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六十五 第 1a 页 WYG0437-050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六十五
明 杨士奇等 撰
选举
宋仁宗时知諌院包拯上取士疏曰臣以孤远之迹猥
荷圣选擢升宪府退思所以为报则智识蒙浅无以副
上旨之万一敢竭愚见唯明主裁之臣伏睹近降诏敕
以官吏升陟贤否相溷世族补荫愚智不分并立新条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b 页 WYG0437-0502d.png
以革旧弊有以见陛下求治垂训之深旨也臣闻天下
大器也群生重畜也古之圣王御大器保重畜盖各有
其道焉以万务之无极也一统于上岂可以思虑尽之
耶故立三公设九卿百执事以维持之俾群材尽力而
百工无旷则王者正其本执其要而天下之大务举矣
故治乱之原在求贤取士得其人而已汉书曰帝王之
德莫大于知人大抵斯人之情皆希荣进莫不饰正于
外藏邪于内邪正所蕴渊密难辨而审之必有术焉以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a 页 WYG0437-0503a.png
贤知贤以能知能知而用之之谓也且知人与不知人
而任之乃得失所系而安危从之宜乎取士之际不可
不慎焉夫三代取士之法阔略难议两汉而下莫若唐
天宝之制自京师远郡县皆有学焉每岁仲冬馆学课
试乃与计偕其不在馆学而举者谓之乡贡并责成有
司惟以得之与否以为荣辱得士者升失士者黜孰不
公其心以进退乎其得第者但谓之选人有格限未至
而能试文三道者谓之宏词试判三道者谓之拔萃中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b 页 WYG0437-0503b.png
是选者得不限年而授职复有贤良之科焉所以区别
才行慎重名器如是之审也故当时文物尤盛比隆三
代基构绵远垂三百年其有繇矣今之取士则异于是
乡曲不议其行礼部不专其任但糊名誊本烦以绳检
复于轩陛躬临程试三题竞作百篇来上不逾三数日
升降天下士其考较去留可谓之精且详矣臣亦恐非
进贤退不肖之长策也周礼升秀辨官司徒司马大乐
正之职未闻王者躬其事也议者谓不若近约唐制归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a 页 WYG0437-0503c.png
诸有司或曰取舍之柄当繇人主曰盍使礼部考试定
其可否高下混于奏籍赐第上前抑亦无失于国体矣
然后复宏词拔萃之科明立条目宽限人数岁一设之
其与选者比类奏举之人以次甄擢而任之有以得其
实才矣顷年虽复贤良拔萃之科得人裁一二而已又
罢拔萃之举恐未足尽魁梧之选也且今之仕者非保
任则无以自进若参以二科而精求之则取人之路岂
不裕乎而又佥举之敝渐不可长其间或昵于爱私或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b 页 WYG0437-0503d.png
逼于势要不得已因而举之者众缪滥无别宜一警革
若至其甚何所及焉方今天下多事边鄙未宁政失于
宽而弊于姑息士弛于务而幸于因循固宜推择真贤
讲求治道外则黜郡守县令不才贪懦苛虐之辈以利
于民内则辨公卿大夫无状谄佞朋比之徒以肃于朝
杜绝回邪振张纪律可使教敦于上民悦于下足以导
迎和气驯致太宁不亦盛哉伏望陛下稽前代之成败
验当今之得失政有未顺理有未安则思而图之图而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a 页 WYG0437-0504a.png
行之行而终之则生灵受其福而宗社享无疆之休矣
惟陛下鉴其区区恕其狂直一赐观采
拯又上疏曰臣伏睹新定贡举条制节文诸州𤼵解令
知州通判职官令录等保明行实更不封弥誊录者此
乃三代里选之法盖朝廷欲先德行而后词学责成有
司不欲烦以绳检庶取士有以得其实才矣缘天下郡
学自罢听读之后生徒各以散去一旦诏下投牒求试
者比比皆是是长吏等又安能一一练悉行实哉不免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b 页 WYG0437-0504b.png
秖凭选人递相保委然而诈伪猥杂者亦无由辨明兼
每州用试官一员是天下试官逾三百馀员必恐未能
尽得其人而悉心于公取也或缘其雅素或牵于爱憎
或迫于势要或通于贿赂势不得已因而升黜者有矣
又何暇论材艺较履行哉洎取舍一谬则是非纷作不
惟抑绝寒素窃虑天下因此构起讼端多矣况封弥誊
录行之且久虽非取士之制精协尽公之道若今来诸
州解𤼵举人且令仍旧封弥誊录者校于理甚便若以
卷一百六十五 第 5a 页 WYG0437-0504c.png
敕命方行难于遽改即乞特降约束其逐处试官如稍
涉徇私及请托不公并于常法外重行处置不然合别
定刑庶使官吏各知警惧
拯又上疏曰臣窃见审官院差京朝官并循旧例以到
院先后为限未尝较辨贤否论次殿最清浊一溷流品
不分但以名次补阙而已甚非委重近臣审择之意况
国家设提漕按察之职察群吏廉秽之状其治绩尤著
者则必慰荐称奉贪懦不治者则必体量按劾别白善
卷一百六十五 第 5b 页 WYG0437-0504d.png
恶悉以上闻而审官院署名于籍以为沮劝之本今则
不然当除拟之时但以月日次第差而授之则向来黜
陟之状委而不顾乃同虚设岂不惜哉且黎元之命系
于长吏今郡守县令鲜或得人盗贼间起生民重困天
下受敝职此之由可不慎哉臣欲乞今后审官院应京
朝官初任即令勘会在任有举主五人无私罪者升为
上有举主三人已下或无举主及私罪者以为次其有
私罪及体量者降为下凡差授以为定制如此则进者
卷一百六十五 第 6a 页 WYG0437-0505a.png
知劝退者知惧旌别淑慝无大于此
拯又上疏曰臣伏睹近降敕命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蒋堂为奏举前保州通判袐书丞石待举不当罚铜四
十斤考案石待举残虐屯兵刻削廪食群凶相扇固守
城壁杀害民吏几成大患原其情状免死犹未塞责而
保任之者止从轻典窃恐不足以诫其滥举也缘河朔
三路军民财赋事务繁剧长吏僚佐尤在得人所以申
命近臣同罪保举盖国家慎重选擢如是之至也而论
卷一百六十五 第 6b 页 WYG0437-0505b.png
荐之人不能体认朝廷求实才备急用之意但缘其雅
素或昵于爱私或迫于势要或通于贿赂势不得已因
而举之又何暇论材器较治行之详悉哉致一旦用之
为国生事不可不深虑也臣欲乞今后应河北陜西河
东知州军通判兵马都监已下依旧令两制已上臣寮
举曾历三路差遣诸悉边事京朝官及武职等委是精
当方得以次选用如擢用后稍不如举状并乞同坐重
行朝典
卷一百六十五 第 7a 页 WYG0437-0505c.png
侍御史里行傅尧俞上奏曰臣伏睹两制臣僚与御史
台审刑院大理寺等处更互举逐司属官颇为不便臣
不敢委曲叙陈久烦天听粗条一两事伏乞详择顷者
御史阙员凡一年半方得韩缜昨吕诲出台又当学士
院举官填补逮今几岁而荐章未上盖缘人众议论难
合一介之士须数人皆熟其材行其为留滞固无足怪
使元敕日限遂为空文去年舍人院举太常博士李球
充详议官而审刑院乞选尝历法官者既而飞章论辨
卷一百六十五 第 7b 页 WYG0437-0505d.png
卒不复举去就之间颇伤事体且诸司长官朝廷慎选
其所付与固已非轻至于择人独不倚办臣窃谓未为
得也欲乞今后应诸司寮属合举充者一切委长吏自
荐苟非其人及稍涉朋比重坐举主则孰敢不尽其心
况此事唐相陆贽论之详矣傥蒙施行深允公议
宋庠上奏曰窃见近者召试制策并武举人于崇政殿
皇帝陛下亲迂诏跸留神永昼严门异席程其才略诚
见圣心覈真伪进英豪之审也然臣以谓有司祇事失
卷一百六十五 第 8a 页 WYG0437-0506a.png
于奏请苟从便易乖戾旧章措置之间甚不称陛下求
贤之意伏睹贤良方正苏绅等就试之日并与武举人
杂坐庑下洎摛辞写卷皆俯伏毡上自晨至晡讫无馀
食饥虚劳悴形于叹嗟虽仅能成文可谓薄其礼矣又
况武举人等才术肤浅流品混淆挽弩试射与兵卒无
异使天子制策之士并日较能此又国体之深讥者也
臣窃为朝廷惜之臣不敢上引汉唐以烦省览仰惟先
帝故事布在耳目缙绅列位孰不知之谨按真宗皇帝
卷一百六十五 第 8b 页 WYG0437-0506b.png
凡五策贤良皆躬御便坐其举人就试并于殿廊张幕
为次垂帘设几太官赐膳酒醪茶菽无不毕供圣人之
心以谓张不次之科待非常之士所咨者天人之际所
质者古今之宜言若可行高者足以和阴阳跻仁寿下
者足以明利害观学术是则所责于人者若是之重矣
所设之礼也又可以轻乎势当自然非苟而已臣恐有
司自今以往待士之礼因循亡弃则国家虽设此举必
无异人何者夫士有高才必有高节节高礼薄将耻而
卷一百六十五 第 9a 页 WYG0437-0506c.png
不就其就者皆轻躁徼幸先身后义之徒适足启偷竞
之风玷详延之诏若执事者以为人不逮古文罕中程
虚屈至尊行不急之务则因而罢之可也或惜其历代
盛王之所重当世奇才之未乏则先朝旧礼庸可废乎
伏愿申诏近臣检详旧史作为定式付于攸司今后每
试此科即备陈条件凡厥供拟关报所由仍乞或有武
举杂科不令同日就试庶儗人于类有协礼经仍贯而
行嗣恢世烈狂言圣择或补大猷如允所陈乞降付中书
卷一百六十五 第 9b 页 WYG0437-0506d.png
详议干黩旒扆臣无任省循狂瞽惭惧屏营之至
苏舜钦上疏曰臣昨伏睹陛下发德音下明诏广延天
下博习之士以大治本诏降之日识者諠然咸谓陛下
张祖宗之基致亿兆之福虑意有所不逮政有所未敷
虽硕辅盈廷谏臣满著朝访前王之陈迹夕讲先朝之
故事尚欲亲闻刍荛广采髦哲此非惟蕴才抱器者幸
甚实亦天下之幸甚也臣窃见分四制限十一科使官
京司者得应贤良体用之目潜白屋者出赴沈沦高蹈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0a 页 WYG0437-0507a.png
之制州县判等限以字数武举策试兼之骑射臣敢谓
陛下之诏体则正矣而纲条未至辄有管穴愿铺白而
言之夫贤良之科肇于汉世故公孙丞相之徒多以褐
衣射策而解巾入仕其已居位者日迩帝光出入禁掖
志或未发则可囊奏而建言政有未安则可排闼而请
见况其身检命敕已得为朝中官则口钳舌卷鲜肯言
天下事惟是韦带绳枢之士义疏礼隔趋走尘土间未
尝咫尺人主之颜面加以天阍九重交戟数里虽胸文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0b 页 WYG0437-0507b.png
陆离笔语滂霈而岂得一达旒纩之下哉脱欲声鼓叩
辇则有司必以狂妄之罪罪之且身无一命志气自得
邦家阙政实亦敢言汉世兼采庶士者深有意于此也
下至李唐穿凿前轨以谓民间不知帝王之动静俗儒
不讲朝廷之经法专以官士者得应直言科及我炎统
勃兴不血刃而得天下太祖太宗拓树基扃诞布鸿文
而大变污俗真宗嗣二后教信两汉法笑却唐弊追还
古风故诏贤良而草莽之士无弃焉今陛下之诏有异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1a 页 WYG0437-0507c.png
于上是未至者一也次则高蹈丘园沉沦草泽臣亦谓
未至者何尝闻帝者慎器与名不务虚假且遁逸之士
不示见闻今陛下垂诏而杂举之是欲使之自见闻也
若出而赴陛下之诏是其人非沈沦者若出而求陛下
之试是其人非高蹈者则皆露已扬才干时谒进者也
非惟失彼之行恐使人谓陛下设虚名无精求之意州
县判等亦未折衷夫录人罪失务在浅要不过数字以
见意数句以成文今限字二百束之对耦则皆漫诞而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1b 页 WYG0437-0507d.png
无功繁博而寡要不可施用卒为空言至如武举策试
兼之骑射窃观诏旨既令先进军机后即陛试是陛下
取将帅材者也反使张一弮发数矢是陛下校一夫艺
取一人之敌也夫欲练将材而取一夫之技又何异考
编钟堵磬而求郑卫之音伏愿贤良之科使复两汉真
宗之制不以官士为之限则国家之得失可闻也沈沦
高蹈者则令诸郡守宰根索其名而籍奏之然后给传
续食达辇会试以文故蓄响埋照之流不远而至矣书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2a 页 WYG0437-0508a.png
判者削其字限各罄其才而为之则文识高劣尽可见
矣武举者去骑射之末而访以机略之大则将帅之具
鳞集矣若然则陛下之诏不虚下天下之人无异议四
条而十一科正矣臣录录者岂当辄述国家大事上干
天子听览盖以陛下开言路塞讳门采瞽说纳愚虑是
以臣析肝沥恳而具述之其若陛下责其犯上罪其错
议臣虽膏钺转壑不为之怨伏愿俯而察之
知制诰王圭上奏曰右臣窃惟贡举之法盛于有唐自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2b 页 WYG0437-0508b.png
贞观讫于开元文章最隆其较艺者千馀人而所收者
无几咸亨上元中尝增其数然无及百人者国初取士
之科大抵皆袭唐制暨兴国中始大擢贡士其后寖以
益广无有定数故自近年以来官吏猥滥溢于常员甚
非国家所以取人之意前诏礼部应进士诸科奏名皆
以四百人为额兹诚圣虑所欲革仕进之弊而敦治原
之要也臣愚伏虑将来群士至阙下一有扇摇而言者
辄议冲改伏望宸指申饬有司固令遵守为定式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3a 页 WYG0437-0508c.png
圭又上奏曰右臣窃以有唐取士之法虽有数科然当
时士选之盛者惟明经进士而已盖明经先问义而后
策试三试而皆通者为得第其大略与进士等国家比
试诸科既不明义又无策试之式但能精于诵数者则
举以中选是岂朝廷设科取士之意哉前诏礼部令诸
科终场日于本经问大义一十道九经五经只问大义
兹诚国家推广教导将令士者悉以明六经大法之归
固不专于记诵之工也臣已著之于条然虑议者以谓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3b 页 WYG0437-0508d.png
难于猝更犹欲安习前弊伏望朝廷预戒有司永以遵
守
圭又上奏曰右臣得御史台牒奉诏令议贡举庠序之
法夫以古之取士莫不即之以乡里考之以行艺然后
宾兴之故得纯明朴茂之材咸爵之于朝今天下虽有
学人率多游放未尽得土著之士教授者又无训导之
科指每诏下京师增补监员不可胜数使饬身厉行者
与夫不肖丛然而并趋将何以别焉请选置天下学官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4a 页 WYG0437-0509a.png
罢京师增补监员尽命归就本贯凡荐送俟有司考定
命长吏发其名氏参以行实而高下之若素无检者皆
得以斥去今计三岁设科以大较群士亦当间令诸道
搜访高行之人庶几远近无遗材又诸科徒专诵数之
学无补于时请自今新人毋得应诸科皆令习明经不
数举间可以尽革其弊若乃贡举以诗赋策论取人盖
自祖宗以来收揽天下豪俊莫不用此臣不敢轻议
知制诰范镇议取士状曰窃以取士之敝患于以文而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4b 页 WYG0437-0509b.png
不以行非一日之积也其势然也自井田废党遂州乡
教训之官不立而士不素养所以道化不粹于古也中
间号称得人而历世之久如汉唐者虽不尽由于学盖
材之于位试之以事使贤者能者进而愚者不肖者退
是亦古之道也方尧之时皋陶稷契进而静言庸违方
命圮族者退材诸位而考之以事也今取士不由于学
以文而不以行及其官之也又不材诸位不考之事簿
书期会而已是本末皆失也学者士之本也庆历中尝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5a 页 WYG0437-0509c.png
兴学矣有贫不能入学者亲老不能入学者至其亲请
而免入学者是士之不尽由于学也古之士虽云取之
于乡其实皆出于学今之士既不能尽由于学欲尽知
其行岂可得哉贡举之法不孝不悌不得举举者罚是
亦责行之本也然而每一下诏应书而起以数万计不
可以人人知也故必考之以文也今之诗赋论策是也
周之制行同能耦则决之以射其所谓诗赋论策不犹
愈于射乎故取之以文不可废者其势然也今天下非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5b 页 WYG0437-0509d.png
无学也无良师也待之不以礼也世之所谓糊名者待
盗蹠可也以待盗蹠之法而欲求颜闵之人其为颜闵
者不化为盗蹠几希矣而议者以为糊名不可废糊名
不可废而欲责士之行谊难矣哉臣请择良师而教之
于学以观其素弛糊名之禁而待之以礼以养其诚以
谨士之初也官而使之也材之以位考之以事在朝廷
者朝廷推之在州县者州县推之推其尤善者而进之
曰某人尝为某事为有行推其不善者而退之曰某人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6a 页 WYG0437-0510a.png
尝为某事为无行以谨士之终也如是而本末俱得则
天下之士相率而入于善矣其于诗赋策论虽无更之
可也
李淑侍经筵仁宗访以进士诗赋策论先后俾以故事
对淑对曰唐调露二年刘思立为考功员外郎以进士
试策灭裂请帖经以观其学试杂文以观其才自此沿
以为常至永隆二年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始试策
天宝十一年进士试一经能通试文赋又通而后试策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6b 页 WYG0437-0510b.png
五条皆通中第建中二年赵赞请试以时务策五篇箴
论表赞各一篇以代诗赋太和三年试帖经略问大义
取精通者次试议论各一篇八年礼部试以帖经口义
次试策五篇问经义者三问时务者二厥后变易遂以
诗赋为第一场论第二场策第三场帖经第四场今陛
下欲求理道而不以雕琢为贵得取士之实矣然考官
以所试分考不能通加评校而每场辄退落士之中否
殆系于幸不幸愿约旧制先策次论次赋及诗次帖经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7a 页 WYG0437-0510c.png
墨义而敕有司并试四场通校工拙毋以一场得失为
去留诏有司议稍施行焉
蔡襄上奏曰臣伏见隋唐以来以进士明经二科取士
迄今以为永制进士虽通试诗赋策论其实去留专在
诗赋糊名誊纸以示至公点抹细碎条约纤悉所司奉
之便于考校明经逐场对义钞节注疏记诵字数至有
一字旁写声形类者三两字如有一中亦是通义字犹
不识经旨何从而知取士之方一至于此臣闻有国家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7b 页 WYG0437-0510d.png
者取天下之士将以治民而经国耳故敦其行欲以表
风俗试其才欲以济成务今进士之诗赋明经之帖义
于治民经国之术了不相关及其间或有长材异节之
士幸而有之或官而后习非因设科而得也今有善射
者或使之御其人必自以为不能世之人亦曰彼射也
责之以御强人之所不习不可也而以诗赋帖义取士
偶与科合者即为中第一日使之临民谋国其人必自
以为能而世之人亦习而不怪兹大可异也或曰取士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8a 页 WYG0437-0511a.png
在于得人岂系诗赋策论乎皇甫鏄以贤良方正中科
而奸邪过人岂不专试策乎裴度以进士中第而功德
尤著者岂不由诗赋而得之臣窃谓不然取之以其道
任之以其术而陷于奸邪其人自隳也取之不以其道
任之不以其术而能功德著闻其人自立也岂可以自
隳与自立之人而害经久之制乎三代之道乡举里选
专取德业汉察孝廉加之策问取士有经术隋唐以来
尽失之矣行之既久难于卒更今就其所试之业而裁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8b 页 WYG0437-0511b.png
之以试策为去留进士之术以大义为去留明经之术
庶几可行也一天下之州军尽许立学选择乡里有年
德通经义者补为教授讲说经书教勖生徒不应举者
三年后乞与助教名目且令讲说应举之人须经本州
学听书其日限以国子监新立条约为例一请试策三
道为一场考校验落外次试论为一场又考校验落外
次试诗赋为一场以三场皆善者为优或策论诗赋互
有所长则互取之其策仍请一道问经义异同以观其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9a 页 WYG0437-0511c.png
识一道问古今沿革以观其学一道问当世之务以观
其才此其大略也一明经只问所习经书异同大义所
对之义只合注疏大意不须文字尽同或自有意见即
依注疏解释外任自陈述可以明其识虑若以经科文
人所习已久未能变革即艰其取而薄其恩取能对大
义者颇优奖之自有稍有智识之人去彼取此矣
襄又上奏曰臣闻人主择宰辅宰辅择长官长官择僚
佐此至治之要至简之术也周命太仆则曰慎柬乃僚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9b 页 WYG0437-0511d.png
汉之公府令自辟召唐陆贽作相奏请诸司长官各择
属吏后因谗谤辄有变更陆贽论之详矣又高元裕为
御史中丞上言御史纲纪之地官属选用宜得实才其
不称者臣请黜之监察御史杜宣猷李瑰等并出为府
县之职此皆前世专任长官之明验也国朝诸司省监
悉非本官惟御史台职不殊古制方今台中条制如台
官不称职者亦许紏举近年台官宰辅避嫌例不中除
多令两制参举又限资考苛细多不得人盖由不宽资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0a 页 WYG0437-0512a.png
限不责长官之弊也近见御史中丞王拱辰奏举杨纮
等充台官朝廷循执旧规下两制参举臣谓朝廷既任
拱辰为中丞若实非才则当别择才者而任之若才堪
其任则所请属官可悉委之未为过也况拱辰于官属
请去不才者而更择才者是尽心于朝廷不避众怨也
今御史席平已出润州若参举之人又得软懦倾险之
士则何以处之臣故谓莫若专任长官宽其资限则责
有所归也臣乞御史台官属只下御史中丞荐举宽其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0b 页 WYG0437-0512b.png
资限之格资深者为衔官卑者为里行若能称职亦是
官守之常不必过有升陟或不称职可并举者坐之在
朝廷有责任之方风宪有得人之美矣
知扬州刘敞上奏曰臣伏见近敕更张贡举条约欲令
四方游士各归其乡里而有司得以观行听言绝滥进
之弊此诚上近古制下适时宜然臣犹谓必欲人安其
居皆有常心渐之于仁摩之于义化民成俗则莫若开
庠序以收养之设师弟子以教诲之月考时试以劝勉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1a 页 WYG0437-0512c.png
之教定俗成然后贤不肖立见而真伪不杂矣今州郡
幸皆有学学皆有生徒而终患无师以教之但令掾曹
杂领其事职既不专教用不明自古儒学之官不兼治
民盖为此也臣欲乞州郡有学处听长吏各奏辟教授
一员于前任判司簿尉中选有文行堪为人师者充仍
令以四年为一任与理考数官资俸禄同之掾曹则学
有常师教有常业士子竞劝矣于朝廷长育人材之意
诚未失也今欲游士归乡而不为设学则无以收之设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1b 页 WYG0437-0512d.png
学而不为置师则无以率之置师而不立课式讲习之
法则无以成之三者名存实亡则学者不归虽欲别贤
不肖兴廉逊崇乡党之化不可得矣惟陛下裁许
敞又上奏曰臣伏见敕命诸路经略安抚转运提刑司
举政绩尤异可备任用者各三人此诚朝廷求贤审官
畴咨佥谋之道然臣愚窃计之疑于待天下之士有多
有寡而未能均苟未能均则必有幸不幸之弊矣何以
言之陜西河北皆三十馀州军各有经略安抚四五人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2a 页 WYG0437-0513a.png
并提刑转运共举二十馀人若所举皆贤才固不为少
傥贤才不能若此之多必以中人常士之偶无过者而
充数则亦有幸而得举者矣京西淮南亦皆二十馀州
军唯有提刑转运两司而所举不过六人如令二十馀
州军诚寡贤才矣固不为吝如贤才众多而限以六人
之数则亦必有不幸而见遗者矣幸而得举者朝廷无
由知且信以为贤而用之不幸而见遗者朝廷亦无由
知且信以为不肖而弃之则设法之弊也至于江南东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2b 页 WYG0437-0513b.png
西福建官吏之众不能半淮南二广夔利福建侥外吏
或以谪往或以摄补员常不足今亦与内地等皆不可
均者也恐未能慰士大夫之望伏乞更赐详察损所有
馀而增所不足使常人无或以幸而进贤才无或以不
幸而遗则于治体为允
敞又上奏曰臣伏以朝廷设保荐之令者欲振拔幽滞
甄录才实也士大夫所以报国恩无过于此矣然犹闭
其听请滥进之隙故限以定员结以同罪防禁既详责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3a 页 WYG0437-0513c.png
望又重不可复加而顷来奏章之入或文字小不应式
或笔画偶有所遗于义无害皆见退却甚失朝廷求才
实之本亦非士大夫举所知之意也臣谓中外举状除
员数须要照会不可不言及同罪所以立法不可不谨
其他虽小小差误并许收使不须曲难如此足以开广
荐引之路亦杜绝所由巧文要市之敝庶几简而易行
矣
敞又上奏曰臣伏见今岁制举中选者三人耳其间犹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3b 页 WYG0437-0513d.png
有以薄于行谊而被黜者此非有司校试之不精盖在
于听言而不察行玩文而不计实之蔽也选举若此岂
可为永法哉臣前岁尝言州郡有学学皆有生徒而患
无讲授之师以专领之乞令州郡自辟选人为教授仍
理四考为一任未蒙施行臣以谓朝廷大务莫重于选
举常患游士不安其乡里则有司无由考其行实是以
专取词藻则贤不肖混淆至于廉耻之节坏而浮伪之
俗成皆从此涂出也今使州郡有学学皆有师师皆有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4a 页 WYG0437-0514a.png
课试之法居常则勉其学而矫其失当贡士则订其行
而程其言一郡之士性之若否习之邪正能之多少皆
可预见而蚤定也于是上其名与计偕则选举精矣人
知为善于其身然后乃能信于乡里信于乡里然后乃
得闻于朝也则皆劝于为善矣一纪之外三十年之内
教成俗定则士各安其土相厉以义相尚以节何患贤
士之难得哉诚如此古治之风庶几可复也事固有言
之似迂而理甚切行之似近而功甚远者教化之谓也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4b 页 WYG0437-0514b.png
伏乞检会臣前奏事理特赐详择
知制诰胡宿上奏曰臣等窃以六经传先王之道教化
根本旧制课试进士止以诗赋策论简拔才俊其实少
有专门名学之人诸科虽能诵记章句复又不通大义
施于有政则又墙面所以前后论取士者常以此科为
言景祐制书节文始令礼部贡院举人通三经已上进
士诸科过落外许自陈尝于某处讲授某经贡院别试
经义十道直取圣贤意义解释对答或以诗书引證不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5a 页 WYG0437-0514c.png
须全具注疏以六通为合格讲诵精通具名闻奏乞差
学官或御试覆试得中具对义粗通取旨此则圣朝扶
进经术渐复两汉射策之举也庆历六年应诏者士四
人合格者八人进士诸科各四人皇祐元年应诏者八
十二人合格者二人进士五人诸科二人今年投牒进
士七十七人诸科五十人凡一百二十七人比之向来
数目倍多岂非诏书开劝使然而利禄诱导之至也条
制每科不得过五人比再经覆试又须过落奖进之路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5b 页 WYG0437-0514d.png
似未开广恐学者稍怠懈美业中止臣等欲望圣慈稍
增人数以劝来者四方闻朝廷参用此科取士莫不靡
然向风潜心经术则彬彬之举兼成于前代矣
宿又上奏曰臣闻汉制刺史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至
卑也委之察一部者意在秩卑无所顾惜敢刺举耳某
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文武名臣欲尽委察今之转运
使大抵汉刺史之职也陟黜臧否兴利除害莫不系之
国初用官亦轻选才则重其间外计多著能名古人有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6a 页 WYG0437-0515a.png
言引一代之人理一代之务不借才于异代若谓方今
乏人是诬一代之人也顾朝廷所选用何如耳若欲天
下转运使尽得其人莫若慎选省府推判官提点刑狱
此三道者取才之要比来夤缘用人忽略此职一槩置
亲厚之吏或假借横势之家故外计之任有以资叙而
入往年叶清臣在三司判官不才者奏罢数人当时物
论是之今稍稍复用矣天圣景祐之间屡降大敕举提
点刑狱颇亦得人近年多沿差遣敕上带入选举之法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6b 页 WYG0437-0515b.png
格而不行又罕见显拔循吏为之省府陛下惠绥元元
励精政治近制川广知州通判知县并须选差所以重
遐方而矜远俗也况转运使提点刑狱表率部吏宣明
风化可不慎择哉宜得通知民事绰有才望者居之若
按举称职风绩较然或增秩再留或移莅剧部俾久其
任以伸厥能诸积久累官秩高而才下素望不著者不
可使居其任恐隳职事且非陛下求治之意
宿为翰林学士又上奏曰臣窃以殿前马步军等帅臣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7a 页 WYG0437-0515c.png
统陛下爪牙之兵为陛下心腹之佐宿卫宫省拱扈宸
极凡所进任固先出于圣意然后参访大臣公议既同
方可除授近来内外臣僚多举武臣管军此非臣下轻
可论荐汉宣帝时丞相黄霸荐侍中乐陵侯史高为太
尉帝使尚书召霸曰乐陵侯高帷幄近臣朕之所自亲
君何越职而举之尚书令丞相对霸免冠谢罪数日乃
决霸为丞相荐高为太尉以职事言之未为过举犹见
诘责如此岂非以太尉掌武之官也陆贾有言将相和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7b 页 WYG0437-0515d.png
则权不分权不分则士豫附士豫附则国家安以此而
言宿卫帅臣当选谨厚朴忠之人以总禁旅不宜轻用
论荐以收私恩或任非其才则开隙生事国之利器所
宜慎重
尚书度支郎中金君卿上奏曰臣不避诛罚敢以愚见
谨条贡举事切于时宜较然易行者有三析于章左伏
望圣聪俯加裁择𤼵于睿断早赐施行臣人贱言鄙轻
浼宸旒无任俯伏待罪战汗屏营之至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8a 页 WYG0437-0516a.png
一事臣伏睹皇祐二年明堂赦书节文贡举人曾经
先朝省试下特免将来文解如省试不合格者别
具名闻奏臣妄测圣心盖谓其人尝蒙先帝乐育
之恩又恤其久于场屋而特加优异也臣窃观先
朝举人类多在耆艾气体衰朽或素无生业迫于
赀费而天下州郡远者动万千里夫以贫病衰老
至甚之人骤为万千里之行则其为劳亦甚矣至
如前岁诏下先朝举人希觊恩泽望风而至都下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8b 页 WYG0437-0516b.png
者甚众是时朝廷别无恩旨例赐钱二千俾为归
计而属岁厉疫在道或病或死者不少诚可悯伤
今而诏下臣窃思其人力能往者十无三四其三四中
劳其筋力苦于道途不幸而病且死者抑又可料则
是得以名闻者十才一二尔伏惟陛下躬祀明堂
使民知孝有生之类莫不涵被恩渥故人人鼓舞
歌咏喜逄盛明在先朝学校之人蒙陛下预开优
恤之意特异于常今其间力不能往者独不蒙惠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9a 页 WYG0437-0516c.png
泽之流均及其身此人可悯也臣今欲望圣慈特
诏天下州郡先朝举人有愿赴省试者听之其间
有贫病衰老就试不得者委本州郡勘会得解后
来但不曾犯真刑者具名闻奏乞朝廷就赐一上
佐之官以毕馀年臣观此等人虽材器或有短长
然自束发从学至老而志操不变是亦有意于善
也今若朝廷恻然悯其夙心使至暮年卒被恩命
少酬愿望庶不辜生平嗜学之志上以广先帝乐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9b 页 WYG0437-0516d.png
育之恩次以彰陛下优老好善之实而又使天下
之人晓然知为学之利也
二事臣闻汉世学者皆以专经补吏故士者治身从
政罔悖于理当时所得类多有道之士而后世不
克循之故所进之人未有如两汉之盛也国家因
近代之制用词科以取士向者有司命题发策多
不专于经典往往杂取诸家小说故朝廷患其如
此亦尝颁示条约须得于国子监经史中出题目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0a 页 WYG0437-0517a.png
近岁已来遂于注疏及但系监本诸杂文字中擿
裂句读以为题目况本朝文物寖盛国庠典籍部
类寔繁学者若专志于经则不足以备科试将遍而
治之则力有所不逮由是靡靡然秪务驰骋涉猎
破碎文义以绚饰辞章而已求其内可以美其身
外可以谋王体断国论者盖几希矣凡士之出处
语默鲜能及于古者亦由不专于经术而然也臣
今欲乞申敕内外主司凡试进士诗赋只于九经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0b 页 WYG0437-0517b.png
正文中出题目其策论亦详于三史及荀孟扬雄
书中通用如此行之则学者皆务深于经术而有
道之士出矣
三事臣窃见向来开封府国子监两处应举者常至
数千人其间虽有奇才异士然亦类多托籍冒名
浮薄不逞者杂于其中或纷挠礼闱动致喧争或
轻议国体妄生谤讟是非杂揉玷我士风朝廷近
年亦患其然故尝诏立赏格许人告讦徒使狡诈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1a 页 WYG0437-0518a.png
之人夤缘为奸兴构狱讼殊亏事体适长浇风以
至于引试之际则士人汹涌欢噪不可止禦至有
欧击吏卒肝脑涂地者况天府国庠乃朝家观礼
示化之地而萃集浮薄不逞之徒为弊至此甚可
怪也今年自闻诏下四方之往者不绝于道臣恐
前岁之弊未能遽已也窃原士之所以轻去州郡
而乐趋府监者大抵以近年州郡立定解额多不
均一及开封府国子监素无定额比之外郡稍宽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1b 页 WYG0437-0518b.png
故外郡解额少处竞奔凑京师及府监举人保明
行实约束未尽致有冒名之弊臣今以诸郡应举
人数计之有十人解一名处有二十人及三十人
已上解一名处又况每岁人数多少不定若只限
以旧额实见不均臣今欲乞申敕开封府国子监
及天下州郡例皆以分数取人二十人中与解一名
则不惟取士之均又使人皆乐就于乡举矣其开
封府进士须得在京户税委实居止去处不实者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2a 页 WYG0437-0518c.png
论违制之罪虽去官经赦见任官委保不得原免
其衣冠子弟今后就学上庠者须得本贯见任官
与发保明文牒方许入学类试则府监无伪滥之
弊矣
英宗治平元年参知政事欧阳脩上奏曰臣伏见近有
臣寮上言乞将南省考试举人各以路分糊名于逐路
每十人解一人等事虽已奉圣旨送两制详定臣亦有
愚见合具敷陈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2b 页 WYG0437-0518d.png
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
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
是择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
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故议者谓国家科
场之制虽未复古法而便于今世其无情如造化至公
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傅曰无作聪明乱旧
章又曰利不百者不变法今言事之臣偶见一端即议
更改此臣所区区欲为陛下守祖宗之法也臣所谓偶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3a 页 WYG0437-0519a.png
见一端者盖言事之人但见每次科场东南进士得多
而西北进士得少故欲改法使多取西北进士尔殊不
知天下至广四方风俗异宜而人性各有利钝东南之
俗好文故进士多而经学少西北之人尚质故进士少而
经学多所以科场取士东南多取进士西北多取经学
者各因其材性所长而各随其多少取之今以进士经
学合而较之则其数均若必论进士则多少不等此臣
所谓偏见之一端其不可者一也国家方以官滥为患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3b 页 WYG0437-0519b.png
取士数必难增若欲多取西北之人则却须多减东南
之数今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二三千人处只解二三
十人是百人取一人盖已痛裁抑之矣西北州军取解
至多处不过百人而所解至十馀人是十人取一人比
之东 十倍假借之矣若至南省又减东南而增西北
则是已裁抑者又裁抑之已假借者又假借之此其不
可者二也东南之士于千人中解十人其初选已精矣
故至南省所试合格者多西北之士学业不及东南当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4a 页 WYG0437-0519c.png
发解时又十倍优假之盖其初选已滥矣故至南省所
试不合格者多今若以一例以十人取一人则东南之
人合格而落者多矣西北之人不合格而得者多矣至
于他路理不可齐偶有一路合格人多亦限以十一落
之偶有一路合格人少亦须充足十一之数使合落者
得合得者落取舍颠倒能否混淆其不可者三也且朝
廷较艺取人而使有艺者屈落无艺者滥得不问缪滥
只要诸路数停此其不可者四也且言事者本欲多取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4b 页 WYG0437-0519d.png
诸路土著之人若此法一行则寄应者争趋而往今开
封府寄应之弊可验矣此所谓法出而奸生其不可者
五也今广南东西路进士例名绝无举业诸州但据数
解发其人亦自知无艺只来一就省试而归冀作摄官
尔朝廷以岭外烟瘴北人不便须藉摄官亦许其如此
今若一例与诸路十人取一人此为缪滥又非西北之
比此其不可者六也凡此六者乃大槩尔若旧法一坏
新议必行则弊滥随生何可胜数故臣以谓且遵旧制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5a 页 WYG0437-0520a.png
但务择人推朝廷至公待四方如一惟能是选人自无
言此乃当今可行之法尔若谓士习浮华当先考行就
如新议亦须只考程试安能必取行实之人议者又谓
西北近边士要牢笼此甚不然之论也使不逞之人不
能为患则已苟可为患则何方无之前世贼乱之臣起
于东南者甚众其大者如项羽萧铣之徒是已至如黄
巢王仙芝之辈又皆起乱中州者尔不逞之人岂专西
北矧贡举所设本待材贤牢笼不逞当别有术不在科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5b 页 WYG0437-0520b.png
场也惟事久不能无弊有当留意者然不须更改法制
止在振举纲条尔近年以来举人盛行怀挟排门大噪
免冠突入亏损士风伤败善类此由举人既多而君子
小人杂聚所司力不能制虽朝廷素有禁约条制甚严
而上下因循不复申举惟此一事为科场大患而言事
者独不及之愿下有司议革其弊此当今科场之患也
臣忝贰宰司预闻国论苟不能为陛下守祖宗之法而
言又不足取于人主则厚颜尸禄岂敢偷安而久处乎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6a 页 WYG0437-0520c.png
故犹此彊言乞赐裁择
三年命宰执举馆职五人先是英宗谓中书曰水潦为
灾言事者云咎在不能进贤何也脩对曰近年进贤路
狭往时入馆有三路今塞其二矣进士高科一路也大
臣荐举一路也因差遣例除一路也往年五人以上皆
得试第一人及第不十年有至辅相者今第一人两任
方得试而第二人以下不复试是高科路塞矣往时大
臣荐举即召试今只令上簿候缺人乃试是荐举路塞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6b 页 WYG0437-0520d.png
矣惟有因差遣例除者半是年劳老病之人此臣所谓
荐举路狭也帝纳之故有是命
英宗时知谏院司马光上奏曰伏见国家间岁一开科
场诏下州郡使之乡举里选遣诣京师覆试于礼部虽
幽远之士咸与其进然而天下发解进士到省常不下
二千馀人南省取者才及二百而开封国学锁厅预奏
名者殆将大半其诸路州军所得者仅百馀人尔惟陜
西河东河北荆湖北广南东西等路州军举人近年中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7a 页 WYG0437-0521a.png
第者或一二窃以科举既频天下之士诚奔走之不易
而岭外尤为遐僻每随计动经五七千里往来不啻百
馀程跋履道涂蒙犯风雪比至京师扶持困踬之不暇
使与郊圻安燕之士角其艺能固不可得也既而不第
孤寒之路最为蹭蹬干进且难往往废学于臣愚见似
有未均欲乞今后南省考试进士将开封国学锁厅举
人试卷衮同糊名其诸道州府举人试卷各以逐路糊
名委封弥官于试卷上题以在京逐路字用印送考试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7b 页 WYG0437-0521b.png
官其南省所放合格进士乞于在京逐路以分数裁定
取人所贵国家科第均及中外如允所请伏乞下两制
详定者右谨具如前当院今将簿籍勘会近岁三次科
场内嘉祐三年国子监得解及免解进士共一百一十
八人及第者二十二人约五人中取一人开封府得解
及免解进士共二百七十八人及第者四十四人约六
人中取一人河北路得解及免解进士共一百五十二
人及第者五人约三十人中取一人京东路得解及免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8a 页 WYG0437-0521c.png
解进士共一百五十七人及第者五人梓州路得解及
免解进士共六十三人及第者二人并约三十人中取
一人广南东路得解及免解进士共九十七人及第者
三人约三十二人中取一人荆湖南路得解及免解进
士共六十九人及第者二人约三十四人中取一人广
南西路得解及免解进士共三十八人利州路得解及
免解进士共三十六人夔州路得解及免解进士共二
十八人及第者各共一人河东路得解及免解进士共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8b 页 WYG0437-0521d.png
四十四人全无人及第嘉祐五年国子监得解及免解
进士共一百八人及第者二十八人开封府得解及免
解进士共二百六十六人及第者六十九人并约四人
中取一人京东路得解及免解进士共一百五十人及
第者五人约三十人中取一人荆湖南路得解及免解
进士共六十九人及第者二人约三十四人中取一人
广南东路得解及免解进士共八十四人及第者二人
约四十二人中取一人河东路得解及免解进士共四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9a 页 WYG0437-0522a.png
十一人陜西路得解及免解进士共一百二十三人及
第者各只一人荆湖北路得解及免解进士共二十四
人广南西路得解及免解进士共六十三人夔州路得
解及免解进士共三十二人并全无人及第嘉祐七年
国子监得解及免解进士共一百一十一人及第者三
十人约四人中取一人开封府得解及免解进士共三
百七人及第者六十六人约五人中取一人荆湖南路
得解及免解进士六十八人及第者二人约三十四人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9b 页 WYG0437-0522b.png
中取一人陜西路得解及免解进士共一百二十四人
及第者二人约六十二人中取一人河北路得解及免
解进士共一百五十四人河东路得解及免解进士共
四十五人荆湖北路得解及免解进士共二十三人及
第者各一人广南东路得解及免解进士共七十七人
广南西路得解及免解进士共六十三人利州路得解
及免解进士共二十八人并全无人及第以此比较在
京及诸路举人得失多少之数显然大段不均盖以朝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0a 页 WYG0437-0522c.png
廷每次科场所差试官率皆两制三馆之人其所好尚
即成风俗在京举人追趋时好易知体面渊源渐染文
采自工使僻远孤陋之人与之为敌混同封弥考较长
短势不侔矣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言
虽微陋之处必有贤才不可诬也是以古之取士以郡
国户口多少为率或以德行或以材能随其所长各有
所取近自族姻远及夷狄无小无大不可遗也今或数
路之中全无一人及第则所遗多矣国家用人之法非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0b 页 WYG0437-0522d.png
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非善为赋诗论策者不得及第
非游学京师者不善为赋诗论策以此之故使四方学
士皆弃背乡里违去二亲老于京师不复更归其间亦
有身负过恶或隐忧匿服不敢于乡里取解者往往私
买监牒妄冒户贯于京师取解自间岁开科场以来远
方举人惮于往还只在京师寄应者比旧尤多国家虽
重为科禁至于不用荫赎然曾犯之人岁岁滋甚所以
然者盖由每次科场及第进士大率是国子监开封府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1a 页 WYG0437-0523a.png
解送之人则人之常情谁肯去此而就彼哉夫设美言
厚利进取之涂以诱人于前而以苛法空文禁之于后
是犹决洪河之尾而捧土以塞之其势必不行矣书曰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国家设贤能之科以俟四方之士
岂可使京师诈妄之人独得取之今来柳材所起请科
场事件若依而行之委得中外均平事理尤当可使孤
远者有望进达侨寓者各思还本土矣难者必曰国家
比设封弥誊录以尽至公其诸路举人所以及第少于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1b 页 WYG0437-0523b.png
在京者自以文艺疏拙长短相形理宜黜退今若于封
弥试卷上题在京逐路字号必虑试官挟私因此得以
用情是大不然国家设官分职以待贤能大者道德器
识以弼谐教化其次明察惠和以拊循州县其次方略
勇果以捍禦外侮小者刑狱钱榖以供给役使岂可专
取文艺之人欲以备百官济万事邪然则四方之人虽
于文艺或有所短而其馀所长有益于公家之用者盖
亦多矣安可尽加弃斥使终身不仕耶凡试官挟私者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2a 页 WYG0437-0523c.png
不过徇其亲知乡党今虽题逐路字号若试官欲徇其
亲知则一路之人共聚一处不知何者为其亲知若欲
徇其乡党则一路之中所取自有分数岂敢偏于本路
剩取一人以此言之虽题逐路字号试官亦无所容其
私也今欲乞依柳材起请今后南省考试云云裁定取
人若朝廷尚以为有嫌疑即乞令封弥官将国子监开
封府及十八路临时各以一字为偏傍立号假若国子
监尽用乾字开封府尽用坤字京东路尽用离字京西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2b 页 WYG0437-0523d.png
路尽用坎字为偏傍其馀路并依此例委知贡举官于
逐号考校文理善恶各随其短长每十人中取一人奏
名其不满十人者六人以上亦取一人五人以下更不
取人其亲戚举人别试者缘人数至少更不分别立号
只依旧条衮同封弥分数取人其合该奏名者更不入
南省奏名数内如允所奏乞降指挥下贡院遵守施行
光又上奏曰臣闻致治之本在于得贤天下至广群臣
至众人主不能遍知必资荐举不得其实则邪巧并进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3a 页 WYG0437-0524a.png
官职耗废是故设连坐之法以惩之此百王不易之道
也伏见近降诏书令中外臣寮于文资官内不以职位
高下举行实素著官政尤异可备升擢任使之人又于
诸司使以下至三班使臣内举堪充将领及行陈任使
之人此乃前世之令典当今之切务臣始闻之不胜庆
抃既而议者皆言数年之前亦曾有此诏书所举甚众
未闻朝廷曾有所升擢今兹盖亦修故事饰虚名而已
非有求贤之实也若果如此诚有何益臣愚欲望陛下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3b 页 WYG0437-0524b.png
尽将今来臣寮所举之人随逐人资叙各置一簿编其
姓名留之禁中其副本降付中书枢密院若遇文臣转
运使提点刑狱转运判官知大藩府及武臣总管钤辖
路分都监知州军等有阙除用旧资叙人外应系陟入
上件差遣者并乞于今来举官簿内次等资叙人中陛
下亲加选择点定一人其不系今来荐举之人不得差
充上件差遣若升陟以后他日职事败阙不如所举及
犯赃私罪其举主并依法施行虽见任两府亦乞不以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4a 页 WYG0437-0524c.png
恩例特放凡系举官不当降官及降差遣者未满三年
虽遇恩赦不得牵复如此则群臣莫敢不尽公择人天
下贤才皆可得而官使矣
光又上奏曰臣窃见国家旧制资荫出身人初授差遣
者并令审官院流内铨试省格诗或赋或论一首或五
经墨义十道各从其便其赋论墨义徒有其名无人愿
试大率皆乞试诗其间甚有假手于人真伪难辨就使
自能作诗辞采高妙施于治民亦无所用不可以此便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4b 页 WYG0437-0524d.png
为殿最臣欲乞今后应资荫出身人初授差遣者并委
审官院流内铨试孝经论语大义共三道仍令主判臣
寮更将所对义面加询问使之口说若义理精通者特
为一等并所试大义卷子保明闻奏京官与减一任监
当选人并与家便差遣合入家便者与先次其义理稍
通者依常调不通者且令修学候一周年外再试必须
试中方得出官若年四十以上者即听依旧制只写家
状读律如此则公卿大夫子弟皆向学知道亦近于先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5a 页 WYG0437-0525a.png
王教胄子之术也
孙洙上疏曰三代而下选举之法何纷纷乎其法始得
者终必失也故孝廉之始得也人务本行也其终失也
计口缪举也辟署之始得也人乐自修也其终失也流
竞成俗也限年之始得也敦德养器也其终失也少成
不贵也九品之始得也家举人兴也其终失也爱憎在
吏也清议之始得也名实相尚也其终失也浮伪相沮
也铨选之始得也权不外假也其终失也美恶同流也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5b 页 WYG0437-0525b.png
故孝廉失之缪辟举失之诡限年失之同九品失之徇
清议失之伪铨选失之杂是六者之法皆足以救一时
而不足以通百世也故始终而各有得失焉今始终一
切皆失者其国家资格之法乎臣请言其弊今贤材之
伏于下者资格阂之也职业之废于官者资格牵之也
士之寡廉无耻者争于资格也民之困于虐政暴吏资
格之人众也万事之所以抗弊百吏之所以废弛法制
之所以颓烂决溃而不之救者皆资格之失也惟天之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6a 页 WYG0437-0525c.png
生大贤大德也非以私厚其人将使之辅生民之治者
也惟人之有大材大智者非以独乐其身将以振生民
之穷者也今小人累日而取贵仕君子侧身而困卑位
贤者戴不肖于上而愚者役智者于下爵不考德禄不
授能故曰贤材之伏于下者资格阂之也才足以堪其
任小拘岁月而妨之矣力不足以称其位增累考级而
得之矣所得非所求也所求非所任也位不度才功不
索实故曰职业之废于官者资格牵之也今夫计岁阀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6b 页 WYG0437-0525d.png
而争年劳者日夜相斗也有司躐一名差一级则摄衣
而群争愬矣其甚者或怀黄敕而置于丞相之前也其
行义去市贾者亡几耳故曰士之寡廉鲜耻者争于资
格也来而暴一邑既岁满矣又去而虐一州也非以赃
败至死不黜虎吏劘牙而食于民贤者郁死于岩穴而
赤子不得爱其父母也故曰民之困于虐政暴吏者资
格之人众也夫资格之法起于后魏崔亮而复行之于
唐之裴光庭是二子者其当世固以罪之不待后世之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7a 页 WYG0437-0526a.png
讥矣然而行之前世不过数十年者也后得称职者矫
而更之故其患不大今资格之弊流漫根结踵为常法
方且世世而遵行之矣往者不知非来者不知矫故曰
万事抗弊百吏废弛法制颓烂决溃而不之救也虽然
不无小利也小便也利之者惷愚而废滞者也便之者
耋老而庸昏者也而于天下国家焉则大失也大害也
然而提选部者亦以是法为简而易守也百品千群不
复铨叙人物而综覈功实一吏在前勘簿呼名而授之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7b 页 WYG0437-0526b.png
矣坐庙堂者亦以是法为要而易行也大官大职列籍
按氏差第日月遝然而登之矣上下相冒而贤材去愈
远可为太息也为今之急诚宜大蠲弊法简拔异能爵
以功为先后用才为序次无以积勤累劳者为高叙无
以深资久考者为优选智愚以别善否陈前而万事不
治庶功不熙者臣愚未尝闻也
知通进银台司韩维上言曰臣窃思自古致治之术莫
不以守令为急诚知务也县令今已举之矣唯知州但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8a 页 WYG0437-0526c.png
用资序名次充补略无选用之法一非其人数万之生
聚便受其弊甚可痛也伏望圣慈特诏诸路转运提刑
除藩镇及堂选知州外其久积奸弊号为难理及累被
灾伤盗贼数𤼵处所悉以上闻朝廷慎择有识向公臣
寮举才任治民者往临其处俟见实有政理即随其迹
状大小升入堂选州郡或擢升省府及监司任使其间
增秩赐金锡诏褒劝之法系自朝廷临事裁处所冀中
庸常调之人知有自奋之路各加厉勉疲瘵之俗渐被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8b 页 WYG0437-0526d.png
圣泽
御史中丞贾黯言今京朝官至卿监凡二千八百馀员
而吏部奏举磨勘选人未引见者至二百五十馀人且
以先朝事较之方天圣中法尚简选人以四考改官而
诸路使者荐部吏未有限数而在京台阁及常参官尝
任知州通判者虽非部吏皆得荐时磨勘改官者岁才
数十人后资考颇增而知州荐吏视属邑多少裁定其
数常参官不许荐士其条约渐繁而改官者固已众矣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9a 页 WYG0437-0527a.png
然引对犹未有待次者也皇祐中始限监司奏举之数
其法益密而磨勘待次者已不减六七十人皇祐及今
才十年矣而猥多至于三倍向也法疏而其数省今也
法密而其数增此何故哉正在荐吏者岁限定员务充
数而已如郡守岁许荐五人而岁终不满其数则人人
以为遗已当举者避谤畏讥欲止不敢此所以多而真
才实廉未免慁于无能也宜明诏天下使有人则荐不
必满所限之数天子纳其言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9b 页 WYG0437-0527b.png
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