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水利全书-明-张国维卷二十二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578-079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吴中水利全书卷二十二 明 张国维 撰
  议
 议皆拟议修浚便益因时设策随地酌宜各摅所见
 合类纵观斯知后人之指画总不越前人之范围
 宋
   赵必棣修复练湖议
云阳之练湖原有斗门三石䃮六函口一十三多被风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578-0792b.png
 水冲坍上湖则褰裳可涉下湖则如履平地今水道
 久已湮塞未可猝复惟存函管取以备蓄泄也若湖
 中水满须资函以泄之浅则不须矣旧年倾颓处止
 是下湖西埂四百馀丈今上湖横埂三百六十丈上
 金斗门三十五丈南石䃮基七丈皆先后坍坏官府
 倘复悠悠不恤非惟水无所蓄而顽民仿效侵害耕
 农其来正未艾也维今霜降水涸亟宜上紧兴工必
 于安边太平库钱及平江府新收义米内量支募夫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578-0793a.png
 运土补筑外埂然后值松插柳候措置桩石陆续钉
 砌若失此时后悔无及
 元
   任仁发水利议答
议者曰吴淞江前时深通今时何为而塞岂如海变桑
 田之说非人力所可为者欤答曰东坡有言若要吴
 淞江不塞吴江一县之民尽可徙于他处庶上源宽
 阔清水力盛沙泥自不能积何致有湮塞之患哉归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578-0793b.png
 附后将太湖东岸出水去处或钉栅或作堰为筑狭
 为桥及有湖泖港汊又虑私盐船往来多行塞断所
 以清水日弱浑潮日盛沙泥日积而吴淞江日就淤
 塞正与东坡所见合若曰如海变桑田一付之天则
 圣人手足胼胝尽力沟洫皆虚言也圣人岂欺我哉
 所当尽人力而可为也议者曰钱氏有国百馀年止
 长兴间二次水灾亡宋南渡百五十馀年止景定间
 一二次水灾今或一二年三四年水灾频仍其故何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578-0793c.png
 也答曰钱氏有国亡宋南渡全藉苏湖常秀数郡所
 产以为国计常时尽心经理高田低田各有制水之
 法其间水利当兴水害当除合役军民不问繁难合
 用钱粮不吝浩大必然为之又使名卿重臣专董其
 事豪富上户谗言不能乱其耳珍货不能动其心又
 复七里为一纵浦十里为一横塘田连阡陌位位相
 接悉为膏腴之产以故二三百年之间水灾罕见国
 朝四海一统又居位者未知风土所宜视浙西水利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578-0793d.png
 与诸处无异任地之高下任时之水旱所以一二年
 间水旱频仍也议者曰苏州地势低下与江水平故
 曰平江故称泽国其地不可作田今欲围筑亦逆土
 之性耳答曰晋宋以降仓廪所积悉仰给于浙西之
 水田故曰苏湖熟天下足若谓地势低下不可作田
 此诚无稽之论何以言也浙西之地低于天下而苏
 湖又低于浙西淀山湖又低于苏湖彼中富户数千
 家每岁种植茭芦编钉桩筱围筑埂岸岂非逆土之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578-0794a.png
 性何为今日尽成膏腴之田此明效大验不可掩也
 既是淀山最低之处尚可经理为田却说已成之田
 不可作田何其愚也议者曰水旱天时非人力所可
 胜自来讨究浙西治水之法终无寸成答曰浙西水
 利明白易晓何谓无成大抵治之之法有三浚河港
 必深阔筑围岸必高厚置闸窦必多广设遇水旱就
 三者而乘除之自然不能为害倘人力不尽而一切
 归数于天宁有丰年耶东坡亦言浙西水旱乃人事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578-0794b.png
 不修之积正此谓也昔范文正亲开海浦议者沮之
 公力排浮议疏浚积潦数年大稔民受其赐载之方
 册昭然可考谓之无成可乎议者曰河渠围岸闸窦
 三者俱备则水旱可无民食可足诚为久远之计朝
 廷何谓而废之答曰范文正公宋之名臣尽心于水
 利尝谓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三者
 备矣水旱岂足忧哉国家收附江南三十馀年浙西
 河港围岸闸窦无官整治遂致废坏一遇水旱小则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578-0794c.png
 小害大则大害是以年年有荒芜不可种之田深可
 痛惜今朝廷废而不治者盖募夫供役取办于富户
 部夫督役责成于有司二者皆非其所乐所以猾吏
 豪民搆扇必欲沮坏而后已朝廷未见日后之利但
 厌目前之扰是以成事则难坏事则易东坡亦云官
 吏惮其经营百姓畏其出力所以累行而终辍不能
 成久远之计也议者曰行都水监既是有益衙门何
 众口一词皆谓无益而明议罢之答曰民可使由之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578-0794d.png
 不可使知之事之利害久而始明彼小民无知但见
 工役之繁豪民肆奸又吝供输之费所以百般阻挠
 但谓无益以败乃事殊不知浙西有数等之水拯治
 方略皆不相同非立专司岂能成功使水监衙门真
 为无益古之有国者亦废而不置久矣何为周汉唐
 宋之世未尝一日不用心尽力经营水利之事列之
 史传代有其人谚曰水利通民力松斯言信矣若浙
 西低下之地不须水监即今中原高阜之处水监既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578-0795a.png
 不可缺而低下之处乃谓不必置何不智之甚也数年之
 后河港浅塞水害滋甚有忧民忠国者出必复兴修水利
 之事彼横议者岂得终沮之哉议者曰水利固不可不修
 然今陇西汉唐二渠止是责之有司答曰陇西二渠长流
 水也浚成深渠水自下流治之无难浙西水性不一整治
 方法亦殊岂可以汉唐二渠例视之哉宋贤如范文正公
 苏文忠公王荆公朱文公皆经世大儒经纶天下之大才
 尚各建策设官置卒专力经营必有所见若有司兼管何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578-0795b.png
 往而不败事
   潘应武言决放湖水
浙西地势极低米粮丰厚自福山而下有二百八十馀
 里沙冈深以限沧溟冈身之间有港浦一百五十馀处
 太湖三万六千顷受纳三州之水溢流而下一路径下
 吴淞江二百六十馀里抵海一路自急水港五十里下
 淀山湖繇港浦而入海古人开港浦溇泾沥之类无非
 为去水计使民居无昏垫而土可耕种居民常常修围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578-0795c.png
 筑塍府官常常修浚水路涝则车水出田旱则车水入
 田公私之利岂不溥哉若公私之力少有不及则民居
 荡析而厚利以失钱王时置撩浅军四部七八千人专
 为事导河筑堤宋初废弛故常有水患至仁宗朝范文
 正公亲历海滨开浚五浦费钱米一十八万馀贯石自
 后置丰田水利使者专管湖塘河渠赵运使任内用钱
 米四十馀万至理宗朝创立魏江江湾福山水军数千
 人专修江河湖塘仅免水患归附后军散营废河港湮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578-0795d.png
 塞其淀山湖中有山寺宋时在水中心东有出水港曰
 斜沥口曰叉港口曰小曹港曰大沥口曰小沥口各阔
 十馀丈通潮水往来潮退则引湖水下大曹大盈等浦
 入青龙蟠龙江而出海古人谓之尾闾门宋法禁人占
 湖为田为泄水路故也归附后权势占据为田今山寺
 在田中虽有港溇悉皆浅狭潮水湖水不相往来拦住
 去水东南风水回太湖则长兴宜兴归安乌程德清等
 处泛滥西北风水下淀山湖泖则昆山常熟吴江松江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578-0796a.png
 等处泛滥皆因下流不决积水往来为害去夏一水淀
 山湖太湖四畔良田至今不可耕种今年可种者皆是
 以人力与天时争胜负农家日夜踏车车水出田子女
 生趼田外河水高于田内数尺近有稻禾将熟又为暴
 风骤雨激破围塍全围渰没子女号天恸地老农洒泪
 交颐今秋虽熟即日菜麦无土可种或遇风雨来岁又
 是荒歉建言屡矣未见施行一日过一日一年复一年
 积久不决围塍坍坏再遇淫雨悉为鱼池民居荡析公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578-0796b.png
 私坐失厚利彼时修治用费既广民方困乏悔亦无及
 愚昨随营田司官亲曾相视水势与高年老农知识地
 理人讲究得淀山湖东大小曹港斜沥等处固是泄水
 尾闾今为权势占据卒难复旧淀山湖北有道褐浦石
 浦千墩浦小沥口四处取江颇近水势顺便今若先于
 此四处开浚决放水路以救百姓以保公私实为居安
 虑危经理根本之计候水减退然后次第开浚诸处河
 港此即古人所谓下流既通上流可导也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578-0796c.png
   潘应武再言水利便宜
东坡先生曰三江之水潴为太湖太湖之水溢流吴淞江
 以入海海日两潮潮浊而江清潮水浊常欲淤塞江路
 而江水清驶随辄涤去海水常通则吴中少水患此数
 句包尽浙西水路下一个驶字断尽浙西水性今日浙
 西水自丙子年归附时招民官虑恐哨船入境掳掠乡
 村各自钉塞地分河港吴江长桥系三州六县太湖众
 水之咽喉长桥南堍古来水到龙王庙侧后被筑塞五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578-0796d.png
 十馀丈沿塘三十六座桥道实乡村河港众流之脉
 络多被钉断日久岁深浮秽壅塞亦有桥道被筑实坝
 水不通流所以不能涤去淤塞以致淀山湖东小曹港
 口大沥口汊港口等处潮沙日壅积成数十里之广三
 五尺之厚被权要占据为田湖水潮水不相往来如人
 之便溺不通水满胸腹淫雨再作旧病复至四年两潦
 朝廷亏失粮米数百万石浙西百姓离散大半今日得蒙
 参政相公敷奏决放湖水入海父老闻风鼓舞已有更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578-0797a.png
 生之望续见诸人陈言俱非救弊良策切恐有误国听
 徒费钱粮工役除已再赴省府陈言外逐一条具事目
 于后
  计开
  一道褐浦石浦千墩浦属昆山县界小沥口属华亭
   县界淀山湖北一带自庙儿头港赵屯浦一百馀
   里共有港浦一十三条并皆淤塞浅狭不通应武
   昨来与营田司刘副使登淀山寺钟楼上远望相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578-0797b.png
   视惟有道褐浦石浦最低此二处取江颇近水势
   顺便此即随其所趋也叩问当地耆老俱曰十年
   前潮水往来近年湮塞浅狭不通此四处若不及
   早修浚淫雨再作旧病复至
  一沿塘三十六座桥道俱属吴江县又葑门外至吴
   江七里桥属长洲县多有上下塘桥道坝塞不通
   数内第四桥一条水路来自湖州大钱港又名南
   江冲出下塘湖泊间下笠泽湖汾湖白蚬江下急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578-0797c.png
   水港直至淀山湖自来此水甚险归附后因被占
   湖荡为荷荡造桥筑堤水路浅狭不甚通彻宜委
   官相视各各仍复通放
  一旧时长桥南堍水口至龙王庙侧归附后被坝塞
   五十馀丈见盖房屋与军户居住以致太湖水口
   狭小淫雨一至水不通彻多致泛滥冲损塘岸行
   路不时差夫修治深为不便近日开浚处乃系归
   附后添创长桥三高亭前即非旧来泄水故道徒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578-0797d.png
   费工程今来宜委官往地所指定龙王庙基省会
   军户移入营内候七八月日长水涸兴工撅取泥
   土就便坝垒沿塘道路高牢此亦两便中间留一
   实堍仍旧造桥相接
  一吴江长桥实三州六县众水之咽㗋沿塘三十座
   桥道实乡村河港众流之脉络宋立水军三四千
   人吴江知县职衔带提督湖塘河渠县尉职带巡
   视湖塘河渠设官田米三千馀石名修桥米归附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578-0798a.png
   时又曰修浚县河米应有桥道坍坏水路湮塞本
   县自行支用随即修治自此浙西三十年来并无
   水害及范文正公治水议乞敕下诸路行劝课之
   法取其简约易从之术颁赐诸路转运使面赐一
   本付新授知州知县等此养民之政富国之本也
   今日参政为浙西生灵敷陈决放湖水入海此三
   百年一遇深恐去后仍旧废弛沿塘众水咽喉桥
   道河渠失于修浚如蒙以官田拨付吴江县管𨽻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578-0798b.png
   选委经任好人充吴江县尹职衔带提领湖塘河
   岸常切巡视前项沿塘一带桥道河渠并道褐浦
   等河应有圯坏堙塞随即修浚通彻如此则自然
   永无水害实为公私无穷之利
 国朝
   张汝弼松江水利议
松江泽国水利为重而水道之要者则吴淞江与黄浦吴
 淞江在宋范文正苏文忠两公言之甚悉然惟患垫溺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0578-0798c.png
 而详疏导不虑旱暵议及节宣非宪不及缘当时黄浦
 止闻有垫溺而无旱暵自永乐四年夏忠靖开黄浦其
 利甚大去年水潦较之永乐三年尚少三四尺然永乐
 三年以连雨十日大潦今年连雨月馀而潦何昔之水
 反多今之水反少耶盖昔以黄浦未开泄水之道隘今
 以黄浦既通而泄水之道径耳使无黄浦月馀之雨当
 何如耶此黄浦之大利不在吴淞江下矣然水势急于
 此则缓于彼黄浦潮势奔激冲齧两岸泄水益径则淞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0578-0798d.png
 江潮势平缓停注淤泥泄水益隘故黄浦之阔渐倍于
 旧吴淞江狭处仅若沟渠矣况淞江限于低乡之东北
 泄水溢则低乡益潦黄浦界于高乡之西北泄水径则
 高乡益旱两乡异宜罕遇全熟或一岁旱潦俱见灾歉
 实难为辞惟在乎因其地势之高下疏导节蓄以应之
 当于出浦河口内被潮冲激之所运石置闸遇农月水
 少以时启闭闭则高乡潮到积水不泄而少旱矣开则
 收藏闸板无阻行舟并禁倚闸渔簖则此节蓄可利高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0578-0799a.png
 乡再于江中甚隘处则疏而芟去蒲苇则水势始不繇
 蒲苇梗咽渐淤塞则故道不废泄水如驶而少潦矣其
 泥沙涌涨随掘随壅非大兴作不可此疏导以利低乡
 也然低乡田圩不修水亦不能自避高乡河渠不浚水
 亦不能逆上故有司每岁修浚但一法百弊徒劳少功
 而弊起于初时报数则曰某河若干某河若干及兴工
 止浚一河或十数里五七里泥深四五锸或止挑一锸
 二锸或推其高积填于深洼其功将毕即时星散堰水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0578-0799b.png
 之坝仍留在河有司临视或指一河为二河或指某河
 为某河新水既漫孰测其浅孰见其坝址名曰浚河河
 不加深徒增诸坝以阻水即乡人所谓竹节坝者是也
 况点夫虽多得赂即放实下手者无几若田圩则高山
 水上可望而知水患常不测而至民亦不敢因循故其
 弊颇少此特有司之未知知而防之直易易耳虽然地
 方广远必得专官提督若委官暂至不能时巡不熟地
 所多为所昧且疏导江流苟非专官岂能时巡故宋置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0578-0799c.png
 农田水利使元置都水庸田使都水监等官亦不得已
 也举事易得人难慎择其人则利无不兴弊无不革矣
   史鉴吴江水利议
吴江之地土疏水缓左江右湖故水之为患也特甚太湖
 东南巨浸即禹贡之震泽也其西北纳荆溪宣歙芜湖
 宜兴溧阳溧水数郡之水西南合天目富阳分水湖州
 杭州诸山诸溪奔注之水潴于湖汪洋浩瀚不可涯涘
 而松江承其下流(松江吴江/古名也)即禹贡所书三江既入之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0578-0799d.png
 一也逶迤曲折洄流洑逆行百馀里始入于海而吴江
 据江湖之会屹然中流每遇霖雨积旬潦水涨溢渺然
 无际或风涛大作吞齧冲激其害又甚于雨东风则江
 水西侵西风则湖水东汎俄顷数尺人力莫施故濒江
 之人谓之贼水者此也议者徒欲开一渠浚一泾置一
 锸以为治水之方是皆徇偏一之见而无救患之益也
 何则吴江水多田少溪渠与江湖相连水皆周流无不
 通者特有大与小急与缓之异尔假令南置一锸而北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0578-0800a.png
 流者自若东开一渠而西溢者如故固不当与诸县治
 法同也窃以为今日措置之方其要有四一曰筑堤吴
 江之田尽居江湖滨支流旁出皆荡漾不可以名计苟
 不致力于堤防以禦捍之则未见其可也本朝永乐中
 治水东南尚书夏忠靖公创于前通政使赵君继任于
 后无不注意于堤防皆妙选官属分任诸县而二公则
 周爰相度而考课焉其法常于春初编集民夫每圩先
 筑样墩一为式高广各若千尺然后筑堤如之其取土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0578-0800b.png
 皆于附近之田又必督民以杵坚筑务令牢固堤既讫
 工令民罱泥填灌取土之田必使充满复于堤之内外
 增广其基名为抵水盖堤既高峻无基以培之则岁久
 必颓矣又课民于抵水之上许其种蓝而不许种豆盖
 种蓝必增土久而日高种豆则土随根去久而日低矣
 此虽为繁碎难行然亦可使民繇之而不知也厥后二
 公去任二三十年间岂无水患而不至于大害者良繇
 堤防犹存之力也然人亡法废堤日就倾水患复作正
卷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0578-0800c.png
 统间尚书周文襄公讲求二公之法而损益之繇是水
 患渐平民安其业近年以来法度废弛上恬下嬉民无
 所恃每年府虽下县县虽下乡率皆以伪应之所任粮
 长耆老之属不过头会箕敛以赂奸吏为虚文具于堤
 防略不加省坏者十七八欲求水之无害者难矣且自
 戊子而至丁卯其间稔者才二而旱者一水者七固繇
 天灾流行然亦堤防圯坏水不能禦旱不能蓄有以致
 之自国初以来水之为害未有甚于今日也今生民之
卷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0578-0800d.png
 困已极苟不加意而拯救之其不转死于沟壑迨无几
 也今为之计莫若上按三公已行之成规严为之制于
 来春课民兴作官属躬亲临视务臻实效母令吏胥得
 售其奸则堤防有成民免其害矣所可虑者但此承积
 荒之后多苦无食当令取勘贫者验口每日给粮就准
 作赈济之数至秋还官则民皆乐趋而无逃避之患斯
 亦讲求荒政之一端也二曰审分泄吴江之地当太湖
 东南其在南者分众流以入湖吴溇港宋家港朱家港
卷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0578-0801a.png
 蠡思港直渎港黄沙港韭溪是也居其东者引湖水以
 入江花泾港七里桥柳胥港虹桥长桥三江桥三山桥
 定海桥万顷桥仙槎桥甘泉桥白龙桥是也又自县治
 至平望四十里间亦系分泄湖水之所今为石塘虽便
 往来前辈尝言有害水道故凿道以通水流近年倾圯
 俗吏鄙夫不知大计辄堙而筑之又湖水多浑易为停
 积沿湖之人多种茭芦岁久成田咸登粮额遂致水道
 日微又花泾港长桥正当太湖东流入江要道至为深
卷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0578-0801b.png
 阔而花泾港居民宪为盗贼所侵苟利于已辄夤缘巡
 捕官为之筑堰长桥又为豪家堙塞规为田宅水遂不
 通为患极大今则入湖者汎滥而南流矣入江者洄流
 而西浸矣日滋月长其害将见甚于今日伏惟深为利
 民至计不惜小费不求近效不惑浮言一切疏浚仍为
 之防不许踵袭前迹则水有所归而无汎滥之患矣三
 曰务车救夫水之汎滥者既筑堤以障之矣水之壅遏
 者又疏渠以导之矣而水之停积者若不竭力以车戽
卷二十二 第 19a 页 WYG0578-0801c.png
 则何从而减之乎然民之贫乏者或无力而弗供豪犷
 者又恃顽而不服以致互相推调坐视陆沈在乎上之
 人为之激劝而安集之尔往年水患初作上自长贰下
 自簿尉无不躬亲看视奔走道路未尝宁居故谚有救
 水如救火之言当急不当缓也顽者治之贫者宽之繇
 是人知警劝而法在必行自近年设立水利官后一切
 委之然地既广远卒未能周居东则西不知在南则北
 罔恤欲求其无误难矣夫军国之需在赋税赋税之供
卷二十二 第 19b 页 WYG0578-0801d.png
 在土田土田之出在丰歉岂可忽而不务者乎伏望著
 为令典今后水潦凡任牧民之任者悉令分投巡视督
 民而力救之务在水平而后返不可专委水利一官以
 误大计如此则水患可禦而民有粒食之惠矣四曰专
 委任夫事功之成繇委任委任之方贵专壹伏睹永乐
 年间凡兴建水利庶事皆责成粮长而官自节度之盖
 粮长之任职在农功赋税而已用心必专自近年以来
 添设塘长又立耆老复革去塘长而立图长又有属官
卷二十二 第 20a 页 WYG0578-0802a.png
 义官之委粮长耆老之总纷纷多制一国三公十羊九
 牧民无定志莫知所从且属官望浅位卑民不知畏义
 官总粮总耆又皆贪猾之人招权纳赂靡所不为是皆
 无益于民适足以为聚敛之端张其兼并之势又况保
 选耆老图长皆繇粮长则其人可知矣倚法为奸病民
 尤甚望将所设诸色尽行革去专令粮长圩长管之粮
 长管其都圩长管其圩县之佐贰咸令分管地方往来
 巡视而正官总揽其纲考其殿最如此法归于一而民
卷二十二 第 20b 页 WYG0578-0802b.png
 免侵渔之患矣
   张衎水利款议
东南水利撮其大要共十三则倘能按款施行可垂百世
 之利谨序列如左
  计开
  一苏湖之水为上流之下者嘉兴松江之水为下流
   之下者宜所先常州镇江之水为上流之上者常
   熟平湖亦似之宜所后其松江为众流之就下跄
卷二十二 第 21a 页 WYG0578-0802c.png
   口又为吴淞江之入海施功所当先者
  一在元尝有水监之官专理其事每年开挑各置水
   闸作大舟横铁帚随风流行扫荡沙涨此最良法
   其置闸每处一座以愚计之水闸之处当置水洞
   于两旁置闸于中此亦前人经理有迹可见者也
   其吴淞江撩浅夫必用苏州嘉兴等卫所防海军
   士及囚役之徒常时看守有浅则挑
  一吴淞黄浦之入者皆大江之尾其水和淡咸潮小
卷二十二 第 21b 页 WYG0578-0802d.png
   入无害田稼故河在东北者宜浚若边南海则外
   滩低而咸潮易入内地高而淡水不去故在南者
   不宜浚也
  一秀州塘抵松江城西受湖泖之水今已淤浅其岸
   为官塘凡旱岁舟必涉浅不若自今冬取其塘中
   之土而为堤岸一年一浚诚为至要今乃仍取土
   于岸泥益深岸益孤而塘之浅自如也然疏凿其
   塘宜多列水洞以通西来之水如旱潦皆可闭之
卷二十二 第 22a 页 WYG0578-0803a.png
   盖自枫泾至松江府不过泖桥滕港斜塘石湖塘
   跨塘通流若不置水洞则水之来处甚大去处甚
   少不能去之速也
  一凡小河曲港每年九月半为始皆令有田之家自
   行开浚如有豪户阻占者令其一年一开其官河
   中川如畎浍者令附近人户二年一开其大川责
   令有司申请邻县协开五年为率所开之泥停积
   两岸者不许大户取筑房基止许小民挑修阡陌
卷二十二 第 22b 页 WYG0578-0803b.png
  一水利之职督于粮老粮老督于圩甲其农隙每区
   每圩修之务必坚厚则自久远其土取之荒荡不
   必取之田中其夫用之本圩不必取之他所自九
   月半起工至正月初毕工庶几不废农事其修圩
   之际凡官塘处所尽为修筑腹内地方全不经心
   不知官塘水易车戽腹内田仍渰没此粮里圩甲
   之罪也为今之制必曰今日之不修他日之渰没
   其税粮差役何从而办如是人孰不惧而为之也
卷二十二 第 23a 页 WYG0578-0803c.png
   其有不修者毋问官势土豪呈之于官治之以罪
  一菱芦宜于湖荡之滨每年种之可以当白浪之冲
   岸又使小民之得鱼今凡小河曲港多被大户占
   种觅利一遇水旱则阻河道大户田在河口者车
   戽得所则民田在中心者勺水无求此菱芦之利
   与害也不可不分别行禁
  一松江东乡地高每年虑旱春雨方行作坝储水一
   遇天旱田地俱荒莫若着令有田之家十亩开池
卷二十二 第 23b 页 WYG0578-0803d.png
   一亩百亩开池十亩既能救旱亦可蓄鱼
  一松江东乡惧旱宜闸水以种田西乡惧潦宜作堰
   以截水然堰之外固沮外潦不能入堰之内其水
   何从而出盖截水必在于水未长大之先当下桩
   作堰止留一河通舟既可禦水又能禦盗泥土易
   取桩木易办若临时则费力多而成功少矣
  一湖泖之傍多有水渰田土旱则止见旧岸水则全
   为巨浸人户逃绝每岁里甲赔粮此当奏闻请蠲
卷二十二 第 24a 页 WYG0578-0804a.png
   其税其势豪傍湖积茭成田者当痛禁止盖成田
   者多则蓄水者少潢潦之际何以容受
  一出水之口名曰水洞开闸多置木栅上则通行下
   则滞水合于府县将官钱预收砖石积于附近专
   人督管观其水通之处尽为水洞或砖或石围砌
   为之不宜深厚旱则流通水则泄闭不可以木为
   之不久则朽又不能无盗之者
  一塘岸种树上可以垂行人之荫下可以坚塘岸之
卷二十二 第 24b 页 WYG0578-0804b.png
   脚必于农隙之时命水利耆老取水杨之枝用附
   近之夫每一丈而种一枝盖水杨多须盘根则能
   护岸其馀不可用也附近田家铺舍朝暮视之如
   有损盗者治之以罪
  一水利之兴不能不费财用莫若令河泊所并新涨
   沙涂新开荡田或官仓借米之息三者之中取而
   用之庶功可成而绩可久矣
   杨循吉浚白茅议
卷二十二 第 25a 页 WYG0578-0804c.png
三吴之田大抵多卑湿自京口至钱塘皆东面海而西环
 山焉中间南北径七百里尽肥饶之土实以水利故也
 水利者太湖汇西来群壑之水储而为溉者也百年以
 来法废而不讲所谓水利者今为水害矣何谓水利太
 湖之水善用之则为利不善用之则为害也不善用之
 害则今年大潦禾尽没民至饿死卖子女拆庐舍而不
 得食者是也害至是弗可再皆郡中所目见有去害之
 道而容不讲乎所谓致害者可一言而尽也不闻白茅
卷二十二 第 25b 页 WYG0578-0804d.png
 港害也害何在害田害人害人之鬻儿女为奴婢害无罪
 之人束腹而死害平日之良民为盗贼害庐舍为㸑薪今
 年害官粮不得入廪将数十万是致害者虽百年而不可
 尽也然则人甘于害者何故曰有利利又安在利在白茅
 之人呜呼为潦也而捐数十万粮即又潦将又捐之乎
 此非长策明矣苏松嘉湖皆仰命于一太湖之水今悉
 毒其害而已利独一方之人有议开白茅者必畏害其
 一方之人而止嗟乎一方与四郡之人孰为多乎哉然
卷二十二 第 26a 页 WYG0578-0805a.png
 则若为而可任怨禁强移一潦免数之粮借饿死流
 移十万之役大作而徐为之引太湖之水东入于海
 不使盘结于七百里之内为人大害则大禹疏导之
 初心得矣
   姚文灏水性辩议
旧见毗陵志序沿江诸港皆自外而内自下而上倒置
 源流不识水道江阴旧志亦然夫三吴水道皆西出
 于山潴于泽东北注于江海何乃类云自大江而入
卷二十二 第 26b 页 WYG0578-0805b.png
 南经某处某处耶以诸港皆出于江而流入于漕渠
 悖亦甚矣且蔡泾黄田二港相距九里各自入江昔
 人于其间凿渠以通舟楫遂以九里名河旧志之记
 黄田乃舍其东南之源而假以西南之派且并吞九
 里又以上下各二闸若本为一港者彼岂知三水各
 有派而二闸本不相沿乎最后得曹崇之说云江阴
 当运河下流其水自常州经申港利港以入于江又
 云丹阳练湖白鹤溪诸水西自武进而来入于江阴
卷二十二 第 27a 页 WYG0578-0805c.png
 其南太湖梁溪皆溢于运河自五泻堰奔冲而申利
 夏港以出于江可谓深明水道者矣
   姚文灏九里河议
东南诸河惟此易壅推原其故有三一曰黄田潮来自
 东而西蔡泾潮来自西而东交冲互激会趋斜泾涌
 滚泥沙积聚腰腹一曰浚起浮土堆积两厓风雨淋
 洗渐复入河且河形曲隘厓势高陡疏凿既深黄沙
 壁立复水之后遇没辄崩少剥一隅便壅数丈一曰
卷二十二 第 27b 页 WYG0578-0805d.png
 中吴地势沿江有山为之包近山土壤迤逦隆起山
 脉引带生气流通日渐增长如古之所谓息壤坐此
 三故人不之察以致此河堙废今欲开挑各一二丈
 惟有才良吏为政久而得民深徐依原议以渐为之
 而又相度形便攻凿河口别出蔡泾之南拒却蔡泾
 潮流不使东行以相冲斗则百数十年流通可必而
 江阴之民亦或少息肩矣
   杨子器常熟县水利议
卷二十二 第 28a 页 WYG0578-0806a.png
   疏浚陂塘泖沥
今按常熟北枕大江诸湖交贯其中实水泽也有陂塘
 以蓄灌溉有泖沥以泄泛涨故无旱乾水溢而得常
 熟之名然潮沙易积浦溆多壅每赖疏瀹浚导之功
 钱氏有国之时创开江营置都水使者以主水事募
 卒为都号曰撩浅宋朝置卒千人为两指挥第一在
 常熟第二在昆山专职修浚自郡民朱勔进花石夺
 营卒以往于是开江营遂空而疏浚之事废矣今不
卷二十二 第 28b 页 WYG0578-0806b.png
 可不讲
   开决塘浦
今按县治低田甚多水聚不能以时入海故设塘者防
 水不得入民田浦者导水以入江海本治塘有三十
 四处浦有四十二处塘岸之高率一二丈浦之阔大
 三五十丈要使浦高于江江高于海水行高处而吴
 中可无水患矣
   上浜水匮
卷二十二 第 29a 页 WYG0578-0806c.png
县治有高阜之地必设为上浜水匮关闭其水以自灌
 溉则水有所储积不得反流而趋内是为措置高亢
 之地
   善计度
宋时封疆万里观听不接委任不专五堰既坏江东数
 郡之水皆入太湖则源不节下焉塘浦不治则耕种
 之勤者攘斥其地以为已私于是荡无堤障一雨即
 成久浸苏公轼王公觌屡请开浚朝廷疑而不行郏
卷二十二 第 29b 页 WYG0578-0806d.png
 亶力请于朝尝起六郡三十四县之人以修塘浦吏
 民諠诉而击堕幞头卒鸣铙散众而止政和中差赵
 霖措置通役六十四万馀工宣和再措置支见钱四
 十一万贯有畸卒又勾收人吏送狱勘磨而止其计
 度之善者惟范文正公来守吴郡奏开许浦茜泾黄
 泗浦福山港为有功至今讲水利者可遵可行
   顺天时从民愿
顺天时者必于岁晚务閒之际方春东作未兴之先是
卷二十二 第 30a 页 WYG0578-0807a.png
 也从民愿者即今水利壅塞良田变为巨浸民心嗟
 怨以致上天降灾水旱相继地道不宁山崩水溢若
 与开通水利则固民之大愿也或遇年谷不登欲兴
 此役必须设法口食以给所需庶有成效
   固堤防
县治田虽膏腴或处低洼或傍湖荡堤防不固一遇天
 雨遂成巨浸近年增设水利县丞一员专董其事每
 以农隙之时修筑圩岸务要高阔坚固旱则可以积
卷二十二 第 30b 页 WYG0578-0807b.png
 水潦则可以戽救此水利中之急务诚不可缓也已
   白茅港利益
吴淞江淤塞而太湖之水北下一遇淫雨遂成巨浸元
 末张士诚据有苏州阅故牍得周文英之议开堑白
 茅港长亘九十馀里东扺海口宽广直径水去如泻
 吾邑受利为多国朝永乐间大水命尚书夏原吉来
 治赖此港疏通积潦至成化以来泥沙日渐壅塞中
 流如沟港口海沙适涨横截潮沙出入阻滞水患自
卷二十二 第 31a 页 WYG0578-0807c.png
 是不息朝廷于府县添设通判县丞专治水利又有
 按察佥事总为提督建言欲浚此港者不下十数皆
 曰气运使然置而不理弘治四年以来连遭大水朝
 廷遣工部侍郎徐贯主事祝萃来治广询众议始获
 一浚腹心虽宽而口沙尚鲠劳而无益今又革去佥
 事易以部臣领敕来治必有大设施以苏宿患也吾
 民何其幸哉
   沈[启-口+山]导河夫银议
卷二十二 第 31b 页 WYG0578-0807d.png
导河之役始于吴越钱氏之撩浅卒继以宋之节置开
 江兵迨至熙朝额定派徵若银而本县岁徵里甲以
 备浚瀹修筑之需惟嘉靖十六年均一田粮时无水
 患尽釐革之至二十六年议复派徵如其前三十六
 年郡改为驿递修船之费馀待水利之用焉岂不误
 哉
   王同祖治水议
治水之要其说有三一曰开决三江故道以泄震泽之
卷二十二 第 32a 页 WYG0578-0808a.png
 水二曰浚治诸浦以泄江湖之水三曰疏导泾港以
 泄田中之水何谓开决三江故道太湖东入淞江出
 吴江长桥长桥之水未尝不通而所以为东吴害者
 则在下流入海之处淤故积水溢而为沴耳若复决
 去长桥使湖流浩至而入海之处又复不疾则长洲
 昆山常熟三县之地将为深渊此长桥不可尽决利
 害甚明也东江旧迹在大泖西北为烂路港淀湖西
 有急水港白蚬江皆东江之西段也淀湖之东有出
卷二十二 第 32b 页 WYG0578-0808b.png
 水港斜沥口汊港口小漕港大沥口小沥口通潮水
 往来潮退则引湖水下大漕大盈等浦入青龙蟠龙
 江而出海皆东江之东段也今诸港皆浅狭壅遏不
 通潮汐而东江入海之处遂塞东南风水回太湖则
 湖州诸县皆泛溢西北风太湖水下淀山泖湖则昆
 山常熟吴江华亭等处泛溢是皆东江不通之害也
 今之言东江所以塞而不通者大率归咎于黄浦夺
 权海塘障遏而不知江之通塞亦自有时黄浦海塘
卷二十二 第 33a 页 WYG0578-0808c.png
 未必能为东江害也或以为东江既塞而淀湖之水
 繇千墩等浦北入于淞江殊不知淀湖之水自属东
 江其北入于吴淞江者但支流耳遂以为可泄淀湖
 之水者非也苟能寻东江之旧而疏治之使淀湖所
 受之水皆得达于东南以入海则松江可通而数百
 年之害可去万世之利可兴矣何谓浚治诸浦吴郡
 之地北枕扬子江东通大海西控太湖南襟三江水
 之发源则自太湖东注三江以入海又其支流北达
卷二十二 第 33b 页 WYG0578-0808d.png
 扬子江以入海故古人于东北沿江海之所浚三十
 六浦以分三江之势使同归于海其常熟之浦二十
 有四昆山之浦十有二今三十六浦之中入海者惟
 茜泾七鸦白茅杨林为最大入扬子江者惟福山许
 浦为最大吴淞江之南有大浦三十六条东自北平
 破江艾祁顾会养蚕大盈南澥梁纥石臼分桑赵屯
 内勋石浦道褐萧市金灶千墩注浦张潭棠梨同丘
 诸天张浦帆归舟直甫里渡头东齐刹力界浦浮高
卷二十二 第 34a 页 WYG0578-0809a.png
 顺德大姚破墩盏头吴淞之北有大浦三十二条东
 自顾会安亭徐公北澥瓦浦三林顾幕金城木瓜夏
 驾奣浦广浦社城新洋江马仁小虞大虞尤泾梁里
 华翔心渎乐浦薛庄黄渎真义界浦下里戴墟上顾
 青丘奉里任浦其在江之南者则西受陈湖等水南
 受淀山湖诸水以入吴淞江而达于海其在江之北
 者则西受阳城湖诸水横截至和塘以入吴淞江而
 达于海自新洋夏驾以东则反纳吴淞江之水以东
卷二十二 第 34b 页 WYG0578-0809b.png
 北趋于刘家港而入海吴淞江迤东入海之口其南
 有浜浦一十九条皆通上海华亭县界其北有浜浦
 二十二条皆北通嘉定县界皆近海潮汐往来易于
 涨塞广者日狭深者日浅惟千墩一浦南通淀山湖
 最为关要浦极深阔与夏驾新洋南北相望水势相
 入屡经开浚皆为民利今宜沿江相度各浦之通塞
 使湖之水必趋于江而江之水得入于海则郡中东
 南之水定矣何谓疏导泾港盖圩田四围皆泾港环
卷二十二 第 35a 页 WYG0578-0809c.png
 绕或傍江湖或傍浦塘曰泾港者论其槩也泾港之
 设有公有私今则并通舟楫分利水道旱则引其水
 以溉田潦则决田之水以入泾港泄诸江湖浦塘使
 归于海其利于农田最为切要故凡紧要围田水道
 通行开浚使稍深阔即取其所开之土以修岸塍如
 是则田间之积水可引入泾港泾港通流可散灌于
 浦塘浦塘决水可疾趋于江海大小相资首尾相贯
 又何水之足患乎
卷二十二 第 35b 页 WYG0578-0809d.png
   王同祖水利工计议
工役计费二事常相须计费足则公役举故今之言治
 农田水利者莫急于量财盖公役之举岁岁兴修则
 繁而难行数岁不治则废而难葺故必相其工之大
 小而为之制开江浚浦以十年为率疏决泾港筑圩
 治堰岁岁修补或间岁一葺则工役不繁而民不以
 为劳矣计费之出必量其费之多寡而为之制若开
 江浚浦疏通泾渎之大者则官为之区画其筑圩修
卷二十二 第 36a 页 WYG0578-0810a.png
 堰及疏决泾港之小者则取诸食利佃作之家如此
 则不烦于公而不伤于民矣
   徐献忠山乡水利议
屡见各县山乡旱灾不收大受饥困山乡平田既少一
 遇旱暵泉流枯涸计无所资坐以待毙有司者徒见
 下乡平田颇有润色不肯特为奏免粮税予按视其
 地皆坐不知水利之故昔时梁寅有凿池溉田之议
 其略云畎亩之间若十亩而废一亩以为池则九亩
卷二十二 第 36b 页 WYG0578-0810b.png
 可以无灾患百亩而废十亩以为池则九十亩可以
 无灾患予尝至上虞之下溉湖观之方知梁子之议
 可行而永久利民矣有志经国者当相视一乡之中
 择其最高仰者割为陂湖先均其税额于众利之民
 次营别业以补失田之户大展陂岸使广而多受虽
 亢旱之年不至耗涸从高泻下均资广及沾润一番
 可以经月虽有凶灾不能及矣况陂湖之利鱼虾杂
 产茭苇丛生贫者资以养生富者因而便利大雨一
卷二十二 第 37a 页 WYG0578-0810c.png
 注众流复积前者既泻后者复蓄山乡水利无愈此
 者故叔孙之芍陂汝南之鸿却陂古人成绩可以引
 见自非为民父母者力主其事愚民谁肯割其成业
 者乎至于下乡之田亦有高亢不通资灌者莫若照
 依北方掘凿大井上置辘轳汲引之利亦足自办民
 可乐成不可谋始出力任事虽存乎人必须奏留久
 任方可成功此又监司者之责也
   徐献忠复设劝农府县佐议
卷二十二 第 37b 页 WYG0578-0810d.png
按成化九年添设苏松常嘉湖五府劝农通判所属县
 县丞各一员近复革去今世冗官理应裁省者甚众
 惟苏松湖三府劝农官独不可少所谓劝者专督水
 利以兴农功者也苏松在震泽下流淤淀日甚加以
 海潮涨沙日积故吴淞江已为平陆今之为郡邑者
 谁复以水利为念哉而岁额日重加派不息今之苏
 松视昔之苏松何如也吴兴居于上流其入太湖之
 水既为吴江所遏塞则其南向之流所系亦甚重而
卷二十二 第 38a 页 WYG0578-0811a.png
 圈为茭藕之荡塞为桑麻之区日已加多苟无专官
 治之其谁已哉若徒以区区冗官之议槩例之更后
 五十年浦溇涨塞高下俱病非费数百万不足以议
 其成功也
   徐献忠吴淞江议
考吴淞江所以湮塞之故盖海水有潮汐之害必太湖
 东下之流迅急方可敌住浑潮潮退则因上流荡涤
 淤沙不致停住今吴江长桥既多湮塞则水流不疾
卷二十二 第 38b 页 WYG0578-0811b.png
 而潮沙停滞日复一日遂致涨塞如此夏忠靖公亲
 履其地遂将吴淞上流引入娄江而以黄浦改入范
 家浜诚为达权通变之机至今黄浦通利虽吴淞东
 半截竟湮而夏驾以入安亭江以达于娄江至今犹
 通自后即照此疏导自然太湖之水可泄以免湖州
 宜兴之患矣若不探其本末利害必欲开通吴淞使
 与黄浦会而入海则不惟工力烦难将并黄浦湮塞
 则东南之害有不可胜言者矣愚尝以吴淞与黄浦
卷二十二 第 39a 页 WYG0578-0811c.png
 如人两足吴淞之塞已废其一而黄浦尚堪达海如
 人虽跛一足犹可踉跄而行也或曰开通吴淞工力
 虽大何至既通而并黄浦塞之此必有说予曰黄浦
 与吴淞其势相敌此盛则彼衰者也往时吴淞通利
 黄浦之势甚小及吴淞既塞而其势始大今则与钱
 塘江之迅急相上下矣若开通吴淞则其流直出黄
 浦曲转之势不容不缓况吴江长桥及宝带桥之流
 入于吴淞甚径而入黄浦甚纡远若欲挽回其势非
卷二十二 第 39b 页 WYG0578-0811d.png
 百千钜万之钱谷不可办况今松江二县之税黄浦
 所利者居其八九吴淞湮塞之患止居其一二与其
 救一二之害而废八九之利此不待智者可辨矣
  沈[启-口+山]曰按吴淞江引太湖入海即禹贡三江之一
  也始于湖终于海凡二百六十里(昔人以吴江为/首后议者以入)
  (海为首改吴江/为尾则倍矣)今入海处界上海嘉定间有吴淞
  所为徵水犹通流但势微于首尾遥遥其间湮塞
  非一为田为村为镇各以地名呼代易人更遂忘
卷二十二 第 40a 页 WYG0578-0812a.png
  为吴淞故道议者以为吴淞全失岂其然乎况支
  流孽派分泄未泯(若小龙江新洋江/大直港之类是也)惟不能全受
  太湖之水耳徐献忠谓夏公引上流入娄江颜郎
  中如环尝辨其非素通各注不必为引也又谓黄
  浦通利势足代淞似矣夫水势自西南而东北者
  古也数年来水势日徙而南盖以黄浦在南日决
  而大吴淞在北日垫而微此去水之缓急因之而
  迁徙固有繇耳然黄浦远而吴淞近也黄浦之利
卷二十二 第 40b 页 WYG0578-0812b.png
  尽归华上而苏州之利宜不能不求其下流于昆
  常嘉太之河浦云且四县诸河各居其县之下流
  疏常熟者不关于昆山疏昆太嘉者各亦然惟吴
  江与长吴在上游靡不涉焉
  张栋曰夏忠靖通变达权所谓急则治其标也若
  献忠之议则泥而迂矣悖古违时起苏松异同之
  见吴淞不开东南水患将成痼疾害不独在苏耳
  试合众议衡其是非献忠亦无所置喙矣悲夫
卷二十二 第 41a 页 WYG0578-0812c.png
   邓韨常熟县水利议
常熟固吴水之壑也昔之人于其境纵之以为浦横之
 以为泾为浜大小贯输綦布而杼织得古沟洫之遗
 意甚矣功之施于世者远也今其迹具在而浦独常
 废而弗治兹非潮沙之为害乎潮沙之日至人狎视
 之久则不可以有为矣至其不可为治而委之曰此
 非人事之不至乃气数之必至非也考之前代有挑
 江之营卒有浦口之置闸有围田之厉禁有浚川之
卷二十二 第 41b 页 WYG0578-0812d.png
 舟楫有水课之殿最所以为浦谋者悉矣今当浦之
 湮也则起大役以治之役已则为牍以奏绩于朝以
 为自今水可以无暴不复为之后计非误乎挑江有
 卒则疏导之工不阙港口置闸则启闭以时而浑潮
 不入围田有禁则水道广而无障浚川有器则沙土
 不得以滞留水课有殿则官知自力而不敢以苟简
 凡从事于水役者其能外此以为策否耶常熟之水
 视三江为小异以其力易而工速也试操是说以见
卷二十二 第 42a 页 WYG0578-0813a.png
 之于行事视诸水至而为之治治已而无善后之图
 若有间乎哉而韨也何足以知之
   沈[启-口+山]决浚下流议
按新涨阻塞水利讲求修浚者自古以迄今则其为害
 也无疑矣然利害所关不在上流必在下流而古今
 又不相沿如宋单锷谓增吴江一邑之赋不知几百
 倍也所谓三州者指湖常秀而言稽之常州之水在
 宋入太湖在今已堰入大江岁久法废不知堰尚至
卷二十二 第 42b 页 WYG0578-0813b.png
 今存乎否也秀州即嘉兴在县东南其入界之水仅
 繇澜溪汾湖以出三泖与太湖渺不相涉所关者惟
 湖州一郡在县上游与本县四五至十五等都壤界
 相连俱在太湖西南水源之所繇来也下流一阻上
 流为潦势所必然此疏浚之说不容于不讲者而今
 官司视为迂缓下民苦于工役而利己者又惧其夺
 削也故凡遇当事者一则曰江湖水平不为阻碍二
 则曰早开暮涨浚之何益三则曰所掘泥土堆置何
卷二十二 第 43a 页 WYG0578-0813c.png
 处又好事者鼓舞之曰昔人治水欲决吴江一邑嗟
 乎使尽决吴江以利湖州湖州一郡之赋不若吴江
 一邑之多握赋权者必不惑也惟所阻三说在通变
 宜民者亦能辨之夫百亩之田多分河港且犹为利
 而况利在本县西乡旁及邻郡者乎浚吴江利在湖
 州然则吴江之利何求亦曰浚华上昆常云耳此上
 流下流之别也复何疑则吴淞白茅之通利岂缓于
 娄江而娄江一线之道必不能兼泄诸港之水故议
卷二十二 第 43b 页 WYG0578-0813d.png
 者必以决浚下流为便
   周鼎农田水利议
水之为利大矣其为害亦不小在反其所为害者以为
 利耳浙西地势卑下积旬淫雨辄内外交浸虽竭力
 车戽人苦不能胜天一围之中又不能无高下沿边
 可车腹心则力不能及虽尝界为里塍奈无土可增
 揭取旁近田面才四五寸则瘦削不可以稼彼远田
 众分其利而独损其近者往往碍此而莫之策也窃
卷二十二 第 44a 页 WYG0578-0814a.png
 谓或五百亩或三百亩为率凿深沟广二丈旁为塍
 内广八尺袤一百二十丈不过坏田四五亩而四五
 百亩皆无内浸之忧况于沟塍上装车不挑损四外
 围塍免风浪之危使沿边高田之水毕归之车亦易
 力也其所坏田土税粮量于旁近田上均派则圩心
 囊底化为沿边高架小有水旱不能为患莫大之功
 也又永乐初年农政是急百凡公事皆待农隙施行
 各农官时常往来诸乡官舸随地野宿动经旬朔督
卷二十二 第 44b 页 WYG0578-0814b.png
 民整理务臻实效甚美事也近间事势不复同前每
 岁所修圩岸皆卑狭脆薄且新土易崩方筑于春而
 梅潦踵至唾手摧毁愚谓习俗皆取塍内之土妆贴
 塍外似有可观但新旧土不相粘未燥而雨则累及
 原土并坠于水或燥而不雨亦自迸裂可惜不若帮
 阔里面纵有崩脱其土原只在内依旧可取为用非
 比外脱之土随流消毁也又议者欲沿塍里边凿沟
 取土以增崇而加厚之多用桩笆以固其址粗若有
卷二十二 第 45a 页 WYG0578-0814c.png
 足观者然亦近似而实非也田压于水罕有乾土才
 凿下尚浅外水即渗入于内而内水亦土中汎起并
 力车戽用力反多且湿土不宜多筑多筑则经月如
 醉不肯凝实稍缓则梅潦将至急则随筑随溃乌能
 成功必今年筑若干明年增若干后年高若干庶几
 有坚完之望恐无是理不若别筑一里塍距外二丈
 不用桩木既免外来风浪亦无雨崩之忧不必叠岁
 增筑随手散堆如坡平阔省人工而易为力略待燥
卷二十二 第 45b 页 WYG0578-0814d.png
 裁取里坡脚如在脊上外坡则平妥如旧不许陡直
 弃外塍为芦苇葭菼而禁其樵牧一举而三者之弊
 皆免仍别凿沟于圩心囊底则彼民可得而有岁也
 其法最善奈之何而弗为耶
   金处和浚河筑岸议
浦塘河埭蓄水以溉田者须于每年冬月水涸之时浚
 之使深筑之使固或天时亢旱虽不至于大稔亦不
 至于全损今人往往于亢旱之际常便修治至收刈
卷二十二 第 46a 页 WYG0578-0815a.png
 之后则忘兴工又况浦塘河埭众享其利若遇冬时
 修筑圩岸以障水疏浚沟渠以蓄水其利岂不溥哉
 但近来役于官者当夫修治之际不为坚久之谋徒
 劳民力略无寸补今之治水必抡选通达水利者为
 区长立册在官俾之经管每季终赴官考其勤怠如
 此则事克有成民得安生矣
   曹胤儒东南水利议
江南之地浙西为低浙西之水太湖汇之应镇杭湖为
卷二十二 第 46b 页 WYG0578-0815b.png
 南北西之极高嘉常以次第而渐卑姑苏居中松为
 下流天目障万峰于西冈身亘百里于东盖江海之
 岸与山麓并高所谓形如仰盂非耶湖水积于中常
 若盂之形非藉江湖深驶何以通泄况浑潮日上日
 积港门日淤此东南水利有不容一日不讲者而治
 之之法大扺有三所谓浚浦筑圩置闸三者如鼎足
 缺一不可是议也范希文倡之赵霖踵而行之元有
 任仁发者亦云治东南水利无他浚河港必欲其深
卷二十二 第 47a 页 WYG0578-0815c.png
 阔筑围岸必欲其高厚置闸窦必欲其众多设遇水
 旱就三者而乘除之自然不能为害汉晋迄唐宋治
 绩彰明较著也以故东西号为沃区自元至今漫弗
 复省民窘财伤有繇然哉乃我明自夏公原吉始大
 治之逮及徐尚书贯徐尚书之后李公充嗣吕公光
 洵宋公仪望海公瑞皆欲建太平之道于东南甚盛
 心也吕宋疏上未行吕公专治白茅吴淞夏驾次之
 海公专治吴淞白茅次之李公功则未终海公最为
卷二十二 第 47b 页 WYG0578-0815d.png
 有见盖自夏忠靖用元人周文英之议舍吴淞事娄
 江一时不为无利然以全吴之水一娄江泄之似未
 为安今自海公开浚吴淞数十年间虽有水灾不为
 大害所谓择善而行巧于师古者公其有之其间诸
 公所行之事徐尚书颇为详当即其疏议有可按而
 覆者一时浚治俱有次第隘口支川无不就理维时
 水患十去八九但有司迎合惟图目前而徐亦小就
 自画不能为转身之计旧制版闸淘河夫卒之设围
卷二十二 第 48a 页 WYG0578-0816a.png
 岸之筑皆未全备不过十二三年而诸浦复塞使医
 除疾而曰必遗类焉过也今视徐公之得鉴徐公之
 失并沃州吕公阳山宋公二疏剂量其间必有处矣
 无已则其要有五焉其一高圩围以固其防修圩之
 利最为经久之图宋郏公侨议乞如练湖大作堤防
 以匮其水复于堤防四傍设为斗门水濑即大水之
 年足以潴蓄湖瀼之水使不与外水相通而水田之
 圩岸无冲激之虞大旱之年可以决斗门水濑以浸
卷二十二 第 48b 页 WYG0578-0816b.png
 灌水田而旱田之沟洫有车救之便本朝沃州吕公
 光洵云吴下之田以圩岸为存亡失今不治则坍没
 日甚而农业日蹙宜令民间如往年故事每岁农隙
 各出其力以治圩岸则田亩自固虽有霖潦不能为
 害且足以制诸湖之水不得漫行田间而咸归于港
 浦俾港浦之水自高于江江之水自高于海不待决
 泄自然湍流此之为利亦有三其一冈陇之地冈水
 稍高可亩引而资灌溉其一屯水之区因堤既立可
卷二十二 第 49a 页 WYG0578-0816c.png
 亩履而施播种其一近海之港因水驶急可冲涤而
 去淤塞宋两浙提举赵霖亦云平江之地低于诸州
 唯高大圩岸方与诸州地形相等昔人筑圩围里田
 非谓得以种植尔也将恃此以杀水势耳但民无力
 为之当官司借贷钱谷集得利之人督以必成或十
 亩或二十亩之中弃一亩取土为岸取土之田令众
 户均价偿之其借贷钱谷官为置籍责以三年六限
 随税输还此诚治积水之第一议也一时难兴愿以
卷二十二 第 49b 页 WYG0578-0816d.png
 异日然终不可已其二开江河以导其壅近者海中
 丞之开吴淞也吴中之水视昔少减儒昨往上海见
 吴淞东段宋家桥真如港诸处舟行涩甚盖千馀年
 来不为疏浚其势则然欲为目前急务莫若再开吴
 淞并治七浦白茅及今为之功尚易施也更缓之日
 将复一日儒甚慄焉吴淞上流宝带长桥一带或茭
 牧其中或渔簖其上及车坊漾诸咽噎之处是宜急
 治无疑白茅七浦二浦在娄江之北向因东江塞淞
卷二十二 第 50a 页 WYG0578-0817a.png
 江微湖水乃北折并于娄江而溢于此二浦于长洲
 常熟自西迤北地势卑处汇为阳城昆承等湖二浦
 当诸湖之冲上承湖水入江海为径昔人以阳城湖
 水经斜堰之地枝分七浦则白茅之流少杀遂筑斜
 堰使湖水皆入白茅而七浦渐塞是宜就堰或疏而
 为硔或易而为闸庶乎其可也欲开二浦亦不可草
 草盖江海之滨地形高于腹内宋郏亶云昔禹之时
 震泽为患东有冈阜隔绝其流禹乃凿断冈阜疏为
卷二十二 第 50b 页 WYG0578-0817b.png
 三江东入于海震泽始定赵霖亦曰平江之地虽下
 于诸州而濒海之地特高于他处谓之堈身堈身之
 状又与常州地形相等是堈身也起自福山圌山迤
 逦常熟太仓嘉定三州县之间殆将三百馀里儒尝
 出太仓东门诣茜泾中间所谓腰菱站云者诚如近
 白下之七里八冈昔人谓茜泾南北之地比苏城昆
 山其高不啻丈馀是也往年开治各江浦不过三四
 尺一二尺而已又止于其地面为丈尺而不知以江
卷二十二 第 51a 页 WYG0578-0817c.png
 湖之水面为丈尺又不问高下而匀其浅深欲水之
 东往所谓倒行而求及前人者也自古而患之久矣
 其三穿港渎以分其流即苏郡娄门至太仓茜泾通
 流之水名曰娄江寔至和塘接刘家港之水而娄江
 乘之以流耳其水自娄门至茜泾约一百六七十里
 南北两岸各有浦无虑三十馀处苏郡齐门北至常
 熟通流之水名为元和塘约百馀里东西两岸各有
 泾亦无虑三十馀处举二水观之所谓五里而为一
卷二十二 第 51b 页 WYG0578-0817d.png
 纵浦七里十里而为一横塘非耶今其水多湮则湖
 江不分田畴失利不待中智而知者是宜修复古迹
 高大其岸交加棋布因而为圩以急而兴自近及远
 则良田渐多白水渐狭风涛渐小宋人所称有不诬
 矣即至和元和二塘他可知也其四筑坝堰以遏其
 冲大都太湖上流坝堰之处大者有三其一高淳之
 广通三坝是也宋郏侨书曰今究水利必先于江宁
 治永阳江与银林江等五堰故迹决入西江单锷书
卷二十二 第 52a 页 WYG0578-0818a.png
 曰繇宜兴而西有五堰所以节歙宣金陵九阳(即永/阳)
 众水俾西趋芜湖后废五堰则水皆入于宜兴之荆
 溪而下太湖东灌苏常湖(嘉兴旧/属苏州)三州矣今广通等
 坝虽不知是五堰故处与否而所溢之水即五堰所
 障之水也西自芜湖却入大江民诚便之自嘉靖四
 十年一盗开之吴下不免垫溺今其禁不可不严也
 溧阳等志有云中江一云永阳江又或名之为烂洋
 江则广通所坝为遏古中江之流无疑其二杭州之
卷二十二 第 52b 页 WYG0578-0818b.png
 长河溢其势冲激号为震泽云者正以岷江之水西
 自芜湖下宜兴东注太湖浙江之外南自钱塘入运
 河北注太湖杭西严歙诸山之水并下苕溪又自溪
 注湖故也今广通有坝岷江绝流是矣宋郏亶云杭
 州立长河堰以歙宣杭睦等山源决于浙江则东南
 之水不入太湖为害所谓长河堰即今杭州德胜长
 安等坝足当之五代以前浙江之潮直入运河繇河
 灌湖潮汐泛滥泥水狼籍似此之事不可不虞其三
卷二十二 第 53a 页 WYG0578-0818c.png
 金坛丹阳乌程归安临安馀杭之间并有坝堰当以
 百计各志可稽盖使诸山之水潴而后泄其潴也可
 以救彼地之旱其泄也可以救彼地之潦且视苏松
 水势大小而启闭之计无便于此者今诸坝堰多废
 而不潴莫为节宣其利害烂然可睹矣乃荆溪百渎
 之间亦宜仿古人成迹爬梳之可也其五别源流以
 杀其势今吴淞娄江为湖水入海之要道白茅七浦
 次之乃若江阴武进无锡常熟古有泻水入江之势
卷二十二 第 53b 页 WYG0578-0818d.png
 历来各疏议可稽也即今武进无锡有孟渎等一十
 四㪷门江阴有黄田申利桃花诸港常熟连接昆山
 有福山许浦三丈等浦皆泻水北入大江年来多湮
 亦以傍江之地高而易淤故耳今非开浚使深则诸
 水不入于江而皆溢于湖欲不泛滥胡可得哉又苏
 松之间湖泖之水互相摄受然以大分言之则淀山
 湖水注为赵屯大盈顾会崧子盘龙等五浦而入于
 淞江三泖则注为各塘泾港数百馀而入于黄浦自
卷二十二 第 54a 页 WYG0578-0819a.png
 范蠡围田东江渐塞后春申君迁就其间始开黄浦
 是浦也寔乘太湖东南委输之水及杭湖嘉分注诸
 流向也东江未塞此等之水自松江柘湖闸港等处
 直东入海何其便也东江既塞黄浦虽浚其水不东
 而北屈与吴淞江会吴淞通利此水尚为迂流吴淞
 若塞并入娄江愈迂愈溢害莫钜焉昔人谓黄浦亦
 为乱流良是今东江既已难开咸潮不可使入似矣
 第钱氏有国时南起杭之长安堰至盐官为清水浦
卷二十二 第 54b 页 WYG0578-0819b.png
 繇柘湖新泾塘为小官浦导二浦入海为复东江之
 一奇惟有南宋乾道间尝开新泾塘而咸水延入苏
 湖为害于是废新泾堰运港而十八堰之议兴焉此
 丘崇之功到于今称之而惜其说之未竟也夫毛渐
 之开新泾与夫柘湖未涸之前新场之东有通海故
 道皆未闻咸水为害也胡新泾之独尔也要亦水窦
 函管闸坝之法多有未善故耳元人有云愿将松江
 通彻海潮河港劝谕近民或官为之于港口筑垒土
卷二十二 第 55a 页 WYG0578-0819c.png
 坝安置透水大漕名曰水窦潮来闭窦遏浑咸之潮
 潮退启窦泄湖泖之水此举最当惜无有能行之者
 若夫近江近海诸港浦应设闸窦昔人所列尤彰著
 也今之人多迂之其亦未之思与是五者前三以导
 下流后二以理上源盖合应徽池太宁苏常镇松杭
 严嘉湖十三府之利害而总计之非漫为之说也又
 所谓三江云者惟归囧丞有光以岷江浙江松江当
 之与范蠡郭璞之言合若后人所称松江东江娄江
卷二十二 第 55b 页 WYG0578-0819d.png
 今惟娄江为大东江自筑圩田护塘之后堙绝已久
 向者岷江之中江繇芜湖过高淳至阳羡其势自西
 径东故吴淞之流独盛以吴淞西受中江为直故耳
 三坝既设中江之水与南江并入北江今扬子江是
 也江水不至则自西趋东已无巨源宜兴上下惟受
 长荡荆溪诸水其势不甚洪壮而太湖独承天目山
 水矣天目山水在太湖西南从西南趋东北为易而
 至和塘直接鲇鱼口其势尤捷夏公原吉又于昆山
卷二十二 第 56a 页 WYG0578-0820a.png
 开夏驾浦嘉定开顾浦掣吴淞之水入刘家港娄江
 之不浚自深有以也太湖与岷水既隔故不至荡击
 免古陷由拳溃武原沦海盐之患吴江一县长桥一
 带不必决去而吴淞屡塞职此之繇然吴淞与荆溪
 百渎长荡等湖之水直又受黄浦岂容不浚乃若专
 督水利之官佥宪为便嘉湖属之则宋公仪望之疏
 在似无容议苟以近利通之专辖以臬宪统制以巡
 抚如直省兵道督以军门是也府州县水利官各衙
卷二十二 第 56b 页 WYG0578-0820b.png
 门不得别有差委其举劾必以开复为期如漕完汛
 毕之例庶几哉事无推调人有责成而其效可睹矣
   曹胤儒东南水利续议
东南水利即无事时宜预为之所况今浙西五郡一望
 渺然古云急易兴也正此之谓前小议已述梗槩有
 未尽者更详之夫筑圩置闸此治水第一议古及今
 谈者罔弗先之然积以岁乃可致也若救目前则重
 浚吴淞江并治七浦白茅加意无锡江阴武进常熟
卷二十二 第 57a 页 WYG0578-0820c.png
 通江河港吴氓庶有瘳乎其繇具后筑圩置闸所费
 不鲜非贫民所能自效势必动支官银今淘河夫银
 之外可取用者无几即开挑且未敷也无已则各郡
 邑所积赈荒镪赎可议处也滔滔者皆是民皇皇焉
 无所措手足其为荒也甚矣此而弗赈贮之奚为苟
 以圩闸之费尽用之于开挑亦有圩闸之寔效窃有
 请焉盍奏请钦定各江河塘港三年一小浚六年一
 大浚当大浚之期巡抚会同巡按将六年之内监司
卷二十二 第 57b 页 WYG0578-0820d.png
 及府州县水利之官某于何年开浚何处今通流或
 否以为殿最举劾随之则开江淘河撩浅岁岁行之
 不圩而圩不闸而闸事半而功易就诚亦会其时之
 可为也若以十年为率恐僚属间将有称弗便者水
 利道亦宜如提学故事某年某月按临某处开浚何
 河即呈报抚按交儆互绳始可不然前辙可鉴矣吴
 淞江西段势颇渺漫至嘉定上海之间渐以浅狭原
 其所以然者盖岷江之水不至而夏忠靖公于昆山
卷二十二 第 58a 页 WYG0578-0821a.png
 开夏驾浦嘉定开顾浦掣吴淞之水入于娄江故水
 有分流势不雄钜抑亦近海之地形高且浑潮易淤
 耳权而论之娄江向为吴淞之子江今刘家河上接
 至和塘至和塘上接五龙桥鲇鱼口则娄江直承太
 湖之水无藉吴淞其娄江之通利与否与夏驾顾浦
 无大相关此二者有之适所以为吴淞之累窃以为
 塞之可也即弗易塞亦无可开矣愚尝泛舟顾浦水
 亦无几不五六年此亦将湮惟夏驾浦流尚钜耳吴
卷二十二 第 58b 页 WYG0578-0821b.png
 淞东段宜仿近日海中丞开浚之法转令深阔为一
 劳永逸计馀恩其为数世隆乎不然徒以水面之丈
 尺苟且塞责则虚为此纷纷而所谓冥冥决事者也
 吴淞既浚则荆溪上源尤宜措置盖横塘百渎上承
 洮滆二湖之水而二湖上承应镇诸山溪之水此等
 之水并注荆溪荆溪之势直贯吴淞此而弗治则上
 流壅而应镇有泛滥之虞下流微而吴淞有淤积之
 患又所谓吐而不吞求其为建瓴也弗可得矣七鸦
卷二十二 第 59a 页 WYG0578-0821c.png
 白茅二浦在娄江之北盖太湖之水注于吴淞吴淞
 淤塞并入娄江娄江亦不能尽容溢入于此二浦然
 二浦之水虽递相吞吐亦微不同七鸦浦上接阳城
 湖阳城界长洲昆山之间受苏郡葑娄二门迤东至
 和等塘真义等浦之水为多白茅浦上接昆承湖昆
 承界昆山常熟之间受苏郡阊齐二门递北元和等
 塘宛山等荡之水为多正受正输各不相悖此斜堰
 之设大有妨于七浦而或硔或闸诚不容已白茅不
卷二十二 第 59b 页 WYG0578-0821d.png
 但南受吴淞娄江之水而且西受宛山荡之水宛山
 荡上承无锡运河则太湖之水溢于滆湖者亦此分
 泻而苏郡西北虎丘山后长荡之水更多白茅是归
 昔人云沿江泄水惟白茅为大是也此二浦宜浚较
 炳如彼其二浦枝河在七浦则有阳林河可开泄阳
 城之水于海大虞浦可开泄阳城之水于娄江在白
 茅则梅李塘可开泄昆承之水于许浦福山港可开
 泄昆承之水于扬子江而盐铁塘南通吴淞北达扬
卷二十二 第 60a 页 WYG0578-0822a.png
 子横贯二浦之间似亦宜治又昔人称昆承尚湖上
 接常州诸水娄门官渎通阳城湖上接太湖其接处
 多有障遏以及二浦接阳城昆承二湖泾溇乃本浦
 咽喉皆当并行疏瀹者也沃州吕公有云娄江见在
 疏通今之争言水利者必曰吴淞白茅七浦焉诚哉
 是言也乃若常州以上泄湖水入扬子江之道武进
 有永安河南新河德胜河无锡有闸口河芙蓉湖五
 泻河江阴有申港利港青旸河西山塘九里河似此
卷二十二 第 60b 页 WYG0578-0822b.png
 等水皆上承运河南受太湖杀河上流莫此急焉古
 云开一江有一江之益开一港有一港之利非欤但
 濒海沿江之地当于腹内浑潮之上易于壅淤是在
 加之意耳嘉兴之水北自运河注于吴江西北自烂
 溪注于太湖东北自秀州塘注于三泖黄浦若吴淞
 通利嘉兴可使无侵也乃常湖二郡居太湖上流常
 州则有前所云各通江河港矣而宜兴横塘百渎湖
 州通湖溇泾尽当疏通俾太湖西南西北两源一无
卷二十二 第 61a 页 WYG0578-0822c.png
 咽噎可也松江东南有曰闸港者自新场西流入于
 黄浦其入处乃黄浦之折而北行处也新场之东去
 海不远故议者指是为东江故道今故道与否不必
 太泥但导而东置坝堰三重各设函管俾湖泖之水
 便于东泄浑咸之潮难于内延此真复东江之一奇
 昔人亦数言之使果能行则嘉松二郡永无泛溢之
 虞而松娄二江亦有分杀之利然亦未易言也吴江
 长桥长洲宝带桥各洞门壅淤日甚其内占而为田
卷二十二 第 61b 页 WYG0578-0822d.png
 者日众使鹢往来罔不见之卒未闻有谁何之者是
 不必增置洞门辟展两傍惟亟决其淤而清其占足
 矣但二桥之洞门虽辟而海口之浦港未疏则水有
 所行而无所归其为湓溢也均焉已上成说不过小
 补目前即向所谓开江河穿港渎别源流而已
   曹胤儒练湖水利议
常镇二府惟丹阳丹徒有水利可讲耳练湖最焉宋法
 凡有占塞及盗泄湖水者罚如擅杀人律元史至治
卷二十二 第 62a 页 WYG0578-0823a.png
 三年冬省臣奏江浙行省言镇江运河全藉练湖之
 水官司漕运商贩农舟莫不繇此宋时专设人夫以
 时修浚接济运舟自平江南之后豪势之家于湖中
 筑堤围田耕种侵占既广不足潴水遂致泛溢淤浅
 委官相视浚涤计用三千人九十日可毕参政董中
 奉又言练湖旧有湖兵四十三人添补五十七名共
 百人于本路州县苗粮三石之下一石之上差充专
 任修筑湖岸设提领二员豪寨二人司吏三人于有
卷二十二 第 62b 页 WYG0578-0823b.png
 出身人内选用工部给印仍委本路达噜噶齐总治
 其事同知知事专管启闭斗门并从之夫宋元之重
 练湖如是岂得已哉我明乃漫不加意国初尚设巡
 司旋复裁之二百馀年弃置弗及骎寻至于今日运
 舟壅塞无岁无之而旱潦亦不获其利万一有风尘
 之警欲行丘仲孚之策不可得也是当亟治无疑者
 开挑占田启闭置闸更当详议今有为湖漏者皆饰
 说也如其果漏亦当治之以复古迹始当
卷二十二 第 63a 页 WYG0578-0823c.png
   毛节卿水利议
浙西为区四高中下势若盘盂浙西之田低于天下苏
 松之田又低于浙西东南滨海北亘长江西界常州
 地皆高仰而列泽中汇太湖为最西北则受荆溪宣
 歙芜湖宜兴溧阳溧水数郡之水西南则受天目富
 阳杭州分水湖州诸山诸溪奔注之水潴聚于湖其
 下流分注庞山湖渰承之而入于海者是为松江此
 三江之主也其下七十里东北流者为娄江而太湖
卷二十二 第 63b 页 WYG0578-0823d.png
 分注陈湖沙湖诸渰之水承之其东南流者为东江
 而太湖分注淀山湖三泖诸渰之水承之其北溢汇
 而为昆承阳城巴城诸湖者北入扬子江东入大海
 则有白茅七鸦梅里诸浦在焉此三江五湖之源委
 也水繇地中行古之人因其高下之势制为蓄泄之
 法于江南北或五里七里为一纵浦以通其流复于
 浦中东西或七里十里为一横塘以分其势低乡则
 因取土筑围以固田水无泛溢之患高乡则因浚河
卷二十二 第 64a 页 WYG0578-0824a.png
 引潮以灌苗田无苦旱之灾海浊而江清潮日二至
 常欲淤塞江路故通潮江浦悉置诸闸随潮启闭而
 中乡地势西倾之处复设斗门水窦潴积湖水雨泽
 以灌溉是故高卑两利水旱无虞自唐益赋江南以
 来疏防之具代不废弛至钱氏有国赵宋南渡全藉
 苏湖常秀数郡之赋以充军国之需当时尽心经理
 高田低田各有制水法利害兴除莫不备举故钱氏
 有国百馀年止长兴年间二次水灾逮有元立政古
卷二十二 第 64b 页 WYG0578-0824b.png
 法渐废自是水旱相仍岁课不入复立水监庸田司
 兴修水利虽不能如钱宋而吴淞一江白茅诸浦尚
 皆汪洋通利我明适东南富庶之馀有司因循失于
 经理前朝所设撩清夫管闸官与夫修桥开河钱米
 等额悉以无用废之成祖时常遣大臣来治间亦有
 功然不久召还后以水利分属浙江佥宪凡百举动
 不得自为移文关会数月未定岁一出巡虚应故事
 而已治水之法不当与水争利官既废弛民亦偷惰
卷二十二 第 65a 页 WYG0578-0824c.png
 渐至奸顽势要或利江湖之阔攘其傍以为田或利
 通舟之便决其堤以为泾种植茭蒲滋生芦苇凡百
 要害开掘坝塞悉从民便阻节上流水势无力不能
 冲敌潮沙兼以闸窦不设浑潮日积而江浦渐湮湖
 水泛溢而堤防日坏是故东江塞矣三泖南源繇黄
 浦北折而入松江之下流松江中绝庞山淀湖诸水
 繇新洋夏驾而入于娄江白茅新浚昆承阳城巴城
 诸水日有所泄七鸦坝绝潮水而直塘数里中微浑
卷二十二 第 65b 页 WYG0578-0824d.png
 潮渐积夫以太湖横亘三郡周围五百里三万六千
 顷之水止繇一江一浦而入海迩来娄江自太仓南
 关至海口五六十里中流涨沙不下五六所长者七
 八里短者三四里潮落行舟往往浮沙而过访诸沙
 民皆云出海向有横沙为梗此实渐有可忧之势及
 今图之费省而工倍不然安知异日不为松江之微
 东江之塞耶此事关系地方最大人无远虑莫之省
 忧当路盖未之闻也他如低乡圩岸未筑而多水患
卷二十二 第 66a 页 WYG0578-0825a.png
 高乡塘浦未浚而多旱灾又其小者耳国家财赋仰
 赖东南东南财赋资乎水利水利本也财赋用也故
 祖宗朝精选重臣专督委任约费缗钱动以百万计
 嘉靖初肃皇帝敕巡抚大臣兼治官吏既易服从钱
 粮又便支用最为得体后复废革有识者惜之今赖
 政府言官深维国计奏请简命兵备宪臣兼督住劄
 太仓而带衔山东盖欲专心水利以苏东南之困也
 但府州县水利官更乞查照弘治九年提督水利工
卷二十二 第 66b 页 WYG0578-0825b.png
 部主事姚文灏奏内事宜重农官之选专农官之任
 仍照推官例不许别项差遣相与讲求水学分行巡
 视细造水道田图参访利害何围岸当筑而未筑何
 塘浦当浚而未浚何江湖当开而未开何闸窦当设
 而未设孰为急孰为缓孰为易孰为难各该人工几
 何夫银几何今春兴某处明春兴某处甲官督某工
 乙官督某工不惟其职惟其人规模既定次第举行
 大臣则提其纲而考察之以定殿最水利既兴通海
卷二十二 第 67a 页 WYG0578-0825c.png
 江浦悉置闸窦立启闭赏罚之法而岁加修理庶免
 夏秋抢潮之劳冬春浑潮之积而恒旸得蓄河水以
 救旱主委得人则撩清之卒亦可据险以防盐徒海
 盗之出没利莫大焉其开河筑圩之法宜照姚工部
 水利事宜条式但民穷财尽当役大户不当役小户
 当发公廪不当发私廪兴大役也验田派夫验夫派
 工以区分得利远近而为多寡夫银计户随蠲其粮
 仍访得利公正大户分督若支河小圩之类则令田
卷二十二 第 67b 页 WYG0578-0825d.png
 主出食佃户出力或各治其田头而塘长圩田报夫
 之弊永革则利可兴而害除矣昔范文正公守苏兴
 修水利斗米十钱今之司牧倘能留意是亦今之文
 正也
  计开
  一照田之法姚工部水利事宜照田拨夫照夫分
   工大户出食小户出力此不易之良法民至于
   今颂之姑举近事以验往年本州水利判官王
卷二十二 第 68a 页 WYG0578-0826a.png
   聘开杨林河通查一州实徵田若干顷内除例
   免田若干顷存该拨夫田若干顷计河丈数若
   干合用夫工若干然后计田拨夫计夫分工近
   河得利区分三十亩一名稍远者五十再远者
   一百如娄江之南七浦之北不资本河水利者
   百五十亩不足数者朋当每夫派五尺造册既
   定以木牌分立界限塘长惟令督工以近河服
   众大户分界总督处置得宜而人心自服大小
卷二十二 第 68b 页 WYG0578-0826b.png
   皆无怨言近年复开杨林河大户惮于出夫从
   臾官府大家多田焉得许多夫役故拨里甲夫
   日给米二升而取办于近河田济农仓出纳侵
   渔有名无实是役包工大户得利小户受害民
   是以胥谗夫惑大家田多夫少之说者盖不知
   有田则有夫假如户田千亩须有佃户百家就
   令三十亩一名不过三十夫耳自令计夫分工
   立限责成庶公平而无劳逸不均之叹今塘长
卷二十二 第 69a 页 WYG0578-0826c.png
   报夫开河止查沿河得利人户家出夫一名其
   间有业户有佃户有丁力多而种田百亩者有
   丁力少而种田十亩者若使槩出一夫不均孰
   大焉今照田拨夫照夫分工既革塘长报夫之
   弊又免顽民偷力之欺不计大工小工此法皆
   可用也
  一开河修岸运土之法岸有当修有不当修者如
   有长滩多嘴须用挑去其馀不必一一削草见
卷二十二 第 69b 页 WYG0578-0826d.png
   新土如有崩陷当补者须令先载草泥织砌外
   脚方填新土杵实庶得坚固若不预先经画立
   定法程则塘长只图速递满呈纵容夫役堆泥
   滩边岸上或以浮土帮岸补缺甚有挑浅填深
   如官来看河只见岸新水平便说工完一遇浑
   潮大雨冲洗新土复归旧河名开实塞又结工
   之日河底未免有水以故样墩坝岸界多起不
   净以致阻节水势此须先令车夫去水起净打
卷二十二 第 70a 页 WYG0578-0827a.png
   通水线然后开坝通潮可也
  一开河打水线之法姚工部开河谣曰远堆新土
   才稀罕尽露黄泥始罢休两岸马槽斜见底中
   间水线直通头先年水利判官王聘繇给諌左
   迁肯与百姓开河民甚爱之惟不知此法故开
   吴塘而中流芦滩不去以致北段浅狭开杨林
   而中流水线不通以致东段淤塞功小施而弗
   克大就父老相传弘治年间有本府水利通判
卷二十二 第 70b 页 WYG0578-0827b.png
   陈炜善开河尝开某河工将完而遇雨塘长私
   开坝放水无从考其浅深炜曰先与我打水平
   也遂将茅毛截两岸打平水石灰桩令曰准此
   下深五尺命车夫去水重开工完放水一二尺
   取大鲤鱼一个缘系木牌于尾投之中流观其
   浮没迟速以测深浅处识之责令重浚必鱼游
   无碍而后已此打水线之法也
  一开河当顺水势之法尝见嘉定盐铁河出娄江
卷二十二 第 71a 页 WYG0578-0827c.png
   口旧河在西某官因见海潮东来欲迎其势以
   利之大集夫丁从平陆开新河东出填塞故道
   不半年新河复塞旧河自通水性之不可逆类
   如此先年李尚书充嗣开白茅知州梁谷下问
   水利于愚愚闻白茅海口涨沙为梗殆非人力
   之可为变而通之宜别有其道西接鲇鱼口东
   来以达支塘约长三十六里自直塘北下稍东
   以达巡司亦如之上流颇通下流乃塞故道北
卷二十二 第 71b 页 WYG0578-0827d.png
   折而转入江者二十里其径平陆而去江者仅
   五里因采献野老之言曰舍故道而开平陆一
   避海口之涨沙二顺水势之就下庶几事半而
   功倍尚书遂从之故今白茅通利昆山常熟南
   长洲东太仓西之低田数年得熟者皆开白茅
   之功此当弃故道而不弃之者也如近年杨林
   河屡开屡塞人皆归咎双凤士大夫开黄泾桥
   盐铁塘坝以致水势北泻故东来淤塞此得其
卷二十二 第 72a 页 WYG0578-0828a.png
   一未得其二也盖杨林河出海自有故道塞也
   久矣下流北折借花浦并入七鸦以达海故水
   去不及而浑潮易积此当循故道而不循之者
   也湖川塘旋开旋塞不通舟者四十馀年人皆
   谓盐铁杨林之潮适会于湖川西去北折繇金
   鸡河以通巴城东去南折繇小塘子以入娄江
   出口处适有涨沙上流既无湖水之冲下流又
   有涨沙之阻此其所以易塞娄江涨沙去湖川
卷二十二 第 72b 页 WYG0578-0828b.png
   亦自通矣
  一开河当顺天时之法传曰使民以时释者曰春
   耕夏耘秋收至冬乃役愚曰不然今观高田收
   穫差早而种菜麦约十月尽方閒低田虽少菜
   麦而收穫差晚约十一月尽方閒十二月严寒
   民力难用故兴工须正月初虽迟毋过正月半
   放工须三月初虽迟毋过三月半盖三月后高
   田务桑麻低田务番耕农时不可违也且开泥
卷二十二 第 73a 页 WYG0578-0828c.png
   例运菜麦田上三月麦长不敢挑五月农忙不
   暇挑又误一年种作故须及时也如兴大役势
   不容已十一月上工或中秋后重阳前亦可暂
   役半月吴俗种晚稻多中秋稻次之早稻又次
   之大约八月尽收早稻九月中收秋稻十月初
   收晚稻此时民力颇閒耳
  一开市河之法城中通潮市河多被居民乘便弃
   撇煤烬瓦砾灰土阻节水势以致浑潮易积而
卷二十二 第 73b 页 WYG0578-0828d.png
   吾苏郡城中不通潮者日积月累亦渐淤塞旱
   年不能通舟先时太仓开浚内河知州陈璜知
   其弊责令两岸居民各照屋基开挑遂著为例
   但未查姚水部开河之法故不久湮塞今欲疏
   通必查原额及今深阔酌量中制上树界木下
   留样墩居民各照丈尺分挑不许浮土帮岸挑
   土堆崖如无空地容土者查照松城开市河法
   俱用船载水则撩罱旱则开挑其公占官地则
卷二十二 第 74a 页 WYG0578-0829a.png
   报腹里地方夫一尺一丈皆有归着岁令总甲
   保长巡视则市河长通而农工永赖矣太仓水
   关三闸乞加修治立启闭之法以便军民父老
   佥谓闸傍仍开月河筑软坝一条听潮来往内
   河常蓄水三尺大汛可以通舟小汛可以运载
   每一月启闸以泄积水试之太仓有效嘉定亦
   可行矣
   毛节卿围田议
卷二十二 第 74b 页 WYG0578-0829b.png
尝考古堤岸高者须及二丈低者亦不下一丈借令大
 水之年湖水高民田五七尺而堤岸尚出塘浦之外
 三五尺至一丈故虽大水不能入民田也民田既不
 容水则塘浦之水自高于江江水亦高于海不须决
 泄而水自湍流矣故三江常浚水田常熟此古人治
 三江低田之法也今水利久废江浦围岸外日倾而
 内日削高者卑而广者狭近年大潦高者仅能平水
 低者水浮三四尺触处崩坍不可胜举愚民只利近
卷二十二 第 75a 页 WYG0578-0829c.png
 不见远稍遇旱年沿江近浦田辄掘通下脚以为车
 场水洞土虚善崩理固然也今当于中乡淤塞塘浦
 因而开阔取土以筑围固可一举两得其低乡无土
 去处宜圩岸内开子河一条取土增岸高五尺阔一
 丈内更作小岸一条以扺水俱要砌为高低水窦引
 水内河以车灌不许随便开掘岸塍栽桑柘以固土
 河种茭蒲以聚泥其通潮江浦日引浑沙积淀渐为
 帮岸之助则永久可无崩陷之虞矣其所毁田亩必
卷二十二 第 75b 页 WYG0578-0829d.png
 须开豁税粮以升科开垦荒田沙场草荡之类补之
 作为官河官岸不许侵损其桑芦等利随田收管有
 缺辄令补之又茭能杀水亦能阻水傍江湖之岸宜
 多栽以禦风浪其腹里塘浦泄水去处不许一槩栽
 种阻遏水势布政何宜水利策略云围田四畔或土
 脉虚浮外水渗入昼虽车乾夜复涨溢者宜于岸塍
 中心开掘一槽深及外河之底随罱湖泥填及一半
 俟其稍乾用杵筑令坚实又复罱泥筑满则水无自
卷二十二 第 76a 页 WYG0578-0830a.png
 而入矣又有围岸因鳅鳝掘穴或树根朽烂遂成漏
 洞者亦依前法筑之自然坚固此宋元极重围田之
 议今宜深究此法则惠赉无穷矣
   钱允治长洲县水利议
夫治水必须躬历山川不可妄意户牖以禹之神圣而
 未免乘橇乘𣞶身亲胼胝者盖地有高下土有沃卤
 湍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迂迩苟非相度不得其情
 非咨询不穷其致兹典籍具在条分缕析不可不谓
卷二十二 第 76b 页 WYG0578-0830b.png
 之详且密也而或施之行事则有挂漏者繇其偏徇
 于掌故而历览未周指画于陈言而时变未悉也即
 世之善为论者咸曰太湖翕受宣歙池州建康诸水
 未尝言江水亦从芜湖而入又曰今日水患皆繇太
 湖之下流壅塞积水四溢未尝言太湖今日之下流
 甚细不大为患何也高皇帝定鼎金陵刘诚意实相
 厥役因取九阳江之水自天生桥折而北拱洪武门
 绕京城出龙江口于是筑东坝断西南下太湖之水
卷二十二 第 77a 页 WYG0578-0830c.png
 而今太湖所受惟荆溪天目诸山水而已是湖之水
 止大于潴蓄而不使于奔放可足于灌注而无妨于
 汎溢观吴江长桥迤南水洞填塞而沿堤弥望皆成
 膏腴之田其在宋元稍塞芦苇而水即四溢何今二
 百年无此患耶实西南诸水不入故也吴淞江自古
 承太湖之流而泄之海湖水常驶与海潮势敌故江
 流常通水势稍微即浑潮深入积土淤江故昔之治
 水者必先治吴淞江今数十年来潮水无障积久成
卷二十二 第 77b 页 WYG0578-0830d.png
 陆所苦惟沿江之田枯旱而已不闻湖水四溢为患
 也此亦足證太湖水源视宋元仅存十三矣并湖之
 郡为常州为湖州为苏州惟苏州当其下流下流之
 水乃苏之吴江县吴县为之入口太仓之刘家河嘉
 定之吴淞江常熟之白茅港为之出口惟长洲县隶
 郡东界入口之水至是支分节溉纵横旁溢南为尹
 山湖澹台湖车坊湖黄天荡金泾渰朝天湖吴淞江
 独墅湖镬底潭姚城湖陈湖淀山湖东为沙湖东北
卷二十二 第 78a 页 WYG0578-0831a.png
 为彭渰阳城湖施泽湖昆承湖耆泽湖段泽湖上泽
 湖北为黄埭荡长荡鹅肫荡漕湖其通流为官塘支
 港其积流为白荡白漾盖不下百十之数皆受太湖
 之水渟泓充满而后出于吴淞江刘家河白茅港大
 扺邑之诸水犹导河者所谓分为九河也其太仓嘉
 定常熟出口处犹所谓合为逆河也通流靡滞则潦
 不妨农旱可供戽稍有淀淤则水漫且激田亩成浸
 圩岸崩溃伤苗害稼非若他邑尚存高阜二三可艺
卷二十二 第 78b 页 WYG0578-0831b.png
 花豆也其修治之要者略有可举河港为舟楫通行
 者官为之疏凿其用以溉田泄潦者即受利之民自
 行开掘所起之土即用以筑塘岸填圩塍在长洲之
 水利异于他邑而亦易于举事者如此俾有循良之
 吏处官事如家事究心三年之间即可成数十年之
 利然今之有司非不经营水利也其议论则悉行移
 则备然任事者视为常谈不过略加掩饰销缴公文
 而已此无他繇主之者无专官而施之也不责实焉
卷二十二 第 79a 页 WYG0578-0831c.png
 耳本朝军国大计半在江南苟不修水利则田赋不
 登田赋不登则国用是匮所当亟为讲求以开利源
 者莫先于水也诚得广询严勘实见某河当官开某
 河当民开某堤当加高某堤当增筑阔厚请著为令
 大约十馀年一遣重臣莅事刻期讫工即回此则利
 之利也若付之带管之官不过行文塞白讫无成效
 又何咎哉在今日观之府县有水利官繇役有导河
 夫银主之者又都台御史宪使又每岁经理之试举
卷二十二 第 79b 页 WYG0578-0831d.png
 所修者何水所利者何处竟致五十年通行之水则
 河身日高而遇水至即盈稍旱即涸不通行处则渐
 以成陆不特茭苇丛生而已岸塍则大者崩削小者
 堙废至于官塘亦倾圮断缺行路沮洳矣是谓之实
 意为民以图久远之功可乎按长洲目前之水其仅
 通者凡三十有三曰吴淞江陈湖渎墅湖阳城湖昆
 承湖王墓湖朝天湖尹山湖叶泽湖漕湖施泽湖赭
 墩湖黄天荡三场荡鹅肫荡马尾湖车坊漾范青漾
卷二十二 第 80a 页 WYG0578-0832a.png
 镬底潭运河阖闾浦舟直浦射渎糜渎泾齾塘至和
 塘匠门塘柳胥塘石狮泾杨泾龙溇官才溇金泾渰
 其已塞而应通者凡五十曰白蚬江支河官浦支河
 朱泾支河吴庄河瓜泾港金巷港王巷浜黄泥泾河
 珍珠浜河黄泾港河旱泾河蠡渎泾长泾揭安浜永
 昌泾雷塘河赵墓泾徐渎河济民塘陆墓塘和尚港
 思贤泾堵墓泾畅浦港滕巷港战浦河西浮皋港张
 陵港急水港土桥浜河锦帆泾唯亭泾鲁班泾山塘
卷二十二 第 80b 页 WYG0578-0832b.png
 河太平泾吴丝泾寺桥河杨巷塘黄埭河蠡塘河南
 屑泾泗马泾葑门塘瓦屑泾和丰桥河甫里塘东北
 城濠河鲇鱼宝浦东仓河是水可数举则工可数计
 求其故道因其自然浅者深之狭者广之淤者疏之
 堙者凿之此无不可成之功矣又长洲之地平旷水
 演漾而不得遽泄每遇霖雨汎涨风涛相薄则河港
 之水逆行冲齧侵入田间汪洋无制宋转运使王纯
 臣令吴民作田塍禦水司农丞郏亶亦云治水以治
卷二十二 第 81a 页 WYG0578-0832c.png
 田为本其说多可采行今乡中耆老皆言三十年前
 民间食足事简岁时得因其馀力营治圩岸故田以
 完固近年穷苦救死不赡不遑修理故田圩尽坏而
 水灾加甚国家额设塘长正为圩岸计也今则水利
 官于塘役则常例是急塘役于田户则科敛需索为
 务而于上司督促不过饰虚文捏故事应之而已其
 日至废坏而不可顿复皆坐此也诚使尽力圩塍牢
 为筑治则岸塍高田自固虽有水潦岂能为灾且足
卷二十二 第 81b 页 WYG0578-0832d.png
 以制诸湖之水不得漫行而咸归于河港水归河港
 则河港之水自然高于江而江流疾驶自然潮势不
 能抗而积水亦泄矣此殆明白易见而上无作者下
 无奉行者卒至利不克修患不克弭赋缩民困吾不
 知其终何所取给也
   吴韶吴中水利议
导河王潮沙之导涤制始于唐详于吴越钱氏宋人承
 之故吴江常熟昆山设城下四指挥又有开江兵卒
卷二十二 第 82a 页 WYG0578-0833a.png
 拨隶开江指挥置营之举元人法之乃有撩浅人夫
 专事修理之制盖凡湖港通潮沙随潮上潮退而沙
 日留积渐凝淤遂成沙涨今岁不辟明年不开略与
 岸等故必设是人以主之时常撩探浮沙偶积即抉
 而去之其始不过一二人之力逮既成冈岂止百千
 其功谋其易而不谋其难甚善治法也其不以夫而
 以军者盖夫出于民恐妨农事军则不耕不植有粮
 以赡其生为甲为伍有官以董其役分方撩涤得专
卷二十二 第 82b 页 WYG0578-0833b.png
 心于所事苟民夫应役动致纷纭虽有兴事之人必
 俟文移辗转坐费时日莫急其功前人之见殆有深
 意至我熙朝此法遂废每一兴挑积数十年其在州
 县虽有水利属员不过四海九州之人骤官临莅莫
 识水土之宜不四五年且移官去有秩满而不识河
 港何在者比比然也为今日计不若以此分隶于近
 卫之官军则其人土著而功绪有所稽也且弘治年
 间主事姚公文灏尝立法每县于均徭项下办解导
卷二十二 第 83a 页 WYG0578-0833c.png
 河夫银若干两银既解而河卒莫之导使即以此给
 军夫以代其给引办价之役岂不两便江南寡寇祸
 莫急于水灾以此责军人理无不宜况唐宋时之旧
 制又昭昭矣
   张内蕴东南水利议一
江南水利潴蓄于太湖太湖宣泄取道于吴淞江吴淞
 西连太湖东通大海海日两潮浑沙易积太湖之水
 注江达海昼夜不息力能冲散潮沙汉唐以来吴江
卷二十二 第 83b 页 WYG0578-0833d.png
 未筑长堤湖水无阻沙不积聚江水常深吴中自来
 无水患迨宋庆历间以淞江风涛多败漕舟遂筑吴
 江长堤横绝江流五六十里虽有桥梁石窦泻水终
 是抑遏阻滞而江流之纡缓始不足以敌浑潮之倒
 注而吴之水患始于此矣宋人设法经理既立水军
 三四千人以为撩浅之用另设官田米三千石以为
 经费之需吴江知县职衔带提督湖塘河渠县尉职
 衔带巡视湖塘河渠如遇水路浅隘桥道倾颓本县
卷二十二 第 84a 页 WYG0578-0834a.png
 径自支米应用即时修理赖此仅保无虞繇此言之
 太湖诸口只宜常通不宜略塞水利职员只宜特设
 不宜兼官前元不知远略军散营废官田米归之朝
 廷所惜者止于三千石卒之湖口湮塞无官督治贻
 害三州六郡之民不知几倍终亦修浚迨我列圣留
 心农政各处设有水利佥事各府州县设有治农佐
 贰等官亦既勤矣又恐迁转不常虚文塞责故又时
 遣大臣经理承平日久成法渐弛驯至水口堙塞年
卷二十二 第 84b 页 WYG0578-0834b.png
 复一年沿江占据成田日甚一日湖流愈加隔绝江
 水不复流通非惟通潮去处无复能冲散潮沙即以
 湖水发源处所亦往往停滞浑泥涨滩一望极目沿
 至嘉靖二十年以后吴淞江日就堙塞而吴之水患
 始不可复救矣太湖汎溢泄放无门低乡田亩方患
 全渰沿江高仰之区则又不能引潮灌溉荒弃田地
 万万亩亏损钱粮万万石即今江道西自慢水江口
 东距徐公浦口四十馀里几成平陆至于太湖泄水
卷二十二 第 85a 页 WYG0578-0834c.png
 诸口如吴江之长桥长洲之宝带桥沿江三十六座
 桥道及一百三十馀处泄水石窦内中多有浮泥积
 秽涨塞者所当急为相视急为疏浚者也此须动支
 官银或起集官夫非止一劳永逸实为正本清源然
 此特其大纲耳非其节目也求其节目之最急者则
 又在乎河渠堤岸之交修盖河渠者蓄水以资灌溉
 堤岸者禦水不得入民田古者河渠深广堤岸高厚
 非止为治田之计正欲约束水道使江之水常高于
卷二十二 第 85b 页 WYG0578-0834d.png
 海浦之水常高于江湖之水又常高于浦盖顺其就
 下之性引而导之然后湖之水自入于浦浦之水自
 入于江江之水自入于海沙不阻塞旱潦皆宜国计
 民生永永有赖苟无堤防以约束水道则散逸妄行
 悉假低田以为容受之地矣欲藉其建瓴之势以荡
 涤潮沙胡可得哉夫有田无岸水平入之一年堕工
 前功尽弃一家堕工诸家之功尽弃则河渠堤岸之
 役每岁当举此工不继安用开江为哉夫以河渠堤
卷二十二 第 86a 页 WYG0578-0835a.png
 岸之关系甚急者民间反忽而慢之皆因水利官杂
 委兼摄未暇专心巡视之故其不曾巡视又皆因未
 有特设宪臣提督之故盖上司之赏罚不行于水利
 衙门则水利衙门之赏罚不行于塘长等役上下相
 蒙因循苟简若此不已其害不独在于民生而且移
 之国计矣然则方今救时之急务舍水利之外奚以
 哉水利之急务舍堤岸河渠开江之外又奚以哉夫
 治水天下之大事也而足国裕民全在乎此又天下
卷二十二 第 86b 页 WYG0578-0835b.png
 之大功也任天下之大事以成天下之大功非有天
 下之大智秉匡时之大忠者其孰能与于此
   张内蕴东南水利议二
凡水势聚则力专而流迅散则力分而势缓故浑潮倒
 注之处宜于分而江流顺行之处则又宜于聚殆不
 可以一槩论也古者河渠深广堤岸高厚非止为治
 田之计正欲驾水归海使浑潮永不积聚江可常通
 耳以故近江高仰之地常要多浚枝河而通江近水
卷二十二 第 87a 页 WYG0578-0835c.png
 低田须要坚筑堤岸何则浑潮出没必繇海口入江
 方其潮来之时有此枝河可以分其脉络而杀其汹
 涌之势退潮之时有此枝河则百川众流并泻入江
 方能并力冲散潮沙故欲江之常通莫先于兼浚傍
 江之枝河者此一策也水乡低田赖其堤岸高厚方
 可拦截水势使之尽入于江不得散逸妄行江流乃
 可迅速若堤岸单薄不行修筑则浩淼无涯之水悉
 从无岸低田散入水势愈加纡缓安望其涤去浑沙
卷二十二 第 87b 页 WYG0578-0835d.png
 故欲江之常通尤莫先于急修堤岸者此又一策也
 若其上源要害尤在太湖泄水诸口现今沿湖诸口
 悉被民间围裹成田筑为芦埂茭荡水脉全然不通
 吴淞江夷为平陆实繇于此应委风裁有司备查沿
 湖通江泄水诸口及石窦古迹港汊凡有浅隘涨塞
 工程重大官为措置工程小者着各专利豪家自备
 人夫悉从自己田限所对桥门石窦通行开浚不如
 式者罚追历年花利以备河工之用兼防里胥因而
卷二十二 第 88a 页 WYG0578-0836a.png
 索诈扰民其水利官分地程功定劝课为殿最仍再
 查照银渚东坝事例请旨申饬刋榜严为禁约夫旱
 地有支河则海潮倒注之处常分而不聚水田有堤
 岸则江流顺行之处常聚而不分沿湖泄水口子又
 有厉禁而时常修浚则上源之宣泄益无阻滞三策
 并行虽有浑潮决不能深入纵有沙泥停蓄江流随
 辄涤去如此则吴淞江可以常通太湖积水可以常
 泄吴中可以永无水患
卷二十二 第 88b 页 WYG0578-0836b.png
   张内蕴东南水利议三
为政有体操得其柄则已不劳而事毕举功在万世矣
 今欲兴修水政垂惠三吴不须别项劳神秪须采集
 众议立为成规以传示水久如旱乡支河限定每年
 一开干河则五年一开低乡围岸限定每年一筑界
 岸则三年一筑尅定程期永为遵守一家之工役不
 完责在业户一圩之工役不完责在圩甲一图之工
 役不完责在该年总甲一区之工役不完责在塘长
卷二十二 第 89a 页 WYG0578-0836c.png
 一县之围岸界岸支河干河俱不及期修浚责在水
 利官水利官自十一月起至二三月止并不许杂委
 亦不许取具粮塘里老结状一纸以塞责须令出舍
 乡镇巡行问其疾苦省其勤惰相其原隰酌其浅深
 高下孰为利所当兴害所当除各处荒弃田地用何
 调度方可转荒为熟凡切于国计民生者通要留心
 经理申详酌处虽上司或有别委掌印官不必关牒
 本官径自另议一员申请朦胧不行申请致令杂管
卷二十二 第 89b 页 WYG0578-0836d.png
 他事堕误水利大政责在掌印官水利官怠惰偷安
 不为出舍巡行责在该府水利厅该府水利厅不严
 加督察不按季临视其责亦有所归大约巡视一年
 二年圩岸可成巡视三年四年沟洫可深巡视五年
 六年浦渎可通巡视七年八年三江可入十年之外
 流民可以尽归荒田可以悉治户口渐饶国计日裕
 矣
   王叔杲治水专官议
卷二十二 第 90a 页 WYG0578-0837a.png
江南水道湮废已久今骤欲开复故道非惟工费无从
 措处即积土何所安置民情必有大不堪者惟当久
 任专官渐次疏导方可望其底绩官不必以水利为
 名惟当以治农为务愚考前代江南尝设有营田司
 诚以田畴之广衍民力之勤惰不可无专官以督察
 之也昔钱镠以蕞尔之区惟尽力农事遂致富饶我
 国家财赋仰给东南乃惟知责小民供输而于治农
 略不加意此愚之所未喻或谓小民力田为生固所
卷二十二 第 90b 页 WYG0578-0837b.png
 自尽添设一官徒以增扰或谓各府县治农之官未
 尝不设而卒未见有裨于农事夫百姓颛蒙非提撕
 则日就荒惰官职卑猥非督察则甘坐鳏旷今州县
 治农之官因上无专督之长漫不知职守为何事既
 有台臣以总辖于上不可无治农佥事以承奉专督
 于下夫所谓治农者非止于水利也如低乡畏潦则
 急于筑圩岸高乡畏涸则急于浚陂塘干流病于淤
 塞也则疏导不可以不时支流病其分水势也则堰
卷二十二 第 91a 页 WYG0578-0837c.png
 闸不可以不筑以至江湖之旁坍涨不一坍则速为
 开除俾小民免虚赔之苦涨则即为升科俾奸豪销
 专利之谋此皆治农之事也州县之长既苦于政务
 之繁力不遑及而丞簿等官势固有所不能行江南
 逋负之多虽繇于供输之繁而实苦于荒区之累皆
 原于农事之未修也欲为财赋根本计诚莫要于设
 治农专司终岁带同丞贰等官巡行阡陌浮泛江湖
 问农家之疾苦察田荡之利弊时当农隙则督民疏
卷二十二 第 91b 页 WYG0578-0837d.png
 浚筑圩农事既兴则为民清查劝相所谓择可而劳
 佚道而使小民习以为常自不见其扰而反以相安
 矣昔人谓江南之水利如人之治身不可使气血一
 日之不调愚以为国家之视江南如富室之视腴产
 不可使农佃一日不加勤恤历考前朝每每数十年
 间必遭大潦田畴悉淹上供困匮而后建议遣官治
 水及遣官既至而水势已渐消稍一疏导辄奏平成
 矣今其所治之河历历可按悉已涨为平陆与其修
卷二十二 第 92a 页 WYG0578-0838a.png
 治于已变之后孰若预防于未变之前与其骤兴于
 一时以罄无算之费孰若渐修于平日以成不劳之
 功哉若官徒以水利为名诚恐三时农事既兴疏浚
 稍息居閒无事议者又目之为冗员或水利稍治旋
 复报罢矣诚不若专设治农官之可久而有据也当
 事者宜谛思之
   周大韶昆山嘉定二县荒田水利议
积荒田土惟昆山之十二十三保嘉定之十六十七都
卷二十二 第 92b 页 WYG0578-0838b.png
 为尤甚究其所以始繇水利不通并苦官逋为累小
 民无所控诉故相率而去以为缓死之计耳兹欲区
 处流民使之归垦其说有五一曰减重赋盖此处地
 广人稀粮多租少不足以偿所出当役者往往问罪
 破家故不得已而为之逃亡今虽不能如周文襄秤
 土定赋亦当于三斗三升之内量减一斗或八升而
 又轻其徭役免其重𣲖则斯民莫不乐归而开河渠
 盖此地高阜太甚沟洫难通一涝则积水为害一旱
卷二十二 第 93a 页 WYG0578-0838c.png
 则车戽无资赋负民逃皆繇于此但今吴淞江虽开
 而内河如徐公浦瓦浦顾浦鸡鸣塘等处尚多淤塞
 所通者亦不满二三尺岂能灌溉必将此数条大干
 河动支官银开浚以此垦荒荒可熟矣
   周大韶吴江县荡价议
今之议涂田者佥谓享利甚厚价值甚高故加其赋也
 重其价使入于官亦可也殊不知享利厚繇于天时
 晴霁耳霪潦一至率多渰没价值高繇于税粮轻省
卷二十二 第 93b 页 WYG0578-0838d.png
 耳赋额一重谁肯承当故今区处涂田窃以为加其
 赋不若清查旧佃册籍使粮之颗粒皆有归著重其
 价使入于官不若加意于丈量之际使田之隐漏一
 无所容况今议价入官不为急济河工之用与其议
 多而难不若减少而易与其尽法而得虚名不若量
 情而收实用为今计者合行委官将此新涨旧涨涂
 田排字定圩挨丘编号通行丈步尽数报官除荒荡
 茭荡另议外其馀熟田列为上中下三等逐一注明
卷二十二 第 94a 页 WYG0578-0839a.png
 于册听候覆勘上等熟田兼种菜麦每亩徵银六钱
 或七钱中等熟田止种稻禾难种菜麦每亩徵银三
 钱或四钱下等熟田虽种稻禾亦难保其常稔每亩
 徵银二钱于税粮则随其所纳以为定额永不加增
 茭荡荒田则并其田之价银亦通行免𣲖以示宽恤
 惟有不经告佃私垦成田栽种稻禾者免其追花问
 罪每亩罚银一两至于水阁桥棚查其有碍于水利
 者拆之可也如无碍于水利者存之可也或每丈纳
卷二十二 第 94b 页 WYG0578-0839b.png
 银一钱二钱亦无不可如此则既不轻纵之而示之
 以法亦不重苦之而权之以情是虽价从轻减在民
 间不无遗利也
   周大韶吴江县河工议
窃惟水利之所需者莫急于财力财力之所赖者莫大
 于涂田涂田之最多者莫过于吴江计田徵银计夫
 给食人皆谓河工之费可取办于吴江矣而卒大缪
 不然者韶反覆思维惟以俯顺人情姑听贫民自用
卷二十二 第 95a 页 WYG0578-0839c.png
 其力为从长之计盖以吴江之贫民就开吴江之河
 道其便有九鞭扑不施而夫之所在即银之所在其
 便一也田多价多者即为之长不必另报夫头以生
 事端其便二也虽用其力实以勾销其应纳之银仍
 用银名色取具领状在官事干钱粮易于责成其便
 三也上无出纳给散之劳止须临事课功其便四也
 下无守候领支之苦而工食尽足毫无挂欠其便五
 也各食其食即各居其居夫厂不必盖造其便六也
卷二十二 第 95b 页 WYG0578-0839d.png
 桩笆竹木富家各愿自备工完各自领回无烦宫府
 措办其便七也况今贫民尽收是国家不费一粟兼
 寓救荒之意其便八也河工取诸其力省出一粟一
 布皆易银以供正额民得存生其便九也夫天下之
 可患者止为有银而无夫耳一用贫民遂可以不劳
 而集事较之始焉追呼拘迫以责民之所无既而旷
 日持久散而聚聚而复散以求济乃事者相去不亦
 远哉然欲得民之财当先服其心而欲服民之心其
卷二十二 第 96a 页 WYG0578-0840a.png
 策有三一曰预给宪票以绝加赋之疑夫涂田纳价
 本为粮轻许以粮轻而无凭据何以示信今当刋布
 帖文示以纳价之后听其永为世业永不加赋先令
 该县用印候具领状之日户给一纸以歆动其心俟
 其工完之日仍复送县类解请给宪印以民之力治
 民之田以永远之轻科易现今之实用大令一布翕
 然欢腾鼓舞民心此一策也二曰候查低荒以杜混
 徵之累夫低田年常渰没九年三熟钱粮累赔此田
卷二十二 第 96b 页 WYG0578-0840b.png
 俱属贫民大户绝无较之湖口涂田利厚粮轻者大
 不相侔耆民混报盖亦有之槩行徵价既以不可即
 与开豁人将效尤合行出示如有此等许具区图圩
 号步口开报听候吊取先年丈田经纬册覆查生情
 告扰希求漏价者尽法重处通计册内混报十中不
 过一二所议之价当必在于下田得即准查价之所
 蠲虽甚不多恩之所及殆非小补鼓舞民心此二策
 也三曰明立限期以纾并徵之忧夫涂田价银乡宦
卷二十二 第 97a 页 WYG0578-0840c.png
 动经千两富户百两或数十两涂田银如此则正赋
 可知一时并徵势难两办合无将荡银明立程期定
 限今年先完一半明年通完庶几数少则民易于供
 办官易于比徵鼓舞人心此三策也以此三策出示
 晓谕民虽疲聋自当感激奋励安坐而筹吴江之河
 工可以指日计矣
   周大韶宜兴西氿水利议
宜兴县之水上接金坛溧阳及广德分界山长兴张渚
卷二十二 第 97b 页 WYG0578-0840d.png
 之水并会于此氿之中一从县治前后泻出东氿以
 入太湖一从长富张师等河分入西隔湖支流分散
 故西乡一带之水虽甚积雨不至久淹既又问之居
 民云西氿之水虽有大风不过少阻程途而无覆舟
 之患复询溧阳运道云此氿每岁冬间顺风驾帆顷
 刻可至数十里况溧阳从七里庄河径出丹阳但桥
 梁低下增高数尺则不必更出常州此又至便之事
 也又至成塘桥咨土人以复河之策云北有宋渎前
卷二十二 第 98a 页 WYG0578-0841a.png
 人所开以避氿中风波之险后人趋便俱从西氿出
 入略加修浚则巨舸重载亦可无虞循至宋渎见两
 岸古堤原系旧路中间一河既深且阔独梅春渰稍
 阔须当作堤成路然亦不过半里许其馀浅淤小者
 少事疏浚而已其道里之远近亦与氿相当纵迂远
 亦不过一里于各支河上横布木桥则至成塘率皆
 纤路每河置桥不过八九条无甚巨费不知当时委
 勘府县官何不访其旧迹以图便易司水利者见之
卷二十二 第 98b 页 WYG0578-0841b.png
 必将乐其功之易成而亟图之矣议者又欲近氿芦
 滩草岸民田开进一河算来该开亩数约二百有馀
 价银与所费桩木不相上下无山堑庐墓所阻两岸
 坚土可免波浪冲激况实地用功民易为力但工计
 繁剧姑置之后着可也即今芦洲与无滩者尚皆水
 淹不知冬水落否否则车戽甚难与其重费以图其
 难孰若省费以图其易且可以禦风波可以避盗贼
 可以过粮运可以便商贾而百世永利矣
卷二十二 第 99a 页 WYG0578-0841c.png
   沈位吴江水利议
窃闻三吴大水迄今且数月尚未全落秖恐春耕在即
 难以兴播奈何大抵东吴西浙水利半在吴江而吴
 江水利半在长桥上下今之长桥即古之淞江南受
 湖州苕霅诸溪之水北受震泽之水故一遇霪霖则
 吴江先受其害其势然也然闻正德庚午大水不过
 三日即去嘉靖辛酉大水不下庚午然自五月至十
 月乃去今年之水去辛酉不过三四寸今尚未去何
卷二十二 第 99b 页 WYG0578-0841d.png
 正德之水易退而今日之难退也究其故正德年间
 荡田之利未兴而今日则势家巨室濒水之田争占
 荡利故河身日小潴泄无从水虽欲退而不可得也
 夫此荡田每亩起税少者三升即此三升计之吴江
 荡粮可得五六万此五六万者乃后来随增随派亦
 不在惟正之供之数不知此项在何处开豁故此一
 荡田也上有裨于国税增之可也下有益于民家增
 之可也今益税无补于国一遇水害不论高下水壅
卷二十二 第 100a 页 WYG0578-0842a.png
 而不得泄又无裨于民是荡田之利害不待辞毕而
 已见矣嗟乎昔殷欲迁都巨室擅沃饶之利者皆不
 肯迁今欲开长桥上下一带必憎多口自非远见之
 士不为目前计者不肯为此言自非忧国奉公之当
 事亦不敢以此言进位唯有浩叹耳试询父老之力
 耕而贫者当得其实壬寅癸卯之间沃州吕公尝有
 得于此尝疏告庙堂会计工需有事开浚以代速不
 能行其志其他传舍其官者率置之膜外今沃州之
卷二十二 第 100b 页 WYG0578-0842b.png
 说具在倘按而求之则水利何患不兴耶
  王焕如曰言吴江荡田之害者不一率未畅快得
  沈公数行砉然神解多言不如简当信哉
   耿橘任阳水利建闸坝议
任阳六区并极低之地坐跨七鸦大浦形若仰盂水能
 入不能出其东南一带系太仓州冈身高地一遇天
 雨水从高建瓴而下向七鸦大浦入海而浦至太仓
 沙头镇七鸦口一带淤浅倒注西奔则亭毒于任阳
卷二十二 第 101a 页 WYG0578-0842c.png
 之间况七浦大塘西通长洲县阳城湖西南通昆山
 县傀儡巴城二湖湖俱东北流入于海者地势然也
 一浦不能泄三湖之水故向于三县界筑斜堰建大
 闸以障之使阳城傀儡二湖繇黄泾下白茅入海而
 闸不知于何年全毁浦口又塞东海不泄西湖莫禦
 一遇水潦六区之地汇为巨浸田为沼民为鱼非一
 朝一夕矣此中父老议欲访范文正公筑围建闸故
 事以驱其害橘尝再四查勘如于东南陶舍泾重罡
卷二十二 第 101b 页 WYG0578-0842d.png
 泾周泾曲溇等四口各建小闸龙池泾前后黄泾马
 池泾等四口各筑土坝以禦太仓冈身之水使之繇
 吴塘过七浦循盐铁塘下白茆港入海西南如沈家
 浜丁泽泾坞丘泾石灰泾周泾南梢西鹅泾南梢西
 斜塘七口各建小闸防备溇口筑一土坝以西禦南
 斜塘界泾太湖泾巴城湖之水而东禦潘泾太仓高
 处之水北禦毛沙塘七浦之水使其水西繇毛沙塘
 过七浦遵黄泾俱下白茆港入海则三面西来之水
卷二十二 第 102a 页 WYG0578-0843a.png
 不能犯任阳一滴矣再于七浦两岸如古全泾西鹅
 泾北梢东鹅泾北梢周泾倒插浜瓦屑泾黄旻泾横
 塘八口各建小闸新开河荡泾二口各筑土坝使七
 鸦大浦之水不能南害东四十都南四十都正副四
 区如山泾大周泾小周泾蒲渐泾庙泾北横塘六口
 各建一小闸使七鸦大浦之水不能北害北四十都
 正副二区则任阳六区如金瓯然海溢湖翻任其纵
 横拱手而观之六万四千亩沮洳荒田尽变为膏腴
卷二十二 第 102b 页 WYG0578-0843b.png
 沃壤此任阳百世之利也夫江海大闸工费动踰二
 三千金即斜堰闸费亦不下千馀金不易办也此任
 阳小闸每座费不过十数金浦南四区通计一十九
 闸计田三万四千七百五十三亩浦北二区计六闸
 计田二万九千一百七十八亩验田派工每亩不过
 釐毫此田岁输粮每亩费不下二钱而荒瘠污秽所
 收不偿所输捐釐毫以博无穷之利倘亦必不容巳
 之役乎少佐官帑以督责其成所当亟议
卷二十二 第 103a 页 WYG0578-0843c.png
   耿橘潭塘水利建闸坝议
潭塘八区自县翼京迎春两门外南抵长洲县界纵长
 三十有五里昆承湖逼其左腋华荡冲其右臂元和
 塘陶荡循其两股若西若西北若西南江阴无锡二
 县之水繇蠡湖者繇尚湖者繇王港荡者繇宛山荡
 者繇佳菱荡者俱会于华荡而奔入于潭塘至昆承
 湖下白茆港入海若南若西南长洲县境以南之水
 繇阳城湖者繇傀儡荡者散漫北流缘元和塘陶荡
卷二十二 第 103b 页 WYG0578-0843d.png
 诸处亦经潭塘会昆承下白茅入海譬之人身潭塘
 胸膈也昆承肠胃也白茆尾闾也华荡元和塘陶荡
 皆咽㗋要路而华荡为尤甚养生者咽喉纳肠胃蓄
 尾闾泻则胸膈快畅而无恙乃今白茆入海之通渠
 日就淤塞昆承湖蓄极不通势且返溢则腹里大港
 分乡泾新安塘诸水又为潭塘翻胃之道纳者奔滔
 泻者涓滴反溢者弥漫而莫稽则潭塘危矣田荒民
 窜岂得已哉橘尝日进父老讲求惟浚白茆为治本
卷二十二 第 104a 页 WYG0578-0844a.png
 之良剂而工钜费繁未敢即举姑学医方之治标查
 得西四十四都正副二区被渰之田南和尚北和尚
 等圩万馀亩受病在元和塘之黄墓泾此泾东西两
 头建闸中间南股筑坝以外禦华荡横流内禦大港
 反注而此地庶亦可稔乎又查得西四十四都之十
 六图北四十四都之九图南四十四都之七图九图
 十图田二万馀亩被渰尤甚受病非一必西坝蛳螺
 泾池家溇大潭塘中潭塘张港五处禦元和塘一带
卷二十二 第 104b 页 WYG0578-0844b.png
 南来西来之水北坝龙荡狄家赵锵天井四处禦庙
 泾大港内攻之水南坝毛泾禦顾泾外来之水东南
 坝新庄禦陶荡北来之水又于两潭塘张泗荡东梢
 建石闸三处禦新安塘分乡泾反注诸水且以通舟
 楫便农田而此地可缓乎又查得西四十三都之二
 十九图北四十四都之十图田七十馀亩僻处一隅
 被渰更甚东潭塘陈荡二水经络其中东受六十二
 泾西受新安塘北受龙(阙/)东北受昆承湖诸水又于
卷二十二 第 105a 页 WYG0578-0844c.png
 四方筑坝四条而后稔可保也凡此特为低中之极
 低者区画所谓暂救然眉之计耳又须与筑岸裹田
 之法并行而始克有济若练墩浜直下白茆张虾溇
 徐泾镆门塘直下昆承顾泾吴塔塘单长泾界泾直
 下陶荡之处地势稍高而水势亦称莫禦疏之使流
 而已其大荡魏泾庙泾三处正当华荡要冲西来水
 势疾如奔雷从此东灌大港而入昆承惟患其不速
 又咽喉中之咽喉也治标之法不过如此必求永利
卷二十二 第 105b 页 WYG0578-0844d.png
 而无害非大开白茆港导水入海不可开白茆则邹
 家洪南前洪中洪草鞋洪大洪及新开洪白鱼洪苏
 家洪周家洪诸水又为昆承入白茆之咽喉均当留
 意者
   吴尔成水田修浚议
吴中之财赋甲天下而财赋之源在农田农田之源在
 水利我太祖高皇帝深惟根本之计特颁敕谕凡天
 下陂塘湖堰可潴蓄以备旱暵宣泄以防霖潦者皆
卷二十二 第 106a 页 WYG0578-0845a.png
 因其地势修治之又遣官分诣天下督吏民修治水
 利嗣是列圣相承独加意于苏松等七府水利或设
 郎中或命都御史或工部尚书或专敇巡抚官或督
 巡盐巡江御史而又特申禁令令秋成时修筑圩岸
 疏浚陂塘以便农作无非欲使各乡区图之役伍各
 就其乡井之中自为修救高乡则浚沟渠深阔而旱
 魃不能灾低乡则修圩岸高厚而阳侯不能祟役不
 离乡民各自为世世相承浸深浸厚以歌丰穰而成
卷二十二 第 106b 页 WYG0578-0845b.png
 富庶不知何年始生蠹弊有水利积胥奸宄百出而
 又一种市棍刁猾号曰泥头为之包揽侵冒工食遂
 与积胥朋谋通计合为一家一体先将各区各图水
 利之役纷然散派令不得守其本乡以开泥头包揽
 之门如高乡之塘长里长则自舍其久涸之沟渠而
 偏派以隔区窎远之圩塘低乡之塘长里长则自舍
 其久倒之圩岸而偏派以隔区窎远之河壑夫蚩蚩
 之民亦各自恋其乡井而且伥伥于适途安能裹粮
卷二十二 第 107a 页 WYG0578-0845c.png
 而前以走数十百里之外而奉公家星火之令正号
 恸惊魂无可如何而神奸泥头方且乘其苦而为之
 承揽于是塘长派之里长里长敛之人户人户多卖
 子鬻身以供包役包役馈银于塘长塘长乾没再输
 于泥头而泥头入已夫银入泥头之时则已为河工
 圩工毕事之日矣何也泥头既揽得银则与胥役辈
 灌输分受故今年计工明年停阁万不得已而开河
 则不过铲去岸草增高样墩而河之阏塞如故万不
卷二十二 第 107b 页 WYG0578-0845d.png
 得已而筑圩则不过捞起淤泥略涂岸面而圩之倾
 颓如故有一墩而今年筑明年又筑终于不筑一沟
 而今年开明年又开终于不开积至于今日则高乡
 已无河渠低乡已无圩岸无河渠故近者三十五年
 之旱则东乡百里枯焦而斗水百钱寸草不长无圩
 岸故昨者三十六年之水则西乡万井烟销而颗粒
 无收民为沟瘠虽有廉能之官精明之长率见为相
 仍故事而莫知其窟穴之所繇藏民事之所繇蠹则
卷二十二 第 108a 页 WYG0578-0846a.png
 岂可不为改弦而任其一往不返以致东南之陆沈
 也哉惟望先行各府州县谕各区图细造水利书册
 高乡则逐项开载本图附近某大河应与某区图协
 开若干丈尺本图通潮活水沟溇几条名某名某本
 图自该照里甲田亩不问傍河腹里一体分段开浚
 若干丈尺底阔若干丈尺面阔若干丈尺深若干丈
 尺低乡则逐项开载本图附近官塘应兴工区图协
 筑若干丈底广若干丈尺面广若干丈尺高若干丈
卷二十二 第 108b 页 WYG0578-0846b.png
 尺本图圩岸戗岸应照里甲田亩不问靠塘腹里一
 体分段自筑若干丈高若干丈尺底广若干丈尺面
 广若干丈尺并附册内载高低两乡相其地势应筑
 坝闸旱则内水不出潦则外水不入亦一一具载以
 便挑筑书册已定留贮府县及申报道院永永遵行
 仍仿祖制于九月尽十月中农工已毕之际谕各区
 图里长塘长即乘农隙刻日开浚挑筑如初年先与
 该区协开某大河即自分开小溇初年先与该区协
卷二十二 第 109a 页 WYG0578-0846c.png
 筑某官塘即自分筑圩岸戗岸酌缓急而均工力以
 定年次或三年五年为一周增筑开深周而复始年
 年如是到三月中农工将兴即谕各里塘具状结得
 河工圩工一一如书册所载丈尺毫不虚报如有水
 旱枯焦冲倒以坏田畴本役甘听处治夫昔也民苦
 出乡旁皇无计至于鬻身命以投虎狼之喙而已田
 毫无救于水旱今也民各自救役不出乡不过自以
 畚锸舂杵自营本业而又无丝毫之耗费昔也东拨
卷二十二 第 109b 页 WYG0578-0846d.png
 西西拨东专以其摇乱无定之奸得藏其虚影不实
 之弊而东西率至于两伤今也高救高低救低独以
 其专一不分之力各毕其凿凿可据之事而高低究
 至于两利此即三代乡田同井之制我疆我理之规
 故三吴有开浚吴淞江之议苦于时诎难举然举之
 固为神禹疏九河之大功令各于本乡整顿就疆而
 理亦是神禹尽力沟洫之一法先使下流处处疏通
 稍待物力充盈亟议开浚吴淞江以备三江入海之
卷二十二 第 110a 页 WYG0578-0847a.png
 故道则吴中尤为万世永赖即我明亦屡廑宸谟其
 效不彰彰较著哉
   陈仁锡治水约言
  一设官始末并善后未尽事宜
永乐三年命户部尚书夏原吉佐以侍郎李文郁大理
 寺少卿袁复陜西参政宋性又命佥都俞士吉赍水
 利集使讲究以闻公首开昆山夏驾浦掣吴淞北达
 娄江复挑嘉定县之顾浦南引吴淞北贯吴塘自娄
卷二十二 第 110b 页 WYG0578-0847b.png
 江入海又浚常熟白茆导诸水于杨子江是时吴淞
 江阔一百五十丈公之治七浦也因作斜堰障之分
 其流于白茆自后决坏斜堰水遂改道云正统五年
 命巡抚侍郎周忱便宜处置公立表江心挑顾浦泄
 之七年大水先是巡按何永芳题革水利官公奏取
 曾经任过办事官一二十员准其历俸年月修理田
 圩开塞河道毕日送回吏部未半年事竣此任人之
 效而水利官不可革明矣景泰五年大水侍郎李敏
卷二十二 第 111a 页 WYG0578-0847c.png
 知府汪浒复浚白茆诸塘天顺二年巡抚崔恭分吴
 淞江为三段昆山上海嘉定各董之浚旧江一万三
 千一百七十丈成化八年置佥事于松江专治苏松
 诸水利成化十年巡抚毕亨与知府丘霁开吴淞江
 用夫四万六千八百三十弘治四年五年七年大水
 给事中叶绅奏请于廷臣中选差有才力通晓水利
 一二员授以节钺会同抚按指定地方分投相视何
 地为山水入湖之冲何港为太湖入海之道度其经
卷二十二 第 111b 页 WYG0578-0847d.png
 费然后大加浚治使下流得以宣泄于是徐侍郎贯
 奉专敕与主事祝萃同巡抚何鉴知府史简先开长
 桥入吴淞垦除江口民田并浚白茆港及斜堰七浦
 塘东开盐铁塘西浚尤泾七里役夫八万八千三百
 六十是时六府并遵上旨一同开浚崇明用其巨舟
 决海口壅沙说者犹谓奉行非人辍事太速其止开
 南沙洪一派之水尚若不支岂能又泄苏松之水巳
 而功成一载岸果渐崩可不鉴哉往闻常熟知县杨
卷二十二 第 112a 页 WYG0578-0848a.png
 子器议开湖漕请于水利郎中傅潮会子器被召郎
 中臧麟入奏诏抚按相视知府林世远恐防田庐仍
 开白茆彼一时精心讲究不厌反覆乃尔隆庆四年
 巡抚海瑞开吴淞江查旧迹自王渡起至宋家港口
 长一万一千五百七十一丈阔三十馀丈今议减半
 开河面一十五丈底阔七丈五尺六寸计工食六万
 馀两兼疗饥民不两月告成徐文贞公阶以是年拜
 相然亦嫌有司但支目前未大备耳自水利官裁设
卷二十二 第 112b 页 WYG0578-0848b.png
 不一或行屯田捕盗佥事带管或设工部郎中专管
 万历十五年奏请特设副使一员专管江南水利驻
 劄松江以河南副使许应逵来董其事虽出帑金十
 万故道反塞吴淞至于断流是与无人同耳故任官
 急矣知人尤急昔叶给事之请节钺大臣也犹乡绅
 之言也查牟都御史俸疏乞敕大臣一员会同臣等
 处置则抚臣自言之而其不能兼理可知矣无已专
 设御史如南京巡江巡仓屯田三差可并者并之而
卷二十二 第 113a 页 WYG0578-0848c.png
 以一员专督水利三年为期有劳迹擢升京堂可也
  一寻源委寻先手
正德十四年吴岩疏太湖亘数百里纳天目诸山溪涧
 之水繇三江入海是太湖者诸郡水所潴而三江又
 太湖所泄也如白茆港七浦塘刘家河苏州东北泄
 水之大川也如吴淞江大黄浦苏松南北交境与松
 江南境泄水之大川而吴淞南北与白茆诸港又各
 有支渠引上流诸水以归其中并入海此原委也归
卷二十二 第 113b 页 WYG0578-0848d.png
 太仆云必欲自源而委非开吴淞江不可开吴淞江
 则昆山嘉定青浦之田皆可垦议者见沿江种芦之
 利及从而规取其税是教其塞江之道也倘不专力
 吴淞是犹患腹之胀不求通利徒闭口而夺之食岂
 理也哉古之三江其二不可考仅吴淞一江仰接太
 湖又四十年不治矣此太仆时语今又数十年江口
 涸而西湖水益横流东南之民将不食也悲夫吕巡
 按光洵疏上未行先是李巡抚充嗣专治白茆而吴
卷二十二 第 114a 页 WYG0578-0849a.png
 淞夏驾次之海巡抚瑞专治吴淞而白茆次之李公
 功则未终海公最为有见盖忠靖用元人周文英之
 议舍吴淞事娄江不为无利然以全湖之水一娄江
 泄之其力恇怯自海公开吴淞江数十年间虽有水
 灾不为大害一时隘口支川无不就理公开江专以
 深阔为主不计水面丈尺最善今查如吴淞东段宋
 家桥真如港诸处舟行涩甚吴淞上流宝带长桥一
 带茭牧渔簖宜急治开吴淞宜并治七浦白茆盖二
卷二十二 第 114b 页 WYG0578-0849b.png
 浦在娄江之北向因东江塞淞江微湖水乃北折并
 于娄江而溢于此二浦也至无锡江阴武进常熟通
 江河港亦不可不议近年频遭水患吴淞治则荆溪
 上源亦宜措置盖横塘百渎上承洮滆二湖之水二
 湖上承应镇诸山溪之水并注荆溪之势直贯吴淞
 又吐而弗吞建瓴不可得也前人之语大都至和塘
 娄江可缓以直承太湖之水无藉吴淞嘉兴之水北
 自运河注于吴江西北自烂溪注于太湖东北自秀
卷二十二 第 115a 页 WYG0578-0849c.png
 州塘注于三泖黄浦若吴淞通利嘉兴可无侵啮初
 成化间叶给事绅疏云昔人于溧阳为堰坝以遏其
 冲于常州穿港渎以分其势于苏松开江河以导其
 流惟入海之处潮汐易淤故前代极力浚治法久令
 弛致巨浸壅于中故道涨于外土民或堰而为田筑
 而为圃此治吴淞江为第一先手也常润高于苏苏
 之东接海岸其地亦高苏介两高之间每大水西为
 常润之水所注东为大海岸道所障苦潴蓄不得通
卷二十二 第 115b 页 WYG0578-0849d.png
 泄并湖三郡若常若湖若苏苏最下流下流之水吴
 江吴县为入口嘉定之吴淞常熟之白茆港太仓之
 刘家河为出口惟长洲昆山𨽻郡东界入口之水纵
 分旁溢凡数十大浸皆受太湖之水渟泓充满而后
 出于吴淞江刘家河白茆港若然安得不困譬如咽
 喉绝矣非一人一家之咽喉也可不惧乎此治苏州
 诸巨浸尤为第一先手也
  一设处钱粮
卷二十二 第 116a 页 WYG0578-0850a.png
如夏忠靖公之请仓廪三十万石许副使之给帑金十
 万尚矣远之有元丰六年苏州开江兵级八百人专
 治浦闸之例有政和六年差户曹赵霖合用钱米并
 辟置官司奏报急递于内侍省投进悉依御笔违者
 即以违制论又远之有钱氏撩浅指挥之例置军四
 部七八千人故钱氏之功于江南最大而五十年不
 被兵皆水政修明涝归海旱归泾也宋有天下三百
 年命官修治凡三十馀盖十年一兴利云其法禁人
卷二十二 第 116b 页 WYG0578-0850b.png
 佔湖为田恐泄水路故也张士诚亦设爬沙之夫于
 白茆今不治几百年可不痛哉负担小民至食一两
 之贵粟且逾十年而曾无变计可乎故西北急矣东
 南更急也盐急矣水利更急西北出孔也有出无入
 东南入孔也上一出下百入上速出下速入屯盐不
 可卒复而水利兴港渎有港渎之利治尺寸获尺寸
 之益何烦再计为
一凡富豪承佃涨滩名曰荡田报官给帖其利高于田
卷二十二 第 117a 页 WYG0578-0850c.png
 而所入税仅一斗今宜倍其科以供治河之费如沿
 江阻塞侵而为田巡抚大臣芟治之不必拘升科之
 利也
一海上无大患水陆官兵暂移河干为河工可
一万历十五年后淘河夫银可查
一万历七年巡抚胡公有田主自开河之令宋单锷水
 利书华亭青龙人户相率陈状情愿出资开浚本县
 官吏未与施行今岂无其人乎倘大姓能举行者听
卷二十二 第 117b 页 WYG0578-0850d.png
 奉旨自行建坊
一宋朝修东南水利辄下空名度牒二千道给卖承德
 郎将仕郎官告身各五十道今僧家多无度牒仿而
 行之可
一查近有纳旷役银寄库者可助河工
一有司设法兴修水利听专督官特疏行取科道即人
 才即政事即财用何忧不足
   陈仁锡围田议
卷二十二 第 118a 页 WYG0578-0851a.png
吴中水利乃国家财赋之源生民衣食之本而今频年
 渰没频年荒歉此曷故哉皆繇水道壅遏不能开浚
 之故也夫吴淞江横亘苏松二郡流长二百馀里其
 次则白茆青阳等河震泽之水繇此入海嘉靖以前
 或部郎或府佐专督水利有时疏泄倘遇水灾易涨
 易退低区不尽渰没即有凶年仓粟有馀尚可抵补
 迩年以来水利无专官万历丁亥年间治水许宪副
 虽曾具牒设处河工之费未竟而中止迄今六十馀
卷二十二 第 118b 页 WYG0578-0851b.png
 年潮汐往来逆涌浊沙日增月累附近势豪围为平
 田不知几千万亩矣即以此升科抵补荒粮谓权宜
 之计耶若当事者力主此议恐豪右不能无阻挠也
 然则如之何而可必也治田乎夫治河不若治田而
 治田必先治岸盖水田以圩岸为存亡近年百姓罹
 水灾之害家计空乏救死不赡不暇修缮故圩岸俱
 为乌有万历戊戍间本县邓父母设处官银曾一修
 筑而节遇水灾十无一存故今之治田当以治岸为
卷二十二 第 119a 页 WYG0578-0851c.png
 先也所可恨者业主坐享田中之利而至于修筑之
 费茫然不加之意反使区图塘长小民为之夫塘长
 之役不过廿亩之家充之其家计几何而况水利衙
 官需其常例衙门书皂索其酒赀所费已不能堪若
 之何而能办此役也其必官大户业主给工费与佃
 田者协力而为之可乎方今阴雨浃旬河流暴涨工
 本之多成功之难比于先年尤甚也故水利不可不
 及时修也
卷二十二 第 119b 页 WYG0578-0851d.png
   陈秉忠开浚吴淞江事宜经费条议
松江府上海县二十八九保居民陈秉忠等呈为冒陈
 吴淞开浚事宜并约计工料数目恳察繁易缓急蚤
 施德政裕国安民事窃照国赋本乎农田农田赖乎
 水利夫干河泄劳兼行舟楫枝河积蓄专资灌溉但
 有淹塞致害耕耘至吴淞江延袤西连太湖东出大
 海诸塘浦港之行潦无不繇江为腹尾因中段与苏
 松二府分境互纽北属嘉定南属上青唯苦潮沙一
卷二十二 第 120a 页 WYG0578-0852a.png
 日二汛涨势汹涌急来缓去傍遭冲坍中受淀积历
 代屡修通畅不久又复壅淤昔蒙海都老爷开浚题
 疏内云浙江杭嘉湖三府与苏松常三府共此太湖
 之水吴淞江开则六府均沾其利塞则六府同受其
 害吊应天嘉湖等府各州县钱粮协济幸得奏功后
 复设水利道许副使驻劄松江首浚吴淞费帑数万
 上烦下累利少害多反致旱槁潦渰田荒粮堕苏松
 二郡父老垂首叹息忠等探得此江利病之原议有
卷二十二 第 120b 页 WYG0578-0852b.png
 兴修枝干之法呈控宪天批府行县勘议祸被工房
 吏书受占佃江面贿寝阁七年民苦灾困抛离将尽
 兹幸院道牌行二府着同嘉上青三县会勘议申用
 银八万馀两阔照旧则深更加透但恐工烦银乏德
 政难施又奉宪文行建石闸永遏潮沙之入使清水
 常满候过潦启闸无冲坍淀积之虞忠等建议一册
 量减省银约四万有零工在一月可竟谨将繁易缓
 急逐段开注明白其易急者先治繁缓者从容勿因
卷二十二 第 121a 页 WYG0578-0852c.png
 繁误易勿趋缓弃急则国计民生共沾恩造矣
  计开开浚吴淞江繁易缓急各段总数
  东自上海县城北阔港口二坝地方起繇西芦浦
  曹家桥上澳塘新泾孙基港庄家泾蟠龙塘接嘉
  定青浦县属高松塘俨傥浦纪王庙樊将军庙至
  西落剑坡对南岸赤雁浦止共长九千八百五十
  七丈五尺其上面之广悉照旧额一十五丈两傍
  老岸为定不必增减免派施工今议水面之广应
卷二十二 第 121b 页 WYG0578-0852d.png
  在老岸二尺之下障滩之上以官尺量阔一十二
  丈比之民尺阔有一十四丈四尺下底之广以官
  尺量阔七丈比之民尺阔有八丈四尺与今议建
  闸口相若尽通蓄泄不必太过徒劳无益以面底
  并阔一十九丈摺作九丈五尺其间有浅深不等
  以逐段加深积算
   土方共七万四千八百一十二方每方用夫一
    十六工
卷二十二 第 122a 页 WYG0578-0853a.png
   夫工共一百一十九万七千工每工工食银三
    分
  共该工食银三万五千九百一十两(如减阔一半/减深一尺六)
    (寸止用工三分之一该银/一万一千九百七十两)
  一应急浚工易之段
  西自嘉定青浦县属赤雁浦起至东上海县属新
  泾口止长五千五百六丈五尺据上海县志云吴
  淞江湮塞时太湖之水迂回宛转多繇上海新泾
卷二十二 第 122b 页 WYG0578-0853b.png
  返经于海胜国时惟新泾为要细思此段实应急
  浚泄西六府不测之霪潦其间深浅不一约分四
  段派算
   土方共三万三千四百七十八方
   夫工共五十三万五千六百四十八工
  共该工食银一万六千六十九两四钱四分
  第一段西自赤雁浦起至东纪王庙俨傥浦止长
    一千六百一十二丈加深官尺五尺比民尺
卷二十二 第 123a 页 WYG0578-0853c.png
    深有六尺每丈积土方四方七分五釐夫工
    七十六工该银二两二钱六分
   土方共七千六百五十七方
   夫工共一十二万三千五百一十二工
  共该工食银三千六百七十五两三钱六分
   独此段水深四五尺若使戽乾至底其费倍加
    应候第二三段开完之日然后翻段使水自
    竭民无烦远挑且泥土浮软亦难施工暂可
卷二十二 第 123b 页 WYG0578-0853d.png
    停缓令附近农夫罱起浮泥田借培壅江亦
    渐深挨至冬时捞泄便可省工食其浚新泾
    横泖肇嘉浜小虬江皆是分泄西水注海之
    道
  第二段西自纪王庙俨傥浦起至东庄家泾长一
    千三百一十一丈五尺加深官尺六尺比民
    尺深有七尺二寸每丈积该土方五方七分
    该夫九十一工二分该银二两七钱三分六
卷二十二 第 124a 页 WYG0578-0854a.png
    釐
   土方共七千四百七十五方五分五釐
   夫工共十一万九千六百八工八分
  共该工食银三千五百八十八两二钱六分四釐
  第三段西自庄家泾起至东孙基港高墩止长一
    千三百五十三丈加深官尺七尺比民尺深
    有八尺四寸每丈积该土方六方六分五釐
    该夫一百六工四分该银三两一钱九分二
卷二十二 第 124b 页 WYG0578-0854b.png
    釐
   土方共八千九百九十七方四分五釐
   夫工共一十四万三千九百五十九工二分
  共该工食银四千三百一十八两七钱七分六釐
  第四段西自高墩起至东南岸属上海新泾北岸
    属嘉定牧犊港长一千二百三十丈加深官
    尺八尺比民尺深有九尺六寸每丈积该土
    方七方六分该夫一百二十一工三分该银
卷二十二 第 125a 页 WYG0578-0854c.png
    三两六钱四分八釐
   土方共九千三百四十八方
   夫工共一十四万九千五百六十八工
  共该工食银四千四百八十七两四分
  一应次第缓浚工烦之段
  西自新泾口起至东上海城北土坝地方闸港口
    止长四千三百五十一丈悉如平陆今议加
    深官尺一丈比民尺深有一丈二尺每丈积
卷二十二 第 125b 页 WYG0578-0854d.png
    该土方九方五分该夫一百五十二工该银
    四两五钱六分
   土方共四万一千三百三十四方五分
   夫工共六十六万一千三百五十二工
  共该工食银一万九千八百四十两五钱六分
  此亦分为四段银倘未足可以次第兴工逐段疏
    浚
  第一段西自新泾口起至东上澳塘口止长六百
卷二十二 第 126a 页 WYG0578-0855a.png
    五十二丈
   土方共六千二百三方五分
   夫工共九万九千二百五十六工
  共该工食银二千九百七十七两六钱八分算勾
    此银先开此段
  第二段西自上澳塘起至东芦家桥芦浦止长一
    千一百九十八丈
   土方共一万一千九十一方
卷二十二 第 126b 页 WYG0578-0855b.png
   夫工共一十七万九千五十六工
  共该工食银五千三百七十一两六钱八分
  第三段西自芦浦起至东徐公港关桥傍止长一
    千二百六十丈
   土方共一万一千九百七十方
   夫工共一十九万一千五百二十工
  共该工食银五千七百四十五两六钱
  第四段西自关桥傍潘家浜起至东土坝地方闸
卷二十二 第 127a 页 WYG0578-0855c.png
    港口止长一千二百六十丈
   土方共一万一千九百七十方
   夫工共一十九万一千五百二十工
  共该工食银五千七百四十五两六钱
   独此段土坝地方闸港向来涌入潮沙之口受
    害最多历来费帑劳民今治病之闸应建于
    此口先要闸完后可开通若使二工并举须
    银一万三千两缺亦可以暂缓且急淘江傍
卷二十二 第 127b 页 WYG0578-0855d.png
    洛枝上澳连三泾闸港河塘川洪皆能引水
    注江分流入海所谓借此众口代江宣泄用
    此一法则开江稍迟农田亦半沾利
  一应急浚枝河
  新泾一道北通吴淞江南通蒲汇塘长一千八百
    丈今议面阔五丈底阔三丈加深八尺每丈
    积该土方三方二分该夫五十一工二分每
    工二分该银一两二分四釐
卷二十二 第 128a 页 WYG0578-0856a.png
   土方共五千七百六十方
   夫工共九万二千一百六十工
  共该工食银一千八百四十三两二钱
  横泖塘一道东连华亭青浦上海三县之蒲汇塘
    西连青浦城濠长五千丈今议面阔五丈底
    阔四丈加深五尺每丈积该土方二方二分
    五釐该夫三十六工每工二分该银七钱二
    分
卷二十二 第 128b 页 WYG0578-0856b.png
   土方共一万一千二百五十方
   夫工共一十八万工
  共该工食银三千六百两
  小虬江接连黄泥浜西南通吴淞江东连大虬江
    直出东段吴淞江应浚者共长二千六百丈
    今议面阔四丈底阔二丈加深五尺每丈积
    该土方一方五分该夫二十四工该银四钱
    八分
卷二十二 第 129a 页 WYG0578-0856c.png
   土方各三千九百方
   夫工共六万二千四百工
  共工食银一千二百四十八两
   已上三河共该工食银六千六百九十馀两
  一设处工食
  看得役有消长人有高下独田无动移开通河道
  先利农田若今但云设处官帑民役不言田上加
  派倘库藏无赢免役有限终成画饼必将二者兼
卷二十二 第 129b 页 WYG0578-0856d.png
  行众轻易凑均须均派苏松州县
   前议提编五递年内粮长免役一年纳银公用
    目今旧者见充不全新者未蒙编审更怜五
    年一替点派烦难
   今应在各图十甲排年内提编免役追银十年
    之内轮充办粮分催一年民当悦服一示愿
    输二府州县约有平米四百五十万石各分
    承办平米百石者纳出免役银一两办有一
卷二十二 第 130a 页 WYG0578-0857a.png
    千石者纳出免役银一十两除听官田不纳
    亦可
     共纳免役银三万馀两(可以借支缓解/者一面徵补之)
   田上加派每亩纳银一釐五毫亦在二府州县
    官民户相助暂纳不为永例法既适均自然
    完速
     共约加派田上银二万二千馀两应在各
     匮上各官甲分催完额内扣
卷二十二 第 130b 页 WYG0578-0857b.png
   导河夫银二府州县每年约有三千馀两
     共若干两
   济农仓稻榖
     共若干石
   库括无碍赎罪银两
     共若干两
  一募召人夫
  应在傍江附近嘉定上海青浦等县之里甲募召
卷二十二 第 131a 页 WYG0578-0857c.png
  为便
   三县共约一千馀里每一里编有十甲排年共
    有排年一万甲每甲出夫四名
   每图小塘长管夫四十名
   每日用夫四万在河开挑十日该夫四十万
   三十日共夫一百二十万若赖天晴不一月江
    工可完○此用塘长泥夫俱系有产之户各
    保身家者食领官银视如已业不烦鞭扑速
卷二十二 第 131b 页 WYG0578-0857d.png
    能告成
  一枝河
   水道为农田之命脉今傍江枝河淤塞即吴淞
   大江开通水安从飞入应着坐区塘长圩中得
   利人户查照鱼鳞图册逐丘计亩出夫协力淘
   浚出工筑岸可以禦防河深蓄水可以救旱兴
   工之日即着讯地巡简日兼监督夜勤巡缉更
   足弭盗安民
卷二十二 第 132a 页 WYG0578-0858a.png
  一石闸
   闸座创修甚难须委用得人方能料理先安预
   办琢成坚石趁天气晴和农事既毕下安筑基
   密实上安垒砌得宜务革一切弊窦才称水利
  一塘岸
   官塘大路止蒲汇塘接连肇嘉浜东贯上海城
   濠西串华青二治凡遇上司府县经临官粮客
   货装载每因潮沙为患屡浚屡淤既蒙各宪详
卷二十二 第 132b 页 WYG0578-0858b.png
   建石闸三座东来浊汛不入西下清水常流官
   站民船早暮皆得稳行不经外浦风险牵挽行
   役俱便农田旱潦有备更不待言矣但新闸缺
   版旧闸半圯不能遏蓄三河患害依然不改乞
   吊验府县呈卷应催原勘老人潘升急追估修
   治病设夫以时启闭则农田利益无穷挽路坦
   夷有赖
   陈继儒浚吴淞江议
卷二十二 第 133a 页 WYG0578-0858c.png
禹贡云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盖宣歙苕霅诸大水皆西
 注震泽东达于海震泽者其腹三江者其尾闾也一
 曰娄江即太仓之刘家河是也以娄江讹而为刘也
 自震泽从吴江县经苏城之娄门繇昆山转入太仓
 此苏州之水口亦常州之大水口也一曰东江即松
 江府之黄浦是也以西浙水来故曰东江也此松江
 之大水口亦嘉湖杭之大水口也一曰中江即今之
 吴淞江是也自东及西横亘百四十里海忠介开凿
卷二十二 第 133b 页 WYG0578-0858d.png
 而后岁久仅成故影譬之乾卦但有外二爻而无中
 一爻譬之人身但有大腹而无尾闾苏州之下流不
 能泄而苏州之低乡困矣松江之上流不能泄而松
 江之低乡困矣于是吴江常熟长洲昆山嘉定太仓
 以及华亭青浦等处无不水势漫延受其残灭屋庐
 塌毁田地抛荒钱粮无出敲扑不停此缘旱无灌输
 潦无泄泻故耳顷皇上登极召对时出礼部员外郎
 陈懋德吴淞奏疏面问可行岂非东南第一永利乎
卷二十二 第 134a 页 WYG0578-0859a.png
 以愚计之度非千夫不可非设处八万钱粮不可钱
 粮非协济不可非专官责成不可非庶官分督不可
 非大户催攒不可六七十里之远道非立标分界不
 可非盖廒分棚不可又须巡行海忠介公布袍草疏
 带星出入亲给钱粮不迟缓一刻不扣除一釐随官
 人役不横索人一钱不巧赚人一饭而后事可举也
 或曰海忠介开而复塞何也曰以海潮之东入故也
 海潮浑浊潮退则泥留矣泥厚一箬一日两潮则一
卷二十二 第 134b 页 WYG0578-0859b.png
 年七百二十箬矣日积一日年厚一年虽欲不淤塞
 得乎识者云自西徂东开至尽头处留里许不开以
 坝海口既无潮退泥留之患又省防盐防盗之虞若
 逢水灾汹涌请牌开坝众锸如云里许不日可浚水
 泄复塞何畏海潮何伤风水此开吴淞之妙策也但
 以银米召募因救饥贫其利大其功速派拨民夫因
 累塘长其害大其功迟知此而禹迹可成海忠介可
 以并享而血食矣不识东南万万姓果有此大福否
卷二十二 第 135a 页 WYG0578-0859c.png
 书此以待救时之君子
   沈几东南水利议
一议兴水利以阜安东南固根本以开百世之利国家
 财赋仰给东南东南民命悬于水利水利要害制于
 三江三江源委古今志载纷纭无定大约南曰东江
 繇庞山至大姚分支出陈湖经樊村芦墟三白入淀
 山三泖合于黄浦江湾而入海其道在长洲青浦上
 海之南中曰松江繇越溪五龙出朝天金鸡合陈湖
卷二十二 第 135b 页 WYG0578-0859d.png
 沙湖泾甪直千墩安亭四十二浦至吴淞所而入海
 其道在昆山嘉定之南青浦上海之北北曰娄江繇
 鲇鱼口合运河诸水经娄关至阳城湖分为白茆刘
 家二港而入海其道在长洲昆山太仓之南之北常
 熟之南之东斯则禹贡所称三江既入震泽底定者
 是也自海塘障而东江湮止二江受全湖之水宋元
 及国初之所以有水患也然犹有二江也夏忠靖周
 文襄治水后太平百馀年至嘉靖之季而松江塞矣
卷二十二 第 136a 页 WYG0578-0860a.png
 嘉靖壬戌诸年之所以多水患也海忠介公起而受
 符治之未及半而松江之士夫齮龁焉谢事去万历
 己卯诸年之愈多水患也然犹有半松江全娄江也
 自庚辰来五十年间松江以半开而易塞娄江以全
 身而半塞是以半江受全湖之水十年九湮夫奚疑
 哉请先言娄江夫水势必趋东南娄在太湖东北而
 水全趋之者其故有二一者地近北为唯亭南为角
 直皆相去于湖不五十里而潮汐通焉呼吸相接地
卷二十二 第 136b 页 WYG0578-0860b.png
 近则趋从其便也二者势迫两江既塞无从分派全
 身趋娄其势重其流愈急从其迫也若然则娄之所
 系大矣而水利之官空设开浚之策不讲者士夫为
 之碍也娄江自苏之娄门出下雉渎唯亭经徵里至
 昆山繇奣子抵太仓而入刘河者上官所耳目以为
 娄江故道而非也此娄江之最平稳处故治以为官
 道而险不在焉险在北为阳城连亘百馀里而走白
 茆塘南遮松江之半身连亘四十馀里其广者可百
卷二十二 第 137a 页 WYG0578-0860c.png
 馀丈狭者可十四丈而走安亭漳浦其大凡也而至
 广至狭不与焉潮势汹涌挟泥沙而上约一升之水
 泥沙二合潮退渐平末势缓弱泥渟水去日渐一日
 泥壅沙浮河身高浅小民射利傍岸所在种菱芦菱
 芦既生泥沙藉之可以安立不二三年可种菱藕菱
 藕衍蔓泥沙愈凝不三四年可种苗稻筑为外圩照
 前渐扩平民如此为人告发无粮之田势不能存献
 卖士夫士夫受之通贿吏书升科轻粮田则斗则荡
卷二十二 第 137b 页 WYG0578-0860d.png
 则升科填入县总以补摊荒士夫得为世业传之子
 孙县中入之版籍例同正额而不知河之百馀丈者
 渐为数丈十数丈者渐为二三丈平时不觉迨至夏
 雨时行水势一涨急不得泻膏腴之壤尽为巨浸直
 须臾耳以前所升之毫末易所湮之钜万以千百家
 之受利易万姓之灾荒其利害易知而士夫为子孙
 计狃目前之利听臧获之言必不肯弃此茭荡为军
 国大计也故曰白茆开利归于苏而阻挠者必苏之
卷二十二 第 138a 页 WYG0578-0861a.png
 士夫也其次言松江夫水势趋东南其正脉也而入
 海之道稍远既合东江之水河浦最多最大汪洋浩
 渺不复可治官道所以驿传借路嘉兴其中水势既
 盛蓄泄甚难而松江泥沙同于嘉兴其味盐卤其质
 细重易于凝滞结为原壤松民不知取利目前青秕
 花豆在在而是向之河身已架高屋楼房起为坟墓
 嘉定以南华上以北一望平芜弃舟纵马百里之中
 不闻舟楫此岂尾闾之地所宜旦夕有者颠倒地脉
卷二十二 第 138b 页 WYG0578-0861b.png
 逆害阴阳何怪乎连年地震飓风霪雨海波逆流海
 塘横坼千山之木一暮尽拔哉请以易耳目者以一
 例馀吴江长桥浙直孔道凡有轩车无不驻节试观
 长桥之下为门七十有二以杀水势古人为此苦心
 极虑触目可思而间有贪利者东西占为茭芦数百
 顷渐填为平壤架为市房又数顷矣坐视吴江之民
 频遭水厄湖水一涨灌城而入全县之田荡然为患
 士民屡屡具呈贪者执不肯行宁两府全荒不恤也
卷二十二 第 139a 页 WYG0578-0861c.png
 又近之而一县全荒不恤也又近之而本户所荒百
 千馀亩子粒不存又不恤也而止顾此尺寸之利罔
 念滔天之害痴愚之惑一至此哉观此一处例知万
 情故曰淞江之开利归松江而开之有阻挠者必松
 江士夫也高皇帝遣信国公汤和筑修海塘金牌宝
 剑便宜行事岂非洞见数百年后必有今日预为榜
 样以诏后来耶水利之不可不讲也自东南及西北
 无不急矣顾时势所囿物力所制审其缓急难易以
卷二十二 第 139b 页 WYG0578-0861d.png
 定先后则开中江最要中江即吴淞也居松江之上
 流苏州之下流苏州之上流娄江不能尽泻松江之
 上流黄浦不能尽泻积雨连绵之后太湖水势涌发
 耕种失时钱粮无出即请蠲请赈请折修岸修圩皆
 补苴之术矣风水地脉之饶舌钱粮匮乏之疑虑皆
 将听祸福休戚于天自托于中医不服药而已言及
 真可浩叹浚吴淞以开水利修海塘以塞水害弃小
 利而捐情面久任责成权无旁挠仰体圣天子清问
卷二十二 第 140a 页 WYG0578-0862a.png
 至意是在今日之当事者矣
   严衍开吴淞江议
东南之水汇于太湖太湖之水泄于吴淞太湖口东海
 腹而吴淞咽喉也咽喉塞则口不能纳物于腹而身
 病矣此吴淞江之所以不可不开也但议开不难开
 为难不得人不开不得财不开不得法不开此议开
 者唇欲敝而筑室仍在道旁也愚以为此江议开于
 五六十年前则难议开于今日则易何也往者波涛
卷二十二 第 140b 页 WYG0578-0862b.png
 汹涌势如奔马驾舟而渡者时常覆溺斯时欲筑坝
 戽水费不下三五千金而开浚非二十馀万未易毕
 工今则汹涌如奔马者俱成平地中间止存一线水
 路即潮上时可跃而过殆与无江同如欲开浚则筑
 坝戽水便可省一二千金较之洪流澒洞全藉桔槔
 之力非用数万人一月胼胝无能使通江之水尽去
 而可施畚锸之功也倘此一月之中陡值霪潦则旋
 戽旋满旋满旋戽又不知费几多工力而水乃可尽
卷二十二 第 141a 页 WYG0578-0862c.png
 是浚凿之力一未施工而民力先疲财用先竭故曰
 此江议开于五六十年之前则难然在今日江身等
 于平地而欲凿平地为深江则其功力多寡奚啻十
 倍于前而何云今日反易吾尝叩诸耆老其言曰此
 江湮塞以后太湖水壅绝不下濒湖诸邑固并受害
 而江边之田亦旱乏灌溉水无宣泄民生憔悴已极
 矣既欲开江期于西泻湖水东苏民困不必复旧时
 之大观旧时江面广五十丈今日国用匮缺钱粮无
卷二十二 第 141b 页 WYG0578-0862d.png
 措民力凋敝往役难支莫如止开十丈或七八丈苟
 能永永通水不塞自足以泄湖水而注之海灌枯田
 而滋其膏矣今日权时救急之策无过于此更有说
 焉浊潮不止清水日下则江底日深江岸日蚀焉知
 今日之所谓十丈七八丈不渐为后日之二十丈三
 十丈以至于复五十丈之旧观乎此小借民力全用
 水力日夕而成川其法安在曰清水不下皆繇吴江
 县长桥之壅沮湖水东泄之势不迅故海潮日上湖
卷二十二 第 142a 页 WYG0578-0863a.png
 水不下而江塞矣盍仿单苏二公之论以疏通湖尾
 湖尾通则江口利而清水宁不下乎如欲使浊潮不
 上非江尾设闸不可江尾者非江之大尾阔盈十里
 者盖指通海之处耳古者吴淞水盛春申君从江腰
 开一浦南泄其水于三泖人遂呼之为黄浦黄浦既
 开江水遂从浦中南行入泖而西路之江遂塞其塞
 处名宋家渡今当于宋家渡设一闸潮去则开以泄
 西来之清流潮来则闭以拒东来之浊涌则此江永
卷二十二 第 142b 页 WYG0578-0863b.png
 无淀淤之患矣然犹未也朝廷苟能俯采刍荛我能
 不费官帑分文不起民间一夫而江自开闸自建请
 详言之此江自宋家渡以东势尚浩瀚无容开也自
 黄渡以西亦不失故迹不必开也其湮塞处自黄渡
 之东宋渡之西计其远近不过三十里耳三十里其
 长有限非人力所不办况以旧日江面计之阔处不
 减五十丈隘处亦不减四十丈今止开十丈为河面
 则两湍馀地尚存四十丈或三十丈皆茂芦丛莽久
卷二十二 第 143a 页 WYG0578-0863c.png
 为豪家专利姑计三十里之长五十四十丈之阔其
 为田殆不下二三万亩亩收其税三钱岁将及万金
 如是积之三年则三万金积之五年则五万金以此
 五万金乘农隙之时而募贫民为佣力约万金开十
 里以三万金开三十里不筑坝不戽水晴则兴工雨
 则歇作愿者执役否者勿强其施为次第自西而东
 从黄渡有水处为始进尺则尺进丈则丈不取办于
 一时不苟且于目下务求深一丈五尺而止闸之设
卷二十二 第 143b 页 WYG0578-0863d.png
 以两重为要闸岸即筑廨宇置闸官一员闸夫五十
 名以司启闭之事江道既通两湍馀地尚不减一二
 万亩仍岁收其租以充官吏禄廪修缮廨宇诸费用
 之不尽又岁岁借以为浚导之资则此江将日深日
 广而三吴终免水患此谓以吴淞治吴淞不伤财不
 害民可久之术也予服其言为作开吴淞江议
  王焕如曰严衍此议于疏浚最为便易但曰不费
  一钱江面少敛或亦鉴当事之畏难有激为此言
卷二十二 第 144a 页 WYG0578-0864a.png
  乎物力恐必须措置师其意而约为用使往日汪
  洋之体不失尤尽善乎总之欲望兴举上下需人
  为急
   周永年请止长桥占湖架屋议
国子生周永年呈为水道宜通不宜塞马路宜存不宜
 废恳禁将来营造渐还夙昔规模事窃照吴江依郭
 垂虹蜿蜒俗号长桥古名利往处左江右湖之上在
 昔极目汪洋介县治学宫之门于今四脉通达一自
卷二十二 第 144b 页 WYG0578-0864b.png
 水积浮沙渐乃人规厚利或成围而筑岸水路俱蚀
 于围中或架屋以排空桥门悉藏于屋底迩且桥形
 已失畔岸水面都变桑田不惟湖流有咽塞之虞东
 逝者转回南注抑亦县市无膏泽之润环绕者概病
 乾枯大而妨东南水利江湖久被其淀淤小而失陴
 堑规形胶黉莫挹其灵秀岁临乙亥时届元宵回禄
 为灾桥北堍并成煨烬室庐既燬城东门稍睹空明
 纵未顿去丘塍以需浚凿之大举岂可重添屋宇若
卷二十二 第 145a 页 WYG0578-0864c.png
 视佔佃为固然向因水政不修故火德代其开辟
 今若木妖不作将金壤堪必丰登况通江大道最忌
 芦梗往时曾设撩清至近城有路应听马驰遇警
 不免撤屋即前此丈量之役浮涨亦科租而不科粮
 兹适构焚毁之馀桥梁宜尽虚以期尽复(永年/)
 长江乡既与桑梓共忧患佐修郡乘偏于故实知考
 求爰因感时以抒怀遂忘出位而言事伏乞俯念泽
 国何繇成陆深思瀹导早冀施工或刋榜于城闉
卷二十二 第 145b 页 WYG0578-0864d.png
 或勒石于桥柱特悬严禁预绝新增地方幸甚人
 物幸甚
 
 
 
 
 
 吴中水利全书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