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a 页 WYG0134-042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书纲目卷七十四 婺源江永撰
礼记 通礼二十七
补
五载一巡守修五礼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
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帝曰
俞往钦哉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b 页 WYG0134-0426d.png

皋陶曰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
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
宗伯掌
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a 页 WYG0134-0427a.png

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大宗伯之职掌建
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以吉
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禋祀祀昊
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
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以
副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献祼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
祠春享先王以礿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
先王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b 页 WYG0134-0427b.png

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禬礼
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以宾礼亲邦国
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
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頫曰视
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用众
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
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以嘉礼亲万民
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a 页 WYG0134-0427c.png

以冠昏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
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脤膰
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小宗伯掌五礼之禁令与其用等凡国之大礼
佐大宗伯凡小礼掌事如大宗伯之仪 肆师凡国之
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
凡国之小事治其礼仪而掌其
事如宗伯之礼 小史凡国事之用礼法者掌其小事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b 页 WYG0134-0427d.png

大宰掌建邦之六典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
百官以谐万民 小宰以官府之六职辨邦治三
曰礼职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事鬼神 司徒修
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大宰以
八则治都鄙五曰礼俗以驭其民 土均礼俗丧
纪祭祀皆以地美恶为轻重之法而行之掌其禁令
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
乡此礼之大体也 夫礼者所以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4a 页 WYG0134-0428a.png

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道德仁义非礼不
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
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
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
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
让以明礼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
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惟禽兽
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4b 页 WYG0134-0428b.png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
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
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
死得之者生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
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5a 页 WYG0134-0428c.png

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
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
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而俗
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礼无列则士不事也刑
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谓疵国
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
是故夫政必本于天殽以降命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5b 页 WYG0134-0428d.png

命降于社之谓殽地
降于祖庙之谓仁义
降于山川之谓兴作
降于五祀之谓制度
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
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
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
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6a 页 WYG0134-0429a.png

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
故君者所明也非明
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
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
故百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
故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
圣人耐以天下为一
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6b 页 WYG0134-0429b.png

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
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
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
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
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
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
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7a 页 WYG0134-0429c.png

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故人
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
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
盈三五而阙
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
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和十二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7b 页 WYG0134-0429d.png

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
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则必
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
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8a 页 WYG0134-0430a.png

为田四灵以为畜
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
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
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
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
徒故事可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8b 页 WYG0134-0430b.png

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
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
由也 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
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
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
也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王前巫而后史卜
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
故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9a 页 WYG0134-0430c.png

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行于祖庙而孝慈服焉礼
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
故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
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
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
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
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9b 页 WYG0134-0430d.png

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
冠昏丧祭射御朝聘故礼义也者
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
之束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
顺人情之大窦也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
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之于
人也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0a 页 WYG0134-0431a.png

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
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
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
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义
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
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
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
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0b 页 WYG0134-0431b.png

讲之以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穫也
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穫而弗食也
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四体既正
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
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
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大顺者
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1a 页 WYG0134-0431c.png

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谬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
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
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
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
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
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
而弗敝也
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1b 页 WYG0134-0431d.png

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
用民必顺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
妖孽之疾故天不爱其道地不
爱其宝人不爱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棷龟龙在宫沼
其馀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2a 页 WYG0134-0432a.png

则是无故先王能修礼以达
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 礼器是
故大备大备盛德也
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
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故君
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2b 页 WYG0134-0432b.png

德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
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礼也者合于
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
是故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曲
有利也故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鬼神弗
飨居山以鱼鳖为礼居泽以鹿
豕为礼君子谓之不知礼故必举其定国之
数以为礼之大经礼之大伦以地广狭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3a 页 WYG0134-0432c.png

礼之薄厚与年之上下是故年虽大杀
众不匡惧则上之制礼也节矣
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
尧授舜舜授禹汤放桀武王伐纣时也天地之
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社稷山
川之事鬼神之祭体也丧祭之用宾客之交
义也羔豚而祭百官皆足大牢而祭不必
有馀此之谓称也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3b 页 WYG0134-0432d.png

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家不宝龟不藏圭不台门言
有称也
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
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
下大夫六诸侯七介七牢大夫五介五牢天子之席五
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
翣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
此以多为贵也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4a 页 WYG0134-0433a.png

有以少为贵者天子无介祭天特
牲天子适诸侯诸侯膳以犊诸侯相朝灌用郁鬯无笾
豆之荐大夫聘礼以脯醢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4b 页 WYG0134-0433b.png

食力无数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圭璋特琥璜
爵鬼神之祭单席诸侯视朝大夫特士旅之此以少为
贵也
有以大为
贵者宫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丘封之大此以大
为贵也有以小为贵者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
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君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5a 页 WYG0134-0433c.png

尊瓦甒此以小为贵也
有以高为贵者天
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天子诸侯台
门此以高为贵也有以下为贵者至敬不坛埽地而祭
天子诸侯之尊废禁大夫士棜禁此以下为贵也
礼
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
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5b 页 WYG0134-0433d.png

五士三此以文为贵也有以
素为贵者至敬无文父党无容大圭不琢大羹不和大
路素而越席牺尊疏布鼏椫杓此以素为贵也
孔子曰礼不可
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此之谓也盖言称也
礼之以多为贵者以其外心者也德
发扬诩万物大理物博如此则得不以多为贵
乎故君子乐其发也礼之以少为贵者以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6a 页 WYG0134-0434a.png

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
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
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古之圣
人内之为尊外之为乐少之为贵多之为美是故先王
之制礼也不可多也不可寡也唯其称也是故君子大
牢而祭谓之礼匹士大牢而祭谓之攘
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君子以为滥矣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6b 页 WYG0134-0434b.png

晏平
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浣衣濯冠以朝君子以为隘
矣是
故君子之行礼也不可不慎也众之纪也纪散而众乱
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君子
谓之不成人设之不当犹不备也礼有大有小有显有
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者不可掩微者不可大
也故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致一也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7a 页 WYG0134-0434c.png

未有入
室而不由户者君子之于礼也有所竭情尽
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
君子之于礼也有直而行也有
曲而杀也有经而等也
有顺而讨也有摲而
播也有推而进也
有放而文也有放而不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7b 页 WYG0134-0434d.png

致也有顺而摭也 三代
之礼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
周坐尸诏
侑武方其礼亦然其道一也
君子曰礼之
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郊血大飨腥三献
爓一献孰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8a 页 WYG0134-0435a.png

是故君子之于礼也非作
而致其情也此有由始也是故七
介以相见也不然则已悫三辞三让而至不然则已蹙
故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
有事于頖宫
晋人将有
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齐人将
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三月系七日戒三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8b 页 WYG0134-0435b.png

日宿慎之至也
故礼有摈诏乐有相步温之至也
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
不诏朝事以乐醴酒之用
玄酒之尚割刀之用鸾刀之贵莞簟之安而槁秸之设
是故先王之制礼也必有主也
故可述而多学也 君子曰无节于
内者观物弗之察矣欲察物而不由礼弗之得矣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9a 页 WYG0134-0435c.png

故作事不以礼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礼弗之信矣故曰
礼也者物之致也 祀事于郊敬之至也
宗庙之祭仁之至也丧礼忠之至
也备服器仁之至也宾客之用
币义之至也故君子欲观仁义之道礼其本也
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学礼
苟无忠信之人则礼不虚道是以得其人之为贵也
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19b 页 WYG0134-0435d.png

天下之礼致反始也
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义也致让也
故反始以厚其本也致鬼神以尊上也致物用以立民
纪也致义则上下不悖逆矣致让以去争也合此五者
以治天下之礼也虽有奇邪而不治者则微矣
恭俭庄敬礼教也礼之失烦其为人
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 礼之于正国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0a 页 WYG0134-0436a.png

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圜
也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
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
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
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
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
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
礼此之谓也故朝觐之礼所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0b 页 WYG0134-0436b.png

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
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
之序也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夫礼禁乱之所
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
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
故昏姻之礼废则
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
之序失而争斗之狱繁矣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1a 页 WYG0134-0436c.png

而倍死忘生者众矣聘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诸侯
之行恶而倍畔侵陵之败起矣故礼之教化
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缪以千里
此之谓也 哀公问于孔子曰大
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曰丘也小人不足
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
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1b 页 WYG0134-0436d.png

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
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尊敬然
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
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镂文章黼黻以嗣
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算备其鼎
俎设其豕腊修其宗庙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即安
其居节丑其衣服卑其宫室车不雕几器不刻镂食不
贰味以与民同利昔之君子之行礼者如此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2a 页 WYG0134-0437a.png

公曰今之君子胡莫之行也孔子曰今之君
子好实无厌淫德不倦荒怠敖慢固民是尽午其众以
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
民者由后今之君子莫为礼也
仲尼燕居子张子
贡言游侍纵言至于礼子曰居女三人
者吾语女礼使女以礼周流无不遍也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2b 页 WYG0134-0437b.png

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何如子曰
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
谓之逆子曰给夺慈仁
子曰师尔过而商也不及子产犹众人之母也
能食之不能教也
子贡越席而对曰敢
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子贡退言偃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全好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3a 页 WYG0134-0437c.png

者与子曰然然则何如子曰郊社之义所以
仁鬼神也尝禘之礼所以仁昭穆也馈奠之礼所以仁
死丧也射乡之礼所以仁乡党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
客也
子曰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
诸掌而已乎是故以之居处有礼故长幼辨也以之闺
门之内有礼故三族和也以之朝廷有礼故官爵序也
以之田猎有礼故戎事闲也以之军旅有礼故武功成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3b 页 WYG0134-0437d.png

也是故宫室得其度量鼎得其象味得其时乐得其节
车得其式鬼神得其飨丧纪得其哀辩说得其党官得
其体政事得其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得其宜
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
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
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4a 页 WYG0134-0438a.png

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以之居
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
猎戎事失其策军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鼎失
其象味失其时乐失其节车失其式鬼神失其飨丧纪
失其哀辨说失其党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加于身而
错于前凡众之动失其宜如此则无以祖洽于众也
子曰制度在
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子贡越席而对曰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4b 页 WYG0134-0438b.png

敢问夔其穷与子曰古之人与古之人也达于
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夫
夔达于乐而不达于礼是以传于此名也古之人也
子云小人穷
斯约富斯骄约斯盗骄斯乱礼者因人之情而为
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故圣人之制富贵也使民富不
足以骄贫不至于约贵不慊于上故乱益亡
子云夫礼者所以章疑别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5a 页 WYG0134-0438c.png

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
民有所让 子云觞酒豆肉让而受恶民犹犯齿
祍席之上让而坐下民犹犯贵朝廷之位让而就贱民
犹犯君 子曰夏道尊
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
罚亲而不尊其民之敝惷而愚乔而野朴
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
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5b 页 WYG0134-0438d.png

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
周人尊
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
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
而蔽 子曰夏道未渎辞不求备不
大望于民民未厌其亲殷人未渎礼而求备于民周人
强民未渎神而赏爵刑罚穷矣
子曰虞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6a 页 WYG0134-0439a.png

夏之道寡怨于民殷周之道不胜其敝
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
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
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6b 页 WYG0134-0439b.png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
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
之矣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7a 页 WYG0134-0439c.png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
文哉吾从周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
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7b 页 WYG0134-0439d.png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
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8a 页 WYG0134-0440a.png

有子曰礼之
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8b 页 WYG0134-0440b.png

棘子成曰君
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
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
鞟
子路曰吾
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馀也不若礼不足
而哀有馀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馀也不若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9a 页 WYG0134-0440c.png

礼不足而敬有馀也 曾子曰晏子可谓知礼
也已恭敬之有焉有若曰晏子一狐裘三十
年遣车一乘及墓而反国君七个遣车七乘大夫五个
遣车五乘晏子焉知礼
曾子曰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国奢
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 冉有
问于孔子曰先王制法礼不下庶人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29b 页 WYG0134-0440d.png

然则庶人行事不可以治于礼乎孔子曰所谓礼不
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故不责之以备
礼也 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
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
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
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
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0a 页 WYG0134-0441a.png

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
故为礼以奉之为六畜五牲三
牺以奉五味为九文
六采
五章以奉五色
为九歌八风
七音六律以奉五声为君臣上下以则地义
为夫妇外内以经二物为父子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0b 页 WYG0134-0441b.png

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
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
为刑罚威狱使民
畏忌以类其震曜杀戮为温慈
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
气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
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战斗
喜生于好怒生于恶是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死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1a 页 WYG0134-0441c.png

生生好物也死恶物也好物乐也恶物哀也哀乐不失
乃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简子曰甚哉礼之
大也对曰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
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
谓之成人大不亦宜乎 景公曰
吾今而后知礼之可以为国也晏子对曰礼之可以为
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
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1b 页 WYG0134-0441d.png

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
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
善物也公曰善哉寡人今而后闻此礼之上也对曰先
王所禀于天地以为其民也是以先王上之
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
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对曰是仪也
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
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2a 页 WYG0134-0442a.png

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
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
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
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
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君子谓叔孙于是乎知
礼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
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
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2b 页 WYG0134-0442b.png

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
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
哉取
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
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3a 页 WYG0134-0442c.png

往应之曰紾
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
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
之乎
礼起于何也曰人
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忿而无度量分界则
不能不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3b 页 WYG0134-0442d.png

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乎欲两
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刍豢稻粱五
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
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弦琴瑟竽笙所以养耳
也疏房檖䫉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
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
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故天子大路越席所以养体
也侧载睪芷所以养鼻也前有错衡所以养目也和鸾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4a 页 WYG0134-0443a.png

之声步中武象骤中韶濩所以养耳也龙旂九旒所以
养信也寝兕持虎鲛□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故大路
之马必倍至教顺然后乘之所以养安也熟知夫出死
要节之所以养生也熟知夫出费用之所养养财也熟
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也熟知夫礼义文理之所
以养情也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
者必害苟怠惰偷懦之为安若者必危苟情说之为乐
若者必灭故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4b 页 WYG0134-0443b.png

则两丧之矣故儒者将使人两得之者也墨者将使人
两丧之者也是儒墨之分也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
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
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
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故王者
天太祖诸侯不敢坏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别贵始贵始
得之本也郊止乎天子而社至于诸侯道及士大夫所
以别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大者巨宜小者小故有天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5a 页 WYG0134-0443c.png

下者事十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
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
表积厚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大飨尚玄尊
俎腥鱼先大羹贵食饮之本也飨尚玄尊而用酒醴先
黍稷而饭稻粱祭齐大羹而饱庶羞贵本而亲用也贵
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太一夫是
谓大隆故尊之尚玄酒也俎之尚腥鱼也豆之先大羹
也一也利爵之不醮也成事之俎不尝也三臭之不食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5b 页 WYG0134-0443d.png

也大昏之未发齐也大庙之未入尸也始卒之未小敛
也一也大路之素未集也郊之麻絻也丧服之先散麻
也一也三年之丧哭之不文也清庙之歌一唱而三叹
也县一钟尚拊之膈朱弦而通越也一也凡礼始乎脱
成乎文终乎悦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
复情以归大一也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
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
则顺以为上则明 万物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6a 页 WYG0134-0444a.png

不至矣哉立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损益也本末相
顺终始相应至文以有别至察以有说天下从之者治
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小人不能测也礼之理
诚深矣坚白同异之察入焉而溺其理诚大矣擅作典
制僻陋之说入焉而丧其貌诚高矣暴慢恣睢轻俗之
属入焉而队故绳墨诚陈矣则不可欺以曲直衡诚县
矣则不可欺以轻重规矩诚施矣则不可欺以方圆君
子审于礼则不可欺以诈伪故绳者直之至也衡者平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6b 页 WYG0134-0444b.png

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
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之
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勿易谓之能固能
虑能固加好者焉斯圣人矣故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
之极也无穷者广之极也圣人者道之极也礼者以财
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文理繁
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文理
情欲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故君子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7a 页 WYG0134-0444c.png

上致其隆下尽其杀而中处其中步骤驰骋厉骛不外
是矣是君子之坛宇宫庭也人有是士君子也外是民
也于是其中也方皇周挟曲得其次序是圣人也故厚
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
尽也 大史公曰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
群众岂人力也哉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乃知缘
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人道经纬
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故德厚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7b 页 WYG0134-0444d.png

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所以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也人
体安驾乘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目好五色为之黼
黻文章以表其能耳乐钟磬为之调谐八音以荡其心
口甘五味为之庶羞酸咸以致其美情好珍善为之琢
磨圭璧以通其意故大路越席皮弁布裳朱弦洞达大
羹玄酒所以防其淫侈救其彫敝是以君臣朝廷尊卑
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
分事有适宜物有节文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8a 页 WYG0134-0445a.png
礼书纲目 卷七十四 第 38b 页 WYG0134-0445b.png
礼书纲目卷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