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贤确论-宋-阙名卷五十五

卷五十五 第 1a 页 WYG0687-046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五
  先主 后主
   攻刘璋(子西/) (东坡/) (子由/)
   荆州(关/侯) (子西/) (少游/) (子由/)
   孙权称尊孔明不与之绝(子西/)
   庞统中流矢卒(子西/)
   张温败(子西/)
卷五十五 第 1b 页 WYG0687-0468b.png
   汉业(刘禹锡/) (温公/)
   后主即位改年(子西/)
   陈寿谓蜀不置史注记无官(子西/)
   法正报德与怨(子西/)
攻刘璋
 子西论先主置酒大会于涪曰涪之役陋何足论哉
 至于乐与不乐之义则有可得而言者传曰师有功
 则奏凯歌又曰战胜以丧礼居之二义孰是吾闻圣
卷五十五 第 2a 页 WYG0687-0469a.png
 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其战也本所以忧民之忧其
 胜也不得不乐民之乐故师有功则奏凯歌此无足
 怪者然道失而后德德失而后仁仁失而后义义失
 而后礼道至于礼其去本远矣而况于兵乎欲战胜
 以丧礼居之亦无足怪者言乐与不乐皆未之尽也
 古之处此者外则歌舞而内以丧礼居之
 东坡严颜诗曰先主反刘璋兵意颇不义孔明古豪
 杰何乃为此事刘璋固庸主谁为死不二严子独何
卷五十五 第 2b 页 WYG0687-0469b.png
 贤谈笑傲砧几国亡君已执嗟子死谁为何人刻山
 石使我空涕泪吁嗟断头将千古为病悸子由诗曰
 古碑残缺不可读远人爱惜未忍磨相传昔者严太
 守刻石千岁字已讹严颜平生吾不记独忆城破节
 最高被擒不辱古亦有吾爱善折张飞豪军中生死
 何足怪乘胜使气果若何斫头徐死了无怒我岂畏死
 如儿曹匹夫受戮或不避所重壮气吞黄河临危閒
 睱有如此览碑慷慨思横戈
卷五十五 第 3a 页 WYG0687-0469c.png
荆州(关/侯)
 子西论鲁肃以荆州借备曰汉时荆州之地为郡者
 七刘表之殁南阳入于中原而荆州独有南郡江夏
 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备之南奔刘琦以江夏从之其
 后四郡相继归附于是备有武陵长沙桂阳零陵之
 地曹仁既退关侯周瑜错处南郡而备领荆州牧居
 公安则六郡之地备已悉据之矣其所以云借者犹
 韩信之言假也虽欲不与得乎鲁肃之议正合良平
卷五十五 第 3b 页 WYG0687-0469d.png
 蹑足之几而周瑜独以为不然屡胜之家果不可与
 料敌哉
 少游论鲁肃以荆州借备曰鲁肃劝吴以荆州之地
 借先主先主因以取蜀吴王悔之归咎于肃夫以肃
 之筹略过人而其昧有至于此乎以臣观之吴王虽
 不欲借荆州以资先主不可得也肃之策善矣何则
 是时曹氏已据中原挟天子以令天下毅然有并吞
 诸雄之心袁绍吕布皆为擒灭其能合从并力以抗
卷五十五 第 4a 页 WYG0687-0470a.png
 之者独仲谋与玄德耳此所谓胡越之人未尝相识
 一旦同舟而遇风波则相应如左右手势使然也吴
 人虽欲不借荆州以资先主其可得乎且吴不借荆
 州则先主必还公安不然则当杀之二者皆不可也
 昔高祖入关与秦父老约法三章秋毫无所犯秦民
 大悦项羽虽徙之于汉中而高祖还定三秦如探囊
 中物耳何则秦民之心已系于汉也方先主东下荆
 州之人归者十馀万或劝速行以据江陵先主曰举
卷五十五 第 4b 页 WYG0687-0470b.png
 大事必以人为主今人归吾何弃去是时先主若在
 公安吴为仇也夫以董卓之罪上通于天王允以罪
 诛之而李傕郭汜纠合党与犹能为之报仇何则卓虽
 凶逆亦一时之望也先主以宗室之英名盖当代士
 之归者如水之赴海乌林之役曹公以百万之众沿
 江而下非其雄略则周瑜水军岂能独胜耶吴若杀
 之豪杰四面而至必矣孙氏之亡可立待也由是言
 之先主借荆州之事拒之则为仇杀之则招祸因而
卷五十五 第 5a 页 WYG0687-0470c.png
 借之则可以合从并力而抗曹公肃之为吴策者岂
 不善乎然则周瑜尝欲徙先主置吴盛为筑宫多其
 美女玩好其策如何此又大不可也先主常见其髀
 肉生慨然流涕叹功业之不建其在许也曹公与之
 出则同舆与之坐则同席竟亦不留此其志岂以美
 女玩好老于吴者邪史称曹公闻孙权以土地借备
 方作书落笔于地彼知先主得荆州辅车之势成天
 下未可以遽取也由是言之借荆州之事岂惟刘氏
卷五十五 第 5b 页 WYG0687-0470d.png
 所以取蜀亦孙氏之所以保吴者矣
 子西论使关侯争荆州并与吴连和曰曹公征汉中
 先主闻之与吴连和分荆州是矣引军还蜀非也是
 时蜀有南郡之地而先主以蜀兵五万居公安若进
 据襄阳关侯帅五万之众以袭许卷甲疾趋五日而
 可至事成则天下未可量不成则汉中之师不攻而
 自退此兵法所谓攻其所必救者初曹公征柳城备
 劝表以袭许及备据荆州亦不能办此信天命有在
卷五十五 第 6a 页 WYG0687-0471a.png
 哉
 子由论先主为关侯伐吴曰事固有当作而不可作
 者矣智者论其公私权其轻重而可否可决也蜀先
 主之于关侯名虽君臣义则父子也先主入蜀而侯
 攻曹仁于荆州吴乘其敝侯以败死先主欲为侯报
 雠义不可已也然吴蜀之于魏国小而兵弱本以汉
 季君臣之分缔交相亲与魏为敌则报雠之义其公
 且重者在魏也释魏而事侯之怨则为失所先后矣
卷五十五 第 6b 页 WYG0687-0471b.png
 先主之在白帝也吴之君臣惧而乞和若以雠魏之
 重俛而从之义无不可也先主念侯之厚拒而不许
 君臣之义则至矣奋不虑害兵败而继之死忘两国
 之大计而徇一夫之遗怨则未为得矣诸葛孔明有
 言法孝直在必能止君此行虽行亦必不至于败然
 则孔明亦以伐吴为失计矣
孙权称尊孔明不与之绝
 子西曰或曰孔明之不绝吴权耶正耶曰正也非权
卷五十五 第 7a 页 WYG0687-0471c.png
 也六国之时诸侯皆僭矣孟子以为有王者作不皆
 比而诛之必教之不从而后诛之然则未教之罪王
 者所不诛孔明之势既未能有教吴则吴之僭号疑
 未可以遽责此王者之法也非权也
庞统中流矢卒
 子西曰庞德公以孔明为卧龙以士元为凤雏则士
 元之齿当少于孔明孔明卒时年五十四而士元先
 卒二十有二年则士元物故尚未三十也岂不惜哉
卷五十五 第 7b 页 WYG0687-0471d.png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始王汉中是岁关侯卒明年黄
 忠法正卒又明年张飞卒又明年马超马良卒基业
 未就而一时功臣相继沦谢如有物夺之者明年后
 主践阼而旧人独有孔明赵云后七年云卒又五年
 孔明卒而勋旧于是乎尽正卒时四十五超四十七
 良三十五自馀不著其年飞传称少与关侯俱事先主
 侯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则飞卒时年才五十许霍峻
 年四十此数杰者皆以高才早世而谯周至七十馀
卷五十五 第 8a 页 WYG0687-0472a.png
 而终天不祚汉明矣
孔明言张温败
 子西曰善恶太明诚取败之道然人之祸败有以其
 道得之者有不以其道得之者若张温之败可谓不
 以其道矣尚安可以推求其故哉
汉业
 刘禹锡蜀先主庙诗曰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
 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
卷五十五 第 8b 页 WYG0687-0472b.png
 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司马温公蜀论曰昭烈以败亡之馀羁旅汉南而能
 屈体英杰要结同志摧沮勍敌因败为功颠沛之际
 不忘德义美矣刘璋昧弱侮而兼之遂奄有巴蜀君
 临一隅安乐公材虽不中然委任贤相抗衡中国及
 姜黄用事而面缚为虏宜矣
后主即位改元
 子西曰人君继体踰年改元而章武三年五月改为
卷五十五 第 9a 页 WYG0687-0472c.png
 建兴此陈寿所以短孔明矣以吾观之似不为过古
 者人君虽亡尚未即位也明年正月行即位之礼然
 后书即位而称元年后世承袭之初固已即位矣称
 元不亦可乎故曰不为过也古者人君袭位未踰年
 不称君故子猛不书王子般子亦不书公后世承袭
 之初固已称君矣称元不亦可乎故曰不为过也春
 秋之时未有一年而二名者如隐公之末年既名之
 为十一年矣不可复名为桓公元年自纪元已来有
卷五十五 第 9b 页 WYG0687-0472d.png
 一岁而再易者矣有一岁而三四易者矣岂复以二
 名为嫌而曰不可乎故曰不为过也非特此也今之
 所谓元年与古异矣古之所谓元年者某君之一年
 也故必踰年而后称之如前所云后世所谓元年者
 某号之一年耳嗣位而称之可也踰年而后称之亦
 可也
陈寿谓蜀不置史注记无官
 子西曰礼记人君言则左史书之动则右史书之周
卷五十五 第 10a 页 WYG0687-0473a.png
 礼建官备矣独不闻有所谓左右史者虽有太史然
 不以注记为职是时诸侯皆有史岂天子独阙乎春
 秋之时卜田宅者占云日者皆称太史则太史殆阴
 阳家流然书赵盾者书崔杼者亦称太史则太史又
 似掌注记者盖方是时学者通知天人而卜兴废者
 亦不纯用蓍龟太史伯以祝融之功而推楚国之必
 兴太史赵以虞舜之德而占陈氏之未亡其论谊證
 据有绝人者故阴阳注记得兼掌之汉司马谈父子
卷五十五 第 10b 页 WYG0687-0473b.png
 为太史令以论著为己任而又掌天官则兼掌之效
 于兹可见魏晋之际始置著作郎自是太史之职分
 而为二孔明之时未也按后主景耀元年史官奏景
 星见于是大赦改元而曰蜀不置史妄矣
法正报德与怨
 子西论孙盛非诸葛亮不罪法正太横曰秦昭王以
 范睢之故至质平原君移书赵王以求魏齐之首李
 广诛霸陵尉上书自劾武帝诏曰报恩复雠朕之所
卷五十五 第 11a 页 WYG0687-0473c.png
 望于将军也复何疑哉国初郭进为山西巡检民诉
 进略夺其女太祖怒曰汝小民也配女当得小民今
 得吾贵臣顾不可邪驱出之而三人者卒皆有以报
 国古之英主所以役使豪杰彼自有意哉孙盛所见
 者小矣
 
 
 
卷五十五 第 11b 页 WYG0687-0473d.png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