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第 1a 页 WYG1252-016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篁墩文集卷十 明 程敏政 撰
奏议 表 策问
奏乞省亲
左春坊左谕德臣程敏政谨奏为陈情乞恩省亲事臣
原籍直𨽻徽州府休宁县人直𨽻沈阳中屯卫官籍由
进士除授翰林院编修历升前职窃思有父信原任南
京兵部尚书兼大理寺卿并母林氏俱在原籍居住臣
卷十 第 1b 页 WYG1252-0169b.png
自授官到今一十三年一向为因纂修史书经筵进讲
并随侍东宫殿下讲读不敢言私又无在外公差得以
便道回还省视不意今年七月初六日有弟敏行在家
侍养因身故臣父母俱年六十之上忽遭此变必难堪
处为此披沥衷情仰渎天听伏望皇上悯臣哀恳容臣
给假回还少尽父子兄弟之义省慰毕日依限前来供
职以图补报则臣举家生死无任感戴圣恩之至具本
亲赍谨具奏闻伏候敕旨成化十四年十月十八日左
卷十 第 2a 页 WYG1252-0169c.png
春坊左谕德臣程敏政本月二十日该通政司官于奉
天门奏奉圣旨准他去给与脚力著上𦂳来该衙门知
道钦此
奏乞终制
守制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讲学士臣程敏政奏为乞
恩终制事弘治十年五月二十四日有臣本府官奉巡
抚官劄付该吏部咨开内阁大臣因纂修书籍奏准起
复臣为副总裁官催臣起程者臣闻命惊惕不遑即时
卷十 第 2b 页 WYG1252-0169d.png
望阙谢恩讫伏念臣自前岁有母之丧荷蒙皇上谕祭
赐葬给驿还乡天地之恩无阶上报况兹纂修书籍正
臣职业但臣服制未阕哀疚之中莫由自效伏望皇上
矜悯许臣终制前来供职总裁之副非臣敢当分馆所
修愿竭驽钝臣无任陨越待罪之至具本专令家人亲
赍具奏闻伏候敕旨
奏考正祀典
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臣程敏政谨奏为
卷十 第 3a 页 WYG1252-0170a.png
考正祀典事臣闻古圣王之治天下必以祀典为重所
以崇德报功而垂世教淑人心也故有功德于一时者
一时祀之更代则己有功德于一方者一方祀之踰境
则己然犹欲以劝一时范一方而不敢轻议焉况先师
孔子有功德于天下于万世天下祀之万世祀之则其
庙庭之间侑食之人岂可苟焉而己必得文与行兼名
与实副有功于圣门而无疵于公议者庶足以称崇德
报功之意若侑食者非其人则岂惟先师临之神不顾
卷十 第 3b 页 WYG1252-0170b.png
歆将使典模范者莫知所教为弟子者莫知所学世教
不明人心不淑通于天下而施及后世其为关系岂特
一时一方之可比哉迩者言官欲出文庙从祀诸贤之
有罪者诏礼部集议臣愚亦在预议之列疑其所言尚
有未尽而议者相持惮于改作臣考之于书揆之于心
不敢妄为异同谨画一条陈上渎圣览伏乞皇上丕显
文谟主张斯道仍下礼部通行集议采而行之一洗前
代相习之陋永为百世可遵之典使世教有兴起之益
卷十 第 4a 页 WYG1252-0170c.png
人心得趋向之公其于治道未为无补谨具奏闻
一唐贞观二十一年始以左丘明等二十二人从祀
孔子庙庭盖当是时圣学不明议者无识拘于旧
注疏谓释奠先师如诗有毛公礼有高堂生书有
伏生之类遂以专门训诂之学为得圣道之传而
并及马融等行之至今诚不可不考其行之得失
与义之可否而釐正于大明有道之世也臣考历
代正史马融初应邓骘之召为秘书历官南郡太
卷十 第 4b 页 WYG1252-0170d.png
守以贪浊免官髡徙朔方自刺不殊又不拘儒者
之节前授生徒后列女乐为梁冀草奏杀忠臣李
固作西第颂以美冀为正直所羞即是观之则众
丑备于一身五经为之扫地后世乃以其空言目
为经师使侑坐于孔子之庭臣不知其何说也刘
向初以献赋进喜诵神仙方术尝上言黄金可成
铸作不验下吏当死其兄阳城侯救之获免所著
洪范五行传最为舛駮使箕子经世之微言流为
卷十 第 5a 页 WYG1252-0171a.png
阴阳术家之小技贾逵以献颂为郎不修小节专
一附会图谶以致贵显盖左道乱政之人也王弼
与何晏倡为清谈所注易专祖老庄而范宁追究
晋室之乱以为王何之罪深于桀纣何休则止有
春秋训诂一书黜周王鲁又注风角等书班之于
孝经论语盖异端邪说之流也戴圣为九江太守
治行多不法惧何武劾之而自免后为博士毁武
于朝及子宾客为盗系狱而武平心决之得不死
卷十 第 5b 页 WYG1252-0171b.png
则又造谢不惭先儒谓圣礼家之宗而身为赃吏
子为贼徒可为世鉴王肃在魏以女适司马昭当
是时昭篡魏之势已成肃为世臣封兰陵侯官至
中领军乃坐观成败及毌丘俭文钦起兵讨贼肃
又为司马师画策以济其恶若好人佞己乃其过
之小者杜预所著亦止有左氏经传集解其大节
益无可称如守襄阳则数馈遗洛中贵要绐人曰
惧其为害耳非以求益也伐吴之际因斫瘿之讥
卷十 第 6a 页 WYG1252-0171c.png
尽杀江陵之人以吏则不廉以将则不义凡此诸
人其于名教得罪非小而议者谓能守其遗经转
相授受以待后之学者不为无功臣窃以为不然
夫守其遗经若左丘明公羊高谷梁赤之于春秋
伏胜孔安国之于书毛苌之于诗高堂生之于仪
礼后苍之于礼记杜子春之于周礼可以当之盖
秦火之后惟易以卜筮仅存而馀经非此九人则
几乎熄矣此其功之不可泯者以之从祀可也若
卷十 第 6b 页 WYG1252-0171d.png
融等又不过训诂此九人所传者耳况其书行于
唐故唐姑以备经师之数祀之今当理学大明之
后易用程朱诗用朱子书用蔡氏春秋用胡氏又
何取于汉魏以来駮而不正之人使安享天下之
祀哉夫所以祀之者非徒使学者诵其诗读其书
亦将识其人而使之尚友也臣恐学者习其训诂
之文于身心未必有补而考其奸谄淫邪贪墨怪
妄之迹将自甘于效尤之地曰先贤亦若此哉其
卷十 第 7a 页 WYG1252-0172a.png
祸儒害道将有不可胜言者矣至于郑众卢植郑
玄服虔范宁五人虽若无过然其所行亦未能以
窥圣门所著亦未能以发圣学若五人者得预从
祀则汉唐以来当预者尚多臣愚乞将戴圣刘向
贾逵马融何休王肃王弼杜预八人禠爵罢祀郑
众卢植郑玄服虔范宁五人各祀于其乡后苍在
汉初说礼数万言号后氏曲台记戴圣等皆受其
业盖今礼记之书非后氏则不复传于世矣乞加
卷十 第 7b 页 WYG1252-0172b.png
封爵与左丘明等一体从祀则伪儒免欺世之名
贤者受专门之祀而情文两得矣
一孔子弟子见于家语自颜回而下七十六人家语
之书出于孔氏当得其实而司马迁史记所载多
公伯寮秦冉颜何三人文翁成都庙壁所画又多
蘧瑗林放申枨三人先儒谓后人以所见增益殆
未可据臣考宋邢炳论语注疏申枨孔子弟子在
家语作申续史记作申党其实一人也今庙庭从
卷十 第 8a 页 WYG1252-0172c.png
祀申枨封文登侯在东庑申党封淄川侯在西庑
重复无稽一至于此且公伯寮愬子路以沮孔子
乃圣门之蟊螣而孔子称瑗为夫子决非及门之
士林放虽尝问礼然家语史记邢炳注疏朱子集
注俱不载诸弟子之列秦冉颜何疑亦为字画相
近之误如申枨申党者但不可考耳臣愚以为申
枨申党位号宜存其一公伯寮秦冉颜何蘧瑗林
放五人既不载于家语七十子之数宜罢其祀若
卷十 第 8b 页 WYG1252-0172d.png
瑗放二人不可无祀则乞祀瑗于卫祀放于鲁或
附祭于本处乡贤祠仍其旧爵以见优崇贤者之
意亦庶乎其名实相符而不舛于礼也
一洪武二十九年行人司司副杨砥建议请黜扬雄
进董仲舒太祖高皇帝嘉纳其言而行之主张斯
道以淑人心可谓大矣然荀况扬雄实相伯仲而
况以性为恶以礼为伪以子思孟子为乱天下以
子张子夏子游为贱儒故程子有荀卿过多扬雄
卷十 第 9a 页 WYG1252-0173a.png
过少之说今言者欲并黜况之祀宜也然臣窃以
为汉儒莫若董仲舒唐儒莫若韩愈而尚有可议
者一人文中子王通是也通之言行先儒之论己
多大约以为僣经而不得比于董韩云尔臣请断
之以程朱之说程子曰王通隐德君子也论其粹
处殆非荀扬所及若续经之类皆非其作然则程
子岂私于通哉正因其言之粹者而知其非僣经
之人耳朱子曰文中子论治体处高似仲舒而本
卷十 第 9b 页 WYG1252-0173b.png
领不及爽似仲舒而纯不及又曰韩子原道诸篇
若非通所及者然终不免文士之习利达之求若
览观古今之变措诸事业恐未若通之精到恳恻
而有条理也至于河汾师道之立出于魏晋佛老
之馀迨今人以为盛则通固豪杰之士也今董韩
并列从祀而通不预疑为阙典臣又按宋儒自周
子以下九人同列从祀而尚有可议者一人安定
胡瑗是也瑗之言行先儒之论已详大约以为少
卷十 第 10a 页 WYG1252-0173c.png
述著而不得比于濂洛云尔臣亦请断之以程朱
之说程子看详学制曰宜建尊贤堂以延天下道
德之士如胡瑗张载邵雍使学者得以矜式朱子
小学书亦备载瑗事以为百世之法臣以为自秦
汉以来师道之立未有过瑗者矧程子于瑗之生
也欲致其与张邵并居于尊贤之堂其没也乃不
得与张邵并侑于宣圣之庙其为阙典甚矣况宋
端平二年议增十贤从祀以瑗为首若以谓瑗无
卷十 第 10b 页 WYG1252-0173d.png
著述之功则元之许衡亦无著述但其身教之懿
与瑗相望诚有不可偏废者臣考之礼有道有德
于教于学者死则为乐祖祭于瞽宗乡先生殁则
祭于社若通瑗两人之师道百世如新得加封爵
使与衡同列祀于学宫最得礼意
一自唐宋以来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配享坐堂上
而颜子之父颜无繇曾子之父曾点子思之父孔
鲤皆坐庑下臣考之礼子虽齐圣不先父食而三
卷十 第 11a 页 WYG1252-0174a.png
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夫孔子之所以为教与
诸弟子之所以为学者不过明此而己今乃使子
坐于上父坐于下岂礼也哉若以为此乃论传道
之功则自古及今未有外人伦而言道者纵出于
后世之尊崇非诸贤之本意臣恐诸贤于冥冥之
中必有不安于心而不敢享非礼之祀者臣考之
元至顺三年尝封颜无繇为杞国公谥文裕孟子
之父孟孙氏亦尝封邾国公臣愚乞下有司于各
卷十 第 11b 页 WYG1252-0174b.png
处庙学如乡贤祠之制别立一祠中祀启圣王以
杞国公颜无繇莱芜侯曾点泗水侯孔鲤邾国公
孟孙氏配享庶不失以礼尊奉圣贤之意臣又窃
观圣学失传千五百年至程朱出而后孟氏之统
始续则程朱之先亦不可缺况程子之父大中大
夫封永年伯程珦首识濂溪周子于属掾之中荐
以自代而又使二子从游朱子之父韦斋先生追
谥献靖公朱松临没之时以朱子托其友籍溪胡
卷十 第 12a 页 WYG1252-0174c.png
氏而得程氏之学珦以不附王安石新法退居于
洛松以不附秦桧和议奉祠于闽其历官行已俱
有称述臣愚乞将永年伯程珦献靖公朱松从祀
启圣王使学者知道学之传有开必先明伦之义
不为虚文矣弘治元年八月初三日奉圣旨这本
礼部照例会官议钦此
龟山先生从祀议
翰林院为崇祀典以重道学事该礼部手本开送国子
卷十 第 12b 页 WYG1252-0174d.png
监博士杨廷用奏前事要将宋儒龟山杨时定议从祀
孔子庙庭查得成化元年浙江绍兴府知府彭谊亦要
将杨时从祀及福建将乐县岁贡生员何升亦奏前事
内称宋儒朱熹张栻元儒许衡吴澄俱以有功圣门得
预从祀而杨时独不得预近年南京国子监祭酒谢铎
亦以为言可见后学之心皆有未安已经行移翰林院
议拟定夺外合仍照例用手本行请本院查照议拟径
自具奏等因谨按诸儒从祀于孔门者非有功于斯道
卷十 第 13a 页 WYG1252-0175a.png
不可然道非后学所易知也要必取證于大儒之说斯
可以合人心之公窃考程氏遗书及朱子伊洛渊源录
所载龟山杨氏行状墓志等文俱称其造养深远践履
纯固温然无疾言遽色与明道程子相似方其学成而
归程子目送之曰吾道南矣然则是道也岂易言哉自
两程子嗣孔孟不传之统及门之士得以道见许者龟
山一人而己盖龟山一传为豫章罗氏再传为延平李
氏以授朱子号为正宗文定胡氏亲承指授而春秋之
卷十 第 13b 页 WYG1252-0175b.png
传作南轩张氏上溯渊源而太极之义阐心学所渐悉
本伊洛使天下之人晓然知虚寂之非道训诂之非学
词华之非艺则龟山传道之功不可诬矣崇宣之世京
黼柄国跻王安石于配享位次孟子而颁其新经以取
士士尊安石为圣人不复知有孔子诵新经为圣言不
复知有古训僣圣叛经凡数十年龟山入朝首请黜其
配享不令厕宣圣之庙庭废其新经不令蠹学者之心
术又请罢纲运以收人心斥和议以张国势窜权臣以
卷十 第 14a 页 WYG1252-0175c.png
正邦宪培主德以崇治本竑议谠言虽不尽用然使天
下之人知邪说之当息诐行之当距淫辞之当放则龟
山卫道之功亦不可掩或有疑其出处之际而少其著
述之功则亦有可言者朱子谓龟山之出惟胡文定公
之言最公曰当时若听用决须救得一半而文定亦曰
蔡氏焉能浼之然则以出处见疑者未考之过也龟山
值洛学党禁之馀指示学者以大本所在体验之功转
相授受而朱子得闻其指诀则见于何镐之书朱子于
卷十 第 14b 页 WYG1252-0175d.png
理一分殊之论称其年高德盛而所见益精则见于西
铭之跋要之无龟山则无朱子而龟山之道非知德者
殆未可轻议然则以著述见少者亦未考之过也又按
元史至正二十一年因杭州路照磨胡瑜建言已将龟
山与延平李氏文定胡氏九峰蔡氏西山真氏俱加封
爵列从祀以世变不及遍行天下此殆近于礼所谓有
其举之莫敢废者然则亲讲于龟山若文定私淑于龟
山若朱张咸在侑食而近私淑于朱子若蔡真远私淑
卷十 第 15a 页 WYG1252-0176a.png
于朱子若许吴亦在侑食独其师有传道卫道之功可
以继往开来抑邪与正者反不预焉揆之人心诚为阙
典考大儒之定论参前代之故实伸弟子从师之义慰
后学向道之心以龟山跻于从祀宜合公言谨议
拟武成王庙配享名将议
臣窃观先王制礼五而军处其一置卿六而司马掌邦
政统六师平邦国不闻别有所谓将帅与六卿钧礼者
盖当其时田以井授士有专业兵之出于农者非孝弟
卷十 第 15b 页 WYG1252-0176b.png
力田之人则庠序教养之士也将之见于用者非里闾
族党之师则公卿大夫之选也文事武备实相为用岂
有二道哉自周之衰诸侯暴横井田既废兵农遂分著
书者以权诈相矜谋国者以首功相尚所谓名将者大
抵多从衡捭阖之徒或盗贼裔戎之杰而先王之军礼
师制荡然尽矣唐之中世诏立武成王庙以尊礼太公
取历代之号名将者而侑食焉比于孔子宋元因之则
既己失文武一道之义至其所取者又皆秦汉以来匹
卷十 第 16a 页 WYG1252-0176c.png
夫之勇一时之功比类观之猥杂殊甚虽尝一再更定
而狃于世所习称之人卒无以致去取之当也夫太公
奋鹰扬之勇以诛纣陈丹书之训以戒君所谓经天纬
地之文戡定祸乱之武实兼有之诚圣王之上佐三代
之仁人与周公召公相为伯仲者也顾其侑食一堂之
上者乃如彼其猥杂尚父有灵其耻与之相处也审矣
斋居暇日尽取历代史传考其人之出处别加订定其
大意则取其身兼将相才具文武内行淳备经术通明
卷十 第 16b 页 WYG1252-0176d.png
识君臣之义达去就之理有翊运佐王之勋有匡时赞
治之略有足兵裕国之能有危身徇主之节有靖乱复
辟之功有绥远攘外之绩者共得若干人虽其所行未
能尽合圣轨上比孔庭然亦足以范櫜鞬之士当俎豆
之选凡秦汉以来沾沾以舞智为奇悻悻以斗力为勇
乘时徼利不耻不忠生事取功不畏不义者悉加刋削
庶几为学者有以知亲上死长之义为邦者可以施胜
残去杀之教先王之军礼可复大司马之职任可举而
卷十 第 17a 页 WYG1252-0177a.png
仁义之将节制之师亦庶乎可以复见于盛世矣
代衍圣公谢修阙里庙庭表
孔子六十一代孙袭封衍圣公臣孔弘泰等荷蒙先帝
以阙里庙庭岁久倾圯特命有司重加修葺近告工完
谨奉表称谢者臣弘泰等诚欢诚忭顿首上言伏以文
教诞敷离照普临于海宇儒宗大庆鼎新复见于宫墙
成千载之伟观匪一家之私幸光覃鲁国典迈前王兹
盖伏遇皇帝陛下体备中和志兼谟烈乾纲独运辟四
卷十 第 17b 页 WYG1252-0177b.png
门以广忠言涣号孔扬奉两宫以隆孝治登延耆俊屏
斥异端讲耤田之礼以厚民生却贡献之私而恢邦计
加崇释奠重师表百王之功常御法筵究删述六经之
旨当庙宇落成之日应治元初纪之期载念先皇举斯
盛典屡勤大吏督彼群工出官帑以佐经营发役人以
充输作礼庭中起视昔有加寝殿相高于文斯称像设
俨衣冠之肃岁时增俎豆之辉文星远应乎壁奎化雨
再沾于洙泗总赖乾坤之力致兹轮奂之休臣爵与上
卷十 第 18a 页 WYG1252-0177c.png
公身叨主祀孔林无恙企闻诗闻礼之风阙里有严愧
肯构肯堂之业侍虞庠而观盛举已被鸿恩瞻嵩岳以
祝蕃釐载申微悃伏愿配乎天配乎地庆无疆之治于
一人作之君作之师享有道之长于万世臣等无任瞻
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
谢赐鲜果
臣敏政等谨题今日早伏蒙皇上遣内臣黄升颁赐臣
等鲜果五品臣等猥以末学叨侍经筵曾无启沃之功
卷十 第 18b 页 WYG1252-0177d.png
乃获光荣之赐珍品遥分于紫禁菲才深愧于素餐顿
首拜受之馀无任感激之至弘治元年五月二十九日
应天府乡试策问
一
问古圣王必有谟训以范来裔俾世守之故嗣君有道
延祚无疆不可尚已汉唐之治杂霸杂夷而宋之治亦
文浮于实虽间有典章之存去古远矣仰惟我太祖高
皇帝以武功定海内以文德开太平其所以贻谋垂宪
卷十 第 19a 页 WYG1252-0178a.png
者有皇明祖训以著一代家法有诸司职掌以昭一代
治典有大明集礼以备一代仪文有大明律以定一代
刑制育才则有卧碑之条教民则有榜文之布恤军士
则有条例之颁严释老则有清教之录其虑周其说详
盖自身而家而国而天下实与古圣王相传心学之大
要不约而同也尝窃以为圣子神孙举而措之可以兴
至治名臣硕辅遵而行之可以成骏功有不待更张而
外求者矧诸士子出于南畿诵服圣训固宜其习且审
卷十 第 19b 页 WYG1252-0178b.png
也其节目次第良法美意愿悉陈之以为我皇上继志
述事之一助焉
二
问愿治之君辅治之臣必以敬天勤民为首务三代而
上无容议矣汉唐宋以来或不俟灾变常畏上天之鉴
临或不待岁凶先议贫民之赈贷或四方灾异郡未及
上而辄以闻或诸路水旱无论巨细而悉以奏此皆能
防患于未然者或因大水有减乐府省苑马诸美事或
卷十 第 20a 页 WYG1252-0178c.png
因岁荒有决疑狱制常平诸惠政或力主捕蝗之令而
民不至大饥或周尽救荒之策而民多所全活此皆能
弭患于己然者其君臣同德之详协恭之效可得闻乎
山颓孛见天意何如其可回而乃以天变为不足畏然
励精图治之君方授之柄而不疑何也夏霜秋螟民生
何如其可遂而乃以汤旱为桀之馀然雄才大略之主
方甘其谀而不悟何也若是者其君臣之间当孰任其
责乎我朝列圣奉天子民思所以得万国之欢心继三
卷十 第 20b 页 WYG1252-0178d.png
代之圣轨者诚非汉唐宋可及也迩者有修德弭灾之
诏闻于庭有振穷周乏之使属于道然议臣建白未足
以当圣心有司奉行未足以宣圣泽兹欲使天意复而
民困苏以副皇上愿治之意必有说焉诸士子尚极陈
之以观明体适用之学
三
问经史之微词奥义至程朱出而后千百年之疑误柝
之订之无馀蕴矣然天下之理有开必先固亦有生于
卷十 第 21a 页 WYG1252-0179a.png
程朱之前其精识卓见迥出一时岂理根于人心者自
不容泯乎如追复彖象之旧使不离附经后存古之义
大矣而在魏甘露初有举之以问太学者表章学庸之
书使不杂置记中阐道之功深矣而在宋天圣间有笔
之以赐进士者权之一字汉以来儒者所不识也然唐
人尝见于易镇之疏敬之一言秦以下学者所未闻也
然魏人尝著于法象之篇谈命者泥术数而莫知穷理
之原相贞元者乃有造命之说求治者急功利而莫知
卷十 第 21b 页 WYG1252-0179b.png
格君之本相元和者乃有正心之对尊孟子性善之论
曰此大功也然六条之奏出于后周挈逝者如斯之言
曰此绝学也然励志之诗闻于西晋推蜀继汉所以正
司马氏也顾有以之著汉晋春秋者矣黜周存唐所以
擿欧阳子也顾有以之改吴兢国史者矣凡此皆天下
至理所在不容易视之也将其人偶见于此而馀不足
论乎或程朱之说反出于此乎否也诸士子博学而反
诸约以待问者久矣愿悉其人以对
卷十 第 22a 页 WYG1252-0179c.png
四
问世之治乱常系君子小人之进退而人君所患常在
君子小人之难知盖大奸似忠大诈似信苟无灼见之
明则或以君子为小人以小人为君子者众矣此知人
所以自古为难也昔四国流言人皆以为疑而金縢之
启卒彰于天威辨言乱政人皆以为贤而两观之诛莫
逃于圣鉴使非天与圣人则二人之邪正终莫能辨矣
乃若冲年嗣位之君宜其懵于此然能破上书者之诈
卷十 第 22b 页 WYG1252-0179d.png
而称大将军之忠至于左右皆惊何其明也果敢聪明
之主宜不为人所欺然举世皆知其相之奸而独信任
之以为朕殊不觉何其蔽也呜呼人君孰不欲有治无
乱进君子退小人然而往往如彼者岂不以知人为难
无道以烛之邪钦惟我皇上清明在躬宵旰图治于执
政之臣任之未尝不专而于怀欺之徒去之未尝不决
盖远法尧舜之明而汉以下不足言矣兹欲使所进皆
君子而在下无遗贤所远必小人而在位无留慝以永
卷十 第 23a 页 WYG1252-0180a.png
保国家太平之治是必有道也诸君子学古入官于前
代治乱之迹讲之熟矣其为我明著其说将以献于上
焉
五
问一代之兴必有佐命世臣与国咸休自殷周以来则
已然矣顾其子孙不能无中微之日则为人上者必振
之以昭先烈示后劝若汉高帝功臣罢侯者至宣帝而
后复之光武功臣失爵者至安帝而后续之汪濊之恩
卷十 第 23b 页 WYG1252-0180b.png
忠厚之泽见于史者可考也洪惟我太祖高皇帝建万
世不拔之业虽出于天命然佐命有功之臣疑亦万世
不可忘者考诸当时不特分茅锡爵傅之子孙或陪葬
孝陵或配享太庙或褒其忠勋于祀典报功之礼远过
前代而其子孙在今日有禄食者盖己无几试以其大
者言之有才本王佐可方汉之留侯者有勇冠诸军可
比唐之鄂公者有从起帝乡抚定八州有功无过者有
贵为帝甥常将偏师有胜无败者有收方氏而靖海上
卷十 第 24a 页 WYG1252-0180c.png
者有縳明升而下全蜀者有以禦伪吴前后伏节于浙
东者有以拒伪汉前后死忠于江汉者有手殪伏贼而
弥肘腋之变者有佯为谍书而收敌忾之功者有以帏
幄翼卫之劳兄弟封公者有以方面专征之绩兄弟封
侯者其大功元勋校诸平时封拜何但霄壤哉然陪葬
之一抔尚存配享之祔位不撤祀典之庙貌如生顾使
其传泯焉如此疑非所以昭先烈示后劝岂有司未尝
举两汉故事以请而至于斯乎如有以兴灭继绝之说
卷十 第 24b 页 WYG1252-0180d.png
言之于上亦庶几可以慰高庙在天之灵而报功盛典
媲美殷周矣诸士子生长南服必能记其运筹决胜之
方与其攻城略地斩将搴旗之勇请详著于篇以助有
司之册府勋庸者
考教职策问
一
问先儒谓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然则读其书而不
知其说可乎论语之书传者别有齐论一篇何以不存
卷十 第 25a 页 WYG1252-0181a.png
孟子之书说者谓又有外书四篇何以不传论语盖孔
门众弟子所录或者谓成于曾子有子之门人其说孰
得孟子盖亦其所自著或者谓出于公孙丑万章之徒
其说孰是治大学在论孟先读中庸在论孟后学者工
夫固不可躐而进欤孔子之言皆自然孟子之言皆事
实圣贤词气将不可强而同欤后世之于二书也有起
刀笔而知论语用为佐治之本者其所见虽懿或未能
究其大全而通之邪有为大儒而不知孟子至为疑孟
卷十 第 25b 页 WYG1252-0181b.png
之书者其所见虽偏固未能掩其众美而议之耶诸士
子将来有师儒之责其教人宜莫有先于二书者矣请
著于篇
二
圣人之道中焉止矣而学之者虽大贤亦不能无弊也
自河洛之学行而考亭实嗣其传然在当时与考亭并
出者有湖南之学有金华之学又有临川之学永嘉之
学今折衷以考亭之言则谓湖南之学失之过高金华
卷十 第 26a 页 WYG1252-0181c.png
之学失之不及所谓失者何所指欤谓临川之学偏于
持守永嘉之学偏于事功所谓偏者何所见欤观考亭
之书所以箴其失药其偏者屡矣而卒未能使之适中
何欤岂尊其师说而弗变欤抑拘于气质而不可以加
进欤苟问之弗审辨之弗明则大缪起于毫釐而望底
于大中之域难矣诸士子将出其学以教人其悉以对
三
迩岁河决张秋水溢姑苏上勤圣衷累遣诏使盖凡有
卷十 第 26b 页 WYG1252-0181d.png
一言一策可取者举得自见而况农田水利之说亦学
者所当究心者耶夫黄河之水自汴趋淮以入海而黄
陵冈乃河流东下之喉襟说者谓此冈废而不筑故有
今日之决然乎姑苏之水由太湖下松江以入海而白
茅港乃三吴泄水之尾闾说者谓此港淤而不浚故有
今日之患是乎黄陵冈苟未就绪则青沧之境徒骇马
颊诸处皆河之故委禹贡所谓九道者若听其北徙而
导之势顺而功易第不审于东南漕计可无碍乎否也
卷十 第 27a 页 WYG1252-0182a.png
白茅港既未即功则三吴之间刘家港盐铁塘诸处皆
江之故委禹贡所谓三江既入者若随其所在而浚之
力分而利博第不审于远近民田可无损乎否也夫修
筑之功钜而国用方匮疏浚之役劳而民食孔艰兹欲
使功成而下不扰患除而民不饥何施而可诸士子将
有教人之责计必取法安定而究心于此者请悉言之
私试策问
世之论士以为年少则浮薄年迈则老成故上之人于
卷十 第 27b 页 WYG1252-0182b.png
士卒待其迟暮而后用之然考诸传记有年二十四中
兴汉室为云台之冠者有年二十四从定江东成赤壁
之功者有年二十八定策隆中虽关张宿将皆安为之
愧服者有年三十五侍谋军国虽李郭元勋皆阴受其
建画者有年二十九当建安之末为参军算无遗策有
年三十当建中之初为内相克济多难有年三十一而
扪虱谈当世之务者有年三十二而建节负灭敌之志
者有年三十一以学士本兵卒之举澶渊之役有年三
卷十 第 28a 页 WYG1252-0182c.png
十三以侍郎出督遂能平苗刘之乱或年三十二为参
谋卒之拜御史人为之胆落者或年三十六位枢府卒
之任招讨贼为之胆寒者凡若此皆所谓少年未更事
之人也将上之人误用之而偶中乎则考其平生皆绰
有定见非侥倖尝试者之为也如上之人必待其年迈
而后用之乎则尚论其人而退计其事必有后时失机
之悔岂古人所以惜老成者亦必自其少壮而用之使
其更事愈多阅世愈熟虽衰老而不忍释之乎抑少壮
卷十 第 28b 页 WYG1252-0182d.png
之时置之散地直待其迟暮昏眊而后乃用之则史之
所书又不诬如此诸士子幼学久矣亦必有壮行之志
虽用舍存乎人然所以自处者亦不可不豫定也请悉
著之
会试策问
一
问古昔帝王创业垂统必有谟训传之家邦我太祖高
皇帝立法定制制为祖训以遗东宫亲王又命编辑前
卷十 第 29a 页 WYG1252-0183a.png
代善恶为昭鉴录以赐诸王盖重根本蕃枝叶为亿万
载隆长之计其视法术之赐诗书之教帝范之作开元
之训仁孝之诗戒子之篇以至承华之有略元良之有
述万万不侔矣是书虽藏在秘府而见诸圣政之记儒
臣所叙述者天下固已传之诸士子亦尝习闻而与知
乎闻而知之请述圣祖之鸿猷大旨以为天下告则于
明天子端本睦亲之治不为无补也
二
卷十 第 29b 页 WYG1252-0183b.png
问天下之治存乎纪纲而成乎风俗斯二者果相须耶
亦各自为用而不能相通耶且二者之名起于何时二
者之义何所于取汉唐宋之所以为纪纲者何如所以
为风俗者何如其安危治乱可考而知也言纪纲者莫
切于韩昌黎朱晦庵彼论议之士或以赏罚或以官爵
或以法度或以井田其为说孰要乎言风俗者莫切于
贾谊陆贽彼循行之典或诏公卿大夫或令二千石或
遣谏官博士或大中大夫其为法孰善乎国朝统御之
卷十 第 30a 页 WYG1252-0183c.png
初纪纲振肃风俗齐一远过前代然岁久势殊未免有
偏而不起之处兹号令详悉条格具备而救偏补敝返
朴还淳之效犹或未臻不知古之人不赏而劝不罚而
治不令而行不教而听何以能然也有志于世道者宁
可默焉而已乎
三
问学者于前贤之所造诣非问之审辨之明则无所据
以得师而为归宿之地矣试举其大者言之有讲道于
卷十 第 30b 页 WYG1252-0183d.png
西与程子相望而兴者或谓其似伯夷有载道而南得
程子相传之的者或谓其似展季有致力于存心养性
专师孟子者或疑其出于禅有从事于小学大学私淑
朱子者或疑其出于老夫此四公皆所谓豪杰之士旷
世而见者其造道之地乃不一如此后学亦徒因古人
之成说谓其尔然真知其似伯夷似展季疑于禅疑于
老者果何在耶请极论之以观平日之所尝究心者
四
卷十 第 31a 页 WYG1252-0184a.png
问政有名有实名与实应则治成故忠信诚悫可以结
民虚伪诬罔不可以为化昔人有是言矣自省成考课
之法弊在汉或综核名实而计簿欺谩户口增伪或责
课公卿而屯田警备失实者多在唐或锐意治功而边
镇交兵器械几尽在宋或躬亲庶政裁抑侥倖而用刑
行政审官纳谏之实犹有议焉彼皆愿治之君而名实
之不相应如此然则将听其所为而终莫能正邪抑别
有其道也今天下之政名存而实弊者不可缕数必欲
卷十 第 31b 页 WYG1252-0184b.png
使上下惇信内外孚感终始贞固复古道于数千载之
上不可谓不难矣试与诸士子图之
五
问民为邦本而兵所以为国禦侮有天下者庸可不加
之意乎我太祖高皇帝御极惠民养兵度越前古其在
当时民安于供赋而乐兵坚于捍卫而嬉可谓盛矣承
平既久民之版籍犹昔也然转徙者未能招来山泽所
藏或有他虞将何以处之兵之尺伍犹昔也然逃亡者
卷十 第 32a 页 WYG1252-0184c.png
莫可究诘战守所系恒有隐忧将何以拯之列圣以来
增有司以抚民其惠亦周矣何版籍之卒难于复也责
宪臣以清军其法亦严矣何尺伍之卒难于充也岂均
输太重不能恳减有假托以为利者乎抑公作频繁不
能加恤有并缘以自殖者乎江南之民虽若稍裕然课
办多矣设有歉岁孰为之继三边之兵虽若素整然役
戍疲矣脱有警报孰任其责此皆宵旰之虑当路者所
欲闻也如欲使民复而内以实兵足而外以固必有道
卷十 第 32b 页 WYG1252-0184d.png
焉诸士子宜悉所蕴以对
篁墩文集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