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第 1a 页 WYG0092-022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太平经国书卷七 宋 郑伯谦 撰
官制
或问太宰既建六典小宰又辨六职六典于邦国万民
之中则言官府六职于邦国万民之下则不言官府而
言庶事何也曰其法则有六典其官则有六职典所以
举其略而职所以致其详也六典王之所治所以维持
邦国万民也故言官府于其中以见维持天下者在邦
卷七 第 1b 页 WYG0092-0227b.png
国守邦国者在万民而理邦国万民者在官府也六职
则百司之所治于是而又言官焉则赘矣故邦国万民
之下不言官而言事也或曰六典六职则闻命矣子前
言八则无详略之分官府都鄙无内外之限今太宰以
八法治官府以八则治都鄙彼其出法以为治固未见
其有内外详略之殊也至于小宰守法以奉行则惟曰
掌八则以逆官府都鄙之治宰夫循法以考察则惟曰
掌治法以考百官府都鄙之治都鄙仅两言之耳若官
卷七 第 2a 页 WYG0092-0227c.png
府则又不独治之下有六职试以八法一节言之太宰
举其八而小宰复有其六官常官法官刑虽不以次而
举所谓考乃法观治象之法所谓国有常刑国有大刑
则要未始遗落而不及焉宰夫又于六职之外而辨八
职于治象之外而掌治朝之法治官府者何其详而治
都鄙者何其略也曰汝以为不言都鄙则其治遂略于
都鄙邪先王之治体国以经野由内以及外详于官府
者固将以为准于都鄙也且夫法则以驭其官要之不
卷七 第 2b 页 WYG0092-0227d.png
离于八法赋贡以驭其用未尝自别于九赋九贡废置
禄位以驭吏与士即其驭群臣之八柄礼俗田役以驭
民与众无非八统八成之所已行建其长而立其两设
其伍而置其辅亦与夫建正立贰之法又非有所轻重
于其间也地皆王畿而人皆王官内外详略之分周公
宁有是哉周公将以其在内者而分画于其外以其布
诸朝廷者而达之于天下是以治官吏之法建官吏之
制无所不致其详焉然而官即吏也乡之群吏则自州
卷七 第 3a 页 WYG0092-0228a.png
长而下是也市之群吏则自胥师而下是也宰夫之言
群吏则自卿大夫而下是也小宰太宰之言群吏则公
卿大夫士皆是也言之不同治之则一而已故自其有
属则官有所统而不乱有职则人有所守而不紊有联
则精神心术有以相通而不相捍格有官成则施设注
措有依据而无私意又有宰夫之八职则上下迭相召
令随其尊卑而治其详略始正之以六叙终弊之以六
计达之使悦戒之使励逆其治于司会计其治于司书
卷七 第 3b 页 WYG0092-0228b.png
登其治于天府掌其治于御仆官府既治官治既举由
是以正万民又由是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一
于正矣而况于都鄙之近宁有违其则而不尽其心者
乎余尝作官府都鄙法则论矣此可以补其缺
臣职
或问小宰六联之事曰凡小事皆有联而六属举邦治
又曰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何也曰事虽小苟非
一人之所能为则不可以无联事虽联苟无待于禀命
卷七 第 4a 页 WYG0092-0228c.png
而后为则虽谓之专达可也膳夫一官有亨人庖人内
饔外饔是非不联也而饮膳之事不必日禀于太宰地
官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是非不联也而门市之
区区不必日禀于司徒六官之小事皆然是以大臣惟
治其大而略者小臣得行其小而详者后世小臣专大
事则大臣每至于无权而小臣每至于横大臣亲细务
则上常以多事自敝而下常以虚文为欺一则纵而败
事一则劳而无补于事此小宰之六属所以有大事小
卷七 第 4b 页 WYG0092-0228d.png
事之分者夫固各惟其宜也抑尝以周礼考之百官听
命于六卿而六卿听命于太宰在宫正则凡邦之大事
令无去守而听政令其肆师则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
以佐宗伯在县师稍人若有军旅师田之事则听受于
司马在小臣则凡大事佐太仆在都家则凡大事必因
其朝大夫此百官之听于六卿者也在太宰之职曰
作大事则戒于百官赞王命此百官之职于太宰者也
然至于小事则三百六十属未尝不皆得以专行之内
卷七 第 5a 页 WYG0092-0229a.png
竖掌内外之通令凡小事肆师凡国之小事治其礼仪
而掌其事罪𨽻掌使令之小事小史凡国之用礼法者
掌其小事此在五官犹不暇亲之而况太宰乎又尝以
小宰宰夫之佐太宰者而考之六典八法八则之书九
贡九赋九式之书其正则掌于太宰其贰则执于小宰
太宰岁终受百官之会小宰则赞之太宰岁终听百官
之政事小宰则令之此在小宰犹不敢专而况宰夫乎
太仆掌诸侯之复逆小宰掌三公及孤卿之复逆御仆
卷七 第 5b 页 WYG0092-0229b.png
掌群吏之逆庶民之复夫臣民之奏报后汉之公车司
马今之登闻检院各以其官之尊卑受之非不可以自
达于天子也而必达之宰夫宰夫待臣民之奏报又非
不可以自达于天子也而必告之冢宰使与王参订而
行之此在宰夫犹不敢专而况太仆御仆小臣乎以至
官府之八职一曰正掌官法以治要而其要则在师师
小宰也要一月之成也二曰师掌官成以治凡而其凡
则在司司宰夫也凡一旬之成也三曰司掌官法以治
卷七 第 6a 页 WYG0092-0229c.png
目而其目则在旅旅下士也目一日之成也宰夫以下
诸官是也四曰旅掌官书以治数而其数则在府史数
者一二三四之数也盖太宰不敢治会而治要小宰不
敢治目而治数若府史则以簿书文引一二三四之数
而致之于众士焉惟史下之胥掌徒役之次叙胥下之
徒掌奔走之召令此其职甚卑而其事甚微则得以专
行之不然苟系于大事则虽太宰不敢专而况于三百
六十属乎自汉以来此制堕矣虽然汉初犹近古也高
卷七 第 6b 页 WYG0092-0229d.png
祖之制御史大夫下相国相国下诸侯王御史是宰相
之副事下御史御史白之丞相丞相得以可否之御史
中执法下郡守中执法即中丞也中丞居殿中受事虽
与人主亲近权尊势重然亦是御史大夫之属事下中
丞中丞白之大夫大夫亦得以可否之于是下之郡守
下之诸侯王盖尊者行其尊而卑者行其卑也及其后
以御史大夫抗丞相之权对立而为两府郡国事不上
丞相而上御史御史得自以其意平章之而武帝之世
卷七 第 7a 页 WYG0092-0230a.png
又急于功利凡事多率意施行不经丞相是故张汤为
御史大夫数行丞相事造白金皮币而李蔡严青翟不
与议倪宽为御史大夫九卿更进用事徙流民四十万
于边石庆又不与议大臣既不与大事则贱臣得以轻
柄臣自是而后内庭之事丞相不得知而归之侍中外
庭之事丞相不关决而归之九卿郡国上计调吏之事
丞相又不与闻而自达于天子调于尚书大臣之无权
而小臣之权乃至于此盖自陈平自弃其权而武帝又
卷七 第 7b 页 WYG0092-0230b.png
削夺其权权既分裂四出而不一而贪权者欲集之使
归已至取簿书期会之琐屑以其身冒而亲之于是上
多事而下为欺矣反覆周汉之际而参观其治乱盛衰
之本末然则官府之六属不可废矣余尝论小宰宰夫
之奉法及三官之兼统内外矣今而后知其所以致此
者六属与有助焉
官民
或问小宰奉太宰之八法以治官府足矣而又别立六
卷七 第 8a 页 WYG0092-0230c.png
叙之法以冠其首八法之中如八成八成如禄位出入
之外皆所以经邦治而已而亦例官治官府则介于其
中宰夫掌治法以考百官府群都县鄙之治而独拳拳
于乘财用之出入以居其终何也曰先王之治其本末
源流皆相因而有次第故有首治法以始事者有原治
法以终义者有论治法始终之所恃以立者非率意而
为之说也是故言官则必及于民言民则必及于财甚
矣先王之爱民也国不可以无民民不能以无事于是
卷七 第 8b 页 WYG0092-0230d.png
有征敛徭役之事军旅田猎之事里闾之利病市井之
纤悉称贷取予之区区皆有法以持其事有书以载其
法比国比也居保伍也
然先
王不可以独治之也于是张官置吏以奉行之官吏之
奉法又不能无功过之分也于是有日成月要以劝勉
之且夫八法以治官府如是足矣然苟非日有以作其
意而月有以警其怠则法令之繁奉行之难一岁三岁
卷七 第 9a 页 WYG0092-0231a.png
之悠焉知其不安安而居循循碌碌而无所为邪是以
三岁有诛赏岁有废置月有六叙盖岁终三岁为年劳
而六叙则为迁转考之六官小宰月终受群吏之要则
以官府之叙宰夫掌百官之召令则有胥以叙治宫伯
掌王宫士庶子之政令而月终必均其秩叙内史以八
枋之法诏王治而纳访必掌其叙下而乡师之与里宰
凡邦事则亦令作秩叙凡岁时合耦于锄则亦行其秩
叙六叙之本末一日正其位此则姑正其旧叙耳至于
卷七 第 9b 页 WYG0092-0231b.png
进其治而作其事则无非挽之而使前作之而使不怠
于是制其食而食有多寡之异听其情而情有诚伪之
不同或升其次或增其秩而百官府之人虽不待岁终
三岁而废置诛赏可以逆知其治矣汉继周之后有岁
终超迁至大中大夫者有一岁而九迁者而董仲舒亦
曰古之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谓积日累久也
故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
是以有司竭力尽知务修其业而以赴功此皆周人六
卷七 第 10a 页 WYG0092-0231c.png
叙迁转之遗意也若夫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则废
迁转而为年劳而年劳之法又有置而无废有赏而无
诛矣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混淆而天下之民受其弊
张官置吏以为民之本意竟何为哉先王于六叙之后
而始责之以奉法于八法之中而中要之以治民故凡
所以劝勉其官之法无非所以经理其民之意至于区
区之失物失用失财与夫足用长财复见于太宰之末
者非取民之财也正惧其病民之财也有如百官府之
卷七 第 10b 页 WYG0092-0231d.png
治于内群都之治于外县鄙之治于下其事众矣而以
理财为先务者天下之事非财则不立天下之人非财
则不聚财用足然后百志成食货通然后民安居此大
学言生财大易言聚人曰财之意也故欲知其一岁之
总则会之欲知其一二三四之数则乘之乘其出而知
其出之多少乘其入而知其入之多少理财之法于是
为至而建官为民之意于是为得其于司会之职不同
矣后世不知其本末源流徒见先王有长财之赏则讽
卷七 第 11a 页 WYG0092-0232a.png
郡县以羡馀之献者有之日进月进剥民以奉上之欲
者有之上取之户部户部取之监司监司取之郡县郡
县取之民而民独承其斧凿故今为官吏者无非以办
财赋为先今之所以考课官吏者无非以财赋之办否
为优劣闾里之彫耗市井之萧条不恤也狱讼之不戢
差税徭役之不均不以为意也当是时也富民犹不免
于贫而况下户乎平时暇日犹不免于仰屋窃叹而况
于军期之督迫乎究论所自则皆始于张官置吏失为
卷七 第 11b 页 WYG0092-0232b.png
民之本意是以先王之八法反借之以为临民之势先
王之六叙反用之以为褒奖聚敛之法呜呼其积非一
二日矣其无有以周官之本末源流而救其弊者矣
太平经国书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