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587-062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汴京遗迹志卷十一 明 李 濂 撰
祠庙庵院
祠
三贤祠
毛伯温撰三贤祠记 三贤祠者祠唐高李杜三
贤于吹台之上也按唐史高适李白杜甫天宝中
聚梁宋间共饮吹台之上酒酣击歌俛仰今古旁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587-0624d.png

若无人而杜诗亦云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
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是时白甫皆以谗嫉去国年各四十馀而适则封
丘尉耳三人者固盖世之豪也顾坎坷徘徊行歌
古墟榛莽中使其登台悲啸望芒砀数雁鹜呜呼
伤哉白梁园歌适古大梁行岂亦其时诗欤诗李
杜尚矣适诗慷慨悲壮为盛唐诸人冠而杜子亦
时时推适曰美名吾不及佳句法如何盖飘然不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587-0625a.png

群之外推者适一人耳适五十始诗故叙年李杜
之上其诗颃二子故并贤之而并祠之吹台故有
禹宫宫之后有空室而栖非其鬼伯温业令撤其
鬼而祠三贤矣今年秋偕蜀张子关西袁子李子
谒焉登台四望旷原孤城日凉云断风飒飒起黄
芦末摇轩振棂予与三子者洒然惊回思三贤又
怆然悲曰适显矣白甫乃如斯已邪伤哉伤哉
包孝肃公祠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587-0625b.png
胡谧撰包孝肃公祠记 开封府故有宋包孝肃
公祠盖祀其知开封时功也前后公知是府者多
名人奚独祀公盖公其尤也公所历诸官皆有绩
奚独祀公知府功盖开封京府其功可以该诸绩
也惟公之在开封也刚毅不阿贵戚宦臣为之敛
手犹若居御史谏议之所论斥而且开门听讼吏
不敢欺即广其知天长时断割牛古讼之明也劾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587-0625c.png

毁势家侵惠民河园榭即推其转运河北时请以
牧马地赋民之惠也自奉俭约无异布衣诫子孙
不得犯赃罪即充其知端州时归不持一砚之操
也与夫知瀛州而请罢回易在三司而置场和易
以免民供上之物皆由京府以达诸外郡者也然
则公扬历中外之绩举于是乎该矣故京师为之
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人以其笑比黄河清
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云比卒太常乃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587-0625d.png

并其亲老不赴调亲没庐墓之行谥曰孝肃盖实
法所宜祀者此开封所繇以祀公也而当时知是
府者前公如陈文惠康肃兄弟继尹薛简肃威严
如之后公如欧阳文忠吕正献济以宽简然皆为
他善所掩其知是府功则莫与公者此开封所以
独祀公也祠在府治厅事北创始未详岁月历金
元以迄我朝府列外郡祀事岁脩不废祠则屡葺
乃成化癸已前知府孙侯瑜以址隘宇将压相得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587-0626a.png

府治巽隅隙地遂徙建焉工未就绪而孙侯卒今
知府张侯岫至亟缮完之中为屋三间左右翼两
厢各三间前竖门楼周缭以墉肖公像其中黝垩
髹漆焕然一新张侯手署其扁曰包孝肃公之祠
爰率僚佐落之而告慰公神如礼每春秋用牲醴
致祭著为仪且裒公遗事奏议载锓以广传焉其
尤知慕公者哉佥谓斯举不可无记以告将来张
侯屡以为请予因述开封所以祀公之意俾人知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587-0626b.png

公之功不独在开封也
十贤祠
庄昶撰十贤祠记 大梁书院者祠濂溪康节温
公明道伊川横渠晦庵东莱南轩鲁斋十贤又集
天下书以资学者游学之处也嗟乎书一也有吾
心之书有纸上之书吾心之书者吾心之神也吾
心之道也而纸上之书者不然不吾之心而吾之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587-0626c.png

心著之于言语也不吾心之道而吾心之道托之
于文字也嗟乎圣人贵无言而不贵有言有言则
不以心契不以心传而言徒言矣如六经莫大于
易而易言阴阳也方其无言也易具于心浑然而
无破及其有言则孰为阴孰为阳而阴阳之授受
皆得之纸上而易始散矣易非散也纸上而易者
散也四书莫精于中庸中庸言性道教也方其无
言也中庸具于心噩然而无名及其有言则孰为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587-0626d.png

性孰为道孰为教而性道教之授受皆得之于口
耳而中庸始乱矣中庸非乱也口耳而中庸者乱
也至于诗书礼乐春秋论孟无不皆然故善观六
经者不观六经而观吾心之六经善观四书者不
观四书而观吾心之四书吾心之书果何书哉不
楮墨而文也不文字而见也不诵读讲说而明也
秦火虽烈而不可以焚也汉儒虽陋而不可以凿
也不河图不洛书而九畴八卦之象自形也不诗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587-0627a.png

不礼而温柔敦厚之妙自著也品节防范之等自
严也不春秋而华衮鈇钺之赏罚自当也溥之而
天地位也推之而万物育也幽之而鬼神感也微
之而神化妙也充之为圣为贤为尧舜为孔孟为
周程为张朱也用之为百姓安为礼乐和为人心
正为异端息为臣不敢以僭其君为四裔不敢以
轻其中国也吾心之书至于如此此岂索之玄冥
索之象罔之所得哉此以心授而彼以心领也此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587-0627b.png

以心得而彼以心见也往年白沙陈先生过余定
山论学余以是质之先生不以余言为谬世之好
事者诋陈学为禅夫禅谓之无然无极而太极静
无而动有者吾儒亦不能无无也但吾之所谓无
者未尝不有而不离于有禅之所谓无者未尝有
有而实滞于无禅与吾相似而不同矣嗟夫天下
之人岂无真与伪哉天下之事岂无是与非哉惟
有以辨之耳然苟不知夫周行之大者恶知曲径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587-0627c.png

之是非不知吾儒之真者安知他道之有伪游学
于是者其亦以余言为禅否哉将因纸上之书以
观吾心之书而契夫周程张朱诸贤之道则书之
所集大矣是役也始于宪副刘公钦谟中于佥宪
吴公原明成于开封守张公九云而唯诺上下则
都宪李公文盛赵公守约也既成方伯吴公行验
宪使刘公尚佩暨诸僚佐谓不可无记于是九云
谋之佥宪傅公商佐石公宗海以请于余余于诸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587-0627d.png

公为先进与商佐九云为同年宗海为同里为同
学而又为同年皆余友也余所敬慕而请益者也
敢书其所谬学者以复之亦未知其是与否也诸
公将亦教我乎哉
岳武穆祠
许真君祠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587-0628a.png

东岳张太尉祠
庇民祠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587-0628b.png
胡谧撰庇民祠记 庇民祠旧在河南开封府城
东北数里而近神冈侧正统庚申岁黄河徙齧大
堤势薄府城上下惊惶巡抚侍郎于公谦告天誓
以身殉投以所御公服躬督筑以捍其患遂弭且
范铁为犀勒铭其背以镇永远豫民感公之惠以
免垫溺为建是祠以与土神河神并祀焉盖阅四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587-0628c.png

纪于今矣而当时故老定兴知县致仕甄铎辈百
数十人合疏公曩抚中州厥绩甚夥匪直弭河患
而已请建专祠于府城西南隅公之寓廨故址有
若公犹存莅且便远近奠谒于是藩臬阃诸僚咸
是其请遂给材甓洎百需诹日鸠工经始于成化
丁未春二月仅五阅月告成中为屋六楹肖公像
其内左右翼两厢楹各如之前竖中门大门各四
楹周缭崇墉扁仍旧曰庇民之祠从民意也藩臬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587-0628d.png

阃诸僚率甄铎辈落之而告慰公神如礼岁以公
诞讳日用牲醴致祭著为仪远近过谒及有祈祷
者听复祥符县民二户守之俾艺其旁隙地若干
亩以资香火费甄铎辈仍具前疏谒余请书其事
于丽牲之石按公浙之钱塘人繇进士拜监察御
史擢兵部侍郎宣德壬戌以简命膺兹巡抚重寄
始下车会官取银矿将议立课公较得不偿费禁
采给民孳牧仅用土有刍水十数州县杀山东北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587-0629a.png

畿什六七境内水可渠可堰者谕民凿筑以资灌
溉民多获利遇岁歉则请宽积逋罢冗征碱地民
苦输额税则请折布以纾之存聚仓储及劝分在
在充盈时艰食则平直以粜获济甚博教民树艺
田宅桑枣道路榆柳皆蔚然成效兴学育材尤加
之意其于属僚务先身率贤者榜其治绩以示劝
否则按黜不少贷尝以荐人代已任坐调大理少
卿召还朝时豫民千馀人诣阙乞留诏许之寻复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587-0629b.png

原官而所荐之人后皆名位与并人尤服其明于
知人云未几以忧去民复乞留诏公起复盖公抚
莅中州前后凡十有八稔厥绩历历可纪而弭河
患尤足以见其感动天地此豫民今昔所为以建
庇民之祠也嗟乎有官在治而人称颂之崇奉之
固其有以得民然非阿则䁥未必皆诚也惟夫既
去而犹思既没而益慕不忘者然后见其得民之
心之诚且笃耳于公之抚莅中州也两去而民两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587-0629c.png

乞留且为建生祠以并祀土河之神冀与相为悠
久比既没数十稔而民慕之如一日又请建专祠
以事公若生存焉非其得民之心之诚且笃畴克
尔哉甘棠之咏清风之碑殆与是祠异世而同符
矣乎抑公昔兼巡抚山西绩视河南并伟而自去
此还朝擢本部尚书至少保其安内攘外有功于
社稷尤大以不系河南不著虽然朝廷议功方将
秩公命祀以配享郊庙独庇民之祠而已哉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587-0629d.png

胡谧撰祭少保于公文 惟公昔以亚卿巡抚河
南适值黄河徙溢冲突汴城公为筑堤捍禦俾免
垫危且范金为犀勒铭其背以固永远既而公被
召入朝而汴氓感公之惠思公之德相率建祠堤
旁肖公遗像其内以与土神并祀有年盖冀公之
功与兹土相为无穷焉耳顾有司漫不省所有事
诚缺典也仰惟公自去此入擢上卿进位师保以
佐圣天子安内而攘外其泽加四海名震四夷既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587-0630a.png

没而褒恤之典光彻幽壤固非一汴氓之祠为足
以崇报我公也然自古名臣硕辅秩诸命祀以配
享郊庙者未有不因其播歌颂于闾阎田野之间
而致然也若今汴氓祀公治水之一绩殆将以基
国家秩公命祀于百世矣乎呜呼公形虽邈泽则
永存黄河之水其流源源某等承乏于斯迩因河
患荐臻方规遵公馀轨缵公遗绪仰止高山其思
曷已爰谒祠下跽荐一尊矢词以诔公其有闻伏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587-0630b.png

惟尚飨
庙
三皇庙
禹庙
两庑分祀历代治水有功者共二十九人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587-0630c.png

魏邺令史起 秦水工郑国
汉淮阳太守汲黯 大司农郑当时
水工徐伯表 河堤使者王延世
待诏贾让 乐浪王景
将作谒者王吴
宋颍川团练使曹翰 京西转运使陈尧佐
判都水监张巩 户部副使张焘
太师温国谥文正司马光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587-0630d.png

内侍省副都知张茂则
龙图閤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张商英
元河南河北肃政廉访使尚文
尚书诺海 御史刘赓
太师恒阳王谥文贞额森布哈
河南河北道佥事阿噜托琳
荣禄大夫集贤大学士贾鲁
太史郭守敬 丞相托克托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587-0631a.png

国朝工部尚书安然
少保太子太傅兵部尚书谥肃悯于谦
户部尚书谥恭定年富
都察院右都御史王暹
河南右布政使王亮
玄帝庙
樊将军庙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587-0631b.png

汉寿亭侯庙
城隍庙
旗纛庙
二相庙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587-0631c.png

皮场公庙
宋朝燕翼诒谋录 京师试于礼部者皆祷于二
相庙二相者子游子夏也子游为武城宰子夏聘
列国不知何以得相之名也今行都试礼部者皆
祷于皮场庙皮场即皮剥所也相传皮场土地治
疡疾之不治者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诏封为灵贶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587-0631d.png

侯其后累封明灵昭惠王今庙在万寿观之晨华
馆馆与贡院为邻不知士人之祷始于何时馆因
何而置庙也
梓潼庙
东岳庙
二郎庙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587-0632a.png
火神庙
德安公庙
崔府君庙
石灵公庙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587-0632b.png
金龙四大王庙
普济庙
三官庙
宋濂论三官 按汉熹平间汉中有张脩为太平
道张角张鲁为五斗米道其法略同而鲁为尤盛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587-0632c.png

盖自其祖陵父衡造符书于蜀之鹤鸣山制鬼卒
祭酒等号分领簿众有疾者令其自首书氏名及
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薶之
地其一沈之水谓之天地水三官而三官之名实
昉于此夫至高者天至厚者地水纵大亦两间一
物耳何得与天地抗哉今并称之为三吾未知其
何说也
玉皇庙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587-0632d.png
庵
观音庵
圆通庵
曹仙姑庵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587-0633a.png

以上三庵皆尼庵也今俱废
郑昂撰希元观妙先生祠堂记 先生姓曹氏讳
道冲字冲之全赵宁晋人赠中书令尚书令保贵
之来孙襄悼魏国公利用之族孙也父宗哲故承
务郎钦州灵山县主簿母石氏五代晋之后初魏
国公章圣时和戎有大勋赐都城普惠坊第因以
居汴奕世忠义冠剑蝉联同爨者十馀世诏旌其
门先生自扶坐能言便解文字五岁赋诗属文十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587-0633b.png

五岁古今载籍所记博极无遗一经目终身不忘
家人患其弄翰墨即登屋赋咏书遍万瓦诸教洞
彻咸得其要妙尝谓处世居家均在樊笼不愿嫁
适脱身遁去二十一岁隐于少室山玉华峰栖神
导气者凡十馀年惟恐一物累已衣粮不赍人自
供给若有神助时二亲在堂弟妹满前弗恤也家
人踪迹之则宛转潜避齐人张公谏议知其异度
为女冠因遥指青州远游观张几真为师欲受箓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587-0633c.png

无资乃足历四方货文于市以寓乎所谓道者既
而受箓于閤皂山于是四方始知先生之名矣然
天资萧散放旷物外不就绳检故毁誉几半天下
而先生终无喜愠时或谐谑形于词章微著其意
而已晚入京师大隐于阊阖门之咸宁坊衣足蔽
体食仅充腹荫容膝之地混然与猫犬同迹其鼠
壤馀蔬不可向迩意欲杜绝势利焉至贫困者有
所告则丏以诗使货鬻度日都人供馈者肩踵相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587-0633d.png

摩多所不纳有不能却寻以施予不茹荤血但日
市以食猫犬或问其故曰无他救其欲杀者而已
或谤其肉食者即取以对食曰于道何害但不欲
耳谤者惭焉岁时都人游赏则放傲先至讽咏以
归或嘉节良辰反杜门不出皆所不可晓也上方
以道在宥天下异人并出始以徐神翁言得先生
于辇毂之下召对无时仍给金牌二听赴行在与
诸池苑无得禁止其延见异数莫与伦比上尝曰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587-0634a.png

此真仙也文华乃其馀事诏加清虚文逸大师先
生初名希蕴至是始赐今名又加道真仁靖先生
复为起第乃沥恳牢辞不得已仅受数楹为楼以
奉三清晨夕焚脩用祝君寿诏复名其室为宝箓
堂又为营保庆泰宁宫于其侧将落成而先生尸
解矣上为之恻然葬于国郊开封县新里乡使观
察贾公护其事仍给御府钱斋七作黄箓醮以为
资荐赠号希元观妙先生以诰付其第诏复建宫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587-0634b.png

于顺天门瑶华宫中之左方使弟子张居淡以奉
其祠居淡清脩人也慕道甚坚早辞家师事先生
凡二十年始终如一逮先生之化见其畴昔与先
生厚者则泣涕沾襟惟恐师后事之不周因请起
祠堂于今宫昊天玉皇上帝清都高邈殿之后质
不至陋华不至侈户牖取具务欲垂久居淡谓先
生初阙铭志为终身恨仆告以古今名师大士道
行天下名流后世讵可泯邪区区铭勒端无重轻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587-0634c.png

了不以仆言为然复泣以告仆久与先生游且实
里人义不得辞因为叙其略先生名播四海久矣
初还都邑寓籍于延宁宫而身未尝往及保庆泰
宁宫成迁延不入终以化去则仆前所谓先生自
言以处世居家均在樊笼者意谓是也诰命谓凝
情冲和混迹民伍盖尽之矣自遭际未尝以纤毫
私辄冒上听故恩眷益隆若叙其平生所为则歌
辞备矣知者得之无复覼缕至若声律书画历数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587-0634d.png

方技他人尽智力而能之者先生皆优为之其尤
长者文词也初若不经思虑人方见其含毫伏纸
转眸之间掀雷抉电而珠玉已粲然矣人所需索
无不如意于阛阓宴席岑寂幽隐之地咸无所择
以一物为题有至百篇者其警策语尤出人意表
依随声韵立笔赓和愈见其工案无文籍所用事
实备无遗谬上至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诸子百家
之书下至里巷俳谐方言时谣无不穷贯彼世人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587-0635a.png

徒见先生嘲谑之语而不识先生典丽之文徒见
先生典丽之文而不知先生要妙之道吁可怪也
如老庄与黄庭西升清净经注解性命之说则得
之者几希盖其平生所为文意之所至目之所睹
凡天地范围之间无不模写而世或能道之至于
微妙希夷之语脩身尽性之说其和者盖寡焉矧
其起居动静之间笔端风生著述万数浩浩如江
河沛然莫之能禦顷有诏尽索其箧中所有閤于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587-0635b.png

玉清和阳宫转轮之藏室既化之日益令收掇其
残稿自是落人间者无几矣噫先生之遇圣主可
谓时矣馀何恤哉尝谓士子于道未得秋毫之一
涸思乾虑于章句之末幸有司一得以取终身之
富贵自谓天下莫已若安知先生之所谓浩浩如
江河沛然莫之能禦者邪或问先生之道仆尝见
其蓬头垢面衣结履穿而声韵清畅眸子莹彻夷
然自得宛若童稚且尽天下无穷之能事而甘举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587-0635c.png

世不堪之寂寞先生处世之迹概可知矣若先生
之道仆又安足以知之姑叙其文词之能而已矣
夫聪明辩知固足以害道而道之至则非聪明辩
知之所能害也今有人未尝与文墨亲一有所悟
则吐言为辞咸契至理何则道本无为而无所不
通聪明辩知者乃道之用而已逮其源流深远词
藻华丽则又非一世之习也考诸古今能文之士
白首而穷一经十年而工一赋者比比如也其至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587-0635d.png

倚马七步之敏固已无几虽然此特穷篇短翰尔
若先生之落笔万言声律无误小大不拘真解鲜
俪也抑闻之昔人以太白为谪仙则文词之豪非
神仙似不能为白玉楼成必待长吉之文则神仙
之于文亦云难矣仆是以乐为之书先生享年七
十有七生于宝元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化于政和
五年七月二十一日葬以其年十月十五日其化
也道院产玉芝一本五茎既葬之日天气晴霁其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587-0636a.png

祖茔魏国公碑泉润交下如泪落状众谓天寒露
润徐视他茔皆所无有始大惊叹呜呼先生间气
所钟其异事难以毛举云政和丁酉冬十月十有
七日
右曹仙姑祠堂记乃宋朝散郎试秘书少监兼
编脩六典郑昂笔也中有语涉怪诞者余悉删
之不欲存之以惑世云尔
院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587-0636b.png

戒坛院
佑圣院
宝圣院
等觉院
兜率院
万岁院
福田院
三学护国院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587-0636c.png

报恩院
鸿禧院
法云院
开化院
黄建院
净居院
净慧院
开圣院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587-0636d.png

道者院
高文虎蓼花洲閒录 五代时有僧某卓庵道边
艺蔬丏钱一日昼寝梦一金色龙食所艺万苣数
畦僧寤惊曰必有异人至已而见一伟丈夫于所
梦之处取万苣食之僧视其状貌凛然遂摄衣延
坐馈食甚勤顷刻告去僧嘱之曰富贵无相忘因
以所梦告之且曰公它日得志愿为老僧只于此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587-0637a.png

建一寺足矣伟丈夫乃艺祖也既即位求其僧尚
存遂命建寺赐名普安都人称为道者院
启圣院
宋敏求东京记 启圣院本晋护圣营天福四年
宣祖典禁兵太宗诞圣其地兴国中建院
叶少蕴石林燕语 启圣禅院太宗降诞之地太
平兴国中既建为寺以奉太宗神御太祖降诞于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587-0637b.png

西京山子营久失其处真宗朝尝遣人访之或以
骁胜营旁马厩隙地有二冈隐起为是即其地建
应天禅院以奉太祖天圣中明肃欲置真宗神御
其间而难于言太宗因以殿后斋宫并置二殿曰
三圣殿庆历中始名太祖殿曰兴光太宗曰帝华
真宗曰昭考
定力院
廖莹中江行杂录 太祖之自陈桥还也太夫人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587-0637c.png

杜氏方设斋于定力院闻变王夫人惧杜太夫人
曰吾儿平生奇异人皆言当极贵何忧也言笑自
若是日太祖即位契丹北汉兵皆退
赵葵行营杂录 太祖初受周幼主命北讨至陈
桥为三军推戴时太后以下眷属悉在定力院设
斋有司来搜捕主僧令登閤而固其扄钥俄大搜
索僧绐云皆散走不知所之矣甲士入寺升梯且
发钥见蛛网布满其上尘埃凝积若累年不曾开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587-0637d.png

者乃相告曰是安得有人遂皆去有顷太祖已践
阼矣
观音院
四圣院
净因院
苏轼撰宸奎阁记略 皇祐中有诏庐山僧怀琏
住京师十方净因禅院召对化成殿问佛法大意
奏对称旨赐号大觉禅师仁宗与琏答问亲书颂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587-0638a.png

诗以赐之凡十有七篇至和中上书乞归老山中
不许治平中再乞坚甚英宗留之不可赐诏许自
便琏遂归老于四明之阿育王山广利寺四明之
人相与出力建大阁藏所赐颂诗榜之曰宸奎时
京师始建宝文阁诏取其副本藏焉琏持律严甚
上尝赐以龙脑钵㿻琏对使者焚之曰吾法以坏
色衣以瓦铁食此钵非法使者归奏上嘉叹久之
兴德院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587-0638b.png

杨万里挥麈录 英宗以齐州防禦使入继大统
治平二年改齐州为兴德军熙宁八年八月诏潜
邸为佛寺以本镇封之赐名兴德禅院仍给淤田
三千顷
印经院
传法院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0587-0638c.png

僧惠洪冷斋夜话 景祐中光梵大师惟净住京
师传法院以梵学著闻景灵宫锯匠解朩朩既分
有虫蠹纹数十字如梵书状因奏进上遣都知罗
宗译润经文夏英公竦诣传法院导译冀得祥异
之语以谶国净焚香审视逾刻乃曰天竺无此字
不能辨译右珰恚曰大师宜领上意若稍成文译
馆恩例不少而英公亦以此意讽之净曰幸若蠹
纹稍可笺译诚教门光也异日彰谬妄万死何补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0587-0638d.png

富郑公每语客曰此人诚可谓佛弟子也使其立
朝必能尽节不苟同于人孰谓异教中无人邪
以上皆僧院也今俱废无一存者
广慧院
兴国院
崇真院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0587-0639a.png

以上皆尼院也今俱废无一存者
大梁书院
按大梁书院乃近时创建者非宋之遗迹也以
造士之所不可遗姑附于此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0587-0639b.png
汴京遗迹志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