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臣奏议-明-杨士奇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0433-06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九
           明 杨士奇等 撰
  治道
唐文宗尝曰朕观晋君臣以夷旷到倾覆当时卿大夫
过邪中书侍郎李石对曰然古诗有之人生不满百常
怀千岁忧畏不逢也昼短苦夜长闇时多也何不秉烛
游劝之照也臣硕捐躯命济国家惟陛下鉴照不惑则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0433-0670b.png
安人彊国其庶几乎
上尝自谓临天下十四年虽未致治然视今日承平亦
希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珏曰为国者如治身及身
康宁调适以自助如恃安而忽则疾生天下当无事思
所阙祸乱何至哉
后唐明宗时大理少卿康澄上疏言时事曰为国家者
有不足惧者五深可畏者六三辰失行不足惧天象变
见不足惧小人讹言不足惧山崩川竭不足惧水旱虫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0433-0670c.png
蝗不足惧也贤士藏匿深可畏四人迁业深可畏上下
相徇深可畏廉耻道消深可畏毁誉乱真深可畏直言
不闻深可畏也不足惧者硕陛下存而勿论深可畏者
硕陛下修而靡忒上优诏奖之
上方务听纳史馆脩撰张昭上疏曰臣闻安不忘危治
不忘乱者先儒之丕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者前经之
至戒究观列辟莫不以骄矜怠惰有亏盛德恭惟太宗
贞观之初玄宗开元之际焦劳庶政以致太平及国富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0433-0670d.png
兵消年高志逸乃忽守约之道或贻执简之讥陛下以
慈俭化天下以礼法检臣邻绌奸邪之党延正直之论
务遵纯俭以节浮费信赏必罚至公无私其创业垂统
之规如贞观开元之始硕陛下有始有终无荒无怠臣
又伏念保邦之道有八审焉硕为陛下陈之夫委任审
于材器听受审于忠邪出令审于烦苛兴师审于德力
赏罚审于喜怒毁誉审于爱憎议论审于贤愚嬖宠审
于奸佞推是八审以决万机庶可以臻至治明宗览之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0433-0671a.png
称善
后周世宗方切于治道集贤殿学士窦俨上疏曰历代
致理六纲为首一曰明礼礼不明则彝伦不序二曰崇
乐乐不崇则二仪不和三曰熙政政不熙则群务不整
四曰正刑刑不正则巨奸不慑五曰劝农农不劝则资
泽不流六曰经武武不经则军功不盛故礼有纪若人
之衣冠乐有章若人之喉舌政有统若人之性情刑有
制若人之呼吸农为本若人之饮食武为用若人之手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0433-0671b.png
足斯六者不可斯须而去身也陛下思服帝猷寤寐献
纳亟下方正之诏廓开艺能之路士有一技必得自效
故小臣不揆辄陈礼乐刑政劝农经武之言世宗多见
听纳
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知相州田锡上疏曰臣备位谏
垣出官河朔虽励忠勤之节未伸謇谔之诚尸位自知
傍偟益切何以分陛下忧勤之寄何以副朝廷委用之
恩敢不夙夜有思涓埃欲效硕以刍荛之见上希英圣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0433-0671c.png
之知今陛下命以颁条委之理郡亲民之心无先于此
苟若所理之郡事简狱空所亲之民风淳俗厚所谓莅
民有术御下有能足以副朝廷任用之恩有以彰陛下
忧勤之旨然事有无从而得简狱有无因而久空民风
未至于淳和物俗未臻于富厚虽有莅民之术无得而
施虽有御下之方无从而设况臣闇懦御下非才以臣
愚蒙莅民无术但可言其久弊恤其未安久弊者昔近
并门邻于敌境备边之费禦寇之兵二十馀年民不遑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0433-0671d.png
息未安者今以北狄迩于塞垣屯兵禦戎飞刍挽粟三
十馀郡民不甚丰筦𣙜货财网利太密躬亲机务纶旨
稍频臣所谓网利太密者酒曲之利但要增盈商税之
利但求出剩或偶有出剩不询出剩之由或偶有亏欠
必责亏欠之过递年比朴只管增加递月较量不管欠
折然国家军兵数广支用处多课利不得不如此征收
筦𣙜不得不如此比较穷尽取财之路莫甚于兹疏通
殖货之源未闻适变似不知止殊无定期今乞国家以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0433-0672a.png
关市之征定其常数酒曲之利授以常规或偶有增加
不更求出剩或偶有亏折即可令于出剩时补填且如
州县征科农桑税赋年丰则未闻加纳岁歉则许之倚
征自然理得其中民知所措何以言之民生于利亦犹
鱼生于水也民困于利又如水涸于鱼也硕更生于谠
议别布新条当生民既庶之时是求理酌中之际天下
幸甚海内幸甚臣所谓纶旨稍频者臣尝读扬子法言
曰圣人之道犹日中又尝览太公六韬曰圣人之道犹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0433-0672b.png
龙首龙首能高视而远听日中谓融明而烛幽是知君
有居上之威仪臣有奉上之职业君道务简简则号令
审而人易从臣道务勤勤则职业脩而事无壅臣伏见
陛下忧民太过视事太勤每日早于崇德殿受百僚之
朝至日午于讲武殿视万几之事或进呈甲仗或拣阅
军人或躬问缧囚或亲观战马自匦而进者或详其词
理挝鼓以闻者或徇彼冤诬皆金口言词人人省问天
心揆度一一区分有以见陛下劳万几之神自此见臣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0433-0672c.png
下亏事君之职况今四方无事多垒尽平何以劳陛下
如此太勤何以使三公因此无愧盖陛下虑四聪或有
所未达万几或有所未知文王之心遂乾乾而夕惕成
汤之意贵孜孜于日新然陛下何不移此勤劳于求贤
何不改此精专于选士谏官则置之左右御史即委以
纠弹给事中当材者许之封駮诏令起居郎有文者命
之纪录言动百职如是各举其业千官如是各得其人
则何忧事不允釐何虑民不受赐今有司指挥多以劄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0433-0672d.png
子取圣旨官员注拟必须引见听敕裁事若允当则既
由宸衷事若未当则亦归睿断如此皆劳天听安用有
司致陛下视事太勤忧民太过况宫阙乃尊严之地轩
墀列清切之班可以延伫贤良询求理道岂宜使押来
囚系或病患军人或虚词越诉之徒或侥倖希恩之辈
引之便殿得面天颜陛下则随事指挥临时予夺其间
有骤承顾问上惧天威或偶有敷陈稍惬圣旨怯懦謇
讷者口虽奏而未尽其心奸诈辨词者言虽当而未必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0433-0673a.png
有理陛下或赐之恩泽或寘以刑名然睿鉴周通出令
固无于枉滥而帝庭清肃终朝岂称于喧嚣加以条理
事宜或伤频并施行诏敕遂至稠重礼曰王言如丝其
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喻其以近及远渐光大于
万方以言训人可常行于百代简而且要人则易从繁
而又难人则易犯书曰临下以简又曰御众以宽御众
不以宽则获罪者多临下不以简则从令者少况帝王
有常道禁令有常程施令贵乎必行设禁贵乎必止若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0433-0673b.png
令之无节奉而行之者必难禁之无时遵而止之者亦
寡臣所谓网利太密既如彼纶音稍频又如此硕陛下
宽臣敢言之罪察而审之望陛下听臣敢谏之言择而
行之臣复有未谕圣意之事三又有奏请可行之事二
未谕者今内职诸司各有公廨禁林近侍各有本廨中
书是宰相职事之堂相府是陛下优贤之地今则于中
书外庑置磨勘一司较朝臣功过之有无审州郡劳能
之虚实眷言是职本属考功岂考功之职不脩而磨勘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0433-0673c.png
之名互出殊非雅称深损大纲此臣所谓未谕圣意之
事者一也其次御史台本不禁人今为系囚之所大理
寺旧来置狱今为检格之司授人之职本贵当材鞫狱
以情者自然无滥或诸侯有大过或百姓有深冤乃命
台官委为制使宪府之风规自别刑曹之按鞫无疑今
则或挝鼓闻天虚词诣阙多差殿直承旨使为制勘使
臣殊非理狱之才骤委鞫人之罪其间有未明推勘因
致淹延或未晓刑章妄加深刻既临以制书之命寘乎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0433-0673d.png
缧绁之中上畏严威谁敢拒捍及当录问皆伏款词虽
罪致徒流必该申奏按既圆备即据施行岂无陷于非
辜岂无失于有罪亏陛下慈仁之旨损朝廷钦恤之恩
此臣所谓未谕圣意之事者二也臣每读史书至于文
集或匹妇有廉正之节野人有孝悌之风尚旌彼门闾
或赐之粟帛将以励浇漓之俗亦以行风教之规脩身
者由此彰名尚义者因兹立节今国家官僚远官不得
般家父母云亡不得离任墨缞视事宁安孝子之心明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0433-0674a.png
诏未行深损圣人之教此臣所谓未谕圣意者三也昔
汉文在位称为刑措岁终断狱者三十此盖民安其业
乃无咎于刑章物失其宜必自罹于夭枉是以圣人见
一物失宜则必加恻隐知一夫失所则必动哀矜御一
衣思天下女工之勤尝一膳思天下农夫之苦故尚书
曰不敢侮鳏寡周易曰信及豚鱼豚鱼至微信犹能及
鳏寡至贱侮不敢加有以见圣人用心无微不至圣人
施惠无所不均今河朔数州衙前军将应宣命配来之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0433-0674b.png
者多江南两浙之人虽曾有敕文许令自便然各无去
着犹系职名其间有不请衣粮只望差使设有得该请
受多是折支时寒无衣日馁无食老小相聚冻饿贫穷
羁旅无图咨嗟愁苦与其配之而无用孰若舍之而放
归此乃可言者一也今国家封彊甚广州县至多今录
阙员据资劳而迁授簿尉满任按岁月以除移其间廉
吏虽多抑亦贪夫不少贪者偶无彰露刑罚宁加廉者
未有升闻旌酬弗及言乎赏劝似未精详宜委诸州遍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0433-0674c.png
令申奏州有几县县有几员奏其善者则不善者自彰
奏其廉者则不廉者自显或就加奖饬或聊与转迁则
廉能者既有所归猥滥者宁无自愧扬清激浊实为致
理之先易俗移风宜自亲民之始此臣所谓可言者二
也臣缕陈鄙见烦黩圣听臣不任惶恐战慄之至
淳化二年监察御史张观乞体貌大臣简略细务奏曰
臣凭藉光宠备位风宪每遇百官起居日分立于庭司
察不如仪者举奏之因见陛下天慈优容多与近臣论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0433-0674d.png
政德音往复颇亦烦劳至于有司职官承意将顺簿书
丛脞咸以上闻岂徒亵渎至尊实以轻紊国体况帝王
之道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列于缃素垂为轨
范不可不谨也若夫方今之急者匈奴未灭边鄙犹耸
阴阳未序仓廪犹虚淳朴未还奢风尚炽县道未治逋
逃尚多刑法未措禁令犹密坠典未复封祀犹阙凡此
数者朝廷之急务也诚硕陛下听断之暇宴息之馀体
貌大臣与之商㩁使沃心造膝极意论思则治体化源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0433-0675a.png
何所不至臣又尝读唐史见贞观初始置崇文馆命学
士耆儒更直互进听朝之隙则引入内殿讲论文义商
确时政或日旰忘倦或宵分始罢书诸信史垂为不朽
况陛下左右前后皆端士伟人幸望端拱凝旒回视反
听释循常之务养浩然之气深诏近位阐扬真风上为
祖宗播无疆之休下为子孙建不拔之业自然成康文
景不独专美于昔时尧舜禹汤自可追踪于今日与夫
较量金榖剖析毫釐以有限之光阴役无涯之细务者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0433-0675b.png
安可同年而语哉
真宗即位知代州柳开上言曰国家创业将四十年陛
下绍二圣之祚精求至治若守旧规斯未尽善能立新
法乃显神机臣以益州稍静望陛下选贤能以镇之必
须望重有威即群小畏服又西鄙今虽归明他日未可
必保苟有翻覆须得人制禦若以契丹比议为患更深
何者契丹则君臣久定蕃汉久分纵萌南顾之心亦须
自有思虑西鄙积恨未泯贪心不悛其下猖狂竞为凶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0433-0675c.png
恶侵渔未必知足姑息未能感恩望常预备之以良将
守其要害以厚赐足其贪婪以抚慰来其情以宽假息
其念多命人使西入甘凉厚结其心为我声援如有动
静使其掩袭令彼有后顾之忧乃可制其轻动今甲兵
虽众不及太祖之时人人练习谋臣猛将则又悬殊是
以比年西北屡遭侵扰养育则月费甚广征战则军捷
未闻诚硕训练禁戢使如往日行伍必求于勇敢指顾
无纵于后先失律者悉诛获功者必赏偏裨主将不威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0433-0675d.png
严者去之听断之暇亲临殿庭更召貔虎使其击刺驰
骤以彰神武之盛臣又以宰相枢密朝廷大臣委之必
无疑用之必至当铨总僚属评品职官内则主管百司
外则分治四海今京朝官则别置审官供奉殿直则别
立三班刑部不令详断别立审刑宣徽一司旧属枢密
近年改制职掌甚多加倍置人事则依旧别无利害虚
有变更臣欲望停审官三班复委中书枢密宣徽院银
台司复归枢密审刑院复归刑部去其繁细省其头目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0433-0676a.png
又京府大都万方轨则望仍旧贯选委亲贤今皇族宗
子悉多成长但令优逸无以试材宜委之外藩择文武
忠直之士为左右赞弼之任又天下州县官吏不均或
冗长至多或岁年久阙欲望县四千户已上选朝官知
三千户已上选京官知省去主簿令县尉兼领其事自
馀通判监军巡检监临使臣并酌量省减免虚费于利
禄仍均济于职官又人情贪竞时态轻浮虽骨肉之至
亲临势利而多变同僚之内多或不和伺隙则致于倾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0433-0676b.png
危患难则全无相救仁义之风荡然不复欲望明颁告
谕各使改更庶厚化原永敦政本恭惟太祖神武太宗
圣文光掩百王威加万国无贤不用无事不知望陛下
开豁圣怀如天如海可断即断合行即行爱惜忠直之
臣体察奸谀之党臣久尘著位寖荷恩宠辞狂理拙唯
圣明恕之
比部员外郎刁衎上疏曰臣闻天下大器也群生众畜
也治大器者执一以正其度保众畜者齐化以臻其原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0433-0676c.png
故圣人谓莫神于天莫富于地莫大于帝王又曰帝王
乘地而总万物以用人也则知万乘之尊一人之位等
天地之覆焘若日月之照临可不慎思虑以安民系惨
舒而被物所以尧舜笃善道以垂化而民谓之所天桀
纣怀凶德以害世而民谓之独夫则君之于民善恶有
如是之验民之于君毁誉有如是之异陛下纂图兹始
布政惟新所宜上顺天心下从人欲进善以去恶避毁
而来誉遵唐虞之治斥辛癸之乱私赏无及于小人私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0433-0676d.png
罚无及于君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开谏诤之门塞谗
佞之口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无以春秋鼎盛而耽
于逸游无以血气方刚而惑于声色若太祖之勤俭若
太宗之惠慈荅天地敷锡之意保祖宗艰难之业则周
成汉文三宗之美不可同年而议拟也
咸平四年知全州陈彭年荅诏五事曰臣准诏在朝文
武百官举行转对在外群臣各许上章奏事者此陛下
思纳昌言以安庶汇之意也臣虽至愚切期塞诏伏惟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0433-0677a.png
明睿少赐裁察今之践明庭献封事者多述民间之常
务殊非邦国之远图臣之所言则异于是臣闻重华之
世伯禹叙其九州太甲之朝伊尹陈其一德武王受命
访洪范之九畴成王嗣兴制周官之六典咸同古道以
资化源伏惟陛下嗣二圣之丕基御千龄之大统群臣
进用百姓阜安诚当焕发洪猷彰明盛德增脩制度创
立宪章变霸俗于累朝复王风于往古使九夷荷其惠
泽万世仰其声名之日也夫事有虽小而可以建大功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0433-0677b.png
理有至近而可以为远计者臣请言之其事有五一曰
置谏官二曰择法吏三曰简格令四曰省吏员五曰行
公举此五者实经世之要道致理之坦途也臣请缕言
之夫置谏诤之官开献替之路尧舜汤武所共然也何
者以正直之臣忠信之士参立左右专奉箴规有事必
言有阙必谏足以达四方之壅蔽资圣主之聪明今虽
有谏官且无言责或出居外任或兼领馀司常钳口以
自安少危言而替否是同虚器何补圣猷臣请依六典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0433-0677c.png
员数置谏议大夫司谏正言并选孤立无党忠直不欺
言行相符名实相称者为之俱以才授不以叙迁使其
常立明庭专居谏省入观朝政出听舆辞或作事失中
或出令未当或选举无状或狱讼有冤小则上章大则
廷诤然后圣主察其所言可者从之否者罢之岁终以
言事之多少为课最之高卑忠谠尽规者甄升依阿固
位者惩责自然人皆竭节政必无邪臣下不敢偷安朝
廷得以震肃矣又人命所系在于法官官或非才人必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0433-0677d.png
无告古者按大狱议大刑虽本于法律亦辅以经义故
释之定国之为廷尉则无冤人张汤赵禹之列九卿乃
名酷吏国家重文学之选轻刑法之司故其属僚未得
尽善用忠恕之道则为旷官徇刻深之文乃名奉法唯
格律而是守岂经义之能详若是则囹圄何由空虚鈇
钺何由偃息臣请今后廷尉官属或委所司谨加铨择
不拘资叙唯擢才能使其理一成之刑务于平允用三
尺之法志在哀矜无以爱憎舞文无以高下希旨自然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0433-0678a.png
民知耻格时洽和平又法令者国家之权衡生民之衔
辔贵于简易恶乎滋章久用则民知适从数变则人无
所措近者陛下知制敕之频降惧条科之太繁旋轸圣
谟特令删定既经历之者皆是名臣则措置之间固皆
合理而诏书颁下方及于踰年后敇施行又将为累百
或删去者重为条贯或巳有者吏亦申明无益宪章徒
繁简牍且理遵画一则史无以欺民令或频更则人得
以弄法损益之际岂不明哉古人有言利不十不变法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0433-0678b.png
诚谓此也况先朝求理之心陛下继明之志诏令一出
夷夏同欢纵少有阙文亦无妨大体岂烦改作一致多
门臣请今后有上封言事请变格法者非有大益毋改
旧章庶使号令愈明刑辟渐措又理世之端审官为本
审官之道用贤为先不在具员但期得俊故曰官不必
备惟其人又曰省事不如省官今国家州郡至广官员
太多无益公方空蠹国用使有才者莫尽其力不肖者
得容其奸请以臣所亲经證其利害臣前任苏州通判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0433-0678c.png
日知州乔维岳疾病独臣与判官崔端任其事次寿州
通判日知州乔维岳丧亡支使甘鸿渐差出独臣与推
官陆文伟同官此时区分狱讼决遣文书皆得及期亦
无阙事即今苏州知州通判外有职事官三员寿州知
州通判外有职事官四员官员既众事分益烦增将吏
之衙参添簿书之壅滞又臣本州洵阳县计户一千一
百有官三员汉阴县计主户六百有官二员率皆人户
彫疏路岐荒僻词讼绝少租税甚微徒使安閒固无勤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0433-0678d.png
绩臣每见知郡推官军监判官并名初等职事然有名
虽知郡而事并藩方额是军监而务多州府或当要道
或在边庭其间知郡则有推官而阙判官军监则有判
官而无通判监当钱榖详断刑名凡所责成莫非繁剧
然其请受少于判司劳役不均贤愚共见臣请特选明
干朝臣与诸路转运使相度管内州县有公事简少官
属过多处并量减省所减之俸依司理司法参军例添
给初等职官是则冗长之处既以减员要用之官又各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0433-0679a.png
加俸自然官无虚设人皆竭诚创此新规益光至理又
为邦之道莫切于求贤求贤之方莫先于公举然堤防
不峻则滥进之路兴宪纲稍严则明扬之典废期臻多
士共振宏纲臣请依唐朝故事新授常参官朝谢日并
进状举官自代各随所长具言其状或以文学或以吏
能或以强明或以清白务在摭实不许饰词傥所谙知
无避亲党既经御览即付宰司俟其年终具名条奏在
外者委诸路转运使在京者委本司长官更详其能以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0433-0679b.png
验所举如荐扬既数采听非虚即为量才各加进用其
后或不脩操行故渎彝章则举主依法科刑以惩谬举
或政绩殊异课最有加则举主随事旌酬以褒进善赏
罚既信清浊自明盖采群议则人无以私有常规则众
皆知劝清源正本其在于兹臣又伏见唐太宗常召公
卿咨询理体群臣多拘近俗莫有远谋唯独魏徵请行
王道太宗既从其议果致太平中华则外户不扃四夷
则重译来贡艰难屡作而缔创益新岂非盛德在人馀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0433-0679c.png
庆及后所致欤国家功成理定远肃迩安万汇宅心九
夷拭目以陛下之圣德跨越古先诚宜鄙晋魏而不谈
小高光而独出行清净神明之化恢仁义慈俭之风然
后舞干羽以为甲兵画衣冠而为刑辟坐明堂而朝万
国登岱岳而礼百神则天下之民无声而应海外之俗
不召自来矣
咸平五年河阳节度判官张知白疏曰臣闻创王业期
于无穷者必政事为基是以王业盛者其政事必经久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0433-0679d.png
可取远大可法然后速见治平之运窃以古今之言事
者鲜不以防边为急务多举西北二隅攻守之事以献
方略由是奇兵之谋纷然竞起夫五行之中金为兵以
五事配之则金为义兵之为用实不可去也乃知言弭
兵者罪莫大焉夫外裔者亦天地之一气耳其性无常
边方殊俗与中国绝异是以史籍所载京师为阳而诸
夏为阴盖取诸内外之义也夫阳主生物阴主杀物故
知四夷扰边不足异也在制之有道尔又和乐为阳愁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0433-0680a.png
苦为阴王者必先内和人心而后制四夷此崇阳抑阴
之义也臣伏见去春大雪今夏暴雨稽洪范之书则系
乎咎恶之文伏惟陛下自即大位日谨一日而复温厚
恭肃祇畏勤俭讨论方策思广治道圣德无缺则咎恶
何从而起岂非政令之间有不便于天时者乎今夫春
者发生之月也可生而不可杀也国家每岁春夏将交
之时禁止采捕是仁及鸟兽今建寅之月三元之始孟
夏乃是正阳之月况正律所载有秋分巳前不决死罪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0433-0680b.png
之制月令当春则曰无肆掠不可以阴政犯阳又曰宜
行仁而不可以举义事及夏则曰挺重囚出轻系并无
决死之文唐朝悉依此制若罪在十恶尤为巨蠹者则
决不待时自唐氏失驭政事多隳今刑统内唯存晋天
福七年敕立春两日不决死罪盖以天福之间方为战
国天下生灵犯罪戾抵淫刑者不可胜纪杀戮之刑仅
无虚日故不可全避春夏盛德之月止取其两日以代
两季今天下每岁所决大辟至鲜一岁之中凡有二十
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0433-0680c.png
四气每岁各主十五日臣以为天下列郡每岁所决死
罪虽不可禁春夏两季亦可于立春立夏气至之时各
禁十五日以应一孟之节全发生之阳气若罪在十恶
决不待时者亦可改斩为绞以免流血之刑自馀杂犯
死罪者若有巳断具狱可取半月外行决其边防屯兵
之地以军法从事者不在此限又按礼经季夏中气之
后十五日不可以兴土功为土将用事气欲静也请诏
天下每岁起季夏中气至立秋节半月内非边陲防警
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0433-0680d.png
捍敌浚城及脩治堤防以禦水害馀并不得起创土功
其整葺隳颓者不在此限臣又闻周礼六官其一曰秋
官主刑又月令孟秋中气之后则命有司缮囹圄具桎
梏断薄刑决小罪秋分则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无留有
罪无或枉挠此并顺上天行肃杀之令也令使决狱多
不拘于此时或在三春或当九夏虽勤恤庶狱虑有滞
留其如未顺四时之令也欲望自今除盛夏仍旧降诏
恤刑外每岁自孟秋中气之后秋分前遴选周行分道
卷二十九 第 23a 页 WYG0433-0681a.png
决狱如此则顺天行刑而又四方之风谣因之得以知
列郡之条纲因之得以振且一岁之中必顺令决狱与
其行之于别季不若行之于此时又闻先王垂训重德
教而轻刑罚所以见王道盛也今法令之文大为时所
推尚自中外由刑法而进者甚众虽有循良之吏亦改
节而务刑名也然则刑法者治世之具而不可以独任
必参之以德教然后可以言善治矣夫德教之大莫若
孝悌若舍此而欲使民从化是犹释舟楫而求济于无
卷二十九 第 23b 页 WYG0433-0681b.png
疆涯之津也故宜旌劝孝悌以厚风俗臣伏见朝廷明
有诏命优恤孤穷无告之民令异其姓名别为一簿每
遇有科徭赋敛则令去重就轻蠲劳为逸斯则苏疲羸
之一术也其如官吏鲜能奉行成制乡县之内因而别
致惨舒若令佐尽得其人则孤穷无告之民皆得上簿
不得其人则委之人吏责自乡胥徇私任情移易贫富
嗷嗷之民谁敢吐一言以伸诉必至于委弃沟壑是故
将欲兴礼义先在舒民心将欲舒民心先在均贫富将
卷二十九 第 24a 页 WYG0433-0681c.png
欲均贫富先在正簿书养民之道郡疏而县亲故知百
姓之长不可不精采择盖列郡之牧数至少而睿鉴可
以周知宰序之任官至卑而朝廷难以遍察夫亲民之
官廉而不明者则失于驭下明而不廉者则伤于徇私
必待廉明兼备中和在躬者然后可用是故备其位者
则多中乎选者弥少邦国至大也庶官至众也有人而
置诸散地未可知也当其位而不使尽其心亦未可知
也臣是以夙夜为国家思求人之术宜历选周行经公
卷二十九 第 24b 页 WYG0433-0681d.png
举者而用之使先莅大邑试其政事期年之间较其成
绩苟能正其簿书均其户籍而孤穷之民得庇于上然
后酬之以不次之恩臣又闻圣人居守文之运者将清
化源在乎正儒术古之学者其事简而有限其道精而
有益今之学者其书无涯其道非一是故学弥多性弥
乱至于经史子集其帙殆万在于前者悉谓之古法在
于编者悉谓之古书殊不知法有可法不可法也书有
可传不可传也若尽使知之则可谓劳而少功博而寡
卷二十九 第 25a 页 WYG0433-0682a.png
要当年不能究其学累世不能穷其业今进士之科大
为时所进用其选也殊其待也厚进士之学者经史子
集也有司之取者诗赋策论也故就试者惧其题之不
晓词之不明唯恐其学之不博记之不广是故五常六
艺之意不遑探讨其所习泛滥而无著非徒不得专一
又使害生其中何谓其然且群书之中真伪相半乱圣
人之微言者既多背大道之宗旨者非一若使习而成
功得不揉淳粹之性荡中正之气其为吏也安能分挈
卷二十九 第 25b 页 WYG0433-0682b.png
治柄使教令必行哉中庸曰率性之谓道脩道之谓教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知为儒不可不重其所
习董仲舒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
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此仲舒议汉之失引春秋
大一统之说言诸侯统于天子不得自专亦犹百家之
说不得与圣教并进惧乎乱皇王之大道也今之世望
汉之世其章句之学弥盛而异端之书又滋多乎数倍
卷二十九 第 26a 页 WYG0433-0682c.png
矣安可不定其成制哉况夫儒者之术不以广记隐奥
为博学不以善攻奇巧为能文若使明行政令大立程
式每至命题考试不必使出于典籍外参以正史至于
诸子之书必须辅于经合于道者取之过此并斥而不
用然后先策论后诗赋责治道之大体舍声病之小疵
如是则使夫进士之流知其所习之书简而有限知其
所学之文正而有要不施禁防而非圣人之书自委弃
于世矣不加赏典而化成之文自兴行于世矣
卷二十九 第 26b 页 WYG0433-0682d.png
真宗时右正言夏竦上奏曰臣闻易曰尧舜垂衣裳而
天下治语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乎诗曰不识不知顺帝
之则皆非谓阴拱黄屋不亲庶政纳进熟之计受蒙成
之福盖言圣人劳于求贤逸于得士左右前后股肱耳
目皆任循良一人虚心以感天下则可以无为矣夫天
者君道也四时者臣道也君道清明以象天臣当生杀
以象四时仲尼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古先
圣王靡不由此国家中外清谧朝廷肃雍陛下亲视万
卷二十九 第 27a 页 WYG0433-0683a.png
机劳神日昃至有论报刑徒简稽卒伍皆抵轩陛寔烦
清问臣闻百官承式各有司存正则有赏滥则有罚但
令各守条章岂皆取必于上若陛下英睿神圣无得而
量至于耳目视听固亦有限日出临朝表奏云集决其
大纲奋其宸断犹不暇给况亲其委细劳其圣躬臣切
恐违上事宗庙下抚亿兆之意硕陛下选任贤达责成
冗事应论罪阅卒之比自非国家大计理干政教者稍
委之所贵庶政简能符合太一宸体逸豫永享万寿是
卷二十九 第 27b 页 WYG0433-0683b.png
则尘露之微少裨万一
仁宗天圣三年大理寺丞范仲淹上疏曰臣闻巧言者
无犯而易进直言者有犯而难立然则直言之士千古
谓之忠巧言之人千古谓之佞今臣勉思药石切犯雷
霆不遵易进之涂而居难立之地者欲倾臣节以报国
恩耻佞人之名慕忠臣之节感激而发万死无恨况臣
之所言皆圣朝当行之事而未知行之者谅有以也圣
人之心岂不至此盖当乎一日万机未暇馀论大臣之
卷二十九 第 28a 页 WYG0433-0683c.png
心岂不至此盖惧乎上疑下谤未克果行臣请言之以
发圣虑臣闻国之文章应于风俗风俗厚薄见乎文章
是故观虞夏之书足以明帝王之道览南朝之文足以
知衰靡之化故圣人之理天下也文弊则救之以质质
弊则救之以文质弊而不救则晦而不彰文弊而不救
则华而将落前代之季不能自救以至于大乱乃有来
者起而救之故文章之薄则为君子之忧风化之坏则
为来者之资唯圣帝明王之相救在乎已不在乎人易
卷二十九 第 28b 页 WYG0433-0683d.png
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亦此之谓也伏望圣慈与大
臣议文章之道师虞夏之风况我圣朝千载之会惜乎
不追三代之高而尚六朝之细然文章之列何代无人
盖时之所尚何能独变大君有命孰不风从可敦谕词
臣兴复古道更延博雅之士布于台阁以救斯文之薄
而厚其风化也天下幸甚臣又闻圣人之有天下也文
经之武纬之此二道者天下之大柄也昔诸侯暴武之
时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圣人救之以文也及夹
卷二十九 第 29a 页 WYG0433-0684a.png
谷之会孔子则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请设左右司马
此圣人济之以武也文武之道相济而行不可斯须而
去焉唐明皇之时太平日久人不知战国不虑危大寇
犯关势如瓦解此失武之备也经曰祸兮福所倚福兮
祸所伏又曰防之于未乱圣人当福而知祸在治而防
乱故善安身者在康宁之时不谓终无疾病于是有节
宣方药之备焉安国者当太平之时不谓终无危乱于
是有教化经略之备焉我国家文经武纬天下大定自
卷二十九 第 29b 页 WYG0433-0684b.png
真宗皇帝之初犹有旧将旧兵多经战阵四夷之患足
以禦防今天下休兵馀二十载昔之战者今巳老矣少
者未知战争之事人不知战国不虑危岂圣人之意哉
而况守在四夷不可不虑古来和好鲜克始终唐陆贽
议云边方殊俗辗转无常深而多防狡而多计威之不
悟抚之不怀虽或时有盛衰大抵常为边患属方靖中
夏未遑外虞因其乞盟遂许结好加恩降礼有欲无违
而乃邀求浸多翻覆不定托因细事啧有烦言猜矫多
卷二十九 第 30a 页 WYG0433-0684c.png
端其斯可验此唐人之至论也今自京至边并无关险
其或恩信不守衅端忽作戎马一纵信宿千里若边少
名将惧而不守或守而不战或战而无功再叩澶渊岂
必寻好未知果有几将可代长城伏望圣慈鉴明皇之
前辙察陆贽之谠议与大臣论武于朝以保天下先命
大臣密举忠义有谋之人授以方略委之边任次命武
臣密举壮勇出群之士试以武事迁其等差壮士蒙知
必怀报效列于边塞足备非常其或自谓无虞不欲生
卷二十九 第 30b 页 WYG0433-0684d.png
事轻长世之策苟一时之安边患忽来人情大骇自古
兵不得帅鱼肉无殊乃于仓卒战斗之间拔卒为将豺
狼竞进真伪交驰此五代之前鉴也至于尘埃之间岂
无壮士宜复唐之武举则英雄之辈愿在其中此圣人
居安虑危之备备而无用国家之福也惟圣意详之臣
又闻先王建官共理天下必以贤俊授任不以爵禄为
恩故百僚师师各扬其职上不轻授下不冒进此设官
之大端也我国家累圣求理而致太平大约纪纲法象
卷二十九 第 31a 页 WYG0433-0685a.png
唐室以臣观之宜法唐兴之时不宜法唐衰之后唐兴
之时特开馆阁以待贤俊得学士十八人声满天下此
文皇养将相之材以论道经邦而成大化也暨至中兴
往往得人唐衰之后此选不盛我朝崇尚馆阁目为清
华相辅之材多由此选三馆清密古谓登瀛近岁迁出
内庭逼居坊陌非唐所谓集仙之馆也又其间校雠之
职或不由科第以恩而除限以岁年渐至清显轻十八
学士之选恐非文皇养将相之材之意也伏望圣慈与
卷二十九 第 31b 页 WYG0433-0685b.png
大臣议其可否重为制度以法唐兴之时而延廊庙之
器此国家之大美也又谏官御史耳目之司不讳之朝
宜有赏劝自陛下临政以来未闻旌一谏员赏一御史
若言而无补是选之不精言而有补岂赏之不行徒使
犯颜者危缄口者安以集药石为虚言以陈丝发为供
职三载之后进退雷同臣恐天下窃议朝廷言路未广
忠臣未劝将令谏官御史之徒尸素于朝非国家之福
也惟圣意详之又闻先王义重君臣赏延于世大勋之
卷二十九 第 32a 页 WYG0433-0685c.png
后立贤为嗣馀子则以才自调不使混淆而后大防一
隳颓波千载凡居近位岁进子孙簪绂盈门冠盖塞路
贤与不肖例升京朝谓之赏延无乃太甚此必前代君
危臣僭之际务相姑息因为典故以至于斯又百司之
人本避乡役不踰数岁例与出官莫非贪忍之徒绝异
孝廉之举使亲民政其弊如何开此二途岁取百数无
所不有实累王风恐非任官惟贤之体也人避众怨不
敢上言遂令仕路纷纭禄位填委文武官吏待阙踰年
卷二十九 第 32b 页 WYG0433-0685d.png
贪者益砺其爪牙廉者悉困于寒饿徒于礼闱之内增
其艰难壮士惜年数岁一举乃相奔竞至有讼争而况
脩辞者不求大材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
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逊职此之由其源未澄
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
乱于上风坏于下非国家之福也傥为长久之策则硕
与大臣特新其议澄清此源不以谤议为嫌当以治乱
为意此国家之福也惟圣意详之臣闻以德服人天下
卷二十九 第 33a 页 WYG0433-0686a.png
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尧舜以德则人爱君如父母
秦以力则人视君如仇雠是故御天下者德可凭而力
不可恃也伏惟皇太后陛下皇帝陛下日崇圣德以永
服天下之心若夫敦好生之志推不忍之心薄于典刑
厚于恻隐在物祝网于民泣辜常戒百官勿为苛酷示
天下之慈也唯圣人能之耻珠玉之玩罢组绣之贡焚
晋武之雉裘出文皇之宫人少度僧尼不兴土木示天
下之俭也唯圣人能之鸡鸣而起孜孜听政每有馀暇
卷二十九 第 33b 页 WYG0433-0686b.png
则召大臣讲议文武访问艰难此皇王之勤也唯圣人
勉之贵贱亲疏赏罚唯一有功者虽憎必赏有罪者虽
爱必罚舍一心之私从万人之望示天下之公也惟圣
人行之自古帝王与佞臣治天下天下必乱与忠臣治
天下天下必安然则忠臣骨鲠而易疏佞臣柔顺而易
亲柔顺似忠多为美言骨鲠似强多为直谏美言者得
进则佞人满朝直言者见疏则忠臣避世二者进退何
以辨之但日闻美言则知佞臣未去此国家之可忧也
卷二十九 第 34a 页 WYG0433-0686c.png
日闻直谏则知忠臣左右此国家之可喜也伏惟圣明
不可不察自古王者外防夷狄内防奸邪夷狄侵国奸
邪败德国侵则害及黎庶德败则祸起萧墙乃知奸邪
之凶甚于夷狄之患伏惟圣明常好正直以杜奸邪此
致理之本也臣又闻圣人宅九重之深镇万国之望以
静制动以重为威如天之高如地之深使人不得容易
而议也昨睹銮驾顺动稍频恐非深居九重静镇万方
之意况进奏院报于天下天下闻之恐损威重先朝以
卷二十九 第 34b 页 WYG0433-0686d.png
御宇日深功成天下巡幸之费尚或谏止今继明之始
圣政方新宜加忧勤深防逸豫则人心大悦天道降康
又比先帝功成之年未可轻为巡幸伏望圣慈再三详
览每有顺动必循典礼以服天下之望臣又闻人主纳
远大之谋久而成王道纳浅末之议久而成乱政方今
圣人在上贤人在侧取舍之际岂有未至然而刑法之
吏言丝发之重轻钱榖之司举锱铢之利病则往往谓
之急务响应而行或有言政教之源流议风俗之厚薄
卷二十九 第 35a 页 WYG0433-0687a.png
陈圣贤之事业论文武之得失则往往谓之迂说废而
不行岂朝廷薄远大之谋好浅末之议哉伏望圣慈纳
人之谋用人之议不以远大为迂说不以浅末为急务
则王道大成天下幸甚臣又闻圣人之至明也临万机
之事而不敢独断圣人之至聪也纳群臣之言而不敢
偏听独断则千虑或失偏听则众心必离人心离则社
稷危而不扶圣虑失则政教差而弥远故设百官而不
敢独断者惧一虑之失也开言路而不敢偏听者惧众
卷二十九 第 35b 页 WYG0433-0687b.png
心之离也今圣政方新动思公共委任两地出入万机
万机之繁能无得失乃使群臣上言以补其阙使上无
蒙蔽下无壅塞有以见圣人之不独断也天下幸甚然
而臣下上言密陈得失未可尽以为实而亦当深究其
宜或务窥人短长或欲希旨上下动摇赏罚之柄离隔
君臣之情似是而非言伪而辨虽圣鉴之下能无惑焉
偶动宸衷无益王道似此密奏之𩔖更望圣慈深加详
鉴与大臣议论可否然后施行傥密奏之言便以为实
卷二十九 第 36a 页 WYG0433-0687c.png
内降处分一面施行则谗谮之人缘隙而进以讦为直
以诈为忠使内外相疑政教不一非致理之本也古人
有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者其在此乎伏惟圣明不可
不察又自古亲近小臣率多纤佞恃国恩宠为人阶缘
公议未行私请先至如此则人皆由径政有多门伏望
圣慈深为防虑以存至公之道也臣曲陋之人本无精
识览前王之得失究圣朝之取舍因敢罄而陈之伏望
圣慈详择一二
卷二十九 第 36b 页 WYG0433-0687d.png
庆历中参知政事范仲淹又荅诏条陈十事疏曰伏奉
手诏今来用韩琦范仲淹富弼皆是中外人望不次拔
擢韩琦暂往陜西范仲淹富弼皆在两地所宜尽心为
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兼章得象等同心忧国足得
商量如有当世急务可以施行者并须条列闻奏副朕
拔擢之意者臣智不逮人术不通古岂足以奉大对然
臣蒙陛下不次之擢预闻政事又诏意丁宁臣战汗惶
怖曾不获让臣闻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祸乱
卷二十九 第 37a 页 WYG0433-0688a.png
必生何哉纲纪浸隳制度日削恩赏不节赋敛无度人
情惨怨天祸暴起惟尧舜能通其变使民不倦易曰穷
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此言天下之理有所穷塞则思变
通之道既能变通则成长久之业我国家革五代之乱
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
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然则
欲正其末必端其本欲清其流必清其源臣敢约前代
帝王之道求今朝祖宗之烈采其可行者条奏硕陛下
卷二十九 第 37b 页 WYG0433-0688b.png
顺天下之心力行此事庶几法制有立纲纪再振则宗
社灵长天下蒙福一曰明黜陟臣观书曰三载考绩三
考黜陟幽明然则尧舜之朝建官至少尚乃九载一迁
必求成绩而天下大化百世之后仰为帝范我祖宗朝
文武百官皆无磨勘之例惟政能可旌者擢以不次无
所称者至老不迁故人人自励以求绩效今文资三年
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不限内外不问劳逸贤
不肖并进此岂尧舜黜陟幽明之意耶假如庶僚中有
卷二十九 第 38a 页 WYG0433-0688c.png
一贤于众者理一郡县领一务局思兴利去害而有为
也众皆指为生事必嫉之沮之非之笑之稍有差失随
而挤陷故不肖者素餐尸禄安然而莫有为也虽愚暗
鄙猥人莫齿之而三年一迁坐至卿监丞郎者历历皆
是谁肯为陛下兴公家之利救生民之病去政事之弊
葺纲纪之坏哉利而不兴则国虚病而不救则民怨弊
而不去则小人得志坏而不葺则王者失贤不肖浑淆
请托侥倖迁易不已中外苟且百事废隳生民久苦群
卷二十九 第 38b 页 WYG0433-0688d.png
盗渐起劳陛下旰昃之忧者岂非官失其政而致其危
耶至若在京百司金谷浩瀚权势子弟长为占据有虚
食廪禄待阙一二年者暨临事局挟以势力岂肯恪恭
其职使祖宗根本之地纲纪日隳故在京官司有一员
阙则争夺者数人其外任京朝官则有私居待阙动踰
岁时往往到职之初便该磨勘一无勤效例蒙迁改此
则人人因循不复奋励之由也臣请特降诏书今后两
地臣僚有大功大善则特加爵命无大功大善更不非
卷二十九 第 39a 页 WYG0433-0689a.png
时进秩其理状循常而出者秖守本官不得更带美职
应京朝官在台省馆阁职任及在审刑大理寺开封府
两赤县国子监诸王府并因保举及选差监在京重难
库务者并须在任三周年即与磨勘若因陈乞并于中
书审官院硕在京差遣者与保举选差不同并须勾当
通计及五周年方得磨勘如此则权势子弟肯就外任
各知艰难亦有俊明之人因此树立可以进用如今日
已前受在京差遣巳勾当者且依旧日年限磨勘其未
卷二十九 第 39b 页 WYG0433-0689b.png
曾交割勾当却求外任者并听其外任在京朝官到职
勾当及三年者与磨勘内前任勾当年月日及公程日
期并非因陈乞而移任在道月日及升朝官在京朝请
月日并令通计其远官近地劳逸不同并在假待阙及
公程外住滞或因公事非时移替在道月日委有司别
行定夺闻奏如任内有私罪并公罪徒巳上者至该磨
勘日具情理轻重别取进止其庶僚中有高才异行多
所荐论或异略嘉谋为上信纳者自有特恩进改非磨
卷二十九 第 40a 页 WYG0433-0689c.png
勘之可滞也又外任善政著闻有补风化或累讼之狱
能辨冤沈或五次推勘人无翻讼或劝课农桑大获美
利或京城库务能革大弊惜费钜万者仰本辖保明闻
奏下尚书省集议为众所许则列状上闻并与改官不
隔磨勘或有异同各以所执取旨出于圣断仍请诏下
审官院流内铨尚书考功应京朝官选人逐任得替明
具较定考绩结罪闻奏内有事状猥滥并老疾愚昧之
人不堪理民者别取进止已上磨勘考绩条件该说不
卷二十九 第 40b 页 WYG0433-0689d.png
尽者有司比𩔖上闻如此则因循者拘考绩之限特达
者加不次之赏然后天下公家之利必兴生民之病必
救政事之弊必去纲纪之坏必葺人人自劝天下兴治
则前王之业祖宗之权复振于陛下之手矣其武臣磨
勘年限委枢密院比附文资定夺闻奏二曰抑侥倖臣
闻先王赏延于世诸侯有世子袭国公卿以德而任有
袭爵者春秋讥之及汉之公卿有封爵而殁立一子为
后者未闻馀子皆有爵命其次宠待大臣赐一子官者
卷二十九 第 41a 页 WYG0433-0690a.png
有之未闻每岁有自荐其子弟者祖宗之朝亦不过此
自真宗皇帝以太平之乐与臣下共庆恩意渐广大两
省至知杂御史以上每遇南郊并圣节各奏子充京官
少卿监奏一子充试衔其正郎带职员外郎并诸路提
点刑狱以上差遣者每遇南郊奏一子充斋郎其大两
省等官既奏得子充京官明异于庶僚大示区别复更
每岁奏荐积成冗官假有任学士以上官经二十年者
则一家兄弟子孙出京官二十人仍接次升朝此滥进
卷二十九 第 41b 页 WYG0433-0690b.png
之极也今百姓贫困冗官至多授任既轻政事不举俸
禄既广刻剥不暇审官院常患充塞无阙可补臣请特
降诏书今后两府并两省官等遇大礼奏许一子充京
官如奏弟侄骨肉与试衔外每年圣节更不得陈乞如
别有勋劳著闻中外非特赐一子官者系自圣恩其转
运使及边任文臣初除授后合奏得子弟身事者并候
到任二年无遗阙方许陈乞如二年内非次移改者即
许通计三年陈乞三司副使知杂御史少卿监以上并
卷二十九 第 42a 页 WYG0433-0690c.png
同两省遇大礼各奏荐子孙其正郎带馆职员外郎并
省府推判官外任提调刑狱以上遇大礼合该奏荐子
孙者须是在任及一周年方得陈乞已上有该说不尽
者委有司比𩔖闻奏如此则内外朝臣各务久于其职
不为苟且之政兼抑躁动之心亦免子弟充塞铨曹与
孤寒争路轻忽郡县使生民受弊其武臣入边上差遣
并大礼合奏荐子弟者乞下枢密院详定比𩔖闻奏又
国家开文馆延天下英才使之直秘庭览群书以待顾
卷二十九 第 42b 页 WYG0433-0690d.png
问以养器业为大用之备今乃登进士高等者一任才
罢不以能否例得召试而补之两府两省子弟亲戚不
以贤不肖辄自陈乞馆阁职事者亦得进补太宗皇帝
建崇文院秘阁自书碑文重天下贤才也陛下当思祖
宗之意不宜甚轻之臣请特降诏书今后进士三人内
及等者一任回日许进上教化经术文字十轴下两制
看详作五等品第中第一第三等者即赐召试试又优
等即补馆阁职事两府两省子弟并不得陈乞馆阁职
卷二十九 第 43a 页 WYG0433-0691a.png
事及读书之𩔖御史台随时弹劾并谏院论奏如馆阁
阙人即委两地举文有古道才堪大用之士进名同举
并两制列署表章仍上殿称荐以充其职如此则馆阁
职事更不轻授足以起朝廷之风采绍祖宗之本意副
陛下慎选矣三曰精贡举臣谨按周礼卿大夫之职各
教其所治三年一大比考其德行道艺乃献贤能之书
于王(贤为有德行/能为有道艺)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天府太庙/之宝藏也)
言王者举贤能所以上安宗社故拜受其名藏于庙中
卷二十九 第 43b 页 WYG0433-0691b.png
以重其事也卿大夫之职废既久矣今诸道学校如得
明师尚可教人六经传治国治人之道而国家乃专以
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
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
如此将何以救在乎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
可以救其不逮或谓救弊之术无乃后时臣谓四海尚
完朝谋而夕行庶乎可济安得晏然不救坐俟其乱哉
臣请诸路州郡有学校处奏举通经有道之士专于教
卷二十九 第 44a 页 WYG0433-0691c.png
授务在兴行其取士之科即依贾昌朝等起请进士先
策论而后诗赋诸科墨义之外更通经旨使人不专辞
藻必明理道则天下讲学必兴浮薄知劝最为至要内
欧阳脩蔡襄更乞逐场去留贵文卷少而考较精臣谓
尽令逐场去留则恐旧人捍格不能创习策论亦不能
旋通经旨皆忧弃遗别无进路臣请进士旧人三举巳
上者先策论而后诗赋许将三场文卷通者互取其长
两举初举者皆是少年足以进学请逐场去留诸科中
卷二十九 第 44b 页 WYG0433-0691d.png
有通经旨者至终场别问经旨十道如不能命辞而对
则于知举官员前讲说七通者为合格不会经旨者三
举巳上即逐场所对墨义依自来通粗施行两举初举
者至于终场日须八通者为合格又外郡解发进士诸
科人本乡举里选之式必先考其履行然后取以艺业
今乃不求履行惟以词藻墨义取之加用封弥不见姓
字实非乡里举选之本意也又南省考试举人一场试
诗赋一场试策人皆精意尽其所能复考较日久实少
卷二十九 第 45a 页 WYG0433-0692a.png
舛谬及御试之日诗赋文论共为一场既声病所拘意
思不远或音韵中一字有差虽生平苦辛即时摈逐如
音韵不失虽末学浅近俯拾科级既乡举之处不考履
行又御试之日更拘声病以此士之进退多言命运而
不言行业明君在上固当使人以行业而进而乃言命
运者是善恶不辨而归诸天也岂国家之美事哉臣请
重定外郡发解条约须是履行无恶艺业及等者方得
解荐更不封弥试卷其南省考试之人巳经本乡询考
卷二十九 第 45b 页 WYG0433-0692b.png
履行却须封弥试卷精考艺业定夺等第进入御前选
官覆考重定等第讫然后开看南省所定等第内合同
姓名偶有高下者更不移改若等第不同者人数必少
却加封弥更宣两地参较然后御前放榜此为至当内
三人巳上即于高等人中选择圣意宣放其考较进士
以策论高词赋次者为优等策论平词赋优者为次等
诸科经旨通者为优等墨义通者为次等巳上进士诸
科并以优等及第者放选注官次等及第者守本科选
卷二十九 第 46a 页 WYG0433-0692c.png
限自唐以来及第人皆守选限国家以收复诸国郡邑
乏官其新及第人权与放选注官今来选人壅塞宜有
改革又足以劝学使其知圣人治身之道则国家得人
百姓受赐四曰择官长臣闻先王建侯以共理天下今
之刺史县令即古之诸侯一方舒惨百姓休戚实系其
人故历代盛明之时必重此任今乃不问贤愚不较能
否累以资考升为方面懦弱者不能检吏得以蠹民强
干者惟是近名率多害物邦国之本由此凋残朝廷虽
卷二十九 第 46b 页 WYG0433-0692d.png
至忧勤天下何以苏息其转运使并提点刑狱按察列
城当得贤于众者臣请特降诏书委中书枢密院且各
选转运使提点刑狱共十人大藩知州十人委两制共
举知州十人三司副使判官同举知州五人御史台中
丞知杂三院共举知州五人开封知府推官共举知州
五人逐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各同举知州五人知县县
令并十人逐州知州通判同举知县县令共二人得前
件所举之人举主多者先次差补仍指挥审官院流内
卷二十九 第 47a 页 WYG0433-0693a.png
铨今日以后所差知州知县县令共具合入人历任功
过举主人数闻奏委中书看详委得允当然后引对如
此举择则诸道官吏庶几得人为陛下爱惜百姓均其
徭役宽于赋敛各获安宁不召祸乱天下幸甚五曰均
公田臣闻易曰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此言
圣人养民之时必先养贤养贤之方必先厚禄厚禄然
后可以责廉隅安职业也皇朝之初承五代乱离之后
民庶凋弊时物至贱暨诸国收复天下郡县之官少人
卷二十九 第 47b 页 WYG0433-0693b.png
除补至有经五七年不替罢者或才罢去便入见阙当
物价至贱之时俸禄不辍士人之家无不自足咸平巳
后民庶渐繁时物遂贵入仕门多得官者众至有得替
守选一二年又授官待阙一二年者在天下物贵之后
而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男不得婚女不得嫁丧
不得葬者比比有之复于守选待阙之日衣食不足贷
债以苟朝夕到官之后必来见逼至有冒法受赃赊举
度日或不耻贾贩与民争利既非负罪之人不守名节
卷二十九 第 48a 页 WYG0433-0693c.png
吏有奸赃而不敢发民有豪猾而不敢制奸吏豪民得
以侵暴于是贫弱百姓理不得直冤不得诉徭役不均
刑罚不正比屋受弊无可柰何由乎制禄之方有所未
至真宗皇帝思深虑远复前代职田之制使中常之士
自可守节婚嫁以时丧葬以礼皆国恩也能守节者始
可制奸赃之吏镇豪猾之人法乃不私民则无枉近日
屡有臣僚乞罢职田以其有不均之谤有侵民之害臣
谓职田本欲养贤缘而侵民者有矣比之衣食不足坏
卷二十九 第 48b 页 WYG0433-0693d.png
其名节不能奉法以直为枉以枉为直众怨思乱而天
下受弊岂止职田之害耶又自古常患百官重内而轻
外唐外官月俸尤更丰足簿尉俸钱尚二十贯今窘于
财用未暇增复臣请两地同议外官职田有不均者均
之有未给者给之使其衣食得足婚嫁丧葬之礼不废
然后可以责其廉节督其善政有不法者可废可诛且
使英俊之流乐于为郡为邑之任则百姓受赐又将来
升擢多得曾经郡县之人深悉民隐亦致化之本也惟
卷二十九 第 49a 页 WYG0433-0694a.png
圣慈深察天下幸甚六曰厚农桑臣观书曰德惟善政
政在养民此言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养
民养民之政必先务农农政既脩则衣食足衣食足则
爱肤体爱肤体则畏刑罚畏刑罚则寇盗自息祸乱不
兴是圣人之德发于善政天下之化起于农亩故诗有
七月之篇陈王业也今国家不务农桑粟帛常贵江浙
诸路岁籴米二百万石其所籴之价与辇运之费每岁
共用钱三百馀万贯文又贫弱之民困于赋敛岁伐桑
卷二十九 第 49b 页 WYG0433-0694b.png
枣鬻而为薪劝课之方有名无实故粟帛常贵府库日
虚此而不谋将何以济臣于天下农利之中粗举二三
以言之且如五代群雄争霸之时本国岁饥则乞籴于
邻国故各兴农利自至丰足江南应有圩田每一圩方
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
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潦不及为农美利又浙
西地卑常苦水沴虽有沟河可以通海惟时开导则潮
泥不得而堙之虽有堤塘可以禦患惟时脩固则无摧
卷二十九 第 50a 页 WYG0433-0694c.png
坏臣知苏州日点检簿书一州之田系出税者三万四
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计出米七百馀
万石东南每岁上供之数六百万石乃一州所出臣询
访高年则云曩时两浙未归朝廷苏州有营田军四都
共七八千人专为田事导河筑堤以减水患于时民间
钱五十文籴白米一石自皇朝一统江南不稔则取之
浙右浙右不稔则取之淮南故慢于农政不复修举江
南圩田浙西河塘大半隳废失东南之大利今江浙之
卷二十九 第 50b 页 WYG0433-0694d.png
米石不下六七百文足至一贯文省比于当时其贵十
倍而民不得不困国不得不虚矣又京东西路有卑湿
积潦之处早年国家特令开决之后水患大减今罢役
数年渐巳堙塞复将为患臣请每岁之秋降敕下诸路
转运司令辖下州军吏民各言农桑之间可兴之利可
去之害或合开河渠或筑堤堰陂塘之𩔖并委本州军
选官计定工料每岁于二月间兴役半月而罢仍具功
绩闻奏如此不绝数年之间农利大兴下少饥岁上无
卷二十九 第 51a 页 WYG0433-0695a.png
贵籴则东南岁籴辇运之费大可减省其劝课之法宜
选官讨论古制取其简约易从之术颁赐诸路转运使
及面赐一本付新授知州知县县令等此养民之政富
国之本也七曰脩武备臣闻古者天子六军以宁邦国
唐初京师置十六将军官属亦六军之义也诸道则开
折冲果毅府五百七十四以储兵伍每岁三时耕稼一
时习武自贞观至于开元百三十年戎臣兵伍无一逆
乱至开元末听匪人之言遂罢府兵唐衰兵伍皆市井
卷二十九 第 51b 页 WYG0433-0695b.png
之徒无礼义之教无忠信之心骄蹇凶逆至于丧亡我
祖宗以来罢诸侯权聚兵京师衣粮赏赐丰足经八十
年矣虽巳困生灵虚府库而难于改作者所以重京师
也今西北强梗边备未彻京师卫兵多远戍或有仓卒
辇毂无备此大可忧也远戍者防边陲之患或缓急抽
还则外禦不严戎狄进奔便可直趋关辅新招者聚市
井之辈而轻嚣易动或财力一屈请给不充则必散为
群盗今生民已困无可诛求或连年凶饥将何以济赡
卷二十九 第 52a 页 WYG0433-0695c.png
军之策可不预图若因循过时臣恐急难之际宗社可
忧臣请密委两地以京畿见在军马同议有无阙数如
六军未整须议置兵则请约唐之法先于畿内并近辅
州府召募强壮之人充京畿卫士得五万人以助正兵
足为强盛使三时务农大省给赡之费一时教战自可
防虞外患其召募之法并将校次第并先密切定夺闻
奏此实强兵节财之要也候京畿近辅召募卫兵已成
次第然后诸道效此渐可施行圣慈留意八曰减徭役
卷二十九 第 52b 页 WYG0433-0695d.png
臣闻汉光武建武六年六月诏曰夫张官置吏所以为
人也今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今司𨽻州牧
各实所部二府于是条奏并省四百馀县天下至治臣
又观西京图经唐会昌中河南府有户一十九万四千
七百馀户置二十县今河南府主客户七万五千九百
馀户仍置一十九县(主户五万七百客/户二万五千二百)巩县七百户偃
师一千一百户逐县三等而堪役者不过百家而所供
役人不下二百数新旧循环非鳏寡孤独不能无役西
卷二十九 第 53a 页 WYG0433-0696a.png
洛之民最为穷困臣请依后汉故事遣使先往西京并
省诸邑为十县其所废之邑并改为镇令本路举文资
一员董𣙜酤关征之利兼人烟公事所废公人除归农
外有硕居公门者送所存之邑其所在邑中役人却可
减省归农则两不失所候西京并省稍成伦序则行于
大名府然后遣使诸道依此施行仍先指挥诸道防团
州巳下有使州两院者皆为一院公人硕去者各放归
农职官厅可给本城兵士七人至十人者人力归农其
卷二十九 第 53b 页 WYG0433-0696b.png
乡村耆保地里近者亦令并合能并一保耆管亦减役
十馀户但少徭役人自耕作可期富庶九曰覃恩信臣
窃睹国家三年一郊天子斋戒衮冕谒见宗庙乃祀上
帝大礼既成还御端门肆赦天下曰赦书日行五百里
敢以赦前事言者以其罪罪之欲其王泽及物之速也
如此今大赦每降天下欢呼一两月间钱榖司存督责
如旧桎梏老幼籍没家产至于宽赋敛减徭役存恤孤
贫振举滞淹之事未尝施行使天子及民之意尽成空
卷二十九 第 54a 页 WYG0433-0696c.png
言有负圣心损伤和气臣请特降诏书今后赦书内宣
布恩泽有所施行而三司转运司州县不切遵禀者并
从违制徒二年断情重者当行刺配应天禧年以前天
下欠负不问有无侵欺盗用并与除放违者仰御史台
提点刑狱司常切觉察纠劾无令壅遏臣又闻易曰先
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故有巡狩之礼察诸侯善恶观风
俗厚薄此圣人顺动之意今巡狩之礼不可复行民隐
无穷天听甚远臣请降诏中书今后每遇南郊赦后精
卷二十九 第 54b 页 WYG0433-0696d.png
选臣僚往诸路安抚察官吏能否求百姓疾苦使赦书
中及民之事一一施行天下百姓莫不幸甚十曰重命
令臣闻书曰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准律文诸被制书有
所施行而违者徒二年失错者杖一百又监临主司受
财而枉法者十五疋绞盖先王重其法令使无敢动摇
将以行天下之政也今睹国家每降宣敕条贯烦而无
信轻而弗禀上失其威下受其弊盖由朝廷采百官起
请率尔颁行既昧经常即时更改此烦而无信之验矣
卷二十九 第 55a 页 WYG0433-0697a.png
又海行条贯虽是故违皆从失坐全乖律意致坏大法
此轻而弗禀之甚也臣请特降诏书今后百官起请条
贯令中书枢密院看详会议必可经久方得施行如事
干刑名者更于审刑大理寺句明会法律官吏参详起
请之词删去繁冗裁为制敕然后颁行天下必期遵守
其冲改条贯并令缴纳免致错乱误有施行仍望别降
敕命今后逐处当职官吏亲被制书及到职后所受条
贯敢故违者不以海行并从违制徒二年未到职巳前
卷二十九 第 55b 页 WYG0433-0697b.png
所降条贯失于检用情非故违者并从本条失错断科
杖一百馀人犯海行条贯不指定违制刑名者并从失
坐若条贯差失于事有害逐处长吏别见机会须至便
宜而行者并须具缘由闻奏委中书枢密院详察如合
理道即与放罪仍更相度别从更改
 
 
 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