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 1a 页 WYG1288-024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亦玉堂稿卷四
明 沈 鲤撰
典礼疏
臣闻古昔帝王法天出治置天下于礼乐教化之中而
其效至于格天配地后世治多苟简徒以法术把持天
下而大化不可复睹是岂不知礼之可以为国哉非运
际亨嘉则不暇非道合明良则不暇非灼见乎流弊之
卷四 第 1b 页 WYG1288-0245b.png
已极颓风之当反若不可一日而苟安则不暇然则礼
其有待于时乎恭惟我国家中天起运比迹陶唐列圣
继承重熙累洽盖二百馀年于兹矣试观汉唐宋之盛
有足以当此者乎我高皇帝再辟混沌经纶草昩其时
痛扫元俗之秽意常患其不文及其既也递增递损又
不免文而太过所有大经大典微仪微节有未尽合于
古及有反失其初者有志之士每每咨嗟叹惜谓当此
圣代际此明主不及反正一洗衰世之陋以复隆古之
卷四 第 2a 页 WYG1288-0246a.png
风则是有司之过而后世尚论者必曰今日有是君无
是臣也岂非臣辈之耻哉夫难持而易懈者志也难得
而易失者时也及此之时修其礼乐一其制度寓刑政
于教化之中使天下不言而信不令而行不赏罚而劝
威者此时君世主见谓迂缓而大有为之君所为皇皇
汲汲必责其成于三公九卿百执事而后即安者则皇
上今日是也臣叨侍从日久而玆又谬膺典礼重任误
受圣明之知愧乏涓埃之补目击时流图维风教窃议
卷四 第 2b 页 WYG1288-0246b.png
方今典礼除见行会议及奉旨题覆外所有相应斟酌
变通凡一十二事一曰郊社之礼二曰宗庙之礼三曰
常祭杂祭之礼四曰宫闱之礼五曰朝廷之礼六曰预
教皇子之礼七曰公主下嫁之礼八曰遣官听狱之礼
九曰京师搢绅往来之礼十曰各省郡县有司士夫往
来之礼十一曰议处宗藩之礼十二凡臣所言者上
之必稽乎祖训而下之必顺乎舆情虽不敢尽流俗之
徇而亦不敢为过高之论伏惟皇上念泰运之难逢明
卷四 第 3a 页 WYG1288-0246c.png
良之难合风颓俗敝之当反千载一时之难再倾然而
听油然而思断然率大小臣工而酌行之则天下幸甚
其一曰郊社之礼夫国之大事在祀而祀之最大在郊
自古礼残缺后儒穿凿而五帝六天分祀合祀之说迄
无定论则以不深考于经而折衷于圣也盖王者父天
母地父母以合膳为经故郊社之建虽分为二而地天
之飨常合为一合非共飨一坛之谓也地相接祭亦连
举古人大祭必绎类三日而毕事以是故耳唯周礼冬
卷四 第 3b 页 WYG1288-0246d.png
至祀天于圜丘夏至祀地于方泽此以专飨为义而不
相侵者又或天神地祗间有专行祷祀而不相滥者故
有分而不合之祭其馀或因名山以升中于天或因吉
土以飨帝于郊每祭必卜每卜必兼社此不易之礼何
以徵之月令天子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帝牛不吉以为
稷牛帝牛必在涤三月稷牛唯具夫五谷生于土者也
岂有赛稷神而不赛后土者卜之日王亲立于泽宫以
听誓命泽则方泽之泽耳以是知元日郊天之必兼社
卷四 第 4a 页 WYG1288-0247a.png
也天子又以季秋飨上帝于明堂夫季秋之大享庆百
物之告成也故合天神地祗人鬼之至尊至亲者而齐
飨之岂有配及祖考而反遗于地祗者周诗曰昊天有
成命二后受之说者以为合祭天地之乐章是也以是
知季秋享帝之亦兼社也又不特王畿之郊祭为然即
省方之郊祭亦然书曰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
川遍于群神又曰柴望秩于山川又曰柴望大告武成
曰类曰柴皆祀天之礼也然必及于六宗山川群神而
卷四 第 4b 页 WYG1288-0247b.png
独不及后土则郊必兼社之谓也而类之一言尤当深
味凡言帝者主宰之称也上帝以理言则乾元是已其
尊无上理必寄诸神而后灵如以神言则天帝固尊于
九天之上后土亦尊于九地之中皆可以称帝也易象
虽以乾父配坤母而后土亦属象帝非若皇后之专理
内事者故曰类于上帝言亦以上帝之飨飨之也道家
亦有四皇之号儒者外之而高皇帝不以为诞也亦颁
其教于天下而不废其享岂亦肆类之遗意耶臣以为
卷四 第 5a 页 WYG1288-0247c.png
四皇并尊之说终非丽于六籍存而不论可矣若后土
之合祀于郊此非类祭之义而何中庸篇曰郊社之礼
所以事上帝也注之者曰不言后土者省文也窃以为
精当曰不言后土者后土即上帝之类也以是知古者
郊社二祀虽有分合之期而其常主于合也明矣既主
于合然则圜丘方泽之专祀可废欤曰岂谓其可废也
古者郊社之祭岁凡九举如冬夏二至之分祭何用卜
而合祭则必卜盖举一郊则天之百神皆从举一社则
卷四 第 5b 页 WYG1288-0247d.png
地之百祗皆从唯后土匹于上帝有专尊而坤元亦统
于乾元也卜叶则天允而后土以下孰违之合祀之所
以不得不卜也盖分祀者什之二而合祀者什之八矣
安可执二裁八以泥古哉然使此礼在成周以前委不
嫌于分合并举唐宋以来天子每岁一郊以为常则奈
何不从古人之常举者而从暂举者哉况于元日祈岁
之郊天子原未尝不兼社也稽我太祖高皇帝初即位
时亦仿周制为圜丘方泽分祀者数年当此天与人归
卷四 第 6a 页 WYG1288-0248a.png
之会德且媲于放勋格天而每临祭祀风雨时作因而
气序失轨年谷不登圣祖疑之至洪武十年始悟分祀
之非爰定合祀之典自是每临祭祀景霁风和年岁丰
登屡昭灵贶载在御制歌可考也此先天而天弗违之
证也迨世宗肃皇帝入继大统锐于更化善治偶信大
学士张璁等八十四人之言而不用尚书方献夫等二
百馀人之说遂使皇祖之深意不明而孔壁所传郊社
事上帝之明文日晦天分地析天后地先天子以频数
卷四 第 6b 页 WYG1288-0248b.png
之故岁不得一亲行事祀既不专神无常享揆之天意
岂远人情夫人君之于天地犹人子之于父母岂有终
岁而不一见者是以太祖于洪武九年定议郊社大事
虽有三年之丧亦不敢废诚重之也是故与其再举而
惮烦孰若一行而存礼况原出于高皇帝之更定而远
符于古帝王之制作孟春卜日合祀南郊每岁亲行著
为甲令盖今日之第一义也然则今南北郊之制可革
欤曰何可革也冬夏迎气之说可以兼而行也然则圜
卷四 第 7a 页 WYG1288-0248c.png
丘宜改作欤曰何必改作也太祖之合祀也即圜丘旧
址为之礼所谓扫地不坛者是也迎气之礼从古既简
丘泽之界从今可近于是先礼郊而后礼社即分即合
岂不便哉若揆虞书肆类周颂合飨之礼文自有元日
之令甲在矣然则郊之日必百神从祀欤曰此虽古礼
而今亦毋用太拘也按礼郊之祭也大报天而主日配
以月日月统百神者也非必百神悉从祀也舜类上帝
而后及于六宗山川百神非必一时尽举也今南北郊
卷四 第 7b 页 WYG1288-0248d.png
之祭诸神必各以类从朝日夕月之祭又行于春秋分
至于社稷山川古今帝王贤圣诸神又各有祭天子或
亲行或遣官其礼去古未远也斯亦可以无议也
其二曰宗庙之礼夫天子七庙古未有也其起于三王
之家天下乎记曰有虞氏五庙夏因之无所据也商七
庙见商书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当其时商始一再传
也而七庙盖因夏制官天下者始祖与四亲止五庙五
庙之外别无祧庙同于侯国之五庙而已祭必及于四
卷四 第 8a 页 WYG1288-0249a.png
亲者服尽而后祭尽也远必追于始祖者有始封而后
有世及也庙制无加于侯国也古有世诸侯而无世天
子矣又古者人寿百岁以上四世尚在一堂至缌麻乃
别为族礼缘人情虽欲不享四亲合始祖而立五庙不
可得也盖不特天子之情为然庶人之情亦然故子思
述周公上祀先公之礼曰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
庶人然则士庶亦如天子之愿享四亲矣曷为制礼者
但能尽大夫以上之情而不能尽适士以下之情欤曰
卷四 第 8b 页 WYG1288-0249b.png
此非理也势也盖上世有不葬其亲者未葬而始导之
葬则不封不树岂其为陋未祭而始导之祭则追考及
祖岂曰啬此官天下者以锡类未尽之馀孝留之后王
也若夫家天下者传世既久亲尽当祧何忍一旦遽夷
诸坛墠之鬼于是乎有二祧庙祧庙之外尚有坛墠以
祷远祖而后乃去墠为鬼周以忠厚开国即祭法亦一
验也戴记载之备矣天子庙七诸侯五大夫三适士二
官师一庶人祭于寝等威之辨也五庙者月祭及于皇
卷四 第 9a 页 WYG1288-0249c.png
考享尝及于始祖有一坛一墠而无二祧室三庙者享
尝亦及于皇考而显考祖考无庙有祷焉则为坛祭之
二庙者亦有一坛考与王考享诸庙皇考无庙祷诸坛
官师有考庙而无王考庙则同无庙之庶人仅合考与
王考而祭之夫祭不及于皇考非情也周公何以不推
上祀之礼以达之此匪独以贱不齐贵之难备礼实以
贫不逮富之难备物故也唯我高皇帝均士大夫以四
亲之祭特不及于始祖迨世庙兼敕士庶得追始祖而
卷四 第 9b 页 WYG1288-0249d.png
祀之岂非以唯圣尽伦之心立唯王尽制之极超出三
代以上者哉然而七庙九庙之辨则迄今之大疑也又
当拟议文武二世室之时不酌古何以准今也据郑玄
所解昭穆世室在七庙之内而王肃驳之谓七庙及于
五世六世无服之祖孰是乎曰皆是也然皆知其一未
知其二者也今以先儒所考周家一代之制覈之不得
不从肃议盖周公未尝追王之先文王虽称王九年然
而未备七庙文王没武王既受命矣周公既成文武之
卷四 第 10a 页 WYG1288-0250a.png
德矣于时当祧五世祖高圉则不但情有所不忍而监
于夏殷天子七庙之制亦不合安得不起二祧室以演
高圉享尝递迁太王王季焉至于穆王升祔之次文王
又当入于祧庙中而文武二王不可祧也然又不可以
二祧室待二王盖祧室但有享尝而无月祭与始祖四
亲不同岂所以居不祧之祖乎则安得不另起文武二
世室以成九庙也故周自厉王以前天子之庙本七自
宣王以后天子之庙始九其议在有其废之莫敢举也
卷四 第 10b 页 WYG1288-0250b.png
追王未及之五世祖祭既废矣安得复举诸坛墠中而
上祀之然天子又不可仍五庙之旧此所以必合二祧
庙而成七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上祀已及之七世祖
祭既举矣安得遽废诸祧庙中而坛墠之然太庙又不
可累四祧之室此所以必更二世室而成九也世室亦
何必九哉祖功宗德原无定额武王后倘复有如文武
二圣者出乌知二世室之不再加而成十一庙耶臣实
为圣朝祝之总覈天子之庙制除始祖百世不迁外从
卷四 第 11a 页 WYG1288-0250c.png
高曾祖考四近亲以上合二祧庙而七者祀额之常从
二祧二世室四远亲以下合高曾祖考而九者祀额之
变也然变而不失为常者也设以世室从周祧室从夏
殷于礼于情更协则我明其独盛矣我太祖身集大统
德业迈于文王一传即有成祖为昭世室甫数叶而德
可宗如孝庙功可祖如世庙者出矣得其一即可以当
周家九庙之鸿名七庙之实飨而今且踰之猗欤盛哉
其议礼尤有光于前古我太祖初建四庙定享礼未几
卷四 第 11b 页 WYG1288-0250d.png
又建太庙为同堂异室之制此犹草创之初也迨世宗
皇帝仿古礼创九庙始正太祖南面之位而定成祖世
室之享岁时序昭穆分可谓大圣人之作为矣惜当时
儒臣考礼未精不能无失其一曰德祖当迁而祧之名
稍遽也其二曰三昭三穆不当在世室之外而袭唐宋
之陋规也何以明其然也德祖乃太祖所立盖尝正位
南面矣即不得比稷契为商周之始祖而亦未易以议
祧若曰仍其原庙而更为太庙以尊太祖则可耳然则
卷四 第 12a 页 WYG1288-0251a.png
仁祖之祧亦非欤曰其失自此始也当太祖时郊祀尝
以仁祖配天矣孰谓配天之祖可祧也岂惟二祖即四
亲之庙而皆不可祧也虽然业已祧矣将如之何曰今
之祧庙在寝殿后仍之而更其额为原庙可也其太祖
以后有应祧之祖则当祔于寝殿之夹室而不可同于
四祖四祖者太祖所立也如何而可以下同于子孙也
然又不必别立庙即以今庙改题是亦犹今孔庙有启
圣先贤庙之意也每祭必先原庙而后太庙礼有隆杀
卷四 第 12b 页 WYG1288-0251b.png
祭无远迩四祖之心安则太祖之心亦安臣前覆太常
寺祧庙之说而不及言其非者正有所待也乃若九庙
之是非则当求端于五世而斩之理庙至五而盈矣夏
因虞不得已而益以二祧庙周因殷又不得已而益以
二世室皆其时然也我朝正复古之会则反周季之九
庙以还夏初之七庙也何难而非开天如圣祖讵能独
断及此今则时已过矣要之二昭庙不祧之主则归之
昭世室二穆庙不祧之主则归之穆世室是即三昭三
卷四 第 13a 页 WYG1288-0251c.png
穆与太祖之庙而七也若谓总世室四亲与太祖之庙
不止于七世则太祖与三昭三穆亦岂止于七世哉书
称观德之义举其槩则然耳稽古制三昭三穆毕竟当
在世室之内也然则今日同堂异室亦有可议者乎曰
有昭穆之位未正也禘祫之义无闻也何以言昭穆之
位未正也父子昭穆异兄弟昭穆同礼也昭穆以父子
为别而不以传位为世礼也是故孝睿二庙一世者也
武世二庙一世者也其五世祖为英庙六世祖为宣庙
卷四 第 13b 页 WYG1288-0251d.png
必如王肃所言七庙则宣庙尚在未祧之列若如郑玄
所言七庙则英庙亦在所祧之中臣以为断断当从肃
说是在皇上渊筹而毅断之臣又惟七庙九庙同堂异
室之未定犹可言也昭穆世次之不正不可言也是故
为九庙七庙则二庙一世者当同坐而异位此不易之
典即唐宋以来亦未有谬误如今日之甚者也是故不
可以不正也何以言禘祫之义无闻也曰礼有时禘时
祫有大禘大祫大祫三年诸侯所同也大禘五年天子
卷四 第 14a 页 WYG1288-0252a.png
所独也时禘时祫非所以论于贵贱也今大祫之祭行
于岁除则犹时祫也大禘之拟于丙辛孟夏止嘉靖间
一行而罢则无大禘也大禘不行犹以不得初祖为解
当宋时君臣尝有谱系不明大禘可罢之说不得谓之
缺典至于举大祫而弃之则何以示等威之别而备一
王之典此臣之所未解也必也时祫止于祧庙而以太
祖居中成祖以下列昭穆之次大祫及于原庙而以德
祖居中懿祖以下列昭穆之次其亲王在两壁功臣在
卷四 第 14b 页 WYG1288-0252b.png
两庑各得配享则一代之宪章备矣至于大禘似当别
论冉有之对孔子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况大禘之礼
何礼也而臣敢轻论之哉则唯圣主加之意耳或又曰
国朝有三大礼至今有遗论焉建文君之革除也景皇
帝之削号也献皇帝之祔庙也其在当日亦既详乎其
议矣而终无以服天下之心塞忠义之口何也曰固然
也是当时儒臣之失也方建文君之逊国也误以为自
焚矣成祖问葬礼于侍讲王景景对曰当葬以天子之
卷四 第 15a 页 WYG1288-0252c.png
礼遂备天子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何者痛
其非有亡国之罪也他日成祖又曰吾之来效周公辅
成王耳夫成王贤主也夫其生也有成王之贤其没也
享天子之葬使当时廷臣执此以诤必有以开悟圣心
葬以天子则必祭以天子有一日之成王则有一日之
年号庙祀国史焉得而废之今者庙祀已矣世代祧矣
可以无议矣惟是年号当复一向因仍无以体成祖厚
葬不忍之心成国家一代光明之制臣故曰儒臣之失
卷四 第 15b 页 WYG1288-0252d.png
也方英庙之复辟也钦天监奏革除景泰年号上曰朕
心有所不忍仍旧书之至宪宗皇帝复谕群臣曰朕叔
践阼戡难保邦奠安宗社亦既有年奸臣谗搆请去帝
号先帝寻知诬枉深怀悔恨以次抵法朕承大统用成
先志遂上尊谥复位号孝哉宪宗善成先德使当时廷
臣以庙祀为请宜无有不从者卒使戡难保邦之主曾
不得享太庙一席之荣臣故曰儒臣之失也惟是献皇
帝祔庙之说则稍异于是此亦当以二帝三王之旧章
卷四 第 16a 页 WYG1288-0253a.png
裁之盖献皇之当称帝而不止称王当飨帝祭而不止
王祭也此于虞舜尊亲养亲及成周追王上祀之礼可
徵睿皇之可建原庙而不必序七庙可以宗德特享而
不必以祖功配郊也此于虞夏郊喾宗尧郊鲧宗舜及
成周祖文王而宗武王之礼可徵前一议者当时大学
士杨廷和等未察而误执为人后者为之子一句礼文
以蔽孔孟追王上祀大孝尊亲之旨则张桂方霍诸臣
言之详矣独后一议阐扬未透故仅能点出继统不继
卷四 第 16b 页 WYG1288-0253b.png
嗣之说以动帝衷而印诸有虞氏之所以尊瞍而宗尧
夏后氏之所以郊鲧而宗舜周公之所以上祀先公而
祖文宗武处终未帖然盖自古从藩服陟帝位者但当
以其亲并继统者之尊不能以其亲入继嗣者之序终
与上祀之先公稍殊虽舜禹亦莫之违也然舜宗尧禹
宗舜虽不为尧舜之后犹后也尧舜既无后而有后矣
瞍若鲧无乃有后而无后耶非也凡古之官天下者生
则一代而两宗殁则一帝而两祀其义互起于尊亲之
卷四 第 17a 页 WYG1288-0253c.png
间尧舜为禅天位之大宗尊而亲之也今之帝王庙祖
之瞍鲧为传国祚之小宗尊而亲之也今之奉先殿祖
之而世庙之入继武庙又与舜禹稍殊其事情酷似放
勋氏帝喾之子帝挚之弟亦继统而不继嗣者也大同
中尚有两小异焉一则起于黎献推戴一则起于中朝
迎立一则帝挚有嗣而侄逊叔兴一则武宗无嗣而兄
终弟及故庙议别焉而以舜禹成王之所宗所祖推之
则尧嗣之必宗帝喾何疑也唯尧之当年祭法与今世
卷四 第 17b 页 WYG1288-0253d.png
庙亦难混帝喾除有虞氏之郊祭外尚有帝挚本圉之
子孙沿官天下时之遗法而以五庙之祭祭之献皇之
嗣则唯肃皇一人耳其主不入太庙则奚入然而䆒尧
舜之接帝统宗有德则皆不能无议也故廷和等得执
为人后之一说以格之毕竟睿皇当祔何庙此当从汉
文原庙之例亦无疑亲尽亦当议祧则不嫌从世次并
入太庙二祧室中矣夫然则其事兴献也既有光于舜
禹之尊养二亲其宗孝皇也又无违于虞夏之上宗尧
卷四 第 18a 页 WYG1288-0254a.png
舜岂不仁之至义之尽哉我世宗言必称尧舜亦唯孔
孟之彝训是程使在廷有纳牖之规则当宁岂无转圜
之听而惜无一人及此者今则有其举之莫敢废矣无
已则主郑玄昭穆论世之说而折衷于议祧议祔之期
合孝睿二庙为一堂而还献皇侍享之座其可乎然终
不若正之于始之为得也臣故曰是亦儒臣之失也去
此三失一复古礼妥祖宗之灵舒忠义之气惟在一转
移之间顾皇上断与不断耳乃若祭位而设冠裳非生
卷四 第 18b 页 WYG1288-0254b.png
前之裳衣当照依郊祀而设主作乐而用教坊伤圣代
之风化宜特诏有司而讲求此皆今日宗庙之急务而
不可视为粉饰太平之靡文也
其三曰常祭杂祭之礼夫山陵之祭非古也以义起者
也而其道不可废则仁人孝子之心也人臣有勋劳得
祀古所谓记功宗者也而或止于本代或责之有司则
尊卑隆杀之体也礼当祭则当敬礼当杀则当略义也
礼以义起者也至于本一神而仍祀于两处本尊神而
卷四 第 19a 页 WYG1288-0254c.png
致亵于非类本邪神而反崇于王国此则皆礼之所必
裁矣以今日山陵言之乃圣驾当亲行者也而不得不
遣官者势也孔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即专官犹未尽
圣意之精诚况一官而遣之两祭或三祭乎此其诚意
不足姑未暇论乃其行礼之时已近二更每陵相去各
一里许山径崎岖林木丛蔚马仆奔驰灯火互混有主
祭官已到而陪祭官不到者有行礼将及半而班仪尚
未整者虽有台省纠仪诸臣昏黑之间孰得而辨如遇
卷四 第 19b 页 WYG1288-0254d.png
风雨失礼犹多似宜每陵各遣主祭官一员其陪祀官
亦各照衙门预先分定庶诸臣之诚意可观而皇上之
委用无沗此所谓礼当祭则当敬者也以勋臣言之本
朝开国诸臣与后来守成将相臣已见于覆太常寺之
疏矣惟是灵济宫所祀真君者起自永乐年间查得二
真君乃五代时徐知证知谔兄弟也以其祷疾有应遂
宠之以祀典褒封臣谓此亦或出于一时之偶尔而未
可以为常祀也自古帝王疾病有祷见于尚书金縢乃
卷四 第 20a 页 WYG1288-0255a.png
其所祷者太王王季文王皆周之先王而非民间所得
奔走奉事者也天子为天地神人之主一念所至百鬼
效灵纵有应验何足为异藉使生前精爽能为福利何
如高皇在天之灵藉使爱国与君及于后代何如祖考
之于子孙其应崇信与否宜不待辨况二真君闽人也
该地方已有奉敕之祭每六岁织造袍服挂换此其优
礼报之亦已至矣而又有京师之祭不已过耶况葬日
止于五祭而今以每月朔望俱行事增至三十馀祭是
卷四 第 20b 页 WYG1288-0255b.png
亦不可以已乎或曰今之北极佑圣真君祀于灵明显
佑宫犹是也何可无议也曰北极者天神而非人鬼也
惟天子祀之而郡国不得干也古者一岁之内祀天凡
几于义颇近二祖所定当有所稽是故未可轻议也然
旧唯两祭而今亦以朔望增之且至二十七祭黩祀弗
钦礼烦则乱复其旧焉可矣此所谓礼当杀则当略者
也何以言本一神而仍祀于两处也帝王庙既已专祭
三皇矣太常之祀又何为乎隆庆间该本部左侍郎王
卷四 第 21a 页 WYG1288-0255c.png
希烈具题可以查而行也何以言本尊神而致亵于非
类也太山载在祀典曾有遣官之祭矣玉妃之号行宫
之修民间进香所在而是毋乃渎乎况乃妇女群游岭
上经宿而归男妇杂居恬不为耻败化伤伦亵神渎礼
莫此为甚可不速令禁止之乎何以言本邪神而反崇
于王国也顷岁兵部尚书王遴建言毁在京及天下寺
观非无所本盖太祖高皇帝鉴元之溺于二氏而亡国
故洪武五年有诏归并天下僧道庵院永乐以后禁乃
卷四 第 21b 页 WYG1288-0255d.png
渐弛而迩年为甚不但伤财耗民害流军国而聚群破
戒其坏本教亦深矣是以廷论及之荷蒙皇上允行已
而恐人情不便只严行巡缉衙门不许增修而已明旨
昭昭在人耳目曾几何时皇上偶忘之耶龙泉之上甫
毕而卧佛之寺又兴及言官以停不急之务为请则谕
以内帑之费不预有司臣揣圣意盖欲借修福之一端
以行顺志之大孝也独不念太祖启佑之显谟乎洪武
中有灵谷寺僧求施崇建佛宇者召而面谕之曰财非
卷四 第 22a 页 WYG1288-0256a.png
朕之已物乃农民膏血耳若以此而施尔必不蒙福而
招愆其僧献言佛法付之国王大臣复谕之曰所以付
之者国人无有敢谤听化流行非王臣则不可僧乃省
而叩头此见于御制游新庵记可稽也陛下奈何不以
节财法祖为孝而以劳民谀佛为孝乎夫作佛事之不
预有司而动内帑固也然皇上躬祀山陵阅视寿宫与
夫皇子皇女庆生一切充赏之需动至数万则又辄取
太仓之边储太仆之马价所司执奏则谕以内帑缺乏
卷四 第 22b 页 WYG1288-0256b.png
委非得已何此独缺乏而彼独不乏也何于不得已者
而已于得已者而不已也夫今之崇佛教者何尝参及
圣祖所标暗助皇纲之理不过藉口于普救众生调风
顺雨而已昨者风霾异常经春不雨调顺之效何在岂
非剥膏脂以媚神不如修实政以格天哉皇上服食之
菲上配神禹后宫之素下陋汉文海内称俭德焉乃于
佛事之作不加撙节至于内府外府之分当用而不用
不当用而用之或非所以风远迩而训将来臣以为罢
卷四 第 23a 页 WYG1288-0256c.png
之便伏乞圣裁
其四曰宫闱之礼夫风化必始于闺门而名分每严于
嫡庶故春秋之义以并后匹嫡为乱本而汉臣爰盎却
慎夫人之坐曰尊卑有序则上下和后世以为至论惟
我圣祖深知此义曾谕侍臣曰朕观往古深用为戒若
不惑于声色严宫闱之禁贵贱有体恩不掩义女宠之
祸何由而生又命学士朱升等修女诫及古贤妃之事
可为法者谕之曰治天下者修身为本正家为先始于
卷四 第 23b 页 WYG1288-0256d.png
谨夫妇帝后虽母仪天下不可使预政事至嫔嫱之属
不过备职事侍巾栉若宠之太过恐骄恣犯分上下失
序历代宫闱政由内出未有不为祸本者夫内嬖惑人
甚于鸩毒惟明主能察于未然大哉皇言所以虑万世
圣子神孙者至矣是故英宗皇帝顾命之日切切以定
后妃名分为戒至嘉隆间详定册封仪注皇后具服升
坐皇妃行八拜礼是后妃之分严乎严乎不容一毫有
所假借者乃往岁圣驾谒陵后妃随辇闻诸卫士言遥
卷四 第 24a 页 WYG1288-0257a.png
望黄辇红辇分道同行盖黄辇惟皇后得乘而红辇则
诸皇妃从随者也若果并驱名分乌在虽其事出偶尔
非宫禁之常仪抑或旧时因仍非一旦之特起臣等俱
不敢知但我皇上言稽祖训动与天游岂肯令宫闱之
内有越礼踰分之非传闻道路贻讥青史哉所有后妃
相见行坐等礼窃谓当查照裁定永著为式庶几宫居
燕见有所持守闺门一肃圣敬日跻万国四夷同此瞻
仰不然则非民攸若非天攸训近而有近戚怙宠之萌
卷四 第 24b 页 WYG1288-0257b.png
远而有野史传疑之谤且如近日皇贵妃之封虽奉旨
晓谕事体大定而议者未巳也使诸臣天王圣明之嗟
含忍以去国我皇上从谏如流之美掩抑而不光臣每
思国事至此未尝不痛恨于柄臣用事之日也盖当皇
上英冲践阼之始一惟元辅之言是听使为元辅者能
常述祖言彝训其严如彼闺闱关系其重如此则必有
以定圣心于宥密炳睿照于几先又何至有可疑之举
动致盈廷之议论哉且皇上独不闻孝庙时事乎孝穆
卷四 第 25a 页 WYG1288-0257c.png
太后纪氏乃孝庙之生母而仁寿太皇太后周氏则其
祖母二母皆妃也当仁寿之崩也大学士刘健等已上
尊谥及照依大学士彭时所议祔葬祔庙之说矣惟孝
庙之明乃曰事须师古末世鄙亵之事不足学又曰太
皇太后鞠育朕躬恩德深厚朕何敢忘但一人之私情
耳祖宗以来惟一帝一后今若并祔乱无纪极且孝穆
太后朕生身母止尊称为皇太后别祀于奉慈殿又曰
先帝固重而祖宗之制为尤重于是革去尊谥只照健
卷四 第 25b 页 WYG1288-0257d.png
等议仍旧称太皇太后别庙奉享夫彭时刘健成弘间
所称贤相也当日此举可谓有功然臣犹惜其无能体
孝宗克已复礼之深心而以宋家太后太妃之母号闻
于上者此虽时势未必可行而大臣以道事君援古亦
有何过识者尚含有君无臣之嘅焉夫孝庙以是待其
生母与祖母自世俗而论似乎薄其所生然庙号孝宗
名高一代则知圣人之孝贵礼而不贵情也伏望皇上
思微渐之当防念闺阃之当肃勿使有几微踰越形迹
卷四 第 26a 页 WYG1288-0258a.png
外扬启观听之疑蹈叔季之陋乞查圣祖所修女诫及
古贤妃行事原本颁之宫中令女师时常讲解于皇妃
御女之前俾各通晓此义以相佐帝后成其内治其于
圣化不为小补伏乞圣裁
其五曰朝廷之礼夫自古帝王曷尝不以勤政典学为
首务哉顾深宫决事非有公卿执事相与参商也典籍
独对非有贤士大夫可备顾问也即有天纵圣神之资
岂能独成虽日视朝御讲容接臣下若可以待咨询弘
卷四 第 26b 页 WYG1288-0258b.png
启沃然一日之间不过片顷而又肃之以等威重之以
纠仪君臣之情能通而忠荩之怀得尽者少矣我圣祖
特为此虑故于大诰首篇以君臣同游为开卷第一义
而于早朝之外又御便殿听政经筵之外乂御文华日
讲情分两尽恩礼兼周无非欲其上下通蒙蔽绝开泰
召和虑至深远也皇上昔在冲年不免仅循故事今神
睿日长斧藻日新乞于每日间御便殿会集内閤部院
大臣及科道官凡关系应行重务未得胜画或圣心已
卷四 第 27a 页 WYG1288-0258c.png
定就中恐有未尽者不妨从容访问但有四方灾异闾
阎愁苦皆得详究其有内外官员朝见赴任亦可兼访
时出天语分付以所宜行如遇奏本事体明白亦就时
批答径下所司如成祖谕廷臣以午后事简有言可得
从容如孝庙时召对徐溥刘健等故事则不出皇序不
下堂阶而明见万里泽沛海隅矣乃若文华日讲正辨
论得详之地如但取讲官一口诵而已伛偻而前逡巡
而退为益几何谓当于前一日先送讲章皇上览阅之
卷四 第 27b 页 WYG1288-0258d.png
馀端默凝思有无裨益治道有无符合圣衷俟是日讲
毕诸臣咸令各陈所见得者非工失者非拙顺者非美
逆者非违不惟圣贤之微言奥旨可以旁通而诸臣之
忠邪浅深亦可槩见皇上何惮而不为也虽然其要在
于和颜色略仪文皇上虽临下以庄不必其矜持之过
也诸臣虽事上以敬可省其节目之烦也盖便殿与正
朝异日讲与经筵异也又如正朝时玉音宣下近于声
歌此乃冲年所宜今但说明或传旨无害也此虽小节
卷四 第 28a 页 WYG1288-0259a.png
而于穆穆皇皇之体稍不类臣是以敢并及之伏乞圣
裁
其六曰预教皇子之礼夫皇子生育深宫不见异物天
性浑然完也然上未知社稷之重寄下不知稼穑之艰
难虽聪明之尽亦必有左右侍从为之开导牖引而后
聪明圣智日广如必待其稍长出閤讲学之日而后图
之计亦晚矣恭惟皇元子年已五龄智识渐长今日之
蒙养乃异日之圣功使其所闻皆正言所见皆正事前
卷四 第 28b 页 WYG1288-0259b.png
后左右皆正人谁与为不正者则虽未离襁褓出讲閤
而圣人之体段已具矣古人保傅之教已不可复考臣
以为简内廷侍从之臣而已矣尝稽我孝宗皇帝之在
储也始则有内官张敏废后吴氏者维护于万妃妒宠
之日继则又有东宫内官覃吉者儒雅端方通书史知
大体竭诚辅导凡东宫一言一动必引之正所读论语
大学中庸诸书皆出口授暇则开说五府六部职掌与
军国重务及于民间农桑勤苦以至宫闱之内妃妾专
卷四 第 29a 页 WYG1288-0259c.png
宠阶祸宦寺弄权蠹国一一情弊无不尽言以是孝宗
自在东宫时圣德已闻于天下及其即位能开弘治十
八年之太平巍然为一代令主是其效也其后武宗以
幼冲嗣位所与游者非马永成谷大用则刘瑾魏彬之
辈也其所驰逐者非击毬走马则俳优杂剧之戏也狎
亵礼体蒙蔽主聪未几流毒搢绅几危社稷此内廷侍
臣贤否得失之明验也可以为鉴矣今之内廷岂无儒
雅端方如覃吉者乎岂无通书史知大体如覃吉者乎
卷四 第 29b 页 WYG1288-0259d.png
岂无爱主爱国尽忠尽言如覃吉者乎精选而任用之
在皇上加之意而已矣且皇上亦知近日内臣之可虑
乎贤者固未尝无而冒滥名器高张气燄者实繁有徒
是不可不为之防也夫内官官有七等秩止四品祖宗
制也今则不拘品制不论崇卑蟒衣玉带辉映朝阶飞
鱼鳞袍充斥道路至一切厂局衙门厮养狡童之辈稍
效微劳辄觊非分是可轻畀之乎内官职在扫除不预
外政祖宗制也今则事从中出不由部议大而王府之
卷四 第 30a 页 WYG1288-0260a.png
请封边帅之升授小而杂流之传奉钱粮之勒索无不
视贿之多寡以为低昂则是太阿之柄倒持阉寺之手
矣是又岂止一衣一带之微而可视为细故乎伏乞敕
下本部查照会典品级裁定服制仍晓谕大小宫寺勿
承风而请乞太过勿怙宠而觊望非常勿从中而阻挠
部权勿鸠党而摇乱国是十俊之名不可有八党之祸
所当惩特命儒臣撰集古今中官善恶事迹为一传付
与翰林官教习使之各知忠主上爱身家保富贵之道
卷四 第 30b 页 WYG1288-0260b.png
皇上不时查访择其立心之端行谊之良者以次序升
如无可录即服饰之赐亦不轻与盖不特杜渐防微而
其为此辈之福莫大焉如是而覃吉之贤不多见者未
之有也
其七曰公主下嫁之礼臣按易曰有夫妇而后有父子
有父子而后有君臣又曰坤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不
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是夫之于妇如君之于
臣父之于子一失则阴阳失轨再失则天壤易位故虽
卷四 第 31a 页 WYG1288-0260c.png
帝王之女下嫁匹夫而不敢不严也书称尧釐降二女
则戒之曰往钦哉诗咏王姬下嫁则曰曷不肃雍京房
载汤嫁妹之词曰阴从阳女顺夫天地之义也往事汝
夫必以礼义其教戒之如此秦不师古其后因之自是
始以列侯尚公主使男事女阴易阳故王阳尝条世务
极指此为舛而长乐王回亦谓其弊至父母不敢畜其
子舅姑不敢畜其妇皆有激而言之也我高皇帝既定
天下即稽古制创是礼公主先受醮戒至驸马家与驸
卷四 第 31b 页 WYG1288-0260d.png
马同谒先庙合卺之日驸马公主相向皆两拜其见舅
姑行四拜礼舅姑坐受二拜答二拜其册文与公主曰
既入某官之门恪遵妇道以奉舅姑闺门整肃内助长
佳毋累父母生成之恩其诰文与驸马曰当坚夫道毋
宠毋慢永肃其家以称亲亲之意卓矣高皇即诗书所
称何以加焉沿习之久渐失其真如嘉靖间仪注则有
公主坐受驸马两拜之礼见者已为骇异岂知今日尤
倒置难言者乎入见舅姑则令舅姑行四拜礼而公主
卷四 第 32a 页 WYG1288-0261a.png
坐受两拜是舅姑反下其妇也既诣香案之后又令驸
马行四拜礼公主止答两拜是女妇反乘其夫也至于
家庭之间则舅姑绝不相见公主诞辰反令其舅姑入
贺拜于门外而公主南面坐受所谓恪遵妇道以奉舅
姑者何在乎驸马入见名曰上朝称曰天妃叩首阶庭
公主坐受所谓能坚夫道永肃其家者又何在乎惟其
如是故各藩府闻之皆得效尤每郡君县主出嫁则乘
轿居前而仪宾之马则随其后凡上下轿乘必仪宾拜
卷四 第 32b 页 WYG1288-0261b.png
伏而后从事地方传笑夫家窃耻虽有贤宗室而终莫
反正者其风自京师始也昔宋时帝女下降皆升行以
避舅姑英宗不平曰岂可以富贵之故屈人伦长幼之
序亟诏有司革之至今史册以为美谈伏乞敕谕本部
刋行仪注一以高皇所定会典所载为据并移文各藩
府凡郡君县君出嫁悉照品官纳妇定式不得过自尊
崇有伤伦化则天下之为夫妇者定而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各止其所而理道昌矣
卷四 第 33a 页 WYG1288-0261c.png
其八曰遣官听狱之礼尝读书至立政篇见周公之惓
惓于成王者何其敬刑之至而任人之专也既曰文王
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又曰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
于兹夫文王于狱知且不敢况于兼乎既曰文子文孙
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又曰孺子王矣其勿
误于庶狱惟有司之牧夫盖言庶狱尤重不付有司其
免误乎考之周礼大司寇以五刑纠万民小司寇听其
狱讼未有遣官听狱之说也在王制有之其曰大司寇
卷四 第 33b 页 WYG1288-0261d.png
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此遣官听狱之始
或商制或周制虽不可知然三代之时有之无非以人
命至重三公至公所以示其刑人于市与众弃之之意
而天子一毫不与焉耳我祖宗之制视此加重洪武间
尝令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詹事府六科详审罪辟
洪熙间添差内閤学士虽不专遣定官而必以閤部大
臣是亦命三公参听之意当其时同寅协恭师师济济
庶几于文王之罔兼罔知者而未曾有内官之命也内
卷四 第 34a 页 WYG1288-0262a.png
官之命自正统十四年始考其时乃王振擅权之日而
英庙北巡之秋也呜呼是可为法乎其后英庙复辟于
天顺二年仍令三法司会多官审录永为定例盖惩前
日之误书所谓其勿误于庶狱者甚矣英庙之明且武
也可以为万世法矣夫内閤学士近臣也出自天子之
命则礼有常尊三法司职守也临以天子之使则分有
当屈若内官独非天子之命乎其命同其礼亦不得不
同虽以阉寺之微而倨傲于儒绅之上至听审之时生
卷四 第 34b 页 WYG1288-0262b.png
民之命悬于呼吸指顾间乃三法司堂官司属之众拱
手而听命于一夫彼其人诚贤也未甚害也不然则其
视匹夫匹妇之生且死若秦越之不相关者但见有金
岂见有人大司寇即有执争不过十之一二耳虽失入
者难遽定于一时凡应坐而失出者大抵贿也天颜咫
尺无由造次则是无财者乃死而有财者得幸三法司
为天子守三尺法天下其将谓何以言其礼固未可令
众庶见以言其事尤非所以示天下公且此辈贤者少
卷四 第 35a 页 WYG1288-0262c.png
不贤者多体统纪纲关系不细皇上何忍焉伏乞敕下
该部遵照祖宗初制每当审录之期仍令内閤学士会
同三法司逐一从公听审然后定议具奏详决其正统
十四年故事不得复用永著为令夫閤臣之与三法司
一体也事干大辟者平日皆得参议易明也持论无有
不公用刑无有不当所以永绥和气毕致诸祥寿国家
命脉之要端在乎此伏乞圣裁
其九曰京师搢绅往来之礼尝读古者士大夫相见礼
卷四 第 35b 页 WYG1288-0262d.png
何其委婉而重难曲为之仪而多为之饰也及考其平
居游处之际择师而师择友而友贽受而必反财通而
惟称在外无燕朋在国无私交名其名官其官长其长
幼其幼既无繁文夺于外又无虚意设于内耳目专纯
心志宁一又何其为道易守而其为教易行也世教衰
古礼废士生不及周旋揖逊其间有志者惜之惟我国
初时俗最近古士大夫崇德而尚齿以道义名节表仪
后进朋友之间相呼以字相称以官片纸可以通书方
卷四 第 36a 页 WYG1288-0263a.png
帕可以执贽庶几庞朴之风盖至于成弘之间犹有存
者迨正嘉以来则渐漓矣然未甚也隆万以来则漓甚
矣然犹未若今日也其在今日何如哉富贵有可求则
畔礼以随俗势利有可倚则违心而竞进座主门生故
事也隆以老师之号而举主观风有司提调皆得以效
尤则师道丧久别通问常礼也重以白金之将至于依
权附势数十数百而不耻其无名则友谊亡年本幼也
而呼之为兄行本叔也而呼之为伯何以待兄与伯乎
卷四 第 36b 页 WYG1288-0263b.png
是无长幼之伦也未天卿也而天卿之未师相也而师
相之何以待天卿与师相乎是谄谀之极也一进士也
需次经年费金累百他日之官何从措补于是地方始
有不胜其累困者矣一馆选也肄业三载费金近千他
日进馆何自支持于是门生始有难免其责备者矣朝
觐馈遗之禁朝廷三令五申矣而其风愈甚风俗侈靡
之戒礼部颁有条式矣而若罔闻知一郎官之迁转非
大事也谢恩谢部足矣候见于诸公卿之门墙至于贿
卷四 第 37a 页 WYG1288-0263c.png
阍人以侥倖一见岂敬长之礼当然乎下徇俗恐得罪
于上也大学士之礼体至隆重也部寺会议足矣揖让
于百执事之流属至于填门途而不容车马岂吐餔之
义如是乎上徇俗恐失礼于下也事不由乎旧章而惟
据见行便宜礼不稽之仪注而求诸人情喜悦动不请
教于先生长者而一依乎京师皂𨽻呜呼今之为士者
亦太劳矣今之风俗亦至于甚漓而不得不反矣夫士
者民之倡而京师者四方之极也今纵不能复古礼岂
卷四 第 37b 页 WYG1288-0263d.png
可坐视其日渝而不救也说者谓国初之时如春成弘
之间如夏正嘉之际如秋今其隆冬之候矣及今不返
日落乌沈万古如长夜不亦可深痛哉幸有圣天子锐
精惕厉于上二三閤部大臣相与寅恭图回于下冬则
必春夜则必昼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占之气化人事皆
不容以不正者而廉耻之风可以渐长是以冒昩为皇
上言之夫易俗移风使天下回心而向道道岂远乎哉
其十曰各省郡县有司士夫往来之礼按孔子论政曰
卷四 第 38a 页 WYG1288-0264a.png
送往迎来今居中国绝交往无礼义则不可以为中国
矣况夫驿递星驰天子之命使也冠盖相望天子之隽
才也境内贤士大夫邦人之所矜式而国之纪也自中
丞直指藩臬大夫以至郡邑长吏皆有地主之责风教
之系而往来之礼又焉可一日而缺哉往者未行条鞭
未议公费郡守以上一切取办于州县州县长吏一切
取办于里甲此固小民所以坐困也今者条鞭行矣公
费议矣然意未尝不在州县里甲也一切上官礼物不
卷四 第 38b 页 WYG1288-0264b.png
曰动该州官银则曰动该县无碍不知州县库贮何项
为官银无碍即有之能几何而堪应一切之需也且州
县亦岂能神运鬼输哉即不用里甲而亦未有不出于
民者幸而上官原谅可以奉职无过一有不当辄尔狼
藉于弹章不曰火耗加收则曰罚赎太重不知去此二
者将何所出而上官之所谓无碍者何物哉嗟夫为仕
于今亦已难矣好修拔俗之士其自持也有方道隆德
盛之夫其应世也无迹此贤且圣者之事而非所望于
卷四 第 39a 页 WYG1288-0264c.png
中人也王者立法以维世而修其教以劝中人焉可无
道以处之乎臣请先条公费之议而后及州县之私夫
自有条鞭则有公费非不详乎其议也然额设甚少徵
存州县而上官又得以共之为州县者既虞酬应之力
不支为上官者又防州县之议其后则有宁取之罚赎
不取之公费宁厚责于州县不挂迹于查盘者矣名为
节省而实累小民阳称不染而阴牟大利在百姓既输
公费又出无名在官府既赋其公又利其私曷若明定
卷四 第 39b 页 WYG1288-0264d.png
其额各足其数而通行公费之为得也请自今议定州
县各百金孔道递加至二百而止郡守二百金孔道递
加至三百而止藩臬两司守巡各道各三百金孔道递
加至四百而止抚按各千五百金孔道递加至三千而
止各坐所属分派永著为例凡一应下程酒席吉凶庆
赠之礼皆在其中而均徭甲首原额之设不与焉上官
不得以干预州县州县亦不得以过奉上官每岁带徵
闰银各二十之一其官吏师生作缺俸粮柴马徵存备
卷四 第 40a 页 WYG1288-0265a.png
补作正支销抚按司道查府府查州县抚按则互相稽
查苟不过用即有私赠私厚之类悉置勿问必如是而
后公费行可也夫公费不行则养廉无资欲以责各官
之不欲是强之也公费既行则公私两裕又欲如向者
之交取于民是货之也然则罚赎火耗是亦不可以已
乎夫赎金之罚古所以待疑狱今则槩施矣然犹以为
不得已而用之者也抚按司道寄之州县州县寄之库
藏礼待高贤者少取容当道者多也穷乏得我者少厚
卷四 第 40b 页 WYG1288-0265b.png
赂津要者多也甚至有假馈送之名以肥囊橐相道里
之便以迁有无者其为冠裳之玷亦甚矣今后除抚按
查盘罪纸折色照例徵存解边与还官入官赃及赃料
变价等项徵银贮库外其馀词讼罚赎不论抚按司道
各郡州县尽数折榖上仓其谷照依时价一随土产所
宜各处仓廒随时修理各仓官攒加意优恤如遇价贵
则贱出之以陈易新是不常平而常平也如遇饥荒则
发赈之有备无患是不义仓而义仓也即如今岁江北
卷四 第 41a 页 WYG1288-0265c.png
大旱江南大水所在抚臣请蠲请赈又何忧之有尝闻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国有九年之耕则有三年之蓄
盖此道也火耗之收所以折剩馀今则无馀矣然犹以
为不得已而取之也一分不足而十之三矣又不足而
十之五矣官得其一吏得其二反使小民得以有辞而
当道不能曲庇则将何所辞其责是投匮未必便民反
为官之累也然则投匮非欤曰投匮何可非也投匮所
以防经收之虐拆封所以稽经收之数夫既投匮矣经
卷四 第 41b 页 WYG1288-0265d.png
收不能为虐矣何必拆封但令报数可也况夫经收之
收解也其费颇繁而百姓之应役也其差颇苦倘有馀
剩即以补之仁经收也拆封则输者有疑于官而火耗
不敢不重不拆则输者但足其数而经收不可以欺火
耗绝而输者如归仁纳户也是一举而两得者也顷者
柄臣用事惨刻成风有责报羡馀者矣此在州县长吏
且不可况朝廷之上乎尝闻仁者以财发身王者藏富
于民而不藏富于国盖此道也夫火耗罚赎非美名也
卷四 第 42a 页 WYG1288-0266a.png
取则贪不取则廉至易辨也然中才之徒亦往往不能
免焉岂故甘不洁之行以速清时之诛哉势则然也今
既有公费以恤其私又无诛求以乱其守则火耗罚赎
亦可无染矣如是而又有迷不悛者抚按据此以定殿
最铨曹据此以论黜陟更何说之辞前有所慕后有所
避则如规出不得不圆矩出不得不方不特州县无所
媒其利即抚按以下郡守以上皆濯洁相孚光明相照
人人无按剑之疑在在有羔羊之节矣岂待严贪墨之
卷四 第 42b 页 WYG1288-0266b.png
禁而后无黩吏哉然必先养之而后教之臣所以先条
公费之议者此也迩者皇上下令禁馈遗革侈靡无所
不至而又时逮墨吏至辇下送法司海内闻之宜乎改
观易听矣而臣以为未得其本也古帝王之治不严而
肃不杀而威其所操者本也如果臣言可采乞敕下吏
部都察院通行省直抚按一体遵依先将应议公费通
行半年以内具题发该部院转行遵守其议则宁宽毋
急宁增毋减宁为后日可继毋为节省近名何者其给
卷四 第 43a 页 WYG1288-0266c.png
公者有限而利民者无穷也是经国虑民之大计也
其十一曰议处宗藩之礼窃论当今天下财赋淮河以
南四百万供京师淮河以北八百万供边境而亲王郡王
将军中尉宗女禄米则共八百七十万有奇不惟倍于
京师而且溢于边境自古以来未有天潢之盛供亿之
繁如今日者也亲王郡王禄米不多各有定额已无待
议将军中尉以下生息日广财赋日诎有司难供各宗
禄赐已经近日勘议亦既周悉无遗矣然皆于难处之
卷四 第 43b 页 WYG1288-0266d.png
时而为济变之法也而不必以礼也法者人也随时而
可变礼者天也一定而不移屈于礼者以情拘于法者
以力情与力之服人也不同则礼与法之为效也大异
是不可以无辨也臣请得折衷于礼以助法之不及皇
上试垂览焉考嘉靖中翰林王曾有奏定限子女封爵
之疏亲王之子除袭封外许封五位郡王三将军二中
尉一亲王之女许封其三王二将军一中尉无或谓可
行然既寝矣乃近奉勘议则谓难处者禄也非爵也不
卷四 第 44a 页 WYG1288-0267a.png
必限爵但宜限禄断自郡王以下五世以外郡王除袭
封其馀定以五位将军四中尉三未满者照额全支额
外者通融均用其所生之女则除中尉无封外郡王四
将军三额外者亦听各仪宾通融关领此其恩更宽而
其法更备既无不受之爵亦无不沾之禄非不较然画
一也然犹所谓法也以臣愚见曷若照依服属之远近
以为爵禄之降杀其更定也既与礼相合其要归也又
与法不相背非不任法也法自礼生者也不必限而不
卷四 第 44b 页 WYG1288-0267b.png
能不限可以无限爵亦可以无限禄者也且如始封郡
王乃亲王之子也其子封镇国将军者乃亲王之孙辅
国为曾孙奉国为玄孙中尉以下则无服矣至于二世
郡王则亲王之孙也三世四世郡王则亲王之曾玄也
至于四世则其为镇国将军者已于亲王无服矣乃封
爵与亲王之孙同不亦过乎唐宋以来嗣王之礼已减
初封况嗣而又嗣之庶安得与初封等也请于已封者
照旧外自今日未请名封者为始一定亲王之服属以
卷四 第 45a 页 WYG1288-0267c.png
为降封之限制如初封郡王之子亲王之孙也长子嗣
郡王诸子为镇国将军如故二世郡王之子则亲王之
曾孙也长子嗣王诸子降封奉国将军四世五世六世
郡王之子则亲王之无服孙也长子嗣王诸子降封中
尉四世镇国五世辅国六世奉国而止其郡王孙五世
以下传世递降亦如之则法与情合爵与禄均既破宗
室之群疑适符祖宗之会典仁之至而义之尽也或曰
奉国以后如何曰圣祖所定难遽议也此所以别于庶
卷四 第 45b 页 WYG1288-0267d.png
人也禄米止于二百而又本折兼支又照依近议应举
出仕则住支又有司之给未必尽全则不过古者一夫
之受而已耳况将军等禄一可以当四五中尉虽众十
亦不过二三则是省者常多而溢者常少即不多不少
而亦恒足以相当禄爵皆可无限而恩义于是两全所
谓齐之以法不若齐之以礼者也其他槩从近议伏乞
圣裁
亦玉堂稿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