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贤确论-宋-阙名卷六十一

卷六十一 第 1a 页 WYG0687-051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一
  通论
   元帝不得正统(六一/)
   晋人君(温公/)
   陶潜阮籍(乐天/韩愈) (鲁直/) (子由/) (东坡/)
  两晋通论
   晋风俗(子由/)
卷六十一 第 1b 页 WYG0687-0512d.png
   晋室之败(东坡/)
   悯怀之乱(何去非/)
元帝不得正统
 六一东晋论曰周迁而东天下遂不能一然仲尼作
 春秋区区于尊周而明正统之所在晋迁而东与周
 无异而今黜之何哉是有说焉较其德与迹而然耳
 周之始兴其来也远当其盛也规方天下为大小之
 国众建诸侯以维王室定其名分使传子孙而守之
卷六十一 第 2a 页 WYG0687-0513a.png
 以为万世之计及厉王之乱周室无君者十四年而
 天下诸侯不敢侥倖而窥周于此然后见周德之深
 而文武周公之作真圣人之业故虽天下无君而正
 统犹在不得而改况平王之迁国地虽蹙然周德之
 在人者未厌而法制之临人者未移平王以子继父
 自西而东不出王畿之内(西周之地八百里东周六/百里以井田之法计之通)
 (为千里/之方)则正统之在周也推其德与迹可以不疑夫
 晋之为晋与夫周之为周也异矣其德法之维天下
卷六十一 第 2b 页 WYG0687-0513b.png
 者非有万世之计圣人之业也直以其受魏之禅而
 合天下于一推较其迹可以曰正统耳自惠帝之乱
 晋政已亡悯怀之间晋如线尔惟嗣君继世推其迹
 曰正焉可也建兴之亡晋于是绝矣周之东也以周
 而东晋之南也岂复以晋而南乎自悯帝死贼庭琅
 琊起江表位非嗣君正非继世徒以晋之臣子有不
 忘晋之心发于忠义而功不就可为伤己若因而遂
 窃万世大公之名其可得乎春秋之法君弑而贼不
卷六十一 第 3a 页 WYG0687-0513c.png
 讨则以为无臣子也使晋之臣子遭乎圣人适当春
 秋之责况欲以失国共立之君干天下之统哉夫道
 德不足语矣直推其迹之如何耳若乃国已灭矣以
 宗室子自立于一方卒不能复天下于一则晋之琅
 琊与夫后汉之刘备五代汉之刘崇何异备与崇未
 尝为正统则东晋可知焉耳
晋人君
 温公曰晋室既衰中原云扰刘石慕容之辈弥漫河
卷六十一 第 3b 页 WYG0687-0513d.png
 洛蟠据岱华宫阙芜没陵庙隳焚元帝以宗室疏属
 遁居江表天下士民有思晋者皆裹粮而归之国于
 荆扬之间子孙相承不绝如线独明帝英武克清大
 憝不幸享国不永自馀孱弱孤危外陵内叛寄命于
 虎狼之口几遇吞食者数矣然卒能保其位号宗庙
 血食百有馀年何者王导卞壸温峤陶侃谢安谢幼
 度为之臣也群贤既没使道子元显之徒辅之败亡
 不亦宜乎
卷六十一 第 4a 页 WYG0687-0514a.png
陶潜阮籍
 乐天访陶公旧宅诗曰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呜
 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永
 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先
 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连
 徵竟不起斯可谓真贤(云云/)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
 弦慕君遗荣利老死此丘园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
 川不见篱下菊但馀墟中烟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
卷六十一 第 4b 页 WYG0687-0514b.png
 然
 鲁直彭泽思陶元亮诗曰潜鱼愿深渺渊明无由逃
 彭泽当此时沈冥一世豪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
 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凄其望诸葛肮脏犹汉相
 时无益州牧指挥用诸将平生本朝心岁月阅江浪
 空馀诗句工落笔九江上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
 属予刚制酒无用酌杯盎欲招千载魂斯文或宜当
  又书渊明责子诗后曰观渊明之诗想见其人恺
卷六十一 第 5a 页 WYG0687-0514c.png
 悌慈祥虽戏谑可观也俗人后谓渊明诸子皆不肖
 而渊明愁叹见于诗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
 子由和渊明诗集序曰吾于诗无所甚好独好渊明
 之诗渊明所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自曹刘鲍谢李杜诗人皆莫及也(云云/)嗟夫渊明不
 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仇池出仕三十
 馀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
 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仇池之仕
卷六十一 第 5b 页 WYG0687-0514d.png
 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必有以处之矣孔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孟子曰曾
 子与子思同道区区之迹盖亦未足以论士也(云云/)
 东坡曰孔子不取微生高孟子不取于陵仲子恶其
 不情也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
 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
 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韩愈论阮籍陶潜曰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
卷六十一 第 6a 页 WYG0687-0515a.png
 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哉岂诚旨于味邪及读阮
 籍陶潜诗然后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
 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
 者也若颜氏之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
 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
 何曲糵之托而昏冥之逃邪吾又以悲醉乡之徒不
 遇也
晋风俗
卷六十一 第 6b 页 WYG0687-0515b.png
 子由曰圣人之所以御物者三道一也礼二也刑三
 也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礼与刑
 皆器也孔子生于周末内与门弟子言外与诸侯大
 夫言言及于道者盖寡也非不能言谓道之不可以
 轻授人也盖尝言之矣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夫道
 以无为体而入于群有在仁而非仁在义而非义在
 礼而非礼在智而非智惟其非形器也故目不可以
 视而见耳不可以听而知惟君子得之于心以之御
卷六十一 第 7a 页 WYG0687-0515c.png
 物应变无方而不失其正则所谓时中也小人不知
 而窃其名与物相遇辄汩理而徇欲则所谓无忌惮
 也故孔子不以道语人其所以语人者必以礼礼者
 器也而孔子必以教人非吝之也盖曰君子上达小
 人下达君子由礼以达其道小人由礼以达其器由
 礼以达其道则自得而不眩由礼以达其器则有守
 而不狂此孔子所以寡言道而言礼也若其下者视
 之以礼而不格然后待之以刑辟三者具而圣人之
卷六十一 第 7b 页 WYG0687-0515d.png
 所以御物者尽矣三代已远汉之儒者虽不闻道而
 犹能守礼故在朝廷则危言在乡党则危行皆不失
 其正至魏武始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始慕通
 达而天下贱守节相承不已而虚无放荡之论盈于
 朝野何晏邓飏导其源阮籍父子张其流而王衍兄
 弟卒以乱天下要其终皆以济邪佞成淫欲恶礼法
 之绳其奸也故蔑弃礼法而以道自命天下之小人
 便之君臣奢纵于上男女淫泆于下风俗大坏至于
卷六十一 第 8a 页 WYG0687-0516a.png
 中原为墟而不悟王导谢安江东之贤臣也王导无
 礼于成帝而不知惧谢安作乐于期丧而不受教则
 废礼慕道之俗然矣东晋以来天下学者分为南北
 南方简约得其精华北方深广穷其枝叶至唐始以
 义疏通南北之异虽未闻圣人之大道而形器之说
 备矣上自郊庙朝廷之仪下至冠昏丧祭之法何所
 不取于此然以其不言道也故学者小之于是舍之
 而求道于冥冥而不可得也则至于礼乐度数之间
卷六十一 第 8b 页 WYG0687-0516b.png
 字书形声之际无不指以为道之极然反而察其所
 以施之于世者内则谄谀以求进外则聚敛以求售
 废端良聚苟合杜忠信之门辟邪说之路而皆以诗
 书文饰其伪要之与衍无异呜呼世无孔孟使杨墨
 塞路而莫之辟吾则罪人尔矣
晋室之败
 东坡晋论曰御天下有道休之以安动之以劳使之
 安居而能动逸处而能忧其君子周旋揖逊不失其
卷六十一 第 9a 页 WYG0687-0516c.png
 节而能耕田射御以自致其力平居习为勉强而去
 其惰傲厉精而日坚劳苦而日彊冠冕佩玉之人而
 不惮执天下之大劳夫是以天下之事举皆无足为
 者而天下之匹夫亦无以求胜其上何者天下之乱
 盖常起于上之所惮而不敢为天下之小人知其上
 之有所惮而不敢为则有以乘其间而攻其上之所
 难夫上之所难者岂非死伤战斗之患匹夫之所轻
 而士大夫之所不忍以其身试之者邪彼以死伤战
卷六十一 第 9b 页 WYG0687-0516d.png
 斗之患邀我而我不能应则无怪乎天下之至于乱
 也故夫君子之于天下不见其所畏求使其所畏之
 不见是故事有所不辞而劳苦有所不惮者昔晋室
 之败非天下之无君子也其君子皆有好善之心高
 谈揖逊泊然冲虚而无慷慨感激之操大言无常不
 适于用而畏兵革之事天下之英雄知其所忌而窃
 乘之是以颠沛陨越而不能以自存且夫刘聪石勒
 王敦祖约此其奸诈雄武亦一世之豪也譬如山林
卷六十一 第 10a 页 WYG0687-0517a.png
 之人生于草木之间大风烈日之所咻而雪霜饥馑
 之所劳苦其筋力骨节之所尝试者亦已至矣而使
 王衍王导之伦清谈而当其冲此譬如千金之家居
 于高堂之上食肉饮酒不习寒暑之劳而欲以捍禦
 山林之勇夫而求其成功此固奸雄之所乐攻而无
 难者也是以虽有贤人君子之才而无益于世虽有
 尽忠致命之意而不救于患难此其病起于自处太
 高而不习天下之辱事故富而不能劳贵而不能治
卷六十一 第 10b 页 WYG0687-0517b.png
 盖古之君子其治天下为其甚劳而不失其高食其
 甚美而不弃其粝使匹夫小人不知所以用其勇而
 其上不失于君子至于后世为其甚劳而不知以自
 复而为秦之强食其甚美而无以自实而为晋之败
 夫甚劳者固非所以为安而甚美者亦非所以自固
 此其所以丧天下之故也哉
悯怀之乱
 何去非晋论曰天下之祸不患其有可睹之迹而发
卷六十一 第 11a 页 WYG0687-0517c.png
 于近而患其无可窥之形而发于迟有迹之可睹虽
 甚愚怯必加所警备而发于近者其毒常浅无形之
 可窥虽甚智勇亦忽于防闲而发于迟者其毒常深
 昔者典干东迁之祸其起非一朝之日也探其基而
 积之乃在于数百岁之淹缓国更三世而历君者数
 十平居常日不见其有可窥之形是以一发而莫之
 能支夫非无形也盖为祸之形常隐于福为福之形
 常隐于祸人见其为今日之祸福而已不就其所隐
卷六十一 第 11b 页 WYG0687-0517d.png
 而逆窥之是以于其未发皆莫睹其昭然之形此其
 为祸至于不可胜救之也先王之制九畿也要荒最
 远虽曰四塞世告至未尝不欲驱攘而摈外之周公
 朝诸侯于明堂夷蛮戎狄之君立于四门之外使悉
 化于备物盛礼之观后世之君幸其衰敝而悦其向
 服也自内徙而亲之其争肇于汉之孝宣渐于世祖
 而盛于魏武或空其国而罢徼塞之警或藉其兵而
 为寇敌之捍夫既去其侮而又役其力可谓世主之
卷六十一 第 12a 页 WYG0687-0518a.png
 大欲国家之盛福矣不知积之既久而大祸之所伏
 一旦汹然而发若决防水莫之能遏晋为不幸而适
 当之以其平居常日不睹其昭然之形故也昔者孝
 宣乘武帝攘击匈奴之威会五单于内争始纳呼韩
 邪之朝元帝时请罢边备赖侯应之策以为自孝武
 攘之漠北夺其阴山匈奴失所蔽隐每过阴山未尝
 不哭其丧之也今罢备塞则示之大利元帝虽报谢
 焉自是匈奴亦浸而南顾汉亦甚悦其来而不之却
卷六十一 第 12b 页 WYG0687-0518b.png
 也世祖因匈奴日逐之至遂建南廷以安纳之稍内
 居之西河美稷而其诸部因遂屯守北地朔方五原
 代郡云中定襄雁门之七郡而河西之地鞠为异区
 加徙叛羌错置三辅魏武复大徙武都之氐以实关
 畿用禦蜀寇而匈奴五部皆居汾晋而近在肘腋矣
 于晋之兴大率中原半为荐居元海匈奴也而居晋
 阳石勒羯也而居上党姚氐羌也而居扶风苻氏氐
 也而居临渭慕容鲜卑也而居昌黎种族日蕃其居
卷六十一 第 13a 页 WYG0687-0518c.png
 处饮食皆趋华美而其桀暴贪悍乐斗喜乱之志态
 则亦无时而变也是以元海一倡而并雍之间乘时
 四起自长淮之北无复晋土而为战国者几二百年
 所谓发于迟而为毒深者也虽然彼之内徙而听役
 也亦迫于制服之威而其情未尝不怀土而思返固
 甚怨夫中国羁拘而贱侮之也是以刘猛发愤而反
 于晋事虽不济而刘氏诸部未尝一日而忘之也自
 魏而上其间非无明智之主足以察究微渐为子孙
卷六十一 第 13b 页 WYG0687-0518d.png
 后世之虑然皆安其内附或乐用其力唯恐其不能
 鸠合而收役之虽有夫为祸之形皆不为之深思远
 虑就其所伏而消厌之由晋而下自武帝之平一吴
 会遍抚天下固无藉乎夷狄之助矣苟于此时有能
 探其所伏之祸而逆制焉因其怀返之情加之恩意
 以导其行为之假建名号而廪资之使各以其种族
 而还之旧土彼将乐引轻去而唯恐其后也然后严
 斥障塞使有华夷内外之限后虽有警则无至乎发
卷六十一 第 14a 页 WYG0687-0519a.png
 于肘腋之间而被不可胜言之祸矣虽然自非明智
 英果之主为子孙后世之虑则不能决于有为以救
 其未发之深祸彼晋武自平一吴会方以侈欲形于
 天下其能有及于此邪虽郭钦抗疏江统著论其言
 反复切至皆恬不为省方抱虎而熟寐尔嗟乎为天
 下者无恃其为平日之福而忽所隐之祸也哉
 
 
卷六十一 第 14b 页 WYG0687-0519b.png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