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正集-元-吴澄卷六十二

卷六十二 第 1a 页 WYG1197-060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吴文正集卷六十二
             元 吴澄 撰
  题跋
   题遗方生
生物有一本而无二统恩义有相夺而无兼隆此理也
亦礼也理者吾心之所固有礼者古训之所昭垂世有
不幸当人伦之变而不得以蹈天理之常则权其轻重
卷六十二 第 1b 页 WYG1197-0604d.png
而处之以复于正俾于心而安于义而可斯巳矣或事
势无可柰何而不能然将泯默抱恨以没齿宁复敢宣
之于口以语人也此其志之可悲者夫若士宗义之
二姓亦人伦之变常者也宗义宜如之何曰从陈族之
长择一人后其舅而巳归于方倘无人可以为后则于
方氏家岁时为墠以祭其舅至终身而止如是其亦庶
几乎噫东晋以后南北分裂果何等时耶而当时犹有
专攻礼学之士稽诸礼疏所引通典所载可见也亦且
卷六十二 第 2a 页 WYG1197-0605a.png
间有通达礼意之妇人焉以今日文物盛多之会承前
代义理大明之馀曾谓无一学礼者哉噫
   题萧道士父示儿诗后
身为道士弗获养亲于亲之生日馈尊酒亲心惊喜作
示儿诗传至予所遂为古今世变而发一嘅夫道也者
父子之亲居其首汉初以老氏清静之教为道而古圣
人设司徒以教人伦但名儒家不得预道之名列在道
流之下虽然老氏言道亦曷尝废父子之伦哉其后出
卷六十二 第 2b 页 WYG1197-0605b.png
家弃亲一效西竺而曰道士固如是乎因子之有馈父
之有诗而知民彝之不可泯也是以识于其诗之左方

   龚德元诗跋
龚德元诗巳窥简斋门户阔步勇进由是而升堂焉而入
室焉可也
   题李伯时九歌后
往岁洪守毛侯以所藏李伯时画九歌诗本见示予为
卷六十二 第 3a 页 WYG1197-0605c.png
作跋语及歌诗今谭观又持此画至岂能复措一辞得
善书人写予旧跋诗于后可矣然世之好者好李之画
而巳非好屈之文也谁更论原之心哉予言赘疣尔
   跋朱文公与程沙随帖
朱子手笔人得之者固多此书与沙随程先生其间质
正孝经疑义及易疑义则非泛泛往复之书比也沙随
先生经学精深朱子多取其说于朱为丈人行故朱子
以师礼事之书中所质孝经之疑程答书云近见玉山
卷六十二 第 3b 页 WYG1197-0605d.png
汪端明亦谓此书多出后人附会朱子然其言载之于
孝经刋误夫朱既不自足而质之于程又不自有而推
之于汪前哲为学取长于师友而不自恃盖如此
   题王晋初所藏画
予每见好画为程子之戒不敢收蓄今观晋初所宝颇
乐而玩焉岂亦犹有猎心也欤
   跋朱子庆元巳未十二月四日与益公书
圣贤之道不幸不行于当时犹幸其得明于后世也朱
卷六十二 第 4a 页 WYG1197-0606a.png
子以庆元庚申之季春卒此书贻丞相益国周公乃巳
未之季冬相距四月尔当时伪党之禁如燬殆甚匡人
桓魋之厄及至我朝表章崇尚与元圣俱何其幸欤虽
然尊其道在乎上明其道在乎下上之人尊之则至矣
下之人亦或明之否乎夫见此遗墨而爱重焉者爱重
其道也朱子之道岂系此遗墨也哉有巳陈之迹有常
新之心舍其巳陈而得其常新朱子之所望于来今也
   跋地理书后
卷六十二 第 4b 页 WYG1197-0606b.png
大山山人手地理书一卷来叩予阅之有旧术焉有新
术焉掇拾青囊之绪馀为是详说者也抑闻青囊不如
黑囊山人得之青囊之详说而加以黑囊之巧视大而
不遗千里微而不差一毫虽昔之杨曾复生不过如是
而巳山人为谁吾里中故人之子袁其氏
   题李襄公槐图后
人与物异类也而同生天地之间其气固流通而无间
治世之人康乐而物之生也亦丰荣末世之人劳瘁而
卷六十二 第 5a 页 WYG1197-0606c.png
物之生也亦凋耗大而关于一世之盛衰者如此小而
关于一家之隆替者盖莫不然观田氏之荆足以验其
家之雍睦观高氏之柳足以兆其家之贵显观王氏之
槐而知其后之必为三公也一气之流通自然而然者
江宁李氏宋南渡前仕宦之多甲于一郡太师襄国公
讳宗庆历六年进士内仕至宝文阁待制外仕至西京
留守高阳关路安抚使子六丧其一存者五公手植槐
一株垂三百年柯叶扶疏一干而五枝第四枝尤茂公
卷六十二 第 5b 页 WYG1197-0606d.png
之五子曰中奉大夫参曰光禄大夫路曰参知政事回
曰通直郎耕曰奉直大夫若通直官最卑而儒业之传
续至于今不坠槐枝之独茂若相应云通直之子泽其
孙继勋其曾孙如德其元孙弥堂来孙钧淳祐十年进
士官至承直质资纯雅明六书正俗字之讹承直二子
养源繇路教授得县主簿养浩不仕东桓楙彬森楚其
六孙也俱俊秀可以世其科至元间予客金陵及识承
直既而识其诸孙获观画史所写襄公槐葱郁可爱窃
卷六十二 第 6a 页 WYG1197-0607a.png
谓类同气之相感应也其理异微物之应者气动志也
人之感者志动气也承直诸孙才矣傥其臻于体信达
顺之道而不局于言语文字之学则一身之和一家之
和煦妪充溢无物不欣欣焉槐其一尔应而复有感感
而复有应李氏之隆殆不止如今所观然此未易为寡
见謏闻者道也尚因予言而究极之哉夫如是承直其
有孙矣乎
   跋陈氏邱陇图
卷六十二 第 6b 页 WYG1197-0607b.png
中原之族坟墓至今犹古也南土之葬坟墓得聚于一
处者鲜矣盖其偏方土薄水浅之地不得不然虽仁人
孝子之心有所甚不安而卒亦莫能变其俗者其说甚
长未易一言尽也庐陵陈君景福宦游无宁日始家于
吉后寓于赣葬其母于赣每以二亲之葬不得合一为
戚又以不能在家守坟墓为忧形而于图时一展视声
而为赋辞极悽惋藉是聊以塞其戚纾其忧此其中心
孝慕之诚不能自巳者也仕东广宪府上事于台予在
卷六十二 第 7a 页 WYG1197-0607c.png
金陵见其所绘之图所作之赋恻然悯之而不能为之
谋也噫古者仕不出乡不得巳而去坟墓则踰境必哭
以丧礼处之今四海一国无踰境之事矣然宦游去家
之远几同昔人去国之悲终身为田舍翁浮沉闾里则
可苟有四方之志者其悲殆不能免固末如之何也巳
陈君姑俟他日宦成而游倦息肩赣寓母坟旦旦在目
父葬不出三百里外时往拜扫无难也四时祭祀得如
常礼而于心无不安焉于斯时也此图此赋焉攸用
卷六十二 第 7b 页 WYG1197-0607d.png
   题李太白墨迹后
昔年尝观谪仙所写爱酒大梦二诗喜其豪宕迈逸因
叹其仙才美但意其于仙道或未之闻人颇不满吾言
今又获观元丹邱歌墨迹神奇鬼怪尤怪其然其然信
乎超出八极之表矣呜呼世亦安得复见斯人哉仙才
也夫仙才也夫
  题耆英图后
至治壬戍上距元丰壬戌二百四十一年矣至今尊慕
卷六十二 第 8a 页 WYG1197-0608a.png
洛社耆英何也韩潞二相元勋硕望极品大臣重厚谦
降略无一豪富贵态同会九老里居常流尔而温温接
待未尝懈慢盛德如此其位冠一时名香后世宜也小
器易盈之人名位未崇骄倨巳不可近视二公相度
为何如哉癯然一寒坐次最下者不𢾗年间亦踵韩潞
相业无他德相似也
   跋赵子昂书麻姑坛碑
颜鲁公麻姑坛碑在吾乡旧碑为雷所破重刻至冉字
卷六十二 第 8b 页 WYG1197-0608b.png
体浸失其真今观赵子昂所书妙笔也颜字赵字并出
于王或劲正如端笏重臣或俊媚如时妆美女二者各臻
其极然颜学王而字与王异赵书颜记而字与颜异非
深造阃域不能知也后之君子必有工于评者刘时中王
岂岩俱学书而善书此帖赵以畀刘刘以畀王盖其所
好所识相伯仲也是以转相授受云
   跋洪母熊氏传后
翰林学士元明善作临川洪耕母熊氏传明善于人不
卷六十二 第 9a 页 WYG1197-0608c.png
轻许其文不易得有此特笔洪母盖贤矣哉书者翰林
承旨赵孟頫篆者集贤大学士郭贯允谓三绝澄与耕
同郡故识其后云耕今提举江西等处儒学
   题汤教授复学田诗后
升学沙洲之田近年有权势者夺取以畀其下一时职
教者甘心奉之在后竟不复问无它罢婹者不能畏懦
者不德亦或因之为奸利者有焉今教授汤君至慨然
以剔蠹刬敝为巳任谋复其所失要路有人主之于其
卷六十二 第 9b 页 WYG1197-0608d.png
上故其复之也始虽甚难而卒若易田既复诸儒咸喜归
功于教授作诗以美之教授曰上官之赐也吾何力之
有噫汤君之于是事能有功而不自有其功是可嘉也
其善不可以不书故书于诸儒美诗之后
   题赵子昂临兰亭帖后
冯昌大世扁仓之业而书羲献之字以赵子昂今之羲
献也得其所临兰亭帖宝之如金玉其伎艺家之清流
也巳
卷六十二 第 10a 页 WYG1197-0609a.png
   题皮畴小字四书后
皮畴病在膏盲而其父以其所写小字四书示予父之
慈宜速求善医善药以疗畴之病俟病愈予有与之言

   跋牟子理感论
或毁仲尼吾徒曰人虽欲自绝曾何伤于日月乎世有
谤佛之人使佛之徒能如吾徒一语足矣奚事多言疏
山云住师寄示此编予观之盖近时所撰牟子者寓言尔
卷六十二 第 10b 页 WYG1197-0609b.png
非真有是人也
   跋张丞相护佛论
宋东都之季南渡之初儒而最通佛法者有二张焉丞
相啇英侍郎九成也今观侍郎之言精神飞动不作佛
说而能使人恬不自觉以入于佛若丞相此论则厉声
色与人争辨矣不知二张于佛所得孰深住师其以告
我噫人苟知佛法如天又何以护为哉
   跋章贡严盾书说
卷六十二 第 11a 页 WYG1197-0609c.png
书经惟后晋增多二十五篇之文明白晓易其先汉伏
生所传者则诘屈难读章贡严盾笃志嗜经博览深探
于书有说略述梗槩如金屑花片虽未底浑全然尝鼎
一脔巳可知巳予也犹愿睹其书之成
   跋黄县丞遗迹后
宋乐安县丞黄先生特科出仕清介自持晚节避世不
污全名以殁宋末之小官能如是者鲜矣予尝客其门
耳闻正论不一观所著辞章槩可见其志操此编自述
卷六十二 第 11b 页 WYG1197-0609d.png
先世名字行次生死年月与其葬处施及傍亲外戚盖
唯恐子孙日远日忘而有所不知也孝慈敦睦之情蔼
然溢乎笔墨之外其厚于伦纪为何如哉又欲效柳子
厚作先友记肇端而不及竟其叔子革谓先君手泽唯
此仅存将刻石以贻永久俾世世适长孙掌之几不坠
遗予反覆三而嘅前脩之不可复见也欷歔而识其卷

   题东溪耕乐图后
卷六十二 第 12a 页 WYG1197-0610a.png
至治癸亥赵公季明偕予待命翰苑其年四月季明至
官迨秋遄以疾去六月予始至官越三年泰定乙丑秋
亦以疾去予家于野农夫晨夕杂处丙寅之春留邑偶
值连日雨喜膏泽沾足土脉愤兴思欲归视畎亩犁锄
之事阻泥泞未行有客来自许昌携示东溪耕乐图图
后系以季明诗赋四篇玩诵之馀悠然有契于心耕田
歌谙练农业可与豳风七月并传能忧众人作苦之勤
又乐一巳田居之逸忧与人同乐非已独庶几先天下
卷六十二 第 12b 页 WYG1197-0610b.png
而忧后天下而乐者乎顾予老病无用虽不获久相从
于玉堂云雾之间继今倘遂北游共谈稼穑于东溪烟
雨之外亦此生一快也
   题兰亭临帖
用剡溪纸临兰亭诗序字法虽与他本不同好事者俱
收并蓄亦可以充宝玩之一若必欲追考其所由来则
不可知矣
   跋临本兰亭
卷六十二 第 13a 页 WYG1197-0610c.png
兰亭真迹不在人间所传临本不一以上十纸字体各
殊互有优劣有眼人择其逼真者而学之斯可矣
   跋徐佥书御制后
豫章徐可携示宋思陵所赐徐佥书俯宸翰一幅及佥
书之仲子榕所受诰命两通此其近祖宋初散骑常侍
铉则其远祖也徐氏历五代至宋南渡代有闻人鼎臣
师川俱以文学著名垂后不泯于今犹存前朝所赐先
世所受盖难矣可字可圣敦朴多艺能亦不忝其先者
卷六十二 第 13b 页 WYG1197-0610d.png
乎惜年踰五十而无嗣所存家宝其尚择族从中之贤
子而畀之哉
   题秦国忠穆公行状墓铭神道碑后
故太傅录国军重事开府宣徽使大司农太医院使赠
推诚佐理翊戴功臣太师上柱国秦国忠穆公西域竺
乾国人自少得侍禁密眷注甚隆历事四朝尊为国老
官至极品生荣死哀今临江郡侯其第五子也以公所
受制命及行状墓志铭神道碑萃成一编锓木以传夫
卷六十二 第 14a 页 WYG1197-0611a.png
公之行事国史载之矣而郡侯又显扬之若是者将俾
遐陬远民咸知公之盛德大业也呜呼秦公国之忠臣
郡侯家之孝子澄忝尝预史官见公一门忠孝之美乐
于道之是以识其编末公讳铁柯郡侯名益马云
   跋陈吾道赠言后
陈吾道善琴昔年尝听其声唯恐妨吾到空同之梦而
不欲闻自后尘缘不断混混埃壒中竟未能偿吾愿今
十有九年矣而吾道冉至无可掩吾之羞乃谓之曰吾
卷六十二 第 14b 页 WYG1197-0611b.png
且诣广成子所一见遄复子其携无弦之琴而来吾将
以无闻之耳而听当赏吾之知音不待黄金铸钟期也
   跋皮氏所藏兰亭
皮氏一门若尊若小俱知宝此子孙其将世有善书者乎
   题伏生授经图
伏生所授二十八篇真上世遗书也东晋后以增多之
书杂之今之儒者或莫辨别闇亦甚哉
   题采嶶图
卷六十二 第 15a 页 WYG1197-0611c.png
韩子曰当殷之亡周之兴武王周公圣也以天下贤士
与天下诸侯往攻之未尝有非之者伯夷叔齐乃独以
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耻食其粟而饿死夫岂有
求而为哉适于义而已圣人万世之标准也二子独非
圣人而自是信道笃而自知明特立独行亘万世而不顾
者也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韩子之言如此
后人复何言哉采嶶之歌其辞鄙浅盖好事者托之太
史公轻信而误取焉
卷六十二 第 15b 页 WYG1197-0611d.png
   题南庙王太尉礼神文
昔三闾大夫见楚巫乐神之歌鄙亵于是更定其辞九
歌是已今郡邑皆有东岳祠祠以王太尉配食崇仁县
南之祠尤灵异徼福者朝夕奔走太尉不知何时神尝
闻乡先生寺簿黄公云盖王文正公旦也文正公太平
宰相功在社稷泽被生民唯天书一事律以大人格心
之道不无憾焉扈从定陵东封岱岳恩升大尉其食于
岳祠也固宜友人吴俶作礼神文实寺簿公之说其辞
卷六十二 第 16a 页 WYG1197-0612a.png
雅则其祀匪淫亦屈原九歌类也江西等处儒学提举
司吏目彭寿缮写成帙而以示予为志卷末
   跋赵武德墓志后
赵书记神明之冑今为清门获睹其先世武德公墓志
百有馀岁周杨二钜公手泽如新犹可想见风流馀韵
呜呼天之未丧斯文与书记之不坠其世也可尚已
   题台山遗藁后
余读宋待制金陵李襄公诗至神宗挽词喟然叹曰君
卷六十二 第 16b 页 WYG1197-0612b.png
者臣之所天也资于事父方丧三年其义不亦重乎公
于君臣之义著矣当时文章妙一世者或有所不如何
哉夫诗以厚伦为本伦之不厚词之工也何取焉未闻
臣之于君而可薄也公其得诗之本与公之第五子通
直最工诗诗有唐人风致七言绝句尤长予于其家见
所谓台山遗藁吟讽累日志其左方而归之通直讳耕
字耕道
   跋江徵君书思无邪三字
卷六十二 第 17a 页 WYG1197-0612c.png
曹南江君玉藏其伯父徵君所书思无邪三字为家宝
古人诵诗三百者必达于政思无邪三字又三百篇之
纲要也君玉官于郡掾于台政俱可称其受用此家宝
者与徵君尝仕侯藩号观察使至元之间徵至帝庭以
直言忤时而退素名善书玩其心画亦可想见其人
   题孔桧图
孔庭古旧闻夫子手植叔世遭燬畴不为之感伤得
其烬馀或刻以为像或斲以为器尊之贵之爱之重之
卷六十二 第 17b 页 WYG1197-0612d.png
而又图写赞咏以相传播于以见鲁俗之厚也虽然圣
人所以遗后犹有大者也假诸物以像圣人之形未必得
其似求诸已以会圣人之心即可得其真也其可尊可
贵可爱可重盖超出乎形器之外岂徒一木之所遗者而
已哉有能思及于此否乎
 
 
 吴文正集卷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