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春秋略记-明-朱朝瑛读春秋略记 目录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1a 页 WYG0171-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
 读春秋略记目录    春秋类
  卷首
   总论
  卷一
   隐公
  卷二
   桓公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1b 页 WYG0171-0001b.png
  卷三
   庄公
  卷四
   闵公
  卷五
   僖公
  卷六
   文公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2a 页 WYG0171-0002a.png
  卷七
   宣公
  卷八
   成公
  卷九
   襄公
  卷十
   昭公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2b 页 WYG0171-0002b.png
  卷十一
   定公
  卷十二
   哀公
    (臣/)等谨按读春秋略记十二卷明朱朝瑛撰
    朝瑛于诸经皆有略记已各著于录其所述
    瑕瑜互见不能悉底精粹惟此书与读诗略
    记较为详晰允当其所采上自啖赵下及季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3a 页 WYG0171-0002c.png
    本郝敬诸家之说无不备列而旧说所未尽
    复以已意折衷之大旨主于因经以考传而
    不肯信传以害经故于三传之可通者亦间
    从其说而其他则多所驳正中间如谓孔父
    之字嘉犹唐杜甫之字美以今证古殊为儗
    不于伦又力斥汉书五行志穿凿傅会之非
    而于恒星不见一条乃引何休之说以为法
    度废绝威信不行之象亦未免自相矛盾然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3b 页 WYG0171-0002d.png
    其馀可取者甚多如论隐公三年春王二月
    己巳日食乃三月非二月夫人子氏为隐公
    之夫人又楚人秦人巴人灭庸为窥伺周鼎
    又哀公元年改卜牛不复灾以为天厌鲁德
    如此之类皆见𤼵明亦说春秋家之有所心
    得者也乾隆四十二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4a 页 WYG0171-00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春秋略记卷首   明 朱朝瑛 撰
  总论
春秋大义一言以蔽之曰尊王此人人所知者而圣人
委曲维持之深心则未之或知也东迁而后诸侯放恣
几不知有王矣桓文出而假王之名以令诸侯圣人予
之非徒贵其名也以为此一念之天良未至于澌灭为
之别择而表扬之使天下之人众著于名义此转乱为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4b 页 WYG0171-0003b.png
治之一机也故伐国而请于王则主王臣以明王讨会
诸侯而请于王则主王臣以明王会不则其救人也不
则其攘夷也皆所以尊王也非然而侵伐会盟皆讥矣
是圣人之与桓文非与其伯也与其尊王者而已后之
奖桓文者乃云上无明王下无方伯圣人不得已而授
之以诸侯夫诸侯者天子之诸侯圣人安得而授之大
非春秋尊王之义也黜桓文者又云齐晋名为尊王实
则僣王之权乱王之法是亦一楚也则并其好名之志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5a 页 WYG0171-0003c.png
而没之何以激𤼵人之天良而诱进于大道乎随之屯
曰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此言人臣之握权
而得众者苟得其道可以转惧而为誉变凶而为功也
槩举而黜之岂圣人委曲维持之心哉
读春秋者须观圣人之特笔观其特笔而全书之旨可
会而通也于稷之会特书成宋乱恶贿赂之始行也于
澶渊之会特书宋灾故惜义理之终不明也世之龌龊
者徇利而忘害既足以致天下之乱而一二有志于救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5b 页 WYG0171-0003d.png
时者又不审于轻重缓急之宜往往舍其重而谋其轻
舍其急而谋其缓使乱者终不可以治是圣人所大痛
也书成宋乱见正身之要焉书宋灾故见辨义之精焉
书郑弃其师见楚之所由横书王室乱见乱之所由极
凡圣人所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无不著于此矣
书天王狩于河阳见世道之未尽丧乱者犹可以复治
书西狩获麟见天心之未尽灭衰者犹可以复昌则圣
人所为知天立命参赞化育之事亦将于此乎始之此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6a 页 WYG0171-0004a.png
数者未可以尽圣人之特笔而特笔之大者已不外于

以春秋为无褒贬乎则一诸侯也何以忽而称爵忽而
称人忽而生称其名以春秋为有褒贬乎则称爵者未
必皆褒称人者未必皆贬也为有褒贬之说者比事而
考之不免于支离胶优而不可通为无褒贬之说者若
姓氏日月之类舍之可也一切称人称爵称名称字皆
无所分别则圣人所云取义者安在无所取义又安用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6b 页 WYG0171-0004b.png
此纷纷异同之称为也在他国之大夫或有所因或有
所未详若诸侯之称人王大夫之称氏鲁季友之称字
岂有所因亦岂有所未详与近世说春秋者唐荆川季
彭山王明逸郝仲舆诸家各有论著非不直捷晓畅然
举圣人之微词槩置弗辨惟以为据事直书则既笔削
之春秋何以异于未笔削之春秋哉晋韩起聘于鲁见
易象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夫既不谬于周礼岂遂不
若司马子长或有虚美隐恶以待圣人之直之然而圣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7a 页 WYG0171-0004c.png
人复从而笔之削之者其取义不在褒贬将在何等也
圣人盖有褒贬而无褒贬之定例也公羊氏曰不待贬
绝而罪恶见者不贬绝以见罪恶也贬绝然后罪恶见
者贬绝以见罪恶也斯言得之矣而犹未尽其变何以
言之有因其时而变者有因其人而变者有因其事而
变者闵僖以前诸侯为政则褒贬常在诸侯而不在大
夫文宣以后大夫为政则褒贬常在大夫而不在诸侯
此因其时而变者也褒贬之在诸侯者大国小国皆有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7b 页 WYG0171-0004d.png
之褒贬之在大夫者常在大国而不在小国此因其人
而变者也在诸侯者不过辞有重轻大抵称爵为重称
人为轻重者近于褒轻者近于贬然不待贬而恶见者
则亦称爵以著其恶也在大夫者不过辞有详略大抵
称名为详称人为略详者近于褒略者近于贬然不待
贬而恶见则亦称名以著其恶也此因其事而变者也
至于吴楚之称则皆因天下之进退而进退之天下外
之则春秋举国号而已天下进之中国则春秋人之又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8a 页 WYG0171-0005a.png
进之而列于诸侯则春秋爵之其称国称人称爵者非
以褒贬吴楚盖以著诸侯之得失而明世道之存亡也
春秋之作岂为僣逆谋哉此其褒贬之意在于言外又
变而难穷者也总之春秋继诗而作诗有美者有刺者
有以美而实刺者有属辞在此而取义在彼者春秋褒
贬之法亦如是已盖春秋之作非徒彰善瘅恶而已也
谨严之中不失温厚恶之小者罪止于下也激切之至
反类委蛇恶大而不讨者罪累上也下之以愧夫不肖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8b 页 WYG0171-0005b.png
之人使感于欲并生之之德斯化于为善上之以儆天
下之庇乱贼者有以发其深省而耻鸟兽之同群斯共
奋于讨恶之义矣非圣人孰能与于此
春秋经史相辅而行史以陈其事经以著其义一笔一
削瞭然可见自鲁史亡而左传作春秋之义多不可解
矣赵襄子之卒后孔子五十五年而左氏已举其谥是
作于战国时无疑故其书多采他史以附之与经文谬
戾而不合其大者莫如赵盾许止弑君而以为不弑君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9a 页 WYG0171-0005c.png
栾书莒仆不弑君而以为弑君千载之下论议纷然终
莫能定皆蔽于左氏之说也公榖之疏略益不足言已
学者不因经以考传而欲据传以明经于是名实牴牾
是非舛错春秋之义愈辨愈晦或起而矫之一切弃去
凭臆为说则又失之太悍苟义之可通以传释经可也
义之必不可通者不得不以经废传耳至于经文有残
缺者有增衍者有舛误者不可尽知今略三传之所异
而特举其同者如夏五郭公有秋无冬无冬有月之类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9b 页 WYG0171-0005d.png
此残缺之明证也桓十二年十一月之再书丙戌此增
衍之明证也隐三年之书月日前后不合此舛误之明
证也其可考者如此必有不止于此者而不可考也又
如纪子伯仲孙忌之为缺文襄二十一年二十四年比
月日食之为衍文蔡桓侯蔡侯申之为误文此又可以
理推而知也其可推者如此必有不止于此者而不可
推也安知应书而不书者之非缺耶不应书而书者之
非衍耶又安知应褒而贬应贬而褒者之非舛耶且公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10a 页 WYG0171-0006a.png
羊谷梁书孔子生左氏书孔丘卒是非春秋之原文明
矣以为尊孔子而特书之何以书生者不书卒书卒者
又不书生则其意为损益又可知耶所损益者既不可
知其书又可尽信耶今姑释其义之可通者而置其所
不可通者不敢信传以害经亦不敢执一辞以害全旨
据吾意之所可以度圣人之所可未必圣人之可之也
据吾意之所否以度圣人之所否未必圣人之否之也
燕石宝藏徒作贻笑飞虫弋获庶几有当焉尔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10b 页 WYG0171-0006b.png
春秋之文万有六千五百馀史记自序曰春秋文成数
万子长生于秦火之后岂得独见全经要其言必有所
据信斯言也则春秋之残缺者几半矣颜师古曰一万
之外即可以万言之然不得遂云数万也左氏所记不
见于经者甚多其词亦间有类于释经者安知非春秋
之逸文乎更可异者张晏云春秋万八千字晏为三国
时人其所言春秋之文与今春秋多寡相越之远至于
千百则何以解也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11a 页 WYG0171-0006c.png
 
 
 
 
 
 
 
 
读春秋略记 目录 第 11b 页 WYG0171-0006d.png
 
 
 
 
 
 
 
 读春秋略记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