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a 页 WYG0502-000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七
田赋
盛京民田徵赋规制
奉天府属民地
锦州府属民地
吉林各属民地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a 页 WYG0502-000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七
田赋
等谨案辽地沃野十里
国家作京伊始垦辟田畴百数十年以来省耕薄敛
优赉频加亦既无旷土无游民矣我
皇上加惠
陪京蠲租赐复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b 页 WYG0502-0004d.png

巡轩莅止叠沛
恩纶旗地官庄休助兼施丰亨裕大之模诚万年无斁
云等详考各州县赋额以及庄田税课之属
谨志田赋第十六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a 页 WYG0502-000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七
田赋
盛京民田徵赋规制
盛京各属民田自顺治十五年始定徵赋之制每亩
岁徵银三分凡新垦地亩三年起科康熙十一年
改为十年起科十五年复改为三年起科十八年
定为六年起科不分等则每亩岁徵银三分不加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b 页 WYG0502-0005b.png

闰二十二年综计奉天锦州二府新旧起科地共
三十一万二千八百五十九亩有奇岁徵银九千
三百八十五两有奇于是各州县田赋之额乃著
于册三十二年改徵粟米每亩岁徵粟米三升有
奇四十三年锦县宁远州应徵粟米仍改徵银解
交承德辽阳海城盖平开原铁岭广宁七州县买
粮贮仓四十七年颁制斗
每亩岁徵粟米七升五合五十三年徵银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4a 页 WYG0502-0005c.png

如旧制五十六年复徵粟米雍正六年银米各半
徵收八年分上中下三则起科上则地每亩岁徵
粟米六升三合八勺三抄中则地每亩岁徵粟米
四升二合五勺五抄五撮下则地每亩岁徵粟米
二升一合二勺七抄六撮上则岁徵银三分中则
岁徵银二分下则岁徵银一分各州县等则略同
惟五年增设之永吉州长宁县每亩徵银三分不
分等则乾隆元年裁长宁县归永吉州徵收十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4b 页 WYG0502-0005d.png

年裁永吉州设吉林同知徵收十九年清丈泰宁
旧县民地册报起科归宁古塔
副都统徵收三十三年清丈奉天锦州二府地凡
民人私垦者准为馀地分上中下三则徵租上则
每亩岁徵银七分中则每亩岁徵银六分下则每
亩岁徵银五分三十五年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
徵租暂行徵租地亩俱归州县徵收四十六年
盛京吉林民人私垦地亩续经查出者每亩岁徵银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5a 页 WYG0502-0006a.png

八分仍在旗仓纳米二升六合五勺五抄以惩匿
报之弊著为令
奉天府属
顺治十四年设府领辽阳海城二县十五年至十
八年辽阳海城起科地四万八千一百六十五亩
四分四釐四毫二丝徵银一千四百四十四两九
钱六分三釐三毫二丝六忽金州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5b 页 WYG0502-0006b.png

起科地七千一百六十七亩六分八釐
徵银二百一十五两三分四釐共田五万五千三
百三十三亩一分二釐四毫二丝赋银一千六百
五十九两九钱九分三釐七毫二丝六忽康熙元
年至三年辽阳金州续报起科地五百五十八亩
四分四釐徵银十六两七钱五分三釐九毫八丝
是年增设承德盖平开原铁岭四县升辽阳县为
州与旧设之海城县并𨽻于府自是至二十二年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6a 页 WYG0502-0006c.png

府属六州县续报起科地十四万四千五百零六
亩五分一釐七毫徵银四千三百三十五两一分
二釐二毫内开除承德盖平金州编兵入旗及辽
阳海城盖平开原铁岭等州县运粮水手各项地
亩免徵不计外统计新旧起科共田十八万二千
九百七十三亩四分六釐一毫三丝三忽是为田
额共赋银五千四百八十八两六钱五分三釐八
毫三丝九忽九徵是为赋额自康熙二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6b 页 WYG0502-0006d.png

十三年至雍正四年府属六州县续报起科地十
四万七百十七亩二釐统计原额新增共田三十
二万三千六百九十亩四分八釐是时改徵粟米
共赋米二万一千二百七十石五斗六合
有奇自五年至十三年旧𨽻府属之承德辽阳海
城盖平开原铁岭六州县并增设之永吉州长宁
县复州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7a 页 WYG0502-0007a.png

海宁县续报起科及丈出
地八十八万零九十七亩九釐统计原
额新增共田一百二十万三千七百八十七亩五
分一釐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徵收
共赋米二万五千三百零四石三斗
二合九勺四抄赋银一万四千一百六十四两八
钱九分五釐六毫七丝自乾隆元年至
四十六年府属之长宁县永吉州既先后裁改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7b 页 WYG0502-0007b.png

所有承德辽阳
海城盖平开原铁岭复州宁海八州县并分设之
岫岩城
续报起科及丈出地五万二
千三百三十四亩二分五釐四毫统计原额新增
共田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一百二十一亩七分六
釐四毫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徵收
共赋米二万九千六百二十三石六斗六升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8a 页 WYG0502-0007c.png

七合七勺赋银一万三千一百八十九两二钱七
分八釐又民人徵租馀地
五十万零四千五百六十七亩零三毫徵租
银二万六千八百五十八两六钱零五釐民租旗
地十九万九千八百六十八亩五
分四釐徵租银一万二千八百四十一两四钱四
分三釐
承德县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8b 页 WYG0502-0007d.png

原额地三万四千一百五十六亩五分徵银一千
零二十四两六钱九分五釐自康熙二十三年至
雍正十三年增地十一万八千三百四十八亩零
四釐共地十五万二千五百零四亩五分四釐分
上中下三则银与粟米各半徵收
共徵粟米三千二百六十七石九斗二升八
合二勺八抄三撮徵银一千六百零一两二钱九
分七釐六毫七丝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零丈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9a 页 WYG0502-0008a.png

十次海丈一次续报起科
并出旗民人随带地共增地六千五百八十三亩
七分七釐五毫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二千九百六
十九亩二分五釐实在原额新增共地一十五万
六千一百一十九亩零六釐五毫银米各半按三
则折中徵收共
徵米三千三百四十五石二斗八升八合一勺徵
银一千六百三十九两二钱五分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9b 页 WYG0502-0008b.png

民人徵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
人私垦地亩作为馀地徵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
经清丈共丈出地二万一千三百三十六亩内开
除水冲沙压地七十五亩实在馀地二万一千二
百六十一亩每亩徵银六分共徵银一千二百七
十五两六钱六分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徵租暂行徵租地自乾隆
三十五年归县徵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0502-0008c.png

实在民典旗人馀地四百一十七亩每亩徵银六
分共徵银二十五两零三分
二釐实在永远徵租地一千七百零四亩一分每
亩徵银六分共徵银一百零二两二钱四分六釐
实在暂行徵租地一万零一亩每亩徵银六分共
徵银六百两零六分
辽阳州
原额地二万九千九百三十五亩九分八釐八毫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0502-0008d.png

三丝三忽徵银八百九十八两零七分九釐六毫
四丝九忽九微自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四年增
地一万九千零七十亩五年通行清丈后增地十
七万六千四百五十三亩有奇是年至雍正十二
年增地三百七十亩有奇共地二十二万五千八
百二十八亩九分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徵收
共徵米五千零四石零六升二合七勺九抄一撮
徵银二千三百七十一两二钱三釐四毫五丝自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0502-0009a.png

雍正十三年至乾隆四十五年零丈十三次海丈
一次续报起科并出旗民人随带地共增地二万
一千四百八十四亩二分三釐内开除水冲沙压
并重科地一千七百一十五亩实在原额新增共
地二十四万五千五百九十八亩一分三釐银米
各半按三则折中徵收共徵米五千四百八十六
石七斗一升一合三勺徵银二千五百七十八两
七钱八分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0502-0009b.png
民人徵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
人私垦地亩作为馀地徵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
经清丈共丈出地二万一千五百二十六亩二分
内开除拨归岫岩城馀地七十二亩二分实在馀
地二万一千四百九十四亩五分每亩徵银六分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0502-0009c.png

共徵银一千二百
七十九两一钱五分五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徵租暂行徵租地自乾隆
三十五年归州徵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
实在民典旗人馀地二千四百零七亩五分每亩
徵银六分共徵银一百二十四两
二钱六分九釐实在永远徵租地九十亩每亩徵
银六分共徵银五两四钱实在暂行徵租地二千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0502-0009d.png

四百九十八亩每亩徵银六分共徵银一百四十
九两八钱八分
海城县
原额地三万零八百八十一亩三分四釐三毫徵
银九百二十六两四钱四分零二毫九丝自康熙
二十三年至雍正十二年增地十五万四千四百
零五亩有奇共地十八万五千二百八十六亩三
分八釐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0502-0010a.png

分上中
下三则银米各半徵收共徵米七千四百七十八
石八斗六升零七勺二抄五撮徵银一千九百九
十一两四钱六分九釐六毫九丝自雍正十三年
至乾隆四十五年零丈十五次续报起科并出旗
民人随带地共增地二万零七百八十二亩二分
有零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七百五十七亩八分并
拨归岫岩城四千三百七十七亩有奇实在原额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0502-0010b.png

新增共地二十万零九百三十三亩三分四釐九
毫银米各半按三则析中徵收共徵米五千二百
七十四石五斗零四勺徵银二千一百零九两八
钱零一釐
民人徵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
人私垦地亩作为馀地徵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
经清丈共丈出地三万九千四百七十四亩三分
七釐八毫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一百十九亩一分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0502-0010c.png

五釐并拨归岫岩城馀地四千二百零五亩零三
釐八毫实在馀地三万五千一百五十亩零一分
九釐每亩徵银六分共徵银二千一百零九两零
一分二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暂行徵租地自乾隆三十五年
归县徵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在民典
旗人馀地二千四百八十九亩五分每亩徵银六
分共徵银一百五十三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0502-0010d.png

两三钱实在暂行徵租地二千七百一十五亩九
分每亩徵银六分共徵
银一百六十五两四钱一分四釐
盖平县
原额地一万六千三百六十四亩二分九釐徵银
四百九十两零九钱二分八釐七毫自康熙二十
三年至雍正四年增地一万九千六百二十九亩
一分一釐五年通行清丈后增地六万八千零八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0502-0011a.png

十亩八分是年至十二年增地二万一千零十六
亩四分七釐共地十二万五千零九十三亩二分
七釐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徵收共徵米二千
五百八十五石六斗六升八合九勺一抄四撮徵
银一千五百十五两一钱零三毫三丝五忽内除
岫岩远来二社全徵银地一万九千二百零二亩
外实在分徵银米地十万五千八百九十一亩二
分七釐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0502-0011b.png
自雍正十三年至乾隆四
十五年零丈十一次并出旗民人随带地共增地
一万一千二百十八亩零八釐实在原额新增共
地十一万七千一百零九亩三分五釐五毫银米
各半按三则折中徵收共徵米二千八百五十九
石五斗九升三合七勺徵银一千二百二十九两
六钱四分八釐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0502-0011c.png

民人徵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
人私垦地亩作为馀地徵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
经清丈共丈出地三万三千九百零九亩三分内
开除拨归岫岩城二万零五百零四亩六分实在
馀地一万三千四百零四亩七分每亩徵银七分
共徵银九百三十八两二钱二分九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徵租暂行徵租地自乾隆
三十五年归县徵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0502-0011d.png

实在民典旗人馀地二万四千九百九十亩零五
分八釐每亩徵银七分共徵银一千七百四十九
两三钱四分一釐寔在永远徵租地七千二百零
二亩三分一釐每亩徵银七分共徵银五百零四
两一钱六分二釐寔在暂行徵租地八千六百八
十三亩零二分每亩徵银七分共徵银六百零七
两八钱一分二釐
开原县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0502-0012a.png

原额地三万三千四百零七亩五分徵银一千零
二两二钱二分五釐自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十
二年增地六万二千七百六十二亩五分共地九
万六千一百七十亩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徵
收共徵米二千一百二十五石八斗三升七合八
勺五抄徵银一千零九两八钱八分五毫自雍正
十三年至乾隆四十五年零丈二次并出旗民人
随带地共增地一千一百九十六亩四分九釐内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0502-0012b.png

开除水冲沙压地三千三百八十九亩实在原额
新增共地九万四千九百七十七亩四分九釐银
米各半按三则折中徵收共徵米二千零九十九
石五斗零六合徵银九百九十七两二钱六分三
釐
民人徵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
人私垦地亩准作馀地徵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
经清丈共丈出地七千九百零九亩七分八釐每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0502-0012c.png

亩徵银五分共徵银三百九十五两四钱八分九
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徵租暂行徵租地自乾隆
三十五年归县徵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清除
实计民典旗人馀地一千五百零三亩每亩徵银
五分共徵银七十五两一钱五分永远徵租地二
百五十八亩每亩徵银五分共徵银一十二两九
钱暂行徵租地五百零一亩每亩徵银五分共徵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0502-0012d.png

银二十五两零五分
铁岭县
原额地三万八千二百零九亩八分四釐徵银一
千一百四十六两二钱九分五釐二毫自康熙二
十三年至雍正十二年增地五万一千零三十五
亩四分共地八万九千二百四十四亩四分分上
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徵收共徵米一千九十七十
二石七斗六升零八勺四抄八撮徵银九百三十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9a 页 WYG0502-0013a.png

七两零六分六釐二毫自雍正十三年至乾隆四
十五年零丈十一次并出旗民人随带地共增地
六千三百四十三亩一分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三
千五百二十亩零二分五釐实在原额新增共地
九万二千零六十七亩二分五釐银米各半按三
则折中徵收徵米二千零三十五石一斗六升零
四勺徵银九百六十六两七钱零七釐
民人徵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19b 页 WYG0502-0013b.png

人私垦地亩准作馀地徵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
经清丈共丈出地一万四千二百八十七亩一分
每亩徵银五分共徵银七百一十四两三钱五分
七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徵租暂行徵租地自乾隆
三十五年归县徵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
实在民典旗人馀地四千二百一十四亩六分每
亩徵银五分共徵银二百一十两七钱三分实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0a 页 WYG0502-0013c.png

在永远徵租地三百九十亩每亩徵银五分共徵
银十九两五钱实在暂行徵租地二千二百五十
九亩每亩徵银五分共徵银一百一十二两九钱
五分
复州
原额地二十九万六千零九十九亩四分三釐五
毫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0b 页 WYG0502-0013d.png

徵米五千五百五十六石五斗三升一合四
勺六抄三撮徵银三千八百二十八两七钱三分
五釐一丝五忽自雍正六年至十二年增地十九
亩共地二十九万六千一百十八亩四分三釐是
年改设知州析州地七万七千一百零一亩七分
归宁海县徵收
实计州地二十一万九千零十六亩
七分二釐除全徵银两地专条晰载外所有分徵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1a 页 WYG0502-0014a.png

银米地十七万一千四百零四亩二分五釐按上
中下三则折中徵收
共徵米四千一百八十五石四斗二升五合
六勺二抄一撮徵银一千七百九十九两七钱四
分四釐四毫一丝五忽自雍正十三年至乾隆四
十五年零丈十四次共增地二万三千九百二十
亩零七分九釐八毫内开除改归全徵银两地四
万三千七百八十亩零一分七釐三毫实计原额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1b 页 WYG0502-0014b.png

新增共地十五万一千五百四十四亩八分五釐
五毫银米各半按三则折中徵收共徵米三千七
百石零四斗九升零四勺徵银一千五百九十一
两二钱二分一釐
民人连界岫岩等处全徵银两地原额六万八千
五百四十二亩十二年析地二万零九百二十二
亩五分归宁海县十三年册报全徵银两地以四
万七千六百十二亩五分为额乾隆元年改分徵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2a 页 WYG0502-0014c.png

银米之复盛复宁复古三社地为全徵银两计地
四万三千七百八十亩零七釐三毫共地九万一
千三百九十二亩六分七釐三毫岁徵银一千九
百十九两二钱四分六釐一毫三丝三忽二年至
四十五年增地一万零二百四十六亩九分五毫
共地十万一千六百三十九亩五分七釐八毫内
开除拨归岫岩城地一万四千九百六十八亩零
九釐五毫实计原额新增共地八万六千六百七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2b 页 WYG0502-0014d.png

十一亩四分八釐三毫岁徵银一千八百二十两
零一钱零二釐
民人徵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
人私垦地准作馀地徵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
清丈共增地一十万零九百六十三亩零八釐内
开除拨归岫岩城二万八千四百一十一亩二分
实计共地七万二千五百五十一亩八分八釐每
亩徵银七分共徵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3a 页 WYG0502-0015a.png

银五千零七十八两六钱三分二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暂行徵租地自乾隆三十五年
归州徵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计民典
旗人馀地五万三千三百八十一亩六分九釐每
亩徵银七分共徵银三千七百
三十六两七钱一分九釐暂行徵租地四千二百
七十四亩九分四釐每亩徵银七分共徵银二百
九十九两二钱四分六釐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3b 页 WYG0502-0015b.png

宁海县
原额徵地五万六千一百七十二亩二分自雍正
十三年至乾隆四十五年零丈十三次并出旗民
人随带地共增地一十万二千零七十二亩八
分五釐内开除改归全徵银两地一万六千二百
六十八亩二分实在原额新增共地一十四万一
千九百七十六亩八分五釐银米各半按三则折
中徵收共徵米三千四百六十六石八斗五升四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4a 页 WYG0502-0015c.png

合六勺徵银一千四百九十两零七钱五分六釐
民人徵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
人私垦地亩准作馀地徵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
经清丈共丈出地一十万零七千五百九十四亩
零七釐每亩徵银七分
共徵银六千九百零三两三钱九分四釐
民典旗人馀地自乾隆三十五年归县徵收是年
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计民典旗人馀地三万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4b 页 WYG0502-0015d.png

三千三百九十四亩六分每亩徵银七分共徵银
二千三百三十七两六钱二分二釐
岫岩城
新收辽阳海城盖平复州四处拨归地五万四千
六百七十八亩六分七釐五毫又收辽阳海城二
处拨归凤凰城地一千一百十六亩七分五釐自
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五年无增实在共地五万
五千七百九十五亩四分二釐五毫银米各半按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5a 页 WYG0502-0016a.png

三则折中徵收共徵米一千三百五十五石五斗
六升三合四勺徵银五百八十五两八钱五分二
釐
民人徵租馀地自乾隆三十七年收辽阳海城盖
平复州拨归地五万三千一百九十三亩零三分
八毫至四十五年节经清丈共增地六万八千二
百二十亩四分一釐五毫实在共地一十二万一
千四百一十三亩四分每亩徵银五分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5b 页 WYG0502-0016b.png

共徵银六千
二百六十四两七钱四分七釐共兼徵米八十五
石八斗七升七合九勺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徵租暂行徵租地乾隆三
十七年归通判徵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
实计民典旗人馀地三万一千二百九十八亩三
分每亩徵银五分共徵银一千五百六十四两九
钱一分五釐永远徵租地四千九百七十五亩九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6a 页 WYG0502-0016c.png

分每亩徵银五分共徵银二百四十八两七钱九
分五釐暂行徵租地九十亩每亩徵银五分共徵
银四两五钱
兴京
额徵民人暂行徵租馀地一百二十九亩每亩徵
银五分应徵银六两四钱五分
锦州府属
顺治十五年锦州宁远等四城起科地五千六百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6b 页 WYG0502-0016d.png

亩徵银一百六十八两康熙元年锦州改为县二
年锦县新增地一千九百五十亩三年广宁改为
府添设广宁县四年分拨锦县地四千零五十亩
零六分宁远州地二千一百五十四亩二分与广
宁县管辖五年广宁府改为锦州府以锦县宁远
州广宁县属焉自是至二十二年府属三州县续
报起科地十二万三千三百六十九亩六分内开
除运粮水手各项地亩免徵不计外统计新旧起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7a 页 WYG0502-0017a.png

科共田十二万九千九百零三亩八分是为田额
共赋银三千八百九十七两一钱一分四为是为
赋额自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四年府
属三州县续报起科地十二万六千五百四十四
亩六分统计原额新增共地二十五万六千九百
四十八亩四分是时改徵粟米共赋米一万六千
七百九十九石六斗八升四勺有奇
自五年至十三年旧𨽻府属之锦县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7b 页 WYG0502-0017b.png

宁远州广宁县并新设之义州续
报起科及丈出地一百十六万三千九
百二十一亩六分统计原额新增共田一百四十
二万零八百七十亩
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徵收
共赋米三万二千五百三十七石零四
升五合四勺三抄五撮赋银一万四千九百一十
九两一钱三分四釐四毫五丝自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8a 页 WYG0502-0017c.png

元年至四十六年续报起科及丈出地
共三万三千九百三十九亩八分七釐五毫内
开除水冲沙压地四万七千九百八十七亩四分
四釐五毫统计原额新增共田一百四十万零六
千九百五十八亩零六釐
分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徵收共赋米豆四万
九千九百五十石零七升六合七勺
共赋银一万四千七百七十三两零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8b 页 WYG0502-0017d.png

九分九釐又民人徵租馀地
共田十三万二千六百六十九亩七分九
釐六毫共徵租银八千八百七十五两一钱二分
七釐民典旗地及永远徵租暂行徵租旗地
共田七万零二十七亩三分二釐共徵
租银四千五百九十五两六钱八分三釐
锦县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9a 页 WYG0502-0018a.png

原额地六万零六百一十九亩一分徵银一千八
百一十八两五钱七分三釐自康熙二十三年至
雍正十三年增地二十六万三千九百五十六亩
共地三十二万四千五百七十五亩一分分上中
下三则银米各半徵收共徵
粟米七千四百零八石七斗九升九合九勺一抄
七撮徵银三千四百零八两零三分八釐五毫五
丝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计零丈十一次续报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29b 页 WYG0502-0018b.png

起科并出旗民人随带地共增地二千六百四十
七亩三分八釐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一万五千九
百五十三亩九分四釐又拨分义州地四万五千
一百一十五亩实在原额新增共地二十六万六
千一百五十三亩五分四釐银米各半按三则折
中徵收共徵米六千零七十五石二斗六升零六
勺徵银二千七百九十四两六钱一分二釐
旗民夥种退圈地雍正五年丈出庄头馀地原额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0a 页 WYG0502-0018c.png

三十六万七千九百九十七亩七分至乾隆四十
五年零丈十三次共增地三千九百二十五亩零
七釐内开除水冲沙压地四千八百四十三亩一
分七釐又拨分义州地九万六千九百八十四亩
六分实在共地二十七万零九十五亩六分三釐
分三则折中徵收银豆各半共徵
豆一万二千三百三十石零四斗八升六合七勺
徵银二千八百三十六两零四釐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0b 页 WYG0502-0018d.png
民人徵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
人私垦地亩作为馀地徵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
经清丈共馀地一万一千七百三十五亩五分三
釐每亩徵银六分七分不等共徵银八百二十两
零四钱一分八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徵租暂行徵租地自乾隆
三十五年归县徵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1a 页 WYG0502-0019a.png

实在民典旗人馀地二百四十四亩四分每亩徵
银六分七分不等共徵银十六两九钱八分八釐
实在永远徵租地一千一百二十一亩一分每亩
徵银七分共徵银七十八两四钱七分七釐实在
暂行徵租地一千六百二十九亩六分五釐每亩
徵银六分七分不等共徵银一百零一两五钱七
分六釐
宁远州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1b 页 WYG0502-0019b.png

原额地四万八千五百八十六亩二分徵银一千
四百五十七两五钱八分六釐自康熙二十三年
至雍正十三年增地十六万九千一百二十九亩
九分共地二十一万七千七百一十六亩一分分
上中下三则银米各半徵收共徵米五千零七十
九石九斗九升一合五勺三抄二撮徵银二千二
百八十六两零一分九釐零五丝自乾隆元年至
四十五年计零丈十次海丈一次并出旗民人随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2a 页 WYG0502-0019c.png

带地共增地一千四百五十五亩三分五釐内开
除水冲沙压地一千八百二十亩零七分实在原
额新增共地二十一万七千三百五十亩零七分
五釐银米各半按三则折中徵收共徵米五千零
七十一石四斗六升六合八勺徵银二千二百八
十二两一钱八分三釐
旗民夥种退圈地雍正五年丈出庄头馀地原额
三十二万八千七百四十九亩四分至乾隆四十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2b 页 WYG0502-0019d.png

五年零丈九次共增地四千五百七十亩内开除
水冲沙压地五千九百三十三亩七分实在原额
新增共地三十二万七千三百八十五亩七分分
三则折中徵收银豆各半共徵豆
一万五千二百七十七石八斗四升六合五勺三
则徵银三千四百三十七两五钱五分
民人徵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3a 页 WYG0502-0020a.png

人私垦地亩作为馀地徵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
经清丈共馀地六万八千一百八十二亩三分每
亩徵银七分共徵银四千七百七十二两七钱六
分一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徵租暂行徵租地自乾隆
三十五年归州徵收是年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
实在民典旗人馀地二百二十四亩三分每亩徵
银七分共徵银一十五两七钱零一釐实在永远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3b 页 WYG0502-0020b.png

徵租地九百九十八亩八分每亩徵银七分共徵
银六十九两九钱一分六釐实在暂行徵租地二
千二百三十三亩每亩徵银七分共徵银一百五
十六两三钱一分
广宁县
原额地二万零六百九十八亩五分徵银六百二
十两九钱五分五釐自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十
三年增地八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亩共地一十万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4a 页 WYG0502-0020c.png

零六千二百九十三亩五分分上中下三则银米
各半徵收共徵米二千三百二十四石二斗七升
九合三勺七抄三撮徵银一千一百一十五两六
钱六分一釐七毫五丝自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
计零丈九次共增地一万三千六百七十五亩四
分五釐五毫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一万二千九百
八十七亩四分三釐五毫又拨分义州地二万六
千八百四十二亩实在原额新增共地八万零九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4b 页 WYG0502-0020d.png

十九亩五分二釐银米各半按三则折中徵收共
徵米一千七百五十二石一斗六升五合分三则
徵银八百四十一两零四分五釐
旗民夥种退圈地雍正五年丈出庄头馀地原额
七万五千五百七十八亩二分至乾隆四十五年
零丈二次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二千四百八十六
亩四分又拨归义州地四万七千八百三十六亩
实在共地二万五千二百五十五亩八分分三则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5a 页 WYG0502-0021a.png

折中徵收银豆各半共徵豆一千
一百零四石九斗三升七合四勺分三则徵银二
百六十五两一钱八分六釐
民人徵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
人私垦地亩作为馀地徵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
经清丈共馀地四万一千零六十八亩九分二釐
六毫每亩徵银六分共徵银二千四百六十四两
一钱三分五釐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5b 页 WYG0502-0021b.png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徵租暂行徵租地自乾隆
三十五年归县徵收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在
民典旗人馀地二万三千二百六十三亩三分三
釐每亩徵银六分共徵银一千三百九十五两七
钱九分九釐实在永远徵租地一百六十八亩每
亩徵银六分共徵银一十两零八分实在暂行徵
租地五千九百三十亩零五分每亩徵银六分共
徵银三百五十五两八钱三分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6a 页 WYG0502-0021c.png

义州
雍正十三年收锦县广宁拨分并丈出起科地七
万二千零九十二亩是年至乾隆四十五年零丈
八次共增地一千零八十七亩六分内开除水冲
沙压地二千二百三十三亩二分实在原额新增
共地七万零九百四十六亩四分银米各半按三
则折中徵收共徵米一千五百九十四石五斗四
升三合一勺徵银七百四十四两九钱三分七釐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6b 页 WYG0502-0021d.png

旗民夥种退圈地雍正十三年收锦县广宁拨分
地一十四万四千八百二十亩零六分至乾隆四
十五年零丈十一次共增地六千五百七十九亩
零二釐内开除水冲沙压地一千七百二十八亩
九分实在共地一十四万九千六百七十亩零七
分二釐分三则折中徵收银豆各半
共徵豆六千七百四十三石三斗七升零六勺
分三则徵银一千五百七十一两五钱四分二釐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7a 页 WYG0502-0022a.png
民人徵租馀地自乾隆三十年通行清丈查出民
人私垦地亩作为馀地徵租是年至四十五年节
经清丈共馀地一万一千六百八十三亩零四釐
每亩徵银七分共徵银八百一十七两八钱一分
三釐
民典旗人馀地及永远徵租暂行徵租地自乾隆
三十五年归州徵收至四十五年节经收除实在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7b 页 WYG0502-0022b.png

民典旗人馀地三万二千二百五十二亩七分四
釐每亩徵银七分共徵银二千二百五十七两六
钱九分二釐实在永远徵租地一千三百七十五
亩五分每亩徵银七分八分不等共徵银九十六
两二钱九分四釐实在暂行徵租地五百八十六
亩每亩徵银七分共徵银四十一两零二分
吉林各属
吉林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8a 页 WYG0502-0022c.png
雍正十三年永吉州原额徵地二万八千九百六
十二亩共徵银八百六十八两
八钱六分长宁县原额徵地一百四十二亩徵银
四两二钱六分是年至乾隆十三年共丈出地十
二万九千二百一十三亩八分五釐
是年改设吉林同知收永吉州原额新增地
一十五万八千一百七十五亩八分五釐十四年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8b 页 WYG0502-0022d.png

奏分三则徵银是年至四十五年零丈出并开户
入籍民人随带地共增地七十七万五千九百二
十亩零一分五釐实在原额新增共地九十三万
四千零九十六亩按三则徵银二万零二百八十
七两七钱六分
宁古塔
乾隆二十一年丈明泰宁县地共二万六千八百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9a 页 WYG0502-0023a.png

十九亩按三则徵银五百五十二两九钱五分是
年至四十五年零丈出并开户入籍随带地实在
原额新增共地五万三千七百三十八亩按三则
徵银一千零九十一两八钱一分
白都讷
乾隆二十六年拨归白都讷巡检徵收地一万九
千二百九十四亩零八分五釐按三则徵银四百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39b 页 WYG0502-0023b.png

八十四两九钱二分五釐五毫是年至四十五年
零丈起科并开户入籍民地实在原额新增共地
十七万四千零二十七亩八分五釐按三则徵银
三千六百零四两零七分五釐五毫
三姓
乾隆二十九年拨归三姓出旗民地一百二十亩
共徵银二两四钱
谨案黑龙江各属庄田俱系旗人耕垦纳赋并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40a 页 WYG0502-0023c.png

无民地
钦定盛京通志 卷三十七 第 40b 页 WYG0502-0023d.png
钦定盛京通志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