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第 1a 页 WYG1154-026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塘集卷十一 宋 袁说友 撰
讲义
讲学
臣恭闻太宗皇帝谓李至曰朕年来无他好但喜读书
用监古成败仁宗皇帝谓辅臣曰近讲诗见国风多讥
刺得以为鉴戒高宗皇帝谓赵鼎曰朕居禁中自有日
课早阅奏章午后读春秋史记夜读尚书又曰有帝王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1154-0265b.png
之学有士大夫之学朕在宫中无一日废学但推前古
治道有宜于今者要施行耳不必指摘章句以为文也
大哉祖宗所以治天下国家者其必由于学乎诚本朝
之家法启佑乎后人者也臣仰惟皇帝陛下聪明睿智
得于天资历数在躬继天作子践阼之初恭默以执祖
丧恪谨以隆父养倚信大臣收召人物崇广言路敷求
直言此皆陛下畴昔讲学之功其见于初政者已足慰
人心而惬众望然而自古圣主临政愿治身致太平未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1154-0266a.png
有一事不由于学况陛下御极之始尤当以讲学为先
自古圣主进德修业终身而行未尝一日敢忘于学况
陛下春秋方盛尤当以讲学为急陛下之所谓讲学者
盖将学而措之以治天下国家者也本朝吕公著有言
曰天子之学与凡庶不同夫分文析字声律章句此世
之儒者以希利禄取科级耳人主所不当学也人主所
当学者观古人之用心论历代帝王所以兴亡治乱之
迹求立政立事之要讲爱民利物之术公著之言实为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1154-0266b.png
人主讲学之要今陛下方上承宗庙之付托下慰四海
之观瞻万几得失之端一念趋向之本小有未至即基
安危是故人主所谨端在一心正心之原实本于学盖
道者适治之路惟学然后道明以德行仁者王惟学然
后德进审为政之理非学何以达理以义制事非学何
以由义古今有兴亡有成败学然后知所以兴亡成败
之本天下有利害有治乱学然后知所以利害治乱之
因人主有讲学之功则明道进德达理由义可以成可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1154-0266c.png
以兴享其利享其治人主失讲学之益则昧道暗德悖
理违义至于亡至于败受其害受其乱事之必然无可
疑者陛下前日朱邸固已亲近诸儒从容论讲凡其开
沃圣心培植学本者可谓弗遗馀力则陛下于道德理
义必已能洞达而知所原本矣于兴亡成败利害治乱
必已能深究而知所畏慕矣陛下天纵聪明非凡所及
讲学之益为日固久然既承大宝天子之学事异初潜
故臣辄以为讲学之事陛下今当举行者其说盖有五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1154-0266d.png
焉一曰凡经筵讲读陛下或意有所未喻则详为叩问
必至洞彻深晓然后已与之反覆问难使之开导圣心
知所鉴戒且不以他事而辍讲亦不以拂意而倦闻若
止循故事略无上下议论之益则虽积岁累月于陛下
必无益也二曰经筵之例率朝廷入讲陛下坐朝甫毕
圣躬岂无少劳急幸经筵诸儒仅了讲读不暇䌷绎辩
论人主仅能迄事不暇叩问咨益讲读虚文莫此为甚
愿颁睿旨凡遇讲日并候退朝供膳已毕然后入讲下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1154-0267a.png
则从容敷绎以伸论议上则再三叩问以达未喻则讲
读之官不徒设矣三曰窃闻经筵目即见讲春秋通鉴
三朝宝训陛下方此临阼委政大臣既无他事以扰圣
抱要宜增益一二经书轮以进讲尚书一经句句皆明
治乱安危之本仁宗皇帝训典事事皆为后世子孙之
法愿增此二书以全讲学之力四曰讲官内宿祖宗欲
以夕召儒臣广为咨问光武讲论经理夜分乃寐意盖
出此愿陛下遇讲官宿直即赐宣对或以日间已讲读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1154-0267b.png
而意所未喻者再使详解细说或陛下自以古昔治乱
兴亡叩问原本使之开沃启导或陛下万几之务有疑
贰而未决者因以咨询使之开诚献纳学念既专则学
力日进矣五曰古先帝王自唐虞三代以下至于唐末
正统之传其君或善或否其治或得或失无虑百数陛
下凡遇进讲或讲官宿直以古帝王时取一君命讲官
著论一篇凡其君之善与否其治之得与失详为论议
相继进入陛下观其所论善者为法恶者为戒集为一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1154-0267c.png
帙常置左右或圣意有所未喻即于经筵夕召之时再
令元撰讲官详细开说不出数月古之帝王善否得失
尽在陛下目中可以为法而为戒矣凡此五说皆所以
为讲学之地愿陛下上法太宗仁宗高宗圣训讲学之
勤下稽吕公著所论圣学之要出而于经筵讲读之间
入而于昼夜观书之际不事虚文力求实学则圣心融
澈圣学高明圣德日新圣治日盛施诸政事无非有得
而无失措之事业无非有利而无害一毫之差陛下自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1154-0267d.png
不肯为一言之失陛下自不肯发事事中程度物物合
条理以至亲君子远小人数见儒臣尊礼正论则中兴
之功太平之治诚可拱而俟也臣起自寒儒叨缀从列
论思献纳职守所系瞻望清光之初不敢进无益之论
专以讲学一事以献陛下伏惟圣明以为当今急先之
务最切最要莫大于此务深思而力行之昔傅说之告
高宗曰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监于先王成宪其
永无愆臣拳拳所奏惟陛下加念焉天下幸甚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1154-0268a.png
讲易
臣闻夫易画于伏羲演于文王爻词于周公彖系于孔
子而易成于周矣故曰周易谨按乾凿度云易一名而
含三义简易也不易也变易也先儒之论以简易不易
非圣人作易之妙旨系辞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
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
为典要唯变所适凡此皆变易不穷之义顾岂简易所
能尽耶自伏羲之时世质民纯巧伪未作故虽三画可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1154-0268b.png
以尽天下之变至神农尧舜取法八卦以明吉凶其大
者衣裳取乾坤而天下治降及夏商至周之世民伪滋
生礼乐阙坏天下万事纷然而起三画之易始不能以
尽万变文王忧焉重卦为六十四重爻为三百八十四
又为彖辞以究八卦之用天下有变易不穷之事大易
为变易不穷之书或万变藏于是而难见也则乾坤为
易之缊而藏者见矣或万变出于是而难明也则乾坤
为易之门而出者明矣或莫不由于易也而后谓之道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1154-0268c.png
或阴阳不可测也而后谓之神盖变之道而天人之理
具焉是故阴阳变易而成万物日月变易而成四时此
变易之见于天道者然也消长变易而成治乱情伪变
易而成利害此变易之见于人道者然也在天之变易
则有神化以运其妙造在人之变易则有明主以成其
全功今夫君子常用小人常斥则天下易乱而为治矣
纯用诚实黜逐诈伪则万事变害而为利矣此皆人道
之变易而不可以不谨也恭惟陛下道贯三材知周万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1154-0268d.png
物举而措之天下者大易之事业与天地合其德者大
易之弥纶方且命召儒臣讲明大易窃惟洁静精微之
妙穷理尽性之原陛下固已心感而默识之小臣不学
不足以赞光明缉熙之盛惟是易之一书备究天人变
易之理顷者陛下亲御宸翰书易泰卦以赐辅臣其于
材成辅相以左右民盖与天合矣至于人道变易使君
子常进小人常退以尽人道之变易者臣愿陛下体易
之变明泰之旨使天下常治而无乱万事常利而无害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1154-0269a.png
兹诚宗社无已之休臣冒渎天威无任昧死战惧之至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
之哉
臣闻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天下之事未有无本而能行
者譬之水焉或盈科后进或放乎四海而其源深流长
者皆本也本之不立末亦不举本末舛丧而何事之可
行哉夫居上何以服人也而其本则在于宽惟宽厚长
者则使人爱之如父母矣为礼何以示人也而其本则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1154-0269b.png
在乎敬惟庄敬严恭则使人望之如神明矣临丧何以
感人也而其本则在于哀惟悲哀伤戚则使人依之如
子孙矣居上也为礼也临丧也皆事也宽也敬也哀也
皆本也本立于此而事自修本失于此而事皆废矣使
居上而不宽则无以容其众为礼而不敬则无以肃其
下临丧而不哀则无以尽其情本既失矣其如事何故
曰吾何以观之哉古之圣人所以上而临人内以修已
外以应物以理为本以本为用不敢轻用以悖理不敢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1154-0269c.png
忘理以废本故能上而服人足以保其位内而正已足
以安其躬外而尽物足以接乎下夫以一人之身而上
下内外无一而不顺乎理焉是不深可观哉虽然抑又
有说也传曰宽而有制盖宽而无制则优柔纵弛其弊
至于弱而不振矣又曰恭敬而无实盖敬而无实则令
色足恭其弊至于诈而弗诚矣又曰丧至乎哀而止盖
哀而不止则伤生灭性其弊至于礼有所不行矣此又
用宽施敬致哀三者之要道圣贤所当深致意焉者也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1154-0269d.png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
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
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
艺于从政乎何有
臣闻夫子之取人不束于一律不限于一门故天下之
才或小或大而皆适于用用之各得其地则小用而小
大用而大随其分量以成就其功用抑皆有可观者矣
岂特夫子以是而取人古之君天下者用天下之才亦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1154-0270a.png
不越此也季康子见孔门之士皆一时翘楚而未知其
所可用之地乃以三子发问焉而不知圣人固不以一
律一门而取诸人也子路之果足以断大事子贡之达
足以通世务冉求之艺足以权物情三子之才其于从
政何所不可使圣人束以一律限以一门则必欲果必
欲达必欲艺三者兼得而后用之则天下之才将无可
为者矣此道也非康子所能知之唯二帝三王固常以
此权天下之才以收一世之用姑以尧舜观之九德咸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1154-0270b.png
事俊乂在官而至于庶绩其凝夫三德六德固不同也
而皆各有所长尧舜悉因其才而官使之用能收庶绩
其凝之效此人主用人之要道也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臣闻所贵乎为圣贤者以其知命义之大戒而已能知
命则安时处顺而不苟求能知义则砥节厉行而有所
立知斯二者则无适而弗安矣孔门之贤固多矣而知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1154-0270c.png
命知义惟颜闵二子焉夫季氏之于鲁上则不能辅国
君以尽尊王之义下则不能安其分以正陪臣之名其
为不臣盖圣人之所必诛也方且以不义之富贵欲奔
走国中之贤士夫岂知闵子者盖乐道而忘人之势之
贤也其视季氏不啻犬彘然顾肯为斯人屈哉费宰固
不足以浼子骞也藉使循而上之加于费宰数等子骞
亦不为季氏一出也而又可以使之哉此而可使孰不
可使也夫子之言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1154-0270d.png
此孔门命义之戒子骞守而不失者也季氏之僭费邑
之畔其无道甚矣使之为宰而不肯就危行孰加焉然
且曰善为我辞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其言之
逊又如此则圣贤之处乱世固自有道哉如季氏之不
臣其心必谓人莫吾知也而闵子方不就其所使不屈
其所守所谓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者彼然后心知
鲁国之有人也以是知命义守节之士诚有益于人之
国欤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1154-0271a.png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臣闻天之生贤固有定分圣人之爱贤有不能自已者
颜子之亡夫子恸焉而归之于天故曰天丧予伯牛之
疾夫子叹焉而归之于命故曰命矣夫岂非贤之生也
固自有定分哉今夫子之爱伯牛也既执其手而形之
言又悲其疾而至于再复悼其亡而归之命辞哀意戚
怆然有爱贤无已之意自后世观之犹使人悲伤太息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1154-0271b.png
而不容已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臣闻人之所以能休戚其心者以有欲焉尔夫欲者志
之所趋于此则乐于此失所趋则乐者为忧矣此常人
之情也是故有所欲不得其所欲则不乐无所欲未尝
不安其欲则无不乐颜子之乐乐此而已何者箪食瓢
饮其视食前方丈何如哉居于陋巷其视榱题数尺何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1154-0271c.png
如哉然天下之至美生于吾心之至乐众人以欲而颜
子以道耳不以贫窭易其念则视箪食瓢饮如食前方
丈矣不以富贵动其心则视居于陋巷如榱题数尺矣
人之所忧颜子之所乐也此心不变则此欲不作此乐
不改则此忧不萌人见其乐而颜子亦不自知其为乐
也如是而后谓之心斋坐忘焉谓之庶乎屡空焉求之
孔门固有愠见于绝粮矣固有陋于九夷矣而颜子独
能以道为乐可不谓贤乎哉此圣人所以贤之再三而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1154-0271d.png
叹众人之果不可及也虽然忧乐人所未免者抑又有
富贵之忧乐者姑以尧舜观之孟子尝曰尧以不得舜
为已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已忧而汉董仲舒亦曰尧
受命以天下为忧而未闻以位为乐故斥逐乱臣务求
圣贤是以得舜禹稷契皋陶贤能佐职教化盛行天下
和洽则尧舜所忧所乐者盖在于诛乱以求贤得贤以
致治是谓富贵之忧乐者颜子穷而在下耳若夫在上
之圣人其忧乐在天下岂特如颜子而已哉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1154-0272a.png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
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臣闻自古圣贤学聚问辨进德修业岂有他道哉曰志
于力而已矣传曰惟学逊志又曰功崇惟志惟有志则
事必成矣传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又曰力行
近乎仁惟用力则至于道矣盖志则在我而力则有限
也夫欲为而不能为此力也非志也事至于不欲为是
谓志弗坚矣力以有限而止此固非志之过志以不欲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1154-0272b.png
而辍是谁之过欤此夫子所以力戒冉求而溯其心夫
子之道门人所共说者钻坚仰高岂容一蹴而至自非
力有分量勉强持循而不自己则未免有中道而废者
若夫有志于夫子之道朝斯夕斯不以日月而至如适
越焉必至于越而后止此志既坚此学必固其肯功亏
一篑而遂止哉今冉求非不悦圣人之道乃自叹力之
不足然求也退夫子固每进之其忍于此而不针其膏
肓乎故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画止也谓其非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1154-0272c.png
力不足也特其志弗坚而自止耳使夫道愈远而志愈
竭道愈难而志愈锐其肯自画于中道之废乎故尝因
是以观古之圣贤如尧舜之汲汲仲尼之皇皇或孳孳
日行其道或不寝不食而思不如学此岂以力不足为
说哉此岂以中道而遂止哉然则为圣为贤欲学众问
辨进德修业者当自悦圣人之道始欲悦圣人之道者
当自立志始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1154-0272d.png
臣闻圣人之教人必贵于辨名实也君子小人其为实
也固如天渊之有间一以虚名缘饰焉则其近似者难
辨矣自非圣人其孰能明之夫口道先王语而行如市
人此亦儒也名实之不辨则道先王语者岂不曰君子
之儒哉惟其所见者狭所志者小多欲以为奸操说以
谋利以私灭公适已自便此所谓小人者耳使在上而
无圣人则其毒有不可已者一有圣人为之别白而是
正之则所以为小人者毫发不能欺人矣此圣人之所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1154-0273a.png
甚恶而学者之所深戒也子夏之在孔门固非有此然
圣人作炳于𦕈绵每不敢忽子夏方出见纷华靡丽而
悦意其名实之辨或昧焉故圣人以此预告之使其知
君子之儒其道以诚而不以伪以义而不以利以本而
不以末以公而不以私斯可以为君子之儒矣臣观三
代以后凡为小人儒者幸而见用小则如汉张禹孔光
之徒大则为唐许敬宗柳璨之辈其为患何可既也然
则君天下者其于用人之际庸可忽诸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1154-0273b.png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
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臣闻中庸之言曰为政在人释者谓在于得贤人也盖
得其人则治失其人则乱此不易之理也求之古昔上
而治天下下而治一国又下而治一邑莫不皆然子游
为武城宰孔子尝闻其弦歌之声矣然一邑之中必有
一邑之望使为政者有所取法焉则教化易行习俗易
美圣人喜其为是邑也而民有向道之意此其功效必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1154-0273c.png
有自来故问之曰女得人焉尔乎谓武城之政其美如
此者必因得人而致也而子游果以澹台灭明为对盖
行不由径则是以直道而行矣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
室则是正已而不求于人矣直道而行必无主痈疽瘠
环之事正已而不求于人必无阿大夫毁誉之疑斯人
也其当世之贤人乎非子游之智其孰能知之非子游
之政其孰能用之宰斯邑得斯人致斯治宜其如牛刀
割鸡而收爱人易使之效也虽然治一邑者犹以得人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1154-0273d.png
为治为天下国家者苟得贤者而用之国之不治臣不
信也孟子曰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仁
不遍爱人急亲贤也斯言也君天下者所当深致意焉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
敢后也马不进也
臣尝观舜之告禹曰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易称
大人言行曰善世而不伐不伐云者不自矜伐之谓也
夫圣贤所以不可及者其惟此心乎不骄则此心必不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1154-0274a.png
伐故能安富贵而不敢侈处学问而不自足居功名而
持以谦有若无则其有益富实若虚则其实愈丰禹之
为禹而乾之为乾皆不外此道今孟之反鲁国之大夫
耳其德其行不详见于传记而其不伐之美若有不可
掩者圣人肯以人而废言哉凡军前曰启军后曰殿战
以启为难而败以殿为难也鲁哀公十一年鲁与齐战
鲁师败而奔孟之反不敢因败而急奔而后入以为殿
焉是能于败中而以殿为勇且于斯时也使孟之反以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1154-0274b.png
殿为负岂特自以其难为功哉又将暴白一军之不能
勇也其矜伐孰甚焉今也方欲与众同其罪不欲异众
示其功既奔而独殿非因败而求生者也复不自以为
殿而谓马之不进非敢自居于勇之名也是于有功之
中而有谦晦不自伐之美推是心以往而禹之不伐其
功乾之善世不伐皆可以驯致矣故夫子表而出之以
告后世使如孟之反者亦能有不自满假之意其视贾
馀勇以誇人者有间矣古之人其善行至于日日新又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1154-0274c.png
日新有加而无已者皆自不伐始夫惟不自为已足而
学无不足不自为已成而德无不成此盖圣贤进修之
要道也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
今之世矣
臣闻尧舜之知人则以巧言令色为必畏夫子之论道
则以巧言令色为不仁巧言令色小人之事也持小人
之事而居于世以求悦于人取容于众而无患难之迫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1154-0274d.png
已者此非治世之所有而皆衰世之时之人也何者恶
直丑正为衰世之风去佞嫉邪为治世之事善观世之
治乱者盖即于此夫子当周之衰慨直道之不复行思
古人之不可见彼方以辨给相倾以謟胁相胜为之咨
嗟叹息而有言曰非有祝鮀之巧言而徒有宋朝之令
色则难乎免于祸矣甚言周衰道丧巧言之佞令色之
美二者苟阙一焉则不可以自立也呜呼此岂治世之
事哉大抵刚则难售柔则易入难售者其说必以正易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1154-0275a.png
入者无适而非邪此巧言令色能免于乱世者也惟天
下之圣贤斯能辨刚柔而识邪正是以颜渊为邦之问
夫子首告以远佞人又曰佞人殆以言一堕于佞人之
计则其从甚易浸淫渐渍如火销膏而人不知其殆必
矣此自古圣人之所深戒者也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臣闻居者未尝无出也不由乎户则不可出矣学者未
尝无行也不由于道则不可行矣出必由户则无穿窬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1154-0275b.png
由径之行行必由道则无非僻不正之心何者道则正
理之所自出而非虚无淡泊之谓又非矫激高远之谓
也有是事必有是理循理而行则无不合彼不合于道
者是不由于正理也君子之于天下也乌有不由正理
而能合于道哉虽然圣人由之而众人则昧焉舍户而
出则所出者非正路离道而行则所行者非正理知出
必由户者之为正路则知行必由道者之为正理矣后
世异端既起诐说复附舍正路而弗由则不知出必由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1154-0275c.png
户矣舍正道而弗行则不知何莫由斯道矣于是以虚
文眩俗以污习谋利声气以相援比周以相殖正户之
由正道之行漫不复问自非圣人著诚去邪而反之正
其不为天下国家之患者鲜矣然则行而不由于正道
者皆圣人之所必诛也
日阅两朝圣政
臣恭闻高宗皇帝谕宰臣赵鼎曰朕居常禁中有日课
早阅章疏午后读春秋史记夜读尚书率以三鼓罢孝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1154-0275d.png
宗皇帝谕讲官周操曰朕在宫中并无他用心只是看
经史耳大哉皇祖之训学有缉熙于光明所谓诒孙谋
而燕翼子者盖必由于学也仰惟陛下践阼之初未遑
他务首开经幄添置讲员增益诸经早晚两讲不以崇
高富贵为乐而以盛德日新为念臣去岁八月初二日
面奏讲学劄子陛下慨然垂听出示讲官越三日宣召
微臣玉音谕以悉行所奏中外交贺咸仰陛下学业之
笃根于至诚盖二帝三王之用心求以上继高宗孝宗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1154-0276a.png
圣学之盛也臣窃惟陛下日御经筵固有定式惟是暇
日与朝退之际皆是清閒之燕宫中庶务必不上关圣
怀当此暇隙之时稍思日课之学如高宗孝宗之训定
课式于禁中庶几既有外朝讲读之勤又有内庭课学
之益臣恭睹高宗皇帝圣政孝宗皇帝圣政二书皆是
两朝七十年间大政事藏诸金匮不惟盛德大业醲化
懿纲一一所当训式而纪载明白事理较然观阅之间
易于著心而入耳固不待讲解而后明也臣愚欲望陛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1154-0276b.png
下以高宗孝宗宫中读书定课为法而复以圣政之书
专为宫中课程之学下秘书省缮写两朝圣政二书留
置日所御殿日阅数条以为定式设施措置之美恶法
令政事之修明熟味细观再三䌷绎积日累月不渝定
课则两朝圣政之书尽毕观览良法美意皆在陛下胸
中出而见诸政治者将自吻合而无间矣此其事不劳
其道易行而其效必至者也臣拳拳爱君愿裨圣学惟
陛下财幸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1154-0276c.png
讲高宗圣政宝训
臣恭闻圣旨已于今月十三日开经筵所臣仰惟陛下
圣学高远缉熙光明稽古宪章宏济极治臣愚戆亡识
敢陈管见仰裨迩英之末议惟陛下财幸臣仰惟太上
皇帝身济大业绍开中兴三十六年之间仁文德功圣
神明武发而见诸立政用人爱民驭军之际皆一代宏
模万世丕式陛下嗣位之初即命词臣纂辑作宋一书
揭名圣政亲制序文藏诸金匮臣以不学误蒙圣恩俾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1154-0276d.png
承中秘遂获仰窥大政恭诵全文臣不胜至荣极幸陛
下方循尧道本于授受施之政事动协训谟傥于圣政
之书日以继日研覃不懈则于治体尤非小补臣愚欲
望陛下恭发诏旨自今岁为始以太上皇帝圣政同三
朝宝训命经筵官日以讲读永为定制俾之䌷绎大典
咨沃圣衷陛下进而定省得之面命退而讲论得之方
册益以彰率由旧章之意行尧之道与天无极帝王之
学莫大于此臣何幸得亲见之臣谨昧死以请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1154-0277a.png
进读高宗圣政
某仰惟主上以大有为之资亲奉付托之重重华协帝
以舜事亲定省慈闱以天下养岁踰二纪亘古所无大
故非常圣心痛切至性尽于父子孝诚通于神明断自
宸衷躬行三年之制悲忧过礼哀极有馀盖自三代以
来明君圣主不能黾勉而力行者主上发于至诚躬履
丧彝举无违礼跨越今古焜耀简筴贻训万世甚盛甚
休某仰惟高宗皇帝身济大业绍开中兴道备德全功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1154-0277b.png
大仁显形之谟烈施之政令配天地参化育散在天下
而载诸史牒者盖非铺张扬厉得以究其万一也惟兹
羹墙之念方切于宸虑则夫圣有谟训岂一日而可忘
恭惟乾道之二祀主上首命儒臣纂辑建炎绍兴之大
典作宋一经揭名圣训贻谋燕翼悉聚此书御制序文
藏诸金匮某顷蒙圣恩擢丞中秘得以仰窥大政拱诵
奎文不胜至荣极幸主上方极孝慕思报大恩惟有循
旧章宪成式以寓罔极之念以慰在天之灵庶几孝治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1154-0277c.png
有隆亡替某欲望敷奏恭发睿旨于讲筵所候将来开
讲日以圣政一书命经筵官日以进读俾之䌷绎宝训
启沃圣衷以永孝思以宏治道以仰副主上伦制两尽
之意实天下厚幸
进讲故事
唐文宗尝顾郑覃曰试论我犹汉何等主覃曰
文宣主也帝曰讵敢望是李石欲强帝志使不
怠因曰陛下之问而覃之对臣皆以为非颜回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1154-0277d.png
匹夫耳自比于舜陛下当日引月长以齐尧舜
奈何比文宣而又自以为不及惟陛下开肆厥
志不以文宣自安则大业济矣
臣闻人主之向慕治之本也天下于此占之焉始之向
慕者高则他日之所成者必不卑假令力有不逮尚犹
可得其中始之向慕者卑则他日之所成者必不高假
令勉强力行终必不能踰其始望传曰图王不成其弊
犹足以霸又曰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斯为下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1154-0278a.png
矣汉武上嘉唐虞尚且多欲唐太宗远比尧舜犹不克
终况其下乎周公思兼三王仲尼潜心文王况人主乎
郑覃以文宣比文宗未为卑污虽文宗亦且不敢当而
李石遽非之必欲齐之尧舜不欲以文宣自安石真爱
君哉俾厥后为尧舜非尧舜之道不陈政为此耳
贾昌朝奏伏见西夏僭狂今将出师以遗朝廷
之忧臣窃谓此固不足虑而国家用度素广储
蓄不厚民力颇困是则可忧自天圣以来屡诏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1154-0278b.png
有司节省用度以至于今未闻有所施行宋受
命八十载可谓治平矣然节爱之术有所未至
边陲虽宁而兵备不省徭役虽简而农务不笃
外厚币聘而内丰廪给自馀虚用冗费难以悉
数天下诸道若京之东西则可自足陜右河朔
岁须供馈所仰者淮南江东数十郡尔故田税
不足重以𣙜禁凡山泽市井之利靡有厚薄悉
入于公上而民不得售加以不耕不织游惰之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1154-0278c.png
俗蚕食为害都人士女燕安太平忘衣食艰难
之患习尚奢侈重伤民力农所以困国之储蓄
所以不厚者职此之由夫国财民力縻于无用
之日故当其有用不得不忧臣尝治畿邑有禁
兵三千而留万户赋输仅能了足其三年赏给
仍出自内府况他郡邑兵不啻此推是可以知
天下虚实矣臣又尝掌京廪计江淮岁运粮六
百馀万以一岁之入仅能充朝廷之用三分二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1154-0278d.png
在军旅一在冗食天下太平已久而财不藏于
国又不在于民倘有水旱频仍之灾军戎调发
之急计将安出哉愿陛下鉴已往之失察当今
之务取景德已来迄于景祐凡百用度无巨细
校其所入所出之数约以祖宗旧制其不急者
皆省罢之
臣闻圣人之治天下未尝生财也而财则自生未尝理
财也而财无不理是岂有他术哉曰节以制度而已古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1154-0279a.png
之人其论生财也而归之大道其论理财也而概之曰
义夫道与义固非为生之理之之具也盖道义者制度
之所自出而制度则本诸道义焉尔是故圣人于此立
之以为制守之以为度无事也而为有事之备有事也
而为无事之储上无横用而以制度行之身下无滥予
而以制度施诸人上不以不予为难下不以不得为念
无事而无伤财之患有事而无害民之忧此圣人足国
裕民而收富庶安强之效未有不出于此者仰惟国朝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1154-0279b.png
版图全盛货财充足至于庆历嘉祐之间可谓极盛矣
而贾昌朝之奏犹怀调度缓急之忧首陈节省之策以
告于上者岂非虽以天下四海之广田租山泽之利一
不之节则将以有限之入应无穷之须固有贻患于缓
急之时也方今天下版图之数货财之入其视承平之
时强弱盖可见矣然财之入也岁有损而无益其出也
岁有益而无损加之以水旱之蠲除重之以州县之困
乏一岁之入盖不足以当一岁之出臣尝略较其出与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1154-0279c.png
入之数矣其岁之入也当六千二百七十五万有奇而
岁之出也亦当六千六十万有奇是固足以相当矣然
以天下国家之大而所出所入仅足以相当一有水旱
之蠲除州县之困乏则又不足以支所出矣今夫小民
之家未尝无所积也有一日之积有一月之积有一岁
之积随其所积之多寡卜其家之兴替岂以天下国家
之大而大农所积曾不足支旬日也执事者其可以弗
忧哉然犹有可诿者则曰朝廷则有封桩之积也御前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1154-0279d.png
则有内藏之积也二者其将为有事之储乎然封桩之
积臣亦略知之矣钱约一岁之积不过四十馀万而岁
有支用所出亦多其所积又实无几矣内藏之积臣不
得而知也使果有所积耶其积愈厚则其备愈可恃矣
其或未然臣未知所以为缓急之储与夫为大农之计
也故臣不暇旁举远引愿首以古人节以制度之训中
以贾昌朝节省用度之奏而终以今日财计出入之说
以为臣进故事之献惟圣主深鉴往事而力图之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1154-0280a.png
汉文帝既闻廉颇李牧为人乃拊髀曰嗟乎吾
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岂忧匈奴哉冯唐曰陛
下虽有廉颇李牧不能用也帝乃复问冯唐曰
公何以言吾不能用颇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
王者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寡人制之阃
以外将军制之此非空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之
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
外不从中覆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1154-0280b.png
其智能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
秦南支韩魏今闻魏尚为云中守军市租尽以
给士卒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
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
太轻罚太重繇此言之陛下虽得颇牧不能用
之文帝说是日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
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
臣尝读曾巩本朝政要策其言曰太祖皇帝之制将也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1154-0280c.png
隆之以恩厚之以诚富之以财小其名而崇其势略其
细而求其大久其官而责其成至于论富之以财则曰
西北边军市之租多赐诸将不问出入往往赏赉又辄
以千万李汉超守关南属州钱七万贯悉以给与又加
赐赉汉超犹私贩𣙜规避商算有以事闻者即诏汉超
私物所在悉免关征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间
足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此可谓富之以财矣
巩之言岂无所据而云哉盖英主之御将也诚知将帅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1154-0280d.png
武夫不可以文法拘不可以廉隅律苟不有以优其货
财使之上足而下裕则彼将自营之不暇而何暇恤吾
士耶彼为士卒上不见恤于国下不蒙恤于将欲其无
饥寒胡可得也安敢望其死国哉然则太祖之所以优
诸将实使之推有馀以优吾士也建隆开宝成效可见
于此国家养兵自御前以及沿江屯戍亡虑数百万其
廪而给于官者月以计之人为粟二升有半人金七十
有七而月粮之数仅三斗耳彼其人有父母妻子之养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1154-0281a.png
疾病婚姻丧死之费皆于是乎取则宜其穷饿怨叹而
不已虽然其所给皆旧制也而何以特困于今日哉臣
尝讯之军卒之故老则以谓向者县官廪而给之虽甚
微而诸大将所以优之者则犹厚也如韩世忠岳飞刘
锜之所部金帛赉及徒伍米粟厌足于与卒中虽变更
而后来所得犹擅酒酤之利回易之息皆岁以万计利
入若此则士之艺且精者诸将且有以赏之也士之贫
且悴者诸将且有以赒之也厥后酒酤罢回易废凡军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1154-0281b.png
中一毫以上之利往往搜括殆尽而将帅无复利权乃
又责之以小廉曲谨束之以矩寸规尺堤防议论之甚
备上不能以自裕下亦不能以仰给士于是时始仅守
其升合之粟百什之金而嚣然有旦暮之迫矣又日使
其父母妻子奔走闾井逐口腹之急殆同丐殍而其身
亦负薪织屦转移末作且不自给彼其平居无事困饥
寒虑妻子出怨言方觖然有不平之意一旦有事其能
捐躯尽力于上乎此臣所以日夜深思动心而惧者也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1154-0281c.png
此无他惟其军无馀利则诸将贫诸将贫则六军之士
皆贫必先有以优其将将优能豫附士士附则令之死
国而不难此必至之理也且汉文帝岂真不能用颇牧
哉使帝知李牧尽有军市之租赏赐飨士皆决于外而
不中覆则知所以优将矣今也魏尚以军市租尽给士
卒而帝乃以一言之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则是未知
优将之说也由此言之帝之不能用颇牧岂诬言哉惟
我太祖任将之法远过八代之所以优诸将者欲上下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1154-0281d.png
相通将士均裕故能兵威所加前无坚敌今上天悔祸
敌方困于北人之扰中国固未暇问而所以先上策为
有备者要当急为之图也然则舍任将之策而何策哉
臣愿上法太祖皇帝御将之方如李牧飨士制胜之效
出冯唐一言之戒下御今日士卒之道特出睿断如酒
酤如回易如营运之类尽复异时宽大之制令诸军得
斡旋自行施置关梁弗征州县弗禁诸将得专其利则
可以赏士卒蓄廪粟缮器械毋束以文法毋拘以常制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1154-0282a.png
毋责以小廉诸将稍富军用稍宽下得以优数犒赉以
求裕吾士盖必先优吾将而后可以优吾士也惟陛下
实图之
庆历元年十一月仁宗皇帝曰人臣虽以才适
用要当以德行为本苟怀不正挟伪以自蔽用
心虽巧而形迹益彰朕以此观人洞见邪正宰
相吕夷简等曰孔子第其门人而颜回以德行
为首陛下所言知人之要尽于此矣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1154-0282b.png
臣尝观司马迁之称尧曰其仁如天其智如神盖该天
下之明者莫大于天穷天下之理者莫妙于神而尧也
悉同其功用焉夫以如天如神之大而达诸知人之际其
辨邪正核真伪别贤否者果何所难哉而尧乃于知人
而难之岂以如天如神之大而反病知人耶诚以尧之
所难者不难于知君子而难于知小人也君子之行也
务实实则较然而易见小人之行也以诈诈则隐然而
难知何者真未尝能乱伪也而乱真者必伪正未尝能
卷十一 第 35a 页 WYG1154-0282c.png
汨邪也而汨正者必邪使其显然而为伪邪则人孰不
知之惟其巧于伪而似真则伪者难辨巧于邪而似正
则邪者难明此小人之至奸而帝尧之所难知者也恭
惟仁宗皇帝以尧之仁而覆泽万物以尧之智而鉴观
四方在位四十二年而所急先者必以知人用贤为务
故能朝多君子国无小人德行名儒项背相望治安之
极上媲唐虞可谓收得人之效矣而御朝之日方且叹
人才难辨戒邪心之萌圣训昭然洞察真伪其曰人臣
卷十一 第 35b 页 WYG1154-0282d.png
以德行为本是知人材当以务实为先也又曰苟怀不
正则挟伪用巧而形迹益彰是知小人必以巧伪为奸
也又曰以此观人洞见邪正是知用人之道当在知邪
正也大哉王言所以垂家法于子孙立丕训于万世帝
尧之所难者仁宗一言而无馀蕴者矣
东塘集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