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1a 页 WYG0134-05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卷
礼书纲目卷八十五 婺源江永撰
乐记 乐六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
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
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
干戚羽旄谓之乐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1b 页 WYG0134-0570b.png

乐者音之所由生
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
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𤼵以
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
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
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
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2a 页 WYG0134-0570c.png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
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
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
政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
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
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臣
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
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2b 页 WYG0134-0570d.png

郑卫之音乱
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
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
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
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
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3a 页 WYG0134-0571a.png

知政而治通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
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
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清庙之瑟朱弦
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
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3b 页 WYG0134-0571b.png

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
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
尊五榖时熟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
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
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大
章章之也咸池备矣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4a 页 WYG0134-0571c.png

韶继也
夏大也殷周之
乐尽矣 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
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
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
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 夫
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
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志微噍杀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4b 页 WYG0134-0571d.png

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
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
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
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是故先王本之
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
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5a 页 WYG0134-0572a.png

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
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
德厚
律小大之称比
终始之序以象事行
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故曰
乐观其深矣 土敝则草木不长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5b 页 WYG0134-0572b.png

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世乱则礼慝而乐
淫是故其声哀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
忘本广则容奸狭则思欲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
君子贱之也
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
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有应回
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动也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6a 页 WYG0134-0572c.png

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
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
然后𤼵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
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
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
终始象四时周旋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
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
浊迭相为经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6b 页 WYG0134-0572d.png

故乐行而伦清耳目
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
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
方可以观德矣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
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7a 页 WYG0134-0573a.png

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𤼵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
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
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著往复乱以
饬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
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
以好善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7b 页 WYG0134-0573b.png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
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
尽于此矣故人不
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
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
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
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8a 页 WYG0134-0573c.png

放心邪气得接焉先王立乐之方也
是故乐在宗庙之
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
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
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
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
方也故听其雅
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8b 页 WYG0134-0573d.png

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
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夫乐者先王
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銊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故先
王之喜怒皆得其侪焉喜则天下和之怒则暴乱
者畏之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雅颂之声皆发于辞本
于情故君臣以睦父子以亲故韶夏之乐也声浸乎金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9a 页 WYG0134-0574a.png

石润乎草木今取怨思之声施之于弦管闻其音者不
淫则悲淫则乱男女之辨悲则感怨思之气岂所谓乐
哉故事不本于道德者不可以为仪言不合乎先王者
不可以为道音不调乎雅颂者不可以为乐 贤人之
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体降可以图治心降
可以保终降体以礼降心以乐所谓乐者非金石丝竹
也谓人乐其家谓人乐其族谓人乐其业谓人乐其都
邑谓人乐其政令谓人乐其道德如此君人者乃作乐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9b 页 WYG0134-0574b.png

以节之使不失其和故有德之君以乐乐人无德之君
以乐乐身乐人者久乐身者不久而亡 先王之乐
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
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
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
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
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
心也 广博易良乐教也乐之失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10a 页 WYG0134-0574c.png

奢其为人也广慱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 六
律者何黄钟蕤宾无射太蔟夷则姑洗是也故天子左
五钟右五钟
天子将出则撞黄钟右五钟皆应
马鸣中律步者皆有容驾者皆有文御
者皆有数步者周还中规折还中矩立则磬折拱则抱鼓
然后大师奏登车告出也入则
撞蕤宾左五钟皆应以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10b 页 WYG0134-0574d.png

治容貌容貌得则气得气得则肌肤安肌肤安则色齐
矣蕤宾声狗吠彘鸣及裸介之虫皆莫不延颈
以听蕤宾在内者皆玉色在外者皆金声
然后少师奏登堂就席告入也
此言至乐相知物动相生同声相应之义也古者帝
王升歌清庙大琴练弦达越大瑟朱弦达越以韦
为鼓谓之搏拊何以也
君子有大人声不以钟鼓竽瑟之声乱人声清庙升歌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11a 页 WYG0134-0575a.png

者歌先人之功烈德泽也故欲其清也其歌之呼
也曰于穆清庙于者叹之也穆者敬之也清者欲
其在位者遍闻之也故周公升歌文王之功烈德泽苟
在庙中尝见文王者愀然如复见文王故书曰搏拊琴
瑟以咏祖考来假此之谓也 子语鲁大师乐曰
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
以成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11b 页 WYG0134-0575b.png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
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
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子夏对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和正以广弦匏
笙簧会守拊鼓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讯疾以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12a 页 WYG0134-0575c.png

雅君子于是语于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
之发也
今夫
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及优侏儒獶杂子女
不知父子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此新乐之𤼵也
今君之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夫乐者与音相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12b 页 WYG0134-0575d.png

近而不同文侯曰敢问何
如子夏对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
而五谷昌疾疢不作而无妖祥此之谓大当然后圣人
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
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
谓乐诗云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
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俾俾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
帝祉施于孙子此之谓也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13a 页 WYG0134-0576a.png

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乎
文侯曰敢问溺音何从出也子
夏对曰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
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
弗用也
诗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
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为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13b 页 WYG0134-0576b.png

人君者谨其所好恶而已矣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
则民从之诗云诱民孔易此之谓也
然后圣人作为鼗鼓椌楬埙篪此六者德音之
音也然后钟磬竽瑟以和
之干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庙也所以献酬
酳酢也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后世有尊
卑长幼之序也钟声铿铿以立号号
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14a 页 WYG0134-0576c.png

石声磬磬以立辨辨以致死君子听磬声则
思死封疆之臣丝声哀哀以立
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竹
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
畜聚之臣鼓鼙之声欢欢以立动
动以进众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矣彼亦有所
合之也 平公说新声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14b 页 WYG0134-0576d.png

师旷曰公室其将
卑乎君之明兆于衰矣夫乐以开山
川之风以耀德于广远也风德以广
之风山川以远之
风物以听之
修诗以咏之修礼以节之夫德广远而有时节
是以远服而迩不迁 太史公曰余每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15a 页 WYG0134-0577a.png

读虞书至于君臣相敕维是几安而股肱不良万事堕
坏未尝不流涕也成王作颂推已惩艾悲彼家难可不
谓战战恐惧善守善终哉君子不为约则修德满则弃
礼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
谁能如斯传曰治定功成礼乐乃兴海内人道益深其
德益至所乐者亦异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凡
作乐者所以节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
如此也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15b 页 WYG0134-0577b.png

律以布短移化助流政教天子躬于明堂临观而万民
咸荡涤邪秽斟酌饱满以饰厥性故云雅颂之音理而
民正嘄噭之声兴而士奋郑卫之曲动而心淫及其调
和谐合鸟兽尽感而况怀五常含好恶自然之势也又
曰夫上古明王举乐者非以娱心自乐快意恣欲将欲
为治也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至故音乐者所以
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和正圣
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徵动心而和正礼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16a 页 WYG0134-0577c.png

羽动肾而和正智故乐所以内辅正心而外异贵贱也
上以事宗庙下以变化黎庶也夫礼由外入乐自内出
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穷外不
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内故乐音者君
子之所养义也夫古者天子诸侯听钟磬未尝离于庭
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
泆也夫淫泆生于无礼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
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故君子终
礼书纲目 卷八十五 第 16b 页 WYG0134-0577d.png

日言而邪辟无由入也
礼书纲目卷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