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全文-元-阙名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a 页 WYG0330-042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全文卷十三上
  宋哲宗一
丙寅元祐元年春正月庚寅朔改元 户部言准敕府
界诸路耆长壮丁之役欲乞应府界诸路自来有轮差
及轮募役人去处并乞依元役法如有合增损事件亦
依役法增损条施行从之 甲辰监察御史王岩叟奏
自冬不雪今涉春矣旱暵为灾变异甚大陛下于天下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b 页 WYG0330-0420b.png
之大害朝中之大奸已悟而复疑将断而又止也今天
下之大害莫如青苗免役之法阴困生民莫如茶盐之
法流毒数路朝中之大奸莫如蔡确之阴邪险刻章惇
之谗贼狠戾陛下反容而留之此天意之所以未开也
 集贤校理黄廉为户部郎中廉提举河东路保甲凡
六年虽在团教场未尝易儒服故比陜西河北独不赐
战袍元丰它路保甲拥兵入县镇贼杀官吏独河东保
甲不为犬吠之盗司马光閒居往来陜洛间闻河东民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a 页 WYG0330-0421a.png
言甚美因熟问治状吕公著亦言河东军兴边民德廉
甚厚故有是除 辛亥以时雨稍愆今月二十四日太
皇太后躬诣中太一宫集禧观祈祷 朱光庭言蔡确
章惇韩缜不恭不忠不耻议论政事之际章惇则明目
张胆肆为辩说力行丑诋以害政事蔡确则外示不校
中实同欲阳为尊贤阴为助邪韩缜则每当议论亦不
扶正唯务拱默为自安计 癸丑太皇太后驾出祈雨
丙辰上幸大相国寺祈雨 侍御史刘摰言臣累弹奏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b 页 WYG0330-0421b.png
宰臣蔡确乞行罢免至今未蒙指挥今再论安危所系
之大体伏自圣明临御之始首起司马光使之执政光
以至诚直道独行孤立庙堂同列略无诚心助光为善
者不惟不助而又有忌耻嫉害之心夫嫉光者乃所以
害政利于己也陛下虽有仁惠之政为确等所艰难而
不得纯被于民下则士大夫虽有忠义之节为确等所
胁制而不得自竭于君今光病羸已甚万一不能支持
则陛下之仁政遂不立矣生民之疾苦遂不复苏矣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a 页 WYG0330-0421c.png
户部言相度河北盐法所言乞废罢见行新法复行旧
法通商从之 司马光以疾谒告凡十有三旬不能出
然奏疏相属移书三省曰今法度所宜最先更张者莫
如免役钱光见欲作一文字奏闻若降至三省望诸公
同心恊力与赞成朝廷今欲整治天下苏息疲民先须
十八路各得好监司一两人忠厚晓事忧民忘私使之
进贤退不肖兴利除害前日所草监司资格及委官荐
举文字愿诸公坚执此格始为有益也国家所赖为根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b 页 WYG0330-0421d.png
本者莫若农民农民者衣食之原国家不可不先存恤
也又手书与吕公著曰比日以来物论颇讥晦叔谨嘿
太过此际复不廷争事蹉跌则入彼朋矣愿勉旃勉旃
光自病以来悉以身付医家事付康惟国事未有所付
今日属于晦叔矣 二月辛酉诏大名府自经水灾民
田多渰浸耕种未得人户艰食可委安抚使韩绛询访
赈济
 (大事记曰此祖宗以仁立国之意暂息于熙宁而复/续于元祐也使元丰绍圣相传袭中间无元祐数年)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a 页 WYG0330-0422a.png
 (之泽则靖康之祸岂/止如今日之所叹哉)
乙丑命宰臣蔡确提举修神宗皇帝实录以邓温伯陆
佃并为修撰官林希曾肇并为检讨官 先是司马光
言免役之法其害有五旧日上户充役有所陪备然年
满之后却得休息今则年年出钱钱数多于往日陪备
者此其害一也旧日下户元不充役今来一例出钱此
其害二也旧日所差皆土著良民今召募四方浮浪之
人作公人则曲法受赃主官物则侵欺盗用事发则挈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b 页 WYG0330-0422b.png
家亡去此其害三也农民所有不过榖帛与力今曰我
不用汝力输我钱我自雇人若遇凶年则不免卖庄田
牛具桑柘以求钱纳官此其害四也提举常平仓司惟
务多敛役钱广积宽剩希求进用此其害五也为今之
计莫若降敕应免役钱并罢其诸色役钱并依熙宁元
年以前旧法定差惟衙前一役最号重难向有破家产
者朝廷为此始议作助役法若犹以为衙前户难以独
任即乞依旧于官户僧道寺观单丁女户有屋业者并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a 页 WYG0330-0422c.png
令随贫富分等第出助役钱遇衙前合当重难差遣即
行支给乙丑三省枢密院同进呈得旨依奏初议役法
蔡确言此大事也当与枢密院共之故三省枢密院同
进呈 丙寅刘摰弹奏蔡确章惇章十馀上 丁卯诏
内外待诏大中大夫以上各举曾历一任已上聪明公
正所至有名堪充监司者二人若到官之后才识昏愚
职业隳废荐才按罪喜怒任情并举者加惩责 韩维
言范镇往在仁宗朝尝为谏官率先群臣首唱大义择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b 页 WYG0330-0422d.png
宗室之贤预建储副以安国本凡上章者十九贻执政
书者二献大合祭赋者一所言忠切至忘其身自此大
臣始继有论奏英宗皇帝遂自藩邸入继大统先帝追
录忠言如文彦博富弼皆身被褒宠赏延其嗣刘沆王
尧臣虽已殁犹推恩官其子而恩赏独不及镇伏望圣
慈察镇先识首议有劳宗社特降明诏褒显厥功使天
下知朝廷之行信赏虽久而不废人臣之抱忠计虽隐
而必录足使为善者劝上助风化司马光以病在告亦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a 页 WYG0330-0423a.png
移书三省趣同列进呈维疏优与推恩己巳以光禄大
夫致仕范镇为端明殿学士致仕仍以镇子平西县令
百揆为宣德郎 二月辛未刘摰试御史中丞 诏起
居舍人依旧制不分记言动 癸酉监察御史王岩叟
为左司谏 右司谏苏辙始供职上言帝王之治必先
正风俗风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为善风俗一败
中人以上皆自弃而为恶邪正盛衰之源未有不始于
此昔真宗奖用正人孙奭戚纶田锡王禹偁之徒既以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b 页 WYG0330-0423b.png
谏诤显名则忠良之士相继而起其耄期厌事丁谓乘
间将窃国命而风俗已成无与同恶谋未及发旋即流
放仁宗仁厚是非之论一付台谏孔道辅范仲淹欧阳
修余靖之流以言事相高时执政大臣岂皆尽贤然畏
忌人言不敢妄作一有不善言者即至随即屏去故虽
人主宽厚而朝廷之间无大过失及先帝嗣位执政大
臣变易祖宗法度惟有吕诲范镇等明言其失二人既
已得罪台谏有以一言及之者皆纷然逐去由是风俗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a 页 WYG0330-0423c.png
大败臣愿陛下永惟邪正盛衰之渐始于台谏修其官
则听其言言有不当随事行遣使风俗一定忠言日至
则太平之治可立而待也 甲戌上御迩英阁侍读韩
维言陛下仁孝发于天性每行见昆虫蝼蚁辄违而过
之且敕左右勿践履此亦仁术也臣愿陛下推此心以
及百姓则天下幸甚 司马光言复行差役之初州县
不能不小有烦扰伏望朝廷执之坚如金石虽有小小
利害未备徐为改更勿以人言轻坏利民良法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b 页 WYG0330-0423d.png
 (讲义曰仲淹之事所以行之而遽变者以章得象为/相而仲淹为参政也司马光所以能变新法于数月)
 (之顷者以光为左仆射而其权重也使天假/之年得以尽行其志则岂有后日之祸哉)
苏辙言蔡确憸妄刻深韩缜识闇行污章惇虽有应务
之才难以独任司马光吕公著虽有忧国之志而才不
迨心至若张璪李清臣安焘皆㪷筲之人愿早赐罢免
别择大臣负天下之重望有过人之高才者代之先是
知枢密院章惇言近奉旨与三省同进呈司马光乞罢
免役行差役事劄子臣晓夕反覆看详方见其间甚多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a 页 WYG0330-0424a.png
疏略光初言上户以差役为便以出免役钱为害至十
七日劄子内却言彼免役钱虽于下户困苦而上户优
便旬日之间两入劄子而所言上户利害正相反必是
讲求未得审实率尔而言以此推之措置变法之方必
恐未能尽善惇又常与同列争曰保甲保马一日不罢
则有一日害如役法熙宁初以雇代差行之太速故有
今弊今复以差代雇当详议熟讲庶几可行而限止五
日其弊将益甚矣御史中丞刘摰言窃虑五日之内仓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b 页 WYG0330-0424b.png
猝难了乞特与展限作一月 右司谏苏辙言窃见州
县役钱所在例有馀剩犹足支数年欲乞将见在役钱
且依旧雇役尽今年而止却于今年之内催督诸处审
议差役令的确可行更无弊害 始司马光奏乞复行
差役旧法知开封府蔡京即用五日限令两县差一千
馀人充役亟诣东府白光光喜曰使人人如待制何患
法之不行乎议者谓京但希望风旨苟欲媚光非事实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a 页 WYG0330-0424c.png
 (国是论曰司马光在元祐改免役法蔡京知开封府/即日改为差役光乃不疑其异而称之杨畏改熙丰)
 (而从元祐吕大防喜其材苏轼苏辙亦不疑其害己/而荐之卒之叛元祐者畏与京也安石欲人同己而)
 (能恶翻悔之人元祐诸贤鉴安石之失而反用翻悔/之辈然则欲人同己之言未可专以责安石也持天)
 (下之衡者/难矣哉)
尚书左丞吕公著劄子勘会司马光近建明役法文字
大意已善其间不无疏略今章惇所上文字大率出于
不平之气专欲求胜望选差近臣三数人专切详定闻
奏是日诏司马光建明役法尚虑其间未得尽备宜差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b 页 WYG0330-0424d.png
韩维吕大防孙永范纯仁专切详定以闻 初范纯仁
自庆州召入闻光议复行差役法纯仁曰法固有不便
然亦有不可暴革盖治道唯去太甚者耳又况法度乃
有司之事所谓宰相当为天子搜求贤才布列庶位则
法度虽有不便于民者亦无所患苟不得人则虽付以
良法失先后施行之次亦足以为民病矣光弗听纯仁
叹曰是又一王介甫矣复折简遗之曰此法但缓行而
熟议则事不扰急行而疏略则扰今公宁欲扰民而且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a 页 WYG0330-0425a.png
将疏略之法使谬吏遽行则其扰民又在公意料之外
以愚思之不类公之所举今纯仁画计不改公之法而
止欲先自京西推行使不扰一人而公法可成光亦弗
听也
 (吕中曰世率谓吴蜀之民以雇役为便秦晋之民以/差役为便荆公温公不能周知四方风俗故荆公主)
 (雇役温公主差役然差雇二役轻重相等利害相半/非关于风土然也盖尝推原二法之故矣夫差役之)
 (法行民虽有供役之劳亦以为有田则有租有租则/有役皆吾职当为之事无所憾也其所可革者衙门)
 (之重役耳官物陷失勒之出官纲费用责之供农民/之所不堪苟以衙前之役募而不差农民免任则民)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b 页 WYG0330-0425b.png
 (乐于差之法矣至雇役之法行民虽出役之直而阖/门安坐可以为生生之计亦无怨也其可去者宽剩)
 (之过敷耳实费之用固所当出额外之需非所当诛/苟以宽剩之数散而不敛下户免需则乐于雇之说)
 (矣因其利而去其害则二法皆可行也然士夫进用/于熙宁之时以雇为是进用于元祐之时以差为得)
 (公心不立随声是非可叹也善乎史氏之言曰苏范/温公门下士以差役为便章惇荆公门下士以雇役)
 (为未尽虽贤否不同各不私所主若蔡京则贤如/温公暴如子厚皆足以欺之真小人耳信哉斯言)
闰二月己丑朔王岩叟尝入对极言蔡确阴邪巧佞祖
宗遗戒不可用炎人两汉以来仗节死义立功立事皆
中原人上曰为是旧臣岩叟曰孰非旧臣上曰近日颇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a 页 WYG0330-0425c.png
旱对曰以圣德如此无致灾变之理惟是执政间有此
人所以致旱上曰待便行庚寅蔡确知陈州从所请也
台谏累有章疏论确朝廷讫不肯正其罪世以为恨云
 司马光依前官守尚书左仆射光方以疾再乞宫观
未报而有是命光固辞不许 诏已差官详定役法各
递与限两月体访的确利害闻奏 先是门下侍郎司
马光言天下钱榖皆总于三司自改官制以来将旧日
三司所掌事务散在六曹及诸寺监户部不得总天下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b 页 WYG0330-0425d.png
财赋不能尽知天下钱榖之数无由量入为出欲乞令
尚书兼领左右曹诸州钱榖金帛须具文帐申户部六
曹及寺监欲支用钱物皆须先关户部符下支拨如此
则利权归一是日诏尚书省立法 命宰臣司马光提
举编修神宗皇帝实录 司马光言天圣中诸路止各
有转运使一员亦无提点刑狱王安石欲力就新法诸
路始置提举常平广惠农田水利官皆得按察官吏又
增转运副使判官等皆选年少资浅轻俊之士为之诏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a 页 WYG0330-0426a.png
诸转运使只置使一员副使或判官一员其诸路提举
官并罢提点刑狱分两路者合为一路共差文臣两员
本路钱榖财用事悉委转运使刑狱常平兵甲贼盗事
悉委提点刑狱司管干 丁酉王岩叟入对求治不可
太急太急则奸人有以迎意进说又奏乞察贤不贤去
留不可缓贤者亦留不贤者亦留贤者耻而不乐为用
上曰何如得民一归厚岩叟曰示以厚则民归厚示之
一则民归一顾在上者何如耳又奏圣人不以无过为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b 页 WYG0330-0426b.png
美而以改过为美不以无谏为美而以从谏为美又奏
两宫垂帘杜绝内降太皇太后曰这个则极是决然不
到得不消忧也 刘摰言保甲罢团教臣窃有私忧过
计者夫乡野之民其性易于转习今之保甲衣必华细
食必酒肉固已变其向者布麻粗粝之习矣群众而笑
喧奋臂而矜勇固已移其向者椎鲁劳苦之习矣臣愚
以为宜有法以敛制之若保甲之技艺强弱高下州县
皆有等籍今按取优等之人取其情愿刺以为本州禁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a 页 WYG0330-0426c.png
军自馀中下艺等亦召愿充公人者依近制募以为弓
手手力耆户长之役 苏辙言愿于元丰库或内藏库
乞钱三十万贯上以为先帝收恩于既往下以为社稷
消患于未萌河北之民喜为剽劫近岁创为保甲驱之
使离南亩教之使习凶器今虽已罢而弓刀之手不可
以复执锄酒肉之口不可以复茹蔬既无所归势必为
盗故臣愿乞三十万贯为招军例物选文武臣僚有才
干者各一二人分往河北逐路于保甲中招其强勇精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b 页 WYG0330-0426d.png
悍者为禁军随其人才以定军分 刘摰言知枢密院
章惇素无才行近者差役乃是三省枢密院同共进呈
惇果有所见当于是时敷陈讲画今待敕命宣布方始
退而横议惇非不知此法之是与非也盖宁负朝廷而
不忍负安石欲存面目以见安石而已 甲辰刘摰言
臣伏见户部尚书曾布在熙宁初王安石托以腹心故
其政皆出于布之谋其法皆造于布之手臣时为御史
曾以此告之于先皇帝曰大臣误朝廷而大臣所用者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a 页 WYG0330-0427a.png
误大臣盖指布辈也 朱光庭奏今日庙堂之上司马
光未出只有吕公著一人忠朴可倚其馀皆奸邪伏望
圣慈早进范纯仁庶得贤者在位同心一德以辅圣政
 程颐为校书郎先是王岩叟言西京国子监教授程
颐学极圣人之精微行全君子之纯粹早与其兄颢俱
以德名显于时陛下方欲用颢而颢卒陛下复起颐而
用之四方俊叉莫不翘首乡风以观朝廷所以待之者
如何处之者当否臣愿陛下加所以待之之礼择所以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b 页 WYG0330-0427b.png
处之之方而使高贤得为陛下尽其用则所得不独颐
一人而已四海潜光隐德之士皆将相招而为朝廷出
矣 诏英州编管人郑侠特放逐便仍除落罪名尚书
吏部先次注旧官与合入差遣从监察御史孙升左司
谏苏辙所奏也 辛亥诏正议大夫知枢密院事章惇
宜解机务可守本官知汝州与放谢其制辞曰鞅鞅非
少主之臣硁硁无大臣之节言者既数劾惇惇居位如
故及惇与同列于帘前争论喧悖有它日安能奉陪吃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5a 页 WYG0330-0427c.png
剑之语太皇太后怒其无礼乃黜之 王岩叟尝入对
言治天下之道无他事只在合人心而已上曰会得岩
叟曰既荷陛下听纳臣等不敢不极尽忠虑惟在陛下
久而不厌常赐收采上曰甚善 乙卯同知枢密院事
安焘知枢密院试吏部尚书兼侍讲范纯仁同知枢密
院 权给事中王岩叟言伏睹画黄除同知枢密院安
焘知枢密院试吏部尚书范纯仁同知枢密院者臣谨
按焘资材阘茸器识暗昧立朝以来无一长为人所称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5b 页 WYG0330-0427d.png
焘之不才旧位且非所据况可冠洪枢颛兵柄所有画
黄谨缴连封进其范纯仁除命伏乞分为别敕行下岩
叟又言臣两次论驳除安焘窃闻已有指挥门下省更
不送给事中书读令疾速施行臣位可夺也而守官之
志不可夺也身可忘也而爱君之心不可忘也陛下既
重改成命必欲施行则愿指挥别差官权给事中以全
孤臣之守苏辙言安焘自同知枢密院除知院度越四
人直出其上不知陛下何以取之而遽至此孙觉言安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6a 页 WYG0330-0428a.png
焘材能不为士大夫所称臣以为岩叟封还稍为举职
刘摰奏焘备位执政以来未闻有一善见称于人亦不
闻有一言少补于国又同孙升奏伏闻除安焘事因给
事中两次封驳特降指挥更不送本官书读直下吏部
施行朝廷命令之出必由门下书读省审而后行所以
审重防察示至公于天下也今陛下除一大臣因其封
驳不当遂废给事中职业不合书读则是命大臣而以
私矣私门一开将何以振肃公道维持纪纲乎 丙辰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6b 页 WYG0330-0428b.png
左司谏王岩叟右正言朱光庭进对太皇太后曰知卿
等公正朝廷有阙失一一言来但安心言事太皇太后
垂帘官家又年小不比神宗时若非台谏公正忠孝及
执政得人一耳目何由得尽天下事卿驳安焘甚当但
以顾托不欲尽去又曰神宗时执政若一一进言安得
有今日天下许多事又曰知人为难尧舜犹病之又曰
民间已苏息未爱民当如赤子 丁巳安焘辞免新命
不允敕黄付岩叟书读岩叟又封还 诏应内外见监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7a 页 WYG0330-0428c.png
理市易官钱许以纳过息罚钱充折如已纳及官本即
便与放免并坊场净利钱亦依此或正身并保人孤贫
者权住催理及今日已前积欠免役钱与减放一半馀
分限三年随夏税带纳 殿中侍御史吕陶言君子小
人之分辨则王道有成邪正杂处于朝则政体不能纯
一太皇太后保佑圣嗣安养生民召用一二旧老与之
裁正法度缉正纪纲然大臣之异议者则不能尽诚竭
力以称太皇太后之意推原其情盖有三说一曰先帝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7b 页 WYG0330-0428d.png
之法岂可遽改二曰国家用度至广非取于民何以足
三曰司马光老且病将不能终其事当熙宁元丰之际
小人之党棋布于天下争利者争敛财急功者争用兵
结民怨起边祸皆非先帝之本意乃大臣无所补报而
有以成之 三月己未左司谏王岩叟言陛下用范纯
仁虽骤何故无一人有言盖赏贤也一进安焘则谏官
御史交章论奏盖非公望所与也今进一非才于极高
之位轻朝廷名器一当论也告命不由门下书读而行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8a 页 WYG0330-0429a.png
之损朝廷纪纲二当论也 庚申刘摰言安焘范纯仁
告命不由给事中直付所司陛下何故自隳典宪 庚
申详定役法所言乞下诸路除衙前外诸色役人只依
见用人数定差官户僧道寺观单丁女户出钱助役指
挥勿行从之 司马光言伏睹朝廷改科场制度凡取
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文学为后就文学之中又当以
经术为先辞采为后今国家大议科场之法莫若依先
朝成法合明经进士为一科立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8b 页 WYG0330-0429b.png
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为九经今天下学官依注疏讲
说学者博观诸家自择短长各从所好春秋止用左氏
传其公羊榖梁陆淳等说并为诸家孟子止为诸子更
不试大义应举者听自占习三经以上多少随意皆须
习孝经论语光以奏藁示范纯仁纯仁荅光曰孟子恐
不可轻犹黜六经之春秋纯仁更有一说朝廷欲求众
人之长而元宰先之似非明夷莅众之议不若清心以
俟众论可者从之不可更俟众贤议之如此则逸而易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9a 页 WYG0330-0429c.png
成有害亦可改而责议者矣光欣纳之 戊辰苏辙言
陛下用司马光为相虽应务之才有所不周而清德雅
望贤愚同敬至于韩缜以屠沽之行使与光同列以臣
度之不过一年缜之邪计必行邪党必胜光不获罪而
去则必引疾而避矣去岁辽使入朝见缜在位使副相
顾反唇微笑缜无状举祖宗七百里之地无故与之北
辽地界之谋出于耶律用正今以为相辽以辟国七百
里而相用正而朝廷以蹙国七百里而相缜臣愚所未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9b 页 WYG0330-0429d.png
喻也 庚午吏部侍郎李常为户部尚书常文士少吏
干或疑其不胜任以问司马光光曰使此人掌邦计则
天下知朝廷非急于征利贪吏望风掊刻之患庶几少
息 中书舍人胡宗愈为给事中为起居舍人苏轼免
试为中书舍人 军器监丞王得君添差监亳州永城
县仓先是得君上书言应臣僚上章与议改法但许建
明事情不得妄有指斥内出手诏曰予方开广言路得
君意欲杜塞人言无状若此可罢职与外任监当 司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0a 页 WYG0330-0430a.png
马光言今计论经史上自伏羲下至周威烈王二十二
年略序大要合为二十卷名曰稽古录伏望看详送秘
书省正字范祖禹等令缮写上进候读祖宗宝训了日
乞取此书进读从之 三月壬申诏安焘坚辞知枢密
院事特依所乞依旧同知枢密院事 刘摰吕陶进对
太皇太后宣谕曰近除胡宗愈苏轼如何挚等对甚合
公议又曰尽是此中自除兼苏轼天下知其有文多年
淹滞又曰每执政来常说与凡差除须是公正外人自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0b 页 WYG0330-0430b.png
无言语 礼部尚书韩忠彦等言今参详如有祥瑞边
捷宰臣已下紫宸殿称贺 诏刘摰王觌刑部郎中杜
纮将元丰敕令格式重行刋修先是摰言法者天下之
大命也先王制法其意使人易避而难犯故至简至直
而足以尽天下之理后世制法惟恐有罪者之或失也
故多张纲目而民于是无所措其手足矣世轻世重惟
圣为能变通之 己卯司马光言圣旨问臣程颐上殿
当除以何官职臣窃惟崇政殿说书足为超擢辛巳程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1a 页 WYG0330-0430c.png
颐为通直郎崇政殿说书颐进劄子三封一曰皇帝辅
养之道不可不至大率一日之中接贤士大夫之时多
亲寺人宫女之时少则自然气质变化德器成就乞朝
廷遴选贤德之士以待劝讲讲读既罢常留二人直日
夜则一人直宿以备访问其二曰三代必有师傅之官
师道之教训傅傅其德义保保其身体臣以为傅德义
者在乎防见闻之非节嗜好之过保身体者在乎适起
居之宜存畏谨之心祗应宫人内臣并选年四十五以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1b 页 WYG0330-0430d.png
上厚重小心之人服用器玩皆须质朴择内臣十人充
经筵祗应以伺候皇帝起居凡动息必使经筵官知之
其三曰窃见经筵臣僚侍者坐而讲者独立于礼为悖
欲乞今后特令坐讲以养主上尊儒重道之心臣以为
天下重任惟宰相与经筵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
责经筵由此言之安得不以为重刘摰言布衣程颐之
逊避不已而陛下恩命每有加焉孔子曰如有所誉者
其有所试矣今有誉而不试每辞而加进臣于是知颐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2a 页 WYG0330-0431a.png
之不敢受也若颐者特以迂阔之学邀君索价而已乞
止授以初命之官既使得以禄养其亲又使受之有义
廉耻不立于天下也久矣今幸有一人焉若授受不当
于义则使天下靡然益不以廉隅为事岂不重哉颐卒
留经筵摰所言不用颐每以师道自居其侍讲色甚庄
言多讽谏颐闻帝宫中盥而避蚁因讲毕请曰推此心
以及四海帝王之要道也帝称善 孙觉言韩缜不可
用为相臣所闻所见者凡十有二实封而上进者八九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2b 页 WYG0330-0431b.png
登殿而口陈者再而臣所言犹未效王岩叟言韩缜无
天下之望夏四月己丑右仆射韩缜为光禄大夫观文
殿大学士知颖昌府内批缜自以为不才恐妨贤路故
乞出视矜功要名而去者缜得进退之体故有迁官之
异宜于制词中声说此意矜功要名盖指蔡确章惇也
 诏赐守太师致仕文彦博肩舆赴阙令河南津置行
李先是司马光除左仆射固辞以疾乞召用彦博及将
罢韩缜太皇大后以御劄付光欲除彦博太师兼侍中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3a 页 WYG0330-0431c.png
行右仆射事光奏彦博官为太师年八十一臣比彦博
乃是后进而位居其上非所以正大伦也不听 王岩
叟奏乞罢三舍法苏辙言礼部欲复诗赋司马光乞以
九经取士二议并未施行欲乞先降指挥明言来年科
场一切如旧但所对经义兼取注疏及诸家议论不专
用王氏之学仍罢律义然后徐议未为晚也从之御史
上官均言请令学者各占三经杂以论语孟子不必专
用新义试策以二一问历代一访时务后诗赋与经义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3b 页 WYG0330-0431d.png
讫参用云 司马光乞令提点刑狱司指挥逐县令佐
专一体量乡村人户有阙食者一面申知上司及本州
更不候回报即将本县义仓及常平仓米榖直行赈济
将来夏秋成熟令随税送纳一斗只纳一斗更无利息
逐县令佐有能用心存恤并不流移者优与酬奖其全
不用心赈贷致户口多有流移者取勘闻奏三省进呈
依奏 癸巳荆国公王安石卒司马光手书与吕公著
曰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4a 页 WYG0330-0432a.png
今方矫其失革其弊不幸介甫谢世反覆之徒必诋毁
百端光意以谓朝廷特宜优加厚礼以振起浮薄之风
扆前力主张更全仗晦叔也 三省言尚书六曹职事
閒剧不等今欲减定以主客兼膳部职方兼库部都官
兼司门屯田兼虞部定为三十五员从之丑月丁巳朔
吕公著依前官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先是执政
官每三五日一聚都堂故为长者得以专决同列难尽
争也光尝恳确欲数会议庶各尽所见而确终不许公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4b 页 WYG0330-0432b.png
著既秉政乃日聚都堂遂为故事 河东节度使守大
师开府仪同三司致仕文彦博特授太师平章军国重
事诏令一月两赴经筵六日一入朝因至都堂与执政
商量事如遇有军国机要事即不限时日并令入预参
决 韩维守门下侍郎 苏辙言国朝旧典冬至圜丘
必兼享天地从祀百神自后或用郑氏说独祀五天帝
或用王氏说独祀昊天上帝虽于古学各有援据而考
之国朝之旧则为失当诏礼官今秋明堂用皇祐明堂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5a 页 WYG0330-0432c.png
典礼 丁卯刘摰言学校之制主于教育人材非行法
之地也欲望罢不许相见之禁教诲请益听其在学往
还戊辰诏孙觉顾临程颐同国子监长贰看详修立国
子监太学条制 乙亥官司谏苏辙言吕惠卿怀张汤
之辩诈兼卢把之奸凶王安石初任执政用为心腹及
其权位既均势力相轧反眼相噬化为雠敌始安石罢
相以执政荐惠卿既已得位恐安石复用遂起王安国
李士宁之狱以扼其归安石觉之被召即起迭相攻击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5b 页 WYG0330-0432d.png
期致死地安石由是得罪夫惠卿与安石出肺肝托妻
子平居相结惟恐不深一旦争利遂相抉擿不遗馀力
此犬彘之所不为而惠卿为之乞陛下断自圣意略正
典刑纵未以污鈇锧犹当追削官职投畀四裔以禦魑
魅 先是刘摰言王安石以道义文学起而辅政先帝
举天下听之吕诲独以为不然曰安石居庙堂天下必
无安静之理又曰误天下苍生必此人诲坐是贬官于
外后安石变乱祖宗法度天下被其患者十七八年皆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6a 页 WYG0330-0433a.png
如诲言欲望哀其志节特赐褒赠吕大防范纯仁言吕
晦忠于先朝极陈谠论致忤时宰谴死外藩今其家贫
甚诸子仕于常调诏诲特赠通议大夫男由庚与堂除
合入差遣 六月刘摰言吕惠卿公违诏敕擅出师旅
其罪不可以不治王岩叟言陛下登极赦书不得侵扰
外界吕惠卿两次擅发兵入西界不可不诛也苏辙言
中外士大夫见惠卿独得不诛皆谓朝廷用法不平掇
拾蜂蚁脱遗鲸鲵 诏自今科场程试毋得引用字说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6b 页 WYG0330-0433b.png
从林旦言也 吕惠卿落职降为中散大夫光禄卿分
司南京苏州居住 韩川言市易之设虽曰平均物直
不免货交以取利又所收不补所费请结绝见在物货
尽日更不收买从之 王觌言先帝令常平钱斛存留
一半遇斛米价贵减市价出粜收成时添市价收籴诚
务在于平榖价郡县之吏妄意朝廷之法惟急于为利
故于青苗新令则竞务力行于粜籴旧条则仅同虚设
伏望朝廷罢散青苗钱行旧常平仓法以成先帝之素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7a 页 WYG0330-0433c.png
志 丙午王岩叟朱光庭苏辙王觌等言吕惠卿罪恶
责授分司南京窃以执鲸鲵于漏网稍正邦刑蓄虎豹
于近郊终贻后患臣等岂不知降四官落一职为分司
官在于常人不为轻典乎盖以尧之四凶鲁之少正卯
既非常人不当复用常法治也 戊申吏部尚书孙永
等议神宗辅相之臣有若文忠富弼秉心直亮操术闳
远历事三世计安宗社以配享神宗皇帝庙廷实为宜
称诏从之初议或欲以王安石或欲以吴充太常少卿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7b 页 WYG0330-0433d.png
鲜于侁曰勋德第一惟富弼耳 辛亥吕惠卿责授建
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佥书公事从谏官王岩
叟等四人所奏也苏轼草制词曰凶人在位民不奠居
司寇失刑士有异论稍正滔天之罪永为垂世之规吕
惠卿以斗筲之才挟穿窬之智謟事宰辅同升庙堂乐
祸而贪功好兵而喜杀以聚敛为仁义以法律为诗书
首建青苗次行助役均输之政自同商贾手实之祸下
及鸡豚苟可蠹国以害民率皆攘臂而称首先皇帝求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8a 页 WYG0330-0434a.png
贤若不及从善如转圜始以帝尧之心姑试伯鲧终焉
孔子之圣不信宰予发其宿奸谪之辅郡尚疑改过稍
畀重权复陈罔上之言继有砀山之贬反覆教戒恶心
不悛躁轻矫诬德音犹在始与知己共为欺君喜则磨
足以相欢怒则反目以相噬连起大狱发其私书党与
交攻几半天下奸赃狼籍横被江东至其复用之年始
倡西戎之隙妄出新意变乱旧章力引狂生之谋驯致
永乐之祸兴言及此流涕何追迨予践祚之初首发安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8b 页 WYG0330-0434b.png
边之诏假我号令成汝诈谋不图涣汗之文止为疑贼
之具迷国不道从古罕闻尚宽两观之诛薄示三危之
窜国有常典朕不敢私 甲寅诏曰先帝讲求法度爱
物仁民而搢绅之间不能推原本意或妄生边事或连
起犴狱久乃知弊此群言所以未息朝廷所以惩革也
敕正风俗修振纪纲盖不得已况罪显者已正恶钜者
已斥则宜荡涤隐疵阔略细故应今日以前有涉此事
状者一切不问言者勿复弹劾有司毋得施行各俾自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9a 页 WYG0330-0434c.png
新同归美俗始邓绾责滁州言者未巳太皇太后因欲
下诏慰存反侧吕公著以为当然遂从之或谓公著曰
今除恶不尽将贻患它日公著曰治道去太甚耳文景
之世网漏吞舟且人才实难宜使自新岂宜使自弃耶
 乙卯崇政殿说书程颐上疏曰臣以为今日至大至
急为宗社生灵长久之计惟是辅养上德而已周公作
立政之书举常伯至于缀衣虎贲以为知恤兹者鲜一
篇之中丁宁重复惟在此一事而已书又曰仆臣正厥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29b 页 WYG0330-0434d.png
后克正又曰后德惟臣又曰侍御仆从罔匪正人是古
人之意人主跬步不可离正人也盖所以涵养气质薰
陶德性故能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古之生子能食能言
而教之大学之法以豫为先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
便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虽未晓知且当薰聒使盈耳
充腹久自安习若固有之虽以他言惑之不能入也若
为之不豫及乎稍长思虑偏好生于内众言辩口铄于
外欲其纯全不可得也今讲读官共五人四人皆兼要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0a 页 WYG0330-0435a.png
职独臣不领别官近差修国子监太学条制是一兼也
乃无一人专职辅导者执政之意可见也盖惜人材不
欲使之閒尔又以为虽兼他职不妨讲读此尤不思之
甚也今夫钟怒而击之则武悲而击之则哀诚意之感
然也告于人亦如是古人所以斋戒而告君者何谓也
臣前后两得进讲未尝敢不宿斋豫戒潜思存诚觊感
动于上心若使营于职事纷纷其思虑待至上前然后
善其辞说徒以颊舌感人不亦浅乎此理非知学者不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0b 页 WYG0330-0435b.png
能晓也今诸臣所兼皆要官若未能遽罢且乞免臣修
国子监条例俾臣夙夜精思竭诚专在辅道陛下擢臣
于草野之中盖以其读圣人书闻圣人道臣敢不以其
学上报圣明窃以圣人之学不传久矣臣幸得之于遗
经不自度量以身任道不虞天幸之至得备讲说于人
主之侧诚使得以圣人之学上沃圣聪则圣人之道有
可行之望岂特臣之幸哉
 (讲义曰人主之学非徒涉书史而已凡起居动作之/间无非学也讲学之地非徒曰经筵而已凡宫闱之)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1a 页 WYG0330-0435c.png
 (中九重之邃无非学也讲学之人非徒曰师保而已/凡侍御仆从缀衣趣马无非正人而后可也是以古)
 (先圣王兢兢业业虽在纷华波荡之中幽独得肆之/地而所以精之一之如对神明如临渊谷虽深居禁)
 (密之地而凛然若立乎宗庙之中朝廷之上虽以天/子之尊周旋讲读之间而视若严师父之临乎其前)
 (此学之所以成也伊川经筵之/说其古今圣贤之端本培根乎)
秋七月丙辰朔尚书省言旧制中外学官并试补诏尚
书侍郎左右司郎中学士待制两省御史台官国子司
业各举二员宜罢试法 苏轼奏论衙前一役只当招
募不当定差尝白司马光光不然之轼曰昔韩魏公刺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1b 页 WYG0330-0435d.png
陜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
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邪光不悦而罢 辛酉
宰臣司马光言知人之难圣贤所重莫若使在位达官
人举所知欲乞朝廷设十科举士一曰可为师表科二
曰可备献纳科三曰可备将帅科四曰可备监司科五
曰可备讲读科六曰可备顾问科七曰可备著述科八
曰善听狱讼科九曰善治财赋科十曰能断请谳科应
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寄禄官自开府仪同三司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2a 页 WYG0330-0436a.png
至大中大夫职自观文殿大学士至待制每岁须得于
十科内举三人从之 乙丑夏国主秉常卒 左仆射
司马光等言欲乞今后凡有诏令降付尚书省者仆射
左右丞签讫分付六曹誊印符下诸司及诸路诸州施
行其臣民所上文字降付尚书省仆射左右丞签讫亦
分付六曹本曹尚书侍郎及本厅郎官次第签讫委本
厅郎官讨寻公案下笔判云今欲如何施行次第通呈
侍郎尚书非六曹所能专决者听诣仆射左右丞咨白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2b 页 WYG0330-0436b.png
或申都省或上殿取旨若本曹显不当即行紏劾所贵
上下相承各有职分行遣简径事务办集上官均亦奏
乞尚书省事类分轻重某事关尚书某事关二丞某事
关仆射从之 是月刘摰言乃者朝廷患免役之弊下
诏改复差法而法至今不能成朝廷患常平之敝并用
旧制施行曾未累月复变为青苗之法其后又下诏切
责首议之臣而敛散之事至今行之如初此二事大事
也而反覆二三尚何以使天下信之且改之易之诚是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3a 页 WYG0330-0436c.png
耶君子犹以为反令况改易而未必是徒以暴过举于
天下则曷若谨之于始乎 辛卯司马光劄子勘会青
苗钱利民甚少害民极多今欲只令州县依旧法趁时
籴粜其青苗钱更不支俵所有旧欠二分之息尽除放
只元支本钱随见欠多少分作料次随税送纳诏从之
初同知枢密院范纯仁以国用不足建请复散青苗钱
时司马光方以疾在告不与也已而台谏共言其非皆
不报光寻具劄子乞约束州县抑配者苏轼又缴奏乞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3b 页 WYG0330-0436d.png
尽罢之光始大悟遂力疾入朝于帘前争曰不可是何
奸邪劝陛下复行此事纯仁失色却立不敢言青苗钱
遂罢不复散太皇太后谕辅臣曰台谏官言近日除授
多有不当司马光言朝廷近诏臣僚举可任监司者既
令各举所知必且试用待其不职然后罢黜亦可并坐
举者吕公著曰举官虽是委人亦须执政审察人材光
曰自来执政只于举到人中取其所善者用之韩维曰
光所言非是岂可直信举者之言今不先审察待其不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4a 页 WYG0330-0437a.png
职而罚之甚失义理公著曰近来除用多失亦由限以
资格光又曰资格岂可少维又曰资格但可施于叙迁
若升擢人材岂可拘资格 司马光以疾作先出都堂
遂谒告自是不复入朝 八月己亥王岩叟朱光庭入
对延和殿岩叟进劄子论及人材之难上曰只为难得
全者有材者无德有德者无材对以为执政大臣须当
用材德兼备者自馀各随合用处用之若当局务之任
则用材可也若当献纳论思之地须用德方可帘下甚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4b 页 WYG0330-0437b.png
然之 癸卯通直郎充崇政殿说书程颐兼权判登闻
鼓院颐再辞之诏不带职官充侍读侍讲崇政殿说书
其请俸依职事官例支见钱颐在讲筵尝质钱使或疑
禄薄问知乃自供职后不曾请俸寻诘户部户部索前
任历子颐言颐起草莱无前任历子其意以为朝廷待
士便当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也即令户部自为出历子
 苏辙言上官均上言极论官冗之弊已蒙朝旨降付
给舍左右司看详施行臣伏见今之自文职入流者凡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5a 页 WYG0330-0437c.png
四进士补荫与夫纳粟得官百司胥吏是也计其才行
可以居官治事者纳粟胥吏不如补荫补荫不如进士
武举又进士科所谓特奏名者凡五例其最滥者但曾
一次预荐仅及三十年即该推恩臣以为有可罢者纳
粟得官是也有可以裁抑者特奏名资荫胥吏是也
九月丙辰朔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司马光卒光
为政踰年而病居其半每欲以身徇下躬亲庶务不舍
昼夜宾客见其体羸曰诸葛孔明二十罚以上皆亲之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5b 页 WYG0330-0437d.png
以此致疾公不可以不戒光曰死生命也为之益力
 (吕中曰天将禄人之国必先祚其君子天将以元丰/为元祐则使司马光获相于初元天将使元祐为绍)
 (圣则不使司马光慗遗于数岁当是时新法已多变/矣然君子未尽用也小人未尽去也公薨于今日而)
 (党议已兆于明日使光尚在则君子尚有所立必无/朋党之祸必无报复之事一身之存亡二百年治乱)
 (之所/系也)
太皇太后闻其丧哭之恸上亦感涕不已明堂礼毕皆
临奠赠太师温国公谥曰文正御篆表其墓道曰忠清
粹德之碑光在相位辽人夏人遣使入朝与吾使至辽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6a 页 WYG0330-0438a.png
中者辽必问光起居而辽人敕其边吏曰中国相司马
矣切毋生事开边隙及卒京师之民皆罢市往吊画其
像刻印鬻之时画工有致富者及葬四方来会者盖数
万人哭之如哭其私亲苏轼尝论光所以感人心动天
地者而蔽以二言曰诚曰一君子谓轼知言轼尝载光
语晁补之曰吾无过人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
言耳始光当国悉改熙宁元丰旧事或谓光曰旧臣章
惇惠卿辈皆小人它日有以父子之义间上则朋党之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6b 页 WYG0330-0438b.png
祸作矣光正色曰天若祚宋必无此事遂改之不疑君
子谓光之勇孟轲不如若曰当参用熙丰旧臣共变其
法以绝异时之祸实光所不取也
 (大事记曰变熙宁之法者乃神宗末年之悔太皇初/年之盛心天下人心之公论也司马光谓先帝之法)
 (善者虽百世不可改若安石惠卿等所建非先帝意/者改之当如拯焚救溺此正孔子三年无改于道之)
 (本旨也然谓太皇以母改子则它日章蔡之徒必以/子不可改父之说进者此绍述之论所由起也当时)
 (吕公著之言曰保马之法先朝已知有司奉行之谬/市易之法先帝尤觉其有害而无利福建江南等路)
 (配卖茶盐俱非朝廷本意当一切罢去则是当变之/法皆出于神宗末年之意推此意而行之则无绍述)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7a 页 WYG0330-0438c.png
 (之虑矣吕公著又谓青苗之法但罢逐年比较则百/姓自免抑勒之患免役之法少取宽剩之数则无下)
 (户虚纳之患保甲之法只令农隙教习则不至有妨/农之患更张之际当须有术不在仓卒此以所谓在)
 (所当改而可以未改者耳推此意而行之则无反覆/之虑矣故曰熙丰之小人不可以不尽去而熙丰之)
 (法则不可以尽变去熙丰之小人不可以不急而变/熙丰之法则不容以太急青苗均输所可罢而雇役)
 (之法未可以遽罢也保马户马所可罢而保甲之法/未可以遽罢也新经字法可废而取经义先论策之)
 (意不可废也然司马光之变法如拯焚救溺四患未/除死不瞑目至于言朋党之祸则曰天若祚宋必无)
 (此事此又司马光至诚至公之心质之天地/而无愧也后世闻公之言可以流涕痛哭矣)
己未荐享景灵宫辛酉大享明堂 丁卯苏轼为翰林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7b 页 WYG0330-0438d.png
学士鲜于侁为左谏议大夫梁焘为右谏议大夫苏辙
为起居郎王岩叟为侍御史朱光庭为左司谏王觌为
右司谏 诏诸路坊郭第五等以上及单丁女户寺观
第三等以上旧纳免役钱并与减放五分馀并全放仍
自元祐二年为始 傅尧俞言资助役人臣未敢详定
如以差法为非自可复为雇法不须无事徒此纷纷
己卯中书侍郎张璪为光禄大夫资政殿学士知郑州
台谏章交上凡十数璪乃请外竟从优礼罢去 孙升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8a 页 WYG0330-0439a.png
奏祖宗之用人如赵普王旦韩琦此三人者文章学问
不见于世然观其德业器识功烈行治近世辅相未有
其比而王安石为一代文宗进居大任趍近利无远识
施设之方一出于私智由是言之则辅佐经纶之业不
在乎文章学问也愿陛下选任左右辅弼必先乎德业
器识无取乎文学声名贴黄言苏轼文章学问中外所
服然德业器识有所不足今为翰林学士可谓极其任
矣若或辅佐经纶则愿陛下以王安石为戒 冬十月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8b 页 WYG0330-0439b.png
丙辰鸿胪卿孔宗翰奏先臣孔子之后世袭封爵一人
欲乞今后不使袭封之人更兼它职臣寮言孔子庙貌
国家之所常奉欲釐定典礼命官以司其用度立学以
训其子孙则朝廷崇儒尊道之意厚矣合袭封衍圣公
专主祠事添助田百亩供祭祀赐书置教授一员改衍
圣公为奉圣公及删定家祭冕服等制度颁赐施行从
之 乙巳赐范镇诏曰夫有德君子以精神折冲譬之
麟凤能服猛鸷朕虚怀前席以致诸老非敢必以事诿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9a 页 WYG0330-0439c.png
也苟得黄发之叟皤然在位则朝廷尊严奸宄消伏卿
虽笃老乃心王室毋惮数舍之劳以副中外之望已降
敕落致仕除兼侍读诏书到日可发来赴阙 戊申宗
正寺丞王巩奏宗正寺条例皇帝玉牒十年一进修玉
牒官并以学士典领玉牒自范镇等一进之后神宗玉
牒至今未修仙源类谱自张方平庆历年进书之后仅
五十年并无成书请别立法宗正寺修纂寺书其玉牒
官每二年一具草缴进如会问未足不得过进期两季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39b 页 WYG0330-0439d.png
类谱等亦二年一具草候及十年类聚修纂成书进呈
从之 刘摰言太学条例独可按据旧条考其乖戾太
甚者删去之若乃高阔以慕古新奇以变常非以无补
而又有害欲望圣慈指挥罢修学制所止以其事责在
学官正录以上将见行条制去留修定所贵因革不失
其当摰言高阔以慕古新奇以变常盖指程颐也颐所
立条制辄为礼部疏驳颐亦自辨理然朝廷讫不行
十一月乙卯礼部言将来冬至节命妇贺坤成宫例改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0a 页 WYG0330-0440a.png
笺为表从之程颐建言神宗丧未除节序变迁时思方
切恐失居丧之礼无以风化天下乞改贺为慰不从
戊午刘摰为中大夫尚书右丞吕大防守中书侍郎傅
尧俞为御史中丞仍兼侍读 戊寅起居郎苏辙起居
舍人曾肇并为中书舍人肇仍充实录院修撰王岩叟
言肇天资甚陋人望至卑早乘其兄布朋附王安石擅
权用事朝廷美爵如取于家故肇因缘得窃馆职素无
吏能而擢领都司殊昧史材而委修实录岩叟凡八上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0b 页 WYG0330-0440b.png
章皆不听 范镇提举崇福宫以镇力辞新命也朝廷
起镇盖欲授以门下侍郎镇固不欲起又移书问其从
孙祖禹祖禹亦劝止之镇大喜曰是吾心也凡吾所欲
为者司马君实已为之何用复出也 御史中丞傅尧
俞初视事与侍御史王岩叟同入对上谕尧俞曰用卿
作中丞不由执政以卿公正不避权贵如朝政阙失卿
等但安心言事太皇太后主张 三省奏立经义词赋
两科下议从之 吕陶言保甲之法虽已更张犹有二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1a 页 WYG0330-0440c.png
弊诏府界三路保甲人户五等已下地土不及二十亩
者虽三丁以上并免教从陶请也 十二月庚子傅尧
俞王岩叟同入对太皇太后问曰天下政事如何尧俞
称善又曰保甲保马须是先罢其馀閒慢者且休嫌于
更改太猛岩叟进曰若果是閒慢则可若于民有害则
亦不可不改也应曰害民则须改岩叟进第一请废葭
芦吴堡二寨劄子尧俞奏曰大率昨来新取者城寨皆
可废太皇太后曰此尽是向来小人欺朝廷做底待令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1b 页 WYG0330-0440d.png
施行遂进第二言曾肇劄子上曰且安心言事待这里
主张岩叟进曰若言事省力则不在陛下主张袛缘有
如此之难所以须赖人主主张耳 壬寅朱光庭言学
士院试馆职策题云欲师仁宗之忠厚而患百官有司
不举其职或至于媮欲法神考之励精而恐监司守令
不识其意流入于刻又称汉文宽大长者不闻有怠废
不举之病宣帝综核名实不闻有督察过甚之失臣以
谓仁宗之深仁厚德如天之为大汉文不足以过也神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2a 页 WYG0330-0441a.png
考之雄才大略如神之不测宣帝不足以过也今来学
士院考试官不识大体反以媮刻为议论乞特奋睿断
正考试官之罪策题苏轼文也诏特放罪轼闻而自辩
诏追回放罪指挥傅尧俞王岩叟各上疏论轼吕陶言
苏轼所撰策题盖设此问以观其答非谓仁宗不如汉
文神考不如汉宣也今士大夫皆曰程颐与朱光庭友
而亲苏轼常戏薄程颐光庭为程颐报怨也又言明堂
降赦臣僚称贺讫两省官欲往奠司马光程颐言曰子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2b 页 WYG0330-0441b.png
于是日哭则不歌岂可贺赦才了却往吊丧坐客有难
之曰孔子言哭则不歌即不言歌则不哭苏轼遂戏程
颐云此乃枉死市叔孙通所制礼也众皆大笑结怨之
端盖自此始
 
 
 
 宋史全文卷十三上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3a 页 WYG0330-044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全文卷十三中
  宋哲宗二
丁卯元祐二年春正月壬戌王觌言朱光庭之论策题
言者既以为因苏轼与光庭之师程颐有隙而发矣吕
陶之言朱光庭论者又谓陶与苏轼同是蜀人而遂言
光庭也陛下若置而不问惟详察策题之是非而有罪
无罪专论苏轼即党名不起矣 故夏国主秉常以遗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3b 页 WYG0330-0441d.png
进物遣使来诏其子乾顺为夏国王如明道二年元昊
除节度使西平王例 诏傅尧俞王岩叟朱光庭以苏
轼撰试馆职策题不当累有章疏今看详得是非讥讽
祖宗只是论百官有司奉行有过令执政召逐人面谕
更不须弹奏三人者又各上疏 戊辰诏自今举人程
试并许用古今诸儒之说或出己见勿引申韩释氏之
书考试官于经义论策通定去留毋于老列庄子出题
 庚午苏轼言臣近以试馆职策问为台諌所言臣所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4a 页 WYG0330-0442a.png
撰策问首引周公太公之治齐鲁后世皆不免衰乱者
以明子孙不能奉行则虽大圣大贤之法不免于有弊
也后引文帝宣帝仁厚而事不废核实而政不苛者以
明臣子若奉行得其理无观望希合之心则虽文宣足
以无弊也何尝有毫发疑似议及先朝臣前岁召还始
见故相司马光臣论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掊敛民
财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民常在官而贪吏猾胥得缘
为奸二害轻重盖略相等光闻之愕然曰若君此言计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4b 页 WYG0330-0442b.png
将安出臣谓先帝本意使民户率出钱专力于农坊场
河渡官自出卖而以其钱雇募衙前民不知有仓库纲
运破家之祸此万世之利也决不可变光闻臣言大以
为不然臣又与光言熙宁中尝行给田募役法光尤以
为不可臣每行监司守令告词皆以奉守先帝约束毋
得弛废为戒由此观之臣岂谤议先朝者哉 辛未傅
尧俞王岩叟入对论苏轼策题不当太皇太后曰此朱
光庭私意卿等党光庭耳光庭未言时何故不言尧俞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5a 页 WYG0330-0442c.png
与岩叟同奏曰臣等蒙宣谕谓党附朱光庭弹奏苏轼
上辜任使更不敢诣台供职伏俟谴斥丙子诏苏轼所
撰策题即无讥讽祖宗之意又缘自来官司试人亦无
将祖宗治体评议者盖学士院失于检会劄与学士院
知令苏轼傅尧俞王岩叟朱光庭各疾速依旧供职盖
从右仆射吕公著之议也范纯仁亦言苏轼只是临文
偶失周虑本非有罪 二月诏左司谏朱光庭乘传诣
河北路与监司一员遍视灾荒按累降指挥措置赈济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5b 页 WYG0330-0442d.png
 诏赐富弼神道碑以显忠尚德为额仍命翰林学士
苏轼撰文 诏吏部选人改官每岁以百人为额 三
月甲寅诏辅臣分诣寺观祈雨 执政奏事延和殿太
皇太后谕曰性本好静昨止缘主上冲幼权同听政盖
非得已况母后临朝非国家盛事文德殿天子正朝岂
女主所当御宰臣吕公著等言陛下执谦好礼冠映古
今加以思虑精深非臣等所及 诏内外待制大中大
夫以上岁举第二任通判资序人堪知州者一人先是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6a 页 WYG0330-0443a.png
吕陶言任官之弊其轻且滥者惟郡守为甚故有是诏
 诏内侍省供奉官以下至黄门以一百人为定额程
颐上疏曰臣前言乞于延和殿讲读太皇太后时至帘
下观讲官进说讲官有当奏禀便得上闻臣今思之太
皇太后双日垂帘听政只日若更亲临讲读亦恐劳烦
圣躬欲乞只就垂帘日听政罢召当日讲官至帘前问
当主上进德次第讲说所至如何开益盖辅导之间有
当奏知之事可以陈说所系甚大又上疏曰臣近言迩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6b 页 WYG0330-0443b.png
英渐热只乞就崇政延和殿闻给事中顾临以延和讲
读为不可臣料临之意不过谓讲官不可坐于殿上以
尊君为说尔臣不暇远引只以本朝故事言之太祖皇
帝召王昭素讲易真宗令崔颐正讲尚书邢炳讲春秋
皆在殿上当时仍是坐讲立讲之仪只始于明肃太后
之意此又祖宗尊儒重道之盛美岂独子孙所当为法
万世帝王所当法也今世俗之人能为尊君之言而不
知尊君之道人君惟道德益高则益尊若势位则崇高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7a 页 WYG0330-0443c.png
极矣尊严至矣不可复加也 夏四月丙戌交趾遣使
入贡 诏文彦博十日一赴朝参因至都堂议事仍一
月一赴经筵以彦博累章乞致仕故有是命 庚寅梁
焘奏春夏大旱辛卯诏可自今月十一日后避正殿减
常膳公卿大夫其勉修厥职共图消复 甲午范纯仁
言旱暵作沴前代多因灾异求访直言陛下临御之初
即下诏许人实封言事伏望圣旨下三省枢密院六曹
寺监将前来封章并令检寻择贤明近臣选官看详其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7b 页 WYG0330-0443d.png
决然可行者便令执政进拟施行又尚书诸曹受天下
四方牒诉奏请文字乞降圣旨并委御史台谏官给事
中左右司郎官分定点检抽索事祖行遣子细看详定
夺丁酉诏差傅尧俞杜纮孙升赴吏部王岩叟孙览韩
川赴户部张问上官均赴礼部韩宗道张舜民赴兵部
梁焘范纯礼吕陶赴刑部王觌张舜民赴工部点检自
去年正月至年终承受到文字抽索事祖行遣次第子
细看详其间有执文害事不近人情者并元条删改其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8a 页 WYG0330-0444a.png
勘当住滞者促令结绝其指挥不当及非理问难卤莽
判收者亦许牒本部再与详究施行用范纯仁之言也
 己亥内出太皇太后手诏旱暵为虐诏诸路监司分
督郡县刑狱王岩叟同中丞传尧俞入对延和尧俞先
奏旱暵由臣等不职太皇太后曰盖由太皇太后无德
干卿等甚事 辛丑雨 壬寅诏在京职事官岁合举
官升陟者文臣六曹尚书以上各二人待制以上各四
人左右司郎官以上各二人军器少监以上各二人武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8b 页 WYG0330-0444b.png
臣观察使以上各二人著为令 甲辰诏张舜民特罢
监察御史依前权判登闻鼓院先是舜民言夏人政乱
强臣争权乾顺存亡未可知朝廷未宜遽加爵命近差
封册使刘奉世等愿勿遣缘大臣有欲优假奉世者为
是过举大臣指文彦博也故舜民有是责傅尧俞乞速
赐追还以协易不远复之义王岩叟言舜民言果是则
有益于聪明果非则何伤于彦博殿中侍御史孙升监
察御史上官均韩川皆言舜民不当罢梁焘言望还舜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9a 页 WYG0330-0444c.png
民旧职以尽其效王觌亦以为言俱不报 乙巳徐州
布衣陈师道为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州学教授先是
苏轼傅尧俞孙觉等言师道文词高古度越流辈安贫
守道若将终身苟非其人义不往见过壮未仕实为遗
才故有是命 傅尧俞王岩叟言左丞李清臣窃位日
久资材阘茸性行险邪专于为己有患失之心苟于随
人无自立之志人材之能否不知民事之利病不识伏
望圣慈早赐罢黜上官均言清臣不恊众论梁焘言清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49b 页 WYG0330-0444d.png
臣猥暗贪鄙庸懦倾邪戊申李清臣以资政殿学士知
河阳 五月岩叟尧俞等又言臣等累上封章论张舜
民不当罢御史不蒙开纳言责难以冒居伏望降黜自
今更不敢诣台供职吕公著虑言者将激怒上意致朝
廷有罪言者之失乃奏乞稍与优迁令解言职 丁卯
刘摰为尚书左丞王存为尚书右丞戊辰孔文仲为左
諌议大夫杜纯为侍御史吕陶为左司諌贾易为右司
諌王岩叟为起居舍人朱光庭为左司员外郎王觌为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0a 页 WYG0330-0445a.png
右司员外郎孙升差知济州梁焘为集贤殿修撰知潞
州先是焘于省中面诘给事中张问因诮问贪禄不去
不知世所谓羞耻而孙升再劾张问引焘不知羞耻等
语于是批旨付三省曰岩叟光庭韩川等久在言路宜
稍迁擢焘于禁省诟同列升朋附焘宜罢于是岩叟等
皆递迁而升与焘有是命 癸酉胡宗愈为御史中丞
宗愈首进六事曰端本正志知难加意守法畏天它日
奏对便殿上问朋党之弊宗愈曰君子义之与比谓小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0b 页 WYG0330-0445b.png
人为奸邪则小人必指君子为朋党陛下择中立不倚
者用之则朋党自销因进君子无党论 六月辛巳朔
甲申彭汝砺为起居舍人执政有问新旧之政者汝砺
曰政无彼此之辨一于是而已今所更大者取士及差
役法行之而士民皆病未见其可也 戊子丁骘为右
正言骘自行新法即不肯为知县折资监当几二十年
人多称之 赵挺之方蒙赵屼并为监察御史 秋七
月乙卯权开封府推官张商英为提点河东路刑狱商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1a 页
英先上书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今先帝陵土未乾奈
何轻议变更又尝移简苏轼欲作言事官或得之以告
吕公著公著不悦故出之商英简苏子瞻云老僧欲住
乌寺呵佛骂祖一巡如何孙林过子瞻窃得其简示吕
申公之子希纯希纯白申公申公不悦出商英 壬戌
御札付中书省曰门下侍郎韩维尝面奏范百禄任刑
部侍郎所为不正辅臣奏劾臣寮当形章疏明论曲直
岂但口陈意欲无迹何异奸谗可罢门下侍郎守本官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1b 页
分司南京仍放辞谢吕公著即上疏言韩维素有时望
俟其有请听使去位以全君臣之大体甲子诏韩维知
邓州然犹用前责辞中书舍人曾肇封还韩维辞头不
报 乙丑吕陶为京西转运副使上官均为比部员外
郎 戊辰吕公著复论责韩维事辛未韩维为资政殿
大学士知邓州 八月辛巳右司諌贾易知怀州自苏
轼以策题事为台諌官所言而言者多与程颐善轼颐
既交恶其党迭相攻易独建言请并逐二人又言吕陶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2a 页
党助轼兄弟而文彦博实主之语侵彦博及范纯仁太
皇太后欲峻责易吕公著言易所言颇切直惟诋大臣
为太甚第不可复处谏列尔太皇太后曰不责易此亦
难作公著曰不先逐臣易责命亦不可行争久之乃止
罢谏职既退吕大防刘摰王存私相顾而叹曰吕公仁
者之勇乃至于此 程颐罢经筵权同管勾西京国子
监左諌议大夫孔文仲言颐人品纤污天资憸巧元无
乡曲之行常在公卿之门臣居京师近二年颐未尝过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2b 页
门臣比除台谏官颐即来访先谈贾易之贤又曰吕陶
补司諌则贾明叔必不安职矣明叔者指贾易字也臣
曰何以言之颐曰明叔近有文字攻陶之罪今陶设为
司谏明叔辞去决矣公能坐观明叔之去乎推颐之言
必是与陶有隙又欲讽臣攻陶助易也陛下以清明安
静为治于上而颐乃鼓腾利口间乱群臣使之相争斗
于下伏望论正颐罪放还田里以示典刑先是颐赴讲
上疮疹不坐已累日退诣宰相问曰上不御殿知否曰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3a 页
不知曰二圣临朝上不御殿太皇太后不当独坐且上
疾而宰相不知可为寒心翼日吕公著等以颐言奏遂
诣问疾上不悦故黜之 丁亥孔文仲左正言丁骘进
对太皇太后宣谕曰一心为国勿为朋比 戊申以复
洮州俘获鬼章宰臣率百官表贺于延和殿 九月辛
亥丰稷为殿中侍御史 庚申王觌奏苏轼程颐向缘
小忿寖结仇怨于是颐轼素相亲善之人更相诋讦以
求胜势前日颐败而言者及轼若欲保全轼则且勿大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3b 页
用之庶几使轼不遽及于大悔吝又奏小人近乃造为
飞语有五鬼十物十八奸之说大槩不过取一二公议
所共恶者以实其说而馀皆端良之士也伏望诏榜朝
堂明示以不信谗言之意以安士大夫之心 庚午吕
公著言十五日以经筵讲毕论语赐执政及讲官御筵
是日内出皇帝御书唐贤律诗分赐臣等次日于帘前
谢蒙太皇太后宣谕皇帝好学在宫中别无所为惟是
留心典籍天下幸甚臣辄于尚书论语及孝经中节取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4a 页
要语共一百段进呈庶便于省览它日三省奏事毕宣
谕公著曰所进尚书论语等要义百篇皇帝已依所奏
每日书写看览甚有益于学问与写诗篇不同也 冬
十月知怀州贾易责知广德军御史交章论易唯謟事
程颐默受教戒颐指气使若驱家奴故有是责 癸卯
刘摰言知陈州傅尧俞知齐州王岩叟知潞州梁焘通
判虢州张舜民知广德军贾易皆忠直之臣守正不挠
陛下试取近来言者章疏密察其意其间心出于至诚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4b 页
言出于忠信忧国如饥渴谋议知大体有如尧俞者乎
孤立不惧弹劾权强赤心事上略无私意有如岩叟者
乎守正坚确不惮大吏不党同列嫉邪指恶有如舜民
焘及易者乎臣愿召此数忠正之臣入备任使以慰公
议以消奸党 甲辰泉州增置市船从户部尚书李常
请也 丁未范祖禹乞于迩英阁复张挂仁宗王洙蔡
襄所书无逸孝经图从之 十一月庚申以鬼章入献
于崇政殿诘犯边之状谕以听招其子及部属归附以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5a 页
自赎鬼章服从释缚 壬戌李常转对陈七事曰崇廉
耻存乡举别守宰废贪赃审疑狱择儒师修役法又言
差役之法上户富安下户空匮富安则以差为病空匮
则出力为宜辄采差助二法随上下所宜条叙梗概若
便民而可久也 壬申诏讲读官遇不开讲日轮具汉
唐故事有益政体者二条进入先是苏颂言国朝典章
大抵袭唐乞诏史官采新唐书中人主所行日进数事
故有是诏颂每进可为规戒有补时政者必述以己意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5b 页
反复言之 十二月乙酉以大寒赐诸军薪炭钱再令
开封府阅坊市贫民以钱百万计口量老少给之 丙
午赵挺之奏苏轼轻薄虚诞有如市井俳优之人学术
本出战国策苏秦张仪纵横揣摩之说近日学士院策
试廖正一馆职乃以王莽袁绍董卓曹操篡汉之术为
问使轼得志将无所不为矣
戊辰元祐三年春正月丙辰诏以春寒展给卖薪炭限
十有五日 庚申诏发京西南路阙额禁军榖五十馀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6a 页
万斛减市价出粜至麦熟日止以雪寒物价翔踊也
王觌奏苏轼习为轻浮贪好权利不通先王性命道德
之意专慕战国纵横捭阖之术长于辞华而暗于义理
若使久在朝廷则必立异妄作即宜且与一郡稍为轻
浮躁竞之戒 甲戌疏决在京及府界系囚杂犯死罪
以下第降一等至杖释之以久阴不解也 丙子御史
中丞胡宗愈侍御史王觌进对宣谕曰久阴不解雪寒
民不易宗愈对曰陛下赐钱粜米分卖刍炭都民甚幸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6b 页
唯河北京东灾伤犹须多方赈济曰已一一有指挥宗
愈觌曰闻二圣焦劳上元禁中不曾用乐上元不御楼
亦未尝燕会 二月诏自今朝散中散正议光禄金紫
光禄大夫并置左右进士出身及带职转至左朝议中
散二资馀人转至朝议中散分左右字为四资以上各
理七年磨勘其正议至金紫并分左右字为八资应今
官已及此者悉加之 苏轼言差役之法天下以为未
便近闻疏远小臣张行者力言其弊而諌官韩川深诋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7a 页
之至欲重行编窜臣每见吕公著安焘吕大防范纯仁
皆言差役不便但为已行之令不欲轻变兼恐台諌纷
争卒难调和愿陛下问公著等令指陈差雇二法各有
若干利害昔日雇役中等人户岁出钱几何今者差役
岁费钱几何及几年一次差役皆可以折长补短约见
其数以此计算利害灼然而况农民在官贪吏狡胥百
端蚕食比之雇人苦乐十倍 张行者遂宁人言神宗
议纳役钱盖尝谓之助役矣以为若止于助则未能尽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7b 页
免将使后世役亦差钱亦纳于是更为免役其虑深矣
又言臣恐议者以为朝廷有心于改法无心于便民章
疏十上诏监司取戒励以闻行乃止 己丑左司諌丰
稷为国子司业扬王颢荆王頵尝令成都府路走马承
受造锦地衣稷独奏劾以谓近属奢侈官吏奉承宜皆
紏正其罪给事中赵君锡曰諌官如是天下必太平不
数日稷徙他官 诏殿试经义诗赋人并试策一道从
赵挺之请也 知贡举苏轼同孙觉孔文仲言臣等伏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8a 页
见从来天下之患无过官冗今日一官之阙率四五人
守之争夺纷纭廉耻道尽伏见恩榜得官之人布在州
县例皆垂老别无进望惟务黩货以为归计贪冒不职
十人而九朝廷所放恩榜几千人矣何曾见一人能自
奋励有闻于时而残民败官者不可胜数伏乞特奏名
举人诏殿试考官精加考较量取一二十人委有学问
词理优长者即许出官其馀皆补文学长史之类不立
选限 刘安世言自去岁已后屡罢言事之官往往窃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8b 页
议以谓陛下好贤之志稍异于初年纳諌之心渐怠于
昔日又言昔之善观人之国者不视其势之盛衰而先
察其命之弛张未论其政之醇疵而先审其令之繁简
伏睹朝廷命令变易频数甚者朝行而夕改亦有前诏
未颁而后令蠲除者盖由讲议未精思虑未审人情有
所未尽事理有所未通或牵于好恶之私或溺于迎合
之说故一人言之而遽为之纷更也至于法度之废置
政事之因革必使大臣公心恊访博极利病广览详择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9a 页
务当义理更其所可更则不嫌于违俗守其所可守则
无惮于袭故申敕门下无使徒为烦渎以应故事 三
月丁巳御集英殿试进士己巳赐进士李常宁等二十
有四人及第二百九十六人出身一百八十有八人同
出身诸科明经七十有三人各赐本科及第出身同出
身有差 甲戌增赐新释褐进士钱百万酒五百壶为
期集费 夏四月辛巳右仆射吕公著为司空同平章
军国事仍一月三赴经筵二日一朝因至都堂议事吕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59b 页
大防为左仆射范纯仁为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制词学
士苏轼所草也是夕轼对于内东门小殿既承旨太皇
太后忽宣谕轼曰内翰何以至此轼曰遭遇陛下曰不
关老身事亦不关官家事此是神宗皇帝之意当其饮
食而停箸看文字则内人必曰此苏轼文字也神宗忽
时称曰奇才奇才但未及用学士而上仙尔轼哭失声
太皇太后与上左右皆泣已而命坐赐茶曰内翰直须
尽心事官家以报先帝知遇轼拜而出撤金莲烛送归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0a 页
院 壬午孙固守门下侍郎刘摰守中书侍郎王存守
尚书左丞安焘为右光禄大夫依前知枢密院事胡宗
愈为中大夫守尚书右丞赵瞻为枢密直学士签书枢
密院事 甲申韩川刘安世进对太皇太后问近日差
除如何安世等曰朝廷用人皆恊舆望惟胡宗愈公议
以为未允耳 癸丑范祖禹言臣不侍经席已踰两月
昔唐宪宗不对学士两月李绛奏曰为臣等窃禄偷安
之计则便矣其如陛下何陛下如好学则天下之君子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0b 页
皆欣慕愿立于朝以直道事陛下辅助德业而致太平
矣陛下如不好学则天下之小人皆动其心欲立于朝
以邪謟事陛下窃取富贵而专权利矣 五月初胡宗
愈除尚书右丞王觌疏宗愈自为御史中丞论事建言
多出私意与苏轼孔文仲各以亲旧相为比周内批王
觌论列不当落諌议大夫与外任差遣翼日吕公著言
今来若止为论列胡宗愈便行责降必未恊众情未敢
行下后二日公著与大防纯仁再论于帘前太皇太后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1a 页
意犹未解纯仁退而上疏曰侧闻圣训以谓朋党甚多
宜早施行恐于卿等不便以臣愚见朝廷本无朋党只
是善恶邪正各以类分陛下既用善人则匪人皆忧难
进遂以善人之相称举者皆指以为朋党所有先降贬
谪王觌文字臣未敢签书监察御史赵挺之言王觌因
言执政而罢朝论以觌任职皆为觌贺杨康国奏一二
年来陛下略不优假言路去年逐张舜民今岁又罢王
觌皆缘论及执政而岁岁逐諌官御史伏望追寝罢觌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1b 页
之命 六月刘安世言臣三次论奏胡宗愈操行污下
毁灭廉耻诚不足以辅佐人主参预国论乞特行罢免
 秋七月庚戌日至酉初一刻赤如赭 壬戌诏应大
臣奏举馆职并依条召试除授其朝廷特除不用此令
先是刘安世言祖宗定天下首辟儒馆以育人材处于
英俊之地而厉其名节观以古今之书而开其聪明近
岁以来寖轻其选或缘世赏或以军功或酬聚敛之能
或徇权贵之荐未尝较试遂贴职名又言今陛下过听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2a 页
臣言追复旧制而继云其朝廷特除者不在此限则是
名为更张弊原尚在欲乞自转运使以上资序特除者
得不用此制度能塞侥倖之门重馆职之选 八月庚
子刘安世言臣伏见祖宗以来执政大臣亲戚子弟未
尝敢授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以后尽废累圣
之制专用亲党务快私意在位之臣犹袭故态子弟亲
戚布满要津此最当今大患也愿出此章遍示三省俾
不废祖宗之法 中书舍人曾肇言七月内批钱珏特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2b 页
差勾当牛羊司八月内批刘言特添差勾当翰林司臣
伏见太皇太后陛下皇帝陛下杜绝请谒裁抑恩倖而
近日以来颇有干求内降特与差遣者窃恐侥倖之人
转相扳援谨并录上仁宗朝缘内降戒饬诏书事迹凡
八条别为一通伏乞置之坐右少助省览 九月戊申
苏轼言臣今日迩英进读宝训及太宗皇帝每见时和
岁丰雨雪应时辄喜不自胜举酒以属群臣又是日荧
惑与日同度太史奏言当旱既而雨足岁丰臣读至此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3a 页
因进言水旱虽天意然人君修德可以转灾为福 丁
卯上御集英殿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諌科谢悰已赐
悰进士出身除初等职官刘安世言近见悰申尚书省
辞免新命状乃云所有敕命未敢抵授以祗为抵以受
为授昔唐之省中有伏猎侍郎为严挺之所讥而罢陛
下初复制举岂容有抵授贤良乎 冬十月御史翟思
等言清心莫如省事省事莫如省官盖事省则可以省
吏吏省则可以省禄禄省则可以省费以今天下之事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3b 页
其烦简多寡盖无以异于官制以前然昔以一官治之
者今析之为四五昔以一吏主之者今增而为六七愿
朝廷参考古制以救今弊 十一月刘安世言屡见近
臣连名荐士多为捷径容使躁求人怀觊觎何所不至
诏自今臣寮特有荐举毋得列衔闻奏 十二月甲午
郓州州学教授周穜罢归吏部用刘安世苏轼言也安
世言伏见周穜上书乞以故相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
穜以疏远微贱之臣怀奸邪观望之志陵蔑公议妄论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4a 页
典礼伏望重行窜殛以明好恶轼言臣忝备侍从谬于
知人至引此人以污学校谨自劾以待罪 闰十二月
诏颁元祐敕令格式 范镇卒甲辰京西北路管押范
镇所定铸成律十二编钟十二铸钟一尺一斛一响石
为编磬十二特磬一箫笛埙篪巢笙和笙各二较景祐
中季照所定又下一律有奇并书及图法上进诏送太
常寺令尚书礼部太常寺参定以闻诏范镇与一子有
官人升一任差遣制造人等第支赐诏下镇已卒 户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4b 页
部尚书韩忠彦侍郎苏辙韩宗道言本部近编成元祐
会计录大抵一岁天下所收钱榖金银币帛等物未足
以支一岁之出臣等愿明敕本部随事看详量加裁损
二圣以身率之大臣以身先之则谁不信伏贴黄乞降
朝旨令本部裁减浮费前后所减三十馀事率皆浮费
之小者已约及二十馀万贯诏户部取索应干财用除
诸班诸军料钱衣粮赏给特支依旧外其馀浮费并行
裁省节次以闻 御史中丞李常言先帝以人吏无禄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5a 页
为不足以责其廉遂重其罚而禄之向已命官覈实汰
冗请督责成书诏门下中书后省疾速立法 甲寅太
皇太后诏曰吾今自以𦕈身率先天下今后每遇圣节
大礼生辰合得亲属恩泽并四分减一皇太后太妃准

己巳元祐四年春正月甲申左司諌韩川为集贤校理
权发遣𨽻州以数言胡宗愈不听故也 己亥诏罢回
河及修减水河 二月甲辰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吕公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5b 页
著卒赠太师申国公谥正献公著识虑深敏量闳而学
粹苟便于国不以私利害动其心与人至诚不事表襮
其好士乐善出于天性士大夫有以人物为意者必问
其所知与其所闻相参覈以待上求神宗尝谓执政曰
吕公著之于人才其言不欺如权衡之称物上前议政
事尽诚去饰博取众人之善以为善至其所当守毅然
不可回夺也 壬戌御迩英殿召讲读官讲尚书读宝
训司马康讲洪范至叉用三德上问曰只此三德为更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6a 页
有德康对曰皋陶所陈有九德如柔而立刚而塞强而
毅之类是也先是上恭默未言起居舍人王岩叟喜闻
德音因欲风諌退而上言陛下既能审而问之必能体
而行之三德者人君之大本得之则治失之则乱不可
须臾去者也三数虽少推而广之足以尽天下之要陛
下诚能用以修己安人则尧舜三代之盛可坐致也
己巳知邓州蔡确为观文殿大学士馀如故三月甲戌
苏颂等奏撰进汉唐故事分门增修诏以迩英要览为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6b 页
名 刘安世言自去年四月以后凡十八次疏论列胡
宗愈罪状未睹施行又以状申三省乞将所奏请付外
施行己卯尚书右丞胡宗愈为资政殿学士知陈州
详定制造水运浑仪所奏宋以火德王天下所造浑仪
其名水运甚非吉兆诏以元祐浑天仪象为名 刘安
世言去冬迄春雨雪愆期夏苗将槁秋种未布伏望特
罢宴乐以示闵雨之意丁亥诏罢春宴 苏轼为龙图
阁学士知杭州从轼请也既踰月轼言臣近以臂疾坚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7a 页
乞一郡但谓朝廷哀怜衰疾许从私便及出朝参乃闻
近日台官论奏臣罪状甚多而陛下不肯降出伏望圣
慈尽将台諌官章疏降付有司令尽理根治所贵天下
晓然知臣有罪无罪不是陛下屈法庇臣则虽死无所
恨矣夫君子之所重者名节也故有舍生取义杀身成
仁可杀不可辱之语而爵位利禄盖古者有志之士所
谓鸿毛敝屣也人臣知此轻重然后可与事君父 辛
卯午时有流星出自东北方向西北方急流至浊没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7b 页
夏四月癸卯给事中赵君锡奏苏轼乞外任遂除杭州
轼之文追攀六经蹈藉班马知无不言故壬人畏惮为
之销缩公论倚重隐如长城使之在朝用其善言则天
下蒙福听其谠论则圣心开益行其诏令则四方风动
伏望收还轼所除新命复留禁林仍侍经幄 戊申诏
应进士不兼试诗赋人许依旧法取应于本经外增治
一经增试一场论语孟子分两场试 壬子先是知汉
阳军吴处厚言蔡确昨谪安州不自循省包蓄怨心作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8a 页
夏中登车盖亭绝句十篇内二篇讥讪尤甚其诗云矫
矫名臣郝甑山忠言直节上元间钓台芜没知何处叹
息思公俯碧湾右讥讪朝廷情理切害按唐郝处俊封
甑山公上元初高宗多疾欲逊位武后处俊諌曰昔魏
文帝著令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
乎由是事沮臣窃以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蔡确不思于
它而思处俊此其意何也又云喧豗六月浩无津行见
沙洲束两滨如带溪流何足道沉沉沧海会扬尘言海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8b 页
会有扬尘时人寿几何尤非佳语沧海扬尘事出葛洪
神仙传此乃时运之大变不知确吟诗托意如何诏令
蔡确开具因依实封闻奏乃令委知州钱景阳缴进蔡
确元题诗本 戊午礼部言经义诗赋进士听习一经
第一场试本经义二道论语或孟子义一道第二场赋
及律诗一首第三场论一首第四场子史时务策二道
经义进士并习两经以诗礼记周礼左氏春秋为大经
周易公羊榖梁仪礼为中经愿习二大经者听即不得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9a 页
偏占两中经其治左氏春秋者不得以公羊榖梁为中
经第一场试本经义三道论语义一道第二场本经义
三道孟子义一道馀如前并以四场通定高下去留不
以人数多寡各取五分即零分及元额解一人者听取
辞理优长之人从之 丙寅诏兖州至圣文宣王庙置
教授一员 五月辛未著作郎范祖禹为右谏议大夫
兼侍讲祖禹上言古先明王欲治天下先正其本在于
人君一心而已天下治乱出于君心君心一正则万事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69b 页
无不正若皇帝圣心晓然明于邪正是非它日众说不
能惑小人不能进则万事定矣 癸酉御史中丞李常
为兵部尚书盛陶为太常少卿中书舍人曾肇为给事
中常与陶皆坐不言蔡确也右司諌吴安诗论肇教彭
汝砺救确而不自言其奸乃过于汝砺肇寻亦坐左迁
 辛巳诏蔡确责授左中散大夫守光禄卿分司南京
丙戌蔡确既责梁焘吴安诗刘安世以为责轻傅尧俞
侍御史朱光庭相继论列范祖禹言确之罪恶天下不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0a 页
容伏乞处以典刑重行窜谪独范纯仁王存以为不可
纯仁上疏云陛下临御以来政化清明如青天白日无轻
氛薄翳道德纯备如精金美玉无纤瑕小疵今以一蔡
确之故烦朝廷行稀阔之刑天下久安人所罕见必生
疑骇丁亥诏蔡确责授英州别驾新州安置吕大防及
刘挚等初以确母老不欲令过岭太皇太后曰山可移
此州不可移大防等遂不敢言纯仁退谓大防曰此路
荆棘七八十年矣奈何开之吾侪政恐亦不免耳 李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0b 页
常罢新除兵部尚书出知邓州坐不言蔡确为谏官所
攻也彭汝砺依前朝奏郎知徐州坐营救蔡确并不草
确与盛陶等责词故黜之曾肇为宝文阁待制知颖州
亦坐谏官有言也 是日诏丁忧人邢恕候服阙日落
直龙图阁降授承议郎添差监永州在城盐仓兼酒税
先是恕自襄州移河阳专抵邓州见蔡确相与谋日者
所造定策事及司马康赴阙恕特诏康道河阳因劝康
作书称确为它日全身保家之计康与恕同年登科又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1a 页
以恕出其父光门下信之作书如恕言恕本意必得康
书者以谓司马光之子云尔则确定策事可取信于世
既而梁焘自潞州以左谏议召恕亦要焘出河阳既至
恕连日夜论确定策功不休且以康与确书为證焘不
悦会吴处厚奏确诗焘因是遂与刘安世等共请诛确
确既贬窜恕亦坐责康初欲从恕招邵雍之子伯温谓
康曰公休除丧未见君不宜先见朋友康曰已诺之矣
伯温曰恕倾巧或以事要公休公休若从之则必为异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1b 页
日之悔矣公休康字也及焘等论确恕罪亦指康书诏
令康分析康乃悔之 梁焘言范纯仁无爱君报国之
诚有挟邪朋奸之迹近者蔡确怨望作诗乃出死力以
主张文奸言以辨解刘安世言范纯仁略无经国之志
惟有朋奸之心显助奸慝极力救解吴安诗言王存亦
尝助纯仁救蔡确今纯仁理当黜罢王存亦不可独免
六月甲辰宣制以范纯仁依前官为观文殿学士知颖
昌府王存为端明殿学士知蔡州太皇太后曰谏官言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2a 页
纯仁党确则恐不然但所见偏缪耳又曰王存殊无执
守前日为范纯仁所目便留身同救蔡确
 (邵伯温论曰公卿大夫当知国体以蔡确奸邪投之/死地何足惜然尝为宰相当以宰相待之范忠宣公)
 (有文正公馀风知国体者也故欲薄确之罪言既不/用退而行确词命然后求去君子长者仁人用心也)
 (确死南荒岂独有伤国体哉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忠直有馀然疾恶已甚不知国体以贻后日搢绅)
 (之祸不能无过也一吴处厚以前宰相诗为讥谤非/所以厚风俗罪之可也蔡确故大臣不问以愧其心)
 (可也朝廷当治确及其党妄贪定策之功使诬罔之/迹晓然以诏天下后世罪其造谋者可也诗不当罪)
 (也呜呼绍圣初亦贤者可以有为之时也而用章惇/之凶暴蔡卞之奸邪一时轻躁险薄之徒皆进使宣)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2b 页
 (仁被谤哲宗致疑离间骨肉祸患几/五十年不解卒致边境之乱悲夫)
丙午翰林学士许将为尚书右丞户部尚书韩忠彦为
尚书左丞签书枢密院事赵瞻为同知枢密院事苏辙
为吏部侍郎后三日改翰林学士 秋七月乙亥知枢
密院事安焘以母丧去位 著作佐郎兼侍讲司马康
言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乘今秋熟令州县广籴
民食所馀悉归于官今冬来春令饥民就食俟乡土丰
穰乃还本土刘安世等言利民之法无善于常平伏望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3a 页
取今日已前应干常平敕令专委户部删为一书见在
常平钱乘今秋丰稔之时令五路籴粟范祖禹言若止
以常平钱取籴亦恐未广祖宗置内藏库本以备军旅
非常之用 仁宗尝出钱一百万以助常平籴本诏户
部指挥诸路提刑司下丰熟州县依条量添钱广行收
籴 八月壬寅吏部言县令罢任委知州通判考察课
绩以德义清谨公平勤恪为四善治事之最劝课之最
抚养之最分三等及七事为上五为中馀为下次月申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3b 页
监司类聚每半年一次同行审覆若有能否尤著者别
为优劣等知州除太中大夫观察使以上及二京留守
安抚使钤辖不考察外其馀并委监司依此考察从之
 诏郡县考课优等人令三省考察任使从梁焘请也
 己未诏辅臣分诣诸宫寺祈晴 九月辛巳大飨明
堂大赦天下 刘安世言祖宗之朝所以择监司之意
甚谨严考绩之制甚详尝考唐六典监察御史之职掌
分察百僚巡按郡县是御史非特纠尚书六司之过失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4a 页
而亦按治诸路也欲望以天下诸路分𨽻六察间遣巡
行按其功罪 冬十月戊申苏辙奏神宗皇帝御制集
九十卷诏于宝文阁收藏 癸丑上御迩英阁召讲读
官讲三朝宝训终侍读苏颂等奏曰陛下勤求治道仰
法祖宗臣等不能发明上资圣鉴上遣内臣宣答曰祖
宗治道兹有本原逮此终篇悉资开发颂等稽首称谢
 十二月壬申给事中范祖禹言臣今领工房伏见朝
廷应副修河司须索功费渐大枉费财力有害无利因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4b 页
具河不可回之理二条不可回及不必回之事二十条
先是梁焘刘安世进对延和殿太皇太后令具可用臣
僚姓名进入于是焘安世共奏吏部尚书傅尧俞素有
德行众人推服凝重有守得大臣体翰林学士承旨苏
颂学问该博练达典故神宗朝任知制诰以不草奸人
李定为御史词落职归班遂有重名伏望圣慈早赐询
考 癸未孙固为光禄大夫知枢密院事刘挚为守门
下侍郎傅尧俞为守中书侍郎 知杭州苏轼言浙西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5a 页
艰食无甚今岁两浙水乡种麦绝少深恐来年必有饥
馑盗贼之忧转运司上供额斛及补填旧欠共一百六
十馀万硕乞且起一半或三分之二诏许留上供米三
之一由是米不翔贵复得赐度牒百道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方春即减半价粜常平米又作饘粥药剂活者甚
众杭本江海之地水泉咸苦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作
六井及白居易复浚西湖放水入运河自河入田所溉
至千顷然湖水多葑至是湖中葑田积二十五万馀丈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5b 页
而水无几而六井亦几废轼始至浚茅山盐桥二河以
茅山一河专受江潮以盐桥一河专受湖水以馀力复
治六井民稍获其利轼曰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
以通南北则葑田去而行者便矣乃取救荒之馀复请
于朝得度牒以募役者堤成植芙蓉杨柳于其上望之
如画图杭人名之苏公堤 十二月刘安世言臣前月
末闻权罢讲筵意谓将有燕享今复半月讲臣久不得
望清光乃者民间喧传禁中见求乳母乃谓陛下稍疏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6a 页
先王之经典浸近后庭之女宠此声流播实损圣德先
是范祖禹上疏陛下未建中宫而先近幸左右好色伐
性伤于太早有损圣德不益圣体又上疏太皇太后外
议籍籍皆谓皇帝已近女色后宫将有就馆者有识闻
之无不寒心今圣心已有所知虽不能防于未形犹可
以止其将然俟中宫既建然后渐广继嗣之路则陛下
亦可以不劳圣虑矣它日吕大防奏事太皇太后诘曰
刘安世有文字言禁中求乳母事此非官家所要乃先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6b 页
帝一二小公主尚须饮乳也官家常在老身榻前閤内
寝处宜无此可说与安世令休入文字其后章惇为宰
相上语惇曰元祐初太皇太后遣宫嫔在朕左右者凡
二十人皆年长一日觉十人者非素使令顷之十人至
十人还复易十人去其去而还者皆色惨沮若尝涕泣
者朕甚骇不敢问后乃知因刘安世等上疏太皇太后
诘之惇与蔡卞谋诬元祐大臣尝有废立议指安世祖
禹言为根二人遂得罪几死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7a 页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7b 页
 
 
 
 
 
 
 
 宋史全文卷十三中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8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宋史全文卷十三下
  宋哲宗三
庚午元祐五年春正月乙酉范祖禹言臣闻报国之忠
莫如荐贤今有劄子四道其一曰经筵阙官宜得老成
之人韩维风节素高奸邪畏之若召维以经筵之职物
论必大以为惬其二曰苏颂近乞致仕颂博文强识详
练国朝典故陛下左右宜得殚见洽闻之士以备顾问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8b 页
其三曰苏轼文章为时所宗名重海内忠义许国遇事
敢言如轼者岂宜使之久去朝廷其四曰赵君锡孝行
书于英宗皇帝实录辅导人君宜莫如孝给事中郑穆
馆阁耆儒操守纯正中书舍人郑雍谨静端洁言行不
妄此三人者皆宜置左右备讲读之职 二月丁酉诏
去冬愆雪今未得雨宜权罢修黄河从梁焘朱光庭之
言也初范纯仁既罢相知颖昌闻朝廷复议修河上疏
曰自王安石轻信小人之言劝先皇更改法令而后乘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9a 页
间妄作者纷然其劝更法令者则曰君臣千载一遇时
不可失及劝兴灵武之师者复曰将为契丹所并时不
可失又见欲回复大河者又曰河势方更恐变改不定
范百禄赵君锡相度归陈回河之害甚明三两月来却
闻复兴回河之役更望圣慈再下有司若利多害少尚
觊徐图苟利少害多尤宜安静疏奏主河议者不悦遂
寝而不行后十馀日太皇太后宣谕曰前日范纯仁奏
何在宰臣奏曰事体难从已凿改矣太皇太后曰纯仁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79b 页
之言有理宜从其请遂又罢河役 壬寅迩英阁讲毕
无逸篇诏详录所讲义以进今后具讲义次日别进
癸卯诏时雨稍愆应五岳四渎州军令长吏祈祷 庚
戌潞国公文彦博为守太师开府仪同三司护国军山
南西道节度使致仕 三月丙寅朔同知枢密院事赵
瞻卒壬申左丞韩忠彦同知枢密院事苏颂为右光禄
大夫守尚书左丞 己卯邓伯温为翰林学士承旨王
岩叟封还词头诏以次舍人郑雍撰词既而给事中郑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0a 页
穆再封还告命不听岩叟竟徙官 范百禄兼侍读百
禄言分别邪正自古所难唯察言观行考其事实如导
人主以听纳则为公正导人主以拒諌则为奸邪导人
主以德义则为公正导人主以功利则为奸邪导人主
以恭俭则为公正导人主以骄侈则为奸邪导人主以
息兵则为公正导人主以用兵则为奸邪导人主以安
民则为公正导人主以劳民则为奸邪导人主以进君
子则为公正导人主以近小人则为奸邪推此事类以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0b 页
观人情则邪正分而聪明无惑矣 辛卯杨畏为监察
御史刘安世朱光庭言御史阙员屡诏近臣俾举所知
杨畏不系所举之士未审朝廷何名除授 甲午梁焘
言窃闻尚书省人吏任永寿等四人连党为私滥冒恩
典窃以左右司之职掌付十有二司之事近者人吏违
条冒赏事由都司而后下曾无举正罪孰甚焉今若置
而不问何以儆饬慢官窃恐诸司纲纪寖以不举又言
臣近论奏尚书省都司坏陛下之法废陛下之令使法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1a 页
制不专于人主诏令不信于朝廷罪恶显明中外愤郁
若不明行典宪何以肃正纪纲都司者所以按覈六曹
二十四司之稽违都司废法则六曹废法六曹废法则
百司废法百司废法则四方郡县不守法上下如此何
以为国乎 夏四月甲辰宰臣吕大防等为时雨不足
乞罢免职任诏荅不允苏辙言去冬无雪今岁春夏时
雨绝少二麦不收秋种不入旱势阔远岁事可虑诏自
今月二十三日后减常膳不御前殿及将来五月一日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1b 页
罢文德殿视朝朕上奉东朝深愧常珍之日阙下临庶
政犹冀嘉言之上闻五月壬申雨 诏差役法内有未
备事令王岩叟韩川与刘安世同看详具利害以闻先
是安世言治平之前天下户口一千二百七十馀万而
旧法役人五十三万六千馀人元丰之后户口一千八
百三十五万九千有奇较之治平已增五百六十馀万
而新定役人止差四十二万九千馀人比之旧法却减
十万七千之额以为轮差不足亦己过矣愿陛下特奋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2a 页
乾刚力主差役深诏执政固守初议毋使轻徇浮言妄
有变易 庚寅梁焘权户部尚书刘安世为中书舍人
焘安世并以乞罢邓伯温承旨除命不从辞所迁官不
拜 范祖禹留对言庆历元年七月出御制观文鉴古
图记以示辅臣皇祐元年召近臣三馆台諌官及宗室
观三朝训鉴图仁宗皇帝讲学之外为图鉴古不忘箴
儆又图写三朝事迹欲子孙知祖宗之功烈臣愿陛下
以永日观书之暇间览此图亦好学不倦之一端也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2b 页
六月丁酉司马康为左司谏上官均为殿中侍御史
苏辙言臣窃观元祐以来朝廷改更弊事屏逐群枉经
今五年中外帖然惟奸邪失职窥伺便利规求复进动
摇贵近臣愚切深忧之若陛下不察其实大臣惑其邪
说杂进于朝则冰炭同处必至交争薰莸共器久当遗
臭朝廷之患自此始矣时宰相吕大防与中书侍郎刘
摰建言欲引用元丰党人以平旧怨谓之调停太皇太
后颇惑之故辙言此退复上疏曰若使邪正并进皆得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3a 页
与闻国事此治乱之机而朝廷所以安危者也泰之为
象三阳在内君子既得其位可以有为小人奠居于外
安而无怨方泰之时若君子能保其位外安小人使无
失其所天下之安未有艾也惟恐君子得位因势陵暴
小人使之在外而不安则势将必至反覆故泰之九三
则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圣人所以诲人者至矣独未
闻以小人在外忧而不悦而引之于内以自遗患者也
疏奏太皇太后命宰执于帘前读之仍宣谕曰苏辙疑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3b 页
吾君臣遂兼用邪正其言极中理宰执从而和之自此
兼用邪正之说始衰 始中书门下后省准诏同详定
六曹条例元丰所定吏额主者苟悦群吏比旧额几数
倍朝廷患之命量事裁减已再上再却吏有白中孚者
告苏辙曰更额不难定也今左选事不加旧而用吏数
倍者昔无重法重禄吏通贿赂则不欲人多以分所入
今行重法给重禄贿赂比旧为少则不忌人多而幸于
少事今诚抽取逐司两月事定其分数若比旧不加多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4a 页
则吏额多少之限无所逃矣辙以中孚之言为然乃具
以白执政请据实立额俟吏之年满转出或事故死亡
者不补填及额而止如此不过十年自当消尽执政以
为然遂申尚书省后数月诸司所供文字皆足因裁损
成书以申三省左仆射吕大防得其书大喜欲此事必
由己出别将详定任永寿本非三省吏也为人精悍而
猾尝预知元丰吏额事独能言其曲折大防悦之即于
尚书省创立吏额房使永寿与吏数辈典之凡奏上行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4b 页
下皆大防自专不复经由两省一日内降画可二状付
中书其一吏额也省吏白中书侍郎刘摰请封送尚书
省永寿见录黄愕然曰两省初不与乃有此耶即禀大
防乞两省各选吏赴局同领其事大防具以语摰摰曰
中书行录黄法也岂有意与吏为道地今乃使就都省
分功何也吏额事寻毕永寿等推恩有差永寿急于功
利劝大防即以立额日裁损吏员仍以私所好恶变易
诸吏局次吏被排斥者纷然诣御史台诉不平台官因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5a 页
言永寿等冒赏徇私不可不惩諌官继以为言永寿等
既逐而吏诉额禄事终未能决苏辙时为中丞具言后
省所详定皆人情所便行之甚易而吏额房所改皆人
情所不便极难守且大信不可失宜速命有司改从其
易以安群吏之志大防知众不伏徐使都司再加详定
大略如辙前议行之八月癸巳朔刘摰之为中书侍郎
初以吏额房事与吕大防议稍不合士大夫趍利者交
斗其间谓大防与摰因是有隙于是造为朋党之论及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5b 页
摰迁右仆射与大防同列言事者诋摰摰寻罢朋党之
论不可破其本盖自吏额始 癸卯刘摰言昨邓温伯
除翰林承旨人言交兴以至罢三四台諌今来温伯久
已就职梁焘等已别与差遣理合宁帖然而中外人情
依旧未安盖缘昨来言者说破温伯实王安石党人故
进退之际朋类甚众才见温伯就职便谓朝廷有意动
摇政事见焘等罢言职便谓疏薄諌诤温伯虽别无罪
状而其进退之间所系亦不为小陛下何惜一暂辍温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6a 页
伯选一名郡委任温伯温伯既动则众人自安众人既
定则温伯便可复召则两皆无嫌各得安处 右正言
刘唐老言伏睹大学一篇论入德之序愿诏经筵之臣
训释此书上进庶于清闻之燕以备观览从之 庚戌
梁焘朱光庭累乞外任刘安世乞宫观诏以焘知郑州
光庭知同州安世崇福宫初除安世中书舍人安世言
臣论列温伯至于累章卒不能回是为失职更被褒迁
得罪清议安世固不受于是安世与梁焘朱光庭同出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6b 页
焘光庭所以乞外皆为邓温伯故也 给事中兼侍讲
范祖禹上帝学八篇 九月壬午御迩英阁召讲读官
读书讲宝训召宰臣执政讲读记注官各赐御书诗一
首上亲书姓名于其后 冬十月癸巳诏罢都提举修
河司是日诏导河水入汴 己酉徐君平虞策并为监
察御史苏辙邓温伯荐也
辛未元祐六年春正月己巳命翰林学士兼侍讲范百
禄权知贡举顾临孔武仲同权知贡举 二月辛卯刘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7a 页
摰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权知开封府王岩叟充
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癸巳御史中丞苏辙为中
大夫守尚书右丞吏部尚书苏轼为翰林学士承旨寻
有诏复召朱光庭为给事中刘安世为中书舍人及除
苏轼吏部尚书 丁未左司諌杨康国奏臣累弹苏辙
不可为执政陛下以辙兄弟并有文学岂不知王安石
章惇吕惠卿蔡确亦有文学乎辙兄弟比王安石则不
及当与章惇蔡确吕惠卿相上下其所为美丽浮侈艳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7b 页
歌小词则并过之虽辙亦不逮其兄矣 辛亥王岩叟
奏事罢留身曲谢岩叟曰陛下听政以来纳諌从善凡
所改更务合人心愿每于用人之际更加审察太皇太
后曰卿更说与官家因少进而西曰陛下今日进圣学
者正为要理会邪正两字正人在朝则朝廷安人君无
过举天下有平治之理邪人一进朝廷便有不安之象
太皇太后甚然之又进曰或闻曾有以君子小人参用
之说以告陛下果然如此乃误陛下之言不可听君子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8a 页
小人无参用之理 三月庚申朔御迩英阁吕大防奏
仁宗所书三十六事请令图写置坐隅从之 癸亥进
神宗皇帝实录上东向再拜然后开编吕大防于帘前
披读未久帘中恸哭止读令进 壬午御集英殿赐进
士马涓以下及第总六百有二人癸未赐武举进士贾
君文等二十三人 贾易为侍御史安鼎为监察御史
姚勔为右正言 中书舍人韩川言新除黄庭坚所为
轻翾浮艳素无士行诏庭坚行著作佐郎 夏四月辛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8b 页
卯诏罢今岁幸金明琼林苑先是吕大防请为赏花钓
鱼之会有诏用三月二十六日而连阴不解太皇太后
谕旨天意不顺宜罢宴众皆竦服 壬辰吕大防刘摰
奏危竿论一事在三十六事之前注释失仁宗旨意盖
圣意以为人君居至高至危之地须用正直之人譬如
危竿须用正直之木古人谓邪蒿人君不可食食之固
无害以其名不正况邪佞小人乎 乙未诏复置通礼
科 辛亥礼部言每岁宴赏共合用羊乳房约四百五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9a 页
十馀斤请依羊羔例罢供以它物代从之 癸丑杨畏
为殿中侍御史从中丞赵君锡举也王岩叟移简诘刘
摰摰不从或曰畏初善摰后吕大防亦善之时大防与
挚各有异意皆欲得畏为助君锡荐畏实摰风旨也然
畏卒助大防击摰云 太皇太后谕三省曰五月日食
可降诏罢朝会五月己未朔太史言食二分不及元奏
分数 秋七月侍御史贾易言臣窃以天下大势有可
畏者有五而旱乾水溢日星谪见不与焉一曰上下相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89b 页
蒙而毁誉不以其真二曰政事苟且而官人不任其责
三曰经费不充而生财不得其道四曰人才废缺而教
养不以其方五曰刑赏失中而人心不知所向 己巳
苏轼言浙西诸郡二年灾伤而今岁大水苏湖常三郡
水通为一杭州死者五十馀万苏州三十万贾易等疏
论浙西灾伤不实乞行考验诏用其说范祖禹封还录
黄奏曰德宗正元中江淮大水陆贽请遣使赈恤帝曰
闻所损殊少贽曰所费者财用所收者人心宪宗元和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0a 页
中南方旱饥遣使赈恤帝戒之曰朕宫中用帛一疋皆
籍其数惟赒救百姓则不计费卿辈当体此意七年又
谓宰相曰卿辈屡言淮浙去岁水旱近有御史自彼还
言不至为害李绛对曰此盖御史欲为奸谀以悦上意
尔帝曰卿言是也命速蠲其租赋夫奏灾伤分数过实
赈济用物稍广此乃过之小者正当阔略不问以救人
命若因此惩责一人则自今官司必以为戒将坐视百
姓之死而不救矣给散无法枉费官廪赈救不及贫弱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0b 页
出粜反利兼并此乃监司使者之事朝廷亦难遥为处
画也今所言伏乞更不施行从之乙酉苏轼言贾易欲
求臣罪只如浙西水灾臣累次论奏蒙采纳施行而易
扇摇安鼎杨畏以为回邪之人眩惑朝廷乞加考验治
其尤者若非范祖禹郑雍姚勔因公论奏则行下其言
浙中官吏承望风旨不敢实奏灾伤则亿万性命流亡
盗贼意外之患何所不至 贾易言苏辙厚貌深情险
于山川诐言殄行甚于蛇豕者因与兄轼诽谤先帝放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1a 页
斥于外其兄轼既立异以背先帝尚蒙恩宥全其首领
先帝厌代轼则作诗自庆曰竹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
鸟亦忻然后于策题又形讥毁言者固尝论之及作吕
大防制尤加悖慢其辞曰民亦劳止庶臻康靖之期识
者闻之为轼股慄先朝行免役则以差役为良法及陛
下复行差法则以免役为便民其在杭州务以暴横立
威故决配税户颜章兄弟累年灾伤不过一二分轼则
张大其言以甚于熙宁七八年之患又尝建言以兴修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1b 页
水利者皆为虚妄无实而自为奏请浚治西湖虐使捍
江厢卒筑为长堤于湖中以事游观于公私并无利害
易以戊子朔奏疏又有别疏宰臣执政进呈具言易疏
前后异同之语并签贴元疏进入退复具奏曰臣窃知
易乃王安礼所善安礼以十科荐之今群失职之人皆
在江淮易实江淮之士来自东南今日之疏不惟摇动
朝廷政事亦阴以申群怨之愤乃诏与易外任后三日
以本官知寿州 壬辰苏轼知颖州先是御史中丞赵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2a 页
君锡言先帝上仙轼作诗喜幸乞正典刑贾易相继言
之于是苏轼言近因弟辙与臣言贾易等论浙西灾伤
乞考验虚实因问弟辙云汝既备位执政因何行此文
字辙云此事众人心知其非然台官文字自来不敢不
行又王遹亦来见臣云有少事谒中丞臣知遹与君锡
亲因令传语君锡大略云台諌给事中互论灾伤公为
中丞坐视一方生灵陷于沟壑无一言乎不谓触忤君
锡遂至于此八月乙未赵君锡为吏部侍郎贾易初论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2b 页
苏轼题诗怨谤君锡亦相继论轼太皇太后不悦谕三
省曰君锡全无执守韩忠彦问赵君锡贾易罢岂非为
言苏轼否曰是也先帝三月上仙轼五月题诗云轼别
有意似此使人何可当也 郑雍为御史中丞右正言
姚勔为左正言监察御史虞策为右正言 甲寅宰臣
吕大防言近讲筵官奏乞修迩英记注如仁宗朝故事
已有旨施行今史院有迩英延义二阁记注十馀卷具
载仁宗与讲读官议论欲写一本进入以备圣览上可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3a 页
之诏别写一本送资善堂王岩叟言秋气已凉陛下间
燕之中足以留意经史舜鸡鸣而起大禹惜寸阴愿以
舜禹为法上曰朕在禁中常观书不废也 上问岩叟
从谁学对曰从河东宁智先生学后随仕四方无常师
上问因甚识韩琦对曰因随侍閒居北门始识之遂荐
辟学官又辟幕府又随之居相三年至其葬乃去琦尝
教臣以事君之道前不希宠后不畏死左右无所避中
间惟有诚意而已臣佩以终身上称叹久之又尝因对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3b 页
论取士对曰天下非无材取之不远采之不博耳所迁
所擢止于己用者数人而已故朝廷有乏材之患搢绅
有沉滞之叹且如天下郡守县令最可以见治状每岁
使本道监司举一二性行端良治状优异者朝廷召而
用之则人思自奋矣上曰甚好上问治道何先对曰在
上下之情交通而无壅蔽之患上下之情所以通由举
仁者而用之仁者之心上不忍欺其君下不忍欺其民
故君有恩意推而达于下民有疾苦告而达其上不以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4a 页
一身自便为心上曰安知仁人而举之对曰巧言令色
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上颔之 九月癸巳御集英殿
试制科举人 冬十月丙寅迩英读宝训至节费王岩
叟曰大凡节用须每事以节省为意则积日累月国用
自然有馀上曰然 庚午幸国子监诣至圣文宣王殿
行释奠礼一献再拜幸太学国子祭酒丰稷讲尚书无
逸终篇遂幸昭烈武成王庙肃揖礼毕还内先是范百
禄转对请视学故有是举或谓吕大防曰祖宗视学非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4b 页
有爵命之赏则有金帛之赐大防曰古者天子视学盖
常事也吾固欲天子时一幸金爵之赉后日何可继也
闻者乃服 癸酉郑雍杨畏对甚久论右仆射刘摰及
右丞苏辙也雍具摰党人姓名王岩叟刘安世韩川朱
光庭赵君锡梁焘孙升王觌曾肇贾易杨康国安鼎张
舜民田子谅叶伸赵挺之盛陶龚原刘概杨国宝杜纯
杜纮詹适孙谔朱京马传庆钱世雄孙路王子韶吴立
礼凡三十人姚勔八奏并言摰朋党不公虞策四奏言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5a 页
摰亲戚赵仁恕王巩犯法施行不当甲戌刘摰苏辙以
王巩坐罪摰与巩为姻家辙荐巩皆自劾乞正典刑诏
答不允王岩叟奏刘摰以人言避位今朝廷清明天下
安静一时戮力尽忠之臣摰居其最岂可因一二偏词
轻示遐弃安知其间无朋邪挟私而阴与群奸为地者
不报太皇太后独遣中使赐苏辙诏谕令早入省供职
 辛巳上谕吕大防曰论刘摰者已十八章乃邢恕过
京师摰与通简又延接章惇之子牢笼为它日计初邢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5b 页
恕赴贬所舟行过京师摰与恕故相善因以简别摰摰
答简其末云为国自爱以俟休复监东排岸官茹东济
数有求于摰弗得怨之亟取摰简录其本送郑雍杨畏
二人者方弹劾摰乃解释简语以休复为复子明辟之
复谓摰劝恕俟太皇太后它日复辟也又言摰尝馆章
惇之子于府第故太皇太后怒 癸未王岩叟言臣之
区区不为一刘摰苏辙为陛下惜腹心之人耳宣谕曰
枢密之言是也固亦不深罪摰为摰垂帘之初有功岩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6a 页
叟曰言事官未必皆忠直臣闻杨畏乃吕惠卿面上人
但欲去除陛下腹心之人便是与奸邪开道路耳十一
月乙酉朔刘摰为观文殿学士知郓州麻制以从摰所
乞为辞壬辰给事中朱光庭知亳州初刘摰罢相麻制
光庭封还言摰有功大臣不当无名而去言者若指臣
为朋党愿被斥逐不辞于是光庭与摰相继俱罢 诏
新历以元佑观天历为名 辛丑守中书侍郎傅尧俞
卒太皇太后谓执政曰尧俞清直人又曰金玉人也可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6b 页
惜不至宰相司马光尝谓邵雍曰清直勇三德人所难
兼吾于钦之畏焉雍曰钦之清而不耀直而不激勇而
能温尤为难矣时以雍之言为然 己酉董敦逸黄庆
基并为监察御史 十二月戊辰是夕开封府火 吕
大防言闻有客星在昴毕间王岩叟曰天道远不可知
变见果为何事但朝廷每事修省天道自当顺应太皇
太后曰天道安敢忽更在执政大臣同修政事
壬申元祐七年春二月乙丑诏编修枢密院条例官就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7a 页
编修经武要略 三月甲申朔侍读顾临读仁宗宝训
至钞法事吕大防奏曰自钞法之行一则人户无科买
之扰二则商旅无折阅之弊三则边储无不足之患四
则物货无般辇之劳五则运盐减脚乘之费实于官私
为利上甚善之王岩叟奏曰陛下宫中何以消日上曰
并无所好惟是观书岩叟曰大抵圣学要在专勤屏去
它事则可谓之专久而不倦则可谓之勤如此天下幸
甚 丁亥三省进呈程颐服阕欲除馆职判登闻鼓院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7b 页
太皇太后不许乃以为直秘阁判西京国子监初颐在
经筵归其问者甚众而苏轼在翰林亦多附之者遂有
洛党蜀党之论二党道不同互相非毁颐竟罢去及进
呈除目苏辙遽曰颐入朝恐不肯静太皇太后纳其言
故颐不复得召
 (讲义曰尝谓自古朋党多矣未有若元祐之党为难/辨也盖以小人而攻君子此其党易辨也以君子而)
 (攻小人此其党亦易辨也惟以君子而攻君子则辨/之也难且我朝寇丁之党为寇者皆君子为丁者皆)
 (小人吕范之党为范者皆君子为吕者皆小人其在/一时虽未易辨也详观而熟察之亦不难辨也而元)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8a 页
 (祐之所谓党者何人哉程曰洛党苏曰蜀党而刘曰/朔党彼皆君子也而互相排轧此小人得以有辞于)
 (君子也程明道谓新法之行吾党有过愚谓绍圣之/祸吾党亦有过然熙宁君子之过小元祐君子之过)
 (大熙宁之争新法犹出于公/元祐之自为党皆出于私也)
范祖禹言臣掌国史伏睹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丰
功盛德固不可得而名言所可见者其事有五畏天爱
民奉宗庙好学听谏仁宗行此五者于天下所以为仁
也臣愿陛下深留圣思法象祖宗又言臣观仁宗每因
事示人好恶皇祐中杨安国讲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8b 页
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
卷而怀之仁宗曰蘧伯玉信君子矣然不若史鱼之直
由是天下知仁宗好直不好佞此圣人之大德也如此
之类臣愿陛下以仁宗为法上然之 先是六年十一
月辛亥客星出参宿度中犯厕太史言主有暴兵米贵
晋分兵灾壬子犯九游星十二月癸酉行入奎宿度中
太史言主边兵动今年正月随天运行入浊不见至是
月辛亥在奎宿度中稍伏 夏四月臣寮上言科场限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9a 页
字条制已得旨策过二分更不降等而赋论经义未蒙
指挥往时开封举人路授倡为长赋几千言得张方平
摈斥而其文遂正嘉祐初刘几辈善为怪僻句得欧阳
脩革去而其风复雅但系主司之风化耳今朝廷立法
不问其文之浇淳而校其字之多寡责其不及犹有劝
惩禁其多文殊无义理诏赋论过二分并不降等其经
义文理优长者准此 范祖禹言王存端立厚重素有
人望苏轼文章为天下第一但忌嫉者多赵彦若博学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99b 页
多文详练故事郑雍自居言职风望愈高今讲读官有
阙此四人者实允众论程颐本末别具论列孔武仲学
问该洽讲说明白吕希哲是司空公著之子公著尝言
此子不欺闇室其人经术履行识者皆谓可备劝讲吕
大临是大防之弟修身好学行如古人吴师仁自为布
衣以行谊称于士大夫又奏程颐经术行谊天下共知
司马光吕公著与颐相知二十馀年然后举之此二人
者非为欺罔以误圣听也颐草茅之人一旦入朝未习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0a 页
朝廷事体迂疏则固有之又谓颐欲以故旧倾大臣以
意气役台諌其言皆诬罔非实若复召颐劝讲必有补
圣明臣虽终老在外无所憾矣时祖禹屡请知梓州执
政拟从其请太皇太后曰皇帝未欲令去且为皇帝留
之执政谕旨祖禹乃不敢复请 五月董敦逸言程颐
怨躁轻狂惑众慢上丙戌诏程颐许辞免直秘阁差管
勾崇福宫颐表言请归田里诏不许既有崇福之命颐
但称疾不拜假满百日亟寻医讫不就职 丙午王岩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0b 页
叟为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以杨畏言岩叟天资至险彊
愎循情父子豫政货赂公行黄庆基言岩叟废法徇私
彊狠自用父荀龙子横交通货贿 弄威福而岩叟遂
称疾章再上故有是命 六月癸丑朔诏淮南东西两
浙路诸般逋负不问新旧有无官本并特与权住催理
一年从苏轼之言也 辛酉吕大防为右光禄大夫苏
颂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苏辙守门下侍郎韩忠
彦知枢密院事范百禄守中书侍郎翰林学士梁焘守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1a 页
尚书左丞御史中丞郑雍为尚书右丞权户部尚书刘
奉世签书枢密院事戊辰李之纯为御史中丞杨畏为
侍御史 诏太庙复用牙盘食 壬申御迩英阁侍读
顾临读宝训至王沿论引漳水灌溉王轸以为不可读
毕上问顾临曰沿轸所论孰长是何说可行临曰沿说
可行它日右仆射吕大防进曰臣侧闻顾临读宝训引
漳河灌溉事臣谓大抵河渠利害最为难明如本朝黄
河持议者有三说一曰回河二曰塞河三曰分水本朝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1b 页
有二股河分流水势粗免河患后因闭塞一股并入一
股合流遂至决溢分水之利从可知矣今为四堤二河
分减水势实为大利 九月先是诏议郊祀典礼顾临
范祖禹等八人议请合祭天地范纯礼范汝砺曾肇王
觌丰稷刘安世孔武仲陈轩欧阳棐韩治等二十二人
议南郊合祭天地不见于经太皇太后曰宜依仁宗先
帝故事皇帝即位以来未曾亲祀天地今且合祭宜有
名者大防等曰今蒙圣谕正如众议欲依此令学士院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2a 页
降诏 冬十月庚戌朔环州地再震 戊午来之邵为
监察御史 十一月癸巳冬至合祭天地于圜丘以太
祖配礼毕终日和燠翼日风寒相属时雪如期 十二
月辛亥范祖禹言仁宗在位最久德泽深厚结于天下
是以百姓思慕终古不忘陛下诚能上顺天意下顺民
心法仁宗则垂拱无为海内晏安成康之隆不难致也
臣承乏史官尝采集仁宗圣政得数百事欲乞撰录成
书上进少资睿览监观成宪皆举而行以副群生之所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2b 页
愿祖禹寻采集仁宗圣政三百七十事编录成书名曰
仁皇训典凡六卷上之
癸酉元祐八年春正月甲申英州别驾新州安置蔡确
卒 丁亥上御迩英阁讲礼记读宝训顾临读至汉武
帝籍提封为上林苑仁宗曰山泽之利尝与众共之河
用此也丁度对曰臣事陛下二十年每奉德音未始不
本于忧勤此盖祖宗家法尔读毕宰臣吕大防等进曰
祖宗家法甚多所立最善自古人主事母后朝见有时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3a 页
祖宗以来事母后皆朝夕见此事亲之法也前代大长
公主用臣妾之礼仁宗以侄事姑此事长之法也上曰
今宫中见行家人礼大防等曰前代宫闱多不肃本朝
宫禁严密此治内之法也前代外戚多预政事本朝母
后之族皆不预事此待外戚之法也前代宫室多尚华
侈本朝宫殿止用赤白此尚俭之法也前代人君虽在
宫禁出舆入辇祖宗皆步自内庭出御后殿此勤身之
法也前代人主在禁中冠服苟简祖宗以来燕居必以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3b 页
礼此尚礼之法也前代多深于用刑唯本朝臣下有罪
止于罢黜此宽仁之法也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
者陛下不须远法前代但尽行家法足以为天下上甚
然之 二月崇政殿说书吕希哲为右司諌希哲固辞
之苏轼戏谓希哲曰法筵龙象当观第一义希哲笑而
不应退谓范祖禹曰若辞不获命必以杨畏为首时畏
方在言路以险诈自任故希哲云尔 三月壬午诏苏
颂累乞解机政可依所请以大学士留京师己丑黄庆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4a 页
基言前日陛下罢黜刘摰王岩叟朱光庭孙升韩川辈
而洛党稍衰然洛党虽衰川党复盛矣 庚寅范祖禹
言臣前上仁皇训典愿陛下法则仁宗臣常以畏天者
莫如仁宗故愿陛下先诚于事天中春以来暴风雨雪
寒气过甚惟陛下戒之重之侧身修德以销大异 辛
卯范百禄充资政殿学士知河中府 诏来年御试将
诗赋举人复试三题经义举人且令试策此后全试三
题 夏四月丁巳诏令后南郊合祭天地依元祐七年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4b 页
例施行 五月癸未苏轼同吕希哲吴安诗丰稷赵彦
若范祖禹顾临上言臣等备员讲读伏见唐宰相陆贽
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辨
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
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陛下能自得师莫
若近取诸贽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必
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 辛卯董敦逸黄庆
基皆罢坐言尚书苏辙苏轼不当也壬辰三省同进呈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5a 页
于是大防辙等奏曰先帝圣意本欲富国彊兵以鞭挞
四夷而一时群臣将顺太过故事或失当及太皇太后
与皇帝临御因民所欲随事救改盖事理当然耳真宗
即位弛逋欠以厚民财仁宗即位罢修宫观以息民力
凡此皆因时施宜以补助先朝阙政亦未闻当时士大
夫有以为毁谤先朝者也近自元祐以来言事官有所
弹击多以毁谤先帝为词非唯中伤士人兼欲摇动朝
廷意极不善若不禁止久远不便于是得旨敦逸庆基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5b 页
并与知军差遣 六月戊午左丞梁焘充资政殿学士
同醴泉观使焘初以议边事不合即属疾求罢上皆遣
内侍封还仍问所以必去之理并访人材焘曰人材可
大任者圣主当自知之但须识别邪正公天下之善恶
则天下受福陛下必欲知可大用之人无过且图仍旧
人有人望者寻出知颖昌临行宣谕曰己用卿言复相
范纯仁矣 己未杨畏言纯仁方罢帅降官遽命以为
相赏罚未明何以诏示天下来之邵又言纯仁师事程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6a 页
颐闇狠不才皆不听或曰畏与苏辙皆蜀人前击刘摰
后击苏颂皆阴为辙道地太皇太后觉畏私意故复自
外召范纯仁畏寻又言辙不可大用云
 (吕中曰群而不党君子之道也而主子瞻者攻正叔/主正叔者攻子瞻非君子之党乎和而不同者君子)
 (之道也而差役法行同己者喜之异己者斥之非君/子之同乎矜而不争者君子之道也而回河之议苏)
 (轼与大防争贬确之事范纯仁又与刘安世争非君/子之争乎易事而难说君子之道也司马光悦于蔡)
 (京苏公悦于杨畏非君子之说乎凡是数者皆以君/子无以自别于小人故始为小人所悦终为小人所)
 (陷其极至于为小人所污不能自辨矣人皆谓元祐/之失在于分别之太过惟朱文公谓元祐之失正在)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6b 页
 (于决择之未精此未亲政之时小人/之势已足以胜君子况于己亲政乎)
秋七月丙子朔范纯仁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太
皇太后宣谕曰公父仲淹在章献明肃垂帘时唯劝章
献明肃尽母道及仁宗亲政唯劝仁宗尽子道可谓忠
臣公必能继绍前人纯仁顿首谢 八月丙午朔辛酉
太皇太后有疾丁卯吕大防范纯仁苏辙郑雍韩忠彦
刘奉世入崇庆殿后阁问太皇太后圣体太皇太后谕
大防等曰今疾势有加与相公等必不相见且善辅佐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7a 页
官家为朝廷社稷初大防等欲退太皇太后独留纯仁
意欲有所属也上令大防以下皆往大防曰近闻圣体
向安乞稍宽圣虑服药太皇太后曰不然政欲对官家
说破老身没后必多有调戏官家者宜勿听之公等亦
宜早求退令官家别用一番人乃呼左右问曾赐出社
饭否因谓大防曰公等各去吃一匙社饭明年社饭时
思量老身也九月戊寅太皇太后崩 范祖禹言太皇
太后登遐陛下今将总览庶政延见群臣此乃宋室隆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7b 页
替之本社稷安危之基天下治乱之端生民休戚之始
君子小人消长进退之际天命人心去就离合之时也
可不谨哉今陛下所宜先者莫如报太皇太后之德也
陛下如欲报太皇太后之德莫若循其法度而谨守之
太皇太后严正至静不可干犯故能斥逐奸邪以清朝
廷裁抑侥倖以肃宫禁故虽德泽深厚结于百姓而小
人怨者亦不为少矣今必有小人进言曰太皇太后不
当改先帝之政逐先帝之臣此乃离间之言不可不察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8a 页
也初太皇太后同听政中外臣民上书者以万计皆言
政令有不便者太皇太后因天下人心欲改故与陛下
同改之非以己之私意而改也既改其法则非法之人
及主其法者有罪当逐陛下与太皇太后亦以众言而
逐之其所逐者皆上负先帝下负万民天下之所雠疾
众庶所欲同去者也惟陛下辨察是非斥远佞人深拒
邪说有敢以奸言惑圣听者宜明正其罪付之典刑陛
下初揽政事乃小人乘间伺隙之时也故不可不预防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8b 页
之此等既上误先帝今又复误陛下天下之事岂堪小
人再破坏耶初苏轼与祖禹约皆上章论列轼章已成
见祖禹章观毕曰轼愿附名止于臣字下加等字后数
日祖禹又言先太皇太后以大公至正为公罢王安石
吕惠卿等所造新法而行祖宗旧政故社稷危而复安
人心离而复合乃至契丹主亦与其宰相议曰南朝尊
行仁宗皇帝政事可敕燕京留守使边吏约束无生事
陛下观戎狄之情如此则中国人心可知也今陛下亲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9a 页
万机小人必欲有所动摇而怀利者亦皆观望臣愿陛
下上念祖宗之艰难先太皇太后之勤劳痛心疾首以
听用小人为刻骨之戒守元祐之政当坚如金石重如
山岳使中外一心归于至正则天下幸甚 冬十月吕
陶言自太皇太后垂帘以来屏黜凶邪裁抑侥倖小人
之心不无怨憾万一或有奸邪不正之言上惑圣听谓
太皇太后斥逐旧臣更改政事今日陛下既亲万机则
某人宜复用某事宜复行此乃治乱之端安危之机君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09b 页
子小人消长之兆在陛下察与不察辨与不辨也 吕
希纯言君子小人用心不同邪正之论不可不察有昔
时自以过恶招致公论坐法沉废者朝思夜度唯望乘
国家变故朝廷未宁之时进为险语以动上心其说大
约不过有三一者必谓神宗所立法度陛下所宜修复
二者必谓陛下宜独揽权纲不宜委信臣下三者必谓
向来迁责者当复收用三者之言行将至矣 十一月
枢密院出刘瑗以下十人姓名并换入内供奉官三省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0a 页
但将有过犯冯景黄某二人见持服刘瑗李㲄二人不
行外抽取六人苏辙奏曰陛下方亲政中外贤士大夫
未曾进用一人而推恩先及于近习外议深以为非后
数日枢密院复出内批以刘惟简随龙除内侍省押班
梁从政内侍省都知靖方带御器械中书舍人吕希纯
封还词头上曰只为禁中阙人兼有近例辙曰此事非
谓无例盖谓亲政之初先擢内臣故众心惊疑上释然
曰除命且留俟祔庙取旨可也既退大防等知上从善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0b 页
如流莫不相庆 范祖禹言近闻陛下召内臣十人而
李宪之子亦在其中又召数人而王中正之子亦在数
中外民庶皆言执政大臣不能固执置陛下于有过之
地不报遂请对劄子言熙宁之初王安石吕惠卿等造
立新法先言天不足畏众不足从祖宗不足法幸赖先
帝圣明觉悟再罢安石两逐惠卿终元丰之世不复召
用而所引小人布满中外日夜伺候今日事变妄意陛
下以修改法度为是如使小人得至朝廷必进奸言上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1a 页
以惑误陛下次以倾害善人下以胁持群臣岂惟正人
不敢立朝臣恐宋室自此陵迟不复振矣又言先帝天
资英睿圣学高明可谓不世出之主也而内外为小人
所误外兴师旅内兴百役凡不便民之事皆群小所为
而先帝受天下之谤臣尝痛之故不愿陛下复近小人
盖以此也陛下诚能听臣之言悉追罢召用内臣指挥
则中外之人称诵圣德万口一辞祖禹既读劄子又面
奏章惇等不可用又奏召用中官不谓陛下有此政事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1b 页
上曰卿所论朕已晓祖禹曰臣乞携此章付执政且诘
责之上曰且留此朕欲再看 先是吕大防欲用杨畏
为諌议大夫纯仁曰上新听政諌官当求正人畏倾邪
不可用大防素称畏敢言且先密约畏助己竟擢迁畏
为礼部侍郎 畏寻上疏言神宗更法立制以垂万世
乞赐讲求以成继述之道上即召畏登对询畏以先朝
故臣孰可召用者畏即疏章惇安焘吕惠卿邓温伯李
清臣等行义多加题品且密奏书万言具言神宗所以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2a 页
建立法度之意乞召章惇为宰相上皆嘉纳焉
甲戌绍圣元年正月戊子邓温伯权知贡举范祖禹王
觌虞策同权知贡举 二月丁未守户部尚书李清臣
守中书侍郎守兵部尚书邓温伯守尚书左丞清臣首
倡绍述温伯和之二人久在外不得志遂以元丰事激
怒上意清臣尤力 伴送北使张元方还言相滑等州
饥民众多仓廪空虚苏辙见范纯仁郑雍议曰此事岂
可不令上知二人皆不欲辙曰昔真宗初即位李沆作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2b 页
相每以四方水旱盗贼闻奏王旦谓沆曰不宜以细事
挠上听沆曰人主年少当令常闻四方艰难不尔侈心
一生无如之何吾老不及见此参政异日忧也纯仁曰
善及对纯仁具奏上曰为之奈何辙曰滑州已支山陵
馀粮万石与之又京城赈济应用备粮然省仓军粮才
有二年五个月备上曰何其寡备至此辙曰此非一日
之故熙宁初臣在条例司窃见是时有九年以下粮上
曰须九年乃可辙曰九年未易遽置但陛下尝以为意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3a 页
重节浮费令三年间有三五年备亦渐可也 三月壬
申朔日蚀云雾不辨 癸酉上批新知陈州蔡卞为中
书舍人 乙亥吕大防为观文殿大学士知颖昌府后
二日改知永兴军大防当国日久群怨交归焉及宣仁
始祔庙神宗所简拔之人章惇安焘吕惠卿等以次进
用大防亦自求去位上亟从之 乙酉上御集英殿试
进士策曰朕之临御几十载矣复词赋之选而士不加
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可雇可募之说杂而役法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3b 页
病或东或北之论异而河患滋赐土以柔远也而𦍑夷
之侵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此其故何
也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必焉李清
臣之词也丁酉上御集英殿赐进士毕渐以下总六百
人时初考官取荅策者多主元祐杨畏覆考专取主熙
宁元丰者故渐为之首 苏辙依前官知汝州先是辙
言御试策题历诋近岁行事有欲复熙宁元丰故事之
意臣愿陛下勿轻事改易若轻改九年已行之事擢任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4a 页
曩岁不用之人人怀私忿而以先帝为词则大事去矣
不报辙又言圣意诚谓先帝旧政有不合改更自当宣
谕臣等令商量措置今日宰臣以下未尝略闻此言而
忽因策问进士宣露密旨譬如家人父兄欲有所为子
弟有不预知而与行路谋之可乎上固不悦李清臣邓
温伯又先媒蘖之诏以辙为端明殿学士知汝州 夏
四月甲辰蔡卞同修国史翟恩为左司諌上官均为左
正言张商英为右正言商英前自开封府推官出为河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4b 页
北西路提刑改江西运副又徙淮南踰五年不复召于
是始擢諌官故商英攻元祐大臣不遗馀力商英尝奏
疏论神考发明道德之意以作成人才同一风俗大志
未集神灵在天宣仁保佑陛下托心腹于辅弼寓视听
于台諌而势利之下是非蜂起浮言竞作鄙谚交兴川
洛异党秦汶分朋拨而后动谓之天平子大而无见谓
之盲大虫交通相纽谓之八关阴私架造谓之五鬼谁
何门户谓之约闹抱持具足谓之小鬼舍所亲而去谓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5a 页
之过房失所合而还谓之归宗伺察报探谓之灭门瞪
走马瞪势尽相图谓之徒中反告臣愚欲乞陛下以臣
此章降手诏戒厉揭之朝堂风示四方 乙巳三省言
役法尚未就绪上曰止用元丰法而减去宽剩钱百姓
何有不便邪范纯仁曰四方各不同须因民立法乃可
久也上曰令户部议之 庚戌曾布为翰林学士布自
高阳徙江宁诏许入觐言先帝政事当复施行且乞改
元以顺天意 壬子虞策言吕惠卿等指陈苏轼所作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5b 页
诰词语涉讥讪来之邵言轼凡作文字讥斥先朝当原
其所犯明正典刑制依前左朝奉郎知英州 癸丑御
札改元祐九年为绍圣元年 范祖禹为龙图阁直学
士知陜州先是祖禹屡请补外上曰不须入文字执政
官有缺盖上欲以祖禹代苏辙也既而沮之者甚众祖
禹故求出乃有是命 诏王安石配享神宗 壬戌章
惇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制词略曰方政令出于
帘帏操柄归于廊庙善政良法多所纷更正色危言不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6a 页
惮强禦 范纯仁充观文殿大学士知颖昌府 曾布
修神宗正史 朱勃言应选人历任通及三考以上方
许奏举改官从之 丁卯中书省言推行差役民间苦
于差扰诏府界诸路役色依元丰八年见行条约施行
 邓温伯言旧名润甫昨避高陈王讳今请复旧名从
之 闰四月辛未朔监察御史郭知章为殿中侍御史
 壬申陆师闵等二十三人为诸路提举常平等事
井亮采请罢十科举士法从之翟思言先帝正史将以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6b 页
传示万世访闻秉笔之臣多刋落事迹变乱美实以外
应奸人诬诋之说今既改命史官须别起文请降旨取
日历时政记与今实录参对从之 甲申安焘为门下
侍郎 乙酉吕惠卿知苏州 虞策请复置天下义仓
每苗税一石出米五升自来年为始专充赈济 诏苏
轼合叙复日未得与叙复 秦观监处州茶盐酒税
乙未章惇入见遂就职丙申诏惇提举修神宗皇帝实
录国史 黄履为御史中丞 五月甲辰诏进士罢试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7a 页
诗赋专治经术三省勘会今来既纯用经术取士其应
用文词如诏诰章表箴铭赋颂赦敕檄书露布戒谕之
类在先朝亦尝留意未及诏科诏别立宏词一科每科
场后许进士登科人经礼部投状乞试 甲寅郭知章
言先皇帝辟地进壤扼西戎之咽喉元祐初用事之臣
委西塞而弃之外示以弱寔生戎心乞检阅议臣名氏
显行黜责惇等因开列初议弃地者自司马光文彦博
而下凡十一人 己未杨畏为吏部侍郎初吕大防既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7b 页
超迁畏畏知章惇必复用有张扩者惇妻之侄也畏见
扩致意云畏度事势轻重因吕大防苏辙以逐刘摰梁
焘辈又欲并逐大防及辙而二人觉之遽罢畏言职畏
迹在元祐心在熙宁元丰首为公辟路者及惇赴召百
官郊迎畏独请间语多斥大防有直省官闻之叹曰杨
侍郎前日謟事吕相公亦如今日见章相公也惇信其
言故又迁畏吏部 六月吕大防降授右正议大夫知
随州刘摰特落观文殿学士降授左朝议大夫知黄州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8a 页
苏辙特降授左朝议大夫知袁州苏轼责授宁远军节
度副使惠州安置 甲申礼部言太学博士詹文奏乞
除去字说之禁从之 梁焘落资政殿学士降授左中
散大夫知鄂州刘安世落宝文阁待制知南安军吴安
诗落直集贤院监光州盐酒税韩川落龙图阁待制知
防州孙升特落集贤院学士知房州
 (陈瓘尊帝馀言云臣愿陛下诏张商英而问之曰宣/仁圣烈皇后果有不忠之意乎十有九章上于宣仁)
 (者谁言之也致往之义当如之何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大抵周秩五章张商英六章黄履三章翟思刘拯)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8b 页
 (上官均来之邵井亮采各/一章八人共十九章也)
丙戌诏蔡确特追复观文殿学士赠特进 辛卯周秩
言事失当罢监察御史差权知广德军是日三省以周
秩所上二章进呈读至秩言向者有御批欲增隆皇太
妃仪物又如治平中议濮庙事令吕大防如何住得所
以求去上曰大防何尝有言今周秩越次及之是迎合
也又进读至邪说甚行使天子不得尊其母上曰此言
激怒也如秩趣操甚狂若置之言职朝廷无有安静之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9a 页
理其罢绌之 秋七月张商英言吕希纯于元祐中尝
缴驳词头不当及附会吕大防苏辙事乃夺希纯宝文
阁待制知亳州如故 丁巳三省言范纯仁韩维朋附
司马光长纵群凶毁讪先帝变乱法度内范纯仁仍首
建弃地之议诏纯仁特降一官初章惇请责纯仁上曰
纯仁持议公平非党也但不肯为朕留耳惇曰不肯留
即党也上勉从惇请 三省言前后臣僚上言论列元
祐以来司马光等罪恶未正典刑及吕大防等罪大罚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19b 页
轻诏司马光吕公著各追所赠官并谥告及追所赐神
道碑额仍下陜西郑州各于逐官坟所拆去官修碑楼
及倒碑磨毁奉敕所撰碑文讫奏王岩叟所赠官亦行
追夺知随州吕大防行秘书监分司南京郢州居住知
黄州刘摰试光禄卿分司南京蕲州居住知袁州苏辙
试少府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梁焘鄂州居住刘安世
南安军居住戊午诏司马光等各以等第行遣责降讫
其馀一切不问议者亦勿复言所有见行取会实录修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0a 页
撰官以下及废弃渠阳寨人自别依敕处分 来之邵
刘拯等乞复免行钱法 九月甲辰黄庆基董敦逸并
为监察御史 庚戌三省同进呈考试制科张咸吴俦
陈𤾉三人中第五等推恩上曰先朝尝罢此科何时复
置知章等对曰元祐二年复置上曰进士策文理有过
于此者因诏罢制科 吕惠卿知大名府三省枢密院
同呈除目韩忠彦曾布因言章惇秉政以来所引皆阘
茸小人陛下以天下公论召汝砺而沮格不行吕升卿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0b 页
于罪谪中致仕而惇不禀旨召令再仕王钦臣谢表语
侵御史而惇欲削职降官周秩讥切朝廷而惇多方欲
曲庇其罪陛下不欲与惠卿复职而终须复不欲除林
希经筵而终须除以是上下畏之独臣与忠彦曾稍开
陈他人有敢言其非者否上曰此固当开陈也 冬十
月庚寅常安民为监察御史安民先召对言元祐中进
言者以熙宁元丰之政为非而当时为是今日进言者
以元祐之政为非而熙宁元丰为是皆为偏论愿陛下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1a 页
公听并观是者行之非者改之无问新旧惟归于当上
深然之谓执政曰安民议论公正无所阿附 国子司
业龚原奏王安石在先朝时尝进所撰字说二十二卷
具书发明至理欲乞差人就安石家缮写定本降付国
子监雕印以便学者传习诏可 降吕希纯知忻州
张商英之自右正言迁左司諌也具奏曰愿陛下无忘
大臣擅权时愿章惇无忘在汝州时愿安焘无忘在许
昌时愿李清臣曾布无忘在河阳时曾布因指陈商英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1b 页
言愿陛下无忘皆臣所不晓上曰商英言事多如此过
当耳 十一月蔡确特追复观文殿大学士 己丑常
安民言北都为河朔重镇既除吕惠卿为留守而惠卿
辞疾臣愿陛下振发主断趣令起发因面奏惠卿赋性
深险王安石拔引为执政及得志遂攻安石使移此心
以事君其薄可知惠卿若见陛下必言先帝而泣以感
动陛下希望留朝廷及惠卿过阙请对既见上果言先
朝事而泣上正色不荅计卒不得施而去时论快之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2a 页
甲午三省同进呈台諌官前后章疏言实录院所修先
帝实录类多附会奸言诋斥熙宁以来政事乞赐重行
窜黜上曰史官敢如此诞慢不恭须各与安置诏范祖
禹责授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赵彦若责授安远
军节度副使澧州安置黄庭坚责授涪州别驾黔州安

乙亥绍圣二年春正月丙午杨畏为宝文阁待制知成
德军畏既叛吕大防附章惇及李清臣安焘与惇异议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2b 页
复阴附安李而惇亦徐觉其险诈乃命畏出守 黄履
言朝廷以赵彦若等修纂先帝实录厚加诬毁皆已窜
逐惟监修官吕大防独得幸免诏吕大防特追夺两官
赵彦若范祖禹陆佃曾肇林希并追夺一官黄庭坚特
追一官 诏国子监大学武律学并依元丰七年终以
前见行条制 二月丁卯朔日有食之云阴不辨 三
月丁酉林希权礼部尚书常安民言希章惇之党为惇
谋客由是惇与其党日毁短安民于上前谓安民力主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3a 页
元祐意欲为范祖禹等营解 邢恕为宝文阁待制知
青州夏四月恕入对涕泣曰臣不谓今日复得见陛下
以至泪溅御袍上不乐遂令赴青州先是恕请觐韩忠
彦曰所言必有以惑圣听上曰恕自谓有定策功曾布
曰恕尝谓元祐执政言恕双手分付与个太平天下却
逐恕在外闻者皆笑之上亦笑布又曰此人学识以至
尽心公家诚不可得但多犯分如欲调一确与司马光
令新旧人恊心同力此岂可得上亦笑之 八月甲申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3b 页
诏应吕大防等永不得引用期数及赦恩叙复 九月
范纯仁在陈州斋戒上奏曰窃见吕大防等窜谪江湖
已更年祀未蒙恩旨久困拘囚仰惟陛下每颁赦令斩
绞重囚髡黥徒𨽻咸蒙赦宥股肱近臣簪履旧物肯忘
轸恻常俾流离在汉有党锢之冤于唐有牛李之党后
皆沦胥善类贻患朝廷数十年间未能消弭癸卯上批
范纯仁立异邀名沮抑朝廷已行之命可落观文殿大
学士知随州上始亦有意从纯仁所奏章惇力主前议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4a 页
且谓纯仁同罪未录遂并责之 辛亥大享于明堂
壬戌诏监察御史常安民立心凶险处性颇邪荐致人
言奸状甚著畀之要路诚非所宜可罢监察御史送吏
部与降监当差遣初安民言蔡京奸足以惑众辨足以
饰非巧足以移夺人主之视听力足以颠倒天下之是
非内结中官外连台諌今在朝之臣京党过半陛下若
不早觉悟逐去之他日援引群奸布满中外变移是非
阴夺人主之权羽翼已成就欲去之嗟无及矣又为上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4b 页
言今大臣为绍述之说者其实皆借此名以报复私怨
一时朋附之流从而和之遂至已甚张商英在元祐时
上吕公著诗求进其言谀佞无耻士大夫皆传笑之及
近为諌官则上疏论司马光吕公著乞斲棺鞭尸陛下
察此辈之言果出于公论乎朝廷凡事不用元祐例至
王圭家荫孙五人皆圭身后所生乃引元祐例许奏荐
近日讲复官制职事官不带职寄禄官不带左右至于
权尚书侍郎独以林希李琮之故不复改易如此等事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5a 页
谓之公心可乎故凡劝陛下绍述先帝者皆欲托先帝
以行奸谋谓他事难以惑陛下若闻先帝则易为感动
故欲快恩雠陷良善者须假此以移陛下之意不可不
察宣仁圣烈皇后甚得人心前日陛下驾幸秦楚国夫
人第浇奠及辍朝并命敕葬诸费从官给人人无不欢
呼今权臣恣横朋党满朝言官未尝一言及之惟知论
元祐旧事力攻已去臣僚臣荷陛下奖拔不敢负恩摧
枯拉朽之事臣实耻为之举朝嫉臣诬陷非一臣赋性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5b 页
愚直恐终不能胜朋党之论愿乞外任以避之上开慰
而已上初命与安民知军惇乃进拟送吏部降监当明
年董敦逸论瑶华事上怒欲贬之谓执政曰依常安民
例与知军惇救之乃知上亦初不曾知安民降监当也
 冬十月右丞郑雍为资政殿学士知陈州章惇之贬
斥元祐旧臣皆以白帖子行遣上疑惇惇甚恐雍私语
惇曰用白帖子有王安石故事惇大喜取其案牍白上
惇遂安议者谓雍欲以此结惇也然雍竟罢绌 甲戌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6a 页
守吏部尚书许将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蔡卞守尚书
右丞丙子户部尚书蔡京为翰林学士 十一月乙未
门下侍郎安焘为观文殿学士知河南府焘旧与章惇
相好及同省执政惇惮且恶之所以排陷焘者无不至
 戊戌监察御史陈次升为殿中侍御史 苏州自夏
迄秋地震 十二月乙丑诏御史台六察案复置监察
御史三员分领
丙子绍圣三年春正月庚子韩忠彦除观文殿学士知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6b 页
真定府 知成德军杨畏知河中府孙谔言畏在元丰
之间其议论皆与朝廷合及元祐之末大防辙等用事
则尽变其趋而从之绍圣之初陛下躬亲总揽则又欲
变其趋而偷合苟容天下谓之三变诏落宝文阁待制
其后以盛陶言移知虢州 戊午诏宜罢合祭自今间
因大礼之岁以夏至之日躬祭地祇于北郊 二月诏
罢富弼配享神宗庙庭 三月辛卯朔内尚书省火壬
辰诏罢春宴不御垂拱殿三日 剑南东川地震 丁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7a 页
未蔡韬守监察御史 夏五月丙申孙谔言免役者一
代之大法伏愿陛下博采群言无以元丰元祐为间要
以便元元至于无不均不平之患而止则先帝之烈昭
然如日月之光明岂不盛欤蔡京言孙谔言役法以为
元丰多元祐省元丰重元祐轻则是谔以为元丰之法
不若元祐明矣是欲伸元祐之奸惑天下之听臣愚不
知谔果何心也诏孙谔罢左正言差知广德军 给事
中蹇序辰言先帝在位十有九年其应世之迹未易周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7b 页
览请选儒臣著为神宗宝训一书授之读官以备劝讲
之阙诏俟正史成书令史官编修 秋七月诏知渭州
吕大忠知秦州大忠自泾原入对上语大忠曰曾得大
防信否有书再三说与且将息忍耐大防朴为人所卖
候二三年可复相见大忠拜谢以告章惇惇既闻上语
即萌异意元祐党人由是再行贬黜 乙卯国子司业
龚原言将来科场只令依旧专治一经从之 八月范
祖禹特责授昭州别驾贺州安置刘安世特责授新州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8a 页
别驾英州安置坐四年十二月同上疏论禁中觅乳母
事也 九月曾布因言蔡卞最阴巧而章惇轻率以相
媚说故多为其所误凡惇所主张人物多出于下至议
论之际惇毅然如自己出而卞噤不启口外议皆云蔡
卞心章惇口如此实于圣政有害政府虚位甚多愿早
择人以助正论 壬子上批皇后孟氏纵欲失德密造
奇邪躬禀皇太后皇太妃圣旨恭奉玉音可废居道宫
其后上颇有悔悟意尝曰章惇坏我名节故元符末皇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8b 页
太后复后位号者推上遗志而行之也 冬十月正字
邓洵武为神宗皇帝正史编修官 壬申西南方有雷
声次大雨雹 十二月女真本名朱里真番语舌音讹
为女真自大中祥符三年以后绝不与中国通有堪布
者生女真之长帅其孙曰英格称强诸部英格有子曰
阿固达有大志契丹寿昌二年即绍圣三年也大国舅
帐萧哈里四郎君啸聚为盗有众数千奔女真结英格
为乱因命英格图之英格斩哈里遣阿固达献首级馀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9a 页
悉留不遣契丹不得已反进英格父子等官自是其徒
阴怀异志契丹知其为东方患者必此人也
丁丑绍圣四年春正月己酉翰林学士林希权知贡举
给事中徐铎起居郎沈铢同知贡举 庚戌中书侍郎
李清臣知河南府 二月三省言司马光吕公著唱为
奸谋同恶相济亦宜少示惩沮吕公著可特追贬建武
军节度副使司马光可特追贬清海军节度副使王岩
叟可特追贬雷州别驾并追夺遗表致仕子孙亲属所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29b 页
得荫补陈乞恩例 丙寅给事中叶祖洽言近诏中书
省书过文字并不回避臣次睹中书省置中书舍人以
行为职其不可行则缴之门下省置给事中以读为事
其不可读则驳之盖以庙堂之上议论施设或有差误
人主有所不知则给舍得以其职上闻今使中书舍人
兼权给事中又令凡有书过文字并不回避不惟名实
淆乱而给事中职事遂废诏除特旨书读不回避外馀
令互书 庚辰诏罢春秋科 三省言司马光等造为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0a 页
奸谋訾毁先帝变更法度各加追贬谨按吕大防刘摰
苏辙梁焘等为臣不忠罪与光等无异虽尝惩责而罚
不称愆吕大防可责授舒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刘摰
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苏辙化州别驾雷州安置梁
焘雷州别驾化州安置范纯仁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
安置刘奉世分司南京郴州居住韩维特授左朝议大
夫致仕王觌分司南京通州居住韩川分司南京随州
居住孙升峡州居住吕陶衡州居住范纯礼蔡州居住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0b 页
赵君锡管勾亳州明道宫本处居住马默单州居住顾
临饶州居住范纯粹均州居住孔武仲池州居住王汾
依前官致仕王致臣信州居住张耒添差监黄州酒税
吕希哲和州居住希纯金州居住希绩依旧光州居住
姚勔濮州团练副使连州安置晁补之添差监处州盐
酒税贾易添差监海州酒税务程颐追毁出身放归田
里郴州编管秦观移送横州编管朱光庭追贬柳州别
驾孙觉追职并两官及遗表恩泽赵卨追职并两官及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1a 页
遗表恩例李之纯追职及遗表恩例杜纯追职李周追
贬团练副使甲申制文彦博特降授太子少保致仕依
前潞国公 闰二月上批张天说所进书立意狂妄诋
讪之言往往上及先帝下及朝廷送开封府取勘后开
封府言天说私有景福应太一集要及上书诋讪先朝
情不可恕特处死 丁亥制韩川特责授岷州团练副
使道州安置孙升果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 中书舍
人蹇序辰言知定州韩忠彦元祐之初遽忘大恩附会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1b 页
奸恶望早赐黜责 诏上清储祥宫御篆碑文苏轼所
撰已令毁弃宜差蔡京撰文并书 壬辰黄隐分司南
京睦州居住王觌改送袁州居住孔文仲追贬梅州别
驾鲜于侁追諌议大夫集贤殿修撰吴处厚追贬歙州
别驾郑雍特落职知郑州安焘降授资政 壬寅曾布
知枢密院事翰林林希为同知枢密院事惇疑布更引
希同知使察之希寻为布所诱亦背惇布与惇益不合
卒倾惇夺其位 左丞许将守中书侍郎右丞蔡卞守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2a 页
左丞黄履守尚书右丞 诏苏轼责授琼州别驾移送
昌化军安置范祖禹移送宾州安置刘安世移送高州
安置 三月癸亥御集英殿赐正奏名进士何昌言并
诸科进士等及第出身释褐共六百九十人曾布言第
二人方天若程文中言元祐大臣当一切诛杀而不诛
杀子弟当禁锢而不禁锢资产当籍没而不籍没古今
政事无此义理此奸人附会之言不足取天若乃蔡京
门客惇每言人臣不可欺罔如天若欺罔孰大于此上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2b 页
颔之 甲戌幸金明池风甚池浪如山新作龙舟舣于
冰心殿东不复可登水嬉等船皆罢 夏四月乙未校
书郎陈瓘通判沧州初太学博士林自用蔡卞之意倡
言于太学曰神考知王荆公不尽尚不及滕文公之知
孟子也士大夫皆骇其言于是瓘谒章惇求外任因具
以告惇惇大怒召自而骂之章蔡由是不咸瓘自为小
官时即特立敢言绍圣初章惇以宰相召道过山阳瓘
适相遇随众谒之惇素闻瓘名独请登舟共载而行访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3a 页
以当世之务瓘曰请以所乘舟为喻偏重其可行乎或
左或右其偏一也明此则可行矣惇默然未荅瓘复曰
上方虚心以待公公必有以副上意者敢问将欲施行
之序以何事为先何事为后谁为君子谁为小人惇曰
司马光奸邪所当先辨瓘曰相公误矣此犹欲平舟势
而移左以置右也果然将失天下之望矣惇厉色视瓘
曰光辅母后独宰政柄不务纂绍先烈肆意大改成绪
误国如此非奸邪而何瓘曰不察其心而疑其迹则不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3b 页
为无罪若遂以为奸邪而欲大改其已行则误国益甚
矣乃为之极论熙丰元祐之事辞辩渊源议论劲正惇
虽迕意亦颇惊异遂有兼取元祐之语留瓘共饭而别
 惇到阙召瓘为太学博士瓘闻其与蔡卞方合知必
害于正论遂以婚嫁为辞久而赴官于是三年不迁卞
方议毁资治通鉴板瓘闻之因策士题特引序文以明
神考有训于是林自骇异而谓瓘曰神考少年之文尔
瓘曰圣人之学得于天性岂有少长之异乎林自辞屈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4a 页
愧歉遽以告卞乃密令学中置板高阁不敢议毁矣
 (大事记曰国朝石介祖禹各有唐鉴不若通鉴集一/千七百年之事为备也赐名资治通鉴以其善可为)
 (法恶可为戒资其益于治道百代之龟鉴云耳然人/主之所不喜小人之所不便也崇宁奸臣请毁唐鉴)
 (苏黄文集又欲毁及此/书所幸有御制在也)
瓘又尝为别试主文林自复谓蔡卞曰闻陈瓘欲尽取
史学以黜通经之士意欲沮坏国是而动摇吾荆公之
学卞既积怒谋将因此害瓘唯候瓘所取士求疵立说
而行之瓘固预料其如此乃于前五名悉取谈经及纯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4b 页
用王氏之学者卞无以发然五名之下往往皆博洽稽
古之士也瓘尝曰当时若无矫谲则势必相激史学往
往遂废矣故随时所以救时不必取快目前也 己亥
舒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吕大防卒于虔州 四月辛
丑吕公著特追贬昌化军司户参军司马光特追贬朱
崖军司户参军诏王圭遗表恩例并行追夺所赐宅拘
收入官故承议郎高士英特追毁出身以来文字上宣
谕王圭当先帝不豫时持两端又言高士英者诣黄履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5a 页
问谁当立者曾布林希曰天命何可移易兼宣仁亦必
无此心上曰宣仁乃妇人之尧舜也外则王圭等内则
梁惟简辈妄为此纷纷尔上之嗣位邢恕与蔡确等自
谓有定策功既而确死贬所恕亦斥不用心恨之高士
京者尝与恕同官恕一日置酒从容问曰公知元祐间
独不与先公推恩否士京曰不知又问有兄弟无士京
曰有兄士充已死恕曰此乃传王圭语言之人也当是
时王圭为相欲立徐王遣公兄士充传道语言于禁中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5b 页
知否士京曰不知恕因诱士京以官爵曰公不可言不
知当为公作此事因令所亲信王棫为士京作奏上之
圭由是得罪其后士京恨所得官爵不称屡欲自陈虚
妄高氏诸族皆恶之绝不与通 五月丁巳降授太子
少保潞国公致仕文彦博卒 朝议大夫致仕韩维以
朋附司马光最为尽力责授崇信军节度副使致仕筠
州居住 六月癸未朔日有食之阴翳不见丙戌三省
枢密院同班致词贺上顾三省曰卿等更当修政事以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6a 页
进贤退不肖为意曾布曰君子小人有天下公议在诚
不难分别惇曰若尽要为君子谁为小人者布曰臣不
敢以小人自处若无君子之心何可居此地 秋七月
诏许吕大防归葬始大防卒于虔州上闻之曰大防何
以至虔州及其家请归葬即许之议者由是知痛贬元
祐党人皆非本意也 甲子内中遗火 己巳诏罢作
北郊俟先罢合祭于圜丘乃行 庚午太史奏火入舆
鬼主贼在君侧宜备之上遣中人召太史诘之对曰谗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6b 页
慝之人皆贼也唯亲近正人修德乃所以备之 八月
己酉彗星见氐间斜指天市垣光芒约三尺至九月戊
辰没上顾问见彗否皆以实对上曰当避朝肆赦以荅
天戒曾布言政事有未安刑罚有未当大臣还肯因天
变为陛下改更否正人端士天下之所欲进而大臣素
所不悦还肯因天变为陛下收用否谗邪不正之人置
在要路而大臣素所党与还肯因天变为陛下斥逐否
臣恐未有以称陛下修省之意也上闻之矍然见于色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7a 页
布又言陛下方下诏求直言比闻论者已有恐恐士大
夫因天变欲动摇政事如此则谁敢言者是月上以星
变屡戒大臣以修政事又下诏求言曾布因奏事白上
有识之士或有所陈望陛下省览然其间有奸言闻林
希言方天若上书更欲诛戮元祐之人既而闻林自果
有此论而御史邓棐遂以此应诏以扫除异意之人足
以应除旧布新之象棐乃卞党京所荐也林希因进曰
陛下寅畏如此未知大臣能奉行圣意否上遽曰不畏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7b 页
天变岂非章惇 冬十月辛巳朔御迩英阁侍读蔡京
言窃见王安石有日录一集其间皆先帝与安石反覆
论天下事及熙宁改更法度之意本末备具欲乞略行
修纂进读上曰宫中自有本朕已详阅数次矣 边报
言羌人以彗星肆赦罢兵以放散人马上曰羌人犹畏
天变况中国乎 壬寅邢恕为御史中丞章惇实启上
也恕尝谓惇有定策功而惇每疑元祐人复用谋诛绝
之知恕肯任此事故不以序迁改时惇与卞已不咸恕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8a 页
即上疏论朋党 十一月丁丑诏放归田里人程颐送
涪州编管坐与司马光同恶相济也先是上与辅臣语
及元祐政事曰程颐妄自尊大至欲于延和讲说令太
母同听在经筵多不逊可与编管颐素与邢恕善林希
意恕必救颐则因以倾恕恕语人曰便斩颐万段恕亦
不救闻者笑之
 (宋贤年谱云谢良佐曰是行乃颐族子公孙与邢恕/为之颐曰族子至愚不足责故人情厚不敢疑孟子)
 (既知天安/用尤臧氏)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8b 页
十二月鼎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刘摰卒先是蔡京安
惇共治文及甫并尚洙等所告事将大有所诛戮彗星
变上怒稍怠然京惇极力煅炼不少置已而焘先卒于
化州摰亦卒于新州众皆疑两人不得其死明年五月
狱乃罢 戊戌殿中侍御史陈次升为左司諌初章惇
蔡卞欲其排元祐臣寮次升首论敕榜反覆又言常立
周穜郑居中自此惇卞不说常令太府少卿林颜致忱
悃于次升次升对曰次升知守官而已不知其它 甲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9a 页
辰三省言熙宁年兴置市易务本以通有无利商贾平
物价抑兼并元祐一切罢去诏复置市易务
戊寅元符元年春正月癸酉邹馀为监察御史邢恕所
荐也 二月蔡京等根治同文馆狱卒不得其要领乃
更遣吕升卿董必使岭外谋尽杀元祐党人时刘摰梁
焘已前死朝廷犹未知也 三月辛亥曾布言近闻吕
升卿董必察访二广中外疑骇祖宗以来未尝诛杀大
臣升卿兄弟与轼辙乃切骨仇雠轼辙闻其来万一望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39b 页
风引决朝廷本无杀之之意使之至此岂不有伤仁政
兼升卿凶焰天下所畏又济之以董必此人情所以尤
惊骇也上改容曰甚好乃诏吕升卿差充广南西路察
访指挥更不施行后三日董必自东路改使西路初章
惇蔡卞恐元祐旧臣一旦复起日夜与邢恕谋所以排
陷之计既再追贬吕公著司马光又责吕大防刘摰梁
焘范祖禹刘安世等过岭意犹未慊仍用黄履疏高士
英状追贬王圭皆诬以图危上躬其言浸及宣仁上颇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0a 页
亦惑之最后起同文馆狱将悉诛元祐旧臣专媒蘖垂
帘时事建言欲追废宣仁惇卞自作诏书请上诣灵殿
宣读施行皇太后方寝闻之遽起不及纳履号哭谓上
曰吾日侍崇庆天日在上此语曷从出且上必如此亦
何有于我皇太妃同皇太后諌上语极悲切上感悟取
惇卞奏就烛焚之禁中相庆惇卞明日再具奏坚乞施
行上怒曰卿等不欲朕入英宗庙乎抵其奏于地宣仁
追废之议由是息而惇卞终不肯释元祐旧臣京惇进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0b 页
呈摰等事目上曰摰等已责遐方朕遵祖宗遗志未尝
戮大臣其释勿治 蔡京等奏定验咸阳民段义所献
玉玺篆文与秦相李斯篆文合有鱼龙凤鸟之形是古
之虫篆诏令礼部太常寺按故事详定以闻 诏苏辙
移循州安置 夏四月化州安置梁焘卒 壬辰林希
罢同知枢密院事知亳州邢恕罢御史中丞知汝州
诏五月朔受传国宝以天授传国受命之宝为文五月
戊申朔上御大庆殿受传国宝行朝会礼初章惇谓秦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1a 页
玺何足贵不过藏天章瑞物库而已既而京等专达未
尝关由三省惇等不复敢一言闻者哂之 丙寅诏以
六月朔改元为元符曾布以为昔天书降尝于承天门
里作元符观后以火废则元符之号亦不甚佳 秋七
月诏范祖禹移化州安置刘光世移梅州安置王岩叟
范祖禹刘安世朱光庭诸子并勒停永不收叙 韩维
卒 壬申夜云雾蔽天地震良久乃止 九月诏王圭
诸子并勒停永不收叙庚戌横州编管秦观特除名永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1b 页
不收叙移送雷州编管以附会司马光等同恶相济也
 壬子宣德郎邹浩为右正言三省呈浩元祐间所上
疏云人才所当急则云自古不乏才国用所当忧则云
君子不言利边备所当修则云在德不在兵皆深中当
时议论者之病遂擢授諌职 诏郑侠追毁出身除名
勒停依旧送英州编管 冬十月甲午化州安置范祖
禹卒 中书省言元祐元年邢恕上书言熙宁初王安
石吕惠卿用事先帝询及二人臣具道安石之短惠卿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2a 页
之奸又言太皇太后躬亲听断并用忠良全去弊蠹又
言韩维端谅名德乃与司马光吕公著一等诏邢恕特
降授承议郎知南安军 十一月甲子冬至祀昊天上
帝于圜丘以太祖配 十二月邹浩尝奏论章惇擢登
相位于今五年徇情废理专务自营力引所私分据要
路潜谋密计妙若鬼神一有作为首尾互应惇虽不动
声气而事已倏然济矣是以陛下之所欲用者正人也
由此沮格而不得进陛下之所欲来者忠言也由此壅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2b 页
阏而不得闻陛下之所欲推广者仁恩德泽也由此难
于远达而不得均被于元元是陛下之志愿未获尽伸
而惇之好恶莫不毕遂惇虽傲然自若以为人莫能窥
而不知其效已有不可掩者故论其燮理则水旱荐臻
之变异常论其表率则诞慢相习之风弥扇论其旁招
则非趍附其门者弗用论其言动则虽陵侮毁骂而必
为论其横身力荐之人则以罪窜逐相继论其尊君畏
上之心则遇灾而处略不引咎又尝奏臣观执政大臣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3a 页
不务同心同德以称陛下登用之意且其不和之心既
已发于声形动于天地为水为旱为民物之灾矣失今
弗图后必滋甚抑恐四夷闻之必有以轻议中国者此
正朝廷所以为今日之急务也
己卯元符二年春正月先是曾布累乞罢上不许既复
就职因言章惇作相举措乖错不为人所服自士大夫
至闾巷小人无不昌言慢骂刑政失当致天下论议如
元祐之人罪戾深重者悉已贬窜其间一言之差一向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3b 页
搜求有何穷尽又如看详䜣理事臣亦尝言刑部釐为
两司一则断刑一则雪罪熙宁得罪之人亦有曾于元
丰中得雪理者何独于元祐中一切不许诉雪事在已
往无可言者然其绪馀尚可阔略兼趣令结绝后数日
遂谕三省令阔略在下者而三省批旨但云公人军人
百姓更不看详而已 赐故相王安石宅一区 是月
恩州地震 二月己亥石豫为监察御史从中丞安惇
荐也 夏四月丁亥以时雨稍愆疏决在京及河南应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4a 页
天大名府系囚 己丑诏新除工部员外郎董必送吏
部与小处知州先是必按衡州孔平仲粜常平违法就
潭州起狱致死者三人寻又差察访广西所为多刻薄
 五月庚申孔平仲责授惠州别驾英州安置 戊辰
诏朕因阅元祐臣寮所上章疏得陈次升任监察御史
日一二奏极其奸邪附会权臣诋毁先政可罢职与远
小监当差遣遂添差监全州盐酒税次升之为御史也
尝劾章惇奏入不报次升自监察御史迁左司諌首尾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4b 页
凡四年既罢而惇独居相位讫元符末乃贬 六月蹇
序辰落职降一官知黄州以奉使辽国进拜不如仪等
事故也序辰凶慝贯盈人莫敢动摇之者一旦逐去众
论快之 秋七月初笾波斯结既以讲朱等四地来邈
川诸酋相继以求内附令孙路驻河州王赡将河州军
兵为先锋总管王悯将岷州及熙州军马策应以抚纳
邈川诸部是月己未诏下甲子师发河州次安乡城赡
以先锋自密章渡过河丙寅遂克邈川即日以捷书闻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5a 页
孙路怒赡径上捷书不复由帅府谗间自此作矣八月
王赡已收复邈川城按邈川城系古湟中之地东北控
夏国右厢甘凉一带西接宗哥青塘 九月庚子朔夏
国遣使谢罪见于崇政殿 丁未诏立贤妃刘氏为皇
后先是内出皇太后手诏曰非此人其谁可当其后皇
太后临朝以瑶华无辜被废追治元符立后之因诏蒋
之奇进所奉手诏验其字画乃刘友端所书之奇帘前
奏曰当时降制用手诏语皆得旨不谓皇太后不知也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5b 页
时章惇专制纳结内侍郝随以固权宠刘友端助之三
人凶狡相济故长乐手札惇撰定进入友端矫制书之
宫禁事秘人莫得而辨也 赐夏国主乾顺诏上谓曾
布曰西人未尝如此逊顺布曰元祐中固不论元丰中
表章固不逊未尝如今屈服也 邹浩上疏曰陛下为
天下择母而所立乃贤妃刘氏一时公议莫不疑惑诚
以国家自有仁祖故事不可不遵用之耳盖皇后郭氏
与美人尚氏争宠致罪仁祖既废后不旋踵并斥美人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6a 页
所以示公也及至立后则不选于妃嫔必选于贵族而
立慈圣光献所以远嫌也所以为天下万世法也陛下
以罪废孟氏与废郭氏实无以异然孟氏之罪未尝付
外杂治若与贤妃争宠以致罪则并斥美人以示公固
有仁祖故事存焉若不与贤妃争宠以致罪则不立妃
嫔以远嫌亦有仁祖故事存焉伏望圣慈追停册礼别
选贤族疏奏诏浩言多狂妄事实不根特除名勒停送
新州羁管浩尝奏论章惇六罪谓惇在元祐初实与司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6b 页
马光同入文字抵斥先帝保甲之法以为非是若以保
甲诚不便不可行即惇在先朝固己为执政矣何不为
先帝言而罢之安忍先帝陵土未乾而遽诋以为非邪
 闰九月汀州安置孙升卒 诏以青唐为鄯州邈川
为湟州 冬十月己亥朔诏新知河州种朴星夜赴任
计会苗履等过河讨荡作过蕃部甲寅章惇留身奏
甚久曾布再对上谕布曰章惇以夏人犯邈川欲因此
讨伐遂灭夏国上笑曰此何可听布曰陛下圣明远虑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7a 页
此天下之福今青唐用兵士卒困敝日甚若更经营诛
灭夏国如此即忧在中国不在四夷上深然之 己未
种朴战没胡宗回遣河州都监王吉将五百骑讨阿章
全军没又遣魏钊讨之钊亦败死自种朴之死熙河将
士气夺无敢复言战者于是青唐道路复不通 十二
月叛羌因结连丁零宗羌间遣人伏于章峡隘险中肆
行剽劫朝廷竟以道路梗塞遂弃青唐
元符三年春正月戊辰朔不受朝己卯上崩于福宁殿
宋史全文 卷十三上 第 147b 页
 
 
 
 
 
 
 
 宋史全文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