎珞。其所服
者,谓憍奢耶衣及氎布等。憍奢耶者,野
蚕丝也;丛摩衣,麻之类也;颔钵罗
衣,织细羊毛也;褐剌缡衣,织野兽毛也。兽毛细耎,可得缉绩,故以见珍,而充服用。其
北印度,风土寒烈,短制褊衣,颇同胡服。外
道服饰,纷杂异制,或衣孔雀羽尾,或饰髑
髅璎珞,或无服露形,或草板掩体,或拔
发断髭,或蓬鬓椎髻,裳衣无定,赤白不
恒。沙门法服,唯有三衣及僧却崎,泥缚些
那。三衣裁制,部执不同,或缘有宽狭,
或叶有小大。僧却崎,覆左肩,
掩两腋,左开右合,长裁过腰。泥缚些那(唐言裙。旧
曰涅槃僧,讹也),既无带襻,其将服也,集衣为襵,束带以缁=绦【三】缁=绦【宋】【元】【明】,=绦【丽-CB】【CB】绦绦,襵则诸部各异,色乃黄赤不同。
刹帝利、婆罗门清素居简,洁白俭约。国王、大
臣服玩良异,花鬘宝冠以为首饰,环钏璎珞而作身佩。其有富商、大贾,唯钏而已。人多
徒跣,少有所履。染其牙齿,或赤或黑,齐发

重乃众不共住。不共住者,斥摈不齿,出一
住处,措身无所,羁旅艰辛,或返初服。
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
行也。守道居贞,洁白其操。二曰刹帝利,
王种也。奕世君临,仁恕为志。三曰吠
奢,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四
曰戍陀罗,农人也。肆力畴垄,勤身
稼穑。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伏
异路,内外宗枝,姻媾不杂。妇人一嫁,终无
再醮。自馀杂姓,寔繁种族,各随类聚,难以
详载。
君王奕世,唯刹帝利。篡弑时起,异姓称
尊。国之战士,骁雄毕选,子父传业,遂穷兵
术。居则宫庐周卫,征则奋旅前锋。凡有四
兵:步、马、车、象。象则被以坚甲,牙施利距,一
将安乘,授其节度,两卒左右,为之驾驭。车乃
驾以驷马,兵帅居其乘,列卒周卫,扶轮
挟毂。马军散禦,逐北奔命。步军轻捍,敢
勇充选,负大橹,执长戟,或持刀剑,前奋
行阵。凡诸戎器,莫不锋锐,所谓矛、楯、弓、矢、
刀、剑、钺、斧、戈、殳、长槊、轮索之属,皆世习矣。
夫
其俗也,性虽狷急,志甚贞质,于财无苟得,
于义有馀让,惧冥运之罪,轻生事之业,诡
谲不行,盟誓为信,政教尚质,风俗犹和。凶
悖群小,时亏国宪,谋危君上,事迹彰明,则
常幽囹圄,无所刑戮,任其生死,不齿人
伦。犯伤礼义,悖逆忠孝,则劓鼻,截耳,断手,
刖足,或驱出国,或放荒裔。自馀咎犯,
输财赎罪。理狱占辞,不加刑扑,随问款
对,据事平科。拒违所犯,耻过饰非,欲究

就食;殡葬之后,复常无讳。诸有送死,以为
不洁,咸于郭外,浴而后入。至于年耆寿耄,
死期将至,婴累沈痾,生涯恐极,厌离尘
俗,愿弃人间,轻鄙生死,希远世路。于是
亲故知友,奏乐饯会,泛舟鼓棹,济殑伽
河,中流自溺,谓得生天。十有其一,未尽鄙
见。出家僧众,制无号哭,父母亡丧,诵念酬
恩,追远慎终,寔资冥福。
政教既宽,机务亦简,户不籍书,人无徭课。王
田之内,大分为四:一充国用,祭祀粢盛;二
以封建辅佐宰臣;三赏聪睿硕学高才;四
树福田,给诸异道。所以赋敛轻薄,徭税俭
省,各安世业,俱佃口分。假种王田,六税其
一。商贾逐利,来往货迁,津路关防,轻税后
过。国家营建,不虚劳役,据其成功,酬之价
直。镇戍征行,宫庐营卫,量事招募,悬赏
待人。宰牧、辅臣、庶官、僚佐,各有分地,自食
封邑。
风壤既别,地利亦殊,花草果木,杂种
异名。所谓庵没罗果、庵弭罗果、末杜迦果、
跋达罗果、劫比他果、阿末罗果、镇杜迦
果、乌昙跋罗果、茂遮果、那利葪罗果、般[木*]
娑果,凡厥此类,难以备载,见珍人世者,略
举言焉。至于枣、栗、椑、柿,印度无闻;梨、柰、桃、
杏、蒲萄等果,迦湿弥罗国已来,往往间植;石
榴、甘橘,诸国皆树。
垦田农务,稼穑耕耘,播植
随时,各从劳逸。土宜所出,稻麦尤多。
蔬菜
则有姜、芥、瓜、瓠、荤陀菜等;[葸-十+夕]、蒜虽少,啖食
亦希,家有食者,驱令出郭。
至于乳、酪、膏、酥、
粆糖、石蜜、芥子油、诸饼[麸-夫+少],常所膳也。鱼、羊、

獐、鹿,时廌肴胾。牛、驴、象、马、豕、犬、狐、狼、师子、猴、
猿,凡此毛群,例无味啖,啖者鄙耻,众所秽
恶,屏居郭外,希迹人间。
若其酒醴之差,滋味
流别:蒲萄、甘蔗,刹帝利饮也;曲蘖醇醪,吠
奢等饮也;沙门、婆罗门饮蒲萄、甘蔗浆,
非酒醴之谓也。杂姓卑族,无所流别。
然其
资用之器,巧质有殊;什物之具,随时无阙。
虽釜镬斯用,而炊甑莫知。多器坯土,少用
赤铜。食以一器,众味相调,手指斟酌,略无
匙箸,至于老病,乃用铜匙。
若其金、银、鍮石、白玉、火珠,风土所产,弥复盈
积。奇珍杂宝,异类殊名,出自海隅,易以
求贸。然其货用,交迁有无,金钱、银钱、贝珠、
小珠。
印度之境,疆界具举,风壤之差,大略
斯在,同条共贯,粗陈梗概,异政殊俗,据国
而叙。
滥波国,周千馀里,北背雪山,三垂黑岭。国大
都城周十馀里。自数百年,王族绝嗣,豪杰
力竞,无大君长,近始附属迦毕试国。宜粳
稻,多甘蔗,林树虽众,果实乃少。气序渐温,
微霜无雪。国俗丰乐,人尚歌咏,志性怯
弱,情怀诡诈,更相欺诮,未有推先。体貌卑
小,动止轻躁。多衣白氎,所服鲜饰。伽蓝十馀
所,僧徒寡少,并多习学大乘法教。天祠数
十,异道甚多。
从此东南行百馀里,踰大岭,
济大河,至那揭罗曷国。
那揭罗曷国,东西六百馀里,南北二百五六
十里。山周四境,悬隔危险。国大都城周二十
馀里。无大君长,主令役属迦毕试国。丰谷

发孔分明,其色黄白,盛以宝函,置窣堵波
中。欲知善恶相者,香末和泥,以印顶骨,
随其福感,其文焕然。又有七宝小窣堵波,
以贮如来髑髅骨,状若荷叶,色同顶骨,亦
以宝函缄络而置。又有七宝小窣堵波,有
如来眼睛,睛大如㮈,光明清彻,皦映中外,又以宝函缄封而置。如来僧伽胝袈裟,
细氎所作,其色黄赤,置宝函中,岁月既远,微
有损坏。如来锡杖,白铁作镮,栴檀为笴,
宝筒盛之。近有国王闻此诸物并是如来
昔亲服用,恃其威力,迫胁而归;既至本国,
置所居宫,曾未浃辰,求之已失,爰更寻访,
已还本处。斯五圣迹,多有灵异,迦毕试王
令五净行给侍香花。观礼之徒,相继不绝。
诸净行等欲从虚寂,以为财用人之所重,
权立科条,以止諠杂。其大略曰:诸欲见
如来顶骨者,税一金钱;若取印者,税五金
钱;自馀节级,以次科条。科条虽重,观礼弥众。
重阁西北有窣堵波,亦甚高大,而多灵
异,人以指触,便即摇震,连基倾动,铃铎和
鸣。从此东南山谷中行五百馀里,至健驮逻
国。
健驮逻国,东西千馀里,南北八百馀里。东临
信度河。国大都城号布路沙布逻,周四十
馀里。王族绝嗣,役属迦毕试国。邑里空荒,
居人稀少,宫城一隅有千馀户。谷稼殷盛,花
果繁茂,多甘蔗,出石蜜。气序温暑,略无霜
雪。人性恇怯,好习典艺,多敬异道,少信正
法。自古已来,印度之境作论诸师,则有那

罗延天、无著菩萨、世亲菩萨、法救、如意、胁
尊者等本生处也。僧伽蓝千馀所,摧残荒
废,芜漫萧条,诸窣堵波颇多颓𡉏。天祠百数,
异道杂居。
王城内东北有一故基,昔佛钵之宝台也。如
来涅槃之后,钵流此国,经数百年,式遵供
养,流转诸国,在波剌斯。
城外东南八九里
有卑钵罗树,高百馀尺,枝叶扶疏,荫影蒙
密。过去四佛已坐其下,今犹现有四佛坐
像。贤劫之中,九百九十六佛皆当坐焉。冥祇
警卫,灵鉴潜被。释迦如来于此树下南面而坐,告阿难曰:「我去世后,当四百年,有
王命世,号迦腻色迦,此南不远起窣堵波,
吾身所有骨、肉舍利,多集此中。」
卑钵罗树南有窣堵波,迦腻色迦王之所建
也。迦腻色迦王以如来涅槃之后第四百年,
君临膺运,统赡部洲,不信罪福,轻毁佛法。
畋游草泽,遇见白兔,王亲奔逐,至此忽
灭。见有牧牛小竖,于林树间作小窣堵波,
其高三尺。王曰:「汝何所为?」牧竖对曰:「昔释
迦佛圣智悬记:『当有国王于此胜地建窣
堵波,吾身舍利多聚其内。』大王圣德宿殖,名
符昔记,神功胜福,允属斯辰,故我今者先相
警发。」说此语已,忽然不现。王闻是说,嘉
庆增怀,自负其名,大圣先记,因发正信,深
敬佛法。周小窣堵波,更建石窣堵波,欲
以功力弥覆其上。随其数量,恒出三尺,若
是增高,踰四百尺,基趾所峙,周一里半,层
基五级,高一百五十尺,方乃得覆小窣堵波。

「党援之众,无竞大义;群迷之中,无辩正论。」
言毕而死。居未久,超日王失国,兴王膺运,
表式英贤。世亲菩萨欲雪前耻,来白王曰:
「大王以圣德君临,为含识主命。先师如意
学穷玄奥,前王宿憾,众挫高名,我承导
诱,欲复先怨。」其王知如意哲人也,美世亲
雅操焉,乃召诸外道与如意论者。世亲重
述先旨,外道谢屈而退。
迦腻色迦王伽蓝东北行五十馀里,渡大河,
至布色羯逻伐底城。周十四五里。居人殷盛,
闾阎洞连。城西门外有一天祠,天像威严,灵
异相继。
城东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即过去四
佛说法之处。先古圣贤自中印度降神导
物,斯地寔多。即伐苏蜜呾罗论
师于此制
《众事分阿毗达磨论》。
城北四五里有故伽蓝,庭宇荒凉,僧徒寡少,
然皆遵习小乘法教。即达磨呾逻多(唐言法救。旧曰达磨
多罗,讹也)论师于此制
《杂阿毗达磨论》。
伽蓝侧有窣堵波,高数百尺,无忧王之所
建也。雕木文石,颇异人工。是释迦佛昔为
国王,修菩萨行,从众生欲,惠施不倦,丧身
若遗,于此国土千生为王,即斯胜地千生
舍眼。
舍眼东不远有二石窣堵波,各高百馀尺。
右则梵王所立,左乃天帝所建,以妙珍宝
而莹饰之。如来寂灭,宝变为石;基虽倾陷,
尚曰崇高。
梵、释窣堵波西北行五十馀里,有窣堵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