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解颐-明-季本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a 页 WYG0079-0414a.png
钦定四库全书卷
 诗说解颐字义卷三    明 季本 撰
王风
君子阳阳
(一/章)簧笙竽管中金叶也盖笙竽皆以竹管植于匏中而
 窍其管底之侧以薄金叶障之吹则鼓之而出声所
 谓簧也故笙竽皆谓之簧笙十三簧或十九簧竽十
 六簧也竽亦笙属○房东房也屋次栋之下曰楣后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b 页 WYG0079-0414b.png
 楣以北为室与房房在东而室在西朱子曰房只是
 人出入处古人于房前有壁后无壁所以通内
(二/章)翿者纛也孙炎以为舞者所持羽盖本注于旗竿之
 首之羽以其覆帱而谓之翿舞者之羽亦本此而名
 翿即翟也详见宛丘字义然简兮称右手秉翟而此
 以左手执翿者盖方以右手招友尚未舞也
扬之水
(一/章)蒲水草似莞而褊有脊生于水厓柔滑而温可以为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a 页 WYG0079-0414c.png
 席毛氏以蒲为草正指此尔郑氏不从则释为蒲柳
 夫蒲柔物也故柳之弱者亦以蒲名盖本尔雅而左
 传所谓董泽之蒲者即蒲柳也郑所以异于毛者以
 首章言薪下言蒲楚则蒲楚是薪之木名不宜为草
 故也然陆农师则曰扬之水不流束蒲言蒲轻扬善
 泛今反不流则以水力微而不胜也说者以为上章
 言薪言楚则蒲亦水名不宜为草误矣夫刍亦草也
 而绸缪之诗乃曰束薪束刍束楚则岂以言木故妨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b 页 WYG0079-0414d.png
 草哉故曹氏曰楚小于薪蒲轻于楚
兔爰
(一/章)尚有三训一曰犹也一曰庶几也一曰加也此章尚
 无为之尚犹也尚寐无讹之尚庶几也故安成刘氏
 曰二尚字义不同若著尚之以琼华之尚则加也后
 凡如此类各随文义求之而已
大车
(一/章)大车周礼及论语皆有此名说者皆以为平地任载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a 页 WYG0079-0415a.png
 之车与驷车不同大车以一牛驷车以四马大车即
 役车以其方箱可载任器以供役故谓之役车先儒
 以役车为牛车周礼巾车云庶人乘役车是也陈氏
 祥道曰大车两辕也盖两辕之车一牛在辕内衡短
 而辙狭一辕之车两服在辕外衡长而辙广故牛车
 辙广六尺与驷车八尺之辙不同牛车衡长六尺与
 驷车六尺六寸之衡不同驷车横六尺六寸纵四尺
 四寸而牛车纵横各六尺故谓之方箱但驷车轸长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b 页 WYG0079-0415b.png
 四尺四寸牛车轸长八尺而箱方能载故以牛车为
 大车耳又按巾车云大夫乘墨车疏谓墨漆革车而
 不画者也此亦同为驷车毛氏以大车为大夫之车
 则误以牛车为驷车矣故孔氏曰役车庶人之所乘
 庶人贱以供役为名耳○毳衣毛氏以为大夫之服
 盖以周大夫听男女之讼者言也然许慎以毳为𦇧
 而下章之璊则以为虋而曰禾之赤苗也明非毳冕
 矣毳冕非所以听讼而听讼之衣不得如菼青璊赤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4a 页 WYG0079-0415c.png
 慎为此论已足破旧说之非矣陆农师既援引之又
 以青近玄赤即纁而以礼大夫之玄冕者玄衣纁裳
 为解则经文但言毳衣今以纁裳之色迁就于衣似
 犹牵强亦未为有定见也且如菼如璊之毳衣以毛
 布为衣而冕服之毳则画虎蜼于衣也盖古者宗庙
 之彝有画虎画蜼者故章服以虎蜼名宗彝而毳冕
 五章之画衣起于宗彝故遂以其冕名毳冕而其衣
 则以丝为之非布也毳衣虽同其实则异大车之毳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4b 页 WYG0079-0415d.png
 衣岂可以为冕服之毳哉
郑风
大叔于田
(一/章)乘马者一车四马也此田车也田车之制详见车攻
 字义凡驾车致远必取马之有力者当以牡马故诗
 中多言四牡况田猎之齐足者乎言乘马则牡可知
 矣二章言乘黄四马皆黄也三章言鸨尔雅云骊白
 杂毛曰鸨鸨从马则马而非鸟也乘鸨亦四马一色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5a 页 WYG0079-0416a.png
 也既牡而四马又一色可见其马之良矣
(二/章)两服两骖凡乘车六尺六寸中有一辕两马在辕外
 谓之服马服马在衡两端之内故集传曰衡下夹辕
 两马曰服其外各有一马为骖故集传曰衡外两马
 曰骖襄驾也马之最良者为上驾犹史言上驷也雁
 行者骖少次服后颈当其胸如雁行之有次序也上
 章言两骖如舞言其调和中节也服马制于衡不得
 自由故以如舞言于骖耳下章言两服并首在前则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5b 页 WYG0079-0416b.png
 曰齐首两骖在旁稍次其后如人之两手则曰如手
 也馀详见干旄字义○磬控范氏处义曰磬谓使之
 曲折如磬也控谓有所控制不逸也○纵送集传以
 舍拔为纵拔括也矢衔弦处覆彇为送彇弓弰也又
 谓之弭即弓末受弦处也华谷严氏曰纵放箭也送
 送箭也今射者云前手攧后手㔢攧即送也㔢即纵
 也旧说从禽曰送今不用
(三/章)释棚释解也棚矢筒盖即春秋传所谓冰也华谷严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6a 页 WYG0079-0416c.png
 氏曰用矢则举棚以开筒既用则纳矢筒中释下棚
 以覆筒○鬯弓鬯与韔同弓囊也鬯弓亦谓之韬弓
 孔氏曰谓韬弓而纳诸鬯中也
清人
(一/章)二矛盖指夷矛守国之兵也而一矛并副为二郑氏
 閟宫注云备折坏也详见秦无衣字义○重英者矛
 各有英饰也二矛并建车上其英相累而见故曰重
 英盖丝缠毛羽而朱染之故鲁颂閟宫曰朱英悬于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6b 页 WYG0079-0416d.png
 乔下近柄不碍于用处郑氏云乔矛矜近上及室题
 所以悬毛羽是也矜矛柄室谓矛之銎孔受刃处题
 识也盖矛柄近上及于銎孔之下悬毛羽以题识之
 为英饰也
(二/章)重乔义与重英同乔韩诗作鷮郑氏亦云居桥反雉
 名盖雉飞高止一丈长止三丈一起即下故矛旁勾
 谓之乔下向而曲状如雉飞也见日久英弊所存者
 乔耳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7a 页 WYG0079-0417a.png
(三/章)左谓御者主御车旋回右谓车右主抽刃击刺中军
 为将者居中在鼓下主击鼓调度盖春秋时卿大夫
 为将者大抵如此君将亦然此与士卒兵车之法不
 同如閟宫公车千乘是以士卒出车言故郑氏注二
 矛重弓则曰兵车之制左持弓右持矛中主御以经
 文但言矛弓而发此义耳考之甘誓左不攻于左右
 不攻于右御非其马之正皆曰汝不共命则左右主
 攻而中主御欲其驱驰不失中正也甘誓夏书此必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7b 页 WYG0079-0417b.png
 古法故周制士卒出车犹仍之也然君大夫将而使
 御居左盖必春秋时将欲亲观行阵而御者则从其
 诡遇欤若人君常御之乘车则君在左仆人中央勇
 士在右见于曲礼孔疏又与卿大夫兵车法异然御
 者在中不失古法而君左人持弓之位可以蔽身于
 礼自宜然耳因备论之
遵大路
(一/章)袪袂口也孔氏曰袂是袖之大名袪是袖之小称又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8a 页 WYG0079-0417c.png
 曰袂是袪之本袪是袂之末俱是衣袖
女曰鸡鸣
(一/章)弋郑氏以为缴射也缴音灼孔氏曰谓以绳系矢而
 射也缴谓生丝为绳今按生丝为绳则甚细故史记
 谓之微缴
(三/章)杂佩以妇人之常佩言旧说以为玉佩非也其夫弋
 鸟之妇盖民家也安得佩玉邪建安熊氏曰妇人左
 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右佩箴管线纩火觿木燧之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8b 页 WYG0079-0417d.png
 属备尊者使令也镌解结状如锥以象骨为之燧取
 火箴贮以管
有女同车
(一/章)佩玉左右佩玉也集传云上横曰珩下系三组贯以
 蠙珠中组之半贯一大珠曰瑀末悬一玉两端皆锐
 曰冲牙两旁组半各悬一玉长博而方曰琚其末各
 悬一玉如半壁而内向曰横又以两组贯珠上系珩
 两端下交贯于瑀而下系两璜行则冲牙触牙而有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9a 页 WYG0079-0418a.png
 声也今按瑀或以为玉云珠者先儒以为此不可考
 又佩必有环当在组间击有声处故经解曰行步则
 有环佩之声佩之等差见于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
 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
 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玖而缊组绶玉
 以白为贵瓀玖为贱故以为差然瑜亦美玉也虽山
 玄水苍色不纯白必皆美玉也组绶者以组为绶贯
 佩之珠玉而相承受故谓之绶耳妇人亦有佩玉但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9b 页 WYG0079-0418b.png
 其等差不可以考陈氏祥道曰或亦视其夫而为之
 度欤今按此诗言琼琚必亦美玉也故谓之琼琼琚
 别见木瓜字义
(二/章)将将与鸧鸧同鸧本鸟名故借众鸟抢食之声以状
 声之众集众集则声大故又取大义而言将将从金
 则为锵锵以金声言也从玉则为玱玱以玉声言也
 乐声亦通用之其义一也将将对哕哕则将将为大
 哕哕为细故释将者则曰集释哕者则曰徐知此可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0a 页 WYG0079-0418c.png
 以得将将之义矣惟绵之应门将将閟宫之牺尊将
 将不可以声言则专有取于大义耳

(三/章)衣锦褧衣详见硕人字义裳锦褧裳孔氏曰妇人之
 服不殊裳而经衣裳异文者以别韵句耳其实妇人
 之服衣裳连俱用锦皆有褧下章倒其文互言之又
 曰庶人之妻嫁服也
出其东门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0b 页 WYG0079-0418d.png
(二/章)荼秀名也孔氏曰释草有荼苦菜又有蒤委叶邶风
 荼苦即苦菜也周颂荼蓼即委叶也此言如荼乃是
 茅草秀出之穗非彼二种荼也华谷严氏谓此章之
 荼为英荼其义与孔说同详见弼谷风及鸱鸮字义
齐风

(一/章)充耳塞耳也即所谓瑱孔氏曰悬瑱当耳故谓之塞
 耳以素丝为紞也紞悬瑱之绳紞用杂䌽线织之天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1a 页 WYG0079-0419a.png
 子诸侯五色臣二色今按古者五等之爵朝会祭祀
 皆以充耳著盖诸侯待贤之诗而悬瑱之紞或以素
 或以青或以黄必为君者得以通用故其色不同集
 传谓以纩悬瑱则紞即纩矣其瑱则毛氏云天子玉
 瑱诸侯以石故淇奥言充耳琇莹琇谓石之似玉者
 则诸侯之瑱以石可知矣著亦诸侯之瑱而曰琼华
 琼莹琼英琼玉之美名华莹言其光彩莹然也不用
 美石而同于天子用玉之饰见其僭侈矣郑氏以此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1b 页 WYG0079-0419b.png
 诗之琼为石色似琼者亦强解耳朱子又云古人充
 耳以瑱或用玉或用象据此则瑱又有用象者用象
 之瑱当又次于琇矣
载驱
(三/章)彭彭多猊盖读为必亡反则如合帮而行故以为多
 与本音蒲庚反者不同盖彭本以鼓声而会意转读
 为蒲光反者亦鼓声也故取大义故凡车马言彭彭
 者皆壮盛之意因大而言也与必亡反者不同矣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2a 页 WYG0079-0419c.png
(四/章)儦儦众猊本因麃字乃兽疾走之名傍从立人则以
 人言耳兽走多群行故以为众
猗嗟
(二/章)侯孔氏曰正者侯中所射之处大射则张皮侯而设
 鹄宾射则张布侯而画正正大如鹄正以䌽画为之
 其外之广皆居侯中三分之一中央之䌽方二尺以
 外准其䌽之多少正之广狭均布之以至于外畔也
 正与鹄大小同矣鹄乃用皮谓之正者正亦鸟名齐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2b 页 WYG0079-0419d.png
 鲁之间名题肩为正正鸟之捷黠者射之难中以中
 为隽故射取名焉大射射鹄宾射射正此言不出正
 兮据宾射为文也今按正当作鴊鹄取名于鳱鹄鳱
 鹄小鸟亦捷黠难中是以中之为隽正画于布侯故
 曰画布为正鹄栖于皮侯故曰栖皮为鹄大射宾射
 之外又有燕射其侯之中非鹄非正陈氏祥道谓燕
 射之侯则画熊麋虎豹鹿豕之形以象鹄盖天子熊
 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3a 页 WYG0079-0420a.png
 画以鹿豕皆丹质质即的也故燕射谓之兽侯而所
 画之差如此大射者为祭祀而射王与诸侯以射择
 群臣可以与祭者射以观德中多者得与于祭此以
 射鹄也周礼司裘以卿大夫共麋侯而皆设鹄列于
 大射则恐衰世之僭礼耳宾射谓诸侯来朝王与之
 射及诸侯以事会诸侯而射于其国此以射正也燕
 射者谓劳使臣若与群臣饮酒而射者此以射兽形
 也凡此三射皆朝廷之正礼分言之实有鹄正兽形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3b 页 WYG0079-0420b.png
 之殊或以燕射之质即为正鹄岂亦有时而通用乎
 今鲁桓公在齐非宾射也以其为宾而用布侯以射
 正故孔氏曰据宾射为文也此外又有乡射则卿大
 夫若州长因行乡饮酒礼而射不列于三射之中所
 用必亦布侯之画虎豹鹿豕者则但可以为兽而不
 可以为正鹄矣燕与饮不同故燕为朝廷之礼有辩
 在彤弓
(三/章)四矢集传以为礼射每发四矢盖本郑氏郑氏又曰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4a 页 WYG0079-0420c.png
 礼射者大射宾射燕射是矣四矢象有事于四方此
 据礼射而言耳但礼射不主皮而贯革则主皮之射
 也盖鲁桓公尝与齐人狩禚自试其善射故云然耳
 凡射皆以四矢为一发岂必礼射哉
魏风
陟岵
(章/)岵及二章屺毛氏曰山无草木曰岵山有草木曰屺
 尔雅则谓多草木岵无草木屺二说不同必传写者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4b 页 WYG0079-0420d.png
 有一误集传主毛今从之
伐檀
(一/章)坎坎毛氏云伐檀声集传则以为用力之声曹氏亦
 曰檀木坚韧故伐之声坎坎然非若丁丁之易也如
 此则以坎坎与丁丁分难易矣窃意坎与宛丘坎其
 击鼓坎其击缶之坎同谓其声之直率而不宛转也
 若丁丁则或在空林或在空谷皆虚中相应之声与
 坎坎异耳岂以难易分哉○河本黄河以清涟言则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5a 页 WYG0079-0421a.png
 未浊也盖黄河上流其水犹清自龙门以下泾渭杂
 入至蒲而始浊耳此必君子隐于石隰二州之间河
 水清涟之地能自食其力而其俗又勤耕好猎俭啬
 多藏故诗人以此美之此盖晋之西鄙近于西河者
 而列于魏风亦犹汾沮洳之言公路公行公族也得
 非以其地之交界而相混欤○稼穑毛公以种之敛
 之分释集传因之孔氏曰以稼穑相对者皆先稼而
 后穑故知种之曰稼敛之曰穑若散则相通大田云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5b 页 WYG0079-0421b.png
 曾孙之稼非唯种之也汤誓云舍我穑事非唯敛之
 也○廛以一夫所居言谓三百户家家皆得取禾非
 谓一夫自有三百廛也李悝言于魏文侯曰一夫治
 田百亩亩收粟一石五斗勤者益三斗则百亩之田
 以勤者计之不过收粟一百八十石耳安得三百廛
 之多邪盖三百以邑中户数言古之言邑者小曰十
 室大曰千室约其中则恒曰三百如易所谓邑人三
 百户论语所谓骈邑三百也一户即一家受一廛而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6a 页 WYG0079-0421c.png
 为氓是为夫家矣
(二/章)亿十万也以刈禾把数言按李悝言于魏文侯曰一
 夫五口治田百亩亩收粟一石五斗为粟百五十石
 治田勤谨亩益三斗损亦如之则百亩之增当为粟
 百八十石矣古之百亩当今田四十一亩强粟未脱
 壳者也百亩得禾一亿把则每把为粟一合八勺亿
 把则为百八十石矣以上农夫八口之家之力计之
 可以恒得此数否则所收或不及矣郑氏以三百亿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6b 页 WYG0079-0421d.png
 为禾秉之数秉即把也夫每夫受一廛而为氓者得
 粟亿把已为大熟矣而云三百亿则太多矣○特尔
 雅谓豕生一曰特是也集传以为兽三岁曰特盖本
 毛氏窃意上下章言貆鹑皆专指一物不应此章则
 泛言兽也故以尔雅之说为正
(三/章)囷仓类民家所以藏粟者也与庾不同在野而无屋
 为庾在屋下为囷说文曰囷廪之圆者从禾在口中
 圜谓之囷孔氏曰方者为仓故圆者为囷○飧说文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7a 页 WYG0079-0422a.png
 云晡时食也本从夕食又云水浇饭也盖人旦则食
 饭夕则食飧饭饔而飧薄此朝夕之所以异食也然
 集传则主毛传熟食曰飧之说盖兼肉与食而言耳
 狩猎之所获以之为肉稼穑之所获以之为食盖发
 此意也
硕鼠
(一/章)硕鼠大鼠也陆玑曰今河东有大鼠能人立食人禾
 苗人逐则走入空树中有五技其形大故云大鼠今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7b 页 WYG0079-0422b.png
 按五技谓能飞不能上屋能游不能渡谷能缘不能
 穷木能走不能先人能穴不能覆身硕鼠盖即尔雅
 鼫鼠

扬之水
(一/章)素衣旧说以为中衣也中衣如深衣衣裳相连而色
 同君视朝之外礼宾等事亦常服皮弁皮弁之服素
 衣素裳素衣谓麻衣而色白者郑氏所谓白布衣积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8a 页 WYG0079-0422c.png
 素以为裳也而中衣在内亦用布与表相称陈氏浩
 谓外服用布则不得用帛为中衣是也玉藻孔氏疏
 引皇氏曰凡服先加明衣次加中衣冬则加袍茧夏
 则不袍茧用葛也次加祭服若朝服用布衣先以明
 衣亲身次加中衣冬则次加裘裘上加裼衣裼衣之
 上加朝服夏则中衣之上不用裘而加葛葛上加朝
 服贾氏聘礼疏曰凡服四时不同假令冬有衬身襌
 衫又有襦裤襦裤之上有裘裘上有裼衣裼衣之上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8b 页 WYG0079-0422d.png
 又有上服皮弁祭服之等若夏以絺绤絺绤之上则
 有中衣中衣之上复有上服皮弁祭服之等若春秋
 二时则衣袷褶袷褶之上加以中衣中衣之上加以
 上服也此疏与皇氏之说不同皇氏则裘葛之内俱
 用中衣而贾疏则裘上有裼衣而内无中衣絺葛袷
 褶之上有中衣而中衣不在内又但言中衣而不言
 裼衣则中衣即裼衣盖互相备也二说皆主朝祭之
 服言但今诸侯访贤者之诗不知其上当加何服意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9a 页 WYG0079-0423a.png
 者其以无绘之襌衣欤袒而见美故以中衣言耳中
 衣者必白色之布也故谓之素非以素为丝也先儒
 以祭服言丝则不知此为下贤之诗矣襮领也尔雅
 云黼领谓之襮黼领者绣刺黼文于领也黼文者非
 若章服之绣斧形也考工记云白与黑谓之黼五色
 备谓之绣绣与黼嫌于同用故绣为刺绣之绣非五
 色备之义也如此则襮兼黑白二色而为黼耳郑氏
 以其义难通乃改下章之绣为绡绡缯名也则不必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19b 页 WYG0079-0423b.png
 然故石梁王氏以为绣当依时文不必改也朱襮者
 染缯为赤色以为中衣之领缘而黼则绣于领中也
 故曰朱襮领为衣首故言襮以表其贵若缘则统于
 其中不必言矣郊特牲曰绣黼丹朱中衣大夫之僭
 礼也则诸侯为之不为僭矣然非见美致敬必不用
 黼领也故朱襮之素衣即裼衣也言中衣亦见其为
 通名耳若皇氏谓在裘葛之中则近体之亵服也何
 必加黼领哉裼衣之上有正服盖朝服之类谓之袭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0a 页 WYG0079-0423c.png
 衣裼袭之说详见硕人字义
椒聊
(一/章)升与前汉志合龠为合十合为升之升同当今升之
 二合崔灵恩谓古者为升上径一寸下径六分其深
 八分则其量太小而二合亦不能容矣若毛氏谓两
 手为匊吕氏谓古量二升曰匊则似匊大于升而陆
 农师曰两匊为升则又升大于匊何其相戾哉要之
 当以前汉志之说为古法之正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0b 页 WYG0079-0423d.png
绸缪
(一/章)三星参与心皆三星不知何所指也毛氏以秋冬为
 昏时则以三星为参建亥之月参星始见于东方于
 礼可以昏矣郑氏以嫁娶用仲春则以三星为心建
 辰之月心星见则时已晚矣而在隅在户各以移时
 异月言则诗中所谓今夕者非指一时矣岂文意哉
 盖此诗本淫风其曰在天在隅在户者以其夕所见
 而言也始见于天少移于西南则为隅矣夜深于户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1a 页 WYG0079-0424a.png
 中见之则为在户矣何必强解邪
羔裘
(一/章)羔裘在朝上下之通服但君纯羔大夫则以豹饰华
 谷严氏曰疏云韠与裳同色衣与冠同色冠黑则服
 亦黑故用黑羔皮为裘而以缁布为衣以裼之袒而
 有衣曰裼见美也以缁布衣覆之使可裼也必覆之
 者裘亵也其上乃加朝服此缁衣羔裘诸侯日视朝
 之服卿大夫朝服亦服之其所异者君则纯色臣则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1b 页 WYG0079-0424b.png
 以他物饰其袖所谓羔裘豹袖羔裘豹祛是也今按
 羔裘而裼以缁衣经传每有明文毛氏传于缁衣以
 为卿士听朝之正服郑氏亦谓缁衣者居私朝之服
 孔氏疏之则谓缁衣诸侯与其臣服之以日视朝盖
 诸侯旦朝以冠弁其服缁布衣故知是听朝之正服
 既朝退大夫适治事之馆犹服缁衣以听政也据听
 政则馆尚在私朝不在私家也若在私家则谓之燕
 居而用狐貉之厚以居故陈氏祥道谓君子狐青裘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2a 页 WYG0079-0424c.png
 豹袖玄绡衣以裼之盖大夫士之燕服也是不敢亵
 用羔裘也不用羔裘则不以缁衣可知矣故缁衣羔
 裘非私家燕居之服也按燕服当用玄端麻衣也今
 用玄绡衣为裼盖以绡为领缘耳
秦风
驷驖
(一/章)六辔御者所执之六辔也孔氏曰每马有二辔四马
 当八辔矣言六辔者以骖马内辔纳之于觖故在手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2b 页 WYG0079-0424d.png
 惟六辔耳
(三/章)輶车注以为驱逆之车驱逆之车即佐车非君车也
 凡田猎君所乘者则谓之田车不宜以輶为名○鸾
 铃之效鸾鸟声者故名为鸾镳马衔两旁之铁驱逆
 之车置鸾于两衔之两旁驱逆之车田车之佐也和
 鸾别详蓼萧字义
小戎
(一/章)戎戎车即兵车也以其挽之以革漆之无他饰故又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3a 页 WYG0079-0425a.png
 名革车自天子诸侯言总谓之戎路对大车而言则
 曰小戎董氏谓天子之戎车为元戎诸侯之戎车为
 小戎非也民俗称君之车岂可以小名乎大车乃牛
 车庶人之役车也言小戎正以从军不得用大车供
 民役耳○俴收俴浅也收轸也所以收敛所载者也
 郑氏谓舆后横木是也凡升车皆自后轸入于车内
 其深四尺四寸周礼谓之隧至轼前则为軓一作𨊠
 郑司农所谓軓式前也盖舆下三面之材輢式之所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3b 页 WYG0079-0425b.png
 植而赖軓以持车正者其面出于式前矣盖隧深四
 尺四寸本因其舆之广六尺六寸而三分去一也又
 三分隧以其一出式前以其二居式后故舆人曰三
 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后以揉其式夫轼前之轨不名
 为轸而兵车之轸与乘车同孔氏谓车前后横木皆
 曰轸自后轸至前轸浅于乘车故曰俴非矣陈氏祥
 道考之于礼而辩之曰车前有轨有阴而已未闻有
 轸而轸则许慎亦以为车后木也然则四尺四寸之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4a 页 WYG0079-0425c.png
 隧比于牛车之牝服长八尺者为浅牝服谓轸而其
 箱方则深矣浅收之义盖如此馀详见王风大车字
 义○五楘梁辀五五束也楘历历然文章猊辀辕端
 之軏所以钩衡而驾马者论语所谓小车无軏是也
 辕长一丈四尺四寸前为颈后为踵颈以持衡踵以
 承轸其四尺四寸自軓而下以至于轸则以辕之踵
 承之隧深四尺四寸正合此数其十尺则在軓前周
 礼辀人所谓軓前十尺而策半之也策御者之策也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4b 页 WYG0079-0425d.png
 策半则五尺也以策五尺则御者执之适可以及马
 而无过不及也辀从軓前则稍曲其上至末为颈当
 辕之端值衡则向下钩之此即辀也衡辕前横木当
 两服领上缺去七寸以扼马领于前使不得去谓之
 轭其上平处为衡通言之衡即轭也辀则所以钩而
 就之辀形穹窿上曲如屋之梁盖辕端之辀与辕通
 为一木辕当两服之中恐碍服马体肤故特穹之而
 为辀车以辀为主惧辀之不坚也故一辀以皮革五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5a 页 WYG0079-0426a.png
 处束之其文章历录然也马牛驾车皆任于肩而用
 力吴氏程谓牛力全在肩马力散在一身之说非也
 ○游环靷环也以皮为环当两服马之背上游移前
 却无定处引两骖马之外辔贯其中而执之所以制
 骖马使不得外出也胁驱亦以皮为之前系于衡之
 两端后系于轸之两端当服马胁之外所以驱骖马
 使不得内入也此所谓轸盖即轨也○阴靷鋈续阴
 掩軓也轼在车前輢在车两旁当軓之处则以横板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5b 页 WYG0079-0426b.png
 侧置车前垂辀上左右三面阴蔽此軓故谓之阴也
 或以軓为軓或以为轊头轊头即轴两端皆非也鋈
 者沃灌之义靷以皮二条前系骖马之颈后系阴板
 之上而阴板之上有续靷之处则消白金沃灌其环
 以为饰盖车衡之长六尺六寸止容二服骖马在衡
 外其颈不当于衡故别为二靷以引车亦谓之靳此
 则制骖马使不得前也靷靳皆引辔之名即辔也馀
 见韩奕字义白金者孔氏谓金银铜铁总名为金兵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6a 页 WYG0079-0426c.png
 车之饰或是白铜白铁未必皆白银而鋈亦非白金
 之名也毛氏以鋈为白金误矣○文茵茵褥也以虎
 皮为之有文采故曰文茵旧说以为车中所坐但方
 言驾车之事未宜遽及坐褥盖指服马藉领之褥而
 言也畅毂畅长也毂车轮之中以外持辐而内受轴
 者也大车之毂长一尺有半兵车之毂长三尺二寸
 考工记曰短毂则利长毂则安盖大车本安则欲其
 利小车本利则欲其安故兵车用畅毂也○骐綦文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6b 页 WYG0079-0426d.png
 也孔氏曰色之青黑者名为綦马左足白曰馵
(二/章)中两服马之在中者也赤马黑鬣曰骝黄马黑喙曰
 騧马黑色白骊四牡孔阜马虽齐力而杂用四色之
 马盖军士所乘之车不能尽齐色也○龙盾盾干也
 以木为之而画龙于上也合者合二盾以蔽车车广
 非一盾所能蔽故耳王肃云合而载之以为车蔽是
 也集传谓合二以备破坏非矣盖合盾与下章交韔
 二弓者不同○觼环之有舌者亦消白金以沃之盖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7a 页 WYG0079-0427a.png
 鋈觼也軜骖马之内辔也置觼于轼前以系之纳而
 不执故谓之軜每车八辔而经传但言六辔者正以
 此二辔当系于觼也孔氏曰马之有辔所以制马之
 左右令随人意骖马欲入则偪于胁驱内辔不须挽
 故纳骖二辔系于轼前也
(三/章)俴驷驾俴收之四马也群谓群集非以调和言也厹
 矛谓刃有三角盖即酋矛名异耳详见无衣字义錞
 矛下端之平底也亦消白金以沃之故曰鋈錞○蒙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7b 页 WYG0079-0427b.png
 庞杂也伐中干也盾之别名苑文猊谓画杂鸟之羽
 于盾上而其文苑然也盾为大盾故画龙伐为中干
 故画鸟羽○虎韔以虎皮为弓室镂刻金以为饰也
 膺胸也范氏处义谓弓室之胸是也诗中凡言车马
 处如采芑钩膺鞗革崧高钩膺濯濯韩奕钩膺镂钖
 皆以膺为马当胸带以其上下文皆言车马之饰也
 惟此则为韔弓而发毛氏亦以为马带则与上文不
 相属矣故华谷严氏独以范氏之说为长交韔者交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8a 页 WYG0079-0427c.png
 二弓于韔中谓颠倒安置之必二弓以备坏也闭弓
 檠也礼记作䪐绲绳縢约也以竹为闭而以绳约之
 于弛弓之里檠弓体使正也孔氏曰縢为约之以绳
 非训縢为绳又曰以绳约弓然后纳之韔中也
终南
(一/章)狐裘狐白裘也玉藻云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郑
 氏以锦为素锦言其色之称也素白而曰锦盖用五
 色丝织以成锦而以素为主显其白耳君兼天子诸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8b 页 WYG0079-0427d.png
 侯而言郑氏谓天子狐白之上服皮弁服则天子皮
 弁之下有狐白锦衣也皮弁服亦白色与裘称也则
 皮弁者天子视朝之服而诸侯在天子之朝亦狐白
 裘故通称君耳此本臆说经无正文故陈氏祥道曰
 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燕服也王之燕服不但玄
 端而已所以有狐白裘锦衣也言王则诸侯可知盖
 狐白裘粹白之色裘之难得者也欲人有粹白之德
 则上下可以通服或贱者力不能备则但衣狐青而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9a 页 WYG0079-0428a.png
 已非以狐白为禁也盖狐比羔为贱故朝服常用羔
 裘而燕服多用狐裘但以狐之白者难得故纣以狐
 白免西伯田子方以狐白礼子思田文以狐白脱秦
 患然而人人皆得用之于此亦可见矣故集传曰锦
 衣狐裘诸侯之服也既以锦衣为燕服则不必用丝
 织锦意必麻衣之素质而为锦文者欤
(二/章)黻衣绣裳黻与芾同蔽膝也一名韠古者席地而坐
 以临俎豆故设蔽膝以备濡渍韠之言蔽也其初制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29b 页 WYG0079-0428b.png
 服之意如此内则子事父母端韠是以韠从玄端之
 衣乃古人之常服也故其服通于上下则用韦而谓
 之韠在冕服为贵者所服则用绣而谓之黻考工记
 曰黑与青谓之黻黻如两已相亚之形取君臣可否
 相济之义也据书疏则以青黑二色线绣之于裳绣
 者刺也刺文之总名非必五色备然后为绣也冕服
 有十二章以次降杀至于三章皆以衣为绘裳为绣
 黻者取其辨也陈氏祥道谓理成于辨故服章以黻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0a 页 WYG0079-0428c.png
 终虽杀穷于一章衣可以无文而裳不可以无黻裳
 必绣黻以存古人蔽膝之意也主黻而言故遂以其
 衣名黻衣黻本在裳非谓衣有黻也然祭服之黻衣
 用丝常服之黻衣用布即麻衣也而贵者之用绣黻
 则以别于常人之韦韠焉常服不以冕而以弁或以
 冠则不可知耳上章言锦衣狐裘而此言黻衣绣裳
 则锦衣裼裘之上又加此衣裳也按司服掌王之吉
 凶衣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0b 页 WYG0079-0428d.png
 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
 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群小祀则玄冕公之服
 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
 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
 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
 之服士之服自皮弁而下如大夫之服孔氏曰古天
 子冕服十二章日也月也星辰也山也龙也华虫也
 此六者画以作绘施于衣也宗彝也藻也火也粉米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1a 页 WYG0079-0429a.png
 也黼也黻也此六者紩以为绣施于裳也郑注云古
 天子冕服十二章至周以日月星辰画于旌旗所谓
 三辰旂旗昭其明也而冕服九章登龙于山登火于
 宗彝尊有神明也九章初一曰龙次二曰山次三曰
 华虫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皆画以缋次六曰藻次
 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絺以为绣则衮之
 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鷩画以雉谓华虫也其衣三
 章裳四章凡七也毳画虎蜼谓宗彝也其衣三章裳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1b 页 WYG0079-0429b.png
 二章凡五也希刺粉米无画也其衣一章裳二章凡
 三也玄者衣无文裳刺黻而已是以谓玄焉凡冕服
 皆玄衣纁裳窃谓五冕不常服惟祭祀则服之及王
 受诸侯朝于庙则服衮冕其以大裘祀天而不言章
 服者亦必有衮以加裘也大裘则在五冕章服之中
 宜皆有之但于祀天首发之以见例耳裘本亵服岂
 可不加上衣以祭天哉郑氏又谓周以日月星辰之
 三辰画于旗而冕服虽天子止用九章则天子与上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2a 页 WYG0079-0429c.png
 公无别就使天子用升龙降龙诸公但用降龙亦五
 十步百步之间耳此岂圣人制礼以辨上下之意哉
 故虞书之十二章乃天子等威之所系后王亦乌得
 而变之但其取义以龙德为重故虽十二章有三辰
 亦主龙而言衮耳上得以兼乎下故天子于冕服之
 异等者皆得用之其馀则公自衮冕以下侯伯自鷩
 冕以下子男自毳冕以下天子之孤自希冕以下亦
 皆得用其所用则大祀中祀小祀之类各有其差焉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2b 页 WYG0079-0429d.png
 然以孟子考之则天子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
 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侯与公同一等不与伯同等也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不与子男同等也大夫受地视
 伯元士受地视子男而今冕服皆在其等之下则司
 服之言似亦非古制也且衮冕九章以龙为首龙首
 卷然故谓之衮鷩冕七章华虫为首华虫即鷩雉故
 谓之鷩毳冕五章宗彝为首宗庙彝器有虎彝蜼彝
 因名宗彝为虎蜼虎蜼毛浅毳是乱毛故谓之毳孔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3a 页 WYG0079-0430a.png
 氏固谓郑氏此解配文甚便矣若夫希冕之名为希
 则不知其何指郑氏必以絺紩之义解之而曰刺粉
 米而无画衣疏谓粉米非可画之物虽在衣亦刺之
 也岂有本在下裳之粉米而可刺于上衣之理乎其
 为臆决甚矣夫大裘之冕衮衣之冕鷩衣之冕毳衣
 之冕希衣之冕此五冕者同用冕也其章服不同而
 旒数有等故冕亦异名耳然郑氏弁师注言衮衣之
 冕十二斿鷩衣之冕九斿毳衣之冕七斿希衣之冕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3b 页 WYG0079-0430b.png
 五斿玄衣之冕三斿斿即旒也是以天子之冕为十
 二斿侯伯之冕为九斿子男之冕为七斿孤之冕为
 五斿大夫之冕为三斿也夫冕旒既以十二九七五
 三为差则章服亦宜与之相配以旒之十二配章之
 十二旒之九配章之九旒之七配章之七旒之五配
 章之五旒之三配章之三可也而以十二旒为九章
 之冕九旒为七章之冕七旒为五章之冕五旒为三
 章之冕三旒为一章之冕何其各自为等而不相直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4a 页 WYG0079-0430c.png
 乎况弁师但言天子之斿十二就诸侯之斿九就而
 已侯伯以下皆无及焉亦不明言其孰为衮衣之冕
 孰为鷩衣之冕也郑氏何必强为之解哉以五冕配
 五章则旒至三而止章亦至三而止玄冕之一章则
 不得有一旒之冕矣若冕以一旒则在前左右不足
 以蔽目故冕至于一章则无旒矣郑氏谓爵弁如冕
 无旒不可尽以其说为无据也盖冕服皆玄衣纁裳
 然以其用于宗庙而不敢亵故以丝为之玄冕之衣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4b 页 WYG0079-0430d.png
 亦谓之黻衣绣裳以裳绣黻而衣无文也士亦当有
 此服周颂所谓丝衣也丝衣则加爵弁爵弁即韦弁
 特以助祭为重而尊其名为冕耳汉舆服志以爵弁
 为夏收商哻在礼记则以周冕与之并称此又以见
 冕可以为弁之通名也知此则冠冕之制皆可通贯
 而无疑矣
无衣
(一/章)矛如鋋而大考工记云刺围则以为刺兵说文云象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5a 页 WYG0079-0431a.png
 形则以为勾兵陈氏祥道合二说言之则以为矛之
 为器上锐而旁勾上锐象物生之芒旁勾象物生之
 勾盖可以刺可以勾者也矛之为用如此而已其有
 长短亦随所便耳或建于车上或执于军中兵势长
 短各有所宜也大凡兵器皆然如戚扬本同一斧而
 钺大斧小用各不同故以戚为斧扬为钺也考工记
 谓矛有酋矛夷矛酋矛长二丈夷矛长二丈四尺攻
 国之兵欲短以地远涉阻也守国之兵欲长以地近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5b 页 WYG0079-0431b.png
 不涉险也此虽近乎强名然相传已久姑从其说酋
 言其近夷言其长然则此章之矛与秦小戎之厹矛
 皆出兵征讨攻国之兵也当用酋矛郑清人与鲁颂
 閟宫之二矛皆未出境内守国之兵也当用夷矛矣
 厹与觓通言其勾下曲觓觓然也其实当与酋矛同
 义特以刃有三角而异名耳曲礼疏曰矛如鋋而三
 棱固以三棱者同名为矛也二弓之义郑氏前后不
 同于清人则曰酋矛夷矛于閟宫则以二矛与重弓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6a 页 WYG0079-0431c.png
 共文重弓是一弓而重之则二矛亦一矛而有二又
 别立一义而曰备折坏也如此则清人之二矛既与
 閟宫异义而一车中建二矛长短不齐亦岂所以整
 军容哉故通以备折坏释之而于义始安耳
(二/章)戈戟属即汉之勾孑戟也双枝曰戟单枝曰戈孑者
 其胡单枝孑然谓之胡孑郑氏曰戈勾兵主于胡也
 孔氏曰戈如戟而横安刃但头不向上为钩直刃长
 八寸横刃长六寸刃下接柄处四寸并广二寸书图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6b 页 WYG0079-0431d.png
 因之曰戈广二寸内四寸胡六寸援八寸柲六尺有
 六寸内谓胡以内接柲者胡谓矛之旁出者曲犹牛
 胡也援谓直刃也柲谓柄也戈之用主于胡胡过于
 直则倨但可以刺胡过于曲则勾但可以钩惟得其
 中制往无不利陈氏祥道曰五兵之所以便于用者
 戈而已其柲短而易持其胡则援广而易入可以桩
 可以斩可以击可以钩观富父终生以戈桩侨如之
 喉狼瞫以戈斩秦囚子南以戈击子晰长鱼矫以戈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7a 页 WYG0079-0432a.png
 杀驹伯则戈之为用可知矣戈奚适而不用哉
(二/章)戟一作棘以其能刺也亦曰勾兵自其在车言则曰
 车戟按考工记车戟常一丈六尺也戟广寸有半寸
 内三之四寸半胡四之六寸援五之七寸半倨勾中
 矩刺重三锊戟中旁出之两枝对分上下其横贯于
 援者皆为胡横贯于援恐力弱而易欹也故必有胡
 胡之直方而罄折者谓之倨其罄折而下垂者谓之
 勾罄折故为矩刺即郑司农所谓援盖以刺申明援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7b 页 WYG0079-0432b.png
 义耳非有二也后郑不从司农之说乃以刺提分二
 类似有不通者盖戈戟形同而制异其所以异于戈
 者双枝耳惟其双枝故有三锋其中在援之末者则
 主刺之锋也其旁在上枝之上者则向上之锋也在
 下枝之下者则向下之锋也无向上之锋则不可刺
 无向下之锋则不可勾故贾公彦曰三锋皆向上者
 无用也惟以中锋言则重三锊戟与戈同耳锊色劣
 反三锊者一斤四两也戈戟之刃皆以金为之考工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8a 页 WYG0079-0432c.png
 记云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盖有锡则
 刃白也戈下鐏戟下镦亦皆以铜为之本郑氏注故
 小戎厹矛言鋈镦非铜安可鋈哉曲礼曰进戈者前
 其鐏进矛戟前其镦注云锐底曰鐏平底曰镦此可
 以见戈戟之别矣
(三/章)甲军中所被以卫身之服也曰介曰函曰铠皆其别
 名陈氏祥道曰铠所以致其凯经中言甲不及铠盖
 古者之甲以革为之后世乃用金耳管子曰蚩尤以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8b 页 WYG0079-0432d.png
 金为铠不可考也○兵谓五兵弓矢殳矛戈戟也说
 礼者以此为步卒之兵而于兵车则以酋矛夷矛为
 二而不及弓矢安有此理哉夫弓矢攻兵之可以及
 远者也殳击兵矛刺兵而亦可勾戈戟勾兵而亦可
 刺皆接战之短兵也随其所往惟此五兵而已五兵
 之应长短不同而远近之间用各有济在习之使熟
 耳脩则习之熟矣
渭阳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9a 页 WYG0079-0433a.png
(一/章)渭水名说见邶谷风字义郑氏曰秦是时都雍至渭
 阳者盖东行送舅氏于咸阳之地孔氏曰雍在渭南
 水北曰阳晋在秦东行必渡渭地理志右扶风渭城
 县故咸阳也其地在渭水之北今按雍秦德公所徙
 之都汉置县属右扶风今为凤翔府凤翔县地咸阳
 汉为渭城县今为咸阳县属西安府渭水南去县三
 里秦旧县在今县东三十里○路车按周礼巾车掌
 王之五路曰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盖玉路金路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39b 页 WYG0079-0433b.png
 象路乘车也革路兵车也木路田车也见考工记轮
 人注象路以下诸侯得通用之金路天子以赐有功
 及同姓诸侯之异等者而后得用若玉路则惟天子
 乘之诸侯不敢用也路者大也若路门路寝路车路
 马之称皆以大言非谓行于道路而为路也故惟天
 子诸侯之车称路若卿大夫非特赐不得有路如左
 传襄公十五年王赐郑子侨以大路二十四年王赐
 叔孙豹以大路杜氏以为草木二路理或然也既赐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40a 页 WYG0079-0433c.png
 于天子则亦称路矣然此亦衰周之事若卫叔仲于
 奚得请繁缨之类耳赐以草木之说虽无明文岂非
 金路象路皆诸侯之赐欤然则重耳虽以同姓当为
 诸侯尚未有功渭阳之赠未宜即用金路其必用象
 路矣详见采芑字义
权舆
(一/章)夏屋诸家多以宫室之美为夏屋谓居大屋而食无
 馀也郑独不然而以为大具孔氏谓下章始则四簋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40b 页 WYG0079-0433d.png
 今则不饱皆说饮食之事不得言屋宅也眉山史氏
 亦取郑氏大具之说而谓诗夏屋不指屋宇也经言
 夏屋惟此而已至扬雄乃云震风凌雨然后知夏屋
 之帡幪则误以为屋宇矣窃意夏屋盖指俎也其即
 閟宫所谓大房欤故元阴幼达云夏屋本食俎亦不
 以为巨室也食小食谓燕食也若礼食则为大食与
 公食大夫之食同矣礼食似飨无酒详见彤弓字义
(二/章)簋即敦也虞曰敦夏曰瑚商曰琏周曰簠簋皆有会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41a 页 WYG0079-0434a.png
 会者盖也簋与簠同而方圆异内方外圆曰簋以盛
 黍稷外方内圆曰簠以贮稻梁皆容一斗二升考工
 记旊人为簋则瓦器也贾氏据易象谓亦以木为之
 则臆说耳黍稷各二簋多以备馂故曰四簋公食大
 夫礼宰夫设六簋今言每食四簋是燕食非礼食也
 礼食则主国之君食聘客即所谓公食大夫也上章
 言夏屋渠渠郑氏以为大具则礼食矣燕食乃常食
 也嘉榖之中黍为尤美故食贵黍而多以簋言
诗说解颐 字义卷三 第 41b 页 WYG0079-0434b.png
 
 
 
 
 
 
 
 诗说解颐字义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