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 1a 页 WYG1142-058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艾轩集卷四 宋 林光朝 撰
策问
策问一十八首
问先秦古书多出于七十子凌夷断缺之后其积之也
如泥沙而其闇然如墙壁浩然如烟海太史公歆向父
子扬雄班固贾逵许叔重之徒从而斟酌去取之今之
所谓先秦古书其句读脉络偶或易晓岂为兰台东观
卷四 第 1b 页 WYG1142-0586b.png
削去其所不合者而约之于一时述作之间乎世之人
谓孟子长于诗书孟子诵诗至云汉读书至武成盖有
不由绳墨见闻而得之此孟子所以为知言之要也汉
儒之于章句或泥而不通则必至于更定古语以此为
释然无所疑也近世公论多出于韩愈氏而柳宗元在
当时亦为不妄许人者退之尝读仪礼读荀子墨子鹖
冠子且为之折衷其指画当否何如也子厚尝辨列子
文中子鬼谷子亢仓子晏子春秋又有非国语多至六
卷四 第 2a 页 WYG1142-0587a.png
十馀条以国语为宏深杰异而所可疑者止于是然于
鹖冠子则以为鄙贱不足道退之似不然也退之于四
稽五至之说盖嗜之为不巳也又所谓一壶千金三读
而悲之其于同异何取也今学者于韩柳盖有所欣慕
焉当合是数书而较其所评覈是谓友当世为未足而
尚论古之人也
问仲尼翻经十二藏之于周司马迁网罗百代作成一
家之学藏之名山副在京师吾夫子之好古其亦终身
卷四 第 2b 页 WYG1142-0587b.png
焉耳子长未死未尝一日忘此作也然六经所传其或
讹缺史记才出便非全书以是知简编裒缀出于历年
之多而文字散逸是惟一日之顷此兰台东观所以牢
守而固藏之如是其汲汲也今天下于投戈息马之日
更新册府图史之集比隆近代其于论次编牍删修章
句盖亦重于其所择者秘书之有监有贰有丞即正字
之别麒麟天禄实在未央刘向扬雄校雠于其中至其
后则有校书之目魏晋以还更革不同而近代为备监
卷四 第 3a 页 WYG1142-0587c.png
贰丞即正字所以分综群书是必互有所述可以专门
名家若刘向扬雄者如北堂钞如辨讹如考正周隋二
代之事如损益开元以后秘阁所用之仪又如奇篇秘
籍有可以传后者又如作为感遇诗三十八章可以一
变江左之馀习者比者英髦辈出若滋兰植蕙则发之
为书当远迈前作诸君幸取近代所尝见之书可以比
方刘向扬雄者使后之人视今之盛犹今之视古也
问苍颉作字得之于鸟迹所以发鬼神之秘探天地之
卷四 第 3b 页 WYG1142-0587d.png
蕴也自苍颉而下字体数变其所可识者大小篆及隶
书一二家耳其后有藁书楷书垂露飞白又其最后有
八分书古今事物智者作之巧者述之历时甚久智巧
日滋及乎天下之人无所用其智巧而后为全且备也
周人以六书教国子六书者造字之本也秦之有八体
汉之有六体秦汉以来体制虽变而造字之本未尝或
变也班固所载周人六书之义许氏用之而为说文解
字此非出于臆度盖得之于贾逵卫宏扬雄司马相如
卷四 第 4a 页 WYG1142-0588a.png
之徒然而六书曰指事曰象形曰谐声曰会意曰假借
若以类求之可易晓也其为转注则其为说似有所未
安许叔重所作凡十有三万三千馀字推其条例不知
何者可以为转注也秦之八体有大篆而阙古文奇字
汉之六体有古文奇字而复阙大篆古文上世所传奇
字古文之别体也大篆出于史籀战国以来俱用之许
氏微得其旧体然不知秦汉所以损益未尝兼存之何
也学者有意于六经则训诂之学不可尽废欲无惑于
卷四 第 4b 页 WYG1142-0588b.png
训诂其于古人造字之本与夫前代所以损益之乌可
不旁通之乎
问道之污隆存乎其人文章之高下存乎其时唐虞三
代至周而治极矣故其文为独盛也战国之诡激魏晋
之浮夸南北五季之颓败彫弱其间号为继周者易秦
而汉易隋而唐汉至武宣之世始议文章唐自元和以
后渐复古雅虽贾谊陈子昂之徒一时特起初若有意
于发挥古文润色当代而其风流酝藉亦无传焉者以
卷四 第 5a 页 WYG1142-0588c.png
其独立而未盛故也班固赋西都具述公卿侍从之臣
若司马相如刘向董仲舒萧望之之徒皆以文章称之
至其叙武帝以来则又列仲舒于儒雅而以司马相如
为文章其言孝宣之世萧望之则儒术也王褒刘向则
文章也文章儒雅若同然而实异者数子之文犹有可
稽析而论之锱铢轻重如是其审也河东柳子厚论当
世之士谓今之为文希屈宋者可得数人希王褒刘向
之徒者可得十人至陆机潘岳之比累累相望唐自元
卷四 第 5b 页 WYG1142-0588d.png
和之后作者可数屈马希世之文也学而似之者谁欤
汉晋一代之文无出数子何其得之多欤一时人物宗
元有所避而不言至于后人品藻则无害也国家开造
之初文章未备作者往往仍其故习及欧阳子以古学
为倡而文章始一变矣熙宁元丰之后学者皆祖于王
氏又其后苏氏出焉今之学者不出于二家其是非得
失互有所分也君子之于文也无所苟而已矣必如画
师之于形瞽工之于声耳目有所不接则妍媸清浊不
卷四 第 6a 页 WYG1142-0589a.png
能辨也试求汉唐文人之体制而质以今日之所尚亦
足以知诸君为文之大略
问陈诗以观民风纳贾以知好恶此先王厚风俗之意
也文体之变其风俗之所系邪是故读虞夏之书则有
浑浑之气商书灏灏周书噩噩内外相形虚实相应不
可以伪为也战国尚纵横其文也巧而善辨西汉尚经
术其文也质而有理晋尚清谈唐尚辞章而文亦随之
学者之所知也三代以还淳浇朴散其间有可人意者
卷四 第 6b 页 WYG1142-0589b.png
数代而止耳齐梁魏隋五代之间事以俗变气卑弱而
不伸文浮张而少实君子无取焉信哉文章之系于风
俗也主上以光明缉熙之学将与天下共之析科目崇
学校所以涵养作成者至矣风俗之变尤所不敢忽也
敢问书契以来六经诸子百家传记之言纷纷藉藉学
者将何所依据耶圣人之经初无定制其读书也不知
有易其读易也不知有诗以至春秋也三礼也其文不
相祖述而同出于圣人当以何者为正耶扬雄太玄王
卷四 第 7a 页 WYG1142-0589c.png
通续经是有意乎六经而作也君子不以为经何耶圣
贤之文虽体制不同大体与六经相为表里刻玉剪䌽
骈花俪叶为耳目观听之具此围棋击剑之技尔何以
文为骚人之辞幽愁愤闷非若六经之简且易也识者
谓其与日月争光何耶仲尼既殁后世之所取信者六
经也同之而未必是异之而未必非同异之间其必有
说也若曰圣贤之学不在于无用之空言则千百载之
下无六经无诸子无百家传记而能得古圣贤之用心
卷四 第 7b 页 WYG1142-0589d.png
者又不知其何事也幸详言之以观诸君子之所学
问古者以弧矢一事而合之以声歌登降之节于是乎
贤不肖无所逃矣朴日以消伪日以滋谓弧矢有所不
足尚也乃从而书其道艺书其德行当时安之而无或
异议者道术破裂邪说横起坐徂邱走稷下朝游燕壁
暮叩秦关皆先王之时所谓惰游之士也发策决科其
源稍出所以抑夫惰游之习而示天下以至公之门也
汉晋隋唐沿革不同而不能一日去之六籍之有训诂
卷四 第 8a 页 WYG1142-0590a.png
而他说不能乱及其久也则离析训诂而投诸笺注三
百篇之诗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词人之赋是以谈
经者或至于穿凿能赋者或至于破碎亦其势然耳科
目所以待天下于斯二者不可以偏废然亦罕能兼通
之求相如以经义则疏矣责仲舒以辞章则泥矣并包
六艺而以作赋名家惟贾生扬子云为如是耳明天子
铺张大猷招徕多士合是二者将以网罗所长尚虑有
司之或失也比因迩臣之请欲使夫二者如衡石低昂
卷四 第 8b 页 WYG1142-0590b.png
则无彼重此轻之患矣唐之明经者以上中下为差至
进士所尚特词藻耳今合明经进士而为一科欲以求
夫全能者自贞观以还其亦有通经博古而兼得夫雕
篆之艺者凡有几愿详闻之
问法制密于古而古道未易复此学者所以深求其说
而不可得也自六乡之法坏而贤能之书不复见自五
等之议寝而泽宫之射不复闻汉有贤良方正之科而
隋有进士之目盖放诸古法而为是也文帝于十五年
卷四 第 9a 页 WYG1142-0590c.png
乃得晁错武帝于元光中乃得公孙弘董仲舒之徒晁
董公孙之对其亦温温乎六籍之苗裔也若始元地节
初元建始之际或以旱乾水溢或以日月之眚求民之
瘼访政之疵故以是举也为近古而郡国三辅有其人
且于于而至矣进士始于隋大业中而盛于贞观永徽
之时较数岁为率而处人臣之极者十之二登显列者
又十之六七然在当时不以通榜为嫌不以奔竞为耻
陈子昂走京师多至百轴而迄无一人知之者牛僧孺
卷四 第 9b 页 WYG1142-0590d.png
一遇韩愈皇甫湜而声名且十倍矣崔郾持文律而吴
武陵欲置杜牧于五人之数王起问所欲于李德裕而
得夫卢肇姚鹄者矣武陵何为而昌言之而李德裕且
以为公道数百年之前乃有是而无复窃论之者其视
结绳之政为如何也我国家荡涤区宇雕饰人文其于
百代取士之法是皆损益而并用之在乾德有三科在
景德有六科天圣以还又多至十科此为天子自诏者
可谓极一时之选也建隆之初进士科目一仍旧贯岁
卷四 第 10a 页 WYG1142-0591a.png
中猎取以数十人为率及至太平兴国二年以进士第
者至百馀人自此或间岁或三岁隶之以甲乙之科而
所得者为益广也今天下梦想贤俊三十年来未闻以
贤良方正褒然为举首者进士一科用之数百岁捡约
之具视前代为甚备而道涂之人犹以为增损不止是
也负薪之语有可以补国论况通习博识之人乎循汉
唐之法而可以望古道其说为何如
问当战国合离之势坚甲利兵不如仁义之为足恃也
卷四 第 10b 页 WYG1142-0591b.png
当诸将纷争拔剑击柱之患三尺法不如绵蕞之事为
可畏也治天下之具无用之用其用为甚大大哉大学
之为用非通达世务明道不计功之人未可与起此议
也主上焦劳侧席慨然以硕材为念比者迩臣有以大
学为请者闻之朝野议论一新大学之作非直欲笼络
后进为仕宦捷涂誇艳一时因循故事而已诚以数年
之间雕虫之技穿凿之说使人厌听而喜拒之必有笃
志如胡宪者重义如郭元振者不阿其守如何蕃者于
卷四 第 11a 页 WYG1142-0591c.png
于然而作也敢问有虞夏后氏商人周人或离为上下
为东西或为国中之制以别其四郊辟雍起于汉国子
之学起于晋四门书馆之目起于唐历代制作何其不
同也自离经辨志如是七年谓之小成加之二年强立
而不反则谓之大成或离析三传而以仪礼为专经或
三分经传而兼通老聃孟子之书其肄业作成又何其
不同也祭酒司业以开奖诱掖为事必以宗工宿德学
不畔于圣人者处之然后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
卷四 第 11b 页 WYG1142-0591d.png
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风俗养耆老以致
孝恤孤独以逮不足尚贤以崇德简不肖以黜恶凡此
数条大学之道也其详可得而闻乎并与诸君商𣙜之
问封建井田古良法也古者封建以十制一天子之地
方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五十里之国
者听命于七十里七十里之国者听命于百里百里之
国者又听命于天子故天子得以运动天下于掌握间
三代之所以长且久也古者井田以十养一王畿之田
卷四 第 12a 页 WYG1142-0592a.png
百同九百万夫之地也三分损一而为林麓城郭之属
则为夫地者六百万田有肥硗又通之以再易为率则
为夫地者三百万每一夫之地下农夫食五人则王畿
之内一千五百万人可以仰哺矣推而九州可知也成
周以九州之籍不过千三百万四千有奇是地十而民
一三代所以无沟壑之民也世之论封建者以周官之
地求之王制多寡不同则归于周公之损益然齐鲁以
公侯之国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此可疑也论井田者
卷四 第 12b 页 WYG1142-0592b.png
以小司徒之九夫至四县之都以较匠人之九夫达百
里之同详略不同则旁加其里古人必有一定之制遽
以纸上语而加损之又可疑也涂山之会执玉帛者万
国商人承之并为千七百七十三国周人承之离为一
千八百国一并一离势必甚扰而圣人为之何耶公邑
必为井田一同而沟洫浍有三乡遂必为沟洫万夫而
遂沟洫浍川有五地广而通水利者少地狭而通水利
者多何耶公无附庸以五百里之地极矣鲁以侯爵而
卷四 第 13a 页 WYG1142-0592c.png
加上公乃有附庸之等何耶家百亩者取十亩之征十
一之法也而公田百亩八家征之而有馀槩谓之十一
何耶后世废封建而郡县有其利于国耶坏井田而阡
陌或有便于民耶数千年来不复见绳绳井井之天下
者秦固失之汉亦未为得汉人去三代未远改秦之辙
则封建井田何为而不复
问三代所以取民者有其度所以养民者有其具而其
于轻重敛散也有其数三代之陈迹尚或可寻而秦汉
卷四 第 13b 页 WYG1142-0592d.png
以来偶失之古者三年耕则有一年之积以三十年通
之则有九年之积国有九年之积则旱乾水溢之患非
所患也以禹贡考之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秷三百里
纳秸四百里粟五百里米是古人积粟新陈相因可以
为九年之食者其法在是也鲁人一岁无麦苗则将告
籴于他邦矣是鲁之为国且无兼岁之储也更战国强
秦而先王之法破荡无几汉兴至文帝四十年矣公私
之积犹或未备及至数十年之后太仓之粟红腐而不
卷四 第 14a 页 WYG1142-0593a.png
可食是积粟之法果为无得于古也常平之法用之于
宣帝帝之用其说而敬其人甚至爵之以通侯此其为
法也虽不见于三代之前而先王之美意在是耳周人
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散利薄征缓刑弛力乃其最先
者故年饥用不足其取民也不过什一而又荒政行乎
其间此正后之人所以汲汲于平籴之意也常平行之
于汉历晋宋而下用之义仓一事用之于开皇其后戴
胄尝主是说自王公达于庶人以田莱多寡敛之有差
卷四 第 14b 页 WYG1142-0593b.png
是其为法也不徒尔盖忧民也为甚深而其用法也为
甚备仰惟主上以焦劳恻怛之意而寓之于丁宁告戒
之间郡国之远持节而发廪且至无虚月也先王之成
法百世用之而至此为严且密然一岁不登民有饥色
则法之本意容或有未尽者乎试考之近代贞观二年
始听立义仓十有三年而常平之法出开元之初其事
又为甚详荆扬襄夔绵益蜀汉并以常平积粟而源源
不绝如是也然二者久之则不能无弊每于三岁或以
卷四 第 15a 页 WYG1142-0593c.png
陈粟输之京辇似非义仓本意也又于天宝以后常平
之法坏因循不举者垂三十年乃至阅竹木茶漆以益
其所售之数则常平之法徒法耳唐人积粟之数尚或
可考义仓为最常平次之以国朝熙宁之间较数岁以
为常则赢缩彷佛可知也今天下视前代之法其增损
有几苟为未尽则救弊之方其说焉出
问班固尝言九土之风俗以其民之刚柔缓急系水土
之风气谓之风以其好恶取舍随君上之情欲谓之俗
卷四 第 15b 页 WYG1142-0593d.png
是故风止于一方一国而俗常成于天下尧舜之民比
屋可封桀纣之民比屋可诛若非有水土风气之异曹
奢魏褊桑间濮上之淫荡不节又若有不可易之俗何
也秦民借锄取帚天下之俗一败无遗然豳都酆镐先
王之遗风至汉犹在而故老所言黄帝尧舜之处其风
教固殊焉岂其有圣人之泽则百世之下虽横民暴政
不得而遽变之也河内商之旧都既变唐叔之风而其
俗侵夺薄恩则有纣之遗化何也颍川南阳本夏禹之
卷四 第 16a 页 WYG1142-0594a.png
国夏人之忠固不胜申韩刻害之馀烈而黄韩继为太
守则教化盛行民以笃厚卫康叔之德乃不若所谓黄
韩者何也鲁人之俗好礼义以为周公孔子之泽以其
訾毁巧诋之失亦岂无出于周公孔子者耶齐人之俗
好经术以为太公之遗风而其多诈不情又岂无出于
太公者耶不然所谓风俗之本其说果安在
问黄帝以无为而百胜尧舜不战而屈人兵三王之治
天下也有甲兵之备而无战斗之患此春秋战国以来
卷四 第 16b 页 WYG1142-0594b.png
所为戎首之谈者往往以是为藉口也兵法论次凡十
有三篇文约而用周绪远而意诣正如老氏所可诵者
特五千言耳然而宽衣博带以儒名者其于兵家一卷
之书有昧昧然终其身而不知之也虽有所不必知至
于仁义节制施之一国而达之天下者恶得为无益于
知乎周人寓兵于农而有六乡六遂与夫诸侯井牧之
法沟洫田莱或不同而寰内较之列国又或异其于寓
兵多寡何如也齐之内政裂其国而为三军约以司马
卷四 第 17a 页 WYG1142-0594c.png
穰苴之法是其长短各有所合而管子谓吾如是可以
速得意于天下又何也后周隋唐以来府兵一事为甚
密未几一变而为彍骑下至五代又一变而为黥面涅
手之制府兵之法坏且将数百年而不可复法之多变
其利害相去又如何也且夫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今日
所以谨边钥饬军政有得夫五帝三王以天下为度而
不如是汲汲焉者帷幄之筹樽俎之画非所敢知所可
知者惟竿牍已陈之迹耳试道其所以然者勿谓军旅
卷四 第 17b 页 WYG1142-0594d.png
之事未之学也
问由汉以来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削其不合者定
之为三十五家今三十五家所可枚数者凡有几也世
俗以握机之法传之黄帝即所谓邱井之象四面八乡
是也诸葛武侯取之于沙上八阵乃其事耳近世以其
一为营法而五者为方圆曲直锐之形是又孔明旧法
也兵之变化也乌可已而乃出于一本则坂泉之师涿
鹿之战虽相去数千百年之远而犹对面语也国家于
卷四 第 18a 页 WYG1142-0595a.png
多事之日将以汲汲夫腹心干城者隶之以博士课之
以兵法又从而反覆评覈以极其所未至者岂谓诗书
礼乐在元帅为不可后雅歌投壶于军旅为不可阙吕
蒙所学者有如是则固当刮眼视之耳观之兵法无出
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以虚实之义引而伸之为
千章万句不出于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孙武欲以正合
以奇胜而吴起所用之法多非孙武所谓以正合也求
之三者其于轻重低昂之际为如何子房得圮上一卷
卷四 第 18b 页 WYG1142-0595b.png
之书谓读之乃太公兵法也六韬自为一书而三略似
非出于太公者周之司马则太公之遗也或谓穰苴为
司马之官于是称司马穰苴至威王追论古司马法又
述穰苴所学遂为书数十篇今所传者惟古司马法又
非穰苴所述不知为何书也诸家兵法惟伍法为最善
尉缭子有束伍之令其于他书是果出一辙乎李卫公
平突厥以奇兵而欲以正兵伐高丽且又谓孔明七擒
七纵乃为正兵非奇也七擒七纵而不谓之奇兵则是
卷四 第 19a 页 WYG1142-0595c.png
未易晓也如是数者必得夫马援荀彧而与之议则庶
乎无惑矣
问岐伯问答而千万人用之黄石公一卷之书而百战
胜负不出于此岂为古今一辙人事不相远耶第五琦
谒帝于泾原因谓当今所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赋之
所出以江淮为薮泽其后拿兵数十年而飞挽不少绌
者所恃江淮财力有以当之耳吴蜀相为唇齿而夷陵
荆襄上流之势虽分而实合也两国并力何时不出师
卷四 第 19b 页 WYG1142-0595d.png
而未尝以用度不足为意安史之乱历数年乃定而吐
蕃回纥党项云南且无虚岁自至德以还置朔方于度
外者殆三十年许蔡定襄已非吾土调兵日急供费日
多常赋不足而促限别配之名出矣吴蜀在当时未闻
有以取于人而纷纭如是也唐自九节度之兵攻安庆
绪未即灭而史思明有收合馀烬之意代宗自陜郛有
所惩艾故关中有朔方泾原陇右之师以捍西戎河东
有太原全旅以支北敌在当时朝夕之画唯兵食一事
卷四 第 20a 页 WYG1142-0596a.png
为不少去也第五琦尝以𣙜盐佐军兴而人不益赋及
刘晏代之法益密晏之死其法久不振李巽才及用事
便如晏最多之年明年过之第五琦为长于计至于晏
密矣巽又密于晏利无遗入则民力单虚又何当时称
之为长才无或异辞者吴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蜀有
诸葛孔明是皆一方隽才也曾不闻以笏画边计而有
当馈不足之意又何也自天宝以还兵籍民版较之吴
蜀全壤增损为几何今天下合吴蜀唇齿之势而泾陇
卷四 第 20b 页 WYG1142-0596b.png
伊洛吴蜀不得而有我且兼而有之昨者淮泗之役自
交绥以至旋旆而敛不及民以今准古当取夫人事不
相远者所谓米粟非不多兵革非不利也其策又安出
问袢暑而阴生冱寒而阳复此天地万物每见于消息
往来之际也黄初鼎盛而闻代北穷眇乃有拓拔氏者
郭钦江统始为典午氏数千年之谋而刘元海飒焉巳
至矣元海未出倚啸洛下者王夷甫为早得之东连齐
地西瞰龙山燕赵之墟韩魏之郊是皆吾之故物而晋
卷四 第 21a 页 WYG1142-0596c.png
人不得已且至等弃之夫河济天下之要地曹公之基
扄在是也陈留用武之国四通八达之涂而袁氏在所
必争也邺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阳如喉衿相属不可解
去此说不独石勒为知之殽函四塞之阻姚泓巳失之
而赫连勃勃又偃然不可制矣今天下要领有如是四
者胶西之役凶渠灭没则北海东莱旋见响应吾宿兵
于上蔡临汝而游兵于唐邓则开封无假息之日矣昔
人欲以轻兵五千自斜谷走关中是为倖偶一中者吾
卷四 第 21b 页 WYG1142-0596d.png
已定鼎于郏鄏且将饮马于汧阳则关中何恃而不恐
也河南全壤在吾目中则推锋越河又不可后也然闻
之道涂曰敌欲挈白沟以南归之职方者使者叩塞而
封人辞焉果不折一戟不遗一镞而前所谓四者不可
以尽得之耶是特未定也耶石勒畏祖逖乃至两通好
其或至于是耶袁谭欲并力于魏而为是不得巳之举
耶刘备恐曹公至汉中而遽与吴平无乃有所忌而然
耶至于两阶之舞非所以来远人而远人格事有所不
卷四 第 22a 页 WYG1142-0597a.png
知然而然耶军戎万里有数之如一二者又不能无待
于儒生也
问古之人不以巡狩为惮烦谓其徒御简少而供顿之
易足也后世视巡狩一事为劳民殚财之举是以有观
风之使汉以绣衣察郡国至东都则以御史督军唐之
署诸使大约皆汉制也贞观初遣使者十有三人其后
又为十道使又其后有按察采访之目又其后有度支
营田劝农黜陟常平转运之号若盐铁则自第五琦始
卷四 第 22b 页 WYG1142-0597b.png
若节度则自贺拔延嗣始若宣谕太原而刘总如兵之
在其颈则宣谕又托始乎此矣今天子发德音下明诏
以两淮靡定形于宵旰遂辍论思之彦以纾忧顾之怀
此为盛德事也然田莱尚荒户口初复城筑不可废转
输不可省是必劳来还定之策如昔人所谓五术八计
三科四赋六德五要者乎凡欲求民瘼要在持节一出
而不独汉以来为如是在古人则有之鹿鸣之雅不过
以十数而四牡则劳使臣之来也皇皇者华则君遣使
卷四 第 23a 页 WYG1142-0597c.png
臣也宣王中兴而又有鸣雁哀矜之使有四牡皇皇者
华之诗而又有采薇出车杕杜之什此内外之治又安
得有偏而不起之处也今輶轩一动且送之以礼乐而
天语谆谆以周爰咨诹为意岂欲其田莱日辟户口日
滋城筑不告劳转输有以继乎昔者叔孙穆子聘于晋
尝谓□之行人曰咨才为诹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
为询今之有是行也则于穆子之言又在次第先后而
用之耳此为当世之务而吾徒必有通其说者幸并言
卷四 第 23b 页 WYG1142-0597d.png
之
问武王其于下车也而式商容之闾晋文公以区区伐
国为意而戒之无入僖负羁之室武王以公心待天下
而重耳为是剪剪不足道者此王霸之所以较然为易
见耳由北海胶西则为齐鲁之乡由新蔡临汝则为陈
郑之墟由武当而溯伊洛由秦陇而指关辅是皆中州
故壤衣冠爵里之所自来也昨者兵车之役日辟国百
里未暇橐弓而旌旗束帛且将旁午四出矣岂为弦歌
卷四 第 24a 页 WYG1142-0598a.png
之俗乃杂于侏𠌯冠带之民乃沦于左衽是必有孤愤
长叹逃名窜伏不以嗟来一饱而易吾之终身者如李
谧郑修未尝有一日自售之意夸视诏书谓何足以此
劳国士也张文诩尝叹老且至矣而修名不自立其于
间关百战之日而不屑不洁者又岂能无所闻于世乎
或者谓新都未焚薛方于是危行而言逊逢萌又所谓
见几而作者周党且托疾不出户王霸至于褫冠带谢
交官及乎区宇再平天子侧席有以见求贤如不及之
卷四 第 24b 页 WYG1142-0598b.png
意又何薛方逄萌聘而不肯至周党王霸至而不能屈
异时故人如严子陵者且或如是以今准古鹤书所出
是果有翻然而来者乎是特未定乎
问舜至邓之墟而有十万家太王邑于岐山之下而从
之者如归市帝王之兴有以感人悟物者其来填填其
至翩翩初不待约束期会而然耳无事之日四民杂出
如凫雁之去来不知法之为便政之为谧刑之为靖禁
令品式之为疏通不扰也及夫更赤眉之后则有讴吟
卷四 第 25a 页 WYG1142-0598c.png
思汉者又更范阳之变则知唐之德在人心者犹或未
忘也一睹司隶喜见颜色一见官军欢呼不已人固有
是心谁独无是心哉无是心则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且
将何所托也兵车之会壶浆毕来今大道之行与之更
始是宜携持负戴不绝于涂也宣王之事写之声诗鸿
雁一诗为流民而发也刘琨长于招怀而短于抚御一
日之中虽归者数千而去者亦或相继王浚视他人之
依我者而不善存抚未几复去之比者方面之臣以是
卷四 第 25b 页 WYG1142-0598d.png
为请两淮荆襄其所以还定安集者当如鸿雁之役得
刘琨王浚而德意且不下布况所谓悠悠者乎不知汉
晋以来在两淮荆襄以循良目者其于招怀存抚之术
可用于今日者凡有几端也
艾轩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