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白斋稿-元-陈基夷白斋稿𥙷遗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a 页
夷白斋稿补遗
  乐府
   咏归操
 吴人沈仲说搆亭曰咏归每服田之暇辄弦歌其中盖将有
 感于曾点氏之言意也为一阕俾弦而歌以自适云
我朝于田我暮于室曷以自娱有琴有瑟我服惟春我乐惟亲
我欲浴乎沂濆匪舟兮孰先我津我欲风乎舞雩匪若人兮孰
为我徒我葺我庐我读我书我啜有菽我馔有蔬我非悦此新
搆我咏归兮匪夕伊昼我非爱彼流水吾褰衣兮欲沿其沚圣
如可作兮吾从夫子
   玉山辞为顾仲瑛作
山嵁嵁兮磅礴太古木葱葱兮云英英而欲雨日朝出兮在户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b 页
先辉辉兮水流其下匪君子兮夫谁与处采我兰兮为佩褰我
荷兮为盖从子于山兮聊逍遥以䘚岁
   望仙词为陆叔阳道士作
木萧萧兮中洲云惨惨兮山幽仙之人兮其耒游卑真诠兮慰
所求翩然驾鹤兮不可以久留倚天风兮特怅望以夷犹
   吴侬谣
 至正十四年吴岁饥秋七月海道都漕运万户府达鲁花赤
 明善公为籴米赈之吴民感德歌是以颂
城上日出行且趋吴民负米欢且呼漕府君侯长万夫籴米食
侬如哺雏君侯运粟输京都都人食税复衣租又以馀力苏焦
枯连年和籴喧九衢吴侬有粟不得餔遂令斗米如斗珠不贵
楮币贵青蚨乡村白屋多逃逋尪羸操瓢行塞途微侯哀侬釜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a 页
生鱼嗷嗷枵腹多作莩昨日儿饥泣呜呜今日饭饱走匍匍君
侯长漕非剖符不忍赤子坐艰虞使君归朝掌吁谟济世升平
乐有馀天下米贱酒可沽上及父母下妻孥 天子行当锡锋
车君侯幸勿迟其驱
   远归曲
陆乘车水乘舟关河何绵绵波浪复悠悠车行阻雪舟阻冰陆
忧豺狼水鲵鲸我生不学凭河术柰何欲与重险争朝辞舟暮
辞马鹡鸰相呼在原野白鱼可烹雀可炙谖草罗生满堂下
   离伦妇有妇见夫久贫辞去后夫至显宦感而作
我弗干人兮我读我书日不能具餐兮又无完𥜗虽云至贫兮
匪谓之病何以自腴兮惟道之为信尔妇诚愚兮不见燕燕之于
飞胡违乎大伦兮乃甘学买臣之妻我一日官荣兮印绶赫若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b 页
尔母我尤兮我不尔怍吁嗟宋女兮何辽以邈
   群珠碎伤吴帅潘元绍众妾作
潘七妾皆青年绝色善纂组歌词因潘出军恐致疑皆自经
绣纹刺绮春纤长兰膏鬓琼肌香芳年艳质媚花月三三两
两红鸳鸯翠靴踏云云帖妥海棠露湿胭脂朵冶情纷作蝶恋
春新曲从翻玉连琐画堂银烛天沉沉扬眉一笑轻千金明珠
买得绿珠心欲挥鱼肠扫妖彗主君勿疑心似醉一宵痛击群
珠碎门前铁骑嘶寒风奇勋解使归元戎
   侠客行
侠客双鹿卢鹈膏淬铦锷试舞出严城群寇胆尽落
   从军行
关河鼎沸惨民生志士粗豪气不平誓扫搀抢安郡邑长驱铁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a 页
骑事专征
  古诗五言
   京回徐翁招饮园亭
初归自神京历碌辞远道适过故人居嘉树荫芳草爱此时雨
歇绿阴净如扫君子谢轩冕泉石遂幽讨清吟对琴尊畅饮还
自考达哉松云翁逍遥讵知老
   秋日郑明德林居
疋马走城市不知秋巳深晨兴访南郭落叶满空林窈窕藜藿
径萧条松桂林相逢遂忘返白雪有馀音
   分题剑池送夏副枢
 剑斮山石石断馀剑痕灵池泄海眼绝壁拔天根鹿卢卷晴
  若昆崙翻积厚早弥冽汲深夕不浑上驯伏丘虎下饮垂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b 页
涧猿君行心不渝莹澈鉴兹源
   分得万字送王副枢
匠石收栋梁所贵得桢干君侯廊庙具拔一胜千万夙膺国士
知 食郎官饭真纯谢彫琢俶傥去崖岸宥密伫勋贤行哉慰
宵旰
   送高邮县尹何士敬
   淮海作邑还故乡故乡百战馀四野草茫茫我尝过维舟
   湖傍充肠拾生藜被体无完裳日求鱼虾利夜依芦苇
  目非人形见此心孔伤非无亲戚人遭兵尽逃亡贵者为
  乘车事侯五贱者𨽻残䘚负戈服戎行贵贱各有役衣食
  刀穷老不休息遑恤怀旧疆近蒙新有司督课剧驱羊吾
   馀脱身向虎狼骨肉雄仅存魂魄尚惊惶所觊在矜闵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4a 页
    宪章今君尹兹邑锦衣昼生光抚摩宜有术字育岂无
    创痍辈大小安农桑未春给牛种先秋谨堤防宽猛务
   缓急斯允臧勿令厌乡里勿令轻善良坐收平易功令闻
   堂秋风吹江汉吴楚渺相望丈夫贵树立跋涉谅何妨
   送谢元功(有引)
  予与桐川钱君成夫同在江浙分省幕君与予言浙东西所
  交之贤必首及谢元功今年予自淮南使吴越过杭询元功
  巳为故秘书卿宣城贡公寓第之在海宁者因公初捐馆有
  师弟之义为经纪其丧也怅怏不及相见比予还吴门元功
  不远数百里访予于旅寓手录其为诗文示读乃知君之言
  可信予游四方所相知而好者贡公所与同幕而相得者钱
  君今公巳矣钱君又在淮楚江湖寂寞之滨方以契元功为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4b 页
 喜兹又告别不能留而巳夫情也赋以送之故覼缕云
士生穹壤间所需莫如友予与钱贡游红颜今白首贡公青云
器声价齐北斗平生经济略弃置十八九缄封天人荣遗言殆
刍狗钱君廊庙姿不在宣城后高科初拾芥大雅超击缶吐气
腾虹霓落笔粲琼玖连年辱同事南北共奔走情深肺腑亲势
剧左右手谢于两卿间气谊无薄厚生者各异县死者未丘首
求我衰老际驩甚忘新久累然大布衣言若不出口坐论当世
事往往辰及酉哆若囊出物钜细无不有袖中文一编浑沦却
雕镂置之几席间光彩生瓮牖前徵桐川言可以慰衰朽今晨
忽告别缆解吴门柳将行谒上相慷慨摅抱负移书分省垣谁
能甘畎亩我病弗克饯话酌河梁酒黾勉纳鄙词中悁聊为剖
   访北寺无言讲主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5a 页
秋风日萧爽散策入空林有竹心巳清无言意弥深杂花不容
把疏磬有馀音逍遥毗卢境落景驻遥岑
   小丹丘对雨怀元功大掾玄懿大魁
江湖秋巳深城郭气弥郁晨兴独延伫云容四郊密急雨洒空
际长风恣飘忽爽气浮四檐秋声肃群物黄葵神独王时菊情
更逸物理有亏盈人情互信屈二子殊未来兴怀讵云毕
   兴怀寄元善经历敬甫郡司
晨兴寓公馆独居无与俦抚事感时迈怀人慨川流高子瑰伟
器倜傥富材猷王君卓越姿精白动王侯两两瑛璚瑶一一珊
瑚钩持以奉君子永言无悔尤使莭感于迈边城肃貔貅多病
去请告却扫谢鸣驺独惭樗散质黾勉副咨诹昔为倚玉葭今
为无匹俦踽踽孰余侣伥伥良自羞仲夏积霪潦凉飙飒惊秋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5b 页
征旆行复还采薪亦巳既为卿相知宁忌社稷忧按牍纷鞅
掌吏卒日呀咻迟君同料理肃驾勿迟留
   与戴叔能游宝积山寺宿西方丈
上冢桃坞原寻僧宝华麓舟泛石湖清茗煮韽泉绿山空木巳
落天高气弥肃松月有馀辉共向西岩宿
   次韵张士行陈庶子天平山中三题
山居有馀乐纵游良不孤生多济胜具岂辞足力劬处处青莲
座人人僧宝珠雨花无宿蒂玉树尽新株品题经阁老人境两
俱殊劳生局形迹矫首谩踟蹰 昭明寺
我览天池作名篇如刻珉蹇予亦何为未尝造其滨清时入朗
咏洒然清我神何当托高翮去访解空人 天池
田家近芒种客至巳黄昏开门列芳席稍稍罗盘飧忠厚有馀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6a 页
训诗书弥所敦琴咏衡门下聊复却尘烦 范庄
   咏杨山人号山邻
城市恒苦隘入山卜佳邻不求言语好自爱风土淳与山日相
亲便是择里仁知翁折行辈近得离世人自云丧乱久俱非太
平民所愿休兵甲耕凿不辞贫
   别周文达录判
 仆本匪才承乏江浙枢府都事今杭录事判官周文达以簿
 书从事幕下将十稔为至正乙巳仆奉丞相命校艺秋闱而
 文达寔给事焉事竣将还吴门文达惓惓焉冀一言为别因
 赋古选四韵塞其意云
黄叶满洲渚秋风生薄寒今夕复何夕弭棹浙江干顾我今皓
首羡子尚红颜恋恋绨袍意临分重倚阑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6b 页
   竹里子
猗欤竹里子几世家携李昼永竹成林林深净无滓清风日萧
森鸣鸾多好音平安有消息岁寒同此心
   伍大夫祠官祭作
惟孝可报亲惟忠可匡君忠孝在天地千古犹生存故国有遗
庙血食吾吴民椒浆肃致奠恍睹贞烈魂
   九月十二日感怀示侄麟
流光巳深秋重阳过三日衡门寡俦侣独坐谁与适岂无妻与
妾亦复少颜色赖有阿咸贤相知共休戚
   柳胥
水墅何为名绿杨绕堤浒哀哉伍大夫忠魂吊无所空遗江上
潮懑气作吞吐回望阖闾城苍茫隔烟雾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7a 页
  古诗七言
   送高元善太守卦任杭州
高侯别我钱唐去雨暗江城秋欲暮忆从倾盖楚公门握手论
交如有素羡君家世为牧守出典方州人爱慕楚公宾客君最
先日把诗书佐神武折衡师旅文字间饮马长江竟飞渡戏下
三军皆虎勇幕中一掾惊鸾翥开口澜翻说刘项抵掌纵横论
迁固我时落魄大布衣公亦招徕俾驰骛西枢上马常并辔南
省闻鸡复联步我曾记侯松云巢侯亦醉我芙蓉署交情过辱
如兄弟话别愁闻戒徒御南风九月无秋声积雨三吴霭氛雾
侯乘高车驾五马方面公卿加礼数钱唐兵革嗟屡经民社诛
求尚无度省中郎署尽知巳左右枢机当要路虽云势分有上
下若语同寅实亲故古来太守二千石今则藩翰深倚注东南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7b 页
所重在保障茧丝区区何足务曲令市井复承平莫遣湖山废
游豫为谢分垣马左司使便无令惜书疏
   宋刘凝之骑牛图
颖川刘翁厌骑马去作匡庐牧牛者手招五老日衔山脚踏乌
犍泥没踝天圣君臣仁且贤翁独胡为甘弃捐致君尧舜荷时
杰尚友巢许安吾天翁朝出游归巳暮醉插山花向何处柳阴
残照尚分明安用苍头导前路苍头引牛翁不知牛亦无心随
所之醒时不记醉归路翁心自信无他岐当时好事图踪迹千
载流传增叹息如今马上看青山不似骑牛有颜色
   虞克用山居图(克用一字胜伯雍公之玄孙学士之从侄也)
玉堂仙人虞学士家住青城洞天里一随云雾起从龙遂掌丝
纶佐天子五色制成云锦章黼黻王度 虞唐自骑黄鹄归帝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8a 页
 乡蜺旌羽盖参翱翔空留旧宅青城下草木犹含雨露香诸孙
 久作东吴客每忆青城归未得故人焦粲妙丹青为写山居张
 素璧学士今陪石与丁往来多在芙蓉城五岳文人时送迎他
 年或复游人世应与诸孙宴㡢亭
    西老园图
 神仙中人世稀有少小结交今白首昔年同谒西王母饮以不
 死长生酒酒醉只嫌穹壤窄翻身少试经纶手却寻女娲补天
 处弥缝罅隙填诸漏纷纷浊世混臧否岂 耰锄与箕帚酒醒
 一笑忘妍丑天地为家日月牖我昔住近空明天红尘失脚五
 十年与君道学无始先谩取莲花作酒船蕊珠官中鹤息仙结
 习同探玄中玄相从宴坐西老园脱离世故追羲轩
    本长老秋山图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8b 页
青山青入空红树照山红白云掩冉青莲官得非天台华顶峰
太古削出金芙蓉上人深居山几重足迹不与人间通迩来流
漫天南东与世高谈临济宗时时飞锡洞庭野或东或西无定
蹝我欲从之渺何许昨日寄书索吾语披图恍欲凌风雨上人
无心我无句有山便与山作主无山亦可随方住吾为上人作
是观物我相忘吾与汝
   诗巢
杜侯嗜诗久成癖所得名萹如拱璧起居饮食与诗俱自以诗
巢号居室我闻上世皆巢居未有诗书谁与娱耕田凿井无知
识渴则饮兮饥则食杜侯仕宦游庙廊出有车马居高堂何用
取巢之偪侧无乃嗜诗如稻梁古诗三百淳且古上述陶唐讫
神禹后来作者非不多律以康衢无足取杜侯所尚今非古大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9a 页
义人人存肺腑苟能以古律今人孰谓涂人异尧禹杜侯杜侯
尔诚贤坐我与侯听取无臭无声萹
   提兵馀杭作
黄埃涨天濛曜灵夜吠天犬如雷声扫空搀抢五百丈四海鼎
沸何由平孙吴穰苴早昧学忍掷宣毫事横槊本怜垫溺垂手
援危事那堪务掎角勉呼卒旅结阵行什什伍伍分干旌虽云
兵者古凶器讵敢黩武穷苍生鸟翔蛇蟠纷起陆御枚火攻机
贵速剿除魁丑一鼓桴立决雌雄奚待卜夥哉万命繇元戎长
驱凯旋非是功要令郡邑总宁谧辟谷自甘从赤松
   桂珠谣(一名桫椤子至正壬辰九月望夜半从空堕下)
广寒宫前秋色老桫椤子结虬枝杪刚风吹颤玉蟾 丹桂经
霜香似扫雪㕙提杵敲丁东惊落蠙玑银阙空羿妃孀居不遑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9b 页
惜蚌胎撒下尘寰中五丝可穿云纚纚颗颗圆明荡秋水若逢
湘女采兰游定向波心缀成佩月光如练铺晴霄世人拾玩英
琼瑶树根吴质睡未醒粉霞绶冷花飘遥
  律诗五言
   送梅同知任杭
籍甚梅通守才名属盛年官联唐刺史家世汉神仙郡有湖山
胜身承雨露偏新吟与遗爱到处共流传
   和庶子学士灵岩山即事二首
高山凌绝顶习静借僧房湖绕涵空阁云埋响屧廊数朝人迹
断千载伯图荒吊古并书景吟诗送夕阳
云山静养痾禅榻倚松萝每见青猊座无闻白苧歌琴台惟鸟
哢 剧浩波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0a 页
  律诗七言
   次韵怀华幼武
滑滑春泥满郡城出门骑马不堪行未能学道从缑母且复忘
忧对曲生流水小池垂钓影春风深巷卖花声停云赋罢心如
渴安得沧浪濯我缨
   送马易之代祀海岳
老矣文园马长卿九重天上直承明长门赋罢黄金贱宣室归
来白发生海岳祝釐纡使节江湖怀友剧心旌十年一见非今
雨买得鲈鱼为子烹
   次韵谢参政送钱参军
淮南不为桂枝留老我曾同李郭舟汉将又开新幕府桐川宁
忆旧菟裘功名同倚匡衡切词赋深知庾信愁一片孤云是亲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0b 页
舍定依楚尾望吴头
   秋日与张士行游虎丘
十五年前此地游化人城阙俯沧洲灵池有眼还通海顽石无
心亦点头故国山川吴伯业名家台沼晋风流明朝又上涵空
阁一揽江湖万里秋
   送刘郎中
吴下衣冠尽楚材陇西勋业冠云台郎官幕府芙蓉秀霸主江
山锦绣开地势东南吞百粤天威咫尺近三台从容延阁论思
旧早晚锋车趣召来
   山中与戴叔能对榻(楞伽石湖上也)
六朝古寺白云封黄叶堆门路几重下界烟云秋一棹上方钟
鼓月千峰道人语默天机熟词客从横赋笔雄老我平生贪佛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1a 页
日一龛萧洒慕何颙
   登吴横山望东洞庭
一上尧峰望洞庭东山咫尺势堪凌橘林霜老金千颗绀阙云
藏翠几层吊古独耒寻晋宋酌泉谁与别淄渑戴颙自是忘机
者相约同参大小乘
   登楞伽
千尺悬厓手自攀上方塔庙倚孱颜村村黄叶寺边寺处处白
云山外山车马趋城尘泱漭烟霞铺地锦斓斑东南胜槩秋如
画剩得山翁倒载还
   石湖上观音岩
补陀山枕海波宽古洞谁移此地安岩下碧潭长浸月云根瑶
草不知寒栖篁鹦鹉呼人语伏涧蜿蜒听法蟠嵲屼石桥方广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1b 页
路也须一度恣盘桓
   石湖与戴叔能同舟怀雪坡大参
乘时祭扫匪游盘故旧相携尽楚冠兵革战争虽未息湖山陶
㕐有馀欢辋川宾客惟裴迪江左功名独谢安想见凤皇池上
路秋风吹佩玉珊珊
   至正乙已四月廿七日与家兄上冢石湖洎游诸山
石湖解缆日高舂同上灵岩最上峰绀阙下临波万顷琴台高
入翠千重客因吊古频登阁僧为迎官误击钟一碧五湖如镜
净扁舟归计不难从 右登灵岩
古木苍藤开寺门清泉白石驻华轩丹青不改天平庙阀阅犹
知庆历尊四面峰峦旗鼓列一村桑柘子孙蕃皇皇卷服馀生
气再拜令人愧后昆 右天平谒范祠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2a 页
   舟中与家兄叙别
经年兄弟隔吴淞一日相思意万重上冢石湖欣共载寻僧山
寺复相从新坟已洒春前泪旧物犹馀劫后松公事相牵又离
别江湖何处采芙蓉
   闻庶子迁城居
二老相看如弟兄十年事主况同盟不誇迹黍金闺近最喜班
联玉署清焚却银鱼当遂隐骑归白鹿有馀荣鉴湖一曲他年
事期看荷花面面生
   送嘉定契知州
契家公子狐白裘两度出为江海州诛求不废农桑业抚字曾
分社稷忧公勤守职古能吏清白传家汉列侯老我叨居玉堂
署送君欲泛练川舟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2b 页
   归吴送信道元还吴兴杨坟寺
千里归来满面尘垂虹亭下觅閒人自惭元亮为官懒却喜汤
休淂句新夜雨西窗谈旧约春风南浦问通津他年翔凤山居
里定借禅床寄幻身
  长律
   春日泛石湖
木兰人稳载出郭荡鸥沙碧浪重湖满青山叠岸赊望帘怀竹
叶举桨拨桃花落絮鱼吹远游丝燕拂斜蘋香含宿雨杏艳夺
朝霞恰恰闻莺侣纤纤透荻芽东风骋吟兴聊尔荅年华
  绝句
   古意
折柳系离舟柳短舟难系赖有枝上花风吹送君去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3a 页
   采桑女
采桑叶盈筐蚕饥归恐晚鸳机罗锦𥜗生世不经眼
   天屏山龙门
两崖竖枨臬峭若鬼斧凿神鱼此飞过蜿蜒露头角
   灵岩山琴台
峰顶鼓丝桐韵杂松风泻至今千载馀犹有乌啼夜
   支硎山寒泉
一派银潢流浸湿云根冷风逆皱文漪泻下青天影
   花鹿山石屋
山骨作栋梁莓苔画青绿八窗夜不扃借与白云宿
   夹浦
松江头起处笠泽波相连自昔舆梁圯谁来一济川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3b 页
   石塘
湖波渺无极鲸背跨长虹不假秦鞭力终成抵障功
   石门
千室缘堤次邪嬴聚石门青帘招远睇系棹绿杨根
   画
远峰隔尘喧闲花淡心素翛然竹数竿引凉娱昼坐
   江边梅
里心抱贞素江雪立挺挺无从寄远人照水澹寒影
   陈惟允画
远别匡庐云雅宜事耕耘农隙坐树底读书疑似君
   梦醒
梦醒西斋晓怀人正寂寥不堪窗外雨滴滴在芭蕉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4a 页
   渡江
千里长风万斛舟帆飞天堑浪花秋中原烽燧消耒未击楫空
惭祖豫州
   过石湖
千顷微茫一棹秋白鸥丛里谩夷犹蒹葭两岸山如许何处堪
寻范蠡舟
   登楞伽
凭舁登登紫翠巅此身高出万家烟群峰陡立湖波上玉井明
开太华莲
   五月调兵赴杭嘉等处
五月农家正力耕不堪田鼠食苗萌羽书昨报辕门急情感元
戎合调兵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4b 页
 肃肃兵行饷糗储可容野掠不宁居拯民水火须当亟要息风
 尘大憝除
 令符五月领三军拂拂南薰解垢氛从此蚩尤旗尽捲炎荒一
 扫犬羊群
 暑炎南国热如汤铠甲师徒整伍行盻及凯还抛重负吴山结
 屋卧方床
    鸡冠
 不是长安斗血鲜猩红露洗暮秋前司晨不解惟呈色空戴峨
 然古进贤
    次韵虞隐君堪潘阃掾谷雨中见寄十绝
 虞卿潘令总能文契结情亲若弟昆昨日雨中能过我忆君无
 语到黄昏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5a 页
吴笺新制玉鸾纹冲雨殷勤寄荜门燕子不来人独立自拈湘
管认啼㾗
东风吹雨冷萧斋数日泥深无卖柴何必民心怨枯槁九重膏
泽降天街
柳条绿妥水平堤茅屋阴阴湿燕泥自料封侯巳无分烟蓑雨
笠合幽栖
镜中短发日毵毵情绪如丝未吐蚕杳杳旌旗愁欲破两年有
警在淮南
事东皇苦吝晴眼中春色可怜生夜来一觉罗浮梦翠羽梅
梢故故鸣
东家结屋朝筑基西家织锦夜鸣机人生活计不可缺我独累
累无所归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5b 页
我家旧在赤城傍数亩山田一草堂记得雪中随射猎弋凫掩
兔过崇冈
曾随射猎过崇冈薄暮归来煮酒香岂料青山不相识草堂烟
灭石田荒
春水漪漪漾曲尘春郊花柳织成茵明朝寒食清明近愧我东
西南北人
   谢沈仲说送酒次费圜韵
双榼青衣馈合欢罗浮春色照杯柈梅花窗下东风别今夜吹
人不敢寒
   送江西丁省郎赴京奏捷
西省郎官定百蛮黄苑瘴里喜生还尽平南海鲸鲵窟归奏中
天虎豹关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6a 页
    本长老红蕉图
 霞绚酣红胜海榴层层莲瓣出重楼道人色相皆成幻翠叶从
 渠不柰秋
    刘司马山居
 机云入洛名为累贾谊浮湘志莫酬何似当年陶靖莭一官彭
 泽便归休
    至正乙未志异九月十日也
 日光画晦黑云堆甲骑虚空似往回又有流星西北堕大如盘
 磬响如雷
    由范庄过天平
 范家门巷绿阴浓栋树花飘几信风自笑微官苦羁缚看山惟
 独后诸公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6b 页
   至南峰放鹤亭
天峰紫翠列天屏石径苔花污屐青为念仙禽羁不得纵他飞
去剩孤亭
   予卧病吴中家兄命从子庆来省巳因归赋此送之
犹子吾家千里驹穷冬问疾到中吴明朝又鼓松江舵离思纷
纷满五湖
汝叔今年五十强侄儿十九气方刚经书自是传家事要见丹
山出凤皇(至正甲辰)
   忆横山亲墓石湖僧舍
亲葵吴山岁巳深秋霜春露每惊心青青长养松杉树牧子樵
童幸莫侵
山护招提紫翠连湖光一镜到门前白头便盍抛尘鞅来向禅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7a 页
房借榻眠
  赞
   戴九灵先生像赞
仁义为饰身之具忠信为奉国之资饫乎诗书其旨也永发乎
文章其声也希天将以其蕴至和之粹则必拥肿其本而卷曲
其枝陶当世之懿则必翔而后集览德辉而下之若人也盖将
视时为去就而以道为枢机者欤
  杂著
   乡饮田
先王之道见于记礼家书盖其迹尔乡饮酒其一也三代以降
好名之君不求其本窃窃然徒举其迹而行之世之知礼者固
巳执笔而议其后矣宋三百年文治之盛盖彬彬焉君子犹以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7b 页
为未能复古其流风遗俗之见于乡者盖犹足徵如四明饮酒
有田是也及运去物改礼坏乐崩为民上者徵求而已耳召发
而巳耳关决趣办而巳尔至于乡饮礼类以为老生之常谈时
政之不足务而乡饮之田宁兼并于浮屠氏之手而弗顾好礼
者虽欲复睹先王之迹而不可得庸讵知蔡君彦文起家郡吏
乃能毅然以礼为已任而浮屠氏亦不得不以田来归礼之可
以服人也如是哉田既归矣又庸知后之君子不因是而复睹
先王之迹也哉然则 君之于礼盖义形于色者也䓁而上之
使得为其所得为凡礼之所在其有不毅然者乎故余于是田
重有感于先王之迹
   刑平编志
予观刑平一编见君子有忧世之志焉盖刑者民之司命祖宗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8a 页
之所哀矜而恻怛者也承乎之日有司务守文墨奸吏因缘为
市率舞智饰巧以徼一切之利由是曲直混殽是非纰谬而狱
市日益以烦司隶不必问御史不必言而荐绅先生顾諰諰焉
操董狐之笔断士师之案信已枉罚馀辜毅然以惩往劝来为
已任如故学士承旨长沙欧阳公侍讲学士豫章揭公其于斯
世一何忧之至耶天历中诏修经世大典而欧阳公以艺文少
监揭公以奎章阁授经郎寔预执笔属在秋官因捃摭国初以
来记载若令申诸书及文武百司吏牍之可徵者作宪典廿有
二篇上稽唐律旁引百家而卒折之以经义炳如也方是时执
翰劄以从者皆天下文学之选而今礼部员外郎新安程君尤
雅为二公所器重诸所论著悉与闻而剔㩁焉二公既没君乃
手辑遗稿廿有五章并五刑狱空等论六章为一卷题曰刑平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8b 页
寻自为之引杭郡守吴陵谢侯请刻置西湖书院属予序之三
代而降言治者无如汉唐或大纲举或万目张要其归皆以经
术参律令也文影之间贞观之日几致刑措盖亦盛矣今二公
之脩宪典折衷众议一本诸经务以是是非非公天下其忧世
之志殆欲使吾君为尧舜由此推之则刑措之效岂直汉唐而
巳哉然则二公之志非是编不著是编也非程君不存刻而傅
之则谢侯又将乐与天下共之是固皆有忧于斯世者若夫二
公论著之旨与刑平 之说见于程君所自引兹不著著君
子忧世之志与侯刻梓岁月传之学官则予不敢多让于是书
   颂沈苏州
泰山乔柯遇般郢则 堂而建都邑冀北良乘遭方歅则追
飙风而蹑浮云之人也冠以蟹豸而不能信其骨鲠委之铜虎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9a 页
而未能摅其拊循是犹松之遇般郢马之遭方歅也然二千石
不足以大其设施三尺法不足以骋其精神必也任重之器为
栋梁于大厦致远之姿岂可服盐车而居后尘耶
   评华莭妇
守莭难于死莭良以守者身未亡而心先亡与其殒身于顷刻
未若死心于悠久故曰慷慨杀身易也华妇陈守莭青年以抵
老其艰辛无赖亦备尝矣苏属国北海十九稔文丞相兵马司
五祀同一死其心者传云忠臣烈女不二天庸并论之
  序
   通鉴续编序
宋司马文正公编次资治通鉴断自周威烈王讫于五代其旨
微矣考亭朱夫子因通鉴旧文别定义例为纲目以正百王之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19b 页
大统由是千三百六十二年理乱废兴之迹世儒所尝论议而
不能无异者至是而后有以折其衷此著作之事学者所宜世
守而勿失者也近世东阳金先生病刘氏外纪之不本于经而
是非或缪于圣人乃捃摭通鉴以前由威烈王上至唐尧者篡
为前编出入经史百氏而一以尚书为主其事著矣若夫盘古
以下逮于高辛述作之家类为世远而难言然百家所记岂无
近理而可徵者自五代而降宋三百年度越汉唐而其世运有
盛衰夷夏有消长帝王将相礼乐刑政有得有失此后之君子
所宜执笔而为之论著者也然非贯穿古今不足以涉群籍之
涯非总括机要不足以综万事之统非深造义理之微不足以
识是非之正此吾友陈君子经续编之作所以为不苟也盖子
经之先大父秘监公以宋遗老隐居四明山中尝推宗纲目著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0a 页
书以纪历代之统其先君子教授表章家学训释惟谨子孙束
发受是书即知先志所属尝甲以为图传诸同志且敷为笔记
一百卷藏于家矣今又上论盘古逮于高辛下据三史会于有
宋或近理而有徵或损繁以致约前乎唐尧者既有以补其未
备后乎五代者又有以嗣其方来北事于通鉴较义于纲目斟
酌前编而不必苟同至于尊正统以定万世之大分则考亭夫
子之特笔秘监府君之遗意子经父子世守而罔敢失焉者其
考覈之精取舍之审固非区区謏闻者所能尽识然举其一而
其馀者可以类见昔司马迁论太史公所次旧闻成一家言后
世称为良史子经此萹岂非师古人而明先志乎傅之学者当
为前编并存然则序而归之以伺知者余固不得以苟让为也
   送张州尹序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0b 页
常熟言子游氏之乡也子游当春秋之季列国争衡而其为武
城宰独尊信孔子之言弦歌礼乐以教之及汉兴收秦民于百
战之馀而相国曹参独师事盖公用其清静之说以治齐而齐
大治夫清静之说与君子之道不同然驯而致之亦足以胜残
去杀与民休戚则夫学子游之学仕子游之乡而所以迓续爱
人之休烈于变易使之淳风顾不益简且易乎然百战之锋或
不戢于秦汉争衡乏势或不杀于列国于斯时也欲治之以清
静而不先教之以礼乐乎则机轴其空疮痍未复故今日之务
莫要于教民莫艰于拯民苟非仁足以周抚字智足以遏强禦
才足以综繁剧廉足以律顽贪而又将之以老成强之以精力
如保定张侯庸道者亦乌足以守北门之锁钥奠水陆之咽喉
卵翼生民股肱藩省也哉今日用侯与侯之为今日用殆非徇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1a 页
其名而巳盖将有以收其实也吾闻之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常
熟为吴大州荐绅之徒岂无忠信非公事不至尹之室如澹台
子羽者乎斯行也吾知不待盖公而州治矣申公有云为治不
至多言顾力行何如耳侯尚勉乎哉
   送虞胜伯序
故宋太师虞雍公以雄姿伟略佐宋中兴出入将相垂三十年
其经国大业之著于章疏忠贞气节之形于奏对太史氏所录
盖班班焉有志之士闻其风者犹足以兴起而况睹其全书者
乎其书旧刻蜀中巳而燬于兵四世孙宝庆通判将复刻之湖
南弗果五世孙参政当国初尤䔍意于此会故人眉州史孝祥
守兴化闻黄伯固家实有之求之不能得至六世孙学士遭逢
盛际复以文章致位通显其侍书奎章阁时尝属闽校官谢中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1b 页
物色之中至闽适闽武官有购得之者将资以见学士未几学
士归田里寻捐馆舍自是书之存亡无复以为意者矣与予友
者曰堪字胜伯于公为八世孙一介布衣困窭无聊自其以上
居吴吴子弟之与侪辈者往往厌弃笔砚不屑事父兄故习自
负以班仲叔者无虑十六七否则亦窃自缘饰为公孙子不成
其敝犹足以舞文巧诋与乡里少年争长雄胜伯之计顾不出
此独折节以绍隆家学经纪遗书为巳任间闻松江俞子中为
吴理官时得其书于鲁人贾景庄氏将亲往求之斯行也天或
未丧于斯文乎必有以遂其贤子孙之所求矣吾闻之君子之
泽五世而斩胜伯去公八世矣斯文也犹将赖之以弗坠韩愈
氏有言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胜伯所谓善为人后者非耶于
其行吴之能言者率为诗以相之属予序之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2a 页
   送刘廷杰序
嘉兴判官刘君廷杰将之官与之游者咸赋诗以饯余因酌之
酒而为之言曰里人有生子而甚爱之者求善妪字之而得邻
妇焉妇以身任爱子之托于人凡子之饱饥燠寒喜戚笑啼一
是以其父母之心为心子有不获其所欲而痒痾痛疾或从而
萌焉则其责悉归于妇而妇盖不得以邻自狎而或敢少措几
微不满之辞于其间哉是妇也不过受佣于人佣直满则复去
为邻非若士大夫委质为臣属则终身焉如女子之事其夫然
者则夫受民社之寄于时而民之饱饥燠寒喜戚笑啼视邻妇
之字夫人之爱子者为何如哉盖一郡之责在于长吏苟得其
人则或无所事乎其佐苟用其人而未得则为之佐者可不慎
选乎此廷杰之行所以为不苟也廷杰世为肃慎氏少宿卫镇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2b 页
 南王藩邸今从平章政事吴陵公出入文武两府以材能为公
 所器重凡将相公卿四方聘问之使之往来与夫荐绅士夫之
 脩容于公之门者必廷杰乎将命或进或退或先或后得其宜
 则尊卑有序缓急称情而轻重无或乖乎分不得其宜则礼失
 其序事戾乎情而言与分乖故非习于礼练于事达乎分者莫
 克为之今廷杰于此盖恢恢乎有馀也然则举是措之于郡其
 复有出于尊卑缓急轻重之外者乎矧嘉兴之民饥者待哺寒
 者待衣戚而啼人或莫知其所恤喜而笑人或莫知其所劝日
 夜喁喁焉开口以望慈父母求善妪以字之也久矣廷杰行哉
 吾知不待长吏而东南郡佐以治行称者必廷杰也今之从政
 而以邻自狎者皆是尚乌足为廷杰告云诗凡若干首系于下
 方至正庚子九月壬辰序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3a 页
    和靖先生年谱序
 故宋侍讲尹和靖先生尝寓平江虎丘之西庵后人因筑祠祀
 之国初祠废有司迁丽郡城寻请署额为书院因名曰和靖且
 置师弟子员以先生之道教之而先生之道见于门人祁君宽
 所记语录若干卷前山长沈维时既巳刻之书院矣其出处始
 终言行本末著于黄君士毅所纂年谱顾未之刻焉今山长叶
 颙实始出俸廪为之倡而儒士陆宁因率同志若干人裒钱以
 相之用是谱与语录并传而先生之道益著矣初先生弃举子
 之业而从程叔子也岂非𣣔闻圣贤之道乎及遭难靖康脱身
 刘豫间关百罹誓死不屈当是时也知不辱师门而已焉太师
 张公浚赵公鼎之伦交口论荐不绝于朝玄纁束帛之使趣召
 赴阙者相属于道盖非先生之志也及屡召屡辞䘚辞弗获遂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3b 页
以布衣入侍经帷为帝者师其劝讲也每斋宿而后进深觊所
言悟主以利天下此则师门之志而先生奉以周旋盖所谓不
失其正者也然张赵二公去位秦桧以议和窃柄而君子小人
遂与夷夏同盛衰而宋之为宋盖可知巳先生独毅然不顾上
疏切諌且移书责桧皆不报此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何如也而
道之不行盖非先生之不幸也于戏先生之道不必行于秦桧
先生之谱不必不传于后世盖谱传则道传秦氏之子其如天
下后世哉先生家世爵里与师友授受之懿在列传墓志伊洛
渊源语录皆可考是谱也盖捃摭诸书参以已闻而先后次第
之俾百世之下诵其诗而读其书者观乎此亦可以由阶及户
而窥其奥矣维时颙皆乡贡进士云至正辛丑二月癸未序
   送镏治中诗序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4a 页
自兵兴以耒所在文武百司知守章程恤民隐夫田妇桑不废
生聚者吴越数郡而已彼城邑丘墟蒿莱蔽野豺狼虎貙之属
呼曹命群以荐食生人者又何其烈也将相公卿日夜身先士
旅沐雨栉风以与此类崎岖百战者夫岂为室家计哉列郡长
佐所与周旋骏奔视百战虽不同然附摩有重轻设施有缓急
非素与国家同休戚谨法度而识情伪者则或未足以胜其任
也姑以杭秀二郡言之吴陵谢侯岂弟温文有良吏之风故俾
守杭以股肱藩国而京口镏君出儒入墨机辩疏通故俾为治
中以副之而杭以治秀之为郡在苏杭之间负海控江出其租
庸以佐军国盖重地也佥谓永嘉陈君师古爱人䔍信不回委
以民社宜无与让遂由行中书员外郎擢同知都事又以镏君
为贤俾去杭与共治焉夫岂故为是纷更也哉亦以父兄子弟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4b 页
夫妇长幼安生聚力田桑务其什一以供公上恢复之基庶几
在此战之力也然战可以捍患不可以致治任致治者其惟大
夫士乎彼驱民于豺狼虎貙之口者其不仁亦甚矣今欲反其
不仁而治之无他亦在于轻重缓急之间而已镏君尝协恭所
以与谢侯收治效于杭其于缓急轻重盖习闻而身试焉者今
去而之秀使协恭陈君其无异谢侯则治秀如治杭无二道也
谢侯方入参帷幄与公卿将相左权衡右规矩以激昂文武百
司之执事镏君敡历二郡有如畴庸考绩宜不在他有司之后
况以武捍患以文致治譬犹使舟人操舟车人御车苟各务尽
其所长则未有一日而不千里者也镏君勉乎哉与君善者咸
分题赋诗以华之余不佞故为之序(至正辛丑二月丁酉)
   赠盛断事诗序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5a 页
余辱以末僚承乏吴陵公幕下其所以比肩而从事者行中书
省员外郎桐川钱君行枢密院都事秦邮盛君会稽蔡君也三
四人者生不同里闬业不共师友喜怒爱憎不均嗜欲一旦共
官守服官政论议趋舍举措谋为亦何有于世哉顾不苟同以
徇势不求异以徼名譬之五音必调以琴瑟则怗懘消而和平
作矣盖天下之事是是而非非固无所容其心也公方合四方
俊英瑰杰之士率貙虎骠悍枭雄之将苦心劳思誓先天下为
社稷生民削除祻孽非细务也吾等出焉不能擐甲胄操干橹
与猛士锐䘚争一决之锋于疆圉间入焉不能兴利除害进贤
退不肖效微劳于廊庙之上又可不协恭尽力去嫌远疑黜比
昵布公道庶几裨补丝毫于幕下乎盖公之奉国与吾等事公
以势分言则子弟之于父兄也以休戚言则心腹肘腋众窍百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5b 页
骸无一非要害者此吾三四人所素同心荣瘁死生以之自信
不疑非一朝夕矣黾俛鞠躬夜以继旦然而不敢自必其或济
否也今年秋盛兄由都事擢断事官仍以职事𨽻杭分枢府实
公所论也盖国之大事在兵兵之大纪在法法之得失在人苟
得人矣则纲而理之其要举于上张而翕之其事存于下然属
任之颛责成之厚非素清谨明恕守正不回如君者亦或未足
以堪其命也由是而言则铨量予夺或轻或重视幕府为何如
哉虽然凡文武百度钜细缓急幕府莫不预闻而画诺焉今君
所职固前日相与协恭尽力所谓以琴瑟调五音消其怗懘底
于和平者也彼同舟遇风吴越相救况子弟之事父兄肘腋之
卫腹心在吾等实不啻乎推是道也虽不敢必其或济与否然
无所容心于是是非非在此而不在彼吾等与君尚敢不益务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6a 页
 自勉乎哉同幕之士用韩诗分韵赋五言六韵为君赠而钱君
 倡之临海陈基序之至正辛丑七月甲子也 诗曰 银鞍白
 玉珂丝鞚黄金络同趍紫薇署共入红莲幕众马敢睎骥累鸷
 不如鹗一举空冀群再举翀寥廓天高霜力劲日净秋容薄君
 家汉廷尉勖哉谅无怍
    送邵同知序
 越在禹贡剔州之域距杭裁百里前代士大夫厌居侍从者多
 求补外服而好事者又多喜杭越山川风物之胜其能言者又
 各为诗文誇美之如唐元白诸公是也国家承平百年尤慎守
 倅之选然士大夫求补外者或多喜请越至语杭则或有难色
 盖杭在东南号为一都会天下所谓声色伎巧奇珍绮丽之物
 可以娱耳目适口体者举集其市然物盛人众奸伪亦滋出股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6b 页
肱近臣或枋政藩辅或持部使者节威行福随声与势角守倅
吏民之本也今进则承风旨徇要束退则具文书备稽考又退
则送往劳来或恕失一醉饱之欢于人是务士大夫起布衣至
守倅亦荣矣然时异事殊慎黜陟者固莫严于守倅为守倅者
槩莫难于杭杭岂遽不如越哉势有使之然者则其流风不得
不与之俱靡尔及四方有变杭亦荐遭兵燹向之所谓耳目口
体之奉举集其市者至此亦澌尽于是而爱吏民之寄视承平
无事时宜益难矣淮南邵君师贤由治中进同知郡事其闵闵
焉日与执事最下者协恭守长拊摩疮痍内则实储偫馈边
外则缮城垒戒非常供亿紏纷以夜继旦殆四阅寒暑矣然而
未始有难色者盖方面将相以生人欣戚为己任其率下也不
务苟承风旨具文书宾客往耒亦不敢屑屑焉责醉饱之欢于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7a 页
有司其鞠躬尽瘁者惟民所好恶时其缓急而先后之此今日
之务将相之所责成而师之所不敢不勉也师贤亦何容其心
哉亦尽其在已者而巳尔今年春将相多其能复举之倅越越
与杭虽皆杨州之域相去仅百里然其人有老死不识声色伎
巧珍绮靡丽者尤其贤者服诗书贱者力田亩老老而长长百世不
能易也于戏越其犹有先王之遗风乎故承平以来越最号易
治任寄守倅者亦最号得人今越与杭民力俱澌尽然为之上
者信能因其俗而以义使之则易治之风越犹有不待尝而后
劝者师贤勉乎哉于其行为赋诗送之而书以为序
   送汤都事序
吴与越唇齿之国也承平无事时脩二千石职贡而已一旦群
丑怙终所至骚动吴独不爱三江五湖之利结驩四方豪隽折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7b 页
莭与士大夫同劳苦戮力方面股肱天下赖之越以勾践遗民
日夜被坚执锐与猛士劲䘚争先赴死以捍禦浙水东上流逋
诛之敌如浙西有警辄提枹鼓走听约束虽蹈水火弗顾也越
中或有缓急则铁骑戈船水陆赴援恐后盖天下以吴为股肱
吴以越为唇齿越以将为司命而幕府又将之肘腋心膂也然
为越选重将易为将求贤佐难盖举古者或迂于事守文者或
缪于情知常者未必知变善断者不必善谋兼是数者之长而
又俶傥知大体敡历枢省受知公卿而不矜为苟同者其惟行
枢密都事汤君乎君字仲举淮南人昔为行省属椽时会越有
变尝攘臂起行问出万死不顾一生仓卒决利害以定之今也
从容赴越将任肘腋心膂之寄于幕府视昔仓卒定变之时事
势不同然使主将总大纲汤君理百度言听计纳克尽所长将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8a 页
事或曰州视县虽巳崇然同知为贰职县视州虽益卑然尹为
长吏尹之职固颛矣然自辰及酉弊弊焉率以事𨽻大府虽饥
渴不暇饮食久之仅得以最考称于时由是言之为尹孰与佐
州为贰职亦较然明矣夫鞠躬州县与偃蹇布衣出处固大不
侔矣然使事亲读书无或慊于心又庸知造物者非所以玉成
之也哉又曰夫禄所贵子逮养者以其能推以及民也德常为
县治行可称其殆知所推乎自兵兴以来刍粮器械水陆战攻
之具取给于州者不一而足而奸吏并缘为市又贸贸焉日夜
侵牟朘剥乎其间田里之民喔咻呻吟而䘚未知所休息者由
上之人不知所以推之之道也德常既知推之于县矣则夫举
而错之于州譬之医者之用药取其巳验之方而试之则必未
有痿而不起伛而不信者也德常勉乎哉吾恐是州同知之席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8b 页
不暇暖而有司者将不得以寻常绳尺较岁月于德常矣予与
德常善故于其行以或者之言告之然不以颂而以规者盖知
之深所以望之厚也
  送褚士文序
始予未识褚士文氏见其手书宋真文忠公所撰居官四箴笔
力峻整私窃爱重之及与士文友又知其言行文学皆不苟也
篆隶于书为最古习之者必其人之师古者也濮阳吴孟思师
故吾衍子行子行之书号师古孟思学之终身不变士文之书
于孟思不少让孟思巳矣今之所谓师古者非士文其谁欤余
生也后不及见子行幸尝与孟思善孟思以书知名贫约自将
平居乡里独喜赴人之急世之知孟思者独其书而已至其为
人知者或鲜也孟思没吾乃今得士文焉士文于书取法秦相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9a 页
斯汉中郎邕唐令阳冰诸家罢精神二十年为人书古今文章
刻金石往往传诸好事者夫篆𨽻书之不绝如线士文师古独
不懈嗟乎慕古人而不巳见有师古人者如见古人焉此余之
所以爱重士文者乎士文以书游公卿大夫间公卿大夫之为
诗为文称道其为人者口相属声相和也然则世之不知士文
者盖鲜矣余虽不足以知士文然方资士文以师古而士文持
州判官牒将赴官海宁而余不得留也士文尝以蔡氏书融会
成章所谓举子业试有司不利间用荐者授鄱阳邑丞寻以材
略佐军中朝廷录其劳授之今职士文之行也谓余曰吾方
有吏责于时子幸爱厚我独无一言以辱私我乎余应曰诺盖
余与士文皆师古者而士文之书独为著称夫文忠公百世之
师也而士文又雅好书其箴其言曰廉曰仁曰公曰勤此四三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29b 页
言者实律已抚民存心莅事者之规矩权衡也士文书其辞则
必师其心师其心者善师古者也以此为吏不既茂矣乎与士
文交往者率赋诗以赠余因为之序
  记
   吴县脩学记
平江属县丽郡城者二县皆有学而今三皇庙实宋景祐间吴
县与学官旧址也其徙今郡城西宾兴坊庙序斋庖凡四十馀
楹则绍定初县令赵善翰实改卜焉淳祐之际县令赵汝趾更
缮完之 国朝混一郡县通祀孔子而吴县学至正七年达鲁
花赤马祖宪尝一修葺十九年县尹张经斲石作棂星门甚伟
而庙学更十馀寒暑摧圯就压槩未遑有植其仆而剔其蠹者
兹县尹杨侯由行中书掾史以闿敏亮达膺是选甫下车即谒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0a 页
先圣先师环视内外慨然以振兴为巳任顾教官方虚席而学
廪告乏且久适乡贡进士吴兴莫孜客吴郡侯雅知其贤因折
节以学事委之遭时多故民罢于力役侯徒手于百废之馀计
未知所出间谓孜曰吴民虽困悴苟以义劝之宜无不用命者
贤父兄察侯意所属咸奋曰吾侯为政殆知所谓后先缓急者
乎夫礼义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侯今不鄙夷吴民而欲以礼义
畜之甚盛举也故宋太师魏国文正公九世孙范廷珍等率缗
钱合五千有奇为脩学费未几县之浮屠氏灵岩寺住持 标
䓁谓其徒曰吾与儒者虽异师然衣且食焉日与编户之氓俱
以什一之赋徭于县幸天惠贤侯非唯编户者有赖吾徒亦窃
有休利焉彼编户者不敢自爱其力以佐侯兴学吾䓁独敢私
爱其力乎亦相勉以赀若干缗来助侯曰吾事其殆庶几矣乃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0b 页
择县曾勤练有干局者司其出纳侯辰入暑县事退辄至学亲
较百工惰勤以程督之中为大成殿后为明伦堂傍为两庑为
斋庐规制大略悉遵绍定之旧而以坚撤腐以直支倾材必贞
工必良视马侯所脩或有间矣其周之而为官墙履之而为阶
戺缺者补之漏者覆之隉阢者填之使安夷之使平其丹垩之
漫漶者饰而新之两序从祀先贤像剥落而昧者更绘而神
明之于是上栋下宇内垣外墉奠者益崇以严弊者益完以好
入其庙俨乎其有临也升其堂肃乎其有容也师生教养秩乎
其有序也经始至正甲辰蜡月壬寅讫于明年如月甲子既竣
事侯率僚佐行释奠礼退集师弟子员讲六艺之文因叹曰吴
为县地方百里学官与县治俱丽郡城而境内之人散处山泽
有不得朝夕肄业于学者亦多矣乃呼其父兄而告之若曰吾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1a 页
欲俾若里有社社有学学有师以教若子弟可乎皆应曰诺居
无何百里之内孩颂相闻口诵诗书而身践儒行者相属于道
邻州吴江之民曰奚士龙闻而慕之割私田九十亩有奇来归
以继廪稍于学侯亦弗之拒也训导邓德基黄本疏其事请书
于石吾闻学校废兴视守令之贤否此古今确论也承平以来
为守若令者不骏奔于期会则攘臂于赋敛鞠躬于簿书盖八
十年于此矣其不以文具视学校者几何人哉及天下有变向
之所谓骏奔攘臂且鞠躬焉者䘚莫知所以救之杨侯起家为
材掾一命县长吏当百战创痍之际视承平所不暇者若可以
少缓而侯顾汲汲焉束带诣学正色一呼应者如响而异端之徒
邻州之民不谋而至者恐后礼义之足以感人也盖若是方是
时郡守马君以师帅之职纲理乎其上杨侯以县大夫与丞郑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1b 页
翀簿王造典史舒昉刘惟志劝相乎其下上下一德求学校之
无兴不可也使凡职守令者皆知不以文具待学校而长民者
必以礼义先天下而天下有不足平者矣杨侯为县未期月而
善政类此者不一而足以不系于学故不书侯名彝字好德鄱
阳人董是役者县曹史李质沈瑞学吏樊龙也(至正二十四年五月/辛巳言巳)
   常熟州脩学记
常熟儒学宋端平初县令王爚实重脩距今若干岁而常熟升
县为州又若干年矣至元皇庆间州人杨麟杨凤曹南金再力
新之自是又若干年至正庚子教授天台陈聚以教养馀力莭
缩众费即其弊蠹者而缮且葺焉越二年今守禦元帅兼知州
事海阳卢侯视事之日即谒先圣先师环睹庙学思有以振其
废坠方是时兵兴民困侯知其不堪命乃呼麾下而谓之曰吾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2a 页
 与若属捍兹土方面将相不以吾为不省辱委之民社而民社
 所先者曰学校吾将用若属力斯事其无乃以吾为厉巳乎皆
 曰斯盛举也敢不唯命于是输财运甓执斧操墁者奔走后先
 惟侯所欲为凡前人之所巳葺而不能不圯缺与未及修而在
 所不容巳者宜其缓急而次第之内而礼殿论堂傍而两庑斋
 舍外而棂星学戟门与夫丹阳公洎后土氏之有祠采芹之有
 亭小大毕举该费钱如干缗皆捐巳俸与学官无所与庀役如
 干工悉给军伍而民不知扰工既讫功侯率同僚以时奠谒享
 献有容师弟子员教养有所士民具瞻咸曰始侯为州将首缮
 州城以卫吾父兄令领邦伯又饰儒宫以教吾子弟侯有德于
 吾州甚厚盍有纪述以图不朽乎乃伐石来徵文为记窃尝观
 春秋之法常事不书非常事而后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之常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2b 页
熟在古为要荒之地在春秋为丹阳公言偃子游之乡在今为
吴甸名邑凡郡县通礼孔子而常熟由宋端平迄今庙学亦几
赝矣然承平之日海内晏安民无战斗之虞邑无桴鼓之警搢
绅君子仕文学之里役易使之民其视今日为何如及天下兵
兴所在城邑为墟生民沦胥水火其幸而免者不鞠为鱼肉足
矣尚遑恤夫学校之废兴也哉侯起家武弁身擐甲胄手执干
戈戮力与仇雠战甃完城堡为国藩屏此其职也至于学校承
平大夫尚或有所不暇而侯于多事之秋乃能不烦学官不勤
民力亲率师徒致力于此而完且速若是是非所当书者乎吾
闻州之民有利学田而夺之者闻侯之风其必有兴感者焉夫
正其经界谨其出纳使祭祀以时教养有方此侯有系于学者
谨述之以示也他美政亦夥当委之载笔者兹不悉云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3a 页
   守约斋记
圣人之道高矣远矣七十子之徒学焉而仅得其一体曾氏之
子专用心于内观其言行之存于问荅者殆以守约为本乎守
约云者反而求诸巳之谓也夫为学而不知反而求之其不务
为空虚高远者几希太尉府掾史淮南姚君伯升以守约名其
居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周公伯温既为篆其颜以余辱有一日
之雅又俾文申其义予以为圣人之道如天之高也如日月之
远也三千之徒莫不峨冠裒衣济焉将焉以并游乎申夭之际
日夜俛焉孜卒不过各得其一体而曾氏之子在三千之徒独
以鲁称顾知以约自守悛焉以夜继旦不敢少有骛高忽近之
心故一贯之旨卒用是而心领神会于一唯之顷然则守约云
者曾氏之子所以学圣人之律令欤始吾辱与伯升游迨今且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3b 页
十阅寒暑矣而其容貌之魁伟望之者知其为远大君子也久
而与之处则持心也谨而恪操已也卑而让出词也谦而退修
已也果而锐其反而求之于巳也益䔍施之于事也益谦举而
措之于物也益恕所谓君子笃已之学或其庶矣乎呜呼圣人
不复作矣士生乎百世之下欲求圣人于百世之上舍曾氏之
子吾无望焉然欲学曾氏之学者盍以守约为权衡姑用为记
   小丹丘记
予五世祖由永嘉徙台之临海距城百里而远临海之山大率
自天台支分绵绵延延若万马东奔而饮于海予家实在焉予
蚤孤不逮事先君子甫儿时即有四方之役道过天台不复能
记忆少长阅天下图经所载始知天台为名山而予家去山之
远近了不能隃度也岂惟山哉宗族姻党亲疏稚耋要亦不能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4a 页
 尽悉乡人有自东而西游偶与之接者声相劳苦乃或始知其
 疏戚远近否则不相知者十七八予少以贫贱役四方久居于
 吴婚娶于吴育子女于吴衣帛食稻于吴母没葬于吴之壤仆
 妾厮养皆吴人尽室皆吴语而予独操越音于其间予所处亦
 岂得巳乎哉羁旅四方食饮服御与吴人异者或鲜矣四方之
 人遂皆以吴人目之而予老且仕不出吴境吾自视亦吴人而
 已乎今年春予于所居西偏治废圃可半亩即其中陋屋三数
 椽稍治葺之因扁曰小丹丘昔晋孙兴公赋天台有曰仍羽人
 于丹丘后之人遂以丹丘为天台之别称予今扁之盖犹有昔
 人不忘其土之意乎予生于台台之戚姻少长不必亲也予长
 于四方而吴之家室子女不必疏也而治圃也何以丹丘为哉
 且予五世祖家临海而五世之上不必知也予今居吴而后于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4b 页
予者亦不必其知也凡人五世而亲尽亲尽则涂人而巳自予
以往未能为涂人则或犹用知者故予于圃焉发之予于圃不
遑缔搆之事屋上栋下宇皆仍旧稍加涂塈者予所能也江湖
好事者或持梧桐筱簜橘柚芭蕉薝卜萱兰之属耒则杂艺于
圃客自淮海遗以两鹤甚洁白可玩同门友起居郎金华戴叔
能善为古文词予求为之记而又自志云云者恐人不知予非
吴人而后之人不知吾为台之人故词繁而不暇略尔
  墓志铭
   郑国公并夫人合葬墓志铭
公讳懋字德懋宋末避难通州因占籍焉父道荣赠参知政事
荣阳郡公母王氏荣阳郡夫人公少负气豪宕以信义称于人
妻夫人戴讳妙宁严重寡言执蚕织麻枲以奉祭祀宾客号尽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5a 页
妇道今吴王居乡时公常从之游夫人间窃视知其非凡谓其
子元明曰此人豪也盍谨事之且为次子元绍求昏至正癸巳
王举义兵江淮间公首率元明䓁居麾下夫人内则综家事给
饷馈亲制战士之服穷昼夜不倦外则抚士䘚如已子人皆乐
为之用今江浙左丞吕公珍来自兴化夫人见其俶傥因为公
言公与语大悦即分授以兵使事楚国公俾居左右而属任之
无何公以疾卒秦邮之东郭年六十有四元明以兵事严藁葬
海陵之茅山及师渡江元明䓁奉夫人居吴时年几六十祁寒
盛暑织纴不废虽贵且富服御饮食如平时独好施予邻里有
不给者赈之恐后呼元明䓁诲之曰若等由布衣起畎亩遭遇
非常克有今日吾闻之大丈夫所自许者忠与义耳尔第尽力
事上母旷乃职贻吾忧以至正甲辰正月得疾元明元绍朝夕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5b 页
侍汤药弗违左右夫人力疾语之曰我疾殆无他若䓁受重寄
勿以我故怠乃事也乙巳八月有司论功封爵公赠荣禄大夫
淮南行中书省右丞追封郑国公夫人封郑国太夫人命下病
已亟即呼元明䓁曰妻祔于夫礼也若父权厝浅土其将有待
乎今仕于吴若䓁亲则胏附任则股肱义不可去墓在泰非吾
所以即安也我死必与若父合葬于吴此吾志也是年十月廿
五日卒于正寝享年六十有六子男十人长元明荣禄大夫江
浙等处行中书省右丞兼同知枢密院事次元绍昭勇将军江
浙行枢密院判官馀皆先卒孙男十三人女六人元明䓁告迁
公柩遵治命也初夫人之䘚也基走吊焉右丞与院判奉其客
枢密都事会稽姜渐之状泣拜而言曰元明之先实宋魏王廷
美十世孙宋亡避地通州当是时先祖年甫十三匿姓潘氏所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6a 页
因以为嗣戴亦宋宗室外孙元明䓁遭时多故未遑请于上复
姓氏今不幸先夫人奄弃诸孤虽累然齐绖不敢忍死去苫块
然合葬之命不敢忘也今谨奉先公之柩至矣卜以是年十一
月甲申合葬于长洲县习义乡上苧之原幸吾子哀而铭之基
观自古豪杰举事率不阶尺土而妻勉其夫父劝其子䘚以义
气相许与成大业兹因公夫妇父子而观今之世岂偶然哉乃
按状为铭曰 奕宋胄匿姓民间低佪草野备尝艰艰提携二
季择主而从曰有内助克昌厥宗子服戎行母躬蚕织以给馈
饷以供矢石有来孔武视如已子曰惟二季无间兄弟天启吴
邦臣忠母贞生膺显爵殁垂令名我作铭诗以告来裔上苧之
原有崇弗替
   王处士墓志铭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6b 页
至正二十六年岁次丙午六月庚辰王处士卒于盘门之寓庐
基蒲服走就位哭吊王遣内史咨议某元礼典丧事越六日元
礼以状授予为铭维夏五处士寝疾王命基走其门问状时处
士巳不能言顾侍旁老婢使亿度欲言之意若曰臣幸老王土
死无憾矣基以其言复王哀之即命善医候疾今不幸由是不
起而基官太史铭固其职不敢辞乃序而铭之处士讳鉴字明
卿姓王氏世为真定晋州之安平人曾祖用祖彬考瑁台州宁
海丞妣毕氏处士少侍父官江南遂隐居吴门娶李氏子男一
人曰淳先廿五年䘚故今无子处士病且革以毕夫人弟之孙
为后名继善于是处士年七十有三矣王命有司买地吴县灵
岩乡穔山之原葬之时七月丁酉也初江南内附中原士大夫
多不乐仕南方宁海府君以将仕郎任吉安路安远县丞独叹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7a 页
曰臣子岂可以卑小官惮远涉而使远人不蒙朝廷之惠乎即
驰至县县入争裒金银以献府君谢不受召其人慰遣之三年
迁平江吴县尹以善理民著称未几会京部以前除州县官多
躐䓁著令咸降二䓁府君巳受七品秩因改授将仕佐郎徽州
路休宁县主簿遭母丧时丁忧未著令君曰吾于母而不尽吾
情何以教民乎即解官持服去服阕转登仕郎台州宁海县丞
治行如在吴县时府君年未五十即谢事居吴时天下承平南
服无事四方衣冠皆乐居吴中处士日侍府君左右入则躬定
省职温清出则从搢绅诸老讲经义为文词俊迈机警为同辈
所推服及基游吴时处士年已五十馀议论风采高明倜傥朋
友过门无少长皆乐与倾尽家贫无甔石之储应门独一老婢
客至辄扣邻家门问酒酒至辄对客剧饮酒尽再谋雅善谈论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7b 页
然不及时事亦未始以一毫私已事干人如此者终其身处士
少与弟钧同学于燕至顺改元钧举进士及第终沈丘县尹府
君以钧贵追赠从仕郎真定路安平县尹妣毕氏封宜人处士
遁迹江湖隐德弥耀中外论荐前后章皆不报处士平生博学
为文章多不留稿特爱唐人近体诗时有所赋咏皆平实沉毅
如其为人晚年贫益甚莭益坚闭门独居足迹不出门者二十
年晏如也王初入吴独求处士之庐而访之处士与言皆仁义
为得民心之本甚嘉纳焉尝语人曰王处士吾友也故其䘚之
日用深悼之且曰王处士以节义高天下然贫无以为丧凡送
葬恤家有司悉任之呜呼此处士之所以高天下也是宜铭曰
鸣呼处士受材孔良出言允臧遇兴庙廊而不膺栋梁怀璧而
藏呜呼其可伤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8a 页
   传
    传古民传
 傅古民者金华人也善方数尤邃针术里中长者如故侍讲黄
 公最慎许可顾折节与古民善在朝与公卿言辄称道古民古
 民亦雅欲游京师行至毗陵会公请老归江南古民亦弗果行
 遂以医知名苏常间伦辈因往往推重古民遇奇疾必引与参决
 每议论出入灵枢太素言无所让人用益多之初古民至会稽
 见老翁病偻伏行市中甚苦群儿聚观狎笑之古民恻然曰此
 所谓戚施不能仰者也顾苍头耴针砭视其俞刺之有顷翁徐
 起信背掉臂挺然以去若无所甚苦者时宣城贡公泰甫为郡
 理官闻而异之已而贡女之子病风搦亟迎视之古民曰此客
 热干正气法当𤋲以散之用其言而愈去年冬予妇有疾候古
夷白斋稿𥙷遗 第 38b 页
民胗之曰此胃口蓄热故病脾痛善呕而食不下噎炙中脘砭
上脘寻交𤋲以补泻之时方雨雪或难之古民曰此拘士之论
达者不耴也由是病旋已古民疗疾多奇验类此古民性简直
不苟合至用其术鲜或能过之也
夷白子曰宋南渡时金华傅氏聚族数百口缌服同㸑世称为
义门国初有以嵊县尹致仕与里人王镜潭俱淂针法于故
窦文正公者盖古民之先大父也王氏有子亦克世其业然论
五诊乃适度量规矩权衡绳墨以别百病傅氏尤有所授云
夷白斋稿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