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集-宋-曾肇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1101-033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曲阜集卷二
             宋 曾肇 撰
  奏议
   上哲宗皇帝乞复转对
臣伏睹令文臣下得言时政阙失公私利便者臣闻帝
王即位之初必有以顺天下之心答中外之望其为之
有序在知其要而已伏惟皇帝陛下仰承顾命而履天
卷二 第 1b 页 WYG1101-0338b.png
下之尊太皇太后陛下俛徇权宜而议军国之务此正
华夏蛮貊洗心注目颙颙观听之时也端本谨始实在
今日臣愚辄不自揆敢布腹心伏惟留神听察幸甚臣
伏睹先帝嗣位以来忧勤恭俭日谨一日神功圣德充
塞天地固非臣言所能髣髴也陛下继之承之任大责
重然四海之广万事之烦亿兆之众不可家至而人接
之则欲达天下之情成天下之务岂有他哉在广言路
尔言路广则人人得尽其情人人得尽其情则上无不
卷二 第 2a 页 WYG1101-0339a.png
闻之事下无不通之志政令之得失百姓之休戚群臣
之忠邪贤不肖虽在四方万里之外陛下不出户庭不
降几席可以周知而备见矣然后察政令之得者则力
行之弥纶未至者则损益之百姓之所愿欲则与之百
姓之所疾苦则除之显忠而去邪任贤而退不肖夫然
故上泽得以下及下情得以上闻百官有司奉法遵职
贵者不以崇高而敢肆贱者不以疏远而敢欺陛下深
处法宫之中端拱无为而天下治矣夫任已聪明则其
卷二 第 2b 页 WYG1101-0339b.png
察愈详其蔽愈甚因众之聪明则所视者远所听者周
故先王设进善之旌立敢谏之鼓陈诽谤之木又使瞽
献书师箴瞍赋蒙诵工谏近臣尽规亲戚补察彼岂聪
明之不足哉知任已不如任众也舜之继尧所守一道
然舜初受命则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以谓继治世者
耳目尤不可以不广故也三代以还咨询访纳固非一
途然近世之所当行祖宗之所已试则命百官转对实
今日之要务也昔唐太宗初即位延见群臣或论往古
卷二 第 3a 页 WYG1101-0339c.png
成败或究民间利病每言及稼穑艰难则上下相规务
遵勤俭言及闾阎疾苦则君臣感叹议息征徭故能创
业垂统成贞观之治下至代宗每于紫宸听朝常限三
人奏事敢言者赏其尽规不言者责其隐默故陆贽以
谓谏虽未从且不深忤情苟有阻终获上通周世宗即
位之始亦延群臣使陈当世之务故能外绝兵威内脩
政事而显德之政独高五代先帝熙宁之初亦诏百官
咸以次对故事不远行之非难此臣愚惓惓所以有望
卷二 第 3b 页 WYG1101-0339d.png
于陛下也今学士大夫布满周行人有所怀皆愿自献
但虑询求之未广听纳之未至尔陛下沛然发德音下
恻怛之诏使之极言无有忌讳则孰不踊跃奋励各罄
所知以补聪明之万一哉陛下察其言之当者纳之用
之而劝之以赏言而未当或过于讦直者宽裕包涵而
不加以罪非但举虚文循故事而已如此则四海之内
知陛下有好问之美有听言之实忠谋谠论日闻于上
而阿谀壅蔽之私不得行矣天下之情孰有郁塞而不
卷二 第 4a 页 WYG1101-0340a.png
伸天下之务孰有怠废而不起者哉故臣愚过计以谓
今日之要务未有易此者也至于广收骨鲠敢言之人
充耳目之任敕左右侍从之官责以论思献纳是皆朝
廷之素讲不待臣言而悉者也伏惟圣虑深远无所不
周如臣微贱不识大体顾以世荷国恩兄弟皆蒙先帝
不次收采不胜犬马之私贪于自效愚者千虑冀有一
得冒进狂瞽干犯典刑惟陛下察其用心而赦其僭妄
不胜幸甚
卷二 第 4b 页 WYG1101-0340b.png
  右元丰八年四月上时为户部郎中
   上哲宗皇帝论经明行修科宜罢投牒乞试糊
    名誊录之制
臣奉诏详议三省所定科举条制其经义诗赋等科已
与礼部尚书孙永等连状详定奏闻外有经明行修举
人一项臣窃有愚见须至前议臣伏以国家取士之制
人才之盛衰风俗之美恶系焉今设经义诗赋等科施
之一时则可矣然皆取人以言而不本其行方之于古
卷二 第 5a 页 WYG1101-0340c.png
臣窃以为未也至于诏内外官举经明行修之士中第
之日稍优其礼则不独取之以言又本其行其意庶乎
近古然徒使举之而不繇乡里之选又无考察之实与
斯举者随众投牒试于有司糊名誊录校一日之长则
不唯士失自重之谊且于课试之际无以别异于众人
则所谓本其行者亦徒为虚文而已恐未称所以命官
荐举优其恩典之意也窃观三代两汉人才之盛风俗
之美后世所以不能及者取士以行不专以言故也今
卷二 第 5b 页 WYG1101-0340d.png
虽未能尽复古制故经义词赋等科未可尽废然驯致
先王之治亦宜有渐则经明行修谓宜别立一科稍仿
三代两汉取士官人之法因今之宜斟酌损益要之无
失古意而已至于投牒乞试糊名誊录之类非古制者
一切罢之待遇恩数尽居经义诗赋等科之上庶使学
者知尊经术笃行谊人人勉于自修自一乡推之以至
一县一县推之以至一州一州推之以至一路一路推
之以至天下则四方之士莫不知尊经术笃行谊以待
卷二 第 6a 页 WYG1101-0341a.png
上之求应上之用如是而人才不盛风俗不美未之有
也人才既盛风俗既美则所谓经义诗赋等科非以行
谊进者人将耻为之不期于废而自废矣如此则经明
行脩之举有得士之实不为虚文而已也或谓以行取
人则有浮伪矫诈之弊尽去防检则有交通请谒之私
臣以谓此殆论者之私忧过计也夫左道乱众色取仁
而行违者固圣人之所深恶然必有以察之试之于利
害得丧之地则可见矣凡人之情孰不好善朝廷诚能
卷二 第 6b 页 WYG1101-0341b.png
正心诚意进任正人明利义之分辨荣辱之境以示天
下则虽蚩蚩之民莫不用实以应上况于士哉然则所
谓浮伪矫诈之弊非所忧也明考察之方公进退之法
以任人之得失为举者之赏罚行之以信持之以久风
俗日入于厚则交通请谒之私又非所忧也三代两汉
之治去今远矣然臣犹惓惓以此为言者幸遇朝廷欲
得经明行脩之士故臣欲由此而充之以至于复先王
之制以成朝廷之美意其言虽迂其效虽远然有志于
卷二 第 7a 页 WYG1101-0341c.png
古者恐不能以彼而易此也伏惟圣慈特加详察如臣
言万一可采其设科举士之制愿诏有司取三代两汉
之法见于今者参时之宜裁定其当
  右元祐元年上时为中书舍人
   上宣仁皇后论文德殿受册
臣伏闻已降敕命将来太皇太后受册依章献明肃皇
后故事臣伏考故事皇帝于大安殿发册皇太后于文
德殿受册今来诏旨遵用旧典臣子之谊复何所言然
卷二 第 7b 页 WYG1101-0341d.png
臣伏见太皇太后自听政以来止于延和殿垂帘视事
受契丹人使朝见亦止御崇政殿未尝出践外朝岂非
以听决万机出于权宜垂帘视事盖非得已而外朝者
天子之正宁太皇太后崇执谦德不欲临御以为天下
后世法邪推此言之受册外朝殆非太皇太后之意特
以故事当然尔窃详故事天圣二年两制定皇太后受
册于崇政殿仁宗出自圣意特诏有司改文德殿此盖人
主一时之制非臣下之所得议也今皇帝述仁宗故事
卷二 第 8a 页 WYG1101-0342a.png
以极崇奉之礼孝敬之诚可谓至矣臣窃谓太皇太后
傥于此时特下明诏发扬皇帝孝敬之诚而固执谦德
屈从天圣二年两制之议止于崇政殿受册则皇帝之
孝愈显太皇太后之德愈尊天地神灵孰不欢喜华夏
蛮貊孰不推仰两谊俱得顾不美欤伏惟太皇太后聪
明睿圣慈仁恭俭功德之被天下尧舜禹汤不能远过
非独秦汉以来母后之所不及则虽日御外朝未足为
过而臣乃于一受册之际犹以为言者诚见太皇太后
卷二 第 8b 页 WYG1101-0342b.png
执心谦冲至公至正动容周旋必务中礼非如汉唐母
后私于其身必不以受册外朝为已之欲臣愚故愿因
此增广盛德使天下晓然知圣心所在垂之万世以为
典则而后之言礼者必曰母后不践外朝自太皇太后
始岂非希世之高行哉臣伏见昨者太皇太后志在爱
人毅然独断今即英宗神御殿后建神宗神御殿诏旨
深切闻者感动至于垂涕此自古明智之君未必能为
而太皇太后行之无毫发吝则知今日退就便殿受册
卷二 第 9a 页 WYG1101-0342c.png
必非所难此臣所以敢言而不疑也夫一日出践外朝
事至微也然臣独有私忧而过计者不得不极言之章
献太后非独受册文德殿至于元日御会庆殿受朝及
南郊礼成御会庆殿受贺其生辰御会庆殿百官上寿
其后又入太庙行恭谢之礼此皆天圣明道故事窃恐
有司以次行之不足以仰称太皇太后为宗庙社稷权
宜听政之心克已复礼谦恭抑损之盛德臣之私忧过
计实在于此太皇太后博览古今诗书以来母后得失
卷二 第 9b 页 WYG1101-0342d.png
盖无不知则于此举必能自择岂待臣言而后思然臣
待罪侍从以论思为职苟有所见不敢默然
  右元祐二年二月上时为中书舍人三月一日内
  批付三省将来太皇太后受册应检用章献明肃
  皇后故事当御文德殿顾予凉薄岂敢上比章献
  明肃皇后所有将来受册只就崇政殿宜令三省
  体太皇太后此意降诏施行 苏轼撰诏曰祥禫
  既终云云 所有将来受册可只就崇政殿七日
卷二 第 10a 页 WYG1101-0343a.png
  降出行下
   上宣仁皇后论坤成节百官上寿
臣伏见太皇太后陛下昨者深自抑损特发德音不欲
临御外朝退就崇政殿受册诏书一下中外嗟叹忠义
之士至于感泣况臣待罪侍从尝献瞽言不谓偶合圣
心特加收采非惟仰见陛下克已复礼之圣又以知陛
下虚心纳谏之明士生此时不能竭忠尽智裨补万一
苟有所见怀而不言则窃位欺天何所逃责此臣所以
卷二 第 10b 页 WYG1101-0343b.png
不避冒渎之诛倾写肝胆置于上前傥一言有补万死
无悔臣窃闻近日有司建议坤成节于崇政殿上寿其
升殿赐酒并文武百官拜表班次并比附天圣三年故
事施行臣伏考天圣三年故事宰臣枢密三司使学士
知制诰待制节度使留后观察使契丹使班于殿廷上
寿如礼赐酒三行百官诣内东门拜表称贺至天圣九
年始诣会庆殿百官上寿如乾元节之仪盖自天圣三
年至八年以前凡六年尽如三年之制亦足以见当时
卷二 第 11a 页 WYG1101-0343c.png
君臣守礼畏义之心可谓至矣今者三省枢密院乃不
全用天圣三年故事及今日有司之议特降朝旨令文
武百官诸军将校随班行上寿礼此臣之所未谕也太
皇太后昨降诏书以谓不敢自同章献太后出临外朝
故就崇政殿受册窃详圣意务从抑损今乃会百官将
校皆赴崇政殿廷随班上寿则是天圣八年以前之所
未有礼更增于旧在陛下谦恭抑损之志前后本末似
不相称臣愚以谓此殆非太皇太后之意特执政大臣
卷二 第 11b 页 WYG1101-0343d.png
失于不思尔伏惟太皇太后陛下躬前世母后不可及
之盛德有休息百姓覆育万物之大功受四海九州爱
戴之备养其为尊荣亦已极矣岂待百官将校旅列于
庭然后为贵哉臣愚故愿特诏有司一用天圣三年长
宁节故事比附施行使天下之人知陛下谦恭抑损之
志前后如一本末相称书之史册垂法万世岂不美哉
书曰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惟陛下
留意无忽
卷二 第 12a 页 WYG1101-0344a.png
 贴黄臣窃见崇政殿廷不至宽广遇雨久须经繇延
 和殿前檐赴坐窃闻议者谓百官不赴则夏国使人
 亦不得与上寿赐酒臣愚以谓天圣中非无夏国使
 人自可遵用故事若以其外夷远来奉贡特许入与
 上寿赐酒出自恩旨宜亦为可更自圣意裁酌
 礼部符准太皇太后已降旨挥长宁节故事文武百
 官诸军将校随班上寿礼缘系天圣九年章献明肃
 皇后御会庆殿典故今来岂敢比用所以将来坤成
卷二 第 12b 页 WYG1101-0344b.png
 节崇政殿上寿可只依天圣八年以前章献明肃皇
 后御崇政殿行上寿礼典故施行七月十日三省同
 奉圣旨依今来所得旨挥施行
  时为中书舍人
   上哲宗皇帝论韩维不当罢门下侍郎
臣前日辄违诏命妄陈所见退省僭冒恭俟刑诛不谓
陛下赦其狂愚特赐诏札委曲诲谕如父训子臣岂不
知从命顺旨为得理逆命忤旨为有罪然臣一门之内
卷二 第 13a 页 WYG1101-0344c.png
世受国恩陛下擢臣备位近侍保全长育德泽深厚臣
傥贪于承命怀不尽之心致天下之论谓陛下听决万
机三年于此辨别忠邪赏罚功罪无不曲当而独于此
有过举之累则臣之负国罪何可逃臣之报君义将安
在此臣所以不避万死之责倾写肺肝冀有补于万一
也臣前奏乞令韩维指陈范百禄所为不正非欲令维
与百禄较正是非止欲考覈维之欺君与不欺君尔若
维所陈皆中百禄之病则是维为执政敢为朝廷别白
卷二 第 13b 页 WYG1101-0344d.png
邪正是非真得大臣之体虽案牍不具出于口奏岂可
谓之欺哉若维所陈皆失事实则其欺君罔上事理灼
然明正典刑人心自服盖执政大臣参预国论其于论
议臧否人物不一一须形文字但顾所言当与不当推
而行之人心服与不服耳岂以一无文字便谓之欺唯
是百官有司有所陈列须具劄子奏状自达非如执政
大臣朝夕进见故不得不然也古者坐而论道谓之三
公岂以具案牍为事哉今陛下责维徒口奏而已遂以
卷二 第 14a 页 WYG1101-0345a.png
谓有欺君之意臣恐命下之日人心眩惑以谓陛下以
疑似之罪而逐大臣恐于陛下盛德不为无损也执政
大臣自此以维为戒无敢开口议论臧否人物君臣上
下更为形迹恐非陛下推赤心以待大臣之谊亦非大
臣展布四体以事陛下之道也夫执政大臣天子之所
礼貌所以共安危治乱者也古人以谓人主之尊如堂
群臣如陛陛廉远地则堂高又言二千石尊重难犯乃
能使下夫二千石盖一郡守耳犹不可轻易去之况陛
卷二 第 14b 页 WYG1101-0345b.png
下左右执政之臣有堂陛之势者乎臣蒙陛下厚恩食
朝廷厚禄岂有私一韩维以负陛下然臣惓惓不能自
已者为朝廷惜进退大臣之体尔伏望陛下察臣心澄
神熟虑傥蒙采录乞如前奏施行所有诰辞未敢脩撰
  右元祐二年十月上时为中书舍人
   上哲宗皇帝缴王觌外任词头
臣今月十八日吏房送到词头五月十五日奉内降旨
挥王觌言事不当与一外任合入差遣不得带职十八
卷二 第 15a 页 WYG1101-0345c.png
日三省同奉圣旨差知润州者臣承乏近侍职在训词
理有未安合具敷奏臣伏见陛下临政以来开广聪明
大辟言路虽拂意逆耳诋讦狂妄常人之情所不能容
者莫不虚心克已温辞降色以受之天下之人歌咏颂
叹以谓古之圣帝明王不过如此二三年来不唯朝廷
政事人情以至四方万里幽深隐伏之利病莫不毕闻
于上者言路无壅故也是以在廷之臣人人勇于自效
至不以出位为嫌而以不能尽言为耻振起天下敢言
卷二 第 15b 页 WYG1101-0345d.png
之气始自今日故如觌者身在言责有所闻见不得不
为陛下尽言而无隐也陛下未以其言为然犹当宽大
含容未宜遽弃何则以言赏人犹有观望畏缩而不敢
进者以言罪人人将钳口结舌望望然去矣其肯以身
陷祸而觊万一之听察哉故觌之一身出入内外不足
为重轻而陛下言路之通塞人情之伸屈在此一举此
臣不得不为陛下虑也陛下寄腹心于大臣寄耳目于
台谏二者相须不可阙一今觌一言论及执政即去之
卷二 第 16a 页 WYG1101-0346a.png
是何异爱腹心而涂耳目岂不殆哉且执政大臣朝夕
在人主左右据利势国柄人情之所难言者也导之使
言犹或不闻其过今一言及之遂至逐去臣恐在廷之
臣以觌为戒依违顾望莫肯正论执政大臣虽有罪恶
陛下亦将不得闻矣此可为寒心者也陛下临政以来
何独至于觌一言之入遽不能容示天下以不广也觌
以小官不二三年拔擢至此今以言获罪犹补便郡于
觌何损臣所惜者于圣政不为无累耳伏望陛下深念
卷二 第 16b 页 WYG1101-0346b.png
祖宗付托之重爱惜朝廷台谏之体不以容纳狂直为
难而以壅塞言路为惜以觌所论质之公议苟其言可
取固当行之如无足采亦愿陛下容之度外使天下之
人知朝廷不罪人言终始如一而执政大臣有所畏惧
增益陛下虚心纳谏之明是一举而数美从之也其可
忽哉臣备位侍从首尾三年常恨不能补报万一今辄
缘职事冒进狂瞽惟陛下留神省察幸甚所有制辞未
敢脩撰
卷二 第 17a 页 WYG1101-0346c.png
 贴黄臣伏见丰稷昨任谏官所论者陛下骨肉间事
 犹且含容矜贷更获美迁闻者皆服陛下仁慈宽厚
 有天地之量岂独于觌而不能容伏望圣慈更加省
 察
  右元祐三年五月上时为中书舍人
   上哲宗皇帝进仁宗朝戒饬内降诏书事迹乞
    禁止请谒
臣伏见太皇太后陛下皇帝陛下自临御以来正身率
卷二 第 17b 页 WYG1101-0346d.png
下杜绝请谒裁抑恩倖凡自内出无非德政未尝以私
挠公以人乱法亲戚近习敛衽安分退就绳墨朝廷清
明纪纲肃然论者以谓秦汉以来母后共政未有若斯
之懿非二圣一心秉谊克已何以致此谓宜终始守之
贻则万世而近日以来颇有干求内降特与差遣者虽
其事至微未足仰累二圣大公至正之盛德然窃恐侥
倖之人乘间伺隙转相攀援烦渎圣听虽二圣天地之
度坦然无私但虑左右干祈迫切不免曲徇其意杜渐
卷二 第 18a 页 WYG1101-0347a.png
防微宜在今日此臣之蠢愚窃抱惓惓爱君之心倾竭
肺肝庶有补于万一也臣窃观前史伏见仁宗在位四
十馀年诏书约束臣下干求内降合中书枢密院如内
降与臣僚迁官及差遣者并具条执奏以闻推劾干请
之人明正其罪下御史台閤门榜谕仍著为法丁宁恳
至出于诚心当时群臣亦每以禁止内降为言辄见纳
听故一时朝廷号为肃清虽间有干请而不能亏损圣
政者臣下维持之力也大抵人情苟务便私乐于侥倖
卷二 第 18b 页 WYG1101-0347b.png
此门一开浸淫不止始自一二至于三四至于五六渐
无纪极则朝廷名器由此轻矣朝廷百度由此堕矣其
源至小流弊至大此臣之所大惧不得不为陛下极言
之也且朝廷爵禄有限人之私欲无穷苟不持之以公
因缘请托将至于不胜其烦陛下亦将厌之矣伏望圣
明不以臣言为狂妄试加省察若有人才可用或联近
亲出自圣意欲与恩泽者自可明谕辅臣度其所宜公
行除授其馀一切禁止无得私请仍谕辅臣如有内降
卷二 第 19a 页 WYG1101-0347c.png
与臣僚迁官及差遣者并执奏以闻推劾干请之人明
正其罪下閤门御史台常加觉察榜谕朝官使人明知
上意如此则圣德日新朝无秕政邪枉之门塞公正之
路开远继祖宗之明实社稷无疆之福也臣备位侍从
以论思为职窃有所怀不敢隐默谨并录上仁宗朝缘
内降戒饬诏书事迹凡八条别为一通伏乞置之座右
少助省览
 右元祐三年八月上先是内降左班殿直钱珏特差
卷二 第 19b 页 WYG1101-0347d.png
 干当牛羊司内殿崇班刘言特差干当翰林司公上
 此奏时为中书舍人诏书八条具列于后
 天圣九年十月诏曰朕遵列圣之谋荷慈宸之教于
 兹八载虽至小康而缙绅之间名节罔励致台文之
 上奏谓吏议之不容矜劳者掠美以近名希进者行
 险以徼宠诋诬执政干挠有司分屏翰者或奏请之
 靡厌主按察者或宽纵之为得贪而无耻姑务营私
 老而非贤曾不知退由廉耻之未饬致风化之靡纯
卷二 第 20a 页 WYG1101-0348a.png
 临朝以思于朕何望用稽彝训申儆群伦苟少冒于
 官箴将自投于公宪布告遐迩体朕意焉侍御史知
 杂事刘随言近年内外庶官多营求内降公行请托
 至有涕泗上前以希恩泽者请指其事以申戒之故
 降是诏
 明道二年四月诏比来臣僚宗室外戚命妇多以进
 纳为名干祈恩泽自今非著例一切罢之凡表奏毋
 得缘亲戚投进禁中事有传宣令有司实封覆奏内
卷二 第 20b 页 WYG1101-0348b.png
 批改官及与差遣未得即行委中书枢密院审取处分
 天下毋得创修寺观所进乾元节香合及山仪并停
 罢惟功德表疏听附驿以闻例有赐者合内东门司
 取旨
 康定元年十月诏如内降指挥与臣僚迁官及差遣
 者并合中书枢密院具条执奏以闻
 庆历四年十二月谏官余靖言太常博士王翼西京
 案事回上殿求改章服请自今臣僚入对有辄求恩
卷二 第 21a 页 WYG1101-0348c.png
 泽者合有司劾其罪从之
 庆历六年四月权御史中丞张方平言中书枢密院
 比岁以来除授多预批圣旨俟半年或一年后与转
 官或改职且迁除之体率有常规若因劳赏擢之不
 次孰曰不然事出侥倖纵赊岁月曷厌群议譬之贾
 人交易于市作为契券立时待价非惟滋长滥恩实
 亦有亏治体请自今文武官辄依前比而希迁改者
 并明行责降从之
卷二 第 21b 页 WYG1101-0348d.png
 皇祐二年九月赐中书门下诏曰朕躬庶政之机持
 大公之柄而比有憸幸肆兴妄图或违理觊恩或负
 罪希贷率求内出间亦奉行蠹政亏风莫斯为甚虽
 屡颁于诏约曾未绝于私求兼虑臣庶之家贵要之
 列交通请托巧诈营为阴致货赇密输珍玩夤缘结
 纳侵挠权纲矧宗祀之涓成属祥釐之均被嘉与中
 外绌此非宜勉于自新以底于治自今内降指挥仰
 中书枢密院并所承受官司执奏毋得施行敢以货
卷二 第 22a 页 WYG1101-0349a.png
 赂结托贵近者令谏官御史劾奏之先是上谓辅臣
 曰比有贵戚近习夤缘请托以图内降虽颇抑绝然
 未免时有侵挠可于赦文中禁止之庶澄清宿弊示
 信天下辅臣等对曰陛下躬行大祀以新庶政辟至
 公之路杜私谒之蹊实天下幸甚然载之赦条恐未
 尽圣意上乃别为手诏与赦同降
 嘉祐二年八月知谏院陈升之言比日内降营求恩
 赏者虽许执奏而有司时有奉行自今请令中书枢
卷二 第 22b 页 WYG1101-0349b.png
 密院推劾以正干请之罪从之
 嘉祐二年十月镇海军节度观察留后李璋罚铜三
 十斤初璋求内降转官而为知谏院陈升之引近诏
 劾奏之也
   上哲宗论亢旱乞罢春燕
臣伏见去年诸路灾歉京西陜西人至相食冬间屡得
嘉雪粟麦甚茂饥民嗷嗷待此以济而雨不时应旱气
已成麦苗萎黄势将槁死虽有收成之处所得固已无
卷二 第 23a 页 WYG1101-0349c.png
多若饥馑荐臻公私受弊有不可言者此正君臣侧身
畏惧忧恤百姓之时而恬然莫以为意此臣之所未谕
也皇帝陛下太皇太后陛下畏天爱民海内所知岂忍
生灵转徙沟壑恐是上下蒙蔽苟宽圣心但云雨泽小
愆未至害事九重深远何由尽知臣等承乏从官不敢
雷同隐默敢效小补仰裨万一伏见已定今月十七日
春燕臣愚切谓天菑方作民食未充乃于此时君臣相
与饮食燕乐恐无以消伏天灾导迎和气伏望特赐德
卷二 第 23b 页 WYG1101-0349d.png
音为罢春燕使百姓咸知陛下忧恤民穷则天意亦顺
必有膏泽应声而至犹足以苏枯槁以答生民之望盖
辍一日之适而成终岁之功在陛下之甚明辨也惟留
神无忽天下幸甚 右元祐四年上时为中书舍人
  右公与彭汝砺同上此奏十六日批出罢宴
   分祭郊社议
谨按周礼天子亲祀上帝凡九国朝三岁一郊固已疏
阔岂可因循谬误不加考正古者求神以类天阳物也
卷二 第 24a 页 WYG1101-0350a.png
地阴物也岁月日时方位牲器乐舞皆从其类今议者
于圣人成法则弃而不行猥用王莽不经之说至引夫
妇同牢私亵之语黩乱天地又引昊天有成命之诗以
为證臣等切详此诗终篇未尝有合祭之文序乃后儒
之谬亦谓成周之世圜丘方泽各歌此诗以为乐章耳
如潜之序曰季冬献鱼春荐鲔也丰年之序曰丰年秋
冬报也噫嘻之诗曰春夏祈谷于上帝也如此之类不
知为一祭耶抑二祭也若郊祀赐予乃五代姑息之弊
卷二 第 24b 页 WYG1101-0350b.png
法圣朝宽仁不欲遽罢若分而为二何所不可议者乃
欲因此造为险语以动上听又引祸福殃咎之说劫持
朝廷必欲从已甚无谓也大抵臣等所守乃先王之正
礼苏轼之议皆后世之便宜权之与正决不可合伏望
圣慈详审其当上以体神考之志下以正千载之惑不
胜幸甚
   上哲宗皇帝乞分祭
臣近奉诏集官议南郊合祭天地事已具议状奏闻然
卷二 第 25a 页 WYG1101-0350c.png
臣职在典礼再三思维此天地大祭国家重事况当陛
下郊祀之初尤宜敬重举措一有未安贻议万世尚虑
前状开陈未尽敢再冒昧以闻伏以天地合祭非先王
之礼学士大夫所共知之不待臣言而信也然使合祭
于承事神祇无不顺之理虽非先王之礼何为而不可
行盖以圣人之于祭求之茫昧不可知之中故必因其
方顺其时而用其类以致之是以因高以事天因下以
事地兆五帝于四郊朝日于东夕月于西兆司中司命
卷二 第 25b 页 WYG1101-0350d.png
于南兆风师雨师于北兆山川丘陵坟衍各因其方而
春夏秋冬各顺阴阳之性其于祭祀或燔或瘗或埋或
沈以至圭璧币牲坎坛乐舞各从其类先王非苟为之
以谓求之如此之尽然后庶几神之来享也苟为反是
则其于格神也难矣今论者以罢合祭则天子未有亲
见地祇之时夏至亲祀北郊则以五月行礼为难欲因
南郊并举地祭此于人事以求自便则可矣以此为亲
见地祇之实则未也何则事之非其方致之非其类又
卷二 第 26a 页 WYG1101-0351a.png
违其时施于群小祀犹且不可况地祇之尊乎以此事
地地祇未必来享而便谓此为亲见地祇之实此臣之
所未谕也且屈已从神与屈神从已二者孰安今以五
月行礼为难而引地祇以就夫已苟从人事之便恐失
陛下恭事地祇之意此又臣之所未谕也圣人之事神
洞洞乎其忠属属乎其敬舍忠舍敬常礼所不肯为而
谓陛下肯安之乎臣愚故谓合祭不可复亲祀不可废
但当斟酌时宜省去繁文末节则亲祀之礼无不可为
卷二 第 26b 页 WYG1101-0351b.png
已于前状论之矣唯陛下留神省察远惟先帝复古之
心持以至诚不倦之意无从苟简自便之说以成躬事
地祇之实则上下神祇孰不顾享天下后世孰不称颂
臣以职事谊当罄竭伏望圣慈详加采择幸甚
 右元祐七年五月上时为礼部侍郎 初诏集议顾
 临苏轼范祖禹等八人主合祭范纯礼曾肇刘安世
 等二十二人主分祭肇又独上此奏至九月宰臣吕
 大防进呈卒从顾临等议于是下诏曰祖宗以来郊
卷二 第 27a 页 WYG1101-0351c.png
 庙常祀皆以时遣官摄事惟三岁一行亲郊之礼因
 祫享庙室并祭天地于圜丘昨因详定郊庙礼文所
 建议见行合祭不应古义先帝有诏定亲祭北郊之
 仪命下而未举行是岁圜丘罢设皇地祇位而庙享
 尚循权制今朕以临御之初郊见上帝因得躬享太
 庙然地祇大祀独阙不讲恐于王者察于事地义不
 可缓其今岁圜丘宜依熙宁十年故事设皇地祇位
 以申始见之礼候亲祀北郊依元丰六年五月八日
卷二 第 27b 页 WYG1101-0351d.png
 指挥宜令有司择日遣官奏告施行仍候礼毕日依
 前来指挥集官详议将来亲祀北郊合行事件及郊
 祀之岁所享典礼奏闻
   上哲宗皇帝乞分祭
臣伏睹诏书冬日至南郊宜设皇地祇位以严并祀之
报此盖皇帝陛下急于亲祭地祇不待考正典礼遽下
此诏然臣切详诏旨亦云合祭不应古义今则设皇地
祇于南郊乃是复行合祭之礼既以为非又自行之一
卷二 第 28a 页 WYG1101-0352a.png
诏之中前后违戾诏书又云厥后躬行方泽之祀则脩
元丰六年五月之制是则异时北郊礼行合祭复罢天
地大祀国家重事而轻易变更颇同儿戏废置神位几
于奕棋此臣所以闻诏愕然不知所措也臣伏思陛下
之意无他以谓王者父天母地尊亲并行即位以来亲
见上帝而未及地祇恐乖明察之义又为议者所惑以
谓五月祭地必不可行则是长阙事地之礼故因南郊
并举地祭欲以致诚敬于地祇尔以臣所见欲以致诚
卷二 第 28b 页 WYG1101-0352b.png
反近于怠欲以致敬反近于渎何则南郊非祭地之处
冬至非见地之时乐以圆钟为宫其变以六非祭地祇
之音燔柴升烟非祭地祇之礼不问神之享与不享姑
欲便于人事不近于怠乎今世之人家有尊长所居异
宫子弟致敬必即其处尚不敢屈致一堂况天子事地
可不如家人之礼哉前日以合祭为非而罢之今日复
行异日复罢谓神无象废置自由不近于渎乎陛下志
在诚敬而所行反近于怠且渎此无他为陛下谋者以
卷二 第 29a 页 WYG1101-0352c.png
古为迂率意改作务从苟且趋便一时故也臣愚不达
时变窃为陛下痛惜之陛下即位八年两行明堂大享
之礼今兹有事南郊凡与天神举皆从祀次第行之则
将来郊祀之岁亲祀北郊并及诸神固未为晚何苦遽
为此举以涉非礼之议哉况五月祭地前世之所常行
本朝开宝中亦曾四月行雩祀之礼古人尚以六月出
师谁谓夏至有不可行礼者哉臣愚伏望陛下速降德
音收还前诏今冬南郊礼毕即命有司详定亲祀北郊
卷二 第 29b 页 WYG1101-0352d.png
仪物仍令斟酌时宜省去繁文末节以从简便俟至郊
祀之岁断在必行如此则于承事神祇不失诚敬先帝
已正礼文不至无名改作使万世之后以谓复行先王
祭地之礼自陛下始不亦善乎臣蒙恩擢备从官职在
典礼朝廷举措得失臣与其责故自闻诏以来徬徨累
日言之则为逆旨不言则为失职熟虑再三宁以逆旨
获罪不敢失职以负陛下任使也是以罄竭狂愚触犯
忌讳庶几万一有补圣明则臣虽受重诛所不敢避唯
卷二 第 30a 页 WYG1101-0353a.png
陛下留神省察不胜幸甚
  右元祐七年十月上
   上哲宗皇帝议明堂祀上帝及五帝
臣谨按周礼称昊天上帝称上帝五帝文各不同昊天
上帝则一帝而已五帝则五方之帝理自明白不待辨
而知唯上帝之称世或专以为昊天上帝或专以为五
帝然以周礼考之肆师之职类造上帝对于天神按周
礼凡称天神皆谓天也以上帝为天则不应复云对于
卷二 第 30b 页 WYG1101-0353b.png
天神矣又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两圭有邸以
祀地旅四望先儒以为四望非地则上帝非天断可识
矣而孝经亦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
配上帝正与祀天旅上帝之文相合盖郊明堂异祭后
稷文王异配则天与上帝亦宜有异以此推之谓上帝
专为昊天上帝者非也又掌次王大旅上帝则张毡按
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上帝五帝所张不同则谓上帝
专为五帝者亦非也然则上帝果何谓与按书称类于
卷二 第 31a 页 WYG1101-0353c.png
上帝孔安国以谓昊上及五帝孔颖达从而释之曰昊
天五帝上帝可以兼之由是推之所谓上帝者盖兼昊
天五帝言之西汉已有是说矣故安国用此以解经文
至郑康成始引谶纬之书傅会以为六天乃谓昊天上
帝为北辰之星五帝为太微宫中五帝座星此则康成
解经之罪非先儒之说本然也然则不曰昊天五帝而
曰上帝何哉盖言昊天上帝则不及五帝言五帝则昊
天不与举上帝则昊天五帝皆在其中以昊天及五帝
卷二 第 31b 页 WYG1101-0353d.png
皆有帝之称故也按周礼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
冕祀五帝亦如之盖先王尊事五帝与昊天同服冢宰
掌祀五帝与祀大神祇之礼同则明堂并祀昊天五帝
不为过也秦祀白青黄赤四帝扬雄以为僭祭天之礼
汉武帝祀泰一五帝于明堂合高皇祠坐对之盖天神
贵者曰泰一其佐曰五帝虽出于方士之言然所谓泰
一即昊天也故武帝皆祀于明堂以高帝配食则明堂
并祀昊天五帝于此可见历代明堂或并祀昊天五帝
卷二 第 32a 页 WYG1101-0354a.png
或止祀五帝其去五帝座专祀昊天上帝者唯晋太始
唐显庆中尔本朝皇祐中大享明堂参用南郊蜡祭之
礼嘉祐七年礼官始议改正设昊天上帝位以真宗配
次设五方帝位次又设五人帝位以五官从祀自是遵
行遂为故事至元丰中始诏祀英宗于明堂唯以配上
帝而五帝不与论者以为未安诏臣等集议臣等稽之
经典既如彼迹之故事又如此伏请自今宗祀神考于
明堂以配昊天上帝并祀五方帝五人帝五官神以称
卷二 第 32b 页 WYG1101-0354b.png
严父之孝以成大享之义
  右元祐七年上时为礼部侍郎
   上哲宗皇帝论选忠良博古之士置诸左右
臣闻玉虽美追琢然后成圭璋金虽坚砥砺然后成利
器人主虽有自然之圣质必赖左右前后磨砻渐染所
闻正言所见正行然后德性内充道化外行以之知人
则无不明以之举事则无不当故周公之戒成王自常
伯常任至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必
卷二 第 33a 页 WYG1101-0354c.png
皆得人以为立政之本穆王之命伯囧亦曰命汝正于
群仆侍御之臣懋乃后德交脩不逮慎简乃僚无以巧
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下至西汉犹诏郡国岁贡
吏民之贤者以给宿卫则虎贲之任也出入起居执器
物备顾问皆用士人如孔安国之掌唾壶严助朱买臣
之专应对则左右携仆之任也虽用人有愧于古亦一
时之盛矣其后唐太宗平定四方有志治道则引虞世
南等聚于禁中号十八学士退朝之暇从容燕见或论
卷二 第 33b 页 WYG1101-0354d.png
古今成败或问民间事情每言及稼穑艰难则务遵勤
俭言及闾阎疾苦则议息征徭以至讽诵诗书讲求典
礼咨询忘倦或至夜分若夫军国机微事务得失则责
之辅相悉不相干截然不紊相与之际如此是以后世
言治独称贞观惜其一时之士不以尧舜三代之道启
迪其君故其成就止此矣夫以贞观之治犹须招集贤
能朝夕亲近然后成功又况有志于大者乎伏惟陛下
聪明慈惠有君人之德沈静渊默有天下之度方且躬
卷二 第 34a 页 WYG1101-0355a.png
亲听断励精为治其志大矣臣谓宜于此时慎选忠信
端良博古多闻之士置诸左右前后以参讽议以备顾
问陛下听政之馀引之便坐讲论经术咨询至道不必
限其日时烦其礼貌接以诚意假以温颜庶使人得尽
情理无不烛于以增益圣学裨补聪明渐染磨砻日累
月积循习既久化与心成自然于道不勉而中于事不
思而得非僻之习异端之言无自而入矣如是而施之
任人则邪佞者远忠直者伸以之立事则言而为天下
卷二 第 34b 页 WYG1101-0355b.png
则动而为天下法其于盛德岂曰小补之哉与夫深处
法宫之中亲近𥊍御之徒其损益相去万万矣唯陛下
留意毋忽
  右元祐七年上贵近恶公语切直出知瀛州
   荐徐积为太学官状
臣待罪从官职在荐士有所闻见不敢以中外为閒臣
伏睹楚州学教授徐积居今之世行古之道安贫守约
垂四十年其称于天下不止一善而于事亲最为笃至
卷二 第 35a 页 WYG1101-0355c.png
力行之外读书为文虽处闾阎有志世务察其所存盖
非山林之士沈溺枯槁者之所为也不幸耳疾不能出
仕朝廷昨用举者处以学官一州之人赖其矜式然臣
窃谓如积之贤不独可教一州宜置之太学使太学诸
生朝夕亲炙而则效之自然四方成风远近知劝其于
补助教化成就人才得积一人所补多矣伏望圣慈因
臣之言询访近臣如臣言不妄乞优加官秩授以太学
职事然恐积安于乡里未易轻致乞敕本路监司守长
卷二 第 35b 页 WYG1101-0355d.png
敦遣就道量给装钱及具人船送至阙下如此则朝廷
待遇之礼已周积自无名辞避昔唐用阳城为国子司
业而诸生归养者一日至二十馀人得一何蕃为太学
生而六馆之士不从乱盖贤之所在必有宏益况今风
俗陵迟士节不励如此等人尤当崇奖此臣所以惓惓
恳恳为朝廷言之忘其身之疏远也臣与积皆治平四
年进士虽知其人初未识面昨过楚州入境称积之贤
者众口一辞既见其貌听其言与众之所称者同惜乎
卷二 第 36a 页 WYG1101-0356a.png
尚滞一州掾如太学风化之地最其所宜而未有以上
闻者辄冒昧以言仰渎天听臣无任战汗陨越之至伏
候敕旨
  右元祐八年九月初三日上时知江宁州
   荐章处厚吕南公秦观状
臣窃见朝请大夫新差知永州章处厚才足以办事而
持以宽厚智足以绳奸而不为苛察老于吏事风裁甚
优见系第二任知州资序臣今保举堪充监司科建昌
卷二 第 36b 页 WYG1101-0356b.png
军南城县布衣吕南公读书为文不事俗学安贫守道
志希古人常举进士不合退处畎亩躬耕著书不求人
知自足丘壑江南素称多士如南公言行卓然少有其
比臣今保举堪充师表科蔡州学秦观文辞瑰玮固其
所长而守正不回兼通世务臣自熙宁中识之知其为
人实有可用非但采听人言塞明诏而已臣今保举堪
充著述科如蒙朝廷擢用不如所举及犯正入已赃臣
甘伏朝典不辞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卷二 第 37a 页 WYG1101-0356c.png
  右元祐八年十月上
   上哲宗皇帝乞诏天下皆得直言及百官次对
臣闻自昔有为之君欲以收揽威柄脩立政事一新海
内之耳目则必公听并观大开言路使朝廷得失民情
利病百官忠邪贤不肖毕闻于上然后虚心审察揆以
古谊参以时变出于天下之公而无悖于前可施于后
者则断而行之出于一人之私而于前为无稽于后为
有弊者则绌而不用以此经纶天下之务酬酢万物之
卷二 第 37b 页 WYG1101-0356d.png
变故能所为必成所欲必获古之兴王所以功施一时
泽及后世未有不出于此者伏惟皇帝陛下躬至德开
大明方且夙寤晨兴以总览权纲更革时弊为志然后
发德音下明诏使人人得直言时事无有所讳以广聪
明以通壅塞正在此时而中外寂然未闻有所咨访此
臣之所未喻也论者或曰方今宇内无事朝廷清明陛
下循守旧章足以称治尚何事于言哉臣窃思之斯言
过矣何则舜之继尧无异道也方尧老而舜摄固已辟
卷二 第 38a 页 WYG1101-0357a.png
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及其命九官则天地人神草木鸟
兽之政无所不举而终之命龙作纳言盖虽尧舜之盛
德又当极治之世所以通天下之情者犹不敢不以言
为急又况德未臻尧舜之盛世未若唐虞之治者乎惟
是臣下用事则或蔽于自私而恶闻其过于是多为关
防杜塞言者指鲠言正论为矫激以循默取容为忠厚
此则任事者之所便非为朝廷之忠计也昔汉宣帝之
初上书者皆为二封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
卷二 第 38b 页 WYG1101-0357b.png
去不奏及魏相执政白去副封然后天下之情无不上
闻宣帝所以知人疾苦成中兴之功魏相所以总领众
职号称贤相者能去壅蔽故也在陛下无有为之志则
已苟有志焉而不广开咨询访纳之路臣未见其可也
臣愚欲愿陛下明诏天下皆得直言又诏百官使以次
对谕以至诚求助之意责以尽忠无隐之谊其言而有
益则不惟纳用且加以赏言而无益则一切包容置而
不问如此则远近之人知陛下有求言之实有听言之
卷二 第 39a 页 WYG1101-0357c.png
明孰不感激奋励应上之求哉虽然四海之大士民之
众不必人人皆知义理方陛下虚已下问之时岂无乘
间投隙以奸言私说惑乱圣听者此则在陛下听纳之
际有以辨之而已孔子曰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
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
守者其辞屈孟子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
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孔孟所以知言用此而已
盖人之以言接于我者不能使之齐而能使吾不为彼
卷二 第 39b 页 WYG1101-0357d.png
之所惑者辨之有道故也辨之有道则虽奸言私说杂
陈于前安能移我之意哉苟畏其惑乱而遂废咨询是
何异忧噎而废食也臣愚待罪从官转徙五郡道路传
闻皆谓陛下圣质高明济以果断其志将以有为于天
下日夜倾耳以听德音而久之未有所闻辄因赐对首
敢以是为献伏为留神采择
  右绍圣元年闰四月上时除知杭州过阙
   上徽宗皇帝乞脩转对之制诏百官民庶极言
卷二 第 40a 页 WYG1101-0358a.png
    时政
臣伏读诗书见周成王即政之初咨嗟求助至于再三
群臣进戒亦皆至诚恳恻无所讳避然考其时犹在除
丧朝庙之后及康王嗣位自乙丑至癸酉才九日而君
臣更相训告如恐不及夫诗书所载固非空言而康王
累然在丧服之中上下相饬如此其急岂非天位至重
守之至难祇畏恐惧尤在其始故虽宅忧之际虚心纳
善亦不敢以已乎恭惟皇帝陛下聪明恭俭天质夙成
卷二 第 40b 页 WYG1101-0358b.png
孝友慈仁形于言动自出居邸第虽未能有所施为而
天下称颂以为贤主及践阼数日弛张废置出于独断
者莫不曲尽物情大慰民望则又天下欢呼以为英主
此诚宗庙社稷之福夷夏生灵之庆也然臣以谓四海
之远非一人视听之所能周万几之众非一人思虑之
所能给必须合天下之目为之视合天下之耳为之听
合天下之心为之思虑如是则陛下不视而明不听而
聪无思无为而天下治矣夫为此者非他在开言路而
卷二 第 41a 页 WYG1101-0358c.png
已言路开则上无不闻之事下无不达之情以之振举
敝坏蠲除疾苦考覈能否判别忠邪唯陛下之所欲为
无施而不可也昔者以舜继尧所守一道然犹明四目
达四聪及禹继舜亦拜昌言在汉宣帝始亲政事则诏
臣民上书去其副封以防壅蔽唐太宗初即位孙伏伽
以小事谏太宗厚赐勉之以诱言者至于本朝可谓平
治而祖宗以来数诏百官使以次对神考举而行之于
熙宁之初以兴起事功为后世法臣愿陛下远观舜禹
卷二 第 41b 页 WYG1101-0358d.png
成康之所行近迹神考之故事脩转对之制下不讳之
令明诏百官下及民庶使得极言时政无有所隐然后
陛下择其所善者而行之且报之以赏大则加以爵秩
小则予之金帛其言不足采若狂妄牴牾者一切置之
不以为罪庶以鼓动天下敢言之气纾发郁堙壅塞之
情当今先务莫大于此愿陛下亟行之
  右元符三年二月十九日上时为中书舍人
   上徽宗皇帝论减罢监司守臣上殿
卷二 第 42a 页 WYG1101-0359a.png
臣闻朝廷政事以民为本与民亲者莫如逐路监司及
州长吏祖宗以来常重其选故监司辞见皆得上殿而
州长吏人数猥多不可人人延见则择其州之要重繁
剧与夫沿边守禦之地为长吏者则许上殿举天下之
大无虑三百馀州而长吏得对清光亲承敕旨不及百
人不为多矣近者伏睹诏书知州军辞见合上殿者减
罢其半于半之中又减朝辞上殿者二十有二州其辞
见得上殿者才二十有三州而已绍圣四年文臣一路
卷二 第 42b 页 WYG1101-0359b.png
兵钤及监司职任并许上殿指挥又罢不行臣愚窃所
未喻也夫祖宗必令监司知州军上殿者岂苟然哉视
其貌则疲癃老疾无所掩与之言则能否邪正莫能欺
因此以察执政用人则精粗得失无不见矣为监司长
吏者受命而行躬闻德音则人人晓达上旨有所遵守
政成而归亲面天颜则人人各述所知口陈指画而上
下之情无有不通者矣非独如此躬亲庶政收揽威权
者人主之大柄延见臣下咨询不倦者人主之盛德祖
卷二 第 43a 页 WYG1101-0359c.png
宗以来所以不惮日昃之劳不厌应接之烦盖有以也
今陛下初即宝位方当励精为治日接群臣以广聪明
以通众志之时而遽有此变更臣愚窃恐四方闻之或
意陛下倦于咨询或意陛下略于待士而为监司长吏
者亦将苟且因循无自励之志非所以崇德美兴治功
也夫自古帝王有志于治者未尝不广延群臣博问兼
听而于治民之官尤所注意在汉宣帝每拜刺史守相
辄亲见问观其所繇退而察其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
卷二 第 43b 页 WYG1101-0359d.png
相称必知其所以然尝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无叹
息愁恨之声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
石乎故西汉二百馀年独宣帝之世循吏为盛汉之刺
史即今监司之任也汉之守相即今知州军之任也宣
帝所以综覈名实为汉贤主其本在此以陛下明圣方
将兴建德业比隆三王如宣帝所行为之甚易臣愚欲
愿陛下近守本朝成宪远稽汉宣帝故事出自圣意申
命辅臣自今监司知州军辞见上殿并如旧制内监司
卷二 第 44a 页 WYG1101-0360a.png
及带一路兵钤仍依绍圣四年指挥其馀则依今年六
月十六日诏书施行所贵上循祖宗之典下贻子孙之
法其于政体盖非小补惟陛下留意无忽天下幸甚
  右元符三年七月上时为中书舍人
   上徽宗皇帝论中书舍人不当书门下录黄
臣伏见神宗皇帝大正官名始于三省诏令所出则自
中书审覆驳正则繇门下受而行之则在尚书三省相
成不可缺一中书则有舍人主行门下则有给事主读
卷二 第 44b 页 WYG1101-0360b.png
尚书则有左右司郎官受付使之更相弥缝更相可否
然后发号施令冈有不臧立政官人举无过事此祖宗
设官分职之本意也盖三省各有分守不相侵踰而门
下一职近取诸身则为咽喉远取诸物则为门户所以
駮正中书违失故自来舍人不兼给事之职伏见近日
给事中封駮中书录黄三省进呈却令舍人书读行下
臣愚窃恐因此隳坏官制有损治体寖渐不已遂成大
敝此臣夙夜熟虑不得不为陛下言之也伏望圣明戒
卷二 第 45a 页 WYG1101-0360c.png
饬执政大臣谨守神宗所定官制勿使三省属官得相
踰越而中书诏令必由门下方得行出以明职分以正
纪纲以为天下后世之法惟陛下留意无忽
  右元符三年八月中批邓洵武为史官给事中叶
  涛龚原封驳乃命中书舍人徐绩书门下录黄行
  出公上此奏时为中书舍人
   上徽宗皇帝论龚原罢给事中
臣伏闻给事中龚原以妄议政事罢职降官差知南康
卷二 第 45b 页 WYG1101-0360d.png
军臣初闻之意谓原资性山野不善为辞冒犯天威自
取黜逐陛下宽仁大度优容直言初虽震怒终必矜赦
倾听数日未闻别有指挥臣愚窃有所怀不敢隐默苟
止惟陛下留神听察臣伏惟陛下即位之初深惩前日
群臣阿谀壅塞之弊收录废锢召还朝廷又命近臣选
举台谏官以补缺员仍下诏书许人直言时政阙失中
外欢呼以谓尧舜之治指日可待故四方之士闻风踊
跃争献所闻以裨圣政况于朝廷之内有官守言责之
卷二 第 46a 页 WYG1101-0361a.png
臣孰不激励自奋欲以仰副陛下虚心纳善之诚哉是
以期月之间近者献其明远者通厥聪其有官守言责
之臣则遇事辄发无所顾避比之前日论事之人其多
何啻百倍非皆好默于前而好辨于后其所以诱之者
然也古人所谓主圣臣直岂非信哉矧如原者素以学
行知名颇识事君之义昨蒙陛下取于疏远之中骤置
侍从之列其设心以谓非倾竭忠诚有犯无隐不足以
当陛下拔擢委任之意是以自入东省数有论列虽未
卷二 第 46b 页 WYG1101-0361b.png
必皆当圣意然比之前日偷安苟容以保禄位者诚有
间矣以陛下之明圣岂不察其用心以陛下之宽仁岂
不容其冒渎遽然黜逐实骇众听况当独断之初而近
臣以言得罪臣恐在位之人自此以言为戒謇谔之风
寖微阿谀之俗滋长小人观望复萌侥倖之心所系甚
重不可忽也臣受陛下厚恩而以论思为职苟有所见
辄以上闻每蒙优容未赐诛斥今兹所论非独为一龚
原实以上系国体伏望陛下少霁雷霆之威俯纳刍荛
卷二 第 47a 页 WYG1101-0361c.png
之议万一可采乞出自中批宽赦原罪或令降官供职
以责后效或别移在京差遣使之自图去就庶免朝廷
有因近臣论事遽行黜逐之名不胜幸甚
  右元符三年九月上时为中书舍人
   上徽宗皇帝论内降指挥不可直付有司
臣伏见陛下即位以来更张政事除民疾苦开广言路
收拔滞淹每一令之出内外无不欢呼相庆以至未明
求衣辨色临朝躬亲听断夙夜不懈推今日欲治之心
卷二 第 47b 页 WYG1101-0361d.png
为之不已太平之功指日可待然臣窃有所见不敢缄
默苟止臣待罪右省伏睹内中时有批降指挥除付三
省枢密院外亦有直付有司者虽陛下睿明必无过举
然忖之事体终有未安盖帝王号令不可轻出必经中
书参议门下审駮乃付尚书省施行不经三省施行者
自昔谓之斜封墨敕非盛世之事神宗皇帝正三省官
名其意在此臣愚伏愿陛下凡有指挥须付三省枢密
院施行更不直付有司以正国体其三省枢密院若奉
卷二 第 48a 页 WYG1101-0362a.png
内中批降旨挥亦须将前后敕令相参审度可否然后
行下不可但务急速奉行以为称职盖三省枢密院皆
执政大臣陛下委以平章朝政之人其任非轻不同胥
吏但以奉行文书为事又帝王号令务要简大若夫立
法轻重委曲关防皆有司之职非人主之务书曰文王
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盖谓此也至
于内外臣僚干求内降恩泽侵紊纪纲增长侥倖以陛
下圣明必不容许臣亦不复以为言更愿陛下戒之严
卷二 第 48b 页 WYG1101-0362b.png
行杜绝无使小人乘间得入天下幸甚
  右元符三年上时为中书舍人
   上徽宗皇帝乞法仁宗下诏禁绝干求内降
臣伏见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屡下诏书约束臣下
干求内降令中书枢密院如内降与臣寮迁官及差遣
者并具条执奏以闻推劾干请之人明正其罪下御史
台阁门榜谕仍著为法皇祐二年因祀明堂肆赦尝谕
辅臣曰比有贵戚近习夤缘请托以图内降虽颇抑绝
卷二 第 49a 页 WYG1101-0362c.png
然未免时有侵挠可于赦文中禁止之庶澄清宿弊示
信天下时辅臣对以载之赦条恐未尽圣意乃别为手
诏与赦书同降盖仁宗之仁如天于人之欲有不能违
然一切徇情则侵紊纪纲亏损刑政故令执政大臣具
条执奏人主致恩人臣守义上下维持交相儆戒又令
推劾干请之人明正其罪则人自不敢夤缘请托故一
时朝廷号令肃清间有干请之人辄为谏官御史所劾
仁宗虽有不忍人之心而终不至于优柔牵制者其术
卷二 第 49b 页 WYG1101-0362d.png
盖出于此也恭惟陛下天资宽仁正身率下论者谓有
仁宗之德矣宽则无所不容仁则有所不忍臣愚窃虑
内外之人因此必有干祈陛下虽正身于上而迫于请
祷无以却之执政大臣又或不能一一执奏日积一日
则侵紊纪纲亏损刑政其为祸患有不可胜言者矣臣
愚伏愿陛下监观仁宗所以防制左右杜绝恩倖之意
特下诏书戒饬内外之人不得干求内降旨挥非宪章
所存者令执政大臣具条执奏推劾干请之人明正其
卷二 第 50a 页 WYG1101-0363a.png
罪仍责谏官御史常加觉察榜谕朝堂著之于法使内
外明知圣意所在如此则圣治日新朝无秕政小人安
分于私室请谒不行于公家以成陛下宽仁之德以称
陛下正身率下之意垂之万世贻训子孙岂惟天下之
幸实社稷无疆之福也惟陛下裁择
  右元符三年十月上时为翰林学士兼侍讲
   上徽宗论日食赤气之异
臣伏见陛下即位之初首罢后苑工巧之技放免京城
卷二 第 50b 页 WYG1101-0363b.png
末作之人数百家使得衣食其业又罢皇城司探报公
事以省刑狱滋彰之弊又罢远方收买珍珠翠羽之类
宫室服玩淫侈过甚者屏而弗御数月之间内外欢呼
震动都邑既又振拔滞淹申理无告流放窜逐皆得生
还增耳目之官以广视听下不讳之诏以开言路仁心
仁闻洋溢方外远人闻风咸知敬慕宜其上应天心和
气充塞灾害消弭符瑞日臻而乃连年日食皆在正阳
之内今岁正旦赤气亘天变不虚生必有所自意者陛
卷二 第 51a 页 WYG1101-0363c.png
下简俭清静之化或衰于前而宫室服玩之侈声色技
巧之好或萌于心与抑刑狱滋彰之弊复生而闾里有
不安者与不然则朝廷上下忠邪贤不肖未辨而政令
赏罚有未当与抑左右前后有阿谀壅蔽窃弄威福之
人而四方万里衔冤失职之民有不得申者与此宜陛
下反复循察一日三省万一有纤毫之失固当痛自刻
责改过不吝使皆无之犹当戒谨乎其所不睹恐惧乎
其所不闻博延忠良使之交儆庶以答塞天变转灾为
卷二 第 51b 页 WYG1101-0363d.png
祥至于备边鄙之虞防奸宄之发在于今日皆不可缓
然萧墙之内则所当先未有腹心和而四肢有疾朝廷
正而四远不治者也在昔太戊以桑拱武丁以鼎雉中
兴商邦宣王以旱灾中兴周室天人相与之际敏于影
响灾异之来未必不为福也董仲舒所谓天心仁爱人
君欲止其乱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
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推此言之今日之变
岂非天意欲以觉悟陛下增益圣德以为宗庙社稷无
卷二 第 52a 页 WYG1101-0364a.png
疆之福哉此正陛下正心诚意恐惧修省之时也若夫
避殿损膳宽宥缧系此特历世相承之故事耳非应天
之实也惟陛下不以臣言为狂妄深思而省察之天下
幸甚
  右建中靖国元年三月上时为翰林学士
 
 
 
卷二 第 52b 页 WYG1101-0364b.png
 
 
 
 
 
 
 
 曲阜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