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1178-028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铁庵集卷二十七
宋 方大琮 撰
策问
汉官制
问西汉近古创制立法必能参稽古意似无可议者今
考之官制未免有疑试与诸君论之太师太傅太保曰
三公视周制也汉则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视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1178-0284b.png
周制孰是然高后时复设太傅以王陵审食其为之哀
帝时复置太师太傅以孔光王舜为之既有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又立太师太傅太保则汉之公不止于三耶
三少谓之孤卿与六卿为九卿周制也汉则以奉常郎
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为九卿
视周制孰是然毋将隆为执金吾制诏称隆位九卿
王尊为京兆尹御史奏尊不宜备位九卿执金吾京兆
尹皆称卿则汉之卿不止于九耶加官之领表谓所加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1178-0284c.png
或列侯将军卿大夫骑都尉尚书太医太官令至郎中
或博士议郎则二府不兼加官明矣然魏相为御史大
夫诏相给事中何以兼领加官朝分中外孟康谓大司
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
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则九卿不预中朝明矣然刘辅
之狱中朝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兼褒光禄勋师丹大
中大夫谷永俱上书救辅光禄勋位九卿大中大夫又
光禄之属何以俱称中朝丞相御史对称两府颜氏之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1178-0284d.png
说然也如四府举辛庆忌五府举汤何以有四府五府
之别郡守秩二千石表之说然也如冯野王以中二千
石秩守上郡黄霸以八百石居颍川何以有中二千石
八百石之异大将军兼录尚书而丞相徒取充位不几
于重将而轻相乎仕于侯国者下从左官之律不几于
重内而轻外乎天下郡国百有三置都尉九十西自陇
西至五原凡十三郡置都尉二十有八北自云中至辽
东凡九郡置都尉二十其馀郡国八十有一置郡尉止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1178-0285a.png
四十有二则又置立之或异多寡之不等何也诸君淹
贯史学稽之审矣必有崇论宏议幸明以告
汉赋法
问汉之取民其色目至多而掌之则有大农少府其后
又有水衡都尉大农之官始为治粟内史不知是官之
改与夫水衡之设其皆始于何时耶三者虽均理财职
掌必异不知当时民所输者孰为大农又孰为少府及
水衡耶考之于史司农属官有均输水衡复有均输之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1178-0285b.png
官何也少府为天子掌财文翁在蜀亦有少府何也所
谓色目之多者田租之外有算赋口赋算赋口赋之外
有践更过更凡是数者取之于民为泉几何输之于官
其将何用高帝五年之诏又赋民泉六十三以给献费
将别设科而取之欤抑亦算赋而为之也至于有市籍
者有租无市籍者则以律占租侯国则有酎金佩将军
都尉二千石印则给军费其取之也亦悉矣抑不知内
史之有廪牺钱如萧望之之在冯翊放散百馀万又有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1178-0285c.png
北军钱如公孙敬声之在征和中擅用千九百万则当
时为是二者之钱其孰输之耶盐铁𣙜酤之入其属之
大农耶少府耶昭帝时贤良文学之议愿罢盐铁酒𣙜
均输官当其时从其议否耶其条陈之以观所蕴
本朝诸儒之学
问学有师承而圣门之教立圣人之道散见于诸儒答
问语言之间传得其宗者惟孟子舆氏及韩文公而止
耳荀与杨则大醇而小疵者也国朝道统一正师儒辈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1178-0285d.png
出视昔为盛粤自柳仲涂以先秦之文倡天下尹公继
之欧文忠公又继之而古作大振陈图南以先天之学
授种明逸一传而穆伯长再传而李挺之又再传而邵
康节学始有源伯长又以太极图授周濂溪二程子师
之杨谢尹游辈其流也性理之学广矣安定之门如刘
彝以善水利称其他如钱如孙如范间以渊笃纯明直
温简亮名世率皆发明体用之极致眉山之学雄伟博
洽门人如六君子者从而光大之卓卓为一时冠横渠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1178-0286a.png
张氏徂徕石氏泰山孙氏与司马氏刘或崇经学或阐
理窟或以力行笃实为之倡承学者和之翕然丕变矣
夷而考之自大道既隐扶持羽翼之功齐驱并驾诚未
易窥涯涘然传道者必著书或形于已见之自陈或见
于门人之纪录其详可得闻欤伊川与康节极论天地
万物之理至以数学授之则却而不从二程学太极图
于濂溪所以启门人者略不及太极图一语康节谓我
能物之则我为物之人盖得于李挺之而程子深不然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1178-0286b.png
其说横渠西铭之作伊川谓理一而分殊而杨龟山深
辨其兼爱之患欧公论性非圣人所先而世谓其性分
之内全无见处坡公权书衡论之作或谓战国纵横之
书或党其师之学或叛其师之说脉络贯穿孰异孰同
立朝行已之端正心治国之要精粗本末孰先孰后门
人之所得何者为优宗派之所传何者为正考先儒之
绪言印胸中之定见愿相与折衷之以观诸君子渊源
之学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1178-0286c.png
经疑
问昔夫子自卫反鲁删诗定书系周易作春秋习礼正
乐又与群弟子质疑答问辑其言之善号曰论语后世
学者宗之以为五经之管钥六艺之喉衿欲进道者不
可不以为阶也近世名公巨儒则或不然掇其篇章以
为非圣人之书撮其语句以为非圣人之言参以臆见
窃有疑焉试一详之盖大易之书历三世更三圣孔子
从而系之广大悉备矣或者又谓周易非圣人之全书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1178-0286d.png
文言一篇其文断而不属乃汉世讲师自为之言其果
然乎周官之书制封建立井田法天地四时而备之规
模宏远矣或又谓周礼非周公之全书有不可信者三
皆秦汉诸儒之所损益又果然乎书有洪范洛之所出
也箕子陈之使彝伦攸叙明矣或有谓河图洛书怪妄
不经非有龟书出洛之事何也记之有儒行述孔子之
言行家语亦载之所以示后世明矣或有谓战国时豪
士高世之语多自誇大以炫世又何也至于鲁论一书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1178-0287a.png
门人记夫子之嘉言彰彰可诵有纷更其说者则以诚
不以富亦祗以异之言以为当在齐景公有马千驷之
上可乎有变易其语者以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之言以为子在齐闻韶音子在回何敢死之言以为子
在回何敢先是乎非乎夫以二礼之书出于汉代谓其
杂于汉儒犹之可也书易二经乃先秦古书一以卜筮
显一以口传授而论语又群弟子之所亲记者岂容有
可指之疑而欺世惑众者哉而近世名公乃亦有是之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1178-0287b.png
者何也幸详陈以袪所惑
什一之法
问什一天下之中正百王不易之通法也三代之君所
以随时损益因世变通虽有不同而中正之法则相承
而世守之初不可以一毫加损自春秋以来去古未远
初税亩作丘甲用田赋荐书于经盖讥其始变法也然
尝试考之杜氏于初税亩则释之曰公田之法十取其
一今又履其馀亩复十取其一是以二倍取其民也至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1178-0287c.png
于作丘甲则又释之曰九家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
四丘为甸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甸所赋而鲁
以丘出之是鲁以四倍取于民也至于田赋之用则释
之者又云丘赋之法因其田财通出马一匹牛三头今
别其田及家财各出此赋是又增其一也然鲁之复增
其一即于作丘甲之外而复增之耶抑舍丘甲而复增
之也若舍丘甲而增之春秋作中军舍中军皆明书之
而丘甲之舍何为略哉谓作丘甲之外而复增其一是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1178-0287d.png
鲁以五倍取民矣曾谓圣人之后秉礼之邦而肯为是
耶设曰古人之法不可行之于后世其制愈坏其变愈
亟其敛于民者愈重而不可复返也然汉自高帝矫秦
人之弊什五而税一至景帝之世复三十而税一又何
其益轻耶夫什一之法轻之则为貉重之则为桀鲁之
变法自什而二也又什而四也又什而五也而尚有年
饥不足之叹未见其有馀汉之矫弊自十五而一也又
三十而一也而海内富庶粟红贯朽未见其不足则什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1178-0288a.png
一之法又何取哉夫可以行于三代者不可行之于春
秋不可施之于春秋乃可施之于汉何耶不然则春秋
之所书杜氏之所释与夫班孟坚之所纪其轻重异同
如此岂无至当之说试详言之
诗
问古诗三千馀篇仲尼取而被之弦歌以求合乎韶武
之音去其不合者所存者三百五篇而已此司马迁之
说也孔颖达乃以为传记所举逸诗绝少史记所言盖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1178-0288b.png
迁之谬欧阳氏又谓以图考之宜不啻三千篇夫诗孔
子之所删也三儒异同如此孰是孰非风雅颂一定之
体也今降王为风则王之号若何而可黜进鲁于颂则
鲁之僭若何而可忽也弼鄘卫一国之音也而系于三
国七月公刘一时之事也而裂之于风雅或分或合何
者为宜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何以与于贫而乐富而好
礼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又何预于礼后曾
子作孝经及于诗者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启手足之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1178-0288c.png
际不忘也子思中庸一篇传道之命脉也及于诗者亦
十有五且以德輶如毛无声无臭等语形容中庸之妙
下至春秋之世列国相与聘享又多咏诗取义诗出于
小夫贱𨽻之言而后之明道习礼者率于此悟启发之
机然则篇目之多寡辞章之次第播之声歌形之感慨
抑可得而悉欤敢问
律吕
问律吕之兴尚矣自黄帝命伶伦取嶰谷之竹斲而吹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1178-0288d.png
之以为律本起于黄钟终于中吕而十有二律定矣后
世取相生之法为六十律又有因而六之为三百六十
何其烦也且求声者以律造律者以黍累黍成尺达于
权量四者既同而后声必至声至而后乐可作然尺管
之数寖失故制而知求尺管者复不以权量参校何其
戾也有作准以定数者有聚灰以候气者有更为之通
制为十二律者其祖袭果有人乎有以玉为之者有以
竹为之者有以铜为之者其创制亦有人乎阳六为律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1178-0289a.png
阴六为吕六律或谓之六始六吕亦谓之六同六间或
以函钟为林钟或以环钟为夹钟以小吕为仲吕又总
谓之十二律其立名为孰善均黄钟也宣养六气与气
潜于子者有异旨均大吕也助阳宣物与未发万物者
有异论以至馀律亦皆牴牾不合其取义孰为当自黄
钟至无射阳下生阴自林钟至中吕阴上生阳班史载
之详矣郑氏以蕤宾三律为上生以大吕三律为下生
其相生之法亦可推乎黄钟建子而辰在星纪大吕建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1178-0289b.png
丑而辰在无枵既已配十二辰矣复以六律配乾六爻
以六吕配坤六爻其相配之法亦可参乎以至用之听
军声则何以察吉凶用之格神明则何以取三宫夫一
物不知君子耻之矧声律之道所以占盛衰理乱之大
者顾可略而弗讲欤愿条陈之以昭其义
荆襄两淮
问据中兴之正统用天下之偏势天运地气抑遏不遂
识者病此久矣历稽往牒极论形胜河南不为晋土则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1178-0289c.png
典午之形削淮北尽撤戍备则南唐之势孤古之英雄
岂不知善守者不当拘限阈之内欤盖欲之而不能也
非不欲也后世言孙氏者曰保有江左矣而筑坞濡须
未尝不备于江之外言孔明者曰保有陇蜀矣而杂耕
渭南曷尝不用意于关之外不如是非特无以取其所
可取而亦无以守其所当守矣然继之者屡屯淮南而
吴以困遣戍陇西而蜀亦疲岂守之得失不专在是欤
今天道好还迅扫中原眷焉南顾非全付有家之时乎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1178-0289d.png
东取齐西捲秦北收燕以控天下之大势虽未可轻论
扼长河四镇守潼蓝二关以尽河南之守备亦未敢遽
论理唐邓以壮荆襄之篱落葺涟泗蔡寿等处以固两
淮之门户昔豪用江左所睨视而不可得者今既已入
版图矣边阃之臣又能慨任其责矣而中外之论若未
能皆同何欤爱惜根本者曰备多则力分守散则形涣
绍兴间尝尽得河南不旋踵而敌至其往辙可按也奋
发事功者曰藩篱不全无以护堂奥襟袪不密无以燠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1178-0290a.png
肩背隆兴初既割唐邓淮泗四郡任事者旋复悔之失
策可鉴也今新复州郡借曰唐邓家计渐有其绪而淮
北十馀州在汉河包裹之内殆天之所予而人之所凭
以为守者也土荒民残倍劳区画少运东南之力以佐
其始亟图耕屯之利以实其后果计算之无遗虽暂费
而奚害或谓边氓未苏也曷不分其力以经理淮襄乎
或谓边为今里地也经理新复者非为护内计乎二说
将孰从画旧境而守量吾力所能办善矣然新附之豪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1178-0290b.png
拥众错居驱而绝之宁保无他将如昔人之得地不取
而拔其民以归欤抑羁縻其豪杰使之自为守欤界分
定则规模立议论一则心力协宏展拓之势而毋局小
试审利害之实而毋慕虚名此今之关系最大者愿闻
万全之策
用兵
问兵以不用为强财以不积为富先儒论本朝之治体
然矣中兴后诸儒奏疏乃曰名胜相望而干略未优文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1178-0290c.png
治可观而武功未振指为治体之未备又曰有弱势无
战绩岂更涉变故而后知乎尝因其言而细考之矣南
征北伐所向无前而太原黑子之地曷留不取混一区
宇悉归职方而幽州破竹之势曷为不进景德极盛之
时也澶渊一警诸人奚遽有江蜀之请有进尺无退寸
庙议贤于长城矣自愧却敌窃笑赋诗请守冲要不愿
探筹非无守将何莫收邀击之功庆历太平之世也夏
悍辽傲或者何乃有城汴京之请胸中百万甲兵重臣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1178-0290d.png
隐若一敌国矣诗书宿将既入三川铁面相公常控边
塞非无良帅何莫奏一捷之功所谓功者洮河之开伟
矣其视建朔方置玉门何如鬼章之擒壮矣其视剪楼
兰缚颉利者何如文雅远轶于三代事功不及于汉唐
或曰柄权归一边方数易伸缩不自由治国之法度太
密也宜其弱然曩收诸镇极费斡运若之何复纵或曰
山前久陷长城藩篱与敌共之立国之形势未全也宜
其弱然后来复燕遂成大悔若之何轻议故虽以全盛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1178-0291a.png
昌炽之时恒凛然有戎马在郊之虑有利必有害事固
有当权轻重者儒者太息以为中国之患必出二敌而
其所以失者乃东北之小夷耳事固有难料度者炎兴
间关造国甚著有十三战功殆迫而后见乎画吴楚蜀
之外不敢望中原一块土稍越绳墨者名曰开边宁贻
豪杰千载之笑不敢使金瓯欠缺之处开禧轻举其收
拾者非督府得人乎金吾亡无可报之怨敌虐将自绝
于天三陲生聚曷堪斯扰向之守蜀在三关今缩而至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1178-0291b.png
兴沔极矣若又缩而入如屏障太薄何向之制阃在江
陵而襄州副之今大阃不容不还旧矣而襄费葺复何
向之两淮聚重兵于要地今列郡皆筑城矣设有缓急
如备多力分何先朝旧规岂不当讲或有错处之北军
然有宗公泽则盗贼皆可用否或有飏去之北将然有
告以刘昭荣之语我燕人也弃敌归朝岂忍复背则其
心可回否其大者则在将帅之得人使边阃自守其地
自为家计自李公纲有此请范公宗尹继之虽未敢尽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1178-0291c.png
仿藩镇而前此分画委任时出应变亦粗见效其说当
讨论否事迫矣非国人雍容缓带之时乾淳崇奖武科
用矫儒缓教育相承必有深识治势者若有司以空谈
问诸君以空谈对今世所少非文也请推我朝所以有
弱势无战功者何故与今日所以投实剂者救急證者
何先其尽言毋略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1178-0291d.png
铁庵集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