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a 页 WYG0095-026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集说卷首下
凡例
三公三孤
公孤不言职其职分亦不同
东莱曰按周官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三孤贰公
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见得公孤之分不同如此
周礼一书自冢宰以下无不登载而公孤独缺书者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b 页 WYG0095-0262b.png
何哉今观朝士掌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位焉右三
槐三公位焉非不言公孤也特不言其职尔夫自冢
宰而下各领其职所谓作而行之三公嘿然无名坐
而论道所谓司万化之原者不是耳目经历簿书期
会之计非有司绳墨所能制只去本原上整顿朝夕
纳诲格人主之非心论道经邦便是燮理阴阳处何
尝去虚空渺茫处理会大抵人主一心万化之原一
都一俞论道之间使人主果识本原于本原上转得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a 页 WYG0095-0262c.png
则上而日月星辰无不顺下而山川草木莫不宁这
是三公之职道自三公出至三孤则弘大三公之化
阴阳以气言也天地则有形燮理在其上寅亮在其
下公孤之分于此著矣然弼予一人乃格君心之任
独于孤言之而公之职反不与者特成王尊三公之
至若不敢以身烦之盖曰斯人乃造物之友非予一
人之弼也尊之至也
公卿大夫士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b 页 WYG0095-0262d.png
王介甫曰婚义曰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
八十一元士卿则上大夫也周礼才书卿了无上大
夫只书中下大夫王制曰诸侯之上大夫卿盖非特
诸侯之卿然也春秋初郑厉公云上大夫之事见周
制尚存到中间如晋有上卿又有上大夫其制皆变
了自士以上皆王命也而穆王命伯囧为大仆曰慎
简乃僚则虽以王命命之而为之长者亦得以简之
也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3a 页 WYG0095-0263a.png
周礼序官属如大宰卿一人小宰则中大夫二人宰
夫则下大夫四人上士则八人中士则十有六人下
士则三十有二人其数转相倍古人做事有根干枝
叶类如此
贾氏曰王朝三公八命卿六命大夫四命皆为阴爵
以待出封为诸侯乃为阳爵九命七命五命士以三
命以下为差不得出封在王朝有三命一命亦为阳
爵无嫌也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3b 页 WYG0095-0263b.png
府史胥徒
论府史胥徒有无多寡
注疏按宰夫八职云府掌官契以治藏史掌官书以
赞治胥掌官叙以治叙徒掌官令以徵令盖府治藏
史掌书者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召除其课役而
使之非王臣也周礼之内府史大例皆府少而史多
而府又在史上唯有御史百有二十人特多而在府上
以其掌赞书故数多也又有府兼有史以其当职事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4a 页 WYG0095-0263c.png
繁故也或空有史而无府者以其当职事少得史即
足故也至于角人羽人等直有府无史以其当职文
书少而有税物须藏之故直有府也腊人食医等府
史俱无者以其专官行事更无所须故也周礼之内
唯有天府一官府特多于史以其所藏物重故也胥
有才智为什长徒给使役故一胥则十徒也皆民给
徭役者按礼记王制曰下士视上农夫食九人禄足
以代耕则府食八人史食七人胥食六人徒食五人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4b 页 WYG0095-0263d.png
其官并亚士故号庶人在官者也周礼上下文有胥
必有徒胥为什长故也腊人之类空有徒无胥者得
徒则足不假长帅故也食医之类胥徒并无者以专
官行事不假胥徒也
府史贾胥徒有无多寡各称其任
杂说自士以下皆有府史贾胥徒乃庶人之在官者
皆禄于公上其数不可以一端备所以五官之长府
六人史胥各十二人徒百有二十人与夫御史掌赞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5a 页 WYG0095-0264a.png
书其史则众甸师掌耕王籍其徒则多庖人之贾有
八职币之贾有四外是则角人之类有府无史视祲
之类有史无府医师之类有徒无胥乡大夫之类无
府史贾胥徒不特此也有奄有奚有士有庶子女酒
女浆之不同盖圣人设法岂有私意哉大抵其职或
有或无或多或寡各称其任而已
士多府史少
牛弘问刘炫曰周礼士多而府史少何也炫曰古人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5b 页 WYG0095-0264b.png
委任责成岁终考其殿最案不重校文不烦悉府史
之任掌要目而已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
介之迹皆属考功省官不如省事官事不省而望从
容其可得乎
府史与徒多寡皆得其宜后世则无撙节
官制云六官之中皆府少而史多而府又在史上唯
御史一官百有二十人特多而在府上盖御史掌赞
书其史则众犹甸师掌耕耨王籍䱷人掌以时䱷为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6a 页 WYG0095-0264c.png
梁其徒则多也大抵先王之于吏员宜少者不过增
之而使多宜多者不过减之而使少故方其宜少也
虽大宰之史不过三十人及其宜多也则以御史之
官而史至于百有二十人岂若后世之吏上自朝廷
下至郡县一切无撙节而徒使公私俱病也哉
官名
六卿非取天地四时为名盖欲钦承天道
杂说或问六卿取天地四时以别称号非也五行命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6b 页 WYG0095-0264d.png
官自四叔以来未之有改尧以四子配四时而羲和
二伯总岁之成舜之九官虽不概见禹水益火稷榖
盖依六府之序仲康中兴首征羲和世儒惑焉彼殆
以为若后世星官历祝云尔先王钦承天道对时育
物大臣实辅相之如之何而不重其责也鲧汩水性
刑用极典小雅讥刺日食山川之变本之卿士谷洛
斗而大子晋归咎于执政史墨亦云水官弃矣物乃
不育古之责公卿盖如此周衰天理之学不明燮亮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7a 页 WYG0095-0265a.png
失道秦之月令特为具文汉初有中谒者四人各职
四时盖亦不曰公卿之任太史公所谓近乎卜祝之
间主上优俳蓄之者和同天人之际岂其然乎
王者奉天建官故有天地四时之职
程氏曰王者必奉天建官故天地四时之职历二帝
三王未之或改所以百度脩而万化理也至唐犹存
其略其治时尚得纲纪小正后世官秩殽乱职业废
弛太平之功所以未至也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7b 页 WYG0095-0265b.png
六官惟大宰宗伯不言司
疏曰六官司徒司马司空皆言司以其各能一官不
兼群职大宰不言司者以其总御众官不主一官之
事宗伯亦不言司者以其祭祀鬼神鬼神非人所主
故也
周官命名各从其类
周礼之内宗伯之类诸言伯者伯长也以尊长为名
县师之类言师者皆取可师法者诸称人者若轮人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8a 页 WYG0095-0265c.png
车人腊人鳖人之类以其事名官言氏者有二种官
有世功则有官族若冯相氏保章氏之类族有世业
亦以氏名官若桃氏为剑筑氏为削之类是也诸称
司若司裘司市之类言司者皆是专任其事事由于
已故以司言之也典妇功典丝枲之类言典者出入
由已课彼作人故谓之典也诸称职者谓若职岁职
内职币财不久停职之而已凡云掌者有三义一者
他官供物已则暂掌之而已若幕人供帷幕幄帟掌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8b 页 WYG0095-0265d.png
次张之类二则掌徵敛之官若掌皮掌染草之类是
也三者掌非己所为则掌节掌固掌疆本非已造废
坏则脩之而已自外不称典司职掌者皆是逐事立
名以义诠之可晓也
官有常名有异名
陈氏礼书曰古者有常名有异名内而为比长闾师
族师党正州长乡大夫此常名也及任以师田之事
则为军将师帅卒长两司马公司马此异名也外而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9a 页 WYG0095-0266a.png
为公侯伯子男此常名也及属之以连帅属法则为
属长连帅卒正州伯此异名也古者什伍之法于州
乡则联其民于师田则联其徒于领卫则联其官故
能以中国为一人而无内患为连属卒州以连其国
为长帅正伯以联其人故能以天下为一家而无外
虞苟有其人则事举诗曰四国有王郇伯劳之是也
苟非其人则事废诗曰卫不能脩方伯连帅之职是
也然周礼伯皆称牧者盖自内言之则屈于二伯故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9b 页 WYG0095-0266b.png
称牧周官大宗伯八命作牧曲礼九州之长入天子
之国曰牧是也自外言之则伸于诸侯故称伯王制
谓方伯之国是也
官序
周礼序官之法有二
疏曰凡六官序官之法其义有二一则以义类相从
谓若宫正宫伯同主宫中之事膳夫庖人外内饔同
主造食如此之类皆是类聚群分故连类序之二则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0a 页 WYG0095-0266c.png
凡次序六十官不以官之尊卑为先后皆以缓急为
次第故宫正之等士官为前内宰等大夫官为后也
周礼序官于前列法于后
中义云天地四时之官各列其属之秩数于前者周
之制令也其员之多寡官之隆杀皆与事称不可以
损益也然后礼乐政刑行而不悖焉若其所掌之法
则周之敕令也故列之于后焉
官属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0b 页 WYG0095-0266d.png
六卿官属错综互见事必相关
杂说太史而下掌六典八法八则八柄宜属于天官
而乃属于春官司勋掌六乡之赏地宜属于地官而
乃属于夏官大行人小行人司仪掌客宜属于春官
而乃属于秋官大仆掌诸侯之复逆小臣掌三公及
孤卿之复逆御仆掌群吏之逆及庶民之复宰夫既
已掌之则大仆而下宜属于天官今乃属于夏官宰
夫掌治朝之位而司士正朝仪之位宜属于天官今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1a 页 WYG0095-0267a.png
乃属于夏官地官掌郊圻之事凡造都邑建社稷设
封疆分州里司徒既掌之矣而掌固司险掌疆候人
乃属于夏官如理财事自大府至掌皮尽𨽻于天官
则凡财用宜若悉领于冢宰而泉府廪人仓人乃见
于地官自膳夫至腊人不过充君之庖者而悉领于
冢宰至于外朝百官之廪禄府史胥徒之稍食番上
宿卫之廪给其费甚广而外内朝之冗食亦见于地
官稿人自内司服至屦人凡王宫服饰之用既属于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1b 页 WYG0095-0267b.png
天官司服掌外朝之服司常典瑞巾车之官则属于
礼官如各得以自用其财而不关于冢宰是犹本朝
三司使以河渠案付之都水监甲胄案付之军器监
政恐无以撙节之先王之设官分职错综互见事必
相关往往举事六官皆在职焉此最设官之善意春
秋时叔孙豹卒杜泄将以辂葬季孙不从杜泄曰夫
子受命于朝而聘于王王赐之辂复命而致之君不
敢逆王命而复赐之使三官书之吾子为司徒实书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2a 页 WYG0095-0267c.png
名夫子为司马与工正书服孟孙为司空以书
勋今死而不以是弃君命也书在公府而弗以是废
三官也诸侯之国惟三卿一人受赐而三卿皆与焉
从周法也后世设官不与古同礼官专治礼刑官专
治刑兵官专治兵财官专治财兹不相关虽有遗失
他官不能相撙节而废旷始多乃知周官之深意
六官之属各六十举其成数
杂说六官之属各六十周天之数也治官之属六十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2b 页 WYG0095-0267d.png
二教官之属七十九礼官之属七十一政官之属七
十刑官之属六十有六而小宰皆曰六十举成数也
考工记官凡三十而辀人不与其数者一器而工聚
焉车为多故也
官长
六官之中又各有长兼有以卑而统尊
杂说六卿为六官之长每官中又各有长若大府治
藏之长司市市官之长大司乐乐官之长司甲兵戈盾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3a 页 WYG0095-0268a.png
官之长如此之类其事甚多又且如甸师主共野物官之
长已下兽人等中士甸师乃是下士大史史官之长已下
内史中大夫大史是下大夫 杂说周礼甸师下士地得
为兽人中士之长大史下大夫得为内史中大夫之长兼
其间以卑而统尊极有深意存乎其间如前汉元封五年
置部刺史秩六百石二千石不法皆得以六条察之
官联
六官互相联属须相参看方见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3b 页 WYG0095-0268b.png
杂说周礼之书六官分职合之则有所总散之则有
所司其关节脉理皆自相应只去大司徒上看荒政
未尽若遍考六官则荒政秩然可见且如散利须是
考大府内府外府凡掌财赋之官所藏可以见且如
薄征须是考九职九赋九贡可以见薄征且如缓刑
须是考司寇所掌之刑方始见得缓刑自此以后莫
不然互相关通小宰有官府之六联须相恭看方可
唐虞成周之官分职联事汉唐之世职位紊乱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4a 页 WYG0095-0268c.png
杂说制官之法职不分则紊乱无统事不联则审察
不精无统则多废事不精则多败事如人之一身耳
听目视手举足运虽各有所司而血气脉理之相通
而无捍格故能安乐而无危关节之间一毫阻滞则
病随作矣唐虞之时百揆四岳州牧侯伯截然有纪
序条目不相侵紊彼羲和掌四时之政于四方国有
大政得与内朝更相恭议至于司空总齐百揆理固
宜然而皋陶刑政官得以陈谟与启沃之事伯益农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4b 页 WYG0095-0268d.png
官得以赞禹与师旅之事后夔乐官得以教胄子与
教导之事典谟简古其事不详意亦可见若夫周官
六典其详可得而闻矣盖其典治典教典礼典政典
刑典事各司其司各职其职内外大小莫不专一此
乃其官职当然耳而其官府之有联以合邦治以祭
祀宾客丧荒军旅田役敛弛之事六官皆得恭议焉
大宰兼统六典即唐虞司空之任也然司徒掌教起
徒役则肄之司马掌兵论官材则肄之大宗伯掌礼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5a 页 WYG0095-0269a.png
教导学校之事亦肄之非特此也在内则为六卿在
外则为六乡之大夫国家有警则为六军之将益见
当时制官关节脉理未尝不相通如此汉兴去古未
远此意犹存南军虽掌于太尉而兵不在焉四方章
奏虽上于御史大夫而生杀予夺之权不在焉惟宰
相兼军国之权故汉世宰相之权甚重以其无所不
统也九卿各率其职虽散而不相属然有议论下而
博士之微犹得恭议凡有诏令御史大夫下相国相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5b 页 WYG0095-0269b.png
国下诸侯王御史中丞执法下郡守故外内无捍格
凡有政事御史中丞司𨽻校尉得以紏举百寮丞相
司直亦得察举丞相不法故上下无壅蔽甚者宿卫
小臣亦得使之恭议朝事至武帝之末既分丞相官
属为二丞相之权汉人不置太尉大将军掌兵因得
以自便是故霍光以大将军尽兼军国事因冠以司
马尚书之号朝廷大事尽归一人废立之变丞相不
知何望于事之交相议论也唐世任官之法虽职事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6a 页 WYG0095-0269c.png
相联属而又名位不正权柄不出于一人各以私意
行乎其间其弊有不可胜言者盖唐初以三省之长
共议国政六部各以其职事故小大不紊以天下之
事三省之长相与议论六部亦为之恭议焉奈何以
宰相品位崇重不欲轻以授人常以他官居其职如
吏部如秘书监如太子詹事等皆非宰相职三省之
长无人焉资望之浅而两不相服权柄分而智术任
虽求以通之乃所以不通也君子反覆汉唐之事乃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6b 页 WYG0095-0269d.png
知建官之制其名位之不紊权柄之不移职分统而
情意交通者自唐虞以来惟成周知之矣读大宰者
可不深考
六官相联举事又有逐官属中各相联处
杂说丧纪之事宰夫与职丧帅官有司而治之天官
联夏官也廛人皮毛筋角入于玉府地官联天官也
量人与郁人受斝历而皆饮之春官联夏官也乡师
考司空之辟又涖匠师地官联冬官也大司徒教民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7a 页 WYG0095-0270a.png
附于刑者归于士地官联秋官也司常赞司马颁旗
物春官联夏官也巾车入赍于职币春官联天官也
稍人听于司马县师以司马之法作之地官联夏官
也其大要如此又有逐官属中各自相联处皆不可
尽举可以类推也
兼官
冢宰兼三公三公兼冢宰
胡康侯曰春秋书宰周公者以冢宰兼三公也古者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7b 页 WYG0095-0270b.png
三公无其人则以六卿之有道者上兼师保之任冢
宰或阙亦以三公下行端揆之职禹自司空进宅百
揆又曰作朕股肱耳目是以宰臣上兼师保之任也
周公为师又曰位冢宰正百工是以三公下行端揆
之职也所以然者三公与王坐而论道故难其人而
冢宰揆百官均四海亦不易处也
三公兼六卿
东莱曰贾氏正义云案顾命太保领冢宰毕公领司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8a 页 WYG0095-0270c.png
马毛公领司空别有芮伯为司徒彤伯为宗伯卫侯
为司寇则周时三公兼六卿三公无职六卿则有职
者也三公论道而六卿行道者也以三公兼六卿合
本末精粗于一原可离非道也
不特三公兼官群有司亦兼
杂说禹以司空兼百揆周公以冢宰兼太师太史司
寇苏公以公爵兼司寇司寇又兼太史史佚为成王
太史而使作策是太史又兼内史毕公以太师保釐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8b 页 WYG0095-0270d.png
东郊而召公太保率西方诸侯是二伯兼乡老古人
官不必备惟其人岂特三公哉
周官自三公至府史胥徒皆是兼摄
太平经国书云或问自太宰至旅下士其为官凡六
十有三而为府者六为胥与史皆十有二而为徒者
百有二十何也曰此皆兼官也专官行事则不足兼
官行事则有馀矣盖自唐虞以来禹以司空而兼百
揆羲和以二子而兼四岳及舜二十二人之治则四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9a 页 WYG0095-0271a.png
岳实一人兼之古者官不必备惟其人而已有其人
则备无其人则兼是以周官之作实仿唐虞之制而
官事不摄吾夫子所以深责管仲变先王之法也以
二公言之召公为保周公为师而太傅无有焉二公
实兼之也周公既没召公为保而太师太傅无有焉
召公实兼之也不惟此也三公而下实有三少当时
不见其人召公又兼之盖一人之身而兼七职矣抑
不惟此也当是时三公三少既难其人而六卿之官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19b 页 WYG0095-0271b.png
亦不必备周公以三公兼冢宰召公以三公兼宗伯
苏公以三公兼司寇毕公毛公以三公兼司马司空
惟成王之季年芮伯彤伯卫侯专领司徒宗伯司寇
之职其馀大抵皆兼官也其大者犹兼而况于百官
群有司乎故尝以周礼考之二乡则公一人是三公
兼乡老也一乡则卿一人是六卿兼乡大夫也军将
皆命卿是六卿又兼六军之将也甚者太公以太师
而兼司盟之职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是也苏公以三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0a 页 WYG0095-0271c.png
公而兼太史之职太史司寇苏公是也故夫六官之
中以春夏秋冬为通率以多少相乘除大约一官凡
五百人则六官凡三千人而其兼行权摄意其必相
半焉是以局分不必设府史胥徒不别置虽置而其
数未尝过滥也且不见乡老遂师而下乎府史胥徒
俱无何独于天官冢宰而疑之也若无专官行事势
宜多而不宜省则䱷人与甸师其徒皆三百人而春
官御史其史则百有二十矣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0b 页 WYG0095-0271d.png
六官府史胥徒只食一万九千夫自可给不为冗况兼
权在外
太平经国书或曰徒即今之当直驺从也胥即今贴
司也史即今掌文书者府即今架阁主管守籍者以
太宰一官论之自太宰至宰夫卿一中大夫二下大
夫四上士八中士十六下士三十二官若是其众只
用徒百二十人不知如何用得过了可以得一一使
令何也又不知一项是何等人抑不知于何处𤼵调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1a 页 WYG0095-0272a.png
耶抑更番耶抑长充耶若发调则何处而发调若禄
食何处而取给其𨽻于官耶抑免其家徭役耶抑不
免耶详考五官之属合管卿几人大夫几人上士中
士下士几人府史胥徒若干以周之时财赋经费若
此而官属乃如是之多殆不免有冗官之患矣故杜
佑作通典亦云成周之官六万三千六百七十五员
其广若是多耶若一从其数则所入不足以供所费
设或不然缺一官而废一事将又不可也曰府史胥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1b 页 WYG0095-0272b.png
徒盖九职中间民无常职转移执事者也以天官考
之凡二千六百九人奄人阍人内监等六十四人九
嫔世妇女御女祝女史女酒女浆女笾女醯女盐女
奚等共一千一十六人总食禄者三千六百八十九
人地官除山虞川衡司关司门等不可考者尚三千
馀人以天官为准通以三千六百人为额不限以兼
摄则六官凡一万九千八百人可赋田则给之田不
可赋田则给之禄其禄以百亩为差孟子曰下士与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2a 页 WYG0095-0272c.png
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耕者之所获一
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至下食五人庶人
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则庶人在官之禄凡五等也
今通以百亩为限则食禄一万九千八百夫王畿千
里之内提封百万井十一以供税则所入无限而以
一万九千八百夫田之禄以给庶人在官者何患不能足
哉而况于兼权者乎又况关市有税山林川泽有税
四方诸侯岁贡无限以之供郊庙宾客之费盖甚优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2b 页 WYG0095-0272d.png
矣或者疑其不能给殆未深考也何以言之百万井
之田为井九百万夫井税一夫则入于公者九十万
夫除其山林城池苑囿三分之二则收田税六万四
千井为田五万六千六百夫除其府史胥徒之食尚
馀三万七千以下夫也
古者公卿统六乡后世公卿不统州县而州县自给
杂说自乡老以至比长皆六乡之官古者羲和仲叔
分为四岳朝有大议必咨焉命之曰师锡于是乎取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3a 页 WYG0095-0273a.png
则寰内每𨽻所掌夏书六事出将盖乡一卿周制三
公下统二乡而六卿各治其一以倡九牧考之诗书
周公毕公以太师保釐东郊盖二伯兼乡老者方叔
涖中邦之帅则卿为乡大夫者与春秋传宋工师令
乡而司徒令遂管仲为齐士乡十五公与高国各将
其五虽损益非古而列国孤卿亦主乡事此所以中
外相维而治出于一也自秦置守郡自为监而内史
独治京师汉兴省郡监遣使分刺诸州尚放岳伯之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3b 页 WYG0095-0273b.png
意然内史如故武帝外置刺史各掌一官功别三辅
而特置司𨽻以察之由是郡国不𨽻公卿而京兆尹
至劾宰相东都之季州牧益重刘虞就拜太尉盖以
三公宠方镇魏晋以来上相乃兼督州事下同藩臣
失古意矣
周官职虽备事则兼摄
杂说六官大数曰三百六十然职事员数不止此而
已也以天官考之凡卿大夫命士三百五十馀人地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4a 页 WYG0095-0273c.png
官除山虞林衡司关司门不可考者尚四百馀人春
夏秋三官凡五百馀人凡六官中大略以春夏秋官
为准以多乘少皆以五百人为额则凡三千人其间
兼摄必相半矣何者先王因事而命官作史者因官
而分职以三公六卿论之六卿各掌其职宜若不可
兼而成王时周公以太师兼冢宰召公以公兼宗伯
苏忿生以公兼司寇故书洛诰云司徒司马司空由
是推之先王之制其职虽不可废其官亦未必一一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4b 页 WYG0095-0273d.png
有举其大略而言则土训诵训无它职事掌葛掌染
草角人羽人之类止徵一物则其无事时亦多矣军
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戎仆戎右有军旅则用之田祝
田仆有田猎则用之有丧纪则用夏采丧祝有盟会
则用诅祝建邦国则用土方氏远方民来则用怀方
氏先王岂以禄无用之官而待有事然后用之哉亦
于临事则兼摄尔盟府命士也而太师兼之所谓载
在盟府太师职之是也作礼者以其职不可废故各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5a 页 WYG0095-0274a.png
设其官职以待智者决择尔又六卿每卿内治一宫
外兼一乡而周官每乡卿一人每宫卿二人若是者
皆非实事也齐桓令国子高子各率五乡晋景公命
士会将中军且为太傅命韩厥将新军且为仆大夫
晋悼公令戎御属校书司右属司士皆古制也
杂说书言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亦克用乂
今予小子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则周朝之官殆
不远过夏商而先儒谓三百六十职事有其官官有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5b 页 WYG0095-0274b.png
其人所谓卿大夫之数截然不可易故后人疑周官
之冗是不知兼权之义也存其职事之名以为天子
备官耳
官有特置亦有兼摄
杂说诸侯之上大夫卿者以上大夫为卿也周官言
太宰卿小宰中大夫则卿上大夫也以上大夫为卿
非特诸侯然也盖先王之意爵欲正其名也故官必
特置禄欲省其费也故职或兼掌然治在所合者虽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6a 页 WYG0095-0274c.png
大不必特置若三公九卿之类是矣事在所专者虽
小不可兼掌若蝈氏射鸟氏之类是矣岂尝有所拘
哉亦惟其称而已管仲以官事不摄而孔子非之者
主掌者言之也威公欲官事无摄而孟子取之者主
置者言之也
诸侯入兼王朝官
杂说郑武公父子并为周司徒而国人荣之王夺郑
伯卿士而不朝至滕侯自以为我周之卜正见得诸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6b 页 WYG0095-0274d.png
侯入兼王朝官则以为重如此
虞周兼官
李方子曰皋陶刑官也而以教祗德伯夷礼官也而
折民惟刑周公三公也而下兼冢宰之职仲山甫宰
相也而兼任喉舌之司
世臣
杂说世臣之说自三代有之但古者有世臣无世官
始曰象贤世美皆一世之选盖伊尹之后有伊陟巫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7a 页 WYG0095-0275a.png
咸之后有巫贤太公之后有吕伋所以扶持国家者
未尝不赖之也至春秋之时世臣之说遂变而为世
官是以三家世为鲁卿六卿世为晋军田氏专齐宁
氏专卫盖自春秋以来所以治世官者甚严故使旧
族沦丧殆尽叔向所谓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
𨽻瑕禽所谓七世从王今皆为荜门圭窦世官沦丧
一至于此此无他世官之祸炽故世臣之说废也加
之春秋以后三家并晋田氏并齐时君世主力创此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7b 页 WYG0095-0275b.png
事一时所用尽皆新进倾巧朝夕之人乡时所以扶
持国家者殆无其人甚者相他国之人如秦张仪相
楚齐孟尝相秦国君不自信其臣而取之他国之人
世臣贵戚危不自保而匹夫徒手敢相倾夺范睢蔡
泽猎取秦相世臣沦丧至此极矣此岂非惩于世官
之弊而遂废世臣耶盖尝论之孟子亲见当时禄去
公室政在私家之祸自夫人观之岂敢复以世臣为
论然孟子与齐宣王论故国必曰有世臣者盖世族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8a 页 WYG0095-0275c.png
沦丧士大夫无自保之意今日不用于秦则明日又
倾而之楚天下务以倾巧相夺而国家无所凭藉孟
子深察乎此故汲汲于告宣王也故曰国君进贤如
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与孟子之意以
为不得已而用疏远之人当详其贤否苟倾巧相夺
之人宜勿用也不独此也如论人君不当视臣如犬
马草芥其意可知矣惜乎孟子之说不行而秦人益
甚身为天子而子弟为匹夫况于立功之人乎是以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8b 页 WYG0095-0275d.png
匹夫横行三代未之有而秦始有也汉惩此弊封建
五侯子孙世袭及后嗣渐至黜削作左官之律设附
益之法哀平之世功臣子孙生为庸𨽻死填沟壑班
氏所谓王莽知中外殚微本末俱弱生其奸心无所
忌惮者此也孟子之论非深于治乱之势者何以知
此王通曰周之封建诸侯有社稷焉汉之郡县牧守
有子孙焉亦孟子之意
官必世守欲吏民相知以心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9a 页 WYG0095-0276a.png
李太伯曰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善人为邦
百年可以胜残去杀矣先王建官必世守之所以久
于其道而天下化成也汉文景至武帝之初国家无
事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姓号仓氏库氏是也然
则古之治天下皆如此乎吏之于民必相知心然后
治也吏知民心则明明则政平矣民知吏心则信信
则令行矣欲相知心岂一朝一夕而可哉上下未相
知或知之未久遽委而去之后来者亦如此则是吏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29b 页 WYG0095-0276b.png
未尝知民心民未尝知吏心吏以所治为傅舍民视
所属如过客官何以脩众何以服哉 胡康侯曰帝
王不以私爱害公选故仕者世禄而不世官任之不
以其贤也使之不以其能也卿大夫子弟以父兄故
而见使则非公选而政由是败矣上世有自耕野钓
渭擢居辅相而人莫不以为宜伊陟象贤复相太戊
丁公世美入掌兵权不以世故疑之也崇伯殛死禹
作司空蔡叔既囚仲为卿士亦不以其父故废之也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30a 页 WYG0095-0276c.png
惟其公而已矣及周之衰小人得政视朝廷官爵为
己私援引亲党分㨿要途施及童稚贤者退处于荜
门老身而不用公道不行然后敌国侵陵国家倾废
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或曰世卿非礼裳裳者华
何以作乎曰功臣之世世其禄世卿之官嗣其位禄
以报功也故其世可延位以尊贤也故其官当择官
不择人世授之柄党与既众威福下移大奸根㨿而
莫除人主孤立而无助国不亡幸尔春秋于周书尹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30b 页 WYG0095-0276d.png
氏武氏仍叔之子于鲁书季友仲遂皆志其非礼也
封建
古人封建内外无轻重之偏
东莱曰古者封建诸侯非不得已禹会诸侯于涂山
执玉帛者万国周之时尚千七八百国岂皆不得已
哉封建之法极好古者内诸侯禄外诸侯嗣内外既无
轻重而又常出入迭为之古者列国之卿命于天子
而诸侯每岁贡士以贡士之贤否为赏罚或益爵或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31a 页 WYG0095-0277a.png
削地夫天子之卿既布在诸侯之国而诸侯之士又
在京师岂非封建之良法哉后魏徙都洛而旧人皆
在邺北不得为京师京官终身迁转不过白直终成
六镇之乱此不知内外之势者也唐藩镇之祸亦以
节度皆得自辟置乌重胤到河阳未几月而石洪温
造之徒尽为罗之而韩昌黎且在董晋幕下此皆不
知古人贡士之意若依古封建岂有弊哉 胡仁仲
曰古者分天下有德有功者以地而不敢以天下自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31b 页 WYG0095-0277b.png
私于是有百里七十里五十里不能五十里邦国之
制焉于是有君朝卿大聘大夫小聘王巡狩述职之
礼乐法度焉于是有千雉百雉三之一五之一九之
一之高城深池焉于是有井邑丘甸县都之夫数焉
于是有十乘百乘千乘万乘之车数焉于是有伍两
卒旅师军之制焉于是有卿大夫司徒乐正取士之
法焉邦国之制废而郡县之制作矣郡县之制作而
世袭之制亡矣世袭之制亡而数易之弊生矣数易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32a 页 WYG0095-0277c.png
之弊生而民无定志矣巡狩述职之礼废而上下之
情不通考文案而不䆒事实信文案而不任仁贤其
弊有不可胜言者矣城池之制废而禁禦暴客威服
四夷之法亡矣夫家之法废则民数不可详矣民数
不可详而车乘不可出矣车乘不可出而军师不隐
于农矣军师不隐于农坐食者众而公私困穷矣故
制井田所以制侯国也制侯国所以制王畿也王畿
安强万国亲附所以保卫中夏禁禦四夷也先王建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32b 页 WYG0095-0277d.png
万国亲诸侯高城深池遍天下四夷虽虎猛狼贪安
得肆其欲而逞其志乎此三王为万世虑禦四夷之
上策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孔子所以书之于习坎
之彖也城郭沟池以为固孔子所以答言偃之问也
自秦而降郡县天下中原世有戎狄之祸矣甚哉秦
皇李斯君臣之不仁也除封建蔑帝王明德之裔绝
公侯名臣之世郡县天下欲私专其利也夫诸侯之
兴自生民之始黄帝之际有未如制者则不可知然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33a 页 WYG0095-0278a.png
天运方泰及禹平水土同九州分五服齐之以长道
之以师公侯伯子男各有定制无得踰越者矣夏商
之季天下纷乱汤武起而治之闻无一物不得其所
矣未闻纵释强大诸侯而不裁正之也谨以天下之
图按之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先王之制州建二
百一十国则九州千八百国之君乃自古诸侯之本
数也而涂山之会称万国者犹周王八百国之君而
云抚万邦也圣人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33b 页 WYG0095-0278b.png
矣封建诸侯仁政之大者也秦人专利除封建郡县
天下天运方否自是而后圣人之道不行人君莫不
蓄独擅天下之心故袭用郡县之制而不能革也吁
一蓄独擅天下之心已亡王道之本修德用贤力行
善政差可不大乱而已岂有三王之至治哉天下之
大不与天下共一人不好善则天下之贤材尽废寇
盗蜂起外患凭陵所至如堤溃河决杀人盈天下郡
守县令莫之能禦也而国随以亡譬如人之死于锋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34a 页 WYG0095-0278c.png
刃压于岩石溺于风涛非天命之正者忠臣痛焉故
周之建国自后稷也商之傅世逮桀宋也夏杞有后
至楚悼王而后息也是三代者经历变故而宗庙血
食咸二千馀年岂若秦隋卒暴汉唐亡则绝世乎有
天下者盍监秦否而倾诸
周礼集说 卷首下 第 34b 页 WYG0095-0278d.png
周礼集说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