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三 第 1a 页 WYG0435-055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臣奏议卷九十三
明 杨士奇等 撰
经国
宋孝宗时张浚论和战利害疏曰臣今月二十五日恭
被御笔处分臣已即日具奏去讫臣虽愚陋中有所怀
敢不尽言伏惟圣慈俯赐矜察今之议者孰不以战守
为说其次则就遵旧辙重讲前好以臣观之战守之说
卷九十三 第 1b 页 WYG0435-0559b.png
是也然而争城争地罪不容诛城高池深兵甲坚利委
而弃之地利不如人和则是战守之中尚有可得而论
者焉臣窃以为战守之道本以庙胜君天下者诚能正
身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用之
战则克守则固理有决然者矣如是而后可以言战守
仰惟陛下以神圣恭俭之资受太上委任之重即位以
来孜孜治道然而德政未洽于人心宿弊未革于天下
揆以庙胜犹有可疑臣愚硕陛下发乾刚奋独断于旬
卷九十三 第 2a 页 WYG0435-0559c.png
月之间大布诏旨一新内治尽循太祖太宗之治使南
北之人知有大治于后人心既孚兵气必振臣衰暮之
景精力有限理当退閒以全晚节岂肯分毫更有觊念
独以事机迫切治乱安危断在今岁臣若尚怀顾畏他
日身名具丧辱国辱家悔之无及伏硕陛下深轸宸虑
早定至计事或二三终恐无成臣愚干冒圣聪俯伏俟
罪
起居郎胡铨上疏曰右臣准枢密院劄子十一月十四
卷九十三 第 2b 页 WYG0435-0559d.png
日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令于后省限一日集议当与
不当议和合与不合遣使礼数之后先土疆之取与条
具闻奏仍令各举所知以备小使者臣窃惟国家自绍
兴初与金人讲和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雠而不报
上下偷生苟安岁月以为盟好可恃荡然决去藩维之
守一旦完颜亮变生肘腋宗庙社稷几不血食天下寒
心陛下即位以来乾刚独断奋然图任张浚及二三大
臣力谋恢复符离之师兵不血刃而故疆复得使李显
卷九十三 第 3a 页 WYG0435-0560a.png
忠尽忠于国不贪小利以成大举之功则中原响应势
若破竹恢复之期可指以俟矣虽然功虽不成事虽不
立自京都播迁之后垂四十年未有如符离之举也敌
人缘此震慑知陛下有大有为之志知庙谋有出不意
之奇知边鄙有折冲敌忾之人知台谏有明目张胆之
臣知朝廷有面折廷诤之士以为中国有人遂有乞和
之意兵法曰无故而求和者谋也敌人诡计端在于此
昨来京都失守本于大臣耿南仲主和二圣劫迁本于
卷九十三 第 3b 页 WYG0435-0560b.png
宰相何㮚主和维扬失守本于宰相汪黄主和完颜亮
之变本于权臣主和自汴京板荡以来四十年间敌人
用锐师劲卒长驱入国何尝不以和哉暴蔑我二圣污
蔑我两宫残毁我宗庙陵夷我社稷发掘我陵寝皇天
后土实闻此言今欲与不戴天之雠讲信脩睦三纲五
常扫地尽矣就令和好可成金人可信决不叛盟孝子
顺孙宁忍为之况万万无可信之理前车覆后车戒陛
下若不深思远虑力脩政事力脩守备力任将相力图
卷九十三 第 4a 页 WYG0435-0560c.png
恢复而苟目前之安臣恐后车又将覆也议者乃曰姑
与之和而阴为之备外虽和而内不忘战此向来权臣
误国之言陛下闻之熟矣呜呼燕安酖毒不可怀也一
溺于和则上下偷安将士解体终身不能自振尚又安
能战乎其为酖毒多矣可胜寒心冒犯天威臣无任战
惧之至
铨又进故事曰冒顿既立时东胡强使使谓冒顿曰欲
得头曼时号千里马冒顿问群臣皆曰此匈奴宝马也
卷九十三 第 4b 页 WYG0435-0560d.png
勿予冒顿曰奈何与人邻国爱一马乎遂与之顷之东
胡以为冒顿畏之使使谓冒顿曰欲得单于一阏氏冒
顿复问左右左右皆怒曰东胡无道乃求阏氏请击之
冒顿曰奈何与人邻国爱一女子乎遂取所爱阏氏与
东胡东胡王愈骄西侵与匈奴中间弃地莫居千馀里
各居其边为瓯脱东胡使使谓冒顿曰匈奴
所与我界瓯脱外弃地匈奴不能至也吾欲有之冒顿
问群臣或曰此弃地予之于是冒顿大怒曰地者国之
卷九十三 第 5a 页 WYG0435-0561a.png
本也奈何予人诸言与者皆斩之
臣谨案春秋以地为重凡书取地皆恶之也成二年
取汶阳田则齐以战败而赂我宣元年齐人取济西
田则我以不义而赂齐夫齐以战败而赂我非我取
之也而必书取专恶我也我以不义而赂齐非齐取
之也而必书取专恶齐也取汶阳田虽专恶我然齐
亦与有罪焉何者为人子孙不能守先祖之土地而
轻以与人得无罪乎取济西田虽专恶齐然我亦与
卷九十三 第 5b 页 WYG0435-0561b.png
有罪焉何者为人子孙不能守先祖之土地而轻以
与人得无罪乎夫春秋书法重地如此以为万世守
国者之戒也呜呼冒顿夷狄也且能知地者国之本
而不以与人可谓深得春秋重地之旨矣可不鉴哉
铨为敷文阁直学士乞规恢远图疏曰臣顷坐异议窜
斥岭海者垂三十年自谓老于穷荒绝域不复齿搢绅
之列岂意天假之年陛下登大位首赐收召臣获保首
领尽室生还复见天日之清明平昔区区之私郁结而
卷九十三 第 6a 页 WYG0435-0561c.png
不得伸者硕毕之于旒扆之前指天誓心有死无贰故
两参华禁首尾九年每一赐对臣未尝不洗髓涤虑极
其精诚期有以感动天听诚以今日国雠未报陵寝未
归故疆未复臣所以夙夜痛心誓不与敌人共天者也
伏惟皇帝陛下天锡勇智退托以不能惟兼听是务每
闻臣言曲赐优容称其直谅臣摩厉此心日复一日不
知老之将至迫于七十致仕之礼恳祈再三陛下委曲
保全又复宠以延阁之美臣虽碎身粉骨不足以报天
卷九十三 第 6b 页 WYG0435-0561d.png
地父母之恩辄敢极竭愚衷少裨国论之万一伏望陛
下体尧蹈舜辚禹轹汤规恢远图委任贤哲植正黜邪
理财训兵济师练将逮鳏恤孤然后布告中外大明君
臣父子之义必报国雠必归陵寝必复故疆混一区夏
以副太上付托之重臣虽在畎亩死无所憾臣既陛辞
即出脩门无复再瞻日表臣不胜惓惓爱君忧国之诚
杨万里上疏曰臣闻有天下之忧有君子之忧天下之
忧忧其君之不为也君有为矣天下之喜而君子之忧
卷九十三 第 7a 页 WYG0435-0562a.png
也盖不为之君其心迟天下之所不快有为之君其志
锐天下之所甚喜虽然喜者忧之所由寓也锐者迟之
所由伏也夫何故锐则速不以速而成则以速而折天
下之事有百全之成而无一折者乎求其成则必有以
忍其折不忍其折则无务于速也速而折折而不忍则
锐安得不变而为迟哉一朝之有为必至于终身而不
为是故君子见其初而忧其终古之君子得有为之君
而辅之以求立天下之大功则必有以养其君之志而
卷九十三 第 7b 页 WYG0435-0562b.png
古之君子亦必有以自养其志详其发而重其举非详
其发也恐发之疏则一发足以废百发非重其举也恐
举之轻则一举足以废万举君臣之间其立也坚而其
谋也老夫是以有成老则不欲速坚则虽可折而不可
沮胜而不勇败而不怯得而不喜失而不挫优游容与
以待天下之隙而徐制其要领盖昔者晋文之图霸也
二年而欲用其民子犯曰民未知义民知义矣又欲用
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民知信矣又欲用之子犯曰民未
卷九十三 第 8a 页 WYG0435-0562c.png
知礼盖文公之志踊跃奋迅而欲有为者一也而子犯
三遏之越王之报吴也四年而召范蠡问曰伐吴可乎
曰未可也又一年又问曰伐吴可乎又曰未可也又一
年又问焉又一年又问焉则皆曰未可也盖越王之志
踊跃奋迅而欲有为者四也而范蠡四拒之夫二臣者
举其君踊跃奋迅之气而纳之于抑郁愤闷之地使朝
夕咨嗟求逞而不得逞则无乃过乎盖二臣者深知所以
养其君之志惧其速而折折而沮也及其国力已强兵
卷九十三 第 8b 页 WYG0435-0562d.png
气已振事机之来而不可失胜形之见而不可禦则破
楚灭吴了此事不终朝尔唐之德宗其志有一日不在
于平藩镇者乎然不胜其愤锐于遣三将而一伐一伐
而生朱泚之变也则不敢言及于藩镇者终其身求节
度则与节度求宰相则与宰相故藩镇之祸始于肃宗
而成于德宗至于亡唐藩镇亡之也德宗岂真成藩镇
之祸者哉速而折也折而沮也使德宗而不速则不折
折而不沮则岂不犹可为也何遽至于晚年之姑息哉
卷九十三 第 9a 页 WYG0435-0563a.png
文宗之志有一日不在于诛宦官者乎然不胜其愤锐
于任训注而一决一决而生甘露之祸也则不敢言及
于宦官者终其身专制则听其专制诋辱则甘其诋辱
故宦官之祸始于明皇而成于文宗至于亡唐宦官亡
之也文宗岂真成宦官之祸者哉速而折也折而沮也
使文宗而不速则不折折而不沮则岂不犹可为也何
遽至于饮恨而没哉二君之志本以求天下之大功而
反以得天下之大祸则不养其志之患也顷者新天子
卷九十三 第 9b 页 WYG0435-0563b.png
即位之初春秋鼎盛圣武天挺超然有必报不共戴天
之心剋复神州之志天下仰目而望庶乎中兴之有日
也然亲征之诏朝下而和议之诏夕出元戎之幕方开
而信使之轺已驾纷纷扰扰以至于今而国论卒归于
和此其病安在哉盖兆今日之和者符离之役也事不
极则反不生势不激则变不形暄甚则雨冬穷则春理
固然也战岂与和期哉和者战之变也非求变也激而
不得不变也且是役也天子之志固在于取中原也抑
卷九十三 第 10a 页 WYG0435-0563c.png
尝熟策之详议之耶议之不详也策之不熟也得城而
不能有也成功而不能善后也是故前日之勇一变而
为怯前日之锐一变而为钝安得而不归于和哉当其
师之出也臣固知有今日之和也何则天子即位之初
虽以尧舜为之亦不能以一日而洽威德于天下也威
德未有以洽乎天下而欲一举以求非常之功是非有
成心也有倖心尔成乎心犹未必成乎外也心则倖矣
独能成乎外耶今日之事臣所大惧者惧天子之志沮
卷九十三 第 10b 页 WYG0435-0563d.png
于一折而敌人有以窥吾之沮而天下之祸所从生也
唐之二君盖可鉴矣人有未富而先急于作大屋者屋
未成而家已贫则他日一墙之颓一篱之缺而不敢议
于补葺夫一墙易补也一篱易葺也其费与屋大不同
也勇于屋之大而怯于藩墙之细则其志之沮也臣尝
读蜀志至于刘昭烈三见诸葛亮之事则为之太息盖
昭烈以汉之裔欲诛曹操以复汉室此昭烈之雅志也
然得徐州则失徐州得豫州则失豫州败于吕布又败
卷九十三 第 11a 页 WYG0435-0564a.png
于曹操奔走狼狈于荆楚之间而无所于归宜其惫而
不复自振也而其见亮曰孤不度德欲信大义于天下
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嗟乎昭
烈者是时已老矣衰败屡折而志犹未已此亮之所以
乐于委身而愿效其谋者也彼其徒手而成鼎峙之业
其以此哉今天子以天下之半带甲百万表里江淮安
坐而指挥天下之豪杰以图恢复祖宗之业而澡靖康
之耻进则成混一之功守则成南北之势何至于以一
卷九十三 第 11b 页 WYG0435-0564b.png
小折自沮而汲汲以议和哉臣愿天子坚昭烈之志而
毋以唐之二君自处则中兴之功天下未绝望也
万里又论国势曰臣闻善立国者以人成天而不以天
败人盖国之所以废兴短长者天也而所以使其废兴
短长者非天也人也惟人为能成天惟天亦能败人非
天之败人也人实恃天以自败而天亦不能如之何也
且夫国于天地有与立焉古之国盖有至弱而存有至
强而亡者盖有一再传十馀年而遂灭有三四十世七
卷九十三 第 12a 页 WYG0435-0564c.png
八百年而不绝者夫强者宜其不可亡一再传者皆艰
难创业之君宜其不可灭而乃至于灭亡何也弱者宜
其朝不及夕传世至于二三十君之后大抵不骄则怠
宜其无以自立而乃至于长存又何也求之而无其形
究之而无其端故曰天也国一国也有昨废而今兴有
既亡而复存君一君也有朝弱而暮强有前衰而后盛
夫岂不以人乎哉故夫善养身者能延既绝之年善谋
国者能延既衰之祚人之所至天亦至焉故曰人也自
卷九十三 第 12b 页 WYG0435-0564d.png
尧舜禹汤文武之为国计与孔子孟子之徒为世主言
者大抵言人多于天而言天寡于人则忧夫有国者之
以天败人也臣窃观天眷我国家已往之验以卜方来
之祚则知商周历年之数未足为国家喻也臣盖喜而
忧之喜者天也而所忧者人也方敌人为靖康之役彼
谓天下无复国家有也而民心依依戴其旧君我是以
有南京之立方敌人为维扬之役彼谓深入穷侵之计
不浅也而风潮效灵一隔千里我是以有海道之安方
卷九十三 第 13a 页 WYG0435-0565a.png
金亮为江上之役彼谓投鞭于江可以利涉也而千艘
一炬敌人遂败我是以有江海之捷则天之维持全安
我国家者屡危而屡不危愈摇而愈不拔其眷何如也
则国家子孙万世帝王之业了了在人目中矣虽然天
之所以为天者尽矣而人之所以为人者果尽也耶臣不得
而知也果不尽耶臣不得而知也臣独怪夫赤白囊一
至则庙堂骚然而失措某所未有备某所未有兵募市
人招武勇以为临时应卒之计讲解之议一许则君臣
卷九十三 第 13b 页 WYG0435-0565b.png
欣然而相庆罢戎幕散舟师彻边防息忧顾以享安逸
无为之乐既君臣欣然矣而边尘又动也则骚然之色
复见既庙堂骚然矣而和议又集也则欣然之心复生
此何为者耶千金之家不幸而大盗为之邻前有父兄
不共戴天之雠而后尽盗吾千金之产之意彼大盗者
日夕聚恶少治兵刃伺间隙以图我而未有以乘也则
阳谓我曰吾与若为好也所谓千金之主人者将遂毁
藩墙投梃刃晏然盘乐饮酒而不为之虑乎抑将外姑
卷九十三 第 14a 页 WYG0435-0565c.png
与之好而阴益为之备也嗟乎千金之子能不忘于盗
而为天下国家者不能不忘于敌天下之忧复有大于
此者乎则所谓以人成天而不以天败人者臣所不敢
知也盖臣闻之古之敌国对垒而未有息肩之期者其
处之大略有四一曰谋二曰备三曰应四曰堕何谓谋
书不甘食夜不安寝君臣日夜蹙頞相顾以敌雠未灭
为大忧以天下未一为大耻以宗庙社稷未有万世不
可亡之实为大惧收召豪杰选马励兵深谋密计期于
卷九十三 第 14b 页 WYG0435-0565d.png
必取所谓卧榻之侧岂容有鼻息雷鸣者太祖皇帝所
以建一统之大业也何谓备谋人而羽翼未成也机会
未至也衅隙未生也则遂不谋人也耶我不彼谋彼必
我谋是故防之也豫而备之也周脩政刑求人才深沟
高垒积粟治兵恐惧儆戒常若一日而敌三至也夫是
以屹然有不可犯之坚动则可以制人静则可以不制
于人为客则可以百全为主则可以万全矣孙仲谋之
所以走曹操也何谓应欲为谋人而不能举欲为备人
卷九十三 第 15a 页 WYG0435-0566a.png
而不能劳政事纪纲守其常兵甲士马因其旧其国不
至于大治而亦不至于大乱敌不至则不虑其至敌至
则徐应其至夫不虑其至而徐应其至者非有万全之
素也尽于一决以幸一胜尔故其胜也幸也非计也宋
文帝之所以支佛狸也何谓堕既不能谋又不能备既
不能备又不能应苟于安而不知危伏于其中媮于乐
而不知忧寓于其间狎于敌人之诈而不悟堕于敌人
之计而不疑至于覆亡其国则曰天也吴之所以误于
卷九十三 第 15b 页 WYG0435-0566b.png
越也谋人者其国兴备人者其国安应人者其国仅存
而堕于人者其国必亡有国者可不深惧而谨择于此
四者乎臣窃观朝廷今日之大计而深所未喻也谋耶
备耶应耶堕耶盖亦不出于应而已矣敌至而能应愈
于不能应非不可也而未善也何则馁而始学稼渴而
始浚井得为善理家者乎且平居不为万全之策而缓
急乃幸于一胜之功可以胜也而不可以必胜也可以
幸也而不可以数幸也臣惧朝廷今与敌人讲解之后
卷九十三 第 16a 页 WYG0435-0566c.png
轻信其情而不防其诈也历下之兵一解而淮阴之师
至鸿沟之境一分而垓下之祸作此往事明也臣愿朝
廷深为之备以待不测之警而后立国之大计臣得次
第而历陈之其二曰臣闻圣人不幸而当天下分裂之
际者有所谓万世之业有所谓数百年之业国无两存
无两亡非有北无南则有南无北尔有能举天下之二
而一之此万世之业也画地以相俟据险以相拒攻则
不足守则有馀此数百年之业也今圣天子既惩于一
卷九十三 第 16b 页 WYG0435-0566d.png
举而折则万世之业其成未有形而其发未有候也而
数百年之业亦独扰扰而未求所定岌岌而未见所立
则亦可谓不能也已非不能也能而不为也非不为也
为而不果也果则为为则能矣昔司马晋内有王敦苏
峻之乱外有刘石之敌晋宜不能乎晋也而无病乎江
左十叶之基刘宋之初谯纵梗蜀卢循逼都下而姚氏
慕容氏拓跋氏沸中原宋宜不能乎宋也而无害乎南
朝数百年之祚晋宋之君何人哉使朝廷当此时将不
卷九十三 第 17a 页 WYG0435-0567a.png
为国乎虽然此犹有天下之半也至于七十里而兴商
百里而造周汤文何人哉朝廷当此时将不为国乎虽
然此犹有土也至于汉高帝一剑之外无馀物光武一
牛之外无馀资而以创业以中兴二君何人哉朝廷当
此时又将不为国乎嗟乎以高光为之能以无国为有
国也以汤文为之能以一国为天下也以晋宋为之能
以危国为安国也然则天下岂有不可为之国哉亦存
乎其人如何尔今也内无敦峻谯卢之猖獗外无刘石
卷九十三 第 17b 页 WYG0435-0567b.png
之英雄而独当一未亡之金人而又以全楚为家吴越
为宫此楚庄吴阖闾子胥种蠡之所以强霸用武之国
也西控全蜀南拥荆襄北据长淮此高帝先主孙仲谋
杨行密之所以兴起之根本也钜海限其东而三江五
湖缭其南北此古之六朝所恃以为不拔而不可兼得
者也引巴蜀之饶漕江淮之粟市西戎之马而号召荆
楚奇材剑客之精锐此汉唐之所仰以为资者也奄是
数者而有之而日夕惴焉不能以自存常若敌人之制
卷九十三 第 18a 页 WYG0435-0567c.png
其命是挟千金而忧贫有孟贲之力而忧弱者也故曰
非不能也能而不为也非不为也为而不果也使圣天
子一日断自一心不惑群议卓然挈吾国而大有所建
立则万世之业为之有馀也而况数百年之业哉独患
乎因循颓堕忘其我之所可惜而彻其敌之所可忌者
而已矣盖吾之所可惜而吾不惜则凡所可惜者无所
往而惜无所往而惜者亡之所从开也彼之有所忌而
吾不示之以其所忌则凡所可忌者无所往而忌无所
卷九十三 第 18b 页 WYG0435-0567d.png
往而忌者寇之所从召也昔者秦之灭六国非秦能灭
六国也六国实自灭也不思久长之计而苟一日之安
争先割地以求和于秦地朝割而兵夕至盖六国之君
臣其初以为尺寸之地不足惜也不知夫国之亡乃自
不惜尺寸始非尺寸之地能亡国也尺寸之不惜则不
至于亡国则不止顷者敌人求唐邓则与唐邓求海泗
则与海泗此何为者耶人有禦寇而不禦之垣之外乃
毁垣以纳之曰吾将拒之户是得为善禦寇者乎夫室
卷九十三 第 19a 页 WYG0435-0568a.png
以户存户以垣存也垣毁是无户也室其得存乎蜀失
汉中而刘禅降唐献淮南而李景蹙朝廷独不见之耶
此臣所谓患乎忘其我之所可惜者也汉高帝之西入
关也兵之所至迎刃而解如此其锐也以仁义之师乘
暴秦之亡如此其易也以高帝自将而子房为之谋如
此其全也而不敢越宛击秦非宛之能重秦也能病汉
也盖宛者汉之后顾之病也宛一下则汉何病焉使秦
人先得汉之所忌遣一将固守而不下则秦未易以岁
卷九十三 第 19b 页 WYG0435-0568b.png
月入也异时朝廷举长淮数千里而视之如隙地不葺
一垒不置一卒使寇之去来如入无人之境此何为者
耶议者犹曰是时敌之创痍未尽瘳而势力未全盛也
而今者狠然有窥吾淮甸南下牧马之意朝廷傥复如
前日置淮于度外则天下之大祸至矣虎之所以不可
捕者穹崖深林入者凛然而又罴游乎其前豹伏乎其
左此人之所以甚忌也使罴与豹皆去而虎立于途人
孰不操戈以制之哉臧质壁盱眙而佛狸亟还刘仁瞻
卷九十三 第 20a 页 WYG0435-0568c.png
坚守寿春而周师未得志朝廷独不见之耶此臣所谓
患乎彻其敌之所可忌也大抵敌人之求可以与可以
无与天下之地可以无守可以守可以与者货也可以
无与者地也可以无守者已失之地也可以守者未失
之地也可以无与而与焉可以守而不守焉今之大患
不在此耶盖海陵尝求汉淮之地矣而光尧不与之地
而与之战臣愿朝廷以光尧之塞海陵而塞敌之贪如
蜀如荆襄如武昌如沿江朝廷固尝严守备矣臣愿今
卷九十三 第 20b 页 WYG0435-0568d.png
日以待沿江之工而待淮凡淮之要害之地敌之所必
攻者巨镇如庐寿广陵者则各择一大将委以一面而
付之重兵至于其它州郡则多其壁垒而葺其城池城
池坚则可攻而不可下壁垒多则寇有牵而不敢越有
大将重兵以居要则沿淮之州有所恃而无所惧兵法
所谓常山之蛇者此也盖固国者以江而不以淮固江
者以淮而不以江而今之说者或曰淮不可守而江可
恃嗟乎不恃江者江可恃也恃江则江不可恃矣昔者
卷九十三 第 21a 页 WYG0435-0569a.png
陈后主尽召江北之诸将以朝正而韩擒虎贺若弼掩
其虚以至江上陈之君臣犹曰天堑必无可济之理且
引周齐之兵五来皆败以待隋言未既隋师济矣甚矣
夫江之误南国也非江误人之国也恃之者误之也宫
之奇曰虢虞之表也唇亡则齿寒江者淮之虞也淮者
江之虢也朝廷其勿恃江而恃淮勿恃淮而备淮则数
百年之业可得而议矣不然臣恐未可以一朝居也或
者又曰守淮善矣其如淮地之空旷何若夫江者纪涉
卷九十三 第 21b 页 WYG0435-0569b.png
所谓备之不过数处直差易尔是不然有淮而后江者
吾之江也无淮则江者非独吾之江也亦敌之江也全
而有之犹恐失之而况分之哉且吾之有淮以为空旷
也使吾不有而敌有之彼以为空旷耶彼将居而耕耕
而守守而伺则吾之一喘而彼闻一动而彼见人惟有
所不可测而后不可图引寇以自逼而日夕与之相目
于一水之间则国尚何可为而敌尚何可备哉故夫江
者误人之国而纪涉之论又误人之江者也且吴人者
卷九十三 第 22a 页 WYG0435-0569c.png
欲淮而不得也非得淮而不欲也吾则有吴人之所无
而又可弃吾之所有耶臣是以流涕而极言至此其三
曰臣闻有为者必为其全何谓全不福其福不利其利
是谓全夫为国者何向非福何择非利而曰不福其福
不利其利何也非不福其福也不福其祸中之福也非
不利其利也不利其害中之利也夫何故贵乎福者贵
其福而无祸贵乎利者贵其利而无害曰福焉而祸之
所寄曰利焉而害之所藏是无福贤于福而不利贤于
卷九十三 第 22b 页 WYG0435-0569d.png
利也故曰有为者必为其全不福其福不利其利是谓
全今夫径寸之珠潜于骊龙之颔而袭于万仞之渊人
将语我曰珠可得也其信者智乎其不信者智乎宜若
信之者之智也殊不知身与珠孰重陆与渊孰安捐吾
身而珠可得犹不为也况身可捐而珠不可得耶今士
大夫孰不曰中原吾之旧物可取而不可弃虽然意则
忠矣言则快矣而为国计则未也策今者不以今而以
古料后者不以后而以今古者今之镜也今者后之柢
卷九十三 第 23a 页 WYG0435-0570a.png
也盍观之东晋乎盖尝有幽并矣至王浚刘琨亡而幽
并亦亡又尝有河南矣至祖逖亡而河南亦亡非数子
之死而始亡幽并河南也数子之未死而幽并河南已
亡矣盖其存者名也其亡者实也盍观之刘宋乎盖尝
得关中矣至高祖还而失关中又尝得淮北矣至明帝
北讨之败而失淮北非高祖之还明帝之败而始失关
中淮北也高祖之未还明帝之未败而关中淮北已失
矣盖其得者名也其失者实也闻之曰虽鞭之长不及
卷九十三 第 23b 页 WYG0435-0570b.png
马腹何则功视时为成毁时视天为盈虚天之所至时
亦至焉时之所至功亦至焉未闻时先天而得功先时
而就者也是故天与时相遭则以百败之汉高帝取百
胜之项羽天与时相违则以刘葛之雄杰熟视孱弱之
曹丕靖康之初金人之北归也河北尝为吾有矣绍兴
之间金人割地见还也河南长安尝为吾有矣金亮之
败也海泗唐邓又尝为吾有矣隆兴之举也符离又尝
为吾有矣有则有矣而卒不有焉何也时也非时也天
卷九十三 第 24a 页 WYG0435-0570c.png
也然则古之举亦足以为今之惩今之事亦足以为后
之规矣是故为今之计和不如战战不如守和则懈战
则力故曰和不如战战则殆守则全故曰战不如守昔
吴大帝时诸将各欲立功多陈便宜帝以问顾雍雍曰
兵法戒于小利此等欲邀功名非为国也苟不足以损
敌所不宜听蜀将姜维每欲大举伐魏费祎曰吾等不
如诸葛丞相丞相犹不能定中原不如保国治民无决
成败于一举嗟乎吴其以雍为懦而蜀其以维为壮矣
卷九十三 第 24b 页 WYG0435-0570d.png
虽然未见其害雍信懦而维信壮也及诸葛恪以轻动
无功而民怨姜维屡出黩武而国亡则顾雍费祎之言
犹信噫宋德当天卜世万亿天不佑敌亡不及夕不待
智者而后喻也然日有中昃月有盈缺天之道也而况
国乎天之于我国家盖必有时矣可以俟不可以躁盖
圣人之于时所不能者二曰去曰来所能者二曰待曰
乘臣愿朝廷尽人事以周其待待其来而决其乘不以
小利而轻试吾之大技不以小钝而中怠吾之大计则
卷九十三 第 25a 页 WYG0435-0571a.png
中兴之全功不在今日在何日耶燕尝欲图苻坚慕容
农曰取果于未熟与自落不过旬日然其难易美恶相
去远矣金人之强不过苻坚其君臣万万不及坚朝廷
盍少待哉
参知政事史浩奏曰臣闻古之得天下者皆由小以致
大若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是也汤之一征天下始
信故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怨者徯其来而不至也是故
师至其国若时雨降非谓使四方之民先归汤之国也
卷九十三 第 25b 页 WYG0435-0571b.png
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者有其心也是故至武王时始
因商之旅其会如林非谓使天下之民先归文王之国
也若使民先归其国则七十里之亳百里之丰何以容
东西南北之人而所谓亳与丰之地方且疲于赡养日
益穷蹙又何暇脩文德以格远人之心耶今陛下北有
劲敌日为奸谋以挠我日纵流民以困我沿边守臣由
之不知方且日以招徕为事自去冬用兵以来归正之
官已满五百皆高官大爵动欲添差见阙归正之民不
卷九十三 第 26a 页 WYG0435-0571c.png
知其数皆竭民膏血唯恐廪之不至数年之后国家之
蓄积竭于此役东南之士夫久不得调东南之农民身
口之奉不得自用安保其不起为盗贼而求衣食之资
乎不于此时有以救之骎骎不已布满东南蚕食既多
国用益乏已来者不获优恤必有悔心方来者待之愈
薄必有怨心夫剥肤椎髓以奉之意者望其知恩而欲
其为我用也若使怨悔之心生终亦何所济此为国远
虑者莫不寒心也今说者必曰不如是不足以系中原
卷九十三 第 26b 页 WYG0435-0571d.png
人心夫内脩政事教化既明风俗既厚百姓家给而人
足使彼之士民愿立于朝愿为之氓而不可得然后一
旦兴师恢复土宇皆为王臣则其心乃大悦如汤之后
来其苏武王之一怒而安也若吾之政化未施财力先
屈国尚未可保安能系中原之心乎凡为此论者皆慕
古人之虚名失当今之实利者也臣愿陛下密敕沿边
守臣其有襁负而至者谕之以久远之计曰国家议战
与和皆为汝辈久此陷没欲图拯济若为战计则他日
卷九十三 第 27a 页 WYG0435-0572a.png
得我故地汝皆吾民又何必舍坟墓弃亲戚而来若为
和计朝廷亦岂遂忘汝等宜各安本土以俟议定则彼
必感我恤之之意深念之之心切将无所归怨而敌闻
之亦必知我国有人矣于是葺藩篱保形势宽民力以
固邦本募勇士以益军籍政脩而教兴国富而兵强机
会之来岂有穷已一举而得中原大开明堂受朝贺此
成汤文王已试之明效也夫未至此时而先为计以自
蹙此敌之愿后虽噬脐其无及矣利害得失之机较然
卷九十三 第 27b 页 WYG0435-0572b.png
可见陛下不可不深察也傥未以臣言为然欲望圣慈
断自宸衷上取太上之训下尽近臣之议以归至当然
后定其规抚使沿边守臣有所遵守
浩又上奏曰臣闻弃实而务名舍近而谋远见利而忘
害此三者天下之大弊古今之至戒也臣比者极论招
纳归正人之非虽荷圣慈已赐开纳尚虑议者或有异
同臣请得申言其详夫自淮泗之北燕赵以南幅员万
里皆我故疆若使朝廷根本已立人材已众功无僭赏
卷九十三 第 28a 页 WYG0435-0572c.png
罪无佚罚兵强国富事力有馀以陛下英武之资乘中
原爱戴之心一举而取之宅中图大以复旧物则天下
之议孰敢以为非今既未能乃区区然招集逋逃之人
以为系中原之心此臣所谓弃实而务名一弊也自去
岁金人南下之后两淮荡然驱虏杀戮不可胜计井堙
木刋积骸如山恸哭之声至今未已调度日繁江左重
困屯戍虽遣藩篱未固此皆当如饥渴如焚溺日夜图
之者今未见大有措画而庙堂之上率常以太半日力
卷九十三 第 28b 页 WYG0435-0572d.png
整会归正人某人乞官某人援例以庙堂犹如此则宣
抚司沿边诸军帅司州郡又可知矣此臣所谓舍近而
谋远二弊也北人初来扶老携幼莫不皆言去虎狼归
父母呜噫流涕以手加额不知者观之真若可喜然此
辈小人何常之有廪给禄赏少不厌其无涯之心则怨
詈并作未必不刺取国事归报敌境况又其间往往有
夲心为间探而来者此臣所谓见利而忘害三弊也以
此三说反覆究绎招纳利害可以立决加之敌情难测
卷九十三 第 29a 页 WYG0435-0573a.png
谲诈万端今北人将片纸来者即与官僧道虽无度牒
但持戒牒来者即与度牒若敌人设计多作伪告伪牒
源源而来上则竭国力以禄养归正官下则阴坏度牒
之法我尚为有谋也哉且中国士大夫虽身登科第家
世公侯一有去失坐废终身而归正官则一切不问是
仕于敌人者何其幸而仕于天朝者何其不幸耶中国
士民欲为僧道者由买度牒以至书填受戒非四五百
千不可而归正僧道则一切不问是生于敌界者何其
卷九十三 第 29b 页 WYG0435-0573b.png
幸而生于王土者何其不幸耶臣惓惓之实欲望陛下
弃名取实以集大勋先近后远以安边鄙见利思害以
杜乱萌异同之论一以理决之昔吐蕃欲取唐维州阴
遣妇人嫁守阍者生子长大守阍而吐蕃入寇遂开关
纳之宣和中郭药师入朝请击鞠牟陀冈乃默视可作
营垒之地其后金人大入果集于此则招纳之事岂可
忽哉岂可忽哉伏惟留神采择
川陜宣谕使虞允文上言曰臣以孤远之踪曲蒙陛下
卷九十三 第 30a 页 WYG0435-0573c.png
亲擢圣恩不一实为非常之遇但以才力凡微未有豪
发报效愧惧并心敢因使令辄以今日不可失之机仰
干四聪之听伏惟陛下圣智默运成算不遗规模之远
固已素定用敢冒昧裨万分一臣既闻敌中之乱敌兵
在中原者不多实天相陛下恢复之时而形势便利莫
如陜西盖得兵得马得粮可以壮国威可以足军饷欲
守则有险可恃欲战则有资可凭自古进取天下固有
次序而莫先于此臣尝所忧者大将相与因循无一肯
卷九十三 第 30b 页 WYG0435-0573d.png
出力为国家任责两日来吴拱出示吴璘三书谨录进
呈臣观其书意知敌为甚怯知其兵为可用知民心为
已归知粮道可以取足于西人又知其疾之已去老之
可忧而自勉于一举而臣所不知者朝廷怯于立事和
战未决尚以为疑也自敌使及境而去或以为敌中方
乱有所未暇或以为敌人未肯归疆将有所要致于我
以臣愚虑二说皆可置不问所当急者今日之机如因
璘之意而用其机此在陛下与二三大臣断以一言而
卷九十三 第 31a 页 WYG0435-0574a.png
已臣博采舆论谓中原之敌不多必无深入之忧若且
令董庠以本管兵守淮东郭振以四统制兵守淮西赵
撙驻信阳李道迫新野各因其险而固守勿与敌
战因得息兵以待用先令吴拱选精兵二万人从邓州
路与王彦会于商州以万人守潼关使河南之敌不能
进兵以援长安又以万人与彦合力进讨而吴璘姚仲
拥大兵而出西人知朝廷大举倡义而应者必甚于今
日官军声震关辅则宝鸡之敌知其无援又为西人之
卷九十三 第 31b 页 WYG0435-0574b.png
所共弃若不请降亦必引兵渡河而去国家得于此时
收兵籍马因长安之粮而取河南因河南之粮而会诸
军以取汴则兵力全而可以省诸道之运至如两河之
地因民之心可传檄而定矣臣闻兵好合而恶分时难
得而易失欲望陛下与二三大臣察纳其说而熟计之
潜以一定之说分命诸将使戮力以收不世之功天下
幸甚臣迫于愚忠抵冒天威伏深震惧
允文又上言曰臣窃惟艺祖皇帝创业之初削平诸国
卷九十三 第 32a 页 WYG0435-0574c.png
首会襄阳之兵以取荆南盖天下胜势所在先得之则
雄视吴蜀一统之祚实始于此今陛下留神于襄汉之
上游控吴蜀之全壤规摹弘远得艺祖之遗意天开圣
哲先后同符而议者谓自古以来蜀以重山为险吴以
长江为险而荆襄之地平原广袤无一山一水之限隔
故三国之后以至南北之分凡皆以兵为险良将劲卒
聚为重镇方册可考也道路错出不可以数计而其大
者有六自陜虢出卢氏可以直抵归州自光化出茨湖
卷九十三 第 32b 页 WYG0435-0574d.png
可以直抵夷陵自汝州出新野可以直抵襄阳自唐州
出枣阳可以直抵郢州自蔡州出信阳之三关可以直
抵德安府自陈州出宛丘新息可以直抵光黄弥亘数
千里实为坦涂皆当以兵为险之地也兵厚则险固理
之自然而今之备兵反薄于守吴守蜀之数一失支梧
敌势横溃吴蜀之形釐而为二屯兵虽多首尾莫应甚
可虑也伏愿陛下曲轸渊衷下臣之章于腹心大臣议
所以益兵之策庶几不失艺祖所以先重荆襄之意为
卷九十三 第 33a 页 WYG0435-0575a.png
陛下恢复之基天下幸甚
卷九十三 第 33b 页 WYG0435-0575b.png
历代名臣奏议卷九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