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 1a 页 WYG1164-007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水心集卷三
宋 叶适 撰
奏议
法度总论一
欲自为其国必先观古人之所以为国论者曰古今异
时言古者常不通于今此其为说亦确而切矣虽然天
下之大民此民也事此事也疆域内外建国立家下之
卷三 第 1b 页 WYG1164-0071b.png
情伪好恶上之生杀予夺古与今皆不异也而独曰古
今异时言古则不通于今是摈古于今绝今于古且使
为国者无所斟酌无所变通一切出于苟简而不可裁
制矣故古今异时之论虽不可废然臣有献于此愿陛
下深思之盖陛下之欲自为其国者必将因其己行袭
其旧例听其巳然而不加
振救之术以日入于积坏则
不可谓之自为其国苟为不因巳行不袭旧例不听巳
然而加之以振救之术则如之何而可必将以意行之
卷三 第 2a 页 WYG1164-0072a.png
以心运之忽出于一人之智虑而不合于天下之心则
其谋愈谬而政愈疏矣故臣所谓有献于此请陛下先
观古人之所以为国夫观古人之所以为国非必遽效
之也故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尽观而后
自为之故无泥古之失而有合道之功且古之为国具
在方册而巳其观之弗难也陛下幸进臣而教之指数
策画不终朝食而古人为国之大槩森然见于目中矣
陛下深览太息作而深惟以断自圣志则不待食顷而
卷三 第 2b 页 WYG1164-0072b.png
所以自为其国者可决意行之而无难矣
夫以封建为
天下者唐虞三代也以郡县为天下者秦汉魏晋隋唐
也法度立于其间所以维持上下之势也唐虞三代必
能不害其为封建而后王道行秦汉魏晋隋唐必能不
害其为郡县而后霸政举故制礼作乐文书正朔律度
量衡正名分别嫌疑尊贤举能厚民美俗唐虞三代之
所谓法度也至于国各自行其政家各自专其业累世
而不易终身而不变考察缓而必黜陟简而信此所以
卷三 第 3a 页 WYG1164-0072c.png
不害其封建而行王道也秉威明权簿书期会课计功
效核虚实验勤惰令行禁止役省刑清秦汉魏晋隋唐
之所谓法度也至于以一郡行其一郡以一县行其一
县赏罚自明予夺自专刺史之问有条司隶之察不烦
此所以不
害其郡县而行霸政也论者所谓古今异时
言古不通于今者谓王霸之未易分唐虞三代之未易
复而已若将得其法度以制四海之命不去其所以害
是者而劫劫然惴惴然害之愈深守之愈固胶而不解
卷三 第 3b 页 WYG1164-0072d.png
滞而不通此岂有古今之异时哉盖古人之所以为国
者虽各系其德之厚薄化之浅深世祚之长短然陛下
即而观之岂有欲其行之而乃从而害之者乎然则今
世之法度其害之者重大而难去深远而难知矣视古
之无害而求去今之害则陛下之国其大方数千里举
而自为以复祖宗之旧雪百年之耻无不可者矣
法度总论二
昔人之所以得天下也必有以得之其失天下也亦必
卷三 第 4a 页 WYG1164-0073a.png
有以失之得失不相待而行是故不矫失以为得何也
盖必有真得天下之理不俟乎矫其失而后得之也矫
失以为得则必丧其得唐虞三代皆有相因之法而不
以桀纣之坏乱废汤禹之治功汉虽灭秦亦多因秦旧
然大抵天下之政日趋于细而法日加密矣惟其犹有
自为国家之意而不专以惩创前人之失计矫而反之
遂以为功且东汉之末四方分割坏乱甚矣魏武虽严
科条审律令以重足屏息操制群下而截然使人各得
卷三 第 4b 页 WYG1164-0073b.png
自尽以行其职守者犹在也至晋之败尤甚于汉南北
角立递兴递灭及其崛然自见者犹皆自有为国之意
使其下无饰非养过之
心人存政举随其所立亦或瞭
然可见及隋之末年丧乱蜂起痈疽溃裂而太宗一旦
立法定制疏明简直上下易遵然则魏不以讳汉之失
为兴唐不以惩隋之亡为强夫兴亡治乱各有常势欲
兴者繇兴之涂将败者趋败之门此其所以不相待而
非出于相矫也唐末之乱重以五代虽生人之无宁岁
卷三 第 5a 页 WYG1164-0073c.png
久矣然考其所以祸败亦何以远过于秦汉晋隋之亡
盖国之将亡则其形證固已若此矣而本朝所以立国
定制维持人心期于永存而不可动者皆以惩创五季
而矫唐末之失策为言细者愈细密者愈密摇手举足
辄有法禁而又文之以儒术辅之以正论人心日柔人
气日惰人才日弱举为懦弛之行以相与奉
繁密之法
遂揭而号于世曰此王政也此仁泽也此长久不变之
术也以仁宗极盛之世去五季远矣而其人之惩创五
卷三 第 5b 页 WYG1164-0073d.png
季者不忘也至于宣和又加远矣其法度紊失而亦曰
所以惩创五季而巳况靖康以后本朝大变乃与唐末
五季同为祸难之馀绍兴更新以及于今日然观朝廷
之法制士大夫之议论堤防扄鐍孰曰非矫唐末而惩
创五季也哉夫以二百馀年所立之国专务以矫失为
得而真所以得之之道独弃置而未讲故举一事本以
求利于事也而卒以害是事立一法本以求利于法也
而卒以害是法上则明知其不可行而姑委之于下下
卷三 第 6a 页 WYG1164-0074a.png
则明知其不可行而姑复之于上虚文相挻浮论相倚
故君子不可用而用小人官不可任而任吏人情事理
不可信而信法惟其恻怛宽平粗得古人之意而文具
亡实亦独何以异于周秦之弊哉于是中原分剖而不
悟其繇请和仇雠而不激其愤皆言今世之病而自以
为无疗病之方甘心自处于不可振救以坐视其败据
往鉴今而陛下深思其故者岂非真所以得之之道未
讲欤诚讲之而行之当举者举当废者废昔之密者今
卷三 第 6b 页 WYG1164-0074b.png
为疏昔之细者今为大今日出令而明日丕变矣何俟
于卒岁之久哉
法度总论三
所谓举一事求利于事而卒以害是事立一法求利于
法而卒以害是法者何也今朝廷之法度其经
久常行
不可改变者十数条而已而皆为法度之害故用人以
资格为利而资格为用人之害铨选以考任为利而考
任为铨选之害荐举以关升改官为利而关升改官为
卷三 第 7a 页 WYG1164-0074c.png
荐举之害至于任子则有数害自员郎致仕即得荫补
为一害太中大夫待制以上荫补得京官为一害一人
入仕世爵无穷为一害今者汰其谬滥限其员数又为
一害科举亦有数害取人以艺既薄于古今并与艺而
失之为一害古者化天下之人而为士使之知义今者
化天下之人而为士尽以入官为一害解额一定多者
冒滥少者陆沉奔走射利丧其初心于今之法又自坏
之为一害一预乡贡老不成名以官锡之既不择贤又
卷三 第 7b 页 WYG1164-0074d.png
不信艺
徒曰恩泽官曹充满人才败坏又为一害夫京
师之学有考察之法而以利诱天下州县之学无考察
之法则聚食而已而学校之法为害制举所以求卓越
方闻之士而责之于记诵取之以课试所言不行所习
不用而制科之法为害博学宏词昔以罢词赋而进人
于应用之文耳美官要职遂为捷径一居是选莫可退
解而宏词之法为害募役之法本以免天下之为役者
耳今也保正长之弊通天下皆患之而役法为害昔之
卷三 第 8a 页 WYG1164-0075a.png
敕律总核万事朝廷随时制宜定为新书以一条贯有
出意见莫知推行但曰捡坐申严而巳而新书为害国
家本患州县之过失不得上闻故置监司以禁切之今
也禁切监司之法又甚于
州县之吏岂以监司为非其
人乎抑惟其人而必用是法乎而监司之法为害府史
胥徒所以行文书给趋走虽尧舜不能废也而今也植
根固本不可摇动大官拱手惟吏之从而吏胥为害又
因以推昔之所行行经界则经界为害行保甲则保甲
卷三 第 8b 页 WYG1164-0075b.png
为害行方田则方田为害行青苗市易则青苗市易为
害举事立法无非所以求利而事立法行则无非为害
上下内外亦举皆知其为害矣然而贤者则以为是必
不可求之害庸愚者则恃其有是害也足以自容而其
小人则或求甚于所害天下皆行于法度之害而不蒙
于法度之利二百年于此日极一日岁极一岁天下之
人皆以为不知其所终陛下将何以救之哉故
臣愿陛
下揭其条目而治之去害而就利使天下旷然一日得
卷三 第 9a 页 WYG1164-0075c.png
行昭昭之涂虽三代以上远而未易言两汉及唐之盛
世可必致也
资格
请言资格为用人之害以贤举人以德命官贤有小大
德有小大而官爵从之一定而不易此尧舜以来之常
道也无有所谓自贱而历贵循小官之次而后至于卿
相如近世之所谓资格者然尧舜以来远矣未可遽复
则资格用人未可遽废至于不能得资格之利而受资
卷三 第 9b 页 WYG1164-0075d.png
格之害资格之害深则人皆弃贤而为愚治道日坏而
不自知此不得不因今之法而少变之也夫计日月累
资考虽尧舜三代则亦有然者而
不以是待天下之贤
才有德之人何者贤才有德之人以此官而称此人可
也岂可疑其资格未至而姑迟之哉至汉人则已患苦
其弊守相列侯为九卿九卿为三公天下之贤才伏而
俗吏用矣伊吕周召之俦非其不为秦汉以后出而法
度使之然也唐太宗虽以战伐取天下而用人能尽其
卷三 第 10a 页 WYG1164-0076a.png
才不拘挛于常格以起一时之治尚有可喜盖资格者
生于世之不治贤否混并而无可别故以此限之耳而
本朝遂以治世而行衰世之法艺祖太宗所用犹未有
定式惟上所拔间得魁磊之士至咸平景德初资格始
稍严一寇准欲出意取天下士而上下群攻之故李沆
王旦在真宗时王曾吕夷简富弼韩琦在
仁宗英宗时
司马光吕公著在哲宗时数人以谨守资格为贤名重
当世惟王安石破资格以用人一时所谓名士力争而
卷三 第 10b 页 WYG1164-0076b.png
不胜其后章惇蔡京王黼秦桧相踵效之然而进小人
而乱天下者此五人也繇五人之所用则当以不守资
格为讳虽然资格非善法明矣而李沆十数人者以守
资格得名而其时亦以称治何也盖能别其流品以分
君子小人之涂以定清浊高下之序彼其号为德度智
略足以居大位者亦已素许之矣特欲其履历以实之
而已矣故其人有自小官而其望已足为卿相至其久
也亦卒为之若此者可谓得资格之利也今也不然无
卷三 第 11a 页 WYG1164-0076c.png
有流品无有贤否繇出身而关升繇关升而改官知县
繇改
官知县而为四辖六院繇四辖六院而为察官繇
察官而为卿监繇卿监而为侍从繇侍从而为执政大
臣或繇知州监司而为郎繇郎而为卿监侍从执政资
深者序进格到者次迁而已矣若是而欲以举贤才起
治功其可得乎侍从不荐士宰执不举贤执资格而进
曰此足以任此矣陛下虽欲责之以事询之以谋彼安
所从知乎此臣所谓受资格之害也且本朝废资格而
卷三 第 11b 页 WYG1164-0076d.png
用人无若王安石章惇蔡京王黼秦桧之为相守资格
以用人无若李沆王旦王曾吕夷简富弼韩琦司马光
吕公著之为相然考其功效验其人才本朝以资格为
用人之利也故臣欲陛下审乎资格之实念今日人才
衰乏已甚稍加变
通号召收拾以终成资格之利而不
受资格之害且天之生才也甚难人主之得才也亦甚
难母夭阏摧折之使至于尽盖今世犹有可用之人诚
使朝廷之资格一出于人才之所当用则有资格之利
卷三 第 12a 页 WYG1164-0077a.png
而无资格之害矣
铨选
何谓铨选之害甄别有序黜陟不失者朝廷之要务也
故自一命以上皆欲用天下之所谓贤者而不以便其
不肖者之人窃怪人主之立法常为不肖者之地而消
靡其贤才以俱入于不肖而巳而其官最要其害最甚
者铨选也吏部者朝廷㗋舌之处也尚书侍郎者天子
贵近之臣也处之以其地任之以
其官与之以甄别黜
卷三 第 12b 页 WYG1164-0077b.png
陟天下士大夫之柄而乃立法以付之曰吾一毫不信
汝也汝一毫不自信也其人之贤否其事之罪功其地
之远近其资之先后其禄之厚薄其阙之多少则曰是
一切有法矣天下法度之至详曲折诘难之至多士大
夫不能一举措手足不待刑法而自畏者顾无甚于铨
选之法也呜呼与人以官赋人以禄生民之命繇此而
出矣使加之意天下不于此乎望治风俗不于此乎求
厚人才不于此乎责实而将安所取之奈何举天下之
卷三 第 13a 页 WYG1164-0077c.png
大柄而自束缚蔽蒙之尘坌蠹折乃为天下大弊之源
乎虽然是几百年于是矣其相承者非一人之故学士
大夫勤身苦力诵说孔孟传道先王未尝不知所谓治
道
者非若今日之法度也及其一旦之为是官噤舌拱
手四顾吏胥以问其所尝知之法今吏胥上下其手以
视之其人亦抗然自卞曰吾有司也固当守此法而已
嗟夫岂其人之本若是陋哉陛下有是名器为鼓舞群
动之具与夺进退以叙天下何忍袭数百年之弊端汨
卷三 第 13b 页 WYG1164-0077d.png
没于区区坏烂之法以消靡天下之人才而甘心以便
其不肖如此则治道安从出而治功安从见哉况自唐
中世以前吏部用人之意犹有可考今之所循者乃其
衰乱之馀弊耳百王之常道不容于陛下而不复也夫
曰私曰偏曰怨曰谤曰动众曰招权此末世之庸人所
以恐喝其上而疑坏治道于将兴之时者也陛下深考
昔人之已行毅然
不惑于众因今之铨选一二人而付
之盖今之大臣与人以堂除者乃昔日铨选常行之事
卷三 第 14a 页 WYG1164-0078a.png
大臣不知其职任有大于此而止以堂除为宰相之大
权堂除为宰相之大权则无怪铨选为奉行文书之地
也使今日铨选得稍稍自用若堂除之选尽归铨部然
后大臣知职位而铨选亦少助朝廷用人尚书侍郎者
不虚设矣
荐举
何谓荐举之害使天下之大吏得荐举天下之卑官宜
若为善法矣而今乃为大害且关升令录职官改官京
卷三 第 14b 页 WYG1164-0078b.png
官若升朝官又转而至员郎此朝廷自设限隔以分贵
贱而使人非举不得入若三考若四考有
举者三人若
六考若七考有举者五人则关升则改官朝廷之立是
法也岂不曰吾不徒与以贤能而与贤能不自知以荐
而知乎然则朝廷岁与人以关升改官者岂曰此诚贤
与能者乎大吏岁举人以改官者亦岂曰此诚贤与能
乎其人之得关升改官者叉岂曰吾诚贤与能者乎上
不信其举人者举人者不信其求举者求举者不以自
卷三 第 15a 页 WYG1164-0078c.png
信必曰是皆不可知而朝廷之法既巳如此则不得不
出于此朝廷亦曰吾之立法既已如此则不得不听其
如此然则是上下相与为市均付于不可知而已故奔
竞成风干谒盈门较权势之轻重不胜其求若此者不
特下之人知之上之人亦知之矣方其人之未得出乎
此也卑身屈体以求之仆𨽻贱人之所耻而不耻也此
岂复有其中之所存哉及其人之既得脱乎此也抗颜
庄色以居之彼其下者又为卑身屈体之状以进焉彼
卷三 第 15b 页 WYG1164-0078d.png
亦安受之而巳相承若此则以此见举以此举人陛下
之人才坏而生民受其病无足疑者嗟夫其始则或不
至是矣而流弊之极皆固守而不思变且京朝官者已
为天下之所贵而朝廷亦自贵之矣不自贵而使天下
亦不知贵之宜在朝廷无不可为而计今或未之能也
今合多而考累而任使其积日计月而无在官之过者
可以循至于次第之京官毋必举焉其诚可举者因今
之法而举之与之以今之所与之官若是则庶几乎士
卷三 第 16a 页 WYG1164-0079a.png
之稍自重者知
有常途之可繇而不汲汲焉为是卑身
屈体以求之则仆𨽻贱人之所耻者亦或知耻矣其举
人者不困于求者之多庶几乎知所自立而或能真举
其贤能以报上矣解举官之急姑用是要以风俗稍善
治道稍明循次而进必无俟乎举者而大吏或以举其
才则朝廷信而用之拔于常调此荐举之正也然此有
司之事执政大臣之所当请而后行朝改夕定非若兵
财之有所难也睥睨隐忍此而不为之遂为天下之大
卷三 第 16b 页 WYG1164-0079b.png
患亦可悲也
任子
何谓自员郎致仕即得荫补为一害人臣以子任官亦
国之重事也其与之宜当于义而称于恩使朝
廷录功
纪旧之意有所表见今自举主而改官率十馀年而至
员郎繇常调入仕不过佐郡而止其功业未有以异且
从而官其子岂以为是庸庸无所短长之士而必使继
世为之邪且又其仕而显者职任功效或见称于天下
卷三 第 17a 页 WYG1164-0079c.png
而不幸其官止于员郎则所以得任其子弟者亦无异
于常调而至此者此所谓其义不当而恩不称也
何谓自太中大夫待制以上荫补得京官为一害京官
者朝廷之所贵重使天下士大夫更六七考用举主五
六人而后得之今阙远而待之者多入仕久者至三十
年始得改官疾病忧患公私愆犯有终身不得者或一
人特与改官上下相目以为异事今至
使其为太中大
夫待制者即以京官任子弟何重于彼而不惜于此耶
卷三 第 17b 页 WYG1164-0079d.png
岂为侍从大臣之子则无俟乎举主考第而巳能度越
天下之贤士大夫者欤重之则其法穷而不能变轻之
则其恩滥而不能变所谓轻重彼此不相应也
何谓一人入仕世官无穷为一害古者裂地分茅以报
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至
于官使必有所宜不可以一夫官簿之所至苟应法令
而直与之以为恩则滥以为法则弊以为义则悖且朝
廷不尚贤而尚贵朱紫混然夷蹠杂处崇观以来七八
卷三 第 18a 页 WYG1164-0080a.png
十年人臣不以道而得贵仕者在其元身则自宜削夺
而今也子孙仕宦不知艺极骄
侈无忌自称世家将使
世之贤者何以劝焉
何谓今者汰其谬滥限以员数为一害且朝廷向之所
以尽与之者不知其谬滥而姑为是无穷之恩也今也
知而汰之而徒限以员数则亦不可夫为上者使其下
以知义而已义所可与虽尽与之吾何所得吝不然与
其一而弃其一曰此在吾限员之外耳此不得独贤彼
卷三 第 18b 页 WYG1164-0080b.png
不得独愚义理愈蔽而人纪隳矣故员郎非朝廷所甚
重之官其常调而至此者可复勿与其果有勤劳或贤
有德闻于上者与之可也京官为朝廷之所贵奈何以
与从官执政之子弟以今之所与员郎卿监者与之可
也计其入官之世次考其所任之多寡以稽其人有功
无功贤与不贤为
之正法可也如是则可与者与之何
必以员数限之乎虽然因今之法而有所变改不得不
出于是若举公卿大夫之子弟而养之于学挍择天下
卷三 第 19a 页 WYG1164-0080c.png
之明师良友以成就之使其材品卓然可以为家国用
则于此官使之而昔之法烦前冲后皆可一决而去而
先王之意见矣
科举
何谓今并与艺而失之为一害盖昔之所谓俊乂者其
程试之文往往称于世俗而其人亦或有立于世今之
所以取者非所以取之其在高选辄为天下之所鄙笑
而乡曲之贱人父兄之庸子弟俯首诵习谓之黄册子
卷三 第 19b 页 WYG1164-0080d.png
者家以此教国以此选命服之所贲者乃
人之所轻且
夫世之所重者岂必知重其人哉亦或其艺文之可称
者耳此固不足以卜其内今其可称者又莫之获而人
之所轻者乃反得之然则上之求士而用之公卿大臣
繇此涂出岂有始于为人之所轻而终也乃足为国家
之所重者乎
何谓化天下之人为士尽以入官为一害使天下有羡
于为士而无羡于入官此至治之世而兔罝之诗所以
卷三 第 20a 页 WYG1164-0081a.png
作也盖羡于为士则知义知义则不待爵而赏不待禄
而富穷人情之所歆慕者而不足以动其自守之勇今
也举天下之人总角而学之力足以勉强于三日课试
之文则嚣嚣乎青紫之望盈其前父兄以此督责朋友
以此劝励然则尽有此心而廉隅之
所砥砺义命之所
服安者果何在乎朝廷得斯人者而用之将何所赖以
兴起天下之人才哉
何谓解额一定为一害百人解一承平之世酌中之法
卷三 第 20b 页 WYG1164-0081b.png
也其时闽浙之士少有应书而为解之额狭矣今江淮
之间或至以仅能识字成文者充数而闽浙之士其茂
异颖发者乃困于额少而不以与选奔走四方或求门
客或冒亲戚或趁籴纳夫士之为学其精至于性命之
际而其用在于进退出处之间然后朝廷资其材力以
任天下之重今也以利诱之于前而以法限之于后假
冒干请无所不为然则以其有是士之可取也而取之
此其义理之当然者耳则解额之狭于彼者何不通之
卷三 第 21a 页 WYG1164-0081c.png
使与宽者均乎
何谓一预乡贡以官锡之为一害古之取士也取之四
五而后定其终身而本朝之法不然其乡贡也一取之
而已一取而不复弃其人三十年之后怜其无成而亦
命之官盖昔艺祖之初悯天下士有更五代困于场屋
而犹不得自选者因以为之赐今也士人充塞偶然一
得何足为言则安用此而遂为常法乎夫士者人才之
本源立国之命系焉四患不除而朝廷于人才之本源
卷三 第 21b 页 WYG1164-0081d.png
戕贼斲丧不复长育则宜其不足于用也去四患得四
利所谓养之于始自拱把而至于桐梓古人之言不可
忽也
学校
何谓京师之学有考察之法而以利诱天下二代汉
儒
其言学法盛矣皆人耳目之所熟知而不复论若东汉
太学则诚善矣唐初犹得为美观本朝其始议建学久
而不克就至王安石乃卒就之然未几而大狱起矣崇
卷三 第 22a 页 WYG1164-0082a.png
观间以俊秀闻于学者旋为大官宣和靖康所用误朝
之人大抵学校之名士也及诸生伏阙搥鼓以请起李
纲天下或以为有忠义之气而朝廷以为倡乱动众者
无如太学之士及秦桧为相务使诸生为无廉耻以媚
巳而以小利啖之阴以拒塞言者士人靡然成风献颂
拜表希望恩泽一有不及谤议喧然故至于今日太学
尤弊遂为姑息之地夫秉义明道以此律己以此化人
宜莫如天子之学而今也何以使之至此盖其本为之
卷三 第 22b 页 WYG1164-0082b.png
法使月
书季考挍正分数之毫釐以为终身之利害而
其外又以势利招徕是宜其至此而无怪也
何谓州县之学无考察之法则聚食而己往者崇观政
和间盖尝考察州县之学如天子之学使士之进皆繇
此而罢科举矣此其法度未必不善然所以行是法者
皆天下之小人也故不久而遂废今州县有学宫室廪
饩无所不备置官立师其过于汉唐甚远惟其无所考
察而徒以聚食而士之负俊气者不愿于学矣州县有
卷三 第 23a 页 WYG1164-0082c.png
学先王之遗意幸而复见将以造士使之俊秀而其俊
秀者乃反不愿于学岂非法度之有所偏而讲之不至
乎今宜稍重太学变其故习无以利诱择当世之大儒
久于其职而相与为师
友讲习之道使源流有所自出
其卓然成德者朝廷官使之为无难矣而州县之学宜
使考察上于监司闻于礼部达于天子其卓然成德者
或进于太学或遂官之人知繇学而科举之陋稍可洗
去学有本统而古之文宪庶不坠失若此类者更法定
卷三 第 23b 页 WYG1164-0082d.png
制皆于朝廷非有所难顾自以为不可耳虽然治道不
明其纪纲度数不一一揭而正之则宜有不可为者陛
下一揭而正之则如此类者虽欲不为亦不可得也
制科
用科举之常法不足以得天下之才其偶然得之者幸
也自明道景祐以来能言之士有是论矣虽然原其本
以至于末亦未见有偶然得之者要以为
坏天下之材
而使之至于举无所用此科举之弊法也至于制科者
卷三 第 24a 页 WYG1164-0083a.png
朝廷待之尤重选之尤难使科举不足以得才则制科
者亦庶几乎得之矣虽然科举所以不得才者谓其以
有常之法而律不常之人则制科庶乎得之者必其无
法焉而制举之法反密于科举今夫求天下豪杰特起
之士所以恢圣业而共治功彼区区题目记诵明数暗
数制度者胡为而责之而又于一篇之策天文地理人
事之纪问之略遍以为其说足以酬吾之问则亦可谓
之奇才矣当制举之盛时置学立师以法相授浮言虚
卷三 第 24b 页 WYG1164-0083b.png
论披抉不穷号为制科习气故科举既不足以得之而
制策又以失之然则朝廷之求为一事也必先立为一
法若
今制科之法是本无意于得才而徒立法以困天
下之泛然能记诵者耳此固所谓豪杰特起者轻视而
不屑就也又有甚此者盖昔以三题试进士而为制举
者以答策为至难彼其能之则犹有以取之自熙宁以
策试进士其说蔓延而五尺之童子无不习言利害以
应故事则制举之策不足以为能故哲宗以为今进士
卷三 第 25a 页 WYG1164-0083c.png
之策有过此者而制科繇此废矣是以八九十年其荐
而不得试者其试而不见取者其幸而取者其才凡下
往往不逮于科举之俊士然且三年一下诏而追复不
俟科举之岁皆得举之将何所为乎设之以至密之法
与之以至美之名使其得与此者为急官爵计耳且天
下识治知言之人不应
如是之多则三岁以策试进士
使肆言而无所用是诚失之矣今又使制举者自其所
谓五十篇之文泛指古今敷陈利害其言烦杂见者厌
卷三 第 25b 页 WYG1164-0083d.png
视闻者厌听且士人猥多无甚于今世挟无以大相过
之实而冒不加之名则朝廷所以汲汲然而求之者乃
为讥笑之具今宜暂息天下之多言进士无亲策制举
无记诵无论著稍稍忘其故步一日慨然天子自举之
三代之英才未可骤得亦不至如近世之冗长无取非
惟无益而反有害也
宏词
法或生于相激宏词之废久矣绍圣初既尽罢词赋而
卷三 第 26a 页 WYG1164-0084a.png
患天下应用之文繇此遂绝始立博学宏词科
其后又
为词学兼茂其为法尤不切事实何者朝廷诏告典册
之文当使典直宏大敷畅义理以风晓天下典谟训诰
诸书是也孔氏录为经常之辞以教后世而百王不能
易可谓重矣至两汉制诰词意短陋不复髣髴其万一
盖当时之人所贵者武功所重者经术而文词者虽其
士人哗然自相矜尚而朝廷忽略之大要去刀笔吏之
所能无几也然其深厚温雅犹称雄于后世而自汉以
卷三 第 26b 页 WYG1164-0084b.png
来莫有能及者若乃四六对偶铭檄赞颂循沿汉末以
及宋齐此真两汉刀笔吏能之而不作者而今世谓之
奇文绝技以此取天下士而用之于朝廷何哉自词科
之兴其最贵者四六之文然其文最为陋而无用士大
夫以对
偶亲切用事精的相誇至有以一联之工而遂
擅终身之官爵者此风炽而不可遏七八十年矣前后
居卿相显人祖父子孙相望于要地者率词科之人也
其人未尝知义也其学未尝知方也其才未尝中器也
卷三 第 27a 页 WYG1164-0084c.png
操纸援笔以为比偶之词又未尝取成于心而本其源
流于古人也是何所取而以卿相显人待之相承而不
能革哉且又有甚悖戾者自熙宁之以经术造士也固
患天下之习为词赋之浮华而不适于实用凡王安石
之与神宗往返极论至于尽摈斥一时之文人其意晓
然矣绍圣崇宁号为追述熙宁既禁其求仕者不为词
赋而反以美官诱其已仕者使为宏词是始以经义开
迪之而终以文词蔽
陷之也士何所折衷故既巳为宏
卷三 第 27b 页 WYG1164-0084d.png
词则其人巳自绝于道德性命之本统而以为天下之
所能者尽于区区之曲艺则其患又不特举朝廷之高
爵厚禄以与之而巳也反使人才陷入于不肖而不可
救且昔以罢宏词而置词科今词赋经义并行久矣而
词科迄未有所更易是何创法于始而不能考其终何
自为背驰也盖进士制科其法犹有可议而损益之者
至宏词则直罢之而已矣
役法
卷三 第 28a 页 WYG1164-0085a.png
自熙宁为募役法尽官府之役官自募之官受其病而
民获其利官当其劳而民居其逸虽然官岂能自为其
病与劳哉故差役之患虽去而募役之患方
兴故役钱
者募役之患而今之保副正长者又募役所不能行之
患也役钱则不可复论保副正长者乃役法之一事耳
而今为大患穷天下之能言者日夜相与谋之而不能
自出一说也盖昔者保伍其民而有保正副将以兵法
部勒其下而其法曰募有材勇及一都之内物力最高
卷三 第 28b 页 WYG1164-0085b.png
者户长则以催科耆长则以追胥而皆有雇直熙丰之
法其分画详明如此然犹纷纷而不能定其后艰难用
度日缺讲利源者无所取财以为耆户长雇钱者官未
尝尽支而为耆户长者亦不愿请故取其窠名以起发
上供而耆户长之役尽以归于保正副然则今之保正
副募法未尝不存而未尝不强差之也其计较物力推
排先后流
水鼠尾白脚歇替之差乡胥高下其手而民
不惮出死力以争之今天下之诉讼其大而难决者无
卷三 第 29a 页 WYG1164-0085c.png
甚于差役盖朝廷之上其于庶事条目纤悉委曲动有
法禁而所谓保正副者乃独无法何为其无法也名募
而实差是以若此其不齐也而近世浅夫庸人之论不
过仇疾于官户诛抉于诡产其说有自宰执而与编户
齐役矣而诡产半天下其弊安可绝且不咎州县之以
差保正副长困民而区区然姑欲治官户诡产何哉今
复以耆户长雇钱还州县使二税呼集之役有所分而
隶之于保正副则差役之害大半已去矣使一都之内
卷三 第 29b 页 WYG1164-0085d.png
诚有材力可以服众智勇可以率人者尊用旧法使为
保正若副而除其一户二税之
半要使保正副者人欲
争为之而不可而不使强委巳而不愿也夫如是天下
岂复以差役为患哉又如是则虽官户无问新故亦皆
可为之而何以此督责官户哉且今世为民之意何其
薄而办官之事何其至也且京师有诸道诸道有诸州
诸州有诸县自县而后亲及于民也其势宜使什伍比
闾里党而后达于县令则择其人而为保正副者正所
卷三 第 30a 页 WYG1164-0086a.png
以亲切于民服习其小争而无使至于大斗教民使不
犯省刑罚之先务也若此者其官事何所不可办而今
顾未尝为之施甚陋之意以与民较至下之策民愈争
而不知悔则鞭笞随其后是独何益哉是其行之非有
所难而不思去者何也
新书
何谓新书之害本朝以律为经而敕令格式随时修立
自嘉祐熙宁元丰元祐绍圣大观政和绍兴皆自为书
卷三 第 30b 页 WYG1164-0086b.png
近者乾道淳熙已再成书矣以后冲前以新改旧凡朝
廷上下之所恃以相维持相制使者奉行此书而已且
天下以法为治久矣臣岂敢遽议新书之为害如晋叔
向之所以告郑子产者乎然而有三害最近不可不知
凡天下之事无不备于此书而人之智虑不能出于此
书之外者一害也书既备矣而事复弊法既具矣而令
不行则宜有说焉今止谓之各已有见行条法止于捡
坐申严而已明知法不足恃而欲强委之二害也
人才
卷三 第 31a 页 WYG1164-0086c.png
因此浸以颓惰掎摭利害汎然推广及其终也不过亦
曰臣愚欲望申严巳行之法而已以法为弊犹可言也
以人为弊不可言也三害也至于朝省之前后批六部
之勘当诸司州郡之照条施行又其相习公为欺诞以
度岁月害之小者耳夫以法为治今世之大议论岂可
不熟讲而详知也盖人不平而法至平人有私而法无
私人有存亡而法常在故今世以人乱法不乱为常语
此所以难于任人而易于任法也虽然人则未易任也
卷三 第 31b 页 WYG1164-0086d.png
以唐虞三代之盛王至诚一意以相与而后其人可任
今则安能至于不任人而任法则必任其足以行吾法
之人而不任其智不足以知法与力不足以行法者而
后法可任此易
见之论也而今则亦未之能何也夫使
是书而果已备天下之事则将何取于人盖是书之所
备者备其文不备其实备其似不备其真也夫使见行
条法诚已皆具而天下何为尚有犯法而生弊者然非
无其法之罪而无其人之罪也审矣今不改其人而曰
卷三 第 32a 页 WYG1164-0087a.png
捡坐申严以谆复其法然则法终不行矣故任人而废
法虽诚未易论而任人以行法所以助法之不能自行
者非必若今之所谓捡坐申严批状勘当照条之类而
已也不任人以行法而止于捡坐申严批状勘当照条
之类以烦天下之耳目使其人聪明愦眊智虑不知所
出求以应故事而塞章奏则亦欢然愿助陛下之申严
此法令之所以日坏而人才之所以日
消日用饮食而
不能自知法烂道穷暂相縻系而无经久固结之道国
卷三 第 32b 页 WYG1164-0087b.png
威之所以不振强敌之所以凭陵也臣故欲陛下纵未
能任人而废法以行唐虞三代远大之政姑欲任人以
行法使法不为虚文而人亦因以见其实用功罪当于
赏罚号令一于观听简易而信果敢而仁若汉以来者
可矣
吏胥
何谓吏胥之害从古患之非直一日也而今为甚者盖
自崇宁极于宣和士大夫之职业虽皮肤蹇浅者亦不
卷三 第 33a 页 WYG1164-0087c.png
复修治而专从事于奔走进取其簿书期会一切惟吏
胥之听而吏人根固窟穴权势熏炙滥恩横赐自占优
比渡江之后文字散逸旧法往例尽
用省记轻重予夺
惟意所出其最骄横者三省密院吏部七司户刑若他
曹外路从而效视又其常情耳故今世号为公人世界
又以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者皆指实而言也且公
卿大臣之位其人不足以居之俛首刮席条令宪法多
所不谙而寄命于吏此固然也然虽使得其人而居之
卷三 第 33b 页 WYG1164-0087d.png
如昔之所谓伊尹傅说之俦而已夫区区条令宪法仍
为不晓而与是吏人共事终亦不可然则今世吏胥之
害无问乎官之得其人与不得其人而要以为当革而
巳矣府史胥徒自有国以来所同有也然必使上不侵
官下不病民以自治其事而听命焉而秦汉之弊法屈
天下之豪杰繇刀笔选而至三公今幸已甄别品流而
其馀
弊未尽去且又皆以天下经常之事立为成书以
付之彼吏得知之而官不得知焉此其为害又过于秦
卷三 第 34a 页 WYG1164-0088a.png
汉何者今百司之吏其爵其禄往往有士大夫之所不
敢望汉之公府掾诸卿主事辟召皆天下名士其权柄
足以动摇守相者今之所谓都录行首主事之类是也
此直以鞭挞戮刑待之而高爵厚禄若是何哉今官冗
而无所置之士大夫不习国家台省故事一旦冒居其
位见侮于胥今胡不使新进士及任子之应仕者更迭
为之三考而满常调则出官州县才能超异者或遂录
之若此则有三利士人顾惜终身畏法尚义受财鬻狱
卷三 第 34b 页 WYG1164-0088b.png
必大减少吏曹清则庶务举且因以习士夫使之有才
而无至于今世之偷惰一利
也更迭为之无根固窟穴
之患无保引私名之弊而封建之势因以去矣二利也
增员百馀稍去冗官之患待阙择地争夺伺候之风亦
渐衰息三利也得三利去三害此亦非有劳民动众之
难者京师纪纲之首吏曹清则诸司州县之吏蠹亦必
少异于今日盖结托干请有所不行与决众事整齐簿
书不为疑玩则下知畏故也
卷三 第 35a 页 WYG1164-0088c.png
监司
何谓监司之害朝廷之设官也必知其所以设官之意
其用是人也必先知其所以用是人之说州郡众而监
司寡谓州郡之事难尽察也故置监司以察之谓州郡
之官难尽择也故止于择监司亦足以寄
之自汉以后
所谓监司者亦若是而巳未暇及于岳牧相维之义也
且其若是则奉行法度者州郡也治其不奉行法度者
监司也故监司者操制州郡者也使之操制州郡则必
卷三 第 35b 页 WYG1164-0088d.png
无又从而操制之此则今世所以置监司之体统当如
是矣今也上之操制监司又甚于监司之操置州郡𦂳
𦂳恐其擅权而自用或非时不得巡历或巡历不得过
三日所从之吏卒所批之劵食所受之礼馈皆有明禁
然则朝廷防监司之不暇而监司何足以防州郡哉且
不责其大而姑禁其细何哉是谓不知设官之意用人
之说而沿微文以立法一失也故监司弛惰人反以为
宽大上亦以为知体监司之举职人反以为侵权上亦
卷三 第 36a 页 WYG1164-0089a.png
以为生
事此真大谬戾者也夫监司者以法治下以义
举事者也今转运司则以刬刷州县之财赋候伺其馀
羡衮杂其逋欠为一司岁计之常提举司则督责茶盐
用法苛惨至常平义仓水利民田则置而不顾提刑司
则以催趣经总制钱印给僧道免丁繇子为职而刑狱
冤滥词诉繁滞则或莫之省焉是监司之不法不义反
甚于州县故今之为州县者相与聚而嗤笑监司之所
为岂监司之本然哉是谓不以法治不以义举之权付
卷三 第 36b 页 WYG1164-0089b.png
之而使监司之所操者在州郡之下矣二失也且不以
法不以义则所为付之事功者固宜得其实焉今也转
运司徒报上供之数于户部而转输运致之实则无之
则其所以总一路之财计者将
何所用也茶盐则已受
其剩利于𣙜务都场而提举司受其掯留掌其住卖督
其煎煮为之索逋理债而已经总制钱州郡各已趁办
上供而提刑者徒文移知通收索季帐稽考纲解以报
户部而已是三司者以此为职徒养资考多人徒凭意
卷三 第 37a 页 WYG1164-0089c.png
气作声势以便其私可也国纪民命何赖于此是谓既
无法无义而事功又不得实三失也至于还转运之权
以清户部之务罢提举之事以一转运之权又皆今日
之甚急者昔人谓止择十道使犹患不得人则监司者
盖甚重矣岂以为例差循致之用哉
卷三 第 37b 页 WYG1164-0089d.png
水心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