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第 1a 页 WYG1236-067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毅集卷七
明 解缙 撰
序
廖自勤文集序
充充乎文哉诗书六艺之文礼乐法度之文与凡立言
垂训之文堪以载道者皆可谓之经天纬地之文也所
以维持人心扶植世教事事物物各有条理非苟为是
卷七 第 1b 页 WYG1236-0678b.png
无用之具而已故皆自圣人发之后世学焉譬诸由道
以入国所由入者正大深远而不可测则其出也无穷
昔者仲尼于诗书六艺礼乐法度立言垂训皆由下学
上达以入于文王周公之道以至乎尧舜集其大成吐
辞为经尚惧夫天下后世学者不知所从入也删诗书
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以为学文者所归往舍是而他
求者非惟不足经天纬地而且有害焉庄周之学入于
遁世其出也荒唐而已申韩之学入于刑名其出也惨
卷七 第 2a 页 WYG1236-0678c.png
刻而已苏张之学入于利害其出也纵横而已其为天
下之害可胜言哉庄周簧鼓老氏之说因以起虚无之
教而贾谊亦学申韩之文观其鵩赋已深有释氏之微
意岂非人心世教之害至于今尤烈欤若夫学圣人之
文者沛然而莫能禦粹然而入于正邹孟氏而已耳其
他所入者可量则其出也有限驳而无以议为也譬诸
商人身历远方珍怪之所象犀珠贝之物知之不密得
之不多其出有限而应无穷则又假杂赝以欺人耳目
卷七 第 2b 页 WYG1236-0678d.png
非其文之善为杂也由其学之浅少无以应人之求也
近世为文者尤甚患此反从事史汉战国百家方外之
书剽窃奇漏纵横腐败神鬼荒忽极其镌巧形容以为
此古文也论及性理则以时文鄙之援及诗书则以经
生目之是将为天地人心世教之害有不胜言者此予
之所甚忧也吾友廖君自勤乃祖及其尊君其叔父其
季昆与予连世为道谊之交讲性理之学予与自勤少
之所习耳之所闻惟六经圣人之训虽传注训诂长而
卷七 第 3a 页 WYG1236-0679a.png
后能诵之也是以出诸其口而笔之于书为文辞所谓
荒唐惨刻纵横驳杂之说不惟有所择而取亦无所闻
而不能焉予厥后稍喜观欧曾之文得其优游峻洁其
原固出于六经于予心溉乎其有合也自勤之家法尤
严目不睹非圣之书其先祖常举为训是以自勤之文
得于邹孟氏为多养气以直故充塞两间而奔放浑灏
知言有要故明辨切实而引喻曲当不矜谈天雕龙之
巧绝无怪奇隐僻之说即其事之体而措之用语其理
卷七 第 3b 页 WYG1236-0679b.png
之常而尽其变未尝或昧于仁义道德外经史而别为
之辞也间尝得其近稿观之多所改定盖微近于荒唐
辄改之微近于惨刻纵横驳杂辄改之所谓沛乎其不
可禦粹然而出于正者其几矣且其于文不惮改如此
其学之所至心之所得有不可测者为何如哉若文之
淳庞驳杂过其目如辨黑白昭乎其不可惑也与之言
理益辨而词益谦学益进而心益下听之而不厌诵之
而不能已于予心益溉乎其有合而所忧者不必忧也
卷七 第 4a 页 WYG1236-0679c.png
其将息邪说正人心树世教以进乎经天纬地之文也
予何足以知之
周佥宪彦奇文集序
永乐庚寅春予自交广入朝道经虎头城下云南佥宪
周君彦奇奉表行在驿舟夜呼相见欢甚出其文一编
示予诘朝别去自赣至吉五百馀里昼夜观之几忘寝
食乡山在望不暇应接忽焉泊舟文江至家而尚在手
宾客皆传观之共叹君之仕日显而文与之俱进也盖
卷七 第 4b 页 WYG1236-0679d.png
君生名家自少颖敏为学官宣城宣城名郡君不以为
人师自侈也来试禁中问五经百史时务如古所谓宏
词科一挥万言百解更端辞义俱伟廷中莫不叹服寻
除国博不拜擢刑科给事中日与左右司豪辨昌言力
争百辟皆靡遂超擢今官当方面之寄而奠夷夏之交
勋旧宿将相与共事较之他方面实为难能人有日不
暇给者而君乃从容于文章若是其富也非不恃其敏
而益勤学能如是乎及今又得其全而观之盖其所经
卷七 第 5a 页 WYG1236-0680a.png
历山川之雄伟又有以豁其气识畅其志趣而煦以发
之也慨予平生所履与君有小异者尝登华岳穷河源
而观于周秦汉唐宋之所经营亦颇有以豁其气焉然
不若君之所历者远且大也君之示予盖甚幸焉虽然
昔孔子惟南至楚西至河予与君之所历者皆圣人之
所未尝睹也而圣人之文存者可见议论有易大传叙
事有春秋其答问言行有论语是岂有待于外哉周君
以为然乎
卷七 第 5b 页 WYG1236-0680b.png
顾太常谨中诗集序
臣缙少侍高皇帝蚤暮载笔墨楮以侍圣情尤喜为诗
歌睿思英发神文勃兴雷轰电逐顷刻间御制沛然数
千百言一息无滞臣缙辄草书连幅笔不及成点画即
速上进稍定句韵间或不易一字上惟喜诵古人铿鍧
炳烺之作凡遇咿喑鄙陋以为衰世之制不足观故天
下之士为诗鲜有能得上意者有诗僧宗泐尝进所精
思而刻苦以为最得意之作百馀篇高皇一览不竟日
卷七 第 6a 页 WYG1236-0680c.png
尽和其韵雄深阔伟下视泐韵大明之于爝火也盖如
泐者之不足以当圣意圣凡度量相越固如是耶近奉
侍内廷获睹先皇所御书籍见其题曰顾录诗集二编
盖先皇所尝置诸左右深有得于圣情者臣缙亟取而
读之见其有高一世之怀而谓人莫己知洞万古之志
而谓圣贤可及谓麒麟凤凰可驯狎而九天可安行帝
所可趋而进也谓亿千百年为须臾而日月可抚弄星
辰可挤掷也谓风云可嘘吸雷电可奔走造化鬼神可
卷七 第 6b 页 WYG1236-0680d.png
叱咤而使令也其所以自持者盖将与金石常存而为
三不朽之一也此所以上合高皇帝喜其诗不置而天
下之知者以为云行水流与物无竞而不知者以为狂
为愚也此皆不足以知之惟高皇帝知之臣缙知之于
今而后世复有知之而将叹其不可及矣谨中松江人
初以太学生典太常簿高皇帝郊祀有执事之荣后以
才名数为人所排毁高皇帝怜而保全之今上嗣位擢
为蜀王府教授重以启沃亲藩之任予素相知而未相
卷七 第 7a 页 WYG1236-0681a.png
识也时年五十馀矣一见如平生欢倾情洽且以其诗
集示予因序其意如右云
西游集后序
余友康君以宁吉之永新人也洪武甲子举进士为太
平府推官谪居横浦二十馀年每岁集其迎送序述悲
喜离合与夫玩物适情之作以较其今昔学问所进与
友朋往来岁时事物之代谢取以备閒居之览而非有
所刻削求工以夸多而斗靡徇外而为人也前序为范
卷七 第 7b 页 WYG1236-0681b.png
君仲纶作称庐陵文章自欧阳后世有传续其论当矣
特未知吾庐陵诗学之源流也盖自周末有避秦者九
人隐于玉笥多为四言诗刻之石间郡人往往效之而
庐陵四言诗始盛汉封安成王长沙王而淮南王宾客
多往来荒祠古冢镵文犹存至晋许逊郭璞殷仲文辈
皆游庐陵而五七言复盛唐初杜审言为吉州司户始
大兴诗学而庐陵之律诗尤盛此吉州诗人堂之作由
是肇也南唐刘洞夏宝松擅名家宋盛时彭应求称南
卷七 第 8a 页 WYG1236-0681c.png
国诗人江西诗派葛敏修擅其雄诸体备矣至元初而
范德机受学于杨学睡而学睡之子又从师德机即邵
庵虞公所谓得范公之骨者而庐陵之歌行太盛不可
悉数矣康君年未老所作当益富他日归乡相与拜诗
人堂而重论焉屈伸荣辱进退万变而性情之乐易如
一日雷电风雨晦冥万状而日月之光华常新也康君
其有以惠教我乎
王孟扬太史虚舟集序
卷七 第 8b 页 WYG1236-0681d.png
永乐初敕修金匮石室之书继是复有大典之命内外
儒臣及四方韦布士集阙下者数千人求其博洽幽明
洞贯古今学博而思深如吾太史三山王君孟扬者不
一二见孟扬之为人也眼空四海壁立千仞视馀子琐
琐者不啻卧之地下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余每拟
荐以自代不果且孟扬视功名泊如每有抗浮云之志
期在息机与物无竞故其集以虚舟名亦可见其志焉
余第其人品当在苏长公之列文之奇伟灏瀚亦相类
卷七 第 9a 页 WYG1236-0682a.png
至于诗则追逐汉唐眉山见之未必不击节叹赏思避
灶而炀此余之论孟扬者如是他人未必知也孟扬在
翰林越三年不欲示其长于人然一遇知己与论古今
成败人物贤否政事得失治道升降则目如曙光辨如
悬河真若超千古而立于独者孟扬固不欲专以文名
也越石父有言士绌于不知已而伸于知己余其有负
于孟扬哉予其有负于孟扬哉握手都门出其集徵余
言遂敬书以复之
卷七 第 9b 页 WYG1236-0682b.png
黄仲聚同声集序
盛唐诗人江右不多见其下如郑谷卢纶辈不足上拟
高岑何作者之寂寥也至元之盛而范揭二君子卓然
起于千载之后雄视一世作者继起至今复大盛岂非
啬于前而丰于后理固然欤予遍读近代与当时作者
之诗于乡里冀其复可雄视一世者得两人焉凤仪李
君仲聚黄君也予尝欲与二君作诗集序因循不果者
二十年今南归偶得与黄君相见扁舟溯文江一日尽
卷七 第 10a 页 WYG1236-0682c.png
得其所谓同声集读之终日而不厌如远行客过故乡
山水之华室居之丽耆旧之逢迎应接不暇何其快也
何其快也予之所欲追踪古人者君辄能高步优入予
之所欲出新意稍自凌厉者君辄能脱颖而出吁何其
先得予心之所同然欤此犹未足以知君深造之妙也
君壮游湖海学穷高厚而遁迹山林不涉尘累超然远
览殆陶彭泽初年之所未能及也又岂若盛唐诸君子
工于为艺而后至于斯欤他日予亦将乞身于朝归而
卷七 第 10b 页 WYG1236-0682d.png
与君讴歌击壤取三百篇而和之使范揭二君子亦有
光焉是又区区之志也凤仪诗向读而韪之他日倘示
全集予亦乐为之序焉
吉文水西十老宴集诗序
萧侍御杨忠襄文节之里至本朝之初有十老者道存
先生为之倡和而随之者萧之良曰与善乐善杨氏则
思忠思文道济廷璋彦璋彦敬刘氏子通合而命之曰
庄溪十老相与月为一会会必饮饮必赋诗循环然亦
卷七 第 11a 页 WYG1236-0683a.png
时有嘉客若欧阳师尹孙廷望廷璧家季父元禄鸡鱼
蔬笋取具随时而文字之欢乐近所未有也且孰无老
者田农草坐未足与此乐也孰无宴者膻围妓狎未足
与此乐也孰无诗者孤嘤寂咏未足与此乐也陶渊明
而得十人者其必不为虎溪之游也矣若此十人者偶
聚一堂偶为一会犹足为后来者之美谈而况皆贤皆
文皆寿连会而连岁也哉兰亭数篇犹或以传而况此
盈帙者乎予平生亦尝叙论天下而是编也仅于吾吉
卷七 第 11b 页 WYG1236-0683b.png
见之且十老今皆有后贤能文令子仲素辈求予序则
十老者又前显后贤也难矣哉仲素诸贤勉之老而继
焉予时谢事又将继予季父为嘉客也
柏台思亲诗序
江西道学之士自陆夫子务以力行为先故今之学者
皆耻为文藻浮华其于世教非小补也夫其学为众人
所慕而兴起尚如此而况于其子孙乎家君以洪武辛
亥主考江西乡试得临川陆先生昂夫荐之而知其为
卷七 第 12a 页 WYG1236-0683c.png
文安世家也历官华阳卫辉归老而令子以贤人君子
举守沂州既没而广平以太学生为监察御史于卫辉
公为嫡孙沂州公为冢子三世继承仕而益显是卫辉
公以过八望九之年致引寿考所以教育广平如其父
母之存也卫辉公见广平之成立亦若沂州之存也是
其处也不能无思也今广平之出而仕也祖孙之情相
望千里又安能无所思乎此柏台思亲之诗诸君子所
以为广平作也广平之思亲也出亦思处亦思其思殆
卷七 第 12b 页 WYG1236-0683d.png
非寻常之可比思昔沂州之情岂料其先父而陨伉俪
俱逝遗孤孑然以累其父而父乃能俾其子以仕显此
岂非人情之所至愿而孝子之所不忍闻固将衔哀罔
极而抱恨于九原者哉卫辉公之情固不料其子之先
亡也又岂料其享有多寿而及见广平之成立至于今
日如是之盛耶是沂州有馀未尽之孝在广平之所思
也卫辉公有馀未尽之庆在广平之所思也广平之思
岂寻常之比焉然则固非徒思之为尚也思如文安公
卷七 第 13a 页 WYG1236-0684a.png
之道学修明然后为能不坠其家声也柏台之思又宜
乎其思也文安公在当时政事卓然有声而仕不至于
柏台也有材而无时也卫辉公沂州既不愧其先而仕
不至于柏台也遇于时而无命也历世冲和萃于广平
思所以称柏台之任必求无愧其家学也可
风木图诗集序
风木图诗集前后皆有序为筠阳萧君世英作世英父
为开国将臣以武德将军出镇海南卒于官英护丧渡
卷七 第 13b 页 WYG1236-0684b.png
海归葬筠阳当袭职赴官故崇文熊某之子所望为此
图而翰林学士三吾刘公国子祭酒季安胡公为前后
序送之以诗者则琼山学官赵君考古给事王君彦举
翰林丁君显与一时名士大夫也嗟夫木欲静而风不
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此仁人孝子深悲疾痛之辞而凡
有是心者莫不为之抚卷流涕而不能自已也而诸君
子所以慰勉萧君者何其至耶盖以亲在致其养亲殁
致其思非徒思之为尚必思所以显扬为孝之大也萧
卷七 第 14a 页 WYG1236-0684c.png
君有文武才可以立功立事诸君子所以相期待者为
何如且二十年来诸君子皆已物故君亦历涉四方驰
射伊吾之北搴旗瀚海之南矣今方有事征伐宜乘时
大奋出其素蕴佐元戎入典枢机出拥旄节树勋建德
与古名将等然后相期江乡之上贲恩泉壤衣锦山林
同歌风木之诗庶有以慰亲于九泉而不负诸君子之
所以期待者予之言庶乎其可传信于后欤
李氏孝节堂诗序
卷七 第 14b 页 WYG1236-0684d.png
古藤李伯方氏有女性至孝元季伯方仕为贵贺两州
幕官女常随侍贺之僚朱仕敏有子名童伯方许以适
之将嫁而童死女为之服丧三年毕见世方大乱父母
年老遂不他适养父母终身抚诸弟成立年六十七乃
卒人皆以孝节称之予来藤其弟琼具言图为之显扬
又云其先世家于藤高祖瑶曾祖震叟在宋元皆举进
士祖文载有隐德伯方元季以文学出身入国朝以贤
良徵辞老不仕卒于京琼负遗骸归李氏哀毁几绝事
卷七 第 15a 页 WYG1236-0685a.png
母廖加谨刺绣织纴以供甘旨未尝乏绝母氏之丧棺
椁衣衾之美封树之固尤为远迩钦羡嗟夫藤为县岭
海之间孝节之士能与中州抗衡媲美已足为难而况
李氏女子二美兼备岂不尤难乎且未嫁而守节虽若
过中然以世变亲老即其所处以谅其所用心则庶几
能权而合道又女子之绝无而仅有者也余尝奉诏纂
修古今烈女传有真定一女子与李氏事正相类盖彼
念其夫家父母老无以养而此见世乱己之父母老将
卷七 第 15b 页 WYG1236-0685b.png
为扶持其设心操行同符合辙不计其利害而为之也
彼幸得朝廷旌之史官著之此不幸未及旌异而人传
颂之有弟图显扬之予为史官将归朝序述当世遗逸
必大书特书不至使李氏落寞也况其家世儒者琼亦
年踰六十为乡先生其后必有兴者将来藤之人士节
孝相望而起未必不由李氏之风激劝之也其于世教
岂曰小补之哉
王氏节孝堂诗序
卷七 第 16a 页 WYG1236-0685c.png
海宁王氏女嫁朱士贤早死王氏年才二十六一子始
生舅姑悯其年少强使他适王氏以死节自誓未几舅
姑没鬻其奁中物以葬之其父母亦无子纺绩织纴以
养无所缺乏母病吁天刲股和药潜以进母病遂愈人
皆以为孝感王氏虽经纪两家而不动其夫所为一物
以待其子之成立今其子明善既长尤尽孝道新其居
为华堂以奉母而乡人遂以节孝名其堂焉翰林曹景
辉来请记曰俾有劝也余职太史焉能已于言哉王氏
卷七 第 16b 页 WYG1236-0685d.png
以一女子不为欲动情胜毅然自处难矣而又能使两
家咸得其所是能以义报夫以正事其舅姑孝事其父
母而以身教其子有若明善之贤而克世其家也岂不
尤难乎哉庶几可谓全德其节孝又不待言而其才不
亦可羡哉世有好为胶固不通之论者恒曰妇德无非
无仪有才非妇人也有善非妇人也不论常变而拘以
一律夫岂可哉盖妇人处人伦之常闺门之内上有贤
夫下有才子而强务家政者虽不得谓贤可也若处人
卷七 第 17a 页 WYG1236-0686a.png
伦之变夫死子幼舅姑死父母无子孙如王氏者而其
才不足以经纪两家则亦何足道哉若有其才而不用
则亦将何以全其节孝哉故若王氏者宜传之以劝俾
人家之绝而复续危而后安者将多有赖焉则岂徒以
诵王氏之才其有功于世道为不少矣
具庆堂序
予乡于新淦旧邑为同郡由淦而上几百里由吉而下
几百里萧峡之东山川清华汉武梅福郭季伦彭真
卷七 第 17b 页 WYG1236-0686b.png
逸袁景立杜昙萧子云之遗迹在焉又有太白覆箱芙
蓉赤松金柱云台瑞莲紫虚之峰大秀郁水之洞白莲
金井流杯碧玉之泉金英碧茸水晶月华芝草之祥黄
氏居其间踞其地之灵胜兹非其庆欤宪文宪武与予
厚善尝自萧峡而东舍舟而上白沙翠竹溪桥嘉树之
阴有堂岿然高明爽垲山川之胜奄而有之顾瞻颜署
天官主事周君文瞻之篆曰具庆如玉树交柯珊瑚碎
网宏大壮毅与堂称焉夫饛馈而牢醴具甘旨孝顺而
卷七 第 18a 页 WYG1236-0686c.png
敬恭具和悦且兄弟具其怡子孙具其仪宾客具其宴
喜矣而其尊君苍颜白发读书谈道内而母慈闺范具其
婉娩娣姒妯娌雍雍如也此其曰具庆宜也视他人有
贤父母或子孙有不如意者外和而内乖外亲而内疏
乌可同日而道哉且宪武读书郡庠明伦讲学推以事
亲其又必有度越寻常者爱日之诚油然而生而一切
外欲澹如也是盖以父母之存为庆之具而于世所谓
福庆若富贵权势之类而日求其具焉者非宪武兄弟
卷七 第 18b 页 WYG1236-0686d.png
之所为具庆也何也父母具存外内怡悦此天理之具足
者也求具他福岂理也哉舜被袗衣鼓琴正南面而不
与惟以事其亲为悦斯纯天理则笃其庆也宪武兄弟
亦惟欢颜朝夕敬恭和悦以顺乎亲庆无不具者矣其
他福庆之具不具无容心焉而亦未尝不具也己彼夫
攀柏而伤读书而戚歌庐而叹者闻斯堂也宁不戚然
而有感乎
北斋诗序
卷七 第 19a 页 WYG1236-0687a.png
玄氏与赤氏为友周流南北赤氏之居南郊也诧之曰
天光赫曦万物洁齐向景而夷明烛无蔽不慄斯以拘
寒每熙夷而傲睨振衣千仞濯足沧涯其人不为隩密
疏通易知渴饮不厌清饥食不畏凝饮冰茹蘖无所僵
抑子之居殆不如是矣玄氏瞿然而笑戚然而悲曰吾
与子行日中子曰暍而清冷之求也求之于外不若居
于内吾虽与子身南交而心予所居也玄冥寂净冰坚
雪凝不以日热不以火盛不随燄以奔驰守吾玄而自
卷七 第 19b 页 WYG1236-0687b.png
怡不觉暑之切肌而庄生所谓入水不濡入火不热者
非其几欤然吾未尝专其固而居之怀也吾可以南而
子不可以北也子且之吾北斋而观焉于是赤氏奋目
举颐赪吻庚眉勃然曰我且适之玄氏不之拒也乃未
至乎朔漠之境而已愁于燕易之方盱衡于凌层堕指
而慄胫曰予不能为此行也心服玄氏独与道俱不慄
不热犹不磷淄也予闻此久矣前年西昌尚仁萧先生
与观夫罗氏孟昭之北斋予举以诘焉先生喔然笑曰
卷七 第 20a 页 WYG1236-0687c.png
有是哉孟昭从予游今其子又从予游予尝谓道无不
在也其信然乎今北斋之景士君子能言者歌之咏之
无所不至矣不知他日孟昭与其子出是北斋而南也
东西行也能忘其日与萧公游而读书谈道如在北斋时
否乎如常以是为心不炎之附而寒之慄也则先生所
谓道无不在之言审矣今年先生没孟昭出其诗凡若
干首叙以弁之
墨氏终南书舍诗序
卷七 第 20b 页 WYG1236-0687d.png
终南山述于禹贡与惇物鸟鼠积石诸山延袤千数百
里禹道雍州往来经此故表识雍州之望而汉晋以来
文人之歌咏侈矣至唐极盛韩退之作终南百有二韵
形容可谓备矣少时每一诵之欲往造其间而不可得
后来京师与长安诸君子交游闻其胜槩则又为之深
羡慕焉岁戊寅冬西迁河源过终南山下时大雪十日
循山而至于积石穷愁羁旅之中遇瑰伟绝特之观亦
稍偿其宿愿而访问往时故人皆无在者于是亦付之
卷七 第 21a 页 WYG1236-0688a.png
慨叹而已明年冬归又迫于星期倍道兼行但见烟云
缥缈欲往游焉而不可得怅然者久之墨君某终南山
人也早岁读书郡庠洪武甲子举于乡来仕柏台与余
同官因语余昔尝读书山中今书犹在而此心不能一
日忘此山也爰求善画者绘于图士大夫咸赠以诗子
其为我记之美哉墨君之不忘旧也自昔与吾语终南
之胜者若马君金任君砺崔君敬谢君谦赵君节郭君
文等十数人二十年来或在或亡各天一方今相见者
卷七 第 21b 页 WYG1236-0688b.png
惟余暨墨君情谊与此山往来无少异也山未始有异
书之所藏未始有缺墨君与山为体则其镇静亦一终
南山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焉墨君嘉言懿行尝接乎
目每警乎心此心无一日不在终南书舍也所谓出处
一致者岂非墨君之谓与他日悬车还第予亦得相从
击壤一睹终南之胜咏歌太平之休必有期也且俾诗
之流传人或有忘其旧者读之未必不惕然而有感焉
舒啸轩序
卷七 第 22a 页 WYG1236-0688c.png
声之动也未有不由所感也雷霆之砰訇风水之震荡
声之出于自然也钟鼓之铿锵瓠匏之激越笙磬之击
发声之出于使然也假于器以出是声也人之歌呼悲
号笑嘻哭咷噫嘤呻吟慨然而太息划然而长啸者假
于口吻喉舌鼻嚏噏呼转运动定以出是声也声有万
不齐感有万不齐齐之以不齐而自然者出于器矣器
虚而感生焉虚实相形动静相摩也孰为有形气为之
感孰为无心理为之主彼有无虚实动静皆宾来而予
卷七 第 22b 页 WYG1236-0688d.png
从此之谓齐之以不齐也淦人毛仲鼎兄弟即山林之
清逸无市朝之纷挐主于静也而以舒啸名其轩岂七
声体备乃独有适于啸乎登高而望远感物而兴怀雷
霆风水自然之声日变其前而不能动其啸之静也举
足而近涉睹物而匮烦感人而匮应浩然思安而划然
之意块然其中不实其虚也然则其主也固无时而非
恬淡冲漠之地其感也固无往而非清和会适之天也
得于啸不泥于啸非若成公之赋盖拘拘也歌呼悲号
卷七 第 23a 页 WYG1236-0689a.png
笑嘻哭咷噫嘤呻吟喜未尝不啸怒亦未尝不啸也啸
以舒其志意之所触所伤亦必舒而后能啸也何也山
鸣谷应风起水涌此何如其感也仲鼎知使然之声不
异于自然之声也天地万物固一体也则一轩一啸也
心斋坐忘无以异也不然则春蚓秋蛩嘤嗄灌莽之中
皆有声也彼且何所感也此非知道者不足辨焉仲鼎
兄弟与吾友子宁练君善既已求其记他日以予言告
之则声感动静之妙必有相契于微者焉诸大夫喜为
卷七 第 23b 页 WYG1236-0689b.png
舒啸轩诗因以此弁之
随所寓诗序
余乡兰溪曾氏有讳三聘者朱子门人也奉使金朝死
王事封忠节公弟三复三异亦皆有大名三异之后有
讳师道者仕元为桂林尹其犹子从之家焉今孟鼎其从
孙也署其居曰随所寓而士大夫皆为之诗岂非有见
于随时之义者乎程子曰君子之道为众所随与己随
于人及临事择所随者皆随也人君之从善臣下之从
卷七 第 24a 页 WYG1236-0689c.png
命学者之从师临事而从义者皆随也而岂同流合污
之谓哉至于所寓则凡有形者皆寓也岂独以桂林为
寓哉孟鼎不忘故乡常语予曰他日诸子稍长将遣归
拜先墓复求故居是果能不徒以桂林为寓而又将以
随时之义遗其子也孟鼎真达士哉诗曰
太虚堪舆理气同寓人寓其间方以类聚下士拘拘窘
步室庐达人大观仁体寰区忠信笃敬蛮貊可居有如
反此莫处州闾随寓而安载歌考槃考祥元吉视履其旋
卷七 第 24b 页 WYG1236-0689d.png
卓清约诗序
卓君逸民自号清约得翰林学士承旨宋公所为二篆
字遒劲伟丽古意森然观者目动神悚当是时公之子
仲珩代书十数年已不多见矣况卓君节行廉介时岂
多有哉卓君善篆喜为诗奉母隐居绝意声利居山之
久景趣渐涵时时见于翰墨之间奇峭深特自视米南
宫父子以下不伦也然未尝可少屈虽甚权势一语不
合辄白眼相视近以能书入翰林膺圣天子宠待甚厚
卷七 第 25a 页 WYG1236-0690a.png
而君之志惟在清约曰此吾之所从入道也间以语予
予谓语称陈文子之清与虞仲夷逸朱张之清使君处
其地而充其操或能无愧者与而孔门自颜子之约礼
与曾子之守约皆由博而反之约也而君之入道遽以
约无乃固而有所不通欤君曰不然人之多言也吾约
之则寡过人之多欲也吾约之则寡悔处身以约则易
安处家以约则易足应事接物以约则易从也且凡事
有清浊彼利欲者世之所谓浊也廉洁者世之所谓清
卷七 第 25b 页 WYG1236-0690b.png
也至于读书缀文登山临水弹琴奕棋焚香煮茗之类
世俗皆以为清事吾未能忘情焉则于清事中而约之
读书不求甚解也缀文不求甚工也山水之乐不至于
为癖也若夫弹琴奕棋焚香煮茗之事有则举之无其
具未尝求之不因之劳神苦形务以悦人而又或绝世
以为高也此吾之所谓清亦庶几约于礼者乎予曰广
矣哉书之以为清约诗序
刘济川诗序
卷七 第 26a 页 WYG1236-0690c.png
余亲刘君彦济故元义士知吉州刘公明道之孙士琛
之子也少有峻才干蛊用誉屹如成人未几而士琛卒
于外彦济千里归其丧营葬甚治未几复丧母家难频
仍彦济应机接物酬酢万变人皆以为难初士琛之少
也鞠于嫂徐徐无子士琛奉之如母士琛既没彦济尤
能致孝今徐且年踰八十康强愉悦无叹息之声予尤
深喜彦济之能继其父志为尤难也于是南耕许先生
尝曰彦济当家难方殷众为之危而彦济生长绮纨乃
卷七 第 26b 页 WYG1236-0690d.png
能卓立济难处有条理其在于易有涉川之才因其字
彦济也更字之曰济川以美之且以为人子弟劝也予
闻而善焉今年来京师得名士大夫所为诗若干首而
请予序余惟昔义士公之在元也百战以拒贼屹然为东
南保障至岁乙巳仗节而死此济川之祖大有功于世
道不可磨灭者也若彦济年少总理家政事长慈幼举
尽其道又岂刘氏所可少者哉是于世道亦不可谓无
补者也予尝见舟人之济川也樯倾柁危风急水驶舟
卷七 第 27a 页 WYG1236-0691a.png
中之人相视失色独赖善操舟者凝神定志心无一息
稍怠目无一息不存而后指挥转移之间风力水势轻
重疾徐如六辔在手而使泛驾之足驯然听命其未济
也无惧色既济也无矜色而后舟之人赖以为安彼其
恐惧失当者固不足道既济而有矜大之色亦无取焉
盖此心须臾之或怠则未能无失者彦济勉之哉庶几
斯名之称情也
兰所序
卷七 第 27b 页 WYG1236-0691b.png
窃尝读刘肇庆梅南集观其自序历官岭海位列诸侯
未尝一日安朝廷之上而不怨也保身明哲卒老以终
是以爱君忧国之诚往往声之言咏使人读而感焉其
清足以励百世之浊其贞足以愧百世之邪谅哉其有
似于梅也梅芳有歇誉芳益遐谅哉其又嘉于梅也梅
南吾未与之晋接今见兰所盖其嗣也读其文如缟鹤
逸群疏翎欲举飘然有摩天蹍岳之意老气横秋不可
嬉狎谅哉梅兰同芳父子一致也窃尝观于兰矣有春
卷七 第 28a 页 WYG1236-0691c.png
兰春风不能使其艳有秋兰秋霜不能使其葳或悬空
而益茂处困而能亨也或无人而自芳居幽而自贞也
或与芝草同则善人之室无愧或与椒桂伍则侈乐之
宫不污握之事君不拂其情也梦感而兆不爽其应也
若脆而坚知柔知刚清真而雅洁宜乎与君子同芳也
且人之情未有不好善而恶恶喜馨芬而恶膻臭者惟
其陷溺于莸污也是以求洁与芳而莫适其所也兰无
所不用其芳君子无所不用其善兰以芳为所君子以
卷七 第 28b 页 WYG1236-0691d.png
善为所兰止于芳人止于善各止于其所而已曾以出
处造次颠沛而离其所哉正如水之必凉火之必热驺
虞之不杀窃脂之不榖虽强而变之不能也君子之不
能变而为恶兰之不能变而为莸也即撅而纫之焚而
沤之终莫能变而移之其天定矣予尝谓不知兰所之
芳而善人之为兰所盖久而与之化也而姑谓其然也
兰所字作吉壮游岭海中丁乱离抢攘四十年所谓撅
拔而焚纫之馀本根固在贞性不亏春风秋霜郁郁然
卷七 第 29a 页 WYG1236-0692a.png
而芳未有艾也人皆称之曰兰所其宜也夫其宜也夫
是为序
李士鼎盘谷图序
唐李愿隐居太行之盘谷其后子孙硕大以蕃散而居
四方者不可胜计今文水城东李氏亦其裔也有曰士
鼎者读书尚文克世其家多藏古器名画一日示余以
先世所传盘谷图且慨然曰过殷墟而悲离黍瞻周道
而伤茂草盖沧桑变迁之馀人亡而事益以远前日之
卷七 第 29b 页 WYG1236-0692b.png
盘谷不可得而复有前人之流风馀韵不可复睹矣其
所赖者昌黎韩子之文幸传于今不泯吾之斯图藏虽
已久讵能保其长存不至朽且坏乎今文章钜笔子宜
无愧盍亦嘉惠一言以昭来兹庶图不虚作而前人益
有赖焉余感其言展图而玩之隐然盘谷之在目乃指
而告之曰兹其为太行之阳耶维谷之口维山之阿短
桥匹马琴剑自随者非愿之归隐乎环乎两山深窈有
容树林隐翳亭搆翼然者非其盘旋之区乎至若泉出
卷七 第 30a 页 WYG1236-0692c.png
山间泓澄涓洁衍之为陂池者其可濯可沿之所也域
平以旷土沃而肥原田之膴膴者其可稼可穑之处也
洎乎彼丘之高可升而望此树之茂可坐而憩彼山有
美可采而茹此水有鲜可钓而食者又其无适不安无
往不乐之地也嗟乎俛仰之间其景象形胜数百年犹
一日何斯图之臻妙若是也虽然使求之于其图孰若
求之于其人求于其人则韩子之文得之第缘文考迹
思所以善继善述引之勿替则今日之城东犹昔日之
卷七 第 30b 页 WYG1236-0692d.png
盘谷又何拘拘于太行之阳徒食其旧德虚勤其景仰
哉
送黄叔昭往汝宁序
今岁夏暑倍于常年山中静人事有泉石据依犹困匮
废弦诵儿童至忘饮食酣寝丛薄之间飞走喘暍思惟
道途行役舟车郁炀其为烦苦尤人所不能堪也黄君
叔昭来别余去视弟季岳汝宁将触热二千里远舟行
出彭蠡乱九江乃自阳逻登陆步走又数百里而始达
卷七 第 31a 页 WYG1236-0693a.png
季岳膺天子命宠美才处佚地巍然拥皋比夏楚治群
弟子而享其尊奉宣圣人之道而裨造化之机非有急
难须持维也叔昭诚爱弟自三月得报即乘乡人便舟
辄往视之行李粗足欢欣无地士友劝之姑缓不可初
若不知炎暑之烦苦也谓非天理人情于是为至耶季
岳筮仕年甚少父母钟爱之太夫人惟其疾之忧致斋
祈神翼其体往年归觐省将别屏坐不忍视其出门季
岳曾与余言未尝不终夜感切也其前日过湖口才三
卷七 第 31b 页 WYG1236-0693b.png
四日程不可一至家太夫人闻之曷胜思念而季岳望
慕之情当何如哉想其徙倚篷窗之间风帆云驶瞬息
过之见匡庐之苍苍彭蠡之洋洋俯仰兴怀未有不盱
衡而怅望也夫彼此思慕如此其不容己非叔昭之行
无以慰之也则是行亦太夫人志也人情天理于是为
至也想其至也怡愉接见之顷汝宁之人之观感将有
甚于昔时服櫜鞬而拜道左者何也学校所以明伦季
岳能得爱于父母兄弟如此其至者岂徒以情怩之私
卷七 第 32a 页 WYG1236-0693c.png
哉是天理至情之所感也夫天理至情人所同然汝宁
之人有不相观而化者乎叔昭行矣
送萧观复省兄安庆序
唐书史官有曰萧氏有功德于民馀祉在其子孙至唐
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世家之盛古未有也吾观宋史郡
乘言宋真宗皇帝尝大书其殿柱曰彭齐之文章杨丕
之清谨萧定基之政事可为江西三瑞夫以江西三瑞
而皆在吾乡指顾之间兹非大宛之渥洼昆崙之元圃
卷七 第 32b 页 WYG1236-0693d.png
欤宜其至于今尚贤而竞学令后人有可亲而仰闻其
风也余尝从观复得定基萧侯画像而拜之凛乎可敬
而蔼乎可亲画且犹然矧在当时而闻议论乎又得宋
君臣天章奎画昭耳莹心温厚和平从容不迫君臣之
间肝胆照应忠孝沦浃故家文物此其所以可贵而况
观复之念先启后兢兢恂恂以家世自持令人安得不
悠然而感仰而叹耶唐史臣但知八叶宰相在当时以
为古所未有之盛又安知今日子孙尚能守其先德令
卷七 第 33a 页 WYG1236-0694a.png
人有所兴起耶盖定基系在唐丞相复之后见于诚斋
杨文节公所考据甚可信观复去定基公才十四世耳
予尝谓世有不言而化之师表有不道而进之学校吾
乡节行文章多出于三瑞之后则三瑞有以倡之于前
其功德益以远矣而况子孙乎就萧氏论之或以政事
以文章以孝行以武功以贞节班班类相颉颃凡为故
家贤者之后莫不欣然思有以袭其荣而蹈其轨辙焉
况若观复一门为其子孙者宁不以仕止隐显念之深
卷七 第 33b 页 WYG1236-0694b.png
而持之重乎观复之兄仪复仕于皖城牧民奉法亦惟
先世为之师表观复不远千里而往省之告别于予观
复以弟省兄固常事也以贤而仕又萧氏之常事姑于
观复之行以念深持重勖之而能言者亦以此而歌之
云
送习贤良赴河州序
国朝初置陜西行都司于河州控西夷数万里跨昆崙
通天竺西南巨川入于南海元勋大臣先后至其处军
卷七 第 34a 页 WYG1236-0694c.png
卫既肃夷戎率服通道置驿烟火相望乃罢行都司革
河州宁河等府县设军民指挥司治之与中原郡县等
而善马之出布于天下先是民商夷虏利相售易或相
杀害而外夷之货马贵中国之货以荈茗为上盖夷人
肥膻潼则群聚穹庐中置金煮荈茗调以童酪而济其
肉食如中国之用酒视酒醴反若荈茗者其俗非一日
矣予前年谪居履其山川访其图志神禹之导河积石
实自此始而积石西去河州数千里宋置积石军固唐
卷七 第 34b 页 WYG1236-0694d.png
虞三代之旧治周衰而摈于夷至今数千年而复其旧
则其饮食嗜欲宜稍近于中国而先太祖高皇帝因其
利而利之也置茶马司河州岁运巴陜之茶于司官茶
而民得以马易之夷人亦知有法禁忌畏杀害之风怗
息而茶之粗恶亦少数年之间河州之马如鸡豚之畜
而夷人亦往来慕知识效信义有仕为臣者不但茶马
之供于利而已习君寅宾新淦之玉笥人初为广德仓
曹满升茶马使于河州故备述其事以送之且知是司
卷七 第 35a 页 WYG1236-0695a.png
也中外之交义利之辨寅宾尚忠信而笃敬河州故唐
虞三代之邦也且以告予内兄高君焉
送葛维彰归庐陵序
宋太史黄庭坚仕吾庐陵时葛敏修先生实从之游后
太史与苏东坡同知贡举得敏修文相贺以为异人由
是名起虽敏修之才学有过人者而非二公亦不能如
是之传也今太常丞清隐敏修之后人也其兄维彰在
太祖时有以其名荐者今年始赴京师以老得归清隐
卷七 第 35b 页 WYG1236-0695b.png
求予一言赠之曰使他日有传也予曰君兄弟固无愧
于先人矣若予者岂不有愧于庭坚与东坡而何敢妄
为君传也哉虽然维彰归而教其乡人子弟已修其德
而又使人皆成其德自有不可泯者而何虑其不传也
哉而又何假他人以传哉
送高仲仁赴官瑞昌序
先外大父在翁高封州有弟曰观翁博古善篆籀从封
州官都下独屏一室澹如也封州仕有名宗族多依从
卷七 第 36a 页 WYG1236-0695c.png
学有寸长同列上下官慕封州辄争举辟为属为教官
观翁不屑也后家居食贫或劝之出为学者师曰礼闻
来学未闻往教竟以隐终子汝楫少从先太史公真我
学于县斋游学隆兴益贫甚遇乱三十年无所屈家君
素严正客少轻狎余幼时但见汝楫来家君未尝不迎
门欢笑也欧阳可远素清倨尝谓终元朝无一人得其
意独为汝楫饮连日汝楫去辄不辞永丰刘倩玉春秋
学专门学士大夫踵门请授恐不得独于汝楫仲子德
卷七 第 36b 页 WYG1236-0695d.png
教之数年曰吾尝以吾受师春秋学今老矣恐自我遂
不得传他今德也可吾无憾矣德字仲仁又贫似其父
然酒后耳热嘐嘐然论说古今作文章琅然自歌自喜
了不知王公贵人在侧也仲仁最善交余友申之兄弟
每与予坐顷刻未尝不慨然思吾仲仁也申之向又同
在翰林暇日辄矫首南望曰东山何在安得见仲仁哉
仲仁所居东山故云仲仁事母孝而不幸贫且病尊君
没后贫病逾甚二十年来郡县多方辟之不起今天子
卷七 第 37a 页 WYG1236-0696a.png
龙飞遂以瑞昌训导之举来试文章禁中对策直言慷
慨殊不觉其贫病人也于是仲仁之贫守三世矣隐德
亦三世矣瑞昌在庐山下有濂溪周子之风在焉愿无
愧于濂溪以无负于三世无负乎师友也
送永丰令赵君季通序
古者百里之地为千乘之国后之大县倍之而自汉至
今称善治邑民戴之如父母者寥寥载于简书何其少
也予尝疑后之人不如古之人矣然观载籍以来画州
卷七 第 37b 页 WYG1236-0696b.png
分国其间贤诸侯与贤大夫则亦寥寥乎不见其甚多
而又岂谓后之人不如古哉仲尼之门聪明才质亦多
矣独冉有季路为政事称首季路之言曰千乘之国摄
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
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以季路之才当繁剧之间
催科烦扰公私困逼犹待三年之久而后功可期也然
则大国之未必善而当有以事之师旅之兴不得已而
当有以济之饥馑之灾不可测而当有以备之不可以
卷七 第 38a 页 WYG1236-0696c.png
缓弛废又不可以急迫理譬之治乱绳解棼丝抽刀而
断之非不快意也而无全绳矣故不可以急迫理也坐
视而置之非不安且逸也而尺寸之功无所期又不可
以缓弛废也惟定其心而不期急迫之效于其政而日
新渐渍之功使其抚摩告诫熟乎人之耳目诚信恻怛
入于民之心志而后率以事上也如子弟之事父兄用以
济师旅备饥馑如同舟之遇风家人之救灾无难色无
私计而事无不理民无不安也故尝观圣门师弟子之
卷七 第 38b 页 WYG1236-0696d.png
问答皆实理之可行非若后世之喜为高大而无实也
吉有永丰县自宋致和中析吉水所置方二百里犹古
千乘之国也比吉水为小介于大府督责所萃今时方
艰难师旅之兴飞挽之劳幸未有饥馑之困而素以狭
小之地彫敝之馀催徵者每欲与庐吉齐科而取具于
旦夕兹即以季路之善政者尚以为难而天台赵君季
通涖政三年民皆悦之赵君惟其民是恤不计其身之
利为之也是以抚摩告诫熟乎人之耳目诚信恻怛入
卷七 第 39a 页 WYG1236-0697a.png
于民之心髓而永丰之人士君子至于细民称道君如
一辞也而余同郡之民亦称之无间言赵君初以学官
起家读书有得季路见之于言志而君果有以行其志
者也而又遇其难也尚日试之不已则吾见其称于当
时而传于后世也简书之纪岂得而遗之哉
卷七 第 39b 页 WYG1236-0697b.png
文毅集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