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 1a 页 WYG0059-046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融堂书解卷一
宋 钱时 撰
虞书
尧典
尧唐帝谥尧初为唐侯后有天下因号曰唐典常也
圣人脩身齐家治天下无非生民日用之常非有他
道也何谓常民彝是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
卷一 第 1b 页 WYG0059-0463d.png
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谓之五典即此常也尧尽此
常道所以为圣人名书曰典以明书之所纪皆常道
也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
尧典
无不闻曰聪无不见曰明自然有条理谓之文无所
卷一 第 2a 页 WYG0059-0464a.png
不通达谓之思思曰睿睿作圣是也所谓光者即其
本心也宅犹居宅言天下皆居其中也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
四表格于上下
若稽顺考也书作于后世故曰若稽古
放勋尧名也明文思已见序说作书者首
著一钦字甚为切要圣学工夫全在敬上罔念作狂
卷一 第 2b 页 WYG0059-0464b.png
克念作圣敬不敬而已言能钦明文思而又曰安安
则应酬万物交错万事略无动静之可言终日如是
终年如是终身如是而未始须臾不安也作书者无
以形容而谓之安安妙矣不曰四海而曰四表四表
则无际畔不曰天地而曰上下上下则无限量四被
上下皆在此光明之中范围天地其大无外也作书
者非闻道非深知尧安能如此形容读之使人敬叹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
卷一 第 3a 页 WYG0059-0464c.png
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俊德驯德之士也克明
犹灼见也尧惟灼见俊德而用之故以之亲九族则
九族尽睦以之章百姓则百姓昭明以之和万邦则
黎民于变时雍也既者尽也平章者均平而表章之
旌别之谓也后世不能化民成俗皆由善恶混殽无
所别白之故可胜叹哉于是表章之则是是非非如
辨黑白百姓皆昭然著明矣万邦之广风俗各不同
卷一 第 3b 页 WYG0059-0464d.png
不有以协和之则国异政家殊俗何由化洽协合也
黎众也协和万邦则天下一家皆在春风和气中黎
民自然丕变致时之雍和也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羲和在颛顼帝时名重黎在尧时名羲和一也乃命
在于变时雍之后见得齐家治国平天下圣人急急
不容少缓直是治道无纤毫欠缺方无愧于天下方
命羲和治历明时象者象时之节令历者所以书之
卷一 第 4a 页 WYG0059-0465a.png
而授之于人也日月星辰乃天运自然之序一毫人
力无容于其间尧命羲和不过敬顺其自然耳此心
之敬与天通一无二圣人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
天时者无他敬而己若昊天以治历只是敬授人时
耳所以布历亦只是此敬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
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
前一节是总命羲和此下四节是命四子分主其事
卷一 第 4b 页 WYG0059-0465b.png
也嵎夷青州之地正东方也夏秋冬
皆以方言而春以地言则知四方各有其地以表东
西南北之正彼此可以互见寅宾敬导也亦非旦旦
有所宾导之仪也时当兴作一念微懈即乖日出之
义平秩东作者所以敬导也帝出乎震春事自此而
兴故即东作为言均平而秩叙之使各适其平各循
其序也尝闻之良农云春事之兴耕耨粪壤以至布
榖立苗次第井井各有日数不容少缓一失其候即
卷一 第 5a 页 WYG0059-0465c.png
大耗减以此一端推之则平秩二字圣人所以裁成
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者在是不得其平不得其
序则与暴殄天物无异岂细事哉殷正也民之分析
就农而言故曰厥民析先言东作而后言析者平秩
羲仲之职也析以就东作民之事也修职于先趋事
于后理当然也鸟兽孳尾昆虫草木无一非圣人职
分中事
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卷一 第 5b 页 WYG0059-0465d.png
厥民因鸟兽希革
南交或谓南方交趾之地恐非且东曰旸西曰昧北
曰幽皆明著其义而继陈其职业若南方交趾则其
义不明或谓南方相见之时阴阳之所交也其义亦
未足前乎此则作于东后乎此则成于西南离明之
地正居春秋之间为东作西成之交会故谓之南交
万物皆于是而化育也故谓之南讹居南方则为东
西之交时则宜平秩化育之事敬以致其功也春曰
卷一 第 6a 页 WYG0059-0466a.png
寅宾秋曰寅饯皆在平秩之先夏言敬致独在平秩
之后盖顺日之出而平秩乎东作顺日之入而平秩
乎西成皆因天时之至而修人事也至于化育之功
则人力无容于其间不过均平秩叙其事如当种则
种当耘则耘之类敬以待化功之成而己自修人事
以待天时也敬致之义大矣哉厥民因者因东作之
事而踵成其役也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
卷一 第 6b 页 WYG0059-0466b.png
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
日出而明故曰旸谷日入而暗故曰昧谷非真有此
谷也
日之升如自
谷而出日之入如从谷而纳也寅饯亦非日之将没
真有所谓饯送之仪也平秩西成所以寅饯也物至
秋率成实均平秩叙其事使之刈穫收敛不失其宜
此即随时之义也春从日出之方而言秋从日入之
卷一 第 7a 页 WYG0059-0466c.png
方而言秋之言宵义当然也夷平也秋成则民可息
肩平夷无事也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
冬厥民隩鸟兽氄毛
三时皆平秩而冬独言平在盖用事之时自发生至
收成宜顺其序故秩时已无事宜防其弊故在在察
也和叔所当察者当不止一端姑以农事言之方其
服田则稼器田所常用至冬则无用矣于此而不察
卷一 第 7b 页 WYG0059-0466d.png
则委顿弊坏将无以待来岁之用仲冬简稼器修稼
政之类皆平在之谓也曰秩曰在虽有不同若其事
之不可不均平则一也一有不平便有偏而不举之
处即旷天职即堕天工矣故秩在皆曰平尧命羲和
于春曰鸟以象言于夏曰火以次言于秋曰虚于冬
曰昴以宿言迭举而互见也纪事立言之法如此
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
时成岁允釐百工庶绩咸熙
卷一 第 8a 页 WYG0059-0467a.png
前命羲和以中星正四时可谓精密然日之馀者无
所归则节候差舛中星不可得而正故于是又总命
以置闰之法也釐正也熙顺理也天下万事未有不
因时而为者天时既正方有以信百工而釐正之庶
绩皆可顺理也尧典篇记羲和事居其半或者以为
详于天而略于人是大不然天人只是一事圣人未
尝分裂羲和治历首命以敬授人时终命以允釐百
工庶绩咸熙岂二事哉百工无非天职庶绩无非天
卷一 第 8b 页 WYG0059-0467b.png
工作讹成易之候析因夷隩之变以至鸟兽羽毛之
微无一而非天也一象之差一候之错一事之谬一
民之失所一物之不得其宜即堕天工即旷天职矣
易曰范围天地之化中庸曰发育万物岂后世星翁
历史所可知哉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嚚讼
可乎
时是也先师谓上古未有道之名惟言时不言道言
卷一 第 9a 页 WYG0059-0467c.png
顺是者我登用之也嚚讼多事口说好力争辩也
帝曰畴咨若予采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
言庸违象恭滔天
愚每读书至此未尝不叹尧以大圣人在上其视邪
正如辩黑白而在廷之臣且未免以嚚讼为启明以
静言庸违象恭滔天为僝功使当时不察一信其言
而用之则治乱安危之机在反掌间耳后世知人之
明如尧者盖寡而朋邪党引罔上干进者皆是也可
卷一 第 9b 页 WYG0059-0467d.png
胜叹哉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于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圯
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洪水之势以其方为民害则统而言之曰汤汤以其
包没山陵荡然无有限隔则曰荡荡以其势泛滥滔
天则曰浩浩详味上文一方字及下文一其字则知
民在尧春风和气中方被水害亦未至于怨咨此殆
卷一 第 10a 页 WYG0059-0468a.png
洪水之始欤得其本心则谓之顺失其本心则谓之
逆顺则为吉逆则为凶前章有所谓钦若有所谓若
时有所谓若予采谆谆然提一若字后世论禹之行
水谓行其所无事咈者逆也与无事正相反方命圯
族乃咈逆之事也人之一身凡所云为孰非天命先
觉者觉此者也日用而不知者不知此者也故曰不
知命无以为君子若小人则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方
命是已宗族吾之同气谓之天属治国平天下之道
卷一 第 10b 页 WYG0059-0468b.png
必自此始尧亲九族皋陶亦谓厚叙九族圯毁也岂
待相戕相贼若夷狄禽兽然而后谓之圯哉才不亲
之才不厚叙之即谓之圯矣异己也犹言己矣乎古
者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九载是三考也此上凡
举荐者三尧皆不然之至此段末独书绩用弗成一
语以著帝尧知人之明此史氏书法之妙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
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
卷一 第 11a 页 WYG0059-0468c.png
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
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
釐降二女于沩汭嫔于虞帝曰钦哉
尧十六岁自唐侯升为天子在位又七十载是八十
六矣巽顺也庸命与方命正相反惟咈故方命能庸
命则足以顺帝位矣父则顽矣母则嚚矣其弟则又
傲矣一家之中都是乖戾略无一点和气常情处此
殆不可一朝居舜处其间能以孝道谐和之薰烝不
卷一 第 11b 页 WYG0059-0468d.png
已乖戾之气化为乂治烝者如甑之炊物也
舜典
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
虞氏也舜谥也或者因有鳏在下曰虞舜之语遂疑
其为名先儒谓书作于后世故变名书谥此说是已
不然则孔子序书禹汤文武皆称谥而于虞舜独以
名斥之可乎
卷一 第 12a 页 WYG0059-0469a.png
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
德升闻乃命以位
首言协于帝则尧之德皆舜之德也行德于下而升
闻于上见当时上下之相孚命以位为一篇之纲领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
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此节史氏凡两书纳于二字见得投之所向无所不
可
卷一 第 12b 页 WYG0059-0469b.png
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陟帝位舜
让于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舜逊让之后其辞旨往复必更有节奏但既不可得
而终辞故史氏略之即书受终之事直使付托得人
仰不愧俯不怍方无馀责方无负于祖宗尔
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谓之政者天文之休咎君政得失之符也人君与天
一体无二其所感召如响应声古圣因名以政见得
卷一 第 13a 页 WYG0059-0469c.png
一躔一度皆是自家切己事非徒课星翁历史一艺
之疏密而已也齐者各得其躔度之正也一有不齐
责将孰归舜摄位之初以此为第一段事其旨微矣
不然则七政在天而所以齐之者断断在我岂璿玑
玉衡一器物之微所可辨哉
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舜受终之后都未他及且先去察璿玑齐七政然后
方告天地鬼神盖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从违向背
卷一 第 13b 页 WYG0059-0469d.png
吉凶祸福之机独于垂象可验耳圣人致察于此正
是尽恐惧修省之端肆遂也其事不容缓也类先儒
以为非常祭然周官有类社稷则为位之文是社稷
亦有类祭也皇矣诗是类是祃注谓师祭是出师亦
有类祭也岂皆非常之祭欤六宗三昭三穆
精意以享曰禋固善岂享六宗之外皆非精意欤
类即禋禋即望望即遍名不同耳圣人有二心哉周
官谓以禋礼祀昊天上帝是不独六宗为然也
卷一 第 14a 页 WYG0059-0470a.png
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止言群牧者岂群牧来觐而诸侯不皆至欤观班瑞
于群后可见若诸侯皆至自当并言侯牧不应独言
群牧而下文班瑞却言群后也况五瑞诸侯所执以
见天子者今未觐群牧先辑五瑞则是但敛而归之
上非诸侯执之以至明矣舜既致告天地鬼神即敛
五瑞及群牧来觐之后乃始班之盖诸侯统属于群
牧群牧来觐舜所以访问贤否及政治之得失者必
卷一 第 14b 页 WYG0059-0470b.png
有权度矣非苟然辑之又苟然班之也五等圭璧君
上所赐舜既摄政宜有以正大权之所自出一辑一
班阳开阴阖敛散予夺制之自我使天下耸然不敢
自必岂苟然也哉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
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
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
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
卷一 第 15a 页 WYG0059-0470c.png
礼归格于艺祖用特
观肆觐东后之文则上文群牧来觐之时非是诸侯
皆至意义愈明自此以后直至归格艺祖方是了毕
看得此番止是摄位后大率提点一过若奏言试功
黜陟幽明郤是后来五载一巡守之事观时月曰协
日曰正律度量衡曰同五礼至一死贽曰修都不他
及可概见矣礼虽有定式不修则恐其废坠贽虽有
定制不修则恐其僭差故五等之礼玉帛生死之贽
卷一 第 15b 页 WYG0059-0470d.png
于是皆修明之也后世礼废风俗日坏皆上之人不
能修之事之始则受终于文祖事既毕则归格于艺
祖见得此事不是舜事亦不是尧事乃祖宗之事始
终敬此一事也一岁之久上自朝廷下至方岳享祀
鬼神觐见侯牧以至历象日月礼乐法度周旋上下
纤悉委曲非徒应故事为文具而已凡一事一物之
微皆吾祖宗之所在也使舜一毫有歉于心则临之
在上质之在旁盖有凛然不能以终日者何以归格
卷一 第 16a 页 WYG0059-0471a.png
于庙也哉
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观此一节见得岁二月东巡守以下是受终后当年
有此一出甚明此后所书却是舜后来巡守定式故
自此方有奏言试功之事受终之始未有此施行也
敷奏以言若曰某田野如何而辟某人民如何而育
某风俗所以教化者何某法度所以修明者何凡其
职业一一陈述舜于是按其所言试验其功功与言
卷一 第 16b 页 WYG0059-0471b.png
合则车服以庸之所以旌赏也此正是考绩黜陟之
法如何只说庸而不言黜庸用也功不副言则黜而
不用明矣故观明试二字可见圣人在上如青天白
日的的诣实不容一毫诈妄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此事当在水平之后或谓鲧既殛死禹始嗣兴今殛
鲧之文在此事之下遂疑十有二州非在后事殊不
知肇十有二州附巡守后四罪而天下咸服附恤刑
卷一 第 17a 页 WYG0059-0471c.png
后各以类从非编年循次序也若禹之治水在肇十
有二州后则禹贡不应独别九州若谓禹后独并九
州则尧殂落时水平已久曷为有咨十二牧之文乎
况自言其荒度土功亦继之曰州十有二师意愈明
矣封者封殖之禁采伐也山言十有二而川不言者
山有定而川之所经历不止一州故止曰浚川也川
流滔滔何待疏浚岂水平之后尚有未尽之功欤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
卷一 第 17b 页 WYG0059-0471d.png
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象者所以示民也若曰犯某罪者丽其法昭然条列
揭而示之司寇垂刑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刑象
挟日而敛之即其遗意也官刑教刑不涉五刑于五
刑之外又别作鞭扑之刑也肆遂也刑降而有流流
降而有赎赎降而又有赦好生之德恩被万世天下
之事惟恤与不恤而已民吾赤子也其肢体吾之肢
体也不幸而入于罪哀矜恻怛惟恐伤之而忍不恤
卷一 第 18a 页 WYG0059-0472a.png
乎然而有莫之恤皆不敬之故也敬则本心无蔽物
我一体其于刑自然知恤舜之刑全在一恤字上欲
知舜之恤全在一钦字上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辞
气温厚优游讽咏使人哀矜之心油然而生此民所
以不犯有司欤
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
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据流四凶在宾四门之时而史氏记之于此盖因叙
卷一 第 18b 页 WYG0059-0472b.png
舜制刑条目特书此事为舜用刑之證欤反覆详玩
见得象以典刑在当时未必用也何也典刑降而后
有流是不伤其肌体从轻之名也四凶之罪如此而
止于流则舜之用刑他可槩见史氏书此所以示后
世之意深矣舜摄政二十八载其所施设何啻一端
史之所记自五载一巡守后大旨只在赏罚而其赏
罚的的施行处又只在明试以功四罪而天下咸服
二语呜呼至哉
卷一 第 19a 页 WYG0059-0472c.png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
八音
愚观百姓如丧考妣不觉怆然感叹元后作民父母
百年之间蒙被圣化则其依依慕恋何异赤子之怀
父母也一旦失之哀号痛裂真怀所发有不知其然
而然者此岂可以伪为也哉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
聪
卷一 第 19b 页 WYG0059-0472d.png
月正元日即正月上日史变文耳受终于庙归格于
庙及即位又格于庙无一事不出于祖宗者即位之
初只以通下情为第一事
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
人蛮夷率服
舜受终之初群牧来觐今即位之初群牧复来觐所
以重初政与之更始也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
卷一 第 20a 页 WYG0059-0473a.png
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禹
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帝曰俞汝往哉
此以下是命九官以朝廷众务也舜居摄未称帝史
氏于是特书舜曰二字以明此后凡称帝曰皆谓舜
也若语中所称帝却是尧如熙帝之载惟帝时克是
也愚观此段深见得百揆重大周书云唐虞建官内
有百揆四岳是百揆为最长欲有谋焉宜首及之如
何尧朝凡事只咨四岳又直待得舜后方有纳于百
卷一 第 20b 页 WYG0059-0473b.png
揆之事是舜未历试之先未尝命百揆也舜此日亦
只咨四岳又却是即位后方谋百揆之人是舜居摄
以来未尝别命百揆也岂舜二十八载之间只以百
揆摄政今既即位故欲得人代以居百揆欤熙顺理
也禹尝代鲧为崇伯故称伯禹舜咨嗟称赞禹平水
土矣今居是任不可不勉时是也指百揆而言
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榖
弃名稷主稼穑之官也虽居朝廷亦分土为诸侯故
卷一 第 21a 页 WYG0059-0473c.png
称后阻饥者民食艰阻而饥也
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自常情而观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泰和之世岂所宜
有圣人宜急急图之不容一日缓者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
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
舜命皋陶乃首言蛮夷猾夏而后方及乎此是明猾
夏之罪为尤重也诸家之说往往纷纭或谓古者兵
卷一 第 21b 页 WYG0059-0473d.png
刑不分所以蛮夷猾夏属于士官是以猾夏为侵扰
中国也若是侵扰则当如有苗之征奉辞伐罪矣岂
五刑五流所可治耶或谓此蛮夷乃杂居九州如岛
夷莱夷之类然舜之辞旨未尝如此分别或谓寇贼
奸宄乃因蛮夷内侵常法一旷中国之人乘衅为乱
者此等罪犯盛世所不免岂皆因蛮夷而后有之况
有虞之朝未尝有此事变耶是皆臆说无足取者愚
读至此见得圣人深识远虑所以严夷夏之辨谨之
卷一 第 22a 页 WYG0059-0474a.png
于未形中国衣冠礼乐之地三纲九法所以扶持人
道于不坏者于是乎在岂遐荒绝域之外不正之气
所可乱哉上四句已备著用刑详曲复断之曰惟明
克允盖罪囚情伪变态万端智照微昏轻重失实安
能允当人心乎此一明字如水镜烛物无所遁藏不
是此心洞然无纤毫蔽碍鲜有不临事而乱者皋陶
迈种德安有此累舜犹未免申惟明之戒后之君子
庸可忽诸
卷一 第 22b 页 WYG0059-0474b.png
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垂拜稽
首让于殳斨暨伯与帝曰俞往哉汝谐
一器物之微特工人之所为耳于舜何与而曰予工
盖制器尚象自圣人出其所制作妙理存焉今观牺
尊象尊玉爵瑶爵与凡圣世相傅之遗制体格端重
名义渊永无一物非托之以寓进业之深旨不虚作
也然则百工之事正圣人精神妙用风俗之所枢机
其美其恶其责在我谓之予工岂苟然哉是故必贵
卷一 第 23a 页 WYG0059-0474c.png
于若也或若窳或不中度不得谓之若矣汝谐和谐
其职业也无一工之不谐方可言若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帝曰俞咨益汝
作朕虞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帝曰俞往哉汝谐
天地万物与我浑然一体圣人身任化育之责凡一
草一木一鸟一兽即我也非外物也故曰予上下草
木鸟兽曾子谓断一木杀一禽不以其时非孝知其
为非孝则知所以为若也是故獭祭鱼然后渔人入
卷一 第 23b 页 WYG0059-0474d.png
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草木
零落然后入山林不麛不卵不杀胎不夭夭不覆巢
皆若之谓也周官渔人有上山泽中山泽下山泽之
异益为虞其众虞之长欤汝谐者欲谐和众职使无
一物失所之谓也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
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帝曰
俞往钦哉
卷一 第 24a 页 WYG0059-0475a.png
周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即此
三礼是也吉凶军宾嘉皆属
大宗伯鬼神示止是吉礼如何总言其职独举此三
者盖礼莫大于天地宗庙故曰明乎郊社之礼禘尝
之义治国其如视诸掌举其大则馀可概见矣秩宗
即大宗伯之职典朕三礼亦举其大者言之欤秩序
也宗犹主也天秩有礼无非自然之序礼官为礼之
主故谓之秩宗舜命九官惟百揆秩宗独咨四岳又
卷一 第 24b 页 WYG0059-0475b.png
皆以有能为问岂此二事尤重欤尧亦是洪水巽位
二事独咨四岳独曰有能佥举禹而让稷契皋陶佥
举垂而让殳斨伯与佥举益而让朱虎熊罴佥举伯
夷而让夔龙舜皆俞之矣而卒不许让之他人者虽
所让不妄毕竟佥论首推圣心允惬他无以易此故
也愚观尧朝举荐者四而吁者三九官之命总而俞
之者八凡所举所让乃无一不合帝意者见得四凶
未去尧朝尚有小人自诛四凶虞廷皆君子矣虽然
卷一 第 25a 页 WYG0059-0475c.png
小人犹在尧之所以为大小人尽去舜之所以为君
故曰大哉尧又曰君哉舜欤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
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
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适子他日皆继世有家有国有天下者岂是细事如
何独命典乐教之盖感人心变化气质机用之妙莫
疾于乐此圣人区处胄子岂耳提面命哓哓讲说所
卷一 第 25b 页 WYG0059-0475d.png
可言哉周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其
以乐德教国子者必中和祗庸孝友以为主教之乐
语教之乐舞所以为教之目一一皆有节奏皆有定
式虽世代详略有不得而知要其大略可见若夫师
道则甚不易也何谓师道直宽刚简是也直者无所
回曲之谓欲明师道岂可不直然直则易于不温和
但峻直而不温和则难亲矣宽者优柔乐易之谓欲
行其教岂可不宽然宽则易于不庄栗但宽而不庄
卷一 第 26a 页 WYG0059-0476a.png
栗则易玩矣震厉奋发足以策偷而警惰非刚不可
也或太刚则未免反有戕贼之患刚而无虐可也静
重端默足以正浮而格躁非简不可也或太简则未
免反有高亢之患简而无傲可也玩此四语如五味
相济五色相受而师道备矣故舜先明此事方论及
乐师道欠缺而徒欲以声音感人则无是理诗者乐
之主也作其乐则歌其诗如王出入则奏王夏尸出
入则奏肆夏牲出入则奏昭夏射则奏驺虞之类也
卷一 第 26b 页 WYG0059-0476b.png
舜至此不言胄子而言神人此道之妙无所不通人
此妙也神此妙也夔也固己洞达此妙一触其机不
觉慨叹曰于何待八音之皆具也哉虽一石之击一
石之拊而百兽且将率舞矣又何止于神人呜呼妙
矣非真知天地万物在此石一击一拊之间安能透
发蹊径于舜言外发此妙旨舜闻此旨默然无语如
之何其不善
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
卷一 第 27a 页 WYG0059-0476c.png
纳朕命惟允
异端邪说谗毁正道是谓谗说其行怪僻殄灭正行
是谓殄行斯人者诪张为幻足以惊世骇俗细玩震
惊等字可见当时风俗醇美其民生长教化中所闻
无非正言所见无非正道一有谗说殄行便为之震
惊后世异端邪说充斥弥满沈酣耳目与之俱化良
由不知所疾纳言之官废风俗败坏而至此极也周
礼训方氏掌诵四方之傅道布训四方而观新物即
卷一 第 27b 页 WYG0059-0476d.png
纳言之遗意也直是不以夙夜为间有闻即报有命
即宣使之即时闻于上圣人爱护风俗不啻如拯溺
救焚于此可见不特命之出为朕命其出其纳宣达
上下皆朕命也皆不可不信也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三载考绩三
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自常情而观自龙之纳言至十二牧之咨皆何与于
天也舜之命官少者一二语多者不过数语各当其
卷一 第 28a 页 WYG0059-0477a.png
职曲尽其妙可谓至矣尽矣到此忽道出天功二字
天非高高凡我所为举无一而非天者则分职受任
发于事业而谓之天功岂空谈哉亮明也时是也此
明亮天功更无他说惟敬此而已分别也舜摄政初
窜三苗之君于三危矣其馀党之在故地者往往未
能尽化于是别其善恶各为一处如周化商民旌别
淑慝殊厥井疆之义舜在位凡五十载其间设施宜
不一端史官却只叙其即位之初命官之详与夫考
卷一 第 28b 页 WYG0059-0477b.png
课之法直是陟方乃死更不他及于此可见舜五十
年之规模都定于命官一日之顷自后只考课黜陟
而已无他事也舜恭己无为而治其是之谓欤
舜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陟方乃死魂气升于天之谓也谓之陟方者姑以明
虽死而未尝死实无方之可陟也此惟觉者知之未
觉不惟不知亦不信
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汨作九共九篇稿饫
卷一 第 29a 页 WYG0059-0477c.png
釐正也帝既釐正下土每方各设居方之官以主之
古者因生赐姓别生者别其所自出使不紊其氏族
也士农工商各有其类分类者分别其类使各安其
业也此汨作九共槁饫之书所由作也汨作旧训治
兴书序本自为一篇至汉方析之冠于每篇之首汨
作九共槁饫十一篇共此序其书亡故序次第附见
于此 九共一 九共二 九共三 九共四 九
共五 九共六 九共七 九共八 九共九 先
卷一 第 29b 页 WYG0059-0477d.png
儒谓古文丘共字形相近九共即九丘九州各一篇
凡九篇然则帝釐下土其殆水平之后未肇十二州
之先欤槁饫旧训劳赐然书既不存义亦难于强通
也谨录亡书之序依旧次第附诸篇之末愚痛念古
书百篇而不存者四十有二今幸先圣之序𤼵明经
旨粲然具在书虽亡而义犹未泯也篇名湮没不著
而学者视之几若赘疣岂不甚可惜哉愚故表而出
之以备百篇之义
卷一 第 30a 页 WYG0059-0478a.png
卷一 第 30b 页 WYG0059-0478b.png
融堂书解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