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 1a 页 WYG1217-015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闻过斋集卷一 元 吴海 撰
叙
吴氏世谱序
按吴本姬姓泰伯之后以国氏后子孙散居天下其在
闽有繇光州来者唐光启中有曰英从王氏入闽相传
始祖也海昔为儿童闻先君言幼时见吾父尝阅巨帙
问曰此族谱也自先世宗族及后代子孙悉录于是吾
卷一 第 1b 页 WYG1217-0151b.png
父不幸没于易代之际母仓猝弃产携幼入古灵山中
依外家以居谱牒遗失吾年方九岁及冠乃归又言吾
支故不蕃吾曾祖举进士初授宁国府知录而卒曾祖
生祖及叔祖而叔祖无子先祖生吾父兄弟四人长及
季又无嗣次仅得一子而吾父乃生我及叔宁知后世
何如也又言吾先世家郡城东后徙居下渡侯官吴帝
俞自横棣来继石鳖之宗至则谒先君讲兄弟之礼曰
兄派河口河口派出侯官吾偪族也帝俞生与先君同
卷一 第 2a 页 WYG1217-0151c.png
年而月日差后侯官兵不及耇老犹存其言必当有受
先君又言吾前后询吾谱殆三十馀年而竟莫能得其
诸族分已久而吾所记特近宜其不能合也苟终吾身
而不得其作于汝乎先君即世海追承先志嗣而录之
恐于是弗作则来者益无所考昔谷梁子有言信以传
信疑以传疑吾亦由是而已吾父吾所见之世也宁国
以下吾所闻于吾父也此传信也其他则传疑也吾不
敢以疑为信故是谱断自宁国以下抑吾于此重有感
卷一 第 2b 页 WYG1217-0151d.png
焉古者宗法行于天下宗族有所统一人心有所联属
故孝弟隆而习俗美先王之治易易然是法既废人各
以意自私其亲恩不广而义不终至有视周亲若涂人
者然则今日所赖惟简牒之存使知木本水原之义是
谱所以作也嗟夫夫人孰不念祖宗哉亦孰不愿其子
若孙世世亲睦哉而祖宗之望有不若予乎苟推予之
心以及祖宗则远者犹近疏者犹亲服斩而情不斩属
尽而爱无穷夫恩固赖于相成而道实原于自致子焉
卷一 第 3a 页 WYG1217-0152a.png
自致其孝无怨乎父之不慈父焉自致其慈无疾乎子
之不孝兄焉自致其友无责乎弟之不恭弟焉自致其
恭无恤乎兄之不友致于已而不望于人则其道易成
也是则海命谱之意非亶为纪名系设也呜呼子孙念
敬之哉呜呼子孙念敬之哉
一谱首为图具世次而派别之以名系世盖略以考
派别则不紊无后者直疏其下曰绝有
官者疏曰某官迁居者曰迁某所
卷一 第 3b 页 WYG1217-0152b.png
一首既为图以系世次次为谱亦以派别乃详记名
字行次娶某氏历官某生子几人某甲子生年若
干卒葬某处某人为志若迁居者备述其由
一谱后述先世家训文字略者及墓志若先世著述
文字多者别为集不录于此
一子孙名次从水木火土金行为一世五行相生循
环无穷
一子孙行次五行从名次五行男阳女阴世次易考
卷一 第 4a 页 WYG1217-0152c.png
每世从一起
数则不相紊
一后世子孙有弃父母出家为僧为道者不录
一后世有无子不立宗人而以婿与外孙为继者不
录直疏其下曰绝
一丧事不得用浮屠道士营修科典不惟于死者无
益而生者重有损
卷一 第 4b 页 WYG1217-0152d.png
一葬事随力厚薄不得用俗礼焚化大不孝后虽有
悔终不能及
一浯州府君尝谓海曰吾行四方乐邹鲁土风之厚
甚欲徙居其地万一不能汝能承吾志乎
厚本录序
人之大伦有五而父子夫妇兄弟莫先焉此人道之始
也盖三者居于内而君臣朋友际于外内者由恩而起
义外者因义以生恩恩厚则义无不隆矣世学不明风
卷一 第 5a 页 WYG1217-0153a.png
俗益薄人之道将不立于天下予甚惧焉暇日采摭传
记小说凡古今孝子顺孙节妇列女兄弟之相友姒娣
之相宜者著为一编必求其行事卓卓而不尚乎多将
使夫妇女童稚里巷小人皆向诵而习之养心以成德
猝有变故祸难当有所守又附以感应祸福禽兽微物
各为一卷意谓人道固所当尽有不能者观于报应之
间亦可以劝矣而又不察则禽兽微物固犹有人心者
其可不自愧乎以人道本于此故名曰厚本录若夫君
卷一 第 5b 页 WYG1217-0153b.png
臣之事则有史册在朋友之义则学者所讲此不录
自试方题
乙亥岁予自武林疾归逾年弗瘳以至于困前后阅医
二十馀辈最后医来但诊脉即辞去皆云不可治始甚
忧即不可如何则安以俟之赖先世藏书颇多医方亦
数十种稍读之以意度其可用者试之每一试而一疾
卒减遂屡试之疾以次而除毕是岁脱然悉去体矣自
后遍阅诸方遇家人有疾请医弗效者又屡试之颇皆
卷一 第 6a 页 WYG1217-0153c.png
得愈因录前后所试及意度可者裒为集以备遗忘而
便检寻不幸有疾又将以自试而非敢以试人也
葬书叙
地理之说不可谓无也古人别州分土卜宅营葬率皆
用之则其不可废亦明矣世技术之流张其说以自神
而祸害吉庆纷纷然起慕利图福者往往深信为所欺
卖说愈炽而人情愈疑理愈晦而人事愈缪相承既久
虽知术者亦不自知其诬也可胜叹哉昔不孝孤尝负
卷一 第 6b 页 WYG1217-0153d.png
罪于天地久不获伸先君葬非其土比改葬而兆域果
为水潦所侵用是痛志以求其法取古今葬家之言掇
其向于理者汇为四卷以示子孙使不为邪说所蛊而
与我同病者或将览焉必能弃其慕利图福之心而专
求必信无悔之道则亦可以自恔乎庶不为淫巫瞽史
眩也
双谷叙
至正二十一年魏郡秦君景容来为福建行省郎中先
卷一 第 7a 页 WYG1217-0154a.png
是平章普公募商胡克舟寇有功胡因益暴横君至纲
纪甚严其众屡谋害君而不敢动即乱普公得除南台
以出而燕公实来代之兵顿城外屡挫议者皆欲讲解
以纾难君独以为不可卒平之君欲去党乱数人台臣
佑之嗾臬司以飞语中君君退居水西里自号双谷他
日谓吴海曰裕伯生也介量不容物不能与众雷同终
以致咎今号欲重自改盖其文取诸名若字其义取诸
容也子幸有以教我乎予曰诺夫古人之取号非以表
卷一 第 7b 页 WYG1217-0154b.png
其微则以箴其阙君之有取于是岂非以其廓然太虚
渊乎有容善来而必受可以益德与恶至而弗逆可以
寡怨与容大德也君子之于人无所不容惟不能与小
人并立夫子相鲁先去正卯后世称名公卿当其年盛
气壮才茂而识敏天下事蔑足滞其虑者其进贤若拔
茅其屏邪若去草矣及其更历既久磨砺已深位益尊
而望益重顾乃诎焉若讷避焉若逊闵焉若不足混是
非墨白而并容之前后所为若二人者多矣岂其发衰
卷一 第 8a 页 WYG1217-0154c.png
志堕有弗觉邪将虑熟计精故为是乾没也夫务姑息
容小人贻败国家与务为兼容以安其身皆自私而不
广岂断断能容者邪惟君子能容必有所不容今君以
不容乱人为小人所不容乃用是自警得无少有悔乎
抑君之号取双焉一以示其容容乎一以寓其不容容
乎不然谷一而已君由其虚中之义而用以优柔宽绰
天下之善将尽归之天下之恶将尽化之徒恐或者不
察以苟容为德而责于君则乖已
卷一 第 8b 页 WYG1217-0154d.png
送龙江书院山长叙
漳居七闽底东南傅大海西北引潮汀诸山地僻且多
险群獠凭溪峒以居时出为民患古以南荒视之晋始
置郡宋朱文公过化而后北溪陈氏出焉其民益读书
知礼义往时蹈难死义之夫贞烈不二之妇亦既有之
至顺元统间盗贼连起攻城剽邑杀掠民庶然卒不能
一日据而有者其故何哉圣贤之流风未远向背顺逆
之在人心者易晓虽以盗贼之暴而民不从教之有益
卷一 第 9a 页 WYG1217-0155a.png
于世如是哉漳有书院在九龙江始因文公而置兵兴
以来他郡邑学官或燬或哆鞠为茂草博士僦居民舍
嗜逐利弃弦诵寥然其存者不过为士卒之营垒矣而
漳故皆无恙亦气数适然也尤溪陈生以俊茂之资广
学而多识为龙江学官来谂别且求言予曰噫天下古
今治乱时世不同而人心无不同者理一而已夫兽困
则斗鸟穷则啄皆非其欲也势蹙而不得顾其死耳在
上者以赋敛为饮食刑辟为娱乐民安得保其生哉夫
卷一 第 9b 页 WYG1217-0155b.png
欲使民回心而向道士虽穷而不舍义虽死而不为乱
则教之事也今漳学官有宫室廪食有弟子得以施其
教生之行不为徒取具员而已其见诸儒必劝之以笃
学力行尊文公陈氏之道勿为流俗所变见父老子弟
必勉之以孝悌忠信事上不悖有问政者亦将告之曰
民安则政理安民在于富之使民有所赖焉则难动而
易固矣郡幕府潘君吾故人也久不相见劳为致谢区
区焉
卷一 第 10a 页 WYG1217-0155c.png
美监郡编役叙
古之役民用其力而已然岁不过三日其用之为甚轻
唐制岁役民二旬有事而加役免其调役三旬则租调
俱免不幸有虫霜水旱之灾即课役悉除之意用其力
则缓其财用其财则纾其力民者国之本不欲伤之也
后世役浸重有但用其力而国家立法非不善后益诛
取焉福建当天下弹丸黑子之地比年盗贼军旅饥馑
民死伤流亡之馀视旧不加众也地之所产物视旧不
卷一 第 10b 页 WYG1217-0155d.png
加多也而今日官员吏胥何啻三十倍于旧百司皂𨽻
无赖亡命之徒诡为兵者不知几十倍于旧又邻省他
州不能即治所而寓于此者是皆给在何人常赋不充
至于预借劝助不足乃立科率民无所出至捐生而逭
祸者屡有之矣岂非目前之事耶郡侯在任久知役法
之病奉省宪命而新之卒事众称其仁有老父言曰福
州附版图将九十年至治以来法凡六更夫民力不齐
大者三十年小者十年强弱异矣官据籍不知变弱者
卷一 第 11a 页 WYG1217-0156a.png
不过一役即贫贫而贷之况有不贷乎间一更法当事
者或恃其明察或负其强悍以独见为精敏以众询为
不能聚数百人于庭鞭笞拷掠责其成于一二日之间
吏巧法与豪猾表里贫民受抑无诉彼且擅以为名声
不亦误耶今侯自建局以至竣事屏去刑罚朝夕费千
百言谆谆劝告侯岂不贤于彼哉吁侯入宫自抚其子
为之节饮食时寝兴曰吾子也诚爱之矣而坐黄堂之
上视其傫然在下者其不曰是亦吾子也问其疾病察
卷一 第 11b 页 WYG1217-0156b.png
其所苦亦思有以宽之耶侯之心于是盖可推矣呜呼
使在上者能驭下以宽在下者能抚民以宽则庶几其
有瘳乎
赠刘佥宪卷后序
国家设官分职仿古制置廉访使者布诸道抚临郡邑
立内外台以总之其意甚周百年境土奠安政治鲜阙
此之由也自古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制其纲纪所系
治乱关之国家纲纪系于风宪自海内多故以来民心
卷一 第 12a 页 WYG1217-0156c.png
皇皇无所底止虽守令饕残之所致亦由任是职者不
能提纲振纪取国家立法之意自坏之闽虽僻远比年
风宪益弛自刘君之除人已想其风采比至见其约已
守法百司肃然不敢犯其行部举刺各宜民志慰悦纪
纲法度殆复振举矣一旦慨然念其亲老将弃职奉太
夫人以归有持君善迹示余徵言者予曰刘君刚方质
直天性也聪察强敏学力也守法不挠忠之馀也仁恕
不苛孝之推也大夫人年已耄耋君辞秩为养去之宜
卷一 第 12b 页 WYG1217-0156d.png
也独惜夫风纪既坏将复振而遽去也是为国家去也
若夫政迹之详在于诸人之言不复书
赠医师郭徽言叙
举天下之术惠利足以及人溥而不穷者惟医为然古
人以医与相并称盖相贤否系天下安危医良庸关斯
人寿夭小大不侔顾其类同耳医师郭氏吾郡之良也
居闽县官贤里先世由科目仕有人其得攻疡术四世
矣疡医世称外科谓于内科不通执是技者不过辨其
卷一 第 13a 页 WYG1217-0157a.png
尰溃金折之属制其祝药刮杀之剂而已于切脉审證
汤饮醪醴之用不与焉郭氏谓疡虽外实发于内必先
去其本然后施疡治以五毒五药次第攻调之兼其内
不独守其外故举他医不能者虽居远村然都邑之来
迎者无虚日有贫不能赍一钱谒者靡不为尽心他郡
不远千里求之若郭氏之术可谓致精也已予于郭氏
善而最善徽言徽言之为人信乎古所谓有恒者而其
有勋又克赖焉予益喜常念与郭氏厚无以及其子孙
卷一 第 13b 页 WYG1217-0157b.png
适进士黄某来求言予因得以言赠夫心和气和形和
起居以时饮食以宜六沴不干诸疡毋生此一身之安
也上下和内外和闺门合睦昆弟辑谐衅隙不形灾害
不作此一家之安也或不然加之以正而报者常逆施
之以恩而复者常雠则亦安之而已情逆者必自反也
事逆者必深忍也此安之长久也凡予所言徽言既已
行之而享其利矣诚愿徽言之子若孙脩徽言之道而
世世享其利焉则予与郭氏厚平日爱望之意医之事
卷一 第 14a 页 WYG1217-0157c.png
吾何敢言之哉然吾闻良医多阴德他日有起家为公
相者皆未可知也医国之道亦犹其治家与身也郭氏
子孙尚勉之哉
送林生赴延平学正叙
古者天子诸侯由国都至闾巷皆有学教立而道彰化
兴而俗敦秦废儒术民以法令为师汉唐惟宗太学郡
邑虽稍置学官而教术已庞宋朝始尊学政州郡仿成
均增置正录教授秩卑郡将不敢以曹属遇之国朝遵
卷一 第 14b 页 WYG1217-0157d.png
宋氏之旧然教授于学事无不领簿书钱榖悉皆莅焉
太守宪臣不知体者遂以有司责之而不任是职者亦
往往有司自处独学正职掌规矩学录职程课业无有
司之事得专行其教里人林生性端悫识见开敏为学
务切已省试授延平学正来别且请益予曰古之为政
者教学为先今惟存文具而已教者所以导民使为政
者易治也教之不行为政者之病也然而弗察也古之
教者择师为甚严非取其威仪词藻在乎德行道艺也
卷一 第 15a 页 WYG1217-0158a.png
师不善必更之虑教尼也扬雄谓师者人之模范而弗
善焉害哉吁治之不兴教祸之也然而弗察也乃若子
者可以教矣生辞曰瓛不敏不足以辱教事惟落学是
惧愿先生卒成之予曰圣人有言主忠信夫忠信有诸
已也水之润用以泽火之热用以烹人赖之忠信有诸
已也子行乎哉以子所有施于人子所未有者圣贤方
册皆子师也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夫知不
足也知困也然后能自反也自强也是教学相长也矧
卷一 第 15b 页 WYG1217-0158b.png
延平四君子之乡去今未远流风遗教必有在其人者
子访询而或得之他日南归吾将从子求益焉
赠闽县学教谕叙
教谕邑学官也汉以来文学校魏宋唐博士皆以士通
经者为之国朝初用郡学计吏小吏满考辄为学官知
会计矣乌能知教哉向尝窃谓宜选郡学训导岁久者
则士业素厉为教有方近年更以乡贡士亚等为之则
宋待补也里人林某年富学茂一应乡试即中亚等授
卷一 第 16a 页 WYG1217-0158c.png
闽县学教谕众荣之而生俛然若不足一日来谒予曰
某材学未自信遽职教事大惧弗任愿先生有以教之
予曰闽里邑也子邑士也邑中之人非子亲戚则朋友
故旧也识子者大半矣教之行易耳古人之教以身不
以言今夫执卷诵章句操觚牍骋词翰欲以取科第为
子之荣者夥矣是不赖子也子独修而身齐而家睦而
亲戚正而乡党有一善朝行之夕传焉不数日而播之
百里非难也故子之教易矣况子一门诸父昆弟皆乡
卷一 第 16b 页 WYG1217-0158d.png
学又中亚等者三人人信之子之教不难也夫教者治
之本也生勉之仕途发轫方自此始今日为百里师善
其教他日为百里宰必能善其政矣
送王潮州叙
予少负意气自谓天下无难事及壮见世之仕者多不
称且云某地难治某事难集窃疑焉既又有能者乃知
人之材不相逮而居以营私者众也迨犬马齿衰矣观
古人益多阅世故益深乃知天下特有不可为之时耳
卷一 第 17a 页 WYG1217-0159a.png
而事实无难者顾难得其人也河西王君用文刚直明
快遇事剖决权势不能夺人以为难者君处之有馀刃
治永福罗源吏畏若神民戴之犹父母比去耄倪蔽道
垂地而不可进君何以致人若是哉由其存心也公律
已也严爱民也诚故苞苴内谒不行也而奸欺屏息强
梗驯化利之所在知之必与民兴之害之所伏知之必
与民除之孜孜焉惟惧其政之僻而又和易可近故民
疾痛辄闻凡八闽踪迹未尝至者人莫不慕焉分省陈
卷一 第 17b 页 WYG1217-0159b.png
公辟居幕府每有赞翊既而以边陲多扰非刚明仁恕
之材不足以镇之以郎中出守潮州兼督循梅惠州任
固重矣四州之民幸矣然陈公远一良佐岂不甚可惜
哉君行过予别请曰先生何以教我予曰德则君有之
惠则民赖之誉则四方闻焉然予得无赠乎夫为山者
在乎积土石也不欲崇朽壤为川者在乎纳众流也不
欲涵污恶君子为政在任贤材也不欲杂小人自古君
子少而小人多小人情伪百端其入人也易将觉之也
卷一 第 18a 页 WYG1217-0159c.png
难宋韩魏公号称贤相或者犹谓其明于知君子暗于
别小人君其慎诸
赠顺昌县综理官叙
国初时福建置行省寻以地狭不足容大府而罢再置
复罢近复治上命臣信出镇凡事得以便宜行之福建
西北阻大敌顿兵数万之众一日费恒数百金供亿之
繁民不堪命省府以郡邑权轻择精悍果敢之材举为
幕属俾制焉势隆法重指事可集顾以为甚善处置也
卷一 第 18b 页 WYG1217-0159d.png
延平属邑曰顺昌综理者闻其惠声适予有宗人来始
相见劳苦之宗人曰吾邑是幸得贤综理林公民赖以
宽不然死矣安能复相见耶顺昌小邑当往来之冲累
岁盗贼残燬之馀存者不能室屋以居田莱荒芜丁壮
从戎民食一粥又转饷方殷百工器械之资猝然令下
朝戒而夕取办他邑尽乘刑罚督责吾邑特召社胥里
长敦切告之民至期输则公喜以为不至于罚也又蹙
然闵若知其出之不易也间有不能足亦不忍遽罚则
卷一 第 19a 页 WYG1217-0160a.png
民固已辄知之矣予曰信然哉是仁者之用心也其果
贤矣夫上之所需下无不应或有无不齐不能具于临
时特少宽之事既不阙而民亦免于戾岂不上下俱得
哉谓猛者集事宽者亦未尝废事也然宽者民爱而怀
猛者民残而怨为政何苦不求其怀而求其怨乎吾观
前史所载若朱邑龚遂召信臣其所居见称所去见思
没则祠而祀之又子孙世世昌盛享爵禄无巳若郅都
宁成王温舒辈非惟祸逮其身子孙亦无遗类岂非天
卷一 第 19b 页 WYG1217-0160b.png
道好仁恶暴其微亦可畏也今顺昌得贤综理如此他
邑必有闻之而自改者林公惠利所及不独百里也况
行愈久而迹愈著吾见朝廷擢大任贲显宠将自此始
若其子孙之昌大则天理自然之报也宗人曰吾子之
言诚使为善者劝为恶者戒岂独吾邑之人乐闻愿书
以贻之
潘氏世谱叙
自世姓之学微而氏族之源溷而难分而又更数大乱
卷一 第 20a 页 WYG1217-0160c.png
故家谱牒存者十不能一二虽有仁人孝子之心欲推
其本于百世之上广其恩于百代之下者亦将何所从
哉大田潘注述其世系与尝闻于其父并讨一二同姓
得其大略将为家牒以传子孙而来告予予曰尊祖敬
宗而收亲睦族人道之大也治家之所由始也古人甚
重焉宗法不行汉以来犹尚郡望唐亦尊世族乃有一
姓妄相承者众以为讥见人之良心不容巳也近代益
不由礼法婿与甥及外孙为后者何限皆由不胜妇人
卷一 第 20b 页 WYG1217-0160d.png
之见以自灭官府不治而风化安焉人之类将至于大
乱矣使谱牒不明其将何以正之按闽县清廉里潘氏
与怀安瓜山潘氏同宗当其盛时宗族殆百人今皆绝
而不续间有存者无非以他姓继潘氏一脉凛乎不堕
惟注一身而已然则子之为谱其可不益严乎子为谱
由子而上直书之宗族绝续可徵者据实而书之同族
别居他所者备书之有名字徒存而支属不可寻者亦
散而录之其有弃家为僧为道者不录以异姓来继者
卷一 第 21a 页 WYG1217-0161a.png
著其所从而其后不录则今日所属将来可畏潘氏信
谱矣
送燕经历入京叙
岁强圉协洽江东宪经历燕君在闽台臣以大兵南下
将临江淮而闽浙兵力不足犄角燕君通达强敏识时
务且自江东归知其地形人情及近日事遣如京师请
师因陈虚实利害士大夫多为诗歌饯行者属予叙之
予不晓世故直据已意而言自古及今天下之事莫不
卷一 第 21b 页 WYG1217-0161b.png
有其机得其机者事半而功倍不得其机者事倍而功
半况有至于不可为者亦由屡失其机耳往者中原之
乱朝廷尝命丞相督伐高邮是时天下之民引领而望
王师者莫不以日为岁奈何间言寝兵于内诏旨据行
于外王师既班民大失望此机一失乃至数岁比者忠
襄奋烈刬平大难事已垂集而功不终岂非天耶今丞
相克笃忠贞以恢复为己任事机之会良在此时燕君
之行所请宜无不允者然事有机亦当有本古人不以
卷一 第 22a 页 WYG1217-0161c.png
城池为固兵甲为利者以民心为之本也海隅之民倒
悬已甚生不自聊而赋敛日蹙刑罚日滋朝廷亦思固
其本乎使其本固则无时而非可乘之机矣野人之见
如此燕君以为何如
王氏家谱叙
河西古诸羌汉武帝时始置郡后击逐而空其地徙汉
人实之唐肃宗起灵武悉召其兵赴难乘间为吐蕃所
吞后张义朝发郓兵二千馀人往戍河西之有中国人
卷一 第 22b 页 WYG1217-0161d.png
以此周广顺间申师厚为河西节度使用王廷翰等为
将盖中国人子孙也宋朝李元实据之为边患宝元康
定相继用兵士有陷没者逮中原为金并不能自还杂
为夏人元初得天下惟河西累年不服最后乃服世祖
以其人刚直守义嘉之赐姓唐兀氏俾附归籍次蒙古
一等其俗自别旧羌为蕃河西陷没人为汉河西而士
宦者皆舍旧氏用新氏国家尚宽厚虽占旧氏不禁然
能存者仅一二数若今福建江西行省郎中王君翰先
卷一 第 23a 页 WYG1217-0162a.png
世齐人没元昊者其宗族在东阿阳谷甚盛国初附属
时其高祖即复归山东殁从其族葬阳谷曾祖从右丞
昂吉下江淮以功授武德将军领兵千户镇庐州迄今
又三世坟墓皆在庐州迨军袭职乃冠旧氏名上一日
出家牒相示予观其自曾祖以来皆著私名而以河西
名缀其意谓新氏乃天子所命而不敢违旧氏乃祖宗
所传而不可弃故兼录之所以尊君而重祖也噫世薄
俗漓人惟功利之趋而不固其本固有自毁其祖而冒
卷一 第 23b 页 WYG1217-0162b.png
国籍以求仕之显者安有既授赐姓犹不忍舍其旧乎
吾阅是谱不觉为之感叹况其后世子孙能以祖宗为
心者乎推此心也以往孝在是也忠在是也节义可为
也功业可成也彼自弃其祖者使得观是谱而能动心
悔焉庶亦可改也是谱足以劝世也
鲁客叙
海幼时先君子尝抚海言曰吾行四方乐邹鲁士风之
厚吾将徙居焉苟不遂汝能成吾志乎海虽幼尝在念
卷一 第 24a 页 WYG1217-0162c.png
不忘比长获接先生长者交海内名士大夫莫不询知
其土俗其去意大决然丁内外艰情事未效加以眷恋
亲戚怀故重新逡巡二十馀年而道路不通矣如是因
循又二十馀年而累愈重势愈牵暇日怃然以思曰昔
吾幼无识时先人犹以嘱我今有识而反忘之乎自是
未尝一日不疚于怀惧或陨越无以承先君子之志乃
自号鲁生或讥曰子自拟两生乎予曰非也吾择善俗
率先志也吾取号有三吾将地鲁而取其名也质鲁又
卷一 第 24b 页 WYG1217-0162d.png
取其义也吾学鲁仲尼之道焉圣人千载之上吾师也
吾虽百世之下学者也谓之鲁生不亦可乎而吾又何
拟乎又必以为不可将曰鲁客志予未得反乎鲁也今
虽在闽吾客也虽造四方亦客也他日至于鲁而止焉
则为鲁人而子又何议乎叙以晓或人
傅德谦复氏名字叙
贵溪倪氏金溪傅氏二族所居地甚迩而累世婚姻倪
尝一支绝不立宗人以出为继故傅氏嗣为倪五世矣
卷一 第 25a 页 WYG1217-0163a.png
有曰韬伯文者尝病而疑咨于闽郡吴海曰韬之先本
傅氏自高祖以来后于倪非倪也而冒之倪本傅也而
不得为傅二者将曷从予曰按春秋莒人灭鄫谷梁曰
取后于莒非兵灭也立异姓以莅祭祀灭亡之道也夫
是以辨族不可迁也宗以相承必同属也子复之曰高
祖以来百馀年遽复之人必惑且宗人皆不欲而韬独
复可乎曰昔冒而今正人何惑宗人不欲子独复何不
可曰复之而后世不吾顺奈何曰子为谱叙其由繇高
卷一 第 25b 页 WYG1217-0163b.png
祖而下正之为私谱他日有能知礼敦本者必从子改
矣曰昔倪氏以后托我今复则绝其续奈何曰子复故
而为倪氏立后以傅氏女配之代虽远而系不绝氏得
辨而鬼有归子勿疑礼无异姓为后者使天下后世有
议子罪则在海也伯文于是惕然惧曰吾子贶大惠其
敢不承命既又请曰韬娠时父出外始生母命名崇德
比谒于父父因之及冠母字之德谦后从师师乃更名
范字伯文季父又改今名然韬亦常窃不自安予曰礼
卷一 第 26a 页 WYG1217-0163c.png
君子已孤不更名谓父不能知也名虽不善犹不可改
况其善乎请复名崇德伯文谢曰名正矣然字无儆吾
子遂易之予曰子之字命于母取义备矣夫德务崇而
谦其柄谦者不自足而取诸人地中有山之象焉复请
字德谦以无忘母命德谦于是泫然涕曰昔吾母甚贤
教子有方字名以义吾无识屡更今以子之言复之犹
复见吾母受其教吾子之贶大矣请书以为朝夕戒
孙氏二子名字叙
卷一 第 26b 页 WYG1217-0163d.png
孙氏二子愿忠从临川傅先生学既冠先生与之字愿
曰必恭甫忠曰必信甫而为之请于予曰吾子重有以
教之他日有成其敢忘赐焉予谢不敏然不敢辞夫恭
者非取皋陶九德之目曰愿而恭乎信者非取孔子之
言主忠信乎愿者质之素恭者礼之存愿虽纯悫有馀
恭则受人之益故愿必在乎恭也尽已为忠以实为信
尽已则不欺已以实则不欺人故忠必在乎信也愿思
之尔之质既愿乎抑亦有不愿乎愿矣亦恭乎抑亦有
卷一 第 27a 页 WYG1217-0164a.png
未恭乎忠思之尔之心果忠乎抑亦有不忠乎忠矣亦
信乎抑亦有未信乎守尔悫笃尔贞毋朴而固敬以自
治毋任情直致谨以德而非自是愿也勉之勿枉已勿
诬人发必自尽行无诡随言必可践慎出诸其口忠也
勉之夫人至亲莫若父子亲则爱爱则愿其成人子生
而被之美名所以望其终身也世多以荣富寿考为名
者其分皆赋于天而不由于人若为德则由于人而不
由于天佥宪公笃厚诚实好善不倦不以在天者望于
卷一 第 27b 页 WYG1217-0164b.png
人而以在人者责其子朝夕命之使朝夕自称焉称其
名则思其所以名先生又从而字以表其名使必有以
成其名必恭也必信也尔不究是岂不负父与师哉然
以佥宪公之贤为之父以傅先生之贤为之师朝夕亲
炙吾见二子之有成也予与傅先生交善又与公相知
爱念其犹吾子故于其请也出尽言以箴
送傅德谦还临川叙
予以学朴行方不同于时气质顽钝不能自改以适时
卷一 第 28a 页 WYG1217-0164c.png
之宜既屡颠沛不悔则其终身不变亦可知矣吾郡之
贤者与远方之来名士大夫有知其愚念欲开之而辱
与之游者不过数人焉其馀一再相见始虽其心甚勤
而终则渐疏非特其远我而吾亦幸之予之不材若是
而望交游之众闻见之广其可得哉始傅君德谦来自
临川邂逅一见即相爱若宿契是岂无故而然耶德谦
学古道不悦流俗其志与予同行已合谊不顾众人之
讥笑其操与予同爵禄金玉不役其心惟自适为乐其
卷一 第 28b 页 WYG1217-0164d.png
趣与予同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精神领会端坐若失
其嗜与予同阅古史抚治乱得失之机废兴成败之迹
英雄豪杰之运用驰骋大贤君子之经纶施设正人直
士之沦落不偶谗口佞舌之枉忠害善忠臣烈夫之仗
节死义未尝不搏髀拊案奋声大快或长吁扼腕流涕
纵横其狂又与予同也丧乱以来无家可复其穷又与
予同也凡与予同者若是其不同者几何故人结交以
知心为难故有举一世莫知其心而上求古之人下俟
卷一 第 29a 页 WYG1217-0165a.png
乎后之人者今德谦与予同斯世而相知也顾予亦何
幸哉德谦舍我而别予岂不自伤而又伤德谦德谦不
可留予将何以为赠夫天下之义理无穷而学无止法
古人所以孜孜毙而后已者盖海平日所自励请诵之
于德谦也德谦颠沛流离之馀宜增益益深又何待予
言抑终不能无戚戚者所知既远念不得相益亦难乎
其为情也言之不足故咏歌之
傅君隘流俗举步追古人古人去已远斯道为荆榛出
卷一 第 29b 页 WYG1217-0165b.png
门抱高志区区向谁陈十年江海上漂泊但一身念我
德不孤邂逅遂见亲相知宁苦晚不觉逾三春精微共
探讨议论发清新谊合然诺重途穷忧思频如何语离
别使我意酸辛酸辛不在别欲留我何贫闽水东赴海
楚山西入秦春波正浩荡谁能知其津
梅花庄诗叙
齐谨之别墅树梅三百本花时莹然素合缟积如冰林
雪谷谨之结小庵其中吟啸自适闻有幽人佳士则必
卷一 第 30a 页 WYG1217-0165c.png
延致流觞赋诗焚香弹琴终日不倦率以为常谓予曰
是庵未有扁题曰梅花庄如何予曰清矣哉主人之福
也夫朝市绂冕之所兴货财之所集求名与利者日趋
焉肩相摩而踵相接惟夫山林丘壑之间空虚寥寂世
之远声利薄世故者乃能居之贺知章之鉴湖郑子真
之谷口司空图之王官彼皆自得其所而人莫与之争
今梅花之胜岂一人所得专奈何攘攘者不知其乐以
与谨之专之然则岂得不谓谨之之福耶谨之又就其
卷一 第 30b 页 WYG1217-0165d.png
深择盘石之上将构小屋垩以白作雪洞前引水为长
渠然后庄中之景始备谨之有梅花十咏士大夫能诗
者率和之裒为卷俾予叙其端俟雪洞成日使童子诵
佳章予倚树击节能发梅花一笑
闻过斋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