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a 页 WYG0134-00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书纲目卷五十一 婺源江永撰
军通礼 军礼四
补
大宗伯以军礼同邦国 小宰以
官府之六联合邦治四曰军旅之联事以法掌军旅之
戒具令百官府共其财用治其施舍听其治讼 班
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以之军旅有礼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b 页 WYG0134-0046b.png

故武功成也若无礼军旅武功失其制
右总要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 大战于甘
乃召六卿
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
司马掌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2a 页 WYG0134-0046c.png

邦政统六师平邦国 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
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
夫二人军司马上士八人行司马中士十有六人万有
二千五百人为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
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 大司马
以九伐之法正邦国
冯弱犯寡则眚之
贼贤害民则伐之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2b 页 WYG0134-0046d.png

暴内陵外则坛之
野荒民散则削之负
固不服则侵之
贼杀其亲则正之
放杀其君则残之
犯令陵政则杜之
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3a 页 WYG0134-0047a.png

小
司马之职掌 军司马 舆司马 行司马
都司马掌都之士庶子及其众庶车马兵甲之戒令
家司马亦如之
右兵柄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
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孟子曰
天下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搂诸侯以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3b 页 WYG0134-0047b.png

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孟春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
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 仲春毋作大
事以妨农之事 季夏不可以起兵动众 孟秋立秋
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
反赏军帅武人于朝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4a 页 WYG0134-0047c.png

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
仲秋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慎因其类
伐不踰时战不逐奔诛不填服苞人民驱
牛马曰侵斩树木坏宫室曰伐
凡师有钟鼓曰伐
无曰侵轻曰袭 师出不正反
战不正胜 善为国者
不师善师者不陈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4b 页 WYG0134-0047d.png

善陈者不战善战
者不死善死者不亡
戎昭果毅以听之
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易之戮
也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
弱攻昧武之善经也 仁人之兵聚
则成卒散则成列延则若莫邪之长刃
婴之者断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5a 页 WYG0134-0048a.png

圜居而方正则若盘石然触之
者角摧 王者之军制将死
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
夫死行列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
之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
惟均不杀老弱不猎禾稼
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奔命者不获
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5b 页 WYG0134-0048b.png

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捍其贼则是亦贼也
以故顺刃者生苏刃者死奔命者贡
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
攻兵革不击上下相喜
则庆之不屠城
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
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古者戍军
三年不兴睹民之劳也上下相报若此和之至也得意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6a 页 WYG0134-0048c.png

则恺歌示喜也偃伯灵台答民之劳示休也 古者以
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
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
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仁见亲义见说智见恃
勇见方信见信内得爱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战
也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困
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故国
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亡战必危天下既平天子大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6b 页 WYG0134-0048d.png

恺春蒐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古者
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
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
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
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
之道也自古之政也 天子之义必纯取法天地而观
于先圣士庶之义必奉于父母而正于君长故虽有明
君士不先教不可用也古之教民必立贵贱之伦经使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7a 页 WYG0134-0049a.png

不相陵德义不相踰材技不相掩勇力不相犯故力同
而意和也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故德义不相
踰上贵不伐之士不伐之士上之器也苟不伐则无求
无求则不争国中之听必得其情军旅之听必得其宜
故材技不相掩从命为士上赏犯命为士上戮故勇力
不相犯既致教其民然后谨选而使之事极修则百官
给矣教极省则民兴良矣习贯成则民体俗矣教化之
至也古者逐奔不远纵绥不及不远则难诱不及则难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7b 页 WYG0134-0049b.png

陷以礼为固以仁为胜既胜之后其教可复是以君子
贵之也 古者师出不踰时者为怨思也王者有
三年之丧夷狄有内侵伐之者重天诛为宗庙社稷也
诛不避亲戚何所以明善善恶恶之义也诸侯有三年
之丧有罪且不诛何君子恕己哀孝子之思慕不忍加
刑罚也
右用兵 穆王将征犬戎
祭公谋父谏曰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8a 页 WYG0134-0049c.png

先王耀德不观兵
夫兵戢而时
动动则威观则
玩玩则无震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
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
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
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
修意有不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8b 页 WYG0134-0049d.png

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
名有不王则修德
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
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
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
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
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
不至则又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9a 页 WYG0134-0050a.png

不听远无不服今自大毕伯仕之终也
犬戎氏以其职来王
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
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
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自是荒服者不至
宋襄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
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9b 页 WYG0134-0050b.png

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
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
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
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0a 页 WYG0134-0050c.png

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
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
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
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
志鼓儳可也 吴侵陈斩祀杀
厉师还出竟陈太宰嚭
使于师夫差谓行人仪曰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0b 页 WYG0134-0050d.png

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
大宰嚭曰古之
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
今斯师也杀厉与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
曰反尔地归尔子则谓之何
曰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师与有无名
乎 工尹商阳与陈弃疾追
吴师及之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1a 页 WYG0134-0051a.png
陈弃疾谓工尹商阳曰王事也子手弓而
可手弓子射诸射之毙一人韔弓
又及谓之又毙二人每毙一人掩其
目止其御曰朝不坐燕不与杀三人亦足以反命
矣
孔子曰杀人之中又有礼焉 子路拂
然进曰人臣之节当君大事唯力所及死而后已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1b 页 WYG0134-0051b.png

夫子何善此子曰然如汝言也吾取其有不忍杀
人之心而已 晋士丐帅师侵齐至谷闻齐侯
卒乃还闻丧而还礼也
还者何善辞也何善尔大其不伐丧也
此受命乎君而伐齐则何大乎其不伐丧大夫以
君命出进退在大夫也
受命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2a 页 WYG0134-0051c.png

而诛生死无所加其怒不伐丧善之也
保氏养国子以道教六仪五曰军旅之容
戎容暨暨言容詻詻色容厉肃视
容清明 军旅之志怫然愠然精以厉军旅
之容湢然肃然固以猛军旅之视固植虎张屏气折声
军旅之言也 介胄则有不可犯之色
勃然充满者兵革之色 介者不拜为其拜
而蓌拜 乘兵车出先刃入后刃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2b 页 WYG0134-0051d.png

军尚左卒尚右
兵车不式武车绥旌
礼介者不拜兵车不式不顾不
言反抑式以应武容也兵车之容也 野外军中无
挚以缨拾矢可也 军
旅什伍同爵则尚齿而弟达乎军旅矣
军旅思险隐情以虞
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3a 页 WYG0134-0052a.png

入国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故在国
言文而语温在朝恭以逊修己以待人不召不至不问
不言难进易退在军抗而立在行遂而果介者不拜兵
车不式城上不趋危事不齿故礼与法表里也文与武
左右也
右军容 却至三遇楚子之卒见楚子必下免胄
而趋风楚子使工尹襄问之以弓曰方
事之殷也有韎韦之跗注君子也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3b 页 WYG0134-0052b.png

识见不谷而趋无乃伤乎却至见
客免胄承命曰君之外臣至从寡君之戎事以君
之灵閒蒙甲胄不敢拜命敢告不宁君
命之辱为事之故敢肃使者
三肃使者而退
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司勋掌六卿赏
地之法以等其功战功曰多
古者贤王明民之德尽民之善故无废德无简民赏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4a 页 WYG0134-0052c.png

无所生罚无所试有虞不赏不罚而民可用至德也夏
赏而不罚至教也殷罚而不赏至威也周以赏罚德衰
也赏不踰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罚不迁列欲民速
睹为不善之害也大捷不赏上下皆不伐善上苟不伐
善则不骄矣下苟不伐善必亡等矣上下不伐善若此
让之至也大败不诛上下皆以不善在已上苟以不善
在已必悔其过下苟以不善在已必远其罪上下分恶
若此让之至也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4b 页 WYG0134-0052d.png

右赏罚 桓公二年冬公至自唐告于庙也凡公
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
晋侯入曹令无入僖
负羁之宫而免其族魏犨颠颉爇僖负羁氏
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石
城濮之战晋中军风于泽
亡大旆之左旃祁瞒奸命
司马杀之以徇于诸侯师还济河舟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5a 页 WYG0134-0053a.png

之侨先归秋七月丙申振旅恺以入于晋献
俘授馘饮至大赏杀舟之侨以徇于国
民于是大服君子谓文公其能刑矣三罪而民服
诗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不失刑赏
之谓也 晋侯
之弟扬干乱行于曲梁魏绛戮其仆晋
侯怒魏绛至授仆人书将伏剑公读其书
曰日君乏使使臣斯司马臣闻师众以顺为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5b 页 WYG0134-0053b.png

武军士有死无犯为敬君合诸
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惧
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不能致训
至于用钺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
心请归死于司寇公跣而出曰
寡人之言亲爱也吾子之讨军礼也寡人有弟弗
能教训使干大命寡人之过也子毋重寡人之过
敢以为请晋侯以魏绛为能以刑佐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6a 页 WYG0134-0053c.png

民矣反役与之礼食使佐新军
子路问于孔子曰臧武仲率师与邾
人战于狐鲐遇败焉师人多丧而无罚古之道然
与孔子曰凡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谋人之国邑
危则亡之古之正也其君
在焉者有诏则无讨古之为军也
军有左右阙从补之成而不知是以
寡败若以下贰上阙而不变败弗补也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6b 页 WYG0134-0053d.png

变非声章弗能移也声章过
数则有衅有衅则敌入
敌入而凶救败不暇谁能退敌敌之如志国之
忧也可以陵小难以征大
郑伯赏入陈之功享子展赐之先路三命之
服先八邑
赐子产次路再命之服先六邑子产辞邑曰自
上以下隆杀以两礼也臣之位在四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7a 页 WYG0134-0054a.png

且子展之功也臣不敢及
赏礼请辞邑公固予之乃受三邑
晋赵鞅帅师及郑
罕达帅师战于铁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
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
人工商遂人臣𨽻圉免志父无罪君实
图之若其有罪绞缢以戮
桐棺三寸不设属辟
礼书纲目 卷五十一 第 17b 页 WYG0134-0054b.png

素车朴马无入于兆下卿之罚也
礼书纲目卷五十一