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别者。三十心伏无明是贤位。十地发真断
无明。是圣位之别也。因别者。无碍金刚之
因也。果别者。解脱涅槃四德异二乘也。别义
有八。种但名别教者。若不因别教。则不知
别理乃至得成别果也。问曰何故不说为不
共教。而作别教之名。答曰智论明不共般若。
即是不共二乘人说之。如不思议经。今明
别教如说方等大品。二乘共闻而别教菩萨。
故用别名也。兼欲简非圆教。亦别虽异通犹
是未圆之名也。四释圆教名者。圆以不偏为
义。此教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事理具足
不偏不别。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圆教也。
华严经云。显现自在力为说圆满经。无量诸
众生悉授菩提记。此经云。一切众生即大
涅槃。不可复灭也。大品经具足品云。诸法虽
空一心具足万行。法华经云。合掌以敬心欲
闻具足道。涅槃经云。金刚宝藏无所减缺。
故名圆教也。所言圆者。义乃多途。略说有
八。一教圆。二理圆。三智圆。四断圆。五行圆。
六位圆。七因圆。八果圆。教圆者。正说中道
故言不偏也。理圆者。中道即一切法理不
偏也。智圆者。一切种智圆也。断圆者。不断而
断无明惑也。行圆者。一行一切行也。大乘圆因涅槃圆果。即因果而具足无缺。是为一行一切行。位圆者。从初一地具足诸地功德
也。因圆者。双照二谛自然流入也。果圆者。
妙觉不思议。三德之果不纵不横也。圆义有
八。但名圆教者。若不因圆教。则不知圆理乃
至得成圆果也。问曰教理若圆。何得更有行
可承用。答曰古来诸师讲说。何必尽有经
论明文。如开善光宅五时明义。庄严四时判
教。地论四宗五宗六宗。摄山单复中假。兴皇
四假并无明文。皆是随情所立助扬佛化。其
有缘者莫不承习。信解弘宣。问曰何意不依
半满五味幸出经论文。答曰佛教具有渐顿
不定半满五味。各据一边。岂得通释此诸教
也。但使义符经论。无文何足致疑。大智度
论云。法施者。依附经法广作义理。为立名字
皆名法施。今一家解释佛法。处处约名作义。
随义立名。或有文證或无文證。若有文證故
不应疑。无文證者亦须得意。譬如神农编
鹊华他皆古之圣医。所造药对治世撰集
诸经方。当时所治无往不差。今人依用未
必皆愈。而即末代凡医。虽约古方出意增
损。随病授药少有不差。若深解此喻通经
说法。睹时事所宜作义。立名亦有何失。今释
此经一部前后作义立名。此非一条。若不体
此意者。何但四教之名而生疑也。经论正是趣前人机缘。末代学问。执见千端行道障起
非一。宁可守株待㝹。必贻斯责。且佛教无穷
恒沙非譬。东流之者万不一。达智人君子希
更详焉。二别引经论證四教者。前释名中以
已具引经文。今更略出。如戒心云。应学修
多罗毗尼阿毗昙。佛在世时岂无三藏之教
故成实论云。我今正欲论三藏中实义。次
證通教者。此经净名为迦旃延解说五义。二
百比丘心得解脱。大品经三慧品。明萨婆若
智三乘同得。中论云。诸法实相三人共入。次
宗何意无教而立宗。宗若无教何得知真。真
宗若没宗。有教则同名通教。若俱没教留宗
则同名通宗。若俱安教则同名通宗教。若留
真不真则名通不。真宗教通真宗教通不真
宗。可为三乘通修通真宗亦应三乘通修也。
若言此通是融通之通者。通教亦是通真之
通也。此则两名混同。义无别也。答曰楞伽经
云。说通教童朦宗通教菩萨。故以真宗为
通宗也。又咨曰。若尔是则前因缘假名不真。
宗皆是教童朦。不应悉立宗名也。覈却并
决意邪谓立四宗名义不甚便也。今言四
教者。佛从初得道至大涅槃。显示一切法门。
无非言教也。三设巧救四宗名义得立。若比
古今虽为富博。一家往望摄佛法意犹大有
所阙。今采诸经论立四教义。一教各有四门。
合十六门。彼因缘假名两宗。似与此所明三
藏教。有空二门相参。犹阙昆勒门及非有非空两门也。彼不真宗明诸法如幻如化。似与
此通教有门相参。馀三门彼所不明。彼真宗
似与此别教有门相参。馀三门彼所不明。此
则四宗明义。但得与此三教四门相参。此圆
教四门彼所不明。四教犹有十二门明义。彼
四宗之所不明也。又护身法师用五宗明
义。彼四宗如前长立法界宗。似与此圆教
有门相参四教犹有十一门。彼所不明也。耆
阇法师用六宗明义。三宗似与此三门相参。
如上分别。彼真宗似与此通教空门相参。彼
常宗似与此别教有门相参。彼圆宗似与此
圆教有门相参。四教犹有十门。彼六宗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