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解颐-明-季本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079-001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说解颐总论卷二    明 季本 撰
   删次
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本三千馀篇孔子去其重取其
可施于礼义者三百五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
之音
孔颖达曰按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
子所录不容十分去九马迁言古诗三千馀篇未可信
卷二 第 1b 页 WYG0079-0018b.png
也据今存及亡诗六篇凡三百一十一篇而史记汉书
云三百五篇阙其亡者以见在为数也周召风之正经
固当为首自卫而下十有馀国编比先后旧无明说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
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
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
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为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
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
卷二 第 2a 页 WYG0079-0018c.png
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
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
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
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
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为
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
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
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
卷二 第 2b 页 WYG0079-0018d.png
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
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为之
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偪远而不
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衰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
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
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欧阳氏曰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豳秦魏唐陈曹此
孔子未删之前周太师乐歌之次第也周召邶鄘卫王
卷二 第 3a 页 WYG0079-0019a.png
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此今诗之次第也周召邶鄘卫
桧郑齐魏唐秦陈曹豳王此郑氏诗谱次第也
 今按孔子言诗三百而今诗三百一十一篇亡南陔
 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存者实三百五篇史
 迁以为取于三千馀篇之中是十而得一也今诗中
 国风为国止十五耳如使尽得天下诸侯之诗而删
 之奚啻十一然文武成康之盛太师已列于乐者必
 已传于学士大夫如周南召南载文武之诗则先有
卷二 第 3b 页 WYG0079-0019b.png
 其名不待孔子删诗而后有也其下昭宣盛时王者
 之迹未熄命太师采诗以观民风而瞽矇歌之以待
 司乐教国子者皆雅乐也自雅颂失所之后虽或不
 能无错乱者而旧次亦必有传焉至于东迁日久王
 道荐衰天子不采诗而诗之散在诸国者非有所传
 闻访问孔子安得一一而见之宜乎他国之诗固有
 不及录者矣夫齐楚吴越之变于夷邾滕纪莒之困
 于弱如此类者或其国无诗或其诗不足录亦无怪
卷二 第 4a 页 WYG0079-0019c.png
 乎其不与于国风也然当其盛时称美贤君咏歌同
 类岂无一言在太师采取之列况宋之有微子卫之
 有康叔齐之有太公陈之有胡公皆先王时之贤诸
 侯也其国岂无爱慕之诗如卫武公之淇奥郑武公
 之缁衣者而今皆无之至于逸诗则随处附见不一
 而足得非全经之有散失乎且圣人所录以为教者
 将以正人兴观群怨之情必皆雅歌如史迁所谓孔
 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者是也而郑卫
卷二 第 4b 页 WYG0079-0019d.png
 之音淫哇之语皆得列于国风使颂之者感动邪心
 则于孔子所谓放郑声思无邪者自相戾矣宋程文
 简公有言淫诗之传盖出于里巷狎邪诵习之口秦
 火之后圣经不全汉儒取其里巷之传者补缀其间
 以足三百篇之数盖皆夫子之所已删而未有能辩
 之者耳近世王文端公先师阳明王公之说亦然可
 以见诗之非古经矣季札所叙观乐次第其名数与
 毛诗相合但不言曹耳然曰自桧以下则固兼之矣
卷二 第 5a 页 WYG0079-0020a.png
 郑元诗谱移桧于郑前移王于豳下则以郑并桧封
 王承豳世各就其类而言耳其叙互有后先本无意
 义也欧阳氏以季札所叙为周太师乐章之次第则
 穿凿矣季札之言浮泛虚誇率非正论如以秦为能
 大魏为明主豳为周公之东小雅为周德之衰皆邪
 说也况其时诗乐未经孔子删正篇章必多乃欲一
 时请观似亦难遍而其国数又与毛诗适合无所增
 损得非左氏之学与毛同出一宗而附会其说欤盖
卷二 第 5b 页 WYG0079-0020b.png
 左传出于张苍之家苍为淮南王相稍在大毛公前
 二家之学盖相闻者也未可遂以左为先秦古书之
 据若其诸国诸篇编比则秦火之馀类多错乱或以
 风而杂雅或以雅而杂风至于二南三颂皆无旧次
 可求故郑氏之谱与欧阳子叙次之言皆穿凿之说
 也
  章句音韵
国语闵马父曰昔正考父校啇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
卷二 第 6a 页 WYG0079-0020c.png
师以那为首其辑之乱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
夕执事有恪
论语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孔颖达曰自古而有篇章之名故那序曰得商颂十二
篇东山序曰一章言其完是也句则古者谓之为言论
语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则以思无邪一句
为一言赵简子称子太叔遗我以九言皆以一句为一
言也秦汉以来众儒各为训诂乃有句称风雅之篇无
卷二 第 6b 页 WYG0079-0020d.png
一章者颂者述成功以告神故一章而已鲁颂不一章
者鲁颂美僖公之事非告神之歌也商颂长发殷武重
章者或诗人所作之意不同诗之大体必须依韵其有
乖者古人之韵不协耳之兮矣也之类本取以为辞虽
在句不以为义故处末者皆字上为韵左右流之寤寐
求之其实七兮迨其吉兮之类是也亦有即将助句之
字以当韵者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之类是也
卷二 第 7a 页 WYG0079-0021a.png
朱子曰周颂多不协韵
吴棫撰毛诗补音序云诗音旧有九家唐陆德明以已
见定为一家之学释文是也所补之音皆陆氏未叶者
也叶者悉从陆氏
 今按乱者乐之卒章也凡乐始作则其声舒乐记所
 谓奏以文也曲终则其节急乐记所谓乱以武也史
 记云关雎之乱以为风始朱子取之是以首尾三章
 皆为乱也然观闵马父之言则那之卒章乃为乱辞
卷二 第 7b 页 WYG0079-0021b.png
 耳韦昭曰辑成也凡篇章既成撮其大要以为乱辞
 歌所以节舞如今三节舞曲终乃更变章乱节故谓
 之乱也○诗之分章多寡不一必不混而无别也但
 秦火之后散乱者多如周颂清庙八句为一章其始
 末无所属似有阙文商颂之那以二十二句为一章
 必是记录者失于圈别说者以为风雅无一章颂以
 告神故一章然鲁颂及长发殷武各有分章不得不
 别立一例矣牵强之说何可通乎诗篇之末必总计
卷二 第 8a 页 WYG0079-0021c.png
 章句之数皆毛诗之旧也郑氏亦稍有不同如关雎
 后二章分作四章章四句今集传仍依旧本及集传
 另有改正者俱从集传诸国及雅颂之末皆有章句
 总数及雅颂什计之数亦毛旧也以非大义所关皆
 置而不录○诗之有叶韵为谐歌声以入乐也朱子
 以补音多有刋补而集传已备注矣若周颂清庙之
 诗不用韵语商颂那之诗叠用三声盖诗人别有此
 例也今止发明经义未及于乐故不录叶音欲审音
卷二 第 8b 页 WYG0079-0021d.png
 者宜于集传考焉○凡赋比兴三体集传每章但总
 揭赋也比也兴也一语今以三体分属句下如关雎
 之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是兴也而窈窕淑女寤寐求
 之则应兴之语其义以流之二字与求之二字相倡
 和而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四句
 乃兴意未尽今通谓之兴意也皆分别言之如此类
 者颇多如行露以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兴谁谓
 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而虽速我狱室家不足二句则
卷二 第 9a 页 WYG0079-0022a.png
 未尽之兴意也泉水以毖彼泉水亦流于淇兴有怀
 于卫靡日不思而娈彼诸姬聊与之谋二句则未尽
 之兴意也淇奥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兴有匪君子
 如切如瑳如琢如磨而瑟兮憪兮赫兮咺兮有匪君
 子终不可谖兮四句则未尽之兴意也柏舟以汎彼
 柏舟在彼中河兴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他
 而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二句则未尽之兴意也又有
 兴语多寡不一者如氓之三章则以桑之未落其叶
卷二 第 9b 页 WYG0079-0022b.png
 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椹四句兴于嗟女兮无与士
 耽二句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四句则未尽之兴意也四章则以桑之落矣其黄而
 陨二句兴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四句而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四
 句则未尽之兴意也五章则以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二句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四
 句而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二句则未尽之兴意也又
卷二 第 10a 页 WYG0079-0022c.png
 有以字相应为兴如小星以二在字二与字之应为
 兴而寔命不同实命不犹二句则未尽之兴意也扬
 之水以二之字二不字之应为兴而怀哉怀哉曷月
 予还归哉则未尽之兴意也荇苇则以勿践履兴莫
 远而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则未尽之兴意也凡如此
 类以文句求之斯得矣
  训诂传授
前汉艺文志汉兴鲁申公为诗训诂而齐辕固燕韩生
卷二 第 10b 页 WYG0079-0022d.png
皆为之传三家并立于学官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
所传而河间献王好之未得立
后汉儒林传赵人毛苌传诗是为毛诗
孔颖达曰赵人毛公名苌也谱云鲁人大毛公为诂训
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然则
大毛公为其传由小毛公而题毛也
陆德明经典释文吴太常卿徐整曰子夏授高行子高
行子授薛仓子薛仓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河间人大
卷二 第 11a 页 WYG0079-0023a.png
毛公大毛公为诗诂训传于家以授赵人小毛公
徐坚初学记荀卿授鲁国毛享诂训传以授赵国毛苌
时人谓享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
前汉儒林传毛公授同国贯长卿长卿授解延年延年
为阿武令授徐敖徐敖授九江陈侠
陆玑草木疏陈侠传谢曼卿
后汉儒林传卫宏字敬仲东海人初九江谢曼卿善毛
诗宏从曼卿受学后郑玄作毛诗笺
卷二 第 11b 页 WYG0079-0023b.png
隋书志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传
之者惟毛诗郑笺至今独立
陆德明经典释文曰郑玄作毛诗笺申明毛义难三家
于是三家遂废矣
 今按毛氏之学虽自谓出于子夏然诗序之来毛亦
 不知起于何人未敢断以为子夏作也至郑玄则直
 指古序为子夏作盖亦因毛学出于子夏之言而足
 成之也夫子夏尝因论诗知学而孔子称其可与言
卷二 第 12a 页 WYG0079-0023c.png
 诗又七十子中子夏最后没而其授徒又最多后儒
 言诗者遂依附之故汉儒纂辑家语因有子夏习于
 诗而通其义之说子夏在孔门以文学名而其用功
 实以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求仁孔子谓其知诗得非
 以其得性情于言意之表而非玩心于章句之末者
 欤今观毛说浅陋牵强往往有难通处子夏之学必
 不如此虽或得于其徒转授则亦大失其宗矣○鲁
 申公汉文帝时人辕固景帝时人韩生名婴文帝时
卷二 第 12b 页 WYG0079-0023d.png
 人皆为博士或谓子夏四传至荀卿传大毛公此传
 闻之未有定㨿者也毛氏之名传亦不的或谓大毛
 公名亨小毛公名苌或谓苌不知其大毛公欤小毛
 公欤窃意二毛公必各有名儒林传亦不明指然世
 有大毛公名享小毛公名苌之说必非无因者今当
 从之盖大毛公乃为传之人而小毛公则受其传而
 为河间博士者也毛公作传之后则有郑玄之笺孔
 颖达之疏以至于宋皆祖毛诗今之章句是也至朱
卷二 第 13a 页 WYG0079-0024a.png
 子始辩毛说之非于是集传行而诗遂不以毛称矣
 嗟夫诗学之失传久矣所幸遗经尚存是非具列即
 其辞而䌷绎之以意逆志当自跃然于心目之间岂
 待传注而后明哉今于诸篇下首标经旨不尽用旧
 说也庶以见其意不远于经文而可求焉○宋儒注
 诗者皆宗小序郑夹漈专诋其说而朱子独从之如
 将仲子之类今之所谓淫风而非本于旧序者大抵
 皆夹漈说也世之文士泥于好古以为孔子正乐之
卷二 第 13b 页 WYG0079-0024b.png
 时凡不止于礼义无关于风教者一切删去今之诗
 经无淫诗于凡静女木瓜采葛遵大路子衿扬之水
 防有鹊巢诸诗皆求旧说以解之而以夹漈为误朱
 子如此则桑中诸篇之录于卫风者义不可通不得
 不从杨龟山著卫为狄灭之由之说以自救矣夫诗
 之为教本道性情与史法之垂鉴戒者不同不必牵
 合其说也且自幽厉以来诸侯之失道而乱亡者不
 可胜数而不皆录其所由其说亦有不可尽通者故
卷二 第 14a 页 WYG0079-0024c.png
 谓诗无淫风则是而不知淫风之有存者乃为汉儒
 掇拾增加顾欲强为之解不亦劳乎至其所求之旧
 说则又主于右经所书之鲁诗或以为鄘诗而杂于
 卫或以为齐诗而杂于郑其有篇章可稽似非臆说
 者亦可以见汉时诗篇之有错乱矣夫鲁诗出于汉
 文帝时而石经蔡邕所书刻在汉末寻经兵火不存
 所传多非邕旧通志略固已辩之岂可取以为先秦
 古书之据哉故鲁诗已绝虽有一二存者不过附见
卷二 第 14b 页 WYG0079-0024d.png
 于他书耳未必得经旨也然则义有不通者须于经
 文中平心玩味以得其意固不可偏执己见而亦安
 可尽拘旧说邪
 
 
 
 
 诗说解颐总论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