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a 页 WYG0134-029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书纲目卷六十六 婺源江永撰
学制 通礼十五
补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
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
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
西郊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b 页 WYG0134-0296b.png

天子设
四学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
三代共之 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
南之左大学在郊
天子曰辟廱诸侯曰頖宫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2a 页 WYG0134-0297a.png

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后氏之序也
瞽宗殷学也頖宫周学也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
有序国有学
右设学 学礼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则亲疏
有序而恩相及矣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
有差而民不诬矣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圣智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2b 页 WYG0134-0297b.png

在位而功不匮矣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则贵贱
有等而下不踰矣
帝入太学承师问道退习而考于太傅太
傅罚其不则而达其不及则德智长而治道
得矣此五学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
矣 于论鼓钟于乐辟廱
镐京辟廱自西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3a 页 WYG0134-0297c.png

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
其旂
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
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3b 页 WYG0134-0297d.png

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于雍水侧
象教化流行也诸侯曰泮宫者半于天子宫也明
尊卑有差所以少也半者象璜也独南面礼仪之
方有水耳明不得化四方也乡曰庠里曰序庠者
庠礼义也序者序长幼也 郑人游于乡校
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
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
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4a 页 WYG0134-0298a.png

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
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
夺伦神人以和
朴作教刑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4b 页 WYG0134-0298b.png

使公卿之大子大夫元士之适子十有三年始入
小学见小节焉践小义焉二十入大学见大节焉践大
义焉故入小学知父子之道长幼之序入大学知君臣
之义上下之位故为君则君为臣则臣为父则父为子
则子 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
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
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
长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5a 页 WYG0134-0298c.png

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
凡国之贵游子弟学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5b 页 WYG0134-0298d.png

焉 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
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
书六曰九数乃教之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
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
车马之容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6a 页 WYG0134-0299a.png

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
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凡有道者有德者
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
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
友以乐语教国子兴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6b 页 WYG0134-0299b.png

道讽诵言语
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㲈大夏大濩
大武
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
子小舞 大胥掌学
士之版以待致诸子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7a 页 WYG0134-0299c.png

春入学合采合舞
秋颁乐合声
小胥掌学士之徵令而比之觥其不敬者
巡舞列而挞其怠慢者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7b 页 WYG0134-0299d.png

扑籥师掌教国子舞羽吹籥
凡学世子及学士
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
皆于东序
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籥师学戈籥师丞
赞之
胥鼓南
春诵夏弦大师诏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8a 页 WYG0134-0300a.png

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
瞽宗书在上庠
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
诏之于东序
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
言皆大乐正授数大司成论
说在东序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8b 页 WYG0134-0300b.png

凡侍坐于大司成者远近
间三席可以问
终则负墙列事未尽不问
乐正崇四术立四教
顺
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
冬夏教以诗书
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9a 页 WYG0134-0300c.png

之俊选皆造焉凡入学以齿
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禁令与其
教治
凡国之政事国子在游倅使之修德学
道春合诸学秋合诸射以考其艺而进退之
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弟睦友子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9b 页 WYG0134-0300d.png

爱明父子之义长幼之序 都司马掌都之士庶
子以国法掌其政学 比
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
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将出学小胥大
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
王
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视学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0a 页 WYG0134-0301a.png

不变王三日
不举屏之远方西方曰棘东方曰寄终身不齿
右国学之教
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
凡释奠者必有合也
有国故则不
始立学者既兴器用币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0b 页 WYG0134-0301b.png

然后释菜不舞不授
器乃退傧于东
序一献无介语可也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 凡学春
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
大胥
春入学舍采合舞 孟春命乐正入学习舞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1a 页 WYG0134-0301c.png

仲春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
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
侯大夫亲往视之 天子视学大昕鼓徵众
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
有司卒事反命始之养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
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
大司乐凡有道者有
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 祀先贤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1b 页 WYG0134-0301d.png

于西学
右释奠释菜
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
而振德之
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
敷五教在宽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2a 页 WYG0134-0302a.png

大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三曰
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 大夫七十而
致仕老其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
耰锄已藏祈乐已入岁事已毕馀子
皆入学年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焉年十八始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2b 页 WYG0134-0302b.png

入大学见大节践大义焉距冬至
四十五日始出学傅农事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
老坐于左塾馀子毕出然后皆归夕亦如之
馀子皆入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踰轻
任并重任分颁白者不提携出入皆如之
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
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3a 页 WYG0134-0302c.png

大司徒辨五地之物生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
隰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一曰以
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三曰
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五
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则民不偷七曰
以刑教中则民不暴八曰以誓教恤则民不怠九曰以
度教节则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十有
一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禄则民兴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3b 页 WYG0134-0302d.png

功
正月之吉始和布教于邦国都
鄙乃县教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教象挟日而敛之
乃施教法于邦国都鄙使之各以教其所治民
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
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4a 页 WYG0134-0303a.png

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以乡
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
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以
乡八刑纠万民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
姻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4b 页 WYG0134-0303b.png

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乱民之刑
以五礼防万民之伪
而教之中以六乐防
万民之情而教之和
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法与其祭祀饮
食丧纪之禁令 乡师之职各掌其所治乡之教
而听其治 乡大夫之职各掌其乡之政教禁
令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5a 页 WYG0134-0303c.png

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
州长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法正月之吉各属
其州之民而读法以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
恶而戒之若以岁时祭祀州社
则属其民而读法亦如之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
正岁则读教
法如初 党正各掌其党
之政令教治及四时之孟月吉日则属民而读邦法以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5b 页 WYG0134-0303d.png

纠戒之春秋祭禜亦如之
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
饮酒于序以正齿位壹命齿于乡里再命齿于父族三
命而不齿凡其党之祭祀丧纪昏冠饮酒教
其礼事掌其禁戒正岁属民读法而书其德行道
艺 族师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月吉则属民而
读邦法书其孝弟睦姻有学者
春秋祭酺亦如之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6a 页 WYG0134-0304a.png

闾胥
凡春秋之祭祀役政丧纪之数聚众庶既比则读法书
其敬敏任恤者
凡事掌其比
觥挞罚之事 比长各掌其
比之治五家相受相和亲有罪奇邪则相及 司
谏掌纠万民之德而劝之朋友正其行而强之道艺巡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6b 页 WYG0134-0304b.png

问而观察之以时书其德行道艺
司救掌万民之邪恶过失而诛让
之以礼防禁而救之
司徒
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
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
崇德简不肖以绌恶 六礼冠昏
丧祭乡相见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7a 页 WYG0134-0304c.png

友宾客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
命乡
简不帅教者以告耆
老皆朝于庠元日习射上宫习乡上齿大司徒帅国之
俊士与执事焉
不变命国之右乡简不帅教者
移之左命国之左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右如初礼
不变移之郊如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7b 页 WYG0134-0304d.png

初礼不变移之遂如初礼
不变屏之远方终
身不齿
右乡学之教
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
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
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与其众寡以礼礼
宾之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8a 页 WYG0134-0305a.png

厥明乡老及乡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
之登于天府内史贰之
退而以乡射之礼
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
兴舞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8b 页 WYG0134-0305b.png

此谓使民兴
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 州长
三年大比则大考州里以赞乡大夫废兴
遂大夫三岁大比则帅其吏而兴氓
司谏辨其能而可任于国事者
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
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9a 页 WYG0134-0305c.png

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
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
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
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
其论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
定然后禄之 大宰以八则治都鄙四曰禄位以驭
其士 礼诸侯三年一贡士于天子命
与诸侯辅助为政所以通贤共治示不独专重民之至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19b 页 WYG0134-0305d.png

大国举三人次国举二人小国举一人一适谓之好德
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一不适谓之过
再不适谓之傲三不适谓之诬
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
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
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
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数有庆而
益地数有让则削地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20a 页 WYG0134-0306a.png

司士凡邦国三岁则稽士任而
进退其爵禄 季春聘名士礼贤者 孟春
命大尉赞杰俊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
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
或以事举或以言扬曲艺皆
誓之以待又语三而一
有焉乃进其等以其序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20b 页 WYG0134-0306b.png

谓之郊人远之于
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
右选举 正月之朝乡长复事
君亲问焉曰于子之乡有
居处好学慈孝于父母聪慧质仁发闻
于乡里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明其罪
五有司已于事而竣公又问焉曰于子之乡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21a 页 WYG0134-0306c.png

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
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其罪五有
司已于事而竣桓公又问曰于子之乡有不慈孝
于父母不长弟于乡里骄躁淫暴不用上令者
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下比其罪五
有司已于事而竣是故乡长退而修德进贤桓公
亲见之遂使役官令官长期而书伐
以告且选其官之贤者而复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21b 页 WYG0134-0306d.png

用之公召而与之语訾相其质足以
比成事升以为上卿之赞谓
之三选国子高子退而修乡
乡退而修连连退而修里里退而修轨轨退而修
伍伍退而修家及五属大夫复事公问之如初五
属大夫于是退而修属属退而修县县退而修乡
乡退而修卒卒退而修邑邑退而修家是故匹夫
有善可得而举也匹夫有不善可得而诛也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22a 页 WYG0134-0307a.png
礼书纲目 卷六十六 第 22b 页 WYG0134-0307b.png
礼书纲目卷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