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墩文集-明-程敏政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1252-008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篁墩文集卷五      明 程敏政 撰
  经筵讲章
   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中庸第二十章子思推明择善固执其工夫条
 目有此五件这五个之字是指那当知当行的事上
 说子思说择善之功莫先于学然学之不广则不能
卷五 第 1b 页 WYG1252-0080b.png
 尽晓天下的事物须是把诗书六艺无一件不穷究
 古今事变无一件不理会然后能周知天下万事万
 物的道理这便是博学之人的所学既广了中间岂
 无疑惑的事须要请问于人然问的不仔细那疑惑
 的事终不能解须是与师友每再三反覆把那前后
 不一的事迹彼此不同的识见务要豁然贯通无一
 些疑惑这便是审问之既问知了那事务终是自外
 面入来必反而思之有得于心方好然或思之不专
卷五 第 2a 页 WYG1252-0081a.png
 至于泛滥或思之太过流于穿凿便都是不谨慎处
 须要把学之于己的问之于人的虚心涵泳切己体
 察务求精熟使心与理为一更无杂乱这便是慎思
 之既思之有得若遇著事务到根前纷纷扰扰或是
 或非或真或伪断得不明却也是无益须要有个张
 主分别是非无使有一毫颠倒剖决真伪无使有一
 毫差错如止水明镜照人妍媸举莫能逃这便是明
 辨之学问思辨这四件择善的工夫既做得有分晓
卷五 第 2b 页 WYG1252-0081b.png
 若行时节或迟疑不肯尽力却也只作一场说话过
 了所以又要加固执的工夫方能实有诸己人若于
 好事上见的真虑的熟著实用力行将去不肯半上
 落下也不肯有始无终这便是笃行之先儒说五者
 废其一非学也学者果欲由择善固执以造于圣人
 至诚之域非积累工夫如此缜密岂能至哉臣惟中
 庸这一章乃孔子答鲁哀公问政之言前面说治天
 下国家有九经既以诚身为根本至此又子思推言
卷五 第 3a 页 WYG1252-0081c.png
 五者为诚身工夫故在人君尤为切要盖从古圣哲
 之君亦未尝无学问之功如孔子于周昜乾卦赞君
 德曰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立言
 垂训全与此合曾子传大学曰致知格物即学问思
 辨之事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笃行
 之事故朱子谓致知乃明善之要诚意乃诚身之本
 圣贤之言前后如一仰惟皇上生知之资本于天赋
 向道之志协于圣谟然古语云言有尽而道无穷臣
卷五 第 3b 页 WYG1252-0081d.png
 愚尤愿皇上知行并进始终一诚不事虚文务臻实
 效将见圣经贤传上得千古之传帝德王功比隆四
 代之盛天下之望不胜惓惓
   尚书一
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这是舜典篇史臣记当时天子巡守诸侯朝觐的事
 巡守是天子巡行诸侯所守的国土朝是诸侯来朝
 于天子帝舜时定制五年之间天子巡守一遍二月
卷五 第 4a 页 WYG1252-0082a.png
 到东方五月到南方八月到西方十有一月到北方
 巡守回来后第一年东方诸侯来朝第二年南方诸
 侯来朝第三年西方诸侯来朝第四年北方诸侯来
 朝这是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天子巡行那一方先
 祭告皇天上帝望祭一方山川然后接见诸侯考验
 他天时正与不正礼乐制度合与不合若有不同的
 都改正归一这是天子巡守的事已在上文说了诸
 侯来朝时天子使他敷陈为治的道理若敷陈得有
卷五 第 4b 页 WYG1252-0082b.png
 理又显试他功迹如何若果然有功于民天子便赐
 他车马衣服旌异他这是诸侯来朝的事故曰敷奏
 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臣谨按先儒解这一段书
 说天子诸侯虽有尊卑一往一来礼无不答是以上
 下交通而远近洽和故在帝舜之时远方诸侯皆得
 亲见以询治道况在王朝公卿其朝夕谋议于一堂
 之上心孚意契从可知矣三代圣王体而行之此所
 以成雍熙泰和之治而非后世之所以能及也洪惟
卷五 第 5a 页 WYG1252-0082c.png
 我圣朝立法定制虽不泥古巡守朝觐之礼然在廷
 之臣或不时召对方面之臣每三岁来朝而来朝之
 日政迹卓异者赐衣赐宴以为荣贪懦不立者罢职
 除名以示戒推虞廷之意为一代之典盖百馀年矣
 仰惟皇上以圣哲之资嗣祖宗之统广纳群言而制
 治保邦之策悉得上闻考察庶官而憸邪不职之人
 不容倖免盖由此而上几于有虞君臣相与之盛不
 难矣伏愿始终以舜为法登延耆俊不厌于频综覈
卷五 第 5b 页 WYG1252-0082d.png
 名实不嫌于察则圣德日进于高明圣治益臻于美
 大此宗社万万年无疆之庆也臣犬马之心不胜惓
 惓颙望
    二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
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帝曰
俞往钦哉
 这是尚书舜典篇史臣记帝舜命官典礼的事咨是
卷五 第 6a 页 WYG1252-0083a.png
 嗟叹四岳是官名以一人而掌诸侯四方之事故谓
 之四岳典解做主字三礼是祀天神享人鬼祭地祗
 这三件大礼帝舜问四岳之官说如今群臣中那一
 个能为我主三礼之事佥曰伯夷佥是众共之词伯
 是爵夷是名四岳与在朝小大之臣都说道群臣之
 中惟有伯夷这个人可以主三礼之事帝曰俞咨伯
 汝作秩宗俞解做然字秩宗是典三礼的官名在周
 为宗伯在后世为礼部太常之职谓之秩宗言其职
卷五 第 6b 页 WYG1252-0083b.png
 当叙次百神而以宗庙为主盖百神中其位次或尊
 或卑其祀典当因当章其礼乐度数可隆可杀都要
 处得停当方为称职故帝舜然其言以为举得伯夷
 最是乃嗟叹呼其爵而不名说如今特命尔做秩宗
 之官又告戒他说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夙夜是早晚
 寅是敬畏直是无私曲清是洁清帝舜说与神明相
 交只在一心尔伯夷当一日之间无论早晚常存敬
 畏以直其内不使有一些私曲则此心自然洁清无
卷五 第 7a 页 WYG1252-0083c.png
 一些物欲来污染这等方可以交于神明伯拜稽首
 让于夔龙稽首是首至地让是推以与人夔龙是二
 臣名伯夷闻帝舜之命恐当不得此任遂拜稽首说
 这个职事惟夔与龙可做请让与这二人帝曰俞往
 钦哉帝舜说你让得也当只是夔龙这两个人虽贤
 也未能过尔故然其举不听其让复戒勉之说汝伯
 夷往任是职当要常存敬畏之心不可一毫怠忽故
 曰往钦哉臣惟朝廷之礼莫重于祭而天地宗庙之
卷五 第 7b 页 WYG1252-0083d.png
 祭尤为至重若典礼者非其人何以感格神明致天
 子仁孝诚敬之意故帝舜不敢轻用一人必访于群
 臣伯夷不敢以宠利为乐必让于贤者可谓知所重
 矣然帝舜所命之词又不过寅直清三个字若典礼
 之官因仍苟且而不能敬枉已徇私而不能直昏昧
 污浊而不能清这等人神明必然厌恶之岂肯受他
 祭祀所以帝舜在天子之位五十年郊则天神格庙
 则人鬼享子孙蕃衍世道隆昌虽其大德克诚之所
卷五 第 8a 页 WYG1252-0084a.png
 致然伯夷相成之力亦岂少哉臣愚伏望皇上以仁
 孝诚敬为事神之本以恭正洁清责典礼之官俾乾
 坤清泰获大稔于生民祖考来歆集蕃禧于圣体庶
 几克臻有虞之盛治而大礼不为虚文矣伏惟圣明
 留意
    三
亦越文王武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以敬事
上帝立民长伯
卷五 第 8b 页 WYG1252-0084b.png
 这是周书立政篇周公告成王说文王武王能用贤
 以事天治民的事亦越是继前之辞前面既说商纣
 任用非人失了天命故至此把文王武王的事说起
 三宅指那居常伯常任准人之位者是见做官的人
 三俊指那有常伯常任准人之才者是作养待用的
 人克知是知之真灼见是见之明心是说人的心术
 周公说三有宅的人平日无一些图利的心念念只
 在爱君忧国上若非知之真纵使在三宅之位也不
卷五 第 9a 页 WYG1252-0084c.png
 能尽其才文王武王便真真的知道他是可托之人
 置在左右以心腹相待无一些猜忌三有俊的人他
 平日也无一些倖进的心本意只要致君泽民况未
 曾历练能见他底蕴最难文王武王便明明的见得
 他有可用之才作养在朝以备任用文王武王委任
 三宅作养三俊非徒听他言语也非因他外貌都是
 著实晓得他心术是贤人君子所以说克知三有宅
 心灼见三有俊心上帝是上天长伯是管百姓的官
卷五 第 9b 页 WYG1252-0084d.png
 长人君所掌的事如惇五典使人不敢乱伦庸五礼
 使人不敢僣分命有德讨有罪都是奉行天的事人
 君一身不能独理必须委任贤才与之共理天下的
 百姓都是天民寒者要衣饥者要食鳏寡孤独要得
 其养都仰赖人君人君一身不能独治必须委任贤
 才与之共治若所任不得其人则天道不宁百姓失
 所文王武王用此三宅三俊的贤才一同敬事上帝
 由是天职修举在朝无有误事的官用此三宅三俊
卷五 第 10a 页 WYG1252-0085a.png
 的贤才立做民间长伯由是体统分明在下无有失
 所的人上帝既有人奉承下民又有所寄托所以说
 以敬事上帝立民长伯周公以文王武王之事告成
 王盖言人君位在天人两间俯仰无愧全在委任贤
 才上今王嗣位可不法祖以图治哉臣考之立政之
 书历言禹汤文武皆以求贤为事天治民之本于此
 特以心之一字为言尤是切要盖君臣上下贵乎同
 心若君臣离心则情意不浃政出多门以之事天则
卷五 第 10b 页 WYG1252-0085b.png
 天心为之不享以之治民则民心为之不服然任用
 之际又须分别君子小人盖人君与君子同心则治
 与小人同心则乱如文王武王真知灼见贤人君子
 之心倾心委任言动无间由是贤人君子都以文王
 武王之心为心尽心辅佐不拘形迹以致上得天心
 下得民心享国至于八百年如夏桀商纣当时岂无
 贤人君子都不相知心或被疏远或受刑戮那小人
 每大奸似忠大诈似信反与之终日相处同心共事
卷五 第 11a 页 WYG1252-0085c.png
 彼小人者惟务狎昵以逄其恶以致上失天心下失
 民心而国随以亡此人君与君子小人同心治乱之
 明鉴仰惟皇上以睿哲之资嗣祖宗之位时临经幄
 圣学愈进于高明日视正朝圣治愈臻于隆盛天人
 佑助宗社奠安然臣尝伏睹太祖高皇帝御制大诰
 有君臣同游之章与文武之事实相符合惟愿圣明
 远取法于成周近取法于皇祖亲近君子屏斥小人
 广泰和之风于四海衍无疆之业于万世微臣蝼蚁
卷五 第 11b 页 WYG1252-0085d.png
 之诚不胜惓惓
    四
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
 这是周书立政篇周公说人君任用君子的意思末
 解做终字惟解做思字成德之彦是说君子好人又
 解做治字周公告成王说天下至大百姓至广人君
 必须任用君子好人方得治安然任用他必须念念
 在兹不可斯须忘了虽开口说一句话道一句言终
卷五 第 12a 页 WYG1252-0086a.png
 要思想著君子好人盖君子好人道全德备上可以
 正君下可以善俗用之要使他治我所受之民民何
 以谓之受盖民乃受之于天受之于祖宗非是成王
 所自有之若人君一话一言之间任用的心少有慢
 怠君子必然见机而作小人必然乘间而入天下百
 姓岂得治安周公告成王之意大概如此臣尝考立
 政一篇不过说人君任贤治民之道盖生民之休戚
 系乎人臣之贤否人臣之贤否系乎人主之昏明盖
卷五 第 12b 页 WYG1252-0086b.png
 人主明于知人晓得孰为君子任之勿贰孰为小人
 去之勿疑则百姓安而天下治若人主暗于知人以
 君子为小人反加疏远以小人为君子反加亲信则
 百姓不安而天下危上文历言禹汤文武之兴桀纣
 之亡全在任用君子小人上然君子难进而易退民
 心难得而易失上天之祐与不祐祖宗之享与不享
 也只在此况成王以幼冲之年嗣文武之位岂可不
 加之意乎周公丁宁告戒可谓至矣其后成王果能
卷五 第 13a 页 WYG1252-0086c.png
 任用君子始终如一缵成丕绪享国隆长后世称为
 守成令主岂偶然哉仰惟我朝列圣亲贤爱民之诏
 布之天下传之后世载诸宝训昭如日星伏愿皇上
 万几之暇熟复圣言敬守家法亲君子远小人无为
 空谈务求实效使人才收全盛之名四海享太平之
 福则周之成王有不足言者臣犬马之诚不胜惓惓
    五
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尔尚式时周
卷五 第 13b 页 WYG1252-0086d.png
公之猷训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这是周书君陈篇周成王使君陈监殷顽民于下都
 引周公的言语训告他要勤谨奉行的意思至治馨
 香以下四句便是周公的言语馨香是物之精华气
 臭黍稷是祭神的品物明德是人所受于天虚灵不
 昧的道理成王说凡治功之成到那极处馨香发闻
 感格神明自有个不疾不速的妙处彼其祭祀之时
 昭荐黍稷能致得神明来享这岂是黍稷的馨香所
卷五 第 14a 页 WYG1252-0087a.png
 以然处都是明德的馨香人若无有这明德便无有
 那治功纵是黍稷丰洁也不过具文而已神岂享他
 故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式字
 解做用字言合于道谓之猷逸豫是偷安的意思成
 王又说周公这等有道的言语你当用他的去行终
 日勤谨孜孜在念不可一毫偷安放过了故曰尔尚
 式时周公之猷训惟日孜孜无敢逸豫盖殷之顽民
 未可刑驱势迫必须能继前人之德庶几可化他若
卷五 第 14b 页 WYG1252-0087b.png
 专靠周公的法度无有周公的德化如何了得所以
 先儒蔡氏解言一章说至精至微非深致笃恭之功
 孰能与于斯亦可谓善于说经者矣臣尝闻之敬之
 一字是圣学成始成终之要此章无敢逸豫这一句
 即是笃敬的工夫盖能笃敬则大本以立德岂有不
 明德明则物我无间治岂有不成治既成了则休闻
 四达自然感得神明神明尚且感得何况百姓每若
 不能笃敬则放肆妄为德如何可明德既不明则纵
卷五 第 15a 页 WYG1252-0087c.png
 欲无度治如何可成既无善治则秽德彰闻神明必
 然厌恶他神明厌恶则民心可知以此看来昏明治
 乱全在敬与不敬成王虽是训告君陈要他遵周公
 之训无敢逸豫其实非成王能自遵周公之训尽笃
 敬之功如何说得到此其后君陈果能化训殷民成
 王允为嗣世贤主汉唐以来圣学不明至治罕见上
 下恬然不知务本敬德或妄意于淫祀以徼福或专
 事于非法以求治政化不洽而移咎于民和气不臻
卷五 第 15b 页 WYG1252-0087d.png
 而归罪于岁比诸成王训告君陈之意何止霄壤仰
 惟皇上恭已守成励精图治时有训敕以励中外之
 臣宜乎雨旸时若百神效灵然近岁以来水旱未调
 饥馑相属是虽天心仁爱之所致臣愚尤愿皇上钦
 恤民隐敬远鬼神罢不急之务求有道之言上下之
 间交致其敬则盛德大业比隆成周汉唐以下不足
 言矣伏惟圣明留意
   春秋
卷五 第 16a 页 WYG1252-0088a.png
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
 这是春秋记齐桓公合诸侯以申明天子禁令的事
 九月戊辰在鲁僖公九年即周襄王元年诸侯是齐
 与鲁宋卫郑许曹六国之君盟是誓于神明以结约
 信葵丘是宋地即今河南睢州春秋葵丘之会齐桓
 公主霸周襄王使冢宰周公来赐桓公胙桓公不敢
 使天子之相受诸侯的约束候宰周公去了乃以九
 月戊辰会六国诸侯誓于神明以结约信这一日陈
卷五 第 16b 页 WYG1252-0088b.png
 设祭神的牲都不杀约信之书也盛在匮中但加于
 牲上其意只要以威信服诸侯以申明天子的禁令
 其初命说凡有不孝父母的人诛戮之树立世子不
 得擅自更易宠妾不可使为妻再命说有贤德的人
 尊礼之有才能的人养育之于以表章有德三命说
 有年老的人敬重他使安于寿考孤幼的人慈爱他
 使遂其生养四方宾客行旅有至其国土的不可忽
 忘了务优待他使不失所四命说仕者之子孙恐未
卷五 第 17a 页 WYG1252-0088c.png
 必皆贤止许世禄不许世官有司众职当广求贤才
 以充其任不可使人兼摄恐至废事取士必在得人
 不可滥举大夫有罪当请命于天子不可擅杀五命
 说不可曲为堤防壅泉激水以专小利病邻国邻国
 凶荒告籴以赈饥民不可闭遏不与封建国邑当告
 于天子不可自专凡此五命之词皆天子大禁初命
 三事乃三纲所系脩身正家之要也再命以后诸事
 所以尊贤敬臣子民柔远人怀诸侯制治保邦之法
卷五 第 17b 页 WYG1252-0088d.png
 也世至春秋诸侯犯之而不恤桓公独能申明此禁
 以约束诸侯翼戴王室且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
 后言归于和好无得互相构怨不待刑牲歃血而诸
 侯皆喻其志奉其说而不敢违孔子作春秋特书戊
 辰诸侯盟于葵丘所以深美之也臣谨按五霸之功
 莫盛于齐桓齐桓之盟莫盛于葵丘然桓公盟诸侯
 凡十有三㳄春秋皆不书日惟此特书戊辰盖虽美
 其盛而亦忧其衰也诚以霸者假仁义以济其私所
卷五 第 18a 页 WYG1252-0089a.png
 欲未遂则勤力劳心不敢自怠所欲既遂则气骄志
 满不复有为论谓桓公葵丘以前如自朔至望之月
 日有所增葵丘以后如自望至晦之月日有所损由
 其心有勤怠之殊故其功有盛衰之渐较之王者之
 治克慎始终大不侔矣降及后世汉唐之君亦往往
 以勤始而治以怠终而乱皆不能监春秋盛衰之迹
 而自致于王道者也伏惟皇上味春秋之旨抚霸功
 之卑修身正家大纲既举保邦制治万目咸张如唐
卷五 第 18b 页 WYG1252-0089b.png
 虞大君无怠无荒如商周令主慎终于始足以成纯
 一不已之德足以保万世无疆之休臣民至愿端在
 于斯伏乞圣明留意
   纲目一
诏二千石劝农桑慎选举顺时令理冤狱
 这是通鉴纲目纪汉孝章皇帝建初元年命官养民
 求贤恤刑的事二千石是郡守一岁的俸禄因以为
 称章帝即位之初下诏于天下郡守说农桑是王政
卷五 第 19a 页 WYG1252-0089c.png
 之首宜及时劝督百姓男子勤力农亩妇女蚕桑以
 为衣食不要使他饥寒贤才是致治之本凡选举之
 际务要明慎举进善良君子黜退贪猾小人不可徇
 私使贤否混杂至于感召和气洗雪冤枉尤国家重
 事当春月发生之时宜布德施惠不可断刑狱有重
 罪的必待秋后或有司罗织锻鍊使人冤枉无所诉
 告的必详审曲直与他辨理不可观望颠倒以伤和
 气宋儒朱子于通鉴纲目大书之所以美章帝之初
卷五 第 19b 页 WYG1252-0089d.png
 政可为法于后世者如此臣惟治天下之道诚莫切
 于养民求贤恤刑这三事稽之于古若虞周之世所
 以致雍熙泰和之盛亦不过此而章帝诏书实有虞
 周遗意盖舜立十二师周置九牧略如汉之郡守所
 谓二千石者舜与成王所以告命训迪之词曰食哉
 惟时曰阜成兆民即劝农桑的意思曰惇德允元曰
 举能其官即慎选举的意思曰象刑惟明曰以公灭
 私即顺时令理冤狱的意思虽建初之治不敢上比
卷五 第 20a 页 WYG1252-0090a.png
 虞周然章帝之贤亦非后世可及今考其时尝以上
 林池籞赋与贫民诏齐国省冰纨方空縠又尝以春
 时亲耕于定陶以秋时观稼于河内这等爱民必无
 横征暴敛奇技淫巧之作议贡举则先忠孝之人求
 治效则戒矫饰之吏大臣若第五伦袁安之流以清
 介之行师表群臣守令若廉范周纡之徒以循良之
 政抚安黎庶这等用贤必无卖官鬻爵私谒倖进之
 风念罪人痛苦则禁治狱之惨酷者惜贤才连坐则
卷五 第 20b 页 WYG1252-0090b.png
 除妖恶之禁锢者贵戚奢纵非法命三公纠之以正
 朝纲禁狱逮系无辜用人言释之以弭灾异这等慎
 刑必无深文酷罚偏听不公之失此章帝所以为东
 汉贤君号称长者而朱子特笔大书深予之也伏惟
 皇上以睿哲之资继祖宗之统盖尝惓惓于养民求
 贤恤刑三事明诏屡下圣泽弘敷赈济之使相望于
 道途愿仕之臣骈肩于朝宁负屈者无分远迩必劳
 宣勘之官系狱者每遇炎寒必蒙宽恤之例凡此皆
卷五 第 21a 页 WYG1252-0090c.png
 上勤宸虑下厚民生宜有治平之功以继虞周之盛
 而陋章帝于不足言者宗社生民莫大之幸
    二
魏主考绩黜陟百官
 这是通鉴纲目纪魏主考覈百官以示劝惩的事魏
 主是北魏孝文帝与南齐明帝同时那时不曾混一
 号为南北朝故纲目书法不称帝而称主初孝文帝
 太和十八年下诏定制每三年一考百官就行黜陟
卷五 第 21b 页 WYG1252-0090d.png
 不待九年其制各令本曹官长考他属官的功绩优
 劣分为上中下三等其上下又各分为三等六品以
 下令尚书覆审五品以上帝亲与公卿辨论考上上
 的升用考下下的罢黜考中等的照旧至是帝亲临
 朝堂黜陟百官面责各部尚书不能献可替否进贤
 退不肖录尚书事拓跋羽无勤慎之名有阿党之迹
 退了不许录尚书事其同僚佐贰官做尚书令仆射
 左右丞的不能以义相导随其罪之轻重削了他俸
卷五 第 22a 页 WYG1252-0091a.png
 禄少保拓跋澄以气志骄傲革了他职任尚书于果
 以不勤政事也削了他俸禄其馀不能尽职的或降
 或黜皆数其罪过当面发落他由是谨勤办事的有
 所劝勉怠慢误事的有所惩戒君德以修国政以举
 宋儒朱子于通鉴纲目特书之以见孝文帝能综核
 名实得为治之要如此臣惟考绩黜陟国家之大典
 稽诸往古唐虞之世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其黜
 陟行于九年非是太缓民淳事简在位的君子多小
卷五 第 22b 页 WYG1252-0091b.png
 人少故也成周之时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
 之其黜陟行于三年非是太急世降俗下贤否相杂
 恐小人苟容君子淹滞故也三代而下图治之君诚
 当以此为准然北魏孝文帝乃以英年临御万几
 斟酌古制力行之且亲操黜陟之柄不察察于人言
 专责辅相之臣不屑屑于庶位尤得为治之体后世
 称为贤君垂在史册况堂堂有天下者当可不加之
 意乎我圣朝九载黜陟则用唐虞之典三年考覈则
卷五 第 23a 页 WYG1252-0091c.png
 用成周之制良法美意行之盖百馀年矣仰惟皇上
 临御以来恪守成规日新圣学虑官久则不免于阿
 党政久则不免于弊生因三年朝觐之期下考覈加
 严之诏中外之臣凛然向风以君子为荣以小人为
 耻然庶官称职本于大臣大臣得人本于君上伏惟
 圣朝如文王克厥宅心如帝舜任贤勿贰则大臣有
 廉贪立懦之风庶位有奉公守法之效圣谟益远圣
 治益隆匹休于唐虞三代之治而偏安小成如北魏
卷五 第 23b 页 WYG1252-0091d.png
 孝文者不足言矣斯世斯民不胜庆幸
  经筵日讲
   孟子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虞是料度誉是名誉毁是非毁孟子说人必是有些
 善处方才得人称誉然称誉之言未必皆实且如有
 一等人所行的事只与众人一般他心里也不曾度
 有个名誉却偶然有一两件事被人称赞起来互相
卷五 第 24a 页 WYG1252-0092a.png
 传播都说他好这便是不虞之誉人必有些恶处方
 才被人非毁然非毁之言也未必皆实且如有一等
 人小心畏惧要求全美惟恐有些差失却无故被人
 非毁说他不好这便是求全之毁夫为善得了好名
 为恶得了恶名本是常理今乃有出于常理之外的
 这等去处须是要见得透以在已论来不可侥倖得
 名便劝喜足了还要勉强为善求称其名也不可因
 人有些言语便生忧疑只要自家持守得定事久自
卷五 第 24b 页 WYG1252-0092b.png
 明以在人论来不可徒取虚名便轻易进用一个人
 也不可信人谗谤便轻易黜退一个人须要仔细询
 访着实有可用时用他着实有可退时退他这等便
 有些虚毁虚誉如何乱得这大公至正的常理这却
 是孟子言外的意思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易是轻易责是怪责孟子说人若轻昜开口发言不
 当必然遭人怪责既遭怪责以后自不肯轻易开口
卷五 第 25a 页 WYG1252-0092c.png
 今有一等人发言时不计是非不顾利害只管轻易
 开口乱说将去这等人只是一向不曾遭人怪责以
 此放肆了盖常人之情前面既无惩创则后面不知
 警省所以如此若君子之言当谨而谨岂待有过失
 了才不轻易说话孟子这一章必有为而发然亦可
 以为言语之戒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患是病患孟子说凡与人做师傅的必是学问有馀
卷五 第 25b 页 WYG1252-0092d.png
 人来求教不得已而应之乃可如今人却有件病是
 他心性好高不待学问充足只管要做人的师傅这
 等人自家满足定无有长进处岂不是大病盖上自
 天子下至庶人皆不可无师但人不可轻以师道自
 任故孟子警戒学者如此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
见我乎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曰子来几日矣曰昔者
曰昔者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曰舍馆未定曰子闻
卷五 第 26a 页 WYG1252-0093a.png
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曰克有罪
 乐正子是孟子弟子子敖是齐大夫王驩的表字之
 是往先生指孟子昔者是前日馆是客舍克是乐正
 子的名昔孟子在齐国乐正子从著大夫子敖往齐
 国见孟子孟子意下说子敖是个小人不当跟著他
 行已自怪乐正子及乐正子来见孟子迟了孟子姑
 以此责他说尔也来见我乎乐正子不知怪他何故
 问说先生如何发这言语孟子又问他说尔来到齐
卷五 第 26b 页 WYG1252-0093b.png
 国如今是几日了乐正子说是前日孟子说既是前
 日来如何两日不见我我发这言语岂不宜乎乐正
 子见孟子怪他又遮饰说我不敢慢先生因是客馆
 未定所以不曾来见孟子又说尔可曾闻得人说直
 待客馆定了方才求见先生长者乎乐正子闻孟子
 之说随即省悟自称其名说道克委实有罪不敢辞
 矣这一章见孟子教人之严而乐正子勇于受责亦
 自难得比如后世人强辨饰非不肯认错至于坏事
卷五 第 27a 页 WYG1252-0093c.png
 不悔者又乐正子之罪人也
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餔啜也我不意
子学古之道而以餔啜也
 徒解做但字餔是食啜是饮孟子呼乐正子说尔这
 一遭跟著大夫王子敖来更无别事但只图些饮食
 而已我不意你平日学古人之道不知择所从之人
 是可与同行的是不可与同行的却专为饮食是何
 道理盖学古人之道则能审于择人严于处已遇可
卷五 第 27b 页 WYG1252-0093d.png
 从之人虽无势利箪食瓢饮亦所不辞遇不可从之
 人虽有势利千驷万钟亦不为动子敖本是齐王幸
 臣孟子平日绝之未尝与他说话今乐正子乃失身
 于此人宜孟子正其罪而切责之也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这两个实字解做结实之实孟子说仁义二者是人
 性固有的然仁主于爱而爱莫切于事亲人能孝顺
 父母便是仁之实义主于敬而敬莫先于从兄人能
卷五 第 28a 页 WYG1252-0094a.png
 事兄长便是义之实这仁义之道其用最广比如一
 根树凡爱民利物都是仁之华采枝叶其本却自爱
 亲一件上推来所以见得爱亲便是仁之结实处凡
 忠君弟长都是义之华采枝叶其本却自敬兄一件
 上推来所以见得敬兄便是义之结实处人之良心
 发见惟此二者最为切近精实能于此体认躬行而
 充广之则仁义之道不可胜用矣
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
卷五 第 28b 页 WYG1252-0094b.png
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
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这三个实字是承上文两个实字说这三个斯二者
 都指事亲从兄说节是品节文是文章生如草木有
 生意一般恶解做何字孟子既说仁义之实在于事
 亲从兄又说智之实不在于他只于事亲从兄这两
 件道理知得明白又能固守常常不离去了便是智
 之实处礼之实只在这两件为之品节文章使其次
卷五 第 29a 页 WYG1252-0094c.png
 第等级秩然不乱威仪文采粲然可观便是礼之实
 处乐之实只于这两件中心悦乐和顺从容无所勉
 强既无勉强这道理油然自生如草木之有生意既
 有生意自然畅茂条达发将出来如何止遏得住既
 止不住则盛而又盛形于动容见于四体至于足之
 蹈之手之舞之有不自知其所以然者孟子这一章
 说事亲从兄良心真切天下之道皆原于此然必知
 之明而守之固然后节之密而乐之深也
卷五 第 29b 页 WYG1252-0094d.png
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已视天下悦而归已犹草芥
也惟舜为然
 已是就帝舜身上说草芥是极微之物孟子说帝舜
 的孝无人及得盖当其在侧微之时未登帝位天下
 之人都仰其盛德无比的喜悦将要归服他舜看这
 天下之人喜悦归服他只如地上的草芥极微之物
 一般这等看得不希罕为何盖舜的心里只以顺亲
 为重若不得于亲而顺之虽得天下也不为重其孝
卷五 第 30a 页 WYG1252-0095a.png
 如此所以说惟舜为然以见其不可及也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得乎亲是曲为承顺只要得父母心里喜悦的意思
 顺乎亲是惟恐父母有过失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
 直要所行都合理不相违悖的意思孟子又说帝舜
 他心里以为若服事不到不能得父母的心使他喜
 悦便不可以为人若不能调顺父母使他所行都合
 理无过失便不可以为子盖舜的心事如此谓之人
卷五 第 30b 页 WYG1252-0095b.png
 乃对彼而言犹是泛说谓之子则对父母而言其情
 亲义切无以加矣
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底豫瞽瞍底豫而天下化瞽瞍
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瞽瞍是舜的父名底是致豫是悦定是各止其所的
 意思孟子又说帝舜的道理已尽到至极处故瞽瞍
 虽至顽这时节都致到和悦的去处这便是底豫只
 因瞽瞍一底豫了凡天下为人子的知天下无有不
卷五 第 31a 页 WYG1252-0095c.png
 可事的亲都仿效舜之所为无有不孝为父的也都
 底豫无有不慈这便是化瞽瞍一底豫了凡天下为
 父的慈为子的孝子孝父慈各止其所无有不安其
 位的这便是定舜之孝至于如此为法于天下可传
 于后世非止一身一家之孝而已所以唤做大孝盖
 处人伦之常者易处人伦之变者难舜处人伦之变
 而能尽其孝故孟子举之以为万世法
离娄章句下
卷五 第 31b 页 WYG1252-0095d.png
 这是孟子离娄篇后一半因简帙重大分作章句下
 篇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
 诸冯负夏鸣条都是地名岐周是岐山下周旧邑毕
 郢也是地名孟子说虞舜生在诸冯迁居在负夏没
 在鸣条都是东方夷服之地是舜乃东夷之人也周
 文王生在岐周没在毕郢大抵是西方夷服之地是
卷五 第 32a 页 WYG1252-0096a.png
 文王乃西夷之人也
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馀岁得志行
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符节是玉做成篆刻文字从中分开彼此各藏一半
 有事则左右相合把做信记揆是度孟子又说舜与
 文王地土相去有千馀里之远世代相先后有千馀
 年之久然舜为天子文王为方伯得志行道于中国
 以及于天下则与符节相合一般无有差错是圣人
卷五 第 32b 页 WYG1252-0096b.png
 之生先后远近之不同揆度将来其所存所行的道
 理则一而已非孟子深知二圣之心岂能形容至此
 哉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
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

 子产是郑大夫公孙侨舆是车溱洧是二水名惠是
 私恩小利周之十一月即夏之九月周之十二月即
卷五 第 33a 页 WYG1252-0096c.png
 夏之十月三代时改易正朔是如此徒是徒步杠是
 方桥梁也是桥昔子产为郑大夫听断一国的政事
 他因见溱洧二水无有桥梁人往来不便终日把他
 所乘的车载往来的人济过这溱洧二水孟子说这
 子产这个人所行只是私恩小利不知为政之道盖
 为政则有公平正大之体纲纪法度之施自然使人
 得所不在这些小惠利上且先王之政每到岁十一
 月农功已毕又将寒冻时节于是将各处可通步行
卷五 第 33b 页 WYG1252-0096d.png
 人往来的方桥都做成了到十二月又将各处可通
 车辆往来的大桥也都做成了这等则民都便于往
 来自不患于徒涉何必区区以所乘的车来济人纵
 济得一时一两处岂能周遍故孟子以此为言盖修
 治桥梁道路亦王政之一事也
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
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辟是辟除孟子因说子产乘舆济人的事至此又推
卷五 第 34a 页 WYG1252-0097a.png
 说君子若能行先王之政公平溥遍使百姓每饱暖
 安乐都受恩惠则出行之时虽辟除了行路的人使
 他躲避也是上下之体所当然不为过分况国中之
 水当涉者多不止于溱洧两处岂能一一都把自家
 所乘的车济他故为政的人若行私恩小惠个个人
 都要喜悦他则人多日少以有数之日供无穷之人
 如何勾得用这一章是说为政当以大德不当以小
 惠的意思
卷五 第 34b 页 WYG1252-0097b.png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雠
 视是看待的意思国人犹言路人芥是草芥孟子告
 齐宣王说人君看待臣下如手足则臣下看待人君
 如腹心手足腹心相待一体恩义之至也人君看待
 臣下如犬马则臣下看待人君如路人盖犬马虽是
 轻贱犹有豢养之恩路人则亦无怨无德而已人君
卷五 第 35a 页 WYG1252-0097c.png
 看待臣下如土芥则臣下看待人君如寇雠盖土芥
 则践踏之而已斩艾之而已而贱恶之太甚故所报
 亦有甚焉孟子这一章因齐宣王待遇臣下恩礼衰
 薄至于昔日所进用的人一旦不知所往其于群臣
 亦谓邈然无敬故孟子极言报施之道如此然忠臣
 孝子常加厚于君父断不以此自处也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君是诸侯国君服是服制齐宣王疑孟子说君臣报
卷五 第 35b 页 WYG1252-0097d.png
 施之道太甚故问他说在古礼凡人臣于旧时服事
 过的国君有齐衰三月之服是如何样的方可为他
 行这服制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
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谓之
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
 膏泽是惠泽导是引导疆是境田是田禄里是里居
 孟子答齐宣王说人臣平日有谏诤于君君能容受
卷五 第 36a 页 WYG1252-0098a.png
 而行之有善言陈奏君能鉴纳而听之有志于为民
 君能使他展布使惠泽下及于百姓这等以道事君
 中间或偶有不合之故去往别国留之不得则人君
 遣人引导他出境防其剽掠使不失所又遣人先去
 他所往的国中称道说这是个贤臣可用既去之后
 又拳拳望他归国到三年之久不归然后收了他旧
 时所得的田禄里居若国君看待臣下如此一不忍
 他路上失所二不忍他到别国无有禄食三不忍便
卷五 第 36b 页 WYG1252-0098b.png
 收了他田里这谓之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人臣的虽
 在别国念其旧恩不敢忘故制服以报之也
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
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
此之谓寇雠寇雠何服之有
 极是穷困的意思孟子又对齐宣王说如今为臣的
 谏诤于君君怒而不行有善言陈奏君拒而不听虽
 有意为民又不得展布使惠泽不及于百姓中间或
卷五 第 37a 页 WYG1252-0098c.png
 有不得已之故去往别国人君不肯悔悟反加捕捉
 又穷困之于其所往之国使不要用他其去国之日
 就便收其田禄里居全不念他平日效劳这等相待
 只似寇雠一般恩义既绝何有报服之理大抵战国
 之时为诸侯国君的多不以礼遇其臣故孟子之言
 如此然孟子他日去齐三宿出书曰庶几改之予日
 望之其待君之意甚厚未尝有悻悻之心则为人臣
 的又当以孟子之事为法
卷五 第 37b 页 WYG1252-0098d.png
 
 
 
 
 
 
 
 篁墩文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