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入十地也。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当学
般若。此即是等觉地也。无明烦恼习尽名
之为佛。即是妙觉地也。问曰智度论何故。云
佛说三智一心中得。答曰为显圆教从初
一地即具足一切诸地。若执此义。即乖三慧
品说别相三智之义也。三约涅槃经明五行
合位者。初戒圣行定圣行生灭四谛。慧圣行
即是十信位。次无生四真谛圣行。即是十住
位。次无量四圣谛。即是十行位。次明修一
实谛无作四圣谛。即是十回向位。次若发真
见一实谛。證无作四圣谛。即是圣行满位。
无畏地得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名欢
喜地。五行具足。而说十功德者。恐此表住
大涅槃十地之功德也。过此明住大涅槃。即
是妙觉地也。第三历别解释者。释七番别位。初明十信心者。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
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护法心
九戒心十愿心。此十通名信心者。信心者
顺从为义。若闻说别教因缘假名无量四谛。
佛性之理常住三宝。心顺不疑名信心也。今
略释初信心义。即为二意。一者发菩提心。
二者行菩萨道。发心即是目。修行即是足。
目足备故入清凉池。即是别教初贤善直之
义也。一发菩提心者。闻大涅槃方等经典。因
信解心大悲誓愿发也。大涅槃经明有五行。
一圣行二梵行三天行四婴儿行五病行。云
何菩萨修行圣行。若从如来闻是大涅槃
经。闻已生信作是思惟。诸佛世尊有无上道。
有大正法大众正行。复有大乘方等经典。我
是观时。眉间则出青黄赤白鸽等色光。光
中见佛。是为初背舍。乃至成就八背舍。八胜
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
昧。菩萨住背舍胜处诸禅定中。修四无量心
六波罗蜜四摄法神通变化。即是共念处。又
因受持读诵大乘方等。于禅定中思惟名义。
修四无碍辨。即是缘念处。若念处成就。得住堪忍之地。是名菩萨修定圣行。此二念处。
若未与性念处相应。犹属停心初贤位也。三
修慧圣行者。即是四谛。大涅槃经云。所言苦
者逼迫相。集者能生长相。灭者寂灭相。道者
大乘相。又复苦者现相。集者转相。灭者除
相。道者能除相。又苦者三苦相。集者二十
五有。灭者灭二十五有。道者修戒定慧。此
即先观生灭四谛。调伏界内见思烦恼。修
性念处。即是正观生灭苦谛。若观是苦集
是苦灭是苦灭道。如是正观生灭四谛。谤
观无生无量中道佛性之理。而正用生灭四
谛。伏界内属见爱一切烦恼结集。皆是性
念处智慧力也。性念处义具如前说。若菩
萨得是性念处。与前共缘念处合。即于堪
忍地。智慧善根增长。从初信心。乃至愿心。
十心成就。即是铁轮外凡乾慧伏忍也。问曰
别教菩萨。成就几法。所得信心异前通教。答
曰还约十法即知不同。一信正因缘者。即是
知四种四谛因缘不乱。二真正发菩提心
者。知于无量四谛。发慈悲誓愿心也。三勤
修止观者。即知次第善修四种止观也。四破
法遍者即观因缘。生灭空假中道破三谛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